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系列电气隔离传感器输出电压限制电路设计

WB系列电气隔离传感器输出电压限制电路设计

一、WB系列电量隔离传感器的输出限压电路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程心怡[1](2021)在《模块化测量系统外系统模拟源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测量系统对于飞行器等设备的研制、调试和升级等有着重要作用,其能够获得飞行器的各项参数,进而进行故障分析和性能评定。本文结合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的模块化测量系统外系统模拟源能够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外系统控制信号和接口,实现对测量系统的自动化测试,从而保障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课题所研制的设备以模块化、标准化及智能化的设计原则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功能模块,并设计了对应的功能板卡,使得调试、后期维护和扩展工作更加便捷。整个系统由上位机及软件和测试台设备两部分组成,两者通过PCI总线进行指令的下发和数据的传输。每张板卡均选择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作为控制芯片,根据模块功能的不同及性能参数的需求设计硬件电路,可以产生不带电指令信号、带电指令信号、96路直流信号、高压直流信号、正弦波信号以及脉冲波信号。并对每一个功能模块均设计了所需的电源模块和自检电路,使得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整体可靠性得以提升。本文主要对测量系统外系统模拟源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各模块的性能参数进行了介绍,简述了上位机和测试台之间的通讯方式,并对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和控制逻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通过搭建整机测试平台,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模块化测量系统外系统模拟源可以实现各项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冯旭翀[2](2020)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开发》文中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电驱动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结构简单、体积功率密度高、转动惯量小等优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本文将围绕某汽车企业A0级纯电动SUV车型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开发应用技术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根据整车设计目标,确定了电驱动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指标。然后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比内嵌式及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技术特点,选用前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然后基于Ansys-Maxwell软件完成了电机2D有限元模型建立并通过电流扫描法,对永磁同步电机直、交轴电感Ld和Lq及直、交轴磁链ψd和ψq进行了计算。通过台架试验,测试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反电动势、永磁体磁链、定子电阻以及直、交轴电感值,对仿真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现有的永磁电机控制器控制策略,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MTPA)作为基转速以下的控制策略,采用最大输出功率控制(Maximum Power Control,MPC)和最大转矩/电压比控制(Maximum Torque Per Volt,MTPV)作为基转速以上的控制策略。通过分析现有矢量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电机模型参数的永磁同步电机MTPA/MPC/MTPV联合控制策略,利用MATLAB软件编写脚本程序求解出LdMap、Lq Map、Id Map和IqMap。根据电动汽车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考虑不同电压范围的电机控制参数MAP表计算方法。最后利用Simulink软件搭建了包含电流环、PI参数自适应调节模块、SVPWM模块、逆变器模块、永磁同步电机模块等仿真控制模型。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基于英飞凌TC1782F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器,对电机控制器的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驱动电路进行了硬件设计。硬件控制电路主要包括主控芯片电路、电源电路、外部存储器电路、旋转变压器解码电路、PWN电路、CAN通讯电路、JTAG调试电路等。最后通过台架试验对电机控制器的主要设计指标进行验证,试验表明电机控制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董瑶[3](2020)在《锂电池组充电器及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锂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大、额定电压高、使用寿命长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但是由于锂电池自身特殊的充放电特性,需要设计专用的锂电池组充电器。现有的锂电池组充电器多采用电源管理芯片控制,充电模式单一,参数固定且未考虑充电过程中对电池实际状态的影响,只能对电池进行被动充电控制,缺乏荷电参数采集、SOC估算和电池均衡等功能,不利于提高电池组的使用效率和寿命。本文以12节三元锂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为研究对象,研究和设计了锂电池组充电器及其管理系统,锂电池组充电器主要实现对电池组的恒流恒压充电,电池管理系统通过采集电压、电流、温度等荷电参数,对充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估算电池剩余电量并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本文介绍了电池管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目前主流的充电技术和SOC估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为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对锂电池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测试,通过电池的充放电实验分析了电池的基本特性。在现有电池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二阶PNGV电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辨识,在MATLAB中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了解决传统SOC估算方法中存在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差等问题,引入了 EKF算法来估算SOC,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精确度较高,可以很好的修正系统的累计误差。提出了锂电池组充电器及其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其中锂电池组充电器采用两级式设计方案,前级采用Boost型PFC电路拓扑,以提高电能利用率,后级采用双管正激DC/DC电路拓扑,实现数字化恒流恒压充电,系统硬件电路包括隔离驱动电路、采样均衡电路、电流温度采样电路、隔离通信电路和辅助电路。系统软件设计结合TMS320F2812的外设资源,实现了荷电参数采集、充电控制、荷电状态估计和电池均衡等功能。为了验证软硬件设计的正确性,通过Saber仿真软件对锂电池组充电器的前后级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所搭建的实验平台上对充电器样机进行测试和分析,包括输入调整率测试、输出性能测试和效率测试等,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一致,参数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说明本文所设计的锂电池组充电器及其管理系统实现了预期功能。

陈诗瑶[4](2020)在《便携式电法接收机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力度的不断增强,矿产勘查工作面临“难识别、难发现、难利用”的局面,中国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等“深度”布局,号召运用深蓝技术,以深地和复杂地形找矿为重点,提高矿产勘探整体水平。“深地”包括地球深部的矿物资源、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深蓝”包含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电法勘探以地壳中岩矿石之间的导电、电化学、导磁性和介电性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天然和人工的稳定电流场或交变电磁场在空间的分布规律,来揭示矿产资源或解决地质问题。电法勘探还可以探寻油气田、地下水、考古研究、地质填图等。电法勘探过程中,由于测量信号的微弱性和宽动态范围,需要电法接收机具备高放大倍数和宽范围可调增益;同时自然环境的各种干扰信号叠加在待测信号上,还要求电法接收机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目前市面上的电法接收机普遍体积较大,操作复杂,优质电法接收机被国外垄断。本文先对电法勘探相关理论及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然后基于激发极化法和相关辨识法,设计并研制了一款便携式电法接收机。该仪器利用激发极化法原理,通过发送机向大地输入电流,接收机接收到返回的数据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通过查看数据的分布规律,来判断地壳中的地质分布情况,从而寻找有用岩矿石。本文研究设计的电法接收机主要包含:低噪声模拟前端电路、多通道数据采集电路、FPGA数据处理电路、嵌入式通信系统和低噪声高效率电源管理系统等。各部分主要研究内容有:(1)低噪声模拟前端电路的作用是将电法接收机探头收集到的微弱信号进行选择性放大,提高信噪比,抑制干扰噪声。其电路主要包括输入口差分低通滤波、宽范围差分程控增益和二级差分放大电路。(2)多通道数据采集部分围绕模数转换器AD7768-4展开,包括其配置电路、时钟电路和通信电路等,负责将前端模拟电路调理好的模拟量信号转换成离散数字量,供后续数字电路使用。(3)FPGA数据处理部分负责将ADC传来的高速串行信号解串并对数据进行滤波和处理,给每一个原始采样点打上时间戳,在后续分析数据时不仅可以离线还原幅值信息还可以还原发送机到接收机的信号传播时间和相位偏差等信息。该部分包含模数转换器输出数据解串、模拟前端程控增益值控制、卫星时钟同步、采样点时间戳组合和数据传输等。(4)嵌入式通信系统设计了基于BDS的时间同步,可有效避免本地时钟误差的累加,使本地时间始终与授时卫星时间保持一致。该系统还包含位置信息记录、基于触摸屏的用户交互逻辑、带文件系统的U盘和SD卡读写设计、蓝牙和Wi Fi通信电路等。(5)电源管理部分使用单节锂电池供电,通过结合使用DC-DC转换器的高转换效率和LDO的低噪声特点完成了电法接收机整机电源供应。锂电池电量管理使用安时积分法并设计了电池总容量自学习更新机制,保证了电量显示的准确性。最后对本文设计制作的电法接收机进行了相关测试。其中ADC信号采集测试结果表明模拟前端噪声抑制性能良好;增益线性度测试中,增益线性度达到0.99994;通道间一致性测试表明其通道间误差均在1%以内,并且其体积小重量轻,达到设计预期。

李彦杰[5](2020)在《气动监测系统的无线通信融合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2013年“工业4.0”的概念提出以来,工业互联网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智能制造应运而生。在传统的工业现场,一般没有对现场生产设备的监测系统或者通过有线传输的方式对现场设备进行监测。但是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对工业现场设备的基于无线技术的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气动工业现场由于生产环境复杂,对无线监测系统的需求更高,为了更好的实现对气动工业现场的设备状态进行监测,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融合ZigBee和WiFi技术的无线监测系统,实现对气动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实时监测,为工业现场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方法。气动工业现场融合无线监测系统主要由多个终端采集节点、网关系统和远程监测中心组成。其中,终端节点安装在工业现场设备周围,负责设备数据采集及传输,网关系统负责数据转发并上传至服务器,远程监测中心负责实时监控。在本文研究中,首先对比分析了WSN中常用的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结合项目技术指标要求,通过对比无线传输距离、终端节点功耗、无线通信速度等性能,最终选取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和WiFi无线通信技术作为数据的传输方式。其次,介绍了系统中各节点的功能,并根据项目要求,结合气动电子设备,设计电压和电流采集电路,完成各节点芯片的选型和外围电路的设计,然后完成了各节点的硬件PCB的设计与制作,搭建起一套基于ZigBee和WiFi的无线监测系统硬件平台。接着完成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终端节点的数据采集和网关节点的数据转发,远程监测中心的服务器及网页端设计。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在气动现场对传输距离、系统功耗、组网性能的测试,验证整个系统的可行性及稳定性。

张行[6](2020)在《智能直流高压发生器升压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电压等级提升方式因为装置体积限制和稳定性的要求逐步表现出较多局限性,而现如今智能高压发生器由于开关电源技术等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摆脱了主要局限,从而具有了更便携更稳定的性能。高压发生器一般分为交流高压发生器、脉冲高压发生器和直流高压发生器。直流高压发生器应用较广,可作为绝缘强度测试、泄露电流试验、高压设备电源等,它是当下高压发生器研究的热点。在分析现今国内外对此技术的研究进程,设计了一套智能直流高压发生器,用电路原理分析的方法确定整体电路系统参数,且制作了电路实物模块并通过多次调试证明了其正确有效性,最后将电路模块组合成完整的电路系统,对其进行完备的智能升压控制技术验证。本设计智能化即实现系统频率跟踪和输出纹波的动态调控,沿袭目前相关技术热点,提出并设计了几项创新方案,解决了技术上的一些难点,通过试验和实物验证,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在技术创新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电路系统前端用开关电源直接替代EMI滤波电路和整流电路,避免引入高频干扰并简化电路;采用带故障状态反馈和有源米勒钳位的MOS管驱动光耦芯片并结合DE类逆变电路,实现高频逆变,输出电压为高频方波;计及升压变压器的磁芯损耗与绕组损耗,运用AP法来确定磁芯参数和两侧绕组匝数,提升了传输效率;采用新型超快恢复二极管ES1K实现倍压整流;采用STM32和CPLD结合的方式,对逆变电路频率进行跟踪,实现纹波动态调控,并可实现软开关控制;自主设计了磁通门探头结合峰差解调电路,对输出电流进行高精度测量;采用电阻分压电路,并结合仪表运放和隔离运放实现对输出电压的测量;采用16位双通道ADC采集输出电流和电压信号,保证测量精度;软件算法可实现不同负载时电压纹波的一定范围内的动态调节。本设计的输出电压为2.4KV,输出电流为10mA,纹波系数小于0.5%。电流测量的准确度指标和电压测量的准确度指标分别为0.1%和0.5%。本文还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对自主设计的探头进行了电磁仿真,证明了用于电流测量的磁通门探头设计合理性。

陈玮任[7](2020)在《特高频在线监测传感器现场测评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使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ubstation,GIS)设备以来,由于其故障率低、可靠性高和占地面积小等特点使得GIS广泛的应用在当前电力系统中,所以GIS及其配套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到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由于GIS内部结构复杂,在制造和装配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诸如部件松动、绝缘子表面脏污、内部异物、导体毛刺等缺陷,某些缺陷在GIS设备投入使用后会导致其内部发生局部放电,严重时会造成绝缘击穿并引发事故。所以,为了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对GIS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检测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法由于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检测频率高和检测频带宽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然而局部放电UHF检测方法在现场应用中常常由于传感器配置方式不正确以及本身监测灵敏度较低等原因造成检测效果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UHF检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虽然国际大电网会议针对UHF传感器提出了校核方法,但是所提方法存在诸多不适用现场校核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做了以下研究。基于110 kV GIS真实平台加工了一套GIS局部放电模拟装置,对测量控制系统进行了开发。在此基础上对GIS局部放电模拟装置产生的局放信号进行了数据采集和特征分析;设计和开发了基于HTS 30-08-UF高压电子开关的高幅值陡前沿脉冲源装置,脉冲信号上升沿可以达到ps级,波形重复性好,适用于UHF传感器现场校核。目前开展GIS局部放电UHF在线监测系统灵敏度现场校核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GIS设备内部未安装内置式UHF传感器的情况下向其内部注入UHF电磁波信号。本文在开发了高幅值陡前沿脉冲源的基础上,利用GIS外置式UHF传感器向GIS腔体内发射电磁波信号,即通过GIS盆式绝缘子预留的金属法兰浇筑小孔向其内部注入标定脉冲信号。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了注入脉冲UHF信号通过GIS金属法兰小孔时的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注入脉冲在GIS腔体内部的传播衰减特性。提出利用微波网络正向传输系数(21参数)和传感器之间的传递函数对GIS UHF传感器进行校核。结果表明:通过21参数可以得到发射端和接收端传感器之间的传递函数,最终可以计算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值,为UHF传感器校核提供依据。

李伟[8](2020)在《电动教练车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与传统燃油教练车相比,电动教练车采用蓄电池供电,减少了燃油教练车燃烧汽油带来的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大气污染,具有环保节能特点。目前,燃油汽车仍在我国市场占很大比重,为了实现日常训练与考试的对接,所研究的电动教练车必须具有燃油教练车的操作特性。电动教练车用于驾校科目二训练时处于低速运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常频繁启停,爬坡,具有“怠速”和“熄火”的特性。为了保证电动教练车在低速时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其驱动电机必须要在低速时输出较大的转矩。无刷直流电机保留了直流电机良好的调速、控制和运行特性,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启动转矩大、功率密度高、免维护等一系列优点,符合电动教练车对驱动电机的要求。电动教练车“怠速”运行时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较大,影响了整车性能。本文采用具有占空比调节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抑制无刷直流电机低速转矩脉动。针对电动教练车在驾校中运行状态设计了驱动器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并在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软硬件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电动汽车、电动教练车、无刷直流电机及其驱动器的发展现状,指出研究课题的背景及目的意义。分析了电动教练车驱动控制系统,对车辆爬坡时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出电机转速、转矩及功率。通过分析科目二训练时长规律,从能量角度计算出电池容量。最后选择了 72V,5KW的无刷直流电机和6节105Ah的铅酸电池串联组成的动力电池组。根据燃油教练车发动机工作特性给出驱动器实现电机“怠速”与“熄火”控制的方法。(2)为了保证电动教练车“怠速”运行时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分析了双闭环控制策略和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并给出系统设计。从无刷直流电机换相动态过程分析了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对低速转矩脉动抑制机理,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占空比调节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较双闭环控制下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减小约20%。(3)依据实验室现有电机,以IPM模块为主功率电路,STM32为主控芯片设计了驱动器硬件电路。并在Keil uVision5开发环境下设计了软件程序。模拟电动教练车用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过程搭建了实验平台,做了电机空载、带载和“怠速”实验,并测得相关波形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电动教练车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及控制策略适用于电动教练车且具有良好性能。且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时相电流波形接近理想方波,说明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小无刷直流电机低速转矩脉动,提高了无刷直流电机的低速性能。

周诗尧[9](2020)在《破冰船复合储能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和更加严苛的国际强制性法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排放性、操纵性等优势的新能源船舶是未来航运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储能系统是新能源船舶的关键部件,复合储能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储能系统的设计冗余,提高动力系统的燃油经济性。提高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延长储能系统的寿命周期,对于新能源船舶的发展与普及至关重要。本文围绕混合动力破冰船用磷酸铁锂-钛酸锂动力电池的复合储能系统,设计了相应的电池管理系统,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与模糊规则的复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并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解决了柴油发电机组、能量型电池组与功率型电池组之间的功率分配问题,并进行了硬件在环测试。首先,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特性,建立了电池的一阶戴维宁等效电路模型、半经验容量衰减模型,并分析了复合储能系统能量损耗机理,建立了简化的能量损失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双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电池组时变参数辨识与状态估计方法,实现电池组荷电状态的高精度在线联合估计;利用LM算法辨识电池组不一致性;利用产热模型计算电池组平均温度;利用动态多约束方法估计电池组的功率状态。然后,分析了破冰船用复合储能系统信号特征规律,结合破冰船的运行工况,分析并且确定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型。对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并对该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模糊控制的复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实现了能量管理策略的多目标优化。通过模拟破冰船的破冰工况,比较了同等条件下能量管理策略的优化效果。通过搭建复合储能系统硬件在环验证平台,验证了本文控制策略的实时性与有效性。

柴寅凯[10](2019)在《某组合导航系统电气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军工科研技术的快速发展,航海、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导航系统综合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半导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对包含多种导航设备的组合导航系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由于实际应用场景的不同,导航系统的设计指标也不尽相同。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设计出精准快速的导航系统并实现相应控制功能,已经成为组合导航领域的重要科研方向之一。本文结合某军工科研具体工程要求,完成了以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为核心的组合导航系统的电气设计,实现了对试验弹下落过程中速度、位置和姿态等信息的实时快速准确测量、存储,且增加了根据采集到的运动信息进行开伞控制的功能。本文详细分析了组合导航系统功能需求,根据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提出了可行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该方案中所用的主要器件进行了论证;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对系统硬件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主要包括主电源模块设计、导航解算模块设计、时序开伞控制模块设计、爆炸螺栓控制模块设计、电池电量指示模块设计等;完成了底层功能软件设计,主要利用FPGA控制各外部设备,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整合存储和各模块之间通信的功能,并利用ARM完成了组合导航解算和时序开伞控制功能。本系统经过多次调试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组合导航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采集到试验弹从投放到落地期间的速度、位置和姿态等信息,并完成开伞控制功能,实现了精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的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二、WB系列电量隔离传感器的输出限压电路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B系列电量隔离传感器的输出限压电路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模块化测量系统外系统模拟源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测试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信号源发展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分配
2 设备方案设计
    2.1 设备概述及设计原则
    2.2 设备技术指标
    2.3 设计总方案
    2.4 本章小结
3 设备通信方式及接口设计
    3.1 PCI总线工作原理及设计
    3.2 PCI9054
        3.2.1 PCI9054 内部结构
        3.2.2 PCI9054 工作方式
    3.3 PCI9054 接口硬件电路设计
        3.3.1 总线及局部总线信号
        3.3.2 外接EEPROM接口信号
        3.3.3 热插拔电路
    3.4 FPGA与 PCI通讯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各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4.1 电源模块设计
        4.1.1 FPGA及 PCI总线模块电源
        4.1.2 有源开关量输出模块电源
        4.1.3 缓变模拟信号源模块电源
        4.1.4 速变模拟信号源模块电源
    4.2 无源开关量输出模块设计
        4.2.1 继电器分类及选型
        4.2.2 磁保持继电器工作原理及电路
        4.2.3 无源开关量模块电路
        4.2.4 无源开关量模块控制逻辑
    4.3 有源开关量输出模块设计
        4.3.1 有源开关量模块电路
        4.3.2 有源开关量自检电路
        4.3.3 有源开关量控制逻辑
    4.4 缓变模拟信号源模块设计
        4.4.1 缓变模拟量信号源设计要求
        4.4.2 D/A转换和调理电路
        4.4.3 采样保持电路
        4.4.4 自检电路
        4.4.5 缓变模拟量信号源模块控制逻辑
    4.5 速变模拟信号源模块设计
        4.5.1 速变模拟量信号源设计要求
        4.5.2 信号频率合成技术
        4.5.3 D/A转化和调理电路
        4.5.4 自检电路
        4.5.5 速变模拟量信号源模块控制逻辑
    4.6 本章小结
5 设备测试与结论
    5.1 测试结果及分析
        5.1.1 开关量输出模块测试
        5.1.2 缓变模拟信号源模块测试
        5.1.3 速变模拟信号源模块测试
    5.2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动态
        1.3.1 国内外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政策
        1.3.2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4 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纯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概述
        1.4.2 纯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国内外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1.4.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搭建及有限元仿真
    2.1 电驱动系统性能参数确定
    2.2 永磁同步电机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2.3 电机的数学模型搭建
        2.3.1 三相静止ABC轴系下的电机数学模型
        2.3.2 Clark变换
        2.3.3 Park变换
        2.3.4 两相旋转dq轴系下的电机数学模型
        2.3.5 电机电压极限条件
        2.3.6 电机电流极限条件
    2.4 永磁同步电机二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2.5 永磁同步电机交、直轴电感及磁链仿真计算
    2.6 永磁同步电机主要参数测量
        2.6.1 基于台架试验的永磁同步电机主要参数测量
        2.6.2 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实测值与仿真值对比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优化及仿真建模
    3.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3.1.1 Id=0控制
        3.1.2 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控制
        3.1.3 最大输出功率(MPC)控制
        3.1.4 最大转矩/电压比(MTPV)控制
    3.2 现有矢量控制算法存在问题分析
    3.3 基于电机模型参数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优化
        3.3.1 拟合L_d和L_q关于I_d和I_q的函数曲线
        3.3.2 求解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曲线
        3.3.3 求解最大功率MPC及最大转矩/电压比MTPV曲线
        3.3.4 获取I_d、I_q、L_d及L_q MAP
    3.4 考虑不同电压范围的电机控制参数MAP计算
    3.5 基于Simulink的 MTPA/MPC/MTPV联合控制仿真建模
    3.6 仿真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硬件设计
    4.1 整体结构概述
    4.2 低压控制电路设计
        4.2.1 主控制芯片TC1782F简介
        4.2.2 TC1782F芯片的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4.3 高压驱动电路设计
        4.3.1 IGBT模块选型
        4.3.2 薄膜电容选型
        4.3.3 电流传感器选型
        4.3.4 IGBT高压驱动电路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试验验证
    5.1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试验台架搭建介绍
    5.2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动态性能试验方案
    5.3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动态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总结
    (2)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锂电池组充电器及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池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电池充电技术研究现状
    1.4 SOC估计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锂电池模型建立及SOC估算
    2.1 锂电池工作原理与参数分析
        2.1.1 锂电池工作原理
        2.1.2 锂电池电压电流特性
        2.1.3 锂电池温度特性
        2.1.4 锂电池极化效应
    2.2 锂电池性能测试
        2.2.1 最大可用容量测试
        2.2.2 不同倍率恒流充电测试
        2.2.3 HPPC测试
    2.3 锂电池建模分析
        2.3.1 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
        2.3.2 电池模型的参数辨识
        2.3.3 模型验证
    2.4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SOC估计
        2.4.1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2.4.2 基于EKF的SOC估计
        2.4.3 SOC估计仿真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3.2 PFC电路设计
        3.2.1 工作原理
        3.2.2 主电路参数设计
        3.2.3 控制电路参数设计
    3.3 双管正激电路设计
        3.3.1 工作原理
        3.3.2 主电路参数设计
        3.3.3 驱动电路
        3.3.4 隔离电路
    3.4 BMS电路设计
        3.4.1 单体电压采样均衡电路
        3.4.2 电流采样电路
        3.4.3 温度采样电路
        3.4.4 隔离通信电路
        3.4.5 辅助电源电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4.2 主程序设计
    4.3 参数采集模块
        4.3.1 单体电池电压采集程序
        4.3.2 电流采样程序
        4.3.3 温度采样程序
    4.4 充电控制模块
    4.5 SOC估算模块
    4.6 均衡子程序
    4.7 软件可靠性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分析及实验结果
    5.1 实验平台介绍
    5.2 前级PFC电路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
        5.2.1 仿真分析
        5.2.2 实验结果
    5.3 后级双管正激电路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
        5.3.1 仿真分析
        5.3.2 实验结果
    5.4 电池管理系统实验
        5.4.1 单体电池采样电路
        5.4.2 被动均衡实验
        5.4.3 温度采样实验
    5.5 锂电池充电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小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便携式电法接收机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法勘探技术研究现状
        1.2.2 电法仪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法勘探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2.1 电法勘探方法
        2.1.1 电阻率法
        2.1.2 高密度电阻率法
        2.1.3 瞬变电磁法
        2.1.4 大地电磁测深法
        2.1.5 激发极化法
    2.2 相关辨识计算理论研究
第3章 电法接收机电路设计与实现
    3.1 电法接收机系统整体构架设计
    3.2 电法接收机模拟前端电路设计
        3.2.1 输入保护与低通滤波电路设计
        3.2.2 程控增益放大电路
        3.2.3 差分放大电路
    3.3 电法接收机数据采集电路
        3.3.1 ADC及其配置电路
        3.3.2 ADC参考源及时钟电路
    3.4 电法接收机控制及运算处理电路设计
        3.4.1 FPGA及其相关电路
        3.4.2 嵌入式系统电路设计
        3.4.3 数据存储电路
        3.4.4 卫星定位和时钟同步电路
        3.4.5 无线以太网和蓝牙通信电路
        3.4.6 温湿度、屏幕显示及蜂鸣器电路
    3.5 电法接收机电源电路设计
        3.5.1 模拟电源设计
        3.5.2 数字电源设计
        3.5.3 充电和电池电量管理电路
    3.6 PCB布局与实物
第4章 电法接收机嵌入式软件系统设计
    4.1 电法接收机嵌入式软件总体构架
    4.2 ADC数据获取
    4.3 程控硬件增益
    4.4 GPS同步设计
    4.5 嵌入式系统与FPGA通信设计
    4.6 电量计程序设计
        4.6.1 基于开路电压法的SOC估算
        4.6.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SOC估算
        4.6.3 基于EKF算法的SOC估算
        4.6.4 基于安时积分法的SOC估算
        4.6.5 电量计程序设计实现
    4.7 USB通信程序设计
    4.8 SD卡读写程序设计
    4.9 屏幕显示控制
第5章 电法接收机测试
    5.1 ADC信号采集测试
    5.2 增益线性度测试
    5.3 通道间一致性测试
    5.4 功耗测试
    5.5 体积与重量测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气动监测系统的无线通信融合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WSN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2.1 WSN简介与组成
        1.2.2 WSN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无线监测系统理论基础与总体设计
    2.1 常用无线通信技术对比
    2.2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
        2.2.1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2.2.2 ZigBee无线通信协议
        2.2.3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2.3 WiFi无线通信技术
        2.3.1 WiFi技术简介
        2.3.2 TCP/IP通信协议
    2.4 服务器及网页端开发关键技术
        2.4.1 SSM框架
        2.4.2 Netty网络通信框架
        2.4.3 Web Socket协议
        2.4.4 My SQL数据库
        2.4.5 网页端开发框架
    2.5 系统目标与总体方案设计
        2.5.1 系统需求与设计目标
        2.5.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监测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硬件部分设计概述
        3.1.1 终端采集节点
        3.1.2 路由器和协调器
        3.1.3 网关系统
    3.2 系统芯片选型
        3.2.1 ZigBee无线网络芯片选型
        3.2.2 网关系统及Wi Fi选型
    3.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3.1 ZigBee网络核心板设计
        3.3.2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3.3.3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3.3.4 充电管理电路设计
        3.3.5 外围电路设计
    3.4 硬件PCB设计与实现
        3.4.1 PCB设计流程
        3.4.2 ZigBee网络核心板PCB设计
        3.4.3 终端节点底板PCB设计
        3.4.4 路由器及协调器底板PCB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4.1 ZigBee网络软件设计
        4.1.1 ZigBee网络开发环境概述
        4.1.2 ZigBee网络建立与通信帧设计
    4.2 各节点软件设计
        4.2.1 协调器节点软件设计
        4.2.2 路由器节点软件设计
        4.2.3 终端节点软件设计
        4.2.4 网关系统软件设计
    4.3 远程监测中心设计与实现
        4.3.1 开发环境简介
        4.3.2 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4.3.3 My SQL数据库设计
    4.4 Web网页端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线监测系统性能测试与试验
    5.1 节点间数据传输测试
    5.2 系统组网功能测试
    5.3 无线通信距离与通信效果测试
    5.4 系统功耗测试
    5.5 系统试验与远程监测效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智能直流高压发生器升压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综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新型高压发生器相对传统高压发生器优势
    1.2 新型高压发生器应用场景
    1.3 国内外研究进程
        1.3.1 国外研究进程
        1.3.2 国内研究进程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直流高压发生器功率部分分析
    2.1 逆变电路
        2.1.1 半桥电压型逆变
        2.1.2 全桥电压型逆变
        2.1.3 全桥电流型逆变
    2.2 升压变压器
        2.2.1 变压器基本原理
        2.2.2 变压器磁芯特性
        2.2.3 分布参数
    2.3 倍压整流电路
        2.3.1 电路介绍
        2.3.2 倍压过程实现
        2.3.3 电容充放电特性分析
    2.4 电流测量电路
        2.4.1 磁通门电路原理
        2.4.2 磁通门电路磁芯特性
        2.4.3 峰差解调电路
    2.5 电压测量电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流高压发生器设计
    3.1 方案与指标
    3.2 电源端设计
    3.3 高频逆变电路分析与设计
        3.3.1 DE类软开关逆变电路分析
        3.3.2 DE类软开关逆变电路设计
        3.3.3 MOS管驱动电路设计
    3.4 变压器分析与设计
        3.4.1 高频变压器磁芯损耗
        3.4.2 高频变压器绕组损耗
        3.4.3 变压器设计
    3.5 倍压电路设计
    3.6 电压电流测量电路设计
        3.6.1 磁通门绕组模型设计
        3.6.2 磁通门电磁仿真
        3.6.3 峰差解调电路设计
        3.6.4 电压测量电路
    3.7 控制部分设计
        3.7.1 单片机简介
        3.7.2 CPLD简介
        3.7.3 硬件连接
        3.7.4 高频驱动脉冲
        3.7.5 频率跟踪算法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整体电路的调试与实现
    4.1 控制电路调试
    4.2 DE类全桥逆变电路调试
    4.3 升压变压器和倍压电路调试
    4.4 电压测量电路调试
    4.5 电流测量电路调试
    4.6 电路整体调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特高频在线监测传感器现场测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UHF电磁波传播特性及传感器布置
        1.2.2 局部放电信号特征分析
        1.2.3 UHF传感器实验室校核
        1.2.4 UHF传感器现场校核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GIS局部放电UHF检测系统测评理论基础
    2.1 UHF传感器
    2.2 电磁波信号传播基本理论
        2.2.1 波导模式
        2.2.2 矩形波导
        2.2.3 圆波导
        2.2.4 同轴波导
    2.3 微波二端口网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IS局部放电典型缺陷模型与信号分析
    3.1 GIS实验装置设计
        3.1.1 系统结构
        3.1.2 装置设计原理
        3.1.3 装置功能
    3.2 GIS典型故障模型
        3.2.1 尖端放电模型
        3.2.2 气隙放电模型
        3.2.3 悬浮放电模型
        3.2.4 颗粒放电模型
    3.3 GIS局部放电UHF数据采集
        3.3.1 数据采集系统
        3.3.2 数据采集设备
        3.3.3 测量控制与分析系统
    3.4 GIS UHF信号分析
        3.4.1 尖端放电
        3.4.2 气隙放电
        3.4.3 悬浮放电
        3.4.4 颗粒放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幅值陡前沿脉冲源的设计
    4.1 高压电子开关
    4.2 MOSFET高压电子开关的选择
    4.3 高幅值陡前沿脉冲源的设计
        4.3.1 高压端电路设计
        4.3.2 低压端电路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注入脉冲在GIS中的传播特性研究及传感器校核应用
    5.1 注入脉冲与局部放电UHF信号的等效性
        5.1.1 Comsol仿真软件介绍
        5.1.2 仿真模型
        5.1.3 注入脉冲与局部放电UHF信号的时域对比
        5.1.4 注入脉冲与局部放电UHF信号的频谱分布差异
    5.2 GIS金属法兰小孔UHF信号传播特性
        5.2.1 GIS金属法兰小孔结构
        5.2.2 GIS金属法兰小孔仿真模型
        5.2.3 金属法兰小孔处UHF信号电场分布
        5.2.4 金属法兰小孔厚度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5.2.5 不同上升沿的局部放电脉冲从小孔处的辐射特性
        5.2.6 浇筑孔尺寸对UHF信号传播特性的影响
        5.2.7 金属法兰小孔处UHF信号频谱分布
    5.3 注入脉冲在不同电压等级GIS中传播特性
        5.3.1 仿真模型
        5.3.2 仿真结果分析
        5.3.3 实验研究
    5.4 基于传递函数的传感器校核应用
        5.4.1 方法的原理
        5.4.2 方法的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8)电动教练车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动汽车研究现状
        1.2.2 电动教练车的发展现状
    1.3 无刷直流电机及其驱动器研究现状
        1.3.1 无刷直流电机研究现状
        1.3.2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发展现状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 电动教练车驱动控制系统分析
    2.1 燃油教练车发动机特性分析
    2.2 电动教练车驱动系统设计
        2.2.1 无刷直流电机参数选型
        2.2.2 蓄电池参数选型
    2.3 无刷直流电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3.1 无刷直流电机基本结构
        2.3.2 无刷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2.4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及传递函数
        2.4.1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2.4.2 无刷直流电机传递函数
    2.5 离合器操作对驱动器设计要求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电动教练车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策略研究
    3.1 双闭环控制策略研究
        3.1.1 PID调速原理介绍
        3.1.2 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3.2 直接转矩控制控制策略研究
        3.2.1 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基本思想
        3.2.2 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及特点
        3.2.3 无刷直流电机电压空间矢量表示方法及选择
        3.2.4 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设计
    3.3 直接转矩控制对低速转矩脉动的抑制
    3.4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3.4.1 双闭环控制策略仿真
        3.4.2 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仿真
        3.4.3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硬件设计
    4.1 驱动器总体方案设计
    4.2 主控芯片选型
    4.3 功率主电路设计
    4.4 IPM外部驱动电路设计
    4.5 缓冲电路设计
    4.6 霍尔位置检测电路设计
    4.7 模拟量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4.7.1 钥匙信号调理电路
        4.7.2 加速踏板调理电路
        4.7.3 电池组电压调理电路
        4.7.4 母线电流采样调理电路
        4.7.5 电机相电流调理电路
        4.7.6 温度调理电路
    4.8 电源电路设计
    4.9 保护电路设计
    4.10 通讯电路设计
    4.11 本章小结
5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软件设计
    5.1 软件设计开发环境介绍
    5.2 驱动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需求
    5.3 主程序的设计
    5.4 中断服务程序
        5.4.1 软启动中断程序设计
        5.4.2 转速计算程序设计
        5.4.3 怠速闭环控制程序设计
        5.4.4 直接转矩控制程序设计
    5.5 离合器操纵判断程序设计
    5.6 加速踏板信号处理程序设计
    5.7 保护程序设计
        5.7.1 欠压保护程序设计
        5.7.2 过流保护程序设计
    5.8 本章小结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6.1 实验平台搭建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9)破冰船复合储能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能技术发展现状
        1.2.2 复合储能系统拓扑结构研究现状
        1.2.3 复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1.2.4 船舶复合储能系统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船舶复合储能系统建模
    2.1 储能系统设计
        2.1.1 不同储能器件工作特性
        2.1.2 破冰船运行特性
        2.1.3 能量型与功率型储能器件选型
        2.1.4 电池组装机容量配置
    2.2 锂离子动力电池建模
        2.2.1 开路电压曲线特性
        2.2.2 阻抗特性
        2.2.3 等效电路模型
    2.3 容量衰减模型
    2.4 复合储能系统能量损耗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力电池状态估计
    3.1 基于DAEKF的SoC联合估计方法
        3.1.1 电池模型状态空间描述
        3.1.2 RLS-EKF算法流程
        3.1.3 DAEKF算法流程
    3.2 SoC联合估计算法验证
    3.3 电池组SoP估计
        3.3.1 电池组不一致性辨识
        3.3.2 动态多约束SoP估计方法
        3.3.3 基于温度约束的SoP估计方法
    3.4 SoP估计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技术的研究
    4.1 系统架构
        4.1.1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架构
        4.1.2 电池管理系统软件架构
        4.1.3 复合储能系统架构
    4.2 单体电压采集与均衡模块设计
    4.3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4.4 高压电安全管理模块
        4.4.1 高压电安全管理功能
        4.4.2 电池组电流采集与短路保护
        4.4.3 高压电采集与绝缘监测
        4.4.4 预充电管理
        4.4.5 母线剩余电量释放控制
        4.4.6 接触器驱动电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
    5.1 基于模型预测与模糊规则的HESS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5.1.1 破冰船复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5.1.2 模糊变量
        5.1.3 模糊规则
        5.1.4 HESS模型在环仿真
    5.2 能量管理策略优化研究
        5.2.1 多目标优化算法选择
        5.2.2 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流程
        5.2.3 优化结果分析
    5.3 HESS硬件在环测试
        5.3.1 硬件在环平台与测试流程
        5.3.2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6.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某组合导航系统电气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设计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某组合导航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1 某组合导航系统需求分析
        2.1.1 功能需求
        2.1.2 主要技术指标
    2.2 某组合导航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2.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2.2.2 底层功能软件设计方案
    2.3 主要器件选型论证
第三章 某组合导航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主电源模块设计
    3.2 导航解算模块设计
        3.2.1 内部供电电路设计
        3.2.2 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3.2.3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3.2.4 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3.2.5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3.2.6 数据选择电路设计
    3.3 时序开伞控制模块设计
    3.4 爆炸螺栓控制模块设计
    3.5 电池电量指示模块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某组合导航系统底层功能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MEMS陀螺仪模块设计
        4.1.1 SPI接口简介
        4.1.2 ADIS16130 工作方式
        4.1.3 陀螺仪控制模块设计
    4.2 模数转换控制模块设计
        4.2.1 AD7606 工作原理
        4.2.2 ADG1609 工作原理
        4.2.3 模数转换模块逻辑设计
    4.3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4.3.1 UART协议简介
        4.3.2 串口接收模块设计
        4.3.3 串口发送模块设计
        4.3.4 串口控制模块设计
    4.4 组合导航解算程序实现
        4.4.1 组合导航解算基本原理
        4.4.2 组合导航解算程序流程
    4.5 时序开伞控制程序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某组合导航系统调试与测试
    5.1 系统调试
    5.2 系统测试
        5.2.1 硬件测试平台
        5.2.2 软件测试环境
        5.2.3 系统测试方案
    5.3 系统测试结果及分析
        5.3.1 内场测试结果及分析
        5.3.2 外场测试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WB系列电量隔离传感器的输出限压电路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模块化测量系统外系统模拟源的设计与实现[D]. 程心怡. 中北大学, 2021(09)
  • [2]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开发[D]. 冯旭翀.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锂电池组充电器及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董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4]便携式电法接收机的研究与设计[D]. 陈诗瑶.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气动监测系统的无线通信融合模式的研究[D]. 李彦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智能直流高压发生器升压控制技术研究[D]. 张行. 上海电机学院, 2020(01)
  • [7]特高频在线监测传感器现场测评技术研究[D]. 陈玮任.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电动教练车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及控制策略研究[D]. 李伟.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9]破冰船复合储能管理系统研究[D]. 周诗尧.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某组合导航系统电气设计与实现[D]. 柴寅凯. 西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WB系列电气隔离传感器输出电压限制电路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