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路再次涌现华侨住宅

江湖路再次涌现华侨住宅

一、华侨房屋重出江湖谋大道(论文文献综述)

马悦[1](2021)在《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研究》文中提出儿童题材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被忽视的题材,这与古人对于儿童的观念、看法,以及对诗歌性质的认识、定位密切相关。也因为这样,古代儿童题材诗歌,成为古诗中比较珍贵的遗存。儿童题材诗歌,指以“儿童”为题材和表现对象的诗歌。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维度来看,儿童题材诗歌在宋代达到一个高峰,无论是创作数量,还是质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突破。本文以宋代儿童题材诗歌为研究对象,在文献阅读、文本整理、细化研究的基础上,论述、展现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整体风貌、形式内容和意义价值,并拓展其以“小”见“大”,以“儿童”见“成人”、见“社会”的文化辐射。具体来讲,论文共分以下六章:第一章是对宋代儿童题材诗歌做出概述。首先,确定了研究文本的数量和范围。在对《全宋诗》《全宋诗辑补》等基本文献进行全面阅读和整体观照的基础上,搜集整理宋代儿童题材诗歌480首。其次,基于宋代儿童题材诗歌量化统计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初步的阐释和探析。第二章是探究宋代儿童题材诗歌创作繁盛的背景。着眼诗体文学形式自身演进的内部因素,分析了宋诗的革新对推动儿童题材诗歌创作的助推作用,包括宋诗题材的重要转向、宋诗美学追求的深刻变革和南宋中兴的诗学代变三个方面。同时放眼文学外部,分析了宋代经济社会与文化转型,以及宋代佛教与文学的融合,对儿童题材诗歌创作的促进作用。第三章是对宋代儿童题材诗歌进行分类研究。根据诗歌功能和表达形式的不同,将宋代儿童题材诗歌分为赠贺诗、感怀诗、纪事诗和说理诗四大类,在各类诗歌下面又再行细分,使得儿童题材诗歌内部形成清晰的认知轮廓。第四章着眼于论述宋代儿童题材诗歌中的儿童形象。以儒家规范模式、日常生活背景、多舛命运遭际和宗教色彩为考量依据,对儿童形象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论及相关儿童形象的性格特征。该章节还对儿童形象在诗人笔下的多维表现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了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形式风格和价值意义。从以绝句为主的短小体制、古体诗形式和偈颂形式的大量应用、书写的戏俗化和白话倾向、叙事性的增强和趣味的凸显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其形式风格。并概括分析了其价值意义,包括诗歌题材的拓展、突破和超越、儿童形象的典型化塑造和意象化表达、儿童生活掠影,以及节俗的记录等几个方面。第六章探讨了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社会文化辐射。以儿童题材诗歌为视角,探析其中反映的宋人的儿童观、游戏观、教育观等思想观念。并论述其对宋代国家社会的映射,如当时的国家时代命运、社会生活现实和社会思想文化倾向等。

周毅[2](2019)在《楹联书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楹联书法是中国文化史上独有的形态,它集文学、艺术和公共展示文化于一体,具有多重的学术研究意义。在文学上,它与中国古典诗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书法史上,楹联书法是可以与甲骨、钟鼎、简帛、碑刻书法等相并列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视觉文化的角度说,楹联书法往往呈现于儒、释、道文化的一些重要的公共环境中,如庙堂、宫廷、官署、学校、园林、苑囿等,明清以来尤为鼎盛,遍及南北东西,远播海外。长期以来,对楹联的研究较多,对书法的研究也不少,但对楹联书法的研究相对薄弱,“繁者弥繁,阙者仍阙”。本文结合文学、艺术学和文化学等多重视角,从楹联书法的源流、文化指向、地域表现、技法表现、艺术创作等几个层面展开研究,史论结合、图文互证,既重视其学理探讨,又强调其现实实践意义。一般而言,楹联是镌刻在石、木、竹、金属等材料上或者悬挂、张贴在楹柱等建筑物件上的书法对联。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楹联书法与书法对联的界限有交叉模糊的情况。本文所涉楹联书法并不一定全是指楹联实物形式意义上的书法作品,还包括文字记载、图片形式等其他类似作品。因而,本文重点研究传统意义上的楹联书法,也研究与之相关的书法对联。楹联书法与文字、书法及文学的发生发展相互承继、相互成就。相应于书法与文学的起源与发展,楹联书法起源亦可推及于爻画。本文以为,楹联书法萌芽于先秦,形成于汉晋,成熟于唐代,完善于五代,普及于宋元,繁盛于明清。本文认为,目前可见南宋高宗、理宗所书团扇中的诗联以及马麟题画联、福州市博物馆所藏的南宋帛幡可以证明,至迟在宋代,书法对联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表现形式。明清时期建筑式样的变化促进了楹联书法的普及与繁荣。皇宫殿宇、儒家庙堂、佛寺道观、公私园林的装饰需要与公众教化功能的凸显,使得楹联书法在雅俗兼有、形式多变的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成为文人雅士与市民大众共赏共享的文化流行形式。近现代以来,民间延续的春联、婚联等习俗,以及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和新建的楼堂馆所、道观佛寺的实用楹联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文学是楹联书法的基础和内在形式,也是催生楹联书法产生的根基之一。因此,研究楹联书法首先应该观照其与文学的关系,这就涉及到楹联学的相关知识及其文化渊源。由于楹联学的研究汗牛充栋,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本文以《声律发蒙》与楹联书法的关系为切入点,简要梳理了《声律发蒙》的版本及其为楹联书法提供的基础价值。楹联书法是书法史上特有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方面的认识价值。它在形式上的对称性决定了它在内容和技法的表现上具有相应的规定性,它在公共空间展示上的视觉文化需求决定了它独有的集艺术审美与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价值于一体的特殊性,它在对立统一的形式中集真、草、隶、篆,颜、柳、欧、赵于一体,取得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楹联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特有的表达方式,以非常通俗的、可视的样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孔庙楹联书法、宫廷楹联书法、世家园囿楹联书法的教义宣扬、政观表达、德商隐逸,它们共同营造了儒家政教的文化和艺术氛围。儒家楹联及其书法是儒家文化的体现,在文化表达与功用上具有传播教化的功能,在传播学上具有动态性、序列性、系统性等特征。天下名山佛道多,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武当山、青城山等地的宗教传播离不开其随处可见的楹联书法,它们营造了一种佛道的庄严与逍遥的文化与审美之境。寺庙里镌刻或悬挂的佛教楹联,其目的在于增加人们对佛教文化的了解。从内容上看这些楹联或宣扬佛教教义,或歌颂佛法功德,或揭示修行法门。道观楹联书法以道教思想为依托,劝导人们积德行善、自由豁达、移风易俗,最后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具体而言,皇宫殿宇、儒家庙堂、佛庙道观的公共展示空间为楹联书法的常态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故宫楹联是宫廷楹联的代表。统治者身份的不同与庙堂之气的需要,宫廷楹联书法取法唐楷为主要风格之一。康乾时代,康熙的“崇董”与乾隆的“崇赵”使赵、董书风楹联成为宫廷书法主流。孔庙楹联是纪念性庙堂楹联的代表,西湖、苏州楹联是楹联书法的历史传承与当代演进的代表。商宅楹联以商人聚居地或者故里为展示空间。商业追求的不同取向与楹联书法的内容、书法密切相关。晋商以商养商,其楹联内涵丰富,既有立德修身、承传教化的实用观念,又有以德领商、信义生财的商业气息。徽商以商养文,以文哺商,赞助扬州八怪、乾嘉学派,践行以商养文的理想追求,文商融合,体现以文哺商的经商之道。苏州园林以文养人,诗文兴情以造园,体现文人的闲趣归真、理趣盎然、逸趣幽深、禅趣超妙等情结。官署、庙堂、商宅、园林等所留存的历代楹联书法,均具有文学与书法双美的特点,具有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和教化功用。在艺术表现上,楹联书法也具有丰富的时代性、地域性和书家个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书家,不同的书写方式,共同促进了楹联书法风格的多样化。就地域性而言,清代以来楹联书法的地域性风格就非常明显,如湖湘的崇唐正大之风,海上的“二王”温雅之风,河南的中原雄强之风,堪为代表。滇、渝、浙地区长联书法彰显了楹联文化和书法艺术的持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具体的技法层面而言,楹联书法在书体选择、笔法技巧、工具材质等方面也殊为考究。书体上,楹联书法更适宜于选择篆、隶、楷等正书,以彰显其公共教化功能。在审美取向上,不同书体指向也不同,可以清晰地看出书法家艺术表现的群体意识与个人追求。楷书的中正之风更适于彰显楹联的庙堂之气,篆隶的古朴雄浑更能彰显楹联的高古之风。书家所创作的作品既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每种书体的共性,又呈现出书法家个人风格与个性色彩。楹联书法的技法选择与其式样有关。因楹联书法多选择正书,故用笔上,平直之笔多于斜曲之笔,点画之间断笔多而连笔少,粗笔多而细笔少;结体上,偏于平划宽结,平正多而斜势少;章法上,强调上下联对称,突出行气;墨法上,刊刻对楹联书法在墨法上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楹联材质的多样性与书法的风格、用途有着联系。常见的楹联材质以木、竹、石为主,也有铜铸、瓷烧、镶嵌等特殊工艺。楹联的书写者通常是书法家,而镌刻者往往是专门的匠人。从对书法家作品的还原度而言,刻手所表现出来的书风往往与书手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不过,书刻的不同理解导致楹联的刊刻也难免失真。失真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世学者的取法。撰写者与书写者的关系也比较复杂,明清时代撰写者大多也是书写者,这也表明书法与文学关系的进一步加深与融合。集字是书法学习与创作的常见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楹联书法,成为了楹联书法创作的重要手段。近100余年来,甲金集联较为常见,以“甲骨四堂”的书法实践为代表。金文集联多取自钟鼎彝器铭文,以罗振玉为代表。隶书集联以汉碑为主,楷书集联以魏碑、唐碑为主。汉碑和魏碑的集联尤其丰富,对近现代书法创作影响巨大。清人的行草集联以集《兰亭》联为多。相比较而言,以对联形式出现的草书集字作品比较少见。无论是甲、金、篆、隶集字创作,还是楷、行、草等集字创作,都不能简单地食古不化,而应守正创新。

李娜[3](2018)在《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基于文学本位的跨学科研究,在细读唐代诗文总集、别集的基础上,结合考古资料、史书、政书、类书、方志、佛藏、道藏等文献,通过检索梳理、综合归纳,以文史图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分析在唐代文学中留有大量印记的十一种外来代表植物的书写境况,探究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关系,同时以此为窗口审视唐人对待外来植物的态度、接受心理,唐时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图景,乃至唐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状况。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绪论部分,叙述选题缘起,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尚需拓展的空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论文开展的分论点与方向,对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价值等作出阐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外来植物沿丝路传入的路径,将其分为陆上与海上两类,又另辟佛教外来植物专章,选取胡麻、蒲萄、石榴、苜蓿、芜菁、甘蔗、刺桐、木绵、娑罗、菩提、贝多等作为个案,在细读文本,辨析正名、异名、冠名、错认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十一种外来植物在唐代文学中的呈现境况,并附加因错认、冠名的七叶树、多罗、海石榴等三种外来植物,解析其在唐代文学中出现的位置、并联搭配的物象、使用的情境,分析其在初盛中晚不同时期的文学中的变化特点,全面细致地还原并绘出外来植物进入唐代文学的真实图景。第四章在此前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展开探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二者有着密切深入的双向互馈关系,一方面,丝路外来植物文化作为背景影响着创作者的认知,而外来植物在中国本土的生长状态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创作者的视野、情感与心灵,激发其创作灵感,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作为其表现对象与素材,丰富其内容、思想与情感,与它物及融入的诗人情感共构出唐诗别样的意境,让唐诗充溢着一种鲜活的异域情韵。另一方面,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情境与生态景观,其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心理,其累积的衣食住行医药文化,均藉由唐代文学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亦对外来植物作以本土化的选择与模塑,赋予其诗意化的美名,如诗如画的中国化气韵,中国化的风韵,从而让其更丰富、灵动,更具美感,具有了包容中外、兼容二美的文化内蕴。当丝路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它不仅被再现着,也被表现着,唐代文学创作者会通过亲见后的直观描写再现眼前物,也会将个体的情感、认知注入其中,甚至通过文献载录想象着这种来自异域并未亲见的事物,还会在追忆中为其涂抹上朦胧唯美的色彩,于是当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后,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在唐人眼中、心目中辗转后的样子,从而别具风采,焕发出别样的光华。可以说唐诗与丝路外来植物在特定时空下的相遇,交汇时即绽放出动人的光芒,当唐人遇见丝路外来植物,凝视中激发了创作的火花与灵感,丝路外来植物装点着唐代文学的风景,而唐代文学也充实着丝路外来植物的意蕴,使其不仅是过去的文化载体也是当时的文化承载者,不再是无意识的物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被人格化的物,不仅是异域的、外国人的也是唐代本土的、唐人的,不仅是个体的也是卓具代表性的,是与唐代的天空、阳光、风雨,唐代的人与物关联的,增添了更丰富文化内蕴的诗意的精灵。论文能独辟蹊径,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唐代文学中的11种外来植物书写细节作以分析,包括其在唐诗中的位置,搭配、对仗、连接等物象组合与对接,构成的诗境与意蕴等,并以此分析其在唐诗中的具体作用,唐人对其的本土化重塑,乃至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融的具体方式与呈现情境。阐释唐人选用特定外来植物异名,以外来植物冠名之名入唐代文学等现象,亦进一步分析其中所透露的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被唐人接受的态度、心理、中西方文化交流意蕴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作出系统、细化分析,令研究时现闪光点与创新点。

姜高威[4](2018)在《胡仲弓诗歌注》文中研究指明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虽说其人生平事历未见详载,但其一生创作了约680首诗歌,放之整个宋代,其诗歌数量亦是相当可觐的,故而有必要对其人其诗展开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本研究,共分四章:第一章先从总体上概括胡仲弓所处的时代风貌,然後依据胡氏的诗歌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胡仲弓的生平事历进行一个相对详细的考辨,进而对其交游情况进行梳理,侧重分析胡仲弓与人唱和的不同类型以及论述其对胡仲弓诗歌创作的不同向度的影响。第二章首先对胡仲弓《苇航漫游稿》的版本流传情况做一个简要的爬梳,其次对其重出诗歌进行详细的考辨。第三章主要探讨胡仲弓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民生的切实关怀、江湖奔竞的羁旅苦痛、岁时节俗的文化观照和交游酬唱的多维呈现。第四章首先论述胡仲弓的诗学主张,并探讨其形成原因。然後分别从意象、用典、语言三个方面详细阐述胡仲弓诗歌的艺术特色。结语部分从总结全文的角度,简要梳理本文对胡仲弓及其诗歌研究的一些结论,同时也将对本文的不足之处进行一个总体概括,以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第二部分是对胡仲弓诗歌的注释。本文以《全宋诗》为底本,对胡仲弓诗歌中的疑难字、通假字、典故、引语、人名、地名、官职名、典章制度等进行详细的注释,并希望通过上述工作,以求促进对胡仲弓及其文学成就有一个更加客觐、深入、全面的理解与认识。

牛志威[5](2018)在《晚清粤港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时期,粤港之地是小说创作出版中心上海之外,另一小说创作出版较为繁盛的地区。晚清粤港小说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报刊小说和单行本小说。经全面搜集,现见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共50家,刊载小说共506种;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共22家,出版单行本小说共48种。本论文从地域角度,对晚清粤港创作出版的小说进行整体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正文共五章。绪论说明选题缘起、明确研究对象、总结研究现状并拟定论文框架。第一章在全面搜集晚清粤港小说文献的基础上,对晚清粤港小说进行整体概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认识晚清粤港小说的发展态势与地域分布状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第二章研究晚清粤港小说的作家群体。首先,全面细致地考索粤港每篇小说的作者署名,尽可能多地弄清晚清粤港小说的作者及其生平。其次,从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身份共性较大的籍贯、创作时的年龄阶段、政治倾向等几个方面,认识小说家群体与小说整体面貌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论述晚清粤港小说的主流思想——排满革命宣传及其表达途径。为达到宣传排满革命的目的,晚清粤港小说家对小说类型及小说主人公有一定的选择倾向。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是小说家主要选择的小说类型。抗清人物与反清人物及其后代、晚清革命派人物、晚清保皇派人物是小说家主要选择或虚设的小说主人公,其中小说家对最后一类小说主人公是持批判嘲讽态度,对前数种小说主人公则是持赞扬歌颂态度。第四章全面论述晚清粤港小说排满革命宣传之外的其他主题,主要包括批判现实中的丑恶人物及丑恶现象、提倡实业、戒烟戒嫖、广博见闻、消闲娱乐等。第五章对晚清粤港小说家中成果丰富,但却一直未被学界关注的王斧、黄伯耀二人的小说创作进行个案研究,弄清他们创作的小说作品,并对其小说创作进行总体认识。结语总结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及历史意义。思想以宣传排满革命为主和内容以粤人粤事为主,是晚清粤港小说的两大特色。其中前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革命者而形成,后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粤籍人而形成。就其历史意义看,一方面,晚清粤港小说与同时期其他地域的小说互相影响,共同促成了晚清中国小说的繁荣,其对晚清南洋地区的华文小说创作影响尤大。另一方面,晚清时期是粤港小说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高峰时期,其形成的小说兴盛传统对粤港之后的小说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附录主要是对晚清粤港小说及小说家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是论文展开论述的基础。附录共五个: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周颖[6](2017)在《王世贞年谱长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年谱长编作爲近代兴起的一种编年纪史体例,兼纪事、纪人於一。其脱胎於传统年谱,又是年谱体式的补充,有其自身的优长。年谱长编容纳更多史料,记述更重大事、要事,显示细节,更适合记述历史贡献较大、影响深远且生平经历较复杂的谱主。故而,年谱长编较之年谱,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近三十年来,年谱长编编撰已呈蔚然之势,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倾向:对谱主生平活动的考察视域进一步扩展,观照焦点愈加多元,且重视以微观视角考察谱主的心路历程、梳理其思想发展脉络,愈来愈成爲介於年谱与传记之间的一种研究体式。鉴於王世贞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学、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年谱因自身体例的限制,已不能适应研究的需要。而王世贞文献大量而系统的整理与众多发现,以及王氏研究的日益全面深入,不仅需要有一部王世贞年谱长编,且在客观上也具备了编撰年谱长编的文献条件。故笔者效此前以博士论文作年谱长编之例,基於尚无王世贞年谱长编之实,尝试以《王世贞年谱长编》爲此论文题目。论文是第一部以王世贞爲观照对象的年谱长编。在此前年谱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注重突出谱主一生中的几大变化,揭示其生平变化的事实与形成原因,并力求展现其性格、情绪与文学思想观念演变的过程,以事理史,不乏己见。论文主要贡献与价值如下:第一,填漏补缺,增补许多可信文献。论文所涉及的文献,来自海内外相关的大小图书馆,卷帙数以千计,囊括王世贞个人撰着、相关明人文集、史籍、方志、谱牒、笔记、今人论文论着等诸多门类。其史料之广之富,远远超越前代年谱,增补了许多宝贵文献。在文献选择上,论文对同一着述的不同版本进行比对,一般选用年代较早、保存较好的善本,并予以校勘;主要参考文献规定了底本、校本和参校本。论文还对史料进行了严格甄别与取舍。所徵引文献一般选用第一手、年代较早的材料,以保证可信度。凭藉丰赡详实的史料,论文在纪事过程中填空补阙,考疑正误,弥补了以往年谱因史料缺乏而造成的种种缺憾。第二,以事理史,凸显重点,隐现一己之见。论文注重考察事件之间的关联,使得对王世贞生平行实的记述形成一个连贯的、流动的、变化的网络,以期最大限度地还原谱主的生活原貌。在全面总结王世贞生平活动与性情变化的基础上,将其人生轨迹概括爲七变。嘉靖二十六年少年及第,是爲一变。居郎署九载,以暇与同道友朋致力文事,意气风发,慷慨任事,不避权路。嘉靖三十五年十月,出爲青州宪副,是爲二变。嗣後三载,执政地方,历练政术。然以父位高招忌,时怀避祸之心。嘉靖三十八年五月,突罹父祸,解官赴难,是爲三变。尔後滞京二载,历尽艰难,隐忍求生,惊惧忧愤,其情不复慷慨。嘉靖三十九年十月父以冤终,扶丧南归,是爲四变。从此幽居七年,忧郁惨痛,心性大变,摧刚爲柔。隆庆改元,伏阙申父冤,境况始转,是爲五变。自隆庆二年至万历六年冬,复起出仕,转历多职,数遭弹劾。於坎坷跌宕之中,其性愈柔和。万历六年冬再诏归籍後,愈灰心仕路,八年拜师学道,皈依恬澹,是爲六变。自此七载,专事修行,以逃乎世事。自万历十五年冬,起南京兵部,宦途渐达,至於八座,然心游於仕宦之外,淡泊世味,惟求恬澹以终,是爲七变。由此七变,可将其一生分爲八个时期:早岁,郎署,青州,父难,幽居、再起,学道,晚岁。同时,论文圈定王世贞生平活动的重心领域,聚焦其文学活动与史学成就,给予更细密的考察力度,并着重记述对其人生影响至深的大事、要事,尤其突出嘉靖三十九年父难与万历六年再诏归里二事,以之作爲王世贞人生分野的两大标志。第三,较系统、全面地梳理了王世贞文学创作与思想的演进脉络。此前,人们对王世贞一生的创作过程与思想变化情况说法不一,甚至有较大分歧。笔者在逐年考察、爬梳其文学活动文献的过程中,认爲其生平创作和文学思想可分爲四个阶段:嘉靖十九年至嘉靖二十七年冬,创作初起,所持尚无定论,乃起步与初始阶段;嘉靖二十八年至嘉靖三十七年,全面师法古典诗文典范,乃专意复古阶段;嘉靖三十八年至万历四年秋,求新求变而不废格调,乃探索与嬗变阶段;万历四年冬至万历十八年逝世,虽仍未失复古意,然创作渐洗模拟之态,臻於纯熟,文学思想兼容并包,调和诸家,自成体系,是爲成熟与定型阶段。第四,完善年谱长编体例的一点尝试。年谱长编自诞生以来,其体例仍处在发展、完善中。论文既恪守年谱长编写作的一般定则,又根据行文需要给予适当增益,使之更加完备。主要表现:以谱主人生中两件大事与八个分期爲据,论文正文结构分爲上、中、下三编及八卷;每年纪事之前设置提要,简述一年的要事及影响;正文之下设置按语,或剖析事件本质,或揭示事件原委,或评论谱主思想。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对王世贞生平行实资料的一次补充与总结,也是对年谱长编体例的一次尝试性的丰富与完善。

邓雷[7](2017)在《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呼吁简本《水浒传》研究以来,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然而关于简本《水浒传》的版本研究依然很少,不少简本《水浒传》未得到相应的关注,更不必说对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将京本忠义传、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英雄谱本、二刻英雄谱本、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八卷本、三十卷本等十六种简本基本收集齐全的情况下,对诸简本进行系统划分,诸如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属于嵌图本系统,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属于嵌图本后续本系统,基本以系统为单位,以系统底本的刊刻时间为轴,对诸种简本逐一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不仅对单一的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同时与其他的版本进行比对,力求将其置于整个《水浒传》版本链条中进行研究。通过细致的文字校勘、精确的数据分析以及详尽的文本比对等方法,对诸简本的版本系统进行判别,梳理版本源流,归纳版本特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对之前不少未受关注的简本《水浒传》进行了研究。如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等。其二,对所有的《水浒传》简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其三,使用传统文字比勘法的同时,还使用了数据统计分析法。

辛馨[8](2017)在《唐代丹阳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时的丹阳①即今天江苏镇江一带,这块土地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人文条件孕育着、吸引着诸多优秀文人,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篇亦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出丹阳的地域文化。本文除“绪论”以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丹阳的地理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丹阳历代行政沿革、自然地理条件、区域文化影响因素以及宗教文化对该地域产生的一些影响。该地有大量的地理人文景观,都是往来的诗人创作的生发点。另外简要介绍该地的经济、农业以及手工业的发展状况。第二章是将《丹阳集》所收录的作家作为一个整体,《丹阳集》诗人的创作分集内诗和集外诗并将这些诗从内容角度进行分析。《丹阳集》所选诗从内容角度可概括为隐逸诗风的呈现以及江南山水与田园风物的描摹,集外诗从内容角度可以大致划分为四类:闺怨之情的真实展现;吴越风情的歌咏;仕途不顺、对方外之情的追求以及壮怀逸兴之情的表现等。并将殷璠的诗歌理论简要概述。在这章中将储光羲单列为一节,主要包括储光羲笔下的丹阳风物、南朝诗风对储光羲早期创作的影响以及他的乡土情结。第三章是以大历及其之后的丹阳籍诗人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主要包括皇甫曾、皇甫冉、权德舆和许浑,将他们诗歌创作与丹阳地域文化的关系分而述之,重点讨论的人物是皇甫冉、权德舆与许浑。先分析这几位诗人一生行迹与丹阳的关系,然后将他们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与丹阳地域文化的联系。皇甫冉主要分析其诗歌创作中吴楚文化的因素、及其送别诗所体现出的茅山道教文化以及他“闲适容与”诗风的成因;戴叔伦主要从他诗歌中的家乡情怀与隐逸情结、及其诗歌是如何对殷璠诗歌理论进行传承;权德舆诗歌创作主要从权德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乡关之思、齐梁诗风的展现、与丹阳佛道文化的关系以及对楚骚文学的继承与发扬四个角度。第四章是将寓居丹阳的诗人作为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还可以分为三小类:为官、隐逸、漫游,这三类诗人客居丹阳时创作了相当数量与丹阳地域文化相关的诗歌,这部分诗歌是丹阳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而且也丰富了丹阳的地域文化。首先是为官类的诗人,丹阳是浙西方镇使府的所在地,刺史及其下级官吏汇聚了一批文人;其次将隐逸类的诗人归类,分析他们选择丹阳作为隐居之地的原因;再次是缘于各种原因到丹阳漫游、转道的诗人,他们也创作了一些与丹阳相关的诗歌,结合这些文人创作的诗歌分析其与丹阳地域文化的关系。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讨论:秀美的风景与客居丹阳诗人风物诗的创作;客居丹阳诗人创作与茅山道士酬唱诗的创作;历史文化题材与丹阳咏史怀古诗创作;送别诗的创作与丹阳地域文化的关系等。

邓贤[9](2016)在《五百年来一大千》文中提出第一章少年生死劫1民国五年(1916年)初夏的一天,艳阳普照满眼苍翠,重庆求精中学17岁的天才少年张正权与同学行走在山川如画的返乡小道上,如同置身一座绵延百里的风景画廊。但是不久他们这种好心情就被子弹击碎了——张正权也就是未

龙成松[10](2016)在《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文中提出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辉煌时期。不少出身北方民族的胡姓家族,贯穿于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宗教、艺术、文学等领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们自身的兴起、发展、蜕变过程,即是一部微观的民族史和文化史,这即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绪论是对论题范围、研究回顾以及研究旨趣的概述,其中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是为全文的总纲。绪论之外分为族源研究、地域研究、文化研究三个部分、十个章节展开。这三个板块的设计,是据于胡姓家族研究成果的提炼以及胡姓家族之间内在联系的总结。其中族源研究部分主要关注胡、汉融合中相关认同因子嬗变的问题,如族源追溯、姓源神话、郡望攀附、谱系建构等,希望借助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个案以及一些微观情景的剖析,深入探讨胡、汉融合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地域研究部分重点在胡姓家族的融入汉人地方社会进程中的诸问题,包括胡姓家族内部结构的凝聚和分化,地域分布、聚居,地方认同等,而粟特后裔会稽康希铣家族正好提供了剖析胡姓家族地方社会的经典案例。在前面两个部分的基础上,文化研究部分选取了宗教、族群文化、经学、文学四个方面的家族案例,点、面结合,试着勾勒中古胡姓家族的文化群像,概观地认识这一群体在中古文化史上的影响。族源研究部分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是对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关系的考察。族源叙事广泛存在于人物传记、碑志、谱牒等文献中,而胡姓家族族源叙事呈现出三种主要类型:居边、封边型;避地、没蕃型;因官、出使型。这三类模式化的族源叙事,各有其历史的渊源及现实的背景,而皆与民族关系、民族文化有关。胡姓家族的族源叙事在结构上呈现出回环、分支、层递三种主要特征,也渊源于古代经典民族叙事文本。通过中古时期碑志文献中“五帝”族源的统计,我们发现胡、汉之间的族源追溯各有特点,而“黄帝”认同的形成与北朝时期胡姓家族普遍攀附“黄帝”的“倒逼”作用有关,这是中古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原理。第二章是对胡姓家族谱系建构的研究,其一、二、三节概述了胡姓家族谱系文本的基本类型,传播、接受情况,以及谱系建构在胡、汉族群认同中的意义,重点分析了胡、汉谱系伪冒的问题。第四节窦氏家族谱系文本层累的个案研究,梳理了中古时期鲜卑窦氏谱系嫁接到汉人窦氏的过程。第五节独孤及的家族谱系建构个案分析,则从独孤及的文化心态和盛唐时期复古主义潮流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独孤通理灵表》这一重要独孤氏谱系文本的内涵。第三章是对《氏族论》的研究。《氏族论》是中国古代谱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古时期胡、汉氏族问题在理论上的集大成之作,是胡姓家族研究的理论指南。本章在前人基础上,对于该文的作者、史源、理论渊源等问题作了重新考订。《氏族论》原本依托韦述、柳芳等人修撰《唐书》“氏族志”而存在,其内容来源于韦述的谱学着作,在编入《唐书》时柳芳可能作了增补,遂留下了龃龉的痕迹,可以据此复原其文本形态。该文所宣扬的氏族理论,很大程度上源于《隋书·经籍志》谱牒类叙录,但渐染了天宝时期复古主义潮流的氏族理想。地域研究部分包括两章内容,其中第四章为总论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第一节围绕胡姓家族的“房”和“郡望”发育两大问题展开。胡姓家族“房”的萌芽,说明家族形态、结构发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胡姓家族郡望的诞生,表明他们地方化程度的加深。本节通过对主要胡姓郡望分布历时、共时演变的分析,勾勒出了中古时期胡姓家族地方化的一些整体特征。胡姓家族的地方化,向上表现为京邑的规模聚居,向下表现为乡村世界的零星活动,本章第二节以唐代两京长安和洛阳的胡姓家族分布为例,基于笔者设计的唐两京胡姓家族宅第分布数据库,通过宅第的共时、历时分布规律,对胡姓家族在两京的聚居和分化情况作了总体的概括。其中窦氏、于氏家族的个案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家族聚居和分化的规律。第三节转向乡里村落世界,对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地方活动作了钩沉。因为族群文化特征的不同,西域系和鲜卑系胡姓家族的地方进程不同步,侧重也不同。本节重点描述了西域胡人如何从蒙着浓厚族群性色彩的聚落转变成地方家族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他们“乡里意识”的变迁。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不乏诗意的描绘,本章第四节即是对胡姓家族“双家制”与“双城记”诗意生活剪影的论述。“双家制”生活围绕园林、别业、池馆等展开,而游乐行赏、文人雅集、宗教需求是其主要的内容。胡姓家族双家生活的“诗意栖息”,表明他们已从文化上贴近了地方社会。地方认同在胡、汉之间得到双向展开,这是本章第五节所关注的主题。胡姓家族地域认同产生一个重要指标为乡土情结,这从穆宁和白居易的乡里意识可以看出。祖茔也是地域认同的重要因素,从族群互动原理看,孝文帝以来胡姓家族聚葬洛阳的运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汉人归葬洛阳的潮流。汉人地方社会对胡姓家族的认同和反馈,则通过地方知识和文本(地方志、地方传说、祠祀系统、文学书写等)传播。本文第五章,运用胡姓家族地方化的相关原理,对会稽康氏家族作了个案研究。康氏会稽望的所指,荣新江先生有异见,本文结合康氏郡望的演变规律和康希铣家族的地方文化遗迹,提出了一种新解。会稽康希铣家族是唐代前、中期非常有影响的粟特族裔文化世家,文中重点阐述了其家学渊源和主要成就。文化研究部分包括一章总论和四章个案研究。胡姓家族的族群出身及社会背景,决定了他们不同于汉人的文化习得过程,本文第六章即是相关问题的总述,其中重点介绍了与文学相关的一些微观情景在胡姓家族文化身份转型中的意义,以为后面四个案例研究张本。文化的外延很广,本部分的后四章,从宗教、民族文化、经学和文学四个方面,分别选取了侯莫陈琰、王硅、何妥、于邺四个胡姓家族作为案例研究。敦煌所出侯莫陈琰所撰《顿悟真宗要诀》,是禅宗北宗早期重要文献。传世文献和近年新出石刻、墓志揭示了北朝以来莫陈氏族人佛教信仰的渊源,而侯莫陈琰家族与萧岿、徐彦伯、徐浩、汤贲家族的联姻,也贯串着宗教的因子。通过对辑本《元和姓纂》候莫陈氏改姓陈氏条所载内容的辨误,我们推测唐代着名画家陈闳出自候莫陈氏,而陈闳所画《六祖禅师像》推崇北宗,正好契合候莫陈琰《顿悟真宗要诀》北宗禅法的统系,是其家世信仰的延续。王琏是唐初着名的文儒,但史载其祭祀祖先“不营私庙”,有违礼法。考王琏家世出于乌丸,而包括乌丸在内的中古、近世东北民族,深受萨满文化影响,祭祀特征迥异汉人。王珪不营私庙正是遗传了家世民族文化之因子并熏习关中萨满教文化的结果。与王珪同出乌丸王神念的唐玄宗王皇后一系,也存在萨满教信仰的痕迹,可以作为对照。何妥是中古经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留下了不少《易》、《礼》、《乐》相关论着,同时还有一些富有特色的诗文,史传和新出敦煌史料可证其出于西域胡人。因为家世“异域之血”而生平、学养兼擅南北,所以何妥的经学思想表现出某种特异性,这为经学史的书写提供了一种民族学的视角。何妥一生最大的争议是开皇议乐中被诬为“佞人”,但通过相关史料的辨析,本文中我们将为他“翻案”,重塑其杰出胡姓经学家的形象。河南于氏家族是中古时期少见的胡姓士族和文学世家,其中于武陵、于邺生平的纠缠和诗集的互见重出,是文学史上一个难题。新出崔特夫人于氏墓志,揭示了诗人于邺家世的重要信息,缝合了其家族谱系,这是辨清于武陵、于邺生平的重要史料。结合二人可靠的生平事迹,通过二人诗集版本的排查比对,可以厘清二人诗歌互见重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还原二人诗集的原貌。上述四个案例中,我们并不强调胡姓家族自身单一的文化因子,而希望借助婚姻关系、政治关系、地域熏习等联系,将胡、汉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是本文以“共同体”取代民族融合叙事观念的集中体现。

二、华侨房屋重出江湖谋大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侨房屋重出江湖谋大道(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对“古代儿童和儿童观”的关注
        (二)对“古代儿童题材诗歌”的关注
        (三)对“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关注
    二、研究对象
        (一)古代“儿童”概念和称谓
        (二)古代“儿童题材诗歌”的界定方式
        (三)古代“儿童题材诗歌”和古代“儿童诗”辨析
    三、文献综述
        (一)对古代儿童题材诗歌文本的搜集整理
        (二)对古代儿童题材诗歌的研究
        (三)对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概述
    第一节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量化研究
        一、宋代儿童题材诗歌量化统计
        二、基于儿童题材诗歌量化统计的思考和探析
    第二节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中的儿童称谓
        一、儿童称谓的文本表达
        二、儿童称谓的文化透视
第二章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繁盛的背景
    第一节 宋诗的革新
        一、宋诗题材的重要转向
        二、南宋中兴的诗学代变
        三、宋诗美学追求的深刻变革
    第二节 宋代经济社会与文化转型
        一、宋代经济社会的几个侧面
        二、宋代文化转型的几个维度
    第三节 宋代佛教与文学的融合
        一、佛教的诗化
        二、佛理表达的形象化
第三章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分类
    第一节 赠贺诗
        一、赠送诗
        二、庆贺诗
    第二节 感怀诗
        一、即事感怀诗
        二、即景感怀诗
    第三节 纪事诗
        一、人物传记式纪事诗
        二、纪行式纪事诗
        三、日常琐记式纪事诗
    第四节 说理诗
        一、哲理诗
        二、佛理诗
第四章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中的儿童形象
    第一节 儿童形象的类型
        一、儒家伦理模式下的儿童形象
        二、日常生活背景下的儿童形象
        三、多舛命运遭际下的儿童形象
        四、宗教色彩下的儿童形象
    第二节 儿童形象的多维表现
        一、称颂官吏的固化表现
        二、诗人情感的异样表现
        三、历史与现实的参照表现
第五章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形式风格和价值意义
    第一节 形式风格
        一、以绝句为主的短小体制
        二、古体诗形式和偈颂形式的大量使用
        三、书写的戏俗化和白话倾向
        四、叙事性的增强
        五、趣味的凸显
    第二节 价值意义
        一、诗歌题材的拓展、突破和超越
        二、人物形象的典型化塑造和意象化表达
        三、儿童生活掠影
        四、节俗的记录
第六章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社会文化辐射
    第一节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中的思想观念探析
        一、儿童观
        二、游戏观
        三、教育观
    第二节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中的国家社会映射
        一、国家时代命运
        二、社会生活现实
        三、社会思想文化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楹联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
    三、楹联分类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意义、价值
    六、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楹联书法的源流
    第一节 楹联书法的起源
        一、推及于爻画
        二、萌芽于先秦
    第二节 楹联书法的发展
        一、形成于汉晋
        二、成熟于唐代
    第三节 楹联书法的普及与繁荣
        一、普及于宋元
        二、兴盛于明清
第二章 楹联书法的文化指向
    第一节 楹联书法与传统文化思想
        一、楹联书法的儒家思想
        二、楹联书法的佛家思想
        三、楹联书法的道家思想
        四、楹联书法的儒佛道杂糅思想
    第二节 楹联书法的教化功用
        一、官署楹联书法的政观表达
        二、庙宇楹联书法的教义宣扬
        三、商宅楹联书法的德商理念
        四、园林楹联书法的隐逸情怀
第三章 楹联书法的地域表现
    第一节 湖湘楹联书法的崇唐书风
        一、取法颜真卿
        二、取法欧阳询
    第二节 海上楹联书法的“二王”书风
        一、代表之一沈尹默
        二、代表之二白蕉
        三、代表之三潘伯鹰
    第三节 滇、渝、浙长联书法的正书情结
        一、长联的地域分布
        二、云南大观楼长联与颜体选择
        三、重庆钟云舫长联与行楷表现
        四、浙江俞樾长联与隶书彰显
    第四节 中原书风与楹联书法地域性的当代流变
        一、中原书风对于楹联书法地域性的凸显
        二、流行书风对于楹联书法地域性的削弱
第四章 楹联书法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楹联书法的书体选择
        一、楷书楹联:庙堂之气与中正之风
        二、篆隶楹联:尚古取法与高古之风
        三、行草楹联:抒情表现与率意之风
    第二节 楹联书法的技法选择
        一、笔法:直与曲的变奏
        二、章法:对称与行气的氤氲
        三、墨法:浓淡与润枯的交响
    第三节 楹联书法的材质选取
        一、竹木楹联书法
        二、石刻楹联书法
        三、其他材质楹联书法
    第四节 镌刻对楹联书法艺术性的影响
        一、刻手优劣的直接影响
        二、墨迹与刻铭的自然差异
第五章 楹联书法的艺术创作:以集字楹联为例
    第一节 篆书集联
        一、甲骨集联
        二、金文集联
    第二节 隶楷集联
        一、汉碑集联
        二、魏碑集联
        三、唐楷集联
    第三节 行草集联
        一、行书集联之《兰亭序》集联
        二、草书集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3)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丝路学相关研究综述
        (二)植物学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概念界定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目标
        1.研究思路
        2.主要内容
        3.研究目标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外来印记与本土融汇:陆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一、唐代文学所涉胡麻修道、饮食渊源
        二、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生活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一)碑铭中的修道象征符号:唐文的胡麻单一书写
        (二)服食传奇、语言比类与地方小吃:笔记小说的胡麻多样书写…
        (三)道教或隐逸象征、饮食与生态:唐诗的胡麻多元重塑
        1.绵延江南的胡麻花开
        2.叙及日常的胡麻饭食
        3.作为象征的胡麻符号
        4.寺院繁盛生长的胡麻
        5.和合相思比兴与民俗象征语义
        结论
    第二节 仙化、日常化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书写
        一、唐代文学蒲萄书写众多且极富创造力的原因
        二、传奇与日常、转引与新创、语用延伸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多元书写
        (一)排名榜与仙化故事:唐人笔记的蒲萄多样化叙述
        (二)史事转引、日常生活、类比与意蕴附加:唐文的蒲萄书写……
        1.蒲萄类比、衬托之用
        2.视作祥瑞的蒲萄图景叙述
        3.作为典故的史事转引
        4.蒲萄衣食住行之用
        5.附加的蒲萄象征意蕴
        6.太庙祭祀的珍稀贡品
        7.蒲萄的西域生长图景
        (三)生态与日常、它物类比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蒲萄本土模塑…
        1.蒲萄生态图景铺绘
        2.他物吟咏的映衬、联想与托物言志意蕴附加
        3.融入日用的蒲萄物象
        4.用作喻体的葡萄
        结论
    第三节 外来承袭与本土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书写
        一、唐代文学石榴书写的客观生态境况与文化背景
        1.石榴的外来音译名、本土化异名及冠名它物之名
        2.石榴的引入与生长空间蔓延
        3.石榴的文化意蕴
        4.唐代类书石榴事类
        二、承袭与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多样书写
        (一)从背景到中心、从日常到幻化、意蕴附加:唐代笔记、小说的石榴多元书写
        1.作为背景点缀的石榴叙写
        2.作为叙事中心的石榴书写
        (二)专咏、点缀或冠名:唐文的石榴本土化书写
        1.承袭与偶创、本体退隐与社会意蕴附加:专咏中的石榴叙写…
        2.人间石榴裙、仙界石榴与测咏石榴逸事:唐文中的石榴点缀…
        3.以石榴冠名的山石榴叙写
        (三)冠名之咏、本体铺绘与日常书写:唐代诗词的石榴多元书写…
        1.以石榴之名:唐诗中的石榴冠名现象及其文化交流意蕴……
        (1)唐诗中的山石榴
        (2)唐诗中的海石榴
        (3)以石榴冠名的原因与文化交流意蕴
        2.生态图景、日常之用、意蕴附加:唐诗的石榴多元书写……
        (1)石楠花与石榴花异文辨析
        (2)唐诗的石榴专咏
        ①榴锦、红榴别称
        ②石榴与它物并构的生态图景
        ③唐诗中的石榴组接
        ④石榴的意蕴附加
        ⑤石榴、石榴红之比及其意蕴
        ⑥石榴裙、石榴酒、石榴羹
        结论
    第四节 生态、日常与文化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苜蓿书写
        一、生态、日常与文化内蕴附加:唐代笔记的苜蓿多重情境书写……
        二、简略点及与深隐内蕴:唐代碑志传主生平中的苜蓿影迹
        三、苜蓿天马组合与苜蓿饭的象征意蕴:唐诗的苜蓿多元书写
        1.苜蓿与天马、榴花共构的生态图景及文化意蕴
        2.多愁的或艰辛的苜蓿:融入叠加文化的苜蓿意象
        结论
    第五节 外来退隐与本土凸显: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一、唐代文学芜菁书写的叠加意蕴背景溯源
        1.芜菁的传入与蔓延
        2.芜菁的本土化异名
        3.葑菲之采比喻与本土文化意蕴附加
        二、典故承袭、饮食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一)语用延伸、意蕴附加与饮食之用:唐代笔记的芜菁叙写
        (二)葑菲之采的承袭:唐文的芜菁单一书写
        (三)外来印记的退隐与本土意蕴的凸显:唐诗的芜菁书写
        1.承袭《诗经》的葑菲之采比喻
        2.芜菁花开、戴芜菁民风与迎春花之比
        3.种芜菁典故及固化象征意蕴
        4.芜菁之喻的语用延伸
        5.种芜菁之典的饮食之用
        6.葑的茭白与葑田之指
        结论
第二章 美的发现、诗意重塑与本土意蕴附加:海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诗意重塑、日常之用与意蕴附加:唐诗的木绵书写
        一、瘴花之称、南地风物代表与生态图景铺绘
        1.遥想中的南地代表风物与生态情境描绘
        2.亲见的惊艳与木绵生态情境铺绘
        二、木绵絮填充的保暖品与木绵花刺绣
        1.昆仑儿的木绵裘
        2.融入中土生活的木绵印记
        (1)日常生活的木绵褥
        (2)刺绣中的木绵元素
        (3)生活中的木绵衣
        结论
    第二节 发现的惊艳与风物代表:唐代文学的刺桐书写
        一、形色细描与各地形态辨析:唐代笔记的刺桐书写
        二、诗意极写、灵境虚设与代表风物意蕴附加:唐诗的刺桐书写…
        1.刺桐形色、生态的诗意呈现
        (1)专咏的刺桐生态情境实况极写与灵境想象
        (2)点及诗作的岭南生态情境一隅与南国风物代表
        2.亲见或遥想的惊艳:南国路与南国的风物代表
        结论
    第三节 意蕴附加、日常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一、唐代文学甘蔗书写的叠加文化意蕴溯源
        二、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一)珍馐佳果与甘蔗汁功用:唐代笔记的甘蔗点及
        (二)化之自我的社会意蕴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甘蔗书写
        (三)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诗的甘蔗多元书写……
        1.南方风物标志与生态图景呈现
        2.甘甜美味、消食解酒的蔗浆饮、蔗浆饭
        3.南方的蔗糖交易
        4.典故的引入与习练射箭技艺的标的物
        5.语用的延伸:以甘蔗为比
        结论
第三章 外来宗教印记与本土意蕴附加:佛教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佛教意蕴印记与本土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一、唐代文学菩提树书写的叠加文化背景
        1.从毕钵罗树到道树、不起树:菩提树的诸多异名及意蕴……
        (1)音译的菩提树异名与意译的树王、不起树
        (2)菩提树的道树之称
        2.被误认的贝多树(思惟树)、娑罗树
        二、外来佛教印记与象征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一)佛典与史书的拼接、剪贴:唐代笔记的菩提树书写
        (二)外来佛教故事转引与夸说类比、代指象征新创:唐文的菩提树书写
        1.唐文中的菩提树
        2.唐文中的道树
        (三)唐诗中的菩提树(附非其果实的菩提子)
        1.唐诗中的觉树
        2.唐诗中的菩提树
        3.唐诗中的菩提
        4.唐诗中的道树
        5.唐诗中的菩提子
        结论
    第二节 佛教文化印记、本土之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娑罗树书写
        一、唐代文学娑罗树书写的叠加佛教文化意蕴背景
        (一)与唐代文学相关的娑罗树别称释义与误称辨析
        1.高远林、坚林之称
        2.娑罗双树(双林)之名
        3.鹤林(鹤树)之称
        4.娑罗的七叶树之误
        (1)七叶树与娑罗之误源流考
        (2)唐诗中的七叶树
        (二)历代叠加的“娑罗树”佛教文化意蕴
        1.“娑罗树”的佛教象征意蕴
        2.“娑罗树”下的佛教事迹与演绎传奇
        3.祥瑞演绎中的娑罗幻象与生态图景
        4.娑罗树的佛教法事之用
        5.娑罗树的佛教奥义类比
        二、外来意蕴承袭、异名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娑罗书写…
        (一)转引与拼接:唐人笔记的娑罗生态图景叙写
        (二)从“娑罗”到“双树”“双林”“鹤树”“鹤林”:唐诗的“娑罗”异名选择与书写
        1.唐诗中的娑罗
        2.唐诗中的“双树”“双林”
        3.唐诗中的“宝树”
        4.唐诗中的鹤树与鹤林
        (三)双树、鹤林之名选择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娑罗树书写…
        1.生态情境描绘与本土儒家内蕴汇入:唐文中的娑罗
        2.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树
        3.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林
        4.佛事追忆、鹤林寺之名与代指象征:唐文中的鹤林
        5.唐文中的鹤树及其对仗物象
        6.唐文中的坚林(坚固林)及其对仗物象
        (四)唐代诗文选择鹤树、双树、坚林之名的原因
        结论
    第三节 三花、贝叶的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树书写
        一、历代累积的贝多文化意蕴与生态书写
        (一)贝多的迁移与域外生长记录
        (二)贝多的本土生态图景书写
        (三)贝多异名辨析
        1.贝多即贝叶棕之辨
        2.贝多的三花之称
        3.贝多的菩提之误与“六年树”“佛树”之称
        4.贝多的多罗树、贝多罗之误与多罗即贝叶棕
        二、生态情境与贝叶经的象征符号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书写……
        (一)形色书写与语用延伸:唐代笔记的贝多书写
        1.贝多本体的详说与三种树木总称之说
        2.从它比到以贝多为比
        (二)佛境营造、佛境代指与三花题咏:唐诗的贝多书写
        1.贝多、三花的异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贝多书写
        (1)专题吟咏的贝多树生态图景书写
        (2)佛教生活典型物象与佛境塑造象征符号
        (3)贝叶+经(书、纸)或翻(写)+贝叶结构中的贝多经符号意蕴
        ①贝多经与它物对仗、联结共构的禅境
        ②僧人形象塑造的典型情境:翻写贝叶经
        ③翻看贝叶的佛门皈依与佛经代指
        ④教鹦鹉贝叶的相思传递与寂寥心境
        (4)语用的延伸:贝多之比与代称、象征
        2.唐诗的三花题咏
        3.唐诗的多罗书写
        (三)三花、贝叶、贝多、贝树之名与佛典代称:唐文的贝多书写…
        1.唐文中的贝叶
        (1)贝叶与外来佛教事物之对
        (2)贝叶与中国本土物象之对
        (3)贝叶之文与碑石刻文之比
        2.唐文中的三花
        3.唐文中的贝多
        4.唐文中的贝树
        结论
第四章 外来与本土的交融: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外来植物与文学溯源
    第二节 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一、外来元素的新奇烛照:丝路外来植物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一)作者视野的扩大与异域元素、内容的融入
        (二)异域元素的汇入与新意境的生成
        (三)新语汇与喻它或它喻等新喻体的融入
        (四)从亲见、遥想到追忆感怀:帝国繁华或零落的情感寄托……
        二、本土选择与再造: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模塑
        (一)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本土化选择与再造
        1.本土化异名的选择
        2.本土化诗意美名的再造
        3.如诗如画的气韵贯注
        4.与物合一后人格化情韵的模塑
        (二)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象征意蕴赋予
        1.帝国、都市繁华的象征物
        2.地方风物代表的象征意蕴
        3.宗教文化的代表符号意蕴
        4.儒家伦理的象征意蕴附加
        (三)唐代文学对外来植物的仙化、传奇化重塑
        三、庄周梦蝶的迷惑:唐代文学与外来植物的交互影响
        1.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的生态全景勾勒或铺绘
        2.衣食、医药文化的反映与丰富
    结论
参考文献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胡仲弓诗歌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谕
    一、本文的选题及其意义
    二、胡仲弓及其诗歌的研究概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构成及体例
第一章 胡仲弓所处的时代风貌及其生平、交游
    第一节 胡仲弓所处的时代风貌
        一、时局的变化
        二、士风的变化
        三、诗坛的变化
    第二节 胡仲弓的生平
        一、胡仲弓的家世
        二、胡仲弓的生平
    第三节 胡仲弓的交游
        一、胡仲弓与刘克庄
        二、胡仲弓与陈起
        三、胡仲弓与刘季裴
        四、胡仲弓与释圆悟
        五、胡仲弓与蒲寿宬
    小结
第二章 胡仲弓的着述及其诗歌重出考辨
    第一节 《苇航漫游稿》的版本流传述略
    第二节 胡仲弓诗歌重出考辨
    小结
第三章 胡仲弓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政治民生的切实关怀
    第二节 江湖奔竞的羁旅苦痛
    第三节 岁时节俗的文化观照
        一、除夕与元日
        二、元宵节
        三、花朝节
        四、寒食与清明
        五、重阳节
    第四节 交游酬唱的多维呈现
        一、行谒权贵
        二、漫游交友
        三、切磋诗艺
    小结
第四章 胡仲弓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意象选用,平实清雅
        一、胡仲弓诗歌意象的特征
        二、胡仲弓诗歌的意象组合类型
    第二节 使事用典,灵活多样
        一、胡仲弓诗歌的典源
        二、胡仲弓诗歌的典面
    第三节 语言清简,通俗自然
    小结
结语
凡例
卷一
    石轩席上分韵得石字
    余用十字为座右铭因足成一首
    咏冰
    送沈链师归武夷
    念昔游四首
    夜梦蒙仲书监作二象笏与余各分其一觉而有赋
    梦黄吉甫
    山中夜闻虎啸
    僧过涧图
    山中闻猿
    感古十首
    山中值雨偶成
    采采歌
    次陈芸居问讯後村韵
    後村来书有此心如珠有物蒙之之语芸居有诗再用前韵
    晴溪
    明朝是岁除
    四时月
    老母适至时已见黜
    岁饥郡行赈恤过余杭呈辛县尹
    送怀玉之越谒秋房使君
    送方及民罢官东归
    邀月坐中庭
    山行八韵
    中秋望月呈诸友
    过大官岭
    晋安城东温泉
    夜闻琵琶
    次韵送水纹簟与芸居
    谈星林汉留求诗
    秦氏楼
    题叶山甫见惠古琴走笔以谢
    子经昔有黄筌玉笋图故人陈众仲题诗其上後为人易去常追忆不已余往借观临之以归郑氏并识以诗
    蛛丝巧
    精卫
    感兴
    钱塘潮图
    抱拙以三通鼓为韵见寄次韵
    寄懒庵
卷二
    舟中夜闻弹筝
    竹夫人
    泛舟分韵得横字
    湖边
    山台赴召
    漫兴
    逮眺
    题潘越謇玉集後
    湖
    旅中早行
    还翁雪舟吟卷
    赠陈通妙
    除夕寄弟
    和云心除夕韵
    赠云谷道士
    矮道人
    送丁链师归福堂
    失脚
    汤惠院以五言定交用韵以谢
    春郊晚归
    金粟道人
    散策郊行有怀社友
    寒碧席上薪隐分韵得初字
    观海口占
    枯崖韵速藏叟和篇
    和溪翁二首
    邓花
    妙觉山用老溪宝叶二僧韵
    凌霄塔
    答颐齐并呈诸友
    答晚香
    次韵答颐齐
    答青山阁见寄
    次韵答方元吉
    为续芸赋
    青莲寺避暑
    骤雨
    赠谭山人
    夜过萧寺
    长人诗
    洪楼分得车字韵
    送赵庸齐去国
    山居
    寄林可山
    寄芸居
    寄容老
    寄藏叟
    寄怀玉
    次同叔见寄二首
    王用和归从莆水寄呈后村
    寄颐齐
    寄月塘
    寄敏齐
    寄适安朝宗
    寄王道源
    寄水竹
    寄抱拙
    怀悟书
    听宫人琴
    将之官越上留别诸友
    山中归呈友人
    寄西润叶侍郎
    祈雪
    和枯崖山居韵
    次冯深居韵赠原上人
    次希道弟韵寄竹院孚上人
    怀枯崖悟师
    悟枯崖将过莆城参访后村书此赠行
    与瞻甫同访陈书记
    约枯崖话
    和际书记见寄
    闲居寄枯崖
    赠悟上人
    崇福寺次枯崖韵
    和枯崖悟上人韵
    送枯崖归囊山
    松湾访僧
    山中访枯崖归偶成
    赠岩居僧
    次韵送黄端玉归莆
    倚窗诗
    雪后
    雪中杂兴四首
    南雪
    宝应寺
    次心泉卜隐韵
    隐者
    戊午天基圣节口号
    选官图
    重九日法轮庵次凤山韵
    送处逊渡淮谒秋壑
    怀李希膺
    山行即事
    送松坡下第调官南归
    过梨岭作
    和枯崖山行韵
    与石壁诸友山行分得山字
    分得台字走笔
    次周懒窠韵
    次懒窠见寄韵
    隐真岩次翁景辅韵
    过山庵
    观蚁
    秋夜
    端砚
    独倚
    久客
    侠客
    客裹
    和颐齐梅花韵
    梅花窠子
    落梅
    钱塘江待潮
    雨中有怀
    哭墓
    题村居壁
    书怀
    世途
    将乐县
    赋玳瑁鱼
    雪晴
    怀钱塘旧居
    西溪即事
    忆昔
    题水竹居
    夜行口占
    病后呈芸居
    腰痛
    与杜友定花朝之图
    桃源图
    题叶石轩学僧寮
    高阳山远眺
    金陵
    南浦
    次烟浦即事韵
    观碁闻近事有感
    仙霞岭
    九日
    离家
    小吴园
    集芳园
    元日
    无尘殿
    春晚游蒋园次韶
    问陈禹锡太博病
    病后
    哭芸居
    元日次韵
    浴温泉
    和梅臞瀑布韵
    倚楼
    寄梅臞
    寄黄云心
    静中
    身事
    次韵抱拙即事
    次韵琛庭即事
    一第
    喜郭吉甫擢第调尉八柱还里
卷三
    颐齐再作催梅诗次韵
    送李茂先去国
    严子陵钓台
    卧听
    次韵山居
    送后村去国二首
    寄吴警齐
    九月八日寄懒窠
    寄默蒂
    寄松坡
    寄适安
    和丘君就见寄
    寄顺适
    寄沈迂叟
    寄姚省齐
    寄李适安
    寄李希膺二首
    次秀野使君见寄
    寄戴石屏
    寄赵西岩
    送谢刑部使君赴召
    泛湖晚归式之有诗见寄因次其韵
    蔡司业争公议而去诗以送之
    颐齐诗筒急递次韵奉酬
    再和颐齐见寄
    立春
    泠风阁
    西湖怀古
    旱湖
    晚眺
    次赵同叔春雨中韵
    结交叹
    冬雨即事寄赵默庵
    春日过西湖
    九日山拜姜相遗像
    次梅庄守韵
    近事
    贺林自知兄登第
    秀野
    送汤武谕倅吴门
    郊行即事
    富沙水后次壁简韵
    送月塘回蓝溪
    可山席上
    和抱拙韵
    和希膺韵
    和李希膺见寄
    有感时事
    上元观灯
    题溪亭
    陈氏溪亭次韵
    溪亭夜吟
    元日
    题桃源图
    题窗间墨竹
    走笔和法石纪游
    访枯崖不遇
    哭杜立齐先生
    哭赵吏部
    次郭吉甫梅仙之官庚右
    和止泓姜秦祠韵
    西塔
    次韵答王东墅
    答颐齐诗筒走寄
    春日
    钱储秀野赴广西制司参议
    次傅德用府教授韵
    送吕时可监丞朝假归里
    次雪舟进退韵
    霸王庙
    张巡庙
卷四
    雪磴
    晓枕听禽言
    皆春
    意亭
    题野云庵
    适吾意
    题陈希夷睡图
    山馆对月
    云思
    咏松
    春咏
    耕钓境
    用鸟山韵题碧吟卷
    梅
    溪亭夜集走笔
    次松坡梅花韵
    寄越友
    寄杨蕴古
    题武适安宁卷
    问梅
    孤山问梅
    用韵答宝叶
    客星阁
    省坟
    梅花盛开有粉蝶冲寒而至
    湖边
    断桥观钓
    赠易数朱俊甫
    早行
    晓来
    赠岳仁叔
    赠郑琰
    九日雨
    春雨中遣怀二首柬梅臞
    访戴链师不值
    郊外即事
    观海
    即席次韵
    和赵同叔见寄韵
    次韵早梅
    游瑞源访修上人
    题宝叶笑端
    与枯崖悟师
    月临关
    答林颛民
    野烧
    不碍云山
    题劳劳亭
    杨仲仁为梅返魂有诗因次其韵
    久雨
    山中逢老人
    世路
    赵庸齐为程生作梅窗二字因为之赋
    题山居十绝
    杂兴
    晚春
    芭蕉花
    竹阁
    凰凰台
    题刘氏东陵图
    秣陵
    梦中
    衆芳所
    端午
    竹坞
    题杨妃上马娇图
    曹娥庙
    雨中看花
    琼花
    碁诗
    寄意三绝
    走笔次月夜颐齐见寄
    倚楼
    听宝圭琴
    元宵
    太真卧病图
    次枯崖问病韵
    元日
    征人归
    夜坐冥搜闻吟声
    南雪
    观西淙千丈瀑布
    钱塘潮图
    鸟衣巷
    翡翠
    晚静
    芭蕉
    翠凉
    题寿星寺盃泉
    游九日山
    夜泊朋溪钓隐
    呼猿
    天竺呼猿
    睡猫
    桃源图
    山行逢樵者
    次适安感古二首
    次黄瑞玉石镜韵
    送友人
    和宫怨
    宫词
    玉泉观鱼
    秋声
    飞来峰
    快倚亭
    恭和皇帝宸翰四绝句
    次芸居无题韵
    寄方南湖
    次韵顺适遣寄
    游小身岩
    瑞香花
    刘项祠
    客裏
    水乐洞
    游水乐烟霞二洞三绝
    景阳宫井
    过桐江三绝
    用韵送驴与源谷
    十二月十五夜雪
    元宵雪
    次卓仁夫元宵雪中三绝
    古意
    秋意
    吴潘二台官以直言左迁董夕郎亦以荐贤之故相继翩然而去公论惜之三学叩阍来归刘声伯感而赋诗因次其韵
    观道君御书
    邻雪
    含章殿
    灵和殿
    晚梅次韵
    怀林梅臞
    落梅
    寻梅
    题高伯寿墨梅
    闺情
    闺怨
    雨中有怀
    豆粥
    秘书省墨竹
    闻西事有感
    桐庐县
    徘徊花
    秀野
    赠张南金谈星
    谈星陈炎发求诗
    读后村梅花百咏
    不如归去
    江郎山
    雪中有感
卷五
    杂兴
    海月堂观涛
    过駞巘岭
    丑妇谣
    题金粟洞
    过新蓬二岭
    芳庭为作希圣二字以诗谢之
    试剑石
    法山寺
    次法石寺即事韵
    清吟寺
    废寺
    得阙越州冷掾
    颐齐联日有事于琛亭赋诗聊为解嘲
    次云心韵赠臞仙
    送李同归龙泉
    明发
    题黄端玉寒瘦藁
    山行观紫云洞
    赴缘僧道
    山庵
    送傅明府之南安
    车四库本作道中遥观五峰
    送赵明叔分教潮阳
    送梅臞三山
    自笑
    倚栏
    薄游
    哀黄鸟
    题崇福寺青山阁
    为源上人题宝叶
    寒食
    不饮
    春晚山茶花数朵艳甚
    题清泉院
    题通妙亭柱
    游紫泽观
    虹桥诗
    山中
    尤溪山中
    柬萧芸庄
    舟中即事
    舟中归兴
    寄舟中诸吟友
    观江郎石
    桐江舟中
    延平舟中
    送罗去华
    夜饮颐齐以灯前细雨檐花落为韵分得前字又得花字赋二首
    赠神籁谈天
    次韵赋海棠
    次麓湖韵送王用和归省侍
    次林明府清源洞壁间韵
    再和抱拙清源洞韵
    和杜友游清源洞韵
    己酉上元诗同日立春
    和希膺春日醉吟
    和壁间韵
    寄鲈乡主人
    送赵汝楫分教建安
    春日杂兴
    题金粟洞
    和瞻甫韵
    过岭作
    旧题宝胜寺壁
    早过豪光岭
    郊行同张宰
    和刘后村杂兴
    游承天寺偶成
    春晴
    次洪阳岩太卿韵为方蒙仲书监赋西清风月
    寄朱静佳明府
    寒食雨中用李希膺韵
    夜饮赵明府归来偶成
    清泉院用柱间韵
    耕田
    代寿圆峤颜文昌
    寿赵默庵
    和赵同叔送桂花韵
    包家山看桃花
    次韵柬李希膺
    柬倪梅村
    用后村韵送陈先辈
    南地
    回文体二首
    存方寸地
    失题
    光风霁月
    一志
    汲清清湖头有古井,赵庸齐题扁其上。
    鲈乡道院
    翠竹
    张南起为作苇航图仍示以诗次韵继赋
    过莆城怀刘后村中书因以奉寄
    郊行
    题冯中郎庙
    山中有花一种俗名花叶不相见感而赋之
    红远
    观中原指掌图
    观丙辰省试宣锁作
    过钓钩岭悼亡友盛景韩
    暑中杂兴
    辛丑上元
    双髻山
    次韵烹荀一绝
    西来洞天
    送梅村归三山
    远将归
    寄题春谷监簿
    丹青阁
    失题
    梅答
    西湖寒食
    西陵桥
    梅坡席上次韵牡丹
    失题
    柬石轩
    羲谿舟中
    春游
    游天竺灵隐三绝
    感怀
    读杜牧之诗
    山村即事
    送丁仲圭归合沙
    落花
    思故乡
    五峰岩
    云根
    题天海风云之楼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二 邓牧《伯牙琴·代祭胡苇航文》
    附录三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跋文
    附录四 胡仲弓交游表
    附录五 《谒金门》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晚清粤港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一)关于“晚清”
        (二)关于“粤港小说”
    三、晚清粤港小说研究现状
        (一)晚清粤港部分小说家及部分小说作品的个案研究
        (二)晚清粤港小说某些局部的综合研究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晚清粤港小说概观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地域分布
        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与出版小说机构的地域分布概况
        二、晚清粤港小说地域分布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研究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概况
        一、晚清粤港小说作者考索面临的问题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成分统计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的构成成分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一、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籍贯分布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年龄结构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三、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政治倾向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第三章 排满革命思想及其表达途径——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上)
    第一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类型选择
        一、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
        二、“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
        三、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
        四、大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小说
    第二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主人公选择及情感倾向
        一、抗清、反清人物及其后代
        二、晚清革命派人物
        三、晚清保皇派人物
第四章 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下)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和丑恶人物
    第二节 宣传戒烟(鸦片)
    第三节 提倡实业
    第四节 广博见闻和娱乐消闲
第五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王斧小说研究
        一、王斧小说考
        二、王斧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王斧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黄伯耀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
        一、黄伯耀的小说理论文章与小说作品考
        二、黄伯耀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的总体概貌
结语
    一、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
    二、晚清粤港小说的历史意义
附录
    附录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
    附录二: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
    附录三: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
    附录四: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
    附录五: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王世贞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二、编撰凡例
三、必要插图
    插图一:王世贞影身像
    插图二:相关区域历史地理图
四、王世贞家世情况
    (一)王世贞家族世系
        1、王氏受姓以来世系
        2、鄞江琅琊王氏世系
        3、昆山(太仓)琅琊王氏支脉
    (二)王世贞家世考述
五、年谱长编主体内容
    上编
        卷之一(早岁)
        明嘉靖五年丙戌(1526 年)一岁
        嘉靖六年丁亥(1527 年)二岁
        嘉靖七年戊子(1528 年)三岁
        嘉靖八年己丑(1528 年)四岁
        嘉靖九年庚寅(1530 年)五岁
        嘉靖十年辛卯(1531 年)六岁
        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 年)七岁
        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 年)八岁
        嘉靖十三年甲午(1534 年)九岁
        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 年)十岁
        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 年)十一岁
        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 年)十二岁
        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 年)十三岁
        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 年)十四岁
        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 年)十五岁
        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 年)十六岁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 年)十七岁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1543 年)十八岁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 年)十九岁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 年)二十岁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1546 年)二十一岁
        卷之二(郎署)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 年)二十二岁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 年)二十三岁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1549 年)二十四岁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 年)二十五岁
        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二十六岁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1552 年)二十七岁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 年)二十八岁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 年)二十九岁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 年)三十岁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 年)三十一岁
        卷之三(青州)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 年)三十二岁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 年)三十三岁
        卷之四(父难)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 年)三十四岁
        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 年)三十五岁
    中编
        卷之五(幽居)
        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 年)三十六岁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 年)三十七岁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 年)三十八岁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 年)三十九岁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 年)四十岁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 年)四十一岁
        卷之六(再起)
        隆庆元年丁卯(1567 年)四十二岁
        隆庆二年戊辰(1568 年)四十三岁
        隆庆三年己巳(1569 年)四十四岁
        隆庆四年庚午(1570 年)四十五岁
        隆庆五年辛未(1571 年)四十六岁
        隆庆六年壬申(1572 年)四十七岁
        万历元年癸酉(1573 年)四十八岁
        万历二年甲戌(1574 年)四十九岁
        万历三年乙亥(1575 年)五十岁
        万历四年丙子(1576 年)五十一岁
        万历五年丁丑(1557 年)五十二岁
        万历六年戊寅(1578 年)五十三岁
    下编
        卷之七(学道)
        万历七年己卯(1579 年)五十四岁
        万历八年庚辰(1580 年)五十五岁
        万历九年辛巳(1581 年)五十六岁
        万历十年壬午(1582 年)五十七岁
        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 年)五十八岁
        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 年)五十九岁
        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 年)六十岁
        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 年)六十一岁
        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 年)六十二岁
        卷之八(晚岁)
        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 年)六十三岁
        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 年)六十四岁
        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 年)六十五岁
六、结语
七、主要参考书目
八、附録
    附録一:王世贞着作简目
        (一)着述类
        (二)选编类
        (三)评点类
        (四)存目类
        (五)存疑类
    附録二:生平行实之重要文献
    附録三:五子文献
九、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7)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述略
第一章 简本《水浒传》祖本探考
    前言 材料的择取
    第一节 祖本引首诗与回末诗的问题
    第二节 祖本分回的问题
    第三节 祖本回数的问题
    第四节 祖本分卷以及卷数的问题
    第五节 简本祖本与繁本关系的问题
    第六节 祖本第九回的问题
    第七节 从引首诗看简本祖本田王故事的品质
第二章 《京本忠义传》的研究与思考
    第一节 前人关于《京本忠义传》的研究
    第二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歧路与困惑
    第三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版本启示
第三章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种德书堂本与容与堂本比对研究
    第三节 种德书堂本中的田王故事
第四章 插增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插增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卷数、回数、回目比对
    第三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插图、插图标目比对
    第四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正文比对
第五章 评林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评林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轮王寺本与内阁文库本研究
    第三节 评林本中的余呈问题
    第四节 评林本的编辑问题
第六章 英雄谱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英雄谱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疑
    第二节 刘世德先生关于初刻、二刻英雄谱本的研究以及补遗
    第三节 钟伯敬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第四节 评林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第七章 嵌图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嵌图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第二节 嵌图本《水浒传》四种的研究
    第三节 嵌图本与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的研究
    第四节 嵌图本与其后续本的研究
第八章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陈枚与《水浒传》
    第三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回目研究
    第四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第九章 三十卷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第二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图像与标目研究
    第三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结语
附录
    一、简本《水浒传》版本知见录
    二、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辑录
主要参考书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后记

(8)唐代丹阳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丹阳的地理文化背景
    第一节 丹阳的区位地理条件
        一、丹阳的历代行政沿革
        二、丹阳自然地理条件
    第二节 丹阳的文化背景
        一、丹阳的吴楚文化
        二、丹阳的移民文化
        三、丹阳的佛道文化
    第三节 丹阳的地理与人文景观
        一、丹阳的主要佛寺
        二、丹阳其它地理文化景观
    第四节 唐代丹阳经济发展概况
        一、商业
        二、农业
        三、手工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丹阳集》诗人的创作与殷璠诗论
    第一节 《丹阳集》诗人的创作
        一、殷璠与《丹阳集》
        二、《丹阳集》所选诗的题材内容
        三、《丹阳集》诗人集外诗的创作
    第二节 殷璠的诗学思想
        一、崇尚“风骨”
        二、“兴象”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储光羲的诗歌创作
        一、丹阳风物与储光羲的创作
        二、南朝诗风与储光羲早期创作
        三、殷璠对储光羲创作的评价
        四、储光羲在丹阳诗坛的地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历及其后丹阳诗人的创作
    第一节 大历时期丹阳诗人的创作
        一、皇甫冉、皇甫曾的诗歌创作
        二、戴叔伦创作与丹阳地域文化
    第二节 权德舆创作与丹阳地域文化
        一、权德舆与丹阳的关系
        二、权德舆诗歌与丹阳地域文化
    第三节 许浑诗歌与丹阳地域文化
        一、许浑与丹阳的关系
        二、“许浑千首湿”与丹阳地域文化
        三、许浑创作于丹阳诗歌体现的地域文化
        四、许浑诗歌与隐逸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客居丹阳诗人的创作
    第一节 唐代为官丹阳的诗人及创作
        一、李德裕
        二、李绅
        三、罗隐
    第二节 唐代隐居丹阳的诗人及创作
        一、唐代隐居丹阳诗人概述
        二、顾况
        三、张祜
        四、其他隐居丹阳诗人的创作
    第三节 唐代漫游丹阳的诗人及创作
        一、王昌龄
        二、李嘉祜
        三、杜牧
        四、皮日休与陆龟蒙
    第四节 丹阳文化与客居诗人的创作
        一、丹阳秀美的风景与风物诗的创作
        二、茅山道教文化与酬唱诗的创作
        三、丹阳历史文化与咏史怀古诗的创作
        四、丹阳渡口文化与送别诗的创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五百年来一大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少年生死劫
    1
    2
    3
    4
第二章百日强盗
    1
    2
    3
    4
第三章扶桑东渡
    1
    2
    3
    4
    5
第四章百日和尚
    1
    2
    3
    4
    5
    6
第五章拜师学艺
    1
    2
    3
    4
    5
第六章英雄莫问来路
    1
    2
    3
    4
    5
第七章天生我才
    1
    2
    3
    4
    5
第八章迷途知返
    1
    2
    3
    4
    5
    6
第九章红颜知己
    1
    2
    3
    4
    5
    6
第十章京华烟云
    1
    2
    3
    4
    5
第十一章莫使金樽空对月
    1
    2
    3
    4
    5
第十二章长兄如父
    1
    2
    3
    4
    5
第十三章崭露头角
    1
    2
    3
    4
    5
第十四章天地吾师
    1
    2
    3
    4
    5
第十五章身陷囹圄
    1
    2
    3
    4
    5
第十六章虎口脱险
    1
    2
    3
    4
    5
第十七章千里跋涉
    1
    2
    3
    4
    5
第十八章兄弟情深
    1
    2
    3
    4
第十九章青城悟道
    1
    2
    3
    4
    5
第二十章善子之死
    1
    2
    3
    4
    5
第二十一章大漠探幽
    1
    2
    3
    4
    5
    6
第二十二章敦煌面壁
    1
    2
    3
    4
    5
第二十三章大师归来
    1
    2
    3
    4
    5
第二十六章东张西毕
    3
    4
    5
第三十章人生绝唱
    2
    3
第三十一章尾声:五百年来第一人
    1
后记 我为什么要写张大千

(10)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释义
        一、关于胡姓
        二、关于中古与家族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族源识别与族属考订
        二、胡姓群体综合研究
        三、胡姓家族案例研究
        四、社会史与胡姓家族研究
        五、宗教、艺术的研究
        六、文学研究
        七、考古、出土文献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取向
        一、以胡汉之间为分野
        二、以“共同体”为串联
        三、以族源、地域与文化为鼎足
        四、诗史互证——以文学为旨归
第一部分 胡姓家族族源研究
    第一章 中古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
        第一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的基本类型及其渊源
        一、居边、封边型
        二、避地、没蕃型
        三、因官、出使型
        第二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渊源
        一、“放逐——回归”与回环结构
        二、“降居”与分支结构
        三、“服制”与层递结构
        四、结构性族源叙事与胡姓家族的族属判断
        第三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
        一、获得华夏族源与成为华夏的合法性
        二、碑志中的“五帝”族源与认同变迁
        三、唐代胡汉共同体的形成
    第二章 胡姓家族谱系建构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 谱系建构的一般规律和形态
        一、谱系重建
        二、世系嫁接
        三、联宗与排行攀附
        四、世系建构的“原型”
        第二节 世系建构的文本类型及其传播接受
        一、世系文本的类型
        二、世系文本的传播过程
        第三节 胡姓家族谱系建构的族群认同意义
        一、关于谱系建构的性质
        二、世系建构的认同意义
        三、两组微观视角——同姓胡汉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四节 窦氏家族世系建构与文本层累
        一、河南窦氏世系伪冒的文本层累过程
        二、窦氏家族世系建构“原型”考辨
        第五节 独孤及的家族谱系建构与文化心态
        一、独孤氏家族谱系的版本
        二、独孤及家族谱系建构的史料渊源
        三、独孤及家族谱系建构的构思过程与文化心态
    第三章 谱牒与胡汉之争——以《氏族论》为中心
        第一节 《氏族论》与《唐书》的关系
        一、《氏族论》与《唐历》
        二、《唐书》之编纂过程
        三、《唐书》之内容
        四、《唐书》之体例与“氏族志”
        五、《唐书》“氏族志”之谱学背景
        第二节 韦述之谱学与《氏族论》
        一、韦述《百家类例》
        二、韦述《国朝宰相甲族》
        第三节 《氏族论》内容辨析
        一、《氏族论》与《隋书》谱牒类文献叙录之关系
        二、一些关键词的辨析
        第四节 《氏族论》文本层累“复原”
第二部分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
    第四章 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
        第一节 胡姓家族的内部扩张与地域分化
        一、胡姓家族的“房”
        二、胡姓家族郡望发育
        第二节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长安与洛阳
        一、两京人口来源的族群性
        二、两京人口规划与胡汉体制
        三、唐两京胡姓家族宅第分布规律
        第三节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乡里视角
        一、北朝时期的部族与地方社会
        二、隋唐时期的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
        第四节 文学剪影中的园林别业与“双家制”
        一、双家制的渊源及功能区分
        二、园林别业与行赏游乐
        三、山池别馆与文人雅集
        四、双家制与宗教生活
        第五节 胡姓家族与地域认同
        一、胡姓家族地方归属感的形成
        二、地方认同的深化与地方记忆的形成
    第五章 中古会稽康氏家族研究
        第一节 康氏籍贯的发育与会稽望
        一、康氏主要籍贯概述
        二、康氏会稽望形成的时间
        三、康氏会稽望的所指——与荣新江先生商榷
        第二节 会稽康氏家族的族源及族属问题
        一、《康希铣碑》中会稽康氏家族族源
        二、会稽康氏的族属申论
        三、康希铣家族与会稽之联系
        第三节 会稽康氏家学
        一、康国安之《文选》及《汉书》研究
        二、康子元的《易》学与《礼》学
        三、会稽康氏家族文学
第三部分 胡姓家族与文化研究
    第六章 胡姓家族之文化习得与突变
        第一节 胡姓家族文化习得过程
        一、教育的意义
        二、学习的微观情境
        第二节 文化之积累与转型
        一、文化积累——科举的例子
        二、文化之转型——《春秋》学为例
        三、文化焦虑下的文学“突变”与“想象”
        四、文学作为“族际话语”
    第七章 胡姓家族与宗教——以侯莫陈氏家族之信仰为中心
        第一节 侯莫陈氏之族源问题
        第二节 侯莫陈氏家族主要支系及侯莫陈琰之可能归属
        一、侯莫陈氏主要支系
        二、侯莫陈琰的基本信息及可能归属
        第三节 侯莫陈氏家族与佛教之关系
        一、北朝时期侯莫陈氏之奉佛之渊源
        二、唐代侯莫陈氏奉佛之传承
        第四节 侯莫陈琰与北宗关系的重要线索——陈闳《六祖禅师像》
        一、陈闳为侯莫陈氏的推测
        二、陈闳《六祖禅师像》与家世佛教之因缘
    第八章 胡姓家族与民族文化——以王珪“不营私庙”为中心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王珪“不营私庙”之异常
        二、王珪家族之族属
        第二节 北方民族宗庙、祖庙溯源
        一、拓跋鲜卑之宗庙
        二、高丽、契丹等东北民族之宗庙
        三、金、元之宗庙
        四、其他胡姓家族祖庙
        第三节 王硅“不营私庙”的萨满文化渊源
        一、乌丸与萨满文化
        二、萨满祭祖之特点
        三、王硅家族旁系的萨满文化传承
        四、关中地区萨满遗迹对王硅家族之影响
    第九章 胡姓家族与经学——何妥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何妥之族属与生平
        一、何妥之族属
        二、何妥的生平述略
        第二节 何妥与开皇乐议
        一、何妥入隋以后年谱
        二、《隋书·乐志中》“开皇乐议”辨正
        第三节 何妥之《易》学与《礼》学
        一、何妥之易学
        二、何妥之《礼》学
        第四节 何妥之乐论
        一、《隋书·乐志中》何妥乐论原文释读
        三、《隋书·乐志》编撰过程与史源辨析
        四、何妥乐论的重新评价
        第五节 何妥经学的延伸——政论文
        一、何妥的政论
        二、何妥政论的“宗经”特点
    第十章 胡姓家族与文学——于邺家族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于邺家族基本概况
        一、世系
        二、主要人物
        第二节 于邺家族的婚姻与政治网络
        一、婚姻集团
        二、亲党
        第三节 诗人于邺之与于武陵之辨
        一、于邺、于武陵诗集的演变及刊刻情况
        二、从新出诗歌归属的内证与外证
        三、于武陵、于邺的关系补论
附录
    一、唐代胡姓家族墓志目录
    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胡姓家族世系补正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四、华侨房屋重出江湖谋大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研究[D]. 马悦.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楹联书法研究[D]. 周毅. 西南大学, 2019(05)
  • [3]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D]. 李娜. 西北大学, 2018(01)
  • [4]胡仲弓诗歌注[D]. 姜高威. 广西大学, 2018(12)
  • [5]晚清粤港小说研究[D]. 牛志威.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王世贞年谱长编[D]. 周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7]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D]. 邓雷.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8]唐代丹阳诗歌研究[D]. 辛馨. 黑龙江大学, 2017(09)
  • [9]五百年来一大千[J]. 邓贤. 当代, 2016(04)
  • [10]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D]. 龙成松. 武汉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江湖路再次涌现华侨住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