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 年法俄政治协议 - 写于法俄政治协议 110 周年之际

1891 年法俄政治协议 - 写于法俄政治协议 110 周年之际

一、1891年《法俄政治协定》——写在《法俄政治协定》达成110周年之际(论文文献综述)

李兴基[1](2021)在《后冷战时期法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结束是国际关系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两极结构瓦解,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浪潮席卷全球,欧洲大陆竞争加剧。国际体系结构的巨大变化,对法国的国际政治观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俄罗斯则在轰然倒塌的苏联大厦上艰难前行,为恢复其大国地位而努力。近年来,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面临瓦解,国际机制对世界秩序的调节作用逐渐失灵,以武力为后盾的强权再次成为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工具。而身处其中的法俄两国作为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超群的国家,在历史和现实的羁绊下影响和塑造着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也时刻搅动着国际政治格局。法俄关系不是普通的双边关系,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它们一直而且始终是欧洲和世界政治的决定性因素,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有特殊责任”,欧洲乃至全球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国和俄罗斯之间政治对话的信誉,深厚的经济合作以及紧密的文化联系。法国和俄罗斯都认为当今世界复杂多极化,都特别重视战略独立性对单极世界的拒绝以及联合国框架下的多边主义,认为多边主义是世界稳定和发展的保证,但对这一共同认知依然有差别。法国的外交政策一直被恢复该国失去的国际地位的“野心”所主导,俄罗斯恢复其国际政治地位的努力与二战结束以来法国外交政策的核心“野心”有诸多相似之处,欧洲安全的共同利益考量也是两国近年来着力加强双边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美国的制约、欧盟的牵绊、国际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也影响了两国关系。法国在现有西方自由秩序和多边主义坚定承诺基础上的多极化仍然是法国与俄罗斯发展双边关系乃至欧洲一体化的基础,在不损害基本价值观的前提下,寻找与俄罗斯回旋的空间,但是俄罗斯显然对西方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有诸多不满。在当前重塑国际秩序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针对法俄之间出现的这种新态势,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

方圆[2](2020)在《政治经济视野下的维也纳体系》文中指出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和奥地利联手构建了以“均势主义”为核心的维也纳体系。然而维也纳体系存续的原因并非只是欧洲列强间的势力均衡,而更加与工业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相关。维也纳体系实则是工业资本的英国和欧洲部分封建国家为维护经济利益或专制统治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英国通过调整其外交政策,在欧陆制造或协调列强之间的矛盾,阻碍欧陆的工业化进程,从而满足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在海外地区则是,欧洲将从殖民地夺取的资源用于国内的工业生产,通过商品输出的方式建立了与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纵向经济联系。发达世界的发达建立在对欠发达地区侵占的基础之上。十九世纪后期,欧洲内部的矛盾相对缓和,取而代之的是在海外地区殖民扩张的加剧。随着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转变,英国再也无力阻止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为占据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掠夺工业原料,势必与英国发生激烈冲突。欧洲的封建均势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维也纳体系也随之终结。

赵培文[3](2020)在《伊藤博文韩国殖民史观研究 ——以韩国保有论为中心(1895-1909)》文中研究指明伊藤博文作为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政坛元老,一直对日本的对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伊藤博文任韩国统监府统监后对于当时韩国的施政措施与日本国内的激进派所主张的对韩政策截然不同。伊藤博文认为,日本有义务有权力帮助韩国这一一衣带水的邻居走出发展困境,以此避免韩国沦为欧美列强的饵饲,因而韩国应在日本所谓的“保护”“帮助”之下获得发展,进而迈入近代化。但从一国之主权看,以伊藤博文为代表的日本不顾韩国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之国,以“提携”发展之名,悍然剥夺韩国的独立,将其置于殖民保护之下。而在伊藤博文任韩国首任统监后,以其“渐进主义”为施政理念,妄图通过其柔和政策,以减少韩国社会对于日本殖民的反抗,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引进西方价值观等方式,试图从根本上重新塑造韩国自身的民族价值观,从而对韩国的国民观进行重构,以此让韩国真正意义上成为日本的组成部分。因此,伊藤博文对韩国的殖民观念相比较日本的激进合邦者更具有欺骗性与伪装性。而以此视角为出发点,以当时韩国的国情与国际局势来看,无论是伊藤博文的保有韩国抑或是日本国内的激进合邦政策,韩国都无法摆脱,两害相权韩国只能取其轻,伊藤博文的韩国渐进主义政策,与日本激进合邦政策相比较而言,显然对韩国更为有利。因此,双方最终目的虽都是将韩国置于日本殖民控制之下,但日本激进合邦者与伊藤博文的渐进主义政策显然不能等同而言。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东亚各国也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之上,因而对于厘清二十世纪初以伊藤博文为代表的日本殖民史观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现今,中、日、韩三国由于战争记忆与历史认知受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影响,因此,要构筑“东亚命运共同体”,三国必须形成东亚社会共同的历史记忆,三国只有秉持先人的和平思想,达成对过往的认识,共同携手未来。最终才能够展望“东亚命运共同体”!

彭丽娟[4](2020)在《中德天津租界交涉研究 ——以中国政府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70年代末,受丁戊奇荒影响,天津港漕运需求大增。然而,在天津英租界内停泊的德国来津船只,被英国索要高额的停船费。对此大为不满的德国转而萌生在津自开停船处的想法,开始与清政府就租地停船进行交涉。德国的这一交涉行为,可以视为天津德租界划立的先声。甲午战后,德国以“助收辽地”有功为由,向清政府提出在天津划立租界。清政府为表示“酬劳之意”,很快同意。最终,以清政府贴补共约12万两白银、绅民迁坟让地为代价,天津德租界成功划立。1901年中德双方经过三个多月的交涉,于7月20日正式签订《德国推广租界合同》,将天津德租界推广办理。德租界之所以成功展拓,缘于德国设想已久、因战占地、攫取竞赛与铁路征服四大因素。展拓的租界区为德国预备留用之地,并不需要即刻发给地价房银。而双方就开办租界一事,亦无重要事件交涉,大多围绕撤兵还房、缴纳地税两项展开。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于1917年3月16日实现了对天津德租界的平稳接收,并将其改制为特别区。1919年,北洋政府拒签《凡尔赛和约》,使得天津德租界的收回行为对外缺乏国际法理的认可,对内不能摆脱公共租界与自开商埠的限制。1921年《中德协约》签订,天津德租界的收回获得了法理依据。此后,面对驻华公使团与驻津领事团对特别区管治的干涉,北洋政府始终强调中国对收回后的天津德租界拥有完全主权及行政权。但直至1927年,北洋政府对该区才完全实现独立自主的管治。天津德租界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经历划立、展拓、收回三个阶段。期间,中德两国就各个问题进行交涉。从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在天津德租界划立、开办和展拓上的反应与被动应对,以及北洋政府在天津德租界收回、管治过程中的反应和主动争取。

黄秋硕[5](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说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刘微[6](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陈曦[7](2019)在《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文中认为由日本人西片朝三在大连创办的《满洲报》,1922年7月24日创刊,1937年7月31日停刊,历时15年,一度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中文报纸。《满洲报》前身是“满铁”机关报《满洲日日新闻》的汉文版。《满洲报》独立创刊后,以“民办”报纸的身份存在,却又和日本殖民机构“满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致力于完成文化殖民的使命。为落实“以文化的力量图两国民众的亲和”的“官方”要求,《满洲报》以副刊为最佳载体,成功吸引读者并将殖民意识潜移默化地输出。《满洲报》共创办副刊25个,数量和版面多,内容丰富,且极具影响力,既完成了殖民政治赋予的使命,又带动了报纸发行量迅速增加。《满洲报》的创办获得了极大成功。1937年,《满洲报》基本完成了日本在东北前期文化殖民的任务,在历史潮流中走向终结。《满洲报》的命运紧紧与日本殖民东北的步伐联系在一起,力图实现“中日亲善”的文化殖民目标,为伪满洲国的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同时代日本殖民机构的“官报”不同,《满洲报》以“民办”报刊特有的亲民风格,立足报业市场,广受认可。《满洲报》副刊的文字,保存了当时殖民社会的丰富形态,是还原日本在东北进行文化殖民的重要史料。近年来,学术界对伪满时期报纸研究越来越重视,但主要集中在对《盛京时报》的研究,《满洲报》研究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目前,仅有的一些关于《满洲报》副刊的研究,也只限于文学方面。政治文化以媒介为载体传播时,恰恰可以被视为媒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的视角,给我们从大众媒介中勾勒出一种基本的政治文化形体提供了可能。本文在政治文化视角下,将《满洲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来揭开日本对东北殖民的“冰山一角”。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殖民东北的一个重要节点,此后日本加速殖民,伪满洲国建立,形成了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殖民历史时期。因此,本文将《满洲报》的研究时间起点定为1931年。论文对《满洲报》副刊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把每种副刊的办刊详情,进行细致的整理挖掘。整篇论文的章节按照《满洲报》副刊类别和具体副刊展开。文章将针对重点副刊,分析特色、解析内容,从政治文化角度总结其文化殖民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满洲报》副刊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到,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文化殖民,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是话语表达“去中国化”,割裂既有的国家认同,进而达到让殖民地人民广泛认同“满洲国”的目的;二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以教化手段,将东北人民在思想意识上奴化,塑造成合格的“满洲国民”。从政治文化视角看,《满洲报》副刊上有着清晰的政治言论表达界限,政治议题围绕“中日满”三个“国家”的概念展开,在构建“满洲”是“国家”这样的判断上不遗余力,同时,将“满日”关系形成“亲善”、“友邦”这样清晰表达。从对“满洲国”的基本认知和情感出发,《满洲报》政治副刊、儿童副刊、妇女周刊、体育副刊,从各自不同读者群体出发,试图塑造殖民统治下不同类人群的共同政治人格,形成个人对“满洲国民”的身份认知和价值认同。在殖民的政治生态下,《满洲报》副刊总体上折射了特有的殖民政治文化,成功向民众输出权力主导的价值取向。其中,文艺副刊稍显特殊。文艺副刊通过文学叙事,全方位生动展示了伪满洲国的社会形态,其中夹杂诸多世俗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同时也透露出迷茫和消沉的社会情绪。文艺副刊中,有些文学作品已经出现与其他副刊思想主旨相背离的叙事,试图戳破充满希望的“王道”国家的政治幻象,由此生发出对殖民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可以说,《满洲报》副刊中唯有文艺副刊显示出疏离殖民政治的现象,甚至出现对殖民的抵抗力量。总之,《满洲报》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一份重要报纸,成为当时社会形态的缩影,让我们得以窥探殖民政治文化在伪满洲国蔓延深入的过程。

夏正华[8](2019)在《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文中指出本论文旨在分析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作者认为,这条路径分别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铺陈开来,法国通过推进多位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对内巩固实力,对外展现并优化国家形象,维护其国际地位。作者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系统阐述现代法国从强化民族凝聚力、到对外输出价值观与制度(法律)建设意识、到巩固政经影响力并参与(乃至主导)全球新型格局建构的大国发展轨迹,研究该国以兑现大国目标为导向的国家战略实践的成效与得失。在当前呼唤国际治理的全球化环境中,法国在博弈的同时,倡导国家个体融入合作机制与多边法规,为构建新型规范的国际秩序和增强国际法实施效率贡献了智慧---这些在国际法语境中提供让全球不同国家受益的理念、制度与体系的创举,的确是扞卫本国话语权、刷出一流大国“存在感”的有效举措,个中经验(亦包括教训)值得分析。本论文围绕国别案例展开分析。作者认为:法国基于一套文化自醒与自信的思维脉络,前瞻性地把法律、文化优势纳入国家战略实践的核心资源之中,在国际社会发挥精神与道义引领力,这有利于在处理与他国交往的问题时施加自身意愿,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调整与他国的关系(即减轻对外交往的阻力),同时又有助于引领国际规范与机制的创设进程,提升国际社会对本国政治主张、利益诉求、文化传播的认可度与支持度。当然,有着“文化终极归宿”之美誉的法国,确实把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本理念传递至国际社会各个角落,在倡导“国际社会网络构建及各国在该网络中互动需要规则”这一共识的达成上兑现了一个“大国”的承诺与责任,在推动国际法规则构建与实施中提供了方案与智慧,其中不乏独辟蹊径的创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法国范式。法国如何把强国战略放在国际多边合作舞台上去推进,特别是她如何在参与国际组织---一种特殊的国际法主体---的制度建设与运作中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话语平台、为本国谋求发展机遇、增强博弈能力,这是本论文论证的核心。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尝试将文化、国家战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多个领域衔接起来,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法国从强化政治影响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如何强化自身地位、依托外交展现国家政治影响力。第二章:法国从实现法律感召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数部有传世影响的法律文献,论述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以及法国通过影响国际社会制度构建来巩固自身利益与价值观的强国路径。第三章:法国从巩固文化吸引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巩固语言优势、展示文教活力、输出价值观,论述法国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第四章:法国从扞卫经济竞争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对于建设有序、公平的国际经贸环境的贡献,以及搭建能够切实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平台的意识与努力。第五章:将法国营造优势地位与优良形象、把自身话语(观点与立场)通过制度外化的方式影响他者的经验,纳入到对我国新时代大国发展的思考中,总结有助于中国制定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启示,促进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上升。

谈笑[9](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刘城晨[10](2017)在《政策学习与制度变迁 ——基于联盟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新制度主义的发展催生了制度变迁研究对行动者作用的关注。在这些研究中,行动者对制度变迁的影响逐渐得到论证。但是在实际分析中,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及其影响制度变迁的具体机制仍然有待明确。本文以国际安全治理为经验研究对象,考察政策主体通过外交政策推动联盟变迁的行为逻辑,进而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在运用(外交)政策手段推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政策主体会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在这些限制下,政策主体如何影响和推动制度(联盟)的变迁?为解答上述问题,文章以政策学习为切入点,尝试解析制度变迁过程中行动者的作用。文章首先选择詹姆斯·马洪尼和凯瑟琳·瑟伦建立的渐进制度变迁理论作为基础的分析框架。在这样一个框架中,政策环境通常作为客观条件限制政策主体推动目标制度变迁的策略空间。这一变量同时包括国际体系结构以及目标联盟凝聚力两个维度,前者决定政策主体在政策运行中受到的抑制程度,后者决定政策主体能够对目标制度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上,作者加入了政策学习能力作为第二个解释变量,这一变量作为主观因素限制着政策主体的政策学习过程。政策学习能力包含决策体制以及精英凝聚力两个具体维度,决策体制决定政策的灵活性,精英凝聚力则决定政策的稳定性。此外,借助政策学习理论以及组织研究中的组织学习理论,本文建立起政策学习与调适机制,用以解释政策的变化。通过过程追踪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本文对魏玛德国时期的德国与反德同盟,20世纪初的美国与英日同盟,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与北约,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与北约,拿破仑时期的法国与反法同盟,威廉德国时期的德国与反德同盟等六个具体案例进行检验。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包括:第一,政策环境通常形塑政策主体在推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策略空间,这一因素的影响受到政策学习能力的抑制;第二,政策学习能力是政策主体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条件,影响政策调适的效果;第三,政策主体通过学习与调适不断调整自身的政策,这引发了政策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影响制度变迁的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首先,改善了渐进制度变迁理论在解释制度变迁问题时忽视外部能动性的问题;其次,补充了政策主体在推动制度变迁过程中受到的限制条件;最后,明确了政策学习影响制度变迁的具体机制。

二、1891年《法俄政治协定》——写在《法俄政治协定》达成110周年之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91年《法俄政治协定》——写在《法俄政治协定》达成110周年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1)后冷战时期法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选题意义
        1.3.1 现实意义
        1.3.2 理论意义
    1.4 既有研究成果述评
        1.4.1 以俄罗斯为主位视角的法俄关系研究
        1.4.2 关于法俄关系冷战前的历史型研究
        1.4.3 欧盟视角下的法俄关系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冷战结束前的法俄关系
    2.1 冷战结束前法俄关系的特点
    2.2 法俄关系对后冷战时期法国对俄政策的影响
第三章 冷战后法国对俄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
    3.1 希拉克(Jacques René Chirac)执政时期的法俄关系——延续法国特殊地位
    3.2 萨科齐(Nicolas Sark?zy)执政时期的法俄关系——在利益与价值观之间寻求平衡
    3.3 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执政时期的法俄关系——对话和坚定的双重模式
    3.4 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执政时期的法俄关系——开启法俄关系新篇章
第四章 冷战后法俄关系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4.1 推动法俄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
        4.1.1 提升法俄各自国际地位的需求
        4.1.2 保障欧洲安全需要
    4.2 制约法俄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
        4.2.1 欧盟的牵绊
        4.2.2 美国的制约
        4.2.3 俄格战争以及乌克兰危机的影响
第五章 冷战后法俄关系发展的评价和影响
    5.1 对冷战后法俄关系发展演变的评价
        5.1.1 法俄长久以来“特殊关系”得以延续
        5.1.2 影响双方关系发展的价值观因素显着上升
    5.2 冷战后法俄关系发展演变的影响
        5.2.1 对法俄双方的影响
        5.2.2 对欧洲局势的影响
        5.2.3 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政治经济视野下的维也纳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案
第一章 维也纳体系下全球资本主义概述
    第一节 工业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
    第二节 欧洲封建均势与大英殖民帝国的共存与冲突
第二章 维也纳体系的起源(1789-1815)
    第一节 阶段概述
        一、法国大革命的政治经济动因
        二、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三、1815:维也纳会议的内容和本质
    第二节 列强外交的政治经济动力
        一、英国工业资本的形成与发展
        二、法国资本扩张的挫折与反应
        三、奥地利封建经济的保守与危机
        四、封建经济与工商业资本共存的普鲁士与俄罗斯
    第三节 列强扩张的政治经济矛盾
        一、英法对美洲资源的争夺
        二、英国主导下诸强权对非洲黑奴的贩卖
        三、英国对原荷属海陆枢纽的抢占
第三章 维也纳体系的成型(1815-1848)
    第一节 阶段概述
        一、梅特涅协调的政治经济本质
        二、1848:革命之年的冲击与影响
    第二节 列强外交的政治经济动力
        一、工业资本的英国:欧洲协调的幕后发动机
        二、封建经济的奥地利:欧洲协调的台前操盘手
        三、封建与资本并存的普鲁士与俄罗斯:欧洲协调的主要参与者
        四、资本恢复与重组中的法国:欧洲协调的受压制者
    第三节 列强扩张的政治经济矛盾
        一、英法美对美洲殖民地市场与资源的争夺
        二、英法对亚非农业国市场与资源的抢掠
        三、英法俄对海陆交通枢纽与要道的抢占
第四章 维也纳体系的转型(1848—1871)
    第一节 阶段概述
        一、梅特涅协调体系崩溃的政治经济动因
        二、1871:《法兰克福和约》的政治经济意义
    第二节 列强外交的政治经济动力
        一、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英国:大英殖民帝国的欧洲战略
        二、领土扩张的俄国:英国制海权的挑战者
        三、资本复辟的法国:对欧洲事务的重新参与
        四、资本勃兴的德意志:商业推动下的统一之路
    第三节 列强扩张的政治经济矛盾
        一、英国引领的诸强权对亚洲工业原料及市场的争夺
        二、英法对非洲边缘地区工业原料与市场的争夺
        三、英法美对海陆枢纽和要道的争夺
第五章 维也纳体系的再平衡(1871—1890)
    第一节 阶段概述
        一、俾斯麦外交体系的政治经济本质
        二、1890:德国拒绝续订《再保险条约》的政治经济意义
    第二节 列强外交的政治经济动力
        一、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二、新兴工业国家德国:俾斯麦外交体系的操纵者
        三、封建与资本并存的俄奥: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同盟者
        四、再度挫折的法国资本: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受压制者
    第三节 列强扩张的政治经济矛盾
        一、英国引领的诸强权对非洲殖民地资源与市场的瓜分
        二、英国引领的诸强权对亚洲市场与资源的侵占
        三、英美对美洲工业原料和市场的争夺
第六章 维也纳体系的终结(1890—1919)
    第一节 阶段概述
        一、俾斯麦外交体系终结的政治经济动因
        二、一战与《凡尔赛和约》的政治经济意义
    第二节 列强外交的政治经济动力和两大联盟集团的形成
        一、英国外交政策转变的政治经济动因:霸权守成者
        二、德国外交政策转变的政治经济动因:霸权挑战者
        三、俄法同盟成型的政治经济动因:德国的反对者
        四、奥意土加入德国同盟的政治经济动因:德国的支持者
        五、作为新型强权的美国与苏联:参战与退战
        六.日本崛起的政治经济动因:亚太地区新战场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强扩张的政治经济矛盾
        一、诸帝国主义国家对非洲工业原料与市场的瓜分
        二、诸帝国主义国家对亚洲市场与资源的瓜分
        三、美英德对海陆枢纽和交通要道的抢夺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3)伊藤博文韩国殖民史观研究 ——以韩国保有论为中心(1895-19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伊藤博文的韩国殖民思想来源
    一、吉田松阴的征韩论影响
    二、俾斯麦对伊藤博文的殖民思想影响
    三、“先进”提携“落后”的亚细亚主义影响
    四、小结
第二章 伊藤博文的韩国“保有论”
    一、吞并韩国对日本财政造成压力
    二、获得韩国社会对日本“统治”的“认同”
    三、日本殖民台湾时期所获得的经验
    四、日本与俄国的外交妥协以达成“满韩交换”
    五、小结
第三章 伊藤博文韩国殖民政策所体现的殖民理念(1905-1909)
    一、“主权剥夺”与“提携韩国”的分裂
    二、“理想主义”下推动日韩友好
    三、“渐进主义”与“激进主义”的激烈碰撞
    四、引进“文明开化论”改造韩国社会
    五、小结
第四章 后伊藤博文时代下的日韩合并
    一、伊藤博文的“渐进主义”遭抛弃
    二、激进合邦取代“渐进主义”
    三、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伊藤博文年谱
致谢

(4)中德天津租界交涉研究 ——以中国政府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天津德租界的划立与开办
    第一节 1880 年前后中德天津租地停船交涉
    第二节 1895 年中德天津租界划立交涉
    第三节 清政府在天津德租界开办过程中的设法而为
第二章 天津德租界的展拓
    第一节 原因分析
    第二节 扩界交涉
    第三节 开办交涉
第三章 天津德租界的收回与管治
    第一节 1917 年天津德租界的强行收回
    第二节 1919 年天津德租界的事实收回
    第三节 1921 天津德租界的完全收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6)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三、相关界定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三)英语学科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二)学年制度
        (三)课程设置
        (四)英语教学
        (五)实践教学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一)教习与学员
        (二)课程体系
        (三)教学特色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一)教育目标
        (二)教材使用
        (三)教育研究
        (四)教学评价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二)非外语类学堂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意义
        二、史料搜集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纸副刊
        二、政治文化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报刊研究
        二、伪满时期的报纸副刊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主要方法
        二、框架安排
第一章 殖民统治下的《满洲报》
    第一节 《满洲报》十五载兴衰
        一、殖民统治下孕育而生
        二、成长为“满洲第一”
    第二节 《满洲报》的殖民“底色”
        一、西片朝三:为政治利益办报
        二、于殖民政治“功绩尤属匪浅”
    第三节 《满洲报》副刊的政治属性
        一、25个副刊的更迭发展
        二、殖民政治的呈现形态
第二章 政治副刊:建构殖民的政治认同
    第一节 《内外论潮》:中国与“满洲”的割裂
        一、四种重要的文章来源
        二、中国与“满洲”的对立形象
    第二节 《政海津梁》:“满日”的提携与亲善
        一、“中日满”之间的关系
        二、日本视角下的国际形势
    第三节 《王道周刊》:以“道德教化”美化殖民
        一、为谁的“王道”立言
        二、阐释传播“王道主义”
    第四节 结语:殖民话语下的政治幻象
第三章 儿童副刊:从“王道”到“皇道”的灌输
    第一节 “王道”浸染下的《小友乐园》
        一、纯粹的“儿童化”内容
        二、“王道”全方位的渗透
        三、赋予儿童“王道”品格
    第二节 “皇道”教育在《新小友》兴起
        一、以“科学”名义引导劳动
        二、童话:营造“希望”之国
        三、漫画:描绘“教化”故事
    第三节 结语:塑造爱国的“第二国民”
第四章 妇女周刊:“王道政治”下的“新女性”
    第一节 宣讲“王道”的“妇女观”(1933-1935)
        一、倡导“新女性”追求“解放”
        二、借“旧思想”塑造“贤妻良母”
        三、养成社会需要的“新女性”
    第二节 做战时服务的“后援团”(1936-1937)
        一、渐进式“鼓励”女性生育
        二、“御夫术”背后的思想枷锁
        三、当好孩子的家庭“教职员”
    第三节 结语:培养殖民政治的“女仆”
第五章 体育副刊:借体育礼义施“王化之行”
    第一节 报道内容与话语特色
        一、在殖民统治之下创刊
        二、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
        三、“军事化”的表达特色
    第二节 体育报道的政治诉求
        一、谋求独立的国际地位
        二、对中日态度上的反差
        三、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第三节 结语:殖民与体育“共谋”
第六章 文艺副刊:殖民政治重压下残喘
    第一节 《星期副刊》:初露批判殖民的端倪
        一、开启东北新文学的先河(1931-1933)
        二、批判和描写现实社会
    第二节 副刊更迭期:挣扎着传达呐喊声
        一、选择“抗争”的文学出路
        二、背离“王道乐土”的叙事
    第三节 《消闲世界》:殖民时代的社会图景
        一、连载小说的刊载情况
        二、小说叙事里的现实百态
    第四节 结语:殖民政治的文学叙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内外论潮》国际事件报道目录
    二、《满洲报》政治副刊时评文章目录
    三、《王道周刊》头条文章统计
    四、体育副刊竞技常识文章目录
    五、《医识》副刊头条文章目录
    六、《星期副刊》传播现代思想一览
    七、《晓野》和《北国文艺》中的社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论文框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法国从政治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联合国---法国重建大国实力的最佳阵地
        一 法国对于联合国组建以及《联合国宪章》制订的贡献
        二 法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
        三 法国在国际外交中的特色与影响力
    第二节 欧洲联盟---法国的“权力放大器”
        一 法国整合与影响欧洲的历史沿革
        二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法国意志:从强大的欧洲到强大的法国
        三 法兰西文化中的“欧洲认同”与“欧洲观念”
    第三节 法语国家组织---法语传播力的核心阵地
        一 法国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主导性地位
        二 法语国家组织之于法国的特殊意义
        三 法语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作用
        四 法国与法语国家组织共迎挑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国从法律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
        一 罗马法对于法国法律制度的深刻影响
        二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法国
    第二节 《论法的精神》对世界法治文明的启蒙影响
        一 孟德斯鸠..西方法学理论与国家学说奠基者
        二 《论法的精神》---为世界立法者立法
        三 “三权分立”学说对于各国政体架构的原则性指导
    第三节 《拿破仑法典》---欧洲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一 拿破仑与他的治国创举
        二 罗马法之集大成者
        三 《拿破仑法典》---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第四节 法国人权观念的世界性普及
        一 法国人权观念及实践的创新性与普世性
        二 法国《人权宣言》对于国际人权公约及宣言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国从文化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化软实力全方位展现的舞台
        一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构建
        三 法语文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传播
    第二节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法国复兴人文主义理念的竞技场
        一 推动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法国社会人文环境
        二 “奥运之父”顾拜旦的“法式”人文情结
        三 法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法国在文化全球化环境中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一 文化全球化下的法语推广
        二 法语国家大学联盟的文化传播力
        三 法国高等教育国家战略融入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进程
        四 法国影视听传播网络的攻坚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国从经济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法国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
        一 道德正义和实际利益的平衡
        二 法国“经济爱国主义”的执着与妥协
        三 在传统中寻求振兴经贸的创新点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法式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普及
        一 《法英商约》--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雏形
        二 当代国际自由贸易框架下的“多样性”本色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国影响世界金融政策走向的阵地
        一 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法式思维在影响IMF决策能力上的体现
        三 法国推动“欧洲联合文化”,建构欧盟在IMF的影响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对中国强国战略实施的
    第一节 法国国家人文吸引力战略对中国树立文化自信的启示
    第二节 法国国际政治生态观对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中方主体
        二、外方主体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一、借款法律关系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三、合伙法律关系
        四、买卖法律关系
        五、租赁法律关系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一、公私混合主体
        二、私法性的内容
        三、公法性的内容
        四、契约涉外因素
        五、国际经济因素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契约与条约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法理比较
        一、法的形式比较
        二、法律关系比较
        三、法的实施比较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一、1840年至1870年
        二、1870年至1894年
        三、1894年至1912年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一、法律地位优势
        二、经营实力优势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一、询盘
        二、发盘
        三、还盘
        四、接受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一、定义
        二、形式演变
    第二节 契约结构
        一、契约首部
        二、契约尾部
        三、契约附件
        四、契约正文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财务条款
        二、管理条款
        三、格式条款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特性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性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一、定义
        二、分类
    第二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商务技术条款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三、主要参与人物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三、中方赴美谈判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第四节 事件后续
结语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附录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一) 说明
参考书目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二、报刊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五、外人论着
        (一)中文
        (二)英文
后记

(10)政策学习与制度变迁 ——基于联盟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公共政策与政策学习
        1.2.2 制度与制度变迁
        1.2.3 联盟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资料
    1.4 研究设想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设想
        1.4.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新制度主义对制度变迁的解释
        2.1.1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2.1.2 社会学制度主义
        2.1.3 历史制度主义
    2.2 联盟变迁的既有解释
        2.2.1 功能论视角
        2.2.2 结构论视角
        2.2.3 行动者视角
    2.3 影响联盟变迁的政策工具
第三章 政策学习影响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
    3.1 政策环境
        3.1.1 渐进制度变迁理论
        3.1.2 政策环境的影响
    3.2 政策主体能力
        3.2.1 政策主体能力对政策的影响
        3.2.2 政策学习能力
    3.3 政策学习的影响
        3.3.1 理解政策学习过程
        3.3.2 政策学习机制
        3.3.3 政策学习影响制度变迁的解释模型
    3.4 案例选择
第四章 稳定的政策学习与制度变迁
    4.1 魏玛德国与反德同盟
        4.1.1 竞争性解释
        4.1.2 政策环境与制约
        4.1.3 政策学习能力
        4.1.4 政策学习与联盟变迁
    4.2 美国与英日同盟
        4.2.1 竞争性解释
        4.2.2 政策环境与制约
        4.2.3 政策学习能力
        4.2.4 政策学习与联盟变迁
    4.3 小结
第五章 不稳定的政策学习与制度变迁
    5.1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与北约
        5.1.1 竞争性解释
        5.1.2 政策环境与制约
        5.1.3 政策学习能力
        5.1.4 政策学习与联盟变迁
    5.2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与北约
        5.2.1 竞争性解释
        5.2.2 政策环境与制约
        5.2.3 政策学习能力
        5.2.4 政策学习与联盟变迁
    5.3 小结
第六章 政策失衡下的制度变迁
    6.1 拿破仑时期的法国与反法同盟
        6.1.1 竞争性解释
        6.1.2 政策环境与制约
        6.1.3 政策学习能力
        6.1.4 政策学习与联盟变迁
    6.2 威廉德国与反德同盟
        6.2.1 竞争性解释
        6.2.2 政策环境与制约
        6.2.3 政策学习能力
        6.2.4 政策学习与联盟变迁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1.1 政策环境的限制及其影响
        7.1.2 政策学习能力与制度变迁
        7.1.3 小结
    7.2 理论探讨
        7.2.1 重思渐进制度变迁理论
        7.2.2 政策学习研究的问题
        7.2.3 联盟问题与国际安全治理
    7.3 政策建议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活动与成果

四、1891年《法俄政治协定》——写在《法俄政治协定》达成110周年之际(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冷战时期法俄关系研究[D]. 李兴基. 兰州大学, 2021(02)
  • [2]政治经济视野下的维也纳体系[D]. 方圆. 外交学院, 2020(07)
  • [3]伊藤博文韩国殖民史观研究 ——以韩国保有论为中心(1895-1909)[D]. 赵培文. 北华大学, 2020(12)
  • [4]中德天津租界交涉研究 ——以中国政府为中心的考察[D]. 彭丽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7]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D]. 陈曦. 吉林大学, 2019(02)
  • [8]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D]. 夏正华. 武汉大学, 2019(06)
  • [9]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政策学习与制度变迁 ——基于联盟问题的研究[D]. 刘城晨.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1891 年法俄政治协议 - 写于法俄政治协议 110 周年之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