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萧山市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浙江省萧山市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浙江省萧山市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黄佳琦[1](2020)在《县(市)改区的制度性风险及治理》文中指出当前,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新旧累积矛盾和问题频繁涌现,风险性和不确定因素急剧加大,已然出现了风险社会态势,这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县(市)改区是我国最常用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蕴含的制度性风险正深刻影响着我国市县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度性风险是由于制度重构所引发的风险,县(市)改区的制度性风险是指在建制变更过程中由于财政、行政、规划等制度体系重构所引发的显性与隐形风险,包含两种情境,第一种是制度重构滞后,尚未完成从市-县到市-区的制度转向所引发的风险,第二种是完成制度重构,但是制度设计方案没有适应新设区的发展趋势所引发的风险。鉴于此,本研究试图构建县(市)改区的制度性风险形成机理和治理体系框架,降低县(市)改区的负外部性,促进市县协调发展。本研究首先基于风险社会理论、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剖析了县(市)改区的制度性风险因素、风险环节、风险受体和风险损失,发现市县利益博弈、决策性专家系统和新设区管理体制以及公众参与缺位是引发制度性风险的风险源,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感知能力和处置能力、信息不对称、市县平等沟通博弈机制是影响制度性风险积聚放大爆发的因素,并对地级市政府、新设区政府、新设区居民和企业等造成了各类风险损失。制度性风险是人类构建抽象制度体系的必然产物,许多时候风险客观存在,难以完全规避,因此需要治理主体在各类风险中权衡,寻找收益与风险之比最大的决策方案,再对风险进行治理。本文选取的三个案例:萧山市改区、长兴县改区和顺德市改区正验证了这一点。与风险社会相对应的治理形态是多元主体治理体系,因此在县(市)改区的制度性风险治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起包括政府、非社会组织、专家、公众等社会多元主体在内的风险治理机制,并发挥市场的机制,让保险业参与风险共摊。其次,市县双方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审慎选择撤县(市)设区。最后,所有治理主体都应当提高风险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树立风险思维,强化应对水平。

张幸颖[2](2020)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小城镇面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苏州市是我国社会经济先发地区,小城镇工业化程度高,工业型小城镇作为苏州市小城镇重要类型之一,先后经历了土地经营权改革及农村工业化推动的快速起步期、内外资多元驱动及乡镇企业改制引发的蓬勃兴盛期,当前处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协调转型期,工业型小城镇因生产功能偏重、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城镇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面临发展困境,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亟待转型发展。因此,本文着力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及规划应对策略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型小城镇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现阶段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其次,选取苏州市12个工业型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用地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方面对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其现状问题。再次,在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明晰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以战略要求为依据明确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目标及原则,进而提出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四大重点,即“协调生产生活配套,平衡城镇功能结构”、“强化制造产业优势,增强区域辐射能力”、“高效利用存量资源,侧重工业用地更新”、“治理保护利用齐下,提升城镇绿色品质”。并由此提出相对应的规划应对策略,分别是:策略一,以完善功能强化管理作为转型基础;策略二,以集聚创新产业升级作为转型动力;策略三,以工业用地更新增效作为转型关键;策略四,以营造绿色城镇环境作为转型支撑。

冉春梅[3](2020)在《产业转型升级下非正规工业用地形成机理及再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各类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传统粗放式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将成为本阶段促进工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非正规工业用地是存量工业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具有普遍性。推动非正规工业用地正规化,将是存量工业用地再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然而,当下对非正规工业用地的再开发并没有形成具有普适性的用地政策引导与规范,且现有研究对非正规用地的关注也较少。因此,有必要对非正规工业用地展开相关研究,在分析其概念内涵、外部约束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正规化途径。本文首先以浙江省X区为典型案例,具体探讨了非正规工业用地的基本特征与具体类型,得出解决非正规工业用地的出路问题与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关联。基于此,结合民营经济发展背景,本文将非正规工业用地的时间演化分为四大阶段。由于非正规工业用地作为一种制度外的存在,涉及众多利益主体,是土地上精英主体非均衡博弈的产物。因此,本文结合城市增长机器理论,探讨了各个阶段非正规工业用地背后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非正规工业用地的产生是各类主体基于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生存策略与应对机制,在特定时期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在以案例形式加强对非正规工业用地概念内涵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本文指出,从全国层面来看,推动非正规工业用地正规化符合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由于传统正规化的方式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寻找到具有差别化的、得人心的、具有普适性的正规化途径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两条以“工业用地指标交易体系”为基础的正规化途径,即分时正规化与分类正规化。同时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允许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区域再配置,以实现生产要素向高效率地区流动。

李梦婷[4](2019)在《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文中研究指明近四十年发展历程中,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企业档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使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得到爆炸指数的增长,诞生出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学术着作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文献,丰富了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知识积累。在实践领域,出现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学者,以及各类国有企业、档案局(馆)、高等院校等专业性研究机构,为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提供了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的视角。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读秀学术搜索引擎等多种文献数据库的日益更新完善,使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角度,跟踪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知识网络的发展状态与历史演进成为现实,为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完备的数据基础。为了进行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探究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主体合作关系和内容主题演变规律,本文运用统计分析工具SPSS、文献计量分析工具BibExcel,和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Gephi、Ucinet及其组件Netdraw,针对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读秀学术搜索引擎收录的近四十年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相关文献,从年代分布、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引用关系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将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文献量变化、学科分布特征、基金支持情况、研究主体演变、热点主题内容、主要研究领域以及作者、期刊、文献的共被引关系,用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总结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思考建议,为今后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现实背景及科研意义,参考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发展进程及知识图谱技术应用现状,系统介绍本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针对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具体说明,表达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二章为研究工具与数据来源。通过介绍可视化软件的产生及发展,对本文的样本收集、数据来源、选文标准进行解释说明,为后文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第三章为企业档案相关文献的年代分布。对近四十年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的总体概况进行描述,从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专着等不同文献类别分析介绍了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详细探讨期刊论文的来源及核心期刊的载文特点。并从学科分类、基金支持等不同角度对企业档案管理论文数量的演变规律、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分析。第四章为研究主体的知识图谱分析。研究主体包括作者和机构两个方面,通过统计研究主体的发文数量、第一作者数量、核心期刊载文数量等属性,总结出我国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核心机构群的发文特点及分布规律。从研究主体的机构类型、地理分布、首次发文时间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第五章为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分析。通过SPSS、BibExcel软件中的文献计量功能统计企业档案管理研究领域的高频、高中心性关键词,依据关键词的主题内容进行知识聚类。结合不同时代特征分析历年发文量和关键词的演变,分别讨论各研究阶段的发展特点与热点主题,并总结归纳近十年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研究前沿。第六章为共被引知识图谱分析。包括作者共被引、期刊共被引、文献共被引三个方面。通过对CSSCI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知识图谱展示,从发文作者、载文期刊等维度勾勒出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领域的共被引关系。通过分类统计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被引频次,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企业档案主题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第七章为针对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分析与思考,总结我国近四十年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应建均[5](2018)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主体确定及其实现》文中提出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20世纪50年代以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直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织,是乡村微观经济组织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然而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推行与深化,以及乡村治理体制的变化与更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一个几乎纯粹概念意义上的存在,没有一部法律对其内涵、范围等作出权威的规定和解释,法律制度建构十分粗糙。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正在悄然改变,政策法律背景也在深刻发展。一方面,国家政策、文件连续聚焦并不断部署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与立法完善问题;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了进入《民法总则》的机会,被确立了法人的民事主体地位。因此,系统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主体制度及其如何实现,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六个部分。第一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变迁与启示。当前,人们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事实性存在极大困惑。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统计层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数量及其运行情况总体稳定,稳中有升;另一方面,在理论判断层面,学者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事实属性普遍持悲观的态度,或者认为已被取消,或者认为不复存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动态演进的历史性概念,必须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史的纵向角度去理解其核心要义,评定其事实属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起源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根据组织形式的差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以及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四个主要阶段。其中,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结构形塑了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格局。第二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辨析。当前,法律界以及地方立法中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卷轶浩繁,林林总总。归纳而言,比较有影响的定义范式主要有“广义——狭义”、类型化和特征描述三种。综合比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定义的优劣,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种属序列,“农村”、“功能特殊性”以及“社区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定义的必备“种差”。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在乡镇人民政府管辖的区域,以村民小组、行政村、乡(镇)等社区为单位建立,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和服务集体成员的经济组织,同时承担一定的集体公共社会功能。第三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化及其证成。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化存在重大理论分歧。实践中,全国规范性文件缺位,各地规定相互矛盾,存在立法困惑和制度缺陷。因此,在民法典编纂前、民法典编纂过程中以及《民法总则》通过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化并不是一项高度的立法共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化具有必要性,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争取平等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实现物权主体统一于民事主体的需要,是因应国家政策,平衡改革探索和于法有据关系的需要,是推进中国农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化具有可行性,从政策引领、实践探索、历史渊源和时代契机等方面,都是可行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化的基本选项是特别法人。第四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特别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作为特别法人,它的特别性是其得以独立于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能够独立建构的基础和依据,也是进行自我肯定的最简单办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特别性反映在多个方面,具体表现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管理的财产性质的特别性、承担的职能的特别性、设立的特别性、终止的特别性和成员的加入和退出的特别性五个方面。同时,从特别法人内部的视角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还存在与其他三种特别法人类型(机关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的内在特别性,需要体系上的补充。第五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组织形式。依据民法的主体规则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组织形式予以明确,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改革的核心问题。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农民专业合作社、乡镇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以及名为“XX(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并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可选择的组织形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组织形式选择应当贯彻组织形态法定缓和论,最具法律意义的因素是设立目的和意欲从事的活动类型。在恪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私法性、独立性、社区性的基础上,且有合适的方式予以公示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可采取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包括经济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以及公司、企业形态。第六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实现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主体层级、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股权设置与管理、成员大会的决议机制以及经营管理机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实现机制完善中的五个重大争议问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级组织的形成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宜一般性地取消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或组集体经济组织。三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格局正在被逐渐打破,应当根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的不同归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形,具体设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主体层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成员资格应当采“生活保障+户籍”的双重标准:第一层次,以是否依赖农村集体土地为基本生存保障界分“全民”与“集体”,解决特定自然人“是否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成员”的问题;第二层次,以户籍界分“集体”与“集体”,解决特定自然人“属于哪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问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股权设置应以成员股为主,成员股的种类、集体股的设置应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成员民主讨论决定,并以贯彻动态管理模式为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成员大会的决议机制应当坚持“一人一票”为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经营管理机制可采自营或他营模式,他营模式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作为一种利益分配机制而存在的法人实体。

韩清滨[6](2016)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协调发展关系的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极大的系统性特点,从构成要素上看,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发展体系中形成的对于人应当对自然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观点。就我国当下而言,随着整个国家市场化体制的不断成熟以及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我国农村市场化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凸出。本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进行有益的探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实践意义。首先,本论文辨析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之间的关系,辨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回顾与总结。对我国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所取得的生态建设成就与经验进行总结。其次,本论文指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强调了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三,本论文提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围绕当前农村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所提供的视角与观点,借鉴国外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有效经验,拟提出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解决方式、方法和机制。最后,本论文给出了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践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桓镇的农村生态发展,主要描述了该镇的生态农业发展及其困境。第二个实例是桓镇张村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工程,具体描述人们如何利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对废弃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的。这两个例子反映了我国当下农村生态环境解决或建设中的具体实践细节,一则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广大农村生态环境中的所发挥的指导性作用,一则提供了理论需要继续发展的现实材料。

刘豫萍[7](2016)在《后郊区化时代新城发展与管治重构研究 ——以杭州市大江东新城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与分权化的影响下,“政治空间”逐渐显现,并作为解释城市或区域政府主体利用政治手段提升城市竞争力这一政治现象,以及政治现象的空间反映的新视角开始出现在相关研究中。在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影响下,后郊区化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开始萌芽,而新城发展作为城市空间拓展、推动城镇化的重要方式也出现在后郊区化的特殊背景下。自此,“政治转变”与“空间发展”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政治主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也逐渐升温,而管治则成为平衡成为各主体(主要为政治主体)利益博弈的必要手段,也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实践以及学术界理论研究的重要焦点。本文以“后郊区化”与“管治重构”为理论框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上,发现现有研究对于我国新城发展的后郊区化理论论述不够充分,对新城政治空间与管治重构的发生过程研究较少,理论与实践研究存在一定脱节。为此,本文着重在“后郊区化”与“管治重构”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后郊区化进程与新城发展的整体情况,以明确具体案例新城发展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基本特征。在这之后,具体通过实地踏勘、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和座谈等方法,对后郊区化时代下杭州市大江东新城的发展和管治重构历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重构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思考,以构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研究发现,我国后郊区化的发展历经了政府主导的被动郊区化、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郊区化以及后郊区化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中政府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同时,后郊区化中的新城也具有区别于传统新城的更加综合和多元化的特征,在管理层面也面临更为复杂的管治碎化与重构问题。对于案例地区的研究,本文发现,大江东新城从人口、产业以及综合新城建设三个层面均表现出了后郊区化的特征。同时,依据管治方式的不同,研究区域新城发展与管治重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年以前的传统政府单一纵向管理阶段,管理主体较为简单,地区发展直接受地方政府的全面管控;第二阶段为2000年-2009年区划调整下的单层制管治与管治碎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管治主体变得错综复杂,造成了管治“碎化”的局面;第三个阶段为2009年之后的双层制下统一组织的管治阶段,研究区域在双层政府的服务和统一组织的管治下,逐渐走上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最后,本文在结论与讨论中进一步梳理了本研究的几点结论,回答了绪论部分提出的研究问题。同时,本文对研究区域的管治重构进行了理论再思考,从政治制度、政治空间以及政治尺度三个层面对管治重构这一现象作了进一步的理论讨论与解释,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几点问题。本文正文共约46000字,图表28幅。

任萃颖[8](2016)在《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转型主要包含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型两个方面,转型的方向是要实现一个优于当前经济发展形态的新的经济运行形态,而具体到县(市)层面,县域经济转型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摆脱传统的发展形态,建立一个符合在新常态下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目前,吉林省县域经济已经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正在成为吉林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全面振兴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吉林省县域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导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资源依赖性强、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的等问题,需要通过转型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本篇论文以县域经济转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区域经济、经济转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研究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问题。通过使用指标权重线性加总的方法确定权重并利用和借鉴国家统计局关于《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当中的指标体系,从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要素结构转型等三个方面构建县域经济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转型综合能力指数,以吉林省经济转型能力和长春、吉林等九个地区经济转型能力为参照系,对吉林省40个县(市)转型升级能力进行排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能力整体水平较低,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即:需求结构转型困难。县域农民长期内收入增长面临结构性调整的瓶颈制约、县级政府动员财政资源能力弱、城镇化进程缓慢等导致县域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协调,难以对经济增长实现有效拉动;产业结构转型困难。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缓慢,第二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不足,对其他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要素结构转型困难。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弱,资本要素产出效率低、资源要素利用水平低等问题,使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弱化。另一方面,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能力存在区域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延吉市、敦化市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转型升级能力;以公主岭市、通化县等为代表的中东部地区县域经济依托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具备了一定的转型升级能力;以镇赉县、长岭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和以靖宇县为代表的资源枯竭性地区,由于受到生态转型和资源产业转型的压力,经济转型能力较弱。本文认为,要推动吉林省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一方面,从整体上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向依靠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强化收入分配;由主要依靠工业化向依靠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转变,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强化要素支撑,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转型,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强化分类指导,将吉林省县域经济划分为率先转型区、利用东部地区纳入“一带一路”的区位和政策优势,率先实现县域经济转型,进而引领全省县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转型跟进区,利用吉林省中部转型核心区有利条件,强化产业和要素支撑,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转型培育区,利用西部生态经济区的后发优势和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优势,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接续产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转型的能力。本篇论文将经济转型的宏观研究体系,即: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要素结构转型纳入到县域经济研究当中来,系统全面分析县域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解决途径,更能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客观看待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分析和利用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趋势性变化,从而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本文的主要结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同样需要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基础、支持政策、产业优势实施分类推进。在本篇论文分析的基础上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比如县域投资结构调整、投向有效性分析,投资产出效率提升的途径研究,县域城镇化发展质量与规模之间的关系,县域经济体制转型的形式、成效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为了使本论文研究焦点更为集中,这些问题没有进行专项细化研究分析。

李奇[9](2015)在《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整个人类历史和社会进程的一部分,历来都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城市和乡村自发的客观发展过程,也有人类适时干预的主观发展过程。从某一角度来说,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和乡村不断的自我统筹发展和人为统筹发展的过程,因此,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也不例外。海峡两岸自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台后,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下特殊的城乡统筹发展历程。虽然海峡两岸的社会制度不同,而且还有近40年处于隔绝状态,但是海峡两岸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却有许多相通和共同的地方。经过60多年的发展,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尤其是台湾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已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其中许多经验都值得大陆地区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论文的立意之处。在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中,都经历了大致相同的阶段,也就是萌芽认知、探索学习和发展提高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的过程和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只是二者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时间先后、阶段长短方面有所不同。为达到城乡自然和谐的统筹发展,海峡两岸的相关部门在城乡发展的各个阶段分别制订了不同的政策,以提高和加快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和质量。这些政策既包括各种法律法规,如海峡两岸都出台的《土地法》,大陆地区的《城乡规划法》、台湾地区的《都市计划法》等等;也包括政府部门的各项政策性法规,如台湾地区的《农村再生条例》、《都市更新条例》,大陆地区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及各部委下发的有关城乡发展的各种意见、通知等等。为使这些政策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海峡两岸分别制订了相应的各种城乡统筹发展措施,这些措施既包括战略性、长远性的措施,也包括战术性、中短期的措施。而且这些措施有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当然有些措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没有实施或者未完全实施。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实施各种有效的措施,目前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海峡两岸的城乡居民提供了较为适宜和舒服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当然,其中有些方面的发展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在所难免。这些政策的制订、措施的出台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否则没有一个完整或者系统的理论,任何政策的制订都只能成为无源之水,任何措施的实施也都只能最终沦为空谈。由于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基本上都是学习、借鉴国外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所以这些理论在本质上都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逐渐形成了比较适合各自的一套理论体系。特别是台湾地区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几个重要理论,这些理论对促进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提高和成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大陆地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统筹理论。因此,本文通过对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历程、法规政策、发展现状等方面的比较,提出了一个既有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优点、又有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长处的新的城乡统筹理论,希望能够为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陆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一个较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并期待在这个新的理论指导下,大陆地区能够抓住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好机遇,使大陆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完善,为大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大陆地区最终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城乡居民真正享有同等待遇提供一个参考和建言。

朱海强[10](2014)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根本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在占我国全部人口四分之一、国土占全国面积百分之七十的广大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广大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发展基础薄弱、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西部民族地区能否顺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发展与稳定,直接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能否实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融合思想的发展,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以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实践“玉林模式”为个案,比较分析“玉林模式”与“成都模式”的异同,总结玉林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基本规律,为进一步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7部分,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共有5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站在理论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的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第二章从普遍意义出发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与特殊性。全章首先探讨了“城乡一体化”在我国提出的时代背景;继而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和特殊性,并结合玉林的具体情况,说明玉林面临着与西部广大地区同样的发展困境。第三章从长时段的角度探讨当代玉林城乡关系演变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本章首先从百年前的近代追溯了当代玉林城乡关系的演变发展的历史源流;其次介绍了建国之后玉林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玉林城市经济与城乡关系的发展情况,;第三是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先后经历了“玉林经济体制改革”到“农民办市”再到“县域经济发展”,最后是“玉林模式”的形成。第四章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上探索了“玉林模式”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小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成功模式所具有的内涵、特点、实效,以及与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成都模式”之间的异同点。第五章从理论的高度对“玉林模式”之于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总结了五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二、浙江省萧山市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萧山市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县(市)改区的制度性风险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风险社会理论
        1.2.2 风险治理
        1.2.3 撤县(市)设区
        1.2.4 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风险
        2.1.2 制度性风险
        2.1.3 风险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风险社会理论
        2.2.2 治理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县(市)改区在中国的实践与特征
    3.1 县(市)改区在时间上的分布
        3.1.1 摸索尝试阶段(1983-1987年)
        3.1.2 曲折发展阶段(1988-1998年)
        3.1.3 蓬勃发展阶段(1999-2003年)
        3.1.4 衰退停滞阶段(2004-2010年)
        3.1.5 重新启动阶段(2011-2019年)
    3.2 县(市)改区在空间上的分布
4 县(市)改区的制度性风险及形成机理
    4.1 县(市)改区过程中的风险再生产
    4.2 县(市)改区的制度性风险因素
        4.2.1 市县两级政府利益博弈
        4.2.2 决策性专家系统与新设区管理体制
        4.2.3 公众参与缺失
    4.3 县(市)改区中的制度性风险环节
    4.4 县(市)改区中的制度性风险损失
        4.4.1 地级市政府
        4.4.2 新设区政府
        4.4.3 新设区居民
        4.4.4 企业
    4.5 县(市)改区的制度性风险形成机理
5 三个县(市)改区案例的比较
    5.1 萧山市改区中的制度性风险分析
        5.1.1 萧山发展概况
        5.1.2 萧山市改区的过程
        5.1.3 萧山市改区引发的制度性风险
    5.2 长兴县改区的制度性风险分析
        5.2.1 长兴县发展概况
        5.2.2 长兴县改区失败的过程
        5.2.3 长兴县改区失败的原因:制度性风险损失高于收益
    5.3 顺德市改区的制度性风险分析
        5.3.1 顺德市发展概况
        5.3.2 顺德行政区划调整的过程
        5.3.3 顺德市改区的制度性风险分析
    5.4 小结
6 县(市)改区的制度性风险治理
    6.1 市县双方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2 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控体系
        6.2.1 树立风险意识,形成风险思维
        6.2.2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提升风险处置能力
    6.3 建立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治理机制
        6.3.1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6.3.2 提高公民意识,建立公民社会
        6.3.3 积极培育非政府组织
        6.3.4 尊重专家系统,接受公众监督
        6.3.5 鼓励保险业参与风险治理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筒历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发展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
        1.1.2 工业型小城镇发展面临新的要求
        1.1.3 苏州工业型小城镇面临发展困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研究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新型城镇化
        2.1.2 工业型小城镇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新型城镇化
        2.3.2 工业型小城镇
        2.3.3 小结
第三章 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发展现状和问题
    3.1 发展历程
        3.1.1 快速起步期——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及农村工业化推动
        3.1.2 蓬勃兴盛期——内外资多元驱动及乡镇企业改制影响
        3.1.3 协调转型期——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资源环境约束倒逼
    3.2 发展现状
        3.2.1 人口现状
        3.2.2 经济发展现状
        3.2.3 用地现状
        3.2.4 生态环境现状
    3.3 问题分析
        3.3.1 生产功能偏重,镇区综合功能薄弱
        3.3.2 创新水平较低,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3.3.3 用地开发率高,工业用地分散低效
        3.3.4 景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严峻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
    4.1 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
        4.1.1 完善城镇功能,全面提升小城镇服务水平
        4.1.2 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提升小城镇产业经济
        4.1.3 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小城镇用地集聚高效
        4.1.4 关注生态环境,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4.2 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目标及原则
        4.2.1 转型发展目标
        4.2.2 转型发展原则
    4.3 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重点
        4.3.1 协调生产生活配套,平衡城镇功能结构
        4.3.2 强化制造产业优势,增强区域辐射能力
        4.3.3 高效利用存量资源,侧重工业用地更新
        4.3.4 治理保护利用齐下,提升城镇绿色品质
第五章 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规划应对策略
    5.1 策略一:以完善功能强化管理作为转型基础
        5.1.1 完善城镇功能,向综合型城镇转变
        5.1.2 强化管理职能,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5.2 策略二:以集聚创新产业升级作为转型动力
        5.2.1 产业能级提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5.2.2 产业板块划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5.2.3 园区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配套设施
    5.3 策略三:以工业用地更新增效作为转型关键
        5.3.1 供给引导需求,控制工业用地总量
        5.3.2 精准识别存量,挖掘工业用地潜力
        5.3.3 分类引导更新,更新低效工业用地
        5.3.4 完善监管机制,保障工业用地转型
    5.4 策略四:以营造绿色城镇环境作为转型支撑
        5.4.1 多方主体联合,创新污染治理模式
        5.4.2 保障生态安全,构建生态保护格局
        5.4.3 点线面相结合,营造城镇绿色空间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3)产业转型升级下非正规工业用地形成机理及再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概念辨析
        1.2.1 非正规工业用地
        1.2.2 非正规工业用地与违法用地间的关联
        1.2.3 产业转型升级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增长机器理论
        2.1.2 生产要素理论
        2.1.3 非正规相关理论
    2.2 产业转型升级下存量工业用地再开发相关研究
        2.2.1 产业转型升级对土地资源配置提出新要求
        2.2.2 存量工业用地再开发路径研究
    2.3 非正规相关研究
        2.3.1 非正规的发展
        2.3.2 非正规用地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个案研究地——浙江X区非正规工业用地现状调查
    3.1 X区工业发展概况
    3.2 非正规工业用地基本特征
    3.3 非正规工业用地具体类型
4 增长机器理论下X区非正规工业用地形成机理剖析
    4.1 X区非正规工业用地时间演化
        4.1.1 1978 -1991年:萌芽期...增长联盟初现端倪
        4.1.2 1992 -2001年:快速增长期...利益联盟正式形成
        4.1.3 2002 -2010年:波动增长期...政府与利益联盟的冲突
        4.1.4 2011 年-至今:转型管控期...非正规联盟瓦解
    4.2 非正规工业用地产生的社会经济和制度根源
        4.2.1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制度根源
        4.2.2 工业经济发展是内生动力
        4.2.3 低成本发展诉求下相关主体法制观念淡薄是直接推动力
5 差别化推进存量非正规工业用地正规化的必要性
    5.1 非正规工业用地的普遍性
    5.2 符合各利益主体需求
        5.2.1 对地方政府而言
        5.2.2 对村集体而言
        5.2.3 对企业而言
    5.3 非正规工业用地正规化的外在约束
    5.4 本章小结
6 非正规工业用地正规化途径探析
    6.1 分时正规化
        6.1.1 基本思路
        6.1.2 评价
    6.2 分类正规化
        6.2.1 具体思路
        6.2.2 评价
    6.3 跨区域工业用地指标交易体系
        6.3.1 工业用地指标交易体系建立的背景
        6.3.2 工业用地指标交易体系的建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4)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综述
        1.2.2 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工具
        2.2.1 统计分析工具
        2.2.2 文献计量分析工具
        2.2.3 知识图谱软件
第三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分析
    3.1 论文发表年度分布
    3.2 论文学科领域分布
    3.3 核心期刊载文统计
    3.4 学术着作出版分析
    3.5 基金项目资助分析
第四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主体分析
    4.1 研究者合作关系
        4.1.1 研究者共现分析
        4.1.2 核心作者发文统计
        4.1.3 近十年作者演进分析
    4.2 研究机构合作关系
        4.2.1 研究机构共现分析
        4.2.2 核心机构发文统计
        4.2.3 近十年研究机构演进分析
第五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主题分析
    5.1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热点
        5.1.1 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5.1.2 高中心性关键词统计
        5.1.3 研究热点的时区分布
    5.2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主要领域
        5.2.1 基础理论及应用理论领域
        5.2.2 应用技术领域
        5.2.3 工作实践领域
    5.3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趋势的历时分析
        5.3.1 式微型研究主题
        5.3.2 渐强型研究主题
        5.3.3 稳健型研究主题
第六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共被引分析
    6.1 作者共被引关系
    6.2 期刊共被引关系
    6.3 高被引文献统计分析
        6.3.1 高被引期刊论文
        6.3.2 高被引学位论文
第七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7.1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取得的成就
        7.1.1 研究成果增长迅速
        7.1.2 研究领域分布广泛
        7.1.3 核心力量发展稳定
        7.1.4 研究主题与时俱进
    7.2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7.2.1 高质量研究成果较少
        7.2.2 研究领域的比重失衡
        7.2.3 研究主体分布不均匀
        7.2.4 研究内容存在局限性
    7.3 推动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发展的建议
        7.3.1 国家层面
        7.3.2 机构层面
        7.3.3 个人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主体确定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之缘起
    二、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本文的四点说明
第一章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变迁与启示
    第一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事实性的困惑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变迁
        一、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历史起源的不同学说及分析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阶段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历史变迁的启示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动态演进的历史性概念
        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结构形塑了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格局
第二章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辨析
    第一节 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范式
        一、基于内涵和外延的范围大小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二、基于类型化方法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三、基于特征描述法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第二节 本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定义的选择
        一、如何选择定义的范式
        二、特征描述法再评价: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本质要素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含义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化及其证成
    第一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事主体地位的理论争议
        一、民法典编纂前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事主体地位的观点概览
        二、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事主体地位的不同方案
        三、《民法总则》通过后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事主体地位的立法审视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化的必要性分析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化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化选项——特别法人
第四章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特别性
    第一节 特别法人的提出与解释困惑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特别性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设立的特别性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终止的特别性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成员加入和退出的特别性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与其他特别法人的关系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与机关法人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与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第五章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组织形式
    第一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组织形式的实践考察
        一、经济合作社
        二、股份经济合作社
        三、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
        四、村社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五、公司
        六、乡镇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组织形式的理论梳理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组织形式的现实样态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组织形式的改革方略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组织形式的选择
        一、实践之评析与理论之反思
        二、选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组织形式的原则与因素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与多元化组织形式
第六章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实现机制
    第一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主体层级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主体层级:文本分析与实践探索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主体层级的改革及评析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主体层级的设立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成员资格认定的地方立法探索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成员资格认定的司法实践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成员资格认定的应然标准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股权设置与管理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股权设置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股权管理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成员大会的决议机制
    第五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经营管理机制
结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中国民法典表达、制度配套与法人制度再体系化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中国民法典表达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制度配套
    三、《民法总则》法人制度再体系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研究现状
        1.2.2 我国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
        1.2.3 有关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对策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创新之处
    1.4 本文结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及其实践历程
    2.1 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之间的关系
    2.2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关系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3.1 我国传统自然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相关性
        2.3.2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探索
    2.4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我国生态建设成果简述
        2.4.1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水利建设中的指导与实践
        2.4.2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植树造林工作中的指导与实践
        2.4.3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人口问题中的指导与实践
        2.4.4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生态农业中的指导与实践
        2.4.5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法制体系中的体现
    2.5 小结
第3章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3.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中的问题
        3.1.1 我国农村人口问题
        3.1.2 我国农业资源问题
        3.1.3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3.1.4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1.5 我国农村生态灾难问题
    3.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3.2.1 我国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缺失
        3.2.2 我国农村经济粗放的发展方式
        3.2.3 我国现阶段环境治理能力低的现象
        3.2.4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
    3.3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3.3.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3.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3.3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阻碍了我国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3.3.4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3.3.5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减缓了我国农村建设的进程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发展生态农业
        4.1.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4.1.2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与投入
        4.1.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4.2 推进农村小城镇发展战略
        4.2.1 小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辨析
        4.2.2 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趋势探讨
        4.2.3 建设独具特色的农村生态文化小镇的规划
    4.3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与绿色经济
        4.3.1 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
        4.3.2 乡镇企业的绿色转型
    4.4 提高农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能力与水平
        4.4.1 培养农民良好的生态理念
        4.4.2 赋予农民生态环境的监督权
        4.4.3 保障农民的生态参与权
    4.5 加强政府生态建设的能力与责任
        4.5.1 提供优质的生态公共产品
        4.5.2 遵循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法治原则
        4.5.3 建立农村生态环境的积极补偿制度
    4.6 完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体系
    4.7 建立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机制
        4.7.1 农村市场化与农村生态化关系的辨析
        4.7.2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机制的内涵
第5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实践之一:以鲁西南桓镇生态发展为例
    5.1 有关桓镇生态发展的基本阐述
    5.2 桓镇生态农业发展
        5.2.1 桓镇农业生态建设现状
        5.2.2 桓镇生态农业建设对策
    5.3 桓镇生态小城镇发展
    5.4 发展桓镇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
        5.4.1 桓镇酿酒业
        5.4.2 桓镇鲁锦
    5.5 推进桓镇的精神文明建设
    5.6 小结
第6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实践之二:以桓镇张村废弃采石场修复为例
    6.1 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背景及意义
    6.2 采石场废弃地修复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6.2.1 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概况
        6.2.2 国内外采石场生态修复后景观规划的研究概况
    6.3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用于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规划概述
    6.4 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应用研究:以张村采石场废弃地为例
        6.4.1 鲁西南桓镇张村采石场自然地理概况
        6.4.2 张村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治理原则
        6.4.3 采石场废弃的修复治理步骤简介
        6.4.4 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后的景观
    6.5 张村采石场废弃地人文景观规划
        6.5.1 采石场废弃地景观规划目标与原则
        6.5.2 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后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6.5.3 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后的景观规划
    6.6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7)后郊区化时代新城发展与管治重构研究 ——以杭州市大江东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治空间在经济全球化中逐渐显现
        1.1.2 后郊区化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开始萌芽
        1.1.3 新城建设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
        1.1.4 管治成为平衡利益博弈的必要手段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获取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论文框架
    1.6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理论框架:后郊区化与管治重构
    2.1 概念界定
        2.1.1 郊区化
        2.1.2 后郊区化
        2.1.3 管治
    2.2 关于后郊区化的理论研究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关于管治的理论研究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后郊区化时代我国的新城发展
    3.1 我国后郊区化的发展历程
        3.1.1 政府主导的被动郊区化
        3.1.2 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郊区化
        3.1.3 逐步转型发展的后郊区化
        3.1.4 我国郊区化历程中政府的作用
    3.2 后郊区化时代新城发展
        3.2.1 我国新城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3.2.2 新城发展的类型与动力机制解析
        3.2.3 新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3.3 新城发展中的管治重构
        3.3.1 我国新城的管治模式
        3.3.2 管治碎化与管治重构
第四章 后郊区化时代新城的管治重构:对杭州大江东新城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后郊区化中的大江东新城
    4.3 大江东新城的治理重构
        4.3.1 传统的政府单一纵向管理阶段(2000年以前)
        4.3.2 区划调整下的单层制管治与管治碎化阶段(2000年-2009年)
        4.3.3 双层制下统一组织的管治阶段(2009年至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对后郊区化中新城管治重构的理论思考
        5.2.1 制度困境与管治重构的出现
        5.2.2 管治重构与政治空间的转变
        5.2.3 管治重构与动态的尺度重组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一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新城)发展企业问卷调查
附录二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新城)发展居民问卷调查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价值
    四、论文的总体思路
        (一) 研究原则、对象与目标
        (二) 主要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内涵
        一、县域经济的基本属性
        二、县域经济转型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础理论
        一、区域经济理论
        二、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础理论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
    第三节 国内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一、国内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
        二、国内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践研究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现状
第二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第一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演进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阶段
        二、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特点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第二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制约
        二、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的制约
        三、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能力低
        四、面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挑战
        五、经济发展资源依赖性强
        六、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第三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能力实证研究
    第一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能力评价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二、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能力分析
    第二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需求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
        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
        三、要素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及形成机制
    第一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县域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吉林省县域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现状
    第二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的推动机制
        一、新型工业化的驱动机制
        二、新型城镇化整合机制
        三、农业现代化的保障机制
第五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模式的客观基础
        一、县域经济转型模式选择的主导要素
        二、县域经济转型模式选择的基础条件
        三、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模式选择的路径依赖
        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主要模式
        一、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转型模式
        二、块状经济为主导的工业化转型模式
        三、沿边地区开放性转型模式
        四、资源枯竭性地区产业转型模式
        五、产业生态化转型模式
第六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吉林省县域转型发展的总体策略
        一、吉林省县域转型发展的思路
        二、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政策创新
    第二节 统筹推进不同区域经济转型进程
        一、推进县域经济率先转型区建设
        二、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跟进区发展
        三、规划建设县域经济转型培育区
    第三节 促进吉林省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一、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需求结构转型
        二、突出培育县域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
        三、优化投入结构,实现要素结构转型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1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的指标体系(2014年)
附表1-2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的指标体系(2014年)
附表1-3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的指标体系(2014年)

(9)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的提出
    二、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现状
        (一)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现状
        (二) 简短的分析
    三、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核心及关键问题
        (四)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城市、乡村和镇(市乡)
        (二) 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城镇)化(率)
        (三) 户籍制度
        (四) 城乡风貌改造运动、城乡总体营造
    五、研究中几对关系及其他问题的说明
        (一) 城乡关系、城乡发展
        (二) 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三) 其他几个需要问题的说明
第二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
    一、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
        (一) 萌芽初创阶段
        (二) 探索学习阶段
        (三) 发展提高阶段
    二、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
        (一) 萌芽认知阶段
        (二) 探索学习阶段
        (三) 发展提高阶段
    小结
        (一) 历程中的相似性
        (二) 历程中的不同性
第三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及措施
    一、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法规政策
        (一) 整体性、综合性法规政策
        (二) 区域性、专门性法规政策
    二、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 整体性、综合性的措施
        (二) 区域性、专门性的措施
    小结
第四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成果
    一、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成果
        (一) 全台地区的现状、成果及需要提高的方面
        (二) 部分市县城乡统筹的现状和成果
    二、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成果
        (一) 全国的现状、成果及需要提高的方面
        (二) 部分地区城乡统筹的现状和成果
    小结
第五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一、世界上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 马克思的城乡分工与融合理论
        (二) 城乡互动理论
        (三) 区域均衡理论
        (四) 城乡关系理论
        (五) 城乡二分法理论
        (六) 城市乡村连续理论
    二、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 城乡均衡发展理论
        (二) 创造城乡新风貌理论
        (三) 社区主义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四) 调节理论
    三、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 “重工抑农”式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小结
第六章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
    一、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定义及内涵
        (一)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定义
        (二)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内容
    二、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原则和类型
        (一)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原则
        (二)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类型
    三、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机制和措施
        (一) 土地利用机制和措施
        (二) 户籍制度改革机制和措施
        (三) 人力资源统筹机制和措施
        (四) 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机制和措施
    小结
第七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一、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自然因素
        (二) 人为因素
    二、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
    三、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一) 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二) 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小结
结语: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五点启示
        (一) 大陆地区如何充分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
        (二) 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城乡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三) 如何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四) 如何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同步与否的问题
        (五) 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问题
    二、四点建议
        (一) 完善制度,缩小差距
        (二) 健全机构,同步发展
        (三) 把握方向,保持特色
        (四) 发掘潜力,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一) 城乡融合
        (二) 城乡统筹
        (三) 城乡一体化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融合”思想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
        (二) 列宁的城乡融合思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发展
        (一) 毛泽东的城乡融合思想
        (二) 邓小平的城乡融合思想
        (三) 江泽民的城乡融合思想
        (四) 十六大以来党的城乡融合思想发展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和特殊性
    一、“城乡一体化”在我国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两个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
        (二) “三农”问题的凸显
        (三)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较为沉重
        (四) 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五) 农村发展滞后,与城市的差距拉大
    二、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殊性
        (一) 地理环境的恶劣
        (二) 生产生活方式相对滞后
        (三) 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
        (四) 封闭性自给经济导致先天基础不足
        (五) 制度机制创新任务艰巨
    三、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
        (一) 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 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能否顺利推进
        (三) 是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 近现代以来玉林城乡关系变迁的长时段考察:从历史到现实
    一、近代玉林城乡关系变迁的历史考察:1840-1949年
        (一) 近代玉林城乡的空间架构:村——镇——城
        (二) 近代玉林的城市人口
        (三) 近代玉林地区圩镇的崛起
    二、改革开放之前玉林城乡发展:1949 -1978年
        (一) 建国初期玉林城乡行政建制的变化
        (二) 计划经济时期的玉林城乡人口的起伏变化
        (三) 计划经济时期的玉林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城乡关系的新发展:1978-2012年
        (一) 1978-1992的玉林城乡体制改革
        (二) 1992-2002的“农民办城市”
        (三) 2002-2009年玉林城乡关系的变革
        (四) 2009至今“玉林模式”的形成与完善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玉林模式”分析
    一、“玉林模式”的内涵
    二、“玉林模式”的基本特点
    三、“玉林模式”与“成都模式”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玉林模式”对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一、以中小城市的发展带动广大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二、以工扶农,带动农业结构升级和农村人口转移
    三、以商促农,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两旺
    四、加强城乡各方面的对接联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加强制度创新,破解城乡一体化发展难题
结论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四、浙江省萧山市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县(市)改区的制度性风险及治理[D]. 黄佳琦. 浙江大学, 2020(01)
  •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D]. 张幸颖.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3]产业转型升级下非正规工业用地形成机理及再开发研究[D]. 冉春梅. 浙江大学, 2020(01)
  • [4]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D]. 李梦婷. 湖北大学, 2019(05)
  • [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主体确定及其实现[D]. 应建均.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 [6]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 韩清滨.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2)
  • [7]后郊区化时代新城发展与管治重构研究 ——以杭州市大江东新城为例[D]. 刘豫萍. 南京大学, 2016(05)
  • [8]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 任萃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9]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比较研究[D]. 李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10]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D]. 朱海强.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浙江省萧山市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