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的几点思考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的几点思考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选择管见(论文文献综述)

曹萍萍[1](2021)在《支架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鉴于此,国家大力推行教育教学的改革,鼓励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支架式教学是在建构主义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适时适量的指导,以期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支架式教学改善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的教学现状,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在开展行动研究的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处理,对所运用的支架进行及时的调整。因此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实习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得出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溯源分析。其次,对支架式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与学生特点,将支架式教学运用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并展开行动研究,并在行动中不断观察,不断发现问题,对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最后,从实践结果可以得知支架式教学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学习效果。将支架式教学运用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将会为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参考方向,同时拓宽了支架式教学的应用范围,并为研究支架式教学提供一定的经验。

王仪[2](2021)在《基于OBE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社会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如何培养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一直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OBE作为一种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关注学生毕业时能带走什么作为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来反向设计课程教学,OBE这种未来导向的教育思想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顺应中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浪潮。其中,教学设计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基石,如何促使OBE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是中职教师改进教学设计的重点。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着手,基于大量相关文献研究的支持,在对OBE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就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改进进行探究。针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BE的设计原则,打破传统的基于知识和过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从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的改进几方面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为如何真正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提供新的思路。OBE理念在教学层面的落实,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关键环节,OBE为中职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范式,结合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让基于OBE的反向教学设计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活动与工作过程适应,有效解决学生通用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是中职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努力的方向。

宋珊珊[3](2020)在《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可视化分析》文中认为关注职业教育进展情况是职业教育研究自觉性的需要,职业教育研究进展问题正是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脉络的一种反思。近二十年来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快速发展。但从整体上看,针对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进展状况的可视化分析较少。对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进展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从整体上探求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全貌,更好地把握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发展轨迹。本文依据文献分析法中的词频分析法、引文分析法,运用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和文献计量学软件Bicomb,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上1999-2018年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相关期刊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分析,绘制出1999-2018年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并从时间分布、研究主体、研究热点、知识基础、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近二十年来,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经历了起始、快速、平稳三个发展阶段;研究主体包含438位发文作者,621家发文研究机构,其中发文量大于等于10篇的研究机构共有15家,发文期刊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但不集中;研究热点25个,涵盖范围广泛;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的知识基础为被引频次大于等于15的14篇文献;研究前沿共包含51个突现关键词,本文对突变值排名前十的关键词作重点分析,得出关键词“课程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为渐弱型研究前沿,“任务驱动”、“学习兴趣”、“教学策略”为稳健型研究前沿,“就业导向”、“微课”、“有效性”、“翻转课堂”为增强型研究前沿。基于以上分析,文章对中等职业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促进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发展的建议,以此为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从业者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卢依蕾[5](2019)在《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导游语言技巧》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行动导向的视角》文中指出现今我国旅游业正在快速发展,旅游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并且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旅游业融入了国家战略体系,成为了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因而对高水平、高技能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这也对职业教育中的旅游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职旅游专业课堂教学也在面临着全新的改革,要求课程教学必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打破传统课堂中的教学对人才培养的桎梏,推进中职旅游课堂的教学与生产过程相融合。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消费国,也是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从业人员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是中职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基于行动导向的《导游语言技巧》课程教学设计要求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规划中能够面向生产过程,以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为出发点,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并根据不同的学习领域,结合《导游语言技巧》课程教学内容来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方法并设计教学过程,加强教学与生产一线的对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建构以及职业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使用行动导向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需要,以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内容分析为基础,使实际工作中的行动领域与知识教学内容中的学习领域相联系,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进行优化设计。经过学习领域的确定、学习项目与学习任务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合理选用等方面的设计,力图推进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进行知识经验的一体化建构,使教学效果得到优化,并为未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应用于其他专业课程作出努力。

王琪[6](2019)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日渐重要。然而,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提高,离不开中职课程评价。所以,中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评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本研究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一些的理论基础不强、系统性弱等问题,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提供更好的帮助。从而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本研究对国内外中职课程评价的相关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进行了整理与分析,梳理了研究的相关概念,拟定出课程评价体系的主要框架。对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表述,然后提出了该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为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奠定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得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的指标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得出该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本文最后,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些实施保障建议。

李博[7](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指出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张龙伟[8](2015)在《中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衔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高职教育衔接已是职业教育发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趋势。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关键。信息化时代,国家对每一位公民都提出了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的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高职院校均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以中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衔接为例,期望寻找到研究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一个突破点,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启发并引起职教届同仁们对中高职教育衔接其他方面的研究和重视,完善丰富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研究。研究课程衔接基于三大理论:螺旋式课程论的教育学理论、认知发展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心理学理论、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学理论。在雄厚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查阅资料及结合主题研究需要,精心设计了问卷和访谈提纲,选取了五所中职学校、四所高职院校作为调查样本,共对8位中、高职计算机基础教研室领导进行了访谈调查,对48位中、高职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为了提高研究的效度,又对154位高职二年级对口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还对比了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整理分析调查数据后多方面归纳了目前中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问题有课程目标方面:课程目标重复不对接、课程设置不衔接;课程内容方面:课程内容重复严重令学生最不满意;课程实施方面:部分中职教师对课程性质认识不清、中高职教师缺乏交流、中高职教师学习进修机会少、教师的教学面临挑战;课程评价方面:评价手段传统单一、评价标准不对等。最后尝试着“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课程目标方面,整体设置课程目标、加强对学校课程设置的监管;课程内容方面,统一制定衔接的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方面,搭建中高职教师培训交流平台、实施分层教学建立免学制度;课程评价方面,综合运用评价手段并兼顾学生意愿、以统考的方式统一课程评价标准。文章的正文部分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概念的界定,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文章的理论基础有教育学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基础和经济学理论基础。第三章中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衔接现状调查研究。本章介绍了目前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衔接的现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第四章推动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衔接的对策。本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

李晓红[9](2014)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课程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职院校为了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要依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各专业的特点,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实施,以此来解决不同专业人才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本文以沈阳某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及课堂观察研究法,了解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课程实施现状,旨在发现此门课程的课程实施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为高职院校的校本课程实施研究提供一些启示。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题相关的理论研究。通过阅读国内、国外相关文献,归纳出高职校本课程实施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通过不同专家、学者对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梳理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原则。第二部分是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选取沈阳某高职院校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通过课前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确定课堂观察点及观察工具。课中采用笔记和录音的方式收集课堂教学信息,课后进一步对观察记录进行总结与分析。第四部分为文章的结语部分,提出研究的主要结论,即课程实施方案遵循实施原则;结合专业,内容灵活;完善课程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原因的限制,导致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方面有待后续学者的完善。

邓亚明,伍文运[10](2010)在《基于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按照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行业发展现状和学院的办学特色来确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面临的核心任务。课程体系的构建又是进行专业改革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保证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框架,才能保证这种课程教学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具有合格的社会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选择管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选择管见(论文提纲范文)

(1)支架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1.国家政策的导向
        2.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挑战
        3.支架式教学优势
    (二)文献综述
        1.支架式教学国内外的研究
        2.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3.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行动研究法
        4.访谈法
    (六)研究内容
    (七)研究思路图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教学策略
        2.支架式教学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情况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调查设计分析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3.调查对象
        4.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数据分析的方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
        2.教师调查数据的分析
    (三)调查现状及原因分析
        1.调查现状
        2.原因分析
四、支架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1.理论条件
        2.现实条件
    (二)支架的类型
    (三)支架式教学原则
    (四)支架式教学实践流程分析
五、支架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行动研究方案
        1.实践目的
        2.实践对象
        3.实践时间
        4.实践方法
        5.实践分析方法
    (二)教学实践准备
    (三)教学实施案例
        1.第一轮行动研究
        2.第二轮行动研究
        3.第三轮行动研究
    (四)教学实践结果
        1.问卷数据分析
        2.学习自主性
        3.合作学习能力
        4.学习效果
        5.学生成绩分析
        6.访谈资料分析
        7.支架使用分析
    (五)行动研究总结
        1.实践总结
        2.实践建议
六、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指导语
    附录2: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指导语
    附录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4: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5:简单排版-制作学校宣传简章任务单
    附录6:表格制作-制作个人简历任务单
    附录7:任务3-小组评价表
    附录8:任务4-小组评价表
    附录9:组内评价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基于OBE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是改革中职教学的外在动因
        (二)工程教育认证是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三)成果导向是提高中职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OBE
        (二)学习成果
        (三)中等职业教育
    二、理论基础
        (一)泰勒原理
        (二)能力本位教育
        (三)精熟学习理论
第三章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回收
        (四)调查结果分析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二)教学内容片面
        (三)教学方式单一
        (四)教学评价形式化
    三、OBE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一)OBE聚焦有效性教学目标
        (二)OBE适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三)OBE整合实用性教学内容
        (四)OBE提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第四章 基于OBE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分析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理念
        (三)课程特点
    二、设计原则
        (一)清楚聚焦
        (二)扩大机会
        (三)高度期待
        (四)反向设计
        (五)持续改进
    三、设计思路
    四、基于OBE的课程目标的确定
        (一)需求分析
        (二)课程目标
    五、基于OBE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一)重构教学内容
        (二)选择教学方法
    六、基于OBE的课程教学评价的设计
        (一)“过程+结果”双层次评价
        (二)“内部+外部”多元化主体
第五章 基于OBE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
    一、教学实践前期准备
        (一)实践目的
        (二)实践对象
        (三)实践内容
        (四)实践时间
        (五)实践方法
    二、教学实践案例
        (一)课前准备
        (二)课上实施
        (三)教学评价
    三、教学实践成效分析
        (一)学生成绩分析
        (二)上机作品分析
        (二)问卷分析
总结
    一、研究总结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不足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中职计算机相关专业主要岗位及工作内容表
    附录四:《基于OBE理念设计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3)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知识图谱
        1.3.2 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
        1.3.3 可视化分析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方法与设计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分析法
        2.1.2 可视化分析法
    2.2 研究设计
        2.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2 应用到的主要工具软件
第3章 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可视化分析
    3.1 时间分布
        3.1.1 研究成果时间分布
        3.1.2 发展阶段分析
        3.1.3 发展趋势分析
    3.2 研究主体分析
        3.2.1 作者分析
        3.2.2 研究机构分析
        3.2.3 重点期刊分析
    3.3 研究热点分析
        3.3.1 研究热点分析
        3.3.2 研究主题分析
    3.4 知识基础分析
        3.4.1 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高频被引文献汇总
        3.4.2 高被引文献内容分析
第4章 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前沿
    4.1 研究前沿演进情况分析
    4.2 研究前沿分析
        4.2.1 渐弱型研究前沿
        4.2.2 稳健型研究前沿
        4.2.3 增强型研究前沿
第5章 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趋势预测与建议
    5.1 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趋势预测
        5.1.1 宏观方面趋势预测
        5.1.2 微观方面趋势预测
    5.2 促进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5)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导游语言技巧》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行动导向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选题背景
        2. 选题意义
    (二) 研究方法与内容
        1. 研究方法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思路
    (三) 核心概念界定
    (四)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五) 研究创新
二、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理论概述
    (一)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 多元智能理论
        3. 交往行动理论
    (二)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活动过程
    (三)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的内涵
        1.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单元
        2.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特点
三、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一) 学生学情与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1. 学生调查结果
        2. 教师访谈结果
    (二)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实践经验缺乏,行政事务繁琐
        2. 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3.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教师教学内容机械化
        4. 教学内容脱离工作实际,忽略学生兴趣及工作需求
    (三) 运用行动导向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必要
四、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内容分析
    (一) 《导游语言技巧》教材分析
    (二)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三) 学习领域的分析
        1. 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
        2. 学习领域向学习内容的转化
五、基于行动导向的《导游语言技巧》课程教学设计
    (一) 教学对象
    (二) 教学目标设计
        1.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目标
        2. 《导游语言技巧》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三) 教学策略设计
        1. 教学方法
        2. 教学顺序
        3. 教学环境
        4. 《导游语言技巧》课程教学策略设计
    (四) 教学过程设计
    (五) 教学评价设计
    (六) 教学设计实例
六、结语
    (一) 总结
        1. 使用行动导向教学的意义
        2. 行动导向教学使用存在的难点
    (二) 建议
        1. 提供培训机会,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2.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引导学生学习
        3. 基于实际优化教学设计
    (三)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理论概述
    2.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的相关概念
        2.1.1 中等职业学校
        2.1.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2.1.3 课程评价
    2.2 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2.2.1 目标取向
        2.2.2 过程取向
        2.2.3 主体取向
    2.3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2.3.1 目标评价模式
        2.3.2 CIPP评价模式
        2.3.3 CSE评价模式
        2.3.4 回应评价模式
        2.3.5 自然主义评价模式
    2.4 课程评价的理论基础
        2.4.1 多元智能理论
        2.4.2 建构主义理论
        2.4.3 后现代主义理论
第三章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课程评价管理方面
    3.2 课程评价主体方面
    3.3 课程评价方法方面
    3.4 课程评价内容方面
    3.5 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缺乏
第四章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1 目标一致性原则
        4.1.2 可操作性原则
        4.1.3 全面性与重点性结合原则
        4.1.4 独立性与相关性结合原则
    4.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含义
    4.3 构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4.3.1 评价指标的拟定方法
        4.3.2 评价指标的调查对象与筛选方法
        4.3.3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4.3.4 确定评价标准
        4.3.5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第五章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的建议
    5.1 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
    5.2 课程评价方式合理化
    5.3 课程评价的制度保障
    5.4 加强课程评价组织机构的构建
    5.5 注重课程评价结果的反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体育学科研究
        二、学科交叉研究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一、学科的起源
        二、学科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二、体育教育学
        三、运动生理学
        四、运动训练学
        五、体育心理学
        六、体育社会学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策略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身体素质训练
        二、学生体质健康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四、运动损伤
        五、老年人体育
        六、运动性疲劳
        七、肥胖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二、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五、农村学校体育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二、体育营销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四、体育旅游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体育传播
        三、体育媒介事件
        四、体育新闻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六、体育文献计量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奥林匹克文化
        二、体育史
        三、体育文化产业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六、体育与艺术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三、体育赛事管理
        四、体育法学
        五、公共体育服务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8)中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分析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概念的界定
        1.3.1 中等职业教育
        1.3.2 高等职业教育
        1.3.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1.3.4 课程衔接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中高职衔接的研究综述
        1.4.2 国内中高职衔接的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法
        1.5.2 调查法
        1.5.3 比较研究法
2 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
    2.1 教育学理论基础:螺旋式课程
    2.2 心理学理论基础:认知发展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2.3 经济学理论基础:效益最大化原则
3 中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衔接现状调查研究
    3.1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衔接调研设计与调研过程
    3.2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现状调查
        3.2.1 中职授课教师的问卷调查
        3.2.2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研室领导的访谈调查
    3.3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现状调查
        3.3.1 高职对口学生的问卷调查
        3.3.2 高职授课教师的问卷调查
        3.3.3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研室领导的访谈调查
    3.4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衔接分析
        3.4.1 课程目标的衔接分析
        3.4.1.1 课程目标重复、不对接及原因分析
        3.4.1.2 课程设置不衔接及原因分析
        3.4.2 课程内容的衔接分析
        3.4.2.1 课程内容重复严重令学生最不满意及原因分析
        3.4.3 课程实施的衔接分析
        3.4.3.1 部分中职教师对课程性质认识不清及原因分析
        3.4.3.2 中高职教师缺乏交流及原因分析
        3.4.3.3 中高职教师学习进修机会少及原因分析
        3.4.3.4 教师的教学面临挑战及原因分析
        3.4.4 课程评价的衔接分析
        3.4.4.1 评价手段传统单一及原因分析
        3.4.4.2 评价标准不对等及原因分析
4 推动中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衔接的对策
    4.1 课程目标衔接对策
        4.1.1 整体设置课程目标
        4.1.2 加强对学校课程设置的监管
    4.2 课程内容衔接对策
        4.2.1 统一制定衔接的课程标准
    4.3 课程实施衔接对策
        4.3.1 搭建中高职教师培训交流平台
        4.3.2 实施分层教学建立免学制度
    4.4 课程评价衔接对策
        4.4.1 综合运用评价手段并兼顾学生意愿
        4.4.2 以统考的方式统一课程评价标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课程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学科特点及学生需求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校本课程实施理论概述
    一、概念界定
        (一)校本及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实施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需要层次理论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四)有意义学习理论
        (五)霍普金斯课堂观察理论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课程实施原则
        (一)课程实施分层次原则
        (二)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原则
        (三)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原则
第三章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步骤
    二、访谈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步骤
    三、结果分析
        (一)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访谈记录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课程教学实施的观察与分析
    一、观察的内容、方式与步骤
        (一)观察的内容
        (二)观察的方式
        (三)观察步骤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施的观察与分析案例
        (一)《Excel 2010 高级函数的使用》课堂教学观察案例
        (二)《Word 2010 图文混排》课堂教学观察案例
        (三)《Excel 2010 公式与简单函数的使用》课堂教学观察案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校本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滞后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
        (二)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不够深入
        (三)考核内容与形式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
    二、思考
        (一)完善校本课程内容
        (二)加强与专业结合
        (三)拓展考核内容,注重过程性评价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点与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四、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选择管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支架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 曹萍萍.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OBE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D]. 王仪.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可视化分析[D]. 宋珊珊.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导游语言技巧》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行动导向的视角[D]. 卢依蕾. 云南大学, 2019(03)
  • [6]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研究[D]. 王琪.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7]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8]中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衔接研究[D]. 张龙伟. 河北师范大学, 2015(11)
  • [9]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课程实施研究[D]. 李晓红. 沈阳师范大学, 2014(09)
  • [10]基于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 邓亚明,伍文运. 硅谷, 2010(14)

标签:;  ;  ;  ;  ;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