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网络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浅谈网络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春[1](2021)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更迭速度和发展进程可谓是一日千里,使互联网遍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众多领域。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政治舆论、互联网草根文化等等,无不显示着网络的出现及其发展日渐改变了人们的精神思维和物质生活。特别是教育这个“根基”领域,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孕育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花,借助互联网独特的虚拟性、隐匿性和突破时空限制等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的变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育双方的地位、教学基础保障等必要因素一改从前,初步实现了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进而真正意义上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与此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也给高校带来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在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把握好教育实践的实际效果,怎样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创新环节能落到实处以及如何优化和平衡网络教育资源等问题,都需要高校的认真审视和积极推进。本文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了历史逻辑分析、跨学科分析、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等方法,首先梳理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述,归纳梳理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出现至今的几个发展阶段。其次,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法制素养不够、教育主体地位被冲击、承载内容不丰富、教育资源整合度不高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加以分析。最后,从加快和完善网络制度保障上强化其稳定性、构建教育双方在融合体上增进契合力、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增强吸引力、增强教育资源的时代性上深化融合度等具体方面,为高校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路径,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与时代的协同发展。

熊龙[2](2021)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文中认为价值观作为个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个人态度、观点和看法等多方面的集合,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生改变,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不断思考与追求。价值观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节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规范、导向、激励和凝聚等多方面的功能,对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目标是促进他们精神层面的发展,把握住人生道路的方向,不断培养他们的人格品质和道德素养,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来看,他们在不同时期的价值观会有着不同的状态,根据价值观形成的状态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重要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呈现出从低到高的发展变化,形成的价值观也逐渐趋向成熟和稳定。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能够帮助他们辩证地看待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了解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所遭遇到的难题。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维护社会安全稳步发展和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大学生在适应外部环境和满足自我需求之间所做出思考、评判和选择的结果。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需要具备个人需要、自我意识与实践活动三个方面的前提,这些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必要前提条件,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他们内在的一种思想观念体系,个人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意志调节等内在条件在价值观形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使得价值观形成带有主体的一系列特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除了考虑内在条件,还应该着重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方面外部条件,这些也都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变化,先是通过对社会事物的初步理解,从而对社会事物产生认同并做出进一步的选择,然后将社会事物的全部信息进行重新整合,这些整合的信息就会逐渐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他们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和内在个人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在两者的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价值观形成也随之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价值主体方面更加的突出自我个性,在价值选择方面呈现出内外不统一的矛盾现象,在价值追求方面更加考虑社会现实性。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社会环境和个体自身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多样,其中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因素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社会因素方面主要有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网络信息化的覆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学校因素方面主要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学方式、高校教学内容和高校教师队伍;在家庭因素方面主要有父母的教育方式、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个人因素方面主要有个人的思想认识、生活阅历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外在和内在因素都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深化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是一个多方位的复杂体系,需要将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个因素的联合作用,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不断健全教育长效机制,制定相应的教育举措,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格局,发挥整体合力作用,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大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的健康全面发展。

戴甜甜[3](2020)在《网络素养教育视角下青少年网络安全主体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广州市青少年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未成年网民比例逐年攀升,针对未成年网民遭遇的多元化网络风险问题,研究以媒介素养的理论视角聚焦广州市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情况对构建个体网络安全的作用和效果,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实证探析影响青少年网络安全主体性的因素,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保护提供意见和建议。研究调查发现,网络素养教育会积极作用于青少年建构网络安全主体性,主要体现在青少年接受网络素养教育的时间越长,对课程的认可度越高,网络安全的认知水平越高,防范网络风险行为的自主性越强。而青少年通过网络素养教育建构的网络安全认知主体性又会增强预防网络风险行为、提升网络体验感的积极效果,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产生齿轮效应,不断提升青少年的网络安全主体性。因而,学校教育要重视培育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在网络安全认知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并根据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和上网的阶段性特点,建构一体化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父母在家也要合理指导孩子上网,做网络素养培育的第一位“老师”。此外,保障青少年的网络安全环境还需在网络治理层面完善社会立法工作,积极发挥专业媒体的引导作用,形成社会资源网络化的媒介教育体系。

范丽君[4](2020)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之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到不断壮大,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进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同样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经验型到科学化的认识阶段,大致可分为管控应对阶段、主动探索阶段、深化研究阶段,并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虚拟实践性是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依据;交互主体性是构建主体间性教育思维的前提基础;隐蔽渗透性是运用潜隐性教育方式的重要依据。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检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其教育者封闭的教育思维、“去现实化”的教育内容、孤立的教育载体、单一的话语体系等问题,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低实效性、少针对性的主要原因。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接受理论提出了“走向读者”这样一个新思路,由“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心论”,是美学研究领域方法论的根本性转变。借鉴接受理论“接受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审美距离”、“偏离效应”等概念,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借鉴接受理论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二者在理念、要素、过程、环节等方面的相似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理论的内在动力。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本文借鉴接受理论构建一个包括理念创新、内容优化、载体运用、话语变革在内的创新体系,四个要素分别处于创新体系的核心层、根本层、渠道层和表象层,彼此联系、相互交织,共同发挥协同创新效应。接受理论认为读者作为接受者在文学价值结构中处于灵魂地位,是文学价值创造的直接参与者。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性和创新超越性。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观点启示教育者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对话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受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密切关注接受主体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培养大学生主体性能力来实现。“期待视野”是读者基于自身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一种审美期待,它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其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教育者要充分关注大学生指引导向需求、沟通交流需求、表达自我需求,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又要力求满足其“创新期待”。按照生活化、人文性、时代感的优化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网络“三观”教育作为基础性内容,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政治引领,创新媒介素养教育。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阅读对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以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感为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应当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目的性与渗透性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教育性和参与性共存的原则,有效利用微博、微信、APP等“微”平台,开发推广“严肃游戏”,加快建设“慕课”、“微课”等“移动”课堂。“召唤结构”是由作家建构、由读者对未定点及空白进行确定和填充的结构机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教育者用话语体系建构起“召唤结构”。教育者要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根据网络语言“泛话语权”、“小叙事”、“可视化”的特点,按照提高话语体系的“引导力”、“渗透性”、“柔性化”的原则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拓展话语资源,精心组织话语形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杨苏圆[5](2020)在《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新干县6所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关注度也逐步提高。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能提升小学生文化素养,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促进民族自豪感,增加文化自信,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育为研究对象,结合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概括了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文化教育的内容,即:文化知识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和传统文体教育,分析了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价值。对新干县6所学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及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问题及其成因。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较低、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文化教研不重视、教材与课程体系不完善、校园文化氛围不浓、评价督导机制欠缺、家庭教育缺位等,分析问题成因主要是:价值认识模糊、应试教育导向、教育保障欠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完善课程与教材体系、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健全教育保障机制等,为小学阶段开展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弘扬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王丹[6](2020)在《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发展的局限和对策》文中提出基础教育信息化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方式,发展基础在线教育有利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我国教育体系,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基础在线教育能够最大程度上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机会均等,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特别是2020年初全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各地中小学均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在此背景下更加体现了基础在线教育的优势和价值。但同时,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的发展受很多因素制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线教育的发展。本文以基础教育为背景,研究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局限性和制约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概括了选题的主要依据和意义,同时阐述了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最后分析了主要的创新点与不足点。第二部分:在线基础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相关问题概述。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在线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相关基本概念,其次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关教育的重要思想,最后详细阐述了现阶段大力发展在线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局限性及制约因素。本章立足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发展的优势,最后阐述了现阶段在线教育发展存在的局限性和制约性因素。第四部分:现阶段完善在线教育的对策。针对在线教育的制约性因素和局限性,分别从政府、平台化企业和家庭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靳娜[7](2020)在《硕士研究生非正规教育的体验研究 ——基于N校文科硕士生的访谈》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异军突起,我国的“互联网+教育”获得了蓬勃的生长空间。在以知识为资本的社会中,知识焦虑成为现代人的一大困扰。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在就业压力与求职竞争双重困扰下,他们的知识焦虑更加严重。这也为非正规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现实条件与成长空间。可以说,在当今知识社会和信息化时代,非正规教育日益成为硕士研究生谋求个人发展的一种普遍性的教育选择。因此,关注硕士生在非正规教育中的表现和收获,是非正规教育发展需要积极关注的重要方面。硕士研究生参加非正规教育看起来门槛低、效率高、能满足多种需要,但它的效果是否尽如人意,有没有自身的问题与困境,值得我们关注和调查。本研究以“学生体验”为切入点,以N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为个案调查对象,通过目的性抽样选取20位硕士生开展质性访谈,搜集关于非正规教育体验的第一手资料。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学生所做所想,把缄默知识外显化,让学生模糊的个体体验得到文字化保存,从而能为后来者所知晓,并在文字中获取经验教训,获得成长。访谈的内容主要是:硕士研究生一般会选择哪些形式的非正规教育?选择目的何在?在学习中有哪些想要吐槽或赞扬的地方?对其质量评价如何?自己做了哪些投入与努力?对自己的表现和成效是否满意?借鉴阿斯汀的“输入—环境—输出”模型和学生融入理论,本研究系统呈现了硕士研究生在非正规教育的“选择体验”、“外在环境体验”和“个人投入体验”。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动因包括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前者体现出个体的反思,比如个人兴趣的自省、个人才智的考量、个人身份意识的觉醒;后者反映出外力的驱动,包括同辈群体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影响。非正规教育的选择动机具有个体建构性,体现出秉持工具价值的实用化建构、秉持符号价值的标签化建构、秉持场域价值的连锁化建构。非正规教育的“外在环境体验”体现在学习环境体验和人际环境体验两方面,即包括硬件体验、制度体验、课程体验、学习氛围体验、师生交往体验、同伴交往体验、消费体验;从性质上又分为“好的体验”和“坏的体验”。一是硬件体验,“好的体验”比如:没有桌子的课堂最活跃、学习平台提供优质且一体化的资源、学习软件的灵活性实现了自由自主;“坏的体验”包括:教学场所容量超载影响学习效果、配套设备未体现人文关怀、学习软件检索费劲且推送不当。二是制度体验,访谈到很多“好的体验”,比如:试听制度满足了用户选择的需求、提前学习制度实现了预学习、助教制度为学习提供支持、互动制度促进了学习交流、督促制度提供了学习监管、学业汇报制度促进了直接经验的获得。三是课程质量体验,“好的体验”包括: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好、课程内容针对性强且干货满满;“坏的体验”比如:课程组织节奏太快且互动性弱、讲授安排混乱、课程内容深度不够、课程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教学风格难匹配。四是学习氛围体验,“好的体验”是激发出轻松自在的学习状态、彰显了主动参与精神;“坏的体验”主要是应试之风盛行。五是师生交往体验,“好的体验”是聚焦内容有实质性交流、交流中触动情感成为“师者”;“坏的体验”主要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互动。六是同伴交往体验,“好的体验”是同伴交往提供学习支持,“坏的体验”包括无同伴丧失群体归属感、学习群组空有其表有损学习成效。七是消费体验,“好的体验”是参与治理以进行消费评价,“坏的体验”是虚假承诺、捆绑消费、质价不符。非正规教育的“个人投入体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管理体验,比如:聚焦学习目标甚至借应试来助力、制定学习规划以增强评估反馈与自我激励、进行学习调节以保持良好的学业情绪、学习观决定外力管理的效力。二是学习困境体验,比如:知识焦虑引发学习方向迷茫困境、模式变更带来学习适应困境、陌生和孤立带来空白领域畏难困境、疲惫和低成就带来学习倦怠困境、平台期停滞导致学习进阶困境、能力欠缺诱发逐渐放弃困境。三是学习坚持体验,比如:计算沉没成本以做出学习坚持决策、强化成就动机来重塑学习坚持品格、增强学习效能感以激活学习坚持、通过内在动机转化来升华学习坚持、借助外部督促来实现学习坚持。为了优化非正规教育的质量,提升学习者体验感,非正规教育产品的质量需要得到提升。一是教育管理部门完善教育监督机制以规范教育运营,二是教育机构完善制度建设以回归教育原点,三是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并加强师生情感联系。同时,非正规教育中的个体也需要改进:首先是转变教育观念以关注自身的实质性发展,然后是优化学习管理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是坚定学习信念以激活积极情绪。

张艳超[8](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袁良华[9](2019)在《四川省促进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提出要“办好网络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时期,网络教育不仅成为高等教育重要构成部分,而且是国家现代教育体系重要的结构基础,是人们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尽管我国网络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我国高校网络教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资源建设、教学管理、招生管理方面的政策体系、组织保障和监管机制方面,存在着众多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前瞻性发展的特性,让其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更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自1998年来,教育部批准的68所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名单中,四川省有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6所高校可以开展网络教育办学,随着这些试点高校的不断发展,问题也层出不穷。例如,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办学定位不清晰、教学质量低、组织建设无保障、学生学习成效不高等问题。本研究就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组织保障和监管机制现状作了论述,介绍了网络教育相关概念的理论基础和网络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发展历程,通过对四川高校网络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高校自身、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三者间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促进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对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研究,将为开办网络教育的高校和网络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帮助网络教育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试点高校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使网络教育学习者自主而灵活有效地进行学习,为我国网络教育健康发展服务。

崔有波[10](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二、浅谈网络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网络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2.1.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述
        2.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2.1.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支撑
        2.2.1 传播学相关理论
        2.2.2 交往实践理论
        2.2.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
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3.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3.1.1 理论研究逐渐深入
        3.1.2 制度模式与时偕行
    3.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3.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效果不佳
        3.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被冲击
        3.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的内容不够丰富
        3.2.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融合能力匮乏
    3.3 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主要因素
        3.3.1 法制教育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3.2 教育对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3.3 教育内容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3.4 教育资源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
    4.1 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效果
        4.1.1 深化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法的教育
        4.1.2 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法制的宣传
        4.1.3 强化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
    4.2 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契合力
        4.2.1 提升教育对象的网络素养
        4.2.2 创建融合型的育人团队
    4.3 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4.3.1 结合网络时代特征,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价值
        4.3.2 增强内容人文气息,构建教育内容的全方位性
        4.3.3 利用网络平台优势,挖掘思政内容的自身魅力
    4.4 深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融合度
        4.4.1 网络数据同步教育内容
        4.4.2 思维融合带动发展融合
        4.4.3 目标同化引领创新模式
5.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概述
    2.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相关概念释义
        2.1.1 价值观
        2.1.2 价值观形成
        2.1.3 大学生价值观形成
    2.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目标导向
        2.2.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核心目标
        2.2.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高远目标
    2.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不同阶段
        2.3.1 价值观形成的发生培育阶段
        2.3.2 价值观形成的扩展探索阶段
        2.3.3 价值观形成的适应稳定阶段
    2.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意义
        2.4.1 有助于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2.4.2 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全稳步发展
        2.4.3 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2.4.4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
        3.1.1 人的本质理论
        3.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1.3 意识形态理论
        3.1.4 实践理论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
        3.2.1 接受理论
        3.2.2 灌输理论
        3.2.3 传播理论
    3.3 其他相关理论的借鉴
        3.3.1 认知发展理论
        3.3.2 价值澄清理论
        3.3.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机理
    4.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前提
        4.1.1 个人需要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前提
        4.1.2 自我意识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观前提
        4.1.3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前提
    4.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条件
        4.2.1 认知水平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起源
        4.2.2 情感体验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依据
        4.2.3 意志调节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保障
    4.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外在条件
        4.3.1 政治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制约
        4.3.2 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熏陶
        4.3.3 教育力量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引导
        4.3.4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传播
    4.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活动
        4.4.1 对于事物信息的初步理解
        4.4.2 对于事物信息的自觉认同
        4.4.3 对于事物信息的理性选择
        4.4.4 对于事物信息的有机整合
    4.5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发展规律
        4.5.1 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
        4.5.2 内在思想的相互转化
        4.5.3 内外要素的相互统一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5.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特征
        5.1.1 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元化
        5.1.2 在价值主体上突显出自我化
        5.1.3 在价值选择上充满矛盾化
        5.1.4 在价值追求上转向现实化
    5.2 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分析
        5.2.1 社会因素的影响
        5.2.2 学校因素的影响
        5.2.3 家庭因素的影响
        5.2.4 个人因素的影响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路径
    6.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原则
        6.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6.1.2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6.1.3 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6.1.4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6.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方法
        6.2.1 传统方法的继承
        6.2.2 现代方法的运用
    6.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机制
        6.3.1 建立科学激励机制
        6.3.2 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6.3.3 建立环境育人机制
        6.3.4 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6.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举措
        6.4.1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6.4.2 加强高校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6.4.3 注重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6.4.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6.4.5 占领高校网络媒体的前沿阵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网络素养教育视角下青少年网络安全主体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广州市青少年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及假设
    1.5 研究方案及设计
2 受访青少年的人口统计情况
    2.1 受访青少年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2.2 初中年级的青少年人数占比七成左右
3 受访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网络素养教育状况及特点
    3.1 受访青少年具备良好的网络素质
    3.2 受访青少年的触网年龄出现低龄化趋势
    3.3 多数青少年接受过网络课程教育
    3.4 青少年对网络教育课程的认可度与了解度都较高
4 网络素养教育对青少年网络安全主体性建构的影响研究
    4.1 受访青少年的网络安全现状总体较为良好
    4.2 网络素养教育积极作用于青少年网络安全认知的主体性建构
    4.3 网络素养教育对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的主体性建构影响较小
    4.4 网络素养教育有助于青少年自主规避网络风险行为
    4.5 网络素养教育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上网体验感
5 青少年建构网络安全主体性的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5.1 家庭教育与网络风险影响青少年网络安全认知的主体性建构
    5.2 部分网络风险行为影响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的主体性建构
    5.3 青少年网络使用状况与安全认知影响网络风险行为的主体性建构
    5.4 网络安全认知水平积极作用于青少年的上网体验感
    5.5 青少年网络安全主体性建构的解释模型
6 研究结论、建议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青少年网络安全构建的路径与机制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深度访谈提纲
    重点访谈记录
致谢

(4)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综述简析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一) 理论基础
        (二) 知识借鉴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维度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及成果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及有效运用
        (一) 虚拟实践性: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石
        (二) 交互主体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前提基础
        (三) 隐蔽渗透性:运用潜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依归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检视及归因分析
    一、教育思维封闭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教育者对网络“新变化”认识不足
        (二) 教育者对受众维度的考量不够
    二、教育内容疏离现实降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
        (一) 教育者缺少对大学生内在需求的研读
        (二) 教育内容对现实生活缺少解读和反思
        (三) 教育内容创新不足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网络载体孤立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度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少吸引力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未形成合力
        (三) 教育者网络载体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四、话语体系单一消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一) 平等话语观念缺位
        (二) 话语资源单一匮乏
        (三) 话语方式恰适性不足
        (四) 话语影响力逐渐式微
第三章 接受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启示
    一、接受理论的创立及运用
    二、接受理论重要观点解析
        (一) “接受者中心”
        (二) “隐含的读者”
        (三) “审美经验”
        (四) “期待视野”
        (五) “召唤结构”
        (六) “读者参与”
    三、接受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
        (一) 现实需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二) 内在动力:二者在要素、过程等方面的相似性
    四、基于接受理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想
        (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目标
        (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
        (三)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素
第四章 视角转向: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接受者中心”彰显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一) 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内涵
        (二) 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特点
        (三) “接受者中心”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二、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逻辑必然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
        (二) 确立“受众至上”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
        (三) 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
        (四)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逻辑起点
    三、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实现路径
        (一) 关注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二) 实现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
        (三) 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能力
第五章 内容优化:契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一、“期待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依据
        (一) 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的内涵及启示
        (二) 探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内在遵循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征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设计
        (一) 网络“三观”教育:突出主导性内容
        (二) 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根本性内容
        (三) 网络政治教育:优化主体性内容
        (四) 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拓展性内容
第六章 载体运用: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互动”
    一、“互动参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着力点
        (一) 接受理论中读者参与的重要意义
        (二) 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的特点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内部考量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特征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实践样态
        (一) 见“微”知着——“微”平台的有效利用
        (二) 身临其“境”——严肃游戏的开发使用
        (三) “移动”课堂——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
第七章 话语变革: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召唤结构”
    一、“召唤结构”为话语产品创设意义“空白”
        (一) 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
        (二) 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
        (三) 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内在依据
        (一) 网络语言特点
        (二) 话语变革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理路
        (一) 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二) 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三) 精心组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四)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
        (五)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结语
附录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新干县6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之需
        1.1.2 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1.3 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传统文化
        1.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研究述评
    1.5 研究内容及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2 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及价值
    2.1 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2.1.1 文化知识教育
        2.1.2 家国情怀教育
        2.1.3 社会关爱教育
        2.1.4 人格修养教育
        2.1.5 传统文体教育
    2.2 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
        2.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价值
        2.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校的价值
        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社会的价值
3 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3.1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方法
    3.2 调查结果
        3.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3.2.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3.2.3 访谈结果
    3.3 调查结论
        3.3.1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学习意愿情况
        3.3.2 学生的学习途径及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情况
        3.3.3 教师对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与理解
        3.3.4 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资源利用、教学方式及家校合作情况
        3.3.5 传统文化教育的教研重视程度及教师文化素养现状
4 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利用不足
        4.1.2 学校师资队伍水平欠缺
        4.1.3 教师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方式单一
        4.1.4 学校传统文化氛围不浓厚
        4.1.5 传统文化教育保障机制欠缺
    4.2 成因分析
        4.2.1 价值认识模糊
        4.2.2 应试教育导向
        4.2.3 教育保障欠缺
5 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提升策略
    5.1 完善教材和课程体系
        5.1.1 挖掘和健全教材
        5.1.2 创建与完善课程
    5.2 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5.2.1 组建专业师资队伍
        5.2.2 重视教师专业培训
        5.2.3 加强教师教学教研
    5.3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5.3.1 活用传统节日庆典
        5.3.2 会用网络教学平台
        5.3.3 善用活动参与体验
    5.4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5.4.1 利用物质文化熏陶
        5.4.2 创设精神文化陶冶
        5.4.3 健全制度文化规范
    5.5 健全教育保障机制
        5.5.1 强化教育行政指引
        5.5.2 完善评价督导机制
        5.5.3 引导家庭教育参与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发展的局限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在线基础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相关问题概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基础教育
        2.1.2 在线教育
    2.2 关于基础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教育思想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2.2.3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2.3 现阶段大力发展在线教育的必要性
        2.3.1 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2.3.2 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
        2.3.3 是完善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
        2.3.4 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
第3章 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3.1 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
        3.1.1 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庞大
        3.1.2 在线教育途径丰富多样
        3.1.3 国家鼓励并出台专门政策
    3.2 在线教育在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优势
        3.2.1 有助于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
        3.2.2 量化学生考评体系
        3.2.3 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及合理化配置
        3.2.4 有助于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现教育公平
    3.3 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发展的局限性
        3.3.1 网络技术和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3.3.2 在线教育没有打破学校的传统教育
        3.3.3 在线教育缺乏保障机制
        3.3.4 线上优质教师资源匮乏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3.4 制约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发展的因素
        3.4.1 网络管理和制度不完善
        3.4.2 线上教育资本导向明显
        3.4.3 错误的家庭网络教育观
第四章 现阶段完善在线教育的对策
    4.1 政府明确对在线教育的政策导向
        4.1.1 完善在线教育法律建设以保证网络安全
        4.1.2 健全平台资格审查和管理机制
        4.1.3 建立国家基础教育帮扶制度
        4.1.4 规范线上教学收费标准以减少消费风险
    4.2 强化平台企业社会责任
        4.2.1 加大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4.2.2 规范在线教育师资管理
        4.2.3 建立健全在线教育评价机制
        4.2.4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
    4.3 弥补家庭教育的短板
        4.3.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4.3.2 改变传统思维接受创新型教育模式
        4.3.3 增强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实时参与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7)硕士研究生非正规教育的体验研究 ——基于N校文科硕士生的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非正规教育
        二、体验
        三、人文社科类硕士生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学生发展理论研究
        二、非正规教育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的方法及准备
        二、访谈对象的选取
        三、资料的收集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科学性
        一、研究的信度
        二、研究的效度
        三、研究的伦理性
第二章 非正规教育的选择体验
    第一节 非正规教育的内容选择
    第二节 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动因
        一、个体反思: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内在动因
        二、外力驱动: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外在动因
    第三节 非正规教育选择动机的个体建构
        一、工具价值: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实用化建构
        二、符号价值:非正规教育选择的标签化建构
        三、场域价值:非正规教育选择的连锁化建构
第三章 非正规教育的外在环境体验
    第一节 非正规教育的硬件体验
        一、教室布置的体验:没有桌子的课堂很活跃
        二、学习软件使用的体验:优质与一体化的资源
        三、学习软件使用的体验:灵活、自由自主
        四、教室容量的体验:容量超载
        五、配套设备的体验:人文关怀的缺失
        六、学习软件使用的体验:检索费劲,推送不当
    第二节 非正规教育的制度体验
        一、试听制度的体验:用户选择的需求
        二、提前学习制度的体验:预学习的需求
        三、助教制度的体验:学习支持的需求
        四、互动制度的体验:学习交流的需求
        五、督促制度的体验:学习监管的需求
        六、学业汇报制度的体验:直接经验获得的需求
    第三节 非正规教育的课程体验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体验:学科专业实力强
        二、课程内容的体验:针对性强,重干货
        三、课程组织的体验:节奏快,少互动
        四、教学方式的体验:讲授安排混乱
        五、课程内容的体验:深度不够
        六、课程内容的体验:脱离学生实际
        七、教学风格的体验:难匹配
    第四节 非正规教育的学习氛围体验
        一、学习氛围的体验:轻松自在
        二、学习氛围的体验:主动参与
        三、学习氛围的体验:应试之风盛行
    第五节 非正规教育的师生交往体验
        一、师生交往的内容体验:实质性交流
        二、师生交往的情感体验:亦师亦友
        三、师生交往的实质缺失体验:互动浅
    第六节 非正规教育的同伴交往体验
        一、同伴交往的支持体验:精神慰藉与榜样示范
        二、学习同伴缺失体验:群体归属感缺失
        三、学习群组体验:空有其表
    第七节 非正规教育的消费关系体验
        一、消费的评价体验:参与治理
        二、消费的诱导体验:虚假承诺
        三、消费的过程体验:捆绑销售
        四、消费的质量体验:质价不符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正规教育的个人投入体验
    第一节 非正规教育的学习管理体验
        一、学习目标管理体验:应试之策
        二、学习规划体验:重日省
        三、学习调节体验:情绪调整
        四、学习外力管理体验:学习观决定
    第二节 非正规教育的学习困境体验
        一、知识焦虑:学习方向迷茫困境
        二、模式变更:学习适应困境
        三、陌生与孤立:空白领域畏难困境
        四、疲惫与低成就:学习倦怠困境
        五、平台期停滞:学习进阶困境
        六、理想与现实:能力失重困境
    第三节 非正规教育的学习坚持体验
        一、沉没成本:学习坚持的决策
        二、成就动机者:学习坚持品格的重塑
        三、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的激活
        四、转化内在动机:学习坚持的升华
        五、外部督促:学习坚持的支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正规教育体验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非正规教育产品的质量优化策略
        一、教育管理部门加强监督,规范非正规教育运营
        二、教育机构完善制度建设,回归教育原点
        三、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加强师生情感联系
    第二节 非正规教育的个体改进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关注个体的实质性发展
        二、优化学习管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调整学习信念,激活积极情绪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特色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三、生态分析框架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9)四川省促进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问题与创新点
        1.4.1 拟解决的问题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高校网络教育
        2.1.1 高校网络教育的概念
        2.1.2 高校网络教育的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公共政策理论
第三章 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试点的概况及其成效分析
    3.1 四川省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历史沿革
    3.2 四川省网络教育试点高校规模
        3.2.1 试点高校
        3.2.2 校外学习中心
        3.2.3 高校网络教育的相关管理
    3.3 四川省网络教育试点高校成效分析
第四章 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现状调查的问题分析
    4.1 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情况
        4.1.1 问卷的设计
        4.1.2 问卷的发放
        4.1.3 问卷的回收
    4.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4.3 高校网络教育的监管现状分析
        4.3.1 招生管理
        4.3.2 教务管理
    4.4 高校网络教育认可度分析
        4.4.1 学生自身的认可度
        4.4.2 教学单位的认可度
        4.4.3 社会人员的认可度
第五章 影响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网络教育试点高校自身管理存在问题
        5.1.1 办学理念有偏差
        5.1.2 管理模式不统一
        5.1.3 师资建设保障低
        5.1.4 监管举措落实不到位
    5.2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网络教育治理力度不够
        5.2.1 重视度急需提升
        5.2.2 监管机制仍需完善
        5.2.3 组织保障尚需加强
    5.3 社会对高校网络教育认可度不高
        5.3.1 重要性认识不足
        5.3.2 社会评价不合理
        5.3.3 社会扶持力度较弱
第六章 促进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高校建立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管理机制
        6.1.1 加强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6.1.2 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6.1.3 开设专业技能课程,学有所用
        6.1.4 加强思想认知教育,提高整体素养
        6.1.5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保障高教学质量
    6.2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网络教育的主导监管
        6.2.1 提升高校网络教育的定位
        6.2.2 加强对网络教育的质量监控
        6.2.3 加强对网络教育市场的标准化管理
    6.3 提高社会对高校网络教育的认可
        6.3.1 加大对高校网络教育的宣传
        6.3.2 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生技能培养
        6.3.3 提高高校网络教育文凭含金量
        6.3.4 提高高校网络教育毕业生就业率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互联网
        (二)学习型社会
    四、主要理论工具
        (一)社会转型理论
        (二)网络社会理论
        (三)教育冲突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一、增加闲暇时间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结语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浅谈网络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文春. 中北大学, 2021(09)
  •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D]. 熊龙. 河北大学, 2021(09)
  • [3]网络素养教育视角下青少年网络安全主体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广州市青少年的调查研究[D]. 戴甜甜. 暨南大学, 2020(04)
  • [4]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D]. 范丽君. 山东大学, 2020(09)
  • [5]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新干县6所小学为例[D]. 杨苏圆.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6]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发展的局限和对策[D]. 王丹. 吉林大学, 2020(08)
  • [7]硕士研究生非正规教育的体验研究 ——基于N校文科硕士生的访谈[D]. 靳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四川省促进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D]. 袁良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10]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标签:;  ;  ;  ;  ;  

论网络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