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越剧歌唱比赛在杭州举行

全国越剧歌唱比赛在杭州举行

一、全国越剧演唱大赛在杭州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江爱华[1](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提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谢安民[2](2020)在《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世纪以来,农村文化礼堂的兴起是乡村社会公共生活的最为显眼的变化。它起初是浙江北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发行为,十八大前后被浙江、河南、湖北等省在属地农村推广,2019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一项乡村治理国家政策。在此过程中,礼堂建设主体事实上一直是新乡贤。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可,文化礼堂乃是当下最重要的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但是,就其形成机制而言,已有研究往往与政府宣传策略一致强调普通村民的行为意义,而无视或者低估了乡村精英的参与作用。它们也未看到乡村精英内部互动关系对礼堂公共空间的直接影响,也即后者产生于既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下。基于浙江省新乡贤参与礼堂建设案例,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本世纪以来的乡村精英角色、乡村治理格局的变迁如何影响了乡村公共空间的生产?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构建,是乡村治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多数学者使用广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抽象的人。有关研究因为过于空泛,不太具有现实分析力。少数学者使用了狭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各种乡村行动者。但是,这些研究对于乡村精英作为公共领域行动者的动机及意义分析都不太明确。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乡村公共空间总是直接形成于一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中。在大多数研究中,本世纪乡村治理格局总体上仍被归为改革后的乡政村治模式。其结果是,忽略了乡村两级多种治理主体之间的交错关系。有少数学者试图避免这种简化倾向,转而认为近二十年时期形成了新双轨政治模式。然而,实际上仍未根本摆脱乡政村治论的影响。当然,这些文献包含的乡村精英角色分析,正是探讨乡村治理格局之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关系的核心内容。乡村精英研究一般存在三种视角:国家附属论、国家与社会中介论和地方精英能动论。对于新乡贤这一新兴乡村精英研究的主流视角相当于中介论。实际上,能动论更为符合近年来新乡贤的去国家化的命名及其实际的治理主导者形象。本研究运用“地方精英能动论”、“双轨治理”和“交往型公共领域”框架,分析本世纪以来新乡贤动员地方文化和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确认其在乡村治理格局中的公共权威,主导构建新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过程。在乡村礼堂建设过程中,新乡贤总体上相对于基层政府官员属于交往行动者,但是相对于普通村民较多扮演了策略行动者的角色。在新乡贤群体内部,村两委干部相当于策略行动者,乡村文化人、老党员、老干部和经济能人等相当于交往行动者,他们之间是一种策略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对于乡村治理格局,进而对乡村公共空间的起承转落有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资料为浙江政府官方评选的省市两级、两届“最美文化礼堂人”共126人的事迹介绍材料,他们包括村干部、乡村文化人、退休或在职教师、退休干部、经济能人、志愿者等。本研究还使用了笔者在浙江文化礼堂发源地A县的4个村庄的田野调研资料,以及二手收集的浙东南H县的6个村庄资料。本研究认为,新乡贤乃是与传统士绅相似的非正式的能动性的乡村精英,他们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复合双轨”中的公共权威。在政府规划乡村礼堂建设机遇下,新乡贤主要出于个人自身文化需求、村庄治理诉求和宗族吸引等,全面参与了乡村礼堂的规划、筹资和设计的各个过程,并将其构建为自身群体的文化交往的公共空间,为其文化权威的建树奠定了物质性和组织性基础。这种公共空间具有泛文化的特征,可称之为“新乡贤交往空间”。它是指处于基层政府与普通村民之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其中,新乡贤占据了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并从基层政府和普通村民两边获取象征性或实质性的文化认同。这种公共空间形式上表现为政府和村民的中介领域,但是在根本上仅代表新乡贤自身。目前,“新乡贤交往空间”发展还不充分,它既受基层政府外部支持,又受其控制,更主要的是,它为新乡贤群体内部权力关系所限制。然而,它有可能丰富未来乡村社会的非正式治理制度。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是阐明了“新乡贤交往空间”兴起的社会本质,论证了其赖以形成的“双轨治理”的直接条件和“精英能动”的根本条件,为在乡村社会中调适经典公共领域理论提供了个案。本文的“新乡贤交往空间”明显不同于国内农村研究中的以普通村民为主体的“公共空间”,而与海外中国研究中的“文化网络”、“士绅社会”有所相似。不过,新乡贤交往空间并不拥有“士绅社会”的特权功能,而更多地是文化性公共空间,它是当代乡村“文化网络”的组成部分,存在一定的乡村社会有效治理潜力。“新乡贤交往空间”有别于西方社会实际存在的“宰制型公共领域”,也不是规范意义上的“自由型公共领域”,而是“教化型公共领域”。这些发现,使得本研究同时具有为实现乡村治理振兴提供借鉴的现实意义。

徐靖芮[3](2018)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结构网络 ——基于杭州市上城区的个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试图以社会网络分析的范式考察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的实践结构。在中国当前文化发展脉络下,文化作为合理化治理工具,表现于官方文化政策论述,同时又在官方与民间的互动过程中深入影响着个体到共同体之间不同的文化思维与应对政策的态度。然而在硬软件仍依赖政府、机构资源的情况下,更需考察公共资源分配与联结的有效性,重新描述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同位置的多元行动者及各行动者在关系中拥有的资源、技术、理性和思维。研究范式层面,在当代中国公共行政与管理领域,公共文化服务依旧是一个意义变动、建构中的词汇。“公共文化服务”在各项研究中除来自“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衍伸,就其内容而言则吸纳了文化政策、政治经济学、文化政治等等,其概念发散性源于文化作为意义生产机制,如何处理其主体性的问题,即“文化”与“公共服务”的交互关系面临方法论及学科疆界的重划议题。在此语境下,研究创新性地使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通过描绘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构网络与行动者网络图,探究谁是最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行动者及其影响力来源,并利用文化参与来回应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性内涵。在政府行动者网络中,利用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话语内容作为各行动者节点权力和财政资源分类分配结构的呈现方式,在公共文化机构的行动者网络中,利用地理空间的机构变迁和组织资源宽裕作为各行动者节点关系的重要定义,在公众行动者网络中,通过公众的文化参与测量、焦点小组的编码模型和小世界网络形式,来进一步比较公共性视角下的网络结构与文化性视角下的网络结构的区隔,最终归纳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结构网络特征如下:第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实践是一个形成“层级内卷-网络”并由此结构所驱动的过程,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依靠层级结构的流动性成为整体网络的权力核心。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实践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公众”的行动结构网络,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并不以单独的形式存在,政府也不是整个结构的完全主导者,而是一种由层级权力所形成的资源权力结构。它并非一个恒定的、经常性的主体结构,而是一种不断流动的结构,这种流动结构镶嵌于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的政策重点与其边界、层级权限、专项资金财政激励和政策主题动员之中。所呈现于网络中的,是强调在地文化特色的“重大节庆及指令性群众文化活动”在公共文化服务各类服务事项中的网络核心位置以及区级以下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对层级结构的依赖、相对凝聚和联结的结构特征。这一结构将上城区自建国以来不间断的、完善的以区、街道、社区为层级划分的清晰明确的三级文化网络和文化参与传统续写和强化,并从历时性上强化了区级层面对整体网络越来越强的联结作用。这种层级结构内嵌至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行动者结构中,通过标准化建设、主题活动、在地化文化彰显、资源整合、产业支持等层级化的实施过程,塑造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能范围和服务内容,并进一步与公众产生关联。第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合法性、社会绩效和市场导向驱动下的资源宽裕结构是整体网络的资源流动核心,并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逐渐显露出越来越关键的意义。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实践权力逐步通过公共资源的方式转移到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位置,不仅是政府规划的执行载体,更是地方公共文化的知识传递者与行动启动者,透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相关的政策规划被诠释和推动,对基层政府而言,也有了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议程的协助和着力对象,对公众而言,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则是政府认知和公共文化服务认知的重要来源。它在结构中的影响力镶嵌于在地社群,并受到自身机构性质、市场导向回应、政府规划及资源宽裕程度的影响,加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想象与服务实践的视野因素,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由实践主体认知、政府规划执行和在地文化关系的多重影响下,依据宽裕资源的吸附性质所决定的行动者。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历时性趋势之下呈现出对内卷层级结构和公共资源的依赖,表现在网络特征上为已吸附性宽裕资源占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单位在网络中占据最为核心的位置,网络资源和资讯的获取能力都更高,并对上城区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影响力更大,其中配合行政命令的主题活动及支出作为已吸附宽裕资源重要来源,在保障机构合法性和自上而下政策动员重要的政策工具层面已从公共文化服务内卷到政策系统之中,成为公共文化机构与行政主管部门最强有力的纽带形式。第三,公众公共文化服务参与的内卷化行动机制是整体网络的互动反馈核心。上城区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参与作为文化参与的一部分,本质是动机-认知-偏好-行为的持续性行动机制,居民的行动者位置则由日常生活和文化参与机制塑造,赋予了此结构的行动正当性,并以此决定了其意义。在这一机制中,人口特征与群体诉求决定其参与动机,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认知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形成参与偏好,而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配置则构成最终的行为,公众能否产生持续不断的公共文化服务参与行为,需要在群体诉求和公共文化服务认知中获取,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能否与周边文化生活圈共同构成个体的文化空间,对公众是否不参加某类活动构成障碍因素。上城区公众的文化参与群体诉求目前集中于由年龄和在地文化资源两类纽带联结而成的认同,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知已内卷化为自上而下的层级供给结构并将其本质视为社区活动而非文化活动。这类认知与上述政府行动者所构成的流动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安排以及机构行动者所构成的已吸附性资源积累与合法性维护密切相关,共同催生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众体验与文化参与本质相疏离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应自下而上的传递扩散。这种文化参与机制的形成是自上而下公共文化服务重要的积累因素,并非简单的文化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和个性化服务提供的市场机制逻辑。

杨志敏[4](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赵雅琴[5](2016)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1978年以来昆剧的复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1978年以来的昆剧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复兴之路,分析其复兴之由,总结成就,指出不足,探究面向未来的昆剧保护之策。新时期昆剧的复兴之路,以中国首届昆剧艺术节2000年3月31日在昆山和苏州举行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因全社会深感中国大大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目光被外界吸引,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商品经济开始发力,快餐文化迅猛发展。电视机进入普通家庭,电视剧成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互联网兴起,新的娱乐样式层出不穷,处于颓势既久的昆剧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主要表现在昆剧观众大批流失,票房严重滑落,为数本来就很少的专业昆剧院团运转困难,创作与表演人才青黄不接,创作与演出活动疲弱,昆剧进一步淡出人们的视野。后期,最重大的事件是2001年5月昆剧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认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大大提升了昆剧的地位,我国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包括昆剧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致力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昆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国家层面的“昆剧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植工程”得以立项、实施,创作与演出及交流活动远比过去活跃,除了六大专业昆剧院团之外,分布在全国多地的数十个昆剧剧社(曲社)也成为昆剧传承的重要力量,白先勇等知名人士筹措民间资金,联合两岸三地的力量,打造影响广泛的昆剧“青春版”,昆剧的生存境遇有了明显改善,国际影响扩大,对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吸附力增强。《中国昆剧大辞典》《昆剧演出史稿》、“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等大批重要成果出版,主流媒体对昆剧的推介远比前期有力,昆剧复兴的舆论环境大为改善。但艺术精神的蜕变、保守体制的惯性、传统文脉的断裂、现代传媒的冲击形成的危机仍未解除。昆剧的复兴之因有二。其一,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经济腾飞,国力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提升,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大为增强,全社会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逐步提高,昆剧复兴不仅有了良好的政治、文化语境,也有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其二,昆剧进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大大提升了昆剧的地位,提振了国人复兴昆剧的信心,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扶植昆剧,昆剧专业院团的活力增强,包含台湾同胞在内的社会有识之士积极支持昆剧复兴,昆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纯依赖政府投入生存的窘境。昆剧复兴取得了较高成就。从剧目建设来看,为应对新时期的危机与挑战,昆剧界人士努力适应现代剧场、多媒体和新观众的需要,复排了大量的传统经典剧目(大多经过不同程度的改编),如《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窦娥冤》《单刀会》《西厢记》《琵琶记》《续琵琶》《金钗记》《白兔记》《牡丹亭》《南柯记》《玉簪记》《红梅记》《十五贯》《桃花扇》《长生殿》等,这对昆剧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昆剧技艺的传承、人才培养等都必须通过经典剧目的传承来实现,观众的培养也主要依靠传统经典剧目的经常性演出。大批传统经典剧目的复排,大体贯彻“整旧如旧”或“传统为体,现代为用”的原则,注意保持昆剧的本质特征,承担了昆剧传承与保护的历史重任。此外,根据传统剧目改编的新剧目也有不少,如《一片桃花红》《公孙子都》《百花公主》《西施》《乔小青》《十面埋伏》《景阳钟》等,其中,《公孙子都》《景阳钟》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昆剧的传承与保护开辟了新路。还有不少新编古代戏,如《班昭》《李清照》《范蠡与西施》《大将军韩信》《孟姜女》《董小宛》《红楼梦》《春江花月夜》等,其中,《班昭》《李清照》《红楼梦》的影响较大,无论在昆剧文学和昆剧舞台呈现上,都进行了大胆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还有新编现代戏,如《陶然情》《爱无疆》《旧京绝唱》《伤逝》等以及跨文化改编昆剧《图雅雷玛》等。对昆剧现代戏和跨文化改编学界一直存有争议,这些剧目力图拓宽昆剧的题材,提升其表现能力,力图在锻造昆剧的现代品格上做出自己的努力,但其影响力有限。无论是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古代戏还是新编现代戏,其艺术风格与舞台呈现都有新的变化。那么,新时代昆剧是否依然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能否继续传递我们民族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情味?昆剧的传承与保护存在哪些不足?昆剧是应该回归古典,还是也要面向现代?如何评价昆剧复兴过程中对“雅”的坚守与对“俗”追求的两种不同取向?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新时期昆剧在振弊起衰方面是取得了明显成就的,昆剧生态己有较大改善,昆剧的影响力在日益提升,在回归传统与追求现代性上不少剧目都做出了多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有的剧目在进行现代化探索时步子迈得过大,导致了昆剧本质特征的弱化甚至丢失。不少编剧不熟悉昆剧文本创作规范——曲牌联套格律,撰写唱词时虽然也使用了曲牌,但真正能做到合律依腔的却非常少。昆剧演员中真正能把前辈的精妙技艺学到手并能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的也并不多。与昆剧的辉煌期相比,剧目思想性、文学性以及舞台呈现水平的下降是新时期昆剧难以否认的缺失。在笔者看来,昆剧复兴的正途或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传承——珍视乃至敬畏传统,追求现代性虽然也必不可少,但必须坚持以“传统为体”的原则,审慎为之,不能损伤昆剧的本体特征。新时期的昆剧传播呈现了新的特点,笔者从多个角度论述昆剧借力媒体的必要性及在传播过程中的得失利弊。与此同时,还为昆剧在多媒体跨界交融中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丰富节目层次,利用现代媒体进行昆剧艺术的普及。在分众化传播的语境下,运用期待视野培养、“使用-满足”模式等原理,进行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进行规范化的昆剧传承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完成保护与传承昆剧的使命,是昆剧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昆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之策。提出了建立整体性活态传承格局的构想:通过改进昆剧艺术的政策环境、立法保护、市场培育,激发民族文化的自觉,增强民间力量、市场主体、政府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与传承昆剧艺术的共识与行动。

朱挈侬[6](2016)在《调腔演出研究(1634—2015)》文中研究表明调腔自元朝南北声腔交流而产生,剧目分古戏、时戏及目连戏三大类。音乐特色之一是帮腔和叠板,部份传统戏码仍以“不托丝竹,锣鼓助节,前场启齿,后场帮接”的古老干唱形式演出,即不用丝弦、仅以打击乐伴奏,而俗称“后场”的乐队更兼负帮腔及接腔的角色。新昌调腔剧团指出调腔至今已有超过六百年历史,明清两代班社曾遍及杭、婺、绍、甬、台、温各地,清末民初由盛转衰,至今仅新昌一隅存演,如何保存这历来的“表演传统”成为了政府与学者争相呼吁的当务之急。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在《传统的发明》(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一书上提到,许多古老的“传统”,其起源时间是相当晚近的,但往往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过去产生连结。笔者认为当代戏曲研究者在描述传统戏曲时,不应笼统、定型化的一概而论,而是应该带有时间阶段的意义去审视其变化的过程,因此笔者欲以浙江省新昌县中的调腔艺术作为研究对象,试着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于新昌调腔自1634年以来的发展进行深度的记录与解读,观察这段时间内调腔的传承与发展。本研究的目的并非推翻过去的总体叙述,更非否决前人的论点,自行标新立异地挖掘新的调腔历史,而是从各方呼吁“恢复传统”的语境出发,对目前现有的史料文献、实地的田野调查,进行爬梳与判别,进一步去做细部而且深入的诠释及研究,记录下调腔戏曲艺术传统演变的途径,并试图解决调腔艺术在继承过程中对于“传统”一词所存在的疑虑,借此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学者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注意到,“传统”一词并非只是与“现代”对立的一个词,而是具有时间和阶段性的演变历程。本研究从调腔形成背景入手,从地域关系、民间信仰为调腔的形成背景进行分析。希望借由新昌、绍兴等地方志,察看历史文献中对于调腔的记录,同时也从儒释道的文化观所产生的目连戏中论及宗教戏曲对于调腔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对调腔的渊源进行评述,自1950年以来有许多学者对于调腔的渊源产生分歧与论辩,笔者总括为三大源流:南腔北调、余姚腔、弋阳腔,并分别爬梳资料,阐释其说法,找出这三家论述的逻辑与矛盾处,同时透过学者的意见,探讨调腔“传统”之意义。接下来,从清代开始,分述调腔由盛转衰的原因,同时再以50年代戏曲改革到纳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这段历史为讨论要点,论及当代政府、企业所进行的赞助推广活动。最后论文提出对于调腔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借此获得更多人对于调腔的关注。

匡秋爽[7](2015)在《从民间传说到艺术经典 ——艺术视野中的“梁祝”母题研究》文中认为“梁祝”是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母题”。它作为一个在中国文化土壤中孕育、生发和传承了近1700年的东方爱情故事,在其漫长的演化、传播历程中,逐步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穿越了语言、文字、审美心理和认知、思维习惯的壁垒,不仅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同与欣赏,更形成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形式。“梁祝”的打动人心的魅力何在?其无远弗届的情感和精神感召力从何而来?其产生、发展和演变轨迹是怎样的?又是如何跨过了语言、文字、审美心理和认知习惯的阻碍,成功叩开了普通西方民众的接受之门?在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时代,“梁祝”的跨文化传播和接受,能够为当下中国的文化建设、发展和海外传播提供哪些经验、智慧?本文旨在从母题学研究的视角出发,以历史的、美学的方法对“梁祝”传说的生成、演化历程展开考察和分析,探讨总结出“梁祝”文艺经典化的路径:一方面研究“梁祝”在生成、演化和传播、变异的过程中,容纳、形成的那些作为最小的叙事单元、持续存在的情感和叙事“母题”;另一方面探讨“梁祝”本身作为一个艺术和文化样本的“文化母题”,如何超越时空融汇各种文艺样式,最终形成洋洋大观的“梁祝”文化的历史过程。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梁祝”传说的本事考证与历史考察、起源与流传地域、域外传播与文艺样式作以梳理和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已有的“梁祝”研究提出了“文化母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着力探讨“梁祝”作为一个文化母题的生成、演化、变异、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与价值。第一章是“梁祝”母题的生成,在已有史料典籍和研究成果中整理出“梁祝”产生、丰盈、嬗变的历程,从而提炼出“梁祝”母题的两个基本文化内涵:一是对现世情谊的坚贞执着,对现实和命运的不屈抗争;二是超越现世的自由意志与生命精神。这构成了“梁祝”在演化、传播和丰富历程中最为稳固、最具感召力的基本情感和价值内涵。第二章对元明清时期的“梁祝”母题经典化之初步展开进行论述,并重点考察“梁祝”母题在进入文人视野和文艺创作之后所呈现出的“精致化”、“典雅化”的流传与演化特征,提出了“梁祝”在明清时期被中国诗词的抒情传统所吸纳、改造,成为诗词抒情的一个具有丰富情感和意蕴含量的象征“符号”的观点。第三章主要从小说叙事和影像传达两方面讨论“梁祝”母题,包括对现代学术视野中“梁祝”的缘起与价值分析,简要介绍“梁祝”母题的现代化概貌,以小说和电影为核心讨论了“梁祝”母题的现代化之路所积淀的历史经验:“梁祝”之所以能进入“四大”系统,成为中国民间传说的典范代表,一方面固然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与中国现代学术尤其是民俗学建立之初的那种将“经世致用”与“学术自律”合二为一的学术品格关联密切。第四章是以中国戏曲艺术中的越剧为范本讨论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中的“梁祝”母题,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产生、发展、演变及传播的历史脉迹为线索展开讨论,力求揭示越剧“梁祝”为“梁祝”母题的传承传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第五章则是以音乐领域当中的经典之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通过对其创作、演绎、中外流传历程的考察和音乐美学的分析,明确“梁祝”母题的世界化与经典化的路径和意义。第六章是对以“梁祝”为母题所衍生的“梁祝”文艺之跨际传播的论述,主要针对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梁祝”文艺作品进行研究分析。结论部分通过对艺术视野中“梁祝”母题研究的历时梳理与剖面解析,得出“梁祝”母题从民间传说走向艺术经典所具有的规律性启示:民间“梁祝”传说是“梁祝”文艺作品的根源;文人创作是“梁祝”母题经典化的必经之路;现代媒介对“梁祝”母题的推进与创新;“梁祝”母题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构成的文化张力,对构建世界文明格局中的民族文化精神与文艺创造图谱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

苏超[8](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贤骥清[9](2014)在《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近代上海剧场演出史为背景,以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史为脉络,借鉴剧场建筑学方面研究成果,考察上海民国时期(1912~1949)的剧场、戏院、舞台等演剧场所及舞台艺术史迹。考察和研究内容如下:其一,民国前上海演剧场所的背景考察与分析;其二,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大小剧场、戏院、舞台的类型、数量、区域概况调查与整理;其三,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舞台资料、重要剧目及演出的考察和史述;其四,民国上海剧场名称的更替考证与制表,民国时期上海剧场区域位置分布图的考证与绘制;其五,民国时期上海舞台美术演化发展轨迹的考察,舞台美术布景设计案例的介绍,舞台美术家小传的编纂;其六,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的渊源与影响分析,演出场所整体特征描述、演变脉络梳理和嬗变规律探究。最后,民国上海剧场遗存现状统计报告,剧场保护和发展展望。具体而言,本文含导论一章、正论五章、馀论一章及附录。导论,主要介绍民国上海剧场研究的背景、现状及其基本概念。第一章,主要梳理上海历史沿革和宏观文化背景,考察民国前上海演剧场所,分析近代上海的剧场演化轨迹。第二章,主要介绍民国时期上海演出场所分布状况,从老城厢、公共租界、苏州河北以及沪西四个区域,分析剧场分布和聚集的剧场圈现象。第三章,主要梳理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功能类型及演化轨迹,归纳民国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不同阶段的剧场变迁特征。第四章,主要整理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出中的舞台美术类型样式、舞美布景行业状况和舞美从业者档案。第五章,主要分析和比较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的东西文化渊源与影响。馀论部分,主要统计报告民国时期上海剧场遗存现状及其保护和发展的展望。附录部分,整理统计了剧场的个体档案、舞美师个人小传、剧场生存年表、剧场分布图以及相关图纸资料等。本文的史料叙述,主要从纵向上梳理清中期开埠以降至民国时期上海中西两大支演出场所的数量、地位、型制、演出状态和生存状态。分析立论,主要从横向面上对比研究同时期西方剧场对中国剧场演化的影响与冲击,寻找二者间文化交流的关联状况,时间维度上梳理中国传统剧场在演化中的遗传继承、基因突变、时代气候的演化渊源,从空间向度上探究城市演剧宏观分布特征、分析布局特点。总体研究目标是:考察上海地区传统剧场的渊源背景,梳理上海近现代化过程中剧场的形态及其轨迹,探赜剧场舞台美术演变发展过程,补阙上海地区断代剧场史,整体上完成20世纪上半叶上海舞台演出场所的宏观整理和演化分析。

陈洁[10](2012)在《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剖析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的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苏州弹词,是目前我国从业人员最多、专业演职团体最多、拥有专门表演场所最多、保存传统书目最多、原创的新编书目最多、电台电视台播放节目总时最长的曲艺类非遗项目。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江、浙、沪甚至海外,都有热衷于此的票友团体;众多曲艺品种中,唯有它是拥有专门的传承学校、专设的领导机构并有专业理论刊物出版。从苏州弹词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文化自觉过程中,通过自我保护、能动传承而实现其艺术复兴。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该遗产富有代表性的弹词流派为切入点,观察分析这些流派在“非遗”保护视野下,如何实现原样保护和能动传承的相关具体做法;首次将听客和学者层面与“非遗”保护的互动,纳入曲艺传承体系之中考察;尝试从音乐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剖析苏州弹词在传统艺术式微的今天依然相对繁荣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做到妥善地保护和发扬苏州弹词文化遗产,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的能动性,即演员主体的创演能动性、学者文人的研究主动性和书迷票友的传承自觉性。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作为曲艺、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考的范本。苏州弹词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说明,对音乐、曲艺、戏曲等艺术类非遗项目来说,外力支持固然不可或缺,但首要保护的应是该艺术形式的自身内在活力,激发其新陈代谢的自我创造能力,变被动的外在保护为能动的自我发展,聚集外力以推进内功修炼,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多样性并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全国越剧演唱大赛在杭州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越剧演唱大赛在杭州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2.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1.本文的章节设置
        2.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一、旧“皖剧”的式微
        二、新“皖剧”的确立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一、传统戏剧目
    二、移植剧目
    三、改编历史剧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五、现代戏剧目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致谢

(2)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分析框架
    1.4 资料方法
    1.5 本文观点
2.精英的转换
    2.1 传统士绅
    2.2 民国新乡绅
    2.3 集体农村干部
    2.4 改革后新乡贤
3.“双轨”的重建
    3.1 平衡双轨
    3.2 长单轨
    3.3 强单轨
    3.4 复合双轨
4.礼堂的复兴
    4.1 传统礼堂
    4.2 近代礼堂
    4.3 农村礼堂
    4.4 文化礼堂
5.新乡贤的参与
    5.1 规划选址
    5.2 规模设计
    5.3 建设筹资
    5.4 布局展陈
6.内在的动力
    6.1 村民的文化需要
    6.2 新乡贤的文化兴趣
    6.3 村庄的治理诉求
    6.4 宗族的吸引
    6.5 女性新乡贤的作用
7.自我的限制
    7.1 村庄领导的竞争
    7.2 村两委成员的冲突
    7.3 乡村文化人的工具化
    7.4 乡村文化人的行政化
8.基层政府的策略
    8.1 行政动员
    8.2 业务指导
    8.3 被动支持
    8.4 特意排斥
9.乡村交往的重构
    9.1 “礼治”交往
    9.2 文化交往
    9.3 再组织化
    9.4 村域外交往
10.结论
    10.1 新乡贤交往空间的历史形成
    10.2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文化网络
    10.3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士绅社会
    10.4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公共领域
参考文献

(3)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结构网络 ——基于杭州市上城区的个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主题
    1.3 研究的结构
2 从结构到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网络相关文献探讨
    2.1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探讨
        2.1.1 公共文化服务之公共性
        2.1.2 公共文化服务之公共文化性
    2.2 关于文化参与测量的相关探讨
        2.2.1 文化参与与公共文化服务之区隔与关联
        2.2.2 文化参与之测量
    2.3 关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探讨
        2.3.1 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网络分析:从结构到意义
        2.3.2 公共行政与社会网络分析:从政策网络到网络治理
    2.4 关于组织资源宽裕的相关探讨
        2.4.1 作为节点关系衡量的资源宽裕概念
        2.4.2 公共管理中的组织资源宽裕
    2.5 文献总结与本研究定位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个案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3.3.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3.3.2 研究资料搜集方法
    3.4 研究概念的操作化与数据收集
        3.4.1 政府行动者网络
        3.4.2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行动者网络
        3.4.3 公众的行动者网络
4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行动者:政策变迁与职能网络
    4.1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概况
        4.1.1 上城区基本概况
        4.1.2 上城区建制沿革与文化资源积淀
    4.2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历史叙事
    4.3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社会网络分析
        4.3.1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事项—政策层级”的历时性社会网络分析
        4.3.2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层级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5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行动者:资源张力与空间网络
    5.1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地理时空分析
    5.2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访问情形的社会网络分析
    5.3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资源宽裕社会网络分析
        5.3.1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资源宽裕网络整体分析
        5.3.2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资源宽裕网络与访问情形网络的对比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转向
6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众行动者:行动机制与参与网络
    6.1 上城区公众文化参与调查问卷讨论分析
        6.1.1 调查样本特征分布表
        6.1.2 上城区公众文化参与情况描述
        6.1.3 上城区公众文化参与障碍描述
        6.1.4 上城区公众文化参与知识情形
    6.2 上城区公众访问公共文化机构的小世界网络与文化参与的相关分析
        6.2.1 上城区公众访问公共文化机构的小世界网络
        6.2.2 上城区公众文化参与的相关分析
    6.3 上城区公众文化参与的焦点小组讨论分析
        6.3.1 访谈问卷的拟定
        6.3.2 焦点访谈内容初步分析
        6.3.3 开放式编码
        6.3.4 主轴编码
        6.3.5 选择性编码
        6.3.6 理论饱和度检验与理论阐释
    6.4 小结与讨论
7 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网络:地方实践的结构特点与经验讨论
    7.1 整体结论与讨论
    7.2 理论对话与贡献
    7.3 管理意义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深度访谈提纲1-政府职能部门
附录二 深度访谈提纲2-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附录三 上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参与情况
附录四 上城区居民文化参与调查问卷
学术成果

(4)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第六节 现代戏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第一节 宗教品格
    第二节 民俗品格
    第三节 乡土品格
    第四节 艺术功用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结语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1978年以来昆剧的复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回生之路:新时期昆剧的生存境遇
    第一节 入选“非遗”之前的边缘化困境(1978-2001)
        一、扶持乏力
        二、人才断代
        三、市场萧条
        四、创作停滞
        五、观众流失
    第二节 入选“非遗”之后的“闹热”现象(2001-2015)
        一、政策扶持
        二、人才培养
        三、经典剧目传承
        四、市场回暖
        五、节会的举办
        六、观众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昆剧的深层危机
        一、艺术精神的蜕变
        二、保守体制的惯性
        三、传统文脉的断裂
        四、现代传媒的冲击
    小结
第二章 传承之辩:新时期昆剧的剧目建设
    第一节 传统剧目的改编演出
        一、剧目概览
        二、个案分析
        三、成就与问题
    第二节 新编古代戏的创作演出
        一、剧目概览
        二、个案分析
        三、成就与问题
    第三节 新编现代戏的创作演出
        一、剧目概览
        二、个案分析
        三、成就与问题
    第四节 昆剧创作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大众化课题
        二、全球化课题
        三、现代性课题
    小结
第三章 雅俗之间:新时期昆剧的精神意趣
    第一节 雅化特质的坚持
        一、文辞之雅
        二、格调之雅
    第二节 通俗品格的追求
        一、谐谑之趣
        二、通俗之美
    第三节 关于昆剧雅化精神的思考
        一、尚雅传统
        二、近俗之失
        三、雅俗关系
    小结
第四章 传播之道:传播学视野下的新时代昆剧
    第一节 新时期昆剧的传播语境
        一、本土化语境与昆剧“博物馆”化的尴尬
        二、文化消费主义语境与昆剧生存空间的挤压
        三、新媒体时代重构昆剧传播生态
    第二节 新时代昆剧的跨媒体传播
        一、新媒体时代的昆剧传播
        二、昆剧电视
        三、昆剧电影
        四、昆剧动画
        五、昆剧的互联网传播
    第三节 昆剧传播的经典个案——白氏的青春版昆剧
        一、传播主体
        二、传播内容
        三、传播对象
        四、传播策略
    小结
第五章 复兴之策:新时期昆剧传承保护的制度建设
    第一节 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经验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种模式
        二、各国经验对昆剧保护的启示
    第二节 改进昆剧扶持政策的思路
        一、保护传承行动需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扶持政策需向传承保护倾斜
        三、传承人命名政策需要做出调整
        四、弹性政策需调整为硬性规定
        五、昆剧发展资金的投入方式需要改进
    第三节 推进昆剧保护立法的设想
        一、推进昆剧立法保护
        二、完善激励机制
        三、推动知识产权保护
        四、立法保障昆剧艺术传承人的权利
    第四节 培育和发展昆剧市场的路径
        一、市场定位的明确
        二、市场主体的塑造
        三、产业集群的构建
    第五节 构建整体性活态传承格局的思考
        一、昆剧传承的数字化
        二、构建昆剧文化生态
        三、整合昆剧传承力量
结语昆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意味着自省
    二、文化自觉意味着自觉行动
附录 全国QQ群昆曲社团调查表
参考文献
    一、工具类、戏剧志类
    二、着作类
    三、论文类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调腔演出研究(1634—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调腔形成背景
    第一节 流行地域
    第二节 民间信仰
    小结
第二章 调腔渊源述评
    第一节“南腔北调”说
    第二节“弋阳腔变体”说
    第三节“余姚腔余音”说
    小结
第三章 清代至民国之调腔演出
    第一节 明末清初:宣卷与昆腔的交互影响
    第二节 清代中晚期:花部乱弹对调腔之影响
    第三节 清末民国:调腔班社由盛转衰
    小结
第四章 50年代至20世纪末之调腔演出
    第一节 1949年至1960年代初期:改革的推行
    第二节 1966年至1970年代晚期:现代戏的冲击
    第三节 1980年代至1990年代:调腔的濒危与抢救
    小结
第五章 纳入“非遗”后之调腔演出
    第一节 21世纪初期:进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节 2013年剧团改制:剧本复排与创新
    小结
结论
    第一节 调腔传统的阶段性
    第二节 调腔传承与发展的途径探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全体答辩委员会签字

(7)从民间传说到艺术经典 ——艺术视野中的“梁祝”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一)“梁祝”传说的本事考证与历史考察
        (二)关于“梁祝”传说起源和流传地域的讨论
        (三)关于“梁祝”传说域外传播的探讨
        (四)关于“梁祝”文艺样式的研究
        (五)关于《梁祝文化大观》与《梁祝文库》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意义与方法
        (一)母题学:本文的研究视角与可行性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梁祝”:一个文化“母题”的生成(东晋至南宋)
    一、“义妇”祝英台:“梁祝”传说的雏形
    二、“梁祝”故事的丰盈与嬗变
    三、“化蝶”:生命意志、自由精神的超现实显现
    四、作为“文化母题”的“梁祝”
第二章“梁祝”母题经典化的初步展开(元明清)
    一、从“史料”到“文人创作”:“梁祝”母题的经典化
        (一)“梁祝”传说文本化的肇始
        (二)元明清时期的“梁祝”文艺概貌
        (三)文人创作对“梁祝”母题的影响
    二、“梁祝”叙事的精致化和典雅化
    三、作为抒情符号的“梁祝”
    四、“梁祝”与明清市民文艺思潮
第三章“梁祝”母题的文学叙事与大众传播
    一、走向“四大传说”:现代学术视野中的“梁祝”
    二、“梁祝”小说的产生与影响
        (一)“梁祝”小说发展至今所经历的三个时期
        (二)“梁祝”小说模式固化的缘由
        (三)“梁祝”小说与“梁祝”戏曲的渊源
        (四)“梁祝”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三、“梁祝”母题的现代认知与大众传播
        (一)“梁祝”母题与现代大众文化
        (二)“梁祝”影像叙事中的蝴蝶意象
第四章 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中的“梁祝”母题
    一、越剧的萌芽时期及发源地
    二、步入上海戏曲舞台的“小歌班”
        (一)“小歌班”进军大上海
        (二)男班时期的“梁祝”唱片
    三、女班时期的越剧唱腔与越剧改革
        (一)“三花一娟”与“四工腔”
        (二)女班时期的“梁祝”唱片及剧目创编
    四、越剧改革与《梁祝》的三度改编
        (一)袁雪芬与越剧革新
        (二)运用新声腔的越剧剧目《梁祝哀史》
        (三)建国初期的新版《梁祝哀史》
        (四)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艺术特色
    五、银幕经典: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一)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产生及创作过程
        (二)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三)对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评价与阐释
    六、新时期以来越剧《梁祝》的复兴与重新演绎
        (一)新世纪再生经典——“小百花”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小百花”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艺术创新与价值
第五章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西遇合与传统母题的重生
    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孕育与诞生
        (一)创作初衷与时代背景
        (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成功问世
    二、中外小提琴演奏家对《梁祝》的演绎与诠释
        (一)中国小提琴演奏家弓弦下的《梁祝》
        (二)国外小提琴演奏家诠释的“蝴蝶爱情”
    三、民族音乐传统的创造性现代转化
        (一)凸显民族特色的音乐题材
        (二)源于越剧“梁祝”的音乐主题
        (三)中国民族乐器及其演奏技法的融汇
        (四)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理念观照下的“梁祝”
    四、西方音乐艺术的本土化与民族化
        (一)主奏乐器——小提琴
        (二)西方古典音乐曲式与“梁祝”母题的遇合
        (三)中西音乐优质元素的成功组合
    五、世界的心灵语言:“梁祝”音乐的情感诉求与审美特征
    六、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一)国内传播与艺术历程
        (二)传统艺术经典的当下境遇与传承拯救
        (三)半个世纪的艺术盛宴
第六章“梁祝”母题的跨际旅行
    一、天籁回声:“梁祝”文艺在东北亚
        (一)“梁祝”传说在朝鲜半岛的流传
        (二)“梁祝”母题在日本的传播及本土化
    二、琴瑟和鸣:“梁祝”文艺在东南亚
        (一)“梁祝”文艺在印尼的传播与本土化
        (二)“梁祝”文艺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流布与改编
    三、异域蝶韵:“梁祝”文艺跨际传播的动因与规律
        (一)“梁祝”传说的文学创编及其本土化
        (二)越剧“梁祝”的跨文化传播及影响
        (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跨文化传播及影响
        (四)西方学者对“梁祝”舞台剧的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8)“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设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数字鸿沟
        二、文化信息资源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四、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知识沟理论
        二、文化权利
        三、文化传播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公共物品理论
        六、贫困文化理论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一、建立试点
        二、启动应用
        三、全国推广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一、建设流程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四、资源构成分析
        五、服务方式分析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价值
    第四节 剧场概念辞源考辨
第一章 民国前的上海演剧及其场所
    第一节 古代上海文化沿革及演剧
    第二节 近代上海演剧及场所概况(1843~1911)
    第三节 近代上海剧场圈及演化轨迹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分布及演化轨迹
    第一节 城市南区的“城厢”剧场圈
    第二节 城市中区的“公共租界”剧场圈
    第三节 城市西区的“泛租界”剧场圈
    第四节 城市北区的“苏州河北”剧场圈
    第五节 小结: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演化轨迹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类型及舞台式样
    第一节 传统戏曲类型的演剧场所及舞台式样
    第二节 现代话剧类型的演出场所及舞台式样
    第三节 其它类型的演剧场所及舞台式样
    第四节 小结:演剧场所类型及舞台式样分析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中的舞台美术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戏曲的舞台美术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话剧的舞台美术
    第三节 舞台美术的设计师和从业者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渊源与影响
    第一节 中国传统剧场的遗传影响
    第二节 上海开埠与欧美西风对上海剧场的影响
    第三节 日本与苏俄剧场对海派剧场文化的影响
馀论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遗存报告
    第一节 民国时期剧场的佚失状况
    第二节 民国时期剧场的遗存现状
结语
附录1:剧场档案
    1.1 近代上海的传统演剧场所(1843~1911)
    1.2 近代上海的西式剧场(1843~1911)
    1.3 民国前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12~1927)
    1.4 民国中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27~1937)
    1.5 民国后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37~1949)
附录2:民国期间舞台美术师小传(1880~1930)
附录3:上海演剧场所年表
附录4:剧场分布图
附录5:海外上海研究书目:1845~2005 图书馆访问网址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创作的实践
致谢
附图

(10)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回顾
    四、称谓界定
第一章 水乡文化孕育的苏州弹词
    第一节 循序酝酿的播种期
    第二节 风格迸发的黄金期
    第三节 稳中求变的盘整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艺术价值的延续和主体多元
    第一节 苏州弹词艺术价值的体现
    第二节 对传统遗产的固守
    第三节 对变革创新的追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弹词艺术的色彩疏密与流派特征
    第一节 流派的形成与嬗变递延
    第二节 以《情探》为例的早期风格基点
    第三节 开篇《新木兰辞》的气质浓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弹词艺人的创演自觉和经验反思
    第一节 艺术风格的成型与成熟
    第二节 音乐语言的戏剧性开拓
    第三节 艺人的自发性经验反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评弹学者的文化自觉和理论操守
    第一节 苏州评弹研究机构
    第二节 理论研究和书谱出版
    第三节 评弹研究的期刊阵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传媒对文化遗产的弘扬
    第一节 广播电台与苏州弹词的联姻
    第二节 近年来广播书场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广播书场对保护和传播苏州弹词的促进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受众群体与弹词传承的全方位互动
    第一节 大众听客的接受与反馈
    第二节 文人墨客的雕饰与修书
    第三节 国家政要的偏爱与扶持
    第四节 票房雅集的实践与互动
    本章小结
结语
    一、 原样保护:艺术价值的凝结和递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核心体现
    二、 能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关键手段
附录 苏州评弹演变历史及名家流派形成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全国越剧演唱大赛在杭州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2]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D]. 谢安民. 浙江大学, 2020(01)
  • [3]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结构网络 ——基于杭州市上城区的个案观察[D]. 徐靖芮. 浙江大学, 2018(01)
  • [4]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5]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1978年以来昆剧的复兴[D]. 赵雅琴. 武汉大学, 2016(06)
  • [6]调腔演出研究(1634—2015)[D]. 朱挈侬. 上海戏剧学院, 2016(02)
  • [7]从民间传说到艺术经典 ——艺术视野中的“梁祝”母题研究[D]. 匡秋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8)
  • [8]“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9]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D]. 贤骥清. 上海戏剧学院, 2014(03)
  • [10]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D]. 陈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2)

标签:;  ;  ;  ;  ;  

全国越剧歌唱比赛在杭州举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