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研究中的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湘黄旗为例

3S技术在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研究中的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湘黄旗为例

一、3S技术在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研究中的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云鹤[1](2021)在《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繁荣、维系地区生态安全和保护国家绿色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甘肃省肃南县和青海省乌兰县作为三种典型气候研究区域,针对当前西部牧区生态环境评价和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从气象、土壤、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六个关键要素入于,对研究区自然与社会生态典型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基于单指标评价法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压力-状态-响应”两种综合模型评价法,研究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三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劣状况,并划分其生态环境等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西部典型牧区的土壤生态问题,从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及风蚀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土壤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部牧区土壤容重整体偏大,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土壤平均容重分别为1.58 g/cm3、1.38 g/cm3和1.42 g/cm3。牧区土壤多为碱性砂土,其土壤盐渍化程度均有所减轻,三个地区土壤表层的含盐量分别降低了 24.1 6%、32.93%和32.41%。土壤养分含量是影响牧区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时段内,各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鄂托克旗增加了165.17%,肃南县增加了 35.10%,乌兰县增加了 79.02%;但各研究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仍较低,三个地区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分别为7.03 g/kg、7.94g/kg和11.22 g/kg。从空间分布来看,鄂托克旗各土壤指标的空间分布多呈斑块状;肃南县多从中部偏北地区向四周递增或递减,呈带状分布;乌兰县不同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同一指标不同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也略有不同。三个研究区中鄂托克旗的风蚀威胁最大,乌兰县最小,肃南县居中。(2)研究了西部典型牧区的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五种因素的年际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西部典型牧区气候干燥,常年干旱少雨且蒸发量大。近年来,各典型研究区的光热资源减少,鄂托克旗的年活动积温降低了 24.55%,肃南县降低了 4.05%,乌兰县降低了 10.03%。鄂托克旗的干旱程度恶化,当地干燥度指数降低了 17.16%,肃南县和乌兰县则分别增大了 21.00%和32.43%。2016~2019年,肃南县和乌兰县的降水距平为正值,潜在蒸散量均为下降趋势,鄂托克旗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因此鄂托克旗的气候条件最为恶劣。各地区植被覆盖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牧区草地、林地以及农田面积占比逐渐增加,但研究时段内,鄂托克旗和乌兰县的植被年平均成产率分别降低了 8.37%和12.69%,肃南县则升高了 17.21%。从水资源指标来看,乌兰县的水资源状况最不佳,当地水生态压力指数增大了 0.32%,用水效益和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分别降低了 17.22%和14.81%,其余两地的水文敏感程度均较低。鄂托克旗和肃南县的放牧压力明显降低,实际载畜量分别降低了 0.87%和4.14%,而乌兰县的实际载畜量仍以线性趋势持续增长。西部典型牧区的社会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三个地区中,鄂托克旗的经济状况最佳。(3)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表层土壤综合质量分别提升了 57.3%、41.8%和11.4%,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壤理化指标及养分的空间分布类似,鄂托克旗北部、肃南县西南和东南部以及乌兰县东北部的土壤质量相对较高。“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各地区的自然生态指数均大于0.60,社会生态指数介于0.18~0.42之间,且均处于上升趋势;三个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均大于0.80,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其中鄂托克旗的协调程度最高,乌兰县最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响应健康综合值分别为属于极优、差、良生态健康等级,其压力健康综合值和状态健康综合值均属于优良生态健康的范畴,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综合值均大于0.60,属于高生态健康等级。两种综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均表明西部典型牧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表明,水资源是限制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同样表明鄂托克旗和乌兰县须重点关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肃南县则应以提升土壤质量为首要目标。

郭三杰,巴特,张娇,付开宇[2](2021)在《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草原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文中提出"建立自然资源审计,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研究基于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新模式,依托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领导干部草原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1)草原资源资产量核算。审计领导任职期间草原资源资产量空间分布动态变化。2)基本草原虚划估算。核查草原虚划面积,进一步估算草原补贴资金发放的一致性。3)草原征占用分析,以矿产资源占用草地为例进行草原资源的占用分析。研究表明:地理信息技术可辅助领导干部草原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量化估算了基本草原资产量、草原虚划和占用面积,用空间技术解决"门难进、量难定、数难核"的问题。

乌云嘎[3](2020)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锡林郭勒盟总面积为20.3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总面积为19万多平方公里,占到锡林郭勒盟总面积的将近95%,同时也占据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近25%的总面积。草原是锡林郭勒盟的生命线,滋养了锡林郭勒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人民从草原上获取食物给养、开发财富,锡林郭勒草原不仅养育了锡林郭勒盟的万物,而且还为周边地区,及首都北京提供绿色屏障。因此,维护锡林郭勒盟草原对于维护我国北方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锡林郭勒盟不断健全与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制度,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不断增加,草原生态保护成效显着,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功能得到恢复和好转。但是由于长期受到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影响,以及不正确开发方式的破坏,如牲畜数量超出草原承载力、农牧民不合理生产生活方式、工业化进程等诸多因素的作用,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依然较为脆弱,人与自然矛盾,生态环境历史遗留问题等,造成当前的草原生态保护形势还比较严峻,草原生态保护的任务依然艰巨。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理论角度”出发,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在探究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有益之处的同时,分析了锡林郭勒盟社会经济发展对牧区和牧民的生活的重要性,深化了本文研究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了历史上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和管理措施、不同时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近年来锡林郭勒盟草原保护的一些举措和成效。在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总结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后,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最后,在针对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乔江[4](2020)在《家庭牧场草地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研制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草地面积大、类型丰富,是重要的家畜生产和生态安全区域。在长期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下,我国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处于长期落后状况,草地生态退化得不到有效缓解。家庭牧场是我国北方草地利用的主要经济体。由于历史传承、利益驱动、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得超载放牧、草地退化在家庭牧场尺度上成为常态。为了缓解牧场生产经营效率低下,促进农牧民脱贫增收,摆脱恶劣环境的限制,急需通过高效、精准的生产经营模式来替代传统模式,实现草畜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模拟模型的使用是快速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工具。本文应用畜牧学原理、生态学原理,借鉴澳大利亚ACIAR系列模型StageTWO的建模方法,通过建立模拟放牧草畜代谢能平衡子模型、经济分析子模型和家畜放牧草畜平衡子模型,自主设计和开发了最优经营方式的规划求解算法。同时,本文于2011~2014年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区通过半结构式问卷调查和牧场控制性对比试验监测数据,依据家庭牧场经营模式和草地生态状况调查结果,将牧户分为实验户和对照户,基于实验户成功经营经验,将家畜生产理论与实际生产经营结合,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对自主开发的家庭牧场优化生产管理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牧场优化生产管理模型的求解过程引入家畜采食限制因素和采食喜好问题,使用VC++编程,完全底层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庭牧场优化生产模型。该模型运行于Windows系统,共有15296行代码,运行模块仅3.5 MBytes,软件无需安装,操作简单。(2)模型通过对草地、家畜、经济、环境和生产管理参数的输入设置,自主进行决策运行,确定最高经济收入时的生产经营方案。该最佳方案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现,包括不同自然气候条件的家庭牧场生产经营净收益最高时的载畜率、人工草地建植组合,家畜逐月补饲种类和数量,并基于上述优化经营方式分析家庭牧场的经济收支情况,设计出最优经营方案的家畜生产日历和家畜放牧行为。(3)通过在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区的家庭牧场进行验证分析表明,该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高,适合于不同草地类型家庭牧场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具体优化决策结果包括:①内蒙古地区鄂温克族自治旗草甸草原、正镶白旗典型草原和四子王旗荒漠草原最适合的载畜率分别是1.2羊单位/公顷/年、1.0羊单位/公顷/年和0.7羊单位/公顷/年。②冷季补饲是家庭牧场主要支出,不同草原类型地区补饲占总支出比例在55%~63%之间,人工草地经营可以显着减少补饲支出,建议鄂温克族自治旗草(?)草原区家庭牧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高产人工草地。③生产优化管理可以显着提高单位家畜净收益,鄂温克族自治旗草甸草原、正镶白旗典型草原和四子王旗荒漠草原模拟值比对照户可分别提高26.6%、39.6%和 98.3%。④牧场优化管理对不同草原区喜食多年生和一年生牧草的高度、密度、生物量均有所提高,不喜食多年生牧草也有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喜食多年生牧草密度和生物量在草甸草原会出现显着下降。⑤根据生产优化模型决策分析,不同草原区推迟产羔时间可以减少补饲支出,提高生产效益。

李伊彤[5](2020)在《三生协同导向下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作为党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之一,在解决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草原聚落空间的绩效高低,关系到内蒙古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快慢与聚落自身发展优劣。内蒙古牧业型草原聚落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空间布局分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产业落后、服务设施滞后,但拥有丰富的草原文化与社会人文底蕴。在经历了快速城镇化历程后,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使原本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原本淳朴的草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在城乡规划领域下,如何以空间为抓手平衡牧业型草原聚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上的关系,成为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适宜发展的关键。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绩效的研究旨在运用绩效的手段发掘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空间优化策略。本研究基于对草原聚落生态环境、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调查,以量化研究为手段,三生协调为导向,对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绩效进行有测度的研究。本研究以3S技术为空间分析平台,对牧业型草原聚落三生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对旗域内生态服务功能、产业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对聚落设施便利性、区位优势度进行分析,通过多因子评价法从功能适宜性入手,对研究区三生空间进行初步划定;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镶黄旗2006-2017年三生空间结构绩效进行研究,构建包含6个子目标层16项评价因子的空间绩效评价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镶黄旗61个村(嘎查)2016年空间结构绩效进行评价,构建5个目标层14个字目标层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横向与纵向相结合,探求草原聚落主导空间影响因素;结合三生空间划定结果,从旗域层面及聚落层面提出三生协调发展策略。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对牧业型草原聚落三生空间的效益进行量化研究。得出主要研究结果:(1)以镶黄旗为研究对象,将该地区草原聚落空间划分为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生活宜居区、极适宜放牧区等8个区划;(2)以三生协同为角度,构建宏观、微观空间结构绩效评价因子库;(3)建立纵向、横向双维度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并以镶黄旗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由于聚落空间及其周边生态的复杂性,使得规划决策中对其的认知把控容易出现偏差,导致不合理空间政策的出现。从“绩效”的视角深入聚落空间问题,对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保林[6](2020)在《内蒙古草甸草原区遥感生态评价与监测研究》文中认为干旱区草原退化已成为严峻的生态问题,内蒙古牧区草畜关系和畜牧业发展正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平台的发展改变了地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模式。草甸草原在内蒙古广泛分布,是我国重要的草地资源和景观群落。通过将草甸草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货币化度量,量化区域景观生态风险等级以及监测草原关键的生态参量,为精细化草原保护和利用的相关政策提供数据参考。对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内蒙古草甸草原区为研究对象,在大数据云平台的基础上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在多个维度展开研究。在谷歌地球引擎的基础上集成,将样地实测的生态参量、气象观测数据、物候观测数据等地面数据,结合Landsat 8、Sentinel-2、MODIS等遥感卫星数据构建天地一体化的评价方式,基于地理格网计算、机器学习、混合像元分解、经验模型构建等多种方法,开展草原生态评价和监测研究。研究重点包括草甸草原区土地覆盖时空分布分析、景观生态风险变化分级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调节及货币价值核算、草甸草原的基本生态参量反演、草甸草原区牧草产量和载畜量估算以及草原退化检测等多个维度研究结果显示:(1)内蒙古草甸草原区草地恢复明显,生态风险可控。草甸草原区的土地利用特征与内蒙古全域有相似性,具体表现为草地面积逐渐上升,同时相较于全域,草甸草原区的草地面积恢复速度更快。但没有大型的人口聚集区、没有成规模的河湖湿地,未来应继续重视天然草原的保护,坚决抑制天然草原被开垦为农田。草甸草原区景观生态风险水平总体偏低,个别地区有中等或者较高的风险水平,需要引起警示。(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上升,其中贡献最大的地类是草地,其中气候调节能力产生了最大的价值。草甸草原区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调节功能,而气候调节功能是重中之重。其价值贡献其次为森林和农田等生态系统,而时间则主要是4~10月份的生长季。由此表明内蒙古的草甸草原区保护应放在生态建设的首位。(3)草甸草原区的牧草盖度和长势具有向好的趋势,返青监测反映了地面真实情况。牧草盖度和长势的定量反演和定性分析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满足监测需求。相较于线性回归模型,应用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反演草甸草原盖度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符合,一方面是线性回归模型简单,不能充分挖掘波段与盖度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混合像元分解能够充分保留草原的植被光谱特征。分析盖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发现降雨量是影响牧草盖度的重要因素。返青监测结果与地面物候采集数据具有强相关性且准确地表达了返青的时序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4)牧草产量逐年提升,降水是影响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分别利用Landsat 8、Landsat 7、Sentinel-2、MODIS影像的原始波段及相关衍生波段构建产量一元及多元统计模型,经模型验证精度对比分析,基于Landsat 8数据构建的多元线性模型精度最优,应用该模型进行时空分析制图,发现草甸草原区2013-2019年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这和盖度像元二分模型监测结果相对应,也与基于MODIS数据产品土地利用研究结果一致,不同数据源和不同算法得到的草原参量一致性可以佐证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合产量进行载畜能力分析及专题化制图,获得了 2019年内蒙古暖季和冷季的载畜量专题图。分析产量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研究区降雨量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5)应用随机森林模型反演草原沙化具有较高精度,可推广至全区域草原沙化反演。基于草原沙化地面采样数据分别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和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利用模型反演结果分析草甸草原区草原沙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由于混合像元的端元提取具有较大误差及不确定性,导致混合像元分解反演沙化精度较低,而基于随机森林模型能取得较高的精度,总体精度为0.6383,卡帕系数为0.4495。草原沙化随机森林模型可以用于全域时序空间制图。

刘海新[7](2019)在《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分析及产草量遥感估算和预测》文中认为草原生态系统是世界陆地植被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生产力水平是草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和碳汇研究的关键;草原产草量的估算和预测则能够为合理确定载畜量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正确指导畜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内蒙古草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GIS和遥感手段,结合野外实际调查数据、遥感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在草地NPP估算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研究区草地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气温和降水对草地生产力的延迟性影响,完成了鲜草产草量的遥感估算和预测。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CASA模型估算了 2000-2014年各月份的草地NPP,估算结果与MOD17A3H-NPP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r达到了 0.935。以草地NPP作为草地生产力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像元的线性趋势法分析发现,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整体上呈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逐渐递增的趋势;草地NPP积累期主要集中在4-10月份,在2000-2014年间变化趋势虽有少许波动,但整体上以0.85 g C/(m2 a)(P<0.01)的速度增长;呈极显着增加和显着增加的区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9.76%和22.26%;Hurst指数计算结果结合2000-2014年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发现,13.42%的研究区草地生产力由目前的增加将转变为减少趋势。(2)系统研究了研究区草地NPP与自然因素的相关性,并探讨了草地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基于像元的相关性分析法研究发现,研究区草地NPP与气温、地表温度在年际尺度上主要呈负相关,其中显着和极显着负相关所占比例之和分别为25.15%和60.99%;与降水量和蒸散发量在年际尺度上主要呈正相关,其中显着和极显着正相关所占比例之和分别为20.34%和74.25%;与本文提出的改进型TVDI计算结果在生长季连续月际尺度上,主要呈负相关,其中显着和极显着所占比例之和为49.83%。SNPP均值与年累计新增围栏草场面积和年累计种草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9(P<0.01)和0.817(P<0.01),分析认为,国家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等人类活动对草地NPP的提升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3)气象因素对植被生长的延迟性影响虽然被研究人员普遍认同,但定量研究一直未得到充分关注。本文在3个月的延迟量及不同时间气候因素对草地生产力影响大小各不相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系统探讨了生长季连续月际和不同月份年际2个时间尺度下,气温和降水量对草地生产力的延迟性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对草地生长季的植被生产力影响具有一定的延迟性,但均随着时间向前推移,其影响程度越来越弱;同时,气温和降水量在生长季不同月份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4)针对实际采样样方和遥感影像的像元在空间尺度上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尺度转换的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模型。以2013年锡林郭勒盟草地为例,采用空间尺度转换后的NPP和AFY构建散点图,并采用线性和幂函数进行拟合回归,两者的拟合优度系数R2分别达到了 0.79和0.85,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625 Kg/m2和0.0609 Kg/m2;采用Landsat 8遥感影像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验证证实,该模型适用于基于中低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的产草量估算。(5)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和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模型,提出了下一年度产草量预测的技术流程。以2014年锡林郭勒盟草地产草量为例,首先采用LSTM和GRU 2种神经网络模型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对下一年度的气温和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然后,以最优的气温和降水量预测结果为变量,采用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原理,预测了 2014年草地生长季的NPP,其预测结果与基于CASA模型估算结果的拟合优度系数R2达到了 0.92;最后实现鲜草产草量预测,相对于2013年的鲜草产草量,预测结果相对精度为76.38%。

叶子[8](2019)在《刍议3S技术在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由于传统的监测手段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对预期目标的监测。因此,必须将先进的监测技术应用到生态环境的监测中。目前,3s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如:农业生态系统,畜牧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本文就是对3s在监测草原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刘宇晨[9](2018)在《草原生态补偿标准设定、优化及保障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认为草原作为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特征,一般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衡量出其内在的价值。生态补偿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通过依托项目或政策对草原牧区进行补偿,目前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草原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形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虽然生态保护机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仍然偏小、标准偏低,保护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行动的成效。此外,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指出现行的补偿标准偏低,难以弥补牧户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机会成本,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基础。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对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自然资源价值论、公共物品外部性理论、成本与收益理论、博弈论以及激励理论为基础,定性的分析出不同补偿主体视角下补偿标准的确定方法,并基于内蒙古东、中、西三地区大量实地调研数据,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为研究对象,定量的测算出内蒙古草原补奖政策中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和禁牧补助标准。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区域地理禀赋差异以及自然、市场风险对牧户参与政策机会成本的影响提出建立差异性、动态性的补偿标准优化模式,并根据草原恢复周期构建阶段性的补偿标准。最后,从补偿主体、补偿方式以及监督管理三方面构建相关保障机制确保补偿标准的有效实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内蒙古退牧还草工程及草原补奖政策实施现状,研究得出:在生态效益上,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全区草原“三化”面积比2010年减少了44.75万公顷,草原工程区与非工程区相比,植被盖度提高了12.75%,产草量每公顷增加了464.7公斤;在对牧户收入结构影响上,本文首先从511份调研样本中识别出草原补奖政策的执行者(即不超载牧户),通过建立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检验出草原补奖政策对不超载牧户的总收入和非畜牧业收入具有显着提升作用,分别比牧户在不参与政策情形下增加了49.4%和142.8%,但政策对牧户的畜牧业收入并不具有显着提升作用。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收入的提高作用是通过非畜牧业收入的增加间接提高了牧户总收入,并非政策直接作用于牧户的畜牧业收入。(2)通过利用内蒙古东、中、西三地区共计178户享受草畜平衡补贴的牧户样本数据,采用机会成本法,对牧户畜牧业养殖成本、费用进行详细的归集和分配,研究得出:超载牧户减畜的机会成本取决于牧户减畜数量、出栏率、每个羊单位平均收益以及每个羊单位变动成本,通过测算,对超载牧户适宜的草畜平衡补贴标准为13.15元/亩;而不超载牧户由于在执行草畜平衡制度时不需要减畜,此时应对牧户保持该种畜牧业经营方式进行奖励,采用本量利分析法测算出不超载牧户适宜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为3.37元/亩。(3)内蒙古草原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草原所提供的生态服务量具有显着差别,本文选择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以及荒漠化草原三种类型草原地区共175户禁牧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以调研区域禁牧草地气体调节功能及水源涵养功能表征生态服务量,利用MATLAB软件模拟出禁牧草地新增的生态服务量与补偿标准的相关关系。根据模拟结果测算得出:当禁牧草地提供的生态服务量几乎达到目标生态服务量时,即禁牧草地恢复到草畜平衡状态时,最佳的禁牧补助标准应以每亩86.58元对牧户进行补偿,此时将有99.8%的牧户自愿进行禁牧。(4)单一的补偿标准在面对非均衡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容易造成补贴的不公平性以及降低牧民参与政策的守则性和积极性。因此,本文构建了差异性、动态性、阶段性草原生态补偿标准优化模式。其中,差异性补偿标准的设定分别从自治区政府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基于不同差异性指标进行确定;动态性补偿标准的设定通过建立实物期权二叉树模型,以羊肉价格为例,动态的模拟出一定时期内羊肉价格上升或下降因子,研究得出:当羊肉价格下降时,短期内牧户会减少牲畜出栏量,相应的加大了草原的承载压力,此时,应根据下降因子的大小动态的调整补偿标准,给予牧户一定的牲畜补贴,鼓励牧户积极的减畜;阶段性补偿标准的设定依据草原生态环境恢复周期,将草原生态补偿实施期划分为初始期、过渡期及目标期三个不同阶段,根据各阶段激励目标的不同确定出相适应的补偿标准。以内蒙古禁牧补助标准为例,通过测算,对禁牧区牧户实施阶段性的补偿标准可以有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保障了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5)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保障机制,本文从补偿主体、补偿方式的选择以及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得出:多元化的补偿主体应由政府主导型、企业与社会公民介入型以及牧民自愿型三种形式的补偿主体构成,这三种形式随着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不断推进呈现出递进关系。在补偿方式的选择上,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从牧民选择视角出发,实证检验出草甸草原类、典型草原类以及荒漠化草原类地区牧民对草原补奖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各类型草原地区牧户最适宜的补偿方式。其中草甸草原地区应在制定合理的理论载畜量的基础上给予牧民暖棚补助、打草机械补助,并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典型草原地区应给予牧民相应的舍饲技术培训、饲草料价格补助以及实行贷款优惠补贴;对于荒漠化草原地区的牧民,在以上贷款优惠补贴及提高补偿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增加执业技能培训和加强草原补奖政策宣传。最后,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及全面的绩效考核机制等三方面健全草原生态补偿监督管理机制。

叶生星[10](2018)在《基于防风固沙功能的呼伦贝尔草原利用红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为对象,重点分析草原的防风固沙功能,通过对风速、植被盖度、坡度环境因素对风蚀量影响的测定研究,定量测定不同风速、不同植被盖度和不同坡度对草原风蚀运动规律和特征的影响;在维持防风固沙生态功能的基础上,研究确立区域的经济利用限值核算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风速对不同下垫面风速廓线的影响随着植被盖度降低,其减缓风速的力度也在降低;在同一坡度下,随着植被盖度降低,其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在减小;当草甸草原植被盖度为40%、典型草原植被盖度为30%、固定沙地植被盖度为20%、半固定沙地植被盖度为10%时,吹蚀风速为0水平时,风速随高度的增加开始急剧增加随后变化比较缓慢。2、随着风速增加,草甸草原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但总体降低趋势明显;典型草原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有上升的趋势,固定沙地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半固定沙地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13m/s之后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3、在不同风速下,草甸草原输沙率、典型草原输沙率、固定沙地输沙率和半固定沙地输沙率表现一致,4种类型都在高度范围内分布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积沙仪的中低段。对各高度段的输沙率来说,0~2cm范围内输沙率一般较少,3~4cm段出现最大输沙率,向上则随高度的增加输沙率迅速减小,即离地面高度越高输沙率越少。在同一风速下,输沙量随植被盖度增加的而逐渐降低,各下垫面80%以上的输沙量集中在10cm以下的高度内;在不同风速下同一下垫面,输沙量随风速的增加而逐渐增加。4、通过对不同风蚀因子分析表明:所有类型中风速、植被盖度和坡度三个因素对于风蚀量都有显着的影响,风速在植被盖度和坡度处于固定值时,草原风蚀量值随着的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植被盖度在风速和坡度取确定值时,草原风蚀量的值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坡度在植被盖度和风速取固定值时,随着坡度从-30°变化到30°,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固定沙地风蚀量的值先增加后减少。5、运用已构建的风蚀模型通过ArcGIS运算处理,并利用所拟合的不同类型的风蚀方程,在风蚀量为最小值(Y=0)时,风速(X1=13.6m/s)时,坡度(X3)为0水平时,求得相应的植被盖度值(X2),统计相应的盖度在30%-35%,此时的植被盖度即为防风固沙功能基线的基线盖度,大于此盖度的草原既可维持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又可以进行经济利用。6、同种类型2013年基线生物量都高于2010年的基线生物量;同年相比,2010年草甸草原生物量最高,依次是典型草原、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而2013年顺序则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从面积化上看出,在2010年到2014年之间部分半固定沙地变为了固定沙地,不同类型之间有细微的面积变化,从而导致了生物量的变化。7、通过经济利用值核算表明:鄂温克旗防风固沙区低于基线盖度的面积在2010年为141906.3ha,2013年为93593.75ha,这部分为禁止放牧利用区,所占全旗比例为7.86%和5.17%;满足基线盖度,且载畜量小于1.8935羊单位的区域为可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放牧利用,区域面积2010为522431.30 ha,2013年为651768.80 ha,所占全旗比例为28.92%和36.03%;载畜量高于1.8935羊单位的区域为经济可利用区域,2010 为 1142200.00 ha,2013 年为 1063400.00 ha,所占全旗比例为 63.23%和 58.79%。

二、3S技术在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研究中的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S技术在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研究中的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牧区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1.2.2 牧区自然生态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2.3 牧区社会经济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2.4 牧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2.1.2 气候水文
        2.1.3 土壤、植被与草地面积
        2.1.4 社会经济
    2.2 数据来源
    2.3 典型气候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2.3.1 气象指标
        2.3.2 土壤水气热传输动力指标和侵蚀估计指标
        2.3.3 植被指标
        2.3.4 水资源指标
        2.3.5 牲畜指标
        2.3.6 社会经济指标
    2.4 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2.4.1 单指标评价
        2.4.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
        2.4.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
3 典型研究区土壤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3.1 典型研究区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3.1.1 土壤容重变化特征
        3.1.2 土壤机械组成变化特征
        3.1.3 土壤pH变化特征
        3.1.4 土壤含盐量变化特征
        3.1.5 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特征
        3.1.6 土壤导气率变化特征
        3.1.7 土壤导温率变化特征
        3.1.8 土壤Zeta电位变化特征
        3.1.9 土壤基质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3.2 典型研究区土壤养分指标变化特征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3.2.2 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3.2.3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
        3.2.4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
        3.2.5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3.3 典型研究区风蚀情况变化特征
        3.3.1 土壤可蚀性指数变化特征
        3.3.2 土壤风蚀量变化特征
        3.3.3 土壤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典型研究区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年际变化特征
    4.1 典型研究区气象因子变化特征
        4.1.1 年活动积温变化特征
        4.1.2 干燥度指数变化特征
        4.1.3 降水距平百分率变化特征
        4.1.4 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
    4.2 典型研究区植被因子变化特征
        4.2.1 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4.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
        4.2.3 植被年平均生产率变化特征
        4.2.4 植被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4.2.5 紫花苜蓿归一化生物量对比分析
    4.3 典型研究区水资源因子变化特征
        4.3.1 水生态压力指数变化特征
        4.3.2 水生态盈余量变化特征
        4.3.3 水资源负载指数变化特征
        4.3.4 用水效益变化特征
        4.3.5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变化特征
        4.3.6 水文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4.4 典型研究区牲畜因子变化特征
    4.5 典型研究区社会经济因子变化特征
        4.5.1 人均GDP变化特征
        4.5.2 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特征
        4.5.3 经济密度变化特征
        4.5.4 人口密度变化特征
        4.5.5 旅游人次变化特征
        4.5.6 垦殖指数变化特征
        4.5.7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特征
    4.6 本章小结
5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5.1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单指标评价
        5.1.1 土壤单指标评价
        5.1.2 气象单指标评价
        5.1.3 植被单指标评价
        5.1.4 水资源单指标评价
        5.1.5 牲畜单指标评价
        5.1.6 社会经济单指标评价
    5.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综合评价
        5.2.1 自然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5.2.2 社会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5.2.3 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变化分析
    5.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综合评价
        5.3.1 压力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5.3.2 状态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5.3.3 响应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5.3.4 生态环境健康值变化分析
    5.4 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5.4.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对比
        5.4.2 生态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草原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草原资源审计研究进展
    1.1 草原资源估算研究进展
    1.2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草原资源审计研究进展
2 草原资源资产审计分析
    2.1 核算基本草原资产量
    2.2 摸清基本草原虚划资产
        2.2.1 基本草原虚划面积估算
        2.2.2 基本草原虚划补奖资金估算
    2.3 定位矿产资源越界占用草地疑点
3 结束语

(3)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3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现状
    3.1 锡林郭勒盟概况
    3.2 历史上的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和管理措施
    3.3 不同时期的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
    3.4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举措和成效
        3.4.1 建立健全制度,层层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责任
        3.4.2 严格落实保护措施,确保草原资源科学合理利用
        3.4.3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减轻草原生态承载压力
        3.4.4 实施重大修复治理工程,恢复提升草原生态功能
        3.4.5 不断提升监管执法水平,震慑草原生态破坏行为
4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问题
        4.1.1 草原环保管理制度缺陷,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4.1.2 草原生产经营活动过度,破坏草原修复能力
        4.1.3 草场承包工作开展不畅,公用草场退化严重
        4.1.4 公众参与环保效果甚微,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4.2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问题原因分析
        4.2.1 相关政策机制不健全
        4.2.2 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
        4.2.3 公共草场管理权限不清晰
        4.2.4 多方参与制度不完善
5 促进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5.1 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和管理体系
    5.2 树立完善草原保护绿色新型政绩观
    5.3 规范管理草原牧区的工业开发行为
    5.4 建立有激励性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
    5.5 发展新型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
    5.6 建立通畅的相关联者信息反馈机制
    5.7 加大强化科技支撑及科技投入力度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家庭牧场草地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研制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草原管理研究进展
        1.2.2 家庭牧场生产优化管理研究进展
        1.2.3 家庭牧场模型模拟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草甸草原研究区概况
        2.1.1 草甸草原研究区地理位置
        2.1.2 草甸草原研究区气候特征
        2.1.3 草甸草原研究区植被特征
        2.1.4 草甸草原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2 典型草原研究区概况
        2.2.1 典型草原研究区地理位置
        2.2.2 典型草原研究区气候特征
        2.2.3 典型草原研究区植被特征
        2.2.4 典型草原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3 荒漠草原研究区概况
        2.3.1 荒漠草原研究区地理位置
        2.3.2 荒漠草原研究区气候特征
        2.3.3 荒漠草原研究区植被特征
        2.3.4 荒漠草原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3 实验设计及测定方法
    3.1 实验设计
    3.2 试验内容及步骤
    3.3 实验方法
        3.3.1 牧户调研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3.3.2 牧户对比试验
        3.3.3 基础数据收集
    3.4 模型原理与方法
        3.4.1 模型基本原理
        3.4.2 家畜生产优化管理建模方法
        3.4.3 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建立流程图
    3.5 数据处理及分析
4 家庭牧场生产经营参数的表达
    4.1 家庭牧场参数
        4.1.1 天然草地参数
        4.1.2 人工草地参数
        4.1.3 气候特征参数
        4.1.4 其他参数
    4.2 市场经营参数
        4.2.1 经营性收入参数
        4.2.2 经营性支出参数
    4.3 家庭牧场家畜生产参数
        4.3.1 不同载畜率放牧家畜基础数据
        4.3.2 放牧家畜生产节律
5 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建立
    5.1 不同载畜率模拟放牧草畜代谢能平衡子模型
        5.1.1 不同载畜率模拟放牧家畜代谢需求
        5.1.2 不同载畜率水平模拟放牧家畜代谢供给
        5.1.3 不同载畜率模拟放牧家畜代谢能平衡子模型
    5.2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经济分析子模型
        5.2.1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收入
        5.2.2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支出
        5.2.3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经济分析子模型
    5.3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草畜平衡子模型
        5.3.1 不同草场不同种类牧草逐月干物质产量
        5.3.2 不同载畜率畜群采食干物质逐月需求量
        5.3.3 不同载畜率放牧家畜天然草地逐月采食量
        5.3.4 不同载畜率放牧家畜粗饲料逐月补饲量
        5.3.5 不同载畜率不同草地逐月干物质逐月现存量
        5.3.6 不同载畜率不同草地不同种类牧草逐月干物质可利用量
        5.3.7 草地生态平衡子模型建立
    5.4 家庭牧场优化生产管理模型的建立
        5.4.1 目标函数
        5.4.2 决策变量
        5.4.3 约束条件
        5.4.4 初始条件
    5.5 家庭牧场生产最优经营方式求解
        5.5.1 最优解算法流程图
        5.5.2 家庭牧场生产最优经营方式模型求解步骤
    5.6 模型的改进
        5.6.1 原有模型的缺陷
        5.6.2 现有模型的改进
6 家畜优化生产管理模型开发及模拟结果
    6.1 开发平台
        6.1.1 开发平台
        6.1.2 运行环境
    6.2 模型使用概述
    6.3 模型运行结果
        6.3.1 不同载畜率水平模拟放牧实验结果列表
        6.3.2 不同载畜率水平模拟放牧实验结果图示
        6.3.3 不同载畜率水平模拟放牧实验结果报表
7 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结果验证
    7.1 不同类型草原家畜生产优化管理验证
        7.1.1 不同类型草原家畜载畜率优化管理验证
        7.1.2 不同类型草原家畜生产日历优化管理验证
        7.1.3 不同类型草原家畜补饲优化管理验证
    7.2 不同类型草原放牧草地优化管理验证
        7.2.1 草甸草原放牧草地优化管理验证
        7.2.2 典型草原放牧草地优化管理验证
        7.2.3 荒漠草原放牧草地优化管理验证
    7.3 不同类型草原家庭牧场经济收入验证
        7.3.1 草甸草原家庭牧场经济收入验证
        7.3.2 典型草原家庭牧场经济收入验证
        7.3.3 荒漠草原家庭牧场经济收入验证
8 讨论
    8.1 模型设计
    8.2 模型算法
    8.3 模型功能
    8.4 模型创新点
    8.5 模型评价与验证
        8.5.1 模型评价与验证的原则和方法
        8.5.2 模型的应用与验证
    8.6 模型的不足及后续优化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5)三生协同导向下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草原聚落“三生空间”界定
        1.4.2 三生空间结构
        1.4.3 空间结构绩效
        1.4.4 草原聚落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研究
    2.1 三生空间划分相关研究
        2.1.1 土地利用视角下三生空间功能划分研究
        2.1.2 生态学视角下三生空间功能划分研究
        2.1.3 乡村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研究
    2.2 空间绩效相关研究
        2.2.1 空间绩效研究的发展历程
        2.2.2 空间绩效研究的尺度
        2.2.3 空间绩效研究的维度
    2.3 草原聚落相关研究
        2.3.1 草原聚落空间研究
        2.3.2 草原聚落的自然生态研究
        2.3.3 草原聚落的产业经济研究
        2.3.4 草原聚落的社会文化研究
    2.4 研究契机
        2.4.1 空间绩效评价研究的契机
        2.4.2 草原聚落空间绩效研究的契机
    2.5 小结
第三章 镶黄旗草原聚落三生空间划定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环境现状
        3.1.2 资源禀赋现状
        3.1.3 经济社会现状
    3.2 三生空间关系分析
        3.2.1 三生空间内涵
        3.2.2 三生空间特征
        3.2.3 三生空间结构关系
        3.2.4 土地利用中三生空间分类
        3.2.5 土地利用中分布特征
    3.3 三生空间划定分析框架
        3.3.1 三生空间划定思路
        3.3.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3.3 分布特征因子选择与计算
    3.4 三生空间划定分析
        3.4.1 三生空间分布特征
        3.4.2 三生空间划定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草原聚落三生空间结构绩效评价构建
    4.1 评价框架构建
        4.1.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1.2 评价维度选择
        4.1.3 评价框架建立
    4.2 评价方法
        4.2.1 评价方法选择
        4.2.2 纵向评价方法
        4.2.3 横向评价方法
    4.3 评价指标因子库建立
        4.3.1 评价数据库来源
        4.3.2 生态空间指标因子库建立
        4.3.3 生产空间指标因子库建立
        4.3.4 生活空间指标因子库建立
    4.4 三生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4.4.1 评价因子选择原则
        4.4.2 纵向评价因子选择
        4.4.3 横向评价因子选择
        4.4.4 纵向评价体系构建
        4.4.5 横向评价体系构建
    4.5 小结
第五章 镶黄旗三生空间结构绩效评价实证
    5.1 评价结果
        5.1.1 纵向绩效评价结果
        5.1.2 横向绩效评价结果
    5.2 旗县绩效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5.2.1 .数据包络分析
        5.2.2 结论探讨
    5.3 聚落绩效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权重分析
        5.3.2 热点分析
        5.3.3 结论与讨论
    5.4 镶黄旗三生空间结构绩效优化策略
        5.4.1 生态空间保护策略
        5.4.2 生产空间发展策略
        5.4.3 生活空间优化策略
        5.4.4 三生空间协同布局策略
    5.5 评价体系适用性分析
        5.5.1 评价因子地域性
        5.5.2 评价方法科学性
        5.5.3 评价结果准确性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创新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三生空间划定因子图层
    附录2 :纵向评价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附录3 :横向评价数据结果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及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6)内蒙古草甸草原区遥感生态评价与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平台成为地学和生态学的研究热点
        1.1.2 干旱区草原退化已成为严峻的生态问题
        1.1.3 内蒙古牧区草畜关系和畜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2 研究进展
        1.2.1 遥感波段指数生态评价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遥感估算研究进展
        1.2.3 干旱区遥感生态参量估算研究进展
        1.2.4 遥感草原返青和长势反演研究进展
        1.2.5 草地盖度估算研究进展
        1.2.6 草原普查和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1.2.7 草地产草量研究进展
        1.2.8 草原退化检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1.3.1 重要概念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意义
        1.3.4 总体框架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区概况
        1.4.1 气候和物候
        1.4.2 植被条件
        1.4.3 农牧交错特征
2 材料与方法
    2.1 地面采集数据介绍
        2.1.1 野外样地实测生物量
        2.1.2 气象观测数据
    2.2 遥感数据集成方法介绍
        2.2.1 基于GEE的遥感数据集成
        2.2.2 遥感数据最大值合成方法介绍
        2.2.3 遥感生态指数构建方法
    2.3 遥感草原生态评价方法和技术
        2.3.1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估方法
        2.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关键技术
    2.4 遥感草原生态监测保护方法和技术
        2.4.1 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
        2.4.2 混合像元分解原理
        2.4.3 返青监测原理和方法
        2.4.4 沙化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4.5 产量和盖度研究技术路线
        2.4.6 载畜量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生态风险评估
        3.1.1 内蒙古全域土地覆盖时序特征
        3.1.2 草甸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时序特征
        3.1.3 草甸草原区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分布
        3.1.4 草甸草原区近20年景观生态风险变化
    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及分析
        3.2.1 基础当量价值时空动态调节分析
        3.2.2 基础当量时空调节下的动态当量表构建
        3.2.3 草甸草原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季度特征
        3.2.4 生态系统服务基础当量价值季度特征
        3.2.5 生态系统服务货币价值时序分析
        3.2.6 生态系统服务货币价值空间特征
    3.3 草甸草原区关键生态参量监测
        3.3.1 盖度监测
        3.3.2 长势监测
        3.3.3 返青监测
    3.4 草原保护和利用研究
        3.4.1 产量监测和载畜量估算
        3.4.2 退化检测
4 讨论
5 结论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分析及产草量遥感估算和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源
    2.3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草地NPP估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 数据选择及预处理
    3.2 草地NPP估算
    3.3 草地NPP空间格局
    3.4 草地NPP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5 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草地NPP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1 数据源及研究方法
    4.2 草地NPP气候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3 草地NPP与地表温度LST的相关性分析
    4.4 草地NPP与蒸散发ET的相关性分析
    4.5 草地NPP变化与干旱的相关性分析
    4.6 人类活动对草地NPP变化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气候因素对草地生产力的延迟性影响
    5.1 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
    5.2 气候因素对生长季连续月际草地NPP的延迟性影响分析
    5.3 不同月份年际气候对草地NPP的延迟性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与分析
    6.1 数据源及数据预处理
    6.2 多因子回归模型构建及精度验证
    6.3 基于空间尺度转换的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模型
    6.4 鲜草产草量估算及空间分析
    6.5 基于空间尺度转换回归法适宜性探讨
    6.6 本章小结
7 草地鲜草产草量遥感预测
    7.1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7.2 研究方法
    7.3 气象数据预测及验证
    7.4 生长季NPP的预测及验证
    7.5 鲜草产草量预测及结果分析
    7.6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和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刍议3S技术在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于3s技术在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中的概述
2 对3s技术进行概述
    2.1 GPS (全球定位系统)
    2.2 GIS (地理信息系统)
    2.3 RS (遥感系统)
3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1 森林生态环境
    3.2 农业生态环境
    3.3 城市环境
    3.4 草原生态系统环境
4 草原资源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实现方法
    4.1 草原资源类型
    4.2 草原生产力
    4.3 草原植被退化
    4.4 草原沙化
    4.5 草原盐渍化
    4.6 草原建设工程
5 总结

(9)草原生态补偿标准设定、优化及保障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生态补偿的内涵
        1.2.2 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关键要素
        1.2.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1.2.4 草原生态补偿研究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草原
        2.1.2 草原生态补偿
        2.1.3 草原生态补偿标准
    2.2 理论基础
        2.2.1 自然资源价值论
        2.2.2 公共物品、外部性理论
        2.2.3 成本-收益理论
        2.2.4 博弈论
        2.2.5 激励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1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现状
        3.1.1 退牧还草工程
        3.1.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3.2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效益分析
        3.2.1 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分析
        3.2.2 草原生产力情况分析
    3.3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对牧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3.3.1 理论分析
        3.3.2 数据来源及分析
        3.3.3 研究方法
        3.3.4 实证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3.3.5 结果与讨论
    3.4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草原生态补偿标准设定方法研究
    4.1 草原生态补偿标准设定机理
        4.1.1 DPSIR模型描述
        4.1.2 一般意义上的草原生态保护DPSIR模型
        4.1.3 介入补偿机制后草原生态保护DPSIR模型
    4.2 基于不同视角下草原生态补偿标准设定研究
        4.2.1 补偿主体视角下补偿标准的设定
        4.2.2 受偿主体视角下补偿标准的设定
        4.2.3 综合各主体视角下补偿标准的设定
    4.3 草原生态补偿标准设定方法
        4.3.1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法
        4.3.2 机会成本法
        4.3.3 最小数据法
        4.3.4 条件价值评估法
        4.3.5 不同补偿标准设定方法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草原生态补偿标准设定方法的应用
    5.1 内蒙古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测算
        5.1.1 理论分析及方法选择
        5.1.2 模型建立
        5.1.3 数据来源
        5.1.4 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测算
        5.1.5 结果与讨论
    5.2 内蒙古禁牧补助标准的测算
        5.2.1 理论分析及方法选择
        5.2.2 模型建立
        5.2.3 数据来源
        5.2.4 禁牧补助标准测算
        5.2.5 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6 构建差异性、动态性、阶段性草原生态补偿标准优化模式
    6.1 差异性草原生态补偿标准
        6.1.1 理论分析
        6.1.2 差异性补偿标准的设定与应用
        6.1.3 差异性补偿标准的实现途径
    6.2 动态性草原生态补偿标准
        6.2.1 理论分析及方法选择
        6.2.2 建立实物期权二叉树模型
        6.2.3 动态性补偿标准的应用
        6.2.4 动态性补偿标准的实现途径
    6.3 阶段性草原生态补偿标准
        6.3.1 理论分析
        6.3.2 阶段性补偿标准的设定及应用
        6.3.3 阶段性补偿标准的实现途径
    6.4 本章小结
7 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
    7.1 草原生态补偿主体的选择
        7.1.1 政府主导型补偿主体
        7.1.2 企业与社会公民介入型补偿主体
        7.1.3 牧民自愿型补偿主体
    7.2 不同类型草原生态补偿方式选择研究
        7.2.1 理论分析及方法选择
        7.2.2 数据来源及分析
        7.2.3 模型建立及指标选择
        7.2.4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7.2.5 结果与讨论
    7.3 健全草原生态补偿监督与管理机制
        7.3.1 有效的监督机制
        7.3.2 科学的管理机制
        7.3.3 全面的绩效考核机制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基于防风固沙功能的呼伦贝尔草原利用红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与水文
    2.4 植被与土壤
    2.5 社会发展概况
        2.5.1 民族人口与经济状况
        2.5.2 产业结构状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风洞试验建立基于风速、植被盖度和坡度的风蚀量模型
        3.1.1 风洞介绍
        3.1.2 风洞实验样品采集
        3.1.3 风洞实验设计
        3.1.4 风洞实验处理和数据收集
    3.2 研究区遥感数据提取
        3.2.1 研究方法
        3.2.2 技术路线
        3.2.3 数据来源
    3.3 生物量估算模型
第四章 草原风蚀机理风洞实验研究及模型构建
    4.1 不同下垫面风速廓线特征
        4.1.1 植被盖度对不同下垫面风速廓线的影响
        4.1.2 坡度对不同下垫面风速廓线的影响
        4.1.3 不同下垫面对风速廓线的影响
    4.2 不同下垫面粗糙度特征
        4.2.1 草甸草原粗糙度特征
        4.2.2 典型草原粗糙度特征
        4.2.3 固定沙地粗糙度特征
        4.2.4 半固定沙地粗糙度特征
    4.3 不同下垫面输沙率特征
        4.3.1 草甸草原输沙率特征
        4.3.2 典型草原输沙率特征
        4.3.3 固定沙地输沙率特征
        4.3.4 半固定沙地输沙率特征
        4.3.5 同一风速条件下不同下垫面风蚀量的垂直分布
        4.3.6 同一风速条件下不同下垫面风蚀量的累积分布
        4.3.7 不同风速条件下同一下垫面风蚀量的累积分布
    4.4 不同风蚀模型及关键因子分析
        4.4.1 草甸草原风蚀关键因子分析
        4.4.2 典型草原风蚀关键因子分析
        4.4.3 固定沙地风蚀关键因子分析
        4.4.4 半固定沙地风蚀关键因子分析
第五章 基于遥感数据的风蚀模型参数确定
    5.1 风速数据(X1)的关联
        5.1.1 风速日均数据分析
        5.1.2 风速月均数据分析
    5.2 植被盖度(X2)的确定
        5.2.1 植被盖度与NDVI转换
        5.2.2 NDVI与产草量转换
    5.3 坡度因子(X3)的确定
第六章 基于防风固沙功能的利用红线研究
    6.1 草地生态承载力计算
        6.1.1 近30年气候生态承载力计算
        6.1.2 近30年现实生态承载力计算
        6.1.3 综合生态承载能力分析
    6.2 防风固沙功能基线提取
    6.3 草原资源生产力
        6.3.1 草地资源类型空间变化
        6.3.2 草地资源时间变化
    6.4 经济利用红线划分
第七章 讨论
    7.1 风洞实验中不同因子对风蚀量的影响
    7.2 风蚀模型构建和利用红线研究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3S技术在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研究中的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D]. 刘云鹤.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草原资源资产离任审计[J]. 郭三杰,巴特,张娇,付开宇.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03)
  • [3]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D]. 乌云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4]家庭牧场草地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研制与验证[D]. 乔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5]三生协同导向下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李伊彤.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
  • [6]内蒙古草甸草原区遥感生态评价与监测研究[D]. 王保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7]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分析及产草量遥感估算和预测[D]. 刘海新.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3)
  • [8]刍议3S技术在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中的应用[J]. 叶子. 农业与技术, 2019(06)
  • [9]草原生态补偿标准设定、优化及保障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刘宇晨.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10]基于防风固沙功能的呼伦贝尔草原利用红线研究[D]. 叶生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标签:;  ;  ;  ;  ;  

3S技术在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研究中的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湘黄旗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