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世界商务区周边交通组织原则及实施方法简介

北京新世界商务区周边交通组织原则及实施方法简介

一、浅述北京新世界商区周边区域交通组织原则和实施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猛[1](2020)在《A公司Y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已经跨过了前期分散、无序的竞争阶段,目前呈现出加速整合的行业态势,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整体利润率的下降,房地产企业从拿地就能赚到钱的暴利经营时代逐渐转向紧跟政策审慎经营的发展过程,对于资金的周转速度和项目的去化周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迫切需要通过营销策略优化,实现快速去化和高溢价,及时回笼资金,提升品牌形象。针对以上市场和行业现状,本文选择A公司Y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以现有的市场营销系列理论和房地产行业营销理论为指导,利用STP、4P、PEST、SWOT、波特五力等分析模型为工具,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Y项目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发现,Y项目营销过程中主要存在项目开盘初期业绩不达标和项目部分户型产品去化慢等问题,并立足Y项目内外部环境和结构化访谈结果,对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认为是Y项目在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针对这些缺陷,本文提出了营销组合策略优化建议,以期通过营销策略优化,提升A公司营销水平和Y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为后续Y项目的营销去化奠定基础。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和结论,不仅为Y项目后续产品的营销水平起到改进提升作用,还对广州市场的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同类型分析提供了借鉴参考,也对解决目前房地产企业面临共性营销策略问题有所帮助。

丁潇颖[2](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李紫妍[3](2019)在《历史环境保护更新视角下的肇庆端州古城内街坊单元分类导控研究》文中认为肇庆端州古城始建于北宋皇佑五年,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拥有完整城墙的宋代古城。由于过去半个世纪端州古城的建设行为缺乏整体规划与引导,古城风貌受到极大的破坏。在2015年,端州古城墙入选《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名单》,以此为契机,端州古城复兴工程正式启动。本文通过对端州古城历史发展与空间现状特征进行挖掘,对古城保护价值要素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建立基于保护价值要素的端州古城街坊单元分类导控体系,对古城的拆、建、改等建造行为提供具体的指引与策略。本文借助现有的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相关理论及方法,以端州古城基本空间单元——街坊单元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背景与理论研究:通过对现行国内外历史环境保护、古城保护理论进行研究,对肇庆端州古城古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对街坊单元特征、保护控制与引导方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并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案例,梳理出文本的研究逻辑与方法。(2)对街坊单元保护价值要素进行归纳:通过对端州古城历史发展与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端州古城内街坊单元空间感知、肌理与容量、场所感知、建筑这四类保护价值要素,并对每一类型价值要素进行二级细分,形成街坊单元保护价值要素体系,为构建分类导控体系提供研究基础。(3)对端州古城街坊单元进行划分与分类:基于街坊单元保护价值要素,将端州古城划分成24个街坊单元,分为以历史场景为导控核心、以城墙为导控核心、以历史街巷为导控核心、以学校为导控核心、以肌理与容量为导控核心5个类型,并二级细分为13个小类。(4)构建端州古城街坊单元分类导控体系:基于街坊单元的划分与分类,对应四类保护价值要素,运用空间感知导控、肌理与容量导控、场所构建导控与建筑保护更新导控4种导控方法以及保护控制图则与保护设计导则2种表达方法构建街坊单元分类导控体系,并选取其中3个街坊单元进行分类导控示范,提出具体的保护导控策略。

张怡[4](2018)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设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经济进入重大转折的关键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挂牌成立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已达11个,改革实践和经验探索也在不断加深,形成了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输送了超百项的改革试点经验,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近些年来以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为目标而设立的许多“试验区”、“示范区”、“高新区”、“产业园区”等,所取得的重大改革成果却非常少,大多也没有形成可以向全国复制推广的重要政策经验,甚至被寄予厚望的各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未取得最初的预期成效。探究其中的原因,这和政策试验的推进路径和方式选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可否认,在改革开放初期,相当多的改革试验都首先由地方或基层发起,然后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推向了全国,这一方式被形象地称之为“摸着石头过河”。然而,也需要看到,并不是所有的重大体制改革都采取了由地方试验到形成全国政策这种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路径。此外,由于政策环境和政策课题不同,政策试验的类型也是复杂多样,其演进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不断深入,并非因为一直坚持从地方试验到全国政策制定的改革方式不动摇,而是能够适时根据政策环境和政策课题的变化选择切实可行的改革方式,甚至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政策试验方式也是存在根本区别的。区别于以往的政策试验,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有着独特的推进动力机制,这也是其取得丰富成果的重要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不仅可以更好地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的发展建设,也能为其他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借鉴和制度支撑。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在全面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运用制度创新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政策试验理论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对制度创新推进方式和动力机制展开深入分析,并进而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方式进行一些思考和讨论。本文共分八章,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内容和结构安排、论文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对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渐进式改革、顶层设计等概念进行区分或阐述,对自由贸易试验区涉及到的制度创新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政策试验理论进行论述。第3章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背景、战略意义和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背景,然后对其战略定位进行阐述,最后回顾了发展创立的三个阶段。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具有必然性和重大现实意义,至始至终都是在国家的顶层设计下推动实施的。第4章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本章以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对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开放、事中事后监管等4个方面的制度创新进行总结归纳,每个方面又分若干小部分,最后以表格形式将制度创新成果进行展示。第5章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方式。首先阐述了以往区域性政策试验的推进机制,然后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演进过程进行归纳,并从中发现其与以往区域性政策试验在“试验性质”方面的区别。通过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推进方式和有效动力机制展开分析,阐明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能够不断深入的动力机制。第6章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效果分析。本章主要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运用传统的政策分析方法双重差分法和新近发展的反事实分析法,分别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进出口增长率所反映的制度红利、区域对外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所反映的资本流动效率,以及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GDP增长率所反映的长效经济增长基础这三个方面,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前后的经济绩效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第7章是推进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首先分析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面临的问题和障碍,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障碍,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具体方面分别提出下一步对策建议。第8章是结论。提炼总结出文章的主要结论。通过论文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展开了多方面的政策试验,并且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但同时在制度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难点和障碍,需要有关部门认真加以研究,继续推动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二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能够成功推进的关键是改革推进方式的根本转变,由于有了国家决策层的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不再依靠“摸着石头过河”式的闯和试来进行政策试验。三是在我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备的情况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在于法律法规制度改革,任何重大的改革都要坚持法律法规改革先行、立法引领、于法有据。四是制度创新的深入实施需要以有效的改革激励机制作为保障,加强部门和地方间政策协调机制建设,形成推动改革不断深化的合力。五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试验产生了显着的制度创新红利,促进了资本流动,并且将对经济长期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陈棕[5](2017)在《殡葬服务设施县域总体规划实证研究 ——以临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老病死是人生中的必经阶段,而殡葬则成为人避之不及而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社会一方面对殡葬讳莫如深,另一方面却又无人可免,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有关殡葬设施的相关研究贯穿了整个人类史,却又鲜有成体系的研究成果,有关于殡葬服务设施的相关规划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县域殡葬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己经被认识到,但从理论梳理到内容框架研究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通过研究我国古今殡葬设施规划发展进程,发现我国传统殡葬文化主要基于道教、佛教、儒家以及风水思想。结合我国历代统一时期帝陵的选址实例,总结出我国传统殡葬设施选址的要素主要有山、水、以及朝向等;现代部分通过整合我国殡葬法律法规与殡葬设施专项规划,基于殡葬设施作为城乡基础设施,参照现代城乡规划体系。从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以及技术与信息五个方面,结合我国传统殡葬设施选址,对殡葬设施规划选址要素进行总结。聚焦县域殡葬设施总体规划,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殡葬服务设施县域总体规划内容框架,分为现状评价、发展策略规划、建设规划以及规划保障机制,将总结得出的规划选址要素整合到建设规划的县域总体布局中。以临安市殡葬服务设施总体规划为例,对县域殡葬服务设施总体规划内容框架进行实证研究,检验其适用性。殡葬设施作为一类富有民族特色的基础设施。我们应学习西方理论科学的一面,但不能照搬照抄其理论实践,需结合我国国情做出合理规划;对于我国传统殡葬文化,需顺应时代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发扬我国优秀文化。文章基于对中西方殡葬设施以及我国古今殡葬设施规划进程的梳理,提出县域殡葬服务设施总体规划内容框架,并以实例验证与反馈。以期填补当前我国城乡规划体系中殡葬服务规划相关规范的缺失,并为我国殡葬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殡葬行业的有序发展提供示范和理论借鉴。

张娣[6](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陈易[7](2016)在《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研究:机制与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精明收缩的城市工业园区转型再生研究”(N0.51578276)中国快速城镇化持续了十余年,新城、新区建设拉开了城市与区域的框架,城市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当城市增长主义逐步走向终结时,城市发展也从增量开发转向以城市更新为代表的存量开发。很显然,继续沿用增量发展时期空间治理方式是完全无法解决存量发展时期的城市更新问题。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会推动空间治理方式的转型,当下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方式需要转型。一方面,城市更新本身面对越来越多元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区域发展差异更加让城市更新问题显得十分复杂。中国城市更新领域的空间治理研究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选择了城市更新空间治理中的机制与模型作为研究切入点,以城市政体为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创新性地通过构建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机制与总体模型,深入研究了空间治理宏观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地方政府-市场-社会、以及以城市发展要素为代表的空间资源之间的空间博弈关系。以此为空间治理元模型,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城市更新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出现的四个代表性空间治理模型,即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以及监督性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并且引用包括营口北转地区旧城改造、北京东花市地区城市更新、广州杨箕村三旧改造和汕头大布上社区改造实证,分别详实地论证了本次研究所提出的空间治理元模型和四个代表性空间治理模型。针对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机制与模型探讨,研究进一步从探寻基于中国制度文化特点的善治模式角度阐述了城市更新过程中善治体系的构建。根据善治的两个层面,即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与地方制度安排,提出了在中国制度特色与文化背景下,如何基于区域差异、市场发育和社会文化网络构筑中国特色的善治体系。指出伙伴关系与社会自组织将会成为未来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主要方向。空间治理应该关注基于市场、社会的地方政府治理、政企伙伴和社企伙伴关系建设,以及NGO与社区自组织的培育。最后,文章指出了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本阶段需要特别关注的要点以及下一阶段发展的趋势。中国需要形成现代化的城市更新治理体系,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城市更新问题。本论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是全文总领,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基础、思路、方法、内容以及研究框架,指出本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及框架。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即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本章系统梳理和阐述了空间治理的理论基础与脉络,以及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国内外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分别进行总结梳理,为下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设计提供既有研究基础支撑。第三章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机制与总体模型架构。本章阐述了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理论假设,提出将空间治理机制以及针对中国国情的一个总体空间治理模型,以及典型性的四个空间治理模型。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搭建了理论一实证研究的逻辑关系。为下面关于四个模型的分章节研究打下了基础。第四章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通过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提出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出现的环境特征。并从政府政体在治理中的角色入手,分析治理关系。提出在此治理模型中,城市更新的正面与负面空间效应。以辽宁营口北转地区的城市更新作为实证,进行进一步验证。第五章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对要素市场初步建立的发展环境展开分析,研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城市社会经济要素的变化对空间治理所产生的影响。分析市场力量开始介入城市更新中三元政体的角色转变。并以北京东花市地区城市更新为例,充分研究该空间治理模型下的空间效应。第六章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深入分析快速增长阶段,随着要素市场的形成,市场力城与社会力量在空间治理中的角色地位不断增强。研究在政府与发展商充分合作的背景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效应。以广州三旧改造为案例,分析并验证该空间治理模型。第七章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基于城市政体,借鉴双重动向理论,延伸空间治理的类型。通过对汕头潮南大布上社区的改造实证,前瞻性分析在公众力量不断上升,并构成与市场力量互动的状态下,治理关系如何发展。并总结出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特征与构成。第八章中国城市更新的善治模式探讨。从当前新常态、新型城镇化等宏观背景人手,基于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假设,进一步探讨善治模式。探寻可能的城市更新治理方向,以及基于中国制度文化特点的善治思路。第九章结论与讨论,即为全文讨论内容的总结和讨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创新点基础上,提出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讨论的内容。

戴雄赐[8](2016)在《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0年代以来,紧凑城市(精明增长)被西方国家视为城市蔓延的主要治理政策。紧凑城市具有高密度、混合使用、公共交通等特征,目的在于促进城市土地与能源集约利用,提高社会公平与城市活力等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段期间,北京中心城边缘出现聚集性圈层蔓延(摊大饼),并带动周边乡镇农村的分散性点状蔓延。北京蔓延导致交通堵塞、绿带蚕食、中心城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病。然而,城市蔓延并非仅为负面名词,它对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社会总体福利具有正面贡献;蔓延不等同城市空间增长,是指不规则、低密度、与规划脱序的城市边缘区开发。论文比较美国、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大都会区蔓延影响、机制、治理成效,期能理解中西城市蔓延机制差异,找出适用于北京蔓延治理对策。主要结论:1紧凑城市的直接效用在于节约土地利用、提升能源效率、基础设施成本,间接促进社会公平与城市经济发展,但对减少交通量与能耗效果不佳。英美城市蔓延动力机制由市场(价格、供需与竞争)带动,中国则由政策(土地、住房与产业)与制度(土地、财税、政府、规划)推动。城市蔓延是政府、开发商、农民与环保团体,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博弈过程。比较分析发现,英国与中国台湾城市边缘区农业土地利用较集约,美国与中国较粗放。原因在于英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单位农场面积小、社会监督力量大、土地移转交易成本高、制约农地移转规模;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化、规划与财税工具并用,奖励与引导并行、有序引导人口向城镇紧凑集中。2北京蔓延:北京蔓延是中心城聚集性蔓延与周边乡镇农村分散性蔓延的综合表现。北京在郊区人口增长量、建设用地/常住人口增量比、交通成本增加与耕地流失四个测度上,以及建设活动与规划脱节方面,证实出现城市蔓延现象。北京蔓延表层原因是工业外移、房地产、新城规划等政策推动,深层原因是二元土地制、分税制、市辖区制度与城乡规划法缺陷导致。论文对通州新城与周边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的实证研究,发现通州已经出现类似北京蔓延现象与问题,蔓延甚至延伸至河北燕郊、大厂地区。治理对策:采取引导性与限制性综合治理对策,通过设置区域性的增长边界、服务边界、税收共享与发展权移转等工具,促进人口与产业向新城紧凑集中,维护乡村生态绿地系统。同时,为了保证政策工具永续实施,建议完善相应土地与财税、行政与规划制度。

康博[9](2016)在《石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区域交通组织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方便民众出行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高速公路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现有高速公路负荷加大,高速公路的扩建与升级成为各地区交通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在改扩建过程中,由于各方原因造成的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问题也开始凸显,如何在高速公路的扩建与升级工作中,通过良好的交通组织工作有效地减少和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论文首先对石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区域周边路网现状、区域交通组织影响因素、区域交通组织策略这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分析;接着针对改扩建区域自身特点,设置区域交通组织管理机构,利用周边路网设计分流方案、限速方案,同时兼顾周边路网整治和临时交通工程设置;然后,分别分析了处于项目改扩建关键区域的邯郸市区段和邢台市区段的区域交通组织,并设计了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最后,在以上内容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石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区域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和各种情况下的交通组织车辆分流应急预案。

贾丽奇[10](2015)在《风景名胜区视野下的世界遗产缓冲区规划及实施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遗产本体与周围环境并重的区域化整体保护理念发展和中国世界遗产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遭到严重的外部威胁,遗产缓冲区理论研究日渐升温。本论文以风景名胜区型世界遗产的缓冲区为研究对象,按照问题反思—经验借鉴—案例分析—提出解决思路的逻辑序列,形成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结论和成果:本研究认为,缓冲区是为了弥补行政博弈中确定的遗产边界不能解决遗产OUV完整性保护而衍生的、具有管制属性的空间概念。缓冲区与遗产地共同构成了系统价值和不同级别、层级的多元价值体系。缓冲区规划本质上是遗产管理机构与交界地带的多利益主体进行管理决策协商和利益再分配的过程。研究提出缓冲区划界的技术路线为:遗产价值及完整性识别—缓冲区的价值评估与威胁评价—科学依据和技术选择—确定缓冲区的界定要素类型及层级—叠加与简化。相应形成点、线、面综合的缓冲区和刚、弹性相结合的管控政策,刚性政策体现在建设控制、产业的空间准入控制、及管理行为控制等三个方面,弹性政策体现在政策“留白”及规划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协商环节。研究提出基线调查一策略制定一多解规划一决策实施一监测反馈一调整修订的缓冲区规划框架。并指出信息数据库建设、实施主体参与规划编制、动态监测和实施反馈是关键环节。同时结合缓冲区的规划精度调整和法理地位明晰,提出了缓冲区规划与世界遗产管理规划、现行法定规划体系的衔接策略。研究建议构建遗产缓冲区合作协调委员会,将遗产地管理机构及缓冲区行政管理机构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形成政府机构间协调组织,并纳入非政府遗产保护组织联盟和遗产科研机构,通过缓冲区联席会议、规划督查制度等,共同形成多向合作与监管模式;并建立多手段的利益补偿机制以及形成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相结合、能力建设与解说教育双管齐下的法律与社会基础。研究以泰山遗产地为例,对其从缓冲区认识、划定及实施保障框架和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检验。论文初步构建了缓冲区认识—划线定策—编制框架和体系衔接—实施保障的理论建构,形成了缓冲区规划的技术路线、方法和遗产地与缓冲区的区域统筹视角。可以为我国世界遗产缓冲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浅述北京新世界商区周边区域交通组织原则和实施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述北京新世界商区周边区域交通组织原则和实施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A公司Y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理论基础相关文献
        1.2.2 行业研究相关文献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A公司概况及Y项目营销现状
    2.1 A公司介绍
    2.2 A公司Y项目介绍
        2.2.1 Y项目概况
        2.2.2 Y项目特点
        2.2.3 Y项目组织架构
        2.2.4 Y项目销售业绩
    2.3 Y项目营销战略
        2.3.1 市场细分
        2.3.2 目标市场选择
        2.3.3 市场定位
    2.4 Y项目的营销组合策略
        2.4.1 产品策略
        2.4.2 价格策略
        2.4.3 渠道策略
        2.4.4 促销策略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Y项目营销环境分析
    3.1 Y项目外部环境
        3.1.1 总体环境分析
        3.1.2 行业环境分析
        3.1.3 竞争者分析
        3.1.4 需求分析
    3.2 内部环境
        3.2.1 资源条件
        3.2.2 能力条件
    3.3 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会分析
        3.3.4 威胁分析
    3.4 Y项目SWOT矩阵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Y项目存在的营销问题成因分析
    4.1 Y项目存在的营销问题
        4.1.1 Y项目开盘初期业绩不达标
        4.1.2 Y项目部分户型出现滞销
    4.2 营销战略问题成因分析
        4.2.1 市场细分有所欠缺
        4.2.2 目标市场选择偏差
        4.2.3 市场定位不够精准
    4.3 营销组合策略问题成因分析
        4.3.1 产品力有待提升
        4.3.2 价格策略不尽合理
        4.3.3 营销渠道过于单一
        4.3.4 促销策略不够丰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Y项目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5.1 营销战略优化建议
        5.1.1 市场细分优化建议
        5.1.2 目标市场选择优化建议
        5.1.3 市场定位优化建议
    5.2 营销组合策略优化建议
        5.2.1 产品策略优化建议
        5.2.2 价格策略优化建议
        5.2.3 渠道策略优化建议
        5.2.4 促销策略优化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历史环境保护更新视角下的肇庆端州古城内街坊单元分类导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概念诠释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法
        1.4.2 历史图像分析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4.4 实地调研法
        1.4.5 归纳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历史环境研究
    2.2 遗址保护与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2.2.1 国外遗产保护更新理论与国际宪章
        2.2.2 国内遗产保护更新理论与法律法规
        2.2.3 古城及城墙保护更新相关研究
    2.3 肇庆端州古城相关研究
        2.3.1 文献研究
        2.3.2 相关保护规划研究
        2.3.3 研究成果梳理
    2.4 街坊单元相关理论研究
        2.4.1 建筑学范畴上的街坊单元研究
        2.4.2 社会学范畴上的街坊单元研究
    2.5 控制与引导方法研究
        2.5.1 保护控制与保护引导
        2.5.2 导则、图则运用
    2.6 国内外相关历史保护更新实践案例研究
        2.6.1 古城重建及文化生态恢复——韩国水源华城
        2.6.2 以公共性为保护核心——意大利卢卡城墙
        2.6.3 以原生文化环境保存为核心的保护与导控——日本妻笼宿
        2.6.4 以分层导控实现整体保护——上海复兴路-衡山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2.6.5 城墙与城市景观共生——南京明城墙
        2.6.6 基于历史风貌保护的精细化景观导控——日本京都市景观计划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肇庆端州古城街坊单元保护价值要素研究
    3.1 空间感知要素
        3.1.1 古城景观视线引导与建筑限高
        3.1.2 街巷的尺度与界面
        3.1.3 开放空间
    3.2 肌理与容量要素
        3.2.1 街坊肌理
        3.2.2 街坊密度
    3.3 场所感知要素
        3.3.1 历史人文
        3.3.2 环境行为
    3.4 建筑要素
        3.4.1 现有的紫线导控要求
        3.4.2 风貌要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价值要素的街坊单元划分与分类
    4.1 街坊单元划分与系统分类原则
        4.1.1 划分与分类原则
        4.1.2 评判因素
    4.2 街坊单元划分
    4.3 A类——以历史场景为导控核心的街坊单元
        4.3.1 A1 类端州府衙规划片区
        4.3.2 A2 类两广总督府规划片区
    4.4 B类——以城墙为导控核心的街坊单元
        4.4.1 B1 类邻城墙密集型街坊单元
        4.4.2 B2 类邻城墙松散型街坊单元
        4.4.3 B3 类城墙景观干预型街坊单元
    4.5 C类——以历史街巷为导控核心的街坊单元
        4.5.1 C1 类城中路街坊单元
        4.5.2 C2 类府前路街坊单元
        4.5.3 C3 类十字路街坊单元
    4.6 D类——以学校为导控核心的街坊单元
    4.7 E类——以肌理与容量为导控核心的街坊单元
        4.7.1 E1 类以肌理导控为主导型街坊单元
        4.7.2 E2 类以容量导控为主导型街坊单元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街坊单元分类导控研究
    5.1 街坊单元保护导控原则与目标
        5.1.1 导控原则
        5.1.2 导控目标
    5.2 街坊单元分类导控体系
    5.3 导控总则
    5.4 A类以历史场景为导控核心的街坊单元导控示范——以端州府衙规划片区A-A1-01 街坊单元保护导控为例
        5.4.1 导控内容
        5.4.2 保护导控表达
    5.5 B类以城墙为导控核心的街坊单元导控示范——以邻城墙密集型B-B1-01 街坊单元保护导控为例
        5.5.1 导控内容
        5.5.2 保护导控表达
    5.6 C类以历史街巷为导控核心的街坊单元导控示范——以城中路C-C1-01 街坊单元保护导控为例
        5.6.1 导控内容
        5.6.2 保护导控表达
    5.7 本章小结
结语
    论文创新点
    论文不足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方面的研究
    1.2.2 关于中国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和设立意义的研究
    1.2.3 关于中国自贸试验区功能方面的研究
    1.2.4 关于中国自贸试验区经济效应的研究
    1.2.5 关于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方面的研究
    1.2.6 关于中国自贸试验区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内容和结构安排
1.5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自由贸易区(FTA)
    2.1.2 自由贸易园区(FTZ)
    2.1.3 自由贸易试验区(PFTZ)
    2.1.4 负面清单
    2.1.5 渐进式改革
    2.1.6 顶层设计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制度创新理论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2.3 政策试验理论 第3章 中国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背景、战略意义和发展历程
3.1 中国自贸试验区设立的背景
    3.1.1 设立的国际环境
    3.1.2 设立的国内背景
3.2 中国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意义
    3.2.1 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
    3.2.2 优化开放战略格局的新支撑
    3.2.3 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3.2.4 积累防范经济风险经验的政策试验区
3.3 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历程
    3.3.1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酝酿与设立阶段
    3.3.2 上海自贸试验区基本框架形成完善和制度创新探索阶段
    3.3.3 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推广与扩大试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
4.1 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创新
    4.1.1 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4.1.2 改革商事登记制度
    4.1.3 改革境外投资管理制度
4.2 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创新
    4.2.1 打造高标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4.2.2 创新通关管理模式
    4.2.3 大力发展新型贸易业态
4.3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的金融开放制度创新
    4.3.1 深度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
    4.3.2 加强人民币跨境金融产品设计与供给
    4.3.3 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4.3.4 创新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4.4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
    4.4.1 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4.4.2 反垄断审查制度
    4.4.3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4.4.4 企业年报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
    4.4.5 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
    4.4.6 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方式
5.1 中国以往区域性政策试验的推进机制
5.2 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推进方式
    5.2.1 国家统筹领导和正式法律授权下的制度创新
    5.2.2 国家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制定相关政策
    5.2.3 省级政府负责制度创新的组织实施
    5.2.4 以组织化为主的制度创新经验复制推广
5.3 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有效推进动力机制
    5.3.1 顶层设计、顶层推动与任务倒逼机制
    5.3.2 制度捷径与“条块”政绩显示竞争机制
    5.3.3 各领域各部门之间制度创新的协调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效果分析
6.1 自贸试验区的制度红利
    6.1.1 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6.1.2 数据和变量
    6.1.3 实证结果
6.2 自贸试验区的资本流动效应
    6.2.1 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6.2.2 数据和变量
    6.2.3 实证结果
6.3 自贸试验区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
    6.3.1 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6.3.2 数据和变量
    6.3.3 实证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推进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7.1 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面临的问题和障碍
    7.1.1 理论准备相对不充分且可借鉴经验缺乏
    7.1.2 国家对自贸试验区法律授权仍不够充分
    7.1.3 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改革面临的阻力较大
    7.1.4 区域性政府职能转变与全国现有行政体制不兼容
    7.1.5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难以全面复制推广
7.2 深入推进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7.2.1 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法律制度建设
    7.2.2 国家层面成立强有力的协调管理机构
    7.2.3 将部分自贸试验区转变为自由贸易港
    7.2.4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域的制度创新
    7.2.5 加快推进以服务业为重点的对外开放
    7.2.6 加快推进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7.2.7 加快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科研成果 致谢

(5)殡葬服务设施县域总体规划实证研究 ——以临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城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1.1.2 殡葬规划体系尚未形成
        1.1.1.3 殡葬服务设施发展迅速
        1.1.1.4 传统殡葬思想发生转变
        1.1.2 研究意义
        1.1.2.1 有利于节约控制殡葬用地
        1.1.2.2 有利于推进殡葬文化健康
        1.1.2.3 有利于殡葬规划体系形成
        1.1.2.4 有利于保障规划落地实施
    1.2 研究内容与概念
        1.2.1 研究动因
        1.2.2 研究内容
        1.2.3 相关概念
        1.2.3.1 殡葬
        1.2.3.2 殡葬服务设施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1.1 文献分析法
        1.3.1.2 实地调研法
        1.3.1.3 比较研究法
        1.3.1.4 横向联系法
        1.3.1.5 归纳总结法
        1.3.1.6 实例分析法
        1.3.2 论文框架
2 殡葬服务设施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2.1 国外殡葬服务设施研究进展
        2.1.1 国外殡葬服务设施发展历程
        2.1.2 国外殡葬服务设施规划设计研究进展
        2.1.3 国外典型殡葬服务设施实例分析
        2.1.3.1 法国拉雪兹神父公墓
        2.1.3.2 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
    2.2 国内殡葬服务设施研究进展
        2.2.1 我国殡葬服务设施发展历程
        2.2.2 国内殡葬服务设施规划相关研究进展
        2.2.3 国内典型殡葬服务设施实例分析
        2.2.3.1 青岛福宁园
        2.2.3.2 上海福寿园
    2.3 我国殡葬服务设施规划存在的问题
        2.3.1 殡葬服务设施规划因素日趋复杂
        2.3.2 殡葬服务设施法律法规发展滞后
        2.3.3 殡葬服务设施规划体系尚未建立
        2.3.4 殡葬服务设施规划未能较好落实
        2.3.5 殡葬行业服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4 本章小结
3 中西方殡葬服务设施差异研究
    3.1 殡葬文化差异
        3.1.1 死亡认知
        3.1.2 宗教信仰
        3.1.3 东方风水与西方环境观
    3.2 殡葬设施差异性
        3.2.1 运行机制
        3.2.2 殡仪馆
        3.2.3 公墓
        3.2.4 殡仪服务中心
        3.2.5 组合模式
    3.3 殡葬设施规划选址的差异
        3.3.1 场地的豪华与简洁
        3.3.2 场地的自然与人文
        3.3.3 对待死者的态度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古今殡葬服务设施规划演变进程研究
    4.1 传统殡葬文化的演变
        4.1.1 风水文化
        4.1.1.1 水
        4.1.1.2 山
        4.1.1.3 风水的荒谬性与科学性
        4.1.2 儒家文化
        4.1.3 道家文化
        4.1.4 佛教文化
    4.2 传统墓地选址演变与发展
        4.2.1 秦汉帝陵选址
        4.2.1.1 秦始皇陵选址
        4.2.1.2 西汉帝陵的选址
        4.2.2 唐代帝陵选址
        4.2.3 明清帝陵选址
        4.2.3.1 明孝陵
        4.2.3.2 清东陵选址
    4.3 我国传统殡葬选址要素总结
        4.3.1 客观要素
        4.3.1.1 主山为背景,体现陵墓宏伟
        4.3.1.2 护砂为侧景,形成保护姿态
        4.3.1.3 水系为配景,沟通陵区生气
        4.3.1.4 案山、明堂和朝山为近景、中景和远景
        4.3.2 主观要素
        4.3.2.1 划定范围,确定位置
        4.3.2.2 坐北朝南,保证阳光
        4.3.2.3 选择土质、勘测水位
    4.4 我国现代殡葬法律法规进展
    4.5 现代殡葬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4.6 现代城乡规划体系中殡葬设施规划要素总结
        4.6.1 生态与环境
        4.6.1.1 地形
        4.6.1.2 坡度
        4.6.1.3 朝向
        4.6.1.4 土壤
        4.6.1.5 植被
        4.6.1.6 可扩展性
        4.6.1.7 环境保护区
        4.6.2 经济与产业
        4.6.2.1 城镇与居住聚居区
        4.6.2.2 道路交通
        4.6.2.3 外部性
        4.6.3 人口与社会
        4.6.3.1 人口覆盖
        4.6.3.2 民众认可度与政策引导因素
        4.6.3.3 依据上位规划,平衡发展
        4.6.4 历史与文化
        4.6.4.1 家族性
        4.6.4.2 传统与风俗
        4.6.5 技术与信息
        4.6.5.1 工程技术
        4.6.5.2 网络信息化
    4.7 本章小结
5 殡葬服务设施县域总体规划探究
    5.1 殡葬服务设施县域总体规划内容框架
    5.2 殡葬设施发展现状与综合条件评价
        5.2.1 综合评价
        5.2.2 现状分析
        5.2.2.1 结构分布
        5.2.2.2 用地状况
        5.2.2.3 存量潜力
        5.2.2.4 葬式结构
        5.2.3 观念与习俗调查
        5.2.3.1 祭拜年限
        5.2.3.2 各类殡葬设施预期规划比例
        5.2.3.3 殡葬设施职能的接受程度
        5.2.3.4 可接受的服务半径
        5.2.3.5 特殊风俗习惯的调查
    5.3 殡葬设施发展策略规划
        5.3.1 规划理念
        5.3.2 规划目标
        5.3.3 规划原则
        5.3.3.1 大区分散、小域集聚
        5.3.3.2 照顾多数、兼顾少数
        5.3.3.3 交通便利、视线隐蔽
        5.3.3.4 景观选择、环境保护
        5.3.3.5 现有优先、逐步完善
        5.3.4 规划期限
        5.3.5 与各层次规划内容协调
    5.4 殡葬设施建设规划
        5.4.1 需求与规模预测
        5.4.2 县域总体布局
        5.4.2.1 殡葬服务设施总体布局规划
        5.4.2.2 殡葬服务设施规模等级确定
        5.4.2.3 殡葬服务设施选址布点
        5.4.3 各类殡葬服务设施规划
        5.4.3.1 殡仪设施规划
        5.4.3.2 墓地设施规划
        5.4.3.3 骨灰安置设施规划
    5.5 殡葬设施规划保障机制
        5.5.1 推动生态殡葬设施发展
        5.5.2 优化设施区域功能配置
        5.5.3 处理好各空间交通组织
        5.5.4 加大现有墓地整治力度
    5.6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临安市殡葬服务设施总体规划
    6.1 规划概况
        6.1.1 县域总体位置
        6.1.2 历史文脉
        6.1.3 环境特征
        6.1.3.1 地质地貌
        6.1.3.2 气候水文
    6.2 临安市殡葬设施现状
        6.2.1 殡葬法规体系健全,但存在有法不依现象
        6.2.2 殡葬改革重点明确,但成效差异显着
        6.2.3 殡仪满足基本需求,但服务水平不高
        6.2.4 公墓建设覆盖面广,但布局凌乱、重建设轻管理
        6.2.5 公墓运营机制建立,但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
    6.3 殡葬服务设施规划目标
        6.3.1 规划期限
        6.3.2 总体目标
        6.3.3 具体目标
        6.3.3.1 严格控制公墓数量增长
        6.3.3.2 因地制宜促进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建设
        6.3.3.3 建立完善的殡葬服务体系
        6.3.3.4 建立完善的殡葬管理体制
        6.3.4 上位相关规划
    6.4 殡葬服务设施规划调研内容
        6.4.1 居民需求调研
        6.4.2 临安市人口现状及分布
        6.4.3 墓穴数量预测
    6.5 殡葬服务设施规划内容
        6.5.1 殡葬服务设施总体规划布局
        6.5.1.1 标准化公墓规划布局
        6.5.1.2 景观骨灰塔规划布局
        6.5.1.3 骨灰灵堂规划布局
        6.5.1.4 殡仪服务中心(站)规划布局
        6.5.2 殡葬设施市(镇)区及乡规划选址
        6.5.2.1 建议选址新建
        6.5.2.2 建议原址扩展
        6.5.2.3 公墓及骨灰堂选址
    6.6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一 临安市公墓分布及规模现状汇总表
附录二 临安市殡葬设施规划布局一览表
附录三 临安市殡葬设施建设规模规划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上篇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下篇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研究:机制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转型时期的中国:研究的宏观背景
        1.1. 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转型的主要方向
        1.2. 治理创新成为破解转型难点的关键
    2. 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层面的研究意义
        2.1. 学术层面的意义:梳理、补缺、创新
        2.2. 实践层面的意义:解释、验证、建议
    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3.1. 空间治理兴起背景
        3.2. 空间治理内涵研究
        3.3. 空间治理模式研究
        3.4. 空间治理结构研究
        3.5. 空间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3.6. 空间治理研究趋势
    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1. 研究思路
        4.2. 资料及数据收集
        4.3. 研究方法
    5. 研究内容与框架
        5.1. 研究内容
        5.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1. 研究所涉及主要概念辨析
        1.1. 治理
        1.2. 空间治理——以空间为平台进行利益博弈而形成的治理结构
        1.3. 城市更新
    2. 空间治理的理论脉络
        2.1. 空间治理的源理论:城市政体理论
        2.2. 空间治理的理论研究进展
        2.3. 波兰尼双重动向理论对空间治理的启示
        2.4. 城市政体与空间治理相关领域研究
    3.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3.1. 战后国际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3.2. 国内城市更新治理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 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机制与总体模型架构
    1. 转型期中国治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1.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重构
        1.2. 经济下行背景下的市场环境
        1.3. 民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1.4. 区域差异与治理环境空间多样化
        1.5 小结:转型期空间治理的转变
    2.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中的利益博弈关系与作用机制
        2.1.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利益博弈关系
        2.2. 空间治理机制:博弈什么和怎么博弈?
    3. 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总体模型构建
        3.1.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总体模型构建
        3.2. 空间治理模型分异与代表模型
        3.3.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第四章. 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1. 空间治理的政经环境
        1.1. 资本与企业家要素相对紧缺
        1.2. 投资推动成为宏观经济抓手
    2. 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2.1. 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势管理
        2.2. 市场缺位治理或市场消极治理
        2.3. 社会利益集团的消极治理
    3. 决断型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3.1. 空间治理的正效应
        3.2. 空间治理的负效应
    4. 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4.1. 政经环境-空间治理-空间效应
        4.2. 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5. 实证研究:辽宁营口站前区“北转”地区
        5.1. “北转”地区概述
        5.2. “北转”地区城市更新及空间治理
        5.3. “北转”地区空间治理实效评价
    6. 小结:高效却后续乏力的空间治理
        6.1. 政府绝对主导治理产生的高效率优势
        6.2. 缺乏市场、社会治理所带来的重大后续缺陷
第五章. 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1. 空间治理的政经环境
        1.1. 城市发展要素市场化初期
        1.2. 探索与构建中的制度设定
        1.3. 不断高涨的民生需求
    2. 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2.1. 政府主导下的政企合作治理
        2.2. 市场初步介入城市更新治理
        2.3. 社会利益集团的参与性治理
    3. 主导型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3.1. 空间治理的正效应
        3.2. 空间治理的负效应
    4. 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4.1. 政经环境-空间治理-空间效应
        4.2. 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5. 实证研究:北京东花市地区城市更新
        5.1. 东花市地区概述
        5.2. 东花市地区城市更新及其空间治理
        5.3. 东花市地区空间治理实效评价
    6. 小结:探索与试错阶段的主导型空间治理
第六章. 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1. 空间治理的政经环境
        1.1.发展要素充分市场化
        1.2. 增长导向下的政府制度设计
        1.3. 转变的社会利益诉求
    2. 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2.1. 驱动力:城市增长机器的形成
        2.2. 政企联盟中的地方政府公司化
        2.3. 市场利益集团的多元化治理
        2.4. 社会治理:反增长联盟的出现
    3. 合作型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3.1. 空间治理的正效应
        3.2. 空间治理的负效应
    4. 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4.1. 政经环境-空间治理-空间效应的系统分析
        4.2. 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5. 实证分析:广州杨箕村三旧改造
        5.1. 三旧改造背景
        5.2. 杨箕村基本情况
        5.3. 杨箕村改造的空间治理
        5.4. 杨箕村改造空间治理实效评价
    6. 小结:探索与调整中的政企合作关系
        6.1. 政府治理的观念转变
        6.2. 市场治理的观念转变
        6.3. 社会治理的观念转变
第七章. 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1. 空间治理的政经环境
        1.1. 城市发展要素完全市场化
        1.2. 政府制度保障与职能转变
        1.3. 社会利益集团影响力壮大
    2. 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2.1. 角色转变中的地方政府治理
        2.2. 市场-社会合作的社企治理
        2.3. 政府-市场-社会共治
    3. 监管型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3.1. 空间治理的正效应
        3.2. 空间治理的负效应:治理失灵
    4. 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4.1. 政经环境-空间治理-空间效应
        4.2. 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5. 实证研究:汕头潮南大布上社区改造
        5.1. 大布上改造概述
        5.2. 大布上社区改造及其空间治理
        5.3. 大布上社区改造实效
    6. 小结:社会共治的初始阶段与空间治理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 中国城市更新的善治模式探讨
    1. 更新的中国城市与空间治理理念
        1.1. 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理念的探索
        1.2. 城市更新中空间治理理念变化趋势
    2. 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可能方向
        2.1. 新常态下的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2.2. 政府治理的转变:依法治国与有限政府
        2.3. 市场治理的转变:深化改革与企业治理
        2.4. 社会治理的转变:公民社会与城乡社区自组织
        2.5. 空间维度的和而不同:中国制度特色与区域特色
        2.6. 社会维度的共同治理:伙伴关系与社会自组织
        2.7. 走向善治:从顶层治理到地方治理的重构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研究结论
        1.1. 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在于治理的转型
        1.2. 城市更新治理过程就是一个空间博弈过程
        1.3. 空间治理存在宏观环境-地方环境-治理效应的干预机制
        1.4. “体制”到“伙伴关系”是现代空间治理的重要特征
        1.5. 构建中国特征的城市更新治理元模型
        1.6. 决断型空间治理是起步阶段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
        1.7. 主导型空间治理是发展初期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
        1.8. 合作型空间治理是充分市场化下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
        1.9. 监管型空间治理是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趋势
        1.10. 中国制度与文化特色下的善治模式
        1.11. 跨越善治,迈向巧治
    2. 主要创新点
        2.1. 以城市政体理论建构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新视角
        2.2. 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征的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体系
    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8)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主题
        1.1.1 紧凑城市理论研究
        1.1.2 美国、英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城市蔓延
        1.1.3 中西城市蔓延现象、机制、治理与内涵差异
        1.1.4 中西蔓延机制与治理对策的横向比较
    1.2 研究背景
        1.2.1 北京市区摊大饼与郊区蔓延
        1.2.2 快速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借鉴意义
    1.4 研究视角和创新点
        1.4.1 蔓延机制视角
        1.4.2 社会制度视角
        1.4.3 京津冀视角
        1.4.4 国内相关研究
        1.4.5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国内研究回顾
        1.6.1 城市蔓延测度
        1.6.2 蔓延机制解释
        1.6.3 土地集约利用
        1.6.4 紧凑城市内涵与应用
第2章 城市蔓延研究与紧凑城市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密度
        2.1.2 紧凑度
        2.1.3 直观感觉
        2.1.4 可达性与机动力
    2.2 城市蔓延研究
        2.2.1 定义、历程、测度
        2.2.2 蔓延机制解释
        2.2.3 蔓延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2.2.4 蔓延治理的政策工具效益分析
        2.2.5 蔓延治理中的反政府干预
    2.3 紧凑城市理论
        2.3.1 紧凑城市概念、目标与形态
        2.3.2 土地与能源消耗
        2.3.3 社会公平与环境质量
        2.3.4 交通量与交通能耗
    2.4 紧凑城市政策
        2.4.1 紧凑城市与精明增长政策差异
        2.4.2 市场接受度
        2.4.3 政治可行性
    2.5 本章小结
        2.5.1 再城市化研究兴起
        2.5.2 “紧凑新城”还是“紧凑旧城”?
第3章 美国精明增长理论政策、策略与实施
    3.1 城市蔓延历程
        3.1.1 西进运动(1801-1920 年)
        3.1.2 蔓延前导期(1870-1920 年)
        3.1.3 第一次大蔓延(1920-1940 年)
        3.1.4 第二次大蔓延(1960-1990 年)
        3.1.5 1990 年以来的城市空间发展变化
    3.2 蔓延机制与影响
        3.2.1 制度性因素
        3.2.2 政策性因素
        3.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3.3 精明增长政策实践
        3.3.1 政府管制或自由放任
        3.3.2 精明增长政策实施的四种导向
        3.3.3 区域管制
        3.3.4 公共交通
        3.3.5 城市设计
        3.3.6 公共治理
    3.4 增长管理技术工具
        3.4.1 城市增长边界
        3.4.2 城市服务边界
        3.4.3 房产税、税收级差与税收共享
        3.4.4 发展权移转
        3.4.5 区划法调整
        3.4.6 实施效果评估
    3.5 本章小结
        3.5.1 美国城市蔓延机制、社会经济贡献、再城市化
        3.5.2 美国精明增长政策对中国城市蔓延治理的借鉴
第4章 英国城市蔓延与紧凑城市政策
    4.1 城市蔓延历程
        4.1.1 圈地运动、早期工业城市
        4.1.2 伦敦第一次与第二次蔓延
        4.1.3 伦敦第三次蔓延
        4.1.4 伦敦再城市化
    4.2 蔓延机制与影响
        4.2.1 制度性因素
        4.2.2 政策性因素
        4.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4.3 紧凑政策与实践
        4.3.1 1990 年代以来的紧凑城市政策
        4.3.2 紧凑城市政策实施的三个策略
        4.3.3 区域与城市规划法案、城市管理与财税条例
    4.4 本章小结
        4.4.1 政党轮替背景下的英国紧凑城市政策实施
        4.4.2 英国新城政策实施对北京新城规划的借鉴
第5章 中国台湾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政策
    5.1 城市化历程
        5.1.1 二战后的台湾城市扩张
        5.1.2 城市发展特征与土地利用情况
    5.2 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与影响
        5.2.1 制度性因素
        5.2.2 政策性因素
        5.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5.3 都市发展管制与引导政策
        5.3.1 城市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与社区治理
        5.3.2 都市更新与容积移转
    5.4 本章小结
        5.4.1 农村土地改革的借鉴
        5.4.2 土地征收制度的借鉴
        5.4.3 城乡规划法与建筑法规的借鉴
        5.4.4 基础设施建设的借鉴
第6章 北京城市蔓延历程, 测度与问题
    6.1 北京城市蔓延历程
        6.1.1 地域概念
        6.1.2 中心城建成区扩张历程
        6.1.3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
    6.2 北京城市蔓延测度
        6.2.1 蔓延测度与空间特征
        6.2.2 空间扩展特征
        6.2.3 土地利用变更
        6.2.4 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6.3 北京蔓延正向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6.3.1 正向贡献
        6.3.2 负外部作用
    6.4 本章小结
        6.4.1 北京摊大饼是“蔓延”还是“紧凑”?
        6.4.2 中心城“摊大饼”的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6.4.3 城市蔓延的经济贡献与副外部作用
        6.4.4 北京与英美城市蔓延特征的国际比较
第7章 北京蔓延的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性因素
    7.1 北京蔓延的社会经济性因素
        7.1.1 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
        7.1.2 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与水平
        7.1.3 就业区位
        7.1.4 商业购物空间
        7.1.5 房地产建设
    7.2 北京蔓延的政策性因素
        7.2.1 土地有偿使用
        7.2.2 房屋货币化
    7.3 北京蔓延的制度性因素
        7.3.1 土地制度
        7.3.2 财税制度
        7.3.3 治理制度
        7.3.4 规划制度
    7.4 本章小结
        7.4.1 英美与北京蔓延机制的国际比较
        7.4.2 北京蔓延机制中的制度性因素
第8章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建议与通州区的实证研究
    8.1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回顾
        8.1.1 中心城发展规模控制目标与成效
        8.1.2 第一道与第二道绿化隔离带
    8.2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制度改革与紧凑新城规划
        8.2.1 政策工具选择
        8.2.2 城市增长边界
        8.2.3 城市服务边界
        8.2.4 税收级差与税收共享
        8.2.5 发展权移转
        8.2.6 土地产权与变更制度改革
        8.2.7 公共与社区治理制度改革
        8.2.8 紧凑新城组团、环线TOD、楔形绿地系统规划
    8.3 通州蔓延历程、问题与紧凑发展对策
        8.3.1 城镇发展政策与历程
        8.3.2 通州城市蔓延指标
        8.3.3 通州城市蔓延问题
        8.3.4 通州紧凑新城规划与蔓延治理建议
    8.4 本章小结
        8.4.1 英美城市蔓延治理政策对北京蔓延的借鉴
        8.4.2 北京新城的政策制度完善建议
第9章 结论
    9.1 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城市蔓延
        9.1.1 紧凑城市理论的效用与实施
        9.1.2 紧凑城市理念与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差异
        9.1.3 北京蔓延的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9.1.4 中国台湾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借鉴意义
    9.2 蔓延动力机制
        9.2.1 中西城市蔓延机制差异
        9.2.2 土地移转机制与政府规划管理模式
    9.3 北京蔓延治理
        9.3.1 政策性工具
        9.3.2 制度性改革
    9.4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石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区域交通组织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影响改扩建区域交通组织的因素分析
    2.1 项目所在区域路网现状
        2.1.1 南北纵向道路现状
        2.1.2 东西横向道路现状
    2.2 区域交通组织影响因素分析
        2.2.1 交通量对改扩建区域交通组织的影响分析
        2.2.2 区域公路网布局对交通组织的影响
        2.2.3 施工组织方案对交通组织的影响
    2.3 区域交通组织策略
        2.3.1 按点线面层次组织
        2.3.2 按远中近结构组织
3 石安高速改扩建区域的交通组织分析
    3.1 区域交通组织管理机构
        3.1.1 组织管理机构
        3.1.2 方案的审批程序
    3.2 分流方案
        3.2.1 交通组织保通方案
        3.2.2 京港澳高速互通间流量
        3.2.3 过境交通的分流
        3.2.4 区间交通的分流
    3.3 限速方案与周边路网整治
        3.3.1 限速方案
        3.3.2 互通区匝道扩建限速
        3.3.3 桥梁扩建限速
        3.3.4 周边路网整治
    3.4 临时交通工程
        3.4.1 标志标线
        3.4.2 临时安全设施
        3.4.3 临时隔离设施
        3.4.4 交通管理及对外协调
    3.5 其它需要关注的问题
4 关键区域交通组织方案
    4.1 石安高速改扩建关键区域
    4.2 邯郸市区段断交施工车辆绕行方案
        4.2.1 工程概况
        4.2.2 车辆绕行方案
    4.3 邢台市区段封闭施工车辆绕行方案
        4.3.1 工程概况
        4.3.2 车辆绕行方案
        4.3.3 关键节点通行能力分析
        4.3.4 封闭方案
5 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
    5.1 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5.1.1 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原则
        5.1.2 改扩建区域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5.2 基本应急预案机制
    5.3 改扩建区域应急预案
        5.3.1 节假日期间应急预案
        5.3.2 恶劣天气下应急预案
        5.3.3 特殊事件下应急预案
        5.3.4 紧急救援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风景名胜区视野下的世界遗产缓冲区规划及实施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1.1.1 国际背景:理论驱动和实践导向
        1.1.2 国内背景:现实窘境和理论回应
        1.1.3 提出问题:缓冲区的“误区”与“雾区”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界定
        1.2.1 基本概念
        1.2.2 研究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基础研究
        1.3.2 核心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世界遗产缓冲区研究综述
    2.1 缓冲区概念溯源
    2.2 自然遗产领域的缓冲区研究进展
        2.2.1 以生态保护为导向的研究
        2.2.2 以社区利益为导向的研究
        2.2.3 生态与社会相融合的研究
    2.3 文化遗产领域的缓冲区研究进展
    2.4 世界遗产缓冲区的发展趋势研判
        2.4.1 问题梳理
        2.4.2 趋势研判
    2.5 风景名胜区视野下的遗产缓冲区研究进展
        2.5.1 实践历程述评
        2.5.2 理论研究进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世界遗产缓冲区及缓冲区规划
    3.1 世界遗产缓冲区的概念
        3.1.1 自然保护地领域缓冲区的不同定义
        3.1.2 《操作指南》中的缓冲区概念演变
        3.1.3 风景名胜区型遗产缓冲区相关概念
        3.1.4 概念辨析:“此”缓冲非“彼”缓冲
    3.2 世界遗产缓冲区的特征
        3.2.1 空间环境的过渡性与复合性
        3.2.2 边界范围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3.2.3 利益相关者及诉求的多元性
    3.3 世界遗产缓冲区的价值
        3.3.1 价值类型和价值层级
        3.3.2 系统价值与价值体系
    3.4 本论文对缓冲区的理解
    3.5 对缓冲区规划的再认识
        3.5.1 规划本质与目标
        3.5.2 技术属性和政策属性
        3.5.3 指令属性与协商属性
        3.5.4 专项属性与综合属性
        3.5.5 责任属性和权益属性
        3.5.6 规划及实施难点:衡量“度”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缓冲区规划的技术核心:划界与定策
    4.1 技术反思
        4.1.1 规划视角局限
        4.1.2 技术依据不足
    4.2 方法借鉴及案例分析
        4.2.1 自然生态类案例
        4.2.2 视觉景观及历史文化类案例
        4.2.3 旅游疏散与社会经济类案例
    4.3 缓冲区划界的技术路线、要素及依据
        4.3.1 缓冲区划界的技术路线
        4.3.2 遗产价值、完整性及威胁识别
        4.3.3 缓冲区的价值评估和威胁评价
        4.3.4 要素类型与范围层次
        4.3.5 理想模型和现实调整
    4.4 缓冲区定策的基本原则和类型
        4.4.1 技术刚性与政策弹性的共轭原则
        4.4.2 基于技术控制的刚性政策
        4.4.3 弹性政策与政策“留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缓冲区规划的编制程序与体系衔接
    5.1 编制反思
        5.1.1 规划精度不匹配
        5.1.2 编制程序不完善
        5.1.3 体系衔接不充分
    5.2 大黄石生态系统协同规划的经验借鉴
        5.2.1 强调建立规划间协调的基础
        5.2.2 强调科研监测与决策的对接
        5.2.3 强调公众参与与适应性管理
    5.3 基于过程论的缓冲区规划编制工作框架
        5.3.1 规划的过程论
        5.3.2 缓冲区规划的工作框架
        5.3.3 关键 1:指令性规划与协商式规划
        5.3.4 关键 2:建立科研信息共享数据库
        5.3.5 关键 3:动态监测与实施评估反馈
    5.4 体现专项与综合属性的缓冲区规划与现行规划体系耦合
        5.4.1 规划协同
        5.4.2 缓冲区规划成为世界遗产规划的重要内容
        5.4.3 世界遗产规划法理地位的确立
        5.4.4 与城乡规划的衔接
        5.4.5 与其他规划的协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缓冲区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的构建
    6.1 实施反思
        6.1.1 五台山缓冲区实施中的问题
        6.1.2 缓冲区规划的实施机制反思
    6.2 经验借鉴
        6.2.1 美国大黄石生态系统的管理架构和法规
        6.2.2 ICDPS支持下的缓冲区的社区参与经验
    6.3 缓冲区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及目标确立
        6.3.1 缓冲区空间管制引起的正负外部性差异
        6.3.2 外部性导致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失衡
        6.3.3 目标: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的平衡
    6.4 体现责任属性的管理监督机制的构建与策略
        6.4.1 管理机构:遗产缓冲区协调管理委员会
        6.4.2 合作制度:遗产缓冲区定期联席会议制
        6.4.3 监督制度:缓冲区规划督察员巡察制度
        6.4.4 执行基础:财政拨款、协议和政绩考核
    6.5 体现权益属性的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与策略
        6.5.1 社区居民的多种补偿方式
        6.5.2 财政支付转移和容积率奖励
    6.6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法律与社会基础
        6.6.1 法律法规与村规民约
        6.6.2 解说教育和能力建设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泰山世界遗产缓冲区规划研究
    7.1 基本概况及案例代表性
        7.1.1 泰山价值及完整性简介
        7.1.2 泰山缓冲区的空间与经济特征
        7.1.3 缓冲区的管理和利益主体
        7.1.4 案例代表性阐述
    7.2 泰山缓冲区存在的问题
        7.2.1 泰山缓冲区的认知及规划回顾
        7.2.2 相关规划的技术与体系衔接缺陷
        7.2.3 缓冲区管理控制中的外部性差异
    7.3 视觉景观缓冲区的划定
        7.3.1 视觉完整性保护的价值评估
        7.3.2 视觉和景观格局威胁评价
        7.3.3 视觉景观缓冲区的划定
        7.3.4 管理措施制定
    7.4 历史文化缓冲区的划定
        7.4.1 文化完整性展示的价值评估
        7.4.2 历史与文化威胁评价
        7.4.3 历史文化缓冲区的划定
    7.5 生态自然缓冲区的划定
        7.5.1 生态及自然环境价值评估
        7.5.2 生态与自然威胁评价
        7.5.3 生态自然缓冲区的划定
    7.6 旅游疏散及社会经济缓冲区的划定
        7.6.1 旅游疏散及社会经济价值评估
        7.6.2 旅游压力及社会经济威胁评价
        7.6.3 旅游疏散及社会经济缓冲区的界定
    7.7 泰山缓冲区规划的完善及实施保障策略
        7.7.1 管理机制:大泰山合作监管委员会及机制构建
        7.7.2 利益机制:结合利益补偿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7.3 技术策略:确立监测项目与研究计划
        7.7.4 法规民约、解说教育及能力建设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缓冲区及其规划的再认识
        8.1.2 缓冲区的界定与管控措施制定
        8.1.3 缓冲区规划编框架和体系衔接建议
        8.1.4 缓冲区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构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论文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浅述北京新世界商区周边区域交通组织原则和实施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A公司Y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吴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3]历史环境保护更新视角下的肇庆端州古城内街坊单元分类导控研究[D]. 李紫妍.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D]. 张怡. 吉林大学, 2018(12)
  • [5]殡葬服务设施县域总体规划实证研究 ——以临安市为例[D]. 陈棕.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5)
  • [6]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7]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研究:机制与模式[D]. 陈易. 南京大学, 2016(08)
  • [8]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D]. 戴雄赐. 清华大学, 2016(08)
  • [9]石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区域交通组织分析研究[D]. 康博.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10]风景名胜区视野下的世界遗产缓冲区规划及实施机制研究[D]. 贾丽奇. 清华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北京新世界商务区周边交通组织原则及实施方法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