四川省地震局召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研讨会

四川省地震局召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研讨会

一、四川省地震局召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研讨会(论文文献综述)

周聪[1](2021)在《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预测预报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特别是短临地震预测至今难以突破。有望推进短临地震预测的一个领域是对地震前兆的研究。但目前对地震现象尤其是前兆现象认识不清,对什么样的前兆异常才是可重复性、可靠的短临前兆异常,至今仍没有明确答案。岩石力学实验以及数值模拟实验一直是研究地震及前兆机理的有效手段。虽然大量岩石力学实验表明,在粘滑失稳前断层会经历预滑或前兆性滑动过程,同时伴随着声发射事件的增加和电压等物理参数的变化,但实际中的观测结果很难与实验室的岩石力学实验和地震成核理论相一致。自2001年随着环太平洋俯冲带幕式慢滑移事件及其伴生的非火山震颤信号的发现,慢地震的研究成为一个令人注目的方向。而且被地震学家称之为“前驱波”、“形变波”、“应力波”等所谓的异常信号可能是由断层慢滑移产生的低频地震波。当考虑慢地震事件时,地震的发生至少有四种类型:(A)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型、(B)慢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型、(C)地震前震-慢地震主震型和(D)慢地震前震-慢地震主震型。对慢地震事件的忽视可能会造成对(B)事件的漏报和对(C)事件的虚报。因此对慢地震的研究以及疑似慢滑移信号的观测与分析对地震预测预报有重要的意义。通常认为由于地震学(由于超过200秒周期时噪声增大)和大地测量(由于来自小于Mw6.0事件的弱形变信号)的观测极限,在慢地震事件中存在持续时间从约200秒至1天的事件空区。由于完整的地震记录应该包含三分量的平动信号和三分量的旋转信号,若同时考虑地震计的平动响应和旋转(倾斜)响应时,其最低有效频率可以延伸至频带范围外,频带外的信号不能简单的丢弃。同时由于测震数据量巨大,传统靠人工一一识别异常的方式无法对异常的时空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随着地震检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微震事件检测中的应用,使得在连续波形资料中搜索和探索这类低频信号是否存在成为可能。由于野外记录到的异常信号可能是由于断层本身运动所产生的近场效应,也可能是断层的运动所激发的线性或非线性地震波的传播效应,因此本文利用弹簧块体模型以及新发展的晶体位错模型Frenkel-Kontorova(FK)模型来研究宏观断层的滑动演化过程,特别是慢滑移所需要的实验条件和影响因素。然后在考虑非线性和频散效应的条件下模拟了非线性地震波的传播演化规律,最后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对汶川地震前近半年测震资料中的低频脉冲信号做了详尽的空间分布统计,结合地震旋转运动场水平分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龙门山断裂带附近低频脉冲信号可能的产生、传播和接收模式,得到如下认识:(1)根据弹簧块体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统计了粘滑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和滑移振幅的演化特征: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Tslip及振幅Vmax都随着系统刚度k和加载速率VL的增大而减小,特别是在低加载速率时Tslip急剧减小,当加载速率达到10-6 m/s后变化很缓慢。推测当断层处于慢滑移阶段,加载速率微小的扰动可以产生较大的持续时间变化。结合岩石力学实验的结论,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Tslip与系统刚度k、加载速率VL和有效正应力σ成反比;脉冲振幅Vmax与系统刚度k、加载速率VL成反比,而与有效正应力σ成正比。(2)从FK模型的理论解可以得出滑移持续时间T与凹凸体间距b、泊松比v成正比,与有效正应力σ成反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破裂速度与初始应力条件密切相关。应力梯度带范围越大,破裂速度越大,当梯度带范围达到一定宽度时,其破裂速度可以超过剪切波速度。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是影响断层产生慢破裂、亚瑞雷破裂和超剪切破裂的重要因素。(3)将一维FK模型应用于汶川地震主破裂运动,计算获得的滑动量分布与实际震源破裂反演结果相符。从应变能量的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姑咱台钻孔应变脉冲异常的形成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当断层慢滑移运动约20分钟,能够在震源区附近产生与实际记录相符的10-8~10-7的应变变化。同时,通过设置较低的初始应力比∑S-/∑N,能模拟出类似P波的慢破裂运动,传播速度约为4km/day。(4)在一维非线性地震波数值模拟中,当同时考虑非线性项和频散项时,以孤立子作为震源子波能得到线性波的传播特征: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形态及振幅大小均不变,以略小于线性背景介质速度匀速前进。当岩石的非线性程度进一步增加时,非线性地震波能表现出弹塑性波的传播特征。弹塑性波在空间中不是以规则的球面扩散传播。当其传播到弹性区域,会导致在不同台站上无法找到同源的信号,也可能使得同一台站不同分量上观测不到同步信号。(5)地震计有平动响应,但还应该考虑倾斜响应(旋转效应)。当考虑地震计的倾斜响应时,其倾斜的频率响应函数是一个低通滤波,而平动信号的响应是一个带通滤波器。在两种滤波器的共同作用下,其频带外的低频信号是有可能被保留的。因此考虑旋转分量的测震数据可能会拓宽地震学的低频观测极限。(6)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统计了汶川地震前5个月内四川省出现的疑似脉冲异常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异常频次较高的台站主要沿断裂带走向以及断裂带的东侧分布,基本位于地表峰值旋转运动场的东西和南北分量能量都较强的区域。(7)龙门山断裂带内存在发生慢滑移事件的地质条件:流体、高孔隙压、高温、高泊松比等,慢滑移容易发生在脆-塑性转化带中a-b~0的范围。当该区域受到扰动激发低频慢地震时,在震源区介质非线性和频散性的作用下可能表现出弹塑性传播特征,单个慢破裂事件可以演化为一个波、两个波甚至多个波,以非球面扩散的形式传播,并且容易以倾斜(旋转)量的形式被测震仪或倾斜仪记录到。

李大虎,詹艳,丁志峰,高家乙,吴萍萍,孟令媛,孙翔宇,张旭[2](2021)在《四川长宁MS6.0地震震区上地壳速度结构特征与孕震环境》文中研究表明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了MS6.0地震(28.34°N,104.90°E),四川盆地内部及边缘地带的深部孕震环境和潜在地震危险性再次引起了国内外地震专家和学者们的密切关注.为了揭示长宁MS6.0震区的深部介质结构特征和孕震环境,综合解译地震活动的构造背景和展布特征,本文充分收集川东南宜宾长宁地震震区及其周边范围内由四川省数字测震台网、宜宾市地方测震台网以及2016年以后宜宾长宁地区新增小孔径流动地震台阵等共计35套观测地震设备2013年1月—2019年7月记录到的17305次地震的P波到时资料的数据,应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长宁震区及周边上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特征,并结合此次震后科考组在震区获取的三维大地电磁阵列测深和重力密集测量等最新观测资料,综合分析讨论了长宁震区速度结构特征与地震活动关系、孕震环境及其地震危险性等科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长宁震区及周边上地壳P波速度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震区沉积盖层的物性特征分异明显,双河场背斜褶皱北西侧的波速结构与其东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且浅层P波速度结构分布特征与地表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密切相关.重新定位后的长宁MS6.0地震序列空间分布特征与震区上地壳介质速度结构存在密切关系,序列大体上沿着高低速异常分界线呈NW-SE向展布,并终止于白象岩—狮子滩背斜构造东段附近,长宁震区及周边介质速度结构的非均匀变化是控制主震及其序列空间展布的深部构造因素.三维P波速度结构还表明了长宁MS6.0震区双河场褶皱附近存在不一样的深浅构造背景,震区褶皱构造伴生断裂的复杂性可能破坏了盖层地层成层性,造成了介质物性界面的变化多样,从而导致深浅构造耦合存在明显的差异.长宁MS6.0地震震中位于速度结构发生变化的边界带附近,这种介质物性变化的边界带可能是中强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有利部位.长宁MS6.0地震及其序列绝大部分发生在基底滑脱带之上,由于受到区域NE-SW向主压应力和经华蓥山构造带传递而来的NW-SE向的现今应力场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此次长宁6.0级地震的发生,而随后发生的珙县MS5.1、长宁MS5.3、珙县MS5.4和MS5.6地震以及大量中小地震事件均为长宁6.0级地震触发作用所致.P波速度结构还揭示了震区双河场褶皱以及该褶皱构造地表出露伴生的大地湾断层和NW向大佛崖断层两侧浅层速度结构特征各异,结合长宁—双河背斜与轴线方向一致的NW向伴生断裂构造比较发育,而褶皱东侧的伴生断裂走向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由此推断除了受区域性构造运动的影响之外,长宁震区局部构造的差异性活动也较为突出,长宁—双河背斜构造区轴部构造及其伴生的断裂具备一定的发震能力和深部孕震背景,这可能也是长宁地震余震强度较大、活动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川东南地区地震活动趋势和潜在地震危险性仍值得进一步关注.

安昭[3](2020)在《基于强震动观测记录研究近场地震动方向性效应》文中指出地震断层破裂的方向性效应对近场地震动强度和空间分布有显着影响,开展破裂方向性效应影响研究对于认识强地震动工程特性和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国内外近年发生的重要地震事件中获取的强震动观测记录研究近场地震动空间分布和衰减特征,将观测结果与美国NGA-West2地震动经验预测模型进行对比,揭示近场强地震动的长周期特点,基于统计回归和残差分析定量考察地震破裂的方向性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和不同周期反应谱值的空间分布的影响。选取NGA-West2数据库矩震级4.0级以上、地震记录在50个以上的129次地震事件,从中筛选出具有明显破裂方向性效应的16个地震事件,研究不同地震事件中断层破裂方向性对不同周期地震动强度和空间分布的影响,揭示方向性效应的窄带特征。本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一、研究了Mw6.4级花莲地震、Mw7.9级汶川地震和Mw7.0级熊本地震主震的方向性效应。利用强震动观测记录研究PGA、PGV和不同周期反应谱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地震动衰减规律,将观测结果与NGA-West2经验预测模型对比,研究这三次地震事件近场地震动的长周期特点及其形成机理,揭示了破裂传播前方地震动放大和破裂传播后方地震动减弱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破裂方向性效应主要影响PGV和周期大于1.0s的长周期地震动。二、基于方向性效应定量预测指标fg和等时线方向性预测指标IDP定量分析了破裂方向性对不同周期地震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破裂方向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窄带特征,即:不是对地震动所有频段的成分统一地放大,而是对某个频段范围选择性的放大,对不同周期的反应谱的放大或减弱系数显着不同。Mw6.4级花莲地震、Mw7.9级汶川地震和Mw7.0级熊本主震破裂方向性的影响(包括破裂传播前方的增强作用和破裂传播后方的减弱作用)分别在周期T=3.0s、T=7.5s和T=10.0s时达到最大,受强方向性影响,熊本Mw7.0级地震的窄带峰值周期高于汶川Mw7.9级地震,花莲和熊本地震破裂前方地震动反应谱在一些频段超过汶川地震,这增大了破裂方向性影响的不确定性。三、利用Mw6.4级花莲地震、Mw7.9级汶川地震、Mw7.0级熊本主震以及对NGA-West2数据库129次地震事件进行残差分析和识别得到的16次具有方向性效应的地震事件,给出其方向性效应模型参数C1和方向性效应残差项f D随周期的变化关系,再进行统计分析考察破裂方向性对地震动影响的峰值周期与地震事件和震级的关系。研究发现:(1)方向性效应残差项f D的变化趋势与斜率参数C1保持一致,不同地震事件的方向性效应影响的峰值周期并不相同;(2)NGA-West2的BAY13方向性效应模型存在明显偏差,对一些典型地震的预测结果存在高估或者低估,且该模型不能反应方向性效应影响的窄带效应特点;(3)部分地震事件的窄带影响峰值周期Tnb偏离Badie(2018)模型预测结果。

张肇诚,张炜[4](2016)在《地震预报可行性的科学与实践问题讨论》文中研究说明唐山地震4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地震预测预报探索的科学实践历程,总结其进展,讨论遇到的科学与实践问题,展望未来,这是最好的纪念.实现地震预报的关键是短临预报,震前是否有前兆,是否可以观测到,是否可应用于预测地震并取得减灾实效,这都是地震预报探索需要阐明的问题,即地震预报的可行性研究.本文主要对地震前兆及其物理基础、地震能否预测的争论以及观测的重要性等一些重要科学与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且前兆很复杂,在充分研究前兆的基础上地震预报是可能的;此外,地震预测预报探索需从可行性研究进入更高的探索阶段.

周连庆[5](2016)在《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文中指出与地震波衰减直接相关联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描述了地球介质的非弹性和非均匀性,是了解地下裂隙的数量、孔隙密度与分布以及孔隙中存在的流体含量的重要参数。测定衰减的横向变化不仅能为了解地下热结构、粘性和流变特性提供额外约束,更重要的是对于解释三维速度结构有重要意义,是理解地震波速度和地球介质密度横向不均匀分布的重要参数。本论文基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形数据,采用层析成像的方法进行了不同尺度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首先基于地方震数据在3个典型水库库区进行了小区域三维精细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通过衰减结构的分布评估了地下流体的渗透和扩散状态。其中在紫坪埔水库库区,本论文通过汶川Ms8.0地震前后的三维衰减结构推断了紫坪埔水库库水渗透和扩散在Ms8.0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然后利用Lg波在新疆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得到了新疆地区高分辨率的Lg波衰减结构图像。最后分别基于中短周期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面波,开展了中国大陆大尺度的衰减结构层析成像,通过改进振幅提取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其中,利用背景噪声面波进行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系首次基于完整的理论体系将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应用于衰减结构成像中,并系统形成了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完整数据处理和计算程序,进而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大陆地区得到了研究区高分辨率的背景噪声面波衰减图像。地方震层析成像是研究小区域典型构造区介质结构的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断层带、俯冲带、火山区和水库库区。尤其在水库库区,地方震成像技术是研究地下流体分布和状态的重要方法,是推断地震活动与地壳结构的精细关系以及地震发生机理的重要依据。水库库区地壳介质中孔隙流体的渗透和扩散是水库诱发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机理和进一步判定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将速度(VP)、波速比(VP/Vs)和衰减(Q值)结构成像相结合是分辨由于结构不连续或流体渗透导致的地下结构变化的最重要方法。本论文利用地方震成像技术在龙滩、三峡、紫坪铺三座大型水库库区开展了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三个库区高分辨率的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图像均揭示了水库库区周围介质的复杂性以及流体渗透对介质结构存在的影响,其中流体在库区下方断裂带中的渗透和扩散可能是地震发生的重要起点。龙滩和三峡库区的介质结构显示,库区下方浅层存在明显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分布特征,表明浅层介质发生了明显的流体渗透现象。龙滩水库库首区和主要河流下方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的异常深度达到了4-7km左右,表明龙滩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4-7km。三峡水库库区的仙女山断裂周围流体的渗透可能达到6km左右,其他主要河流下方的库水渗透可能只有2km左右。紫坪铺水库库区的三维Vp,Vp/Vs,Qp和Qs图像表明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10km以上,可能与水库周围存在深大断裂有关。我们推断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有可能是汶川Ms8.0地震发生的触发因素,进一步的证据需要结合水库蓄水前的三维介质结构进行更深入研究。汶川地震后,紫坪埔水库下方的高衰减区进一步扩大,表明该地震使得震源区周围的介质发生了明显破裂,流体沿断层和裂隙进一步渗透和扩散,导致高衰减区的范围比震前更大,深度更深。Lg波是区域范围内地震波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在地震图上表现最为突出的震相,因此Lg波Q值成像是了解区域构造特征并寻找介质异常区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基于Lg波,对新疆及邻近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Lg波衰减图像显示,QLg的分布形态与研究区地质构造紧密相关。帕米尔高原东北缘、青藏高原西北缘、南天山西段、北天山及其北缘的准噶尔盆地内部区域属于低Q0区,塔里木盆地西部、塔里木盆地东部、包括吐鲁番-哈密盆地的东天山、南天山东段以及北天山都属于高Q0区。根据研究区QLg值分布图像与地形的明显相关性,我们认为Lg波具有明显的通道波特征。并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QLg分布图像的分区性推断这两个大型刚性盆地内部可能存在隐伏断裂。由于面波的优势周期比体波大,因此面波主要对较大尺度的构造特征有较好的采样。在地震图中超过一定的震中距范围,面波的能量往往很大,且在地球表面衰减较慢,对台站覆盖较差的区域也可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因此,面波层析成像是了解大尺度构造特征的重要数据,在少震区和台站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也同样适用。本论文基于中国大陆国家地震台网和区域台网的188个宽频带台站的10s和20s周期的地震瑞利面波,在相匹配滤波的基础上,提取了瑞利面波振幅比,并基于双台谱比的方法反演了中国大陆10s和20s面波的衰减结构图像。我们开发了自动测定地震振幅谱的方法,并与手动测定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使用双台法基于大量地震数据反演得到了中国大陆高分辨率的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在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模型的分辨率达到了3°左右,在西部和中国大陆边缘地区,模型的分辨率在5°左右。本论文的成像结果与已有的中国大陆衰减结构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与地质构造特征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近年来,噪声面波成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摆脱了地震面波成像对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并不受地震发生无规律的限制。噪声面波成像已广泛应用于速度结构反演。由于背景噪声源的强度和分布随时间、位置和方向变化的复杂性,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振幅进而进行衰减结构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速度结构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基于数值模拟数据开展了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面波振幅并反演介质衰减系数的测试,表明可以从temporal flattening后的数据中正确提取瑞利波衰减。此后详细阐述了从背景噪声中提取瑞利波振幅的整个过程,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temporal flattening方法。通过与实际地震面波中提取的衰减系数对比,我们认为从背景噪声中提取振幅计算一维衰减结构的方法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开展了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层析成像的研究。基于各向异性的噪声源分布和不均匀衰减结构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产生了100个台站长时间的背景噪声记录。采用180kmm和60km两种尺度的网格节点间距对研究区进行网格化,在两种尺度下进行了二维衰减结构层析成像。反演得到的衰减模型与设定的初始模型基本一致。检测板测试的结果也显示,本论文中提出的噪声面波振幅的提取方法和参数设置可以成功的反演二维衰减结构模型。最后,我们使用国家台网和区域台网146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真实的背景噪声数据,开展了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首先利用窄带滤波和异步temporal flattening等方法对背景噪声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噪声互相关,得到了10s和20s周期的1万多条台站对间的瑞利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相匹配滤波技术和双台成像方法反演了10s和20s周期的瑞利波衰减图像。其中新疆西南部、青藏高原西部、东部地区和研究区其他的边缘地区的图像分辨率在2.5°-5°之间,其他地区衰减图像的分辨率达到了2.5°左右。衰减图像与地质构造特征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与中国大陆已有的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图像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利用真实的地震背景噪声记录,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瑞利波振幅,并进行二维瑞利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是可行的,为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提供了另一条途径,摆脱了对地震发生的依赖且可以提高衰减图像的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周银兴[6](2015)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5年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10月12日—14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下简称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5年度学术研讨会在西昌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省地震局承办,凉山州地震局协办。凉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肖春、四川省地震局副局长吕志勇、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薛兵等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部队等相关部门的60余名专家

王英,王一媛[7](2015)在《创新发展 打造特色 着力提升防震减灾整体能力——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总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加大对防震减灾事业的宣传力度,自2011年起,《防灾博览》杂志开设"市县防震减灾工作"专栏,每期由主编亲自挂帅,带领编辑深入基层一线,选取防震减灾工作开展较有特色的市县进行调研采访,广泛宣传地方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为全国地震工作部门提供学习借鉴的典范。本专栏从创办开始,得到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的大力支持,在地震系统引起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共走访了14个省(区、市)、30余个市县区。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各地工作亮点及特色,我们将历年调研采访情况进行摘要汇总,希望地震系统内相关单位,能够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宝贵经验,取长补短、齐头并进,为全国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黄蓓[8](2014)在《逆冲型地震强地面运动特性的研究 ——以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文中认为相对于走滑型和正断型地震,逆冲型地震具有更强的地表作用,相应的潜在地震灾害也严重得多。具有极大破坏性的逆冲型大地震一般发生于大洋板块的俯冲边界或大陆碰撞边界,而罕见于陆内构造环境。作为特例,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均发生于陆内逆断层上。其中,汶川地震发生在高倾角的铲形逆断层上,是更加特殊的震例。由于地震规模巨大,震区人口密集,这两次地震都造成了严重的地震灾害和大量人员伤亡。以往研究表明,地震造成的大部分直接和间接灾害都与地表强烈的强地震动密切相关,特别是近断层的近场强地震动是造成建筑和工程结构破坏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最重要因素,因而研究和认识逆冲型地震近场强地震动的影响因素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方面。近20多年以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强震动观测台网发展迅速,随之1999年集集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的强震动过程得以详细地记录。这些强震动数据十分宝贵,为研究和对比逆断层震害分布机制提供了契机。本研究对1999集集地震和2008汶川地震的地震灾害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两次地震灾害和强震动数据的分布特点。为准确地量化分析强地震动分布与震源构造的关系,本研究系统总结了近断层加速度记录校正的发展历程和方法,详细介绍了积分校正方法,对近场强震动记录的积分漂移现象进行了分析。我们采用前人改进的积分校正方法对两次地震的地震动数据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两次地震的近场和远场地震动特性,综合发震构造、破裂过程等阐述了逆断层构造特征对强地面运动的控制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1)对于震中距,断层距更适于研究大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的衰减规律。(2)随着断层距的增加,逆断层两盘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均发生衰减,而且上盘衰减趋势比下盘缓慢。(3)集集地震上盘强地震动区域分布较广,影响到远离发震断裂车笼埔断层的地区;相对地,汶川地震上盘强地震动区域十分狭窄,集中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以内靠近发震主断裂映秀—北川断裂的地区;这种差别可能是不同几何结构的发震断层所导致的。(4)两次地震的上盘峰值加速度均明显大于下盘峰值加速度;汶川地震的峰值加速度在龙门山断裂带内的没有明显的衰减现象,带外发生急剧衰减。(5)集集地震主断层两侧峰值加速度的水平分量大于其垂直分量,与之相反,汶川地震主断层两侧峰值加速度的垂直分量大于其水平分量。(6)汶川地震主断层两侧中场峰值加速度水平分量的衰减趋势比垂直分量衰减趋势更快,在远场则反之。(7)集集地震上下盘台站地震动的峰值位移与永久位移存在正线性相关性,下盘永久位移随峰值位移的变化更显着。(8)当峰值位移小于一定阈值时,永久位移几乎为零。(9)集集地震上下盘台站位移差值的最大值的东西水平分量分布离散,而南北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分布比较集中,位移差最大值沿主断层走向由北向南逐渐减小,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永久位移差则没有相应特点。(10)集集地震上下盘峰值位移差明显小于地震动位移差的最大值。本研究说明,地震动大小和分布规律不仅与场地条件有关,还受到发震断层几何结构的控制;逆断层地震存在明显的地震动上下盘效应,总体而言,上盘地震动的增强效应更显着,其效应随断层距的衰减趋势更缓慢;利用峰值变量、永久变量如上下盘最大峰值位移差、永久位移差等极值变量,有可能过低预测地震灾害的程度,地震动时程中上下盘场地震动的动态差异应引起足够重视。

李欣[9](2014)在《武汉城市圈烈度速报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地震预警在破坏性地震初至波到来前,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可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烈度速报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数分钟之内,绘制出受灾地域的烈度图,快速评估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并能够为应急救援和工程抢修提供决策依据。这两种技术有助于降低震后损失,减少次生灾害和人员伤亡。论文研究了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两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总结了地震预警技术的多种实现手段,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挑选出合理的震级确定和震相识别方法。分析了现有的地震动参数与烈度间的对应关系及其统计方法,选择了使用三分向地震加速度记录计算仪器烈度的方法。与传统仪器相比,采用MEMS技术的烈度计具有体积小、成本相对较低、数字信号输出以及低频信号观测等特点。国内外研制了多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烈度计,这些仪器结构复杂,制造费用高,如果密集布设,成本太高。我国幅员广阔,需要架设地震烈度计的地方有很多,显然是用上述仪器进行进行大面积地震烈度监测,则经济开销过大。因此,有必要研制一款低成本并且性能稳定的地震烈度计,解决大面积、大量布设,以应对国家地震预警、烈度速报、地震立体观测等需要。本文所设计的烈度计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主控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组成,其主要原理是嵌入式处理器对三轴MEMS加速度传感器进行频率为200Hz的数据采样,数据经过去噪、滤波后,进行分级阈值判断,若加速度值超过阈值,则通过网络发送报警信息,同时将计算得到的仪器烈度值和GPS坐标、时间也一并实时传送(包括可能的故障信息)。由若干个地震烈度计的数据汇集在一起,就可以根据它们的记录数据绘制出烈度分布等研究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根据地震信号特征,本文设定的FIR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15Hz,采样频率为200Hz,采用32阶汉宁窗进行截取,并利用Matlab软件的FDATool产生滤波器系数,并将其归一化,量化为有符号的16位数值。利用四川芦山里氏7级地震数据,对数字滤波器进行了抗干扰和可靠性验证,结果符合设计需求。论文采用ARM处理器STM32F107作为控制核心,使用LIS344ALH芯片作为传感单元,配合24位∑-△模数转换器ADS1248,实现了三分向MEMS传感器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最后,本文提出建立武汉市城市圈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构想,从结构上划分为数据中心、骨干网和子网,根据各部分实现要求,制定了组网方式及系统功能。规划了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基准站、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基本站、现场流动地震观测与预警系统三部分的观测站点分布图。

李瑞芬,高伟[10](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指出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二、四川省地震局召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研讨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地震局召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1)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地震慢滑移事件
        1.2.2 地震粘滑特征信号检测
        1.2.3 地震模型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地震慢滑移信号的波形特征与典型震例
    2.1 典型慢粘滑脉冲信号的表现特征
    2.2 典型震例
        2.2.1 张北M_s6.2地震异常扰动
        2.2.2 中俄蒙交界M_s7.9地震异常扰动
        2.2.3 塔吉克斯坦M_s7.4地震异常扰动
        2.2.4 汶川M_s8.0地震低频脉冲异常扰动
        2.2.5 汶川余震低频脉冲异常扰动
    2.3 小结
第3章 岩石力学实验中的摩擦实验
    3.1 引言
    3.2 摩擦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3.2.1 温度的影响
        3.2.2 孔隙水的影响
        3.2.3 滑动面性质的影响
        3.2.4 围压的影响
        3.2.5 加载速率的影响
        3.2.6 刚度的影响
        3.2.7 岩石岩性的影响
        3.2.8 时间尺度的影响
    3.3 滑动成核的类型以及影响因素
        3.3.1 滑动成核的演化特征
        3.3.2 滑动成核的类型
        3.3.3 影响成核类型的主要因素
    3.4 摩擦实验小结
第4章 基于弹簧块体模型的断层粘滑运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断层动力学模型描述
    4.3 不同因素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4.3.1 不同有效正应力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4.3.2 不同加载点速度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4.3.3 不同系统刚度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4.1 与岩石力学实验的对比
        4.4.2 考虑参考摩擦系数磨损的模拟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Frenkel-Kontorova模型的断层失稳滑动
    5.1 引言
    5.2 FK模型描述
    5.3 FK模型的解
        5.3.1 均匀滑动解
        5.3.2 非均匀滑动解
    5.4 理论和实际资料分析
        5.4.1 初始应力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5.4.2 应力梯度大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5.4.3 利用FK模型描述汶川地震主破裂过程
        5.4.4 汶川地震震前疑似慢滑移信号分析
    5.5 讨论
        5.5.1 经验性参数A的物理意义
        5.5.2 基于FK模型的断层运动特征
    5.6 小结
第6章 考虑非线性和频散效应的地震波传播特征
    6.1 引言
    6.2 非线性波动方程及FCT有限差分算法
        6.2.1 非线性波动方程离散化处理
        6.2.2 FCT有限差分法的应用
        6.2.3 FCT模拟结果
    6.3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6.3.1 采用雷克子波震源的传播特征
        6.3.2 采用孤立子震源的传播特征
    6.4 讨论
        6.4.1 孤立子震源的物理意义
        6.4.2 岩石中弹塑性波的传播现象
    6.5 小结
第7章 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的地震脉冲信号检测与应用
    7.1 研究背景
    7.2 深度学习基本原理及测试
        7.2.1 自动编码器的原理
        7.2.2 Softmax分类器
        7.2.3 图像识别测试
    7.3 地震波形数据处理
        7.3.1 地震数据来源
        7.3.2 连续小波变换及不同尺度采样
        7.3.3 地震数据样本标定软件设计
    7.4 深度神经网络识别
        7.4.1 数据样本标定
        7.4.2 构建深度自编码神经网络框架
        7.4.3 识别率统计
    7.5 汶川地震前疑似脉冲异常时空分布特征
    7.6 小结
第8章 探讨地震低频脉冲信号的形成机理—以汶川地震为例
    8.1 测震数据中低频脉冲信号的有效性
        8.1.1 测震数据频带外的信号是否有效?
        8.1.2 为什么水平分量的低频脉冲信号多?
        8.1.3 数据有效性还存在的问题
    8.2 慢滑移运动产生脉冲信号的传播机理和空间分布特征
        8.2.1 基于FK模型的慢滑移运动特征
        8.2.2 基于线性/非线性弹性波方程的倾斜信号运动特征
        8.2.2.1 平移运动与旋转运动
        8.2.2.2 水平方向旋转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8.3 低频脉冲信号动力学特征揭示的构造意义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四川长宁MS6.0地震震区上地壳速度结构特征与孕震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和成像方法
    1.1 观测数据
    1.2 成像方法
    1.3 参数选择
    1.4 检测板测试
2 P波速度结构特征
3 讨论
    3.1 速度结构特征与地震序列分布
    3.2 长宁震区的深部孕震环境
    3.3 对周边地区地震危险性的潜在影响
4 结论

(3)基于强震动观测记录研究近场地震动方向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强震动观测和研究现状
        1.2.1 中国大陆强震动台站建设现状
        1.2.2 中国台湾强震动台站建设现状
        1.2.3 美国强震动台站建设现状
        1.2.4 日本强震动台站建设现状
        1.2.5 新西兰强震动台站建设现状
        1.2.6 强震观测系统组织联盟
    1.3 破裂方向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1.4 Bayless和 Somerville方向性效应模型
        1.4.1 模型应用
        1.4.2 走滑断层
        1.4.3 倾滑断层
        1.4.4 周期相关性系数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花莲地震方向性效应研究
    2.1 花莲地震概况
    2.2 强震记录和数据处理方法
        2.2.1 强震记录
        2.2.2 场地条件
        2.2.3 数据处理方法
    2.3 近场方向性效应对空间分布的影响
    2.4 近场方向性效应影响定量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汶川地震方向性效应研究
    3.1 汶川地震概况
    3.2 强震记录
    3.3 浅层场地和盆地影响校正
    3.4 近场破裂方向性效应对地震动空间分布和衰减特征的影响
    3.5 方向性效应影响定量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熊本地震方向性效应研究
    4.1 熊本地震概况
    4.2 强震数据
    4.3 近场方向性效应对空间分布的影响
    4.4 近场方向性效应影响定量分析
    4.5 近断层反应谱与近年地震和抗震设计规范设计谱的比较
    4.6 小结
第五章 方向性效应的窄带效应特征
    5.1 本章的基础数据
    5.2 不同地震事件的方向性效应的窄带效应特征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论文发表

(4)地震预报可行性的科学与实践问题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地震预报科学实践 2科学与实践问题的讨论
2.1地震前兆及其复杂性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
    2.1.1地震前兆的含义
    2.1.2代表性大地震事件回顾
    2.1.3地震前兆的复杂性
2.2地震前兆的物理基础
2.3关于地震能否预测的争论
2.4地震观测的重要性———重要经验与教训之一 3结论与建议

(5)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意义
    1.1.1 介质速度与波速比结构的研究意义
    1.1.2 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1.1.3 速度与衰减结构综合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1.2.2 Lg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1.2.3 地震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1.2.4 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1.3 论文研究内容
    1.3.1 基于地方震体波的速度与衰减成像研究
    1.3.2 基于Lg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1.3.3 基于地震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1.3.4 基于背景噪声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1.4 章节安排 第一部分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第二章 龙滩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2.1 水库库区三维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2.2 构造背景
    2.3 方法与原理
    
2.3.1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2.3.2 三维Q_P和Q_S层析成像
    
2.3.3 分辨率分析
    2.4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研究
    
2.4.1 数据
    
2.4.2 一维速度模型的建立
    
2.4.3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2.4.4 棋盘测试
    
2.4.5 分辨率分析
    
2.4.6 三维V_P和V_P/V_S分布结果
    
2.4.7 研究区地震重新定位
    2.5 三维Q_P和Q_P/Q_S层析成像研究
    
2.5.1 数据处理与t~*估计
    
2.5.2 检测板测试
    
2.5.3 分辨率分析
    
2.5.4 三维Q_P与Q_S分布结果
    
2.5.5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三峡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3.1 研究意义
    3.2 构造背景
    3.3 数据处理
    3.4 三维V_P,V_P/V_S,Q_P和Q_S层析成像
    
3.4.1 一维V_P结构反演
    
3.4.2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3.4.3 t~*估计
    
3.4.4 Q_P和Q_S层析成像
    
3.4.5 分辨率分析
    3.5 结果
    
3.5.1 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结果
    
3.5.2 Q_P和Q_S层析成像结果
    3.6 讨论
    3.7 结论
第四章 紫坪铺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4.1 国内外研究进展
    
4.1.1 汶川M_s8.0地震震源区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现状及动态
    
4.1.2 紫坪铺水库与汶川M_s8.0地震的关系研究现状及动态
    4.2 构造背景
    4.3 数据
    4.4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4.4.1 一维速度模型的反演
    
4.4.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4.4.3 棋盘测试
    
4.4.4 分辨率分析
    
4.4.5 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结果
    4.5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4.5.1 t~*测定
    
4.5.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4.5.3 分辨率分析
    
4.5.4 三维Q_P和Q_S成像结果
    4.6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4.7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4.8 讨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第二部分 区域Lg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第五章 新疆地区Lg波衰减成像
    5.1 引言
    5.2 区域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5.3 方法与原理
    5.4 Q_(Lg)层析成像
    
5.4.1 数据处理
    
5.4.2 Q_(Lg)平均值反演
    
5.4.3 棋盘测试与分辨率测试
    
5.4.4 研究结果
    5.5 讨论
    5.6 结论 第三部分 大尺度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第六章 中国大陆地震面波衰减成像
    6.1 引言
    6.2 方法原理
    6.3 数据处理
    6.4 结果
    6.5 讨论
    6.6 结论 第四部分 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第七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7.1 引言
    7.2 方法
    7.3 从理论数据中提取一维面波振幅
    7.4 从真实数据中提一维面波振幅
    7.5 基于模拟数据的二维衰减结构成像
    
7.5.1 参数设置
    
7.5.2 模型反演
    
7.5.3 检测板测试
    7.6 讨论和结论
第八章 中国大陆背景噪声强度时空分布图像
    8.1 引言
    8.2 数据处理
    8.3 结果
    8.4 讨论与结论
第九章 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9.1 引言
    9.2 方法与数据处理
    9.3 结果
    9.4 讨论与结论
第十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计划
    10.1 结论
    10.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5年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附:学术报告目录

(7)创新发展 打造特色 着力提升防震减灾整体能力——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总览(论文提纲范文)

01创新模式积极探索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02注重服务狠抓管理震害防御能力进一步提升
    河北省廊坊市:以创建“地震安全城乡”为抓手,全力推进抗震设防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求实创新,融合发展,共建“塞上农民新居”
    江苏省常州市: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升防震减灾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03依托技术有序推进监测预报体系更加完善
    云南省普洱市:敢为人先,大胆创新,把大寨观测站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现代化的综合台站
    陕西省西安市:依靠科技进步,夯实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
    安徽省宿州市:积极推动监测预报科学化
04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地震应急能力建设逐步提高
    山西省运城市: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辽宁省沈阳市:加强部门协调,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北京市: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推进应急队伍和避险场地建设
05示范创建以点带面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大幅提高
    辽宁省大连市:全国首个“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开创中国抗震建筑先河
    四川省崇州市:以“品质新城,产业崇州”创建“全国防震减灾示范县”
    安徽省滁州市:开拓创新,攻坚克难,首创防震减灾社会管理模式
06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整体提升
    浙江省宁波市:立足实际,创新发展,努力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辽宁省沈阳市:筑牢事业基础,加强监测预报工作
    陕西省西安市:建设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为地震应急打基础
07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少数民族防震减灾工作跨越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责任,强制度,规范履行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职责
    四川省凉山州:以“基础突破”为主线,实现“七个全面突破”
        链接:青海省地震局科普作品
        链接:
        链接:
        链接:2014年凉山州防震减灾工作以“基础突破”为主线,实现“七个全面突破”

(8)逆冲型地震强地面运动特性的研究 ——以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逆冲型地震及其伴随的灾害对比分
    1.1 1999 年集集地震的地震灾害
        1.1.1 集集地震区域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
        1.1.2 集集地震发震断层的特征
        1.1.3 集集地震震害特征及强地震动分布
        1.1.4 集集地震地表强震动基本特点
    1.2 汶川地震地震震害特征
        1.2.1 汶川地震的成因分析
        1.2.2 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式
        1.2.3 汶川地震震害分布特征及强地震面运动
第二章 集集地震强地面运动的位移特征
    2.1 强震观测和强震记录基线校正方法
        2.1.1 常用地震仪和集集地震中使用的强震仪简介
        2.1.2 全球强震观测现状
        2.1.3 基线校正方法的介绍
    2.2 集集地震数据处理和分析
        2.2.1 台站选取和基础资料
        2.2.2 台站分组
        2.2.3 数据处理和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汶川地震强地面运动的位移特性
    3.1 汶川地震强震动数据处理和分析
        3.1.1 加速度特性分析
        3.1.2 位移特性分析
    3.2 汶川地震中 GPS 数据分析
        3.2.1 汶川地震 GPS 数据处理
        3.2.2 汶川地震强震动数据和 GPS 数据对比分析
第四章 汶川地震的断裂作用与强地面运动特性
    4.1 汶川地震的同震变形特征
    4.2 汶川地震的发震断裂结构
    4.3 汶川地震的强地面运动特性
        4.3.1 近场强地面运动特征
        4.3.2 远场强地面运动
        4.3.3 强地面运动的“方向效应”和“上盘效应”
    4.4 汶川地震断裂对强地面运动的控制作用
    4.5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发表文章
致谢

(9)武汉城市圈烈度速报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震危害与防治
        1.1.1 我国地震的特点
        1.1.2 地震灾害的防治对策
    1.2 建立地震预警及烈度速报的必要性
    1.3 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的发展回顾
        1.3.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1 地震预警
        1.3.1.2 烈度速报
        1.3.2 我国大陆地区现状
        1.3.3 我国在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的不足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震预警基础理论与实现方法
    2.1 地震预警基础理论
        2.1.1 地震预警、预测、预报的区别
        2.1.2 地震预警基本原理
        2.1.2.1 本地预警
        2.1.2.2 异地预警
    2.2 地震预警的关键技术
        2.2.1 震级确定
        2.2.2 P波震相拾取
    2.3 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实现方法
    3.1 地震烈度及速报
        3.1.1 地震烈度
        3.1.2 烈度速报
    3.2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的关系
        3.2.1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单一参数的关系
        3.2.2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多个参数的关系
        3.2.3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关系的多值性
    3.3 地震烈度的衰减规律
        3.3.1 震中距、震源距、断层距和能中距
        3.3.2 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关系
        3.3.3 圆形等震线的烈度衰减关系
        3.3.4 椭圆形等震线的烈度衰减关系
    3.4 仪器烈度计算方法
        3.4.1 美国
        3.4.2 日本
        3.4.3 地震烈度模糊判别算法
        3.4.4 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
    3.5 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之间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烈度计设计
    4.1 硬件设计
        4.1.1 总体设计
        4.1.2 芯片选型
        4.1.2.1 MEMS传感器
        4.1.2.2 模数转换器
        4.1.2.3 中央处理器
        4.1.2.4 其他部分
    4.2 数字滤波器设计
    4.3 软件设计
    4.4 仿真、测试及性能分析
        4.4.1 仿真
        4.4.2 测试
        4.4.3 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烈度速报系统的建立及运行
    5.1 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5.2 武汉城市圈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
        5.2.1 总体结构
        5.2.2 组网方式
        5.2.3 系统功能
        5.2.4 观测站点布设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情况

四、四川省地震局召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D]. 周聪.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2]四川长宁MS6.0地震震区上地壳速度结构特征与孕震环境[J]. 李大虎,詹艳,丁志峰,高家乙,吴萍萍,孟令媛,孙翔宇,张旭. 地球物理学报, 2021(01)
  • [3]基于强震动观测记录研究近场地震动方向性效应[D]. 安昭.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4]地震预报可行性的科学与实践问题讨论[J]. 张肇诚,张炜. 地震学报, 2016(04)
  • [5]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D]. 周连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6]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5年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 周银兴.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5(06)
  • [7]创新发展 打造特色 着力提升防震减灾整体能力——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总览[J]. 王英,王一媛. 防灾博览, 2015(06)
  • [8]逆冲型地震强地面运动特性的研究 ——以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D]. 黄蓓.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4(06)
  • [9]武汉城市圈烈度速报系统研究[D]. 李欣.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02)
  • [10]《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标签:;  ;  ;  ;  ;  

四川省地震局召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研讨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