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1井地层线状致密褶皱识别与应用

南湖1井地层线状致密褶皱识别与应用

一、南湖一号井地层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的认识及其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韦良喜[1](2015)在《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床构造演化与成矿》文中研究说明早子沟金矿是西秦岭夏河-合作金矿带近年来发现的百吨级别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深部仍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早子沟金矿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金矿体分布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在区域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众多专家学者对该矿床的地球化学、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矿区构造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就是在老矿山找矿项目的资助下,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对不同方向构造形迹的细致观测和室内综合分析,从构造应力场的角度出发,探讨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旨在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指导。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夏河-合作地区处于夏河-礼县高角度逆冲推覆构造带内,区域性逆冲断层呈NW向展布,总体向SW倾,区内广泛发育层间尖棱褶皱、“Z”字形褶皱,指示了区域逆冲推覆构造为由SW向NE运动。在野外实地对控矿构造详细观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构造解析法、节理分析法、共轭剪节理法和断层擦痕分析法,通过吴氏网投图分析,确定了早子沟金矿床多期次构造活动的主应力方向,并根据叠加和切割关系以及成岩成矿时代的确定,推断了应力作用的期次和时代;从而将早子沟金矿的构造应力场划分为3期5个阶段,即成矿前的海西期基底变形、印支早期区域变形和岩浆侵位阶段,成矿期早阶段为印支中期,NE-NEE向的挤压导致了矿区SN向和NE向断裂中发生以金为主的成矿作用,晚期阶段为印支晚期,NWW向的挤压导致了NW向缓倾角断裂中发生以锑为主的成矿作用;成矿后阶段断裂活动导致了矿体局部被错断。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阶段断裂活动及其成矿特征,认为构造应力场演化与成矿作用具有一致性的特征,断裂的多期次活动有利于形成富大矿体,进而指出NE向主断裂与旁侧分支断裂的复合部位以及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的交汇部位为深部寻找富大矿体的有利空间。

肖斌[2](2014)在《复杂岩溶山区空间多尺度水文地质模型 ——以滇中引水工程小扑隧洞为例》文中提出中国西南部黔、桂、滇、川、湘属于复杂岩溶山区,区域内可溶性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随着我国西南部建设步伐的加快,复杂岩溶水文地质与建设工程相互影响的问题受到了更多重视。数值模拟作为研究该问题的主要方法存在较大缺陷:岩溶水系统边界条件不确定性与模拟精度之间存在矛盾,并且复杂岩溶介质难以概化。鉴于此,本文基于多尺度模拟的分级块动态方法(HPDP),提出使用MODFLOW软件建立山区复杂岩溶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空间多尺度水文地质模型,并以滇中引水工程小扑隧洞施工影响预测为例对模型模拟效果进行验证。该方法的提出对于建立精确度较高的复杂岩溶山区地下水模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小扑隧洞复杂岩溶山区的岩溶发育情况与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复杂岩溶山区空间多尺度水文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对各尺度模型的介质概化、水文地质参数和边界条件的确定进行了研究与描述。并在对小扑隧洞研究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建立小扑隧洞岩溶区的空间多尺度水文地质模型。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复杂岩溶山区空间多尺度水文地质模型一般是由一个区域大尺度模型及多个次级尺度子模型组成。区域大尺度模型主要是为了整体评价区域地下水资源,为次级尺度的模型确定边界范围;次级尺度子模型主要是为了对重点地区地下水的动态特征、演化趋势进行精确定量的的预测评估。(2)大尺度模型使用等效多孔介质对岩溶介质中的暗河、溶孔、溶隙、溶缝以及基质空隙进行概化;次级尺度模型则需要对具有控水作用的暗河管道使用MODFLOW中的溪流子模块(STR)进行单独概化。模型中降雨入渗系数通过水均衡法进行确定,渗透系数、给水度、孔隙度通过实验以及经验数据获取,并通过PEST模块反演。大尺度模型的边界必须拓展至确定的固定边界以外,次级尺度模型边界根据大尺度模型初步预测结果确定。(3)滇中引水工程小扑隧洞研究区为典型复杂岩溶山区,位于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地表分水岭地带,侵蚀、溶蚀、堆积等地貌类型发育齐全。区内发育二叠系-前震旦系的多套可溶岩地层,岩溶发育典型,岩溶形态丰富。区内岩溶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受到地形、岩性和构造因素的控制,通过溶蚀空隙径流、排泄。除受岩性控制外,构造强烈发育区亦为岩溶水的富集区,区内王家湾断裂带、石洞河-长岭岗断层和安化向斜强烈地控制着岩溶水的富集与运动。(4)在小扑隧洞研究区大尺度模型中,各岩溶地下水单元内地下水径流量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根据大模型的初步预测,确定了隧洞南、北段两个重点影响区块进行次级尺度子模型的模拟。小扑隧洞北段次级尺度子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岩溶洞段在无封堵工况下水位降深最大达到160m,影响范围最远可达15km,岩溶洞段雨季单位长度涌水量最大达到13.8m3/d·m;在封堵施工工况下虽然影响范围没有显着减小,但影响程度大大削弱,地下水位普遍仅有10-20m不等的降深,岩溶洞段雨季单位长度涌水量最大为1.62m3/d·m。小扑隧洞南段次级尺度子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隧洞岩溶洞段处于岩溶地下水的径流区,对下游排泄区岩溶地下水水位的影响较小,主要是对上游补给区水位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无封堵施工工况下岩溶洞段雨季单位长度涌水量最大达到4.28m3/d·m,封堵施工工况下下降至0.63m3/d·m。通过对滇中引水工程小扑隧洞研究区的成功建模实践,验证了复杂岩溶山区空间多尺度水文地质模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这种建模方法的提出为今后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借鉴思路。

成龙[3](2013)在《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是陕西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开发的速度加快,各矿区煤层逐步向深部开采,煤系沉积基底的奥灰岩岩溶水已成为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奥灰岩岩溶水具有水量大、区域水动力场稳定的特点,且对煤田东部地区的开采影响较大。本文在详细研究分析了渭北煤田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地质构造对渭北煤田水文地质单元的边界条件、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岩溶发育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影响等;认为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形成和运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水文地质特征的控制作用明显。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渭北煤田中部以断裂构造为主,东西两侧以褶皱构造为主。构造线方向明显,以北东方向为主,主构造线方向可分为近EW、近SN、NW和NE四组;(2)煤田构造分布疏密相间,断层集中成带,分区分带性明显。沿东西向从东到西可分为韩城-合阳断层密集带、澄城县城东断层密集带、洛河断层密集带、东坡-鸭口断层密集带和铜川西区断层密集带等5个北东向断层密集带;沿南北向从北向南可划分为F2断层密集带、爱怗村断层密集带和杜康沟-合阳断层密集带等3个东西向断层密集带;(3)合耀水文地质单元和韩城水文地质单元的分界大致是由向斜构造和逆断层组综合作用的结果;(4)压扭性断层尤其是逆断层形成区域,断层的阻水作用明显;张扭性正断层或者在张扭性正断层切割的区域,断层的导水作用明显;(5)在褶皱的轴部及转折端发育处,是地下水的富集区域;(6)岩溶陷落柱导水性能差异很大,虽然绝大部分陷落柱不导水,但陷落柱一旦导水,往往是灾害性的。

宁树正[4](2013)在《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赋煤构造单元与大地构造单元、赋煤单元、成矿单元的关系,定义了赋煤构造单元及命名原则;在分析中国含煤岩系形变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三级划分方案,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为5个赋煤构造区、13个赋煤构造亚区和66个赋煤构造带;以构造控煤理论为指导,以煤系形变研究为主线,分析了主要赋煤构造单元控煤特征;通过对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等分析,探讨了典型赋煤构造带煤系形变控制因素;在对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形成演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地构造单元对区域煤系形变的影响;进而总结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煤系形变发育规律。

王佟[5](2012)在《中国西北赋煤区构造发育规律及构造控煤研究》文中指出论文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和煤炭地质工作的现状,从煤炭资源评价和开发需求出发,以赋煤构造单元和控煤构造样式研究为切入点,在详细总结已有煤田构造研究成果和分析煤系变形控制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基础地质调查、先进测试分析技术与勘查工程紧密结合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从构造形态、成因机制、地质背景等三方面对西部地区煤田构造时空差异性和控煤构造样式开展深入系统研究,揭示不同构造背景下煤炭资源的赋存规律,建立西部不同赋煤构造单元的构造控煤模式,为煤炭资源勘查提供构造依据。

刘耀华[6](2010)在《浅析新村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控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福建省天湖山煤矿区新村井田地质构造特征的认识及地质构造对煤层控制作用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煤层厚度变化和煤层形态的主要地质构造因素,为指导该井田内的福建省永春煤矿官殊矿井、天湖岩矿井确定适当的采区区段垂高,合理布置采掘巷道和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起到很好的作用。

刘耀华[7](2010)在《天湖山矿区紧密褶皱中的采掘布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省永春煤矿南湖一号井,通过生产实践,证实天湖山矿区南湖井田地层多呈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褶曲幅度小,一般在30m以下,在褶皱形成过程中,因挤压作用,产生了煤层压薄带。运用这个规律,服务于生产,对研究确定适当的采区区段垂高、研究布置块段岩石通风井、留压薄带支撑顶板采煤方法的研究、运用等方面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武静[8](2010)在《武汉滨湖景观变迁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武汉市因多湖多水而闻名,素有“百湖之市”的雅称,湖泊是武汉城市格局中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之一。武汉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承载着整个城市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文化。追根溯源,武汉湖泊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干扰因素使武汉湖泊面临着“优于水而忧于水”尴尬处境。特别是近几十年,武汉城市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湖泊陷入十分难堪的地步,湖泊数量锐减,水面面积急剧缩小,湖泊淤积严重,部分湖泊逐渐沼泽化。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水土流失,使湖泊变浅,库容量降低,生产与生活污水大量直接排入湖中,导致湖泊水质严重恶化、滨湖景观被大量高速植入的建筑群密封,滨湖物种被破碎化的土地和固化驳岸驱走,滨湖历史文化景观被城市化大量破坏,武汉滨湖景观正面临巨大的挑战。本研究正是基于此现状展开,通过对武汉水系大量的田野调查、历史卷宗整理、归纳总结和利用GIS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统计输出的研究方法分析武汉市城市湖泊形成成因和演变过程展开系统的研究。笔者力求从景观规划的角度揭示导致武汉湖泊演变的驱动机制,根据GIS的数据分析和网格统计的方法对武汉滨湖区域的用地性质改变、物种栖息改变、人文景观改变、游憩景观改变以及视觉景观改变等景观元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以期望为城市湖泊的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为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大量历史资料表明,武汉湖泊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云梦泽时期,那时的江汉平原湖泊的变迁过程属于自然淤积的演变过程,表现为自然属性的演变,对于现代有深远影响是从清代张公堤的建设工程开始,武汉市的湖泊不断接受着人类活动的破坏,属于人为干扰因素占主导的演变过程。本文在针对武汉滨湖的演变从人文、历史、审美、生态等角度出发,对武汉湖泊的滨湖景观人文、安全、视觉、游憩、物种栖息等景观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和对策。随着城市不断扩张,交通道路的修建、防洪堤坝的建造、大量滨湖公园的建造,以及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导致武汉湖泊不断被分隔和填埋。面对湖泊自然性的消融、掠夺性蚕食和破坏性开发等发展模式,本研究旨以独特的历史视角揭示武汉滨湖景观演变的趋势和规律,并基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提出对武汉滨湖景观优化建议。

戴定贤[9](2009)在《福建省天湖山煤矿区F31推覆断层及找煤方向探讨》文中提出福建省天湖山煤矿区处于闽西南凹陷东条带,推覆构造极其发育,尤其以F31和F1两条推覆断层表现最为突出。据矿区开采资料证实,断层下盘童子岩组为—总体向西倾斜向南倾伏、轴向NNE的紧密线状褶皱,断层较稀少;上盘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由F31所派生的低序次断层往往为逆掩或逆冲断层,与主断层面组成"入"字型构造,造成童子岩组地层多次重复,同时派生了更低序次的断层组成羽毛状构造。通过对F31推覆断层特征以及应力场分析和研究,认为其演进过程为:童子岩期前后的成岩沉积→印支期侧向挤压形成褶皱→印支运动及其后由于侧向挤压形成软弱滑动面及断裂→燕山早期侧向挤压造成平缓推覆断层。同时提出了在矿区外围及深部的找煤方向。

刘喜顺[10](2009)在《湘中拗陷 泥盆—石炭系油气成藏与保存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油气资源非常丰富,自然界中有近50%的油气资源富集于碳酸盐岩地层中。中国南方陆上有近200×104km2的碳酸盐分布区,具有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大、层系多、厚度大、分布广的优势和广阔的勘探前景,是实现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战略接替区。针对湘中拗陷高演化的特点,本文以油气成藏理论为基础,应用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碳酸盐岩沉积学、岩石学、储层地质学及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了泥盆-石炭系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初步理顺了区内构造与沉积演化、烃源岩热演化、油气藏的形成、破坏、再次成藏及晚期成藏的配置关系,以油气藏保存条件为重点,应用含油气保存单元的评价体系对湘中拗陷进行有利区带划分,提出了下步有利勘探目标区,为后继油气勘探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以涟源凹陷为重点,深入分析了油气成藏条件。研究了“下组合”的成藏优势。认为构造变形的强度、幅度及沉积相的组合关系是控制天然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湘中地区勘探成果和典型气藏解剖结果表明,构造变型较弱、幅度较小的地区天然气保存条件较好,在这些地区槽、台相区之间的斜坡带及滩礁沉积相带是油气藏形成和保存最有利的区域。在综合考虑构造样式和油气的生成、运移、成藏的各个条件基础上,划分出Ⅰ、Ⅱ、Ⅲ级远景区,涟源凹陷中部为Ⅰ级远景区,邵阳凹陷中东部、涟源、零陵凹陷东部为Ⅱ级远景区,其它地区为Ⅲ级远景区,在Ⅰ级远景区优选了杨家山区块、桥头河区块为近期突破靶区。与前人认识相比,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特色与创新:(1)应用Vail的经典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通过野外剖面踏勘和钻井资料的详细研究,首次在泥盆系识别出1个Ⅰ型层序界面和9个Ⅱ型层序界面,结合前人石炭系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成果,将湘中地区泥盆-石炭系划分为三个Ⅱ级层序和21个Ⅲ级层序。(2)对湘中拗陷生物礁与台盆相的发育规律及相互关系做了深入研究,首次提出泥盆系棋梓桥组与佘田桥组中的生物礁是成带分布的,台盆可能是由于生物礁的快速生长而形成的礁间洼地(礁间槽)。因此,礁间槽的形成、发展与消亡和生物礁带的形成演化关系密切相关。这一模式与现代澳大利亚大堡礁具有很好的可比性。(3)湘中坳陷发育在汇聚型板块边缘,是两个大的陆块碰撞结合部位,构造样式较为复杂。从整体上看,整个工区的关键性构造要素是犁式叠瓦状逆冲断层、紧闭线性褶皱和隔挡式褶皱。结合遥感、航磁、重力等资料,重点对涟源凹陷做了深入研究,将凹陷进一步划分为西部断褶带(西部构造带)、中部褶皱带(中部构造带)和东部褶断带(东部构造带),并探讨了不同构造带的构造样式和形成机制。(4)提出对圈闭有效性研究的方法,指出构造样式、生储盖组合的配置关系及圈闭形成与烃源岩演化的匹配性都是影响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认为保存条件是决定圈闭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是决定其勘探价值的首要因素。湘中海相地层经历了印支期后多期、多方式构造运动的改造,具有隆坳相间、背向斜相间出现的特点,稳定的负向构造单元及测水煤系地层的分布区是油气保存的有利地区,在相对稳定的负向构造单元的有效区域盖层分布区主要寻找两类圈闭,即:台滩或台坪相岩性或岩性与构造复合圈闭和断背斜构造圈闭两大圈闭类型。(5)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和构造演化研究的认识,对湘中拗陷烃源岩的演化和生烃模式的认识取得突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研究表明,湘中拗陷烃源岩有3次主要的生排烃过程,并建立了“三段生烃”及裂解生气的“四段式”生烃模式。

二、南湖一号井地层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的认识及其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湖一号井地层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的认识及其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床构造演化与成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工作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工作
    1.4 取得的主要进展与认识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大地构造演化
    2.2 区域地质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2.4 矿产
第3章 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2 矿床地质
        3.2.1 矿体
        3.2.2 矿石
        3.2.3 围岩蚀变
        3.2.4 矿化
        3.2.5 成矿期次
第4章 构造特征
    4.1 区域构造
        4.1.1 褶皱
        4.1.2 断裂
    4.2 矿区构造
        4.2.1 断裂
        4.2.2 节理
第5章 构造应力场分析
    5.1 构造应力方向的确定
        5.1.1 区域构造分析
        5.1.2 控矿构造解析
        5.1.3 节理分析
        5.1.4 共轭剪节理分析
        5.1.5 断层擦痕分析
    5.2 构造应力场时代的确定
        5.2.1 确定构造应力场时代的证据
        5.2.2 构造应力场的时代
    5.3 构造应力场演化
        5.3.1 成矿前期
        5.3.2 成矿期
        5.3.3 成矿后期
第6章 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复杂岩溶山区空间多尺度水文地质模型 ——以滇中引水工程小扑隧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间多尺度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研究
        1.2.2 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1.2.3 岩溶介质特征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滇中引水工程小扑隧洞区域环境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交通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地表水系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区域地质构造
第3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3.1 地下水含水岩组及富水等级划分
    3.2 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与发育规律
        3.2.1 可溶岩的分布与出露特征
        3.2.2 岩溶发育期次
        3.2.3 岩溶发育形态
        3.2.4 岩溶发育程度分级
    3.3 岩溶水补、径、排动态特征
        3.3.1 岩溶水补给特征
        3.3.2 岩溶水径流特征
        3.3.3 岩溶水排泄特征
    3.4 岩溶水富集规律分析
    3.5 岩溶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及其特征研究
        3.5.1 滇池水文地质单元(Ⅰ)
        3.5.2 星云湖水文地质单元(Ⅱ)
        3.5.3 曲江文地质单元(Ⅲ)
第4章 岩溶山区多尺度水文地质模型建模方案
    4.1 岩溶区水文地质模型空间尺度研究
        4.1.1 水文地质空间尺度研究
        4.1.2 岩溶水文地质模型空间尺度划分
    4.2 多尺度模型建模方案
        4.2.1 模拟软件选取
        4.2.2 岩溶介质的概化探讨
        4.2.3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4.2.4 边界条件的确定
第5章 小扑隧洞多尺度水文地质模型
    5.1 区域大尺度模型
        5.1.1 模型建立
        5.1.2 模型校验
        5.1.3 隧洞施工条件下模拟分析
    5.2 小扑隧洞北段子模型
        5.2.1 模型建立
        5.2.2 模拟预测结果分析
    5.3 安化向斜子模型
        5.3.1 模型建立
        5.3.2 模拟预测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位置、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含煤地层
3 研究区地质构造发育规律
    3.1 区域构造演化
        3.1.1 华北地质区构造演化
        3.1.2 现代构造应力-应变场特点
        3.1.3 区域构造演化
    3.2 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基本特征
        3.2.1 研究区构造演化
        3.2.2 研究区构造基本特征
    3.3 研究区构造发育规律
        3.3.1 褶皱构造发育特征
        3.3.2 断层构造发育特征
        3.3.3 陷落柱发育特征
4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4.1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4.2 研究区含(隔)水层
    4.3 研究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5 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
    5.1 构造控水的定义和型式
    5.2 地质构造对奥灰水水文单元边界条件的影响
    5.3 地质构造对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的影响
        5.3.1 地质构造对地下水补给影响
        5.3.2 地质构造对地下水径流影响
        5.3.3 地质构造对地下水排泄影响
    5.4 地质构造对地下水赋存规律的影响
        5.4.1 断层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
        5.4.2 褶皱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
        5.4.3 陷落柱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煤田构造研究现状
        1.2.2 构造分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1.3.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1.3.3 赋煤构造单元控煤特征
        1.3.4 赋煤构造带煤系形变控制因素
        1.3.5 主要大地构造带区域控煤与煤田构造发育规律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手段
    1.5 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2.1 赋煤构造单元定义
        2.1.1 构造单元定义
        2.1.2 成矿单元定义
        2.1.3 赋煤单元定义
        2.1.4 赋煤构造单元定义
    2.2 构造单元、成矿单元、赋煤单元、赋煤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
    2.3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依据
        2.3.1 聚集特征(成煤地质时代)差异
        2.3.2 含煤岩系赋存形态表现差异
    2.4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4.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4.2 成矿单元划分体系
        2.4.3 赋煤单元划分体系
        2.4.4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5 中国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2.5.1 划分的资料基础
        2.5.2 划分结果
    2.6 本章小结
3 赋煤构造亚区控煤特征
    3.1 东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1.1 东北西部赋煤构造亚区
        3.1.2 东北中部赋煤构造亚区
        3.1.3 东北东部赋煤构造亚区
    3.2 华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2.1 华北北部赋煤构造亚区
        3.2.2 华北西部赋煤构造亚区
        3.2.3 华北东部赋煤构造亚区
        3.2.4 华北南部赋煤构造亚区
    3.3 华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3.1 扬子赋煤构造亚区
        3.3.2 华南赋煤构造亚区
    3.4 西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4.1 北疆赋煤构造亚区
        3.4.2 南疆赋煤构造亚区
        3.4.3 祁连赋煤构造亚区
    3.5 滇藏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典型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1 二连断陷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1.1 煤系变形特征
        4.1.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1.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2 鄂尔多斯东缘褶皱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2.1 煤系变形特征
        4.2.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2.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3 柴北缘逆冲推覆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3.1 煤系变形特征
        4.3.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3.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4 滇东褶皱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4.1 煤系变形特征
        4.4.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4.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大地构造带对煤系形变的构造控制
    5.1 天山-兴蒙造山系
        5.1.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1.2 天山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1.3 蒙古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2 秦祁昆造山系
        5.2.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2.2 秦岭大别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2.3 祁连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3 邻庐断裂带
        5.3.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3.2 郯庐断裂对煤系变形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煤田构造发育规律
    6.1 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背景
        6.1.1 大地构造演化
        6.1.2 大地构造与赋煤作用
        6.1.3 深部构造与构造应力场
    6.2 煤系变形基本规律
        6.2.1 含煤岩系变形规律
        6.2.2 含煤岩系变形组合
    6.3 控煤构造样式与煤系展布规律
        6.3.1 伸展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2 挤压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3 剪切和旋转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4 反转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5 滑动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6 同沉积(成煤期)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5)中国西北赋煤区构造发育规律及构造控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地质构造研究理论与方法
        1.2.2 煤田构造研究理论与方法
        1.2.3 中国西北区域构造研究
        1.2.4 中国西北赋煤区构造控煤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2 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构造格局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
        2.2.1 重力场特征
        2.2.2 航磁特征
    2.3 区域构造格局
    2.4 西北区域盆地构造变形总体特征
        2.4.1 盆地变形的分区性
        2.4.2 盆地构造变形的纵向分层性
    2.5 区域构造演化
        2.5.1 西北区能源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
        2.5.2 西北部能源盆地演化的动力学背景与机制
    2.6 本章小结
3 煤田地质特征概述
    3.1 煤系地层发育
        3.1.1 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
        3.1.2 晚三叠世含煤地层
        3.1.3 侏罗纪含煤地层
    3.2 聚煤规律
    3.3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3.4 本章小结
4 主要赋煤构造单元构造特征
    4.1 祁连赋煤构造带构造特征
        4.1.1 含煤地层发育概况
        4.1.2 沉积环境演化及岩相古地理
        4.1.3 含煤区构造单元划分
    4.2 柴北缘赋煤构造带构造特征
        4.2.1 柴达木盆地区域构造格局
        4.2.2 柴北缘煤田构造特征与发育规律
        4.2.3 柴北缘构造单元划分
        4.2.4 构造特征分析
    4.3 河西走廊赋煤构造带构造特征
        4.3.1 西段盆地构造特征
        4.3.2 东段盆地构造特征
    4.4 吐哈盆地煤田构造特征
        4.4.1 吐哈盆地含煤地层
        4.4.2 吐哈赋煤带含煤特征
        4.4.3 吐哈煤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4.4.4 吐哈盆地变形特征
        4.4.5 吐哈含煤盆地的构造演化
    4.5 准噶尔盆地煤田构造特征
        4.5.1 准噶尔盆地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4.5.2 准噶尔盆地煤层发育特征
        4.5.3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和煤田构造
        4.5.4 准噶尔煤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4.5.5 准噶尔煤盆地构造演化
        4.5.6 准噶尔煤盆地变形特征
    4.6 塔里木盆地煤田构造特征
        4.6.1 塔里木盆地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4.6.2 塔里木盆地煤层发育特征
        4.6.3 塔里木盆地煤田构造格局
        4.6.4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4.6.5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
        4.6.6 塔里木盆地及周缘构造变形特征
    4.7 本章小结
5 煤田构造格局形成与演化
    5.1 晚古生代古构造格局与聚煤作用
    5.2 中生代古构造格局与聚煤作用
    5.3 各赋煤区沉积展布特征与赋煤规律研究
        5.3.1 祁连赋煤构造带赋煤基本规律
        5.3.2 柴北缘赋煤带聚煤规律
        5.3.3 吐哈盆地赋煤规律
        5.3.4 准噶尔盆地赋煤规律
        5.3.5 塔里木盆地聚煤规律
    5.4 本章小结
6 控煤构造样式分析
    6.1 晚古生代煤系后期构造变形
    6.2 中生代煤系后期构造变形
        6.2.1 天山—兴蒙区
        6.2.2 塔里木区
        6.2.3 祁连区
    6.3 控煤构造样式
        6.3.1 挤压构造样式
        6.3.2 伸展构造样式
        6.3.3 剪切和旋转构造样式
        6.3.4 反转构造样式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浅析新村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控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1.1 矿区自然地理条件
    1.2 矿井基本情况
2 矿井地层
    2.1 煤层及其分布特征、主采煤层顶底板特征
        2.1.1 煤层及其分布特征
        2.1.2 主采煤层顶底板特征
    2.2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3 矿井地质构造特征及控煤作用
    3.1 矿井地质构造特征
        3.1.1 褶皱
        3.1.2 断层
    3.2 地质构造变动使煤层厚度发生变化
        3.2.1 以褶皱构造变动为主引起的煤层厚度的变化
        3.2.2 以断裂构造变动为主引起的煤层厚度的变化
        3.2.3 褶皱和断裂并举的构造变动所引起的煤层厚度的变化
    3.3 地质构造变动使煤层出现重复、缺失
4 特点与应用
    4.1 构造特征及控煤作用的特点
    4.2 在矿井中的应用

(7)天湖山矿区紧密褶皱中的采掘布置(论文提纲范文)

1 采区区段垂高的研究、运用
2 采煤巷道布置研究
    2.1 倾伏式巷道布置
    2.2 多切眼式巷道布置
    2.3 短壁式巷道布置
3 结语

(8)武汉滨湖景观变迁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关键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武汉湖泊发展演变的历史考证
    2.1 武汉湖泊的发展演变
    2.2 武汉江湖格局的历史演变实证研究
    2.3 武汉湖泊变迁过程与规律
    2.4 武汉湖泊变迁规律
    2.5 本章小结
3 武汉滨湖景观的演化的遥感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武汉湖泊演变定量分析
    3.3 被填占部分的用地分析
    3.4 不同类型用地发展转换情况
    3.5 本章小结
4 导致武汉滨湖景观演变的原因解析
    4.1 自然因素
    4.2 人为因素
    4.3 湖泊演变的原因总结
    4.4 武汉滨湖景观演变的原因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武汉不同湖泊的滨湖景观研究
    5.1 东湖
    5.2 南湖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成因总结
    6.2 改善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出版着作情况

(10)湘中拗陷 泥盆—石炭系油气成藏与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的来源、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油气成藏研究史
        1.2.2 油气成藏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 油气成藏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湘中拗陷的勘探、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1 勘探历史
        1.3.2 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1.4.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1.4.2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中泥盆统
        2.3.2 上泥盆统
        2.3.3 下石炭统
        2.3.4 地层展布特征
    2.4 不同演化阶段盆地类型
        2.4.1 裂谷盆地阶段
        2.4.2 深水盆地阶段
        2.4.3 前陆盆地阶段
        2.4.4 抬升剥蚀阶段
        2.4.5 陆内裂陷盆地阶段
        2.4.6 陆内凹陷盆地阶段
第三章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3.1 层序地层分析
        3.1.1 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3.1.2 湘中地区主要副层序类型及发育特征
        3.1.3 层序划分
        3.1.4 泥盆—石炭系层序发育及内部构成特征
        3.1.5 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层的关系
    3.2 沉积相描述
        3.2.1 沉积体系类型与沉积模式
        3.2.2 沉积相特征
    3.3 烃源岩描述
        3.3.1 烃源岩基本特征
        3.3.2 烃源岩热演化
        3.3.3 构造演化与烃源岩热演化
        3.3.4 烃源岩综合评价
    3.4 储层描述
        3.4.1 储层基本特征
        3.4.2 储层成岩作用
        3.4.3 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
        3.4.4 储层裂缝描述
        3.4.5 储层综合评价
    3.5 盖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
        3.5.1 盖层特征
        3.5.2 生储盖组合
        3.5.3 成藏有利条件分析
第四章 圈闭与保存条件分析
    4.1 构造样式分析
        4.1.1 构造样式的分类
        4.1.2 涟源凹陷构造样式分析
    4.2 构造样式形成机制分析
        4.2.1 构造应力演化及应力机制分析
        4.2.2 不同构造形态形成机制分析
        4.2.3 涟源凹陷不同构造带形成机制分析
    4.3 圈闭条件分析
        4.3.1 主要圈闭类型
        4.3.2 构造样式与油气圈闭
        4.3.3 圈闭的破坏与改造作用
        4.3.4 涟源凹陷圈闭的类型及分布
        4.3.5 圈闭评价
    4.4 油气保存条件综合分析
        4.4.1 挤压、隆升剥蚀对油气保存的影响
        4.4.2 断裂活动与油气藏保存的关系
        4.4.3 水文地质条件与油气藏保存的关系
    4.5 油气藏保存条件综合评价
第五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目标评价
    5.1 典型气藏剖析—杨家佬气藏
        5.1.1 杨家佬气藏基本特征
        5.1.2 杨家佬气藏的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5.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5.2.1 沉积相控制
        5.2.2 区域性盖层控制
        5.2.3 在后期的改造中二次成藏
        5.2.4 晚期成藏
    5.3 湘中拗陷成藏模式研究
        5.3.1 泥盆系生储盖组合成藏模式
        5.3.2 下石炭统生储盖组合成藏模式
    5.4 湘中拗陷有利远景区带划分
        5.4.1 Ⅰ类远景区
        5.4.2 Ⅱ类远景区
    5.5 目标评价及优选
        5.5.1 温塘背斜
        5.5.2 桥头河隐伏圈闭-大塘湾隐伏低突起、桥头河断块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创新点
    6.2 主要认识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图版

四、南湖一号井地层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的认识及其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床构造演化与成矿[D]. 韦良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2]复杂岩溶山区空间多尺度水文地质模型 ——以滇中引水工程小扑隧洞为例[D]. 肖斌.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7)
  • [3]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D]. 成龙. 西安科技大学, 2013(04)
  • [4]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D]. 宁树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08)
  • [5]中国西北赋煤区构造发育规律及构造控煤研究[D]. 王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05)
  • [6]浅析新村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控煤作用[J]. 刘耀华. 海峡科学, 2010(10)
  • [7]天湖山矿区紧密褶皱中的采掘布置[J]. 刘耀华. 江西煤炭科技, 2010(03)
  • [8]武汉滨湖景观变迁实证研究[D]. 武静.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3)
  • [9]福建省天湖山煤矿区F31推覆断层及找煤方向探讨[A]. 戴定贤. 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9
  • [10]湘中拗陷 泥盆—石炭系油气成藏与保存条件研究[D]. 刘喜顺. 中南大学, 2009(04)

标签:;  

南湖1井地层线状致密褶皱识别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