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区阴影率

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区阴影率

一、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小区的阴影率(论文文献综述)

侯拓宇[1](2021)在《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商业活动日趋频繁,商业区功能拓展,大型商业区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城市双修、旧城更新的建设重点。在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经济、文化、生态等效益受到严寒气候制约,人们的感知和活动常常受到气候的负面影响,室外空间的使用率也随着满意度的降低而下降。因此,使微气候满足室外空间的活动者诉求,营造舒适、可驻足的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已经成为严寒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在设计中对空间形态进行调整是调节微气候的有效方式,本文针对严寒城市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及其室外空间的活动者进行调查,结合微气候参数实测,定量微气候感知指标并建立了用于严寒城市的微气候感知指标预测模型,探讨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哈尔滨乃至我国严寒城市的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本研究按照“理论支撑—现状调查—模型构建—机制分析—规划指导”的研究框架展开。在理论支撑方面,本文提出“微气候感知”概念并以此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首先针对室外空间活动者群体及行为特征提出并阐释了“微气候感知”概念。同时,深入剖析了人体热平衡、环境知觉和热舒适理论对“微气候感知”基础理论与评价技术的支撑作用。最后以此为依托,通过揭示室外空间、活动者和微气候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实现微气候感知所包含的主观评价和客观定量,搭建了本研究整体的研究理论和技术体系。在现状调查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哈尔滨市的大型商业区进行实地调研。本研究收集了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实例,归纳出三类布局形式,据此选择了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分为室外空间现状、人群行为活动和微气候满意度现状。为主、客观数据采集的地点、人群和问卷提供选择和设计依据。在模型构建方面,本文对微气候感知指标进行定量并建立了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本研究首先统计并计算出微气候感知分项指标的均值区间、区间阈值。其次,建立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得到适中阈值。最后,制定微气候感知评价指标等级,计算指标等级对应数值及权重,并明确各组评价指标的应用范围,为微气候感知的评价和计算提供依据。在机制分析方面,本文深入探讨了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首先针对空间形态因素进行微气候参数的实测,得出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特征。其次,将实测结果导入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并计算结果,分析影响要素。最后分别就层峡、建筑和下垫面三个方面,通过计算机模拟各项要素对微气候感知产生的具体影响效用,揭示其影响机制。在规划指导方面,基于微气候感知提出适用于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设计策略。在设计目标指引的统领下,首先提出空间布局的引导性组织设计策略,针对区域合理组织活动路径和节点,使有利空间充分发挥作用。同时,提出空间要素的控制性调节设计策略,通过层峡尺度、建筑组合和下垫面绿化控制室外空间形态,从而对微气候感知进行有效调节。最后提出规划管理实施保障策略。为了改善严寒城市微气候条件以提升活动者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活动体验,本文深入分析了室外空间微气候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微气候感知作为理论切入点,将室外空间、活动者与微气候多重现实因素有机整合。微气候感知指标的定量,为活动者对微气候的主观评价提供了衡量依据。揭示空间形态影响机制,为改善室外空间的微气候提供了调整依据。研究所得的定量成果及方法路径,不仅丰富了微气候研究领域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体系,而且为严寒城市商业空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支撑。

欧阳康生[2](2020)在《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夏热地区,夏季时间持久且高温湿热,极大的影响室外环境的光热舒适性,并因室外阴影区的时空动态性、有限性,制约了夏季室外公共空间在日间时段的使用率。面对夏热时节普遍的热环境较差现状及对室外阴影的需求,城市慢行空间作为人们外出通行、休闲等高频率、长时段使用的室外空间,同时也是城市慢行系统的物质空间载体,应当为其使用群体提供更具时空适用性和光热舒适性的室外空间环境。本文以分析城市慢行空间特征及其使用群体对室外阴影空间的需求为切入点,认为在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空间的使用群体主要为行人和骑行者两大类,使用群体对室外阴影空间表现出时空连续性、品质舒适性、尺度形态差异性等方面的需求。在充分走访调研广州地区各类城市慢行空间的基础上,发现其室外阴影空间现状存在些许问题,如有效阴影相对缺乏、时空连续性不强、影深不够,纠其原因主要是从城市规划设计阶段未考虑阴影空间的构建,建筑物、植物以及遮阳构筑物的规划布局欠缺对室外阴影成影的系统支持所致。本文认为通过构建一种在特定时段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常全影”空间是应对目前城市慢行空间室外环境现状、改善其光热舒适性的有效且绿色的手段及途径,其“常全影”空间影响因素主要有建筑构影体(高度、形态、布局、朝向)、植物构影体(形态、枝下高度及种植方式)以及外部环境(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城市道路的横断面宽度、慢行空间的走向以及地形中的坡度、坡向)三大类。在构建时“常全影”空间时应以不同慢行空间类型具体分析、各构影体相互补充配合及适当兼顾冬季日照需求为基本原则,为城市慢行空间提供空间连续、时长较长、尺度形态多样、品质舒适的室外空间环境。在明确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构建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通过ECOTECT软件模拟分析各构影影响要素与“常全影”构影机理,归纳总结了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各要素的构影机理。最后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的全规划设计介入途径,并详述了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系统中各类慢行空间的“常全影”空间构建设计方法,为其室外空间环境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补充与设计指引。

姜皓[3](2020)在《哈尔滨阿城印象天地居住区微气候改善景观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据目前数据的不完整收集,全球有着接近三分之一的人都常年在寒冷的区域生活作息,而仅仅是我国,全国的整体面积中,就有超过一半是寒冷区域的面积,寒冷地区的人口接近3亿。寒冷地区独有的气候特点长期以来对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寒冷城市的景观设计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使得寒冷城市的景观空间形成了不同于普通城市的景观格局和气候特征。研究如何将寒冷地区景观模式与微气候要素相结合的建造合理的城市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区域景观建设更加合理,还能够让城市空间具备良好的季节适应能力,同时让景观新能源技术在寒地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发展。城市中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区域就是城市的居住区,是人们生活与生存的基础。这是在城市空间中占有最高、分布范围最广泛,结构灵活同时存在形式丰富的区域空间,而它的空间结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生存区域的品质以及活力,这是由于微气候的因素的好坏与否影响的居住舒适性,能够极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生存在这片区域从行为举止到生理及内心的活力。随着景观技术的不断优化,景观设计师可以有效地优化和控制各方面对寒冷地区特殊气候的影响。研究如何构建城市住区的宜人景观格局,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空间的活力,而且可以加强人与城市住区之间的积极情感联系。本文中利用了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加上人们在城市居住空间中的身体与心理需求所反映出的生活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此能够详细的探究城市居住空间的根本特点和模式理念,从地域特征到人性化的双重角度,可以客观梳理及分析出其对人的行为和无名特质主导空间形成的亚历山大模式语言理论,并总结建筑模式语言的理论依据进而分析景观模式的构成方式与方法。找到城市居住区空间与人的行为和寒地气候环境之间的本质关联,研究出在人的行为、心理、感情加上地区客观环境几个因素融合下,居住空间区域的结构模式究竟是怎样逐渐形成的。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哈尔滨市阿城区印象天地居住区景观设计项目为主要案例,根据项目的自身定位为设计前提进行实地考察和多方面的深入分析,旨在打造具有文化内涵、低碳环保和宜居生态等特点的寒地景观,形成富有生机、健康、舒适开放并且具有良好季节适应性的城市居住区景观空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前人”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构建寒地城市居住区的景观模式语言,为我国寒地城市居住区空间设计实践工作贡献微薄之力,是本次研究及论文撰写的意义所在。

李一刚[4](2019)在《湿热地区城市住区方案设计阶段热环境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高温化问题日益严重,尤其在我国南方湿热气候地区,夏季炎热漫长、空气湿度高,城市热环境问题更加严峻。城市住区作为构成城市的重要组成单元,其热环境状况关系到城市热岛、建筑能耗及人体健康,通过有效的规划设计手段营造良好的住区热环境已经刻不容缓。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住区热环境,规划设计人员需要对方案热环境状况进行预测评价,然而目前仍缺少一种适用于方案设计阶段的住区热环境快速评价工具。本文针对目前湿热城市住区热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难以在方案设计阶段对住区热环境进行快速评价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方案设计阶段的住区热环境评价方法,并以广西西南部湿热气候代表城市南宁市为对象展开研究。通过该评价方法可以掌握研究地点住区热环境的调控规律,并为当地规划设计人员提供方案设计阶段住区热环境快速预测评价工具。首先根据住区热环境的形成原理以及住区方案设计阶段的任务要求,选取了方案设计阶段的典型规划指标,包括住区布局模式、建筑单体尺寸、建筑朝向、建筑密度、建筑平均高度、绿地率、建筑间距和首层架空率。其次,通过网络信息收集、地理信息系统和实地调研等方法,获取了南宁市近十年建成的住区的基础数据。通过对南宁市住区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南宁市住区代表模型并确定了各规划指标的取值范围。根据单因素变量分析的方法,使用建筑热环境分析工具DUTE对南宁市住区的调控原理进行了分析,分析总结了不同规划指标在南宁市规划指标典型取值范围内对南宁市住区热环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建筑密度对南宁市住区热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大。最后,通过对比规划指标对住区热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与热环境指标的相关性,选择建筑密度、建筑平均高度、绿地率、建筑东西间距和首层架空率作为变量。通过多因素组合模拟及多元回归分析法得到了南宁市典型时刻住区热环境预测评价模型。选取实际案例对评价模型进行模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预测评价模型的全天平均误差在0.1℃-0.5℃,可以满足方案设计阶段对住区热环境初步评价的需求,证明了本文提出的住区热环境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该住区热环境评价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对改善住区热环境、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徐佳蕙[5](2019)在《空间特征对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厦门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化快速发展与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产生很多问题,如城市环境恶化、公共空间缺失,这是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裙房屋面的利用为高层建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高层建筑裙房屋面可以提供空中用地,屋面空间的合理利用可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城市绿地以及缓解高层建筑群产生不利的热环境。本文结合生态设计理念探究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热环境的形成机制,为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本文首先通过对厦门地区高层建筑现状进行了实态调查,分析相关规范设计与热环境空间设计等基本设计要求,总结归纳厦门地区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特征,包含有整体布局和建筑形态等特征,为接下来实证对象的选择和模拟工况建立预备案例模型。其次通过现场实测获得具有代表性的裙房屋面空间热环境数据。实验对象选取厦门地区典型裙房屋面空间,分别进行日间时间段的实测,结合空间设计指标中天空角系数(SVF)、剖面高宽比(H/W)、平面通透度(L/C)和裙房屋面高度(H)等指标对不同区域内的气温分布情况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裙房屋面的气温与天空角系数正相关,与平面通透度和高度负相关。最后,通过Phoenics模拟软件对典型案例进行不同季节的数值模拟,夏季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夏季地面测点温度高于裙房屋面空间内部空气温度,冬季则低于裙房屋面内部空间空气温度,在不同季节,裙房屋面空间相较地面空间可以提供更加符合期望的室外热环境。基于上述基础探讨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特征与热环境内在联系,并对空间特征中的影响热环境的因素通过正交组合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影响裙房屋面因素的主次关系排列为:裙房屋面高度>天空角系数裙房>屋面开口朝向。运用综合平衡分析提取出影响因素的最佳组合并对典型案例热环境进行优化。通过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热环境进行调研、实测与数值模拟,研究空间特征对裙房屋面热环境的影响范围,构建基于热环境条件下裙房屋面空间特征的最佳组合方式与改善策略。

梁颢严[6](2018)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同时伴生了较为普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城市热岛改变了城市热量环境,影响区域气候、空气质量、城市土壤理化性质、城市生物的分布与行为以及诸多城市生态过程,是引发出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至19世纪初,英国气候学家Luke Howard在《伦敦的气候》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热岛效应”概念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热岛现状、危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热岛与城市规划结合,在城市建设的初期就对热岛进行预测和控制的研究相对不足。近年出现的一些将规划与热岛结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WRF、MM5等模型对大尺度城市总体规划热岛效应的研究,以及运用CFD等模型对小尺度修建性详细规划热岛效应的研究,对处于中尺度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热岛效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综合运用RS(Remote Sensing,遥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力学)等技术方法,将遥感反演、地面实测和流体模拟相结合,研究不同尺度规划设计指标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建立基于CTTC(Cluster Thermal Time Constant,热时间常数)模型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模拟与评估方法,提出控规与CTTC模型的结合途径。1、采用夏季、秋季、冬季三期Landsat5卫星影像数据,分析了广州中心城区的热岛情况,认为:(1)城市热岛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差异;(2)夏季,二类居住用地的热岛贡献率最大10.3%,其次为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约8%;(3)工业用地M在三个季节都是主要的热岛贡献源,贡献率为8%-10%之间;(4)水域E1和林地E4是最重要的冷源,贡献了冷量的20%-40%,其次是公园绿地在夏季贡献了4.1%,秋冬两季降低为3%左右。2、提取广州中心城区2954块现状建设用地的地表温度,研究城市尺度热环境的影响因子。(1)在夏季,周边环境对地块热环境的影响大于自身建设的影响;(2)在秋冬两季,热环境影响因子相似,周边环境指标和自身建设指标对热环境影响程度相近;(3)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平面(建筑密度、冷源距离和比例等)指标主要影响夏季热环境,立体指标(容积率、高度标准差等)主要影响秋冬热环境;(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夏季热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是E1234G1100,秋季主因子是PR100,冬季主因子是Hstd;(5)100m网格受周边环境影响大于自身建设影响,网格尺度≥200m周边指标的权重逐渐减小;(6)当网格尺度≥200m时,PR0、E10、E1234G10三个指标在回归方程中的权重最大,且随着网格尺度的增加权重增加。3、对广州大学城64公顷的三个测区进行的气温实测,研究街区尺度热环境的影响因子。(1)测温点100m范围的城市建设指标对气温的影响较大;(2)测温点周边SVF、场地比例、混凝土比例、乔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容积率六个指标对热岛的解释度较大;(3)提出“气地比”指标,将测温点分为三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得出不同系列测点的判别方法;(4)构建了气温和地温的回归模型,回归方程的调整R方为0.8894,标准估计误差为0.7951,准确度较高。4、基于CTTC模型构建面向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热环境评估模型。(1)提出通过“网格化”进行控规热环境模拟的思路和方法;(2)提出面向控规的天空可视因子SVF、逐时阴影率、太阳辐射吸收系数、热时间常数、遮阳、蒸发等关键网格化指标的计算方法;(3)提出考虑周边环境影响的网格“风速比”简化计算模型,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较高;(4)对模型进行实测检验,全天均值误差基本在±0.5℃以内,误差率约2.5%,最高约4%;白天均值误差基本在±1℃以内,误差率约4%,最高约7.5%。5、控规与CTTC模型的结合途径研究。(1)总结出层高、水面率、硬质地表比例、硬质地表中沥青材质比例、硬质地表中透水地表比例、构筑物遮阳覆盖率、每100㎡绿地乔木数量、可绿化屋顶比例、屋顶绿化比例等9项控规新增热环境控制指标;(2)结合现状用地指标分析,现行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提出各用地类型热环境指标的控规缺省值和建议值。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从地块自身、周边环境、与冷热源的距离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并采用大样本的城市建设用地分析夏、秋、冬三个季节的热环境特征及影响因子。(2)从建筑、场地、材质、绿化四个方面构建街区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对比了“同心圆”和“圆环”两种指标计算方法,并提出“气地比”指标。(3)基于CTTC模型提出面向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热环境评估模型和方法,并提出控规与CTTC模型的结合途径。(4)提出考虑上风向影响的网格风速比预测模型。

霍敏仪[7](2018)在《广佛商业街区室外阴影空间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广州佛山地区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具体表现为常年气温高、太阳辐射强度大、高温持续时间长等。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在广州佛山地区这种夏热地区,商业街区室外阴影空间规划设计研究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对广州佛山5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商业街区进行调研,发现室外阴影空间中存在着明显对阴影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阴影空间与商业活动时空错位,商业利益与开放空间未能协调及规划设计过程中的针对性考虑缺位等。为此,本文提出了在满足商业街区室外活动时空特征的情况下,提出室外公共阴影空间营造设计目标与原则,同时,根据不同商业街区的室外空间特征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设计手段或方法。阐明了广佛商业街区应依据阴影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在满足室外阴影空间营造设计原则的前提下,从改善室外阴影空间、完善室外空间功能为目标出发,根据不同类型的商业街区,积极和综合利用建筑物、植物、构筑物等所能形成的阴影,共同设计营造有益的室外阴影空间。在规划设计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商业街区阴影空间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通过Ecotect软件模拟发现,广州地区在6月上旬和7月中旬时太阳位于广佛地区南北方的分界线。在6月上旬和7月中旬里建筑阴影会移动到建筑南侧,而在其他月份阴影是位于建筑北侧。根据广佛地区的阴影特点提出了针对其各自阴影特点的广场空间组合方式,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商业建筑形成阴影空间的优势,为人们营造出更加惬意的商业活动环境。根据空间的实际大小与空间功能的类型,分析商业街区的实际情况与方便人们使用的室外空间,合理利用建筑、构筑物、植物形成的阴影进行综合设计。选择性等设置可移动或可拆卸的构筑物,或者设置一些乔木植物,以优化室外空间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最后总结了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以期望今后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夏寒露[8](2018)在《广州地区住区室外阴影空间的建筑构影机理与布局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住区是承载人居生活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室内外宜居环境有利于提高住户室外交互活动的意向性,为住区增添生命力和活动力。然而近年来,城市住宅建设量在满足逐年与日俱增的同时,却难以保证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尤其是在夏热冬暖地区,夏季炎热且持续时间长,住区室外长时段高温暴晒现象严重,居民室外活动的热舒适需求难以满足。因此,本研究利用建筑时段性构影空间来营造积极舒适的住区室外环境,对生态住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住区规划与调节城市局地微气候、改善建筑环境节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随着我国城市热岛效应及资源环境压力加重,以地域气候适应性和生态建设为目标的城市规划设计受到关注与重视。本研究在对大量的住区进行走访和调研中发现,对于夏热冬暖的广州地区而言,热舒适性的优劣是影响该地区住区室外活动空间使用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设计适应气候角度出发,探讨通过优化住宅建筑的平面形态、组合布局和平面朝向等来营造适宜的室外构影空间,以被动式设计手法来改善住区室外热环境,并减少主动式设备的能耗。本文在走访调研和资料整合的基础上,归纳了广州地区常规典型住区的空间形态特点和使用主体特点。根据住区建筑的高度、形态、组合、朝向等变量因素进行客体分类,据此结合广州地区季节性气候特点和时段性的主体需求,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模拟软件Ecotect Analysis设定模拟参数,并进行日照时数、日照时段和阴影遮挡百分比的计算。将模拟结果进行分类评价和优劣对比,由此探寻了住区室外阴影空间的构建于目标上应当满足时空需求性与功能复合性;于途径上可积极利用建筑自身及其围合结构和绿化配植等;且于住区规划优化方法上针对住区总平布局、平面选型、道路设计、场地布置等提出了对应策略指引。对住区室外空间的研究,应当充分了解住户对于室外活动的时间与空间需求;对住区宜居性与舒适性的评价,也应当以主体使用者的实际感受为标准。根据地域气候的特殊性,结合住区建筑的室外构影时空特点和使用主体需求,探究气候适应性下的空间优化和功能复合,提高空间利用率、舒适性和生态效益,以期尽量避免方案设计流于形式或者限于标准。

李坤[9](2017)在《长沙地区高层住宅适居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世界发展走势来看,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建筑向高层和高密度不断延伸,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大城市必然带来人口密度过大、土地紧张、资源利用率低、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都市病”。长沙地区作为中国的大城市也在不断地扩张和发展,其内部的住宅作为城市中人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面对一系列的城市弊端。土地有限,人口不断增加,高层住宅的出现和发展是必然的,但是由于高层住宅在长沙地区的适居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对该区域的高层住宅的调查研究也越来越迫切。本论文针对长沙地区为研究范围,以位于该区域的高层住宅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居民适居性的问题进行调研总结分析研究,试图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满足长沙地区居民的居住需求。本文首先阐述长沙地区高层住宅适居性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了解国内外对于住宅适居性相关研究的现状,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解读和限定,通过对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分析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框架。其次对影响住宅适居性的政策、经济、社会、环境等宏观因素进行了分析解读,为进一步开展研究长沙地区高层住宅适居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以长沙市为研究对象,以长沙地区所属的夏热冬冷气候条件为依据,通过在长沙市的五个行政区内各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高层住宅区,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网络搜集等方法分析气候条件对于高层住宅适居性的影响,将高层住宅设计按宏观(建筑布局、交通系统、景观环境)、中观(套型)、微观方面(墙体、窗户、屋顶围护构件)对适居性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高层住宅住户心理、生理产生影响的居住区环境和室内物理环境条件进行调查总结和理论分析;对建筑空间中的交通空间和交往空间进行适居性调查研究;着重关注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适居性特殊需求,主要从室外和室内两大方面进行研究。最后再根据对本文研究的高层住宅适居性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的提出,并结合实践项目案例对设计策略进行进一步的佐证。虽然长沙地区的高层住宅由于自身及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适居性在某种意义上下降了,但是相信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能够使我们在长沙地区高层住宅的设计上做到更加周详的考虑,能够为夏热冬冷气候城市高层住宅的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卜德强[10](2017)在《寒地城市住区场地日照环境的评价与设计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日益增长和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住区日照环境的要求已不仅局限于居室采光,而且愈加注重场地日照环境。由于目前部分住区在规划中缺少从场地日照环境的角度进行设计控制,致使一些场地存在夏季日照阴影少或冬季日照时间短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住区场地日照环境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以寒地城市住区场地为研究对象。首先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在住区场地日照环境中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措施。其次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场地使用者的人群构成、活动时间规律、行为类别、满意度等进行数理统计,做出使用状况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Ecotect日照分析软件对寒地城市住区中最为常见的规划布局形式进行日照模拟,以日照时数及日照覆盖面积为主要依据,对寒地城市住区场地日照物理环境做出评价。最后,针对使用状况评价及物理环境评价中出现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优化:一是运用阴影法平面日照等时线法结合场地使用者的密集活动时间段对场地进行设计优化;二是通过建筑单体的空隙率、高宽比、朝向的控制以及建筑群体的中心塔式、错列式的优化布局形式,对建筑进行设计优化;三是通过绿化植被的种植、配置,对绿化植被进行设计优化。本文力图构建一个理论构架,一个参考依据,将已知或可能会对住区场地日照环境有影响的因素降到最低点。本人希望通过此项研究工作能为健康舒适的住区场地日照环境提供有益探索。

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小区的阴影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小区的阴影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严寒气候对城市发展的限制亟待突破
        1.1.2 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利用需求持续提升
        1.1.3 活动者关于改善微气候的诉求逐步明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严寒城市
        1.4.2 微气候与微气候感知
        1.4.3 大型商业区
        1.4.4 室外空间及空间形态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框架构建
    2.1 微气候感知概念解析
        2.1.1 概念缘起
        2.1.2 概念阐释
        2.1.3 内涵解析
    2.2 微气候感知理论基础与评价技术
        2.2.1 理论基础
        2.2.2 评价技术
    2.3 基于微气候感知的室外空间研究理论框架
        2.3.1 框架构成
        2.3.2 技术体系
        2.3.3 研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现状调查内容与方法
        3.1.1 空间形态收集与归类
        3.1.2 行为活动观察与记录
        3.1.3 微气候满意度主观调查
    3.2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现状
        3.2.1 主要布局
        3.2.2 典型案例
        3.2.3 空间类型
        3.2.4 空间构成
    3.3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人群活动现状
        3.3.1 活动人群组成
        3.3.2 高频活动类型
        3.3.3 高频活动空间
    3.4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微气候现状
        3.4.1 哈尔滨城市气候及微气候总体特征
        3.4.2 不同活动空间的微气候满意度差异
        3.4.3 微气候要素对活动者主观判断的影响程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微气候感知定量研究
    4.1 微气候感知指标定量样本的处理流程
        4.1.1 定量样本数据采集
        4.1.2 样本容量、信度与效度检验
        4.1.3 定量样本统计与计算
    4.2 微气候感知分项指标定量
        4.2.1 分项指标样本分布
        4.2.2 分项指标均值区间
        4.2.3 分项指标阈值确定
    4.3 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定量
        4.3.1 综合指标样本分布
        4.3.2 综合指标预测模型
        4.3.3 综合指标适中阈值
    4.4 微气候感知指标评价量表
        4.4.1 综合指标等级、换算及评价量表
        4.4.2 分项指标等级、权重及评价量表
        4.4.3 评价量表的应用范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形态的微气候感知影响机制
    5.1 影响机制关系框架及研究流程
        5.1.1 关系框架及内容
        5.1.2 研究流程与方法
    5.2 空间形态对微气候参数的影响特征
        5.2.1 实测案例及测点分布
        5.2.2 步行街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5.2.3 组团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5.2.4 综合体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5.3 影响微气候感知的空间形态要素
        5.3.1 步行街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5.3.2 组团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5.3.3 综合体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5.3.4 对微气候感知具有影响的空间形态要素
    5.4 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5.4.1 层峡尺度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5.4.2 建筑组合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5.4.3 下垫面绿化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6.1 设计目标指引
    6.2 空间布局的引导性组织设计策略
        6.2.1 通过微气候感知进行设计节点布局
        6.2.2 更新微气候有利空间的活动路径
    6.3 空间要素的控制性调节设计策略
        6.3.1 层峡尺度控制
        6.3.2 建筑组合控制
        6.3.3 下垫面绿化控制
    6.4 规划管理实施保障策略
        6.4.1 构建空间联动的技术路线
        6.4.2 推广微气候感知定量内容
        6.4.3 完善实施中管理监督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建筑、植物阴影利用相关研究
        1.2.2 室外空间光热舒适性相关研究
        1.2.3 城市慢行系统室外环境相关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
        1.3.1 慢行交通、慢行空间与慢行系统
        1.3.2 一般阴影与“常全影”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和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系统中慢行空间的类型、活动特征及室外阴影空间需求..
    2.1 夏热地区及其气候特征
    2.2 慢行空间的分类及其特征
        2.2.1 穿行性慢行空间
        2.2.2 休闲性慢行空间
        2.2.3 集散性慢行空间
        2.2.4 混合性慢行空间
    2.3 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空间的使用主体及其活动类型与特征
        2.3.1 城市慢行空间的使用主体
        2.3.2 城市慢行空间的活动类型
        2.3.3 城市慢行空间的活动特征
    2.4 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空间室外阴影空间需求及其调查问卷分析
        2.4.1 慢行空间室外阴影空间整体需求
        2.4.2 慢行空间室外阴影空间需求的差异性
        2.4.3 城市慢行空间室外阴影空间需求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系统室外阴影利用现状、问题与应对
    3.1 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空间室外阴影构影体
        3.1.1 建筑物
        3.1.2 植物
        3.1.3 构筑物
    3.2 广州慢行空间室外阴影空间现状调研
        3.2.1 调研内容及方法
        3.2.2 调研对象室外阴影空间现状
        3.2.3 广州慢行空间室外阴影空间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3.3 “常全影”空间特征
    3.4 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构建目标
        3.4.1 营造相对连续的“常全影”空间
        3.4.2 构建尺度及形态多样的“常全影”空间
        3.4.3 提供品质良好的“常全影”空间
    3.5 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构建原则
        3.5.1 具体慢行空间类型具体分析
        3.5.2 构影体之间相互配合补充
        3.5.3 兼顾冬季日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构影机理
    4.1 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构建的影响因素
        4.1.1 建筑物构影体
        4.1.2 植物
        4.1.3 其他外部环境因素
    4.2 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构建相关性模拟分析方法
    4.3 建筑构影体与“常全影”空间模拟
        4.3.1 建筑高度
        4.3.2 建筑形态
        4.3.3 建筑布局
        4.3.4 建筑与慢行空间相对位置(建筑朝向)
    4.4 植物构影体与“常全影”空间相关性模拟
        4.4.1 植物形态
        4.4.2 植物枝下高度
        4.4.3 植物种植方式
    4.5 外部环境因素与“常全影”空间相关性模拟
        4.5.1 城市道路横断面宽度
        4.5.2 城市慢行空间的走向
        4.5.3 地形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设计途径与方法
    5.1 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的规划设计介入途径
        5.1.1 城市总体规划
        5.1.2 控制性详细规划
        5.1.3 修建性详细规划
        5.1.4 其他规划设计
    5.2 “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设计方法
        5.2.1 穿行性慢行空间
        5.2.2 休闲性慢行空间
        5.2.3 集散性慢行空间
        5.2.4 混合性慢行空间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论文图录
附录2 论文表录
附录3 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哈尔滨阿城印象天地居住区微气候改善景观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一)选题背景
        (二)区域及研究对象选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的框架及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景观模式理论与微气候构成要素
    一、景观模式理论的构成
        (一)亚历山大的“无名特质”
        (二)从“建筑模式语言”到景观模式
    二、景观微气候要素的构成
        (一)温度与湿度环境
        (二)日照环境
        (三)室外风环境
第三章 景观微气候改善的空间与环境模式
    一、微气候改善空间模式
        (一)围合式
        (二)下沉式
        (三)台地式
    二、微气候改善环境模式
        (一)景观技术
        (二)景观生态
        (三)景观物理
第四章 景观微气候改善的行为与心理模式
    一、微气候调节视觉感受
        (一)空间序列
        (二)尺度与轮廓
        (三)色彩与质感
    二、微气候指导心理活动
        (一)寒冷与高温
        (二)雨雪天气
    三、微气候改善行为模式
        (一)行为特点
        (二)气候防护性
        (三)空间共享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作品
致谢

(4)湿热地区城市住区方案设计阶段热环境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住区热环境研究现状
        1.2.2 热环境快速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3 湿热地区热环境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湿热地区城市住区方案设计阶段热环境评价方法
    2.1 湿热地区城市气候特征
        2.1.1 湿热地区定义
        2.1.2 我国湿热地区城市气候特征
    2.2 住区方案设计阶段定义
    2.3 住区方案设计阶段热环境评价方法构建
        2.3.1 评价方法的构建基础
        2.3.2 评价方法及应用流程
        2.3.3 评价方法的优势
    2.4 住区方案设计阶段典型热环境影响因子选取
        2.4.1 选取原则
        2.4.2 住区室外热环境的形成原理
        2.4.3 住区热环境影响因子
        2.4.4 住区方案设计阶段典型热环境影响因子选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住区基础数据调研与分析研究
    3.1 住区基础数据调研的目的
    3.2 基础数据类型
    3.3 住区数据调研方法
    3.4 调研结果分析
        3.4.1 用地面积及尺寸
        3.4.2 布局模式
        3.4.3 建筑单体尺寸
        3.4.4 建筑朝向
        3.4.5 建筑密度
        3.4.6 建筑平均高度
        3.4.7 绿地率
        3.4.8 建筑间距
        3.4.9 首层架空率
    3.5 南宁市住区代表模型及规划指标取值范围
        3.5.1 南宁市住区代表模型
        3.5.2 规划指标取值范围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住区方案设计阶段热环境预测评价模型
    4.1 热环境预测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
    4.2 热环境评价指标的选取
    4.3 模拟软件的选取及参数设置
        4.3.1 模拟软件选取
        4.3.2 模拟参数设置
    4.4 规划因子对住区热环境的影响规律
        4.4.1 模拟工况设计
        4.4.2 模拟结果分析
    4.5 构建住区热环境快速评价模型
        4.5.1 选取热环境主要影响因子
        4.5.2 组合场景设计与模拟
        4.5.3 评价时刻选取
        4.5.4 多元回归分析
        4.5.5 住区方案设计阶段热环境快速评价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住区热环境评价模型的验证与实践应用
    5.1 住区预测评价模型验证
        5.1.1 验证方法
        5.1.2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5.2 住区热环境评价模型的实践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宁市住区基础数据信息表
附录B 南宁市夏季典型气象日气象参数
附录C 图表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空间特征对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厦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与高层建筑的发展中的问题
        1.1.2 高层建筑的立体化设计趋势
        1.1.3 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的产生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研究发展脉络
        1.3.2 建筑空间特征与热环境研究现状
        1.3.3 综述总结
    1.4 相关概念
        1.4.1 高层建筑裙房
        1.4.2 裙房屋面空间
        1.4.3 天空角系数
    1.5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厦门地区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实态调研分析
    2.1 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概述
        2.1.1 高层建筑的发展
        2.1.2 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的利用发展
        2.1.3 高层建筑裙房屋面使用功能特征
    2.2 高层建筑及其裙房屋面空间基本设计指标
        2.2.1 厦门地区地理气候环境概述
        2.2.2 高层建筑及其裙房的规范设计的控制指标
        2.2.3 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特征设计指标
    2.3 高层建筑及其裙房屋面空间特征分析
        2.3.1 整体布局特征
        2.3.2 建筑形态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厦门地区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热环境实测研究
    3.1 测试裙房屋面概况
    3.2 实验仪器及方法
        3.2.1 实验内容
        3.2.2 仪器简介
        3.2.3 测点布置
    3.3 实验结果
        3.3.1 测试日气象情况
        3.3.2 空间设计指标测量结果
        3.3.3 裙房屋面气温均值
        3.3.4 裙房屋面A热环境实验结果
        3.3.5 裙房屋面B热环境实验结果
    3.4 高层建筑空间布局对裙房屋面空间热环境的影响
        3.4.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3.4.2 围合度对裙房屋面空间热环境影响的相关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模拟与实测对比研究
    4.1 热环境评价及软件计算方法简介
        4.1.1 热环境舒适度评价指标
        4.1.2 软件模拟计算方法
    4.2 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实测案例模拟研究
        4.2.1 边界条件设定及模型的建立
        4.2.2 软件模拟结果与实测研究对比
    4.3 裙房屋面A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4.3.1 风模拟结果
        4.3.2 温度模拟结果
    4.4 裙房屋面B典型案例模拟结果分析
        4.4.1 风速模拟结果
        4.4.2 温度模拟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间特征对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热环境影响的模拟分析
    5.1 模拟边界条件设定
        5.1.1 气候要素的设定
        5.1.2 其他物理参数的设定
    5.2 模拟实验原型与实验设定
        5.2.1 模拟实验原型选定
        5.2.2 模拟实验设定
        5.2.3 正交实验设计
    5.3 正交模拟结果分析
        5.3.1 重要空间特征指标的影响作用分析
        5.3.2 两栋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5.3.3 四栋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5.4 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空间热环境改善策略
        5.4.1 空间布局特征
        5.4.2 建筑形态特征
        5.4.3 外部环境的引入
    5.5 裙房屋面热环境案例优化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6)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框架
    1.4 城市气候的研究尺度
第二章 城市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的遥感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2.3 地表温度反演
    2.4 广州市中心城区热环境特征分析
    2.5 各类用地的地表温度及热岛贡献率分析
    2.6 城市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2.7 建设用地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8 分组建设用地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9 多尺度网格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10 小结
第三章 街区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的实测与遥感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
    3.3 数据入库
    3.4 总体实测结果
    3.5 街区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3.6 测温点的测温半径及影响因素分析
    3.7 测温点的气温与地温关系研究
    3.8 100m与200m网格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9 小结
第四章 标准化建筑模型室外风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引言
    4.2 标准化建筑模型的构建
    4.3 模拟工况的选择
    4.4 数值计算方法及评价指标
    4.5 单地块风环境影响因素及“风速比”简化计算公式
    4.6 周边环境对网格风环境的影响距离、方位分析
    4.7 考虑周边环境影响的网格风环境模拟分析
    4.8 考虑周边环境影响的网格“风速比”预测模型
    4.9 小结
第五章 基于 CTTC 模型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评估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模型的总体思路
    5.3 规划方案的网格化
    5.4 网格天空可视因子
    5.5 网格逐时阴影率
    5.6 其他网格关键热环境指标的计算
    5.7 CTTC模型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5.8 大学城实测检验
    5.9 小结
第六章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与CTTC模型的结合途径研究
    6.1 引言
    6.2 CTTC模型所涉及的指标
    6.3 新增热环境控制指标研究
    6.4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指标研究
    6.5 控规热环境指标缺省值设定
    6.6 控规热环境指标建议值设定
    6.7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评价——以某控规为例
    6.8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1 :建设用地热环境多因子回归模型(对应2.7.3节)
    附录2 :分组建设用地热环境多因子回归模型(对应2.8.5节)
    附录3 :多尺度网格热环境的多因子回归模型(对应2.9.3节)
    附录4 :测温点各圈层指标与热岛强度相关系数一览表(对应3.6.2节)
    附录5 :测温点同心圆指标(方式一)多元回归模型(对应3.6.3节)
    附录6 :测温点圆环指标(方式二)多元回归模型(对应3.6.3节)
    附录7 :测温点圆环指标逐层递增(方式三)多元回归模型(对应3.6.3节)
    附录8 :100M网格热环境影响因子回归模型(对应3.8.4节)
    附录9 :200M网格热环境影响因子回归模型(对应3.8.4节)
    附录10 :单地块标准化建筑模型CFD模拟自身及周边“风速比”一览表(对应4.5.1节)
    附录11 :单地块标准化建筑模型自身及周边“风速比”回归模型(对应4.5.4节)
    附录12 :考虑周边环境影响的网格“风速比”一览表(对应4.7.5节)
    附录13 :考虑周边环境影响的网格“风速比”回归模型(对应4.8节)
    附录14 :标准化建筑模型的天空可视因子,以及广州地区7月21日的逐时阴影率一览表(对应5.4.1和5.5.1节)
    附录15 :标准化建筑模型在广州地区7月21日的逐时阴影率回归模型(对应5.5.2节)
    附录16 :广州地区的夏季典型气象日气象参数
附件

(7)广佛商业街区室外阴影空间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相关概念解析
        1.2.2 相关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广佛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室外空间阴影的利用现状
    2.1 广佛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2.1.1 太阳高度角
        2.1.2 日照时数
        2.1.3 气温
        2.1.4 广佛地区阴影规律
    2.2 商业街区类型与其室外空间的特征
        2.2.0 商业街区D/H的比例关系
        2.2.1 直线型商业街区
        2.2.2 院落围合式商业街区
        2.2.3 散点式商业街区
        2.2.4 商业综合体组团式商业街区
    2.3 商业街区活动时空特征
        2.3.1 商业街区活跃时间分析
        2.3.2 室外商业活动偏好空间
        2.3.3 休憩活动偏好空间
        2.3.4 观景活动偏好空间
        2.3.5 通行活动偏好空间
        2.3.6 交往活动偏好空间
        2.3.7 商业衍生活动偏好空间
    2.4 商业街区阴影空间利用现状及使用需求
        2.4.1 直线型商业街区
        2.4.2 院落围合式商业街区
        2.4.3 散点式商业街区
        2.4.4 商业综合体组团式商业街区
    2.5 室外阴影空间问题与改善对策
        2.5.1 阴影空间利用的问题与成因
        2.5.2 阴影空间改善对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佛商业街区室外阴影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目标、途径与原则
    3.1 商业街区阴影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
        3.1.1 阴影空间与商业活动的时间关系
        3.1.2 阴影空间与商业活动的空间关系
    3.2 商业街区室外阴影空间的营造目标
        3.2.1 改善商业街区室外环境
        3.2.2 阴影空间为商业街区室外活动提供适宜场所
    3.3 商业街区室外阴影空间的营造元素
        3.3.1 建筑物的阴影
        3.3.2 构筑物的阴影
        3.3.3 植物的阴影
    3.4 阴影空间营造设计原则
        3.4.1 以人们需要为前提,尽量与人们对阴影空间时空需求相匹配
        3.4.2 合乎经济效益,平衡商业利益与公共需求
        3.4.3 多规划层次考虑相应的方式进行规划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商业街区室外阴影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4.1 不同建筑要素的阴影情况分析
        4.1.1 不同高度的建筑对阴影的影响
        4.1.2 建筑形态对阴影的影响
        4.1.3 建筑面积大小对阴影的影响
    4.2 商业街区阴影空间设计方法
        4.2.1 直线型商业街区阴影空间设计方法
        4.2.2 院落围合式商业街区阴影空间设计方法
        4.2.3 散点式商业街区阴影空间设计方法
        4.2.4 商业综合体组团式商业街区阴影空间设计方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5.3.1 存在的不足
        5.3.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广州地区住区室外阴影空间的建筑构影机理与布局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国内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广州地区的自然气候特征与地域生态设计研究
    2.1 广州地区的自然地理与气候特征
        2.1.1 自然地理与气候特征
        2.1.2 室外阴影的需求与构影特征
    2.2 广州地区所属建筑气候分区与地域被动式设计策略
        2.2.1 广州地区所属建筑气候分区
        2.2.2 地域被动式设计策略
    2.3 广州地区气候适应性下的生态设计实践研究
        2.3.1 传统岭南建筑的防热与遮阳技术
        2.3.2 当代遮阳形式的演化类型与利用
        2.3.3 气候适应性的生态设计构建思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州地区住区室外空间的客体与使用主体特点调研
    3.1 研究客体的采样范围
    3.2 对研究客体的分类统计
        3.2.1 调研内容
        3.2.2 分类统计
    3.3 对使用主体的活动需求调研
    3.4 对研究模型分析方法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州地区室外阴影空间的建筑构影要素及构影机理
    4.1 住区建筑室外阴影空间的构影影响要素
        4.1.1 太阳辐射及日照参数
        4.1.2 建筑平面形态
        4.1.3 建筑平面组合
        4.1.4 建筑平面朝向
        4.1.5 建筑体形系数
        4.1.6 建筑立面设计
        4.1.7 场地竖向条件
    4.2 住宅建筑单体平面形态与空间构影机理的模拟分析
        4.2.1 建立研究模型及模拟参数设定
        4.2.2 不同住宅建筑单体平面形态的构影模拟分析
        4.2.3 住宅建筑单体平面形态构影模拟结果对比
    4.3 住宅建筑平面组合形式与空间构影机理的模拟分析
        4.3.1 建立研究模型及模拟参数设定
        4.3.2 不同住宅建筑平面组合形式的构影模拟分析
        4.3.3 住宅建筑平面组合形式构影模拟结果对比
    4.4 住宅建筑平面朝向与空间构影机理的模拟分析
        4.4.1 .建立研究模型及模拟参数设定
        4.4.2 不同住宅建筑平面朝向的构影模拟分析
        4.4.3 住宅建筑平面朝向构影模拟结果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州住区室外阴影空间构建的建筑布局设计策略
    5.1 住区室外阴影空间构建的目标
        5.1.1 构建与地域气候和规范相适宜的阴影空间
        5.1.2 构建与居民时空需求相关联的阴影空间
        5.1.3 构建积极舒适且功能复合型的阴影空间
    5.2 住区室外阴影空间构建的途径
        5.2.1 利用建筑物本身的构影空间来营造
        5.2.2 利用建筑架空层、屋顶和墙身围护结构来营造
        5.2.3 利用绿植和遮阳构件设施来营造
    5.3 住区室外阴影空间构建的建筑布局设计方法
        5.3.1 根据构影机理引导住区的建筑选型与总平布局
        5.3.2 根据构影机理引导住区的道路规划布局
        5.3.3 根据构影机理引导住区的室外场地布局
        5.3.4 根据构影机理引导住区的建筑细部设计
        5.3.5 根据构影机理引导住区的植物配种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论文图录
    附录2 论文表录
    附录3 调研图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9)长沙地区高层住宅适居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
        1.4.1 相关概念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高层住宅适居性影响因素
    2.1 政策因素
        2.1.1 可持续发展
        2.1.2 土地政策
        2.1.3 住房政策
    2.2 经济因素
        2.2.1 开发的经济性
        2.2.2 购房的经济性
        2.2.3 使用围护的经济性
    2.3 社会因素
        2.3.1 家庭结构
        2.3.2 居住观念
    2.4 环境因素
        2.4.1 自然因素
        2.4.2 人文环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调查分析的长沙地区高层住宅适居性研究
    3.1 长沙地区气候对高层住宅适居性影响
        3.1.1 高层住宅宏观适居性影响
        3.1.2 高层住宅中观适居性影响
        3.1.3 高层住宅微观适居性影响
    3.2 高层住宅适居性心理因素
        3.2.1 居住空间适居性心理学
        3.2.2 高层住宅住户适居性关注方面
    3.3 高层住宅适居性生理因素
        3.3.1 室内空气环境质量
        3.3.2 室内热环境质量
        3.3.3 室内光环境质量
    3.4 高层住宅建筑空间因素
        3.4.1 交通空间
        3.4.2 交往空间
    3.5 特殊群体需求因素
        3.5.1 儿童的特殊需求
        3.5.2 老年人及残疾人的特殊需求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沙地区高层住宅适居性设计策略
    4.1 基于长沙地区气候的高层住宅适居性设计策略
        4.1.1 建筑布局
        4.1.2 交通系统
        4.1.3 景观环境
        4.1.4 套型空间
        4.1.5 围护结构
    4.2 基于高层住宅建筑空间的适居性设计策略
        4.2.1 交通空间
        4.2.2 交往空间
    4.3 基于特殊群体需求的适居性设计策略
        4.3.1 基于儿童的设计策略
        4.3.2 基于老年人和残疾人的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沙地区高层住宅适居性设计案例分析
    5.1 实践项目概况
        5.1.1 项目概况
        5.1.2 项目设计理念
    5.2 项目适应气候设计
        5.2.1 建筑布局
        5.2.2 交通系统
        5.2.3 景观环境
        5.2.4 套型空间
        5.2.5 围护结构
    5.3 项目建筑空间设计
        5.3.1 交通空间
        5.3.2 交往空间
    5.4 项目适应特殊群体设计
        5.4.1 基于儿童的设计
        5.4.2 基于老年人和残疾人的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长沙地区高层住宅住户居住需求问卷调研
附录B 长沙地区高层住宅老年人居住需求问卷调研
附录C 长沙地区实地调研高层住宅项目基本信息表
附录D 长沙地区高层住宅适老残设计量化指标汇总表
附录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致谢

(10)寒地城市住区场地日照环境的评价与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缺乏主动的寒地适应性设计
        1.1.2 设计规范不明确评价标准难以量化
        1.1.3 居民对良好住区场地日照环境的迫切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条件分析
    2.1 概念释义
        2.1.1 寒地城市
        2.1.2 住区
        2.1.3 场地
        2.1.4 日照相关概念
        2.1.5 评价
        2.1.6 使用状况评价(POE)
    2.2 日照环境相关理论
        2.2.1 日照基本原理
        2.2.2 人居环境学理论
        2.2.3 环境行为心理学理论
        2.2.4 计算机模拟理论
    2.3 住区场地类型与功能特征
        2.3.1 场地类型
        2.3.2 功能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城市住区场地日照环境的调查评价
    3.1 寒地城市日照环境的特征分析
        3.1.1 气候特征
        3.1.2 热环境特征
        3.1.3 太阳辐射特征
    3.2 寒地城市住区场地日照环境的调研分析
        3.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3.2.2 调查内容的确定
    3.3 寒地城市住区场地日照使用状况评价
        3.3.1 使用者人群特征分析
        3.3.2 使用者时间特征分析
        3.3.3 使用者行为特征分析
        3.3.4 满意度分析
    3.4 寒地城市住区场地日照物理环境评价
        3.4.1 日照物理环境的评价依据
        3.4.2 行列式住区场地日照物理环境评价
        3.4.3 周边式住区场地日照物理环境评价
        3.4.4 围合式住区场地日照物理环境评价
    3.5 寒地住区场地日照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地城市住区场地日照环境的设计优化
    4.1 寒地城市住区场地日照环境设计优化原则
        4.1.1 适居性原则
        4.1.2 均衡性原则
        4.1.3 一体化设计原则
        4.1.4 功能性应用原则
    4.2 场地的设计优化
        4.2.1 日照分析时间段的确定
        4.2.2 日照分析方法的确定
        4.2.3 研究实例分析
    4.3 建筑单体及群体的设计优化
        4.3.1 建筑单体的设计优化
        4.3.2 建筑群体的设计优化
    4.4 住区绿化植被的设计优化
        4.4.1 绿化植被在场地日照环境中的作用
        4.4.2 绿化植被对场地日照环境的设计优化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小区的阴影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侯拓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夏热地区城市慢行系统“常全影”空间设计研究[D]. 欧阳康生. 广州大学, 2020(02)
  • [3]哈尔滨阿城印象天地居住区微气候改善景观模式研究[D]. 姜皓.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湿热地区城市住区方案设计阶段热环境评价方法研究[D]. 李一刚. 广西大学, 2019(01)
  • [5]空间特征对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厦门地区为例[D]. 徐佳蕙. 华侨大学, 2019(01)
  • [6]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研究[D]. 梁颢严.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广佛商业街区室外阴影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 霍敏仪. 广州大学, 2018(01)
  • [8]广州地区住区室外阴影空间的建筑构影机理与布局方法研究[D]. 夏寒露. 广州大学, 2018(01)
  • [9]长沙地区高层住宅适居性设计策略研究[D]. 李坤. 湖南大学, 2017(07)
  • [10]寒地城市住区场地日照环境的评价与设计优化研究[D]. 卜德强. 吉林建筑大学, 2017(10)

标签:;  ;  ;  ;  ;  

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区阴影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