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系统仿真技术在装备作战仿真中的应用

离散系统仿真技术在装备作战仿真中的应用

一、离散系统仿真技术在装备作战仿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吕惠东[1](2021)在《基于神经网络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通信网络的效能进行评估,有助于合理规划网络部署,提高网络系统的高效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目前通信网络效能评估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评估结果的可解释性较差;其次,效能评估过程主观因素较大,评估结果缺乏客观性;第三,现有评估方法缺少对影响网络效能因素的分析,不能为网络规划提供指导性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技术的网络效能评估方法SB-CNEE。文中首先阐明了网络效能和网络性能的概念差异,明确网络效能是指网络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对一个总体任务系统目标达成的支持能力的度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效能计算公式和SB-CNEE网络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多系统联合仿真的方式得到总体效能,再利用网络效能计算公式计算网络效能。SB-CNEE方法解决了现有效能评估方法存在的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评估结果的可解释性差等问题。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NB-CNEE。SBCNEE方法需要多系统联合仿真,评估过程复杂、耗时较长。为此,NB-CNEE引入神经网络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地,首先应用SB-CNEE方法进行大量仿真实验,构造用于训练神经网络的数据集。进一步,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挖掘网络业务指标和网络效能的关系。为了使NB-CNEE应用于不同规模的网络,保证神经网络模型的通用性,NB-CNEE采用K-means算法对网络节点进行分类,用类数据代替节点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模型训练完成后,NB-CNEE进行网络效能评估时只需要通过单独的网络仿真就可以计算网络效能。与SB-CNEE相比,NB-CNEE方法更为简单、快速,可应用于紧急情况下突发任务的网络效能评估。再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通信网络规划优化方法SVRCNPO。如果规划的网络系统经评估后发现其效能不能满足任务要求,需要对网络系统重规划。针对该问题,SVR-CNPO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分析网络参数与网络效能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各个网络参数对网络效能的影响程度。在网络重规划过程中,优先对重要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优化网络规划过程,提高规划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较为有效地评估通信网络的效能,提高网络规划效率。本文基于上述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通信网络效能评估系统,并应用于某军事通信网络的效能评估之中。

石露[2](2020)在《基于Unity3D跨平台坦克虚拟驾驶视景仿真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底层图形接口Open-GL或Direct3D的可视化仿真系统效率低下,且各种作战仿真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其环境的真实性。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坦克模拟训练系统在高逼真度、高效率、跨平台和强交互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跨平台开发引擎Unity3D坦克虚拟驾驶模拟系统的设计思想。采用插件集成开发的模式对视景系统进行设计并做仿真研究,完成了由视景仿真模块、实时天气特效管理模块、行为驱动仿真模块、仪表仿真模块和坦克作战仿真模块、控制界面等子模块所组成的坦克虚拟驾驶视景仿真系统,并讨论了各个子模块的设计功能和技术原理。首先,结合坦克驾驶信息融合的实际需求和国内外最新的信息融合动态,提出了改进的信息融合功能模型,同时建立了与之对应的战场态势感知系统评价体系,旨在将虚拟现实与态势感知结合起来,为未来坦克虚拟驾驶提供理论的方案设计。其次,以现代坦克主战场为背景及视景仿真系统的高逼真度要求,开展虚拟场景混合建模方法的研究,并在三维建模软件3ds Max下建立了坦克模型及三维场景相关模型。采用地形绘制技术构建了真实感较强且多样的坦克虚拟驾驶场景,通过获得高精度低面数的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构建真实地形。以往的模拟驾驶系统仅简单地对雨、雪、雾等自然景观进行仿真,并未结合实地环境。本系统设置了天气系统管理模块来动态控制雨、雪、雾的仿真特效,具有实时和交互的特性。通过调整系统粒子数量,实现不同强度的雨、雪、雾的特效渲染,同时从地理位置上对应现实城市,将预置的地理位置的真实气象数据实时返回,并将现实天气同步到虚拟场景中,用户可根据实时天气状况对虚拟场景中的天气特效做出动态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坦克操纵时提前做出合适的预判。此外,在仿真软件Unity3D中,根据坦克车辆动力学模型和碰撞器的使用,设计了满足本系统要求的控制程序脚本,坦克可以实现多种场景下的驱动仿真,在虚拟环境中能够紧贴高低起伏的地面实时完成前进、倒车、制动、左右转弯、瞄准敌方目标开炮等行为。本文提出了基于X Dreamer状态机坦克虚拟驾驶控制方案,极大地减少了系统资源消耗。最后,通过采用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角色)自动寻路算法进行智能感知,NPC坦克能够动态规划路径,进而锁定敌方目标,然后与用户操纵的坦克一起完成编队协同作战仿真。经测试验证,视景仿真系统运行后保持在101-372FPS(Frame Per Second,帧率),本系统的各模块设计仿真效果均已较好实现,基本达到了视景仿真系统实时交互性和真实沉浸感的要求。

任思远[3](2020)在《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达对抗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各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进步,现代电子战争已经演变成多种装备共同作战的对抗体系,利用数学建模和分布式技术可以模拟装备系统运作,进行多个系统协同工作的分布仿真,建立通用、拓展性强的分布式仿真框架有重要研究意义。现有的分布式仿真平台如DIS、HLA体系,进行仿真前需要布置通信组件环境,开发流程、子系统的拓展都较为繁杂,对开发人员分布式基础要求高等问题。近些年,以ZeroMQ消息传输技术为基础的分布式消息架构被广泛应用,参照现有分布式仿真平台的架构优点,以ZeroMQ为核心实现分布式雷达仿真平台,可以提高整体的通信效率、扩展性、实用性。文章以雷达对抗仿真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利用ZeroMQ消息传输技术实现分布式仿真系统,对ZeroMQ三种通信模式的特性进行对比,以此为核心建立分布式的消息架构。通过管理端、服务端、客户端三个分系统构成分布式仿真平台,在各分系统中利用不同通信模式的协作实现仿真时间管理,包括逻辑时间同步和计算仿真时间误差等功能。随之介绍仿真管理和场景管理两个平台的实现,包括信息分发、功能类、交互界面,平台开发采取统一的设计风格和模块建设方法。然后对参与分布式雷达对抗仿真的各个装备系统进行建模,包括雷达、侦察、干扰三个部分,分别从分布式仿真的角度进行建模,依靠功能级仿真高实时性、低数据量的优点完成任务级的仿真需求。最后,针对支援式、自卫式干扰战术的仿真需求,搭建分布式的红蓝方雷达对抗态势,想定作战场景,由各个装备平台协作对多种干扰样式如噪声压制干扰,密集假目标、同步拖引、切片脉冲叠加、角度波门挖空等欺骗式干扰进行仿真测试,并分析结果。对文章所研究的ZeroMQ分布式平台的有效性、实用性进行验证,足以满足雷达仿真的需求。本文实现的分布式雷达对抗由仿真管理平台、动态场景平台作为管理端和服务端对仿真进行支撑,根据仿真作战需求完成仿真子系统的开发。分布式仿真中的时间管理是将ZeroMQ的发布-订阅模式嵌套在请求-应答通信模式下,利用请求-应答模式的阻塞接收,使收发两方仿真任务严格同步,且满足多对一的连接需求,保证了在逻辑时间同步的前提下完成仿真中数据通信分发。在程序设计上依托QT引擎的多线程编程,使用统一的开发风格完成交互界面、数据通信、系统仿真等功能类,其中系统仿真中包含了子系统仿真所需的功能模块。借此保持分系统强复用性、仿真实时性和可扩展性,促进任务级的多作战方、多装备仿真更加接近实际的作战环境。

刘奇华[4](2020)在《基于Agent的预警机协同作战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警机作为现代空战中重要单元,承担战场探测、引导接敌、协同制导等关键任务,因此研究预警机在空战中的作用对优化预警机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包含预警机的协同空战仿真模型,分析预警机相关因素与空战结果的关系,为提高空战结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超视距空战理念,采用Agent仿真方法,构建预警机和战斗机的协同空战仿真模型,对影响空战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基于Agent仿真理论对仿真模型进行总体设计,选用Anylogic平台作为仿真开发工具,根据预警机任务类型和协同作战方式设计作战想定,基于作战想定对仿真模型进行总体设计,确定本仿真模型包含预警机Agent、敌我战斗机Agent和环境Agent,并对仿真模型Anylogic开发环境进行配置。然后,根据预警机在协同作战中的主要功能对预警机Agent进行建模,采用功能级仿真方法模拟预警机机载雷达,根据预警机引导战斗机过程中的引导误差分析预警机引导成功率,根据预警机接班战斗机制导导弹过程中的制导误差分析预警机制导成功率。继而,根据敌我双方战斗机作战流程对战斗机Agent建模及开发,采用状态图和事件函数描述战斗机攻击流程和操作行为。最后,利用本仿真模型分别分析有、无预警机模式下不同影响因素对战损比的影响,在无预警机模式下分析因素包括机载雷达性能和导弹制导成功率,在预警机协同模式下分析因素包括战斗机机载雷达方位角、预警机航向测量误差和导弹导引头视场角,最后对比两种模式在敌我双方战机数量不对等情况下的战损比,得出预警机协同空战模式相较于无预警机空战模式具有明显优势。

陈娇娇[5](2020)在《基于云技术的地空电子对抗仿真》文中指出现代战争不仅是交战双方实力的较量,也是科技水平的抗衡。在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作战力量,对其进行研究是现代化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仿真手段对电子对抗进行研究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与传统实际对抗实验相比,仿真的方法在效率和成本上有着巨大的优势。然而,传统的仿真平台存在资源利用率低、部署和扩展难度大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而以“云计算”理念为基础构建的云仿真平台正好解决了传统仿真平台所面临的问题,云平台硬件条件优越、计算速度快,同时数据访问不受地域限制,能实现资源共享。运用云平台进行仿真,将有效提高作战效率和作战力量。课题通过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地空电子对抗的仿真,进而为军事决策提供辅助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学习作战仿真技术和云技术的理论知识,研究目前国内外这两方面技术的发展现况,将电子对抗和干扰技术的相关内容引入分布交互仿真系统中,完成了云仿真平台下电子对抗仿真系统的基本组成框架的分析。(2)学习研究了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建模理论和方法,对参与地空电子对抗系统仿真的成员进行建模,主要包括地空雷达仿真模型、防空导弹仿真模型、飞机运动模型、电子干扰模型等。(3)基于坐标系相关理论知识,研究并构建了多个战场空间一致性坐标系,主要包括地面坐标系、弹体坐标系、弹道坐标系等,以应对仿真实体的移动、打击、姿态改变等动作,通过快速的坐标转换计算,实现了仿真实体在不同坐标系中的空间一致性,提高了仿真的效率。(4)应用Docker容器技术,对云平台的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完成了仿真云平台的搭建。然后,从分布交互仿真体系和逻辑拓扑结构两个方面对仿真系统体系结构进行了设计,完成了仿真系统的模块设计和想定设计,并以流程图形式展示了地空电子对抗仿真系统整体的运行流程。通过作战仿真,可以实现仿真系统中飞机、雷达等实体的位置监测,以便更好地为军事决策提供辅助分析。可以看出,本仿真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喻航[6](2020)在《舰艇作战仿真数据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军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对装备性能和战争推演进行预测变得十分关键。某单位为了加快装备研制,提出了“舰艇作战仿真”这一需求。在仿真过程中仿实体会实时产生大量的数据,对仿真数据的快速处理和直观展示将对研究人员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仿真数据进行科学可视化处理就变得十分重要。该论文设计并实现了“舰艇作战仿真”的科学可视化处理。论文以数据可视化理论和面向对象软件理论为基础,并采用扩展性能良好的XXXX仿真平台作为基础进行开发,顺利完成了某单位的仿真需求。可视化工作主要包括视角选择模块、区域绘制模块、作战信息模块、图表模块和多媒体模块。视角选择模块提供了不同的席位来对作战过程进行观察,区域绘制模块对于装备细节的展示进行了完善,作战信息模块对作战过程进行同步的文字描述,图表模块则对仿真实体的交互数据进行丰富而多样的展示,多媒体模块负责载入音视频文件对仿真过程进行解说。上述模块均在XXXX平台上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进行开发,主要开发技术包括C++、Qt和Python。论文重点论述了图表模块。该模块负责对仿真实体的交互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数据类型包括二维数据、三维数据和表格数据等,用户可以在仿真过程中灵活地建立、删除、编辑和移动图表。图表提供了移动、放大等基本交互手段。

闫杰,符文星,张凯,陈康,常晓飞,张通,付斌,吴思捷[7](2019)在《武器系统仿真技术发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器系统仿真技术在武器装备研制与武器装备训练使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近年来武器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简要的介绍与总结,针对我军未来面临的几种新型作战使用场景,包括:复杂环境作战、人机协同作战、信息空间作战、智能系统作战以及作战训练背景下,武器仿真系统技术面临的新需求、发展的新内涵以及存在的新问题,并指出了部分关键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

王静[8](2019)在《基于可视化仿真的智能雷场效能评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各国国防军事力量的增强,防御性武器系统智能雷场受到广泛关注,智能雷场能摧毁坦克、装甲车和近地直升机等作战装备,同时可以避免误伤、布设后不用维护、节点间组网通信、作战性能良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军事作战中。智能雷场系统开发周期长、耗资大、技术要求高,因此在系统研发初期需要明确不同武器装备各指标参数组成的综合指标方案对作战效能的影响。效能反映了特定背景下完成作战任务的程度,通过对智能雷场效能的评估,求解不同指标方案下雷场的作战效能,并分析影响效能关键指标,为装备采办、武器研制和指标方案选择等提供重要指导意见。现有效能评估方法很多,但大都只关注武器装备自身的特性,没有考虑真实场景中双方对抗过程,导致效能评估不够准确。本文以反坦克智能雷场为应用背景,通过对系统作战需求、自身的结构、作战过程及作战方案等详细分析,采用可视化仿真技术模拟作战,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仿真数据分析,完成对智能雷场的效能评估。本文的主要研究包括以下三大部分:1.开发智能雷场作战想定,构建效能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文本框图表示法简单、形象的描述雷场作战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军事想定定义语言和联合作战管理语言开发标准化军事想定。根据已有的想定,通过分析系统的自身特性和作战过程,采用指标分解法和以过程为中心的方法构建满足系统性、客观性、针对性和可评价性原则的雷场效能评价指标体系。2.提出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求解反坦克智能雷场最优作战方案。从初始种群生成、选择、交叉和变异四个方面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并与传统方案、遗传算法、自适应遗传算法和线性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比,验证了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在运行时间和对坦克的毁伤强度上的优越性。同时对比了不同毁伤次数、毁伤代价、智能雷布设密度条件下坦克的毁伤强度,以指导雷场的布设和不同条件下的最优作战方案的选择。3.提出结合可视化仿真系统与结构方程模型求解反坦克智能雷场作战效能。基于开发的军事想定、构建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和作战方案规划算法,采用可视化技术开发智能雷场作战仿真系统,演绎作战过程并记录仿真结果。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搭建雷场效能评估结构方程模型,并采用t-法则进行模型识别;基于可视化系统的仿真数据和搭建的模型,采用LISREL软件求解模型参数,并分析模型适配度;最后根据模型公式求解不同指标方案下的效能值,并分析影响效能的关键指标。

吴磊[9](2019)在《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潜艇作战仿真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潜艇具有良好的行动隐蔽性、攻击突然性和作战方式多样性,是水下作战的战略性武器,在海战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安装于潜艇平台的作战系统是整个潜艇的控制中枢,其功能十分庞大、组成结构复杂、高新技术运用多、信息化程度高,给潜艇的研制生产、人员训练、作战效能评估带来诸多难题。军事仿真技术是用于国防和军事领域的仿真技术,在潜艇作战系统仿真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是一种具有良好开放性的军事仿真架构,本文对基于HLA的潜艇作战仿真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针对仿真系统平台如何搭建的问题,对构建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潜艇作战系统的仿真需求,制定了仿真系统的整体框架,对联邦对象的对象类、接口服务、交互类以及参数进行了设计。针对如何开发联邦成员的问题,分析了军事仿真建模方法的特点,研究了潜艇作战各阶段仿真模型的建立。在分析潜艇作战决策过程的前提下,建立了基于随机Petri网的智能化作战决策模型。建立了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和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效能评估模型。针对仿真系统如何实现并正常运行的问题,对仿真系统的运行流程进行了研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研究了仿真系统的实现过程,以单艘潜艇发射声自导鱼雷攻击水面舰艇为作战想定运行了仿真系统并分析了仿真运行结果。

王鹏[10](2018)在《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若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武器装备及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武器装备的作战样式,使其逐渐体现出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对抗和复杂电磁环境等新特点。武器装备试验必须适应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及其作战样式的转变,必须由注重单项性能指标评估向注重作战效能和作战适用性评估转变,必须由简单试验环境向复杂作战环境转变。因此,开展在近似实战环境下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目前,LVC一体化联合仿真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极大进展,被广泛应用于构建贴近实战的武器装备试验环境。但是如何以LVC一体化联合仿真的实现为基础,实现虚拟仿真试验资源和真实物理试验资源之间互利共生和深度融合,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如何在武器装备试验中充分发挥虚拟仿真试验方法的技术优势,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真实物理试验中的数据优势,也是当前武器装备试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以LVC各类试验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为基础,以实现虚拟仿真试验资源和真实物理试验资源的互利共生和深度融合为主要研究目的,围绕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基本内涵、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描述与分类、数据同化及其应用技术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同时本文通过大量的武器装备试验应用案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技术和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给出了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方法。在充分研究和分析已有装备试验和装备作战试验理论的基础之上,全面阐述了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原则和优势。同时,结合虚拟仿真试验与真实物理试验之间的交互特点,给出了开环形式的虚实结合和闭环形式的虚实结合两种分类方法。此外,我们也阐述了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与平行系统技术、动态数据驱动应用系统技术的区别与联系。(2)研究了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的基本要素和分类方法,并提出了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的抽象化描述方法。为了支持与真实物理试验资源的结合,本文以虚实结合为出发点,面向数据同化的技术需求,对仿真系统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和规范化描述。本文以仿真模型、测量模型、测量数据、仿真状态、状态转移概率密度函数和相似性概率密度函数为仿真系统的基本要素,给出了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的抽象化、规范化描述方法。同时,针对仿真系统的应用需求,给出了基于应用需求的仿真系统的分类方法,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仿真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3)提出了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数据同化技术是仿真系统有效利用真实物理试验数据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关键技术。现有数据同化算法不能适应武器装备试验过程中的动态性和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此,本文提出基于随机有限集理论来建立仿真模型和测量模型,由此形成了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支持在武器装备试验中的数据同化,在其他应用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本文针对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在数值计算方面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基于序贯蒙特卡洛的数值计算方法。(4)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的仿真模型校正算法。面向模型校正的仿真系统是开环形式的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仿真模型校正算法是其重要支撑技术之一。本文以已经提出的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为基础,研究如何解决武器装备试验中的仿真模型校正问题,并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的仿真模型校正算法。该算法能够很好地适应武器装备试验过程中的动态性和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效支撑了面向仿真模型校正的仿真系统的实现。(5)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的传感器在线控制技术。传感器在线控制是面向决策支持的仿真系统的典型应用,也是闭环形式的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重要方面,本文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控制框架和核心算法。本文以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为基础,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的传感器在线控制技术,同时也给出了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传感器在线控制框架。该控制框架和算法为面向决策支持的仿真系统解决传感器在线控制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在装备作战仿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散系统仿真技术在装备作战仿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神经网络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效能评估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要点以及组织结构
2 相关技术综述
    2.1 效能评估方法
        2.1.1 人为驱动方法
        2.1.2 数据驱动方法
    2.2 仿真相关技术
        2.2.1 OPNET网络仿真平台
        2.2.2 vsTASKER作战仿真平台
        2.2.3 HLA高层体系结构
    2.3 机器学习相关技术
        2.3.1 BP神经网络
        2.3.2 支持向量回归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仿真技术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
    3.1 基本思想
        3.1.1 网络效能的概念
        3.1.2 网络效能计算公式
        3.1.3 网络效能评估方法
    3.2 评估系统设计
    3.3 实验对比分析
        3.3.1 实验方案
        3.3.2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神经网络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
    4.1 问题分析
    4.2 基于神经网络的效能评估方法
        4.2.1 评估方法概述
        4.2.2 业务相关的评估指标
        4.2.3 数据获取与处理
        4.2.4 节点分类过程
    4.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4.3.1 实验架构与场景
        4.3.2 模型训练及优化
        4.3.3 有效性验证
        4.3.4 通用性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通信网络规划优化方法
    5.1 网络优化问题分析
    5.2 网络优化方法
        5.2.1 方法概述
        5.2.2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5.2.3 参数影响程度
    5.3 实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5.3.1 实验方案
        5.3.2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军事网络效能评估系统的实现
    6.1 评估系统目标
    6.2 评估系统概况
        6.2.1 评估系统结构
        6.2.2 系统技术选型
    6.3 功能介绍
        6.3.1 网络效能计算
        6.3.2 评估结果展示
        6.3.3 数据接收与管理
        6.3.4 系统部署
    6.4 界面展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Unity3D跨平台坦克虚拟驾驶视景仿真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发展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视景仿真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视景仿真系统开发引擎Unity3D
        2.2.1 Unity3D作为视景仿真研发工具的优势
        2.2.2 Unity3D的生命周期
    2.3 视景仿真系统框架设计
        2.3.1 三维模型框架
        2.3.2 视景仿真系统总体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作战坦克驾驶网络化综合态势感知
    3.1 引言
    3.2 态势感知与信息融合的关系
    3.3 信息融合与资源管理
    3.4 综合态势感知信息融合修正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视景仿真系统的环境开发
    4.1 引言
    4.2 场景实体模型生成
        4.2.1 3dsMax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
        4.2.2 坦克模型建立与导出
    4.3 地形建模
        4.3.1 基于Unity3D的地形建模
        4.3.2 Unity3D真实地形实现
    4.4 虚拟场景构建
        4.4.1 虚拟场景模型搭建
        4.4.2 天空盒
        4.4.3 虚拟驾驶光照处理
    4.5 实时气象设置管理模块
        4.5.1 实时获取天气信息
        4.5.2 不同天气特效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视景仿真系统坦克驾驶动态驱动开发
    5.1 引言
    5.2 Unity3D环境下坦克行为控制
        5.2.1 坦克控制基础
        5.2.2 旋转炮塔
        5.2.3 坦克虚拟驾驶动力学建模
        5.2.4 虚拟驾驶中的车辆碰撞检测
        5.2.5 Unity3D中坦克运动控制
    5.3 基于X Dreamer坦克虚拟驾驶控制方案
        5.3.1 X Dreamer中文脚本工具介绍
        5.3.2 场景漫游
        5.3.3 炮塔与炮管的控制
        5.3.4 坦克驾驶行为控制
        5.3.5 坦克车轮与履带动态仿真
        5.3.6 坦克制动和左右转弯
    5.4 坦克作战仿真模块
        5.4.1 发射炮弹
        5.4.2 Game Manager数据管理
        5.4.3 摧毁敌人
        5.4.4 NPC自动寻路算法
    5.5 音效
        5.5.1 马达音效
        5.5.2 发射音效
        5.5.3 爆炸音效
    5.6 仪表仿真模块
    5.7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坦克虚拟驾驶视景仿真系统实现
    6.1 视景仿真系统模块设计实现
    6.2 视景仿真系统测试及分析
        6.2.1 测试目的
        6.2.2 测试环境
        6.2.3 试验过程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达对抗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作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ZeroMQ的分布式仿真方案
    2.1 雷达对抗仿真概述
        2.1.1 雷达对抗
        2.1.2 雷达对抗仿真功能需求
    2.2 分布式仿真系统框架
        2.2.1 ZeroMQ消息传输技术
        2.2.2 分布式消息架构设计
        2.2.3 仿真时间管理设计
    2.3 仿真管理平台模型设计及实现
        2.3.1 平台结构及功能实现
        2.3.2 软件接口设计
        2.3.3 交互界面设计
    2.4 动态场景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
        2.4.1 软件功能概述
        2.4.2 坐标系转换模块
        2.4.3 信息传输模块
        2.4.4 通信接口及交互界面设计
    2.5 仿真分系统平台设计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达对抗装备仿真系统建模
    3.1 雷达系统仿真建模
        3.1.1 分布式仿真中雷达仿真方法
        3.1.2 单周期仿真任务计算
        3.1.3 天线方向图模块
        3.1.4 功率计算模块
        3.1.5 信号处理模块
        3.1.6 目标检测模块
        3.1.7 雷达系统仿真测试
    3.2 侦察系统仿真建模
        3.2.1 侦察仿真系统概述
        3.2.2 参数测量模块
        3.2.3 信号分选识别模块
    3.3 干扰系统仿真建模
        3.3.1 干扰仿真系统概述
        3.3.2 噪声遮蔽干扰
        3.3.3 距离多假目标干扰
        3.3.4 同步拖引干扰
        3.3.5 切片脉冲叠加干扰
        3.3.6 角度波门挖空干扰
    3.4 对抗系统仿真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布式雷达对抗系统仿真测试
    4.1 雷达对抗仿真场景想定
        4.1.2 支援式干扰仿真场景想定
        4.1.3 自卫式干扰仿真场景想定
    4.2 分布式仿真系统结构
    4.3 分布式仿真成员信息交互
    4.4 分布式仿真测试结果及分析
        4.4.1 支援式干扰场景仿真测试
        4.4.2 自卫式干扰场景仿真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Agent的预警机协同作战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作战仿真平台发展现状
        1.2.2 Agent技术及应用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仿真模型总体设计及开发环境配置
    2.1 引言
    2.2 Agent及 ABMS仿真方法
        2.2.1 复杂适应性系统
        2.2.2 Agent概念及基本结构
        2.2.3 ABMS仿真方法
    2.3 仿真模型开发工具
        2.3.1 典型Agent仿真开发工具对比
        2.3.2 Anylogic开发工具及本模型所需服务
    2.4 预警机协同作战想定设计
        2.4.1 预警机任务类型
        2.4.2 作战想定
    2.5 仿真模型设计及开发环境配置
        2.5.1 仿真模型总体设计
        2.5.2 智能体种类及其功能
        2.5.3 环境智能体Main开发
        2.5.4 基类模型开发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预警机Agent设计及开发
    3.1 引言
    3.2 预警机Agent结构设计
    3.3 预警机巡航过程建模
        3.3.1 预警机巡航过程分析
        3.3.2 预警机Agent巡航过程实现
    3.4 预警机机载雷达建模与分析
        3.4.1 机载雷达工作流程
        3.4.2 雷达探测概率
        3.4.3 预警机Agent机载雷达建模
    3.5 预警机引导战斗机过程分析与建模
        3.5.1 预警机引导分析方法
        3.5.2 预警机引导步骤
        3.5.3 预警机导引律
        3.5.4 预警机平行接近引导误差
        3.5.5 预警机引导成功率
    3.6 预警机制导过程分析与建模
        3.6.1 预警机协同制导模式
        3.6.2 预警机协同制导流程
        3.6.3 预警机协同制导误差
        3.6.4 预警机制导成功率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斗机Agent开发
    4.1 引言
    4.2 敌方战斗机Agent开发
        4.2.1 敌方战斗机Agent结构
        4.2.2 敌方战斗机Agent开发过程说明
    4.3 我方战斗机Agent开发
        4.3.1 我方战斗机Agent结构
        4.3.2 我方战斗机Agent开发过程说明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战仿真影响因素分析及对比
    5.1 引言
    5.2 仿真分析设计
    5.3 无预警机模式下空战仿真分析
        5.3.1 战斗机数量对战损比影响的仿真分析
        5.3.2 机载雷达性能对战损比影响的仿真分析
        5.3.3 导弹制导成功率对战损比影响的仿真分析
        5.3.4 三种影响因素对比
    5.4 预警机协同模式下空战仿真分析
        5.4.1 预警机引导成功率影响因素分析
        5.4.2 预警机引导成功率对战损比影响的仿真分析
        5.4.3 预警机制导成功率影响因素分析
        5.4.4 预警机制导成功率对战损比影响的仿真分析
        5.4.5 有、无预警机模式下空战结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云技术的地空电子对抗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的
    1.4 论文内容安排
2 电子对抗相关基础理论与干扰技术研究
    2.1 电子对抗基础理论概述
        2.1.1 电子对抗的定义
        2.1.2 电子对抗的基本内容
        2.1.3 电子对抗的分类
        2.1.4 电子对抗仿真系统概述
    2.2 雷达及雷达对抗基础理论概述
        2.2.1 雷达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2.2.2 雷达对抗的定义
        2.2.3 雷达对抗的基本内容
        2.2.4 雷达对抗的作战对象
    2.3 电子干扰及其干扰技术
        2.3.1 电子干扰概述
        2.3.2 干扰技术概述
    2.4 本章小结
3 地空电子对抗仿真成员建模
    3.1 雷达电子对抗仿真模型库层次设计
    3.2 地空雷达探测模型
        3.2.1 雷达方程
        3.2.2 雷达探测与侦察距离的建模
        3.2.3 地空雷达探测模型
        3.2.4 目标检测
    3.3 导弹功能仿真模型
        3.3.1 常用的坐标系
        3.3.2 坐标系的转换
        3.3.3 导弹运动方程组
        3.3.4 导弹导引头概述
        3.3.5 导弹导引头探测模型
    3.4 飞机的运动模型
    3.5 干扰模型
        3.5.1 压制性干扰模型
        3.5.2 欺骗性干扰模型
        3.5.3 无源箔条干扰模型
    3.6 干扰条件下的雷达探测能力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云技术的地空电子对抗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Docker与容器
        4.1.1 容器技术简述
        4.1.2 Docker容器
    4.2 传统虚拟化技术与Docker容器架构对比
    4.3 基于Docker的云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4.3.1 总体架构设计
        4.3.2 功能模块设计
        4.3.3 云平台搭建和容器初始化部署流程
    4.4 仿真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4.1 分布交互仿真体系
        4.4.2 分布交互仿真逻辑拓扑结构
    4.5 地空电子对抗仿真系统整体设计
    4.6 模块设计
        4.6.1 仿真运行管理模块
        4.6.2 实验数据处理模块
    4.7 仿真系统运行效果想定设计
    4.8 仿真系统运行效果截图与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6)舰艇作战仿真数据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可视化仿真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及特点
第二章 舰艇作战仿真的开发技术基础
    2.1 科学可视化基础理论
        2.1.1 可视化概念与意义
        2.1.2 可视化分类
        2.1.3 空间标量场可视化
        2.1.4 地理信息可视化
    2.2 XXXX仿真平台
        2.2.1 引擎原理
        2.2.2 推进机制
        2.2.3 分布式仿真机制
        2.2.4 建模机制
        2.2.5 插件机制
        2.2.6 态势显示插件开发流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舰艇作战仿真的总体方案
    3.1 舰艇作战仿真的需求分析
    3.2 舰艇作战仿真的总体设计
    3.3 舰艇作战仿真的软硬件开发环境
        3.3.1 软件环境
        3.3.2 硬件环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舰艇作战仿真的模块实现
    4.1 视角选择模块
    4.2 区域绘制模块
    4.3 作战信息模块
    4.4 图表模块
        4.4.1 二维图表子界面
        4.4.2 信号分析子界面
        4.4.3 三维图表子界面
        4.4.4 柱体和饼图子界面
        4.4.5 表格子界面
    4.5 多媒体模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表模块的测试及优化
    5.1 测试说明
    5.2 二维数据测试
    5.3 三维数据测试
    5.4 信号分析测试
    5.5 柱体、饼图和表格测试
    5.6 窗体布局效果测试
    5.7 XXXX型号鱼雷作战测试
        5.7.1 测试想定介绍
        5.7.2 可视化效果
        5.7.3 绘制性能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对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武器系统仿真技术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武器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1 武器系统仿真设备的发展
    1.2 仿真建模技术的发展
    1.3 仿真工具的发展
    1.4 仿真置信度评估技术的发展
    1.5 武器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
2 复杂环境作战的建模与仿真
    2.1 复杂作战环境仿真的概念与内涵
    2.2 复杂环境作战仿真的需求分析
    2.3 复杂环境作战仿真的难点与挑战
    2.4 复杂作战环境举例
    2.5 复杂环境的作战与仿真展望
3 人机协同作战的建模与仿真
    3.1 人机协同作战仿真的概念与内涵
    3.2 人机协同作战仿真的需求分析
    3.3 人机协同作战仿真的难点与挑战
    3.4 人机协同仿真应用举例
    3.5 人机协同建模与仿真展望
4 信息空间的建模与仿真
    4.1 信息空间仿真的概念与内涵
    4.2 信息空间建模与仿真的需求分析
    4.3 信息空间建模与仿真的难点与挑战
    4.4 信息空间建模与仿真展望
5 智能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5.1 智能作战仿真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5.2 智能作战仿真系统的需求分析
    5.3 智能作战仿真系统的难点与挑战
    5.4 智能作战仿真系统应用举例
6 作战训练中的仿真技术应用
    6.1 作战训练中仿真技术应用的概念与内涵
    6.2 作战训练中仿真技术应用的需求分析
    6.3 作战训练中仿真技术应用的难点与挑战
    6.4 作战训练中的仿真技术应用举例
    6.5 作战训练中的仿真技术展望
7 结论

(8)基于可视化仿真的智能雷场效能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现状
        1.2.2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2.3 可视化作战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2.4 SEM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想定开发与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智能雷场作战想定开发
        2.1.1 想定概念
        2.1.2 MSDL介绍
        2.1.3 C-BML介绍
        2.1.4 智能雷场想定开发
    2.2 智能雷场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1 雷场指标构建原则
        2.2.2 雷场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雷场作战方案规划
    3.1 反坦克智能雷场作战方案模型搭建
        3.1.1 问题描述
        3.1.2 基本假设
        3.1.3 反坦克智能雷场作战方案模型
    3.2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DSLAGA的作战方案求解
        3.2.1 遗传算法优化
        3.2.2 仿真流程
    3.3 Matlab仿真验证
        3.3.1 基于DSLAGA的毁伤强度仿真
        3.3.2 不同打击次数下坦克毁伤强度对比
        3.3.3 不同毁伤代价下坦克毁伤强度对比
        3.3.4 不同布设密度下坦克毁伤强度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视化作战仿真系统搭建
    4.1 可视化仿真技术概述
    4.2 反坦克智能雷场仿真系统分析
        4.2.1 关键技术介绍
        4.2.2 系统框架搭建与模块化分析
        4.2.3 系统总体设计
    4.3 反坦克智能雷场可视化仿真系统实现
        4.3.1 可视化系统环境介绍
        4.3.2 可视化系统程序结构设计
        4.3.3 可视化系统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EM的反坦克智能雷场效能评估
    5.1 SEM结构化方程模型介绍
    5.2 反坦克智能雷场结构化方程模型构建
        5.2.1 反坦克智能雷场效能评估的SEM
        5.2.2 反坦克智能雷场效能评估模型识别
    5.3 模型参数估计和结果分析
        5.3.1 模型参数估计
        5.3.2 反坦克智能雷场效能评估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潜艇作战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关键技术分析
    2.1 引言
    2.2 军事仿真技术
    2.3 高层体系结构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潜艇作战仿真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潜艇作战仿真系统功能需求
    3.3 潜艇作战仿真系统框架
    3.4 联邦对象
    3.5 联邦接口服务
    3.6 本章小结
4 潜艇作战仿真建模研究
    4.1 引言
    4.2 声呐探测
    4.3 跟踪机动
    4.4 指控解算
    4.5 作战决策
    4.6 鱼雷攻击
    4.7 综合效能评估
    4.8 本章小结
5 仿真系统实现和结果分析
    5.1 引言
    5.2 系统仿真流程
    5.3 系统硬件实现
    5.4 系统软件实现
    5.5 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需要改进和深入的地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若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1.2.1 武器装备试验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方法
        1.2.2 武器装备试验的研究现状
        1.2.3 虚拟仿真试验方法的应用现状
        1.2.4 真实物理试验方法研究分析
        1.2.5 LVC一体化联合仿真技术与装备试验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结构安排
        1.4.1 主要贡献
        1.4.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概念研究
    2.1 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定义
    2.2 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分类
    2.3 虚实结合相关技术分析
        2.3.1 平行系统技术
        2.3.2 动态数据驱动应用系统技术
    2.4 数据同化及其应用技术
        2.4.1 面向武器装备试验的数据同化技术
        2.4.2 面向武器装备试验的数据同化应用技术
    2.5 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描述方法
        2.5.1 仿真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2.5.2 虚实之间信息交互的抽象化描述
        2.5.3 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抽象化描述
        2.5.4 概率密度函数的生成方法
    2.6 基于应用需求的仿真系统分类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3.1 现有数据同化算法概述
    3.2 随机有限集理论基础
        3.2.1 RFS的基本概念
        3.2.2 RFS的数学基础
        3.2.3 RFS在武器装备试验中的优越性
    3.3 基于RFS的测量模型
    3.4 基于RFS的仿真模型
    3.5 基于PHD的数据同化方程
        3.5.1 基于PHD的预测方程
        3.5.2 基于PHD的校正方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的数值计算
    4.1 现有数值近似计算方法分析
    4.2 基于高斯混合的计算方法
        4.2.1 高斯混合近似的基本原理
        4.2.2 基于无迹变换的非线性模型近似计算
        4.2.3 实验验证
    4.3 测量数据驱动的SMC计算方法
        4.3.1 测量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
        4.3.2 算法实现
        4.3.3 实验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虚实结合的仿真模型校正算法研究
    5.1 现有仿真模型校正方法综述
    5.2 仿真模型校正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5.2.1 算法的公式推导
        5.2.2 基于模拟回火的重要性密度函数生成算法
    5.3 雷达模型应用案例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与传统MH采样算法的对比
        5.5.1 情形一:均匀分布的先验信息
        5.5.2 情形二:高斯分布的先验信息
    5.6 灵敏度分析
        5.6.1 粒子数目N
        5.6.2 样本数M
        5.6.3 模拟回火参数φ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虚实结合的传感器在线控制技术研究
    6.1 基于DDDAS的传感器在线控制基本原理
        6.1.1 基于DDDAS的控制框架设计
        6.1.2 性能指标的选取
    6.2 基于SMC的性能指标计算
    6.3 实验设计
    6.4 实验结果
    6.5 灵敏度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基于RFS的似然函数推导

四、离散系统仿真技术在装备作战仿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神经网络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研究[D]. 吕惠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Unity3D跨平台坦克虚拟驾驶视景仿真系统的研究[D]. 石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达对抗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D]. 任思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基于Agent的预警机协同作战仿真技术研究[D]. 刘奇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云技术的地空电子对抗仿真[D]. 陈娇娇.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4)
  • [6]舰艇作战仿真数据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D]. 喻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武器系统仿真技术发展综述[J]. 闫杰,符文星,张凯,陈康,常晓飞,张通,付斌,吴思捷. 系统仿真学报, 2019(09)
  • [8]基于可视化仿真的智能雷场效能评估技术研究[D]. 王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9]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潜艇作战仿真系统研究[D]. 吴磊.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若干技术研究[D]. 王鹏.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离散系统仿真技术在装备作战仿真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