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辑出版吉林省工商企业名录做好出版者征集工作的通知

关于编辑出版吉林省工商企业名录做好出版者征集工作的通知

一、关于编辑出版《吉林工商企业名录》,做好刊户征集工作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何蔚仪[1](2021)在《A会展公司品牌建设研究》文中认为

李响[2](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恢复建设,不仅壮大了沈阳工业经济实力,更为此后大工业发展计划的确立、规划和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章论述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的方针和计划是围绕工业化制定和实施的。基于国内外现实条件和沈阳自身基础,国家在此布置了较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与工业化建设相适应,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城市发展计划与工业建设协调起来。因此沈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城市骨架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历程。沈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范围内形成了4个完整的工业区,完成建设项目近1500项,其中重点项目50多项,形成了以机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为核心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建设的载体,城市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交通、供水、供电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的呈现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沈阳被苏联专家誉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工业城市。”第四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随着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空间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沈阳模式。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出发,扩建成铁西和大东两个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生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新建陵北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配合工业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文教区,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按照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布置调整了行政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市、区、住宅区3层商业中心。城市以市政府为新的城市中心,构建了南北和东西轴线,沿轴线、铁路和陆路交通线向外拓展趋势明显。城市内部结构得到重构,外部形态得以扩展,重塑了沈阳作为东北工业化首位城市的空间形貌。第五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的更新。“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也促进沈阳城市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城市水平相吻合的城市社会基层管理机制——单位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动,科学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丰富,这一过程不仅深刻反映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在今天的生活范式中。第六章阐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业绩成就了沈阳中国重工业第一城和东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工业建设为依托,沈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形貌得到重塑,也奠定此后城市发展格局结构;城市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也造就了辉煌的工业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工业精神。同时,这一时期沈阳城市发展也具有局限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化,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当今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沈阳乃至东北城市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是巨大的更新也是辉煌的起点。在铭记昔日成就的同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汲取,更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深思,寻求解决之道。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沈阳,如何发挥辽宁精神,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历程可获得借鉴和启示。

张军[3](2019)在《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转基因技术走进大众视野起,一直面临着多方的质疑,自此,转基因技术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走入学界视角。在转基因技术安全风险研究逐渐走向深水区的背景下,学界对转基因技术面临的食品安全风险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成果颇丰。虽然转基因技术所涉及的安全风险也包含环境安全风险,但是此类研究甚少。如何将已有的“风险预防”指导性原则、安全评价管理制度和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等研究成果分析、整合与吸收,完善我国目前的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体系将成为今后研究的另一重点。全文主要共5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主要围绕选题意义、国内外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展开,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叙述,进而展开本文的论述。第2章主要对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的概念与形式进行的阐述和法律规制必要性进行分析,主要涉及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和发展现状、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的表现形式和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必要性分析。本章主要想从转基因技术原理和环境权与公众知情权角度展开规制必要性的论证分析。第3章具体分析我国有关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具体涉及立法和监管方面的现状分析。同时对我国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体系中具体制度的不足进行分析,主要围绕立法体系、立法位阶、监管和保障体系四个不足方面展开比较深入的讨论,为我国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体系的完善作出铺垫。第4章主要对国外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规制法律体系进行分析,主要从围绕欧美有关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体系的立法原则、评价制度和监管保障制度层面分析比较,从而得出适用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的启示。第5章针对前文对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体系现状和不足进行完善,在参考国外具体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为我国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体系的完善提出对应的完善建议,主要涉及基本原则、法律内容、监管和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展开。

郭存存[4](2017)在《四川三线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三线建设是新中国为了防御国际威胁、调整国内布局而展开的一场以备战为核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四川省由于其深处内陆却沟通四处的独特地理位置、丰富多样的优质自然资源以及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被确定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四川的三线建设从1964年5月攀枝花钢铁基地规划筹备开始到三线建设规划尾声的“四五”计划结束,历时12年之久,期间几经波动,有过高潮、有过低谷,建设在取得不菲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在充分梳理全国三线建设、西南三线建设的背景、决策、过程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四川三线建设发展脉络的大体走向进行描述。同时,将四川三线建设与大三线核心的西南其它省份、西北地区以及中南部分地区加以横向上的细致比较,从而对四川三线建设的功过是非进行理性分析,为当今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经济圈以及“长江经济圈”中的良性发展提供经验教训,以供借鉴。全文主要分为五部分,对四川三线建设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绪论,概述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文中涉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四川三线建设的兴起,论述三线建设的国际局势、国内情形,三线建设的决策过程,全国、西南地区三线建设的布局情况、四川省被列为三线建设核心的客观条件以及建设的开端。第三部分四川三线建设的发展,介绍了四川三线建设的发展历程:建设高潮、文革时受阻停滞、续建收尾情况。第四部分四川三线建设的独特性,将四川三线建设与西南、西北、中南的大三线省份通过投资规模、项目的布局安排、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及建设成就等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四川三线建设在全国的独特性。第五部分四川三线建设的评价与现实启示,客观分析四川三线建设的成就与不足,为目前三线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提供部分建议以及其对现今西部大开发、区域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的现实启示。

尹达[5](2015)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出版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与融合,数字出版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在国内俨然已成为新闻出版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引起了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吸引了众多资源的投入,产生了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效应。截至201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产业整体规模已达2540.35亿元。而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因存在纠正市场失灵、满足产业结构变动、推进产业创新及提升国家竞争力等产业发展需求,产业政策是一直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在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亦是如此。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在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化部等为代表的政府部门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进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实质为一种政府引导行为,其目的是为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不断优化、产业竞争力与创新力的不断提升,加快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成长速度。然而,中国现行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制定是否科学、执行是否有力?实施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能否达到政府预设的各类目标?与数字出版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否匹配?这实为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是政府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研究需要从政策全过程视角对产业政策有效性进行了界定,认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涵盖产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产业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以及产业政策在一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下实现预期产业目标的程度和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小。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效应三个层面构建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论文以政策科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政策文本分析、产业经济数据统计、问卷调研为基础,综合运用社会学、统计学、经济学方法,对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实施过程以及实施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综合评判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程度,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首先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对中国数字出版产业领域355项产业政策进行全面、深度的统计分析,从政策总量、政策地区分布、政策时间分布、政策制定主体分布、政策内容要素分布等产业政策的内外部特征进行了定量化的研究,得出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特征,即政策制定时间与制定主体的高度集中性、政策文本内容上的多整体性与少专门性、政策文本效力上的多规章性与少法规性、政策制定方式的多探索性与少确定性。其次,通过对政策评估理论、政策传播理论等文献回顾,在对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话题实施先导访谈基础上,针对数字出版业界、传统出版业界、数字出版研究人员设计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调查问卷》,并通过在线调研的方式向数字出版相关领域的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发出了调查问卷填写邀请,共收回116份有效问卷。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的制定科学性及执行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得出,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制定过程的参与机制与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具体表现在:具有较高决策参与意愿的大多数业界及学界相关人员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畅通地参与到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去;政策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各部委及大型数字出版企业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程度过大,而传统出版机构、专家学者、地方政府等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无法在决策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不同政府管理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不畅,存在各自为政局面。由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在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的传播效果较好,政策受关注度较高,政策对象对政策内容的认知程度较高;但政策执行中却存在执行主体权责划分不明确、政策执行的资源保障不到位、执行信息的反馈机制欠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执行有效性。再者,论文在占有大量实际的数字出版产业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综合相关经济评价理论,同时考虑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采用“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方法,从产业布局政策效应、产业结构政策效应、产业组织政策效应、产业技术政策效应等几个方面对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实施的具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产业布局政策效应方面,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资源配置效应不佳,政策对投资主体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政策的经济协调发展效应明显,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已经形成,但基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产业结构政策效应方面,产业在新闻出版业中占比及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发展的政策目标实现程度不佳;产业国民经济贡献度较小,富有影响力的数字出版品牌建设效果不理想;产业整体规模发展趋势达不到政策目标要求;传统出版转型效果不理想,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在产业组织政策效应方面,产业政策对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各细分领域的规模促进作用相差较大,对电子书产业、数字期刊产业的规模发展存在负面影响,对网络游戏产业的规模发展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对手机出版产业规模发展作用不明显,对互联网广告产业规模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各领域的市场集中度情况相差较大,电子书产业、数字报纸业领域,市场集中度较低,数字期刊、网络游戏领域则市场集中度较高;除手机出版、网络游戏及互联网广告领域利润率较高外,作为数字出版核心领域的数字内容生产企业利润率不容乐观,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利润率不理想。在产业技术政策效应方面,数字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成为国家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网络游戏领域,产业政策对其海外销售收入有较大的促进和提高作用;通过对数字出版领域1798项专利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创新能力、技术转化能力不佳。在研究总结部分,论文结合对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评价结果,从政策决策过程、政策执行保障、政策效应提升三方面分别提出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建议。

王婷[6](2014)在《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动漫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石,以创意、技术和产业化为方式,以创造力为核心的产业。《国家"十二五"阶段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指南》中提到,国家应大力发展动漫产业,使其成为地方经济产业的中坚力量。发展动漫产业,是辽宁省从重工业化经济模式到绿色经济转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辽宁省动漫产业有了一些发展,有沈阳浑南、大连两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和阜新、营口、沈阳沈北三个省级产业基地,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规模、资金、人才等方面。为了更好的发展辽宁动漫产业,增强其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竞争力,需要从战略层面做相关的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辽宁省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及竞争力展开全面的分析,主要依靠SWOT、PEST两种分析法来完成。接着对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归纳总结,在这个前提下针对辽宁省动漫产业出台具体的发展战略,同时阐述了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途径、战略规划、战略要点以及相关保障策略。

郑红彬[7](2014)在《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建筑的近代化历程属于后发外生型,因此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离不开对外来影响的关注,尤其是来自近代在华外国建筑师的影响。英国建筑师到华时间早、在华时间长、分布空间广、群体数量大、建筑活动多,所以其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刻。本文以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为研究对象,第二至五章分析英国建筑师在近代中国出现的历史背景,描绘英国建筑师在中国近代主要城市的发展,对该群体之数量、时空分布、群体构成以及其流动性进行分析,按其任职单位不同将其划分为军队建筑师、政府建筑师、私人建筑师、商业建筑师和教会建筑师五类,分别对其在华的专业活动进行总结分析;第六至八章分别对其参与的建筑设计竞赛、其与行业组织以及建筑师行业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对行业竞争的规避、行业收入以及行业出版物三个方面;第九章从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建筑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分析在华英国建筑师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在1840-1949年间,先后有不少于五百位英国建筑师在中国活动过。虽然他们主观上是英国殖民主义的“帮凶”,但客观上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及其运作机制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了建筑师职业的诞生以及相关职业组织架构、行业标准及法律规范等的西方化进程,传播了大量的西方现代建筑知识并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现代专业人才。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成果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首次对整个英国来华建筑师群体进行全面分析,描绘出这一群体较为清晰的轮廓和较为详尽的发展过程;以建筑师为线索厘清了近代英国在华建造活动的生产运作机制及其主要建筑成果;依靠当今的科技发展,充分利用了数据库等资源发现了一些新的史料,利用这些史料述及了前辈学者未曾述及之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之建筑竞赛、建筑行业组织、对行业竞争之规避等内容;改变传统的以城市或建筑视角的近代建筑史研究,以建筑师为线索梳理中国近代建筑史进程中的英国影响,使其变得清晰,可以推及其他国家对中国近代建筑影响之研究。

汪前军[8](2012)在《《大公报》(1902-1916)与中国广告近代化》文中研究说明从古代广告到1949年以后的现代广告,这中间有一个蕴育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中国广告的近代化。中国广告近代化有三层含义。其一是中国近代广告与古代广告相比,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带有近代色彩。其二是中国近代广告并不是西方广告的中国版本,而是禀赋了古代广告的若干内容,为适应中国消费者的习惯作出一定的调整,从而有一个渐进而漫长的中国化过程。其三是中国广告近代化的主体演变。中国广告近代化也是中国人由最初的“学习”到最终“开创”中国人自己的广告的过程。因而,中国广告的近代化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前奏期(1815年至1873年)、发展期(1874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和成型期(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1902年至1916年的《大公报》正好处于中国广告近代化的发展期。该报是“一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动尝试向现代报纸转型,并获得初步成功的为数不多的国人报纸”的历史定位,使得通过分析该时期《大公报》广告发展的历史来研究中国广告近代化成为可能。同时,《大公报》从初始发展期到螺旋上升期再到动荡回暖期的发展变化,使得通过研究该时期《大公报》广告发展的历史来研究中国广告近代化具备了可行性。本文采用历史文献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系统、宏观的视野,并借鉴新闻史的研究方法,从《大公报》诞生的时代背景,广告发展分期,广告思想演变,广告营销发展,广告创作和广告产业等六个方面着手研究,从而发现了《大公报》广告近代化的两个前提条件,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天津已经具备了近代广告产生并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大公报》将报纸视为可持续发展事业的主观条件。《大公报》广告近代化存在两条线索,即大量引进外资广告的范本和理念的求“变”的线索和糅合中国文化传统,逐渐建构起中国特色广告的求“合”线索。《大公报》广告近代化由两股动力推动,即本土广告和外资广告这两股动力。在同一语境下,二者不断以对方为参照,消弭了双方的差异,从而趋向一致。本文的创新在于:其一、完整地将《大公报》(1902-1916)广告经营与发展的历史呈现出来,丰富了《大公报》(1902-1916)广告史的研究,为后续研究者完整建构《大公报》(1902-1949)广告史提供了便利。其二、首次通过《大公报》(1902-1916)全面分析研究了该时期中国广告近代化的流变轨迹和转型特征,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索引。

吕旭峰[9](2011)在《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教育捐赠已成为具有多重价值和意蕴的、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捐赠问题跨越多个学科领域。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教育的社会资本是教育的社会关系和网络结构资源,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为教育捐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从文化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捐赠制度演进的初始条件与逻辑起点;从教育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为教育筹集资金,并进一步促进教育更加注重自身内涵发展,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和服务社会,从而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乃至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教育作为制度性的准公共产品,从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教育捐赠的可行性。教育捐赠作为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形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节贫富分化程度、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整体和谐;从伦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的意蕴已经超出经济学领域,逐渐延伸向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层面,教育捐赠行为是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教育捐赠宣扬了尊师重教、爱国主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客观上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公民道德的培育。同时,教育捐赠作为一种伦理行为,捐赠的当事人在捐赠过程中又应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使捐赠者获得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崇高感,给他们带来最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在人生价值实现、回馈与报答的心理驱动下,人们会更多地将捐赠投向教育事业上来。在中外教育的发展中,教育捐赠行为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今中外的教育捐赠发展历史证明,教育捐赠与地域文化、社会政治等关系密切。由于文化传统以及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的不同,教育捐赠的内核和形式呈现出不同的表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特点。但是,教育经费的来源逐渐趋向多元化是目前各国教育经费来源的历史走向与共同趋势。从教育捐赠的动力机制来审视,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是我国教育捐赠的主要动因;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教育捐赠的社会文化基础;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作用引导人们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进行教育捐赠。从跨文化学的视角出发,美国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基本动因;对教育捐赠减免税收的相关优惠制度和配套政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直接动因;美国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大学校友捐赠文化,校友情结是校友为母校捐赠的内在动因;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也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动因之一;教育捐赠行为背后的本根动机是利他主义。国外教育捐赠体制和机制已经相对成熟。从国家层面来讲,许多国家政府的政策导向鼓励和引导个人和企业进行教育捐赠,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为教育捐赠提供了高位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撑。从学校本身募集教育捐赠的相关行为来看,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并有很多积极有效的做法:校长率先士卒参与募捐工作,提高了学校对教育捐赠的重视程度;建立了专业化的捐赠管理机构和较为完善的筹资与运作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捐赠管理制度;制定战略性的筹款目标与详尽的筹款计划;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教育捐赠基金运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激发捐资者的积极性;密切与(潜在)捐赠者的联系,巩固与捐赠者的忠诚友好关系,等等。其中的有益经验可资借鉴。近年来,我国新时期的慈善捐赠环境开始逐步形成,捐赠事业发展迅速,教育捐赠已经起步。国家积极鼓励社会集资、捐资助学,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逐步引导教育捐赠的开展,中央财政对中央级高校设立了捐赠配比资金,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教育捐赠。国内很多学校也逐步认识到教育捐赠的重要性,重视教育捐赠在学校多元化经费来源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争取社会各界的最大支持视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校友工作和筹资工作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总体而言,教育筹资工作逐渐从许多高校的战略边缘向中心工作转移,成为高校深入改革、重点加强、积极推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些学校逐步建立了进行教育募捐的社团组织和筹资机构,对教育捐赠管理也作了许多实践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一些教育基金开始独立进行捐赠基金的管理与运作。然而,由于我国教育捐赠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资金筹措机制呈现出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教育捐赠要在规模和范围上有所发展,应由国家单一拨款向多渠道筹集经费的形式转变。从宏观层面来说,要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转变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关于教育捐赠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捐赠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做好执法监督、行政管理、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要发挥政府政策的杠杆作用,促使政府政策导向化,提高政府资金效益,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向教育领域。同时,要制定鼓励社会各界向教育事业捐赠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教育捐赠的相关税收政策,为教育捐赠提供税收激励机制。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立专门的筹资管理部门,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水准、有文化素养、热心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团队,形成专职、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各类人才汇集、优势互补的教育筹资、教育基金管理与运作的强有力队伍。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做好发展联络工作,拓宽学校的筹资渠道。加强我国教育捐赠文化建设,构建适合我国教育捐赠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建立有效激励社会捐赠的制度体系,已是应当提上日程的问题。我们要在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借鉴西方有益的捐赠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诚信、透明、高效的筹措高等教育社会捐赠的有机体系。

董赤[10](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二、关于编辑出版《吉林工商企业名录》,做好刊户征集工作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编辑出版《吉林工商企业名录》,做好刊户征集工作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二、市政建设恢复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三、文教区的新建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一、单位制的形成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结论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必要性
    2.1 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的特殊性
        2.1.1 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的多样性
        2.1.2 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的严重性
    2.2 公众环境权益保护的内在要求
    2.3 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3章 我国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现状及不足
    3.1 我国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现状
        3.1.1 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方面的立法
        3.1.2 转基因技术风险监管机构及职能
    3.2 我国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不足
        3.2.1 立法体系不完善
        3.2.2 风险监管保障制度可操作性较低
        3.2.3 立法滞后于转基因技术发展
第4章 域外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制度考察
    4.1 主要国家及地区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制度
        4.1.1 美国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制度
        4.1.2 欧盟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制度
    4.2 主要发达国家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制度比较
        4.2.1 立法态度相左
        4.2.2 立法基本原则显着不同
        4.2.3 监管模式宽严差异
        4.2.4 知情权保护重视度差异明显
    4.3 主要发达国家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4.3.1 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须符合国家利益
        4.3.2 重视本国的文化传统和民众观念
        4.3.3 立足于现有法律制度
        4.3.4 多部门分工合作共同监管
第5章 我国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完善
    5.1 我国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基本原则
        5.1.1 风险预防原则
        5.1.2 适当控制原则
        5.1.3 知情选择原则
    5.2 健全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监管制度
        5.2.1 创新监管理念
        5.2.2 选择折中监管模式
        5.2.3 确立全程监管制度
    5.3 建立健全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保障机制
        5.3.1 风险控制制度的完善
        5.3.2 健全公众知情权保护制度
        5.3.3 完善召回制度
        5.3.4 引入企业诚信档案制度
        5.3.5 强化追责与救济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
    外文
致谢

(4)四川三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案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四川三线建设的兴起
    第一节 全国三线建设决策形成的背景
        一、六十年代初期的国际环境
        二、建国后的国内情况
    第二节 全国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与布局
        一、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
        二、全国三线建设的布局
        三、西南地区三线建设的布局
    第三节 四川三线建设的客观条件
        一、历代经验
        二、地理环境
        三、工业基础
    第四节 四川三线建设的开端
        一、内迁企业
        二、新建工厂
        三、扩建老厂
第二章 四川三线建设的发展
    第一节 四川三线建设的历程
        一、文革时建设受阻
        二、第二次建设高潮
        三、调整改造
    第二节 三线建设的实施项目
        一、机构与制度保障
        二、主要项目
第三章 四川三线建设的独特性
    第一节 在西南地区的特殊地位
        一、投资规模大
        二、布局广
        三、人力投入多
        四、生产效益高
    第二节 与中南各省的显着差异
        一、组织领导力强
        二、建设起步早
        三、开展范围广
        四、投入及成就差异显着
    第三节 与西北各省的明显不同
        一、战略目标
        二、先期工作侧重点
        三、投入规模
        四、生产效益
第四章 四川三线建设的评价
    第一节 历史评价
        一、建设成就
        二、不足与问题
        三、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第二节 现实意义
        一、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二、对当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5)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国外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及政策实施现状
        1.1.2 国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及政策实施现状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数字出版产业研究现状述评
        1.2.2 产业政策有效性研究现状述评
        1.2.3 与数字出版产业相关的政策评估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研究范畴及理论基础
    2.1 研究范畴界定
        2.1.1 数字出版产业
        2.1.2 数字出版产业政策
        2.1.3 产业政策有效性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政策过程理论
        2.2.2 公共管理理论: 政策网络分析
        2.2.3 政策评估理论: 政策效应评估
        2.2.4 产业组织理论: SCP范式
    2.3 研究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3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3.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步骤
    3.2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要素构成
        3.3.1 政策制定指标
        3.3.2 政策执行指标
        3.3.3 政策效应指标
    3.4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数据搜集与处理
        3.4.1 政策文本数据
        3.4.2 产业统计数据
        3.4.3 问卷调研数据
4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制定科学性评价分析
    4.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的演变历程
    4.2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外部特征分析
        4.2.1 政策总体分布状况
        4.2.2 政策时间分布状况
        4.2.3 政策制定主体分布状况
    4.3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内容特征分析
        4.3.1 产业结构政策
        4.3.2 产业组织政策
        4.3.3 产业布局政策
        4.3.4 产业技术政策
    4.4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基本特征总结
        4.4.1 制定时间与制定主体特征
        4.4.2 文本内容特征
        4.4.3 文本效力特征
        4.4.4 制定方式特征
    4.5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制定过程的制度化程度
        4.5.1 参与机制
        4.5.2 协调机制
        4.5.3 决策满意度
5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执行力评价分析
    5.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传播与认知
        5.1.1 数字出版产业政策需求
        5.1.2 数字出版产业政策传播
        5.1.3 数字出版产业政策认知
    5.2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相关利益方的互动与博弈
        5.2.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各利益方构成
        5.2.2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各利益方之间的互动关系
    5.3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执行保障效果
        5.3.1 政策目标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5.3.2 政策执行中的权责划分
        5.3.3 政策执行中的资源保障
        5.3.4 政策执行中的沟通反馈
6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效应评价分析
    6.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效应评价要素与方法
        6.1.1 评价要素
        6.1.2 评价方法
    6.2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效应评价
        6.2.1 产业布局政策效应
        6.2.2 产业结构政策效应
        6.2.3 产业组织政策效应
        6.2.4 产业技术政策效应
7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问题分析与完善建议
        7.1.1 政策制定方面
        7.1.2 政策执行方面
        7.1.3 政策效应方面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7.2.1 不足之处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6)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动漫产业方面的文献综述
        1.3.1 国外动漫产业研究现状
        1.3.2 国内动漫产业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2.1.1 战略思想的早期渊源
        2.1.2 战略与战略管理
        2.1.3 战略管理理论的回顾
    2.2 战略分析的方法
        2.2.1 PEST分析
        2.2.2 SWOT分析
第3章 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3.1 国外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3.1.1 美国-动画巨擘
        3.1.2 日本-全民漫画
        3.1.3 韩国-网游先锋
    3.2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3.3 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第4章 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竞争力分析
    4.1 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4.2.1 优势(S分析)
        4.2.2 劣势(T分析)
        4.2.3 机会(O分析)
        4.2.4 威胁(T分析)
第5章 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5.1 发展思路
        5.1.1 辽宁省发展动漫产业的指导思想
        5.1.2 辽宁省发展动漫产业的基本原则
        5.1.3 辽宁省发展动漫产业的战略目标
    5.2 战略选择
    5.3 战略任务
        5.3.1 项目引领的战略任务
        5.3.2 产业链带动的战略任务
        5.3.3 文化传承的战略任务
        5.3.4 产业集群的战略任务
第6章 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加强组织领导以凝聚强大合力
    6.2 强化规划管理和明确目标定位
    6.3 抓好队伍建设以提高人员素质
    6.4 加大资金投入和畅通融资渠道
    6.5 完善扶持政策并优化发展环境
    6.6 加强目标管理及开展绩效考核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主要符号对照表
凡例
    1 关于外国译名问题
第1章 绪论
    1.1 学科背景
        1.1.1 欧洲的“欧洲殖民建筑”研究
        1.1.2 日本的“亚洲近代建筑”研究
        1.1.3 中国的“中国近代建筑”研究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3.4 国内外对近代中国建筑师和其它国家建筑师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4.1 文献阅读
        1.4.2 网络数据库检索
        1.4.3 档案研究
        1.4.4 统计分析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英国建筑师在近代中国出现的背景
    2.1 1840 年以前中英交流背景
        2.1.1 以利为先——贸易、外交与战争
        2.1.2 中华归主——宗教传播
    2.2 英、中建筑师职业发展背景
        2.2.1 英国建筑师职业的发展概述
        2.2.2 中国建筑师职业的发展概述
    2.3 近代外国建筑师来华的整体背景
        2.3.1 中国近代建筑史与外来影响
        2.3.2 外国建筑师来华的整体背景
    2.4 英国在近代中国之建造活动
        2.4.1 官方建造活动
        2.4.2 洋行建造活动
        2.4.3 教会建造活动
    2.5 近代早期没有建筑师参与的英国建筑活动
        2.5.1 英国商人指导中国工匠建造
        2.5.2 英国传教士指导中国工匠建造
        2.5.3 在华英国工匠建造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英国建筑师群体在中国近代主要城市的发展
    3.1 香港
        3.1.1 1841-1902 年香港英国建筑师
        3.1.2 1903-1941 年香港的英国建筑师
        3.1.3 1841-1941 年香港“非居住”英国建筑师
    3.2 上海
        3.2.1 私人建筑师
        3.2.2 政府建筑师
        3.2.3 1841-1949 年上海“非居住”英国建筑师
    3.3 广州
    3.4 天津
        3.4.1 军队建筑师
        3.4.2 私人建筑师
        3.4.3 政府建筑师
    3.5 武汉
    3.6 北京
    3.7 其他城市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透视
    4.1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的群体数量与分布
        4.1.1 数量
        4.1.2 地域分布
        4.1.3 时间分布
    4.2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的群体构成
        4.2.1 专业组织
        4.2.2 教育背景
    4.3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的阶段性特征
        4.3.1 阶段划分
        4.3.2 各阶段特点
    4.4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的流动性
        4.4.1 人员流入
        4.4.2 人员流出
        4.4.3 内部流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5.1 军队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5.1.1 英国军事机构建筑(工程)部门概况
        5.1.2 英国军队建筑师的职责及专业成果
    5.2 政府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5.2.1 为上海公共(英)租界公众建造——上海市政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5.2.2 为英国在远东建造外交、司法和领事建筑——上海大英工部总署远东分部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5.2.3 为中国海关建造灯塔及办公建筑——中国海关营造处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5.3 私人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5.3.1 概况
        5.3.2 职责及专业成果
    5.4 商业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5.4.1 概况
        5.4.2 职责及专业成果
    5.5 教会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5.5.1 概况
        5.5.2 职责及专业成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建筑竞赛活动
    6.1 近代在华建筑设计竞赛概况
        6.1.1 综述
        6.1.2 形式
        6.1.3 运作详细
    6.2 案例一:上海工部局大楼第一次建筑设计竞赛(1871-1873)
        6.2.1 缘起
        6.2.2 竞赛设想、细则及相关问题讨论
        6.2.3 参赛情况及评审结果
    6.3 案例二:上海工部局建筑第二次竞赛设想及其两次论争(1910-1913)
        6.3.1 缘起
        6.3.2 第一届特别委员会报告及第一次争论
        6.3.3 第二届特别委员会报告及第二次争论
        6.3.4 结果
    6.4 案例三:1896 年香港政府办公楼建筑竞赛设想
        6.4.1 缘起
        6.4.2 竞赛细则和条件
        6.4.3 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行业组织
    7.1 上海工程师和建筑师学会
        7.1.1 缘起
        7.1.2 协会的章程和规定
        7.1.3 沿革、组织架构及主要活动
        7.1.4 会员分析
        7.1.5 历年会议中有关建筑的文章及相关议题
    7.2 在华建筑师学会
        7.2.1 缘起
        7.2.2 成立
        7.2.3 活动
        7.2.4 在华建筑师学会与建筑师注册问题
        7.2.5 在华建筑师学会与 RIBA 的联合问题
        7.2.6 结局
    7.3 上海地产估价师及测绘师学会
        7.3.1 缘起
        7.3.2 成立
        7.3.3 组织机构及历届负责人
        7.3.4 活动
        7.3.5 协会对职业行为的规范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行业研究
    8.1 对行业竞争的规避
        8.1.1 案例一:Scott & Carter vs. S. J. Halse,1906
        8.1.2 案例二:Puenell & Pagett vs. Ernest James Berkeley,1907
        8.1.3 案例三:Messrs. Atkinson & Dallas vs. H. G. Harmer,1909
    8.2 行业收入
        8.2.1 私人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收费
        8.2.2 私人建筑师的测绘估价收费
        8.2.3 政府建筑师的收入——以上海工部局建筑师为例
    8.3 行业出版活动
        8.3.1 《中国建筑师和建造者汇编》
        8.3.2 《中国建造者》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
    9.1 建筑风格样式方面
        9.1.1 西式建筑风格的移植
        9.1.2 英中式(Anglo-Chinese)风格建筑的探索
        9.1.3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中国近代建筑风格演进
    9.2 建筑技术方面
        9.2.1 建筑基础
        9.2.2 建筑结构
        9.2.3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发展
    9.3 建筑人才培养方面
        9.3.1 中、高等建筑教育
        9.3.2 技术夜校
        9.3.3 学徒
        9.3.4 施工现场指导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语
    10.1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中国建筑的近代化
    10.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主要成果
    10.3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图目录
附表目录
致谢
附录A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大事记(1840-1949)
附录B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名录
附录C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事务所及其主要作品一览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大公报》(1902-1916)与中国广告近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1.4 难点与创新
2 《大公报》的历史定位与时代背景
    2.1 《大公报》的历史定位
    2.2 时代背景
    2.3 本章小结
3 《大公报》广告经营发展的历史分期
    3.1 初始发展期(1902年6月至1908年1月)
    3.2 螺旋上升期(1908年2月至1911年9月)
    3.3 动荡回暖期(1911年9月至1916年9月)
    3.4 本章小结
4 《大公报》与中国广告思想近代化
    4.1 广告概念的近代化:由“告白”至“广告”
    4.2 广告版面价值观的近代化:由“线性”至“立体”
    4.3 广告道德观的近代化:由“自发”至“自觉”
    4.4 本章小结
5 《大公报》与中国广告营销近代化
    5.1 广告载体从单一到多样
    5.2 尝试引入分类管理和注重品牌营销
    5.3 广告尚未成为报纸主要收入来源的时代映照
    5.4 本章小结
6 《大公报》与中国广告创作近代化
    6.1 日趋分野的广告文体
    6.2 文言与白话杂陈的广告语言
    6.3 由硬销趋向说服的广告创意
    6.4 逐渐引入美学理念的广告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大公报》与中国广告产业近代化
    7.1 “势均力殊”的广告主构成
    7.2 新旧参半的读者群
    7.3 初具雏形的广告媒体代理制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 新生事物及慈善事业类广告
附录二 声明类广告
附录三 韦廉士大医生红色补身丸系列软文广告
附录四 韦廉士红色清导丸系列广告
附录五 其他软文系列广告

(9)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许要教育捐赠研究的理论支撑
        (二) 教育捐赠的外部动力与政策驱动亟需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建构
    二、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的论域和概念廓清
        (一) 教育捐赠
        (二) 教育基金
        (三) 教育财力资源
    四、研究综述与学术评价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四) 研究趋势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本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教育捐赠的理论意蕴解析
    一、教育捐赠的社会学意蕴
        (一) 社会资本理论基础
        (二) 社会责任理论基础
    二、教育捐赠的文化学意蕴
    三、教育捐赠的教育学意蕴
    四、教育捐赠的经济学意蕴
        (一)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二) 经济学效用理论与教育捐赠
        (三) 教育捐赠的经济模型及其组成的基本要素
        (四) 第三次分配:调节贫富差距
    五、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蕴
        (一)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义
        (二)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原则
    六、教育捐赠的心理学意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外教育捐赠的历史考察
    一、中国教育捐赠的历史梳理
        (一) 历史的渊源:古代学校
        (二) 历史的特色:古代书院
        (三) 近现代教育捐赠:官倡民助
        (四) 历史的断裂:控制与沉寂
        (五) 新时期的发展:起步与复兴
    二、国外教育捐赠历史概览
        (一) 柏拉图学院:教育捐赠的滥觞
        (二) 古代阿拉伯国家:教育捐赠成风尚
        (三) 近代西方国家:教育捐赠走向成熟
        (四) 近代亚洲国家:教育捐赠形态各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视阈下中外教育捐赠行为的动因分析
    一、我国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本土溯源
        (一) 传统中国社会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
        (二) 尊师重教和仁爱慈善的传统美德
        (三) 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
    二、国外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跨文化视野
        (一) 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以美国为例
        (二) 独特的校友文化产生的回报母校情结——以美国高校为例
        (三) 相关税法和配套捐赠政策:政策法规的支持
        (四) 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
        (五) 利他主义:教育捐赠的本根溯源
    三、中西教育捐赠动因之异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外教育捐赠的经验探讨
    一、国外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一) 哈佛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基金运作
        (二) 密歇根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发展联络
        (三)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校友联盟
    二、经验与启示
        (一) 筹资渠道多元化,募捐手段多样化
        (二) 政府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健全税法优惠和完善的激励机制
        (三) 基金会和教育基金会运作成熟
        (四) 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学校本身的相关行为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案例研究
    一、我国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一) 北京大学
        (二) 浙江大学
        (三) 香港中文大学
        (四) 上海交通大学
    二、经验与启示
        (一) 机构日益健全,管理渐趋规范
        (二) 战略规划筹资工作
        (三) 重视校友工作,加强校友联络
        (四) 教育基金会逐步走向专业化运作管理
        (五) 捐赠款项主要用于师生的教学与科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的现状:成绩、困境与问题
    一、我国教育捐赠取得的成绩
        (一) 慈善捐赠环境形成,教育捐赠方向明确
        (二) 国家政策逐步鼓励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
        (三) 拓展筹资渠道,促使筹措经费渠道多元化
        (四) 教育筹资机构逐步建立,教育基金管理运行起步
        (五) 校友捐赠意识增强,回馈母校热情高涨
        (六) 大额捐赠稳步增长,地区与校际差距明显
    二、当前我国教育捐赠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一) 资金筹措机制面临的困境: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
        (二)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策略研究
    一、宏观建议与对策:本土的构建
        (一) 制度层面的建构
        (二) 政策层面的引导
        (三) 法规层面的完善
        (四) 队伍层面的建设
    二、构建教育捐赠文化
        (一) 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 大力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友文化
        (三) 形成组织与制度的捐赠文化
        (四) 推进教育捐赠环境文化建设
        (五) 加强教育捐赠道德文化建设
    三、高等教育捐赠工作管理建议
        (一) 募捐项目设置与募捐策略
        (二) 校友会与校友捐赠
        (三) 教育基金会与教育基金管理运作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论文主要结论
    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书籍类
    论文类
    网络类
附录
    附录A:教育捐赠者调查问卷
    附录B:学校接受教育捐赠情况调查问卷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二、主持、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10)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关于编辑出版《吉林工商企业名录》,做好刊户征集工作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A会展公司品牌建设研究[D]. 何蔚仪.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李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3]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研究[D]. 张军. 南华大学, 2019(01)
  • [4]四川三线建设研究[D]. 郭存存. 西华师范大学, 2017(02)
  • [5]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D]. 尹达. 南京大学, 2015(01)
  • [6]辽宁省动漫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王婷. 东北大学, 2014(06)
  • [7]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研究(1840-1949)[D]. 郑红彬. 清华大学, 2014(09)
  • [8]《大公报》(1902-1916)与中国广告近代化[D]. 汪前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9]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 吕旭峰. 河南大学, 2011(10)
  • [10]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关于编辑出版吉林省工商企业名录做好出版者征集工作的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