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及最新进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及最新进展

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与最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臻[1](2021)在《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防治作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中成药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剂肾病(CI-AKI)的防治作用,为丹红注射液预防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96例就诊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诊断为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按照就诊顺序,采用SPSS随机数字表分为丹红组和水化组,各48例。在住院期间按照相关诊疗指南给予两组患者基础用药,水化组于术前至少12h,以0.5m L/(kg·h)的速度,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持至术后12-24h。丹红组于术前至少12h,以0.5m L/(kg·h)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丹红注射液40ml维持至术后12-24h。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检测术前、术后24h、48h、72h血清肌酐(Scr)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检测术前、术后48h血浆脑钠肽(BNP)。根据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对比剂肾病(CI-AKI)的发生率及肾功能、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研究中最终83例有效病例纳入统计,其中丹红组42例,水化组4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组患者术后CI-AKI的发生率为2.4%,水化组患者术后CI-AKI的发生率为19.5%,两组患者CI-AKI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4h、48h、72h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降低(P<0.05),但丹红组术后48h、72h血清肌酐水平低于水化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高于水化组(P<0.05)。两组术前血浆脑钠肽水平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P<0.05),而丹红组血浆脑钠肽水平低于水化组(P<0.05)。结论:1.丹红注射液可能对降低对比剂对肾功能的损害,改善肾功能有一定的作用;2.与单纯水化相比,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IAKI的发生率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水化有增加心力衰竭加重的风险,丹红注射液可能对心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需基于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提供证据。

黄小珊[2](2021)在《温阳益气通络方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导师李成林教授基于络病理论自拟温阳益气通络方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量表评分、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安全性相关指标,评价温阳益气通络方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中药汤剂口服。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4周。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量表评分、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血、大便、小便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量表评分、NT-pro BNP水平、LVEF、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量表评分、NT-pro BNP水平、LVEF、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较对照组均改善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整个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温阳益气通络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降低NT-pro BNP的水平,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并且在治疗中和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敖玉涵[3](2021)在《冠心病合并心衰的中医证治及方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并总结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各阶段的证候要素、证候特征与证候演变规律;探究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有效中医治法;阐明导师张明雪教授临床所用基本方“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内各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疾病靶点,并对筛选出来的主要靶点及通路进行预测分析;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从证候类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的临床诊病思维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材料与方法:1.通过全国多中心、多地区(涵盖全国东北、西北、华北、东南、西南、华南六大地区)的大样本临床专家问卷调查,采用《冠心病合并病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部分)》,选择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症状群)作为统计学手段,得出各阶段中医证候要素,根据应证组合规则确定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各阶段的证候类型及特征,并总结各阶段的证候演变规律。2.以“中医疗法,中医治法,中西结合,冠心病合并心衰,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作为主题词,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CNKI、CBM、万方、VIP数据库内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经剔除重复文献并阅读摘要和全文后,筛选出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后续的网状Meta分析,以获得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常用有效治法及治法之间的疗效差异。3.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通过TCMSP、Uniprot数据库检索并筛选“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中每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筛选出其中的关键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OMIM、Digsee、TTD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相关靶点。将二者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进行PPI分析以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在Cytoscape中使用Cytohubba插件得到枢纽基因,在Metascape数据库中对枢纽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和GO富集分析,以探索潜在靶点可能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及通路,从而获得“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关键活性分子与潜在的分子机制。最终,利用Auto Dock Tools1.5.6软件将得到的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与筛选出的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1.经过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4个阶段逐一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各阶段证候要素,并根据应证组合原则得出每个阶段的证候类型及特征如下:(1)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心衰阶段包括两个中医证型:心脾两虚证,气虚冲逆证;(2)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阶段包括五个中医证型: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脾不调证,湿阻气结证,(肾)阳虚饮停证;(3)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阶段包括四个中医证型:宗气虚乏证,饮停阻络证,肾虚水泛证,寒饮阻络证;(4)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终末阶段包括两个中医证型:喘脱亡阳证,水气凌心证。其中各阶段内,气虚、阳虚贯穿始终,痰饮、瘀血是影响病情转归的重要证候要素。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各阶段的证候演变规律如下:(1)进入前心衰阶段:患者初期心功能尚无明显异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体征,病性多以气虚为主,可因恣食肥甘厚味,或有烟酒嗜癖,或因外感寒邪,劳累体倦,或长日忧思、或郁怒伤肝而影响心、肝、脾的功能,自此步入心力衰竭前心衰期而见心脾两虚、气虚冲逆之证,但病情较轻,易于恢复;(2)由前心衰阶段-前临床阶段:如果在前心衰阶段未对患者实施干预,或患者未曾远离危险因素,病情可发生进展,逐渐由虚性病性发展为本虚标实之证,可见心中气血亏耗渐重,心脏结构已发生改变,气虚累及阴阳,并出现水湿、血瘀等实邪,叠加于原本气虚、气滞之上,使肾中元阳虚弱之象逐渐显露,心阳亏虚情况加重,表现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阻气结、(肾)阳虚饮停之证,虽症状增多,牵涉脏腑功能广泛,但病情不至深重,适当干预仍能及时阻止疾病进展;(3)由前临床阶段-临床阶段:在前临床阶段的基础上,如若患者因冠心病或心力衰竭征象未显而未加重视,不予干预,则原有痰饮、水湿、气滞、瘀血等实邪可通过彼此之间相互作用迅速耗伤五脏气血,阻碍水液代谢、精微运化、气机摄纳,病机趋于复杂,进入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阶段,水饮、痰瘀搏结,气虚更甚,阴阳两虚,实邪难祛,可见宗气虚乏、饮停阻络、肾虚水泛、寒饮阻络之证,并向危重态势发展;(4)临床阶段-终末阶段:此为病情发展最深重或危重时期,患者生活质量极差,阳气殆尽,阴阳水火不相续接,坎离不济,金不从革,木不曲直,中土气机失于斡旋,病情深重,有时时欲脱之象,或至昏睡等浅昏迷症状,此阶段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受损严重,并可呈进行性加重,多器官受累缺血缺氧,故可见各器官功能衰竭甚至休克之症,病情深重,已难转圜。2.网状Meta分析共纳入61个RCT研究,样本量共计5827例,涉及益气+养阴、益气+利水、益气+活血、益气+温阳+利水、益气+温阳、益气+通脉共6种中医治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总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治疗效果方面,益气+温阳+利水+常规治法为最优治疗方案,结合论文一的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此种治法可主治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肾)阳虚饮停证、临床期肾虚水泛证,以及终末期水气凌心证,因此对于本病中后期阶段患者,见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或症见胸痹、心悸、气喘、外周水肿等阳虚水饮内停之证,可使用益气温阳利水之法,有助于改善患者射血分数与临床症状;(2)对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NT-pro BNP的改善而言,益气+养阴+常规治法为最优治疗方案,结合论文一的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型亦多见于前临床期,常见肝肾阴虚、心肝血虚等阴虚之证,病情较轻,但又可因本虚生标实,出现痰瘀轻证,因此可对此类患者采用益气养阴之法,不仅可补气阴之分,巩固阴气凝敛之用,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以改善心功能,缩小心室容积,更寓“阴中求阳”,以防疾病向下一阶段进展出现阴阳皆虚之候;(3)益气+通脉+常规治法可最优增加病患的六分钟步行距离,结合论文一的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此治法所针对的证候可对应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气虚血瘀证、湿阻气结证、(肾)阳虚饮停证,临床期饮停阻络证、肾虚水泛证、寒饮阻络证,终末期水气凌心证,此时予以益气通脉之法,可纠正气虚之象,祛除瘀血、痰饮等痹阻经气之邪,恢复脉道畅通,提高患者运动耐量,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以上所得Meta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符合网状Meta分析的预测排序,结果可靠。3.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具有主要活性作用的关键蛋白有10个,分别为:槲皮素、β-谷甾醇、1,7-二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烯、7-O-methylisomucronulatol、刺芒柄花素、黄芩苷、黄芩素、柚皮素、豆甾醇、卡文定碱,可能是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中各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构建182个共有靶点基因的PPI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前10个核心关键靶点分别为AKT1、TP53、JUN、STAT3、BCL2L1、CDKN1A、CDK2、IL10、CCND1、MYC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细胞凋亡、AGE-RAGE信号通路极有可能是本研究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关键信号通路。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药物所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调控激酶活性、干预配体-受体结合;细胞组分结果提示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是核心靶点的组织分布和亚细胞分布区域;在生物学过程方面,处方主要影响人体对有毒物质、无机物、脂类、脂多糖的反应,同时在活性氧代谢过程起到一定作用,并能够影响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活性成分与靶点受体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MMP9与刺芒柄花素结合效果最佳,其次按序为:MMP9与山奈酚、MAPK8与β-谷甾醇、MMP9与β-谷甾醇、VEGFA与刺芒柄花素。结论:1.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各期病机复杂,证候繁多,诊治之时需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抓住关键证型加以干预。疾病初期病情较浅,尤以本虚为主,但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发生痰、水、瘀互结之证,难以转圜。前心衰期和前临床时期是本病的关键阶段,此时患者的症状不甚明显,亦或出现非心脏疾病证候,但临床施治时如能在此阶段高危人群中把握关键证候要素、证候特征,提纲挈领,在病机尚未形成时遏制态势发展,患者即可良好向愈,延缓疾病进展,有效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2.基于网状Meta分析结果可知,益气温阳利水法、益气养阴法和益气通脉法均为临床常用治法,但三种治法各有侧重,基于论文一的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益气温阳利水法适用于本病中后期阶段患者,见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或症见胸痹、心悸、气喘、外周水肿等阳虚水饮内停之证;益气通脉法适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以及终末期水气凌心证,见患者运动耐量下降、或见气虚、痰瘀痹阻之象;益气养阴法多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此阶段病情较轻,此时加以干预可显着改善患者预后、延缓疾病进程,因此对于此阶段中经检查发现已进展为结构性心脏病但临床未产生明显心力衰竭症状,或者病情处于慢性缓解期的本病患者,应根据所见气阴两虚证候善用益气养阴法治疗,从而有效把握最佳治疗先机。3.基于网络药理学结果可知,导师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所用基本方“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治疗特点,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可抗氧化应激、抑制炎性反应,调节血脂,改善心功能,防止心肌与组织细胞损伤;能通过干预细胞凋亡通路减少心肌细胞缺失,通过阻断AGE-RAGE通路延缓心肌纤维化进程。因此本方可通过上述机制有效逆转心室重构,纠正心室代偿性增大,恢复心肌组织顺应性、降低僵硬度,防止病情向疾病下一阶段进展,可作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关键过渡阶段的良好基础方。此外,在临证之时,还应注意根据患者症状结合本基础方适当给予活血、化痰类中药,方可减轻患者痰瘀轻证,资助本方延缓疾病进程之功。4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证候类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诊疗思维过程中应重视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法-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本文通过多中心大样本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得出结论,气阴两虚证是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的临床常见证候,且为本病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接着采用网状Meta分析结果证实益气养阴法是本病临床常用中医治法,可通过改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NT-pro BNP水平来延缓疾病进程、扭转疾病转归,最后经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了导师临床所用治疗本病气阴两虚证基本方“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的活性成分能与疾病蛋白稳定结合,从而为本病的证候类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诊疗过程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林芳[4](2021)在《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周围血管僵硬度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索芪参益气滴丸对临床上老年心肌梗死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周围血管僵硬度的影响。方法依据本课题入选的标准,从我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筛选出100例老年符合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降低型)的患者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任意分成试验组(n=50)与对照组(n=50)。两组均采用心肌梗死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西药常规诊疗,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加用芪参益气滴丸,通过半年的观测,对比两组病人在临床疗效、中医病征分数、心脏功能情况(超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N端脑钠肽前体、左心室舒张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等)与心室重构及周围血管僵硬度情况。结果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iameter,LVESD)层面上两组相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较治疗前均有所提升,但是试验组的疗效要更优越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血清N 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 BNP)、超敏-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 protein,Hs-CRP)相比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要更大一些,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0.01)和LVEF%治疗相吻合,这也说明芪参益气滴丸在纠正患者心脏收缩功能上疗效较为显着[1]。两组患者在左心室舒张期内径与左心室收缩期内径层面上相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应用药物后都有所降低,然而试验组更优越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该药物在改善心血管疾病中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疗效果中发挥更有奇效。试验小组患者中医诊疗分数在治疗后明显改善,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对照组疗效更好。试验组没有产生药物的副作用,安全性数据没有明显改变(P>0.05)。在周围血管僵硬度中,试验组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较前有所降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值较前有所提高。结论针对老年心肌梗死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前提下,加用芪参益气滴丸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心功能,扭转或延迟心室重塑,有助于心脉扩张,降低住院率、死亡率,临床效果得到业界一致认可。

彭杨芷[5](2020)在《基于LXR-RAAS/NF-κB通路研究“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温阳消饮方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通过对LXR-RAAS/NF-κB信号通路和涉及的部分效应指标或病理形态的研究,探讨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6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A组(n=15),B组(n=91),A组作为空白组(Control),B组作为造模组,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8周制备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模型。8周造模结束,判断模型成功后,将B组扣除死亡只数,再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温阳消饮方中剂量组(WYRF-MD),温阳消饮方高剂量组(WYRF-HD),卡托普利组(Captopril),温阳消饮方联合卡托普利组(WYRF+Captopril)。从实验第9周开始药物干预,空白组、模型组均以生理盐水灌胃(0.2ml/20g);其余各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每天一次,灌胃时间为早上10:00,疗程为4周。其中,温阳消饮方中剂量组予以温阳消饮方水煎剂灌胃(0.2ml/20g);温阳消饮方高剂量组以温阳消饮方水煎剂灌胃(0.4ml/20g);卡托普利组以卡托普利混悬液灌胃(0.1ml/20g);温阳消饮方联合卡托普利组用温阳消饮方中剂量水煎剂(0.2ml/20g)和卡托普利混悬液(0.1ml/20g)灌胃。检测指标:1.药效评价指标:(1)灌胃期间定期称量小鼠体重和观察死亡情况;(2)造模结束后和灌药4周后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3)ELISA法检测血清BNP、AVP浓度;(4)HE、Masson染色检测小鼠心室病理情况。2.温阳消饮法作用机制(LXR-RAAS/NF-κB通路及相关指标):(1)Western-blot及q RT-PCR检测小鼠心室组织LXRα表达;(2)ELISA法检测血清Renin、ANG-II、ALD浓度;(3)Western-blot及q RT-PCR检测小鼠心室组织NF-κB、TNF-α、INOS表达;(4)Tunel染色法检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体重情况与模型评价:造模前三周,A组和B组小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第四周开始,A组小鼠体重逐渐增长,B组小鼠体重增长缓慢,显着低于A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造模第8周,心脏彩色超声显示,与A组相比,B组LVIDs、LVESV明显增加(P<0.05),EF、FS、HR显着降低(P<0.05),心功能受损明显,提示慢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建立成功。2.治疗后心脏彩色超声检测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LVIDs有明显的增厚(P<0.05),LVESV增大明显(P<0.05),EF、FS和HR都有显着下降(P<0.05);(2)与Model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心脏彩色超声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3)与WYRF-MD组相比,WYRF-HD组小鼠的EF、FS有显着改善(P<0.05)。3.血清BNP、AVP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血清BNP、AVP浓度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比较,各治疗组的血清BNP、AVP浓度明显的降低(P<0.05)。4.小鼠心室组织病理形态检测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核空泡变;小鼠心肌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增加(P<0.05);(2)与Model组比较,WYRF-MD组和WYRF+Captopril组部分小鼠可见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Captopril组和WYRF-HD组心肌细胞核部分肿胀,空泡变,心肌纤维卷曲,呈波浪状,部分心肌纤维溶解;WYRF-HD组、Captopril组及WYRF+Captopril组小鼠心肌胶原纤维面积显着减少(P<0.05)。5.各组小鼠心室组织LXRα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心室组织LX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LX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有显着的升高(P<0.05);(3)与Control组相比,WYRF-HD组LXRα的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与Captopril组相比,WYRF-HD组和WYRF+Captopril组中LXRα的mRNA表达升高明显(P<0.05)。6.各组小鼠血清中RAAS相关指标Renin、ANG-II、ALD浓度:(1)小鼠血清Renin浓度:(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Captopril组、WYRF+Captopril组的浓度有显着降低(P<0.05)。(2)小鼠血清ANG-II浓度:(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的浓度有显着降低(P<0.05);(3)与Control组相比,WYRF-HD组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WYRF-MD组、Captopril组、WYRF+Captopril组的浓度显着升高(P<0.05)。(3)小鼠血清ALD浓度:(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浓度有显着的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的浓度有显着降低(P<0.05),其余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各组小鼠心室组织NF-κB,TNF-α,i 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NF-κB表达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各治疗组的mRNA表达都有显着下降(P<0.05);WYRF-HD组的蛋白表达有显着下降(P<0.05),其余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NF-α表达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HD组、WYRF+Captopril组的mRNA表达都有显着下降(P<0.05);WYRF-HD组和Captopril组的蛋白表达有下降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NOS表达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2)与Model组相比,WYRF+Captopril组的mRNA表达有显着下降(P<0.05),其余治疗组的表达有下降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YRF-HD组、WYRF+Captopril组的蛋白表达都有显着下降(P<0.05)。8.各组小鼠心室组织Tunel细胞凋亡染色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着升高(P<0.05);(2)与Model组比较,WYRF-HD组、WYRF-MD组、WYRF+Captopril组及Captopril组小鼠心肌凋亡指数均显着降低(P<0.05);(3)与WYRF-MD组比较,WYRF-HD组和Captopril组降低更显着(P<0.05)。结论:1.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的方式可以构建小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使模型小鼠出现心功能异常、心室肥大等表现,造模周期为8周。2.温阳消饮法能够显着改善CHF小鼠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对心脏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能使EF、FS明显提升,降低LVESV,减少心室LVIDs,降低小鼠血清BNP、AVP浓度。3.温阳消饮法能够改善CHF小鼠心肌胶原纤维沉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室重构。4.温阳消饮法治疗CHF的机制可能通过调节LXR-RAAS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即通过调控LXRα的表达,调节RAAS,减少水钠潴留,减少左心室负荷。5.温阳消饮法可通过调控LXRα的表达,下调NF-κB,抑制相关炎症因子如TNF-α,INOS的表达,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6.温阳消饮方高剂量组对于CHF小鼠的疗效优于温阳消饮方中剂量组,且安全性更高。

张紫梅[6](2020)在《温阳利水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扩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汤对心肾阳虚型扩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较有价值的方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采集2018年4月到2019年12月间,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心二科门诊诊断为心肾阳虚型扩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36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式,给予温阳利水汤治疗,每日一剂,日二次,分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对比治疗2周、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NYHA)、6min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LVEF)、Lee氏心衰评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患者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和血清肝功、肾功,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1.中医症状疗效: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相比,中医症状总积分有明显改善,P<0.0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治疗后4周与治疗2周相比,P<0.0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及4后,单项中医症状改善明显,p<0.05,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相比,心悸、畏寒肢冷、动则气喘三项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气短、面肢浮肿、尿少、腹胀纳呆五项症状有明显改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心功能分级(NYHA):治疗2周、4周后心功能对比治疗之前均有明显改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比较,显效率有明显提高,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着差异,p>0.05。3.Lee氏心衰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心衰疗效明显改善。与治疗2周相比,治疗4周后显效率明显增加,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比治疗之前总有效率显着增加,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4.6min步行试验:治疗2周及治疗4周,6min步行距离对比治疗前均有所增加,p<0.05,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与治疗2周相比,治疗4周6min步行距离比治疗前改善更加明显,p<0.05,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5.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LVEF无明显改善,p>0.05,无显着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LVEF比治疗前改善程度明显,p<0.05,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6.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相比治疗之前NT-pro BNP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与治疗2周相比,治疗4周NT-pro BNP值有明显改善,p<0.05,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7.治疗患者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无不良反应发生,说明温阳利水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1.温阳利水汤对改善心肾阳虚型扩心病慢性心衰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2.温阳利水汤可以通过降低神经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值、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加强心脏功能,不良反应较小,不仅可以确保疗效,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姜岑[7](2020)在《基于核转录因子LXR研究木防己汤干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LXR多靶点调控特点,从改善心功能及调节水液代谢等角度,探索经典方剂木防己汤治疗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的作用及机制,为该方治疗右心衰提供科学依据,丰富支饮的现代科学内涵。方法:采用SD大鼠颈背部野百合碱注射建立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木防己汤低剂量组、木防己汤高剂量组、西药呋塞米对照组,分别实施相应干预。(1)观察记录大鼠一般情况;(2)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压力相关指标:肺动脉压力(P)、肺动脉压力与速度比值(P/V)、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PA-AT)和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与射血时间比值(PA-AT/ET);(3)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基本指标:心率(HR)、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右心室内径(RV)、右心房内径(RA)、舒张期左心室内径(LVIDd)、收缩期左心室内径(LVIDs)、舒张末期容积(EDV)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4)ELISA检测血清神经内分泌因子BNP、Ang II、Ren水平;(5)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纤维化改变;(6)免疫组化法测肾集合管AQP2表达;(7)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8)q RT-PCR、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LXRα、NF-κB、TNF-α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9)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差、反应迟钝、毛色晦暗、呼吸急促、进食较少、大小便少、胸腹部有积水等;经各组药物干预后,大鼠在精神状态、食量摄入、皮毛色泽度、呼吸状态、胸腹部积水、排便次数与性状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木防己汤高剂量组改善更为显着。(2)肺动脉压力: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动脉压力(P)、肺动脉压力与速度比值(P/V)、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PA-AT)和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与射血时间比值(PA-AT/ET)改变明显(P<0.05),提示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高剂量组、呋塞米组肺动脉压力(P)显着降低(P<0.01);木防己汤高剂量组肺动脉压力与速度比值(P/V)、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PA-AT)和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与射血时间比值(PA-AT/ET)显着升高(P<0.05),作用优于呋塞米组。(3)心脏超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心房内径(RA)和右心室内径(RV)显着增大(P<0.001),舒张期左室内径(LVIDd)增大(P<0.05),收缩期左室内径(LVIDs)、舒张末期容积(EDV)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高剂量组和呋塞米组SV明显增大(P<0.01),木防己汤低、高剂量组以及呋塞米组RV、RA均明显减小(P<0.001);木防己汤低剂量组和呋塞米组EDV减小(P<0.05)。(4)血清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ELISA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NP增高,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增高(P<0.05),肾素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低剂量组和呋塞米组BNP、Ang II、肾素水平降低(P<0.05)。(5)心肌组织病理学结果:HE染色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纤维出现自溶,肌纤维断裂、卷曲、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核固缩,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肌纤维排列较整齐,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心肌细胞核固缩、破裂减少,其中木防己汤高剂量组改善更为显着。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间纤维组织明显增生,胶原沉积;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心肌间纤维胶原沉积均不同程度减少。(6)肾脏组织病理学结果:HE染色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脏组织肾小球损伤,体积减少,肾小管部分上皮肿胀、坏死、脱落,肾小管内出现管型等;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组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不同程度改善,肾小管上皮肿胀、坏死等明显减少。(7)免疫组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AQP2阳性集合管数目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高剂量组肾脏组织AQP2阳性集合管数目升高(P<0.01)。(8)心肌细胞TUNEL染色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0.001)。(9)心肌组织LXRα,NF-κB和TNF-α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q RT-PCR检测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XRαm RNA表达降低、NF-κB m RNA和TNF-αm RNA较对照组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高剂量、低剂量组模型大鼠LXRαm RNA的表达不同程度升高,而NF-κB m RNA和TNF-αm RNA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检测显示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XR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NF-κB和TNF-α蛋白水平显着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高(P<0.01)、低剂量组(P<0.05)LXRα蛋白表达升高,NF-κB和TNF-α蛋白水平在木防己汤低剂组(P<0.05)木防己汤高剂量(P<0.001)显着降低。结论:1.本研究选用野百合碱成功复制大鼠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符合慢性右心衰急性加重心血管循环病理生理特征。2.木防己汤可改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大鼠心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脏组织损伤和纤维化,以及肾脏病理组织损伤,同时还可调节BNP、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水平的效应,整体作用优于呋塞米干预。3.木防己汤在蛋白水平上调心肌组织LXRα表达,进而抑制了NF-κB以及下游TNF-α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和心室肌重塑等,是木防己汤改善心衰作用效果的机制之一。

郑智友[8](2020)在《生脉益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估、探讨生脉益心汤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以期创新中医药对CHF诊疗思路,为本方的临床推广奠定基础。方法:将门诊或者住院的60例CHF(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规范化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生脉益心汤口服。疗程4周,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T)、LVEF等实验指标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6MWT、NT-proBNP、LVEF等实验指标较治疗前均有较大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组间比较可以发现,在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6MWT、NT-proBNP、LVEF、lee氏心衰积分等指标上治疗组效果更加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生脉益心汤能够明显改善各项疗效指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HF(气阴两虚证)的效果确切、安全。较单纯西药诊治,中西医联合治疗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经济压力及防治调理等方面更加具有优势,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匡朋[9](2020)在《真武汤加味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真武汤加味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中医证候积分、Lee氏积分等多因素疗效分析,来评价真武汤加味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住院治疗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7人,女性49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8人。两组治疗前在一般情况、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等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常规治疗,包括呋塞米、地高辛、培哚普利叔丁胺片、酒石酸美托洛尔、螺内酯等,并对并发症进行相对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真武汤加味(中药组成)进行治疗。均治疗3周,并记录两组用药前后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证候积分、Lee氏积分、基于中国文化改良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C-MLHF)指标变化。结果:(1)在BNP方面对比:治疗组在降低BNP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2)在心功能方面对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和LVEF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3)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对比: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4)在Lee氏积分方面对比:治疗组在降低Lee氏积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5)在生存量表方面对比:治疗组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接受治疗患者进行安全性研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真武汤加味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中医证后积分和Lee氏积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无药物不良反应。

陈志材[10](2020)在《腹针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心衰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腹针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心衰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01月-2020年01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科病房及门诊的66例气虚血瘀型心衰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采用西医标准、规范化药物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腹针治疗,选取主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配穴(左)商曲、水分穴,每日治疗1次,15次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中医证候总积分、NHYA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C-MLHFQ)评分的变化,结果釆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本研究共入组患者66例,最终有63人完成临床疗效观察,其中对照组1例脱落,试验组2例脱落,总脱落率4.55%。2.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总积分、C-MLHFQ评分、NT-ProBNP、NHYA心功能分级的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证候疗效、C-MLHFQ评分、NT-ProBNP、NHYA心功能分级疗效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试验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降幅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比较,试验组C-MLHFQ评分在形维度、其他维度的降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维度的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比较,试验组NT-ProBNP水平降幅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NHYA心功能分级疗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6.试验期间,对照组与试验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1.腹针联合西药治疗心衰病,可降低NT-ProBNP水平,与单纯西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更佳。2.腹针联合西药治疗可提高气虚血瘀型心衰病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改善心悸、气短、疲倦乏力、面浮肢肿等中医症状,改善NHYA心功能分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与最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与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防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脱落病例的处理
2.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研究技术路线
3.统计学方法
4.研究结果
    4.1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情况比较
    4.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变化
    4.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4.4 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
讨论
    1.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制
    2.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
    3.单纯水化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4.中医药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理论基础
        4.1 传统中医对肾病的相关认识
        4.2 对比剂肾病的病因病机
        4.3 中医对对比剂肾病的防治理论
    5.血瘀证证候要素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CI-AKI的关系
        5.1 血瘀证与心力衰竭的证候联系
        5.2 血瘀证与对比剂肾病的证候联系
        5.3 血瘀证的相关理论研究
    6.丹红注射液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理论依据
    7.结果讨论
    8.创新点
    9.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西医预防冠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2 伦理审查表
    附录3 病例报告表
    附录4 个人简历
致谢

(2)温阳益气通络方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
        1.3 病机
        1.4 证型
        1.5 治疗
    2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2.1 定义概述
        2.2 流行病学
        2.3 发病病因
        2.4 发病机制
        2.5 现代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心功能分级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终止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疗效性相关指标
        4.2 安全性指标
    5 疗效评定标准
        5.1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5.2 心功能疗效标准
        5.3 运动耐力(6 分钟步行试验)评定心衰疗效标准
    6 统计分析
    7 结果
        7.1 病例完成情况
        7.2 研究基线分析
        7.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7.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7.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及疗效比较
        7.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分钟步行距离的比较
        7.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 BNP比较
        7.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比较
        7.9 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心衰病的病机的理论论述
        1.1 气阳亏虚为心衰病的本质
        1.2 络瘀水停为疾病发生的关键环节
        1.3 络息成积为疾病发展的严重结局
    2 温阳益气通络方立法依据、组方原理及药理分析
        2.1 立法依据
        2.2 药物组成
        2.3 组方原理
        2.4 药物的药理分析
    3 方药治疗疗效分析
        3.1 中医证候、生存质量与CHF
        3.2 NT-pro BNP与 CHF
        3.3 左室射血分数与CHF
        3.4 6 分钟步行距离与CHF
        3.5 心功能分级、疗效与CHF
    4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从络病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冠心病合并心衰的中医证治及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中医证治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中医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网状Meta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张明雪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经验的分子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周围血管僵硬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文摘要
英文论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芪参益气滴丸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室重塑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基于LXR-RAAS/NF-κB通路研究“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认识探源
        1.1 心衰病名略考
        1.2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认识源流探索
    2 基于痰饮理论探讨支饮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联系
        2.1 痰饮理论的萌芽与建立
        2.2 痰饮理论的发展延伸
        2.3 痰饮和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3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共性认识下不同的临床观点
        3.1 益气温阳
        3.2 温阳利水
        3.3 益气养阴
        3.4 益气活血
    4 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基于前人经验的拓展
        4.1 温阳法是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本虚”的治法
        4.2 消饮法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重要的一环
    5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以及与中医治疗的联系
        5.1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5.2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药物治疗
        5.3 中医治法与慢性心力衰竭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实验二 基于LXR-RAAS/NF-κB通路研究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温阳消饮方组方思路及该方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1.1 温阳消饮方的组成、方解及法方范畴讨论
        1.2 温阳消饮方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剂
    2 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评价
        2.1 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动物选择
        2.2 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造模方式选择
        2.3 模型评价
    3 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观察指标的选择
        3.1 疗效指标的选择
        3.2 LXR-RAAS/NF-κB通路及相关指标选择
    4 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效讨论
        4.1 温阳消饮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一般情况及体重的影响
        4.2 温阳消饮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心脏彩色超声的影响
        4.3 温阳消饮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血清BNP、AVP浓度的影响
        4.4 温阳消饮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心室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5 温阳消饮法对CHF模型小鼠LXR-RAAS/NF-κB通路的调控作用
        5.1 在温阳消饮法治疗CHF的作用机制中LXR作为关键因子介入
        5.2 温阳消饮法对LXR-RAAS路径的调控
        5.3 温阳消饮法对LXR-NF-κB通路和相关指标的调控
    6 从温阳消饮法防治慢性心力衰竭对于中药剂量的探讨
        6.1 本研究结果显示温阳消饮方高剂量的疗效优于中剂量
        6.2 从仲景用药遣量特点分析温阳消饮方不同剂量的作用
        6.3 药物剂量和治疗效果关系的探讨——受多种因素影响
结论
创新性与特色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综述 肝X受体在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温阳利水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扩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祖国医学对扩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扩心病慢性心衰的认识
临床观察
    1.病例来源
    2.诊疗标准
    3.研究内容及方法
    4.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1.导师对于心肾阳虚型扩心病慢性心衰的探讨
    2.对温阳利水汤的探讨
    3.疗效分析
    4.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7)基于核转录因子LXR研究木防己汤干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思路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心衰的认识
        1.1 右心衰发病机制认识
        1.2 右心衰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1.3 右心衰临床检测指标
    2 祖国医学对心衰的认识
        2.1 心衰常见的病因病机
        2.1.1 外感内伤导致心衰
        2.1.2 阳虚是心衰的基本病理
        2.1.3 “虚”“瘀”“水”是心衰的病理特点
        2.2 心衰常见的治法
        2.2.1 益气温阳
        2.2.2 消饮利水
        2.2.3 化瘀通络
    3 痰饮病与右心衰
        3.1 痰饮理论概述
        3.2 “支饮”与右心衰
        3.2.1 “膈间支饮”与右心衰
        3.2.1.1 心肺脾是膈间支饮的主要病位
        3.2.1.2 阳虚饮停夹热是膈间支饮的病变之一
        3.2.1.2.1 阳虚饮停是膈间支饮的病机常态
        3.2.1.2.2 夹热是膈间支饮的病机变态
    4 木防己汤与右心衰
    5 中西医治疗心衰的关联认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木防己汤干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1.2.1 实验药物
        1.2.2 实验试剂
        1.2.3 主要溶液配制
        1.3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药物制备
        2.2 肺动脉高压右心衰大鼠模型建立
        2.3 分组方法与给药方法
        2.3.1 实验分组
        2.3.2 给药方法
        2.3.3 标本采集
        2.4 观察指标与方法
        2.4.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2.4.1.1 大鼠死亡情况
        2.4.1.2 大鼠心脏指数
        2.4.2 超声心动图检查
        2.4.3 血清BNP、AngⅡ、肾素含量测定
        2.4.4 组织形态学检测
        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4.1.1 大鼠死亡情况
        4.1.2 大鼠心脏指数变化
        4.2 各组大鼠肺动脉压力观察
        4.3 各组大鼠心脏彩超观察
        4.4 各组大鼠血清BNP、ANGⅡ、肾素含量的影响
        4.5 各组大鼠心脏组织损伤观察
        4.6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观察
        5 小结
    实验二 木防己汤干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及主要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分组方法与给药方法
        2.2.1 分组方法
        2.2.2 给药方法
        2.2.3 标本采集
        2.3 观察指标与方法
        2.3.1 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测定
        2.3.2 大鼠肾脏AQP2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
        2.3.3 大鼠心脏组织LXRα、NF-κB、TNF-α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2.3.4 大鼠心脏组织LXRα、NF-κB、TNF-αm RNA表达水平检测
        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4.2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AQP2的表达情况
        4.3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LXRα、NF-κB、TNF-αm RNA表达情况
        4.4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LXRα、NF-κB、TNF-α蛋白表达情况
        5 小结
讨论
    1 实验方案确立依据
        1.1 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
        1.2 阳性对照药物选择依据
        1.3 实验各部分设计关联
    2 木防己汤组方用药阐析
        2.1 木防己汤配伍原理
        2.2 木防己的临床运用探讨
        2.3 石膏的作用解析
    3 木防己汤对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药效作用探讨
        3.1 木防己汤对右心衰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3.2 木防己汤对右心衰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影响
        3.3 木防己汤对右心衰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纤维化的影响
        3.4 木防己汤对右心衰模型大鼠肾脏组织的影响
    4 木防己汤对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作用机制探讨
        4.1 NF-κB与心衰
        4.2 LXR与心衰
        4.3 木防己汤对LXR介导的NF-κB-TNF-α信号通路的影响
        4.4 木防己汤对AQP2的影响
    5 木防己汤改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动物模型上述指标相关性分析
结论
特色与创新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肝脏X受体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8)生脉益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药物来源
        2.4 观察项目
        2.5 积分标准
        2.6 疗效判定标准
        2.7 不良事件判断标准
        2.8 统计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临床资料分析
        3.3 疗效分析
        3.4 安全性检测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于心衰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于心衰认识的变革
    3 立项依据
    4 组方原理及药理研究
    5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CHF(气阴两虚证)中医证候积分表
    附录2 患者信息调查表
致谢
发表论文

(9)真武汤加味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慢性心衰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古代中医对心衰机理的认识
        1.3 近代中医对心衰病的认识
        1.4 心衰病中医辨证论治
        1.5 中医在慢性心衰中的运用
    2 西医对慢性心衰的研究
        2.1 病因认识
        2.2 易致心衰的风险因素和诱因
        2.3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4 慢性心衰的治疗
    3 真武汤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一般资料
    3 诊断标准
        3.1 西医诊断标准
        3.2 中医诊断标准
    4 纳入标准
    5 排除标准
    6 剔除、脱落与中止试验标准
    7 研究方法
    8 观察指标
    9 评价标准
    10 安全性分析
    11 随访
    12 统计学方法
第三部分 结果
    1.两组治疗前后BNP方面对比
    2.两组治疗前后LVEF方面对比
    3.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
    4.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效率、Lee氏积分方面对比
    5.两组治疗前后在C-MLHF表方面对比
    6.不良反应
    7.随访
第四部分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综述 真武汤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词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10)腹针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心衰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中止标准
        1.7 脱落和中止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估算
        2.2 随机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项目
    3 统计学处理
    4 技术路线图
    5 研究结果
        5.1 基线观察资料分析
        5.2 临床疗效指标对比
    6 不良反应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1.1 慢性心力衰竭定义
        1.2 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
        1.3 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机制
        1.4 心力衰竭与N端 B型钠尿肽水平相关性分析
        1.5 治疗方法
    2 传统医学对心衰病的认识
        2.1 病名源流
        2.2 病因病机认识
        2.3 辨证分型
        2.4 传统中医疗法治疗心衰病
    3 腹针疗法认识
        3.1 腹针疗法特点
        3.2 腹针疗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
分析讨论
    1 腹针疗法治疗心衰病(气虚血瘀型)的理论依据
        1.1 腹针疗法治疗心衰病的机理分析
        1.2 腹部穴位特点
        1.3 腹针处方分析
    2 对本研究临床疗效相关性分析
        2.1 对基本资料的分析
        2.2 对中医证候积分及单项症状分析
        2.3 对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2.4 对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分析
        2.5 对NHYA心功能分级的疗效分析
        2.6 对NT-proBNP临床疗效分析
    3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 中西医诊断标准
    附表B NHYA心功能分级
    附表C 知情同意书
    附表D 随机数字表
    附表E 腧穴定位
    附表F 中医证候积分表
    附表G 基于中国文化改良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
    附表H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附表I NHYA心功能分级疗效判定
    附表J 技术路线图
    附表K 病例报告表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与最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防治作用[D]. 张臻.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2]温阳益气通络方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黄小珊.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冠心病合并心衰的中医证治及方药研究[D]. 敖玉涵.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周围血管僵硬度的影响[D]. 林芳. 沈阳医学院, 2021(10)
  • [5]基于LXR-RAAS/NF-κB通路研究“温阳消饮”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D]. 彭杨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温阳利水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扩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D]. 张紫梅.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0(02)
  • [7]基于核转录因子LXR研究木防己汤干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D]. 姜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8]生脉益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观察[D]. 郑智友.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真武汤加味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D]. 匡朋.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腹针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心衰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志材.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及最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