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蛋糕”的概念

明确“蛋糕”的概念

一、厘清“蛋糕”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陈新[1](2022)在《法学案例分析方法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案例分析是法学案例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案例分析中的分析是指运用特定方法对法学案例进行分解、提炼或厘清,使某些内容清晰展现出来,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法学案例分析方法可以概括为四种:概念分析,以理解法学概念为目标,通过法律概念与具体案例对比,理解法律概念的丰富内涵;规范分析,强调以法律规范为核心,在案例中理解法律规范的含义、存在及运行方式;矛盾分析,以揭示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冲突为重点,理解有关法律产生发展的必然性,认识法律的独特作用;批判分析,是指对案例中的规则、裁判等进行反思,辩证思考可能存在的不足与完善对策。案例分析方法的运用受案例内容、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对象等因素制约。

燕连福,王亚丽[2](2022)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基本遵循与发展路径》文中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真切期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着特征。就其核心内涵而言,共同富裕追求的是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渐进富裕。就其基本遵循而言,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避免陷入偏门致富的误区;坚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避免陷入"一条腿走路"的误区;坚持鼓励人人参与共同奋斗,避免陷入"躺平""养懒汉"的误区;坚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稳步推进,避免陷入同时、同步、同等富裕的误区。就其处理的关系而言,要进一步厘清全局与局部、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辩证关系。就其发展路径而言,要通过坚持高质量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曾国明[3](2021)在《厘清课文核心概念 适当拓展教学深度——以高中历史人民版和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从一线教师备课、学生复习备考的角度出发,探讨日常教学中多版本教材下"备"和"教"的深度与适宜度。在高中历史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复习备考环节,教师应积极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学术期刊与着作,关注高考试题,充分掌握教材,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和高考试题为教学依据,厘清课文核心概念、适当拓展教学深度,适应高考要求。

金光旭[4](2021)在《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还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将“必须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价值目标和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余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经“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探索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也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版”,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全新实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所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全面小康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融合了共同富裕要求和现代化目标的道路。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对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拓了新的空间,也使得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理论与实践逐渐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文围绕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问题共分八部分进行系统研究,由绪论、正文六章及总结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本章从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开始,系统阐述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并对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第三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主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进行研究,并深入研究列宁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第四部分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本章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关系的解析开始,论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是统一的整体,而后进一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最后系统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论文的第五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本部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开始,回溯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过程,并在新时代进入了强起来的新征程,在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方面,中国历经了民族独立、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同阶段。第六章立足现阶段,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在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民生福祉、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国依然面临着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国际政治格局挑战加剧等问题,阻碍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实现。由此论文进入了第七章的论述,本节主要论文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具体论述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更多更公平的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最终实现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张文杰[5](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李思特[6](2021)在《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护社会公平是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维护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较为重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公平统一”作为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通过公平实现普惠性特征,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挖掘社会公平理念的基本内涵,比较了不同公平观的特点与区别;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论述与思想,比较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公平理念;通过回顾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发展,阐释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变化特点;通过总结成就与问题,把握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于理念、目标与路径的解读,明确了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从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定位、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选择、社会保障的发展道路三个问题入手,论证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以社会公平视角对社会保障问题进行解读,既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内涵,也定位了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基本视角。文章对现有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梳理、分类:纵向来看,关于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的研究可分为理念探索阶段、共识形成阶段以及新时代以来的理念定型阶段;横向来看,相关的研究又可以划分为规范性研究、实证分析研究以及基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构建视角进行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文章主要采用了跨学科综合分析法、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以及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支撑。首先,在概念界定的章节,明确了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阐明了新时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以及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也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依据公平观的不同,社会保障模式可分为完全自由主义模式、重视公平的自由主义以及马克思公平观下的社会保障模式。其次,阐明了文章的的理论基础:按照“最大幸福”原则,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古典功利主义持有的公平观可以总结为经济公平。福利经济学接受了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旧福利经济学将公平视为效用的均等化,同时指出,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存在,国民财富必须均等分配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新福利经济学采用了序数效用论,在公平的问题上存在着价值中立的倾向。罗尔斯的公平观有着对于功利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于福利经济学的超越。罗尔斯将公平作为社会的首要价值,并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不同于上述学者。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是衡量社会公平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以公平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孕育出真正的社会公平。此外,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可以概括为社会保险思想、社会救助与福利思想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理论。第三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理念的论述与思想。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特点的变化,来源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社会公平问题认识上的变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得社会公平从根本上得以实现。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社会公平通过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重要再分配手段之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公平的关键标准。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应该允许一定程度的合理差距。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公平理念,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意义上的平等。而社会保障制度则被视为稳定社会的有效途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将公平问题提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同时还将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建设,纳入到“四位一体”的总布局当中;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建设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表述。这都使得社会保障的公平问题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一时期的公平观,开始由经济公平向社会公平转变,由形式意义上的公平向实质公平深化。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公平正义问题。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了社会公平问题的基本向度。公平可持续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继续坚持的方向。习近平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问题进一步具象化为“底线公平”。“底线公平”的提法,突出了社会保障“社会生活安全网”的基本定位,也调和了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内在矛盾。第四章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由理念到实践,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实施。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变化,也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变革。本章以社会保障的公平问题为主线,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共3个时期:(1)计划经济时期。(2)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探索时期。(3)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公平性矫正的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政权的确立,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国家—单位”的社会保障模式。虽然保障水平尚不发达,保障覆盖存在薄弱环节,但总体来看,由于实行均等化原则因而公平程度较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确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中国开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之路。这一时期改革的阶段性与非同步特征,客观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公平性的实现。在第三个时期,城乡社会保障公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随着新农合、新农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先后确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得以补足。另一方面,城乡地区社会保障公平性不断完善的阶段。随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的确立以及城镇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社会保障公平性进一步提升,由“全面覆盖”开始走向“全民覆盖”。此外,本章还以公平性为视角,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历史演进特点:在建国初期,由于采取了国家保障模式,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绝对公平的特点;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念的提出,社会保障制度被视作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配套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弱化了其公平内涵。党的十七大以后,随着“建设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理念的提出,社会保障又被强化为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手段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越发趋于成熟。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就成为了社会公平的具象化体现。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实现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就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总而言之,从理念、实践两方面进行把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有着如下特点:在理念层面,社会保障首先由计划经济时期的起点公平,让位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公平,并在十八大前后再度向社会公平复归;在实践层面,由统一的国家保障,转变为带有城乡分立特点的自助与共济相结合,并在新时代以来随着制度实践的不断补足,向着提供均等社会保障服务的弥合化方向发展。第五章首先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视角解读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问题的内涵。其次,梳理了新时代以来社会保障公平问题建设取得的成果:在社会救助领域,通过脱贫攻坚专项计划,完善了以低保制度为代表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在社会保险领域,解决了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分立问题;整合了城镇地区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现状。在社会福利领域,社会福利由狭义制度向广义制度拓展,由特殊性制度向普惠型制度扩充。最后,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着的公平问题:其一,社会保障存在身份公平问题。新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明确,社会保障制度的准入资格是以职业、收入、户籍归属等要素差别化对待,还是一视同仁地以国民身份作为前提。其二,社会保障制度区域公平问题仍然严重。区域公平问题既包括各省份地区之间,社会保障发展的协调问题,也包括城乡社会保障实际待遇水平的均衡问题。其三,在老龄化加剧,人口出生率减少的背景下,防范社会保障制度可能出现的代际问题风险,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需要面对另一重大课题。本章还就身份公平问题、区域公平问题、代际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了分析。第六章提出了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并从理念、总体目标、实现路径共三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原则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根本宗旨;共享发展理念是建设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价值引领。其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七有”。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最后,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适度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以上基本内容从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保障对象、责任主体、保障水平、体系构建等五个方面,对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的路径指引。这其中,兜底线”通过完善底线性、普惠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底线公平;“织密网”侧重于调节非均等公平;“建机制”通过法制化与体系化共进并举,体现规则公平;“覆盖全面”、“城乡统筹”保障主体公平;“保障适度”、“可持续发展”助力代际公平的实现;“权责清晰”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协议公平。

任灿灿[7](2021)在《员工持股计划、要素市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效率提升、质量提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微观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提高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应以改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而这一过程离不开人力资本的贡献。员工作为企业发展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改善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现阶段企业多关注企业家、管理层的激励,忽略了普通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导致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冲突严重,物质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脱节,限制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2014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主张企业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这一政策受到国内上市公司的积极响应。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利益分配手段,旨在通过向企业内部员工分享股份和剩余索取权,形成资本与劳动、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利益绑定关系,产生企业内部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协同效应。然而,员工持股计划存在有限适用性,其积极效应的发挥需要合理的分配制度设计以及要素市场的协同支持。那么,员工持股计划对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绑定效应能否改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制度设计中体现的分配属性差异可能产生怎样的不同效果?资本要素市场和劳动力要素市场的环境差异对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二者关系产生怎样的调节效应?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2010-2018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具体包括:(1)基于利益绑定功能和共生治理理论,对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一般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探究二者关系的影响机理,并从产权异质性和信任度异质性视角进行分组检验。(2)基于蛋糕分配理论,将员工持股计划的权益分配条款划分为控制权条款、公平性条款和风险性条款,依次检验制度设计差异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传导路径的不同影响。(3)基于信号传递理论、融资约束理论和人力资本价值理论,对资本要素市场和劳动力要素市场的调节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从制度设计差异、传导路径、产权和社会信任度的不同情境进一步分析员工持股计划的有限适用性。本文研究发现:(1)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充分激发企业与员工、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协同性,实现企业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的协调和优化配置,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促进企业创新、抑制金融资产配置是主要传导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在国有企业和社会信任度较高的地区实践效果较好。(2)员工持股计划控制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持股比例超过4%时可能加剧企业的不当资源配置行为,进而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分配公平性越高、风险性越低时,员工持股计划的实践效果越好。(3)员工持股计划积极效应的发挥依赖资本市场环境的支持,股价信息含量和融资环境正向调节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股票市场的调节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社会信任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显着,债务融资市场的调节效应对国有企业和社会信任度较高的企业影响较大。(4)在企业内外部劳动力市场环境差异下,员工持股计划存在有限适用性,劳动力议价能力和人力资本禀赋正向调节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劳动力市场竞争环境的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社会信任度较低的情境中,人力资本禀赋的调节效应体现在非国有企业、社会信任度较高和社会信任度较低的样本中。本文研究结论具有如下理论贡献与创新:(1)以改善企业发展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国内上市公司样本深入探究员工持股计划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弥补了国内员工持股计划经济后果研究的不足,有利于揭示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2)从分配合理性视角划分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条款,并进一步分析制度设计差异产生的不同效果,有利于厘清员工持股计划发挥治理效应的内在逻辑。(3)深入探究资本市场环境、劳动力市场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有利于揭示要素市场环境与员工持股计划有效性的互动机制。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1)企业应根据内外部环境,合理设计员工持股计划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2)政府应补充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有效、有序实施;(3)改善资源配置扭曲问题,构建有利于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良性市场环境;(4)投资者应研判员工持股计划的内含信息,预测企业发展质量并理性投资。本文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1)有利于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主选择是否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并合理进行条款设计,进一步激发普通员工人力资本价值,进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改善资源配置效率。(2)对我国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干预、构建良性市场环境,从而提高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有利于投资者、监管部门合理判断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效果,理性作出投资和监管决策。

胡欣[8](2020)在《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有力地批判了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人民主体思想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马克思的人民史观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动力和主体。从理论上讲,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为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提供理论借鉴。从实践上讲,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对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受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启蒙思想和文艺复兴的影响,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逐渐萌芽、初步形成和成熟发展起来。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从历史、实践和利益三个维度论证人民的主体性价值,并从现实和实践的角度构建人民主体思想。自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形成以来,就呈现出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真理性高度契合的特点。马克思在批判宗教神学的束缚中构建市民社会理论,在批判异化劳动的桎梏中构建人的类本质理念,在批判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中构建人类解放理想。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激发了无产阶级主体意识的觉醒,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提供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和建设进程中的成功实践即是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对解决新的时代问题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杨蕾[9](2020)在《运用无字图画书开展幼儿园大班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楚雄州D幼儿园为例》文中提出无字图画书因为几乎没有文字或者文字在书中不承担叙述功能而被彭懿、松居直等图画书研究学者作为图画书中一个特殊的分支。无字图画书对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故事建构能力有促进作用,因为没有文字的局限,有着更多的图画想象空间,因而能够促进儿童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本研究中选取郑宗琼的《生日蛋糕》和大卫·威斯纳的《7号梦工厂》作为教学素材,以楚雄州D幼儿园80名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3名幼儿教师和研究者组成行动研究小组,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无字图画书的主题、叙事语言、基本元素的分析之后,执教者立足于教师本位和幼儿本位分别运用《生日蛋糕》和《7号梦工厂》开展三轮大班幼儿的阅读教学活动。辅以观察法分析阅读教学中幼儿的表现,访谈法了解教师教学的关注点和立足点。幼儿理解无字图画书的过程,是经验迁移的过程。成人认为图画适于儿童阅读,是对图画的误解,图画并不比文字容易理解,它和文字一样都是“符号”,在图画符号的交织下,推动故事的发展。儿童是无字图画书的最佳阅读者,他们在阅读无字图画书时,表现出和图画安静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儿童理解力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先入为主,比儿童早一步阅读和理解无字图画书的图画,立足于无字图画书的故事偏向,找到适宜的主题有的放矢。在儿童的情感体验中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是阅读教学的立场。教师应提升自我的视觉素养,重视儿童的经验积累,结合五大领域,善于运用教学工具,在儿童视角下和儿童共读共享无字图画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儿童的联想与想象,启发儿童思考问题,在阅读中获得愉悦感。

刘玉莹[10](2020)在《“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比较研究 ——以广东南海白沙桥社区和谭边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作出了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并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探索中,党中央逐渐认识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制度起着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和要义就是要使制度治理更加科学、更加完善。乡村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构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推进乡村社区治理现代化,也是说我国乡村社区应该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创新,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以其为指引,以制度治理为核心和要义,在现代化背景中推进乡村社区制度治理体系完善,提升乡村社区制度治理能力,是当前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本文选定广东南海区的乡村社区进行研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南海区的土地产权制度结构形式是“确权确股不确地”,“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融合,让农民作为土地股份合作制成员享受股权分红,是乡村社区制度治理的典型地区,具有理论与实证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是南海区在完善土地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围绕“确权确股不确地”联系股权分配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社区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改革和创新,“活化了土地”,发展了经济,顺应了多数农民的意愿,形成了有特色的“南海模式”。“南海模式”下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基于“生不增,死不减”的政策目标,主张股权“长久不变”。不过,在实际运作中白沙桥社区和谭边社区分别实行“生增,死减”和“生增,死不减”制度,可见在南海“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其制度治理的现实情形与政策目标之间存有距离,而且乡村社区之间也并非简单的同质化治理,或者说各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之间也存在差异性。本文选择南海区白沙桥社区和谭边社区作为比较研究对象,比较相同的发展环境和土地产权制度下这两个乡村社区制度治理的共性和个性,也可以显示本选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特价值。用制度治理及其比较的独特视角来探讨“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治理问题,具有一定创新性。

二、厘清“蛋糕”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厘清“蛋糕”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2)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基本遵循与发展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
    (一)全民富裕: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
    (二)全面富裕: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富裕
    (三)共建富裕: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实现人人共享
    (四)渐进富裕:坚持目标导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避免陷入“偏门致富”的误区
    (二)坚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避免陷入“一条腿走路”的误区
    (三)坚持鼓励人人参与共同奋斗,避免陷入“躺平”“养懒汉”的误区
    (四)坚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稳步推进,避免陷入“同时、同步、同等富裕”的误区
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厘清的四对关系
    (一)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之间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四、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发展支撑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引领
    (三)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民生基础

(3)厘清课文核心概念 适当拓展教学深度——以高中历史人民版和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理解
    (一)课文核心概念扎堆呈现
    (二)理解近现代代议制的源头——国家形式
    (三)近现代西方主要民主政体概念的再分类
二、原则·地位
    (一)联邦集权是宪法首要原则和首要任务
    (二)分权制衡是宪法核心原则和关键所在
    (三)民主自由是宪法根本原则和目的
三、分权制衡·利益妥协(平衡)
    (一)立宪前美国社会主要存在四对利益集团间矛盾
    (二)教师如何分析立宪者以妥协精神破解这四对利益集团间矛盾

(4)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
    2.1 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2.1.1 共同富裕
        2.1.2 现代化
        2.1.3 共同富裕现代化
    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
        2.2.1 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探索
        2.2.2 人民至上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目标的根本立场
        2.2.3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核心任务
第三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的理论学说
        3.1.1 建立以资产公有制为根本的社会主义制度
        3.1.2 设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3.1.3 大工业生产体现现代化道路
    3.2 列宁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3.2.1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3.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第四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
    4.1 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解析与逻辑澄清
        4.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4.1.3 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关系
        4.2.1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
        4.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势
    4.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4.3.1 非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
        4.3.2 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主线,共享现代化成果
        4.3.3 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4.3.4 坚持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
第五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
    5.1 新中国成立前的共同富裕思想与现代化探索
        5.1.1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共同富裕思想
        5.1.2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探索
        5.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5.2 毛泽东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石
        5.2.1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5.2.2 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内容
        5.2.3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2.4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指导下的成就
    5.3 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扬帆起航
        5.3.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开创
        5.3.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继续发展
    5.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界碑
        5.4.1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5.4.2 以区域振兴发展战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5.4.3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5.4.4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建设
    5.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
        5.5.1 提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5.5.2 提出“共享发展”战略
        5.5.3 提出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第六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成就与面临挑战
    6.1 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就
        6.1.1 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6.1.2 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惠民基础得到改善
        6.1.3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突破
        6.1.4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6.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困难与挑战
        6.2.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
        6.2.2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
        6.2.3 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
        6.2.4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挑战加剧
第七章 坚定不移走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
    7.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7.1.1 鼓励创新驱动,培育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7.1.2 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共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7.1.3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
        7.1.4 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加速产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7.2 探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路径举措
        7.2.1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7.2.2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保障人民权益和福祉
        7.2.3 坚持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7.2.4 增强公务员能力,保证现代治理效能
    7.3 完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体制
        7.3.1 收入分配机制改革
        7.3.2 要素市场体制改革
        7.3.3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7.3.4 文化体制改革
        7.3.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1.3.1 德育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7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2.4 小结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3.3 小结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4.4.1 德育评价论
        4.4.2 德育效用论
        4.4.3 德才兼备论
        4.4.4 德育功能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5.1.1 理想信念教育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5.5 小结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6.3 小结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7.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社会公平视阈下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资源与基础
    2.1 概念辨析与关系界定
        2.1.1 社会公平的概念界定
        2.1.2 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
        2.1.3 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
        2.1.4 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
    2.2 西方学者的理论资源
        2.2.1 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2.2.2 福利经济学的公平观
        2.2.3 “福利国家自由主义”的公平观
    2.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公平思想
        2.3.1 社会公平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3.2 以公平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
        2.3.3 对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探索与构想
    2.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2.4.1 基于再生产理论的社会保险思想
        2.4.2 基于劳动力相对过剩的社会救助与福利思想
        2.4.3 基于平均利润率理论的保险基金理论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1 毛泽东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1.1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公平的权利基础
        3.1.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前提
        3.1.3 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
    3.2 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2.1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公平的物质保证
        3.2.2 按劳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阶段性体现
        3.2.3 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使命追求
    3.3 江泽民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3.1 确保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实现的要求
        3.3.2 社会保障制度是推进社会公平的基本措施
        3.3.3 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3.4 胡锦涛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4.1 拓展了社会公平的维度
        3.4.2 深化了社会公平的认识
        3.4.3 强化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公平取向
    3.5 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5.1 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向度
        3.5.2 共享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实现形式
        3.5.3 公平与可持续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原则
        3.5.4 底线公平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4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
    4.1 以公平为主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4.1.1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理念与制度实践
        4.1.2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探索
        4.1.3 以社会公平理念为先导的社会保障公平性矫正
    4.2 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特征的发展趋势
        4.2.1 理念:由起点公平到经济公平,并向社会公平复归
        4.2.2 制度:由单位保障到城乡分立,并向城乡一体迈进
第5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5.1 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公平维度
        5.1.1 权利公平之维
        5.1.2 机会公平之维
        5.1.3 规则公平之维
    5.2 新时代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取得的成就
        5.2.1 社会救助
        5.2.2 社会保险
        5.2.3 社会福利
    5.3 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公平问题
        5.3.1 身份公平问题
        5.3.2 区域公平问题
        5.3.3 代际公平问题
    5.4 新时代社会保障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
        5.4.1 立法进程严重滞后引发身份公平问题
        5.4.2 制度统筹层次不高引发区域公平问题
        5.4.3 转制成本责任归属不清引发代际公平问题
第6章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6.1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理念之基
        6.1.1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原则立场
        6.1.2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根本宗旨
        6.1.3 共享发展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引领
    6.2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
        6.2.1 幼有所育
        6.2.2 学有所教
        6.2.3 劳有所得
        6.2.4 病有所医
        6.2.5 老有所养
        6.2.6 住有所居
        6.2.7 弱有所扶
    6.3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
        6.3.1 “兜底线”完善底线公平
        6.3.2 “织密网”调节非均等公平
        6.3.3 “建机制”强化规则公平
        6.3.4 “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实现主体公平
        6.3.5 “保障适度”、“可持续”凸显代际公平
        6.3.6 “权责清晰”、“多层次”确保协议公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员工持股计划、要素市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员工持股计划
        1.2.2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1.2.3 要素市场
    1.3 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演变
        1.3.1 国外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及实践发展
        1.3.2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及实践发展
        1.3.3 国内外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方式对比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人力资本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1.1 人力资本数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1.2 人力资本类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2 员工持股计划的经济后果研究
        2.2.1 员工持股计划与股价表现
        2.2.2 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发展
        2.2.3 员工持股计划与治理效率
    2.3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的调节效应研究
        2.3.1 企业自身特征对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的调节效应研究
        2.3.2 制度设计差异对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
        2.3.3 环境因素对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
    2.4 研究文献述评
第3章 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3.1 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一般关系
        3.1.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3.1.2 研究设计
        3.1.3 实证检验
        3.1.4 稳健性检验
    3.2 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分析
        3.2.1 企业创新的路径检验
        3.2.2 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路径检验
    3.3 异质性环境对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的影响
        3.3.1 产权异质性对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的影响
        3.3.2 社会信任度异质性对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设计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4.1 员工持股计划条款归类
        4.1.1 控制权条款
        4.1.2 公平性条款
        4.1.3 风险性条款
    4.2 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设计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
        4.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2 研究设计
        4.2.3 实证检验
        4.2.4 稳健性检验
    4.3 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设计差异对路径变量的影响
        4.3.1 员工持股计划控制权的影响
        4.3.2 员工持股计划公平性的影响
        4.3.3 员工持股计划风险性的影响
    4.4 异质性环境对员工持股计划条款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影响
        4.4.1 产权异质性对员工持股计划条款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影响
        4.4.2 社会信任度异质性对员工持股计划条款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员工持股计划、资本要素市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5.1 资本要素市场对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效应
        5.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2 研究设计
        5.1.3 实证检验
        5.1.4 稳健性检验
    5.2 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设计差异下资本要素市场的调节效应
        5.2.1 资本要素市场对控制权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调节效应
        5.2.2 资本要素市场对公平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调节效应
        5.2.3 资本要素市场对风险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调节效应
    5.3 异质性环境对资本要素市场调节效应的影响
        5.3.1 产权异质性对资本要素市场调节效应的影响
        5.3.2 社会信任度异质性对资本要素市场调节效应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员工持股计划、劳动力要素市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6.1 劳动力要素市场对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效应
        6.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2 研究设计
        6.1.3 实证分析
        6.1.4 稳健性检验
    6.2 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设计差异下劳动力要素市场的调节效应
        6.2.1 劳动力要素市场对控制权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调节效应
        6.2.2 劳动力要素市场对公平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调节效应
        6.2.3 劳动力要素市场对风险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调节效应
    6.3 异质性环境对劳动力要素市场调节效应的影响
        6.3.1 产权异质性对劳动力要素市场调节效应的影响
        6.3.2 社会信任度异质性对劳动力要素市场调节效应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及结论
        7.1.1 研究工作
        7.1.2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企业应合理设计员工持股计划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7.2.2 政府应完善相应政策,支持企业员工持股计划有效、有序实施
        7.2.3 改善资源配置扭曲问题,构建良性市场环境
        7.2.4 投资者应研判员工持股计划信息含量,理性开展投资活动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8)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概述
    一、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内涵
        (一)人民
        (二)人民主体
        (三)人民主体思想
    二、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空想社会主义对人道主义思想的建构
        (三)德国古典哲学对人本主义思想的探索
    三、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萌芽
        (二)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成熟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民是历史主体
        (一)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主体
        (二)人民是评价社会发展的历史主体
    二、人民是实践主体
        (一)人民是物质生产的实践主体
        (二)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实践主体
    三、人民是利益主体
        (一)人民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利益主体
        (二)人民是共享社会财富的利益主体
第三章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特点
    一、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紧密结合
        (一)在批判宗教神学的束缚中构建市民社会理论
        (二)在批判异化劳动的桎梏中构建人的类本质理念
        (三)在批判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中构建人类解放理想
    二、真理性与价值性的高度契合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为无产阶级主体意识的觉醒提供了认识工具
        (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共产主义信仰的确立为无产阶级争取人类解放提供信念支撑
第四章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内涵提供价值导向
        (二)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提供理论借鉴
    二、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为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提供实践指引
        (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运用无字图画书开展幼儿园大班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楚雄州D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无字图画书对大班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二、无字图画书存在的教育和教学价值还有待发掘
        三、目前幼儿园鲜少选用无字图画书开展阅读教学
        四、自身的研究兴趣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图画书
        二、无字图画书
        三、幼儿园阅读教学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图画书的研究
        二、关于无字图画书的研究
        三、关于图画书阅读教学的研究
        四、关于无字图画书阅读教学的研究
        五、关于幼儿园阅读教学的研究
        六、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背景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运用无字图画书开展大班阅读教学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基础理论
        一、视觉素养教育理论
        二、读写萌发理论
        三、符码分析理论
    第二节 无字图画书与幼儿园阅读教学
        一、无字图画书的特质
        二、儿童如何理解无字图画书
        三、运用无字图画书开展阅读教学的理论支持
第三章 D幼儿园运用图画书开展大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D幼儿园运用图画书开展大班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无字图画书是幼儿园的新尝试
        二、图画书的选用视角及运用情况
        三、图画书的角色定位及教学设计
        四、图画书的讲读艺术及教师语言
        五、图画书的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价
    第二节 D幼儿园运用图画书开展大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隐藏的成人——教育目的悖离幼儿主体
        二、图像的意义——设计意图偏倚教学工具
        三、定制的衣冠——教学目标不够有的放矢
        四、声音的联结——教师语言缺少自然情感
        五、经验的迁移——教学设计容易生搬硬套
第四章 D幼儿园运用无字图画书开展大班阅读教学的三轮教学实践
    第一节 观赏无字图画书中的图画
        一、试论无字图画书《生日蛋糕》
        二、试论无字图画书《7号梦工厂》
    第二节 研究合作教师的教学准备
        一、研究合作教师的理论学习
        二、把握对无字图画书的分析
        三、基于教学主体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行动研究的三轮教学实践
        一、行动研究的三轮教学过程简述
        二、教学立足点——设计意图
        三、教学关注点——教学目标
        四、教学聚焦点——教学内容
        五、教学落脚点——教学评课
    第四节 聚焦儿童语言中的理解力
        一、符号是理解之钥——阅读的基础
        二、经验是想象之门——阅读的积累
        三、兴趣是计划之地——阅读的目的
        四、情感是冒险之旅——阅读的意义
第五章 D幼儿园运用无字图画书开展大班阅读教学的收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D幼儿园运用无字图画书开展大班阅读教学的收获
        一、拉近师幼关系,激发表达愿望
        二、沉浸图画乐趣,拓宽想象空间
        三、积累生活尝试,准备经验迁移
        四、理解儿童语言,反思教学过程
    第二节 D幼儿园运用无字图画书开展大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图画符号的理解鞭长不及
        二、对儿童阅读的需要捉摸不定
        三、对教学目标的设计照本宣科
第六章 运用无字图画书开展大班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及建议
    第一节 在阅读教学中应把握“儿童本位”的教学视角
        一、把握儿童兴趣,聚焦教学目标
        二、不同教学模式,教学游戏并存
        三、探索图画空间,儿童自由空间
        四、转变教师角色,共读共享图书
        五、关注作者意图,弱化说教功能
    第二节 运用无字图画书开展大班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经验迁移,抽象图画意义
        二、结合五大领域,选择教学重点
        三、了解故事脉络,解读角色特点
        四、利用思维地图,辅助教学过程
    第三节 运用无字图画书开展大班阅读教学的教学建议
        一、养成习惯,分析无字图画书的主题和叙事语言
        二、重视阅读,据教学需求定位无字图画书的角色
        三、尊重主体,基于儿童视角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
        四、营造环境,烘托教学氛围贴近幼儿的生活日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比较研究 ——以广东南海白沙桥社区和谭边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说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乡村社区
        二、制度治理
        三、确权确股不确地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治理理论
        二、制度治理理论
        三、乡村治理理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论文结构
        一、构建研究框架
        二、概括论文结构
第二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历程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治理历程
        一、1978—1992年土地产权制度确立
        二、1992—2004年土地产权制度完善
        三、2004—2015年土地产权制度巩固
        四、2015年以后土地产权制度发展
    第二节 股权分配制度治理历程
        一、1978—1992年分田到户变为集体经营
        二、1992—2004年股权分配配给和收回
        三、2004—2015年股权分配固化到人
        四、2015年以后股权分配固化到户
    第三节 基层民主制度治理历程
        一、1978—2000年基层民主制度治理行政化
        二、2000年以后基层民主制度治理自治化
    第四节 社区管理制度治理历程
        一、1978—2010年传统乡村“政经混合”治理模式
        二、2010年以后新型社区“政经分离”治理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结构
    第一节 正式制度治理结构
        一、土地产权制度是治理的核心
        二、股权分配制度是治理的关键
        三、基层民主制度是治理的动力
        四、社区管理制度是治理的保障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治理结构
        一、乡村社区生活习惯
        二、乡村社区价值观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比较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治理比较
        一、土地产权制度治理的共性:“确权确股不确地”
        二、土地产权制度治理的个性:“生增,死减”与“生增,死不减”
    第二节 股权分配制度治理比较
        一、股权分配制度治理的共性:允许特殊人群出资购股
        二、股权分配制度治理的个性:投票决议与明码标价
    第三节 基层民主制度治理比较
        一、基层民主制度治理的共性:将民主协商问题进行分类
        二、基层民主制度治理的个性:“一事一议”与“四步”工作法
    第四节 社区管理制度治理比较
        一、社区管理制度治理的共性:转变社区管理制度治理路径
        二、社区管理制度治理的个性:制度建立与民主协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问题归纳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治理问题
        一、权利侵犯现象难以消除
        二、土地产权制度封闭性与市场经济开放性的矛盾
    第二节 股权分配制度治理问题
        一、成员权界限模糊不清
        二、股权分配范围的限制弱化了股权作为资本的流动性功能
    第三节 基层民主制度治理问题
        一、社区群众积极性被动化
        二、社区群众参与性失衡化
    第四节 社区管理制度治理问题
        一、社区管理组织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
        二、社区管理制度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一、严格界定各产权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二、以农民理性为依托实现土地产权制度形式的多样化
    第二节 股权分配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一、保证股权分配内部交易的公平性和公开性
        二、股权分配内部交易外部化从而促进资本的流动
    第三节 基层民主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一、丰富社区群众的民主权利实现形式
        二、提高社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第四节 社区管理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一、理顺社区管理组织间的关系
        二、创新制度治理方式与提高制度治理主体能力相结合
        三、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访谈资料(节选)
致谢

四、厘清“蛋糕”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学案例分析方法探究[J]. 陈新.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2(01)
  • [2]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基本遵循与发展路径[J]. 燕连福,王亚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3]厘清课文核心概念 适当拓展教学深度——以高中历史人民版和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为例[J]. 曾国明. 教学考试, 2021(44)
  • [4]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D]. 金光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5]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6]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思特. 吉林大学, 2021(01)
  • [7]员工持股计划、要素市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D]. 任灿灿.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8]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胡欣. 西南大学, 2020(01)
  • [9]运用无字图画书开展幼儿园大班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楚雄州D幼儿园为例[D]. 杨蕾.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比较研究 ——以广东南海白沙桥社区和谭边社区为例[D]. 刘玉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明确“蛋糕”的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