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业生物灾害现状、趋势及减灾对策

浙江省农业生物灾害现状、趋势及减灾对策

一、浙江省农业生物灾害的现状、趋势及减灾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郭佳妹[1](2021)在《基于自然灾害的浙江省社会脆弱性与适应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日益威胁人类社会的发展,防灾减灾成为当前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国内外对防灾减灾的深入研究,专家学者开始重视社会经济系统本身已有的脆弱性,提出了社会脆弱性概念,并得到广泛应用。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国际学术界及各国政府开始探讨人类社会应对全球变化所采取的对策,由此展开对适应性的研究。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相对集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系统,使得浙江省更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威胁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科学评估浙江省各市的社会脆弱性,揭示社会脆弱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究家庭适应性现状,分析影响家庭适应性的因素,为家庭防灾减灾工作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总结归纳了浙江省的自然灾害现状,分析了自然灾害的成因。然后构建了社会脆弱性评价体系,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社会脆弱性指数。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动态分析浙江省的社会脆弱性现状,利用Arc GIS 10.2软件将结果展示出来,为区域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最后在社会脆弱性水平较高和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开展城市家庭应对自然灾害的适应性研究。因现实条件的限制,本文仅以杭州市家庭为例,简要介绍浙江省的家庭适应性现状,分析影响杭州市家庭适应性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庭防灾减灾规划。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自然灾害的浙江省社会脆弱性评价研究浙江省社会综合脆弱性在时间尺度上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尺度上表现出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和台州市的社会综合脆弱性水平较高,湖州市、衢州市和舟山市的社会综合脆弱性水平较低。根据当前浙江省基于自然灾害的社会脆弱性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建议。(2)基于自然灾害的适应性评价研究——以杭州市家庭为例由调查问卷数据可知,杭州市家庭较为关注气象水文灾害。杭州市家庭对本地灾害应对能力的信任度较高,对本地灾害应对措施的满意度不高,对社区团结的满意度较高。根据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可知,性别、家庭居住年限、灾害经历、经历灾害的类型、因灾造成损失的类型、了解灾害的方式、学习灾害知识的时间、家庭对本地灾害应对能力的信任度、家庭对本地灾害应对措施的满意度以及家庭对社区团结的满意度等变量均显着影响家庭适应性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麻吉亮,孔维升,朱铁辉[2](2020)在《农业灾害的特征、影响以及防灾减灾抗灾机制——基于文献综述视角》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文章通过文献梳理,系统综述我国农业灾害的特征、影响、成因和脆弱性,以及防灾减灾抗灾存在的问题、措施和机制。文献的共性结论发现:近几年气象灾害成灾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生物灾害呈加重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气象和生物灾害对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农业灾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客观气象因素和主观的人为因素,及二者交互作用;政府和农户应对农业灾害的能力在进一步提高;目前应对农业灾害的措施和机制主要包括构建减灾防灾的体系、建立应急应对管理制度、探索农业灾害保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支撑等。最后提出现有文献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杜建斌[3](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王思成[4](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谭斯文[5](2020)在《三元概念分析及其在海洋灾害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但同时沿海地区也是遭受海洋灾害威胁最为严重的区域.海洋灾害频繁的发生,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条件属性蕴含的概念格、对象定向概念格和属性定向概念格的构造及其简化理论,研究浙江省海洋灾害基本状况及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并利用该理论对舟山、宁波、台州、温州这4个城市近8年的海洋灾害损失进行分析.首先,研究基于条件属性蕴含的概念格构造及简化.基于三元背景构造条件属性蕴含形式背景,并定义该背景的形式概念及相应的概念格.在此基础上,对条件属性蕴含形式背景进行约简,将原来的对象集替换为单个条件下形式背景的极小属性蕴含构成的集合.简化后的形式背景和形式概念更加简洁,并且简化后的形式背景的概念格与原背景的概念格同构.其次,研究基于条件属性蕴含的对象定向概念格和属性定向概念格构造及简化.在条件属性蕴含形式背景中引入必然性算子和可能性算子,进而定义对象定向概念格和属性定向概念格,并构造简化后的对象定向概念格与属性定向概念格.然后,研究海洋防灾减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浙江省海洋环境概况、海洋灾害的起因,研究海洋灾害的4种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状况,分析海洋防灾减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浙江省4个城市的海洋灾害损失.运用三元概念分析与三种条件属性蕴含概念格对舟山、宁波、台州、温州近8年来的海洋灾害损失进行分析,详细地给出这4个市的海洋灾害损失情况.

郑钰旦[6](2019)在《地域性乡土景观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浙江省三个村为例》文中认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的生态、生活和生产逐渐改善,但仍需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和空心化问题。以往研究大多选取发展良好,具有特色产业和文化背景的村落,对发展较落后的村落关注度较少,且对不同地域乡村的建设条件和可行性缺少系统性分析。本文先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国内外乡村发展和乡土景观理论,总结乡土景观构成要素。其次运用专家筛选、层次分析、模糊评价等研究方法,筛选评价指标和计算权重,建立乡土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最后对三个村的调研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结合相关专家学者的评价结果,计算得出不同地域村落的发展优劣势,并给出相应提升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各国乡村发展历程得出:由政策全面支撑的乡村发展不可持续,要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提升乡村的自下而上的发展动力,目标是实现乡村生态和谐、文化丰富、产业多元化发展。(2)建立了乡土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5项,重要性为:环境资源(0.375)>民俗文化(0.215)=乡风政策(0.215)>产业经济(0.121)>人居环境(0.073);二级指标10项,其中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最为重要,其次是乡村管理、传统景观和生活方式;三级指标41项,其中0.05以上的指标只有二三产占总产值比例、区位优势、传统聚落、交通可达性、产业科技创新政策补贴五项。(3)三个村综合评价都为较优。山地型的后岩村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人居环境和乡村管理体系,但传统生活方式、产业与产业结构较差。海岛型的双合村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自然和文化景观,但农耕业难发展,交通较闭塞,缺少就业创业培训和产品。平原型的上楼村有优秀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但文化严重流失,人居质量低,农业产业退化。三个村普遍出现文化缺失和产业断层现象,文化和生产、生活的结合也少,产品加工业缺少资金和技术,文化特色和产品不够丰富,盲目发展旅游导致产业支撑少。(4)针对评价结果,本文提出3方面的提升策略。第一,完善交通系统,拓宽资源运输渠道,并推动资金与技术引入,提高农产规模和加工技术,增加产品多样性。第二,修复乡村建筑与聚落景观,挖掘传统风俗和工艺,并融入村民生产与生活中,同时完善生活设施,提高村民归属感和生活质量。第三,推动传统文化和二三产业相融合,提升品牌效应,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结合互联网的宣传增加游人和产品出口,最终形成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

于洪蕾[7](2016)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我国滨海城市防灾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变暖现象的持续,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对城市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滨海城市是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人口密集,同时由于其陆海相连的特殊地理区位,其遭受极端气候事件的概率更高,提升滨海城市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防灾御灾能力是当前我国城市防灾建设的重点。本文以灾害学、城市防灾、城市生态安全和城市应急管理等理论思想为指导,总结分析国外的先进理念与实践案例,结合滨海城市极端气候特征、作用机理和滨海城市暴露度与脆弱性的分析,通过致灾因子与承灾体作用机理的耦合建立滨海城市防灾体系,并从基于致灾因子减灾、基于孕灾环境防灾和基于承灾体避灾等三个方面提出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滨海城市防灾策略。论文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与基础理论研究。首先对极端气候事件进行概念辨析,明确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通过对滨海城市极端气候事件、灾害风险、滨海城市防灾规划三个方面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整理,以及灾害学、防灾城市、城市生态安全、城市应急管理等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明确了本文研究的重点与切入点,为下一步的滨海城市御灾策略体系建构奠定了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第二部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与策略体系框架建构。根据“风险三角形”理论从致灾因子(极端气候灾害特征)、暴露度、脆弱性三个方面对滨海城市极端气候事件和城市承灾体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IPCC提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建议,以及国外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城市规划关键要素解析与总结,构建了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滨海城市“减、防、避”御灾策略体系。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结合前文分析研究,从滨海城市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与缓解、城市常态防灾、城市应急避灾等三个方面提出防灾策略。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与缓解策略是针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灾害特征与作用机理展开减灾研究;城市常态防灾策略从城市空间结构、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开放空间等提出策略,并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典型脆弱地段进行具体防御策略研究;城市避灾策略对滨海城市应对台风、暴雨和高温事件的避灾策略、非工程性应急避灾措施以及应急避灾管理等方面展开研究。第四部分为案例实践分析。以天津市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现状概况分析和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防御策略。

王薇[8](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森[9](2013)在《中国柑桔生产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柑桔产业在中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生产风险成为柑桔生产者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为防控柑桔生产风险,本研究综合柑桔学、灾害学、气象学、地理学与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分析柑桔产业发展历程、生产条件和生产发展态势,并对柑桔生产风险进行分析识别、风险发生及成灾机理分析、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管理策略等进行研究,研究提出了柑桔生产风险研究理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和评估模型和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对策建议。有助于为我国柑桔生产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我国柑桔生产风险管理实践中为柑桔生产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柑桔生产保险实施、生产决策和风险管理政策措施等提供现实依据。一、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九章内容。第一章总论中明确了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第二章对本研究需借鉴的系统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扩散理论、资产专用性理论等进行内涵与内容的简单阐述,并分别对这四个理论在本研究中所应用的领域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在中国柑桔产业发展历程及生产变动分析中,概述了我国柑桔柑桔产业发展历程、社会经济地位、生产布局、优势产业带分布、发展规划等产业发展相关内容,分析了我国柑桔近10年来生产发展态势、优势和劣势,并对柑桔生产条件进行了分析,为后文的生产风险研究奠定基础。研究建立我国柑桔单产灰色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对柑桔生产风险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了界定,根据对风险生成及成灾识别的分析,将中国柑桔生产风险分为四个类别,即柑桔管理决策风险、柑桔自然灾害风险、柑桔技术风险和柑桔其它风险。本研究还将农业历史灾害数据与柑桔历史单产偏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识别影响柑桔生产的自然灾害风险类别。之后分别对风险发生、风险损失及中长期影响进行了分析,为柑桔生产风险的机理分析和评估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强调了柑桔生产风险系统的开发复杂性,结构和功能的多因素性,研究提出了柑桔生产风险系统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应用这个理论分析框架分别对柑桔生产管理决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技术风险和其它风险进行了成灾机理分析,以期明确各类风险的成灾机理,为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作指导。还分析了柑桔生产风险的基本特征,即柑桔生产风险具有风险发生的必然性、风险损失的多因素生成和风险损失的可控性等三个基本特征。第六章对前文划分的四类中国柑桔生产风险分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兼顾的风险评估,分析了四类风险的风险损失、风险概率、风险主体的演变趋势等,以期明确四类风险影响程度和发展演变态势。引入层次分析法以冻害风险为例进行单类风险定量评估,为定量评估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定量评估方法。第七章在前文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单产负波动指数法、风险概率、专业化指数和效率指数等评估方法,分别对我国三大柑桔优势带的九个柑桔主产区分别进行了风险评估,最后综合利用负波动指数、风险概率、专业化指数和效率指数探索构建柑桔区域生产风险综合评估模型,对我国九个柑桔主产区进行了柑桔生产风险综合评估和风险区划。之后还对我国柑桔生产风险的防险避险进行了可能性、成本和效益的评估,为风险管理对策建议奠定基础。第八章首先疏理了我国柑桔生产风险管理实践探索中已形成的风险管理制度规定和政策措施等,根据前文分析评估结果,提出中国柑桔生产风险管理对策建议,并系统性地构建柑桔生产风险综合管理体系框架,以期对我国柑桔生产风险起到指导作用。第九章的结论性评述中,总结归纳了本研究的结论性成果,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柑桔生产由市场风险引起的不确定性及传导机制分析,柑桔生产风险的定量分析和损失的定量评估,防险避险的投入产出的定量评估以及风险管理综合管理框架的细化分析和实施方案制定以及方案的可操作性等,均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二、主要研究结论1、柑桔生产风险既具有一般风险的特征,也具有一般农业风险特征,还具有其独特的特征。由于柑桔经济地位重要,属多年生作物,生长童期长,对气温和水分较敏感,其生产资产专用性较强,生产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和专用工具,弃管果园土地复垦难,而且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成趋势。因此,生产风险的暴露度和脆弱性更明显,一旦成灾损害性更大,柑桔生产风险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2、柑桔生产风险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组成的一个开放性系统,风险发生及成灾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功能体系是由敏感性、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及抗耐风险能力共同构成的。因此,柑桔生产风险系统是一个由“三主体五要素”组成的一个开放复杂的混沌系统,柑桔生产风险发生与成灾是由这几种要素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协同效应等决定的,从而提出柑桔生产风险量度指标及其概念模型为:柑桔生产风险度=敏感性×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抗耐风险能力3、根据对柑桔生产全过程的风险类型分析、成灾识别,将中国柑桔生产风险类别分为四类,包括管理决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技术风险以及有害生物风险等其他风险。4、风险成灾过程是多种因素影响,既有促进风险成灾因素作用力,也有抵抗风险成灾因素作用力,风险成灾是在多种相互关联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本研究据此构建的柑桔生产风险成灾机理分析模型中表明,孕灾环境对致灾因子的敏感性、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脆弱性及抗耐风险能力这五个风险生成要素是分析柑桔生产风险成灾的主要因素,几种要素的时空演变和协同效应决定着风险成灾的概率、损失大小和灾害演变规律等。5、四类柑桔生产风险由于风险主体的演变规律不同,呈现不同的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大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宏观决策和生产者生产决策信息的传递性和对称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我国柑桔生产管理决策风险的成灾概率在降低,风险度也随之降低;我国柑桔自然灾害风险的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如低温冻害风险,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估结果显示四个产业优势带的代表产区浙江冻害风险最高,其次是江西和湖南,风险最低的是重庆。对于干旱风险,各产区均有季节性干早。柑桔洪涝灾害风险总体上不高,但平原或浅丘果园大于山地果园。我国东南和南方沿海浙江、福建、广东、台湾及海南等柑桔主产区,每年夏秋之间的台风暴雨形成严重的风害和洪涝灾害;我国柑桔生产技术风险方面,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既有增强的因素,也有减弱的因素,其影响力大小不一,不能具体量化技术风险是在增大还是在减少,但增加了技术风险的不确定性;我国柑桔生产社会风险和有害生物风险方面,风险三主体均有增加可能性的倾向,并且一旦发生灾变,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风险总体水平在上升,造成的危害在加大,需要加强管理。6、在柑桔生产风险综合评估方面,负波动指数、风险概率、专业化指数和效率指数的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指标显示生产风险度有差别,因此,不能仅凭单一指标判断各主产区的生产风险度。根据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的评估结果判断,我国9个柑桔主产区柑桔生产风险可分为3个等级(风险高、中、低),根据风险等级可对柑桔主产区进行风险区划,江西省属于柑桔生产高风险区,湖北、浙江、福建和湖南属于柑桔生产中风险区,广西、广东、重庆和四川属于柑桔生产低风险区。评估分类结果比较符合实际和本研究目的。该综合指标评估结果可作为柑桔生产风险区划、柑桔生产保险实施、生态区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风险管理对策措施等的参考依据。7、我国柑桔生产风险管理需更加注重风险的分析、评估和区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柑桔生产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建议实施全风险类别的、全过程的、系统性的柑桔生产风险管理。具体的风险管理策略建议包括如下:一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风险区划,以风险区划指导发展规划,预防风险;二是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加强信息交流,增加柑桔生产过程中的确定性,减少生产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化解风险;三是强化果园基础设施、果农科技素质等能力建设,提高承灾体抗或耐风险能力;四是以产业保险转移生产风险,以分散风险和补偿损失;五是当风险灾害发生时,积极应对,组织应急救灾,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六是实施灾害救济,提振恢复重建的能力和信心。最后,需要构建一个柑桔生产风险综合管理体系框架,将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利益共享、责任分担的运行机制,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多元化的整体性柑桔生产风险综合管理体系,以实现柑桔生产风险的有效预防、合理分散、高效应急和长效管理,保障我国柑桔生产的健康发展。三、论文创新点1、结合柑桔生产实际,综合柑桔学、灾害学、气象学、地理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探索提出了柑桔生产风险理论分析框架,以此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柑桔生产风险进行了类别界定、分类识别、成灾机理分析、风险特征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措施建议等的分析研究,以期作为我国柑桔生产风险管理实践的理论支撑、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实践的依据。2、在前人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提出的柑桔生产风险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柑桔生产风险成灾是多种因素作用与反作用的结果的共识,本研究提出了柑桔生产风险量度指标及其概念模型。并根据此模型,以单产负波动指数综合性地代表孕灾环境的敏感性和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以成灾概率代表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以专业化指数代表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以效率指数代表承灾体的抗耐风险能力,构建了柑桔生产风险综合评估模型,通过该模型评估我国九个柑桔主产区的柑桔生产风险度,并据此进行了柑桔生产风险区划,其结果与生产实际较符合,对柑桔生产风险的评估和风险管理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3、利用灰色预测理论和方法,首次建立各主产区柑桔单产的灰色预测模型GM(1,1),并分别通过了后验差比C值和小概率误差P值进行模型检验,模型精度较好,且具有各主产区普适性,克服了回归预测方法对各柑桔主产区单产预测区域模型不一致的缺点。引入层次分析法以冻害风险为例进行单类风险定量评估,为定量评估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定量评估方法。

朱丽娟[10](2011)在《基于农户响应行为的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呈现出受灾频率加快、灾害范围扩大、灾害程度加重、经济损失趋重的态势。从全国各省来看,黑龙江省灾情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在各粮食主产区中最大,同时,黑龙江省又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因此,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加大对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风险管理、以较小的成本来获取农业经济最大的安全保障,维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尤其是黑龙江省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从总体上看,当前的中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和研究更多的强调以政府为主体,以救助和补偿为主要策略,而农户作为灾害风险的承担者和风险处理策略的执行者处于被动地位,较少关注农户的抗风险行为,且现有农户风险策略的研究单一性比较强,不具有系统性。本文从农户这一微观层次出发,从风险管理理论角度,建立起以农户为主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并依据黑龙江省统计数据和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农户对风险管理策略的响应行为以及这些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并构建logistic模型,对农户采用不同风险管理策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共八章,分为五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系统的回顾及总结了农业自然灾害和农户行为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进行述评,指明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说明本文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分析技术路线,并交代了本研究的数据资料及来源。第二部分,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及其趋势分析。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分析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现状、特征以及未来变化趋势,利用环比增长率对自然灾害和粮食总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粮食生产以及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估算。第三部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对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内涵进行界定;从风险管理理论视角,提出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内容,构建农户自然灾害风险处理策略体系,即:风险预防策略、风险转移策略、风险分散策略、风险缓解策略四个方面,并进一步界定每一策略的研究对象。第四部分,包括第4、第5、第6和第7章。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依据农户调研数据,分别以玉米优良品种、节水灌溉技术、多样化种植行为和农业保险为研究对象,对自然灾害风险预防策略、缓解策略、分散策略和转移策略的农户响应行为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提升农户抗灾能力的对策建议。根据上述四个模型结果得出综合结论,并根据结论,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提出促进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实施,从而提升农户抗灾能力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由于黑龙江省自然灾害呈加重态势,而风险管理策略的农户采用情况并不理想,在仍不改变当前状态的条件下,黑龙江省自然灾害损失风险进一步加大。(2)农户灾害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行为是理性的,这种理性选择是由农户自身的资源禀赋、风险认知和自然环境条件决定的。但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从社会福利角度看,这样的理性行为是次优的经济决策,需要政府或第三方力量来矫正农户行为偏差。(3)农户信息获取途径有限且质量不高,主要渠道是传统的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和人际传播,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保险公司等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的提供者没有成为信息服务主体。(4)农户家庭经营特征比个性特征对风险管理策略行为的影响更显着,政府政策对非工程性策略影响不显着,农户风险认知、风险管理认知程度以及社会资本也对农户风险管理策略采用行为有影响。(5)从风险管理角度构建了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并根据综合回归结果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提升农户抗灾能力的对策建议。

二、浙江省农业生物灾害的现状、趋势及减灾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农业生物灾害的现状、趋势及减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然灾害的浙江省社会脆弱性与适应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自然灾害概念
        1.2.2 脆弱性概念
        1.2.3 社会脆弱性概念
        1.2.4 适应性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自然灾害
        1.3.2 社会脆弱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1.3.3 适应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2.2.2 经济发展现状
3 浙江省自然灾害现状
    3.1 浙江省自然灾害概况
        3.1.1 气象水文灾害
        3.1.2 地质灾害
        3.1.3 海洋灾害
        3.1.4 生物灾害
    3.2 自然灾害成因分析
        3.2.1 自然因素
        3.2.2 社会因素
4 基于自然灾害的浙江省社会脆弱性评价研究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1.1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1.3 相关指标解释
    4.2 筛选评价指标
        4.2.1 指标标准化处理
        4.2.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4.2.3 主成分分析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1 数据来源
        4.3.2 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3.3 浙江省社会脆弱性指数
    4.4 基于自然灾害的浙江省社会脆弱性评价
        4.4.1 浙江省社会脆弱性时间尺度分析
        4.4.2 浙江省社会脆弱性空间尺度分析
    4.5 浙江省社会脆弱性特点与对策建议
        4.5.1 浙江省社会脆弱性特点
        4.5.2 对策建议
5 基于自然灾害的适应性评价研究——以杭州市家庭为例
    5.1 杭州市自然灾害现状
    5.2 数据来源
    5.3 基于自然灾害的杭州市家庭适应性分析
        5.3.1 描述性分析
        5.3.2 变量定义及分析
        5.3.3 构建Logistic模型
        5.3.4 实证分析
    5.4 对策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基于自然灾害的杭州市家庭适应性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2)农业灾害的特征、影响以及防灾减灾抗灾机制——基于文献综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灾害的特征
    (一)农业气象灾害特征
    (二)生物灾害的特征
二、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生物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农业灾害的成因分析
四、农业灾害的风险及脆弱性
    (一)农业灾害风险及脆弱性的宏观研究
    (二)农业灾害风险及脆弱性的微观研究
五、应对农业灾害的措施和机制
    (一)农业防灾减灾抗灾措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农业抗灾减灾的主要措施
        1. 构建减灾防灾的体系
        2. 建立应急应对管理制度
        3. 探索农业灾害保险
        4. 加强抗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建设
        5. 加强灾害防控科技支撑
六、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3)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三元概念分析及其在海洋灾害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海洋灾害的研究现状
        1.2.2 三元概念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与本文相关的基础知识
        1.3.1 形式概念分析相关知识
        1.3.2 三元概念分析相关知识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基于条件属性蕴含的概念格构造及简化
    2.1 属性蕴含相关知识
    2.2 基于条件属性蕴含的概念格构造
    2.3 基于条件属性蕴含的概念格简化
第三章 基于条件属性蕴含的对象定向概念格和属性定向概念格
    3.1 基于条件属性蕴含的对象定向概念格构造及简化
    3.2 基于条件属性蕴含的属性定向概念格及简化
第四章 浙江省海洋灾害体系概述
    4.1 浙江海洋环境概况
    4.2 海洋灾害概述
        4.2.1 海洋灾害的起因
        4.2.2 海洋灾害结构分析
    4.3 主要海洋灾害类型
        4.3.1 风暴潮灾害
        4.3.2 海浪灾害
        4.3.3 海平面上升
        4.3.4 赤潮
    4.4 海洋防灾减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4.1 海洋防灾减灾现状
        4.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基于三元概念分析的海洋灾害损失数据分析
    5.1 灾害损失体系及数据的选取
        5.1.1 损失评估体系的选取
        5.1.2 数据的选取
    5.2 浙江省海洋灾害损失数据分析
        5.2.1 数据的三元概念分析
        5.2.2 数据的条件属性蕴含概念格分析
        5.2.3 数据的条件属性蕴含对象定向概念格分析
        5.2.4 数据的条件属性蕴含属性定向概念格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地域性乡土景观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浙江省三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1.1.2 浙江省乡村建设现状
        1.1.3 社会发展需求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乡村发展
        1.2.2 国内外乡土景观的概念变化
        1.2.3 乡土景观构成要素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与乡土景观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综述法
        2.1.2 实地观测与访谈法
        2.1.3 Delphi法
        2.1.4 模糊评价法
        2.1.5 层次分析法
    2.2 乡土景观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2.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2.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和确立
        2.2.4 评价体系的评分标准和计算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山地型乡村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以桐庐县分水镇后岩村为例
    3.1 研究地现状概况
    3.2 后岩村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3.2.1 评价结果
        3.2.2 结果分析
    3.3 乡村提升策略
        3.3.1 乡土景观优势与劣势
        3.3.2 提升策略
    3.4 本章小结
4 海岛型乡村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以岱山县岱西镇双合村为例
    4.1 研究地现状概况
    4.2 双合村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2.1 评价结果
        4.2.2 结果分析
    4.3 乡村提升策略
        4.3.1 乡土景观优势与劣势
        4.3.2 提升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平原型乡村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以义乌市苏溪镇上楼村为例
    5.1 研究地现状概况
    5.2 上楼村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2.1 评价结果
        5.2.2 结果分析
    5.3 乡村提升策略
        5.3.1 乡土景观优势与劣势
        5.3.2 提升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之处
    6.3 论文不足之处
    6.4 未来展望与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表来源
附录2: 专家意见征求调查问卷
附录3: 指标权重判断矩阵
附录4: 调研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极端气候条件下我国滨海城市防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极端气候事件辨析
        1.2.2 极端气候与气候变化
        1.2.3 极端气候事件与极端天气事件
        1.2.4 滨海城市极端气候事件范围界定
        1.2.5 滨海城市界定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基础研究
    2.1 文献综述研究
        2.1.1 滨海城市极端气候事件相关研究
        2.1.2 灾害风险相关研究
        2.1.3 滨海城市防灾规划相关研究
    2.2 主要理论基础研究
        2.2.1 灾害学基础理论
        2.2.2 防灾城市相关理论
        2.2.3 城市生态安全相关理论
        2.2.4 城市应急管理相关理论
    2.3 研究述评
第三章 滨海城市极端气候灾害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极端气候灾害特征分析
        3.1.1 极端气候事件作用机理
        3.1.2 极端气候事件的综合特征
    3.2 极端气候条件下滨海城市暴露度与脆弱性分析
        3.2.1 城市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3.2.2 城市暴露度分析
        3.2.3 城市脆弱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减、防、避”御灾策略体系建构
    4.1 御灾原则
        4.1.1 平灾结合原则
        4.1.2 减灾、防灾与避灾相结合的原则
        4.1.3 整合性、系统性城市防灾设计原则
        4.1.4 因地制宜原则
    4.2 IPCC提出的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建议
        4.2.1 IPCC提出的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理论框架
        4.2.2 IPCC提出的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减灾对策
        4.2.3 对于滨海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灾害的启示
    4.3 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城市御灾体系框架
        4.3.1 关键规划要素解析
        4.3.2 防灾体系技术支撑
        4.3.3 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滨海城市御灾体系建构
第五章 “减”——基于致灾因子的滨海城市减灾策略
    5.1 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策略
        5.1.1 城市“海绵系统”
        5.1.2 城市“自降温”系统
        5.1.3 城市“防避结合”系统
    5.2 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减缓策略
    5.3 小结
第六章 “防”——基于孕灾环境的滨海城市防灾策略
    6.1 城市层面的灾害防御策略
        6.1.1 城市空间结构防灾策略
        6.1.2 城市用地布局防灾策略
        6.1.3 城市道路交通防灾策略
        6.1.4 城市基础设施防灾策略
        6.1.5 城市开放空间防灾策略
    6.2 城市脆弱地段灾害防御策略
        6.2.1 基础设施之殇——旧城区防灾策略
        6.2.2 人口之殇——流动人口聚居区防灾策略
        6.2.3 产业之殇——沿海化工园区防灾策略
        6.2.4 环境之殇——沿海海岸带防灾策略
    6.3 小结
第七章 “避”——基于承灾体的滨海城市避灾策略
    7.1 应对台风、暴雨事件避灾策略
        7.1.1 应急避难场所
        7.1.2 应急疏散通道
    7.2 应对高温事件避灾策略
        7.2.1 “高温避难所”
        7.2.2 避暑服务据点
    7.3 非工程性避灾策略
        7.3.1 灾害监测预警
        7.3.2 灾中应急救援
    7.4 应急避灾管理策略
        7.4.1 应急管理流程
        7.4.2 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应急体制实践与经验
        7.4.3 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建构
    7.5 小结
第八章 滨海城市极端气候防灾规划应用
    8.1 天津中心城市概况
        8.1.1 自然环境概况
        8.1.2 城市建设概况
    8.2 中心城市灾害风险评估
        8.2.1 极端气候历史灾情
        8.2.2 暴雨洪涝灾害评估
        8.2.3 高温灾害评估
        8.2.4 台风风暴潮灾害评估
    8.3 极端气候条件下中心城市防灾策略提升
        8.3.1 中心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减灾策略
        8.3.2 中心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防灾策略
        8.3.3 中心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避灾策略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共危机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2.1.3 危机防控能力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2.2.4 系统管理理论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中国柑桔生产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范围及研究价值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研究价值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1.4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1.4.3 研究的数据来源
第2章 柑桔生产风险研究的理论借鉴
    2.1 系统理论
        2.1.1 内涵及内容
        2.1.2 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2 风险管理理论
        2.2.1 内涵及内容
        2.2.2 风险管理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3 信息扩散理论
        2.3.1 内涵及内容
        2.3.2 信息扩散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4 资产专用性理论
        2.4.1 内涵及内容
        2.4.2 资产专用性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3章 中国柑桔产业发展历程及生产动态分析
    3.1 中国柑桔产业概述
        3.1.1 中国柑桔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3.1.2 建国后中国柑桔的发展历程
        3.1.3 中国柑桔产业现实地位分析
    3.2 中国柑桔生产布局及优势产业带的形成
        3.2.1 中国柑桔生产分布
        3.2.2 中国柑桔生产区划和生态区划
        3.2.3 全国柑桔优势产业带的形成及发展规划
    3.3 近10年来中国的柑桔生产发展
        3.3.1 中国及柑桔主产区近10年来柑桔面积及产量变化情况
        3.3.2 中国及柑桔主产区近10年来柑桔单产变化情况
    3.4 柑桔的生产条件分析
        3.4.1 气候及生态环境条件分析
        3.4.2 土壤及地理条件分析
        3.4.3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3.5 中国柑桔生产动态分析
        3.5.1 中国柑桔生产发展优势分析
        3.5.2 中国柑桔生产发展问题分析
        3.5.3 中国柑桔生产发展波动较大
第4章 中国柑桔生产风险识别
    4.1 柑桔生产风险发生及成灾
        4.1.1 柑桔生产风险内涵及外延
        4.1.2 柑桔生产风险生成
        4.1.3 柑桔生产风险成灾
    4.2 柑桔生产风险类型分析
        4.2.1 柑桔管理决策风险
        4.2.2 柑桔自然灾害风险
        4.2.3 柑桔技术风险
        4.2.4 柑桔其它风险
    4.3 柑桔生产风险成灾识别
        4.3.1 柑桔生产自然灾害风险发生识别
        4.3.2 柑桔生产自然灾害风险损失识别
        4.3.3 柑桔生产风险中长期影响识别
第5章 柑桔生产风险成灾机理及特征分析
    5.1 柑桔生产风险成灾机理分析
        5.1.1 柑桔生产管理决策风险成灾机理
        5.1.2 柑桔自然灾害风险成灾机理
        5.1.3 柑桔技术风险成灾机理
        5.1.4 柑桔其它风险成灾机理
    5.2 柑桔生产风险的基本特征
        5.2.1 柑桔生产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5.2.2 柑桔生产风险损失的多因素生成
        5.2.3 柑桔生产风险损失的可控性
第6章 中国柑桔生产风险分类评估
    6.1 柑桔生产管理决策风险评估
        6.1.1 发展思路失误风险评估
        6.1.2 发展规模决策失误风险评估
        6.1.3 生产布局失误风险评估
    6.2 柑桔生产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6.2.1 冻害风险定量评估方法及模型
        6.2.2 层次分析法评估柑桔低温冻害风险
        6.2.3 柑桔高温干旱风险评估
        6.2.4 柑桔洪涝台风风险评估
    6.3 柑桔技术风险评估
    6.4 柑桔生产其他风险评估
        6.4.1 柑桔社会风险评估
        6.4.2 柑桔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第7章 柑桔生产风险综合评估
    7.1 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及模型
        7.1.1 基于作物单产负波动指数的风险评价方法
        7.1.2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价方法
    7.2 柑桔生产风险综合评估
        7.2.1 柑桔生产产量风险评估
        7.2.2 柑桔区域生产风险综合评估
        7.2.3 柑桔生产风险即期产量影响评估
        7.2.4 柑桔生产风险中长期发展影响评估
    7.3 防险避险评估
        7.3.1 防险避险可能性评估
        7.3.2 防险避险成本评估
        7.3.3 防险避险效益评估
第8章 中国柑桔生产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8.1 中国柑桔生产风险管理实践探索
    8.2 中国柑桔生产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8.2.1 制定柑桔生产风险区划,指导柑桔生产发展规划
        8.2.2 建立风险监测与检查、交流与磋商机制,减少风险的不确定性
        8.2.3 强化防险抗险能力建设,提高承灾体的抗耐风险能力
        8.2.4 强化柑桔生产保险体系建设,以保险转移风险
        8.2.5 加强柑桔生产灾害的应急救灾,减少灾害损失
        8.2.6 实施灾害救济,提振果农信心和恢复重建能力
    8.3 构建柑桔生产风险综合管理体系
第9章 结论性评述
    9.1 主要研究成果
    9.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基于农户响应行为的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2.2 农户行为理论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数据资料及来源
        1.5.1 统计数据
        1.5.2 实地调查数据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研究创新之处
        1.6.2 研究不足之处
2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风险管理理论
        2.1.1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2.1.2 多米诺骨牌理论
        2.1.3 瑟利人因系统论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分析框架
        2.3.1 风险与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概念界定
        2.3.2 风险管理与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分析
        2.3.3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策略的分析与界定
        2.3.4 农户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策略体系构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及其趋势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主要类型
        3.1.1 气象灾害
        3.1.2 生物灾害
        3.1.3 地质灾害
    3.2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3.2.1 以干旱与洪涝为主
        3.2.2 季节性
        3.2.3 区域性
        3.2.4 周期性与交替性
    3.3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分析
        3.3.1 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3.3.2 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3.3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4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的趋势分析
        3.4.1 干旱化趋势显着
        3.4.2 生物灾害呈加重态势
        3.4.3 低温冷害趋于减轻
    3.5 本章小结
4 风险预防策略——新品种采用的农户响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对象界定说明
        4.1.1 选择玉米为研究对象的说明
        4.1.2 玉米新品种的界定
    4.2 黑龙江省玉米新品种现状
        4.2.1 审定的玉米新品种现状
        4.2.2 玉米新品种推广现状
    4.3 农户玉米新品种的响应行为
        4.3.1 农户获得玉米新品种的信息途径
        4.3.2 农户玉米新品种的性状选择
        4.3.3 农户玉米新品种采用行为分析
    4.4 农户采用玉米新品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4.1 影响农户采用玉米新品种的因素与假设
        4.4.2 模型建立及变量选择
        4.4.3 模型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风险缓解策略——节水灌溉技术的农户响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黑龙江省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分析
        5.1.1 黑龙江省节水灌溉概况
        5.1.2 黑龙江省节水灌溉制度建设现状
        5.1.3 黑龙江省节水灌溉模式分析
        5.1.4 黑龙江省节水灌溉效益分析
    5.2 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行为响应
        5.2.1 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分析
        5.2.2 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意愿分析
    5.3 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3.1 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的因素与假设
        5.3.2 模型建立及变量选择
        5.3.3 模型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风险分散策略——多样化经营的农户响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6.1 多样化经营与风险分散的理论分析
    6.2 多样化经营和规模经营关系分析
    6.3 基于熵的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多样化分析
        6.3.1 农业多样性测度的熵值指标
        6.3.2 黑龙江省农业多样化的演变
        6.3.3 黑龙江省农业多样化的地区差异
    6.4 农户多样化经营的响应行为
        6.4.1 农户个性特征与多样化经营行为
        6.4.2 农户家庭经营特征与多样化经营行为
        6.4.3 外部因素与多样化经营行为
    6.5 农户多样化经营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5.1 影响农户多样化经营行为的因素与假设
        6.5.2 模型建立及变量选择
        6.5.3 模型结果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风险转移策略——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响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7.1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7.1.1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制度现状
        7.1.2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运行现状
    7.2 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响应行为
        7.2.1 农户实际参保行为分析
        7.2.2 农户参保意愿分析
    7.3 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3.1 影响农户农业保险参与意愿的因素与假设
        7.3.2 模型建立及变量选择
        7.3.3 模型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提升农户抗灾能力的对策建议
    8.1 微观层面
        8.1.1 及时、广泛获取农业信息资源
        8.1.2 学习各类灾害风险管理手段
        8.1.3 合理组合灾害风险管理手段
        8.1.4 积极参与农业服务组织
    8.2 宏观层面
        8.2.1 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
        8.2.2 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8.2.3 优化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8.2.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8.2.5 培育农村抗灾服务组织
        8.2.6 建立农业灾害风险管理信息体系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浙江省农业生物灾害的现状、趋势及减灾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然灾害的浙江省社会脆弱性与适应性评价研究[D]. 郭佳妹.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农业灾害的特征、影响以及防灾减灾抗灾机制——基于文献综述视角[J]. 麻吉亮,孔维升,朱铁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3]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5]三元概念分析及其在海洋灾害中的应用[D]. 谭斯文.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6]地域性乡土景观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浙江省三个村为例[D]. 郑钰旦.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7]极端气候条件下我国滨海城市防灾策略研究[D]. 于洪蕾. 天津大学, 2016(12)
  • [8]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9]中国柑桔生产风险研究[D]. 黄森. 西南大学, 2013(06)
  • [10]基于农户响应行为的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朱丽娟. 东北林业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浙江省农业生物灾害现状、趋势及减灾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