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福建僧伽教育

现代福建僧伽教育

一、近现代福建僧伽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潘飚[1](2020)在《摩竭纹中国化研究》文中认为摩竭纹源出于印度,其在印度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纳入佛教体系。在印度佛教经典中,摩竭是一种力量强大,常在水中兴风作浪,但慑服于佛法的巨型恶兽。印度佛教摩竭纹的形态呈海兽状,含义主要有两点:第一,彰显摩竭巨兽的某种或多种强大力量;第二,赞叹佛法广大无边,能慑服摩竭恶兽。随着印度佛教向中国的传播,摩竭纹也传入了中国,并开始中国化。摩竭纹中国化的进程可分为北魏至隋代的肇始期、初盛唐的渐变期、中晚唐至五代的转折期、宋辽金的繁荣期、元明清的衰落期等五个阶段。在肇始期和渐变期,摩竭纹的形态、含义均与印度佛教摩竭纹一致,这两个时期的摩竭纹在数量、载体、分布区域等方面发展的都十分有限,使用群体也局限于皇族与贵族。当摩竭纹发展至转折期,开始出现具有强烈中国化倾向的鲤鱼形和鱼龙形摩竭纹,并占据摩竭纹发展的主流。在形态和含义上,鲤鱼形摩竭纹受到中国鱼文化影响,鱼龙形摩竭纹受到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的影响,本性为“恶”的摩竭在此时一转为有丰富吉祥含义的瑞兽。这一时期摩竭纹在数量、载体、分布区域等方面也都有极大发展,使用群体也从皇族、贵族间拓展至民间。经过转折期的中国化后,摩竭纹进入其发展的繁荣期,并以鱼龙形摩竭纹为主流,愈趋于龙形和吉祥化。此时摩竭纹在数量、载体、分布区域等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使用群体则覆盖了皇族、贵族、平民等阶层。随后,摩竭纹步入衰落期。此时摩竭纹受中国龙文化影响更为强烈,且佛教色彩被削弱,逐渐成为世俗世界中一种边缘化的吉祥纹饰。这一时期摩竭纹的数量、载体、分布区域等方面也出现极大萎缩,使用群体似乎既有贵族也有平民。至清代,摩竭纹被龙纹完全取代。摩竭纹中国化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这是摩竭纹中国化的外部原因,对异域文化的摩竭纹起改造作用;第二,佛教菩萨道思想,这是摩竭纹中国化的内部原因,对作为佛教纹饰的摩竭纹与中国文化的结合起积极促进作用。摩竭纹中国化对汉传佛教发展的启示有三点:第一,立足于菩萨道;第二,坚持在地化;第三,注重时代性。

张迪[2](2020)在《“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出版“走出去”是实现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以图书产品为载体在全球范围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旨在促进国际区域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增进沿线国家出版文化认同、拓宽出版产品多边市场及加大国家出版扶持力度上为我国出版产品“走出去”提供机遇。“丝路书香工程”作为中国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在政府、市场和企业的三方合力下该项目文化输出成果显着,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输出的主要发力点。“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是其中最早确定的大类项目之一,自2014年底立项以来是实施较为稳健的项目之一,是我国出版业输出中国声音的重要阵地。论文采用质化与量化研究兼具的方法,从国家战略的角度阐述“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研究“丝路书香工程”重点资助项目。首先对“一带一路”倡议、“丝路书香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三个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其次根据“丝路书香工程”2015—2019年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已公布图书选题名录,对“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的现存的问题,最后根据现存的瓶颈进行优化路径分析。论文在分析“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便出版机构更好抓住政策契机,实现国际业务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中国出版由“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持续提升我国出版物的文化附加值。

刘依然[3](2020)在《常惺法师对人间佛教的弘传》文中指出清末民初之际,中国社会各界陷于内外交困的险境之中,中国佛教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毁坏。在庙产兴学等诸多因素的刺激下,中国佛教在此厄难中寻求振兴之路。通过对当时社会情况的观察和对中国佛教现状的反思,太虚大师主张佛教教理应该与时俱进,顺应现阶段发展的潮流,故而提出了以佛法为本体,关切人生社会的“人间佛教”,为佛教的振兴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常惺法师是民国时期的高僧,他九岁出家,十七岁受戒,曾入华严大学修习,师承于月霞法师一脉。毕业后四方游学,民国六年(1917)与太虚大师结识于观宗寺,在太虚大师的影响下,常惺法师成为弘传人间佛教的支持者和实践者。因此,本文以常惺法师对人间佛教的弘传作为研究的主体,在目前学术界关于常惺生平经历、思想、师承交友、着述等研究的基础上,对常惺法师与人间佛教的提倡者太虚大师之间的法缘关系、常惺法师对太虚人间佛教的继承和理解的内容、社会实践等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主要介绍常惺法师的出家因缘,并对常惺法师不同阶段的参学历程进行梳理,常惺法师求学数年,佛学造诣精深,这为其弘传人间佛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通过细致分析常惺法师与太虚大师之间的交往活动来研究他们之间的法缘关系,从中可以发现常惺法师在太虚的影响下,对太虚人间佛教的认同和支持,进而解释了常惺法师弘传人间佛教的原由。最后对常惺法师弘传人间佛教的社会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常惺法师不仅在思想上支持太虚的人间佛教,还将其理论化为实践。其一,他奔走四方弘讲佛法,在大量的着述和演讲中援引华严等典籍及思想学说,阐释佛法经义与指导人生、社会之间的关系,其演说着述字里行间均流露着对人间佛教的倡导。此外他推动佛法入世,救济灾民,组织僧侣救护队,积极抗战,落实了大乘佛法救世利生的精神;其二,常惺法师非常重视佛徒教育,且其一生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僧伽教育上,兴办安徽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柏林教理院等多所僧伽教育机构,为佛教的重振培养了大量的僧才;其三,常惺法师邀请弘一法师协助创办佛教养正院,整顿僧家戒律,为提高僧侣素质做出了很大努力。

孙严[4](2020)在《华严大学之研究》文中认为清末民初,清政府为应对内忧外患发起庙产兴学运动,加之基督教发展的冲击以及佛教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国佛教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迎来佛教发展的机遇,佛教界有识之士通过兴办佛教宣传事业、教育事业、慈善事业推动佛教发展。其中兴办僧教育,培养僧才是促进佛教发展的有力措施。由月霞法师创办的华严大学就是僧教育热潮的早期实践。1914年10月至1916年秋,华严大学先后经历:在上海哈同花园创办,暂迁上海留云寺,续办于杭州海潮寺。之后,月霞法师想继续办学,最后因多重原因,续办未果。但是,慈舟、智光、霭亭、持松等法师在华严大学毕业后,承师志,在各地办起的僧教育学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华严大学的延续。华严大学的制度规定以及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民国初期佛教僧教育学院的办学特点,从中可以看出,华严大学迫切想培养优秀僧人,以带动佛教发展。华严大学虽然未能突出培养学僧在实践等方面的技能,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华严大学的制度以及课程设置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模范作用。将华严大学作为一个个体进行研究,通过搜集、梳理、对比相关资料以及实地走访调查,确定华严大学创办、变迁的具体时间和过程以及迁学原因;通过对比上海哈同花园与杭州海潮寺内华严大学的课程设置、修学要求等异同点,对华严大学如何培养学僧进行探析;并梳理毕业学僧承师志,在各地办学,将僧教育一度发扬光大的情况。通过上述研究分析,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华严大学在资金、社会环境等局限之下,作为民国初期的僧教育实践先驱,在促进华严义学的发展、培养优秀僧人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从而理解华严大学在民国乃至近代佛教发展链条上所处的关键位置。

王漉洱[5](2019)在《20世纪以来菲律宾的汉传佛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华文化之一的中国传统宗教,在促进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菲律宾汉传佛教的发展原因及现状,对菲律宾华人乃至菲律宾国内的影响及特点值得探究。本文试图对菲律宾汉传佛教进行研究,结合菲律宾汉传佛教的背景和环境,分析菲律宾汉传佛教传播和发展的原因及呈现出的特点。通过菲律宾汉传佛教庙宇、宗教社团及组织,析论其主要作用,进一步探究菲律宾汉传佛教与当地融合过程中的传承与发展。据此,分析汉传佛教对菲律宾华人及菲律宾社会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菲律宾汉传佛教在保持中华性的同时,还进行创新,与当地文化不断交流。菲律宾汉传佛教对华人社的影响是显着的,其影响力延伸至华人世俗生活领域的多个方面。一直以来,菲律宾佛教徒通过多种方式的宣教和慈善活动,使汉传佛教的影响开始超越族群,逐步得到菲律宾社会的认可。汉传佛教在促进菲律宾社会民族融合与培育菲律宾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将日益突出。菲律宾汉传佛教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佛教的特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王娇[6](2018)在《近代湖南佛教文化复兴研究》文中认为近代湖南同整个近代社会一样历经苦难,连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和战乱兵灾威胁着普通民众的生命财产。西方宗教伴随着列强侵略进入湖南,并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占领信仰空间,对湖南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样的新局面,使拥有辉煌历史的湖南佛教面临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巨大的社会苦难摧残着民众的精神世界,为了继续生活人民有了向宗教寻求精神慰藉和力量的强烈渴望,这为佛教文化的复兴提充了广大的信众,另一方面,携带先进文明的西方信仰强势入侵给佛教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如何改善僧材凋零、宗风不振等问题进而进行近代化转向,成为了湖南佛教必须面对的问题。居士佛学的兴起是湖湘佛教文化开始复兴的一个标志。近代的居士佛学已经不同于过去依附于寺院佛学的小打小闹,佛学研究机构、居士林团体、刊印佛学经典、组织佛学法会等活动都是以居士为主,在家与出家共建的方式进行。另外湖南居士队伍中有不少官居要位政治人士,且信教热情浓厚,有的人甚至利用职权为佛教发展提供保障。居士群体已经成为近代湖南佛教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力量。复兴佛教的另一大主力当然是出家佛教徒。近代湖南文化风气开放,再加上湖南佛教历来与外地都有较频繁的沟通,使得佛教界接受新文化、新思潮的熏陶较其他内地省份程度要深。在当时佛教革新人物特别是寄禅、太虚的影响下,湖南佛教徒在精神层面上首先进行了革新。这是佛教复兴的前提。庙产兴学风波是湖南近代佛教发展一个不得不重点提及的内容。湖南庙产兴学涉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在全国都是较为罕见。社会对庙产的侵占对佛教界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在这种情况下,佛教徒不得不了解国家法令政策,积极入世同俗界进行抗争以赢得生存条件。更重要的是,这次风波促进了湖南佛教力量的团结,给佛教各项事业的进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湖南佛教文化复兴概括起来主要包含革除弊端、发扬传统、近世转向三个方面的内容。他们创建新佛教团体,采取现代化方式,聚集佛界力量,规范佛教管理,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开办僧学校,吸收近现代科学知识,培养新式僧才;国难当头,毅然担当起国民义务,进行保国保教的努力,这些都涉及了革故鼎新、近世转向。而中兴沩山,继起沩仰宗是复兴传统佛教文化的表现。近代湖南居士和僧众们为图佛教在近代社会的生存发展,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多方面的努力,使其成为既保留有传统佛教形式与内核,又与近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文化。湖南佛教文化以继承传统又作相应转化的方式复兴,也为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

谭智昌(Tam Chicheong)[7](2018)在《三虚佛学思想之研究》文中指出鉴古知今,研究“三虚”佛教思想为中国佛教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这有助我们为中国佛教找出更合适的发展道路。“三虚”所处身的时代就好像是一个被掏空了的时代,对传统的否定,对新思潮的敬畏,人人都像在白日里提灯,茫茫然迷失了方向,都希望为中国佛教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传统文化的烂摊子摆在眼前,百废待兴,只要谁有使命感,敢于承担,能为时代呐喊,历史就由这些人来改写。论行事作风,太虚可说是极具开创性的人物,果敢前卫;但由于行事过于急激,招致他的佛教改革以失败告终,却成为近代佛教发展道路的指路明灯,开出了人间佛教的思潮。虚云和谈虚的作风相对低调,他们都是传统佛教的继承者,守住家法,为重建中国佛教默默耕耘,在维护祖师的法统和寺庙的重建上,他们的贡献尤为巨大。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极深厚的文化资源底蕴。从文明演进史上说,所有文化的交锋都是让自身文化得以反思、吸收、壮大、转化以至超升的一个好机遇,佛教进入中国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大好契机。本文的研究焦点分述如下:在《时代与回应》的一章中,对佛教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所经历的兴盛与衰败过程作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让我们了解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来龙去脉,也点出了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识形态的偏差情况。中国佛教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丛林制度、亩产管理、朝代的更替和佛教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形等等。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彼此互相影响;但真正主宰佛教存亡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在于佛教自身是否有人才的出现。清末民初,在中国佛教进入灭亡边缘之际,出现了三位赫赫有名的高僧大德,他们分别是八宗并弘、酷爱唯识学的太虚法师、兼祧五宗法脉的禅宗泰斗虚云法师和天台宗第四十四代传人倓虚法师。为行文方便起见,本文会以“三虚”合称这三位法师。作为一方领袖,他们都各自有其魅力,有能力感召追随者遵从他们的行为模式以至思想模式从事宗教活动。能否成为一代宗师在于他们可否看到时代的需要,随着时代局势的转移、变化而作出恰当的回应,把他们的思想言论付诸行动,并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政策。在第二、三、四章中,分别对每一位法师作了一个简单而又扼要的论述,勾勒出他们的思想特点、其成长的经历及其宗教向度的形成与转化过程,以期道出他们的核心思想所在。凭着个人的禀赋与悲愿,身体力行,看他们如何在颓垣败瓦中把中国佛教重新建设起来。在近代的中国佛教界里以“三虚”并称,历史给予他们相当的肯定与高度的评价。有时候,把他们齐名看待也许只是出于一个历史的偶然。大家都是出了家的僧侣,巧合地都是以“虚”字为自己的法号。尤堪玩味的是这个“虚”字极具道家色彩,凸显出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与内蕴。除了法号上的巧合,三位高僧都是出生在清末民初大致相若的时段里,在同一个国度、地域里活动过。他们彼此也曾相遇,在时代的潮流中激起浪花。大家也同为佛教出力,作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虽然并称为“三虚”,分别都被标签为激进派或保守派等。把他们放回当时的历史现场,整个中国也正是面临着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的思潮四方八面地冲击。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中,他们的回应往往是激进中也有妥协之处,保守中也包含革新的意味。大家似乎都是在矛盾中找出彼此可以调和的地方,在现实坏境中不断磨合,务求找到共识。在这点上,可以从太虚不断的更改他的僧制改革中清楚看到端倪。他顺应潮流,屡易其稿,希望从中可以找到彼此皆能接受的方案,以至出现思想前后不一的现象,甚至被西方学者嘲讽为“儿戏”①,在后文讨论到太虚僧伽制度改革中,他按现状的改变而作出相应调整,本文有详细的交代。虽然三位法师并称为“三虚”,他们的贡献和影响并不一定是对等的;事实上,在当时的名望上三位法师也有点悬殊,但这无损他们各自努力,为佛教作出的贡献。在第五章中,比较他们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的地方,以突显三位的思想的独特之处。继而在第六章中,指出“三虚”个人的局限与对佛教思想掌握之不足的地方。这主要是归咎于时代的局限与断层现象所致,再从一个宗派历代传承的角度去探讨他们的法脉传承,从而梳理出一条脉络,探讨当中所出现的文化断层现象与以及其背后原因,进一步分析并探讨上述的思想脉络与历史源流等问题。在第七章中,论及三位法师对佛教界的贡献,继而探讨“三虚”佛教也就是中国佛教的继往开来,如何在秉承中国传统佛教资源的同时,同时在这样一个世俗化与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把中国佛教重新整合,为佛教找出一条适合现代人去走的新道路。本文采用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瞰览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把佛教发展的来龙去脉清楚地勾勒出来,这有助我们了解中国佛教一些关键的转折点。新的佛教思想的形成与当时时代背景所产生出来的问题息息相关,故此,了解时代背景是解开中国佛教一些历史上的悬案的重要锁匙。有了这个基础的认识,再把焦点放在“三虚”佛教的思想上,比较他们思想之间的异同,探讨他们对佛教界所作出的贡献,并指出他们不足之处。在最后一章谈到“三虚”佛教返本开新中,本文揭示了在佛教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的问题,这问题的缘起已在第一章中由季羡林点了出来,最早的解经家已“不完全忠实地”按照印度空宗的理论去了解佛教。佛教本来探讨是诸法存在的实相,讨论的是认识论上问题。当中心只是一种从属思维形式,而此心并非根源意义;但到了六祖慧能对《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言下大悟而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佛教便出现了如麻天祥所说的第一次革命,由“心外佛”转为“心内佛”的探讨,本来是观照实相意义的般若观空思想转变成了具有深层根源义的如来藏系统,这个“心”不单是具有道德良知意义的心,更是具有主宰意义的心,能生万法,正符合了中国道德文化的“心性论”讨论范畴。胡适常常被人批评为佛教的门外汉,未有得到佛教界适当的重视。但事实上,他对佛教经典的辨伪工作尤其是禅宗的经典做了大量的考据工夫,发现六祖慧能或是胡适所说的七祖神会是带有“目的性”的诠释。而这些材料的发现,在佛经的诠释上对确认这个重心的转移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证据,对佛教文献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加上台湾学者萧政根据Max Muller所编的梵文对读为《金刚经》作为旁证,原文只有要求修行人“荡相遣执”①的意义,主旨是不住于相,不执着“六识”下的对象而已。这发现引证了了禅宗思想是经历了改造与转化,与两位学者胡适和麻天祥的说法不谋而合。在三位法师的思想基础上,本文期望可以为中国佛教找到一条新路向。大抵上,他们都同意佛教是理性的宗教,并不宣扬迷信思想。虽然,在具体修行上他们都各有所取,但佛教重理的性格,对这个全球化的新时代尤为重要。在新道路上,本文确立了一些方向,建议中国佛教走回一条理性的光明正道,以道德为首要,重新宣扬平等与博爱精神为务。过去的佛教理想远在遥不可及的彼岸,今天的佛教却立足在现实人间,人间佛教将是二十一世纪的全球佛教的聚焦点。

王智兰[8](2016)在《闽台佛教关系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闽台隔海相望,闽人移民入台早已有之,明郑治台前,福建的佛教信仰应已随移民带入台湾。明郑治台后,福建传统寺院佛教、以观音信仰为主的民俗佛教、居士佛教等随着明郑官兵、文人、民众迁移入台而传入台湾。明郑清代,福建赴台僧人在树立佛教僧人形象、讲经说法、传承法脉、培养僧徒、创建寺院等方面为正统佛教在台湾传衍和发展奠定基础并作贡献。同时,福建移民在台湾构建起与原乡类似的民俗佛教信仰,而民俗佛教的佛教性在台湾被淡化、民俗性被强化。台湾与福建一样存在僧人入住并住持宫庙现象,他们为满足民间民众的需求开展忏经等活动,还利用宫庙培养僧徒、传衍法脉、弘扬佛法。在台湾,民俗佛教比正统寺院佛教更盛。日据时期,闽台佛教关系不因日据台湾而疏远,反而继续维系与延续,台湾僧人前往福建受戒成为台湾佛教界的传统和僧人取得崇高社会地位的象征,台湾佛教丛林清规仍以传承福建佛教丛林清规为传统。福建佛教界的革新思潮与运动也成为台湾佛教界汲取革新思想、接受新式僧伽教育的重要来源,有理想有抱负的台湾佛学青年前来福建闽南佛学院等处学习、考察,接受福建新式僧伽教育和佛教革新思想洗礼,返回台湾后成为其佛教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日据时期闽台佛教界的交流成了闽台佛教对日本化佛教的抗争。

卫春梅[9](2016)在《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研究》文中提出佛教中佛是大医王,而药师琉璃光佛是专以消灾延年、祛病除厄、幸福往生救护众生的佛。药师佛信仰是佛教体系内以崇拜药师佛为核心而形成的佛菩萨信仰,这种信仰将《药师经》作为主要理论基础,根据十二大愿、九横死、幡灯续命法、净土等思想逐渐形成包括仪轨、道场、信众、场所、信仰活动等完整的宗教信仰形态并衍生出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第一章对药师佛信仰的经典《药师经》及其思想传播进行梳理与阐释。第一,从历史文化角度探讨《药师经》在印度集成,认为它是药师佛信仰的理论源头,并分析《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和隋唐《药师经》译本在翻译者各自的思想和译经体系中的地位;第二,比较四种译本《药师经》的内容异同,着重研究各译本中十二大愿和九横死的异同,发现四个译本虽然出现时间不同,译者及翻译风格不同,但是主体内容具有较大一致性;第三,系统阐释《药师经》思想,一是考察在佛经中药、药师、药师佛的功能演变,认为这是药师佛信仰出现的文化心理条件;二是探讨《药师经》的主要理论,指出这些理论是药师佛信仰的理论核心,是药师佛信仰能够流播的理论前提条件。第四,《药师经》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为主要理论基础,借助其他佛教信仰形式,在个人的宗教修养上表现为遵守佛教戒律和修持药师仪轨,以一定的修持实践形式和文学艺术形式在寺院开始推行,不仅在平民中流行,而且受到上层人士的注意,说明它已经具备初步体系化的宗教形态,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二章按照历史系统梳理和研究隋唐时期《药师经》注疏。从历史记载分析隋唐的《药师经疏》相比于其它各朝代是最多的,但留存硕果不多,说明该时期药师佛信仰的兴盛。从作者所属法系考察隋唐的《药师经疏》多数出自玄奘的法相唯识系。从作者、作品体系、作品内容方面考察此时期仅存的敦煌S.2512佚名《药师经疏》、敦煌S.2551佚名《药师经疏》、太贤撰《本愿药师经古迹》二卷,发现各位作者虽然所依据的《药师经》译本不同,但是在引用佛学经典、发挥《药师经》思想时,基本上围绕般若、唯识、净土、涅盘四系经典,他们通过对《药师经》中出现的观点和术语作出系统解说及论证,实现作者本人佛学素养与《药师经》内容的完美融合,完成其《药师经疏》作品体系的创建。隋唐时期从《药师经》的翻译状况到《药师经》注疏的撰写与传播状况反映出药师佛信仰的思想理论传播发展较快。第三章研究唐代药师仪轨思想。在唐代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药师琉璃光佛印咒》表明药师仪轨方面的经典开始出现,随后一行撰《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金刚智译《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不空译《药师如来念诵仪轨》、最澄作《药师如来讲式》,说明该时期药师佛信仰开始重视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通过对这些仪轨的研究发现药师佛信仰的仪轨在经典中明确化是从阿地瞿多的《陀罗尼集经》开始,他以密教的立场将药师仪轨单列为《药师琉璃光佛印咒》,具体描述了药师佛坛法、礼拜、供养及受持的方法。后来的药师仪轨撰述多参考阿地瞿多译作的相关思想。从药师仪轨的撰写者和翻译者以及仪轨内容分析唐代药师仪轨发现,该时期药师仪轨思想均与密教思想关系密切,说明当时药师佛信仰的实践定位偏于密宗实践。第四章研究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社会表现状况,此时期药师佛信仰比前期更为兴盛,信徒们通过供养、礼拜、抄诵、持戒等修持实践和特定的仪式不断加强药师佛信仰的信念和信号体系,通过艺术、文学等形式向信众个体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推动药师佛信仰的发展。随着药师佛信仰的信念和信号体系的发展,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既存在大规模群体信仰行为,也存在个人的信仰行为,既存在单独的药师佛信仰,也存在与其他佛教信仰结合的药师佛信仰,这些行为以药师佛信仰的修持实践及仪式、药师佛信仰为核心的艺术表现与文学表现展现出来。隋唐药师佛造像和图绘较东晋南北朝更为丰富,造像者的范围扩大,遍及到包括达官贵族、僧尼及普通民众各个阶层,表明这个时期的药师佛信仰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社会力量更为雄厚且民间色彩更浓。隋唐药师佛信仰的文学表现形式较多,从《药师经》到药师经变到灵验故事、赞文、愿文的发展可以看出药师佛信仰者不仅有皇室高层,还有文人士大夫,亦有文化不高的下层民众,从而可以看到隋唐药师佛信仰的流播其途径之多样,其涉及社会阶层之广,其涉及社会生活之深。第五章解析药师佛信仰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宋、元、明、清、民国药师文献的影响和现代价值。从药师佛信仰基本宗教要素和文化表现形态入手分析药师佛信仰的宗教文化特征,药师佛信仰作为以崇拜药师佛为核心的佛菩萨信仰具有适应性功能,它的发展过程即是领域专门化过程、内容圆融化过程、形式多样化过程,同时药师佛信仰也具有密教属性和净土属性。从《药师经》着述和药师仪轨考察隋唐药师佛信仰对宋、元、明、清、民国的药师文献影响发现,隋唐以后药师佛信仰的思想阐释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药师佛信仰的仪轨却被日益重视,此时人们信仰药师佛更为注重以修行实践行为获得消灾延年、祛病除厄、幸福往生的利益;药师佛信仰的最大特色就是信仰的现世性,其内涵就是在积极入世的基础上,针对个人和社会的痼疾进行医治,构建一方人间净土。总之,《药师经》在印度集成之后被传到中土,东晋时期被译出传播,直至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格局理论上表现为《药师经》的翻译和《药师经》注疏的撰写以及药师仪轨的翻译和撰写,社会表现上体现为药师佛信仰的修持、造像图绘以及文学创作。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在造像和抄经供养上主要表现为药师佛与其它佛菩萨、《药师经》与其它佛经共同接受供养,说明药师佛信仰对当时人们的心灵世界具有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以药师佛信仰的宗教文化特性的适应性功能经过宋、元、明、清、民国的实践性和现世性转换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药师佛信仰的现代价值表现在它的精神价值、医疗价值、教育价值。自东晋至今中国药师佛信仰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药师佛信仰既具有历史属性,也具有宗教文化属性。故此可采用文献学研究法为主研究药师佛信仰,结合其他方法从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等不同视角探讨药师佛信仰的理论发展脉络和理论价值,着重解析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理论与社会表现形态,兼及隋唐以后药师佛信仰的理论,力图揭示药师佛信仰发展的思想脉络,以期能为社会良好发展提供借鉴。

武海龙[10](2015)在《民国时期河西地区佛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西地区位居丝绸之路要冲,汉传佛教经此而传入我国,该地区佛教信仰历史悠久,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藏传佛教兴于河西始于唐吐蕃统治该地区之时,进一步发展于元明清之际,因此该地佛教信仰是显密并存。但随着丝绸之路地位的不断下降,汉传佛教在该地区开始不断衰落,而藏传佛教由于其蒙藏等民族的全民信仰,却依然保持了平稳发展。然整体而言,河西佛教呈衰落局面。特别是民国时期,在全国佛教呈现衰落的大背景下,这种局面更加严重,主要表现在:寺院破败,缺乏维护且数量减少;僧伽人数减少、素质降低;封建会道门假借佛教所进行的活动,对佛教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历史上河西佛教寺院众多,香火旺盛,民国时这些寺院大都已渐没落。这些情况在清末、民国及新中国建立后所修河西各县地方志中有迹可循,三者一脉相承,由此亦可了解河西佛教衰落对寺院所造成的影响。除寺院的衰败,河西佛教界中缺乏一位得力的领导者也是其衰落的原因之一。心道是民国时期对河西乃至整个西北佛教影响较大的僧人。他曾在河西地区弘法传教,广收弟子,并在河西各县创建佛教会、居士林及融合显密的法幢宗,对河西佛教的整合、革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河西地区的蒙、藏等少数民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历史上封建统治者为维护边疆稳定,在该地分封了众多少数民族土司,这些土司在其辖域内积极推行藏传佛教,通过掌握当地政教权力,实现对其管辖区域的统治,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永登鲁土司家族。民国时期,中央政府通过改土归流、完善基层政权建设,逐步剥离土司的行政权力,这对土司家族统治下的藏传佛教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佛教面临严重挑战。佛教界认为佛教必须做出改变,由出世转向入世,走世俗化道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河西佛教在改革发展中开始注意世俗化问题,积极入世,参与社会建设,如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踊跃捐款、捐物,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佛教在民众心目中,不问世事的消极印象。民国时期,河西地区的佛教虽已衰落,昔日辉煌亦难以再现,但其仍在这样的环境下艰难发展,并为后来向现代佛教过渡奠定了基础。

二、近现代福建僧伽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现代福建僧伽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摩竭纹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摩竭纹探源
    第一节 摩竭纹的起源
    第二节 摩竭纹在印度佛教中的形态及含义
第二章 摩竭纹中国化的进程(上)
    第一节 肇始期——北魏至隋代
        一、肇始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肇始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二节 渐变期——初盛唐
        一、渐变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渐变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三章 摩竭纹中国化的进程(下)
    第一节 转折期——中晚唐至五代
        一、转折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转折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二节 繁荣期——宋辽金
        一、繁荣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繁荣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三节 衰落期——元明清
        一、衰落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衰落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四章 摩竭纹中国化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外部原因: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
        一、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概述
        二、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对摩竭纹的中国化改造
    第二节 内部原因:佛教菩萨道思想
        一、佛教菩萨道思想概述
        二、佛教菩萨道思想对摩竭纹中国化的促进
第五章 摩竭纹中国化对汉传佛教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立足于菩萨道
    第二节 坚持在地化
    第三节 注重时代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难点
        1.3.4 创新点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有利于拓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的理论研究视域
        1.4.2 实践意义:为“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选题策划提供借鉴
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
    2.1 “一带一路”倡议
    2.2 “丝路书香工程”
    2.3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
        2.3.1 资助单位与资助品种
        2.3.2 项目申报评审和公示时间
        2.3.3 申报重点
3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相关数据分析
    3.1 获资助单位概况分析
        3.1.1 前20名获资助单位
        3.1.2 资助单位属性
    3.2 获资助区域分析
        3.2.1 不同省份获资助单位的入选数
        3.2.2 获资助单位的省份数量
        3.2.3 获资助出版单位地区分布
    3.3 获资助图书选题分析
        3.3.1 出版图书主题
        3.3.2 图书选题关键词分析
    3.4 获资助项目的输出语种分析
4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现存瓶颈分析
    4.1 文化差异导致文化折扣
    4.2 翻译方面是重大短板
    4.3 出版单位忽视海外市场需求
    4.4 图书选题同质化现象严重
5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优化路径
    5.1 淡化海外受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5.2 强化图书翻译
        5.2.1 探索中外合作译者模式
        5.2.2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5.2.3 增强受众意识
    5.3 重视海外图书市场需求
    5.4 选题要坚持内容为王
        5.4.1 加大实用性选题资助力度
        5.4.2 加大创新性选题资助力度
        5.4.3 加大少儿类选题资助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常惺法师对人间佛教的弘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学术史回顾
        (一)人间佛教相关研究
        (二)常惺法师相关研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常惺法师出家与修学简介
    一、出家与受戒
    二、参学历程
第二章 常惺法师与太虚之间的法缘关系
    一、常惺与太虚之间的交往
    二、太虚及其人间佛教的提出
    三、常惺对佛法的理解及阐释
第三章 常惺法师弘传人间佛教的社会实践
    一、奔走四方弘扬大乘佛法
    二、护寺产办佛学培育僧才
    三、革除弊制整顿僧伽戒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华严大学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华严大学相关研究
        (二)月霞法师相关研究
    三、论文章节安排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华严大学创立的时代背景
    一、佛教面临的问题
        (一)庙产兴学运动的兴起
        (二)西方文化的冲击
        (三)僧人自身的问题
    二、佛教界做出的回应
        (一)佛教宣传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僧尼的实践
        (三)佛教慈善事业的开展
第二章 华严大学的创立与变迁
    一、华严大学的创立
        (一)民国上海佛教的发展
        (二)华严大学的初创过程
    二、华严大学的变迁
        (一)暂留上海留云寺
        (二)迁往杭州海潮寺
        (三)海潮寺华严大学解散
第三章 华严大学的制度与课程安排
    一、华严大学基本信息与学校制度
        (一)基本信息
        (二)学校制度
    二、华严大学课程设置
        (一)学年课程安排
        (二)作息安排
        (三)考试安排
第四章 华严大学的延续及影响
    一、华严大学的延续
        (一)常熟兴福寺华严大学
        (二)汉口九莲寺华严学校
        (三)信阳佛教养成学校
        (四)闽南佛学院
        (五)武昌莲溪寺华严学校
        (六)夹山竹林佛学院
        (七)鼓山法界学院
        (八)焦山佛学院
    二、华严大学的局限与影响
        (一)华严大学的局限
        (二)华严大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20世纪以来菲律宾的汉传佛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选题特色
        二、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路径
        二、资料来源
第一章 菲律宾汉传佛教传入与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中菲关系
        一、近代以前的中菲关系
        二、近现代以来的中菲关系
    第二节 菲律宾的社会环境
        一、政治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宗教环境
第二章 菲律宾汉传佛教的传入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汉传佛教在菲律宾的传入
        一、古代菲律宾佛教的出现与消亡
        二、近现代汉传佛教传入菲律宾
    第二节 近现代汉传佛教在菲律宾的传播
        一、汉传佛教在菲的初期传播
        二、菲律宾汉传佛教传播的原因
    第三节 菲律宾汉传佛教的发展
        一、寺庙
        二、弘法者的传承
        三、佛教节日仪式的传承发展
        四、团体组织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菲律宾汉传佛教传播与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菲律宾汉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菲律宾汉传佛教发展的特点
第四章 菲律宾汉传佛教的影响
    第一节 菲律宾汉传佛教对菲律宾华人的影响
        一、迎合精神需求
        二、凝聚族群力量
        三、传承民族文化
    第二节 菲律宾汉传佛教对菲律宾社会的影响
        一、教育办学
        二、佛教医疗事业
        三、慈善与福利事业
    第三节 菲律宾汉传佛教对中菲关系的影响
        一、同祖籍地密切联系
        二、同中国台湾联系紧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近代湖南佛教文化复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近代湖南佛教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近代湖南自然灾害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主要自然灾害
    二、近代湖南的兵灾
        (一)太平天国运动对湖南侵扰
        (二)民国时期的战乱
    三、外来信仰的入侵
        (一)湖南民众反洋教行动
        (二)基督教传教活动
第二章 近代湖南佛教发展的宗教环境
    一、佛教在古代湖南发展概况
    二、晚近湖南名寺名僧
        (一)长沙、岳阳两地名寺
        (二)恒志、默庵二法师事迹
    三、湖湘佛教与湖湘文化
        (一)湖湘学派形成
        (二)湖湘文化与佛教交涉
第三章 居士佛学的兴起
    一、居士团体与居士活动
        (一)居士团体概况
        (二)居士团体的特点
        (三)居士主要活动
    二、唐生智与湖南佛化运动
        (一)社会的佛化
        (二)僧伽的社会化
        (三)佛化运动对湖南佛教的影响
第四章 湖南佛教革新思潮产生
    一、革新思潮先驱——寄禅大师
        (一)为保教护宗入世抗争的精神
        (二)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二、武昌佛学院与湖南佛教界
        (一)武昌佛学院创办和维持
        (二)佛学院中的湖南新僧
        (三)革新思想的萌发
    三、革新思潮主要内容
        (一)僧伽整理问题
        (二)对外界攻击的回应
第五章 湖南的庙产风波
    一、民国时期湖南政教关系
        (一)1911—1928年民国初立至北洋政府时期
        (二)1928年—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三)1937—1949年抗战爆发至新中国成立之前
    二、庙产纠纷类型及案件
        (一)武力夺产而引发的纠纷
        (二)寺庙公私产划分而起的纠纷
        (三)法令前后不一而引起的纠纷
        (四)反复提充及因提充比例而引起的纠纷
    三、佛教徒的护产活动
        (一)集体请愿
        (二)创办佛教组织
第六章 佛教团体的创建
    一、湖南佛教会的演变
        (一)中华佛教湖南联合会
        (二)湖南省佛教会
    二、公益慈善团体的创办
        (一)佛教慈育团体
        (二)佛教医疗团体
    三、佛教团体对教务的整顿
        (一)寺庙登记
        (二)教产改革
第七章 佛教育的发展
    一、湖南佛教教育机构的创办情形
        (一)长沙地区的佛教教育机构
        (二)南岳地区的佛教教育机构
        (三)其他地区的佛教教育机构
    二、高僧大德的佛教教育贡献
        (一)空也僧教育实践
        (二)善因与佛学教科书
        (三)唐大圆的唯识学教育
第八章 沩山中兴
    一、沩山佛教的历史地位
        (一)密印寺沿革
        (二)宗法的传承
    二、太虚任沩山密印寺方丈
        (一)太虚赴沩山经过
        (二)太虚整顿密印寺举措
        (三)太虚大师对沩山中兴事业的影响
    三、修复沩山过程及成果
        (一)沩山中兴所遭受的困境
        (二)密印寺建筑修复
        (三)僧教育与农僧制的实行
第九章 国难与湖南佛教界
    一、佛教徒的抗日宣传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呼声
        (二)对日本佛教界的忠告
        (三)佛教徒抗战立场
    二、南岳佛道救难协会创建及其抗日活动
        (一)创办因缘及筹备过程
        (二)团体活动
    三、战后佛教整理
        (一)日军对佛教的破坏
        (二)各佛教团体的恢复
        (三)僧伽参加生产劳动的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三虚佛学思想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选题理由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代与回应
    第一节 晚清与民国佛教所面对的问题
        一、中国佛教衰落的历史背景
        二、丛林制度之诸多问题
        三、庙产兴学
        四、僧侣素质的低落
    第二节、近代佛教之复兴
        一、文化意义上的复兴
        二、唯识学的兴起
        三、佛教原典的注意
        四、出世到入世之转向
        五、居士佛教的抬头
    第三节 历史洪流中的回应
        一、僧侣中之典范人物: 三虚
        二、三虚得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太虚之佛学思想
    第一节 太虚思想总论
        一、太虚的成长经历与宗教向度的形成
        二、太虚思想的转化历程
        三、太虚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太虚真现实论思想
        一、真现实论思想的发源
        二、真现实论思想的内容
    第三节 太虚唯识思想
        一、太虚唯识思想的内容
        二、太虚唯识思想的应用
    第四节 太虚之人生佛教思想
        一、人生佛教思想内容
        二、人生佛教的实践
    第五节 太虚与僧伽教育与制度改革
        一、太虚僧伽教育改革
        二、太虚僧伽制度改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虚云之佛学思想
    第一节 虚云思想总论
        一、虚云成长经历与宗教向度的形成
        二、虚云思想的转化历程
        三、虚云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虚云禅学思想
        一、自性是佛的思想
        二、平常心是道
        三、农禅的思想
        四、话头禅的思想
        五、禅净双修的思想
        六、禅戒合一的思想
        七、虚云禅学之实践
    第三节 虚云与僧伽教育与制度改革
        一、虚云僧伽教育改革
        二、虚云僧伽制度改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倓虚之佛学思想
    第一节 倓虚思想总论
        一、倓虚的成长经历与宗教向度的形成
        二、倓虚思想的转化历程
        三、倓虚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倓虚天台宗思想
        一、一念三千
        二、圆融三谛
        三、妄心观
    第三节 倓虚净土思想
        一、天台宗与净土宗思想的结合
        二、他力与自力的结合
        三、净土法门的简易性
        四、净土法门的安全性
        五、倓虚弘法之实践
    第四节 倓虚与僧伽教育与制度改革
        一、谈虚僧伽教育改革
        二、倓虚僧伽制度改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虚佛学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 三虚的交往
    第二节 三虚思想的共同方向
        一、圆融精神
        二、兼修净土
        三、重视戒律
        四、爱国精神
    第三节 三虚思想的不同展现
        一、愿景与理念
        二、革新与守业
        三、经教与修行
        四、出世与入世
        五、净土思想的比较
        六、僧伽教育改革的比较
        七、僧伽制度改革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虚佛学思想之局限与断层
    第一节 三虚个人条件的局限
        一、太虚的局限
        二、虚云的局限
        三、谈虚的局限
    第二节 三虚佛学思想之不足
        一、太虚对唯识思想掌握之不足
        二、虚云对禅宗思想掌握之不足
        三、倓虚对天台宗思想掌握之不足
        小结
    第三节 太虚与法相唯识宗传承与断层
        一、太虚与法相唯识宗法脉的传承
        二、太虚与法相唯识思想的断层
    第四节 虚云与禅宗的传承与断层
        一、虚云与禅宗法脉的传承
        二、虚云与禅宗思想的断层
    第五节、倓虚与天台宗的传承
        一、倓虚与天台宗法脉的传承
        二、倓虚与天台宗思想的断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虚佛教之贡献与返本开新
    第一节 三虚佛教之贡献
        一、树立僧人典范
        二、丛林制度之重建与革新
        三、僧伽素质的提高
    第二节 三虚佛教面对的新时代
        一、宗教世俗化
        二、宗教多元化
        三、宗教庸俗化
    第三节 三虚佛教面对的新挑战
        一、无神论者的责难
        二、中国佛经翻译的问题
        三、中国佛教伪经的问题
        四、净土思想的建构与迷思
        五、中国佛教正统性的责难
        六、居士佛教的抬头
    第四节 三虚思想的开新气象
        一、中国佛教的入世转向
        二、“东方化”的新时代
        三、中国佛教的多元与整合
        四、中国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对话
    第五节 三虚佛教的第三条道路
        一、树立佛教的光明正道
        二、佛教批判精神的继承
        三、净土思想的深化
        四、大小乘佛教之统一
        五、如实观精神的确立
        六、佛教的自由意志
        七、佛学研究的新路向
        八、人间佛教的新路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8)闽台佛教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本选题的确立
    二、本论题相关研究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资料来源
第二章 闽台佛教关系历史脉络
    一、明郑时期福建佛教传入台湾
    二、清领时期台湾佛教的发展与福建佛教
    三、日据时期台湾佛教对福建佛教传统的传承及闽台佛教的革新
第三章 明郑清代闽台寺院佛教关系
    一、台南开元寺与福建佛教的关系
    二、赤山龙湖岩、大仙寺、碧云寺与福建佛教的关系
    三、台湾其它主要寺院与福建僧人的关系
第四章 明郑清代闽台民俗佛教关系
    一、明郑清代台湾民俗佛教总体状况
    二、以清水祖师信仰为例,考察闽台民俗佛教关系
    三、以僧人住妈祖庙为例,考察闽台民俗佛教关系
第五章 日据时期闽台佛教对日本化的抗争(上)
    一、日据时期闽台佛教关系背景
    二、日据时期台湾佛教对福建佛教传统的继承
第五章 日据时期闽台佛教对日本化的抗争(下)
    一、福建佛化新青年运动传入台湾
    二、闽南佛学院对台湾佛教人才的培养及其影响
    三、闽台佛教改革的共鸣——以慧云法师为个案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药师佛信仰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资料、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药师经》的汉译及其早期传播
    第一节 《药师经》在印度集成及其翻译
        一、《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在印度集成
        二、《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的翻译
        三、《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的翻译
        四、《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翻译
        五、《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的翻译
        六、四译本《药师经》翻译背景与特色
    第二节 《药师经》译经版本对比研究
        一、四种《药师经》译经版本整体结构对比
        二、四种《药师经》译经版本之十二大愿对比
        三、四种《药师经》译经版本之九横死对比
    第三节 《药师经》的思想阐释
        一、佛教经典中的药、药师及药师佛的内涵
        二、《药师经》的主要理论内容
    第四节 《药师经》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一、东晋至南北朝《药师经》传播的社会表现
        二、东晋至南北朝药师佛信仰传播的条件
第二章 隋唐《药师经》注疏与药师佛信仰研究
    第一节 唐代《药师经》注疏总览
        一、唐代《药师经》注疏种类
        二、唐代《药师经》注疏者的法系
        三、敦煌S.2512与S.2551《药师经疏》的撰写时间
    第二节 敦煌S.2512《药师经疏》的佛学思想
        一、敦煌S.2512《药师经疏》的毗昙学思想
        二、敦煌S.2512《药师经疏》的佛教三时思想
        三、敦煌S.2512《药师经疏》的十佛号思想
        四、敦煌S.2512《药师经疏》的发心行愿思想
    第三节 敦煌S.2551《药师经疏》的佛学思想
        一、敦煌S.2551《药师经疏》结构还原总览
        二、敦煌S.2551《药师经疏》的疏引统计及分析
        三、敦煌S.2551《药师经疏》的净土思想
        四、敦煌S.2551《药师经疏》的戒学思想
        五、敦煌S.2551《药师经疏》的摄生思想
    第四节 《本愿药师经古迹》的佛学思想
        一、《本愿药师经古迹》的唯识思想倾向
        二、《本愿药师经古迹》的因果思想
第三章 唐代药师仪轨与药师佛信仰研究
    第一节 阿地瞿多与《药师琉璃光佛印咒》
        一、阿地瞿多的密教活动
        二、《药师琉璃光佛印咒》的翻译特色
        三、《药师琉璃光佛印咒》解析
    第二节 一行与《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
        一、一行行历及其佛学渊源
        二、《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的撰写特色
        三、《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解析
    第三节 金刚智与《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
        一、金刚智行历
        二、《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的翻译特色
        三、《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解析
    第四节 不空与《药师如来念诵仪轨》
        一、不空行历
        二、《药师如来念诵仪轨》的翻译特色
        三、《药师如来念诵仪轨》解析
    第五节 最澄与《药师如来讲式》
        一、最澄行历及其佛学渊源
        二、《药师如来讲式》的撰写特色
        三、《药师如来讲式》解析
第四章 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社会表现
    第一节 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修持实践
        一、药师佛信仰的日常修持实践内容丰富
        二、药师佛信仰呈现特定的仪式化
    第二节 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艺术表现
        一、隋唐药师佛造像较为常见
        二、隋唐药师佛信仰图绘丰富
    第三节 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的文学表现
        一、隋唐药师佛灵验故事增多
        二、隋唐药师赞是弘传药师佛信仰的方式之一
        三、隋唐药师佛信仰的愿文具有实用倾向
第五章 药师佛信仰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和现代价值
    第一节 药师佛信仰的基本特征
        一、以崇拜药师佛为核心的佛菩萨信仰
        二、药师佛信仰适应性特征
        三、药师佛信仰之密教特性和净土特性
    第二节 隋唐药师佛信仰对后出药师文献的影响
        一、隋唐药师佛信仰对后出《药师经》着述的影响
        二、隋唐药师佛信仰对后出药师仪轨的影响
    第三节 药师佛信仰的现代价值
        一、药师佛信仰的精神价值
        二、药师佛信仰的医疗价值
        三、药师佛信仰的教育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民国时期河西地区佛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概念界定
    第二节 资料运用和研究构想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民国时期河西地区佛教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民国时期全国佛教衰落原因及革新的具体措施
    第二节 民国时期河西地区佛教衰落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第二章 民国时期河西地区佛教寺院情况
    第一节 民国时期凉州地区的佛教寺院
    第二节 民国时期甘州地区的佛教寺院
    第三节 民国时期肃州地区的佛教寺院
    第四节 民国时期河西地区佛教寺院特点
第三章 心道与民国时期河西地区佛教
    第一节 心道西行学密的原因
    第二节 心道第一次西北之行
    第三节 心道第二次西北之行
    第四节 心道与民国时期敦煌佛教
    第五节 心道河西弘法结束
第四章 民国时期永登鲁土司与藏传佛教兼论拉卜楞寺藏传佛教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永登鲁土司家族
    第二节 民国时期永登鲁土司管理下的藏传佛教
    第三节 民国时期拉卜楞寺的藏传佛教
第五章 民国时期河西地区佛教的世俗化
    第一节 民国时期佛教革新下的世俗化
    第二节 民国时期河西地区佛教的世俗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近现代福建僧伽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摩竭纹中国化研究[D]. 潘飚.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研究[D]. 张迪.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6)
  • [3]常惺法师对人间佛教的弘传[D]. 刘依然.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华严大学之研究[D]. 孙严.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20世纪以来菲律宾的汉传佛教研究[D]. 王漉洱.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6]近代湖南佛教文化复兴研究[D]. 王娇.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7]三虚佛学思想之研究[D]. 谭智昌(Tam Chicheong). 武汉大学, 2018(06)
  • [8]闽台佛教关系探讨[D]. 王智兰. 厦门大学, 2016(07)
  • [9]隋唐时期药师佛信仰研究[D]. 卫春梅. 南京大学, 2016(05)
  • [10]民国时期河西地区佛教研究[D]. 武海龙. 兰州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现代福建僧伽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