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压力计算方法

井底压力计算方法

一、井底压力的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马旭,田国华,梁艳,陆凡,汪婷,吴婧,孟格尔,王若沣,王珂玮,罗亮[1](2021)在《储气库不同管径注气井井筒压力损失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天然气消费量日渐增加,地下储气库的建设越发紧迫和重要。在储气库的建设中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确保注采井的安全有效即其中之一。当注气井的注气量过大时、井筒压力损失增大,引起井筒冲蚀,减少管柱寿命的同时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准确评价不同管柱尺寸注气井的合理注气能力,本文从评价井筒压力损失的角度出发,通过井底压力理论计算方法推导、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不同尺寸管柱井筒压力损失对比等,明确了注气井井筒压力损失与管柱尺寸、注气量及管柱结构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平均温度和平均偏差系数法与逐点计算法能够满足目标储气库注气井井底压力计算精度要求;(2)井口油压和井底压力相等时即重力完全抵消井筒压力损失时,井口注气压力零损失;(3)相同尺寸管柱井筒压力损失存在较大差异,损失程度与管柱内部结构直接相关。结论认为,利用注气井井底压力理论计算方法,实现了不测压评价井筒压力损失;井筒压力损失与管柱尺寸的关系认识为后期注气井管柱尺寸优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许嘉杨[2](2021)在《苏里格气田泡沫排水工艺参数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三低”气田,气井投产后压力普遍快速下降,气井井底积液情况较为普遍,对天然气的开采造成较大影响。为解决积液问题,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广泛应用在苏里格气田,但因气井积液中气田轻烃含量、甲醇含量和地层水矿化度较高,加之部分气井采用井下节流技术,导致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应用效果不佳,急需针对上述问题,优选出抗烃类、抗盐类、配伍性能好、泡排效果较好的起泡剂,总结形成适用于苏里格气田不同区块的泡沫排水工艺最优参数。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苏里格气田气井积液情况判断方法的建立。通过文献调研、计算分析等手段,分析气井中液体来源和气液两相流流型,建立以临界流量、计算的井底流压和井底压力压差、井筒流态和生产动态为参照的气井积液情况判断方法,并针对含节流器和不含节流器气井井筒内积液的高度和流态进行单独分析,明确适用于苏里格气田的气井积液判断方法。从苏14区块、苏48区块和苏20区块随机选择16口气井,按照已建立的判断方法进行计算分析,推断出相同地质条件和工况的其他区块的积液情况,得出苏里格气田苏47、苏48区块和桃2区块普遍积液严重的结论,为后续工艺优化现场实验提供数据支撑。2.起泡剂的性能评价和筛选。通过资料收集、试验分析等手段,掌握苏里格气田产水特征,得出地层水为Ca Cl2型且矿化度较高的结论。随后开展5种在用起泡剂起泡性能试验和携液性能试验,发现不同浓度和不同矿化度下,ZX-45、UT-6和UT-11C的起泡力和携液能力明显优于其他起泡剂。对不同含量气田轻烃条件下3种起泡剂的起泡性能和携液性能进行试验,发现浓度为0.3%的起泡剂UT-11C和ZX-45可以满足现场应用要求。针对两种起泡剂的甲醇配伍性、表面张力、乳化力、缓蚀性和热稳定性进行试验,最终优选出适用于苏里格气田开发工况下的起泡剂ZX-45以及现场应用浓度0.5%~1%。3.现场泡排试验得出最优工艺参数。通过现场试验、计算分析等途径,在掌握节流器气井泡排工艺难点的基础上,优化泡排加注工艺,并以第一部分选定的三个区块16口气井为试验对象,从起泡剂注入量、加注稀释比、气井加注周期等方面开展现场试验,优化出三个区块的泡沫排水工艺参数。通过对比三个区块的工艺参数与计算参数,分析加注ZX-45起泡剂后的效果,总结出气田泡排工艺现场规律和三个区块泡沫排水施工工艺指导方案。

袁玉[3](2020)在《煤层气井生产系统流动模型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煤层气井的产能模拟和预测是制定煤层气开发方案的基础。煤储层割理发育造成的复杂形态裂缝及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现象,使煤层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模拟复杂化;同时,煤层气生产非稳态特征明显,井筒内的流动对地层产能的影响较大,忽略后将影响计算的精确度。因此,开发一套能够模拟复杂裂缝-水平井流动系统和井筒内非稳态流动的煤层气藏-井筒耦合的一体化模型,对于实现煤层气智能化排采、提高煤层气井产量意义重大。本文首先针对微可压缩流体,基于源函数理论和Newman乘积定理,结合镜像反映原理和叠加原理,建立了能模拟封闭地层内复杂裂缝-水平井流动体系的渗流数学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建模灵活性,可以模拟全封闭地层内具有任意弯曲形态的裂缝以及水平井段的流动体系的渗流过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以用于开发气藏-井筒一体化模型。基于煤层气藏的吸附解吸特征,建立了煤层气藏气水两相渗流方程;提出了一种用于表征煤层气状态的拟压力函数,推导出煤层气藏综合扩散方程;并通过建立拟压力与密度间的关系,在微可压缩流体复杂裂缝-水平井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演化出煤层气藏复杂裂缝-水平井产能计算模型,解决煤层气藏复杂渗流条件下的产能计算问题。通过与商业数值模拟软件CMG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分析了裂缝角度、裂缝长度和井底流压等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得出:为提高煤层气井的生产效率,裂缝与水平井段夹角应保持在45°~90°范围内,同时裂缝长度满足平面穿透比0.5;井底流压的波动对煤层气藏的生产影响很大,计算产能时考虑井筒流动对井底流压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提高模型计算的精确性。从煤层气井生产特征出发,将井筒内流动的非稳态特征概括为井筒内气相、液相净流入量不为零,液柱段气液两相流动可以不同向;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够模拟不同生产阶段井筒流动特征的煤层气井井筒流动模型。该模型将流经环空的液相流量与井口产水量区别开,在已知连续时间点井口产量和动液面的条件下,除了能计算井底流压,还能计算地层产水量和产气量。结合煤层气井产能模型,该模型可以进行煤层气井生产模拟,计算井口产量。将煤层气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与煤层气井井筒流动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煤层气藏开发使用的煤层气藏-井筒一体化模型。以井筒作为煤层气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的内边界,提出一种灵活边界设定算法,以人为可控的地面气嘴尺寸以及其他机采设备的工况参数作为模型的边界,不同的边界条件之间使用多节点综合分析方法进行协调,从而实现了煤层气藏-井筒一体化模拟。该一体化模型能够模拟煤层气井的整个生产过程,计算井口的产气量和产水量的同时还能得出动液面高度、套压、井底流压、地层产水量、地层产气量等参数。与使用定压边界、定产边界设定方法的传统压裂水平井产能方法进行对比计算可以发现,一体化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煤层气井的生产,进行更贴近实际的仿真。经验证,本文所建立的煤层气井生产系统流动模型计算简单,计算结果可靠。同时,本模型具有较为先进的仿真功能,适合用于煤层气藏开发方案优选、举升方案的优化设计等方面,对实现煤层气藏的数字气田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那雪芳[4](2020)在《X区块多井系统压力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X区块油田自投入开发以来,经过自喷、注水开发以及井网的加密调整,使得整个区块油藏为水井和油井组成的多井系统。在对该区块的压力动态进行分析时,多数利用关井后的采用压力对该区块压力进行评价,但在评价地层压力水平时,平均压力更能反应该区块的地层压力水平。且测试井的试井资料容易受到邻井影响,试井曲线在后期阶段会明显的偏离水平线,即出现“上翘”或“下掉”特点,而常规的单井试井分析方法并未考虑多井系统中邻井注采的影响。在对试井曲线特征进行分析时,往往将此现象解释为边界影响,进而无法正确分析该区块的压力动态水平,故多井系统中的压力动态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不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建立多井系统中考虑邻井影响的不稳定试井数学模型,并利用Galerkin加权余量有限元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绘制了多井系统中考虑邻井注采情况的均质油藏和复合油藏的试井典型曲线,并对试井典型曲线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包括注采比、渗透率和注采井距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多井系统考虑注采比影响的均质油藏和复合油藏的压力动态计算方法,并对均质油藏和复合油藏的地层压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注采比、产量和渗透率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多井系统不稳定试井理论模型的数值试井解释方法,为X区块多井系统的试井解释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发现,多井系统中不同参数对试井曲线影响不同。邻井不同的注采情况,主要影响试井曲线后期阶段。当注采比大于1,干扰阶段试井曲线表现为上翘,且注采比越大,上翘幅度越大,此时注入井注入的能量越多,测试井的井底压力恢复能力越强;当注采比小于1,干扰阶段试井曲线表现为下掉,且注采比越小,下掉幅度越大,此时地层能量供应不足所导致;当注采比越接近1,则径向流持续时间越长。对于均质油藏压力动态,当井底流压一定时,其它参数不变情况下,随着注采比的增加,生产井的边界压力和平均压力都在不断上升,边界压力与井底压力之差、平均压力与井底压力之差也在增大。内外区流度比不同是复合油藏与均质油藏的主要差别,流度比主要影响流体在复合油藏外区的流动。井底压力一定时,流度比越小,即外区流动性质越差,对地层能量消耗越大,需要的单井控制范围的边界压力和平均压力越大。最后,给出了多井系统数值试井解释方法,利用建立的多井系统试井理论模型,对X区块的井进行试井解释,并根据建立的多井系统压力计算方法分析X区块的压力动态,为正确认识X区块的压力动态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左继泽[5](2020)在《同井注采产液量预测与控液射孔参数优化》文中指出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产出水的处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同井注采技术可实现在井下对产出液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水经注入泵回注到油层,而含油较高的油水混合物经采出泵被举升至地面。但是一旦对产出层实施封窜作业,封窜层段的产液能力无法判断,进而无法给定注采层段的合理配产。并且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生产管柱无法正常起出,进而很难通过测井的方法判定封窜之后的产液能力。因此有必要根据油藏工程的方法对同井注采井封窜作业之后的产液能力进行理论研究,为现场合理配产提供理论基础。对于同井注采井封窜之后的产量预测,本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比了4种常规的计算方法。分析发现,因为地层的相关的部分数据的选取相对较久远,并且测试得到的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所以这4种方法均不能准确预测封窜后的产液量。最终选择使用IPR曲线法,利用Matlab或Pipesim软件与沃格尔方程拟合,计算出来的封窜之后的产液量结果更加准确。然后我们对于使用地层系数法、试注数据法、IPR曲线法、注入井井底压力法、生产数据法这5种计算采液指数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从预测产液量的准确性和现场实际出发,发现使用IPR曲线法所计算出来的采液指数和产液量最为准确、更符合实际。同时也明确,计算产液量时应使用相邻注入井的井底压力作为边界压力。在使用了IPR曲线拟合方法确定产液量之后,发现仅仅用封窜法来控制产液量是达不到生产要求的。因此考虑使用重新射孔的方法,以井B1-4-P44的两个层段(PI1和PI2层)为例,使用Comsol软件来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不同射孔数目及射孔密度下对近井地带附加压降的影响。结合实际产液量与期待产液量之间的差值要求,计算出在射孔直径和射孔深度分别为8.2mm和436mm时的PI1和PI2层的重新射孔数目分别为1孔和2孔。并且发现相同射孔数目的条件下射孔密度对近井半径1m处压力影响较小。

宋静明[6](2020)在《苏6井区生产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苏里格气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特大型低渗透气田。苏6井区作为苏里格气田早期生产主力区块,具有低压、低渗透、低丰度的的特点。气藏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目前的生产情况也表现出生产压差增大,井口压力快速降低,气井单井产能低,气田开发经济效益不明显的问题。依据前人对苏6区块的研究成果,针对苏6区块实际生产状况,结合地质、测井解释、生产动态、试油试采等资料,采用动态、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将生产动态分析方法与大量的生产资料及气田开发现状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区块沉积环境、构造和地层特征,对储层地质进行再认识;结合气藏目前开发开发现状,对气井进行分类;270 口井中,Ⅰ类井有42 口,Ⅱ类井有103 口,Ⅲ类井有125 口;分析气藏静态、动态参数,计算水侵量大小,对气藏类型进行判断,研究发现苏6井区气藏类型为封闭气藏,驱动类型为气压驱动;针对苏6井区低渗透气藏,在物质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间歇关井的封闭产水气藏单井的目前地层压力计算的方法;然后对不同类型气井进行了递减类型分析,核实气藏的动储量,针对其生产特点提出了适合的配产方法,为苏6井区的开发部署提供可靠、合理、科学的依据。

孙政[7](2020)在《煤层气解吸区扩展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确刻画煤层气藏基质系统孔隙内气水分布特征是正确评价气体从基质系统向微裂隙系统传输能力的必要前提。在煤层气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煤岩有机组分的热氧化程度、沉积环境、地质埋藏历史均会影响煤岩基质孔隙发育特征与气水分布。因此,开展不同煤阶煤岩基质孔隙发育特征研究很有意义。常规煤层气藏开发理论仍以浓度差为驱动力的Fick扩散理论描述气体从基质系统向微裂隙系统的传质过程,然而煤层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内部没有形成浓度差,与此同时Fick扩散未能考虑实际煤岩中气水分布,因此有必要重新探讨适合于描述气体从基质系统向微裂隙系统的传输机理。井间干扰是提高煤层气开发效率的有效手段,煤层气井压力传播规律的准确把握是其必要前提,有助于量化煤层有效解吸区域,动态储量预测等,进而为实时调整开发方案提供技术支撑。正确认识煤岩微观基质孔隙发育特征与宏观微裂隙内压力传递过程及二者之间气体传输机理,有助于掌握煤层气井开采特点,制定合理的生产制度,提高煤层气开发效果。首先,研究漫长地质演化过程中煤岩微观孔隙发育过程,着重考察地层水在基质孔隙中赋存状态,完成对原始煤储层微观气水分布的刻画。区别于以往研究的固-气系统,本文基于煤储层微观气水分布,认为煤层气的解吸与传输过程受到固-气与固-液系统的综合影响,并建立了适用于气孔的固-气界面与适用于植物组织孔的固-液界面孔隙传输模型。评价了Fick扩散理论对描述煤基质系统向微裂隙系统传质的局限性,比较了浓度差驱动的Fick扩散模型与压差驱动的窜流模型的传输能力,发现不论窜流还是Fick扩散,解吸气总能短时间内进入微裂隙,揭示了制约解吸气从煤基质向微裂隙系统渗流能力的主控因素是气体解吸难易程度,而非基质系统表观渗透率。然后,评价了生产过程中煤岩微裂隙中可能出现的流态并量化研究了各自的压力传递速度。单相水的压力传递速度最快,其次为单相气,气水两相流的压力传递速度最慢。根据煤储层压力传递与煤层气井产出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用于未压裂与压裂煤层气直井的解吸区预测模型。煤层解吸能力越强,引发的“供给增压”效果越明显,会延缓压力传递速度、限制解吸区扩展。结合解吸区扩展与产气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耦合解吸区扩展与气水两相产能方程的产能预测方法。提出了以解吸区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排采制度优化方法,能够指导现场实际生产,形成提高开发效率的排采制度优化建议。最后,考虑到通过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煤层物性的精准标定存在较大难度,提出了一系列结合气藏工程方法与煤层气藏压力传播过程的煤层气生产数据分析方法,通过煤层气井特定生产阶段的产能数据即可确定关键煤层物性。基于压力传递与煤层流体相变特征,建立了适用于煤层气井排水阶段、气水两相流阶段的生产数据分析方法。还建立了适用于煤层气井的气水两相渗透率曲线预测方法,能够为煤层物性参数确定、煤层气井产量准确预测提供理论方法。

陈铭[8](2020)在《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多裂缝竞争扩展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依赖于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的发展和应用。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通过“分簇射孔”技术实现一段多裂缝扩展,常规分簇数为2~6,最新极限限流技术则将段内簇数增加为12~15簇,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作业成本。“分簇射孔”技术目标为实现一段多裂缝的起裂与扩展,但现场光纤温度、光纤声以及示踪剂监测发现多裂缝存在非均匀起裂与扩展问题,即各簇射孔不一定均会起裂、各射孔簇进液也存在不均匀现象。因此,深入认识多裂缝非均匀起裂与竞争扩展机制与影响规律对于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多裂缝非均匀起裂与竞争扩展问题,本文建立了平面三维多裂缝扩展模型,模型考虑了井筒流动、近井摩阻、非均质应力分布、尖端不同断裂准则等,可分析多裂缝非均匀起裂与扩展问题。为提高计算效率,提出基于Runge-KuttaLegendre的显式大步长算法,并引入尖端解析解实现粗网格的计算准确性、通过裂缝扩展速度进行自适应时间步长计算。方法准确性通过与penny裂缝解析解、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有机玻璃压裂实验、单裂缝与多裂缝隐式水平集算法进行了验证。采用平面三维多裂缝模型,研究了裂缝扩展阶段(黏性主导和韧性主导阶段)、层间应力剖面、尖端不同扩展准则、裂缝群、近井摩阻、施工参数和非均质应力分布等多裂缝扩展形态和进液分布的影响规律。在平面三维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耦合了多裂缝内支撑剂运移模型,实现多裂缝内支撑剂分布的定量评价。为解决支撑剂运移出现非连续的问题,采用加权本质无震荡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支撑剂运移计算。方法准确性通过与已发表文献结果对比进行验证。采用耦合支撑剂运移的平面三维多裂缝模型,重点研究加砂方式、支撑剂粒径、密度和液体黏度对多裂缝扩展过程支撑剂展布规律。最后开展了促进多簇裂缝均衡扩展的限流压裂和段内暂堵技术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揭示限流压裂和段内暂堵技术提高各簇裂缝均衡进液的机理,并以段内应力分布为非均质因素,采用多裂缝扩展模型研究了限流压裂射孔参数、段内暂堵技术的暂堵时机和暂堵剂用量优化设计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方法研究,提出平面三维多裂缝扩展的高效准确解法,实现工程尺度的压裂裂缝扩展模拟分析,揭示多裂缝竞争扩展机制,分析多裂缝内支撑剂展布,并提出促进各簇均衡扩展的压裂技术的优化设计方法,从而提高多裂缝扩展有效性、减少完井成本,为非常规油气藏的体积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孙逢瑞[9](2020)在《稠油油藏过热蒸汽吞吐井筒-地层传热传质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蒸汽吞吐是稠油油藏开发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基于单管注饱和蒸汽的传统蒸汽吞吐开发方式受到热载体驱油效率低和蒸汽汽窜等因素的制约,采收率较低。近年来,常采用多元热流体或过热蒸汽等新式热载体来提高稠油水热裂解效率和储层渗透率;另一方面,采用同心双管等注汽方式对水平段井筒跟端和趾端进行交替注汽或同时注汽,以期提高稠油油藏的动用效率。本文以稠油油藏过热蒸汽吞吐为核心研究内容,开展以下四部分研究工作。首先,考虑摩擦热再分配的影响,推导了井筒内过热蒸汽能量守恒方程。并通过耦合过热蒸汽热物性参数计算模型,建立了地面输汽管线及垂直段井筒内过热蒸汽管流数学模型。再与空气导热模型、地层内非稳态导热模型和海水扰流导热模型进行耦合,综合建立了适用于不同注汽环境条件下的复杂注汽管柱结构注过热蒸汽井筒-地层传热数学模型。此外,通过引入混合气体实际状态方程,该模型还可对过热型多元热流体(过热蒸汽与非凝结气的混合汽/气)的管流过程进行模拟。由于过热蒸汽在流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相态变化,因此,该模型还耦合了饱和蒸汽两相流动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注汽参数、海水流速和非凝结气含量等参数对非生产段井筒内过热蒸汽流动的影响。此外,利用该模型成功解释了高速注汽条件下井筒内过热蒸汽温度小幅降低的物理机制(Joule-Thomson效应)。其次,以水平段井筒跟端/趾端注过热蒸汽为研究对象,考虑井筒内部导热对过热蒸汽温度分布及相变位置点的影响,并综合考虑摩擦热的再分配和过热蒸汽在长油管及环形空间中流动方向的差异性,建立了跟端/趾端注过热蒸汽管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均匀注汽为研究对象,考虑长油管和环形空间中过热蒸汽流动方向的差异性,分别建立了长油管、封隔器两侧环形空间中的能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再结合封隔器两侧环形空间中的质量守恒方程,以及长油管中的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均匀注汽水平段井筒过热蒸汽管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油层吸汽模型和油层瞬态导热模型进行耦合,建立了水平段井筒注过热蒸汽井筒-油层传热传质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耦合混合汽/气实际气体状态方程,还可分析非凝结气对水平段井筒中过热蒸汽流动的影响。最后,利用该模型揭示了非均匀吸汽现象的物理机制,并提出了注汽参数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过热蒸汽在全井段中的耦合流动特征以及过热蒸汽相态变化的影响机制,建立了非生产段井筒与水平段井筒耦合数学模型。考虑过热蒸汽注入油层后温度分布特征,沿井筒径向将油层划分为过热蒸汽区、饱和蒸汽区、热水区和冷区。考虑过热蒸汽区温度递减特征,提出“过热蒸汽区前沿温度”的概念。通过假设过热蒸汽区温度为线性递减,建立了过热蒸汽注入油层后的能量守恒方程,并利用拉氏变换及其逆变换推导得到过热蒸汽区半径解析解。利用该模型可有效提升过热蒸汽吞吐产能历史拟合精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注汽参数和油层参数等对过热蒸汽井筒内流动特征以及油层内过热蒸汽区加热半径的影响。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稠油油藏注过热蒸汽过程中的油层动态特征。最后,通过开展不同温度和剪切速率条件下的稠油地面流变性物理模拟实验以及不同温度和渗透率组合条件下的稠油非牛顿流体渗流特征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稠油样品的非牛顿流体流变学特征及非牛顿渗流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过热蒸汽吞吐非牛顿流体区和牛顿流体区的物理边界存在于热水区中,并提出了非牛顿流体区向牛顿流体区转化的“过渡区”概念,进而有效表征了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特征。再通过考虑泄油区内稠油粘度变化以及非牛顿流体渗流特征,改进了过热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揭示了不同生产制度条件下的过热蒸汽吞吐油层生产动态规律。最后,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评价了稠油油藏注过热蒸汽开发的技术优势以及过热蒸汽吞吐转驱过程中的油层动态变化规律。

李准[10](2020)在《油井能耗分析计算模型及相应的举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举升方式优化设计,立足于设计出能够满足指定产量的最优机、杆、泵参数,其实质是对能提供一定能量的举升装置(设备)本身的效率进行优化或优选,以达到既满足举升要求又节能的目的,但这种设计方法重点在于提高举升设备对外界(人工)输入能量的利用效率,忽略了生产井自身对储层所提供能量的有效利用情况的讨论。在地层能量不足的情况下,当井口压力为定值时,驱使一定的流体从井底流到井口的所需的总能量也是一定的,而在不同的举升位置举升时,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具有一定的差异,所需要举升设备提供的能量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在不同位置举升对天然能量利用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改善生产井对自身天然能量的利用情况,尽可能降低举升流体过程的能量消耗,对举升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不考虑举升设备本身的效率问题,单从井筒多相流和油井流入动态的角度来说,在地层能量不足的情况下,下泵深度不同,泵所需提供的能量也是不同的,则天然能量利用效率也不同。本文首先基于这种思路研究直井不同产量下、不同深度处,保证正常生产所需举升能量的计算方法,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给出了油井本身效率的表征方法,建立油井效率的分析模型。定向井、斜直井等存在的不同倾斜程度的斜井段,为了研究井斜对井筒多相流能耗情况的影响,本文还建立了可以模拟不同倾角下的倾角井筒两相流动的实验装置,通过物理实验模拟研究了倾斜井筒倾角的变化对井筒多相流动规律特别是两相流流型转换界限的影响,为建立斜井对应的井筒能耗、举升压差和油井效率计算模型提供研究基础。本文还对深部油气藏和海上油田的开发过程中的深井、超深井所采用的组合式接替举升方式下的油井效率问题和系统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接替举升方式的油井本身的效率不仅和各个举升点在井筒的位置有关,还应考虑各个举升点能量的匹配关系。针对现有的人工举升优化设中普遍缺少考虑油井本身的效率的问题,本文还在油井流入动态和井筒多相流的基础上,结合油气井系统节点分析法的思路,对油井本身的效率进行表征和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综合考虑油井效率和举升设备效率的有杆泵优化设计方法。对于深井接替举升,研究不同举升位置组合、举升间距以及考虑各个位置所需举升压差的匹配关系下的井筒能耗和油井效率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对应的举升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二、井底压力的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井底压力的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储气库不同管径注气井井筒压力损失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井底压力计算方法介绍
    1.1 平均温度和平均偏差系数法
    1.2 逐点计算法
2 方法适用性评价
3 井筒压力损失评价
    3.1 理论计算SD0A井井底压力
    3.2 相同尺寸管柱井筒压力损失评价
    3.3 不同尺寸管柱井筒压力损失评价
4 认识与建议

(2)苏里格气田泡沫排水工艺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气田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应用现状
        1.2.1 国内外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原理
        1.2.2 国内外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关键点
        1.2.3 国内外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新技术
        1.2.4 常用起泡剂加注工艺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苏里格气田气井积液情况判断及分析
    2.1 苏里格气田气井积液过程及积液判断依据
    2.2 由临界携液量初步判断气井是否积液
        2.2.1 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的选取
        2.2.2 相关参数计算
    2.3 根据井底压力计算确定气井是否积液
    2.4 根据两相流流态模型判断井筒内积液的高度和流态
        2.4.1 苏里格气田无节流气井井筒内流型判断和积液高度的确定
        2.4.2 节流气井积液的判断方法
    2.5 结合生产动态计算气井泡排前积液情况
        2.5.1 区块的工况条件
        2.5.2 计算三个区块气井积液情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起泡剂的性能评价和筛选
    3.1 气田产水特征和水质分析
        3.1.1 苏里格气田产水气井分布
        3.1.2 气井产水特征
        3.1.3 水质分析
    3.2 起泡剂性能评价和筛选
        3.2.1 起泡剂的功能要求
        3.2.2 筛选及性能评价
        3.2.3 配伍性实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X-45 起泡剂现场泡排试验及工艺参数优化
    4.1 节流气井泡排工艺难点
        4.1.1 气田轻烃的影响
        4.1.2 节流器对泡沫排水效果的影响
    4.2 加注方式优化
        4.2.1 苏里格气田常用加注方式
        4.2.2 泡沫排水加注工艺优化方法
    4.3 加注工艺参数优化及现场试验
        4.3.1 确定加注工艺参数
        4.3.2 选井
        4.3.3 加注工艺参数选取的确定
        4.3.4 现场工艺优化试验及分析
        4.3.5 苏里格气田三个区块加注ZX-45 的工艺参数与计算参数的对比分析
        4.3.6 苏里格气田三个区块加注ZX-45 起泡剂后的效果
    4.4 苏里格气田泡沫排水采气加注工艺参数优化
        4.4.1 首次排出气井中的大量积液
        4.4.2 维持气井平稳生产阶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煤层气井生产系统流动模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煤层气井生产系统模拟
        1.2.2 煤层气井产能模型研究现状
        1.2.3 煤层气井井筒流动模型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封闭地层内复杂裂缝-水平井流动模拟系统的建立
    2.1 煤层气藏复杂裂缝-水平井流动模拟方法的选择
    2.2 基本源函数
        2.2.1 基本瞬时源函数的引入
        2.2.2 持续源函数的推导
    2.3 封闭空间内任意角度下的瞬时源函数的推导
        2.3.1 无限大平面的线段源的推导
        2.3.2 矩形平面内的线段源函数的推导
        2.3.3 封闭平面内任意角度线段源的推导
        2.3.4 封闭地层内任意角度矩形面源函数的推导
    2.4 封闭地层内复杂裂缝-水平井流动模拟体系
        2.4.1 裂缝单元内的流动
        2.4.2 水平井段内的流动
        2.4.3 复杂裂缝-水平井系统内流动
        2.4.4 求解矩阵的建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层气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的建立
    3.1 煤层气-水综合渗流方程的推导
        3.1.1 煤层气吸附解吸规律
        3.1.2 煤层气产出过程
        3.1.3 煤层气藏综合渗流方程
        3.1.4 拟压力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3.2 封闭地层内的煤层气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的建立
        3.2.1 裂缝单元内流动的模拟
        3.2.2 水平井段内流动的模拟
        3.2.3 复杂裂缝-水平井系统内流动模拟体系的建立
        3.2.4 求解矩阵的建立
        3.2.5 参数的线性化
    3.3 煤层气井产能模型程序实现及应用
        3.3.1 产能模型程序介绍
        3.3.2 产能模型验证
        3.3.3 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层气井井筒流动模型
    4.1 煤层气井生产特征
        4.1.1 排采阶段划分
        4.1.2 井筒油套环空内流体的相态分布特征
    4.2 煤层气井井筒流动物理模型研究
        4.2.1 假设条件
        4.2.2 井筒初始状态
        4.2.3 井底未产气阶段
        4.2.4 井底产气井口未产气阶段
        4.2.5 井口产气产水阶段
        4.2.6 井口产气不产水阶段
    4.3 煤层气井井筒流动数学模型
        4.3.1 环空液柱段流动数学模型
        4.3.2 环空气柱段流动数学模型
        4.3.3 气嘴产出流动模型
    4.4 煤层气井井筒流动计算程序
        4.4.1 煤层气井井筒流动模型程序介绍
        4.4.2 煤层气井井筒流动模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层气井生产系统流动模型
    5.1 煤层气藏-井筒一体化数学模型的耦合方法
    5.2 煤层气井生产系统流动模型与传统产能计算模型的对比
    5.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5.3.1 地层产水量与井口产水量
        5.3.2 动液面与井底流压
        5.3.3 地层产气量与井口产气量
        5.3.4 套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X区块多井系统压力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X区块压力动态资料分析
    1.1 压力数据统计分析
    1.2 试井资料统计分析
第二章 多井系统不稳定试井理论研究
    2.1 多井系统不稳定数学模型的建立
    2.2 多井系统不稳定数学模型的有限元求解
第三章 多井系统考虑注采比影响的试井曲线分析
    3.1 均质油藏不稳定试井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3.1.1 均质油藏不稳定试井曲线特征分析
        3.1.2 均质油藏试井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3.2 复合油藏不稳定试井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3.2.1 复合油藏不稳定试井曲线特征分析
        3.2.2 复合油藏试井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考虑注采比影响的地层压力动态分析方法
    4.1 均质油藏地层压力动态分析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4.1.1 均质油藏地层压力动态分析方法
        4.1.2 均质油藏地层压力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4.2 复合油藏地层压力动态分析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4.2.1 复合油藏地层压力动态分析方法
        4.2.2 复合油藏地层压力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试井解释方法及X区块压力水平分析
    5.1 数值试井解释方法
    5.2 X区块压力水平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同井注采产液量预测与控液射孔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同井注采技术及现状
        1.1.1 同井注采技术
        1.1.2 同井注采技术国内外现状
    1.2 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封窜后产液量预测
    2.1 封窜后产液量常规预测方法
        2.1.1 试注参数预测产液量
        2.1.2 试注参数和封窜前工作制度预测产液量
        2.1.3 地层相关数据结合生产制度和试注数据预测产液量
    2.2 校正系数法预测封窜之后产液量
        2.2.1 计算方法的选取
        2.2.2 校正系数的确定
    2.3 IPR曲线拟合法探究
        2.3.1 MATLAB软件拟合
        2.3.2 PIPESIM软件拟合
第三章 同井注采井采液指数计算方法研究
    3.1 地层系数法计算采液指数
        3.1.1 理论推导
        3.1.2 实例计算
    3.2 利用试注数据计算采液指数
        3.2.1 理论推导
        3.2.2 实例计算
    3.3 IPR曲线法计算采液指数
        3.3.1 井底流压计算
        3.3.2 绘制IPR曲线
        3.3.3 采液指数的计算
        3.3.4 计算结果
    3.4 邻井井底压力计算采液指数
    3.5 采液指数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3.5.1 采液指数对比分析
        3.5.2 产液量预测对比分析
第四章 基于产液量控制下的射孔参数优化
    4.1 射孔数目对井筒附近附加压降的影响
        4.1.1 需重新射孔造成附加压降的计算
        4.1.2 射孔孔眼内摩阻计算
        4.1.3 射孔数目对近井1m处压降的影响
    4.2 改变射孔孔深和孔径之后射孔密度对近井地带压降的影响
        4.2.1 需重新射孔造成附加压降的计算
        4.2.2 射孔孔眼内摩阻计算
        4.2.3 射孔数目对近井地带1m处压降的影响
    4.3 利用近井地带1m处附加压降计算产液量
        4.3.1 射孔数目对采出层产液量的影响
        4.3.2 射孔密度对采出层产液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苏6井区生产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井底流压
        1.2.2 地层压力
        1.2.3 动储量评价
        1.2.4 气井合理配产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气藏地质特征
    2.1 区域概况
    2.2 构造特征
    2.3 储层特征
    2.4 气藏压力系统
    2.5 气井分类
    2.6 高压物性参数
第三章 气藏开发动态分析
    3.1 气藏驱动类型分析
    3.2 井底流压计算方法
        3.2.1 简化公式法
        3.2.2 密度法
        3.2.3 产量不稳定法
        3.2.4 对比分析
    3.3 单井目前地层压力分析方法
        3.3.1 产量不稳定法
        3.3.2 封闭不产水气藏的物质平衡法
        3.3.3 封闭产水气藏的物质平衡法
        3.3.4 考虑关井的封闭产水气藏的物质平衡法
        3.3.5 对比分析
第四章 苏6区块递减类型分析
第五章 动储量评价
    5.1 封闭产水气藏的物质平衡法
    5.2 产量递减法
    5.3 产量不稳定分析法
    5.4 区块的动储量计算
第六章 气井合理配产
    6.1 气井产能的影响因素
    6.2 气井产能方程的确定
    6.3 不同开采条件下气井的稳产水平研究
    6.4 气井合理产量的确定
        6.4.1 经验配产法
        6.4.2 采气曲线配产法
        6.4.3 地层与井筒协调配产法
    6.5 不同井型气井在不同生产阶段的工作制度优化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7)煤层气解吸区扩展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煤层气基质孔隙气体传质机理研究现状
        1.2.2 煤层气井压力传递及解吸区扩展机理研究现状
        1.2.3 煤层气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4 煤层气井生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解吸气从基质孔隙到微裂隙传输及对压力传播的影响
    2.1 煤储层原始气水分布特征
        2.1.1 煤岩组成与煤岩孔隙类型
        2.1.2 煤岩孔隙随着热成熟度增加的发育特征
        2.1.3 煤岩孔隙气水分布特征
    2.2 固-气界面孔隙气体传输
        2.2.1 圆形气孔表观渗透率模型建立
        2.2.2 椭圆形气孔表观渗透率模型建立
    2.3 固-液界面孔隙气体传输
        2.3.1 模型描述
        2.3.2 体相气体传输模型
        2.3.3 应力敏感
        2.3.4 水膜厚度
        2.3.5 煤岩含水原生孔表观渗透率模型
    2.4 基质孔隙到微裂隙传输能力与压力传播关系
        2.4.1 固-气界面与固-液界面基质孔隙中气体传输能力评价
        2.4.2 基质孔隙到微裂隙传输能力计算方法
        2.4.3 “四类”煤储层中基质孔隙到微裂隙传输能力评价
        2.4.4 基质孔隙到微裂隙的传输能力对压力传播的控制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解吸气从储层微裂隙到井底渗流及对压力传播的影响
    3.1 解吸气从微裂隙到井底的渗流
        3.1.1 煤层气井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流态
        3.1.2 微裂隙单相水渗流微分方程
        3.1.3 微裂隙气水两相渗流微分方程
        3.1.4 微裂隙单相气渗流微分方程
        3.1.5 各种流态下压力传播速度对比
        3.1.6 煤层气藏生产过程中压力分布近似计算方法
    3.2 煤层气井解吸区扩展与地层压力传播关系
    3.3 煤层气井压力扩展与地面产量关系
    3.4 基于压力传递过程的煤层气井物质守恒方程建立
        3.4.1 煤层气井物质守恒方程推导
        3.4.2 煤层气藏压力与饱和度关系式推导
    3.5 煤层气井解吸区预测模型建立
        3.5.1 未压裂煤层气井解吸区预测模型
        3.5.2 未压裂煤层气井解吸区预测模型验证
        3.5.3 压裂煤层气井解吸区预测模型
        3.5.4 解吸区扩展敏感性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煤层气井解吸区扩展的产能预测方法
    4.1 考虑动态渗透率的气相、水相拟压力
        4.1.1 煤岩绝对渗透率与煤层压力的关系
        4.1.2 气相、水相相对渗透率与煤层压力的关系
        4.1.3 常规气相拟压力与提出的拟压力特征对比
    4.2 煤层气水两相流条件下产能公式
        4.2.1 煤层解吸能力对产量的影响
        4.2.2 微裂隙系统含水饱和度对产量的影响
        4.2.3 动态渗透率对产量的影响
    4.3 耦合解吸区扩展过程的产能预测方法
    4.4 以解吸区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排采制度
    4.5 实例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压力传播与相变特征的煤层气井产量分析方法
    5.1 单相水阶段的生产数据分析方法
        5.1.1 未压裂煤层气井
        5.1.2 裂缝煤层气井
    5.2 气水两相流阶段的流动物质平衡方程
    5.3 煤层气井气水两相有效渗透率预测方法
        5.3.1 模型建立
        5.3.2 模型验证
        5.3.3 各因素对气水两相有效渗透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多裂缝竞争扩展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场工艺效果研究
        1.2.2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
        1.2.3 支撑剂运移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水平井分段压裂多裂缝扩展模型
    2.1 数学模型
        2.1.1 平面三维位移不连续方程
        2.1.2 缝内流动方程
        2.1.3 裂缝扩展条件
        2.1.4 井筒流动模型
    2.2 数值计算方法
        2.2.1 网格系统
        2.2.2 离散方程
        2.2.3 显式解法
        2.2.4 裂缝边界
        2.2.5 井筒-裂缝耦合
        2.2.6 算法流程
    2.3 算法验证与效率分析
        2.3.1 与解析解对比
        2.3.2 与CSIRO有机玻璃压裂实验对比
        2.3.3 与隐式水平集算法对比
        2.3.4 算法效率分析
    2.4 显式算法在平面二维模型的应用
        2.4.1 控制方程
        2.4.2 裂缝边界追踪
        2.4.3 模型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裂缝扩展机理数值模拟分析
    3.1 基础参数分析
    3.2 应力剖面的影响
    3.3 尖端准则的分析
        3.3.1 亚临界扩展准则
        3.3.2 裂缝尖端断裂过程区
    3.4 “裂缝群”的影响
    3.5 近井摩阻影响
        3.5.1 射孔摩阻的影响
        3.5.2 弯曲摩阻的影响
    3.6 注入参数的影响
        3.6.1 排量
        3.6.2 液体黏度
    3.7 段内非均匀地应力
        3.7.1 高应力分布于跟端
        3.7.2 高应力分布于中间簇
        3.7.3 高应力分布于趾端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裂缝内支撑剂展布数值模拟
    4.1 数学模型
    4.2 支撑剂运移计算
        4.2.1 WENO差分格式
        4.2.2 WENO重构方法
        4.2.3 时间项离散方法
    4.3 算法流程
    4.4 模型验证
    4.5 多裂缝内支撑剂运移规律分析
        4.5.1 基础案例分析
        4.5.2 加砂方式
        4.5.3 支撑剂粒径
        4.5.4 液体黏度
        4.5.5 支撑剂密度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提高多裂缝均衡扩展的工艺方法研究
    5.1 理论分析
    5.2 限流技术
        5.2.1 限流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5.2.2 限流压裂射孔数优化
    5.3 段内暂堵技术
        5.3.1 暂堵球分配计算方法
        5.3.2 段内暂堵裂缝扩展与进液规律
        5.3.3 段内暂堵设计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下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稠油油藏过热蒸汽吞吐井筒-地层传热传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井筒-地层耦合传热传质模型研究进展
        1.2.2 蒸汽吞吐加热半径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2.3 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1.4 课题的技术路线
第2章 非生产段井筒注过热蒸汽井筒-地层传热特征研究
    2.1 非生产段井筒注过热蒸汽井筒-地层传热数学模型
        2.1.1 井筒内部过热蒸汽管流数学模型
        2.1.2 井筒外部非稳态导热数学模型
        2.1.3 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2.2 单管注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2.1 单管注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分析
        2.2.2 海水扰流影响因素分析
        2.2.3 非凝结气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2.3 同心双管注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3.1 同心双管注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分析
        2.3.2 海水扰流影响因素分析
        2.3.3 非凝结气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平段井筒注过热蒸汽井筒-油层传热传质特征研究
    3.1 水平段井筒注过热蒸汽井筒-油层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3.1.1 水平段井筒注过热蒸汽管流数学模型
        3.1.2 油层内非稳态导热数学模型
        3.1.3 水平段井筒注过热蒸汽井筒-油层传热传质模型及求解
    3.2 单点注汽水平段井筒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分析
        3.2.1 跟端注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分析
        3.2.2 趾端注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分析
    3.3 均匀注汽水平段井筒过热蒸汽管流特征分析
        3.3.1 均匀注汽条件下典型流动特征
        3.3.2 非凝结气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过热蒸汽吞吐注汽效果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过热蒸汽吞吐注汽效果评价数学模型
        4.1.1 非生产段井筒与水平段井筒耦合数学模型及求解
        4.1.2 过热蒸汽吞吐注汽阶段油层加热半径预测模型
    4.2 过热蒸汽吞吐注汽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4.2.1 过热蒸汽管流阶段注汽效果评价
        4.2.2 过热蒸汽油层渗流阶段注汽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4.3 注过热蒸汽油层动态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4.3.1 过热蒸汽吞吐注汽阶段油层动态特征
        4.3.2 过热蒸汽吞吐接替技术注汽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过热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模型及油层生产动态特征分析
    5.1 稠油流变学特征及渗流特征物理模拟实验
        5.1.1 稠油流变学特征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5.1.2 稠油非牛顿渗流特征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5.2 过热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数学模型
        5.2.1 过热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方程
        5.2.2 油层动态参数计算方法
    5.3 不同生产制度条件下过热蒸汽吞吐生产动态分析
        5.3.1 定压生产条件下生产动态分析
        5.3.2 定油生产条件下生产动态分析
    5.4 过热蒸汽吞吐转驱油层动态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油井能耗分析计算模型及相应的举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井筒多相流研究
        1.2.2 常见人工举升方式的研究
        1.2.3 组合举升方式的研究
        1.2.4 系统效率计算方法研究
        1.2.5 系统效率计算模型研究
        1.2.6 小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直井油井效率计算模型分析
    2.1 直井流入动态研究
    2.2 井筒温度计算原理及步骤
    2.3 单点举升条件下的油井效率分析
        2.3.1 单相流情况下的油井举升效率分析
        2.3.2 多相流情况下油井效率分析
        2.3.3 直井单点举升情况下的举升压差计算方法研究
        2.3.4 不同举升位置举升压差敏感性分析
        2.3.5 直井单点举升情况下的油井效率计算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斜井单点举升情况下的油井效率计算模型
    3.1 斜井流入动态研究
    3.2 斜井多相管流研究
        3.2.1 倾斜井筒实验设计
        3.2.2 实验装置
        3.2.3 实验流程
        3.2.4 实验结果分析
    3.3 斜井单点举升举升压差和油井效率计算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接替举升方式下油井效率分析计算方法研究
    4.1 接替举升条件下油井压力剖面计算
    4.2 接替举升条件下的举升压差和油井效率计算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举升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5.1 有杆泵井抽油系统效率组成分析
    5.2 基于油井效率和设备系统效率的举升参数优化设计
    5.3 电潜泵井的系统效率计算方法
    5.4 接替举升条件下的油井效率和系统效率计算分析
        5.4.1 同种容积泵接替举升条件下的系统效率计算模型
        5.4.2 气举+电潜泵下的系统效率计算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软件编制和实例分析
    6.1 软件编制
        6.1.1 抽油泵系统优化设计
        6.1.2 潜油电泵优化设计系统
        6.1.3 气举+电潜泵设计内容
    6.2 实例计算分析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公式解释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井底压力的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储气库不同管径注气井井筒压力损失对比研究[J]. 马旭,田国华,梁艳,陆凡,汪婷,吴婧,孟格尔,王若沣,王珂玮,罗亮. 石油化工应用, 2021(11)
  • [2]苏里格气田泡沫排水工艺参数优化研究[D]. 许嘉杨.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煤层气井生产系统流动模型研究与应用[D]. 袁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X区块多井系统压力动态分析[D]. 那雪芳. 东北石油大学, 2020
  • [5]同井注采产液量预测与控液射孔参数优化[D]. 左继泽.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苏6井区生产动态分析[D]. 宋静明.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7]煤层气解吸区扩展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D]. 孙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8]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多裂缝竞争扩展数值模拟研究[D]. 陈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9]稠油油藏过热蒸汽吞吐井筒-地层传热传质模型研究[D]. 孙逢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10]油井能耗分析计算模型及相应的举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 李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标签:;  ;  ;  ;  ;  

井底压力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