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南油气勘探回顾与展望

塔西南油气勘探回顾与展望

一、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油气勘探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李王鹏,张仲培,刘士林,钱涛[1](2021)在《古老被动大陆边缘的后期改造类型及油气发现——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被动大陆边缘勘探潜力分析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具备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富含油气资源,是全球深海领域油气资源储量的主要贡献区。全球现今的被动大陆边缘分布广泛,形成时代晚,地质条件保存较好,随着勘探理论及工程技术的进步,勘探前景被广泛看好。古老的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时代早,后期因遭受强烈改造导致油气资源丧失。基于板块理论学说,阐述了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沉积特征,剖析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勘探发现,总结了古老被动大陆边缘改造后的基本地质特征及研究进展,梳理了古老被动大陆边缘的后期改造类型及实例。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古生代古老被动大陆边缘油气资源潜力的分析,建议加强塔里木盆地西南部深部地质结构研究,进一步明确并细化区内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对古生代古老被动大陆边缘后期改造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崔志强,胥值礼,李飞[2](2021)在《塔西南高精度航磁油气地质构造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勘探难度大和地震品质差等诸多影响,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简称塔西南)的油气资源勘探历经数十年,至今尚未获得实质性重大突破。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塔西南实测的高精度无人机航空磁测数据资料,针对盆地的基底结构、凹陷分布及特征,主要断裂构造及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规律,局部异常与含油气有利圈闭构造及其分布特征等与油气成藏相关的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认识,成果可为塔西南进一步开展油气勘探战略选区及深部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周晨曦[3](2021)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文中认为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是油气勘探和研究的重点地区。塔里木盆地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和多期成藏过程,盆地内油气资源分布情况复杂。随着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逐渐由浅层向深层-超深层方向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果。该盆地仍然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塔中和塔北地区是盆地内重要的产油区,本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盆地内烃源岩样品开展油源研究,明确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金刚烷类化合物特征以及碳同位素分布特征,进而进行油源对比,揭示油气混合充注过程。本研究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中原油样品的生物来源均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2)本研究中大部分地表部面烃源岩样品遭受过不同程度的风化作用。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来源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典型的海相藻类沉积类型;(3)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形成于还原的沉积环境。通过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进行甾烷、萜烷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所有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规则甾烷分布模式均为C27甾烷>C28甾烷<C29,与盆地内典型海相原油的规则甾烷的分布特征一致;(2)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塔中地区大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奥陶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塔中地区少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寒武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3)塔中地区部分原油样品C30重排藿烷/C29Ts比值和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较高;(4)本研究中40个烃源岩样品均与前人报道的塔里木盆地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一致;(5)结合原油样品的金刚烷类化合物异构化指标实验结果,本研究认为大部分塔中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高于大部分塔北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塔北地区原油样品中也含有少量成熟度较高的原油样品;(6)根据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与甾、萜烷浓度图版,将甾、萜烷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Tm、C29藿烷和C30藿烷等五环三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快,热稳定性相对较低;第二类包括Ts、C29Ts和C30重排藿烷等五环三萜烷、C27和C29规则甾烷各异构体,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慢,热稳定性中等;第三类包括C27重排甾烷、C21甾烷和C23三环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先增高、后降低,降低速率低于前两类化合物浓度,热稳定性相对较高。在常用的甾、萜烷成熟度指标中,Ts/(Ts+Tm)、C29Ts/(C29Ts+C29藿烷)和C30重排藿烷/(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是基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7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C27规则甾烷)和C21/(C21+ΣC29)甾烷比值是基于第二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则是基于第一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根据138个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塔中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窄,主要是因为塔中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多样或者塔中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变化较大;塔北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单一,或者塔北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比较均一。根据40个烃源岩样品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和34个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实验结果可知,四组烃源岩样品的沉积环境之间存在些许差异。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母源差异不大。根据研究区内原油样品的甾烷、萜烷和金刚烷类化合物以及原油的各项物理性质的综合研究,本研究认为塔中地区油藏有四期的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为生油高峰时期(生油窗)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二期为生油窗晚期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三期充注为湿气阶段生成的油气组分;第四期充注主要是高成熟天然气组分。塔北地区油藏主要经历了第一和第二两期油气充注的过程,未发现湿气阶段产生的原油组分,第四期高成熟天然气的充注对塔北地区原油的影响也较小。塔中地区四期油气充注均很重要。金刚烷类化合物主要是伴随着后期天然气的充注进入到油藏中,由高-过成熟烃源岩直接生成、或原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携带高含量金刚烷充注进入油气藏,金刚烷含量和成熟度与油气藏原油成熟度无相关关系。

易立[4](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认为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孙统[5](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文中认为“山前断裂带”指造山带隆起与盆地或平原之间的区域性断裂带,本论文中用以描述塔西南坳陷与南北两侧造山带隆起区之间的构造带,在特指这一构造带在盆山过渡带的地貌位置同时,还试图强调盆山构造演化上的内在联系。论文遵循构造解析原则,在对地面地质露头资料、地震勘探资料、重磁勘探资料等的地质解释基础上建立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不同构造位置的构造几何学模型,通过平衡剖面约束分析构造几何学模型的构造演化过程,基于区域地质背景、盆山结构和演化过程的认识设计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探讨山前断裂带的形成机制,并在构造解析基础上分析山前带的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圈闭分布规律。论文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地质认识:(1)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成果,认为塔西南坳陷与南北两侧的西昆仑山、南天山之间盆山过渡带的构造变形是根植于山前断裂带的两个独立的冲断构造系统,具有垂向上的分层、横向的分带和沿走向的分段的特征。垂向上以中寒武统膏岩、古近系或中新统膏泥岩为滑脱层分隔成上、中、下3个构造变形层,表现出分层收缩、上下叠置的变形特征。横向上自造山带向盆地区可分为“根带”、“中带”和“前锋带”等3个变形带,“中带”和“前锋带”的低角度基底卷入构造和盖层滑脱冲断褶皱构造总体上与“根带”平行延伸,受“根带”基底卷入冲断性质和位移量及盖层能干性等因素影响表现为线性平行、斜列、弧形等不同型式的构造组合特征。走向上受山前断裂带走向变化及NW-SE、S-N向断裂(带)切割的影响表现出分段性,西昆仑山山前冲断构造系统自西向东可分为甫沙-柯东段、喀什-叶城段和乌泊尔段等3段;南天山山前冲断构造系统以NW-SE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为界沿走向可以划分为乌恰东和乌恰西2段。(2)依据构造不整合面、同构造期沉积地层分布以及地质平衡剖面恢复,认为塔西南坳陷及两侧山前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古近纪盆山挠曲升降、中新世初始挤压、上新世强烈挤压和更新世以来前锋扩展等4个阶段。冲断构造系统是新生代区域挤压构造作用的产物,其变形过程具有阶段性、渐进性,形成演化表现出由盆山边界的深断裂向盆地内部“前展式”扩展。古近纪盆山挠曲升降奠定了山前冲断构造系统的基础,中新世以来在南北向区域挤压作用下西昆仑山、南天山西段的强烈收缩隆升和塔西南坳陷的压陷导致山前深断裂带复活形成南北对冲的两个冲断构造系统。中新世初始挤压阶段盆山边界的基底卷入冲断楔开始形成,并在上新世强烈挤压阶段向盆地方向渐进扩展发育多层次滑脱的盖层冲断-褶皱变形,直至形成现今的山前冲断构造系统。(3)综合分析山前冲断系统的构造组合、构造样式以及盆山地壳结构的差异性,认为塔西南坳陷南北两侧的山前冲断系统均符合“根带冲断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即晚新生代时期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南北向挤压背景下西昆仑山、南天山两个造山带的收缩隆升及沿着山前深断裂带向塔里木克拉通的仰冲或斜冲是山前冲断构造系统发育的动力原因。盆地边缘及内部的构造变形组合差异与山前深断裂的产状、位移以及盆地内充填同沉积地层的分布有关。(4)依据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认为在挤压作用下受力岩层的能干性、结构等在垂向上、横向上的差异变化对构造变形样式有重要影响,相对软弱的基底岩层更易发生韧性收缩,并且促使在不同厚度的软弱层条件下均能构成局部的滑脱面,形成分层滑脱、下上叠置的冲断褶皱构造组合。以此佐证,塔西南坳陷盖层内软弱层厚度较薄导致盖层冲断褶皱向盆地内的扩展宽度较少,且强变形带更靠近盆地边缘,造山带的韧性基底有利于根带冲断楔隆升以及向盆地方向发育更宽的盖层滑脱冲断褶皱构造。(5)综合分析区域石油地质条件及已探明油气藏地质特征,认为断层是控制山前冲断带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靠近根带的断层多为基底卷入或沿盆地基底面滑脱的逆冲断层、走滑逆冲断层,较易构成油源断层,冲断褶皱带油气成藏的关键在于主要逆冲断层的后期活动是否破坏了早期形成的圈闭;靠近前锋带的断层多为沿盖层软弱层滑脱的逆冲断层,深层滑脱、倾角较陡的逆冲断层和具有撕裂断层特征的横向断层有利于成为油源断层,具有连通深层烃源岩和浅层储层的运移能力。

张蔚[6](2020)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及富集特征》文中指出塔西南坳陷勘探潜力巨大,但受制于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及区内恶劣地表环境,坳陷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对油气地质条件及成藏富集特征的认识亟待加强,需采用综合研究手段落实其潜力与勘探方向。因此,本文通过对塔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采用烃源岩评价、盆地模拟及二维油气运聚模拟3项技术对坳陷油气成藏关键时期、运聚成藏过程、资源潜力等开展模拟研究,分析油气成藏匹配条件与富集特征,明确有利勘探区带。烃源岩评价表明坳陷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石炭系、二叠系、中下侏罗统4套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中等及以上品质,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系统研究了坳陷8套主要的储层、盖层、储盖组合以及主要油气藏的特征。盆地模拟阐明塔西南坳陷经历3次阶段性沉降,早古生代以来地温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各套烃源岩的热演化进程与沉降时期、沉降幅度密切相关,新近纪以来沉降速率最快,沉积巨厚地层,使烃源岩晚期深埋,总体具有多期生烃、早油晚气的特点;坳陷生油量为399×108t,生气量为95×1012m3,石油资源量为(5.95~6.25)×108t,天然气资源量为(1.36~1.41)×1012m3,以天然气资源为主。平面流线模拟指明油气主要围绕其生烃中心附近聚集,依托坳陷4条关键剖面二维油气运聚过程模拟结果,重建了整个塔西南坳陷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模拟显示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油源断裂是油气长距离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区域不整合为油气侧向运移提供良好通道,长期继承性构造古隆起和区域坡折带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其中聚集的油气还随后期构造运动引发的高点迁移不断发生调整。各项静态的油气地质条件总体受控于区域构造演化的时空匹配,使塔西南坳陷表现出4大油气富集特征:(1)山前冲断带、斜坡区上近源分布富集;(2)有效油源断裂、区域不整合控制富集;(3)优质储盖组合及稳定配套圈闭中富集;(4)构造背景下多期成藏、晚期调整富集。综合优选山前带柯克亚-柯东构造带(K-N)、乌恰-克拉托构造带及其周缘(K)、齐姆根弧形凸起两翼地区(K-E)及斜坡区群古恰克构造带((?)-O、D-C)、罗南-鸟山构造带((?)-O)、玛扎塔格构造带((?)-O、C)为有利勘探区带。

王静彬[7](2017)在《塔西南喀什凹陷中侏罗统杨叶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喀什凹陷位于塔西南坳陷北部,是坳陷内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面积约为2.65x104km2。凹陷内发育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三套烃源岩,其中中侏罗统杨叶组烃源岩最为发育,是最为有利的烃源岩层系之一。因此论文以中侏罗统杨叶组烃源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地球化学特征展开系统研究。论文以沉积学、有机地球化学、无机地球化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和钻井烃源岩样品采集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对杨叶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环境及主控因素等特征进行系统且全面的研究,主要取得如下结论及认识:(1)通过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评价认为,托云盆地内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母质类型为III型,处于高成熟阶段,为好烃源岩。乌恰地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母质类型为II1、II2、III型,多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为中等—好烃源岩,部分为好—很好烃源岩。西昆仑山前地区有机质丰度较低,母质类型为III型,多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为非—差烃源岩。英吉沙地区有机质丰度较高,母质类型为II1、II2、III型,多处于低成熟—高成熟阶段,为中等—好烃源岩。不同地区不同剖面杨叶组烃源岩生烃潜力大小为乌恰地区>英吉沙地区>托云盆地>西昆仑山前地区;杨叶剖面>英地1井>云地1井、库孜贡苏、库山河、同由路克>依格孜牙、且末干、盖孜河。(2)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表明,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有效,正构烷烃分布模式、主峰碳、轻重比、姥植比、规则甾烷、伽马蜡烷指数等特征,综合反映出烃源岩形成于弱还原—氧化、淡水—微咸水环境,母质来源由低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混合输入,成熟度参数OEP、C3122S/(S+R)等指标指示烃源岩至少已进入处于成熟阶段。(3)烃源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烃源岩受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构造背景共同控制,母岩来源于(钙质)沉积岩—碱性玄武岩—花岗岩,烃源岩形成时为半干燥—半湿润气候,淡水—微咸水—半咸水、分层不强的弱还原—氧化水体环境,为生物发育和泥炭或腐泥转化提供有利条件,其形成受古构造背景、古气候、水体介质、原始生产力及保存条件等共同控制。

肖冰清,曹淑娟,邬光辉[8](2017)在《塔西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勘探突破新领域:寒武系白云岩》文中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近期勘探方向集中在奥陶系的碳酸盐岩,但成效不大,勘探也陷入迟滞。基于钻井解剖及成藏关键要素分析认为:塔西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不仅储层欠发育,而且油气充注欠佳;中下寒武统白云岩储层优于奥陶系石灰岩储层,而且盐膏层盖层发育,基底卷入断裂欠发育,盐下油气保存条件较优越,有利于形成大规模的寒武系自生自储油气藏;塔西南古隆起北斜坡长期稳定发育的古构造是勘探突破的主攻方向,和田河气田周缘的古隆起斜坡区中下寒武统成藏条件优越,有望获得新的大发现。

胡健,王铁冠,陈建平,崔景伟,张斌,师生宝,王晓梅[9](2015)在《塔西南坳陷周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文中研究指明塔西南坳陷及其周缘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战略接替区和新的储量增长点。伴随近年该区油气勘探活动中重要井位的突破,油气勘探显示十分明显的增长前景,成为重要的勘探和研究焦点。选取塔西南地区巴什托—亚松迪油气田、柯克亚油气田、喀什凹陷和玉北地区共32件原油和油砂进行原油族组成、原油气相色谱、色谱-质谱和碳同位素分析,厘定塔西南原油和油苗样品的典型地球化学特征,对原油进行精细划分并族群,揭示原油的成因类型。研究认为:塔西南麦盖提周缘地区识别出巴什托原油族群、柯克亚原油族群、克拉托原油族群和玉北原油族群。琼002井、琼003井、群5井、群7井等属巴什托原油族群,BT4井、曲1井和琼003井位于色力布亚断裂逆冲断裂带下盘,可能受深部寒武系等烃源层烃源贡献的影响,地球化学特征与巴什托主体原油显示差异性,但仍属于巴什托族群,BT2井分子地化特征与巴什托主体原油具明显差异,其位于色力布亚断裂带上盘,可能为寒武系烃源贡献。巴什托原油与LN46井和TZ30井所采集的典型台盆区奥陶系烃源岩具可对比性,可能存在石炭系烃源岩的贡献,为混源油气藏;饱和烃气相色谱显示其为至少2期充注。柯东1井属柯克亚原油族群,油-源对比显示,柯克亚原油与侏罗系烃源岩具良好对比性。喀什凹陷原油与油砂存在差异,原油来自中下侏罗统康苏组和杨叶组烃源岩具可比性,克拉托油砂与下石炭统烃源岩可比。玉北地区的YB1井和YB1-2X井与巴什托原油族群地化特征具有可比性。丰富的油气显示与多套烃源层的复杂成因关系揭示塔西南地区油气勘探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张军林[10](2014)在《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以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塔北隆起西部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环境为开阔台地台内滩与滩间海储层沉积类型,储层岩性较纯、易受断裂构造与岩溶作用的影响,形成空间分布具强烈非均质性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该区碳酸盐岩储层埋深大,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改造,对其进行储层流体预测研究难度极大,制约了该区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开发进程。论文回顾了反射地震发展历程与碳酸盐岩储量增长之间的关系,从振幅解释技术、地震相分析技术、非连续性裂缝检测技术、三维可视化分析技术、地震联合反演技术与AVO流体预测方法等六个方面,总结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地震储层流体预测的技术手段,并对裂缝、孔洞有效描述的地震方法进行分析,指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地震预测的发展方向与趋势;研究首先应用储层沉积相与构造样式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储层类型与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应用非连续性裂缝分析技术、地震相分析方法对裂缝和孔洞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描述,结合岩石物理分析和地震联合反演,利用纵横波阻抗交汇投影方法,进一步对裂缝孔洞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储层定量化研究;同时应用流体替换与模型正演方法进行AVO反演可行性研究,并通过叠前AVO反演,提取AVO流体因子;最后结合储层定量化研究与叠前AVO流体预测结果进行缝洞型储层的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以岩石物理分析方法为基础,分析对裂缝、孔洞型储层敏感的岩石物理参数,指导联合反演得到对缝洞敏感的纵、横波阻抗数据体,并对其进行交会与可视化投影分析,结合非连续性裂缝检测与地震相分析对裂缝、孔洞分布规律进行分析验证,最后进行缝洞型储层定量化研究,是一种有效的裂缝孔隙型储层描述方式。基于叠前AVO流体因子的储层流体综合预测方法对研究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方法更为有效,应用该方法对哈13井进行流体预测分析攻关,发现了新油气藏;应用叠前AVO流体预测方法结合缝洞储层的定量化研究,进行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综合评价更具客观性;通过理论探讨并结合生产实践的应用,描述了一种较为适合碳酸盐岩地区储层流体预测的综合研究方法,对同类碳酸盐岩储层的流体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油气勘探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油气勘探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古老被动大陆边缘的后期改造类型及油气发现——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被动大陆边缘勘探潜力分析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沉积特征
    1.1 被动大陆边缘的含义及分类
    1.2 构造-沉积基本特征
    1.3 有利成藏条件
2 被动大陆边缘的后期改造类型及案例分析
    2.1 被改造的大陆边缘基本特征
    2.2 被动大陆边缘的后期改造类型及案例分析
        2.2.1 改造方式分类
        (1) 正常埋藏型古老被动大陆边缘。
        (2) 造山带改造型古老被动大陆边缘。
        (3) 再埋藏型古老被动大陆边缘。
        (4)暴露型古老被动大陆边缘。
        2.2.2 沉积层序分类
        (1) 近缘组合模式。
        (2) 远缘组合模式。
3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被动大陆边缘层系勘探潜力分析的启示
    3.1 古生界沉积序列和被动大陆边缘演化
    3.2 对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分析的启示和建议
4 结 语

(2)塔西南高精度航磁油气地质构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塔西南油气地质背景
2 区域磁场与磁性基底深度
    2.1 区域磁场特征
    2.2 地层岩石物性及其对生储盖的指示意义
    2.3 磁性体深度计算与磁性基底深度
3 揭示的生油凹陷与深部构造
    3.1 可能的生油凹陷与油气运移规律
    3.2 主要断裂及其对油气运移的控制规律
4 局部异常与局部含油气有利圈闭构造
    4.1 局部异常增强与有效识别
    4.2 局部含油气有利圈闭构造识别
5 局部构造分布规律
    5.1 局部构造展布规律
    5.2 局部构造变形规律
6 典型油气藏与含油气有利构造区预测
    6.1 典型油气藏特征
    6.2 含油气有利构造区预测
7 结论

(3)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生物标志化合物
        1.1.2 金刚烷类化合物
        1.1.3 碳同位素与油气地球化学
        1.1.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油源和成熟度研究现状
        1.1.5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1.2.2 金刚烷类化合物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1.2.3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和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1.2.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1.3 样品信息与工作量
    1.4 研究方法与实验流程
        1.4.1 烃源岩Rock-Eval岩石热解分析
        1.4.2 烃源岩TOC分析
        1.4.3 干酪根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1.4.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的提取和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样品的族组分分离
        1.4.5 饱和烃组分色谱(GC)分析
        1.4.6 饱和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1.4.7 异构烷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1.4.8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GC-IRMS)分析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位置及区域概况
    2.2 区域构造和演化特征
    2.3 研究区沉积发育特征
    2.4 塔里木地区主要烃源岩分布及特征
第三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烃源岩评价
    3.2 烃源岩样品岩石热解分析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4.1 烃源岩与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4.1.1 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4.1.2 烃源岩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4.2 与有机质来源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及油源对比
        4.2.1 原油样品
        4.2.2 烃源岩样品
    4.3 与成熟度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
        4.3.1 原油样品
        4.3.2 烃源岩样品
    4.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甾、萜烷浓度与热稳定性
        4.4.1 原油甾、萜烷成熟度指标对比分析
        4.4.2 Tm、Ts、C_(29)藿烷和C_(29)Ts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4.3 C_(30)藿烷和C_(30)重排藿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4.4 C_(29) ααα 20R和 20S甾烷浓度、C_(29) ααα (20S + 20R)和 C_(29) αββ (20S +20R)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4.5 C_(27)规则甾烷和C_(27)重排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4.6 C_(29)规则甾烷总浓度(ΣC_(29))、C_(21)甾烷和C_(23)三环萜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和浓度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5.1 金刚烷类化合物含量特征
    5.2 金刚烷异构化指标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6.1 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
        6.1.1 原油样品
        6.1.2 烃源岩样品
    6.2 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7.1 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与相应生物标志化合物浓度的变化关系
        7.1.1 20S/(20S+ 20R)C_(29)甾烷和αββ/(ααα+αββ)C_(29)甾烷比值参数与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1.2 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参数与C_23三环萜烷和C_(30)藿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1.3 Ts/(Ts+Tm)比值参数与Ts和 Tm浓度的变化关系
        7.1.4 C_(27)重排甾烷/(C_(27)重排甾烷+C_(27)规则甾烷)比值参数与C_(27)重排甾烷和C_(27)规则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1.5 C_(21)/(C_(21)+ΣC_(29))甾烷比值和 C_(21)甾烷和 Σ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2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与原油的混合充注
        7.2.1 金刚烷浓度和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2.2 金刚烷浓度和(Pr+Ph)/(n-C_(17)+n-C_(18))比值的变化关系
        7.2.3 金刚烷浓度和Σn-C_(15–35)/Σn-C_(9–14)比值的变化关系
        7.2.4 金刚烷浓度与原油密度、GOR和干燥系数(C_1/ΣC_(1-4))的变化关系
    7.3 原油充注期次与混合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论文主要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山前断裂带概念和主要类型
        1.2.2 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
        1.2.3 山前带构造变形影响因素
        1.2.4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1.4.1 论文工作量
        1.4.2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成果
第2章 塔西南坳陷山前带区域地质背景
    2.1 塔西南坳陷周缘主要地质单元
        2.1.1 构造单元
        2.1.2 边界断裂
    2.2 区域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特征
        2.3.1 塔西南坳陷地层格架
        2.3.2 不同构造单元地层对比
        2.3.3 地层电阻率特征
第3章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构造解释模型
    3.1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构造单元
    3.2 西昆仑山前带构造特征
        3.2.1 甫沙-柯东正向逆冲段
        3.2.2 喀什-叶城走滑冲断构造段
        3.2.3 乌泊尔弧形逆冲构造带
    3.3 南天山山前带构造特征
        3.3.1 乌恰西段
        3.3.2 乌恰东段
    3.4 塔西南山前断裂系统结构特征
        3.4.1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构造样式
        3.4.2 塔西南山前断裂系统分带特征
        3.4.3 构造变形分段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
    4.1 塔西南山前带新生代构造变形过程
        4.1.1 西昆仑山前带构造演化特征
        4.1.2 南天山山前带构造演化特征
        4.1.3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运动学分析
    4.2 西昆仑山-南天山对接演化
        4.2.1 同沉积地层分布特征
        4.2.2 帕米尔东缘中新世构造变形过程
        4.2.3 南天山和西昆仑对接带过程
    4.3 构造演化阶段
    4.4 小结
第5章 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的形成机制
    5.1 区域动力学机制
        5.1.1 盆地内构造变形层次
        5.1.2 区域内地壳结构
        5.1.3 塔西南山前新生代构造形成机制
    5.2 冲断系统分段变形的影响因素
        5.2.1 根带断裂的控制作用
        5.2.2 同沉积地层对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的影响
        5.2.3 次要影响因素
    5.3 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控制作用物理模拟研究
        5.3.1 实验模型设计
        5.3.2 实验结果
        5.3.3 实验结果讨论
        5.3.4 对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的指示
    5.4 塔西南山前带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5.4.1 石油地质特征
        5.4.2 典型油气藏分析
        5.4.3 潜在有利勘探目标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及富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盆地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1.3.2 塔西南地区油气地质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1.5.1 完成工作量
        1.5.2 主要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油气勘探历程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构造演化特征
第3章 塔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
    3.1 烃源岩特征与评价
        3.1.1 烃源岩特征
        3.1.2 烃源岩综合评价
    3.2 储层特征
    3.3 盖层特征
    3.4 储盖组合特征
    3.5 油气田(藏)特征
第4章 塔西南坳陷盆地模拟
    4.1 本次盆地模拟采用的技术方法
        4.1.1 地史模拟方法
        4.1.2 热史模拟方法
        4.1.3 生排烃史模拟方法
    4.2 塔西南坳陷盆地模拟关键参数
        4.2.1 Ro-深度关系曲线
        4.2.2 有机碳恢复系数
        4.2.3 产烃率参数
        4.2.4 孔隙度-深度关系式
        4.2.5 地层残余厚度与剥蚀量
        4.2.6 有效烃源岩的确定
        4.2.7 其它关键参数
    4.3 塔西南坳陷盆地模拟方案与过程
        4.3.1 盆地模拟方案
        4.3.2 模拟计算过程
    4.4 塔西南坳陷盆地模拟结果
        4.4.1 地、热史模拟结果
        4.4.2 生排烃量与生烃高峰期
        4.4.3 生烃中心与平面运聚方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塔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5.1 复杂剖面油气运聚模拟技术
    5.2 塔西南坳陷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模拟
        5.2.1 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模拟方案
        5.2.2 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模拟过程
    5.3 塔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重建
        5.3.1 A-A’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5.3.2 B-B’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5.3.3 C-C’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5.3.4 D-D’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油气富集特征与有利区带
    6.1 油气资源潜力
    6.2 油气成藏匹配条件
        6.2.1 山前带
        6.2.2 斜坡区
    6.3 油气富集特征
        6.3.1 山前冲断带、斜坡区上近源分布富集
        6.3.2 有效油源断裂、区域不整合控制富集
        6.3.3 优质储盖组合及稳定配套圈闭中富集
        6.3.4 构造背景下多期成藏、晚期调整富集
    6.4 有利勘探区带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塔西南喀什凹陷中侏罗统杨叶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烃源岩研究现状
        1.2.2 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2.3 喀什凹陷石油地质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工作进展与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位置
    2.2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2.3 区域地层
第三章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与分析
        3.1.1 托云盆地
        3.1.2 乌恰地区
        3.1.3 西昆仑山前地区
        3.1.4 英吉沙地区
    3.2 有机质丰度
        3.2.1 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量
        3.2.2 氯仿沥青“A”和总烃HC
        3.2.3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
    3.3 有机质类型
        3.3.1 岩石热解法
        3.3.2 干酪根显微组分分析
        3.3.3 干酪根碳同位素
    3.4 有机质成熟度
        3.4.1 最高峰温T_(max)
        3.4.2 镜质体反射率R_o
    3.5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3.5.1 有机质丰度
        3.5.2 有机质类型
        3.5.3 有机质成熟度
        3.5.4 喀什凹陷杨叶组生烃潜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1 生物降解程度研究
    4.2 正构烷烃和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
        4.2.1 正构烷烃特征
        4.2.2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
    4.3 甾烷系列化合物特征
    4.4 萜烷系列化合物特征
        4.4.1 三环萜烷系列
        4.4.2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4.4.3 伽马蜡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烃源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5.1 烃源岩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5.1.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5.1.2 主量元素特征
        5.1.3 微量元素特征
        5.1.4 稀土元素特征
    5.2 沉积环境的恢复
        5.2.1 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
        5.2.2 古气候
        5.2.3 古盐度
        5.2.4 古氧化还原性
        5.2.5 古水深
        5.2.6 原始生产力
        5.2.7 沉积速率
    5.3 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及形成机制
        5.3.1 构造活动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
        5.3.2 沉积环境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
        5.3.2.1 古气候条件
        5.3.2.2 水介质条件
        5.3.2.3 原始生产力
        5.3.2.4 保存条件
        5.3.3 烃源岩形成演化
    5.4 喀什凹陷北缘和南缘沉积环境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塔西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勘探突破新领域:寒武系白云岩(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下古生界钻探分析
3 寒武纪—奥陶纪构造-古地理
4 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
5 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成藏组合
    5.1 储盖组合
    5.2 充注与保存条件
6 塔西南地区深层白云岩勘探方向
6 结论

(9)塔西南坳陷周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
2样品与实验方法
    2.1样品分布
    2.2实验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原油物性
    3.2原油族组成
    3.3饱和烃组成特征
        3.3.1烷烃类
        3.3.2植烷系列
        3.3.3甾烷类
        3.3.4萜烷类
    3.4芳烃馏分地球化学特征
    3.5原油及馏分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4结论

(10)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以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于项目来源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来源
    1.2 论文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量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4.1 论文主要成果
        1.4.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国内外发展现状
    2.1 反射地震与碳酸盐岩储量增长历史
        2.1.1 反射地震发展历程
        2.1.2 碳酸盐岩储量增长历程
    2.2 碳酸盐岩储层主要类型及特点
        2.2.1 全球碳酸盐岩储层特点
        2.2.2 中国碳酸盐岩储层特点
    2.3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方法
        2.3.1 模型正演
        2.3.2 波形分析技术
        2.3.3 叠前叠后地震反演
        2.3.4 不连续性检测技术
        2.3.5 地震属性综合研究技术
        2.3.6 可视化振幅解释技术
    2.4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
        2.4.1 叠后流体预测
        2.4.2 叠前流体预测
    2.5 塔北隆起西部碳酸盐岩勘探现状与存在问题
        2.5.1 塔北碳酸盐勘探历程
        2.5.2 塔北碳酸盐储层流体研究现状
        2.5.3 塔北碳酸盐储层流体研究发展方向
        2.5.4 进行储层流体预测研究的必要性
        2.5.5 现有技术与技术需求
        2.5.6 存在的主要问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塔北隆起西部地区石油地质概况
    3.1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概况
        3.1.1 盆地勘探简史
        3.1.2 地层分布特征
        3.1.3 储盖组合
        3.1.4 油源条件
    3.2 塔北隆起西部地区区域构造背景
    3.3 地层沉积特征
        3.3.1 塔北西部奥陶系区域地层划分
        3.3.2 塔北西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对比
    3.4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模式
    3.5 储层类型
        3.5.1 英买1、2井地区一间房组储层特征
        3.5.2 哈拉哈塘地区一间房组储层特征
    3.6 影响碳酸盐岩储层因素分析
        3.6.1 英买1、2井地区
        3.6.2 哈拉哈塘地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震属性储层特征研究
    4.1 岩石物理分析
        4.1.1 横波估算模型的建立
        4.1.2 岩石地球物理分析
    4.2 联合反演
        4.2.1 基本理论
        4.2.2 反演过程质量控制
    4.3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表征
        4.3.1 裂缝型储层预测
        4.3.2 孔洞型储层预测
    4.4 储层定量化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AVO流体预测
    5.1 AVO流体预测可行性分析
        5.1.1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替换
        5.1.2 AVO模型正演
        5.1.3 AVO算法可行性分析
    5.2 AVO反演
        5.2.1 地震道集预处理
        5.2.2 流体因子的构建
    5.3 AVO流体检测应用
        5.3.1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综合预测
        5.3.2 流体预测精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综合评价及有利目标优选
    6.1 储层综合评价
        6.1.1 裂缝形成机制与平面展布特征
        6.1.2 优质储层发育带描述
    6.2 有利目标优选
        6.2.1 英买2井区
        6.2.2 英买1井区
        6.2.3 哈拉哈塘地区
    6.3 本章小结
        6.3.1 英买1、2井地区
        6.3.2 哈拉哈塘地区
第7章 结论
    7.1 储层预测
    7.2 流体预测
    7.3 碳酸盐岩储层综合评价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油气勘探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古老被动大陆边缘的后期改造类型及油气发现——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被动大陆边缘勘探潜力分析的启示[J]. 李王鹏,张仲培,刘士林,钱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2]塔西南高精度航磁油气地质构造调查[J]. 崔志强,胥值礼,李飞. 物探与化探, 2021(04)
  • [3]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D]. 周晨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4]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D]. 孙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6]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及富集特征[D]. 张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7]塔西南喀什凹陷中侏罗统杨叶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D]. 王静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 [8]塔西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勘探突破新领域:寒武系白云岩[J]. 肖冰清,曹淑娟,邬光辉. 海相油气地质, 2017(02)
  • [9]塔西南坳陷周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J]. 胡健,王铁冠,陈建平,崔景伟,张斌,师生宝,王晓梅. 石油学报, 2015(10)
  • [10]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以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地区为例[D]. 张军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标签:;  ;  ;  ;  ;  

塔西南油气勘探回顾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