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监理要注重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建设工程监理要注重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一、建筑工程监理应重视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论文文献综述)

孙骏伟[1](2021)在《基于牵头单位视角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成员选则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我国政府规定大中型重点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必须经过咨询公司评估后,工程咨询行业已经历30多年的发展,随着我国工程咨询行业高速发展,以往各个业务环节互相割裂,项目全过程缺少统一计划与控制的问题逐渐显露,因此,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为前期决策至运营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提供组织、管理、经济、技术和法务等各方面集成式工程咨询服务的模式应运而生,但目前我国除部分大型咨询企业外,能独立承担全过程咨询工作的单位较少,组建联合体参与项目全过程咨询工作是目前企业参与项目的主要模式之一。A企业作为全国首批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正在积极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工作。目前A企业需对自身是否具备牵头单位能力进行分析,且确定企业在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能力方面的相对弱势之处,以此为视角寻找能力互补的联合体成员,因此,建立联合体成员选取评价体系来辅助A企业选取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成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概念,并阐述目前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三种模式,对联合体的定义及组成联合体参与项目投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联合体牵头单位的定义及责权,并简述了文章中所运用的三种理论方法;之后,对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六个阶段: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的主要业务进行总结,并依据全过程工程咨询1+N模式区分项目管理与专业技术咨询主要工作任务,本文认为项目管理能力为牵头单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因此采用三维结构模型对项目管理进行解析,并对设计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监理单位作为牵头单位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所体现出的专业咨询能力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其核心技术能力及相对不足之处;接着,结合A企业现状进行项目管理能力与专业咨询能力分析,通过分析得出A企业作为牵头单位需要联合体成员能力互补的维度,并以此为视角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及硕博论文等文献,构建基于A企业的联合体成员选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方法对指标进行优化,并对所选取的指标含义进行解释;最后,选择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与物元可拓方法对联合体成员选择模型进行构建。分析A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开展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背景及主要潜在联合体合作伙伴,结合所建立的联合体成员选取模型,对潜在合作伙伴选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相同,证明本文构建的针对A企业能力联合体成员选取综合评价体系的可靠性。

李亚菲[2](2021)在《X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项目规模不断增大,项目造价越来越高,工程变更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工程变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很多学者重视工程变更,研究工程变更管理方法,以控制工程变更的影响。本论文,以X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程变更管理的研究,从工程变更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及工程变更管理办法等方面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上,本论文为工程变更管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实践意义上,针对X项目,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发现可能引起变更的原因,制定基于全过程和不同参建方的全方位的工程变更管理方法,希望达到减少工程变更发生,控制工程变更影响的目的。同时也为其他工程变更管理提供借鉴办法。本论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案例分析法等,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工程变更的产生原因、影响及管理办法,了解目前工程变更管理研究的现状,通过专家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了解X项目的基本情况,找出X项目工程变更可能发生的原因及发生的阶段,提出全过程的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在工程建设的各个过程,针对不同侧重点,综合管理工程变更。同时,提出基于不同参建方的工程变更管理方法,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造价咨询单位共同参与,形成全方位的工程变更管理方法。全过程的工程变更管理及不同参建方的工程变更管理相结合,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综合不同参建单位的意见,利用不同参建方的专业优势,从根源上减少工程变更发生的可能,在过程中控制变更的发生,工程结束进行结算审核时,对工程变更资料再一次审核把控,实现对工程变更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减少工程变更对工程的不良影响,实现工程项目造价、工期及质量目标。

雒倩倩[3](2021)在《我国推行EPC总承包模式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建筑行业长期实行设计与施工相互分离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但该模式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我国建筑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EPC总承包模式作为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能够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深度融合,具有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提高项目综合效益、减少工程纠纷等优势。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学习、引进与推广,虽然它在我国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不可否认其在我国仍未获得普遍认可、推行不甚理想的现实。因此,如何在我国推行EPC模式错综复杂的系统中,迅速抓住其推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当前助力EPC模式在我国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采用Grey-DEMATEL方法和演化博弈理论对制约我国推行EPC模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是探索我国推行EPC模式的关键制约因素、制约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以及EPC模式在我国推行的各方最优行为策略。论文首先通过详细的文献研究系统识别出28个我国推行EPC模式的制约因素,通过对来自学术界和工程界的专家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最终确定出14个我国推行EPC模式的主要制约因素。然后应用Grey-DEMATEL方法对这14个制约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将它们分类为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并对制约因素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和中心度排序。此外,本文结合演化博弈理论进一步建立了“政府-建设单位-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剖析了博弈主体各自的行为策略选择和演化稳定条件。结果表明,制约我国推行EPC模式的最根本原因因素和最关键因素是国内缺少规范工程总承包市场行为的文件规定,最重要的结果因素是总承包企业存在较大的合同风险。政府、企业和建设单位是决定EPC模式在我国推行效果好坏的关键主体。在我国推行EPC模式的过程中,最有利且短期内最容易实现的稳定策略是政府采取强激励策略推行EPC模式、建设单位选择主动采用EPC模式、企业选择积极开展EPC项目。为实现该稳定策略需要政府采取强激励措施时获得的收益大于所投入的成本,建设单位采用EPC模式付出的额外成本小于其采用传统承发包模式所交的税费,企业开展EPC项目获得的经济收益和补贴大于其付出的成本。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分别从政府层面、建设单位层面、企业层面为促进EPC模式在我国的推行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制定推行EPC模式的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参考,为建设单位和企业采用EPC模式提供一些决策参考,为我国建筑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刘火平[4](2020)在《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关系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涌现,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质量,还可以缩短施工工期,再加上规范的监理工作,就能更好地促进施工新技术的实施和效果验证。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建筑从业人员必须认识到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仅要做好监理工作,还要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进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文章对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探讨,以促进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和谐发展。

梁程光[5](2020)在《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公共医疗服务供应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要以及高品质的医疗保障的需求相比,仍然显得不足。目前,我国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和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仍然不相适应,未来仍需建设大批医院以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空间。为了提高投资建设的效益,对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可靠性要求很高。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包括工程费、建设其他费和预备费三部分,其中工程费是主导因素,主要取决于工程量和单价。本研究运用Delphi法,识别得到15个影响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主要因素,并通过DEMATEL方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得到它们的重要性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经验、设计变更的管理、医院建设规模的合理性、限额设计是否落实、医院功能定位是否明确、对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力度、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设计成果的审查、材料和设备市场价格的波动、医院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合理地设置招标控制价、项目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竣工验收资料的完整性、建设单位的合同管理意识、当地的医院综合单价标准。随后运用ISM方法,区分上述各影响因素的层级,并建立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用来描述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发现:(1)控制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实际上是控制工程量和单价;(2)医院的项目管理经验是根源层的关键因素,是投资控制的根本;医院功能定位是否明确、医院建设规模的合理性、限额设计是否落实是中间层的关键因素,是投资控制的核心;设计变更的管理、材料和设备市场价格的波动是表象层的关键因素,会直接影响投资控制的效果。因此,改进医院的投资控制,应围绕提升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经验、加强中间核心层控制等方面因素展开,论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期对我国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改善提供参考。

黄月明[6](2020)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开始至今,为深化建筑业改革,推进工程咨询行业发展,我国各省、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全过程工程咨询等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全过程工程咨询旨在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和咨询服务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是咨询行业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项目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工程设计企业面临提供的咨询服务单一、深度不足、各阶段咨询成果合理对接机制欠缺、综合管理人才缺乏、政策文件可操作性不强、收费标准偏低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本文旨在识别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因素,通过建立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评价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水平。本文首先对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进行概念界定,同时梳理了风险管理、平衡计分法、全生命周期等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设计行业、企业现状以及面临的经营困境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其次,通过对比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的区别,并结合文献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式识别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因素,通过调查224位专业人士,收集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因素评价数据,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紧接着基于平衡计分卡(BSC)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并利用Yaaph软件创建评估指标体系,针对三级指标创建各个判断矩阵,量化确定各指标相应权重及综合权重。通过对评估指标进行无纲量化计算,确定各个指标分值评定标准,构建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确定综合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和设定预警临界值。再者,从工程设计企业内部经营风险和外部经营风险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策略。企业内部经营风险主要从资质、企业组织结构与文化建设、人员及项目管理队伍的建设、企业薪酬及绩效考核制度、合同风险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及风险预警与防范体制机制等方面采取应对策略;企业外部经营风险主要从业主及合作方的选择、应对政策、市场竞争及与国际融合等方面采取应对策略。最后通过A工程设计企业进行实证案例分析,对其内外部经营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验证经营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并确定A工程设计企业风险等级、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耿记敏[7](2020)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模式的计费模型及其风险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2月发布文件《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件中提到,现阶段要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本文简称全咨),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造价、监理、招标代理等企业采取并购重组、联合经营等方式开展全咨,以培育一批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先进综合企业。该文件的发布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开展全咨的热潮。此后住建部、各省市纷纷出台关于其的指导意见、试点方案等,很多房屋建筑、市政项目也加入到了试点的行列中。但从当前实施的效果来看,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探索之路并不顺畅,推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例如到底什么是全咨和如何开展全咨、计费模式又该如何选取等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试图对其概念、计费问题等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相关概念和全过程咨询的模式。通过对发改委、住建部、各省市出台的关于全咨的政策进行梳理,并结合所查阅文献中各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自身理解,理清其真正概念、服务的范围、优势、企业资格要求等内容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同时将全过程工程咨询这一新的组织模式与目前国内推行的工程总承包、代建制等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理清之间的关系,为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相关概念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全咨计费问题是目前的研究难题之一,全咨服务效果到底能给费用额带来减少还是增加,亟需用数据来证明。本文通过研究现有制度,对完成全咨的各项服务内容所需的人员配置标准及服务收费标准进行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计费模型,结合具体项目案例,测算咨询总负责人带领下开展的全咨总价费率计费模式、专项服务费率叠加计费模式、成本加酬金计费模式、叠加+成本酬金计费模式四种模式之间计费的差距,为项目决策和收费标准的制定提供具体数据和结论的支撑,为我国全咨模式下的计费实践提供参考。

陈思颖[8](2020)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介入视角下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 ——一个组态分析模型》文中指出项目治理被视为提升大型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全过程介入视角下,仅考虑项目治理机制之间一对一的替代互补关系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已无法满足业主对于项目目标实现以及咨询方选取的需要。解决全过程咨询介入视角下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问题,本质上可以看作解决业主与咨询单位间治理机制的优化与治理结构网络关系的有效配置。而将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视为一个大型复杂组织网络,业主与咨询单位则占据着组织网络的核心位置。因此,业主不单需认识组织间项目治理机制的结点间关系作用,还应考虑以网络治理为特征的咨询方自身内部属性与机制相匹配的共同作用。鉴于此,有必要借鉴网络治理理论,将组织间治理机制与组织内治理属性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进行有效匹配。本研究基于网络治理理论,结合建设领域现有项目治理和组合的相关研究,对全咨介入视角下影响项目管理绩效的前因变量进行选取与确定。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提出了控制权配置、报酬机制、信任、沟通、咨询方项目管理治理水平和项目管理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并构建了匹配概念模型。本研究通过在天津、四川、北京等地发放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共获得有效问卷231份。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本研究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处理分析,各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均通过检验后,采用Smart PLS 3.0统计软件对所提出的部分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后通过fs/QCA软件对各前因变量进行定性比较分析法,得出全过程工程咨询介入视角下促进项目管理绩效的五种组合构型。经过数据分析,本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咨询方项目管理治理水平是促进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基本要素,且与其他前因变量组合具有互补效应,业主选择咨询单位时应重视咨询方自身项目管理能力;(2)针对全过程工程咨询介入视角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适配性准则具有以下五种构型:(1)较高信任*高沟通水平*高咨询方项目管理治理水平;(2)较高报酬机制运作程度*高沟通水平*高咨询方项目管理治理水平;(3)低控制权配置水平*低报酬机制运作*较高信任*低沟通水平*高咨询方项目管理治理水平;(4)低控制权配置水平*低报酬机制运作*高信任*高沟通水平;(5)高控制权配置水平*高信任*高沟通水平*高咨询方项目管理治理水平。五种构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组织间治理机制与组织内治理属性的匹配关系,这表明业主在进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时,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对双方之间项目治理机制以及咨询方进行选择,以形成最佳组合形式,从而运用于不同全过程工程咨询组织架构,帮助业主实现项目目标并有效提升项目管理绩效。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扩展了影响项目管理绩效前因变量选取范围的研究思路,验证了将组织内治理属性纳入研究路径的可行性,为治理与绩效研究提供可靠视角。揭示了咨询方项目管理治理水平对于业主提升项目管理绩效过程的补充效应,并完善项目治理在全咨介入视角下组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江海国[9](2019)在《新时代工程监理服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的许多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应用“智慧工地”、“BIM”、“RFID”、“AI”、“智慧交通”、智能机器人等智慧手段,实现了项目增值、管理创效的目的。与此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我国传统的建设管理、经营模式理念与思维。在我国的工程监理行业仍然大量存在着服务能力水平滞后工程技术发展、服务阶段单一、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高素质人员不足、信任缺失等诸多问题,与投资人基于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目标的项目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和“一带一路”工程建设咨询服务国际化等的能力和需求相差甚远。当下及未来,我国的工程监理服务水平如何提高、存在问题如何应对、服务如何转型并实施,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咨询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现存问题,积极谋求服务转型升级,全面提高监理咨询服务能力与水平,特提出了本研究课题。在本研究中,首先对新时代工程监理服务转型的发展背景、国内外研究和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文献调查分析,并对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其次对新时代工程监理服务的内外部环境、要求、时代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注册师(或建筑师)引领的专业咨询、工程总承包和3P的咨询管理、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三种工程监理服务转型发展模式,同时对企业转型服务发展的保障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以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希望本文研究能对当下我国的工程监理服务顺利转型发展、完善相应的工程监理制度体系、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提供启发、借鉴与思考。

张君茂[10](2019)在《对监理服务采购的研究和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我国于1988年引入工程建设监理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监理制对保证建设工程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监理行业还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监理从业人员平均素质不高、监理单位诚信度不足、监理招标机制不完善等等。监理本身是提供智力的服务业,存在着特殊性,对服务质量较难界定。在监理招标的过程中,业主对于监理能力的考评因为客观的原因的存在往往不能做到全面到位。某些监理单位投标时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弄虚作假,欺骗业主,损害业主的利益,而且,监理评价指标有时候可能不能完全体现监理的实际能力,不能反映监理的真实水平,运用不合适的评价指标筛选出来的监理,有可能达不到业主的心里预期,从而影响了后期的管理质量。因此,本文探讨如何设计合适的招标评分指标,更能贴近工程实际,对帮助业主筛选到优秀的监理单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和资料的整理,对使用时间较久的原有的评标指标进行了分析和问题筛选,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对监理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法,采访专家,并结合了专家意见,对原有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调整和范围扩容,从而得到了新的的评标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新旧评标指标进行了权重计算。根据专家打分法构建两两判断矩阵,互相比较,最终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再应用案例,对比新旧评价指标的评分细则,对比确认使用新的评分指标体系能够选择到最优监理单位。

二、建筑工程监理应重视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工程监理应重视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牵头单位视角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成员选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成员选取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外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成员选取研究现状分析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概述
    2.1 全过程工程咨询概念
        2.1.1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
        2.1.2 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组织模式
    2.2 联合体概述及优缺点
        2.2.1 联合体定义
        2.2.2 联合体承包优点
        2.2.3 联合体承包缺点
    2.3 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牵头单位概述
        2.3.1 牵头单位定义与特点
        2.3.2 牵头单位责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牵头单位能力分析
    3.1 全过程工程咨询各阶段分析
        3.1.1 决策阶段
        3.1.2 勘察设计阶段
        3.1.3 招标采购阶段
        3.1.4 施工阶段
        3.1.5 竣工阶段
        3.1.6 运营阶段
    3.2 全过程工程咨询牵头单位项目管理能力分析
        3.2.1 三维结构模型的搭建
        3.2.2 三维结构模型的解析
    3.3 各咨询企业作为牵头单位专业技术能力特点分析
        3.3.1 设计单位分析
        3.3.2 造价咨询单位分析
        3.3.3 监理咨询单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A牵头单位联合体伙伴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A企业现状描述
    4.2 A企业作为牵头单位能力分析
        4.2.1 A企业作为牵头单位项目管理能力分析
        4.2.2 A企业作为牵头单位专业咨询能力分析
    4.3 联合体伙伴选取指标设计思路
        4.3.1 选取指标体系原则
        4.3.2 指标选择体系步骤
    4.4 联合体伙伴选取评价指标筛选
        4.4.1 A企业选择联合体成员视角
        4.4.2 联合体伙伴选取指标识别
        4.4.3 问卷发放与数据获取
        4.4.4 数据分析与指标优化
        4.4.5 联合体伙伴选取评价指标体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联合体合作伙伴选取案例分析
    5.1 常用指标赋重方法评析
        5.1.1 指标赋权常用方法
        5.1.2 层次分析法
        5.1.3 熵权法
        5.1.4 综合赋权法
    5.2 物元可拓模型
        5.2.1 确定指标评价等级
        5.2.2 确定经典域与节域
        5.2.3 待评物元的确定
        5.2.4 关联度计算
        5.2.5 综合评价计算
    5.3 联合体项目案例
        5.3.1 项目背景
        5.3.2 基于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确定
        5.3.3 基于熵权法指标权重确定
        5.3.4 指标组合权重确定
    5.4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综合评价
        5.4.1 确定经典域与节域
        5.4.2 待测物元赋值
        5.4.3 二级指标关联度计算
        5.4.4 综合评价计算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问卷调查
附录:层次分析法调查表

(2)X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工程变更管理的基本理论
        2.1.1 工程变更的内涵
        2.1.2 工程变更成因
        2.1.3 工程变更分类
        2.1.4 工程变更的表现形式
        2.1.5 工程变更影响
    2.2 文献综述
        2.2.1 工程变更管理现状研究
        2.2.2 工程变更影响因素研究
        2.2.3 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流程方法研究
第3章 X项目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X项目工程概况及项目目标
        3.1.1 X项目工程概况
        3.1.2 X项目工程成本目标
        3.1.3 X项目工程进度计划
    3.2 X项目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现状
    3.3 X项目公司工程变更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基于专家访谈的工程变更管理问题
        3.3.2 基于问卷调查的工程变更管理问题
        3.3.3 X项目公司工程变更管理问题总结分析
第4章 X项目工程变更的影响因素与组织
    4.1 X项目工程变更的影响因素
        4.1.1 项目的特殊性
        4.1.2 国家政策法规方面
        4.1.3 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
    4.2 X项目中可能提出工程变更的组织
        4.2.1 建设单位及代建单位
        4.2.2 设计单位
        4.2.3 监理单位
        4.2.4 施工单位
        4.2.5 造价咨询单位
第5章 基于全过程和不同参建方的X项目工程变更管理
    5.1 基于全过程的X项目工程变更管理
        5.1.1 X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程变更管理
        5.1.2 X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工程变更管理
        5.1.3 X项目招标阶段工程变更管理
        5.1.4 X项目实施阶段工程变更管理
        5.1.5 X项目竣工阶段工程变更管理
    5.2 基于不同参建方对X项目工程变更管理
        5.2.1 建设单位及代建单位对X项目工程变更管理
        5.2.2 设计单位对X项目工程变更管理
        5.2.3 监理单位对X项目工程变更管理
        5.2.4 施工单位对X项目工程变更管理
        5.2.5 造价咨询单位对X项目工程变更管理
        5.2.6 其他参建单位对X项目工程变更管理
第6章 X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策略的实施成效及保障措施
    6.1 工程变更管理策略的实施成效
        6.1.1 造价方面的实施成效
        6.1.2 工期方面的实施成效
        6.1.3 工程质量方面的实施成效
    6.2 工程变更管理策略的保障措施
        6.2.1 制定严格的工程变更管理办法
        6.2.2 流程层面的保障
        6.2.3 组织层面的保障
        6.2.4 沟通方面的保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件1: 关于“工程变更”的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我国推行EPC总承包模式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EPC模式相关概念和发展分析
    2.1 国际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2.1.1 DBB模式
        2.1.2 CM模式
        2.1.3 DB模式
        2.1.4 EPC模式
    2.2 EPC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对比分析
    2.3 国内EPC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
    2.4 国内EPC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
        2.4.1 国内各省市EPC政策发布现状
        2.4.2 国内EPC市场发展现状
        2.4.3 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EPC发展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推行EPC模式的制约因素研究
    3.1 制约因素的确定
        3.1.1 制约因素的提取原则及方法
        3.1.2 制约因素的主要来源与初步提取
        3.1.3 制约因素的最终确定
    3.2 制约因素数据分析模型建立
        3.2.1 Grey-DEMATEL方法及其适用性
        3.2.2 Grey-DEMATEL分析的主要步骤
    3.3 制约因素的实证研究
        3.3.1 样本选择
        3.3.2 数据收集
        3.3.3 数据处理
        3.3.4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三方博弈的EPC模式推广策略研究
    4.1 演化博弈理论及其适用性
        4.1.1 演化博弈理论的发展及原理
        4.1.2 演化博弈理论的适用性
    4.2 EPC模式推广主体与行为分析
        4.2.1 政府主体的行为分析
        4.2.2 建设单位主体的行为分析
        4.2.3 企业主体的行为分析
    4.3“政府-建设单位-企业”的三方博弈模型分析
        4.3.1 三方博弈模型的假设和建立
        4.3.2 三方博弈主体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4.3.3 三方博弈主体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4.4 博弈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促进EPC模式在我国推行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方面的对策建议
    5.2 建设单位方面的对策建议
    5.3 企业方面的对策建议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我国推行EPC模式的制约因素专家访谈表
附录C 我国推行EPC模式制约因素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D 我国推行EPC模式的制约因素影响关系调查问卷

(4)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现状
    1.1 建筑工程监理现状
    1.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现状
    1.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建筑工程监理现存的问题
        (1)未对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进行充分考察。
        (2)协调施工技术使用环节不力。
2 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关系
    2.1 施工技术创新推动监理工作的发展
    2.2 建筑工程监理促进施工技术的创新
        (1)在施工质量方面:
        (2)在施工进度方面:
    2.3 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共同发展
3 结束语

(5)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论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概述
        2.1.1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的概念及特点
        2.1.2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概念及构成
        2.1.3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理论
    2.2 决策与实验室方法(DEMATEL)
        2.2.1 决策与实验室方法(DEMATEL)的概念
        2.2.2 决策与实验室方法(DEMATEL)的适用性分析
    2.3 解释结构模型(ISM)
        2.3.1 解释结构模型(ISM)的概念
        2.3.2 解释结构模型(ISM)的适用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3.1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组成要素分析
        3.1.1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主导因素分析
        3.1.2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工程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影响因素指标的初步选取
        3.2.1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影响因素指标选取的原则
        3.2.2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影响因素指标选取依据
        3.2.3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初步影响因素指标
    3.3 基于Delphi的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DEMATEL-ISM的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4.1 DEMATEL-ISM模型构建思路及步骤
        4.1.1 模型构建思路
        4.1.2 模型构建步骤
    4.2 基于DEMATEL-ISM的投资控制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4.2.1 投资控制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4.2.2 投资控制影响因素的层级区分
        4.2.3 投资控制影响因素的多层解释结构模型
    4.3 各层因素对投资控制的作用分析
        4.3.1 根源层的因素是影响投资控制的根本因素
        4.3.2 中间层的因素是投资控制的核心
        4.3.3 表象层的因素对投资控制有直接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改进策略
    5.1 根源层影响因素的改进策略
        5.1.1 积极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组织模式
        5.1.2 引入BIM技术
    5.2 中间层影响因素的改进策略
        5.2.1 明确医院功能定位
        5.2.2 合理确定医院建设规模
        5.2.3 落实限额设计
    5.3 表象层影响因素的改进策略
        5.3.1 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
        5.3.2 材料和设备的严格管理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关于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调查问卷
附录Ⅱ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研究调查问卷

(6)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综合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4.1 相关概念
        1.4.2 理论基础
第二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设计企业现状与经营困境分析
    2.1 工程设计行业及企业的现状分析
        2.1.1 工程设计行业的现状分析
        2.1.2 工程设计企业的现状分析
    2.2 工程设计企业经营困境分析
        2.2.1 设计人员思想认识不统一
        2.2.2 全局统筹的综合素质人才缺乏
        2.2.3 现有资质使业务承接受到限制
        2.2.4 各阶段咨询成果合理对接机制欠缺
        2.2.5 相关政策及收费标准不完善
        2.2.6 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
    2.3 工程设计企业经营困境原因分析
    2.4 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的类型
        2.4.1 企业内部经营风险
        2.4.2 企业外部经营风险
第三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3.1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与传统模式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的区别
        3.1.1 建设各方合同关系不同
        3.1.2 工程设计企业资质及规模要求不同
        3.1.3 人力资源方面要求不同
        3.1.4 业务承接与发展方向不同
    3.2 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因素的识别
    3.3 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因素调查
        3.3.1 问卷设计
        3.3.2 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3.4 问卷的检验与统计分析
        3.4.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3.4.2 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3.4.3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四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评价
    4.1 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经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4.1.2 经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评估模型
        4.2.1 层次分析法的适用性
        4.2.2 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经营风险评估指标的无纲量化计算
        4.2.4 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4.3 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综合评价
        4.3.1 综合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
        4.3.2 预警临界值的确定
第五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应对策略
    5.1 企业内部经营风险应对策略
    5.2 企业外部经营风险应对策略
第六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识别与评价实证分析
    6.1 A工程设计企业情况简介
    6.2 A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识别与分析
        6.2.1 A工程设计企业内部经营风险识别与分析
        6.2.2 A工程设计企业外部经营风险识别与分析
    6.3 A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评价
        6.3.1 经营风险评估指标值的计算
        6.3.2 经营风险指标的综合评价
    6.4 A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应对策略
        6.4.1 A工程设计企业内部经营风险应对策略
        6.4.2 A工程设计企业外部经营风险应对策略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因素评价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7)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模式的计费模型及其风险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综述
        1.2.2 国内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探讨
    2.1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特点、阶段划分与内容
        2.1.1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特点
        2.1.2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阶段划分
        2.1.3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的主要内容
    2.2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主要模式
        2.2.1 基本模式
        2.2.2 专项模式
        2.2.3 组合模式
        2.2.4 特别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计费模型的研究
    3.1 计费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3.1.1 日工资单价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3.1.2 人工工日消耗量的确定方法
    3.2 投资决策与管理服务计费模型
        3.2.1 投资综合咨询计费模型
        3.2.2 项目代建计费模型
    3.3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计费模型
        3.3.1 总价费率计费模型
        3.3.2 专项服务费率叠加计费模型
        3.3.3 成本加酬金计费模型
        3.3.4 叠加+成本酬金计费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计费模型的计费对策研究
    4.1 不同计费模型的风险
        4.1.1 费率报价风险
        4.1.2 专项服务费叠加风险
        4.1.3 成本加酬金风险
    4.2 对策建议
        4.2.1 费率报价对策建议
        4.2.2 专项服务费叠加对策建议
        4.2.3 成本加酬金对策建议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项目实例分析
    5.1 湖南省中方芙蓉学校项目概况
    5.2 中方芙蓉学校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内容及成果要求
        5.2.1 中方芙蓉学校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内容
        5.2.2 中方芙蓉学校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成果要求
    5.3 中方芙蓉学校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费的计算
        5.3.1 总价费率模式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费的计算
        5.3.2 专项服务费叠加模式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费的计算
        5.3.3 成本加酬金模式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费的计算
        5.3.4 叠加+成本酬金模式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费的计算
        5.3.5 不同计费模式下全过程咨询服务费的比较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全过程工程咨询介入视角下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 ——一个组态分析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推广为传统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提供新路径
        1.1.2 基于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项目管理绩效水平仍未达到业主要求
        1.1.3 突破单一项目治理机制路径提高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管理绩效有待揭示
    1.2 研究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现有研究的不足
        1.2.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图和研究内容
        1.4.1 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网络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2.1.1 网络治理生成机理
        2.1.2 网络治理内涵
        2.1.3 网络治理机制
    2.2 基于网络的项目治理研究综述
        2.2.1 项目治理的定义及其发展
        2.2.2 网络治理与项目治理的关系
    2.3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治理的研究综述
        2.3.1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网络治理结构
        2.3.2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组织间治理机制
        2.3.3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组织内治理属性
    2.4 全过程工程咨询视角下项目管理绩效的研究综述
        2.4.1 项目管理绩效的内涵
        2.4.2 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
第三章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3.1 组织间治理机制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关系假设
        3.1.1 控制权配置与项目管理绩效
        3.1.2 报酬机制与项目管理绩效
        3.1.3 信任与项目管理绩效
        3.1.4 沟通与项目管理绩效
    3.2 组织内部属性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关系假设
    3.3 组织间与组织内变量组合关系假设
        3.3.1 组织间治理机制的互补效应
        3.3.2 网络治理结点与结点间匹配
    3.4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网络治理的组态构建
        3.4.1 基本假设
        3.4.2 模型构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变量测量
        4.1.1 组织间治理机制的量表设计
        4.1.2 组织内部属性的量表设计
        4.1.3 项目管理绩效的量表设计
    4.2 研究方法
        4.2.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2.2 fs/QCA方法的介绍
    4.3 研究前测
        4.3.1 小样本检验标准
        4.3.2 小样本分析结果与量表修正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大数据收集与检验
        5.1.1 数据来源
        5.1.2 样本描述
        5.1.3 数据描述
    5.2 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5.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3 相关性验证
    5.3 定性比较分析
        5.3.1 变量赋值与校对
        5.3.2 构建真值表
        5.3.3 fs/QCA运算结果
        5.3.4 结果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贡献
    6.3 管理启示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研问卷
附录 B 校准后各因素隶属度分数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新时代工程监理服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论研究
        1.2.2 应用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工程监理发展现状
    2.1 我国的工程监理发展概述
    2.2 我国工程监理的现状
        2.2.1 工程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分布
        2.2.2 2015-2018年建设工程监理业务承揽情况
        2.2.3 监理发展依托的建筑业发展情况
        2.2.4 新智慧技术诞生对监理的影响
    2.3 国外监理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新时代工程监理
        3.1.2 全过程工程咨询
    3.2 基础理论
        3.2.1 全过程工程咨询
        3.2.2 建筑师负责制
        3.2.3 安全监理制度
        3.2.4 纪检监督机制
        3.2.5 职业风险金制度
    3.3 本章小结
4 新时代工程监理服务内外部环境分析
    4.1 新时代下工程监理服务内外部环境分析
        4.1.1 2013-2018年专家(学者)的行业SWOT分析
        4.1.2 新时代下工程监理服务内外部SWOT分析
    4.2 新时代对工程监理的要求
    4.3 本章小结
5 新时代工程监理服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5.1 新时代工程监理服务的时代特征
    5.2 新时代工程监理服务转型模式的研究
        5.2.1 注册师(或建筑师)引领的专业咨询服务模式
        5.2.2 项目总承包和PPP项目管理咨询服务模式
        5.2.3 工程全过程咨询服务模式
    5.3 新时代工程监理企业转型服务发展保障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转型实证研究
    6.1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6.1.1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基本情况
        6.1.2 江南管理公司的组织架构
    6.2 江南管理公司转型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现状分析
        6.2.1 江南管理公司转型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国内现状分析
        6.2.2 江南管理公司转型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国外现状分析
    6.3 江南管理公司转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可行性分析
        6.3.1 江南管理公司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路径
        6.3.2 江南管理公司转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内容
        6.3.3 江南管理公司全过程工程咨询实践研究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对监理服务采购的研究和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发展
        1.2.1 国外研究动态与发展
        1.2.2 国内研究动态与发展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2.1 信息不对称相关理论简介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 委托代理关系简介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3 信息不对称下业主和监理的委托代理关系
    2.4 监理招标采购阶段的逆向选择问题
    2.5 招投标制度下监理服务的采购
        2.5.1 国外关于招投标制度历史发展
        2.5.2 国内关于招投标制度历史发展
        2.5.3 监理招标采购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监理采购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监理服务采购研究
        3.1.1 监理招标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3.1.2 监理招标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3.1.3 监理招标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
    3.2 对监理单位的采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监理招标评标方法
        3.2.2 对于监理单位评价指标的构建
        3.2.3 基于常用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
        3.2.4 原有评价指标的弊端
        3.2.5 新评价指标的构建和选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计算
    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1.1 层次分析法
        4.1.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2.1 对原有指标的权重计算
        4.2.2 对新指标的权重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工程介绍
        5.1.1 工程概况
        5.1.2 投标人资格要求
        5.1.3 投标人情况
    5.2 采用原有指标评分
    5.3 采用新指标评分
    5.4 对比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四、建筑工程监理应重视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牵头单位视角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成员选则问题研究[D]. 孙骏伟.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X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研究[D]. 李亚菲. 山东大学, 2021(12)
  • [3]我国推行EPC总承包模式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 雒倩倩.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关系的探讨[J]. 刘火平. 住宅与房地产, 2020(30)
  • [5]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D]. 梁程光.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设计企业经营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D]. 黄月明. 福建工程学院, 2020(03)
  • [7]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模式的计费模型及其风险对策研究[D]. 耿记敏. 湖南大学, 2020(07)
  • [8]全过程工程咨询介入视角下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 ——一个组态分析模型[D]. 陈思颖.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7)
  • [9]新时代工程监理服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D]. 江海国. 重庆大学, 2019(02)
  • [10]对监理服务采购的研究和创新[D]. 张君茂.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建设工程监理要注重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