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羊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圈养羊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一、圈养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单翔翔[1](2021)在《中国湖区与老挝湄公河流域血吸虫病消除策略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应用卫生策略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中国湖区与老挝湄公河流域血吸虫病消除策略的异同,为促进中老两国血吸虫病防控合作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①文献研究。查询文献资料了解中国和老挝两国血吸虫病消除策略、防治措施、资金投入、政治经济、技术环境、社会人口、自然环境等现状。②系统分析法。将中国和老挝的血吸虫病消除策略都看作是一个系统,对涉及到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发现中国和老挝血吸虫病消除策略的异同。③比较研究法。比较中老两国消除血吸虫策略、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差异、宏观环境等,明确中国湖区与老挝湄公河流域血吸虫病消除策略的异同。④STEEPLE分析法。分析中老两国社会/人口、技术、经济、环境/自然、政治、法律、道德等宏观环境对血吸虫病消除策略有效实施的影响。⑤关键人物访谈法。通过访谈官员和专家,了解中老两国血吸虫病防治相关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等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结果:中老两国宏观环境的差异。在与血吸虫病传播相关的生活行为上,中国和老挝有不同的地方,中国湖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在水田劳作也是感染血吸虫的主要途径之一,而老挝不存在这种现象,这是由于湄公血吸虫中间螺宿主的分布特点所决定;中国卫生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已成为支撑医疗卫生业务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深化医改的新引擎;老挝经济总量远低于中国,产业结构也不如中国完善,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例也低于中国。中国建立了近乎全人群覆盖的庞大医疗保障体系,老挝医疗保险覆盖率相对较低;老挝血吸虫病流行于湄公河流域的局部地区,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相对单一,消除策略上具有统一性。中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地理生态环境差异较大,消除策略上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中老两国在卫生立法方面都作出了努力,中国在有关血吸虫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相对更加完善,法律环境为消除血吸虫病策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宗教信仰对于老挝人民的精神、思想和道德观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老挝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差异分析。湄公血吸虫病的传播是季节性的,流行时间为3-5月,我国湖区血吸虫感染在4-6月和10-11月出现两个高峰;湄公血吸虫中间宿主开放拟钉螺只有在湄公河及其部分支流的浅水地区才有发现,在湖泊、水库、沟渠、灌溉渠、鱼塘和稻田中都没有发现过。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是两栖动物,与开放拟钉螺有着不同的栖息地,如沟渠、排水沟、稻田、湿地、湖岸和人工池塘的边缘;在老挝,儿童青少年有更大的暴露和感染风险。在典型的中国湖区,大多数感染发生在18至49岁的男性中,大多数人感染血吸虫是由职业驱动的。中国、老挝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比较分析。老挝的消除策略中没有提到针对螺的控制,我国实施的农业、林业和环境改造工程等尚不适用于老挝。湄公血吸虫的动物宿主目前确认的仅有犬和猪,而猪因进入湄公河水域可能性低,感染并不常见。鉴于中老两国血吸虫动物宿主的差异,我国实施的人畜化疗、封洲禁牧、家畜圈养、以机代牛等措施不适用于老挝的实际情况。因此,在针对动物宿主的控制策略上,中老两国有很大差异。老挝血吸虫病防治措施主要是群体化疗(mass drug administration,MDA)、水-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干预(Community-Led water,sanitation and hygiene interventions,CL-SWASH)、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这些领域,中老两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老挝经过多轮MDA的实施,血吸虫病患病率迅速降低,单独应用Kato-Katz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血吸虫病监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老挝血吸虫病防治经费主要来源于WHO及其他国际组织和机构,本国政府财政投入非常有限。整体上,经费来源结构相对固定和单一。我国经费来源结构上相对多样化。结论:老挝消除血吸虫病面临的挑战包括:社区防病意识薄弱和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实用型新技术的研发及现场应用有待推广;政府资金投入有限;水利工程和气候变暖的影响;病媒控制困难等。中国消除血吸虫病面临的挑战包括:钉螺控制困难;动物传染源控制困难;生产和生活行为难以控制等。推动老挝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的建议包括:优化政府战略和政策的执行环境;完善卫生筹资体系,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保障相应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投入;应用实用型新技术提升疾病防治水平和监测能力;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升社区人群防病意识。深化国际合作推动老挝消除血吸虫病进程。一是深化与WHO等机构及其他国家的合作。二是加强中老血吸虫病防治与研究机构间合作。基于两国的实际情况,中老两国在血吸虫病防治领域的深入合作和交流主要应着眼于MDA、健康教育和CL-SWASH等,具体包括绘制风险地图、提高化疗覆盖率、优化诊断工具、强化监测和应对等。同时实用型新技术(包括检测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的现场应用与推广也将是两国合作的重点领域。

吴铃铃[2](2021)在《湖沼型流行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成本效果研究 ——以江陵县为例》文中提出目的:评估湖沼型流行区血吸虫病的疾病负担,并对不同防治阶段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进行成本效果研究,旨在为合理分配资源,客观评价血吸虫病防控策略或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江陵县为例,在2020年8月-12月期间收集江陵县2009-2019年血吸虫病疫情相关数据,包括有螺面积、阳性螺面积、钉螺感染率、人群血检阳性率、人群粪检阳性率以及血吸虫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等。用基于伤残权重(disability weight,DW)的生命质量法计算当地血吸虫病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运用Joinpoint分析软件通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血吸虫病患者所致的YLDs、YLLs、DALYs以及血吸虫病疫情进行时间趋势分析。此外,从卫生投入者角度回顾性收集2009-2019年江陵县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情况以及年度经济成本数据,包括卫生、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国土等血防费用,并以3%的贴现率将2009-2019年的成本贴现至2009年。以“增量成本/避免的DALYs”作为增量成本效果比,对江陵县及流行乡(镇)进行综合防治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2009-2019年,江陵县血吸虫病疫情呈明显下降趋势。全县有螺面积从2009年的3030.73万m2下降到2019年的2718.04万m2,阳性螺面积从2012年开始降为0。目前江陵县已无急性血吸虫病感染发生,患者以慢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病为主,且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构成比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2960.603,P<0.001)。此外,江陵县血吸虫病人群粪检阳性率、校正感染率已从2016年开始降为0,耕牛感染率从2013年开始降为0,人群血检阳性率、患病率分别从2009年的14.99%、4.62%下降到2019年的5.62%、0.86%,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趋势χ2=7505.992,P<0.001;趋势χ2=18737.271,P<0.001)。江陵县血吸虫病疫情已达历史最低水平。2009-2019年间,江陵县血吸虫病YLDs、DALYs在各性别、年龄段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晚期血吸虫病疾病负担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APC=10.6%,P<0.05)。目前,血吸虫病疾病负担主要是晚期血吸虫病疾病负担,且主要集中在60岁及以上年龄组,其次是45-59岁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江陵县血吸虫病疾病负担最高的流行乡镇为熊河镇、白马寺镇、沙岗镇、普济镇,2019年底这四个乡镇的血吸虫病疾病负担占江陵县血吸虫病疾病负担的75.51%。此外,血吸虫病DALYs和YLDs构成比在≥60岁年龄组人群中呈逐年上升趋势(APC>0,P<0.05),在15-44、45-59岁年龄组中呈逐年下降趋势(APC<0,P<0.05)。YLLs构成比在各性别、各年龄组间无时间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9-2019年间,全县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经费总投入为6.03亿元。按费用支出项目划分,在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经费中占比最大的是国土血防费用(3.23亿元,占比53.50%),其次是卫生血防专项经费(1.23亿元,占比20.41%);在卫生血防专项经费中,费用占比最高的是灭螺费用(3689.42万元,占比29.97%),其次是耕牛淘汰及管控费(2408.84万元,占比19.57%)和治病费用(2381.65万元,占比19.34%),健康教育占比最低(99.80万元,占比0.81%)。按血吸虫病防治阶段划分,在疫情控制阶段(2009-2012年)、传播控制阶段(2013-2016年)和传播阻断阶段(2017-2019年),江陵县的血防经费投入分别约为18351.67万元、34627.74万元、7344.13万元,血吸虫病疫情达到传播阻断后血防经费年均投入最少。以疫情控制阶段(2009-2012)为分析对照,传播阻断阶段(2013-2016)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ICER:-17828.08元/减少1个DALY,-2977.25元/减少1例患者)比传播控制阶段(2017-2019)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ICER:36851.76元/减少1个DALY,7174.50元/减少1例患者)更具成本效果。从2012年开始,在普济镇、沙岗镇、白马寺镇、熊河镇等高疾病负担组的4个乡镇中,熊河镇的ICER最高;在资市镇、秦市乡、马家寨乡、郝穴镇等中疾病负担组的4个乡镇中,郝穴镇每年的ICER均为最低;在低疾病负担组,每年的ICER从低到高依次是六合垸管理区、三湖管理区、江北农场。结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江陵县血吸虫病疫情,血吸虫病疾病负担逐年下降。但江陵县晚期血吸虫病引起的疾病负担构成比呈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年龄段,今后应加强对晚血患者特别是高年龄组晚期血吸虫病的干预和管理。而随着血吸虫病疫情的下降,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更具成本效果,巩固防治成果推进消除进程需要持续稳定的血吸虫病防控和经费投入。

葛军,陈颖丹,曾小军,李石柱,刘亦文[3](2020)在《基于“协作创新”模式的江西省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的初步成效》文中认为总结2016-2019年江西省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工作经验,根据2018年中期评估结果,分析示范区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及存在问题,为2020年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出建议。2016年,基于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简称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协作创新寄生虫(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机制,在江西省信丰县建立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4年来通过双方密切合作,采取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健康教育、阳性人群治疗、改水改厕、环境整治等措施,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华支睾吸虫和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大幅下降,分别由2016年的21.56%和2.01%下降至2018年的8.85%和0.17%,降幅分别高达58.95%和91.54%;居民健康意识得到了提高,居民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了37.40%,不食生鱼片行为合格率提高至83.41%。此外,依托"协作创新"模式,建立了国家、省、市、县、乡5级寄生虫病防控监测网络,培养了一支基层寄生虫病防治队伍,积累了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经验,有效推进了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和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科研协作,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区基地在寄生虫病防治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汤凌,周杰,赵正元,王慧岚,姜琼,连花,吴翔,蒋立平,韩阳清,任光辉,邓维成[4](2020)在《2004-2019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效果》文中指出目的分析2004-2019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效果,为制定血吸虫病消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2019年湖南省卫生、农业、水利、林业和国土等部门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每年各项措施完成情况、防治费用以及人群、耕牛病情和螺情。采用Delphi法构建湖南省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效果指数;对人群及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下降、垸内钉螺面积和感染螺面积压缩等方面进行费用-效果分析。结果 2004-2019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累计投入经费711 092.65万元;完成药物灭螺277 437.12hm2,人群扩大化疗6 927 230人·次,牛扩大化疗2 116 247头·次,建造无害化厕所954 850座,圈养牛290 359头,淘汰牛136 666头,以机代牛141 905套,水改旱39 048.63 hm2,灌区改造724.12 km,安全饮水覆盖人口399.43万人,种植抑螺防病林191 102.89 hm2,土地平整38 535.27 hm2。2004年,湖南省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4.29%,耕牛感染率为4.48%,垸内有螺面积2 449.37 hm2,感染性钉螺面积3 423.74 hm2;2019年,全省人群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均下降至0,垸内有螺面积较2004年下降了77.92%(540.92 hm2),感染性钉螺面积下降至0。以2004年数据为基线,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效果指数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2019年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效果指数为97.35。每100人血吸虫感染率和每100头牛感染率下降1%的年平均费用分别为70.11元和4 204.78元,每1 hm2垸内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压缩1%的年平均费用分别为2 010.20元和1 298.09元。结论湖南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着,人群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明显下降,垸内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大幅压缩。今后应继续保障资金投入,以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治措施、巩固已取得的血吸虫病防治成果。

张丹辉[5](2020)在《陕西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检测与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岭大熊猫是大熊猫的一个独立亚种,因为头圆形似猫,因而被称为“国宝中的美人”。作为和平使者,为增进国际友谊、提升陕西省的形象和美誉度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份,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原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圈养的大熊猫突发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疫情,6只大熊猫感染,其中5只大熊猫临床发病,虽然经过一系列救治,但最终全部死亡。最后1只大熊猫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检测阳性,经过治疗,痊愈康复。此次犬瘟热事件的发生是我国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中比较严重的一次疫情,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因而,大熊猫的疾病防控是保护圈养大熊猫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大熊猫感染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轮状病毒并引起死亡的案例,病毒性疾病不仅严重威胁着圈养大熊猫的健康和种群发展,而且也容易引发兽医公共卫生学问题。本研究主要评估了四种常见病毒性疾病对陕西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健康的威胁程度,采用了国标中犬瘟热诊断技术(GB/T27532-2011)和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GB/T27533-2011)中的检测方法对CDV和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 virus,CPV)两种病毒进行了检测;采用了常规PCR方法对轮状病毒(Rotavirus,RV)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进行了检测。同时,采用了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四种病毒抗体。研究结果表明:在2015年期间,检测到1只大熊猫感染犬瘟热病毒,该大熊猫一直未出现临床症状,经过隔离并治疗,最终康复。其他三种病毒均未检测到。在2016年,大熊猫四种病毒检测均为阴性。经过CDV疫苗免疫,大熊猫CDV抗体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保障了大熊猫种群的健康。此次检测为陕西圈养大熊猫重要病毒性疾病提供流行病学资料,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为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疫病防控提供了案例依据。

陈思羽[6](2019)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县市羊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文中提出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草山草坡占地面积超过40%,为发展养羊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然而由于当地寄生虫防控力量薄弱,寄生虫病大大严重影响了当地羊只的生长繁殖,削弱了羊的生产性能,严重阻碍了当地养羊业的发展和凉山州经济效益的提升。为调查了解凉山州地区羊蠕虫感染情况,给当地蠕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于2017年6月-7月在凉山州甘洛县、布拖县、西昌市、昭觉县四县市采集羊只粪样及血样,通过三种粪便检测方法进行羊消化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并采用血清学检测调查羊脑多头蚴感染情况。共采集凉山州4个县市(6个自然村、7个养殖场、4个活畜交易市场、8个散养户)羊粪便样品,共计664个,粪便检测结果显示:凉山州甘洛县、布拖县、西昌市、昭觉县四县市羊蠕虫感染率为92.77%(616/664),其中线虫感染阳性率为83.13%(552/664),绦虫感染阳性率为11.14%(74/664)。规模养羊场羊只蠕虫感染阳性率为87.04%(188/216)低于散养户羊只阳性率91.48%(161/176)及自然村羊只阳性率98.32%(176/179)。四县市的规模养羊场中,布拖县羊只蠕虫感染阳性率最低为56.67%,昭觉县羊只蠕虫感染阳性率最高为100%。共采集凉山州4个县市621份山羊和绵羊的血清样本,脑多头蚴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成羊的抗体阳性率为40.00%(174/435),羔羊抗体阳性率19.35%(36/186);山羊的抗体阳性率为43.86%(125/285),绵羊抗体阳性率25.30%(85/336)。脑多头蚴感染情况与羊只年龄、品种相关。

谢翔[7](2019)在《福建省圈养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文中提出灵长类动物与人亲缘关系接近,遗传物质与人类的同源性高,很多生物学和行为特征也与人类有相似之处,是人类各种疾病理想的动物模型。此外,灵长类动物在国内各大动物园均有饲养,也成为吸引游人的重要动物种类。然而,各种疾病特别是寄生虫疾病危害着这些动物,导致动物因为寄生虫感染引起动物机体消瘦、贫血,有的甚至发生死亡。大部分动物园和实验中心均在春秋季对圈养动物进行常规驱虫。因此夏季容易引起圈养灵长类动物重复感染寄生虫,也成为各单位的漏查时间段。本研究运用麦克马斯特法对福建省多个地区的动物园以及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的圈养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进行调查,获得福建省圈养灵长类动物6-10月寄生虫感染数据,以期为国内灵长类动物寄生虫疾病的防控提供补充数据参考。结论:通过对福州等四个地市灵长类动物129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鞭虫是感染灵长类动物的优势虫种,感染率为31%,感染强度为1723个/g,其它线虫总的感染率为20.2%,感染强度为1400个/g,球虫感染率比较低,仅为0.8%,感染强度为200个/g。在调查的四个地区里面,南平感染率最高,为57.1%,福州感染率最低,为30.6%。在调查的17种动物中,松鼠猴和豚尾猴感染率均为100%,阿拉伯狒狒为71.4%,黑叶猴为66.7%,金丝猴和赤猴为50%。其他动物感染率比较低。因此,圈养灵长类动物夏季寄生虫的感染仍比较严重,科学有效的驱虫和预防是寄生虫防控的关键手段。

钟波,刘阳,吴子松,陈琳,董毅[8](2019)在《我国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防治对策》文中指出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流行特征和疫情态势,分析了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对今后的防控重点和措施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推动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进程、促进我国《"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目标的实现。

刘阳,陈琳,蒙先洪,张奕,陆定,徐佳,李荣智,吴子松,钟波[9](2019)在《山丘型流行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综合防治模式探索及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综合防治模式,为制定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借鉴。方法 2011–2015年选择四川省5个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作为综合防治示范区,根据各示范区的流行特点、经济水平和整体发展规划,分别制定创建目标、策略和措施,并对实施后血吸虫病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1–2015年四川省5个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综合防治示范区建立了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模式的保障体系及"一体化城乡统筹"、"系统化生态治理"、"集约化生态农业"、"科学化血防管理与健教"及"生态化民族循环型经济"等5个生态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模式。自实施以来,钉螺孳生环境彻底改变;截至2015年,累计治理历史有螺环境达92.0%,安全饮用水覆盖率均达到100.0%,家畜圈养率均达到95.0%以上;2011–2015年卫生厕所覆盖率分别提升93.0%、96.8%、78.8%、87.1%和82.0%;示范区农民平均收入增长32.7%。示范区居民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从2011年的3.1%下降到2015年的1.6%,粪检均未发现阳性;存栏耕牛数逐年下降,粪检均未发现阳性。2011–2013年示范区查出有螺面积分别为398.7、108.2 hm2和52.9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2014年后未再查见钉螺。2011–2015年示范区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及正确行为形成率逐年提升。结论四川省5个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模式符合当前山丘型流行区防治工作需求,实现了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发展经济、社会进步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为最终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提供了新思路。

蔡为民,高阳,刘丹丹,成大荣,邢华,杨安龙,陈前岭,陶建平[10](2019)在《江苏部分地区羊消化道寄生虫与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尼龙筛兜淘洗法和间接血凝法对江苏扬州、南通、宿迁和连云港地区19个羊场310份粪样和85份血清进行寄生虫检查和弓形虫抗体检测,并分析羊的饲养方式与季节及其月龄与寄生虫感染间的关系,为江苏省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共检出1种绦虫、6种线虫和7种球虫,蠕虫优势种为毛圆科线虫(Trichostrongylidae),球虫优势种为艾丽艾美耳球虫(Eimeria alijeri)。总感染率为90.32%(280/310),其中87.10%(270/310)羊混合感染2种及以上寄生虫。6月龄以上羊的感染率高于6月龄以下羊,风险系数为5.08倍(OR=5.08, 95%CI=1.16~22.19,P=0.020);放养式饲养羊的感染率高于高床圈养方式饲养羊,风险系数达10.61倍(OR=10.61, 95%CI=1.40~72.85,P=0.003);春秋季羊的感染率高于冬季羊,风险系数为2.05倍(OR=2.05, 95%CI=1.00~4.21,P=0.046)。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为0。

二、圈养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圈养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湖区与老挝湄公河流域血吸虫病消除策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 血吸虫病是全球范围亟待控制和消除的重要疾病
        1.1 血吸虫病概述
        1.2 血吸虫病在全球的流行现状
        1.3 WHO《血吸虫病2012—2020行动计划》为全球提出血吸虫病防治目标
    2 进一步优化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是当前我国与老挝同样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2.1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策略
        2.2 老挝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策略
        2.3 中国与老挝卫生合作现状与展望
    3 国内外消除血吸虫病策略研究现状与展望
    4 研究目标与意义
    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研究法
        3.2 系统分析法
        3.3 比较研究法
        3.4 STEEPLE分析法
        3.5 关键人物访谈法
    4 指导思路
        4.1 卫生政策与体系
        4.2 全球卫生
    5 技术路线
    6 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中国与老挝STEEPLE比较分析
        1.1 社会人口环境
        1.2 技术环境
        1.3 经济环境
        1.4 环境和自然
        1.5 政治环境
        1.6 法律环境
        1.7 道德环境
        1.8 宏观环境对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影响总结
    2 中国、老挝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差异分析
        2.1 时间分布差异
        2.2 地区分布差异
        2.3 人群分布差异
    3 中国、老挝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比较分析
        3.1 中老两国血吸虫病防治战略规划
        3.2 中老两国血吸虫病防治措施
        3.3 中老两国血吸虫病防治监测体系
        3.4 中老两国血吸虫病防治经费投入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1 中国、老挝消除血吸虫病面临的挑战
        1.1 老挝消除血吸虫病面临的挑战
        1.2 中国消除血吸虫病面临的挑战
    2 推动老挝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的建议
        2.1 优化政府战略和政策的执行环境
        2.2 完善卫生筹资体系,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2.3 保障相应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投入
        2.4 应用实用型新技术提升疾病防治水平和监测能力
        2.5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升社区人群防病意识
    3 深化国际合作推动老挝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3.1 深化与WHO等机构及其他国家的合作
        3.2 加强中老血吸虫病防治与研究机构间合作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附件

(2)湖沼型流行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成本效果研究 ——以江陵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1.2 卫生经济学分析概述
        1.3 血吸虫病领域的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展
    2 科学问题
    3 研究目的
    4 研究内容
    5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江陵县血吸虫病疫情及疾病负担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
        1.2 效果评价指标
        1.3 数据管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江陵县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
        2.2 2019年江陵县血吸虫病所致疾病负担情况
        2.3 2009-2019年江陵县血吸虫病疾病负担趋势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江陵县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收集
        1.3 成本效果分析
    2 结果
        2.1 江陵县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成本
        2.2 江陵县不同阶段的血防综合措施实施情况
        2.3 江陵县不同阶段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的增量成本效果分析
        2.4 不同疾病负担组逐年增量成本效果分析
        2.5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小结
主要创新点
问题与局限性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3)基于“协作创新”模式的江西省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的初步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创建江西省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1.1 示范区建设目标
    1.2 示范区建设防治策略与措施
2 示范区的组织领导与技术指导
3 示范区的组织实施
    3.1 基线调查
    3.2 健康教育
    3.3 人群查治
    3.4 防治技能培训
    3.5 综合治理
    3.6 科研项目
4 示范区创建的初步成效
5 不足与建议

(5)陕西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检测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熊猫的进化史和习性
        1.1.1 大熊猫的历史分布
        1.1.2 大熊猫的特点及习性
    1.2 人工圈养大熊猫历史及现状
    1.3 大熊猫常见病毒病的危害及研究进展
    1.4 圈养大熊猫常见的病毒病
        1.4.1 大熊猫犬瘟热
        1.4.2 大熊猫犬细小病毒
        1.4.3 大熊猫轮状病毒
        1.4.4 戊型肝炎病毒
    1.5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的诊断检测
    2.1 材料
        2.1.1 材料样本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和设备
    2.2 方法
        2.2.1 样本处理
        2.2.2 提取RNA
        2.2.3 提取DNA
        2.2.4 大熊猫犬瘟热病毒检测
        2.2.5 大熊猫犬细小病毒检测
        2.2.6 大熊猫轮状病毒检测
        2.2.7 大熊猫戊型肝炎病毒检测
        2.2.8 ELISA检测
    2.3 结果
        2.3.1 PCR检测结果
        2.3.2 CDV快速检测卡结果
        2.3.3 ELISA检测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平时预防措施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试验结果
    3.2 出现疫情时的防治
        3.2.1 疫情的报告及诊断
        3.2.2 紧急措施
    3.3 参考治疗
        3.3.1 抗病毒、补液
        3.3.2 抗菌消炎
        3.3.3 止吐、止泻
        3.3.4 抗休克、痉挛
        3.3.5 提高抵抗力
        3.3.6 加强护理
        3.3.7 免疫接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县市羊蠕虫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羊蠕虫病
        1.1 吸虫病
        1.2 线虫病
        1.3 绦虫病
        1.4 羊常见蠕虫病鉴别诊断
    2 羊脑多蚴病
        2.1 病原及生活史
        2.2 流行病学
        2.3 临床症状
        2.4 诊断
        2.5 治疗
        2.6 预防
    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4县市羊消化道蠕虫感染情况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1.2 检测方法
        1.2.1 粪样检查方法
        1.2.2 数据记录
        2 结果
        2.1 四县市羊蠕虫感染情况
        2.2 不同方法检测结果
        2.3 不同养殖环境的羊蠕虫感染情况
        3 讨论
    第二章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4 县市羊脑多头蚴的血清抗体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1.2 检测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羊群脑多头蚴病抗体阳性率
        2.2 不同地区羊的脑多头蚴抗体阳性率
        2.3 不同性别羊的脑多头蚴抗体阳性率
        2.4 不同年龄羊的脑多头蚴抗体阳性率
        2.5 不同品种羊的脑多头蚴抗体阳性率
        3 讨论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福建省圈养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寄生虫的感染与危害
    1.1 寄生虫的感染途径
        1.1.1 经口感染
        1.1.2 经皮肤感染
        1.1.3 经接触感染
        1.1.4 经胎盘感染
    1.2 寄生虫的危害
        1.2.1 夺取宿主的营养
        1.2.2 造成机械性损伤
        1.2.3 产生毒素作用
        1.2.4 侵入时引入其他病原体
2 圈养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的种类
    2.1 鞭虫
    2.2 线虫
        2.2.1 食道口线虫
        2.2.2 类圆线虫
    2.3 球虫
        2.3.1 等孢球虫
3 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的诊断与检疫
    3.1 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
    3.2 临床症状的观察
    3.3 病原学诊断
        3.3.1 粪便检查法
        3.3.2 诊断性驱虫法
        3.3.3 PCR诊断技术
4 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的监测与控制
    4.1 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监测
    4.2 圈养野生动物的驱虫
        4.2.1 治疗性驱虫
        4.2.2 预防性治疗
    4.3 圈养野生动物粪便无害化处理
    4.4 重视和改善圈养野生动物的福利
        4.4.1 营养保障
        4.4.2 分群饲养
        4.4.3 饲料和饮水的卫生
        4.4.4 动物笼舍及环境卫生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虫卵鉴定
结果
    6.1 虫卵形态学鉴定及描述
        6.1.1 圈养灵长类动物的鞭虫虫卵
        6.1.2 圈养灵长类动物的其他线虫虫卵和球虫虫卵
    6.2 福建省不同地区圈养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和强度
    6.3 不同种类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
    6.4 不同圈养灵长类动物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
讨论
    7.1 福建省圈养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种类
    7.2 不同地区圈养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的关系
    7.3 不同种类寄生虫病感染率的比较
    7.4 不同圈养灵长类动物与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的关系
    7.5 夏季仍是圈养灵长类动物寄生虫感染的高发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流行特征和疫情变化
2 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2.1 钉螺控制面临的挑战
        2.1.1 有螺环境复杂,螺情容易反弹
        2.1.2资源整合困难,防治力度欠佳
        2.1.3 环境保护加大,钉螺可能扩散
    2.2 传染源控制面临的挑战
        2.2.1 传染源难控制,可能出现反弹
        2.2.2 传染源存量大、种类复杂
        2.2.3 人口流动频繁,存在传播隐患
    2.3 防治技术不足,仍需加强研究
    2.4 自然灾害频发,防控风险增大
    2.5 达标后管理松,成效难以巩固
3 山丘型流行区今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对策及思路
    3.1 结合方案实施,切实落实综合治理
    3.2 强化传染源控制,实施精准防治
    3.3 加强监测体系建设,防止疫情反弹
    3.4 深入科学研究,探索适宜技术
    3.5 加强血防管理,强化能力建设
4 结语

(9)山丘型流行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综合防治模式探索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与方法
    1 山丘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建立原则
    2 山丘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模式的构建
        2.1 蒲江一体化城乡统筹综合防治模式
        2.2 东坡系统化生态治理综合防治模式
        2.3 广汉集约化生态农业综合防治模式
        2.4夹江科学化血防管理与健教综合防治模式
        2.5西昌生态化民族循环型经济综合防治模式
    3示范区血防综合模式的保障体系建设
    4综合防治示范区血吸虫病防治效果评估
        4.1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情况调查
        4.2螺情调查
        4.3人畜病情调查收集
    5伦理学声明
    6统计分析
结果
    1示范区概况
    2示范区建设及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情况
        2.1蒲江模式
        2.2东坡模式
        2.3 广汉模式
        2.4 夹江模式
        2.5 西昌模式
    3 示范区综合防治效果
        3.1 示范区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经济条件变化
        3.2 示范区血吸虫病控制效果
        3.2.1 人畜病情变化
        3.2.2 螺情变化
        3.2.3 人群血防知识和行为变化
        3.3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实现情况
讨论

(10)江苏部分地区羊消化道寄生虫与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 粪便:
        2) 血清:
    1.2 样品检测
        1) 线虫、绦虫卵和球虫卵囊检查:
        2) 吸虫卵检查:
        3) 球虫种类鉴定:
        4) 弓形虫抗体检测:
    1.3 虫种鉴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寄生虫种类
    2.2 寄生虫感染率
    2.3 混合感染情况
    2.4 月龄对羊寄生虫感染的影响
    2.5 季节对羊寄生虫感染的影响
    2.6 饲养方式对羊寄生虫感染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四、圈养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湖区与老挝湄公河流域血吸虫病消除策略比较研究[D]. 单翔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湖沼型流行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成本效果研究 ——以江陵县为例[D]. 吴铃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3]基于“协作创新”模式的江西省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的初步成效[J]. 葛军,陈颖丹,曾小军,李石柱,刘亦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05)
  • [4]2004-2019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效果[J]. 汤凌,周杰,赵正元,王慧岚,姜琼,连花,吴翔,蒋立平,韩阳清,任光辉,邓维成.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03)
  • [5]陕西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检测与防治研究[D]. 张丹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县市羊蠕虫感染情况调查[D]. 陈思羽.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7]福建省圈养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D]. 谢翔.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8]我国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防治对策[J]. 钟波,刘阳,吴子松,陈琳,董毅.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03)
  • [9]山丘型流行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综合防治模式探索及效果[J]. 刘阳,陈琳,蒙先洪,张奕,陆定,徐佳,李荣智,吴子松,钟波.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03)
  • [10]江苏部分地区羊消化道寄生虫与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J]. 蔡为民,高阳,刘丹丹,成大荣,邢华,杨安龙,陈前岭,陶建平.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02)

标签:;  ;  

圈养羊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