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气性坏疽一例

艾滋病合并气性坏疽一例

一、艾滋病合并气性坏疽1例(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1](2019)在《2019年《人民军医》杂志分类总目次》文中提出

杨飞,彭妍,周岩[2](2013)在《82例肛肠病合并HIV感染患者手术治疗的职业防护》文中研究表明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尚无法治愈。随着艾滋病流行情况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HIV感染艾滋病病人日益增多,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增加,尤其是手术医护人员在进行有创操作中,存在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医疗护理工作中积极正确的职业防护已经成为

葛金连,高小妹,季萍,边红星[3](2002)在《艾滋病合并气性坏疽1例》文中认为

张结根[4](2019)在《语用理性视角下的冲突话语研究》文中认为冲突话语是话语交际主体在沟通彼此认知和行为差异时带有消极态度和负面情绪的对抗性话语序列,研究冲突话语可以从反面揭示话语对人际关系的建构意义,为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提供启示。现有相关研究主要从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制约因素、语用功能、管理策略等方面展开,尽管丰富了人们对冲突话语各个方面的认识,对人际关系的和谐管理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参考价值,但总体上侧重语言形式和策略的分析,忽视了交际主体的理性在冲突话语中的作用;在重视冲突话语中语言意义和社会意义的理解的同时,对主体间基于理性的沟通与磋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言以蔽之,现有冲突话语研究缺少理性视角。本研究以电视剧《外科风云》里的冲突话语为语料,从冲突交际主体的理性入手,在对主要语用学理论进行理性反思后,借用交往理性为基本理论框架,构建了以理解和共识为取向、以认知真实性、实践有效性和评价正当性为准则的语用理性原则,从冲突交际主体如何偏离语用理性而导致冲突话语发生与升级、如何根据语用理性原则磋商彼此的理性、如何在冲突话语中突出展现语用理性意识等三个方面来研究冲突话语。研究主要发现如下:一、交际主体对语用理性原则的偏离是冲突话语发生和升级的根本表现和重要原因。首先,语用理性原则的偏离表现在认知、实践和评价三个方面:对客观实际情况和主观心理状态的陈述违背事实性,话语表达带有逻辑谬误而违背逻辑性;话语内容和方式传达的手段和方式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不具有足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话语内容和方式不符合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而不具有正当性,话语内容和方式传递出的意图和目的不够纯粹而失去真诚性。其次,理性偏离频次统计显示:正当性偏离表现最为突出,是冲突话语在理性方面的主要表现和原因,真诚性偏离出现频率最低,逻辑性、有效性、事实性、可行性偏离频次由高到低排在正当性偏离之后。最后,偏离语用理性原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因为由于知识、能力、情感等因素的局限,人不可能时时完全做到事实清楚、逻辑严密;不同理性要求之间时常存在冲突,交际主体难以同时兼顾两种理性,只能选择放弃一种理性,遵从另一种理性。二、为了消解冲突话语,交际主体会依据语用理性原则批判与辩护、磋商与调整主体间的理性。冲突话语中的理性磋商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1)在冲突话语的不同阶段理性都从未离场:先发事件是理性磋商的起点,批判话语是对理性的批判,回应话语多是对理性的辩护,铺垫话语是理性批判前的事实性确认,结束话语标志着理性磋商的收尾。2)交际主体使用的不同言语行为具有不同的理性磋商功能:阐述行为主要用于理性批判与辩护;指令行为重点在要求理性解释、事实确认或观点澄清等;表情行为表达对事实或状况的情感和态度;承诺行为主要用于承诺条件以磋商解决冲突或威胁对方顺从己方的理性等;宣告行为可用来宣告理性磋商的结束。3)理性磋商有四种结束形式:接受另一方理性的顺从、互相调整理性的妥协、突发情况或第三方介入导致的中断和僵持不下时的退出。4)社会规范中的社会距离、权势关系、面子行为以及交际主体的利益关涉与情绪管理会左右理性磋商的结果。三、在冲突话语的不同层面上,交际主体往往呈现一定的语用理性意识,这种意识在元话语、话语和词语三个层面都有突出体现。从元话语角度看,冲突交际主体通过元话语的运用使自己的话语表达逻辑更加连贯而符合逻辑性、观点和事实陈述更加客观而合乎真实性,从而能更加可行而有效地投入理性协商。从话语层面看,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和效果而使用有标记的话语方式,需要较强的语用理性意识,如真假难辨的虚假话语、半遮半掩的含蓄话语、答非所问的回避话语和旁敲侧击的试探话语。就词语层面而言,冲突交际主体常常使用含“理”词语(如“理由”、“道理”、“合理”、“理智”等等)和与“理”相关的词语(如“责任”、“事实”、“道德”、“证据”、“原则”等等),这足以说明主体较强的语用理性意识。本研究具有以下理论和实践启示:理论上,本研究构建的语用理性原则借鉴了理性和交往理性的重要概念,是解构和重构语用学理论的一次初步尝试,可以为我们重新理解和认识语言使用和语用学提供一个不同视角。语言使用形式上是话语媒介的交流,内容上是话语含意的交流,从根本上讲是主体间理性的沟通。语用学研究不妨把理性和理性沟通作为研究重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话语意义,还可以增强语用学理论的解释力。实践上,本研究反映出的语用理性观点可以为和谐的话语交际提供指导。在话语交往中遇到理性差异或偏离时,可以有意识地对照语用理性原则反思自己的话语内容和方式,培养和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尽可能避免冲突话语的发生;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我们需要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投入主体间的理性互动,不断培养和增强语用理性意识和能力;理性磋商的目的不应是说服,而是为了明理,在自由平等的磋商氛围中达成共识或理解;话语交际在遵守语用理性原则的同时,还要警惕理性原则的工具化,即以遵守某种准则为幌子而达到某种目的;话语交际也不能一味地讲“理”,而忽视“情”,要做到重理不轻情。

陈愉,崔俊昌,佘丹阳,施毅,赵铁梅,王明贵,王睿[5](2015)在《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医师处方的最重要依据,但因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有新的发现与经验积累,再加上药物临床注册试验周期长、药品说明书更新相对滞后,因此,超说明书用药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临床中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时也会成为挽救生命的唯一手段。与其他类药物相比,抗菌药物用于敏感细菌的超适应证用法或用于不够敏感细菌的超剂量用法更普遍、更常见。文献报道,在25个研究共7亿2千余万处方中,成人重症患者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处方占19%43%,普通门诊也占23%[1]。可见抗菌药物

黎哲程,杨凡[6](2007)在《九江市城区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调查分析》文中认为

唐源苑[7](2021)在《九华膏联合负压引流治疗湿热证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单纯VSD负压引流,观察九华膏外用联合负压引流治疗湿热证慢性皮肤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并纳入研究的72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证。将其随机平分为治疗、对照两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消毒换药,适度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并行VSD治疗,2日更换一次负压海绵及吸引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每行2次VSD治疗后予1次九华膏换药。总疗程为4周。于入院,治疗第7、14、21、28日记录创面面积缩小率,创面情况评分,坏死组织去净时间、生肌时间,细菌培养情况等,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本次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6例,最终完成61例,(1)在显效率上,治疗组总显效率51.613%;对照组显效率12.667%,治疗组创面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创面面积缩小率组间比较:1、2周,两组相当(P>0.05),治疗3、4周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两组第1周面积变小不明显(P>0.05),2、3、4周均明显变小(P<0.05)。(3)创面情况总评分组间比较,治疗第1周,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疗效相当,第2、3、4周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伤口深度、周围皮肤颜色比较有显着差异性(P<0.05),治疗组情况优于对照组;边缘表皮、坏死组织类型、渗液类型、渗液量、肉芽组织比较无显着差异性(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善(P<0.05)。(4)坏死组织去净时间与生肌时间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均早于对照组。(5)细菌培养结果组间比较: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7天后检出率均明显减少(P<0.05)。(6)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2例疼痛,对照组1例疼痛,均为海绵变硬刺激伤口引起,对照组2例瘙痒,为负压贴膜引发过敏。安全性方面:两组比较无差异,均未出现严重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使用九华膏外用结合VSD负压技术治疗湿热证慢性皮肤溃疡能有效促进创面的修复,且相对安全。

王月[8](2020)在《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红外热图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儿的红外热图特征,研究ITP患儿与健康儿童红外热图差异,尝试将无创、无辐射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与ITP患儿发病的病理机制及中医理论相结合,旨在今后能为ITP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评价、中医病机、辨证分型提供一种客观的、量化的可视化指标。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受检者85例,其中ITP患儿50例,健康儿童35例,采集两组受检者的红外热图、一般情况以及ITP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信息(包括病史、中医四诊信息、血常规检验)。设定待研究区域平均温度为T1,躯干部区域的平均温度为T2,T2=(躯干正面平均温度+躯干背面平均温度)/2,待研究区域的相对热态差值△T=T1-T2。并分别记录两组受检者颜面部:目周、口周、额部、鼻部、左颊、右颊、下颏,五脏体表投影区:肝区、心区、脾区、肺区、肾区,任督二脉区域的相对热态差值△T及躯干、三焦、背部的非均一性。本研究将比较ITP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和非均一性与健康组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ITP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及非均一性与采集的其他临床信息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ITP患儿的红外热图特征表现为:额头区、目区呈现弥漫性红色异常高温区域,且额头、眼周的生理热区较健康组儿童范围扩大;鼻部呈红色高温区;双侧面颊呈黄绿色异常温度区;背部督脉区域呈蓝绿色低温区、热结构不连续;躯干部热态分布不均匀,表现为“花斑”状,与健康儿童的红外热图存在明显差异。2、ITP组与健康组两组受检者五脏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分别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区△T、心区△T、脾区△T、肺区△T温度呈现:ITP组>健康组,肾区△T:健康组>ITP组。其中脾区在ITP组五脏温度中最高。3、ITP组与健康组受检者的颜面各部相对热态差值△T分别进行比较,ITP组左颊△T、右颊△T、颏△T>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目△T、口△T、额△T、鼻部△T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目△T、口△T、额△T、鼻部△T的温度表现为:ITP组>健康组。4、ITP组与健康组两组受检者任脉、督脉相对热态差值△T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温度呈现为:ITP组督脉△T<健康组,ITP组任脉△TT>健康组。ITP组:任脉△T>督脉△T,健康组:督脉△T>任脉△T。5、ITP组的背部非均一性>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干非均一性、三焦非均一性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均一性大小表现为:ITP组躯干、三焦非均一性>健康组。6、不同临床分型间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颜面各部△T、五脏△T温度表现为:新诊断组>慢性组>持续性组;颏△T温度表现为:慢性组>持续性组>新诊断组;任脉△T:慢性组>持续性组>新诊断组;督脉△T:持续性组>新诊断组>慢性组;新诊断组:督脉△T>任脉△T;持续性组:督脉△T>任脉△T;慢性组:任脉△T>督脉△T。不同临床分型间的躯干非均一性比较,发现ITP新诊断组患儿躯干非均一性>持续性组>慢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ITP新诊断组躯干非均一性分别与持续性组、慢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型间的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和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表现为: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的三焦非均一性>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的躯干、背部非均一性与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表现为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8、贫血组与非贫血组的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 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颜面各部(除左颊、右颊)△T、五脏区域△T、任脉△T温度呈现为:贫血组<非贫血组,左颊△T、右颊△T、督脉△T温度呈现为:贫血组>非贫血组。贫血组与非贫血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的大小表现为:非贫血组>贫血组。9、不同血小板计数组别间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带的相对热态差值△T进行比较,发现不同血小板计数分组间的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不同血小板组计数组别观察的各区域相对热态差值温度进行从高到低排序,可发现PLT(0~29)×109/L组、PLT(30~49)×109/L组鼻部相对热态差值△T的温度排序比PLT(≥100)×109/L组、PLT(50~99)X 109/L组靠前,提示血小板计数和鼻部的温度可能存在正相关性。PLT(0~29)× 109/L组、PLT(30~49)×109/L组肺区△T的温度排序都较PLT(50~99)×109/L组、PLT(≥100)×109/L组肺温度排序靠前。任脉△T>督脉△T:PLT(30~49)×10/L组、PLT(≥100)X109/L组;督脉△T>任脉△T:PLT(0~29)X 109/L组、PLT(50~99)×109/L组。不同血小板计数组别间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非均一性的大小表现为随着血小板计数的增长,ITP患儿的非均一性呈下降趋势。10、不同中医证型间颜面各部(除额区外)、五脏区域、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颜面各部(除额区外)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的温度排序表现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不同中医证型间额△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额△T的温度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不同中医证型间五脏(除脾区)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的温度排序: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各组间脾区的温度为:阴虚血热证>血热妄行证>气不摄血证。不同中医证型间任督二脉区域的相对热态差值的温度排序:血热妄行证:督脉△T>任脉△T;阴虚血热证:任脉△T>督脉△T;气不摄血证:督脉△T>任脉△T。不同中医证型间ITP患儿的非均一性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同中医证型间非均一性的大小排序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11、有瘀斑瘀点组与无瘀斑瘀点两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ITP组左颊、右颊、颏的温度高于健康组,且ITP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间额头温度存在差异。2、ITP组的非均一性高于健康组,尤以背部非均一性明显。且不同临床分型间躯干非均一性存在差异。三焦非均一性与近一个月是否使用过激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血小板计数及不同中医证型可能也是影响ITP患儿的非均一性的因素。3、ITP患儿与健康儿童的红外热成像存在差异,ITP患儿红外热图的特征表现为:额头区、目区呈现弥漫性红色异常高温区域,且额头、眼周的生理热区较健康组儿童范围扩大;鼻部呈红色高温区、双侧面颊呈黄绿色异常温度区;背部督脉区域呈蓝绿色低温区、热结构不连续。躯干部热态分布不均匀,表现为“花斑”状,与健康儿童的红外热图存在明显差异。今后可能成为ITP患儿的临床诊疗及病情动态监测的客观的、量化的可视化指标。

王朝松[9](2018)在《南京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梅毒疫情报告分析及临床预防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南京地区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和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及就诊的患者对梅毒相关知识的掌握,从临床角度提供预防策略,为梅毒患者以及其他住院患者提供安全住院环境。[方法]数据收集南京地区2015-2017年疫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中梅毒疫情资料为南京市2015-2017年全市各医疗机构上报的梅毒性病报告卡信息。根据疫情数据分析梅毒疫情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问卷调查设计合适的调查表,调查临床医务人员对梅毒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梅毒知识知晓率。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将问卷设计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梅毒相关专业知识,调查对象为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第二组是日常生活中梅毒相关传染知识,调查对象为非医务人员。共发放问卷120份,调查3个三级甲等医院,医生32份,护士 28份,门诊患者60份。统计分析根据采集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建立梅毒疫情数据库以及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统计学检验的显着性水平定义为P<0.05。对南京地区疫情状况和临床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对梅毒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梅毒疫情数据分析结果南京市综合医院2015-2017年共报告7299例梅毒病例,占江苏省报告梅毒病例总数(72301例)的10.10%,其中主要报告地区江宁区为1667例,占南京市梅毒总报告病例的22.84%;时间分布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2月为发病低谷,占全年的6.04%;主要发病年龄为20-64岁,15-44岁女性发病数多于男性,其余年龄组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主要职业分布为家务及待业,占总报告病例的36.68%;主要报告单位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占比最多为52.30%,主要报告类型为隐性梅毒,占总报告病例数的46.91%。(2)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梅毒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总体正确率均不高,分别为68.47%和54.09%。医务人员对问卷回答正确率不受职业、是否参加梅毒相关知识培训、培训级别、次数等影响,其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方式对问卷回答正确率有影响,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参加讲座培训后填写调查问卷的总正确率(71.61%),高于参加会议及参与式培训的总正确率(45.83%)。非医务人员“与梅毒患者一起吃饭握手等日常交往会传染吗?”、“一个看上去健康的人会是梅毒病人吗?”、“梅毒治疗后会复发吗?”这三个个问题的正确率极低,分别只有3.33%、5.00%、13.33%;“您知道梅毒传播途径吗?”、“梅毒会增加艾滋病传播吗?”这两个问题的正确率高,分别为95.00%、91.67%,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等不同的非医务人员对梅毒知识掌握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市梅毒疫情总体平稳,高发地区主要为郊区,多为隐性梅毒,高发人群为中年女性,2月为发病低谷。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梅毒知识知晓率均不高。这些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梅毒知识的知晓率提示南京市梅毒防治工作的重点,应提供临床预防梅毒策略,落实监督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梅毒诊断检测正确率,建立完善的上报系统,加强孕产妇特殊群体筛查治疗,预防医学人员职业暴露,建立传染病联合管理系统,为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医疗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二、艾滋病合并气性坏疽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艾滋病合并气性坏疽1例(论文提纲范文)

(4)语用理性视角下的冲突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冲突话语的界定
        2.1.1 现有定义概览
        2.1.2 现有定义商榷
        2.1.3 本研究工作定义
    2.2 冲突话语研究综述
        2.2.1 表现形式
        2.2.2 产生原因
        2.2.3 制约因素
        2.2.4 语用功能
        2.2.5 管理策略
    2.3 冲突话语研究评价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理性视域下的语用学理论反思
        3.1.1 理性
        3.1.2 认知理性与语用学理论
        3.1.3 实践理性与语用学理论
        3.1.4 评价理性与语用学理论
        3.1.5 小结
    3.2 基于交往理性的语用理性原则
        3.2.1 交往理性
        3.2.2 语用理性的界定
        3.2.3 语用理性总则
        3.2.4 语用理性准则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语料收集
    4.3 语料分析
第五章 冲突话语主体对语用理性的偏离
    5.1 主体对语用认知理性的偏离
        5.1.1 偏离语用事实性
        5.1.2 偏离语用逻辑性
    5.2 主体对语用实践理性的偏离
        5.2.1 偏离语用可行性
        5.2.2 偏离语用有效性
    5.3 主体对语用评价理性的偏离
        5.3.1 偏离语用正当性
        5.3.2 偏离语用真诚性
    5.4 主体偏离语用理性的频次和原因
        5.4.1 语用理性偏离的频次
        5.4.2 语用理性偏离的原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冲突话语主体基于语用理性的磋商
    6.1 语用理性磋商的基本要素
        6.1.1 先发事件
        6.1.2 批判话语
        6.1.3 批判回应话语
        6.1.4 铺垫话语
        6.1.5 结束话语
    6.2 语用理性磋商中的言语行为
        6.2.1 批判-回应言语行为
        6.2.2 铺垫-回应言语行为
        6.2.3 结束言语行为
    6.3 语用理性磋商的结果
        6.3.1 顺从
        6.3.2 妥协
        6.3.3 中断
        6.3.4 退出
    6.4 语用理性磋商的制约因素
        6.4.1 社会距离
        6.4.2 权势关系
        6.4.3 面子行为
        6.4.4 利益关涉
        6.4.5 情绪管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冲突话语主体的语用理性意识
    7.1 语用理性意识
    7.2 元话语层面
        7.2.1 引导式元话语
        7.2.2 互动式元话语
    7.3 话语层面
        7.3.1 虚假话语
        7.3.2 含蓄话语
        7.3.3 回避话语
        7.3.4 试探话语
    7.4 词语层面
        7.4.1 “理”相关词语数量统计
        7.4.2 “理”相关词语的理性作用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研究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语料编号及对应视频播放起始时间

(7)九华膏联合负压引流治疗湿热证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临床观察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
        2.1.1 样本量估计
        2.1.2 随机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2.2 创面处理方法
        2.2.3 治疗疗程
        2.2.4 注意事项
        2.3 观察指标
        2.4 安全性评价
        2.5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治疗前各组患者均衡性比较
    3 各组治疗后创面面积变化
    4 各组治疗后溃疡创面情况评分比较
    5 两组患者坏死组织去净时间、生肌时间
    6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 周后分泌物培养结果比较
    7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级
讨论
    1 对本病的认识
    2.九华膏联合VSD治疗湿热证慢性皮肤溃疡的依据
    3 疗效分析
问题和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慢性皮肤溃疡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8)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红外热图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综述
    文献综述一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1.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2.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现状
        3.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 红外热成像技术基本原理简介
        2.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
        3. 红外热图的判图方法及标准
        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
        5.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6.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儿科领域的应用现状
        7.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优势
        8.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研究的优势
        9. 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儿科领域的优势
        10.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方法及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采集
        1.3 观察指标
    2. 统计分析
    3. 方案流程图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完成情况
        4.2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4.3 ITP组与健康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比较
        4.4 ITP组与健康组非均一性比较
        4.5 ITP组与健康组红外热图特征
        4.6 ITP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的影响因素分析
        4.7 ITP组非均一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 讨论
        5.1 病例完成情况分析
        5.2 基本资料
        5.3 ITP组与健康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比较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5.4 ITP组与健康组非均一性比较结果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9)南京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梅毒疫情报告分析及临床预防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梅毒发展史
        1.2.2 梅毒发展现状
        1.2.3 临床梅毒科室分布情况
        1.2.4 梅毒诊断现状
        1.2.5 医务人员对梅毒的认知
        1.2.6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
        1.2.7 医务人员培训现状
        1.2.8 梅毒社会宣传教育现状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1.1 梅毒疫情资料来源
        2.1.2 问卷调查数据来源
        2.1.3 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2015-2017年南京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布
        3.1.1 地区分布
        3.1.2 月份分布
        3.1.3 年龄性别分布
        3.1.4 职业分布
        3.1.5 报告单位等级分布(按报告地区统计)
        3.1.6 梅毒分型分布
    3.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3.2.1 医务人员统计结果
        3.2.2 非医务人员统计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梅毒疫情状况
        4.1.1 全国疫情状况
        4.1.2 隐性梅毒的现状
        4.1.3 育龄期梅毒现状
        4.1.4 年龄组发病状况
        4.1.5 职业与梅毒发病的趋势
        4.1.6 郊区疫情状况
    4.2 梅毒临床预防策略
        4.2.1 落实监督医务人员培训
        4.2.2 正确诊断并及时准确检测
        4.2.3 建立完善的上报系统
        4.2.4 注意孕产妇特殊群体治疗
        4.2.5 规范处置医疗用品和环境
        4.2.6 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4.2.7 宣传教育
        4.2.8 建立传染病联合管理系统
    4.3 本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四、艾滋病合并气性坏疽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年《人民军医》杂志分类总目次[J]. 本刊编辑部. 人民军医, 2019(12)
  • [2]82例肛肠病合并HIV感染患者手术治疗的职业防护[J]. 杨飞,彭妍,周岩. 新疆医学, 2013(01)
  • [3]艾滋病合并气性坏疽1例[J]. 葛金连,高小妹,季萍,边红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2(04)
  • [4]语用理性视角下的冲突话语研究[D]. 张结根. 南京大学, 2019(06)
  • [5]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J]. 陈愉,崔俊昌,佘丹阳,施毅,赵铁梅,王明贵,王睿.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06)
  • [6]九江市城区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 黎哲程,杨凡.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7(06)
  • [7]九华膏联合负压引流治疗湿热证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观察[D]. 唐源苑.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8]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红外热图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 王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南京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梅毒疫情报告分析及临床预防策略[D]. 王朝松. 东南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艾滋病合并气性坏疽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