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莎士比亚的挖掘、观看与精神期待——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40周年

对莎士比亚的挖掘、观看与精神期待——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40周年

一、对莎士比亚的开掘、守望与精神期待——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40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洪子诚[1](2021)在《1964:“我们知道的比莎士比亚少?”——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文中指出中国当代文学的前三十年,人们在处理西方古典文艺时态度复杂。一方面,西方20世纪以前文艺作品的翻译、研究得到很大推进,另一方面,在阐释上则表现出审慎和极高的警惕性:坚持以阶级论和社会历史批评的方式指认作品中时代、阶级的"局限",以防备其"消极因素"可能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和新文艺的障碍。1964年是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周年,世界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在冷战时代,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方式纪念莎士比亚,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批评家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截然不同的阐释,显示出这一世界性文化行为与国际国内时局、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密切关联。

黄月[2](2021)在《川剧对外国戏剧的改编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戏剧界以鬼才、新锐着称的魏明伦、徐棻为代表的川剧作家们,不但接连推出一系列影响中国剧坛的优秀剧目,同时也以其敏锐的感觉、独立的思考、独特的视角、精巧的编剧技法和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改编外国戏剧的艺术实践之中,在川剧界掀起了一阵对外国戏剧的改编热潮,并涌现出一批成功之作。直接将外国戏剧名着改编为川剧剧目上演,数量最多、时间最集中、成就最突出是在20世纪80—90年代。这些剧目的成功改编并公开上演不仅仅局限于四川地区。如《四川好人》以及《欲海狂潮》等改编剧目都相继在上海以及北京等地区演出,获得热烈的欢迎与广泛的关注,被同行们给予较高的评价。一些剧目还到其剧本来源国英国以及德国等地演出,备受好评。本文在全面清理川剧中的外国题材剧目的基础上,厘清川剧改编外国戏剧的历史发展沿革,对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外国戏剧作家的创作背景、所代表的学术流派、其剧作的艺术特点和哲学观点进行介绍分析,对所改编的川剧新剧目从内容的增减变化、故事发展走向的改变、创作方法手段的借鉴、演剧形式的变化、思想主旨的提升,以及表现形式的中国化,人物性格的四川化,审美趣味的在地化过程,对川剧中的外国戏剧改编剧目进行深入解析,探索中国戏曲改编外国戏剧的创作规律,为新时期戏曲创新发展寻找新方法新路径。

刘黎,邓亚雄[3](2020)在《莎士比亚与中国结缘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对莎士比亚的研究长久不衰。就莎翁与中国结缘一题,虽为人乐道,但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史料钩沉发掘出有关该话题的重要史实:莎翁诗句最早通过1793年访华英使乔治·马戛尔尼吟诵而进入中国。本文还对对莎士比亚最早何时被介绍给国人、国人与莎士比亚的最早近距离接触、以及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最早汉译等史实进行梳理和分析,勾勒出中国与莎士比亚早期接触的路线图,以期为中国莎学研究者探源溯流,更深刻、更立体地认识莎士比亚贡献绵薄之力。

陈昕言[4](2020)在《从戏剧到歌剧 ——布里顿歌剧《仲夏夜之梦》创作理路研究》文中提出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1913-1976)是20世纪着名的英国作曲家之一,歌剧《仲夏夜之梦》是在1960年4月完稿的一部作品,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布里顿创造性地将情人们的世界、精灵的世界以及雅典城平民的世界划分为三层结构,并借助动机、和声、音色各种手段,描绘了一段四位青年男女之间热烈曼妙的爱情故事。本文以歌剧《仲夏夜之梦》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莎士比亚和布里顿的创作意图出发,对莎士比亚在文学领域中的戏剧创作概况进行简要回顾,从而对戏剧《仲夏夜之梦》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接着大致梳理了布里顿关于歌剧《仲夏夜之梦》的创作概况,试图归纳出布里顿寻找和挖掘同名戏剧中适用于歌剧这种艺术形式的有效手段,从而最大程度地还原作曲家的创作始末。在第二章中,笔者尝试探讨了歌剧《仲夏夜之梦》剧本创作的戏剧性。以对本歌剧剧本的文学特点的针对性分析为基础,探讨了歌剧脚本作者应该如何从歌剧这一艺术形式的整体性、综合性视角出发,从而揭示出歌剧剧情呈现出整体性多维并进的重要特征,以及剧本作者面对原戏剧脚本所提供的不同层次的人物角色、错综复杂的剧情基础时所采取的一系列筛选、删减等处理方式。通过对本歌剧剧本和原戏剧剧本的对比,试图对布里顿如何对莎士比亚原戏剧版本中的局部细节进行具体改编,并对其中重要人物形象的再确立,以及对原戏剧结构场面进行改编,并对原思想主题进行的再定位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和阐释。在第三章中,笔者探讨了歌剧《仲夏夜之梦》音乐创作的戏剧性。这一部分试图探讨布里顿如何运用富有个性的音乐语言生动地塑造出帕克、海莲娜、赫米娅三个重要人物形象;并对布里顿自己创造的“原始主旨”以及独立主题动机的具体运用进行解读;最后对歌剧的序曲、幕前曲、间奏曲的戏剧性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

王庆阳[5](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演出接受。无论就研究视角的选取还是时间范围的选择而言,涉足这个领域内的研究都比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绪论部分厘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概况,并对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行必要的说明和阐述。第一章研究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本文将新世纪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划分为两个阶段。1、2000—2007年为第一阶段,借助新的平台——中国大学生戏剧节,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同时,校园戏剧也走出象牙塔,尝试社会商演。本阶段,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最受人们的关注,但接受相对单一。2、2008年—2019年为第二阶段,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本阶段校园戏剧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飞跃式地发展,其标志是中国校园戏剧节的成立和推广,校园戏剧的社会商演出现“现象级”作品,官方组织的校园戏剧巡演成为高校新的风景。本阶段,校园戏剧不再局限于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经典、教育、娱乐等类型的校园戏剧也纷至沓来,好戏连台。第二章研究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笔者按照校园戏剧的题材与风格,将之分类为实验类校园戏剧、经典类校园戏剧、教育类校园戏剧、原创类校园戏剧与娱乐类校园戏剧,依托于每一类校园戏剧中的现象级作品,分析其接受的情形,阐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旨在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戏剧进行“深描”。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部分对校园戏剧的分类并不严密,部分类型之间可能有重叠和交叉,为的是突出特点,大体反映校园戏剧的概貌。第三章在前两章基础上概括新世纪校园戏剧受众的构成特点与审美心理。校园戏剧的受众除了大学生观众,也可以是专家学者与一般社会观众,但考虑到校园戏剧观演双方的文化层次与年龄特征,以大学生观众为主,其受众构成特征呈现为为小众化、年轻化、单纯化、多地域、不稳定以及见识广等特点。而大学生观众的审美心理因之也表现出叛逆化、求异性、多元化等特点,需要我们客观对待。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演出接受的考察,可以发现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创作和接受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结语部分对校园戏剧接受与时代语境、观众构成以及戏剧教育的关系进行反思。

张惟喻[6](2020)在《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开创美国严肃戏剧之先河,他全方位地接受了古希腊悲剧和尼采“酒神精神”学说的影响,为这个推崇科学理性的乐观国家重新注入了悲剧精神。综观中国近二十年从“酒神精神”角度开展的奥尼尔研究,整体上侧重影响研究,欠缺文本细读;论点相对分散,总体把握不足。这就为本选题立足“情感第一性”和“原始趣味”两个原则,针对酒神精神、奥尼尔、悲剧三者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学术空间。西方社会过分迷信“苏格拉底主义”,用理性压抑自我;“日神精神”导致现实中“个体化原则”横行,人人以经济利益为重,拒绝正视内在冲动,现代人的生命意志因此变得孱弱。后果是物质异化人性,摧毁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社会道德滑坡。奥尼尔继承希腊悲剧传统,借日神形式阐释“酒神精神”;同时结合时代需要,用普通人的经历模仿酒神受难、复活的过程,以现代心理悲剧驱逐盛行于美国社会的“肤浅乐观主义”。最终为现代人树立起审美层面的“新上帝”,实现了创作初衷,即酒神艺术对人生处境的关怀,生命意志对现实苦难的超越,神话思维对精神世界的救赎。包括绪论和结语,论文共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四章,分别从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探源、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方法选取、审美与文化价值的角度,结合文学人类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舞台叙事学理论和悲剧诗学,探讨奥尼尔别具一格的悲剧艺术。第一章阐述尼采的酒神精神学说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西方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仪式。尼采用希腊神话中的“日神”和“酒神”代指艺术冲动中两种不同的心理经验,围绕二者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艺术类型。早期希腊人从作为“酒神艺术”的悲剧中汲取“形而上的慰藉”,抵御现实中的痛苦体验。奥尼尔具有很强的悲剧意识,他从古希腊悲剧中传承了“酒神精神”,倡导内在冲动的自由宣泄,用艺术观照人的生命体验。奥尼尔的悲剧排斥理性戒律,向往“醉”的境界,肯定生命本体,呈现出显着的“非理性”价值取向,是“酒神状态的客观化”。第二章分析奥尼尔笔下具有酒神气质的悲剧人物。奥尼尔塑造的人物形象普遍带有自传性质,他让社会底层人士和女性群体登上了曾经由神和英雄支配的舞台。这些反传统的悲剧人物天性敏感、情感充沛,行动随心所欲、放浪不羁,具有原始悲剧主人公的特质。在现代社会,由于“苏格拉底主义”大行其道,他们被迫与自然和自我疏离,陷入“异化”的境地;为重返“乐园”,他们不惜以身犯禁,鱼死网破。很多时候,人们无力独自与异己力量对抗,只能依靠“迷狂”向总体生命寻求解脱。奥尼尔一般不直接批判社会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把思考结果寄托在悲剧人物身上,让他们代自己去言说、去行动。第三章论证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艺术方法的深度关联。奥尼尔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表现主义反映“内在(心理)真实”的要求与酒神精神“非理性”的审美原则高度契合,奠定了奥尼尔悲剧的整体风格。他选择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内观”指向对戏剧的表现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奥尼尔在“酒神精神”引领下博采众长,创造出多种具有“内倾”倾向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成功刻画了人的生命意志受“理性”挤压所致的精神痛苦和心灵异变,其作品也因此被称为“现代人的精神悲剧”。第四章论述酒神精神赋予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尼采的美学体系以“生命意志”为根本前提,“酒神精神”是其最高表现形态。尼采认为悲剧的基本功能是引导个体生命意志充分宣泄,从而突破表象回归本体,肯定生命的价值。奥尼尔采纳了这一观点,他有意引入“酒神狂欢”概念,描写悲剧人物为追求崇高的目标陷入迷狂、走向毁灭,借此粉碎“个体化原则”,在审美层面实现人类精神的净化;或是将冲突转移到内部世界,唤醒“人”的感情,实现对“物”的超越。奥尼尔的一切努力都指向通过艺术找寻“灵魂得救”的途径,为现代人重建一种基于“生命本体”的信仰模式。尼采以“酒神哲学家”自居,奥尼尔则堪称“酒神戏剧家”,其一生创作的近五十部戏剧,既是为后上帝时代的西方人寻找出路的探索,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他让现代人得以跳出思维惯性,从生命本身探求实现精神自由和人生幸福的路径。其悲剧艺术极富启发性和指向性。

刘尹[7](2020)在《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试图解决以下问题:作为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海顿所处时代究竟对其音乐创作产生何种影响?海顿的音乐在不同身份下产生了何种变化?作为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海顿的社会身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同时代作曲家中是否具有代表性?造成这种社会身份转变的最根本最深层次原因为何?本论文旨在研究海顿社会身份,全文围绕海顿两个身份:规定性社会身份及自致性社会身份展开,分别论述海顿双重社会身份在其音乐、职业中的体现。需要明确的是,身份仅仅作为影响作曲家风格创作的一个因素存在,对整体风格产生一定修饰作用。质言之,本文试图阐明海顿两种身份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其次阐明海顿身份转变的社会缘由。本论文绪论部分对所选择论题从研究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就此论题展开的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作出评价。随后的章节基于分总的逻辑展开,第一章对文内出现的三个主要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海顿的规定性社会身份扮演,聚焦于海顿作为乐正的职业身份,从雇主的要求与迎合雇主两个方面展现海顿这一身份下的音乐创作;第三章为海顿的自致性社会身份的扮演,此段将抽象的自致性社会身份分为三个角色:作为乐正时的自致表现及商人、贵族身份,笔者分别选取了与之对应的三个阶段音乐创作进行论述:代表自主创作的《告别》、迎合公众创作的“伦敦风格”及象征个人意识表达的《创世纪》;第四章从宏观整体对海顿所处的古典时代进行审思,剖析海顿身份转变所反映的较为典型的时代缘由以及通过与莫扎特、贝多芬的对比阐述其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非典型缘由。

李言实[8](2019)在《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文中研究说明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以其“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贝克特在人物形象、语言使用、戏剧结构、叙事风格等方面实现了独特的创新,颠覆了西方戏剧传统,推动了西方戏剧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戏剧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贝克特戏剧在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结合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文本细读等方法,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进行总体梳理和系统分析。这些章节构成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贝克特在中国的接受首先从译介开始,通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历时考察和研究,发现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经历了从拒斥到谨慎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翻译是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某一特定社会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本文以《等待戈多》为个案分析,阐明“以文本为导向的翻译”和“以舞台为导向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接受者和阐释者的的主体作用,并分析翻译过程所展现的两种文学的认同与拒斥、理解与误读。唯有在译介的基础上,中国的研究者才能开展对贝克特的研究,因此对贝克特戏剧的研究是接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对中国的贝克特戏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全面回顾、总结、反思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体现了处于某一社会思潮中研究者对异质文化的个体判断。戏剧的最终完成是在舞台上,因此演出成为戏剧接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表现了导演对原剧作的理解和对所处时代的思考。通过大量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本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贝克特戏剧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导演手法和不同的受众所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和表现形式。接受和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的影响,最终会在中国本土剧作家或导演的作品中得以体现。通过剧作家访谈、文本细读等方法,本文发现,在荒诞观的形成、等待主题、语言消解等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中国接受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使得接受和影响产生变异,变异后的内容融入中国戏剧创作中,使得中国本土创作呈现出与原来不同的风貌,可以与世界戏剧进行对话。最后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进行总结,认为贝克特在中国经历了从政治性批判到批判性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贝克特最终以其独特的戏剧观念和创作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创作,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不断推进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汇入世界戏剧发展的洪流。

刘佳云[9](2016)在《傣族社会的文化记忆:德宏傣剧的艺术人类学考察》文中认为傣剧是在傣族民间文化土壤中滋养,在汉文化的影响中催生、成长、发展成熟的戏曲剧种,秉承着中国传统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特征,凝聚着傣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间美术等艺术形式的精华,主要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相邻的保山市及我国邻邦缅甸部分傣族村寨也有傣剧活动。在漫长的生成过程中,傣剧逐渐形成了以说傣话、唱傣歌、跳傣舞等独特表现手法来演绎傣族故事、反映傣家生活、塑造傣族人物形象的独具艺术风格和民族特征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成为我国戏曲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绚丽奇葩;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傣剧以一种动态的方式,记载、传承着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成为傣族民间乃至盛大活动中的重要仪式内容和民间娱乐活动,也成为德宏傣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符号。2006年,傣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研究主要基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以文化记忆主线,考察和描述云南傣剧生成语境、历史源流及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变迁过程以及变迁产生的历史动因;以充分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以傣民族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傣剧产生的自然及历史文化空间为背景,以社会记忆涉及的主要内容:为何记忆、如何记忆、记忆什么、记忆的延续为主线,分析不同历史语境中话语力量的影响与作用,以及现代语境中傣剧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从文化变迁、社会记忆与文化认同的角度,阐释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德宏傣剧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分析当下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维语境与发展空间,探讨傣剧的传承方式与传承路径。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语三大部分,其中一至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导论:该部分主要陈述论文选题缘由,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通过对相关学科理论背景和现有研究成果与动态的梳理分析,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第一章:“记忆载体的生成——德宏傣剧产生的自然、历史及社会文化空间”。本章主要对傣剧产生的地理空间、历史文化、社会文化三个空间维度进行考察。试图通过傣剧形成、发展的自然地理、历史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从历时性方面厘清傣剧形成、发展、变迁的脉络。第二章:“如何记忆——作为傣族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本章主要从共时性方面,通过傣剧与傣族文化、傣族文化与傣剧、傣族社会中的傣剧等各要素关系的梳理,重点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德宏傣剧作为戏剧本体的相关内容亦即综合性记忆载体的构成要素:文本形式、唱腔、表演形态及表演内容(包括剧目、题材、题材来源及移植题材)、表演组织与傣剧表演艺术的特点,分析不同时空中傣剧与傣族社会文化融合、交流、互动的关系及傣剧在傣族社会中的功能;以区别于其他记忆载体。第三章:“如何记忆——傣族集体记忆的建构”。本章主要是笔者参与实地调研的田野考察记录,主要从傣族民间重要节日——春节、泼水节、仪式中的傣剧展演形态及观众与傣剧关系三方面着手,通过对不同场景中描述傣剧记忆场景的构建和具体的傣剧展演形态描述,探讨傣剧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史信息,以及傣剧与当地民众生活的关系;着重说明傣剧“如何记忆”“记忆什么”以及观众对傣剧的认知度及参与情况。第四章:“傣剧的变迁与记忆的重建——从民间艺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章描述傣剧从建国初期到“文革”时期、从改革开放和“非遗”身份确立的变迁历程,旨在通过对傣剧在不同历史阶段变化轨迹的描述,通过对仅存的两个国有傣剧艺术团体的个案分析,着重说明不同时期国家主流话语、现代话语对族群艺术的影响,以及傣剧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第五章:“记忆的延续——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元文化空间”。本章主要通过对当下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维语境、云南当下社会发展环境的分析,探讨傣剧发展空间;通过傣剧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的系统分析,探讨傣剧在当今时代背景与多元语境中的传承方式与传承路径。结语部分主要对文中说提及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梳理及回答,强调傣剧作为德宏傣族社会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在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程中所承载的特殊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其传承与发展路径的探析,引发的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戏曲类艺术形态保护的思索。

张颖[10](2014)在《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文中研究指明文学经典的相关讨论自1980年代以来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和逻辑出发就文学经典问题展开长期对话,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催生了新的理论生长点,至今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仍有着巨大的话语容量和探讨空间。但在现有的讨论中,许多研究忽视了“文学经典”问题在国内出现的语境,同时缺乏对较长时段的文学经典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造成了学术研究中关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是由西方文化研究带来的伪问题还是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发展必须解决的节点、“文学经典”作为评价标准是否还具有适用性、当下文学研究是否进入了“后经典时代”以及文学经典的戏仿大话是经典的“终结”还是“新生”等问题至今缺乏基本的共识。文学经典理论建构亟待完善。近四十年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与其身处的媒介文化语境直接相关。以媒介体制、技术和传播内容等为主要因素的媒介文化是文学经典在当代传播的具体语境,也是研究者思考文学经典问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198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对论争的发生及发展、论争方式与形态、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梳理,以立体呈现近四十年间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文化语境和总体状况,系统分析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得失,进而阐明文学经典在当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和理论适用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主要描述和总结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论争”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媒介文化嬗变的视野中对19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历史、动态和立体的分析。第一章,中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从中西“经典”词源流变分析入手,以时间为序分五个阶段对西方文学经典研究谱系和理论资源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思考国内文学经典问题的重要参照。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以来国内出现的文学经典危机进行历史回溯,并对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中媒介文化作为新的影响因素出现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较为清晰完整的历史线索。第二章,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主要讨论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为中心的相关论争。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下,1980年代的报刊出版等活动共同决定了媒介文化的精英化和启蒙性的特征,并参与到了以启蒙话语为主要价值指向、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为中心、以作品重读和文学史重写为主要形式的文学经典论争过程。当代文学的写作和传播、西方文学作品及理论的大量翻译都参与到了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的过程中,与潜滋暗长的大众文化一同构成了对经典建构的挑战。在官方/民间/精英、古代/现代/当代、中国/西方等多组力量的对比与互动中,1980年代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初步重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为当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可以继承和颠覆的传统。第三章,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主要讨论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1990年代的文学经典研究在文学研究学院化和文化价值建构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以视觉形式为主要媒介、以消费为主要表征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与文学经典之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竞争的关系使得文学经典在不断扩展其影响范围的同时,其标准和文本的权威性都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文学经典的合法地位已不再单纯地借由文学史来确立,文学批评的转型、精英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加剧,制约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变得多元而复杂。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和消解着经典建构的努力。第四章,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本章在以社会文化的媒介化为总体特征的语境中分析2000年以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特征和趋势。媒介技术的发展作为2000年以后社会文化的重要变革性力量,开启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化电子媒介传播,推动社会文化走向了媒介化、全球化。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将关注点转向了当代文学,在媒介的推动下,以层出不穷“文学事件”为主要表现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关于文学经典认知的混乱。同时,带有总结性和建构性的文学经典研究活动以当代文学60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事件为契机展开;另一方面,在长期讨论的基础上,研究者积极展开了本土文学经典理论研究的探索,文学经典作为文学和文化价值判断的体系重获理论活力。结语,文学经典的理论重构。总结了 198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价值意义及不足,强调了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重建是理解和解决文学经典论争的关键。对文学经典理论的重建应该充分考虑其本土性、复杂性和历史性,借鉴现有的理论资源,在社会媒介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从文学经典理论、文学经典秩序和文学经典阐释三方面入手,构建中国经典理论和实践体系。

二、对莎士比亚的开掘、守望与精神期待——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40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莎士比亚的开掘、守望与精神期待——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2)川剧对外国戏剧的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课题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川剧改编外国戏剧的沿革与概述
    第一节 川剧改编外国戏剧历史溯源
    第二节 川剧改编外国题材剧目概要
    第三节 川剧改编外国戏剧剧本选择之缘由
第二章 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及其两种川剧解读
    第一节 “间离效果”与布莱希特《四川好人》
    第二节 刘少匆、吴晓飞的川剧版《四川好人》
    第三节 魏氏改编本《好女人·坏女人》
    第四节 不同观念制导下的两种路径选择
第三章 《欲海狂潮》对尤金·奥尼尔戏剧《榆树下的欲望》的改编
    第一节 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剧作《榆树下的欲望》
    第二节 写意戏剧观念下的川剧《欲海狂潮》
    第三节 改编本与原版本之扬弃探讨
第四章 川剧对莎士比亚剧作的改编
    第一节 源于《哈姆雷特》的川剧《杀兄夺嫂》
    第二节 基于《麦克白》的川剧《马克白夫人》
第五章 《中国公主杜兰朵》对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的改编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的改编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
    第三节 《中国公主杜兰朵》对《图兰朵》的演变探析
第六章 川剧改编新作的二度创作探究
    第一节 二度创作舞台呈现分析
    第二节 相关剧目语言及声腔运用
    第三节 二度创作中演员表演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莎士比亚与中国结缘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莎士比亚(诗句)来中国的最早时间
3 莎士比亚(作家)被介绍到中国的最早时间
4 首位“近距离”接触莎士比亚的中国人
5 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最早汉译
6 结语

(4)从戏剧到歌剧 ——布里顿歌剧《仲夏夜之梦》创作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同名戏剧与歌剧的创作概述
    第一节 莎士比亚与戏剧《仲夏夜之梦》
        一、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概况
        二、戏剧《仲夏夜之梦》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
    第二节 歌剧《仲夏夜之梦》创作概况
        一、布里顿的歌剧创作概述
        二、歌剧《仲夏夜之梦》创作始末
第二章 歌剧《仲夏夜之梦》剧本创作的戏剧性
    第一节 歌剧剧本的文学特点
        一、多维并进的创作思维
        二、情节的生动性与简约性
        三、以揭示情感纠葛与性格冲突为中心
    第二节 原戏剧结构场面的改编与思想主题的再定位
        一、超自然场景设定的贯穿
        二、阶级差距的调和
    第三节 原戏剧局部细节的改编与人物形象的再确立
        一、淡化贵族人物的地位
        二、提升工匠艺人的地位
第三章 歌剧《仲夏夜之梦》音乐创作的戏剧性
    第一节 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
        一、活泼淘气的精灵帕克
        二、忠贞善良的海莲娜
        三、坚定勇敢的赫米娅
    第二节 主题动机的戏剧性贯穿
        一、“原始主旨”的构建
        二、独立主题动机的运用
    第三节 歌剧器乐的戏剧性表现
        一、序曲
        二、幕前曲
        三、间奏曲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
    第一节: (2000—2007)借助新平台,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
    第二节: (2008—2019)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一节 实验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二节 经典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三节 教育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四节 原创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五节 娱乐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和审美心理
    第一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
    第二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世纪以来国内校园戏剧的演出报道
附录二: 新世纪以来部分校园戏剧剧目展示
附录三: 扬州大学校园戏剧现状的问卷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奥尼尔悲剧中的酒神精神探源
    第一节 尼采悲剧观的核心——“酒神精神”学说
        一、狄奥尼索斯是一切悲剧的主角:酒神仪式向悲剧艺术的位移
        二、对立与统一:悲剧艺术中的酒神冲动与日神冲动
        三、希腊悲剧的消亡:苏格拉底主义与酒神精神的根本对立
    第二节 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
        一、奥尼尔悲剧对古希腊悲剧文化的继承
        二、奥尼尔悲剧内涵的“非理性”取向
        三、奥尼尔的悲剧主题对“人”的关怀
第二章 酒神气质与奥尼尔悲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
        一、奥尼尔的“萨蒂尔”们
        二、酒神气质在“水手”形象上的反映
        三、酒神气质在“农夫”“工人”形象上的反映
        四、酒神气质在“酒徒”形象上的反映
    第二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一、奥尼尔的“酒神狂女”们
        二、酒神气质在“地母”形象上的反映
        三、酒神气质在“妓女”形象上的反映
        四、酒神气质在“家庭主妇”形象上的反映
第三章 酒神倾向与奥尼尔悲剧的表现方法
    第一节 酒神倾向与精神分析方法之互通
        一、奥尼尔悲剧中隐含的恋父/恋母情结
        二、奥尼尔悲剧中反复出现的人格分裂
        三、奥尼尔悲剧中频繁穿插的白日梦
    第二节 酒神倾向与表现主义方法之实践
        一、情感第一:奥尼尔悲剧中的内心独白
        二、逆向演化:酒神影响下扬克的变形表现
        三、逃亡之路:《琼斯皇帝》具有酒神意味的布景
    第三节 酒神倾向与象征主义方法之运用
        一、从“海洋”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二、从“月光”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三、从“面具”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第四章 酒神精神影响下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从酒神艺术看奥尼尔悲剧对“生命”价值的审视
        一、悲剧精神:个体毁灭后生存价值的实现
        二、情感净化:郁结于胸的痛苦得以宣泄
        三、艺术救赎:新信仰模式下精神人格的提升
    第二节 从酒神狂欢看奥尼尔悲剧对“人”的价值的审视
        一、回归“自然”后人类感情的复苏
        二、呼唤“醉境”的现代家庭伦理文化
        三、“迷狂”状态下人文主义对物质主义的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18世纪音乐社会研究
        (一)维也纳音乐生活
        (二)英国音乐生活
        (三)18世纪其他地区音乐与社会概况
        (四)指挥与乐队发展研究
        二、作曲家社会身份宏观研究
        三、音乐社会学研究
        四、与本文相关的海顿研究
        (一)传记研究
        (二)海顿社交研究
        (三)与海顿有关的音乐研究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析
    第一节 社会身份
    第二节 赞助人(赞助制度)
    第三节 商业制
第二章 海顿规定性社会身份的扮演
    第一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一、埃斯特哈齐之前的任职
        (一)海顿早期技能训练
        (二)成为“乐正”的职业素养准备
        二、尼古拉斯一世统治下的宫廷任职
        三、尼古拉斯一世逝世后的宫廷任职
    第二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一、赞助人的审美趣味
        (一)审美趣味与社会身份
        (二)赞助人的音乐审美
        (三)埃斯特哈齐家族的音乐趣味
        二、应雇主要求的音乐创作
        三、迎合雇主的音乐创作
    第三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形成原因
        一、职业发展的需要
        (一)赞助的历史
        (二)建立赞助关系的方式
        二、生存发展的需要
        (一)薪资
        (二)音乐家的地位
        三、贵族音乐竞争
        (一)竞争的缘由
        (二)竞争的表现
第三章 海顿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诉求
    第一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一、商人身份
        (一)海顿与赞助人
        (二)海顿与出版商
        二、贵族身份
        三、指挥身份
    第二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一、狂飙突进:创作早期
        二、公共风格:伦敦时期
        (一)公共的含义
        (二)假想听众到现实听众
        (三)公共风格的确立
        三、《创世纪》:创作晚期
    第三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形成的反思
        一、中产阶层的英国听众
        二、以营利为目的的音乐会生活
        三、传统雇佣制的发展瓶颈
        (一)意识自由的受限
        (二)身份自由的受限
第四章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与非典型性
    第一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
        一、民族意识的普遍化
        二、音乐的商业化
        三、思想的启蒙化
    第二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非典型性
        一、与莫扎特身份的对比
        (一)曲折性
        (二)继承性
        (三)地域性
        二、与贝多芬身份的对比
        (一)与听众的相处
        (二)娱乐音乐与精英音乐意识形态
        (三)贵族赞助双方关系的转变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期刊杂志、硕博论文
        (二)专着
    二、英文文献
    三、英文文献网址
附录
    (一)海顿生平年表
    (二)海顿社会交际一览表
    (三)海顿财政收入一览表
    (四)海顿所获荣誉及加入协会
    (五)海顿乐队规模变化一览表
    (六)海顿遗嘱
    (七)海顿时代的货币
    (八)海顿的金钱观
    (九)海顿创作过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会论文

(8)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作为剧作家的贝克特
    第一节 贝克特:从小说家到剧作家
        一、从小说到戏剧
        二、贝克特的戏剧创作
    第二节 贝克特的继承与创新
        一、贝克特对传统的继承
        二、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创新
        三、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影响
第二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历程
        一、1962—1999:初始期
        二、2000—2015:发展期
        三、2016年之后:鼎盛期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翻译研究——以《等待戈多》为个案
        一、关于戏剧翻译的若干理论问题
        二、学者型翻译:异化翻译策略
        三、导演型翻译:归化翻译策略
        四、贝克特其他戏剧的翻译
第三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研究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文革之前:政治挂帅,思想批判
        二、1978—1999:改革开放,二元接受
        三、2000—2019:纷繁时代,研究多元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贝克特研究分析
        二、贝克特戏剧研究分析
    第三节 中国贝克特戏剧研究反思
        一、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有待丰富
第四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演出
    第一节 《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演出
        一、狂躁的颠覆和反抗:孟京辉《等待戈多》
        二、主题的拼贴转化:林兆华《三姐妹·等待戈多》
        三、被同性别化和物化的女性身体:任鸣《等待戈多》
        四、身体政治的隐喻抗争:罗巍《等待·戈多》
        五、跨文化戏曲实验:吴兴国《等待果陀》
        六、小结
    第二节 贝克特其它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一、真实的荒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终局》
        二、具象化的身体:中央戏剧学院贝克特短剧
        三、荒漠上的中国色彩:国家话剧院《美好的日子》
        四、小结
    第三节 国外剧团在中国演出的贝克特戏剧
        一、喜剧效果:爱尔兰盖特剧团《等待戈多》
        二、悲剧意蕴:法国利摩日剧团《等待戈多》
        三、视觉戏剧:美国威尔逊《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四、小结
第五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影响
    第一节 贝克特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一、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荒诞观”的形成
        二、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等待主题”
        三、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语言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变异学思考
        一、聚焦单一《等待戈多》
        二、戏剧创新,误读荒诞
        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四、接纳变异,走向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贝克特生平创作年表
    附录B: 贝克特戏剧中国演出年表
    附录C: 贝克特戏剧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附录D: 贝克特戏剧相关采访录
        (一) 田本相教授访谈
        (二) 吴兴国采访录
        (三) 张献访谈
        (四) 冯远征访谈
        (五) 喻荣军访谈
        (六) 萨拉·简·斯凯弗导演访谈
        (七) 朱迪·海格特·拉维特谈如何理解贝克特
        (八) 罗伯特·威尔逊谈制作《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附录E: 国外学习总结报告
        (一) 2016“贝克特的残余”会议及“贝克特暑期学校”学习报告
        (二)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访学总结报告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傣族社会的文化记忆:德宏傣剧的艺术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与对象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二节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一、关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与文化记忆的理论背景
        二、研究视角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关于戏曲的研究
        二、我国关于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研究
第一章 记忆载体的生成——傣剧产生的自然地理及其人文背景
    第一节 傣剧形成的自然地理空间
        一、德宏的文化地理空间
        二、德宏傣剧的流布区域
    第二节 傣剧产生的人文背景
        一、德宏傣族及其历史概述
        二、傣剧与傣族文化
    第三节 傣剧产生的社会环境
        一、明清时期德宏地区傣族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明清时期德宏地区的戏曲活动
        三、汉文化的浸润与汉傣文化的交融
        四、傣族社会精英阶层的推动与傣剧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傣剧——作为傣族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
    第一节 记忆载体——傣剧艺术形式中的傣族文化
        一、傣剧的语言
        二、傣剧的唱腔
        三、傣剧的表演
    第二节 傣剧表现内容中的文化记忆
        一、傣剧剧目
        二、傣剧剧目中的文化记忆
    第三节 记忆载体的承载组织
        一、傣剧民间戏班
        二、傣剧专业院团
    第四节 傣剧表演场所与记忆场
        一、从村场坐唱到舞台表演
        二、演剧现场与观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如何记忆——傣族社会集体记忆的建构
    第一节 民间节庆活动中的傣剧
        一、“出洼”节中的傣剧活动
        二、春节期间的傣剧活动
    第二节 传统庆典仪式中的傣剧
        一、新城“芒朗之乡”的泼水欢歌
        二、傣剧发源地——盈江泼水节庆典中的傣剧表演
        三、黎明之城——州府芒市的“国际泼水节狂欢节”
    第三节 如何记忆和记忆什么——节日庆典仪式与傣剧
        一、庆典仪式与族群记忆的建构
        二、傣剧在仪式中的象征意义
        三、傣剧《刀安仁》——英雄形象的塑造与族群记忆的结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傣剧的变迁与记忆的重建——从族群艺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傣剧的变迁与身份的确立
        一、傣剧的民族化与剧种身份的确立
        二、从民间剧团到国有专业剧团的转变
    第二节 记忆的重构:政府主导下的“非遗保护”
        一、入列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傣剧保护
    第三节 傣剧艺术的多元文化价值
        一、傣剧艺术的文化认同与凝聚价值
        二、傣剧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傣剧艺术的审美娱乐价值
        四、傣剧艺术的教育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记忆的延续——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元文化空间
    第一节 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维语境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傣剧
        二、现代化语境中的傣剧
        三、多维语境中的傣剧
    第二节 傣剧的传承实践与现实困境
        一、傣剧的传承实践
        二、傣剧生存的时代困境
    第三节 傣剧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构建保护传承体系,营造良好文化生态
        二、增强文化认同,推动创新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一: 傣剧专业演出团体情况表
    附二: 傣剧业余演出团体情况表
参考文献
    (一) 专着
    (二)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中心问题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西方文学经典论争溯源
    第一节 什么是“经典”
        一、汉语中的“经典”流变
        二、西方“经典”流变
    第二节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
        一、俗语文学:现代经典的建构
        二、文学经典的文化功用
        三、回归正统:经典的重评与重构
        四、文化与社会:文学经典研究的范式转变
        五、“拓宽”还是“扞卫”:文学经典的危机
    第三节 国内“五四”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
        一、颠覆与重构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二、媒介文化:新时期新问题
第二章 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第一节 文学经典论争:作为问题的凸显
        一、“经典”一词在研究中的使用
        二、作品“重印”、“重评”中渐次展开的文学经典研究
        三、“重写文学史”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
    第二节 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与文学经典论争场域的重建
        一、1980年代社会分化中的媒介转型
        二、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
        三、出版活动的复苏与文学话语场域的重建
    第三节 以出版为依托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一、以史料挖掘重启文学经典研究
        二、以“重评”展开的文学经典讨论
        三、以“重写文学史”确立的现代文学经典
        四、在“影响的焦虑”中被质疑的文学经典
        五、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竞争
    第四节 文学经典的解构性话语力量的潜滋暗长
        一、“人民”话语中的大众
        二、通俗文化中的大众话语权
        三、文学期刊的分流与启蒙话语的分化
第三章 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第一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媒介文化转型
        一、媒介技术的普及与提升
        二、媒介功能拓展与分化
        三、媒介文化生产机制转变
        四、媒介文化的大众化转向
    第二节 文学研究转型与文学经典论争的学术语境
        一、“经典”作为研究话语使用的总体状况
        二、文学经典论争主体的转变
        三、不断重写的文学史中文学经典的变动
        四、文学批评的转型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解构
        五、激活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西方理论话语
    第三节 “百年文学经典”建构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一、选本引发的经典论争
        二、“文学大师”之争
        三、“百年文学经典”之争
    第四节 媒介文化大众化对文学经典的冲击
        一、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冲击:以金庸小说经典化为例
        二、视觉文化对文学经典文本的冲击:文学经典影视改编之争
        三、消费文化对文学经典价值的冲击
第四章 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第一节 文化媒介化
        一、信息网络化
        二、媒介融合与媒介化社会
        三、媒介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境遇
    第二节 关于当代文学经典的论争
        一、“大师事件”引发的时代与经典关系论争
        二、“伟大的中国小说”:作家参与下的当代文学经典论争
        三、被“炮轰”的文学界:媒介对文学经典论争的策划和影响
        四、当代文学60年回顾与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反思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理论论争与理论探索
        一、文学经典“危机”
        二、文化研究引发的文学经典理论反思
        三、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结语:文学经典理论的重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对莎士比亚的开掘、守望与精神期待——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4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1964:“我们知道的比莎士比亚少?”——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J]. 洪子诚. 文艺研究, 2021(11)
  • [2]川剧对外国戏剧的改编研究[D]. 黄月. 四川师范大学, 2021(04)
  • [3]莎士比亚与中国结缘考[J]. 刘黎,邓亚雄. 外国语言文学, 2020(04)
  • [4]从戏剧到歌剧 ——布里顿歌剧《仲夏夜之梦》创作理路研究[D]. 陈昕言.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D]. 王庆阳. 扬州大学, 2020(06)
  • [6]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D]. 张惟喻.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7]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D]. 刘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D]. 李言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傣族社会的文化记忆:德宏傣剧的艺术人类学考察[D]. 刘佳云. 云南大学, 2016(04)
  • [10]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D]. 张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对莎士比亚的挖掘、观看与精神期待——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40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