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增效的滴灌技术

节水增效的滴灌技术

一、节水增效的滴灌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郝佳敏[1](2021)在《内蒙古通辽市玉米“节水培肥丰产增效技术”的收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若璇[2](2020)在《农户认知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基于阜新地区的调查》文中提出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己经意识到水资源危机的存在性和紧迫性,尤其在东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农业作为我国最大的用水部门,节水空间广大,所以实施节水农业、投入节水技术对于缓解目前的缺水状况至关重要,且发展节水农业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减少贫困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宏观数据表明,节水滴灌技术明明具有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和丰产增收等效用,却一直未被广泛采用。基于此,本文以阜新地区为调研地点,以杂粮种植户为调研对象,共获取294份有效问卷,并以调研结果为依据通过描述性数据统计分析了解了当地农户节水滴灌技术认知及采用现状,且以此为基础做了农户认知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影响的统计分析,最后运用二元Logistics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农户认知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农户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的便利程度认知、农户对节水滴灌技术节省劳动力水平认知、农户对节水滴灌技术增产增收效果认知以及农户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风险认知、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户经营的全部耕地面积、农户是否为示范户、农户对政府技术宣传情况满意度这几个因素对农户节水滴灌技术采用具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农户对节水滴灌技术节省劳动力水平认知、农户对节水滴灌技术增产增收效果认知、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户经营的全部耕地面积、农户是否为示范户、农户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的便利程度认知、农户对政府技术宣传培训情况满意度这几个因素对农户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呈正向影响;农户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风险认知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呈负向影响。模型中的农户年龄、农户的投资偏好、农业收入占比,务农年限、是否参加技术培训、对政府技术补贴政策满意度这些因素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没有显着影响。通过对农户认知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影响的分析,结合阜新地区节水农业的发展现状,为促使节水滴灌技术被广泛采用,本文分别从政府、社会、农户等方面为推动调研地节水滴灌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出建设性意见:加强节水滴灌技术采用相关的宣传与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节水滴灌技术培训、完善技术采用相关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与周围示范户的沟通、提高农户们的互联网利用频率。

戚迎龙[3](2020)在《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机制及其模拟研究》文中指出由于西辽河流域农业用水量的逐年增加,导致地下水超采的问题日益突出,必然要求限制农业水资源的使用,而推行节水优先的用水理念,要求有适宜的灌溉技术配合科学合理的水分调控手段才能兼顾稳产和节约农业水资源。基于当地的背景和需求,围绕西辽河流域玉米灌溉技术的优选、分阶段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及水分消耗利用的调控机制、农业水模型比选及使用过程中的参数敏感性和模拟精度问题,开展了田间试验和模型模拟研究,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覆膜提高了玉米生育前期及快速生长期的叶面积指数,缩短了群体冠层发育时间。在播后75d内提高了 1m 土层贮水量达3.9%~15.7%,冠层发育完全后接近或小于裸地。土壤热增减随水分供应与消耗呈现交替循环的波动性,覆膜明显增加了生育前期及快速生长期土壤温度,5cm 土层75d多得到44.92℃的日均地积温,显着表现在井灌水和降雨后至地温回升期,能稳定地温振幅且在土壤冷凉时获得更多的地积温。综合效益分析得出膜下滴灌仅技术效果得分最高,而覆土浅埋滴灌获得经济效益最高分0.369和环境效益最高分0.577使其总分1.012排序第一,优选为适宜的灌溉技术。(2)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参数±10%变化时全生育期土壤蒸发量E、作物蒸腾量T、蒸散量ET最大值较最小值分别高18.72%、25.37%、19.9%。模拟E的敏感参数为土壤表层可蒸发水量TEW、生长中期基础作物系数Kcb(mid),其全局敏感性指数为0.662、0.321,是不敏感参数均值的33.6~69.4倍。模拟T的敏感参数为根系不受水分胁迫的临界土壤贮水量Wj、Kcb(mid)、田间持水量Wfc,其敏感性指数为0.569、0.485、0.455,是不敏感参数均值的34.5~43倍。(3)AquaCrop和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比较相似地表达了冠层发育到最大而未开始衰减期间玉米对土壤水分的消耗过程,而对快速生长期与后期1m 土层贮水量SWS的模拟差异大。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低估SWS的情形较多,AquaCrop模型多数情况模拟正负偏差分布较均匀而在SWS偏低时会高估。AquaCrop模型描述各生育期蒸散量ETstage因亏水情形而变化的能力略优于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2 模型模拟 ETstage 的均方根误差 NRMSE 分别为 8.158%~9.510%、5.980%~15.022%。AquaCrop的模拟精度总体略优,推荐为适宜于当地覆土浅埋滴灌的玉米水分管理模型。(4)分阶段亏水(0.6ETc)对玉米冠层覆盖度CC影响最小的情形是初期亏水(DI-α),不会影响生殖阶段的冠层水平。快速生长期亏水(DI-β)降低冠层快速发育期间CC的同时会持续影响至生殖阶段。中期亏水(DI-γ)会降低冠层维持在最大水平的持续时间而引起冠层早衰。初期及快速生长期连续亏水(DI-αβ)明显降低了生殖阶段CC。快速生长期及中期连续亏水(DI-βγ)削弱冠层的程度最深。相比全生育期充分灌溉FI,单阶段亏水降低了 3.27%~10.91%的最终生物量B,2阶段连续亏水减少B达16.84%~25.86%。分阶段亏水不同情形玉米籽粒产量Y由高而低排序为:DI-α、DI-β、DI-γ、DI-αγ、DI-αβ、DI-βγ,初期亏水不显着影响籽粒产量。初期或快速生长期亏水均能促使更多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籽粒,而生殖阶段亏水会降低收获指数HI,不同情形2阶段亏水均降低了HI。快速生长冠层期间亏水会持续影响到中期蒸散量ETmid,会削弱生殖阶段蒸腾能力,而初期亏水并不降低ETmid。初期亏水对生育期总蒸散量ET影响程度最小,冠层快速生长期间或生殖过程的单个生育阶段亏水均显着降低了 ET。相比充分灌溉FI,相邻2阶段连续段亏水处理DI-αβ、DI-βγ降低了10.40%~12.32%、12.01%~13.14%的ET。初期亏水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显着高于单阶段亏水发生在生殖阶段的WUE,2阶段连续亏水对Y和WUE均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快速生长期及中期连续亏水的WUE最低。生长初期0.6ETc的亏水可做到节水增效稳产,是最佳的分阶段亏水调控方式。(5)AquaCrop模型原始参数不能有效描述不同分阶段亏水情形对作物系统产生的变化,本研究校准取得的一套修正模型参数可获得较好的模拟精度,各项模拟指标的平均绝对误差比原始参数低25.39%~67.08%。模型对CC、Bi(随时间变化的生物量)测量值较低和较高时模拟精度高,而对CC快速变化阶段模拟误差大,在茎叶快速生长的前半段会明显高估生物量。模拟充分灌溉CC的NRMSE为7.523%~9.865%,模拟单阶段、相邻2阶段连续亏水CC的NRMSE分别为6.395%~18.714%、11.935%~19.537%;模拟Bi时充分灌溉、单阶段亏水、相邻2阶段连续亏水的NRMSE分别为 10.718%~11.810%、12.852%~20.372%、17.588%~26.033%。AquaCrop 模型对全生育期充分灌溉情形模拟效果更好,而有水分亏缺时误差增大,2阶段连续亏水情形下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状况的模拟精度明显降低,模型使用时须注意此缺点而避免决策失误,此模型描述生物量与作物蒸腾的关系及水分亏缺的响应程度方面仍须从机理方面做出改进。

王振华,陈学庚,郑旭荣,范文波,李文昊,宗睿[4](2020)在《关于我国大田滴灌未来发展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滴灌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的精量灌溉技术之一。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研究项目"中国大田滴灌发展战略研究",系统梳理了滴灌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阐明了对我国大田滴灌的总体认识;结合新疆滴灌节水技术发展过程,从区域发展、自动化程度、系统能耗、管理标准规范、水肥利用效率及残膜污染等方面深刻剖析了我国大田滴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大田滴灌发展建议:制定分区分级分步骤发展规划,创新发展滴灌信息化和自动化关键技术及设备,因地制宜发展自压滴灌,滴灌技术应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高滴灌系统水肥利用效率及推动实现膜下滴灌生态可持续等;形成了滴灌技术分区发展与工程建设、灌排管网一体化及自动化协同建设、规模化自压自动化滴灌系统科技攻关及工程建设、长期滴灌节水增效与生态可持续研究等适合我国大田滴灌发展战略。为促进滴灌技术可持续发展,支撑"节水优先"思想,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提供一定思路和支撑。

张倩[5](2020)在《基于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的西辽河流域玉米生产效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新技术、作物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内蒙古粮食主产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西辽河流域,玉米产量连续十几年获得丰收,但是,制约着玉米增产增效的问题逐渐显示出来,水肥高效利用和高产之间的不匹配,传统的灌溉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磷肥、氮肥利用效率低,加上西辽河流域生产条件春旱春寒的特点,玉米产量不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科研院所、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玉米生产种植主体联合研发集成了一项玉米高产高效的水肥一体化和无地膜残留的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在西辽河流域进行了大面积的试验推广。本文以内蒙古西辽河流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2019西辽河流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传统技术下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88,存在着明显的技术效率损失;无膜浅埋滴灌技术下的玉米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94,技术效率较大提高,实现了节本增产。基于此,提出大力推进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示范应用,加大农业科技服务投入,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马文瑞[6](2020)在《香山压砂瓜增产提质增效机理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香山压砂地西瓜产量和品质协调优化的问题,采用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系统的研究不同水质、不同嫁接品种、水肥气热各因素及其耦合对新、老砂地压砂瓜生长、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为宁夏压砂瓜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两种瓜型三种水质对压砂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椭圆形和方形压砂瓜,在混合水(微咸水:净水=1:1)滴灌下,比微咸水滴灌下的产量分别增加15.6%和9.9%;在净水滴灌下,比微咸水滴灌下的产量分别增加31.1%和12.9%。两种瓜形的压砂瓜,在混合水滴灌下,压砂瓜地土壤pH较低,比微咸水滴灌下的土壤全盐量分别减少21.9%和16.4%,碱解氮含量分别降低29.4%和11.6%,混合水灌溉下的压砂瓜产量次于净水灌溉,但压砂瓜中的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净水灌溉且接近微咸水,生产成本较净化水灌溉下降50%,可作为中卫香山压砂瓜灌溉最适宜的水质。(2)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在老砂地条件下三个灌溉定额水平及三个施肥量水平组合处理对三种西瓜品种的生长、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沙漠风暴比甘肃金城和富友金城平均产量分别提高10.02%和10.54%,产量最高的处理为沙漠风暴+高水+高肥组合,达到了5259.72kg/667m2。沙漠风暴也比甘肃金城和富友金城平均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提高6.5%和4.3%,沙漠风暴比甘肃金城和富友金城的平均维生素C含量提高13.3%和9.7%。此外,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最高的为沙漠风暴+中水+高肥组合的6.58%。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三个处理均属于沙漠风暴品种,含量最高的为沙漠风暴+高水+高肥组合的12.84mg/100g,所以相比其他两个品种,沙漠风暴是更适宜香山地区老砂地种植的品种。(3)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补施硒肥对富友金城压砂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补施富硒有机肥不仅能够降低总酸含量,还可以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硒的含量。处理3、处理2和处理1的产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大了 7.4%、6.3%和1.1%,处理1的硒含量分别比处理2和处理3增加184.4%和903.1%。综合各处理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本试验最优处理为处理1,验证了补施硒肥能够有效提升压砂瓜的硒含量和产量。(4)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水肥气热耦合对压砂瓜生理特性、光合作用、品质及产量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水、肥、气、热四因素对压砂瓜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品质和产量的主次影响顺序、各因素影响显着性及变化规律,确定试验方案的最优组合。试验表明:各因素影响产量的主次顺序为:灌溉定额(A)>通气性(C)>施肥量(B)>砂层颜色深度(D)。灌溉定额、施肥量和通气性对产量的影响显着,砂层颜色程度对产量影响不显着,产量随着灌溉定额、通气性和施肥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砂层颜色深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最优组合方案为:A3B3C1D3,灌溉定额144m3/667m2、施肥量14kg/667m2、通气性为深耕、草木灰比例为1:1、。若进一步考虑水分利用效率和次要因素D,最优组合方案应该为A3B3C1D1,灌溉定额144m3/667m2、施肥量14kg/667m2、通气性为深耕、草木灰比例为1:3。

张哲晰,穆月英,侯玲玲,杨鑫[7](2019)在《环渤海地区滴灌的资源与经济效应——政府与农户目标一致性检验》文中指出水资源是关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协调政府与农民关于增效与增收的目标出发,以2017年中国环渤海设施蔬菜主产地蔬菜专业村357个蔬菜种植户调研数据为例,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及条件混合过程(CMP)、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与工具变量分位数(IVQR)方法,对滴灌技术推广的约束因素与增效增收能力进行分析,探索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水资源稀缺程度较高的蔬菜主产地,种植年限较短,但家庭资本充裕且对节水知识了解程度越高的蔬菜种植户更倾向于采用滴灌技术;②滴灌技术具有明显的增效增收作用,蔬菜种植户采用滴灌技术后,每吨灌溉水产出可增加17.16 kg蔬菜,增收45.90元,具有推广的长效动力;③滴灌技术的产出与经济效应存在"马太效应",对于生产条件好的农户而言,滴灌技术的产出与经济效应更加明显;④技术供给层面的灌溉制度设计不健全、设备工程设计与质量较差、培训与售后服务不足,农户技术应用层面的专业知识与技术缺乏、与现代农业对接能力弱,以及政府层面的补贴不够科学、到位是影响农户滴灌技术采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需要加以注意,此外,灌溉水价的适当提高,将有助于加快田间节水技术的推广。

康绍忠[8](2019)在《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推动农业适水发展与绿色高效节水》文中指出针对《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提出的农业节水增效行动及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和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两项节水重点任务,结合研究成果和考察实例,从推动适水农业发展、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重在解决农业高效节水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等四方面提出贯彻落实具体建议,为农业节水发展提供了思路、对策。

唐汉,王金武,徐常塑,周文琪,王金峰,王秀[9](2019)在《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分析》文中提出化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基础物质之一,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高效高产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其长期盲目过量施用所引发的系列农产品安全、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显,如何有效权衡粮食产量品质及生态安全与化肥减施增效间关系成为需要解决的系统工程问题。根据对科学施肥技术迫切需求,综合评价了中国化肥施用现状与形势,重点阐述分析了国内外测土配方施肥、缓控释肥施用、精准变量施肥、灌溉施肥及部分大宗农作物典型施肥等现代施肥技术的研究进展、技术特点、应用概况及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农业发展需求分析了我国化肥施用的发展趁势,提出未来主要发展建议,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化肥减施增效科学管理技术体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王桂荣[10](2017)在《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及推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北省位于我国缺水最严重的海河流域,是华北地区地下水严重漏斗区,可用水量只有世界平均用水量的1/28。农业是河北省用水量和耗水量最大的产业,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但农业灌溉存在灌溉水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低和用水浪费严重问题,呈现“短缺-超采-低效-浪费”的现状。为解决农业节水问题,农业科技人员在国家项目的支持下,经过10多年的研发,构建了一系列的种植业高效用水模式。本文选择典型的粮食、蔬菜、果树高效用水技术模式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对其技术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以及农户采纳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对河北省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进行效益评价。其中,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8412.18元/公顷、5699.3元/公顷、1352.56元/公顷,综合效益为15464.04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1876.59%、34.46%、8.65%、49.92%;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1073.07元/公顷、1495.71元/公顷、126.14元/公顷,综合效益为2694.92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24.19%、9.38%、0.78%、8.35%;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876.76元/公顷、743.06元/公顷、1691.61元/公顷,综合效益为3311.43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99.74%、7.55%、12.82%、26.88%;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5239.92元/公顷、4630.59元/公顷、216.96元/公顷、综合效益为10087.47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2.33%、6.46%、2.45%、3.3%;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10591.42元/公顷、8729.63元/公顷、313.71元/公顷,综合效益为19634.76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52.81%、29.96%、11.22%、37.77%;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2172.92元/公顷、3451.23元/公顷、75.17元/公顷,综合效益为5699.32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3.69%、13.27%、1.23%、5.83%。其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得出,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分别为0.863、0.907、0.912、0.834、0.692、0.825,都存在一定的技术效率非有效性,存在技术模式生产要素投入配置不合理,规模与投入产出不相匹配的现象。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优势未完全发挥,存在着较大的技术效率改进空间,潜力有待挖掘。从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技术效率主要受技术培训的影响;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主要受经营面积、增加投资、技术培训、参加保险和土地细碎化程度的影响;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技术效率主要受户主年龄、技术培训和经营面积的影响。其中,技术培训是影响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第三,以小麦玉米三大高效用水技术模式为例,基于结构方程对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得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技术模式综合效益均有正向作用,其中社会效益对其作用最大,影响系数达到0.369;生态效益影响系数为0.190;经济效益影响系数为0.169。说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技术模式的综合效益作用较大。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看,三者呈相互促进关系。三种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优势在于省工、省水、省肥、省药。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更加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和肥料的利用;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更加注重对中低平原浅层咸水的利用开发,避免大量开采地下水;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更加注重作物潜力的开发,利用两年三熟代替一年两熟制度,土地修养生息的同时,发挥对雨水利用。三种技术模式各有优点,同时三种高效用水技术模型结合两晚技术,提高了作物产量,对地区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第四,分析了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校用水技术模式推广现状、途径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小麦玉米为例,运用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采用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技术模式属性特征不同,同一因素对农户采用不同类型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影响差异明显。受教育程度、对技术模式了解程度、是否省肥和减少成本的认知、是否参加技术培训、是否需要政府补贴对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采用呈正向影响,而土地细碎化程度、是否省工的认知对其采用呈负向影响。户主年龄、经营规模、耕地细碎化程度、对技术模式了解程度、是否省工和减少成本的认知、是否需要政府补贴对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的采用起到正向影响,而家庭总收入、是否增加产量的认知对其采用呈负向影响。户主年龄、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土地细碎化程度、了解技术模式、是否增加产量的认知对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的采用起到正向影响。是否省水的认知对三种技术模式采用的影响不显着,说明农民对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节水功能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只考虑了其他因素。技术培训对三种技术模式的采用都起到正向影响。最后,从简化技术模式,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加强针对性技术培训,创造技术传播氛围;用好技术补贴和保险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牵住水价改革牛鼻子,提高技术传播效率;加强管理组织建设,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以上途径,为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推广,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经济价值奠定基础。

二、节水增效的滴灌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水增效的滴灌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农户认知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基于阜新地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农户认知的相关研究
        1.3.2 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的相关研究
        1.3.3 农户认知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认知理论
        2.2.2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理论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3.1.1 问卷设计
        3.1.2 数据来源
    3.2 样本特征
        3.2.1 个体及家庭特征
        3.2.2 生产经营特征
        3.2.3 政府支持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认知和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4.1 农户认知现状
        4.1.1 农户技术认知
        4.1.2 农户增效认知
        4.1.3 农户风险认知
    4.2 农户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
        4.2.1 技术采用比例
        4.2.2 技术采用面积
        4.2.3 技术采用效果
        4.2.4 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与技术采用行为
        4.2.5 农户生产经营特征与技术采用行为
        4.2.6 政府支持与技术采用行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认知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农户认知与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交叉分析
        5.1.1 农户技术认知与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
        5.1.2 农户增效认知与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
        5.1.3 农户风险认知与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
    5.2 农户认知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影响计量分析
        5.2.1 模型选择
        5.2.2 模型的设定与变量的设计
        5.2.3 模型检验
        5.2.4 模型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加强节水滴灌技术采用相关的宣传与指导
        6.2.2 开展多种形式的节水滴灌技术培训
        6.2.3 完善技术采用相关补贴政策
        6.2.4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6.2.5 加强与周围示范户的沟通交流
        6.2.6 提升互联网利用频率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节水滴灌技术采用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3)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机制及其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评价与优选
        1.2.2 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与水分利用的影响及其灌溉调控机制
        1.2.3 农业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1.2.4 基于双作物系数理论估算蒸发蒸腾量的模型模拟
        1.2.5 AquaCrop模型对作物-土壤系统的模拟
    1.3 小结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与方案
        2.2.1 地膜覆盖对滴灌土壤水热的调控及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评价优选
        2.2.2 模拟蒸发蒸腾量及田间土壤水分动态的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2.2.3 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水分亏缺调控机制的试验研究
        2.2.4 玉米覆土浅埋滴灌应用不同模型的精度比选
        2.2.5 AquaCrop模型对玉米分阶段亏水情形系统模拟与精度分析
    2.3 田间观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2.3.1 土壤基础理化性质
        2.3.2 玉米株高及冠层发育
        2.3.3 玉米地上生物量
        2.3.4 玉米氮磷钾养分含量
        2.3.5 土壤含水率
        2.3.6 蒸发蒸腾量
        2.3.7 土壤温度
        2.3.8 玉米籽粒产量
    2.4 模型与算法
        2.4.1 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
        2.4.2 AquaCrop模型
        2.4.3 拓展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检验(EFAST)
    2.5 数据统计方法
        2.5.1 数据运算及统计指标
        2.5.2 模拟误差评价
3 覆膜对滴灌土壤水热的调控及玉米灌溉技术评价优选
    3.1 覆膜对玉米冠层发育及滴灌土壤水热的影响
        3.1.1 覆膜对滴灌玉米冠层叶片发育的影响
        3.1.2 覆膜对滴灌土壤1m土层贮水量的影响
        3.1.3 覆膜对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
        3.1.4 覆膜对滴灌土壤水热动态的影响
    3.2 西辽河流域玉米节水灌溉技术评价与优选
        3.2.1 技术优选方法与评价模型构建
        3.2.2 各评价指标值及数据规范化处理
        3.2.3 构造比较矩阵与判断矩阵
        3.2.4 矩阵计算与层次排序
        3.2.5 一致性检验
        3.2.6 各节水灌溉技术总得分及其综合评价
    3.3 小结与讨论
        3.3.1 讨论
        3.3.2 小结
4 覆土浅埋滴灌分阶段水分亏缺对玉米生长、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4.1 各生育阶段的蒸散发耗水量
    4.2 玉米冠层发育过程
    4.3 最终生物量、籽粒产量及其收获指数
    4.4 全生育期蒸散发耗水总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4.5 小结与讨论
        4.5.1 讨论
        4.5.2 小结
5 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参数及ET_0的气象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5.1 浅埋滴灌典型种植区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的气象参数敏感性分析
        5.1.1 数据运算过程
        5.1.2 气象因子与ET_0的相关性
        5.1.3 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指数
        5.1.4 不同条件下ET_0的分布
    5.2 基于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的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5.2.1 模型运算所须的田间试验数据
        5.2.2 数据处理与敏感性检验运算流程
        5.2.3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指数
        5.2.4 敏感参数对土壤蒸发及作物蒸腾的影响
        5.2.5 土壤蒸发、作物蒸腾总量为最值条件下的耗水过程
    5.3 小结与讨论
        5.3.1 讨论
        5.3.2 小结
6 AquaCrop与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模拟土壤水及蒸散发的精度对比
    6.1 AquaCrop与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的参数化及精度评价指标
    6.2 不同模型模拟土壤水分的对比
        6.2.1 生育期土壤贮水量连续模拟值与离散测量值
        6.2.2 土壤贮水量模拟值和测量值的关系
        6.2.3 模拟土壤贮水量的误差评价指标
    6.3 不同模型模拟各生育阶段蒸散发耗水量对比
        6.3.1 蒸散发耗水量的模拟值和测量值
        6.3.2 蒸散发耗水量模拟值和测量值的关系
        6.3.3 模拟各生育阶段蒸散发耗水量的误差评价指标
    6.4 小结与讨论
        6.4.1 讨论
        6.4.2 小结
7 AquaCrop模型对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的系统模拟与精度分析
    7.1 AquaCrop模型的参数化及精度评价指标
    7.2 AquaCrop模拟冠层覆盖度
        7.2.1 冠层覆盖度CC模拟值与测量值的对比
        7.2.2 冠层覆盖度CC模拟误差分析及变化趋势
    7.3 AquaCrop模拟生物量积累
        7.3.1 生育期内地上生物量Bi模拟值与测量值的对比
        7.3.2 生物量Bi模拟误差分析及变化趋势
    7.4 AquaCrop模拟总蒸散量和水分生产力
        7.4.1 模拟值与测量值的对比
        7.4.2 模拟误差分析及变化趋势
    7.5 AquaCrop模拟最终生物量、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
        7.5.1 模拟值与测量值的对比
        7.5.2 模拟误差分析及变化趋势
    7.6 小结与讨论
        7.6.1 讨论
        7.6.2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揭示了滴灌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的调控机制
        8.1.2 综合评价选出了适宜节水灌溉技术
        8.1.3 揭示了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水分亏缺的调控机制
        8.1.4 取得了模型全局敏感参数并探讨了玉米田蒸散发耗水结构变化的成因
        8.1.5 基于分阶段亏水试验对比了2个模型的模拟精度而选出适宜模型
        8.1.6 获得了一套适宜的作物-水模型参数并找到模型精度的变化规律
    8.2 本文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关于我国大田滴灌未来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滴灌的发展历史
2 对我国大田滴灌的总体认识
3 新疆滴灌节水发展历程
    3.1 膜下滴灌技术的试验摸索阶段(1996年—1998年)
    3.2 滴灌技术的大力推广阶段(1999年—2007年)
    3.3 滴灌技术推广与节水增效并存发展阶段(2008年—2014年)
    3.4 滴灌技术规模趋稳、提质、增效、内涵发展阶段(2015年—2017年)
4 我国大田滴灌发展存在问题与建议
    4.1 国家大田滴灌区域发展不平衡,亟需国家顶层设计
    4.2 滴灌工程建设投入以政府为主,部分灌区农民投入缺乏积极性
    4.3 滴灌工程关键设备、材料整体科技含量及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
    4.4 滴灌系统能耗高,节能减排压力大
    4.5 滴灌技术缺乏有效的管理标准规范,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4.6 滴灌水肥利用效率不高,残膜污染严重
5 关于大田滴灌发展的思考
    5.1 指导思想
    5.2 发展目标
        5.2.1 因地制宜,分区分级
        5.2.2 政府主导,多元投入
        5.2.3 规模适度,标准规范
        5.2.4 节能降耗,提质增效
    5.3 滴灌工程建设目标
        5.3.1 “四化”的具体内涵
        (1)水质处理自动化:
        (2)输水管道化:
        (3)滴灌均匀化:
        (4)管理信息化:
        5.3.2 五个显着特征的具体内涵
        (1)集中连片:
        (2)设施完善:
        (3)技术先进:
        (4)管理规范:
        (5)效益显着:
6 中国大田滴灌发展战略
    6.1 大田滴灌技术分区发展与工程建设
    6.2 大田滴灌灌排管网一体化及自动化协同建设
        (1)统筹规划滴灌灌排管网一体化。
        (2)推进大田滴灌灌排系统管网化、自动化研究。
        (3)逐步实现大田滴灌灌排系统信息化和自动化。
    6.3 规模化自压自动化滴灌系统科技攻关及工程建设
    6.4 长期滴灌节水增效与生态可持续研究

(5)基于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的西辽河流域玉米生产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无膜浅埋滴灌技术
        2.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1.3 规模报酬
    2.2 理论基础
        2.2.1 要素组合理论
        2.2.2 农业现代化理论
        2.2.3 理性“经济人”
    2.3 国外研究
        2.3.1 浅埋滴灌技术
        2.3.2 生产效率
        2.3.3 玉米成本收益
    2.4 国内研究
        2.4.1 无膜浅埋滴灌技术
        2.4.2 玉米生产效率
        2.4.3 玉米成本收益
        2.4.4 生产效率测算方式
        2.4.5 玉米生产效率影响因素
    2.5 文献评述
3 西辽河流域无膜浅埋滴灌玉米种植情况分析
    3.1 西辽河流域地理概述
    3.2 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总值
    3.3 西辽河流域无膜浅埋滴灌玉米种植产量增加,占内蒙古比重有所降低
    3.4 西辽河流域无膜浅埋滴灌玉米种植面积波动上升
4 西辽河流域无膜浅埋滴灌玉米生产成本结构及收益比较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成本构成及成本收益对比
    4.3 无膜浅埋滴灌玉米不同种植规模下收益对比
5 西辽河流域无膜浅埋滴灌玉米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5.1 模型建立
    5.2 指标选取
    5.3 生产效率分析
        5.3.1 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5.3.2 规模效率分析及规模报酬分析
        5.3.3 纯技术效率分析
    5.4 投入要素分析
6 无膜浅埋滴灌玉米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1 模型建立
    6.2 指标意义及选取
    6.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6.4 Tobit模型回归分析
7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1.1 通过传统灌溉方式和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对比得到的结论
        7.1.2 通过综合技术效率分解得到的结论
        7.1.3 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得到的结论
        7.1.4 无膜浅埋滴灌技术下玉米生产得到的结论
    7.2 建议
        7.2.1 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克服不足
        7.2.2 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
        7.2.3 根据实际生产合理调整规模,向适度规模发展
        7.2.4 加大对对农业科技创新以及配套生产设备的补贴力度
        7.2.5 不同经营主体合理控制成本
        7.2.6 强化政府在推进农业科学技术中职责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香山压砂瓜增产提质增效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情况
    2.4 水文地质
    2.5 土壤情况
    2.6 经济情况
第三章 微咸水及其淡化水对压砂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水肥耦合对不同品种压砂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补施硒肥对压砂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正交设计的香山压砂瓜水肥气热耦合试验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7)环渤海地区滴灌的资源与经济效应——政府与农户目标一致性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理论模型
    2.1 政府与农户目标的理论分析
    2.2 灌溉水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2.3 农户滴灌技术采用的影响机制分析
3 研究方法与数据
    3.1 估计方法
        3.1.1 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方法
        3.1.2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
        3.1.3 工具变量分位数方法
    3.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3.2.1 数据来源
        3.2.2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4 结果与分析
    4.1 政府与农户目标一致性检验结果
    4.2 政府与农户目标一致性的稳健性检验结果
    4.3 政府与农户目标一致性的异质性检验结果
5 结论与政策启示
    5.1 结论
    5.2 政策启示

(8)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推动农业适水发展与绿色高效节水(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动适水农业发展
二、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
三、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
四、重在解决农业高效节水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1. 高度重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农艺技术的配套集成, 大力推广作物水肥药一体化技术
    2. 高度关注灌溉作物生产的“三高三低”现象, 大力推广特色经济作物节水调质优产高效灌溉技术
    3. 高度重视高效节水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建立与完善高效节水灌溉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
    4. 完善农业节水试验与用水监测网络, 建立农业节水补偿机制, 建设高效节水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
    5. 加强变化环境下农业高效节水科研工作, 确定科学合理的节水标准, 开发经济、可靠、耐用、适应性广的先进实用节水技术

(9)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化肥施用现状与形势
    1.1 化肥施用现状
    1.2 化肥施用形势
2 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2.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2 缓控释肥施用技术
    2.3 精准变量施肥技术
    2.4 灌溉施肥技术
        2.4.1 地表灌溉施肥技术
        2.4.2 滴灌施肥技术
        2.4.3 微喷灌施肥技术
    2.5 大宗农作物典型施肥技术
        2.5.1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2.5.2 玉米机械化施肥技术
        2.5.3 小麦机械化施肥技术
3 发展趋势分析与建议

(10)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及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和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图
        1.4.2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高效用水的概念与内涵
        2.1.2 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及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2.1.3 成本效益概念
        2.1.4 技术效率概念
        2.1.5 效益评价概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成本-效益理论
        2.2.2 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博弈论理论
        2.2.5 行为经济学理论
    2.3 小结
3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主导模式概述
    3.1 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3.1.1 实施背景
        3.1.2 技术模式简介
        3.1.3 实施内容及要点
        3.1.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3.2 小麦玉米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
        3.2.1 实施背景
        3.2.2 技术模式简介
        3.2.3 实施内容及要点
        3.2.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3.3 小麦玉米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
        3.3.1 实施背景
        3.3.2 技术模式简介
        3.3.3 实施内容及要点
        3.3.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3.4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3.4.1 实施背景
        3.4.2 技术模式简介
        3.4.3 实施内容及要点
        3.4.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3.5 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3.5.1 实施背景
        3.5.2 技术模式简介
        3.5.3 实施内容及要点
        3.5.4 技术模式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3.6 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
        3.6.1 实施背景
        3.6.2 技术模式简介
        3.6.3 实施内容及要点
        3.6.4 技术模式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3.7 小结
4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4.1 河北省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4.1.1 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4.1.2 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4.1.3 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4.2 河北省果蔬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4.2.1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4.2.2 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4.2.3 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4.3 小结
5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5.1 数据包络分析法
    5.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5.3 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5.3.1 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5.3.2 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5.3.3 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5.4 果蔬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5.4.1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5.4.2 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5.4.3 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5.5 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小麦玉米为例
        5.5.1 研究模型
        5.5.2 指标选取和研究假设
        5.5.3 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5.4 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5.5 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6 小结
6 基于结构方程的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综合效益分析——以小麦玉米为例
    6.1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
    6.2 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解释
        6.2.1 指标体系构建
        6.2.2 评价指标解释
    6.3 研究假设
        6.3.1 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关系
        6.3.2 社会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关系
        6.3.3 生态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关系
        6.3.4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关系
    6.4 数据来源说明
    6.5 分析结果
        6.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6.5.2 结构方程分析
    6.6 小结
7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推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7.1 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推广现状
    7.2 推广主要途径和方法
        7.2.1 依托项目进行示范推广
        7.2.2 以行政手段进行推广
        7.2.3 以观摩宣传培训进行推广
    7.3 推广存在的问题
        7.3.1 政府推广与科研单位技术服务衔接不够
        7.3.2 政府补贴政策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7.3.3 节水激励机制不健全
        7.3.4 农户的主体意识不强
        7.3.5 农户劳动力素质偏低,技术操作不规范
    7.4 农户采用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7.5 变量选择与理论假设
    7.6 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7.7 计量分析
    7.8 小结
8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模式推广对策与建议
    8.1 简化技术模式,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8.2 加强针对性技术培训,创造技术传播氛围
    8.3 用好技术补贴和保险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
    8.4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
    8.5 牵住水价改革牛鼻子,提高技术传播效率
    8.6 加强管理组织建设,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
9 主要结论和不足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存在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节水增效的滴灌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通辽市玉米“节水培肥丰产增效技术”的收益研究[D]. 郝佳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农户认知对节水滴灌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基于阜新地区的调查[D]. 刘若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3]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机制及其模拟研究[D]. 戚迎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4]关于我国大田滴灌未来发展的思考[J]. 王振华,陈学庚,郑旭荣,范文波,李文昊,宗睿.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04)
  • [5]基于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的西辽河流域玉米生产效率研究[D]. 张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香山压砂瓜增产提质增效机理试验研究[D]. 马文瑞. 宁夏大学, 2020
  • [7]环渤海地区滴灌的资源与经济效应——政府与农户目标一致性检验[J]. 张哲晰,穆月英,侯玲玲,杨鑫. 资源科学, 2019(08)
  • [8]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推动农业适水发展与绿色高效节水[J]. 康绍忠. 中国水利, 2019(13)
  • [9]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分析[J]. 唐汉,王金武,徐常塑,周文琪,王金峰,王秀.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4)
  • [10]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及推广研究[D]. 王桂荣. 东北农业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节水增效的滴灌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