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玉米高产制约因素及配套技术探讨

覆膜玉米高产制约因素及配套技术探讨

一、地膜覆盖玉米高产制约因素及配套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徐北春[1](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认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闫静琦[3](2020)在《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覆膜增效技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冀西北地区是典型的寒旱区,年降雨量少有效积温低春季冷害频发,水资源短缺及低温是制约该地区春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均隆1213和玉丰613为试验材料,于2018~2019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沙岭子镇农业科学院进行了不同地膜类型(黑色膜和白色膜)、不同覆膜方式(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不同覆膜时间(顶凌覆膜和常规覆膜)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覆膜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水温利用效率及产量效应,进而形成寒旱区覆膜技术。主要研究结果为:(1)通过不同地膜类型试验表明,白色膜比黑色膜、对照农田土壤(0~100cm)含水率分别增加了0.71%,10.63%,土壤(0~20cm)温度分别增加了0.06,1.22℃,水分利用率分别增加了6.25%,16.39%,温度利用率分别增加了5.51%,1.31%;耕层(0-40cm)土壤SRP(溶解性无机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0.70%,33.33%,NH4+-N(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5.82%,20.51%,TP(总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2.10%,16.43%,TN(总氮)含量分别增加了5.61%,7.68%;产量分别增加了5.57%,10.93%。不同颜色地膜均能提高春玉米农田土壤含水量与温度,而白色膜主要增加生育前期(苗期和拔节期)土壤温度,增加生育后期土壤含水量,冀西北地区覆膜效果白色地膜优于黑色地膜。(2)通过不同覆膜方式试验表明,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农田土壤(0~100cm)含水率增加了8.68%,土壤(0~20cm)温度增加了3.33℃,水分利用率增加了6.19%,温度利用率增加了9.94%;耕层(0-40cm)土壤SRP含量增加了21.48%,NH4+-N含量增加了16.27%,TP含量增加了13.94%,TN含量增加了8.31%;产量增加了10.00%。其中白色全膜覆盖比黑色全膜覆盖的增幅高,且对生育前期影响较大,表明冀西北地区全膜覆盖优于半膜覆盖。(3)通过不同覆膜时间试验表明,顶凌覆膜比常规覆膜农田土壤(0~100cm)含水率增加了9.27%,土壤(0~20cm)温度增加了8.48℃,水分利用率增加了28.34%,温度利用率增加了21.18%;耕层(0-40cm)土壤SRP含量增加了17.53%,NH4+-N含量增加了19.95%,TP含量增加了21.58%,TN含量增加了13.09%;产量增加了21.59%。其中白色地膜顶凌覆盖比黑色地膜顶凌覆盖增幅高,且对生育前期影响较大,表明冀西北地区顶凌覆膜优于常规覆膜。总之,通过地膜类型、覆膜方式、覆膜时间对比可见,在冀西北寒旱区应采用白色地膜、全膜覆盖、顶凌覆膜,在杂草较多春季大风天较多的地区可以采用黑色地膜覆盖。

王平[4](2020)在《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新疆棉花面积264.4万公顷,占全国棉花面积的74.3%,棉花总产量511.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3.8%,新疆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但与新疆棉花产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不匹配的是,新疆棉花质量在国际市场仍处于劣势。特别是机采棉迅速发展后,仍沿用手采棉时期以高产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的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没有配套建立,表现在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未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模式仍然以“矮密早丰”模式为主,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程度较低,残膜对棉花质量的影响难题尚未解决。在采收环节由于田间堆放原因导致的棉花二次污染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在加工环节由于机采棉杂质、异性纤维较多,导致籽棉和皮棉的清理次数偏多、棉花纤维长度减短、强度降低、短纤维含量增加和棉结数量比率偏高。以上技术环节的问题是导致新疆棉花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制约着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由于机采棉化学脱叶工序的需要,导新疆棉花生长期缩短、棉花自然吐絮率降低,棉花生产条件劣势更加突出。因此,新疆棉花在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上存在的问题,必然要依靠构建和推广配套的技术集成体系来解决。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新疆棉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探索建立适宜新疆棉花产业现状的配套技术集成体系,发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作用,解决技术集成过程中的评价体系构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通过发放专家意见征询表、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数据和资料,采取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集成体系的不配套是制约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个假设,并运用技术进步、技术集成、快乐植棉和技术变迁等相关理论,对假设进行科学、系统论证。首先对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现状进行分析,并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对比,找出了新疆棉花在质量和技术集成方面存在的差距,分析提出了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观点。通过组织国内棉花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棉区的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单位进行棉花的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对比找出不同棉区间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差异,并检验技术集成和质量的相关性。通过评价结果筛选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并结合美国、澳大利亚和兵团技术集成的经验,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进行优化。通过分析政府宏观层面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对技术集成影响作用,采用TAM框架及理论设计了棉农技术集成采纳意愿分析方案,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棉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出这两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对技术集成的影响程度。最后研究提出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从经济学研究视角,首次在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包含技术集成现状和差距分析、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典型棉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优化、技术集成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以此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系统理论体系。2.在全国范围组织权威专家,构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典型棉区进行了全面评价,实证了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并创新性的对棉花技术集成水平与质量水平进行相关性检验,论证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优化了技术集成的体系,提出了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为新疆棉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了解决方案。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新疆棉花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生产高质量的棉花产品实现高价格和高效益,弥补生产高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劣势,并以此占领世界棉花中高端市场,从而带来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结论二,技术集成体系不配套是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新疆棉花目前处于机采棉的成长阶段,但仍依赖以手采棉的“矮密早丰”、追求产量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棉的技术集成体系尚未建成,从而导致机采棉整体质量较低。技术集成严重制约着新疆棉花质量的提升。结论三,构建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奠定评价基础。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最终确定了包括了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加工技术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结论四,对新疆典型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实证评价,实证了不同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通过对新疆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级单位发放调查问卷,运用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对样点棉区组织实施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并验证了技术集成和质量两个变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实证了技术集成水平是影响棉花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五、优化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是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本研究最终优化构建了包含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和加工技术4个一级技术指标,包含优质棉品种、主栽品种、种植技术等14项二级技术指标,并对二级技术指标内容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赋值。结论六,政府和棉农行为是影响技术集成的关键因素。研究得出政府在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两个方面对技术集成产生影响,棉农对技术集成体系的采纳意愿行为受到年龄、家庭人均纯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论七,确定了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和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确定以“政府主导型”的推广路径,以政府牵头组织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加工企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棉农开展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应用。二是提出了对策建议。新疆棉花产业要建立“高质量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观和产业定位,产品定位于国内高端棉花产品,并建议在目前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制定质量为先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

陈宗政[5](2019)在《寒旱区春玉米覆膜高产及籽粒直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冀西北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典型的寒旱地区,低温、干旱是制约春玉米产量的关键自然因素,机械化水平不高,特别是春玉米收获需要大量人工成本,成为制约春玉米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地膜覆盖是我国寒旱区广泛推广的春玉米增温抗旱栽培技术,地膜种类和覆膜方式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春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进,籽粒直收技术是近年来春玉米节本增效技术的核心。为研究寒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技术体系,以增温抗旱地膜覆盖确保春玉米正常成熟,利用籽粒直收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本文进行地膜类型和覆膜方式对比试验,优选出最佳覆膜方式,再进行春玉米籽粒直收品种筛选及效果评估,建立寒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地膜类型及覆膜方式均能提高春玉米农田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进而提高春玉米产量。黑色全膜覆盖春玉米农田土壤年均含水率比对照增加2.47%,土壤温度增加0.61℃,产量增加99.5kg;白色全膜覆盖春玉米农田土壤年均含水率比对照增加2.44%,土壤温度增加0.69℃,产量增加226.9kg。全膜覆盖增温和保水性能显着高于半膜覆盖,黑色全膜覆盖对春玉米农田土壤保水作用高于白色全膜覆盖,但黑色地膜主要是增加春玉米生育前期(苗期和拔节期)土壤含水率,以及主要是增加土壤0-4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白色全膜覆盖对玉米生育后期土壤含水率增加效果和深层土壤含水率增加效果高于黑色地膜。白色地膜比黑色地膜增温效果好,白色地膜主要增加春玉米苗期土壤温度,黑色地膜主要增加春玉米后期土壤温度。但是黑色全膜覆盖春玉米根冠比较小,由于寒旱区秋季风力较大,以及籽粒直收对春玉米抗倒伏性的要求,该区域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选用白色地膜全膜覆盖技术。(2)适宜籽粒直收的品种筛选:根据本次对田丰118、中单2996、正成018、瑞美216、中玉9号五个品种的筛选试验,通过籽粒脱水速率和籽粒含水量的测定,收获时田丰118含水量为28%,未达到籽粒直收的要求(21%25%),其他4个品种含水量均达到籽粒直收的要求,根据穗长、穗粗、穗部下垂、开口松紧等穗部性状比较,中玉9号和瑞美216适宜籽粒直收;根据春玉米生长性状穗位高、株高、茎粗、叶面积等指标的比较,田丰118、瑞美216适宜籽粒直收。通过机械籽粒直收过程中落籽率、破碎率、杂质率、落穗率等指标的综合评价正成018、瑞美216适宜本区域籽粒直收。综合产量、生长性状、机收性状等指标比较可见,正成018、中玉9号及瑞美216为本区域可以推广的籽粒直收品种。根据产量和人工成本核算通过机械化籽粒直收可以比人工收获节省138元/亩。可见本区域可以大面积推广白色全膜覆盖籽粒直收技术。

孙东宝[6](2017)在《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方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该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和土壤供肥不足等资源条件限制,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虽然在过去的多年中作物产量大幅提升,但是该区域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提升空间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北方旱作区1970-2015年开展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合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1980-2015年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平均为3902 kg/ha和7785 kg/ha,WUE平均为11.6 kg/ha.mm和19.1 kg/ha.mm,NUE平均为30.7%和35.1%。1980s至今,小麦、玉米的产量和WUE大幅提高。与1980s相比,2011-2015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60.2%和54.5%,WUE分别提高了 37.0%和70.5%。1980-2015年,小麦和玉米NU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00s和1990s达到最高。小麦产量和WUE随着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和WUE在年降水量<350 mm区域显着降低,其它区域差异不显着。小麦和玉米的NUE均在年降水量550-650 mm区域显着高于其它降水区域。小麦和玉米的PFP-N和PFP-P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2)1980s以来,北方旱作区降水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产量和WUE的提高不利。化肥投入量的大幅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驱动了作物产量和WUE提高。但是施肥量的增加导致了作物PFP和NUE的降低。作物产量、WUE和NUE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受ET影响,尤其是小麦。不同区域化肥投入和土壤供肥能力的不均衡也导致了作物产量的差异。(3)栽培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作物产量和WUE提升的重要因素。1980s至今,技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分别为19.1%和18.2%、对WUE的贡献均为15.3%。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技术对作物产量和WUE的贡献份额降低。技术对小麦和玉米NUE的贡献则随着年代和降水量的增加呈显着升高的趋势。从单项技术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深松、平衡施肥等技术均对作物产量和WUE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且多数技术在降水较低区域更优。(4)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高产分别为6823 kg/ha和13149 kg/ha,平均产量分别为高产的的48.4%和53.4%,仍有1倍的提升空间。小麦和玉米WUE最大可实现20.4 kg/ha.mm和34.2 kg/ha.mm。造成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水不足、肥料投入偏低、土壤供肥能力差以及技术应用率低。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协调水肥关系、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加强技术应用是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

王学荣[7](2014)在《玉米品种和栽培措施在山西玉米高产创建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是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时,随着山西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玉米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成为全省粮食单产发展潜力最高的农作物。但是,从各玉米生态区的自然条件分析发现,干旱、土壤贫瘠、叶斑病等因素为限制当地玉米生产发展的常见因素。其中,干旱是限制玉米发展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在一些玉米生态区,玉米高产中品种选用的不适应、栽培技术措施不配套或不合理等原因,致使优种增产潜力未能充分挖掘,制约着玉米产业的发展。本研究采用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影响玉米高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旨在通过分析、总结适宜山西省玉米栽培优化模式的推广,为进一步挖掘山西玉米增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近年来,主推玉米高产品种具有区域性限制,玉米高产品种不可能在所有玉米生态区大面积推广而取得与生产试验相同的产量。2、良种与良法必须配套,一个高产品种,必须有相应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才能获得较高产量。3、山西在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和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土壤肥力和合理密植同等重要,而且土壤肥力是提高密植的前提和基础。4、在山西推广地膜覆盖取得成效的情况下,推广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尤其是农家肥)、土壤深松整地作业、免耕或少耕、全程机械化操作(播种、施肥、中耕,化控、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统防统治)、适时晚收等综合栽培管理技术是玉米高产的重点工作。以二增(增肥、合理增密)为核心,改稀植大穗型品种为耐密型品种、改等行距为宽窄行种植、改盲目施肥为测土配方分次施肥、改人工作业为全程机械化作业、改提早收获为适时晚收、改收获后秸秆焚烧为秸秆粉碎还田,即在山西玉米高产区域推广“二增六改”综合栽培管理技术。在山西玉米种植土壤条件较差的区域,重点推广少耕穴灌聚肥节水、地膜或秸秆覆盖蓄水保墒培肥技术。

王婧[8](2012)在《黄河上中游盐渍土农业高效利用技术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调研、分析黄河上中游主要盐渍区盐渍土资源数量、利用特征、利用潜力与农业利用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以河套灌区为例,采用试验实证、调查研究、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盐渍土资源农业高效利用实用单项技术的研究与筛选,提出了新的集成技术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立盐渍化耕地高效安全与可持续利用管理体系。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明确黄河上中游盐渍土主要分布在河套、青铜峡、卫宁、白银-兰州四大盐渍区,并分析了各区盐渍土资源的数量与利用特征;2、以开发利用需求、广度、深度潜力为指标分析了区域盐渍土开发利用潜力,结论是青铜峡盐渍区>卫宁盐渍区>河套盐渍区>兰州-白银盐渍区;3、通过盐渍区农业生产盐害机理与区域技术现状分析,明确黄河上中游盐渍区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环节为控盐抑盐技术、促苗保苗技术、壮苗壮株技术、调盐高产技术;4、根据盐渍土资源农业高效利用实用单项技术的研究与筛选结果,针对不同程度盐渍土提出了“上膜下秸”技术模式、优化施肥调盐技术模式、高效套作技术模式等新的集成技术模式;5、盐渍区应根据盐渍化程度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轻度盐渍区和脱盐区可采用多种经营高产高效优质模式,中度盐渍区可采用控盐高产高效模式,重度盐渍区可采用特色高效模式。

孙跃武[9](2011)在《山西省玉米生产技术演替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玉米在山西粮食和饲料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山西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水平直接影响到全省粮食产量的高低。玉米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剖析山西省玉米发展中生产技术的演替,揭示不同生产技术在玉米增产中的效果及其对玉米生产发展的贡献,本研究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建国以来山西省玉米生产发展的分析表明:在61年的山西省玉米生产总产构成中,单产提高对玉米总产提高的因素占31.97%,播种面积的变化对玉米总产的影响占68.03%,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对总产增加的影响是提高单产的2.13倍。2.根据山西主要玉米推广品种的变化情况,山西省玉米生产已经进行过6次品种更换,玉米经历了由农家种,引进常规品种,到双交杂交种、三交种,再到单交种的三次重大技术演变历程,这三次转变,为玉米增产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3.山西省玉米生产的发展,种植区域的扩大,单产水平的提高与玉米生产与种植技术的革新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化肥及配方施肥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生物覆盖栽培技术、玉米高密栽培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等的发展和采用,极大地促进了山西省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进而形成了一批适合山西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玉米优质、高产、多抗的栽培技术模式,推动了山西省玉米生产的发展。4.解放以来,山西省在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方面,采取了玉米产业带和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品种更换、地膜覆盖和增加种植密度等栽培技术的推广,开展了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玉米丰产增粮计划,选择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一批玉米丰产方,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极大地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5.在玉米播种面积难以扩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优良玉米品种对单产提高的关键作用是增加玉米总产量的重要措施,培育适应不同生态类型区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特别是适应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抗病、抗旱品种,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操作的穗位整齐、灌浆后期脱水快的玉米品种,是玉米生产对品种的要求。进一步研究高效、低投入的玉米覆盖栽培新技术,提高玉米生产的集约化和机械化水平,推广精量机播,扩大机收面积,是提高玉米生产效率的关键。

王小娟,和亮[10](2011)在《浅析山西玉米生产问题及解决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制约因素、发展潜力和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二、地膜覆盖玉米高产制约因素及配套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膜覆盖玉米高产制约因素及配套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评述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1.3.5 相关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清洁生产
        2.1.2 农业清洁生产
        2.1.3 农业技术扩散
        2.1.4 农户异质性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2.2.1 研究范围
        2.2.2 研究对象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技术扩散理论
        2.3.3 信息扩散理论
        2.3.4 社会网络理论
        2.3.5 系统工程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4.1.1 研究假说
        4.1.2 模型设定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样本分析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5.1.1 研究假说
        5.1.2 模型设定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样本分析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覆膜增效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区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仪器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土壤水分含量
        2.4.2 表层土壤温度
        2.4.3 土壤养分含量
        2.4.4 生长指标及干物质积累量
        2.4.5 玉米生理指标
        2.4.6 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
        2.4.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4.8 水温利用效率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结果
    3.1 寒旱区春玉米增效地膜类型研究
        3.1.1 不同地膜类型对土壤水温垂向分布的影响
        3.1.2 不同地膜类型对全生育期耕层(0~40cm)土壤营养的影响
        3.1.3 不同地膜类型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1.4 不同地膜类型对植株生理指标的影响
        3.1.5 不同地膜类型对植株穗位叶光合指标的影响
        3.1.6 不同地膜类型对产量构成因素及水温利用效率的影响
    3.2 寒旱区春玉米增效覆膜方式研究
        3.2.1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温垂向分布的影响
        3.2.2 不同覆膜方式对耕层(0~40cm)土壤营养的影响
        3.2.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2.4 不同覆膜方式对植株生理指标的影响
        3.2.5 不同覆膜方式对植株穗位叶光合指标的影响
        3.2.6 不用覆膜方式对产量构成因素及水温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寒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覆膜时间研究
        3.3.1 不同覆膜时间对土壤水温垂向分布的影响
        3.3.2 不同覆膜时间对全生育期耕层(0~40cm)土壤营养的影响
        3.3.3 不同覆膜时间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3.4 不同覆膜时间对穗位叶SPAD值的影响
        3.3.5 不同覆膜时间对产量构成因素及水温利用效率的影响
讨论
    4.1 春玉米地膜覆盖模式增温提水增产机制
    4.2 寒旱区春玉米覆膜模式
    4.3 覆膜技术研究对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1.2.2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研究
        1.2.3 农业技术集成的相关研究
        1.2.4 农业技术集成与质量关系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机采棉
        2.1.2 高质量发展
        2.1.3 农业高质量发展
        2.1.4 技术集成
    2.2 理论基础
        2.2.1 技术进步理论
        2.2.2 技术集成理论
        2.2.3 快乐植棉理论
        2.2.4 技术变迁理论
第三章 新疆棉花质量与技术集成现状
    3.1 新疆棉花产业概况
    3.2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3.2.1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3.2.2 新疆棉花提质增效现状
    3.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
        3.3.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阶段和特点
        3.3.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分析
    3.4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3.4.1 美国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3.4.2 澳大利亚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3.4.3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3.5 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对比差距的解决思路
    3.6 小结
第四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
    4.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选取
        4.1.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选取
    4.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
        4.2.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备选指标的考量
        4.2.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权威专家的选定
        4.2.3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的筛选
    4.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构造判断矩阵
        4.3.2 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4.4 小结
第五章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
    5.1 新疆典型棉区样点选择与调查问卷设计
        5.1.1 典型棉区样点选择
        5.1.2 调查问卷设计
    5.2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5.2.1 技术集成标准值与计分方法确定
        5.2.2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5.3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5.3.1 质量指标的确定与数据来源
        5.3.2 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5.4 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与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5.4.1 技术集成与质量的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5.4.2 技术集成与质量相关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优化
    6.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与方法
        6.1.1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
        6.1.2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方法
    6.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筛选
        6.2.1 技术集成体系指标筛选的样点单位选择
        6.2.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筛选
    6.3 新疆技术集成体系优化的经验借鉴
        6.3.1 国外棉花主产国的经验借鉴
        6.3.2 新疆兵团的实践经验借鉴
    6.4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优化
        6.4.1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构架优化
        6.4.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优化
    6.5 小结
第七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影响因素的选定
    7.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政府层面影响分析
        7.2.1 产业定位的影响分析
        7.2.2 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7.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棉农采纳意愿影响分析
        7.3.1 TAM框架及理论分析
        7.3.2 棉农采纳意愿的概念框架
        7.3.3 棉农采纳意愿的研究方法
        7.3.4 棉农采纳意愿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7.3.5 棉农采纳意愿的分析结论
    7.4 小结
第八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与对策建议
    8.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
        8.1.1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路径
        8.1.2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的具体措施
    8.2 对策建议
        8.2.1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观
        8.2.2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
        8.2.3 建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措施
    8.3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国内咨询专家名单
附录二: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三: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四: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表
附录五: 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六: 棉花技术集成农户需求与采纳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七: 全文图示及表格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寒旱区春玉米覆膜高产及籽粒直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春玉米栽培现状
        1.1.1 全国春玉米栽培现状
        1.1.2 河北省春玉米栽培现状
        1.1.3 冀西北春玉米栽培现状
    1.2 春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地膜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1.2.2 春玉米覆膜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1.2.3 春玉米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
    1.3 春玉米籽粒直收技术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春玉米籽粒直收技术研究现状
        1.3.2 春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1.3.3 春玉米籽粒直收技术发展方向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试验方案
        2.2.1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节水增温栽培技术研究
        2.2.2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籽粒直收品种筛选研究
    2.3 试验仪器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1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节水增温栽培技术研究
        2.4.2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籽粒直收品种筛选研究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3.1.1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1.2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1.3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生长指标的影响
        3.1.4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3.1.5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穗部性状的影响
        3.1.6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3.1.7 不同覆膜方式下产量与土壤年均水分、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3.2 寒旱区春玉米全膜覆盖机械化籽粒直收品种筛选
        3.2.1 春玉米不同品种生育指标比较
        3.2.2 春玉米不同品种生长后期籽粒脱水速率比较
        3.2.3 春玉米不同品种穗部性状的比较
        3.2.4 春玉米不同品种机械化籽粒直收效果评价
        3.2.5 春玉米不同品种产量的比较
        3.2.6 河北省寒旱区春玉米籽粒直收经济效益评估
第四章 讨论
    4.1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节水提温覆膜栽培技术
    4.2 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高产增效籽粒直收技术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WUE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提升潜力与途径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3 结果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7.1 综合讨论
    7.2 主要结论
    7.3 研究展望
    7.4 本论文的特色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文章数据来源文献
作者简介

(7)玉米品种和栽培措施在山西玉米高产创建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范围的界定
        1.1.1 玉米高产创建
        1.1.2 玉米品种和栽培措施
    1.2 玉米高产研究动态
        1.2.1 我国玉米高产情况
        1.2.2 世界主要玉米生产国高产情况
    1.3 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1.3.1 选题的意义
        1.3.2 选题的目的
第二章 山西玉米产业分布情况
    2.1 生态条件及种植区划类型
        2.1.1 生态区域条件
        2.1.2 种植区划
    2.2 种植区划的发展过程
    2.3 山西玉米生态现行区划
        2.3.1 玉米春播特早熟区
        2.3.2 玉米春播早熟区
        2.3.3 玉米春播中晚熟区
        2.3.4 夏播中早熟玉米区
    2.4 耕地土壤情况
第三章 玉米高产创建中玉米品种和栽培措施分析
    3.1 山西玉米生产情况
    3.2 山西玉米生态区高产创建情况
        3.2.1 玉米春播特早熟区高产情况及效果
        3.2.2 玉米春播早熟区高产情况及效果
        3.2.3 玉米春播中晚熟区高产情况及效果
        3.2.4 玉米夏播中早熟区高产情况及效果
    3.3 效果分析
        3.3.1 推广示范优良品种
        3.3.2 推广配套高产技术
        3.3.3 科技的进步作用
    3.4 玉米高产创建中存在的问题
        3.4.1 玉米高产的区域限制
        3.4.2 品种选用的不适应
        3.4.3 水份管理技术不到位
第四章 山西玉米高产创建的发展对策措施
    4.0 玉米高产理论
        4.0.1 建立高光效基础群体原则
        4.0.2 控制植株群体沿着生物学轨道发展
        4.0.3 提高干物质生产的能力
    4.1 玉米高产创建的产量与损失估计
        4.1.1 玉米高产创建产量的估计
        4.1.2 玉米高产创建产量的损失估计
    4.2 高产玉米品种培育
        4.2.1 玉米种质弱点
        4.2.2 发展策略与对策措施
    4.3 土壤培肥管理
        4.3.1 土壤肥力不足
        4.3.2 发展策略与对策措施
    4.4 综合栽培管理
        4.4.1 栽培管理粗放
        4.4.2 发展策略与对策措施
    4.5 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5.2.2 加快玉米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工作力度
        5.2.3 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黄河上中游盐渍土农业高效利用技术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盐渍土农业高效利用研究概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盐渍区农作制度研究与评述
    1.3 盐渍土水盐肥联合调控规律及管理研究与评述
    1.4 盐渍土农业高效利用模式与改良技术研究与评述
    1.5 盐渍土农业盐害与模式评价研究与评述
    1.6 本文研究简介
    1.7 本研究试验简介
第二章 黄河上中游区盐渍土资源现状与农业利用潜力
    2.1 黄河上中游主要盐渍区与盐渍土资源现状
    2.2 黄河上中游区盐渍土的发生与演变
    2.3 黄河上中游区农田水盐平衡
    2.4 黄河上中游地区盐渍土资源农业开发利用潜力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黄河上中游区盐渍土农业生产问题与关键技术研究
    3.1 黄河上中游区盐渍土资源农业利用特征
    3.2 黄河上中游区盐渍土农业利用技术现状
    3.3 黄河上中游区盐渍土农业生产主要问题研究
    3.4 黄河上中游盐渍土农业生产关键技术与新技术需求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河套盐渍区盐渍土农业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筛选
    4.1 研究区域与盐渍土利用现状
    4.2 河套盐渍区耕作控盐技术的研究与筛选
    4.3 河套盐渍区盐渍土肥盐高效调控技术的研究与筛选
    4.4 河套盐渍区盐渍土耐盐食葵品种筛选研究
    4.5 河套盐渍区节水灌溉控盐技术的研究与筛选
    4.6 河套盐渍区盐渍土调理剂与抗盐碱专用肥产品筛选研究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河套盐渍区盐渍土农业利用技术模式的筛选、优化与集成
    5.1 河套盐渍区高效套作技术模式的调研与筛选
    5.2 河套盐渍区“上膜下秸”模式的研究与集成
    5.3 河套盐渍区优化施肥调盐模式的研究与集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盐渍土资源高效安全与可持续利用管理体系的研究和建立
    6.1 黄河上中游盐渍区农业耐盐高效种植结构调整
    6.2 区域盐渍土农业发展模式
    6.3 区域配套技术方案构建
    6.4 黄河上中游地区盐渍化耕地农业利用标准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博士后个人简历
博士生与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永久通信地址
附件

(9)山西省玉米生产技术演替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山西省玉米生产的发展
        1.2.2 山西省玉米生产中的品种演替
        1.2.3 山西省玉米生产中的技术演替
        1.2.4 山西省玉米生产的措施及效益分析
        1.2.5 山西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山西省玉米生产发展的历程
    2.1 山西省玉米种植面积的年际变化
    2.2 山西省玉米生产单产的年际变化
    2.3 山西省玉米总产量的年际变化
    2.4 山西省玉米生产发展的变化规律
第三章 山西省玉米生产的品种演替
    3.1 第一次品种更换(1950-1957 年)
        3.1.1 品种更换特点
        3.1.2 品种更换效益
    3.2 第二品种更换(1958-1967 年)
        3.2.1 品种更换特点
        3.2.2 品种更换效益
    3.3 第三次品种更换(1968-1977 年)
        3.3.1 品种更换特点
        3.3.2 品种更换效益
    3.4 第四次品种更换(1978-1989 年)
        3.4.1 品种更换特点
        3.4.2 品种更换效益
    3.5 第五次品种更换(1990-1996 年)
        3.5.1 品种更换特点
        3.5.2 品种更换效益
    3.6 第六次品种更换(1997-2010 年)
第四章 山西省玉米生产的技术演替
    4.1 限制山西省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4.1.1 高寒山区积温不足,低温冷害影响严重
        4.1.2 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玉米生产的高产和稳产
    4.2 山西省玉米生产技术的演替
        4.2.1 传统玉米栽培技术的革新
        4.2.2 化学肥料及其使用技术的改进
        4.2.3 地膜覆盖技术
        4.2.4 生物覆盖技术
        4.2.5 玉米高密栽培技术生物覆盖技术的采用
        4.2.6 农业机械化技术
        4.2.7 组装集成玉米栽培配套技术
第五章 山西省玉米生产发展措施及效果分析
    5.1 玉米产业带建设及效益分析
    5.2 推广抗病、紧凑型、多用途玉米品种
    5.3 采用覆盖技术,扩大种植区域
        5.3.1 扩大地膜覆盖,突破自然资源制约
        5.3.2 实施秸秆生物覆盖,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
    5.4 山西省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项目
    5.5 粮食高产创建与玉米丰产方建设
    5.6 现代农业玉米丰产方
    5.7 郑庄村发展玉米规模种植模式
    5.8 种粮大户盐碱地改良模式
        5.8.1 朔州市发展玉米生产模式
第六章 山西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6.1 玉米新品种的发展趋势
    6.2 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浅析山西玉米生产问题及解决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西省玉米生产的现状
    (一) 粮食作物结构的变化。
    (二) 玉米生产情况。
    (三) 玉米生产技术推广情况。
    (四) 新品种技术配套示范情况。
二、玉米生产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 自然资源
        1. 水资源。
        2. 土地资源。
        3. 热量资源。
    (二) 农业生产设施。
    (三) 农业生产灾害风险。
    (四) 农业科技。
三、玉米生产发展的潜力分析
    (一) 耕地潜力。
    (二) 结构调整。
    (三) 生产技术。
    (四) 防灾减灾。
    (五) 加工与转化。
四、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抗灾能力不强, 粮食生产能力低而不稳。
    (二) 耕地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三) 生产成本较高, 种粮比较效益下降。
五、几点建议

四、地膜覆盖玉米高产制约因素及配套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覆膜增效技术模式研究[D]. 闫静琦.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D]. 王平. 石河子大学, 2020(04)
  • [5]寒旱区春玉米覆膜高产及籽粒直收技术研究[D]. 陈宗政. 河北北方学院, 2019(01)
  • [6]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 孙东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7]玉米品种和栽培措施在山西玉米高产创建中的作用研究[D]. 王学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8]黄河上中游盐渍土农业高效利用技术与模式研究[D]. 王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2)
  • [9]山西省玉米生产技术演替及发展趋势[D]. 孙跃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10]浅析山西玉米生产问题及解决建议[J]. 王小娟,和亮. 山西农经, 2011(01)

标签:;  ;  ;  ;  ;  

覆膜玉米高产制约因素及配套技术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