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数值研究

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数值研究

一、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寇[1](2021)在《长江冲淡水混合扩散观测研究及动力过程探讨》文中提出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我国海岸带相互作用研究的关键水域之一,长江冲淡水对黄海、东海的水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故研究长江口海区水体的混合特征对于了解长江冲淡水所携带的营养盐和污染物的输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利用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2019年3月3日至3月14日的冬季观测结果和7月11日至7月17日的夏季观测结果,得出两个季节的温盐分布特征和湍流分布特征结果。冬季四个断面在东经122.2°-123°范围内等温线的形状为弧状,在东经123°-124°等温线几乎与海面垂直。冬季盐度的垂向分布较为均匀,盐度小于32的长江冲淡水被限制在东经123°以西。长江冲淡水在冬季受北风影响,长江冲淡水对盐度的影响局限于靠近海岸的狭长地带,其他水域则呈现盐度充分混合的状态,这与温度的分布特征一致。冬季A8断面的湍动能耗散率变化在10-7-10-10W/kg之间,其他三个断面的湍动能耗散率均在10-10W/kg附近,且四个断面由北向南平均湍动能耗散率逐渐增大,湍扩散系数均在近岸处最小。夏季研究区域水体层化明显,盐跃层厚度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强度减弱。锋区内侧的上升流过程加强了混合,并导致低盐水团的脱离。夏季四个断面的垂向湍扩散系数表层较大,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小。夏季在观测海区存在上升流,在上升流和下降流存在的区域,湍动能耗散率较大。夏季长江径流量明显高于冬季,但是夏季表层营养盐的浓度比冬季更低,是因为夏季表层叶绿素a的浓度最大,强烈的光合作用使得浮游植物大量摄取营养盐。本文在2019年7月26日至7月27日期间在长江口附近海域东经122.814°,北纬30.741°进行了一个25小时的连续观测,发现夏季一个观测日内的温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盐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夏季一个观测日潮流导致的垂向流速剪切促进湍混合,跃层的存在限制了该深度的湍流混合强度,限制了水体垂向输运和混合过程。本文发现夏季在强潮驱动的海域中,强大的潮流驱动会使得底边界层中产生较大的能量耗散,潮流随着距离海底高度的逐渐增大,湍动能耗散率和垂向湍扩散系数等参数会逐渐减小。在观测海域内可能存在的内波过程引起的短周期的跃层扰动促进了跃层处的垂向混合。

冯文[2](2020)在《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是造成海南岛大范围洪涝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2000年、2008年和2010年10月份海南岛东半部的三次重大洪涝灾害就是由该类暴雨引发的。为了系统研究此类暴雨形成、加强和维持的机制,增进对热带地区暴雨的认识,本文利用海南省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NCEP、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深入探讨了暴雨过程中多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深对流触发、发展和维持的机制,以及中尺度系统的动力、热力学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气候统计上发现,海南岛降水随时间变化分布形态与越南中北部地区较为相似,但与华南其他各区存在较大差异,双峰结构不明显,随着暴雨级别的提高,单峰现象愈加显着。全年降水峰值出现在秋汛期内,且近50%的大范围极端降水事件都出现在秋汛期,其中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日占全年总数高达58%。秋汛期特大暴雨降水强度地理分布非常有规律性,整体呈一致的东多西少的态势。40年平均风场分析发现低空偏东强风带在南海北部的出现和逐候加强是秋汛期内最显着的环流特征,其形成的机制是秋季南北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导致海陆之间相对涡通量的增大,于南海中北部对流层低层诱导出强的辐合风速,形成带状偏东风急流。(2)从多个个例的合成场上发现,南亚高压、中纬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南海热带扰动的相互作用,是秋汛期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环流背景。暴雨发生期间,北半球亚洲区内ITCZ异常活跃,南海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南撤速度缓慢,比常年平均异常偏北偏强。南亚高压的位置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东偏南,东亚中纬槽,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也比常年明显偏强。造成暴雨增幅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支流,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和大陆冷高压东南侧的东北气流。(3)从不同强度个例的对比分析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天气系统配置均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正好位于南海北部上空,高层存在稳定的辐散区;对流层中、低层,热带扰动、中纬槽后冷高压和副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海北部地区南北向和东北-西南向梯度加大,海南岛上空锋区结构建立,涡旋增强和维持,同时诱发偏东低空急流。海南岛正处这支偏东低空急流的出口区左侧,风向风速辐合明显。强的秋汛期暴雨降水个例的急流核强度、长度、厚度,以及急流上方的风速梯度远大于弱个例。最强降水日中强个例的低空急流核正好位于海南岛东部近海上空,在水平方向上稳定少动,垂直方向和风速上则脉动剧烈,有利于强降水激发。弱个例的急流核在水平方向上东西振荡明显,在垂直高度和风速上变化很小,不利于强降水在固定区域的维持。(4)从个例的模拟分析中发现,湿中性层结、非绝热加热和水平运动导致的锋生以及不同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深对流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中性层结的形成是弱冷锋后的稳定层结区向热带扰动外围偏南风所带来暖湿气团的不稳定层结区过渡带来的垂直层结变化的结果。暴雨过程中非绝热加热项和水平运动项在局地锋生的过程中贡献最大。低层和中层风切变影响下的回波结构变化和移动方向、速度有助于解释回波“列车效应”的形成机制。通过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组的线性和非线性求解,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中中尺度涡旋生成和加强,与水平风切变、积云对流潜热释放、垂直风切变或低空急流以及冷空气有关。其中强盛的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对热带中尺度涡旋垂直运动振幅的增强起主要作用,有利涡旋的发展和维持。(5)地形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岛地形高度的变化对东部暴雨量级有显着影响。由于地形存在,迎风坡前强烈抬升的气流凝结形成降水导致大量凝结潜热释放,潜热释放又反馈增强对流区暖心结构,进而加强其垂直运动,对对流形成正反馈效应,这也是海南岛东部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谭可易[3](2020)在《南海西北陆架海温盐锋三维结构及季节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洋锋是指海洋环境参数的跃变带,是不同水团之间发生强烈交换过程的海域。锋面所在海域通常存在强烈的垂直运动,动量、热量的交换异常活跃,在海洋动力学研究中十分重要。本研究对2018年春季、夏季和2019年夏季南海西北陆架海进行了现场观测,将实测温盐、水平流场数据和卫星遥感、模式、再分析数据相结合,探究该海域海表面温度锋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夏两季温盐锋面的三维结构以及温度锋面的形成原因。利用普适Omega方程对垂直流速进行诊断分析,构建锋面三维流场结构,并判定锋面动力机制。从卫星遥感和模式海温资料获得的锋面逐月变化分析发现,南海西北陆架海表面温度锋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锋面强度最强,锋面出现概率最高,覆盖范围也最广,春季和夏季次之,而秋季则几乎完全消失。锋面空间特征宽度37 km,冬季离岸远,夏季近。结合再分析风场数据,对衡量锋面的各个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信息流计算后发现,海表面风应力旋度和沿岸风是影响南海西北陆架海温度锋面的重要因素。现场观测分析发现,春夏季20 m等深线以浅处均有锋面存在,该锋面是沿岸高温低盐海水与离岸高盐低温海水辐聚而形成的,随着深度的增加强度减小,覆盖范围向岸收缩。20 m以深水域存在的锋面在次表层中强于表层,随深度增加而增强,位置也向岸偏移。这里的锋面可能是由上升流引起的,强度在深度上的变化与上升流是否“露头”有关。利用Omega方程对垂直流速进行计算,得出垂直流速的量级为(46)(10-5)m s-1,其分布受锋面位置影响,沿陆架呈带状分布,在跨陆架方向上正负交替出现。在锋面处的垂直流速明显大于锋面之外,且锋面内外两侧的动力特征差别很大,垂直流速方向呈相反状态,即锋面内部为负,外部为正。通过计算Ertel涡度PV和理查森数Ri对锋面进行不稳定分析,结果表明,南海西北陆架海锋面区的理查森数普遍高于临界值,低于临界值的剪切不稳定主要出现在靠近海底处,由海底摩擦引起。锋面的Ertel涡度为负值,存在对称不稳定,并且Ertel涡度的斜压分量更有利于对称不稳定的产生,有利于锋面能量的释放。

赵新华[4](2019)在《东海海洋涡旋及其对内潮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涡旋对全球大洋内部温盐能量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是连接大尺度环流和小尺度湍流的重要纽带。本文首先利用卫星高度计Chelton涡旋数据集和浮标漂流轨迹Argos探测的涡旋轨迹,对于全球1993年至2015年的海洋涡旋进行了特征信息(半径、生命周期等)的分析对比,比对结果表明,高度计涡旋数据集提供的欧拉涡旋和浮标漂流轨迹Argos探测的拉格朗日涡旋的配对成功率在全球范围内空间分布上波动较为明显,在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内(20~60度)两种不同数据源的涡旋配对成功率为最大值,最大可达25%,反观在低纬度海区内两种不同数据源的配对成功率普遍低于10%。由于地转效应引发的科氏力在低纬度海区内趋近于零值,因而在该处采用卫星高度计将无法有效对涡旋进行信息提取,造成高度计提取的欧拉涡旋的数据缺失。但在近赤道海区内,漂流浮标Argos轨迹识别出的拉格朗日涡旋依旧大量存在,并不受地转科氏力趋近于零的影响。这说明在近赤道海区内,采用漂流浮标Argos手段提取的涡旋信息,可以非常有效的填补卫星高度计在该海区识别提取涡旋的限制。对这两种不同数据源的匹配成功的涡旋信息进一步比对分析,我们发现总体上在全球海洋内,利用高度计提取的欧拉涡旋半径普遍大于对应匹配的Argos拉格朗日涡旋闭合回路半径,而两种数据源探测的涡旋(闭合回路)在太平洋内部海区、大西洋内部海区等区域内半径基本差别不大;但是在靠近赤道海区、中高纬度西边界强流海域和靠近极地的高纬度海域,欧拉涡旋半径可达对应匹配的拉格朗日涡旋闭合回路半径的三倍或更多。此外,对两者匹配涡旋的涡旋内部平均Rossby数的统计分析表明,通常拉格朗日涡旋内面积越小的漂流浮标闭合轨迹对应较高的涡旋平均相对涡度,表明Argos浮标在被海洋当中已经存在的中尺度涡俘获之后,更容易在中尺度涡内部相对涡度较高的区域内(如中尺度涡旋中心和边缘带区域等)形成漂流浮标轨迹的闭合。进一步我们将研究区域集中在东海黑潮区域,漂流浮标和模式输出结果表明黑潮两侧产生的涡旋绝大多数位于黑潮边界之外,其生命周期远远短于大洋内部的涡旋,半径集中分布在200km以内。此处涡旋的半径和生命周期近似成正比例关系,且涡旋Rossby数越大,对应半径越小、生命周期越短。且基本位于上50m水层左右,且半径随着水深增加而减小,呈现碗状结构,并随着时间推移涡旋沿着黑潮向下游移动。此外通过对台湾东北海域的一套从2017年5月开始近一年的潜标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测流数据,结果表明,该海区正压潮流以半日潮流占主导地位,以M2分潮为主,在该处半日内潮明显强于全日内潮能量,且半日能量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半年半日内潮能量超过夏半年内潮能量的两倍。为了研究造成内潮季节变化的原因,我们发现该处相对于夏半年,在地形不变的情形下,在冬半年正压振幅和海水层结都有减弱,这原本应该导致该处内潮能量在冬半年较小。进一步研究表明,由于潜标位置台湾东北部涡旋的影响,在夏半年主要受到气旋涡控制,背景流速主要朝西南方向,沿着等深线流动;而在冬半年主要受到反气旋涡旋控制,背景流速朝西北方向,垂直于等深线流动,在跨越等深线时,通过正压潮和地形的相互作用产生内潮,导致该处在冬半年内潮能量增强。

林新油[5](2019)在《浅海余流动力机制研究 ——以厦门湾为研究案例》文中研究说明浅海余流是研究海域内的水体交换、热量交换和盐度、营养盐、和污染物等其它重要物质迁移和输运的关键变量。浅海余流受水深、岸线、海底摩擦、风场、河流、潮汐、海水密度以及外海环流等诸多要素影响。其中风场、河流、潮汐、海水密度和外海环流是主要驱动要素,评估这些驱动要素对浅海余流分布的影响是浅海余流动力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余流惯性和底摩擦是余流动力机制涉及的两个主要非线性过程,也是余流研究的难点。余流研究的另一难点是,海面倾斜既可能是其它驱动力的代表,比如河流和降雨导致的海面倾斜,也可能是对其它驱动要素的被动抵消,比如海水在迎风海岸堆积导致的海面倾斜,常常是二者的混合体。因此余流动力机制研究一直缺乏有效的定量方法来表征各驱动要素对余流分布的影响。本文回顾前人的研究发现,以往的余流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过于简单。比如假设余流惯性项可以忽略,虽然这种假设在余流空间分辨率较低时是可能成立的,但缺乏理论支持。又比如,余流底摩擦应力直接采用潮流模型的底摩擦应力线性化方案,缺乏详细推导。首先,基于强潮流假设(潮流流速远大于余流流速)本文提出了新的余流底摩擦应力线性化方案,比传统方案更加准确有效。然后,在忽略水平湍流扩散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余流非线性动力解。最后,基于Helmholtz-Hodge自然分解法,把各驱动应力分别分解为有旋驱动应力和无旋驱动应力。有旋驱动应力对应的余流动力解可以用于表征各驱动要素对余流分布的影响。总无旋应力对应的余流动力解可以用于表征开边界条件对余流分布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系列潮致余流的敏感实验。利用参考实验数值模拟结果计算了余流底摩擦的线性化参数,并将本文提出的余流底摩擦线性化方案和传统方案作了比较;还分析了开边界条件、余流非线性和湍流扩散系数对余流线性动力解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新的底摩擦线性化方案比传统方案更加准确;如果开边界条件真实,余流线性动力解与参考实验余流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参考实验的余流非线性对其线性动力解的影响很小;水平扩散系数的取值对参考实验的余流动力解的影响很显着;敏感实验结果比较显示,水深、底摩擦系数、科氏力常数和水平湍流扩散系数等水动力参数对余流的影响都很大。这就意味着在观测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可靠的海流数值模型产品是分析浅海余流动力机制的基本前提。本文以厦门湾为研究案例。因为厦门湾的水动力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如分布复杂的水深、曲折多变的岸线、海底摩擦、季风、九龙江径流、潮汐、海水密度以及台湾海峡沿岸流等等。要建立可靠的厦门湾海流数值模型,需要可靠的开边界条件。本文详细介绍了台湾海峡业务化模型(TFOR)的配置和业务化运行,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TFOR模式模拟的台湾海峡温、盐和流速能够反映该海区的诸多重要物理过程,与相应的观测结果也比较接近。该模式能够为模拟厦门湾海流提供较为可靠的开边界信息。本文第五章介绍了高分辨率厦门湾海流模型的配置与验证,并分析了夏季和冬季厦门湾环流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厦门湾余流相对涡度分布很不均匀,许多海区的余流相对涡度强度与底摩擦线性化系数和科氏力参数相当,甚至更强。因此余流非线性是不可忽略的。只能采用余流非线性动力解去定量评估各个驱动因素对厦门湾余流的贡献。首先,根据厦门湾夏季环流模拟结果,验证了余流非线性动力解的可靠性。然后,基于Helmholtz-Hodge自然分解法将厦门湾环流各驱动应力的有旋无散分量分解出来并求解出与它们相对应的余流非线性动力解,即潜在余流。最后将厦门湾环流扣去各个潜在余流之后即可得到边界流对厦门湾环流的影响,也是水位梯度以及各个应力有旋无散分量和调和分量对厦门湾环流的调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风致余流对厦门湾环流的贡献比较小,但冬季的贡献要比夏季大;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潮致余流都是厦门湾余流的主要贡献者;夏季的斜压余流要比冬季强得多,斜压余流基本都是朝着九龙江运动。最后本文将厦门湾边界流和斜压余流都视为台湾海峡环流和九龙江径流对厦门湾环流的影响。

林志菲[6](2018)在《南海海盆东北部陆坡附近上层海流观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南海海盆东北部一套8个月左右的潜标现场观测资料,结合AVISO(Archiving Validation,and Interpretation of Satellite Oceanographic Data)卫星高度计资料、NCEP(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提供的风场资料以及unisys weather的台风数据等,分析了观测点处上层流近惯性振荡垂向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余流的季节演变特征及涡旋、盛行季风和陆坡流的影响。观测点处NIE(即Near Inertial Energy,近惯性能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从分布上看,NIE主要集中在次表层;从来源上看,强的大风过程产生的风速大小与其在次表层激发的近惯性能量不一定呈正比关系;从季节分布特征看,在475~600m内秋冬季近惯性能量比夏季强;从影响因素看,中尺度暖涡、背景环流都能对近惯性振荡产生影响。此外,值得关注的结论有两个:其一是第二时间段近惯性能量第一高值可能由8月28日的大风过程激发产生,被中尺度暖涡捕获到涡内之后又带回到潜标位置。其二是第五观测时段的背景环流流向为西南向,近惯性频率“蓝移”了 5.9%。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余流高频部分能量显着的周期较多,同时还存在接近全日潮周期和半日潮周期的谱峰,以及4d、7d长周期分量。通过对余流的月均分布图进行分析可知,在东北季风最强的11月、12月期间,定常余流最弱,这是由对应时期一个偶极子“涡旋对”经过造成的,且“涡旋对”中的反气旋式涡旋对余流的影响深层早于表层;另外还发现了 8月中下旬和9月在大约500m至675m甚至更深层存在一支异于南海暖流的流向向东的海流。能够对余流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中尺度涡能够显着影响余流平行于等深线的分量,对余流垂直于等深线分量的影响较小。

邓恒祥[7](2018)在《基于CFC-12和SF6的南海—西太平洋水团传输过程及人为碳年际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中国海(以下简称南海),系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吕宋海峡是南海和西太平洋水体交换的唯一深层通道,水交换结构复杂,其水文动力学过程亦十分关键,可能对区域性气候变化等重要过程产生关键影响。氟氯烃(CFCs)和六氟化硫(SF6),因其具有生物、化学惰性,遂成为一类优秀的海洋瞬态示踪剂(Marinetransienttracers),已被广泛应用于若干海洋学过程研究。本研究开发了大洋水体中CFC-12和SF6痕量分析新技术,完成南海-西太平洋多个航次的样品分析,获得了研究水体CFC-12和SF6的全深度垂直分布特征,藉此开展了基于TTD(Transit Time Distribution)方法的南海-西太平洋水团之年龄估算、传输与通风过程以及人为碳年际变化等重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在国内建立了同时测定天然水体中超痕量CFC-12和SF6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联用方法,研发出国内第一套满足上述分析要求的样机,申请了多个专利,并成功投入使用。该设备的稳定性、检出限、精密度等关键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仪器同等水平。整套方法简便、灵敏,仅需单一捕集管,即可在同一ECD检测器中完成海水CFC-12和SF6的同步检测,CFC-12和SF6的检出限分别为0.02 pmol kg-1和0.03 fmol kg-1,测定精密度分别为±1.2%和±0.5%。(2)首次获得南海水体中SF6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SF6可作为南海上升流示踪研究的一个新手段。研究表明,南海和西太平洋混合层SF6的浓度与大气接近饱和平衡,随着深度增加则呈单调递减的分布规律。南海西部上层500m的SF6垂直剖面证实,越南东部沿岸12°N附近存在上升流和较强的东向离岸流,但越南冷涡的影响深度无法到达500 m。(3)获得了较完整的西太平洋-吕宋海峡-南海CFC-12的全深度分布,并据此估算了北太平洋中层水至南海南部的传输时间。研究表明,CFC-12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南海整体的气旋式环流模式相一致,即沿吕宋海峡断面呈显着的东西差异,同时南海南、北部CFC-12则存在小幅浓度变化。其次,西太平洋水从吕宋海峡中上层流进南海(σθ<26.7)。第三,南海与西太平洋相似的盐度极值分布特征,尤其是深层水相近的性质,表明西太平洋水入侵对南海具有重要影响。南海中层水盐度的增加可能来自于上层的主温跃层。最后,依据TTD方法结合示踪剂数据计算水团年龄,以吕宋海峡为参考点,得到北太平洋中层水迁移到南海南部位密度σθ=26.7处的传输时间大约是77±15 yr。(4)获得了 1996-2016年间,西太平洋130°E断面CFC-12向下迁移的直接观测证据,发现其人为碳平均水柱储量较20年前约增加31.7%。具体而言,西太平洋130°E断面1 000 m以浅,2016年CFC-12浓度明显高于1996年,20年的CFC-12差值分布呈现表层低、次表层高、中下层低的特征,表明最近20年CFC-12自表层向下迁移。1996和2016年西太平洋130°E断面人为碳0-1 500 m水体的单位面积平均储量分别为24.47±4.89 mol-2和32.23±6.45 mol m-2,最近20 年约增加了 31.7%(7.76 mol m-2)。(5)基于TTD方法结合示踪剂数据,估算了南海和西太平洋的人为碳平均水柱储量。从人为碳水平分布剖面可以看出,500m以浅,吕宋海峡东部海域人为碳浓度最高,并呈现向西南方向逐渐降低的分布特征,表明西太平洋水对南海人为碳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联合使用SF6和CFC-12分层计算,得到2016年南海人为碳0-1 500 m水体的单位面积平均储量约为33.29±6.66 molm-2,与只用CFC-12计算的31.18±6.24molm-2相差并不明显。比较2011和2016年南海水体单位面积平均储量,5年内南海人为碳单位面积平均储量约增加了 16.2%(4.64molm-2)。得到2016年南海的人为碳总储量约为0.77±0.15pg。整体而言,TTD方法提供了一种估算人为碳的方法,与反算法相比,TTD方法不受生物过程影响,具有一定的优势。

李景冉[8](2018)在《模型空间分辨率对模拟南海动力过程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南海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蕴含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过程,南海跨越多个海峡与太平洋、印度洋存在水体交换,是一个典型的热带边缘海盆。南、北20个纬度使南海这个半封闭海盆有很多和大洋相同的动力学特征,南海环流的多时空尺度有一定的局地海气相互作用背景,其形成原因与季风等外缘强迫有关系,吕宋海峡是连接南海和太平洋唯一的深水通道,黑潮以及海峡内部的水体交换也在影响着南海环流的深层结构,所以关于南海和吕宋海峡的科学研究一直都是国内外海洋学家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利用区域海洋模型系统(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对吕宋海峡纬向输运结构和南海环流结构进行了模拟,采用模型嵌套的方法,对南海不同位置的区域进行嵌套。利用模型嵌套的方法既可以节省计算时间,又可以提升重点研究区域的模型分辨率,使模型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得到基于不同空间分辨率数值模型结果后为了确保后续分析计算的正确性,首先验证模型的可信性,分别选取冬季、夏季南海及邻近海区的表层温度、盐度和流场图与遥感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后,可知模型表层温度、盐度和南海环流形态与遥感数据模态较为重合,但是在不同的实验中吕宋海峡处入侵的黑潮形态与地转流场有较大差别,关于这一点在后文也会通过具体的计算进行讨论。因为吕宋海峡水体交换对南海环流结构是重要的,本次实验选取吕宋海峡断面进而计算吕宋海峡的水体通量,可以明显的看出有嵌套的高空间分辨模型结果中吕宋海峡水体交换具有明显的“三明治结构”。但是在低空间分辨率的模型,却没有明显的“进-出-进”三层结构,这可能是由于分辨率过低进而影响了地形。为了研究南海的环流结构与吕宋海峡水体交换之间的关系,通过人为分层将南海分为表层、上层、中层和底层,分别绘制南海在冬季、夏季的表层、上层、中层和底层的平均流场图,观察流场的流态得出每层的环流形态,同时也在理论上计算了南海边界上的速度环量。综合上述两种方法,最后在高分辨率模型结果中可得在南海在冬季、夏季的上层、中层和底层环流分别呈现出气旋-反气旋-气旋式环流这样的三层结构。但是在低分辨率模型结果中却没有看到明显的三层结构。

舒业强,王强,俎婷婷[9](2018)在《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流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受季节性反转的季风强迫、海峡水交换、地形等影响,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流系呈现复杂多变的形式.南海北部陆坡流、南海暖流、沿岸流及其与之相关的上升流(夏季)和下降流(冬季)系统等构成了南海北部典型的流系.本文回顾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流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黑潮入侵南海、季风、地形、冲淡水浮力热力效应等因素在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流系中的作用.指出南海北部内区海盆与陆架陆坡流的动力联系、南海暖流是否稳定存在、冬季下降流时空特征及其物质能量输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闫桐,齐义泉,经志友[10](2015)在《南海上层环流对不同气候态风场响应的数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利用4种不同的气候态风场Scatterometer Climatology of Ocean Winds(SCOW)、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CFSR)、the Interim ECMWF Re-Analysis(ERA-Interim)和NECP[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Reanalysis 1]分别驱动区域海洋环流模式(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以模拟南海环流,从而比较分析南海上层环流模拟结果的差异及其与风应力场之间的动力联系。结果表明,4种风场均能模拟出南海海盆尺度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但对南海局地环流特征的模拟存在差异。分析显示,局地显着的正风应力旋度是冬季吕宋冷涡产生的根本原因;夏季越南东部海域的上层环流偶极子在模拟试验结果中均显现,但其强度与局地风应力旋度大小有关。海峡通量的模拟结果显示,吕宋海峡水体通量受海峡风场差异影响较小;台湾海峡秋冬季水体通量则有较大差别,强东北季风不利于海峡北向水体输送。此外,台湾海峡冬季较强的北向水体输送有利于南海暖流的生成。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南海上层环流对大气强迫的响应有裨益,并且可为不同目的的南海环流数值模拟时的风场选择提供参考。

二、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冲淡水混合扩散观测研究及动力过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湍流混合研究进展
        1.2.2 国内湍流混合研究进展
        1.2.3 潮流混合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海洋混合观测实验
    2.1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区域概况
    2.2 实验简介
    2.3 实验仪器介绍
    2.4 湍流基础知识及测量原理
    2.5 测量营养盐和叶绿素a的方法
第三章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混合特征分析
    3.1 冬季观测结果及分析
        3.1.1 冬季温盐分布特征分析
        3.1.2 冬季湍流混合特征分析
        3.1.3 冬季营养盐和叶绿素a的分布
    3.2 夏季观测结果及分析
        3.2.1 夏季温盐分布特征分析
        3.2.2 夏季湍流混合特征分析
        3.2.3 夏季营养盐和叶绿素a的分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强潮及内波影响下的湍流混合
    4.1 连续站观测结果
        4.1.1 温盐分布情况
        4.1.2 层化与剪切
        湍动能耗散率与湍扩散系数
    4.2 分析与讨论
        4.2.1 潮流对混合的影响
        4.2.2 内波对混合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研究进展
        1.2.1 夏季风的撤退对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的影响
        1.2.2 华南暖区暴雨
        1.2.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资料、方法和定义
        1.5.1 资料
        1.5.2 方法
        1.5.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定义
第二章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1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总体特征
        2.1.1 概况
        2.1.2 海南岛降水与华南各区及周边邻近地区降水分布的差异
        2.1.3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量级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4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类型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5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分布的地域特征
    2.2 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2.2.1 年代际分布
        2.2.2 月际分布特征
        2.2.3 特大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
        2.2.4 最大降水量极值空间分布特征
        2.2.5 秋汛期特大暴雨短、中、长过程的频数分布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3.1 海南岛秋汛期逐候环流特征
        3.1.1 对流层上层
        3.1.2 对流层中、低层
    3.2 秋汛期南海中北部偏东低空急流形成的机理
        3.2.1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特征
        3.2.2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形成的热力、动力学机制
        3.2.3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对海南岛降水的影响
    3.3 典型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的天气学特征对比分析
        3.3.1 个例降水概况
        3.3.2 天气系统配置
        3.3.3 典型个例的环流异常特征
    3.4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的对比分析
        3.4.1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过程概况
        3.4.2 环流形势和动力特征对比分析
    3.5 1971-2010 年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合成场分析
        3.5.1 合成方法
        3.5.2 环流合成场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典型个例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机制
    4.1 过程概况
        4.1.1 雨情
        4.1.2 环流系统配置
    4.2 暴雨过程中热带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2.1 热带中尺度涡旋的云图演变
        4.2.2 热带中尺度涡旋生成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3 深对流触发、发展、维持的机制
        4.3.1 最强降水日中尺度雨团与地面流场演变特征
        4.3.2 湿中性层结对深对流形成、维持的影响机制
        4.3.3 局地锋生过程及其对对流组织发展的影响
        4.3.4 垂直风切变对对流发展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形对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影响
    5.1 地理分布特征
    5.2 个例挑选和模拟方案设计
        5.2.1 个例暴雨实况和环流形势
        5.2.2 模式和试验设计
        5.2.3 模拟结果检验
    5.3 模拟结果分析
        5.3.1 降水量的差异
        5.3.2 水平风场的差异
        5.3.3 大气垂直结构的差异
        5.3.4 地形变化对水平局地锋生的影响
        5.3.5 水汽输送和辐合强度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南海西北陆架海温盐锋三维结构及季节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海洋锋面研究意义
    1.2 南海海洋锋研究概况
    1.3 南海西北陆架海锋面研究进展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2 卫星遥感与再分析资料分析
    2.1 数据来源
    2.2 南海西北陆架海SST季节分布特征
    2.3 风场季节分布特征
    2.4 锋面参数计算
        2.4.1 锋面强度及出现概率
        2.4.2 锋面指数、锋面覆盖宽度和离岸距离
    2.5 小结
3 现场观测与数据分析
    3.1 现场观测内容及数据处理
    3.2 观测期间背景场
    3.3 温盐锋平面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
        3.3.1 表层温盐场及锋面分布特征
        3.3.2 表层水平流场分布特征
        3.3.3 次表层温盐场及锋面水平分布特征
        3.3.4 次表层水平流场
    3.4 温盐锋垂向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
    3.5 小结
4 南海西北陆架海锋面的动力机制分析
    4.1 形成机制
    4.2 动力诊断分析
        4.2.1 垂直流速
        4.2.2 锋面次级环流
    4.3 锋面不稳定性分析
        4.3.1 Ertel位涡和理查森数
        4.3.2 对称不稳定和剪切不稳定
    4.4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东海海洋涡旋及其对内潮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海洋涡旋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以及模式介绍
    2.1 表层漂流浮标数据
    2.2 全球涡旋数据集
    2.3 高度计数据
        2.3.1 基于流场几何特征的涡旋探测
        2.3.2 基于改进的特征线法的黑潮主轴及边界提取
    2.4 锚定潜标观测
    2.5 CFSR数据集
    2.6 WOA13 数据集
    2.7 OEFS数据
    2.8 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模式简介
        2.8.1 ROMS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2.8.2 坐标系统
        2.8.3 垂向混合参数化方案
        2.8.4 东海区域模式设置
第三章 基于卫星高度计和浮标漂流轨迹的海洋涡旋对比分析
    3.1 引言
    3.2 涡旋匹配成功率的全球空间分布
    3.3 配对涡旋半径的空间分布变化
    3.4 配对涡旋Rossby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3.5 配对涡旋归一化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海黑潮海洋涡旋的基本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东海黑潮涡旋的漂流浮标提取结果
    4.3 东海黑潮涡旋的ROMS模式输出结果
        4.3.1 模式验证
        4.3.2 基于模式结果的涡旋提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台湾东北部涡旋对于内潮的影响
    5.1 引言
    5.2 观测点的背景水文信息
    5.3 潜标观测结果分析
        5.3.1 正压特征
        5.3.2 斜压特征
    5.4 正/斜压季节分析
    5.5 内潮季节变化特征
    5.6 季节变化的机制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浅海余流动力机制研究 ——以厦门湾为研究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厦门湾背景情况
    1.2 余流研究综述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论文纲要
第2章 余流动力机制诊断方法
    2.1 余流涡旋动力学
        2.1.1 基本方程
        2.1.2 底部摩擦项的线性化方案
        2.1.3 余流动力方程简化
        2.1.4 余流线性近似解
    2.2 余流动力分解
        2.2.1 Helmholtz-Hodge自然分解法
        2.2.2 基于NHHD的余流动力机制诊断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线性余流数值分析
    3.1 数值实验与模型配置
    3.2 参考实验结果分析
        3.2.1 重要变量估算
        3.2.2 开边界条件的影响
        3.2.3 湍流扩散过程的影响
        3.2.4 余流非线性影响
    3.3 敏感实验的定性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台湾海峡海流预报系统评估
    4.1 背景介绍
    4.2 模型配置与业务化
    4.3 观测资料
    4.4 模型评估
        4.4.1 评估指标
        4.4.2 示踪变量温盐比较
        4.4.3 潮汐潮流比较
        4.4.4 流速比较
        4.4.5 水体通量分析
        4.4.6 模型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厦门湾余流动力机制研究
    5.1 数据和方法
        5.1.1 厦门湾海流模型配置与验证
        5.1.2 厦门湾余流动力机制诊断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厦门湾夏季环流和余流动力分析
        5.2.2 厦门湾冬季环流和余流动力分析
        5.2.3 台湾海峡海流和九龙江径流对厦门湾环流的贡献
        5.2.4 厦门湾余流估算可行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前景和展望
附录A 余流动力机制推导
附录B 局地潜在余流计算
附录C 线性近似余流计算
附录D Helmholtz-Hodge自然分解法
附录E 涡旋余流动力机制推导
参考文献
致谢

(6)南海海盆东北部陆坡附近上层海流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南海环流概况
    1.3 南海海盆东北部海流的研究现状
        1.3.1 南海暖流
        1.3.2 南海东北部的涡旋
    1.4 近惯性振荡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南海北部近惯性振荡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AVISO卫星高度计资料
    2.2 ADCP海流数据
    2.3 风场和台风数据资料
    2.4 数据处理过程和方法
        2.4.1 AVISO数据的处理
        2.4.2 ADCP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南海海盆东北部陆坡附近近惯性振荡变化特征
    3.1 上层海洋近惯性振荡随深度和时间的变化特征
    3.2 不同因素对近惯性振荡的调制作用
        3.2.1 背景环流引起的近惯性振荡频移现象
        3.2.2 涡旋对近惯性能量向海洋深层传播的影响
        3.2.3 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海海盆东北部陆坡附近余流的季节演变
    4.1 功率谱分析
        4.1.1 第一时间段(夏季)
        4.1.2 第二时间段
    4.2 定常余流分析
        4.2.1 定常余流垂向结构特征
        4.2.2 定常余流的两次转变过程
        4.2.3 涡旋对余流的影响
    4.3 余流平行于等深线分量和垂直于等深线分量特征分析
        4.3.1 余流平行分量
        4.3.2 余流垂直分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不足之处与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CFC-12和SF6的南海—西太平洋水团传输过程及人为碳年际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海洋示踪剂概述
        1.2.1 瞬态示踪剂的基本定义
        1.2.2 CFCs和SF6应用概述
    1.3 示踪剂年龄
    1.4 运移时间分布模型
        1.4.1 运移时间分布形式
        1.4.2 运移时间分布的约束
        1.4.3 示踪剂的时间范围
        1.4.4 平均年龄
        1.4.5 示踪剂饱和度的影响
    1.5 南海环流研究现状
        1.5.1 南海黑潮入侵
        1.5.2 南海上层环流
        1.5.3 南海中层环流
        1.5.4 南海深层环流
    1.6 吕宋海峡水体交换研究进展
        1.6.1 上层水交换
        1.6.2 中层水交换
        1.6.3 深层水交换
    1.7 人为碳研究概况
        1.7.1 海洋人为碳概述
        1.7.2 人为碳估算方法概述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和目的
        1.8.2 技术路线
    1.9 论文框架
第2章 海水中CFC-12和SF_6样品的测定方法
    2.1 海水中CFCs和SF_6测定方法概况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载气和捕集管填料的选择
        2.2.3 吹扫压力、吹扫时间和吹扫效率
        2.2.4 色谱柱温度
        2.2.5 预柱与主柱的切换时间
        2.2.6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2.2.7 样品测定
        2.2.8 定性及定量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载气和捕集管填料的选择
        2.3.2 吹扫压力、吹扫时间和吹扫效率
        2.3.3 色谱柱温度
        2.3.4 预柱与主柱的切换时间
        2.3.5 测定流程
        2.3.6 方法的可靠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海和西太平洋海水SF_6的空间分布及上升流示踪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南中国海概况
        3.1.2 西太平洋概况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测定
        3.2.3 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
        3.2.4 其他参数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西太平洋海水中SF_6的含量与分布
        3.3.2 南海海水中SF_6的含量与分布
        3.3.3 越南东部上升流的示踪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太平洋-南海水团传输过程的CFC-12示踪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样品测定
        4.2.3 其他参数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温盐分布描述
        4.3.2 示踪剂分布
        4.3.3 水团平均年龄
        4.3.4 传输时间估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太平洋CFC-12与人为碳的分布及年代变化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
        5.2.2 样品测定
        5.2.3 其他参数
        5.2.4 TTD方法估算人为碳
        5.2.5 Δ/Γ比值的确定
        5.2.6 人为碳水柱储量估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温盐分布描述
        5.3.2 西太平洋CFC-12的分布
        5.3.3 西太平洋水体平均年龄
        5.3.4 西太平洋130°E断面CFC-12的年际变化
        5.3.5 西太平洋130°E断面人为碳分布及储量估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西太平洋、南海人为碳的分布特征及储量估算
    6.1 研究区域概况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样品采集
        6.2.2 样品测定
        6.2.3 其他参数
        6.2.4 TTD方法估算人为碳
        6.2.5 人为碳水柱储量估算方法
        6.2.6 人为碳总储量估算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海水人为碳的分布特征
        6.3.2 人为碳水柱储量估算
        6.3.3 南海人为碳储量年际变化
        6.3.4 人为碳估算误差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加会议
出海经历
交流访学

(8)模型空间分辨率对模拟南海动力过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南海背景介绍
    1.2 南海环流研究现状
        1.2.1 南海上层环流
        1.2.2 南海中层环流
        1.2.3 南海底层环流
    1.3 吕宋海峡流态结构
第二章 海洋数值模型配置
    2.1 控制方程
    2.2 伴随地形坐标系
    2.3 垂向网格和水平网格
    2.4 开边界条件
    2.5 模型嵌套
    2.6 模型配置
    2.7 网格嵌套的区域分布
    2.8 模型参数设置以及开边界条件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模型结果验证
    3.1 模型温度特征
    3.2 模型盐度特征
    3.3 模型流场和水位场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吕宋海峡的纬向输运
    4.1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计算方法
    4.2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具体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海环流的数值模拟
    5.1 南海环流流场图
    5.2 南海环流理论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文章创新点
    6.2 主要结论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流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南海北部陆坡陆架流
    2.1 黑潮入侵
    2.2 陆坡流
    2.3 南海暖流
    2.4 广东沿岸流
3 南海北部夏季上升流与冬季下降流
    3.1 南海北部上升流
        3.1.1 南海北部风生上升流
        3.1.2 地形对南海北部上升流的调制
    3.2 南海北部冬季下降流
4 珠江冲淡水与南海北部陆架流的相互作用
    4.1 珠江冲淡水的不同扩展类型
    4.2 影响珠江冲淡水扩展的物理因子
    4.3 珠江冲淡水对陆架流的调制作用
5 结论与展望

四、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冲淡水混合扩散观测研究及动力过程探讨[D]. 王寇. 浙江海洋大学, 2021(02)
  • [2]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冯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3]南海西北陆架海温盐锋三维结构及季节变化研究[D]. 谭可易.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4]东海海洋涡旋及其对内潮影响研究[D]. 赵新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1)
  • [5]浅海余流动力机制研究 ——以厦门湾为研究案例[D]. 林新油. 厦门大学, 2019(08)
  • [6]南海海盆东北部陆坡附近上层海流观测研究[D]. 林志菲. 厦门大学, 2018(02)
  • [7]基于CFC-12和SF6的南海—西太平洋水团传输过程及人为碳年际变化研究[D]. 邓恒祥. 厦门大学, 2018(08)
  • [8]模型空间分辨率对模拟南海动力过程的影响研究[D]. 李景冉. 厦门大学, 2018(07)
  • [9]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流系研究进展[J]. 舒业强,王强,俎婷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3)
  • [10]南海上层环流对不同气候态风场响应的数值研究[J]. 闫桐,齐义泉,经志友. 热带海洋学报, 2015(04)

标签:;  ;  

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数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