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特征研究

马尾松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特征研究

一、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1](2021)在《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CO2浓度急剧上升,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碳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缓解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产力是评估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会受到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了解森林生产力在多种时空尺度下对各种因素的响应规律对于森林碳循环研究及碳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规律探索-实测验证-模型驱动-情景预测”为研究思路,基于大量研究文献构建了我国南方区域尺度的马尾松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生产力数据库和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基于生产力数据库并结合全国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和气象插值数据探讨了马尾松生产力在经纬度和海拔上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并基于树木年轮学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季节性气候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揭示了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文献荟萃分析结果分别调查了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的野外典型样地,分析和验证了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在利用文献数据库和野外实测数据对3-PG(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Predicting Growth)生产力模型进行了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的基础上,模拟了马尾松生产力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以期为马尾松林的科学经营与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数据库的荟萃分析表明,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树干为0.29~8.71 t·hm-2·a-1、树枝为0.10~2.11t·hm-2·a-1、树叶为0.02~2.31 t·hm-2·a-1、树根为0.07~2.11 t·hm-2·a-1,地上部分(树干、树枝和树叶)为0.88~10.81 t·hm-2·a-1,乔木层为1.04~13.13 t·hm-2·a-1。马尾松器官生产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干(3.51 t·hm-2·a-1)>树根(0.81 t·hm-2·a-1)>树枝(0.69 t·hm-2·a-1)>树叶(0.34 t·hm-2·a-1)。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表现出显着的降低趋势,而在经度和海拔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的共同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各器官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大小均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年均温、年降水量、林龄、林分密度、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与马尾松生产力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7~8月平均高温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树叶生产力与林龄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土壤性质的影响更大。研究区内各土壤理化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比较复杂,仅土壤有效磷、p H和容重在纬度上表现出了微弱的变异趋势,而降水量的空间变异幅度也相对有限且基本能满足马尾松生长所需。值得注意的是,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的7~8月平均高温的空间变异幅度较小(27.94~33.45℃),说明整个研究区内的马尾松生长均会受到夏季高温的抑制;同时,由于年均温和12月低温随着纬度的降低而显着升高,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的马尾松比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的生长季更长,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可见温度是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呈现分异现象的关键因素。(3)基于“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的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表明,在马尾松生长当年及上一年间的各月气候变量中,当年的1~3月气温、6~8月气温和7~9月降水是影响马尾松生产力的关键气候因素。1~3月气温和7~9月降水在绝大多数样点表现出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而6~8月气温则表现为对马尾松生长的抑制作用。马尾松生长主要受当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一年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滞后效应”相对有限。研究样点的温度季节性变幅、温度年度变幅和最干季平均温度对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马尾松年轮宽度与6~8月气温表现出显着正相关、负相关和不显着关系的样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因此,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同样反映出夏季高温对马尾松生产力的抑制效应遍布于整个树种分布区。(4)针对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的野外样地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降水量等级的不同气温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凭祥马尾松林(年均温:22.30℃)>湖南会同马尾松林(年均温:17.50℃)>湖北恩施马尾松林(年均温:11.16℃),表明马尾松生产力随着样点年均温的升高而升高;在同一气温等级的不同降水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会同(年降水量:1349.71 mm)>江西千烟洲(年降水量:1617.34 mm)>湖北太子山(年降水量:1116.65 mm),可见中等年降水量的会同样点具有最高的生产力,而高年降水量的千烟洲样点和低年降水量的太子山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均较低,且二者间差异不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马尾松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木的各器官生物量均显着减小,但林分生产力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单株木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变大,中龄林和近熟林生产力无显着性差异,它们均低于过熟林的生产力。样地实测结果总体上与文献荟萃分析结果相吻合,反映了气候条件和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也证实了气温对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各种土壤理化指标在研究样点和不同深度的土层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异趋势,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也与荟萃分析得到的结果有所区别,因此土壤性质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5)在基于文献资料数据库和野外样地实测数据对3-PG生产力模型进行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后,运用模型对所有典型样地马尾松的树干及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总生产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77和0.70,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和0.79 t·hm-2·a-1,说明3-PG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样点的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但模型对树叶和树根生产力的模拟精度不高,这2个器官的生产力往往会被低估,而与之对应的是对树干和树枝生产力的过高估计。尽管模型对各样点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效果较好,但树木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受到气温、降水、光照和土壤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而马尾松分布区内的生态环境复杂且变幅较大,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对模型的生物量分配参数进行统一设定来实现对多个样点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的准确模拟会比较困难。(6)以1981~2010年的气候为基准,利用3-PG生产力模型模拟了各实测样点马尾松乔木层生产力对未来2081~2100年间大气CO2、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样点马尾松生产力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规律总体上趋于一致,即马尾松生产力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CO2浓度和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降水量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很小。在未来CO2浓度、气温和降水共同变化的情景下,CO2浓度上升和降水量增加给马尾松生长带来的正效应大于气温上升带来的负效应,因此马尾松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受气温升高所引起的负效应影响较大,在典型浓度路径高排放情景(RCP 8.5)下的生产力模拟值低于基准气候下的生产力,这与其他4个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实测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对该气候情景的正响应规律有所不同。

黄木易[2](2021)在《不同间伐强度尾巨桉林下套种乡土树种的成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尾巨桉DH32-29无性系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近熟龄桉树间伐后套种优质阔叶树种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的过程,以期为桉树纯林改培方式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主要内容有林分生长量、生长动态、林分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1.林分改培后的桉树生长:改培后林分中桉树的径阶分布并未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偏正态分布。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且较未改培林分明显。间伐强度较大的改培林分中,桉树的连年生长量下降趋势明显缓于未改培林分。各林分隶属函数的得分表现为:HT>MT>HT*>MT*>LT>LT*>CK>CK*,总体以改培后的HT林分最佳,改培效果则以中度间伐的桉树人工林最为明显,MT较MT*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总蓄积量分别提高了11.70%、14.33%、26.39%、24.56%。2.林分改培后的乡土树种生长:米老排在所有处理下生长状况和林分结构均最优,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其单株材积较红锥分别高出:742.86%、625.64%、262.38%、39.15%,较火力楠分别高出:661.29%、387.93%、302.20%、400.95%;不同间伐强度下红锥的生长变化最明显,高强度的桉树间伐最有利于红锥的生长,HT中红锥较CK平均胸径提升了 194.70%,平均树高提升了 117.82%;火力楠各处理中偏度均无明显差异,但峰度在各处理中都明显高于红锥和米老排。总体而言,林分中较小桉树密度配置的改培方式更有利于套种树种的生长,表现最好的HT林分三类树种的总蓄积量较最差CK林分提高267.67%。3.林分改培后土壤物理特性:各土层的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含水率均随林分中桉树间伐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土壤容重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总体以改培后的CK林分为最佳,改培的效果为对照中的深层土壤(40~60cm)最明显,从土壤持水能力来看,土壤饱和持水量增加了 142.84%,土壤毛管持水量增加了 158.21%,土壤田间持水量增加了 154.38%。4.林分改培后土壤化学性质:土壤pH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与未改培林分相反,同土层中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pH值较未改培林分的提升在表层土壤(0~20cm)中最明显,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分别提升了 2.60%、3.10%、6.35%、7.05%;有机质在全土层均表现为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全钾在全土层中均表现为对照优于各间伐处理;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则表现为较高间伐强度优于较低间伐强度。总体以改培后的林分MT最佳,对照的改培效果最明显,有机质、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在对照的表层土壤中较未改培林分分别提升了 30.77%、33.87%、70.57%、97.47%、26.51%、40.84%。5.林分改培后土壤酶活性:四种土壤酶活性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酶在不同处理中的活性表达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以MT林分表现最佳,中度间伐的改培效果最明显,其中土壤磷酸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较未改培林分分别提升了 11.16%、93.43%、-7.71%;土壤蔗糖酶分别提升了 114.67%、196.20%、-34.14%;土壤脲酶分别提升了 8.89%、8.81%、-3.16%;土壤过氧化氢酶分别提升了 246.04%、183.81%、258.31%。6.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改培后林分在相关性区分度上较未改培林分高,林分结构更加复杂,但在林分经营和指标间互作关系的分析上较未改培林分复杂。在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得到MT林分综合得分最高,这说明了 MT林分质量最优,所以如果营林者在后期需对桉树纯林进行改培,间伐所保留的桉树密度应以MT林分为标准。通过不同间伐强度下改培林分和未改培林分主成分得分差值可得,弱度间伐下改培后林分较未改培林分综合得分提升了 1.224,改培效果最明显。说明营林者在已有的四种间伐强度下,选择弱度间伐的林分进行改培,效果最好。

周来[3](2020)在《面向水土保育的亚热带人工林多功能及其权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共识的逐步增强,原有单一的木材生产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福建省将乐县作为南方杉木人工林经营的典型区域,对于实现人工林的多功能经营有着客观的需求,尤其是水土保持功能。本研究利用林分数据和土壤剖面调查数据,分析了杉木人工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利用降水、土壤、遥感等数据,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研究区的土壤保持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采伐迹地植被恢复特征进行优先保护区域的识别。本研究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随机森林算法和拐点函数,构建了随机森林模型,对影响林下植被结构特征的人为因素、林分状况和立地条件等因子进行了分析。在搜集大量相关文献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样地实测水文数据参考典型的综合蓄水能力法对研究区内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分析。采用生物量全获法,对人工林植被组分自然持水量与生物量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样地实测水文数据和已有材积模型、生物量模型,在林分尺度上对典型人工林类型的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木材生产、碳汇等四种功能进行了权衡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0~20 cm土层的物理性质是影响杉木人工纯林生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0~5cm土层。深层土壤的化学性质是影响杉木人工林生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40~6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关键土壤特征。总体来说,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随着林分发育的进行先改善后退化。杉木人工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性质分布格局存在明显差异。此外,纯林和混交林的化学性质差异明显大于物理性质差异。混交树种可以改善土壤条件,特别是化学性质。(2)研究区内绝大多数区域土壤侵蚀强度较轻,但局部存在较强烈的侵蚀,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对侵蚀贡献很大。15~25°坡度带的土壤侵蚀面积和侵蚀量最大,其次为8~15°和25~35°。研究区有林地和稀疏植被的每km2土壤保持量均较高,明显高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进行作业设计时应该尽量减小迹地面积。将乐县人工林平均恢复时间约4年,平均植被覆盖管理因子为0.729。除了剧烈侵蚀外,其他侵蚀等级的侵蚀模数均随着坡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第二、三级重点保护区中,阔叶林类型面积最大。(3)与传统方法相比,拐点函数方法更适合于识别林下植被属性预测的重要变量。影响林下植被结构特征的主要因子是地貌类型、海拔、坡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林分起源、优势树种类型、郁闭度、林分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每亩林木株数和每亩林分蓄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海拔、腐殖质层厚度、林分年龄和每亩林木株数。(4)将乐县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总量为6.08×108 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为3 245.78 m3/hm2。其中,林冠截流量为4.98×108 m3,占将乐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总水源涵养能力的82.04%。对于林冠截留量,阔叶纯林所占的比例最大(34.10%),其次为杉木纯林(26.53%),而混交林所占比例最小,仅为6.15%。综合林冠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和土壤蓄水量,阔叶纯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占比为31.30%。多数森林类型的林冠截留量和土壤蓄水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300~600 m海拔范围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森林水源涵养量总体上逐渐减少。(5)木材生产和碳汇功能随着海拔因子的增高而呈现显着的增高趋势(P<0.001),且木材生产功能增高的速率较大(斜率k=1.91)。总体上,随着林分的发育,木材生产功能上升,但水源涵养功能显着下降。杉木纯林多功能之间的权衡值相对较小,而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的权衡值较大。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木材生产和土壤保持功能、木材生产和水源涵养功能均表现出了较大的综合效益。杉木纯林的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的综合效益较大,而杉木马尾松混交林较小。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对亚热带典型森林类型的多种功能效益的发挥及林分特征、立地条件对其功能发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理论支撑。

宋尊荣[4](2020)在《广西不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及组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广西华山林场(中亚热带气候条件)、镇龙林场(南亚热带气候条件)和派阳山林场(北热带气候条件)不同林龄、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气候条件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使用LI-8100A土壤呼吸测量系统和Em50土壤温湿度测量系统对土壤呼吸速率和0-5cm土壤温湿度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平均木土柱法、环刀法等对不同类型马尾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林龄、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气候条件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及组分特征,并探讨不同类型马尾松人工林环境因子与土壤呼吸及组分关系,通过建立土壤温湿度与土壤呼吸及组分的最优拟合模型利用Em50对土壤温湿度的连续监测数据计算土壤碳排放量,以实现对不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碳排放量的动态监测,并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科学估算和土壤碳排放量的监测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论如下:(1)林龄、经营模式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均显着改变了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呼吸速率,但对土壤呼吸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的影响较小;林龄的增长提高了土壤总呼吸(Soil total respiration,Rtot)和异养呼吸(Heterotrophic breath,RH),但凋落物层呼吸(Litter layer respiration,RL)和矿质土壤呼吸(Mineral soil respiration,RM)随林龄的增长分别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和先降低后增加趋势;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M2SS的Rtot、RH、RR和RM显着高于马尾松纯林,但马尾松纯林中林分密度的变化没有显着改变Rtot和RM;纬度的升高总体上降低了马尾松人工林Rtot和RH;土壤呼吸及组分与土壤温度呈显着的指数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则相对较低;林龄对土壤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值的影响不显着,但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M2SS中Rtot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值高于马尾松纯林,但相对较高密度(种植密度2500株·hm-2,保留密度1156株·hm-2)马尾松纯林D1SS的RH和RM的温度敏感性Q10值也相对最高;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指数的最大值均也出现在纬度相对较低的南亚热带和北热带林分中,分别为南亚热带幼龄林YSS(3.127)、北热带中龄林MNT(5.812)和北热带过熟林ONT(3.633),在幼龄林和过熟林,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值随着纬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2)总体上,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随林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经营模式也对根系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影响显着,混交林根系生物量显着高于马尾松纯林,相对较高密度林分的D1SS根系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也高于密度较低的D2SS;气候条件对根系生物量的影响表现为,随着纬度的增加马尾松幼龄林的根系生物量呈升高趋势,中龄林和过熟林的根系生物量呈降低趋势;地表凋落物总现存量在幼龄林与中龄林随纬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过熟林中则随纬度的增加则呈增加趋势。其中,根系总生物量、粗根生物量、0-20cm土层根系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中枝含量和占比与Rtot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3)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显着,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的Rtot和RH与土壤全P、有效P和土壤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碳、土壤饱和持水量、土壤渗透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的Rtot、RH与土壤C、土壤N、土壤有机碳、土壤0-20cm土层pH值、土壤田间持水量、饱和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渗透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气候条件马尾松人工林的Rtot和RR与土壤全P、土壤总孔隙度、0-20cm土层pH值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H与0-20cm土层pH值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土壤C和有机碳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RR与土壤全P和总孔隙度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4)土壤呼吸碳排放量受林龄、经营模式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显着。马尾松人工林Rtot土壤呼吸碳排放量随林龄的增长而增长,在809.34gC·m-2-1284.63 gC·m-2。除RL外,Rtot及其他呼吸组分年碳排放量均表现为M2SS显着高于纯林。不同气候条件马尾松人工林Rtot和RH年碳排放量随纬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对比逐月累加法和方程模拟法对土壤呼吸及组分年碳排放量的估算结果发现,在南亚热带的类马尾松人工林中两种方法对土壤呼吸及组分的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小,在0.95%-32.75%,其中,对土壤总呼吸的估算结果差异在0.96%-4.72%。各林分中方程模拟Rtot的每日碳排放量总体上均呈1-8月升高,9-10月间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且在6-8月间,各林分间Rtot差异最为显着。

黄彩枝[5](2019)在《不同混交比例对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生长特性和生物生产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分别是广西重要的乡土树种或珍贵树种,都具有适应性较广、生长速度快、木材材质优良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混交比例模式[马尾松、红锥分别按照9∶1(A)、8∶2(B)、7∶3(C)、6∶4(D)、马尾松纯林(E)和红锥纯林(F),采用标准地定位调查与生物量实测方法,对不同混交比例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生长特性进行连续8年的定位监测,同时测定8年生各混交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探讨不同混交比例对马尾松、红锥林木生长和生物生产力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红锥混交林混交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各混交模式中马尾松和红锥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随之增大,混交林和纯林的生长效果差异逐渐明显。8年生4种模式混交林(A、B、C、D)生长效果均好于纯林,其中以A模式马尾松生长效果最好,混交林中马尾松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量分别比马尾松纯林(E)提高5.80%、8.33%和23.31%;B模式红锥生长效果最好,混交林混红锥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量分别比红锥纯林(F模式)提高8.57%、18.18%和49.16%。(2)造林8年后,不同混交比例对林木平均木单株生物量存在差异,其中以A模式马尾松单株生物量最大,达到56.26 kg/株,比马尾松纯林(E模式)(48.54 kg/株)提高15.90%;B模式红锥单株生物量最大,到达44.79kg/株,比红锥纯林(F模式)(35.76kg/株)提高25.25%。(3)不同混交比例马尾松-红锥混交林林分生物量存在差异,其中以A模式最大,为83.18 t/hm2,其次是B、C、E和D模式,分别为80.91、79.91、77.67和74.57 t/hm2,最小是F模式,为56.86 t/hm2。(4)8年生不同混交比例马尾松-红锥混交林乔木层净生产力存在差异,其由大到小排列次序为A(10.40 t/(hm2·a))、B(10.11 t/(hm2·a))、C(9.99 t/(hm2·a))、E(9.71 t/(hm2·a))、D(9.32 t/(hm2·a))、F(7.11 t/(hm2·a))。各混交模式马尾松-红锥各器官净生产力大小均为干材>树枝>树根>树皮>树叶。综上所述,马尾松和红锥混交促进两个树种的生长发育,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林分生物生产力水平。

巫文香[6](2019)在《人工纯林和混交林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文中指出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是森林服务人类社会的具体体现。为了满足对生态系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避免过度砍伐天然林,人工林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大。然而,人工纯林连栽引起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丧失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近年来,虽然多树种人工林相对于单一树种人工林的优势已得到广泛承认,但就针阔叶树混交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研究极少,尤其对驱动这些优势的机制尚不清楚。因为目前的研究大多仅局限在对单一林分、单一或简单几个功能的比较研究,无法全面系统的阐明树种混交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本研究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34a生的马尾松纯林(PPM)、红锥纯林(PCH)和马尾松×红锥混交林(MIX)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系统取样、生化分析和综合比较,研究了针阔叶树种混交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运用方差分析检验纯林与混交林生态系统多功能的差异性,采用回归分析、冗余度分析和路径分析揭示了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的协同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维持的调控路径与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34a生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明显优于34a生马尾松纯林和34a生红锥纯林,其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2.96)显着高于红锥纯林(-0.90)和马尾松纯林(-1.77)。(2)在马尾松纯林、红锥纯林及其混交林中,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和地下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关系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和地上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不一致。这种关系的不一致性表现在,生态系统多功能性随地下微生物群落功能丰富度和均匀度的升高而升高,功能和多样性之间呈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先随植物丰富度和香农-维纳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后随植物丰富度和香农-维纳指数的增加而降低,功能和多样性之间呈显着的三项式相关关系。(3)马尾松和红锥混交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影响较大,它可以通过影响地下功能多样性直接影响或通过影响土壤革兰氏阳性菌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也可通过影响土壤pH影响地上植物多样性,然后直接影响或通过影响土壤革兰氏阳性菌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不同林分叶面积指数的差异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具有负效应,它通过影响地下功能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还可通过影响地上植物多样性影响土壤革兰氏阳性菌,进而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4)马尾松和红锥针阔叶树种混交,显着提高混交林林分生物量,提高凋落物产量和质量,显着增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功能,从而显着地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5)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红锥混交林具有相同的物种数,并显着高于红锥纯林。值得指出的是,经过34a的林分生长和演替,原先的马尾松纯林已逐渐演变为马尾松(重要值111.85)和红锥(重要值93.26)为优势的半自然的针阔混交林,相反,原先的马尾松×红锥混交林却逐渐转变为以红锥占绝对优势(重要值为182.12)的人工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的重要值降至42.85)。同时我们还发现,红锥在三种林分灌木层中均居优势地位,而马尾松在三种林下几乎没有天然更新。因此,可以预测,若无人为的干扰或调控,原先的马尾松纯林将进一步演变为马尾松、红锥针阔混交林,而原先的马尾松×红锥混交林则有可能演变为以红锥为优势的群落,马尾松将逐渐退出群落。(6)马尾松和红锥的长期混交(34a),具有显着的净生物多样性效应,其中互补效应占主导地位,混交林中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和各个功能指数的提高与这种生物多样性的互补效应密切相关。

付军[7](2019)在《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及其养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海南及贵州、湖南、江西南部。具有生长快、萌芽力强,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等优点,已成为广西优先发展的速生乡土树种之一。本研究以广西宁明县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大叶栎人工林生长特性、生物生产力、林木和土壤养分特性等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大叶栎在桂西南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材积分别达到14.73 cm、15.57 m和0.1326 m3;其胸径和树高生长都以前5年最快,此后随林分年龄增加逐渐下降;材积生长在7年生时进入速生期,此后直至13年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为109.02 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依次为100.17、1.02、0.71和7.12 t/hm2,分别占林分生物量的91.88%、0.94%、0.65%和6.53%。乔木层中不同器官生物量以干材最大,占71.85%;其次是树根、树枝和树皮,分别占19.53%、16.05%和13.27%;树叶最小,仅占4.78%。(3)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7.70 t/(hm2·a),不同器官净生产力最大为干材(4.43 t/(hm2·a)),其次是树根(1.20 t/(hm2·a))、树枝(0.99 t/(hm2·a))和干皮(0.79 t/(hm2·a)),树叶(0.29 t/(hm2·a)最小。(4)大叶栎人工林不同器官N、P、K、Ca和Mg含量以树叶最高,其次是树皮、树枝和树根,干材最低;林木中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为N>Ca或K>P或Mg;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养分积累量为1384.30 kg/hm2,其中乔木层养分积累量为1151.49 kg/hm2,占83.18%;凋落物层养分积累量为203.62 kg/hm2,占14.71%,林下植被养分积累量为29.19 kg/hm2,占2.11%。(5)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乔木层养分年净积累量为89.97 kg/(hm2.a),各器官养分元素年净积累量排序为:干皮>树枝>干材>树根>树叶。大叶栎人工林每积累1t干物质需要养分元素(N,P、K、Ca和Mg)为11.50 kg,其养分元素利用效率低于相近林龄的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6)与原马尾松人工林相比,大叶栎人工林020 cm土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提高14.80%和11.49%,土壤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40 cm土层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大叶栎在桂西南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生长速度较快、生物生产力较高,林分营养元素积累量较大,但养分归还量也较大,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也比原马尾松人工林有所提高。因此,在桂西南栽种大叶栎人工林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水平,恢复、维持和提高林地土壤肥力。

邓厚银[8](2019)在《粤北生态公益林区杉木林与其它典型林分生态功能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粤北生态公益林区低质低效杉木林与其它典型阔叶纯林、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取积累营养物质、保育土壤、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净化大气环境等5个方面生态功能指标类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不同林分类型的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指数,比较低质低效杉木林(以下统称“杉木林”)与其它林分类型间生态功能大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杉木林与阔叶纯林生态功能比较6种阔叶纯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优于杉木林,总体上阔叶纯林生态功能比杉木林好。不同纯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间存在差异,在各指标间的大小排序也有差别。在积累营养物质方面,红锥碳储量最高(65.14t/hm2),香樟最低(17.47t/hm2),前者是后者的3.7倍,杉木林为22.68t/hm2,仅比香樟林高,其中红锥与杉木、乐昌含笑、火力楠及香樟4种纯林的碳储量达显着差异(P<0.05)。在保育土壤方面,香樟林分的土壤容重最大(1.37g/cm3),乐昌含笑最低(1.29 g/cm3),杉木林为1.30 g/crm3,处于中等水平;红锥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32.62g/kg),香樟林则最低(12.07 g/kg),前者比后者高170.3%,而杉木林为24.75 g/kg,处于中等水平。在涵养水源方面,田间持水量的变幅范围369.70~289.12t/hm2,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火力楠和木荷,杉木林田间持水量均低于红锥、乐昌含笑、火力楠、香樟;红锥林的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最大(11.33 t/hm2),香樟林最小(5.23 t/hm2),前者是后者的2.2倍,杉木林有且仅比香樟林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均是香樟林最高,杉木处于中等水平。在净化大气环境方面,火力楠林分负氧离子最高达881.11个/cm3,杉木林负氧离子浓度最低为255.56个/cm3,火力楠林内负氧离子浓度与剩余林分均达显着差异(P<0.05)。(2)杉木林与不同杉阔混交林生态功能差异分析杉阔混交林具有明显的提高低质低效杉木林生态功能作用,但在不同林分类型中各生态功能评价指标存在差异。在积累营养物质方面,杉木X火力楠碳储量最大(35.51t/hm2),杉木X香樟最小(17.02t/hm2),前者是后者的2倍,两者差异显着(P<0.05),杉木林碳储量为22.68 t/hm2,只比杉木X香樟高。在保育土壤方面,与杉木林相比,杉阔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征水源涵养能力方面的指标如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枯落物有效拦蓄量等都得到了改善。灌木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得到了有效提高。在净化大气环境方面,杉木X火力楠负氧离子浓度最高(1797.33个/cm3),杉木林仅有255.56个/cm3,前者是后者的7倍,杉木X火力楠林内负氧离子浓度与其它林分均差异显着(P<0.05)。(3)不同龄组杉木林生态功能比较不同龄组杉木林生态功能在积累营养物质、保育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净化大气环境4个方面均是近熟林最高,幼龄林最低,同时不同龄组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存在差异,且各指标的大小排序也有差别。在积累营养物质方面,近熟林碳储量最高达46.20 t/hm2,幼龄林最低为21.89 t/hm2,前者是后者的2倍,两者达显着差异(P<0.05)。在保育土壤方面,各林分的土壤pH值均小于4.5,属强酸性土壤;随年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但不同龄组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着差异。在涵养水源方面,所有土壤持水指标均是幼龄林最大,近熟林最低,前者与后者达显着差异(P<0.05)。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是近熟林最大。在净化大气环境方面,近熟林最大达673.33个/cm3,幼龄林最小为331.11个/cm3,近熟林与幼龄林达显着差异(P<0.05)。(4)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对不同林分类型生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13种林分类型中,混交林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指数均高于其相应的纯林。其中杉木X火力楠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香樟纯林最低,低质低效杉木林仅比香樟林高,其大小排序为为:杉木X火力楠(2.512)>杉木×木荷(1.481)>杉木×红锥(1.183)>木荷(0.839)>红锥(0.758)>杉木×乐昌含笑(0.376)>乐昌含笑(0.223)>火力楠(0.023)>杉木×香樟(0.018)>杉木×枫香(0.004)>米老排(-0.256)>杉木(-1.270)>香樟(-1.472)。不同龄组杉木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指数近熟林(0.569)最高,中龄林(0.559)次之,幼龄林(0.482)最低。

唐靓茹[9](2019)在《南亚热带4种红锥人工林碳储量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气候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对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乃至全球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4种15年生红锥人工林:红锥纯林(Castanopsis hystrix plantation)、红锥+湿地松混交林(Castanopsi+ hystrix+Pinus elliottii mixed forest)、红锥+火力楠混交林(Castanopsis hystri+Michelia macclurei mixed forest)、红锥+米老排混交林(Castanopsis hystrix+Mytilaria laosensi+ mixed forest)为研究对象,通过重铬酸钾氧化-加热法和常规理化实验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红锥人工林碳储量分配和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差异,旨在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红锥人工林间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容重(pb)、含水率(θg)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均差异显着,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4种林型SOC、TN、全磷(TP)、θg均表现为逐渐降低,pb表现为逐渐增大。0-60cm土层4种林型间SOC、TN、TP、θg、pH值、pb均差异极显着,其中红锥+米老排混交林土壤SOC、TN、TP、θg和MBC、MBN均最大,pH值和pb最小,红锥纯林土壤SOC、TN、TP和MBC、MBN均最小,pH值和pb最大。相关分析表明,MBC与SOC、TP呈显着正相关,与pb呈显着负相关;MBN与SOC、TN、TP呈显着正相关,与pb呈显着负相关;SOC、TN、TP与pb呈显着负相关。说明红锥混交林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地,且红锥阔叶混交林较红锥针阔混交林更能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地。(2)不同红锥人工林中,红锥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明显高于红锥纯林,混交能有效增加碳汇。红锥+火力楠混交林(325.602 Mg/ha)、红锥+米老排混交林(348.054 Mg/ha)总碳储量远远高于红锥纯林(288.591Mg/ha),红锥+湿地松混交林(285.365 Mg/ha)总碳储量略低于红锥纯林。3种混交林土壤碳储量都显着高于红锥纯林。这是由于这3种混交林空间分布格局合理,能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充分利用光照,因此能明显提高红锥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改善土壤养分和结构,促进碳的积累,提高碳储量。(3)不同红锥人工林中,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占了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99.11%-99.72%,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仅占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0.28%-0.89%。乔木层的碳储量大部分分布于树干中,树干碳储量占了乔木层碳储量的57.67%-62.74%,树皮、树枝、树叶、树根占乔木层碳储量的37.26%-42.33%。红锥+湿地松混交林林下灌木层、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是最高的,说明湿地松与红锥混交能有效提高红锥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林下植被层碳储量的积累。土壤层(0-100 cm)碳储量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占土壤层总碳储量的58.55%-62.32%,40-100 cm 土层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37.68%-41.45%。红锥+火力楠混交林土壤层碳储量是4种林型中最多的,其次是红锥+米老排混交林。说明火力楠、米老排与红锥混交可显着提高红锥人工林土壤层碳储量。

刘顺[10](2019)在《川西亚高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土壤碳氮循环关键过程》文中提出通过造林和恢复提高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已被广泛地认为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有效的措施。原始林及其砍伐后通过不同恢复措施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改变树种组成和结构、细根特性、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会影响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进而可能对区域生态系统碳氮收支和气候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对原始林及其砍伐后通过不同方式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土壤碳氮循环关键过程及其调控因素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楚。川西亚高山林区原始林历史上经历了大规模的砍伐,随后进行了不同措施的恢复(天然、人工+天然和人工)。以往对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土壤碳氮循环关键过程的研究往往只是针对于其中一个方面,或其中特定的森林类型,尚缺乏对4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土壤碳氮循环关键过程的系统分析。本研究选择岷江冷杉原始林、粗枝云杉阔叶混交林(粗枝云杉为人工栽植,后经天然更新)、岷江冷杉?红桦次生林和粗枝云杉人工林等4种亚高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土钻法、气压分离过程技术、原位埋管培养法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细根动态、土壤碳氮转化关键过程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揭示不同森林类型对生态系统碳氮固持及土壤碳氮转化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川西亚高山森林的恢复、保护以及区域重大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的评价提供科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森林类型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差异明显。岷江冷杉原始林、粗枝云杉阔叶混交林、岷江冷杉?红桦次生林和粗枝云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611.18、252.31、363.07和239.06 t C hm-2;氮储量分别为16.44、12.11、15.48和8.92 t N hm-2。恢复林分与原始林碳储量在土壤—植被间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岷江冷杉原始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以植被层(67.98%)为主,粗枝云杉阔叶混交林、岷江冷杉?红桦次生林和粗枝云杉人工林则以土壤层(分别为69.87%、76.20%和72.12%)为主;不同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氮储量均以土壤层(76.80%?92.58%)为主。植物残体碳氮储量分别占生态系统总储量的4.40?9.83%和2.94?7.08%,林下植被所占比例最小。岷江冷杉原始林植被部分具有较高的碳储量。3种恢复林分具有较高的碳汇潜力,且地上/地下碳储量比较低,表明其碳汇潜力尤其表现在地上部分。岷江冷杉?红桦次生林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而粗枝云杉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较高。(2)森林类型影响了细根生物量、生产量和周转。0?3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以粗枝云杉人工林最高,死细根生物量以岷江冷杉原始林最高,这两个指标均以粗枝云杉阔叶混交林最低。岷江冷杉?红桦次生林和粗枝云杉人工林细根生产量显着高于其他2种林分,而岷江冷杉?红桦次生林和粗枝云杉阔叶混交林细根周转率显着高于其他2种林分。细根生物量和生产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细根生物量和生产量在0?10 cm土层以粗枝云杉人工林最高;而在20?30 cm土层,林型间差异不显着。在3种恢复森林类型间,0?1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和生产量与地上生物量显着相关,但相关性在20?30 cm土层中不显着。细根周转总体呈现混交林大于纯林的趋势。(3)森林类型对土壤净氨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的影响不同。林型对土壤净氨化速率有显着的影响,但对净硝化速率的影响不显着。净累积氨化氮含量以岷江冷杉?红桦次生林最高(11.40 g kg-1),以粗枝云杉人工林最低(4.79 g kg-1);净累积硝化氮含量介于17.75-27.98 g kg-1,在林型间没有显着差异。平均净氨化速率在粗枝云杉阔叶混交林和岷江冷杉?红桦次生林中为负值。净氨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呈现了不同的季节动态,净氨化速率在研究末期较高,而净硝化速率在研究中期较高。土壤净氨化速率动态主要受土壤NH4+、全氮、温度和微生物PLFAs含量的影响,而土壤净硝化速率动态则主要受温度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真菌/细菌比,G+/G-比)的影响。(4)平均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和总硝化速率分别以粗枝云杉阔叶混交林和粗枝云杉人工林较高,均以岷江冷杉原始林较低。土壤异养呼吸和总硝化速率在生长季内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呈以7月份最高的单峰趋势,并与土壤温度显着相关,而与土壤水分相关性不显着,表明土壤温度是调控土壤异养呼吸和总硝化速率季节动态的主要因子。土壤异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介于2.59?4.71,以岷江冷杉原始林最高,表明高海拔的岷江冷杉原始林可能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林型间土壤异养呼吸和总硝化速率主要受凋落物量、p H和有机质的影响。不同林型间土壤异养呼吸和总硝化速率显着正相关,表明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存在耦合关系。(5)4种森林类型土壤均表现为CO2和N2O的源,CH4的汇。不同森林类型影响了温室气体通量。与岷江冷杉原始林相比,3种恢复森林类型土壤CO2排放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N2O排放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岷江冷杉原始林土壤平均CO2排放速率为230.69mg m-2 h-1,分别比粗枝云杉阔叶混交林、岷江冷杉?红桦次生林和粗枝云杉人工林低67.66、77.11和53.76 mg m-2 h-1。岷江冷杉原始林土壤平均N2O排放速率为2.67μg m-2h-1,分别比粗枝云杉阔叶混交林、岷江冷杉?红桦次生林和粗枝云杉人工林高0.07、0.16和0.55μg m-2 h-1。4种森林类型土壤平均CH4吸收速率以岷江冷杉?红桦次生林最高,粗枝云杉人工林最低。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以研究中期较高,而CH4吸收通量则在研究中期呈下降的趋势,且主要受土壤温度的调控。土壤CO2通量与SOC、NH4+、G+和G+/G-显着相关,CH4通量与NO3-和微生物群落特征(除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PLFAs)的影响,所选择的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与N2O通量的相关性不显着。综合以上结果,不同恢复措施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低于岷江冷杉原始林,表明3种恢复森林类型具有较大的碳氮固持潜力。3种恢复森林类型中,生态系统碳氮固持量以岷江冷杉?红桦次生林最高,表明了其较快的碳氮固持速率。在细根周转和基础物质循环方面,岷江冷杉?红桦次生林具有较高的细根生产量和周转速率,以及较快的物质循环过程,从而可能更有利于土壤碳氮的积累。因此,天然更新是该区较优的森林恢复方式。

二、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概述
        1.2.2 森林生产力的计量方法
        1.2.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点
    2.3 地质地貌
    2.4 土壤条件
        2.4.1 北亚热带黄棕壤
        2.4.2 中亚热带红壤
        2.4.3 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
    2.5 马尾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3 基于生物量累积的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库建立
    3.3 生产力影响因素
        3.3.1 林分特征
        3.3.2 气候条件
        3.3.3 土壤性质
    3.4 数据统计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数据库林分特征统计
        3.5.2 马尾松NPP统计特征
        3.5.3 马尾松NPP的空间分异
        3.5.4 马尾松NPP影响因素分析
        3.5.5 马尾松分布区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
    3.6 讨论
        3.6.1 马尾松NPP的影响因素
        3.6.2 纬度对马尾松NPP的影响
        3.6.3 不确定性分析
    3.7 小结
4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4.1 引言
    4.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4.2.1 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数据库建立
        4.2.2 数据库基本信息
        4.2.3 关键气候要素的识别及其空间分异
        4.2.4 样地气候特征比较
        4.2.5 敏感性分析
        4.2.6 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数据库年表统计特征
        4.3.2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对比
        4.3.3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均温的关系
        4.3.4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降水量的关系
        4.3.5 基于关键气候要素的样地空间分异
        4.3.6 关键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异
        4.3.7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识别
    4.4 讨论
        4.4.1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敏感性
        4.4.2 影响马尾松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
        4.4.3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
        4.4.4 滞后效应
        4.4.5 创新与不足
    4.5 小结
5 基于样地实测的马尾松生产力梯度变异及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地设置与选择
        5.2.2 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5.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5.2.4 气候变量
        5.2.5 数理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气温梯度的变化
        5.3.2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降水梯度的变化
        5.3.3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密度梯度的变化
        5.3.4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林龄梯度的变化
        5.3.5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5.4 讨论
        5.4.1 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2 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对比验证
    5.5 小结
6 基于3-PG模型的马尾松生产力模拟预测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3-PG模型原理
        6.2.3 模型参数
        6.2.4 模拟精度评价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拟合及验证
        6.3.2 马尾松NPP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
    6.4 讨论
        6.4.1 区域尺度马尾松NPP的模拟
        6.4.2 马尾松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5 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区域尺度马尾松生物量数据库
    附录 Ⅱ.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
    附录 Ⅲ.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5 个随机子集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致谢

(2)不同间伐强度尾巨桉林下套种乡土树种的成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桉树在中国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1.2.2 营造人工混交林的研究概况
        1.2.3 抚育间伐对林分质量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设置与经营设计
    2.3 数据调查
        2.3.1 土壤养分调查
        2.3.2 生长指标调查
    2.4 试验方法
        2.4.1 径阶划分
        2.4.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2.4.3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2.4.4 土壤酶活性测定
        2.4.5 林分生长隶属函数法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桉树的生长
        3.1.1 未改培林分中桉树的生长
        3.1.2 改培后林分中桉树的生长
        3.1.3 不同处理下桉树生长指标分析
    3.2 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径阶分布的影响
        3.2.1 不同间伐强度对未改培林分径阶分布的影响
        3.2.2 不同间伐强度对改培后林分径阶分布的影响
    3.3 桉树的生长规律
        3.3.1 桉树胸径的生长规律
        3.3.2 桉树树高的生长规律
        3.3.3 小结
    3.4 套种树种的生长
        3.4.1 胸径的生长
        3.4.2 树高的生长
        3.4.3 胸径的生长动态
        3.4.4 树高的生长动态
        3.4.5 材积及蓄积量的生长
        3.4.6 林分结构及林分质量状况
        3.4.7 小结
    3.5 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3.5.1 不同间伐强度下未改培林分的各土层物理性质
        3.5.2 不同间伐强度下改培后林分的各土层物理性质
        3.5.3 相同间伐强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培效果分析
        3.5.4 小结
    3.6 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3.6.1 土壤pH值
        3.6.2 土壤有机质
        3.6.3 土壤全氮
        3.6.4 土壤全钾
        3.6.5 土壤全磷
        3.6.6 土壤速效氮
        3.6.7 土壤速效钾
        3.6.8 土壤速效磷
        3.6.9 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培效果分析
        3.6.10 小结
    3.7 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3.7.1 土壤酸性磷酸酶
        3.7.2 土壤蔗糖酶
        3.7.3 土壤脲酶
        3.7.4 土壤过氧化氢酶
        3.7.5 土壤酶活性的改培效果分析
        3.7.6 小结
    3.8 未改培和改培后林分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3.8.1 未改培林分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3.8.2 改培后林分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3.8.3 小结
    3.9 桉树间伐对未改培和改培后林分影响的综合评价
        3.9.1 主成分分析
        3.9.2 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面向水土保育的亚热带人工林多功能及其权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土壤侵蚀及土壤保持研究
    1.2 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1.3 植被自然持水量特征研究
    1.4 森林多功能权衡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拟解决关键问题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条件
        2.1.4 植被概况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获取
        2.2.1 样地数据
        2.2.2 遥感数据
        2.2.3 年轮数据
        2.2.4 土壤数据
        2.2.5 地形数据
        2.2.6 小班数据
        2.2.7 气象数据
        2.2.8 森林水文数据
3 研究方法
    3.1 杉木人工林土壤特征分析
        3.1.1 土壤取样和处理
        3.1.2 优势木选择
    3.2 土壤侵蚀及保持定量分析
        3.2.1 侵蚀模型
        3.2.2 侵蚀模型各因子单位
        3.2.3 土壤侵蚀及保持计算
    3.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3.3.1 林下植被结构预测模型
        3.3.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计算
    3.4 植被自然持水量测定
4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特征分析
    4.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4.2 林分生长量测定
    4.3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纯林土壤特征分析
        4.3.1 杉木纯林林分生长特征分析
        4.3.2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纯林土壤特征变化
        4.3.3 杉木纯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林分特性关系
        4.3.4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纯林土壤质量综合评分
    4.4 杉木纯林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研究
        4.4.1 树种混交和土壤深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4.2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布特征
        4.4.3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之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4.5 讨论分析
        4.5.1 杉木纯林林分生长特征分析
        4.5.2 杉木纯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4.5.3 杉木纯林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相关性分析
        4.5.4 杉木纯林立地变化综合分析
        4.5.5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差异
        4.5.6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差异
    4.6 本章小结
5 土壤侵蚀分析及优先保护区识别
    5.1 侵蚀模型各因子计算
        5.1.1 降雨侵蚀力因子
        5.1.2 土壤可蚀性因子
        5.1.3 坡度坡长因子
        5.1.4 植被覆盖或作物管理因子
        5.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5.2 采伐迹地区域识别
    5.3 优先保护等级分类
    5.4 土壤侵蚀及保持统计分析
    5.5 土壤侵蚀及保持分析
        5.5.1 将乐县土壤侵蚀及其分级
        5.5.2 坡度因素对将乐县土壤侵蚀的影响
        5.5.3 将乐县土壤保持量及其分析
        5.5.4 裸地面积对将乐县土壤侵蚀量的影响
    5.6 与采伐迹地相关的优先保护区识别
        5.6.1 采伐迹地识别的精度评估
        5.6.2 将乐县人工林恢复特征
        5.6.3 将乐县林地侵蚀因子空间分布
        5.6.4 优先保护等级空间分布
        5.6.5 不同坡度等级内优先保护区域等级面积
        5.6.6 不同森林类型内优先保护区域等级面积
        5.6.7 不同行政区域内优先保护区域等级面积
    5.7 讨论分析
        5.7.1 将乐县森林恢复平均C因子值
        5.7.2 林地内土壤侵蚀因子的空间分布
        5.7.3 优先保护区域等级的空间分布
    5.8 本章小结
6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6.1 林下植被结构特征预测模型构建
    6.2 模型精度评估
    6.3 林下植被结构特征模型构建分析
        6.3.1 模型构建精度评估
        6.3.2 模型变量重要性分析
        6.3.3 模型预测精度评估
    6.4 将乐县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6.4.1 综合蓄水能力法
        6.4.2 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6.4.3 不同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6.4.4 不同海拔范围内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6.5 讨论分析
        6.5.1 林下植被结构特征模型拟合评估
        6.5.2 林下植被结构特征模型变量重要性分析
        6.5.3 模型预测分析
        6.5.4 研究区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6.6 本章小结
7 植被自然持水量和生物量关系研究
    7.1 植被自然持水量计算
    7.2 自然持水量与生物量统计分析
    7.3 植被地上和地下结构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7.3.1 乔木种类
        7.3.2 灌木种类
        7.3.3 草本种类
    7.4 结构组分自然持水量和生物量相关关系研究
        7.4.1 乔木种类
        7.4.2 灌木种类
        7.4.3 草本种类
        7.4.4 总生物量与含水量
    7.5 讨论分析
        7.5.1 植被地上和地下组分关系分析
        7.5.2 植被组分含水量与生物量关系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典型人工林四种功能权衡
    8.1 森林四种功能计算
    8.2 森林功能权衡原理
    8.3 地形因素对森林功能的影响
    8.4 林分特征对森林功能的影响
    8.5 各种森林类型的功能特征
    8.6 森林四种功能权衡研究
        8.6.1 木材生产和水源涵养功能
        8.6.2 碳汇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
        8.6.3 木材生产和土壤保持功能
        8.6.4 碳汇功能和土壤保持功能
        8.6.5 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
    8.7 讨论分析
        8.7.1 地形及林分特征对森林功能的影响
        8.7.2 森林四种功能总体效益和权衡分析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广西不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及组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2.1 国内外森林土壤呼吸研究现状
        1.2.2 土壤呼吸及组分研究现状
        1.2.3 土壤呼吸测量方法
        1.2.4 土壤呼吸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土壤呼吸及土壤温湿度测定
        2.2.3 根系生物量调查
        2.2.4 凋落物现存量调查
        2.2.5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量
        2.2.6 数据统计分析
第3章 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林龄土壤呼吸及组分研究
    3.1 结果与分析
        3.1.1 土壤温湿度、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年均值和月动态变化
        3.1.2 不同组分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率
        3.1.3 土壤温度和湿度与土壤呼吸关系
        3.1.4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年碳排放量估算
    3.2 讨论
        3.2.1 土壤各组分呼吸速率与贡献率
        3.2.2 土壤温湿度土壤呼吸的影响
        3.2.3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年碳排放量
第4章 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及组分研究
    4.1 结果与分析
        4.1.1 土壤温湿度、土壤总呼吸速率年均值和月动态变化
        4.1.2 不同组分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对土壤总呼吸贡献率
        4.1.3 土壤温度和湿度与土壤呼吸关系
        4.1.4 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年碳排放量估算
    4.2 讨论
        4.2.1 土壤各组分呼吸速率与贡献率
        4.2.2 土壤温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4.2.3 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年碳排放量
第5章 不同气候条件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及组分的研究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土壤温度和湿度季节性变化
        5.1.2 土壤总呼吸速率季节性变化
        5.1.3 不同组分土壤呼吸速率和RR贡献率
        5.1.4 土壤温度和湿度与土壤呼吸关系
        5.1.5 不同气候条件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年碳排放量估算
    5.2 讨论
        5.2.1 土壤各组分呼吸速率和RR贡献率
        5.2.2 土壤温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5.2.3 不同气候条件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年碳排放量
第6章 马尾松人工林根系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根系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
        6.1.2 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根系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
        6.1.3 不同气候条件马尾松人工林根系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
        6.1.4 各林分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呼吸相关性
    6.2 讨论
        6.2.1 不同马尾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分布格局
        6.2.2 土壤呼吸与根系生物量的关系
第7章 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
    7.1 结果与分析
        7.1.1 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
        7.1.2 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林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
        7.1.3 不同气候条件马尾松林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
        7.1.4 各林分凋落物现存量与土壤呼吸相关性
    7.2 讨论
        7.2.1 不同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及组分现存量与占比
        7.2.2 土壤呼吸速率与凋落物现存量关系
第8章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
    8.1 结果与分析
        8.1.1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呼吸关系
        8.1.2 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呼吸关系
        8.1.3 不同气候条件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呼吸关系
    8.2 讨论
        8.2.1 土壤呼吸及组分与土壤化学性质关系
        8.2.2 土壤呼吸及组分与土壤物理性质关系
第9章 不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排放量估算
    9.1 结果与分析
        9.1.1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碳排放量
        9.1.1.1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总呼吸日碳排放量变化
        9.1.1.2 不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总呼吸年碳排放量
        9.1.2 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排放量
        9.1.3 不同气候条件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排放量
    9.2 讨论
        9.2.1 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总呼吸日碳排放量变化
        9.2.2 不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总呼吸年碳排放量
第10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湿度最优拟合模型
附录 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不同混交比例对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生长特性和生物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尾松概述
        1.1.1 马尾松生长生态学特性
        1.1.2 马尾松研究进展
    1.2 红锥概述
        1.2.1 红锥生长生态学特性
        1.2.2 红锥研究进展
    1.3 针阔混交林的研究背景
    1.4 针阔混交林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方法
        2.2.2 林木生长量的测定
        2.2.3 林木生物量的测定
        2.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模式林木树高生长特征
        3.1.1 林木平均树高
        3.1.2 树高年平均生长量
        3.1.3 树高连年生长量
    3.2 不同混交比例林木胸径生长特征
        3.2.1 林木平均胸径
        3.2.2 胸径年平均生长量
        3.2.3 胸径连年生长量
    3.3 不同模式林木蓄积量
        3.3.1 林木单株蓄积量
        3.3.2 林分蓄积量
    3.4 不同模式8年生生物量
        3.4.1 林木生物量回归模型
        3.4.2 林木单株各器官生物量
        3.4.3 林分生物量
    3.5 不同模式8年生乔木层净生产力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模式林木树高生长特性
        4.1.2 不同模式林木胸径生长特性
        4.1.3 不同模式蓄积量生长特性
        4.1.4 不同模式乔木层生物量与生产力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人工纯林和混交林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全球和我国人工林的发展概况
    1.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1.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1.4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测度方法及应用
    1.5 人工林群落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7.1 主要研究内容
        1.7.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8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样地概况
    2.3 野外调查和取样
    2.4 室内样品处理和分析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不同林分群落的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品采集及室内分析
        3.2.2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林分群落的植物物种组成和结构
        3.3.2 不同林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组成
        3.3.3 不同林分的植物多样性指数特征
    3.4 讨论
        3.4.1 林分类型对群落乔木层物种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3.4.2 林分类型对群落更新层物种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3.4.3 林分类型对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3.5 小结
4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土壤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
        4.2.2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
        4.3.2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
        4.3.3 不同林分的土壤酶活性
        4.3.4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多样性
    4.4 讨论
        4.4.1 林分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4.4.2 林分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影响
        4.4.3 林分类型对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影响
    4.5 小结
5 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联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品采集及室内分析
        5.2.2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标的数据来源及计算
        5.2.3 数据分析与统计检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林分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5.3.2 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联
        5.3.3 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调控路径
    5.4 讨论
        5.4.1 林分类型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5.4.2 林分类型对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联的影响
        5.4.3 林分类型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调控机制
    5.5 小结
6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6.2.1 主要创新点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情况

(7)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及其养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叶栎研究和发展概况
        1.1.1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1.2 家系与优树选择研究
        1.1.3 繁殖技术研究
        1.1.4 造林技术研究
        1.1.5 生长特性研究
        1.1.6 土壤性质研究
        1.1.7 木材综合利用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林分调查
        2.2.2 解析木测定
        2.2.3 林分生物量测定
        2.2.4 植物和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量
        2.2.5 大叶栎人工林生产力测定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大叶栎人工林生长特性分析
        3.1.1 胸径生长特性
        3.1.2 树高生长特性
        3.1.3 材积生长特性
    3.2 大叶栎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
        3.2.1 生物量及其分配
        3.2.2 乔木层净生产力估算
    3.3 大叶栎人工林养分特性
        3.3.1 养分元素含量
        3.3.2 养分积累与分配
        3.3.3 养分年净积累量
        3.3.4 养分元素利用效率
    3.4 大叶栎人工林土壤养分特性
        3.4.1 土壤pH值
        3.4.2 土壤有机质含量
        3.4.3 土壤氮素含量
        3.4.4 土壤磷素含量
        3.4.5 土壤钾素含量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粤北生态公益林区杉木林与其它典型林分生态功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2.2 针叶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2.3 阔叶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2.4 不同杉阔混交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与土壤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植被分布情况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 样地设置与调查
    3.3 碳储量、生物量研究方法
    3.4 土壤理化分析方法
    3.5 枯落物持水性能研究方法
    3.6 生物多样性指标计算方法
    3.7 负氧离子研究方法
    3.8 生态功能综合评价法
        3.8.1 主成分分析法
        3.8.2 模糊数学法
第四章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生态功能比较
    4.1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林分生长情况、生物量、碳储量分析
    4.2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持水性分析
        4.2.1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土壤物理性质
        4.2.2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土壤化学性质
        4.2.3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土壤水分状况
    4.3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枯落物层持水性分析
        4.3.1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枯落物储量
        4.3.2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枯落物持水特性
    4.4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生物多样性分析
        4.4.1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灌木层生物多样性
        4.4.2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草本层生物多样性
    4.5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负氧离子分析
第五章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生态功能差异分析
    5.1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林分生长情况、生物量、碳储量分析
    5.2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持水性分析
        5.2.1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
        5.2.2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
        5.2.3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土壤水分状况
    5.3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枯落物层持水性分析
        5.3.1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枯落物储量
        5.3.2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枯落物持水特性
    5.4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分析
        5.4.1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灌木层生物多样性
        5.4.2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草本层生物多样性
    5.5 杉木林与杉阔混交林负氧离子分析
第六章 不同龄组杉木林生态功能比较
    6.1 不同龄组杉木林林分生长情况、生物量、碳储量分析
    6.2 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持水性分析
        6.2.1 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物理性质
        6.2.2 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化学性质
        6.2.3 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水分状况
    6.3 不同龄组杉木林枯落物层持水性分析
        6.3.1 不同龄组杉木林枯落物储量
        6.3.2 不同龄组杉木林枯落物持水特性
    6.4 不同龄组杉木林生物多样性分析
        6.4.1 不同龄组杉木林灌木层生物多样性
        6.4.2 不同龄组杉木林草本层生物多样性
    6.5 不同龄组杉木林负氧离子分析
第七章 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7.1 杉木林与阔叶纯林、不同杉阔混交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7.2 不同龄组杉木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南亚热带4种红锥人工林碳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进展
        1.1.1 物理性质
        1.1.2 化学性质
    1.2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
        1.2.1 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概况
        1.2.2 森林土壤碳储量研究概况
    1.3 红锥人工林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的设置及样品采集
        2.2.1.1 样地的设置
        2.2.1.2 乔木层样品的采集
        2.2.1.3 林下植被层样品的采集
        2.2.1.4 枯落物层样品的收集
        2.2.1.5 土壤层样品的采集
        2.2.2 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测定
        2.2.2.1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
        2.2.2.2 土壤全氮的测定
        2.2.2.3 土壤全磷的测定
        2.2.2.4 其他理化性质的测定
        2.2.2.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氮的测定
        2.2.3 生物量的估算
        2.2.3.1 乔木生物量的估算
        2.2.3.2 林下生物量的估算
        2.2.4 碳含量的测定
        2.2.4.1 植物碳含量的测定
        2.2.4.2 土壤碳含量的测定
        2.2.5 碳储量的计算
        2.2.5.1 植物碳储量的计算
        2.2.5.2 土壤碳储量的计算
        2.2.6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人工林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及微生物量差异分析
        3.1.1 各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3.1.2 各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差异
        3.1.3 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相关性分析
    3.2 不同人工林生物量分配
        3.2.1 单株乔木生物量
        3.2.2 乔木层生物量及分配
        3.2.3 林下层生物量及分配
    3.4 不同人工林碳储量分配
        3.4.1 乔木层碳储量分配
        3.4.2 灌木层碳储量分配
        3.4.3 草本层碳储量分配
        3.4.4 枯落物层碳储量分配
        3.4.5 土壤层碳储量分配
        3.4.6 总碳储量分配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川西亚高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土壤碳氮循环关键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进展
        1.2.1 森林类型对生态系统碳氮储量的影响
        1.2.2 森林类型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2.3 森林类型对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1.2.4 森林类型对土壤CH_4和N_2O通量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地貌
    2.2 气候和水文
    2.3 植被和土壤
    2.4 川西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演变历程
    2.5 研究对象
第三章 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3.1 研究方法
        3.1.1 生物量与凋落物量测算
        3.1.2 样品采集、处理与测定
        3.1.3 碳氮储量的计算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被层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3.2.2 土壤层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3.2.3 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森林类型细根生物量、生产量和周转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细根样品的采集
        4.1.2 林分特征和地上生物量
        4.1.3 土壤性质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林型细根性状的比较
        4.2.2 细根生物量的季节动态
        4.2.3 细根性状的垂直变化
        4.2.4 细根性状与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关系
        4.2.5 细根动态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净氮矿化特征
    5.1 研究方法
        5.1.1 样品采集及培养
        5.1.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基本性质
        5.2.2 净氮矿化
        5.2.3 土壤微生物群落
        5.2.4 影响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关键因素
    5.3 讨论
        5.3.1 林型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影响
        5.3.2 净氮矿化速率与非生物因素的关系
        5.3.3 净氮矿化速率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异养呼吸和总硝化速率特征
    6.1 研究方法
        6.1.1 土壤异养呼吸和总硝化速率
        6.1.2 土壤温度和水分
        6.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土壤异养呼吸和总硝化速率
        6.2.2 土壤异养呼吸和总硝化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2.3 土壤异养呼吸和总硝化速率在林型间变异的影响因子
        6.2.4 土壤异养呼吸和总硝化速率的关系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特征
    7.1 研究方法
        7.1.1 土壤温室气体采样测定
        7.1.2 土壤温湿度的测定
        7.1.3 土壤微生物群落
        7.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特征
        7.2.2 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7.2.3 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7.3 讨论
        7.3.1 土壤CO_2通量
        7.3.2 土壤CH_4通量
        7.3.3 土壤N_2O通量
        7.3.4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大气温室气体交换的综合效益
        7.3.5 土壤碳氮转化过程耦合关系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对区域森林恢复措施制定的参考价值
    8.3 创新点和展望
        8.3.1 创新点
        8.3.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D]. 黄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不同间伐强度尾巨桉林下套种乡土树种的成效分析[D]. 黄木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面向水土保育的亚热带人工林多功能及其权衡研究[D]. 周来.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广西不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及组分研究[D]. 宋尊荣.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5]不同混交比例对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生长特性和生物生产力的影响[D]. 黄彩枝. 广西大学, 2019(06)
  • [6]人工纯林和混交林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D]. 巫文香. 广西大学, 2019(06)
  • [7]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及其养分特性研究[D]. 付军. 广西大学, 2019(06)
  • [8]粤北生态公益林区杉木林与其它典型林分生态功能比较研究[D]. 邓厚银. 广西大学, 2019(01)
  • [9]南亚热带4种红锥人工林碳储量研究[D]. 唐靓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10]川西亚高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土壤碳氮循环关键过程[D]. 刘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标签:;  ;  ;  ;  ;  

马尾松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