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0工程数据库集成应用业务软件开发

9210工程数据库集成应用业务软件开发

一、9210工程数据库综合应用业务软件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沈文海[1](2022)在《气象软件发展的见证、记录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软件是与计算机相伴相生的,气象部门也是如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气象部门用于分析处理数据的工具,大致局限在算盘、手摇计算器范围,鲜有电子计算机,遑论计算机软件。上世纪七十年代,气象部门陆续引进了若干台国产晶体管计算机(如DJS-108、131等),但由于这些计算机配置简单,既无操作系统,更无标准的输出存储设备(如磁带、磁盘等),甚至连键盘和终端显示器都没有,计算机操作员通过控制面板上的几排不停闪烁着亮光的开关来操纵计算机的各种运行,

袁浩[2](2020)在《基于web技术的泵站管理信息系统》文中研究说明在人们的生活逐步迈向智能化的过程中,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高效的泵站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社会“治水”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因为当前较多的信肩息管理平台所具备的功能均较为单一,本文就根据泵站工程管理方面的所需将“泵站信息管理系统”这一概念提出,此系统能够使信息管理更加规范化,能达到减员增效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使用此系统,不同的泵站之间能够完成数据共享,是相关管理者的操作平台带来便捷。本篇文章经由对泵站信息管理平台的网站进行设计及分析,最终使全部信息都能够得到动态管理,其运行后台具备简洁性、高效性与安全性。用户通过此系统可以利用网络对全部业务进行处理及查询,进而将操作的繁琐度减小,同时还能够是当前资源被充分合理的利用。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分析了信息管理系统在泵站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根据苏北地区泵站管理现状提出了泵站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实现的目标。简要回顾了 web技术的发展,泵站信息管理平台所处背景、研究意义、当前的发展状况、未来的发展方向。2.介绍研究使用的语言、结构及技术。主要包括编程开发语言C#、UML建模语言,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系统,WEB开发用到的ASP.NET技术、AJAX技术、ADO.NET技术,B/S结构等,为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提供依据。基于B/S结构,进一步详细的设计了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层及业务层,对于系统结构进行了更加有效且合理的设计。3.对于“泵站信息管理平台”展开了具体的需求剖析,按照业务流程种类的不同面临的需求,对不同功能所需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简单分析了系统的安全及非功能方面的需求。4.完成泵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开发,测试及试运行等工作。以“泵站信息管理系统”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对于用户管理、智能分析、信息监控、站点基础信息管理及新闻通知管理等各模块的模型构建及具体设计。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郭宇明[4](2019)在《循环冷却水系统建模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降耗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水作为一种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同样面临着短缺和被污染的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提高能源与水的利用效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废热,这些废热会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以及使用寿命,进而影响正常的生产和产品的质量,而循环冷却水系统对维持主生产过程的安全以及延长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所设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一般都能够满足主生产过程的冷却需求,但仍然存在优化的空间,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因此,在保证主生产过程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能源和水的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采用数学规划的方法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高效设计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为了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以实现节能节水的目的,本文根据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在深入分析系统特点的基础上,首先对系统的核心设备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单个核心设备以及整个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最后开发了一套软件,用于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归纳如下:1.循环冷却水系统结构复杂,涉及部件众多,其中的核心设备包括水泵、板式换热器以及机械通风冷却塔。由于在系统中不仅要进行热量的传递还要实现水的循环流动,所以对于换热器和冷却塔,分别建立了它们的热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对于水泵,则建立了描述其流量与扬程之间关系的数据驱动模型。这些模型为单个核心设备的优化设计以及整个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2.针对系统设计以及对已有系统进行改造的需求,研究了系统中各个核心设备单独优化设计的方法。在对水泵进行选型优化时,通过将定频水泵和变频水泵进行组合,同时考虑不同工况下水泵的运行情况,从而使水泵组在不同工况下都能高效运行,降低了水泵的综合成本。在对冷却塔设计优化时,考虑了冷却塔的运行工况变化,这些工况变化既包括冷却塔热负荷的变化,也包括外界气象条件的变化,从而在降低系统设计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3.针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给出了更具一般意义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超结构,其中包括由定频泵和变频泵组成的水泵组、由多个冷却塔组成的冷却塔组以及由换热器以不同连接方式构成的换热器网络,基于上述超结构,建立了用于对整个系统进行设计的优化模型,并且在系统设计优化时考虑其以后的运行情况。4.循环冷却水系统整体设计优化模型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非凸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针对该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提出将该模型首先按照所对应的实际设备划分为多个子系统设计优化模型,然后按照协同优化的思想构造系统级优化器以及子系统级优化器,子优化器之间的协调由系统级优化器来完成,从而在降低求解难度的同时找到更优的解。5.在循环冷却水系统机理模型、设计优化模型以及优化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库技术、接口技术及Matlab语言编程等关键技术,开发了一套循环冷却水系统优化设计软件,该软件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高效设计,对缩短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周期,找到更优的系统结构和设备参数,从而实现节能节水具有重要意义。

吴凯[5](2018)在《建设项目中视频监控软件开发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安防技术正向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等方向不断演进。作为安防产业的发展前锋,视频监控软件也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数据隐私保护等技术方向持续创新前行。但从整个市场来看,仍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国内的硬件水平不断更新换代,已具备世界一流水平。但视频监控软件,却因为投入成本高、产出少等原因,各企业用在这块的资源投入较少。导致视频监控软件开发,一直存在较大的交付风险。本研究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的阅读和资料的整理,对视频监控软件开发在招投标时期、实施阶段以及运维阶段等不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梳理;,通过文献调查法获取了视频监控软件开发风险的初始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法,分别根据专家对各指标提出的修改意见,以及对各指标打分的离散度和集中度指标,对初始指标进行了两轮调整;对调整后的风险评价指标逐一进行了内涵界定,以及赋值规则的设定。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将本研究中所构建的风险评价模型应用于H公司在某一视频监控软件开发中,根据评价指标赋值原则,结合专家的打分,确定项目风险级别。检验了本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马淑俊[6](2010)在《拉萨市决策气象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气象科技的进一步提高,气象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气象部门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重要科技服务行业之一。中国气象局在气象事业发展计划的指导方针中就曾明确提出,气象事业末来发展的一个宗旨就是气象服务,而决策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的核心内容。决策气象服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气象服务。在我国,决策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为各级党委、政府防灾减灾科学决策所提供的气象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气象信息服务。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近期的气象情报、末来的气候预测、农业方面的气象服务、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还有城市气象生活指数的建议等。拉萨地区地理环境特殊,具有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高原的气候变化不仅对亚洲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西藏的气象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本项目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综合考虑了西藏的地域性特点及气候的特殊性。根据中国气象总局《关于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为建设的指导思想,将拉萨市气象基本业务进行了总体的规划设计。拉萨市气象局以现有气象业务为依托,建立了包含近期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农业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预报、城市环境气象服务等内容的决策气象服务系统。本系统的实施将我局各项气象业务有机的联为一体,实现气象数据和气象服务产品的有机结合,为地方政府及各个部门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决策气象服务平台。也使地方政府能较直观的看到各类气象服务产品,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气象服务能力。

王增武[7](2008)在《基于GIS技术的气象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象数据具有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及时间特征,是一种典型的空间数据,本课题在系统调研、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气象数据处理及共享系统的设计目标、建设任务,提出了采用GIS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的总体设计和解决方案,并实现了该系统。本系统是基于GIS技术的一个气象数据处理及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它将GIS空间数据采集、处理、管理及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元数据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用于多数据源、多数据集的气象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及数据处理、信息共享系统,并使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实现气象要素的插值分析、生成专题地图。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GIS技术实现气象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系统需求作为简要概述,根据系统设计需求,进行了总体设计,并对系统实现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最后实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主要工作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分析了气象数据处理、存储及气象数据可视化的一般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气象行业的应用前景。2)、详细讨论了气象数据源、气象数据采集、气象数据处理、气象数据共享发布的总体需求、系统建设内容,以及系统的体系架构、技术思线,系统功能及系统运行、开发环境。3)、使用GIS空间数据管理及分析技术实现实时气象资料可视化、气象要素空间分析,并生成专题地图进行信息共享;使用元数据技术实现了对多数据源、多数据集的气象数据管理,4)、实现了包括气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可视化等功能的气象数据共享系统。本文所介绍的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方法,是根据气象行业的数据处理业务流程及应用现状提出进行建设的,对气象数据信息量大、种类繁多、空间数据分析越来越重要的前景下,有效利用气象数据、共享数据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赵芳[8](2007)在《气象代码的应用现状及向表格驱动代码过渡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对气象代码的组成、字符代码的特点及局限性、表格驱动代码的特点及优势进行了介绍,对我国气象代码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世界气象组织由字符代码向表格驱动代码过渡计划的主要内容。向表格驱动代码过渡对我国各级气象部门现有观测系统、通信传输、数据处理及存储、数据使用等多个业务环节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并对我国表格驱动代码过渡应开展的工作提出了初步设想。

江西省气象局重点工程办公室[9](2002)在《江西省气象局9210工程建设总结》文中认为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9210工程建设概况及其取得的成绩和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制度,并阐述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文海龙[10](2002)在《SYBASE数据库系统及二次开发》文中提出介绍了SYBASE数据库系统和Sybase数据库在9210工程中的应用,并阐述了9210数据库系统的二次开发方法,以充分发挥9210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二、9210工程数据库综合应用业务软件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210工程数据库综合应用业务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气象软件发展的见证、记录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着力培育优秀的意图贯彻者和项目管理员
二、引入敏捷业务概念,采用敏捷开发模式
三、培育良好的软件生态环境

(2)基于web技术的泵站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大中型泵站工程管理现状
        1.2.2 国外大中型泵站工程管理现状
    1.3 发展趋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主要技术简介
    2.1 开发语言
    2.2 SQL Server 2008
    2.3 WEB程序开发技术
        2.3.1 ASPNET技术
        2.3.2 AJAX技术
        2.3.3 ADONET技术
    2.4 B/S结构简介
    2.5 开发及运行环境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泵站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3.1 基本情况
    3.2 业务需求分析
        3.2.1 业务描述
        3.2.2 角色分析
        3.2.3 业务流程
    3.3 功能需求分析
        3.3.1 新闻或通知的管理
        3.3.2 泵站站点信息管理
        3.3.3 信息监控
        3.3.4 智能分析
        3.3.5 用户管理
    3.4 非功能需求分析
        3.4.1 系统性需求分析
        3.4.2 系统安全需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泵站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设计目标
        4.2.2 系统结构
        4.2.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3 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4.3.1 新闻通知管理模块的设计
        4.3.2 站点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
        4.3.3 信息监控模块的设计
        4.3.4 智能分析模块的设计
        4.3.5 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4.1 实体关系设计
        4.4.2 数据库表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泵站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5.1 登陆系统
    5.2 系统主页面
    5.3 基本信息模块
    5.4 实时监测模块
    5.5 泵站实时控制模块
    5.6 泵站最新运行信息模块
    5.7 数据查询模块
    5.8 水情数据分析模块
    5.9 数据报表模块
    5.10 退出系统模块
    5.11 本章小结
第6章 泵站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测试
    6.1 测试目的
    6.2 测试用例设计
    6.3 测试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4)循环冷却水系统建模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循环冷却水系统概述
        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组成
        1.2.2 水的冷却原理
    1.3 循环冷却水系统建模与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3.1 循环冷却水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1.3.2 循环冷却水系统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关键设备建模研究
    2.1 引言
    2.2 水泵模型的建立
        2.2.1 水泵的工作原理
        2.2.2 水泵模型
        2.2.3 管网特性曲线和水泵工作点
        2.2.4 变频水泵以及水泵的并联
    2.3 板式换热器模型的建立
        2.3.1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2.3.2 板式换热器的热力学模型
        2.3.3 板式换热器的动力学模型
    2.4 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模型的建立
        2.4.1 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4.2 冷却塔的热力学模型
        2.4.3 冷却塔的动力学模型
    2.5 其它相关模型的建立
        2.5.1 各支路冷却水混合后的温度计算模型
        2.5.2 水损失计算模型
    2.6 模型验证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关键设备优化设计研究
    3.1 引言
    3.2 水泵选型优化
        3.2.1 决策变量的选取
        3.2.2 目标函数
        3.2.3 约束条件
        3.2.4 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
        3.2.5 设计实例
    3.3 板式换热器优化设计
        3.3.1 决策变量的选取
        3.3.2 目标函数
        3.3.3 约束条件
        3.3.4 设计实例
    3.4 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优化设计
        3.4.1 决策变量的选取
        3.4.2 目标函数
        3.4.3 约束条件
        3.4.4 设计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整体设计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循环冷却水系统整体设计优化模型的建立
        4.2.1 问题描述
        4.2.2 基于超结构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优化模型
    4.3 基于协同优化算法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优化模型
        4.3.1 协同优化算法的原理
        4.3.2 基于协同优化方法的优化问题描述
    4.4 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优化模型求解
        4.4.1 设计变量初始化
        4.4.2 松弛变量的确定
        4.4.3 基于协同优化方法的系统优化模型求解
    4.5 设计实例及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优化软件开发
    5.1 引言
    5.2 软件整体架构
    5.3 软件开发关键技术
        5.3.1 开发环境
        5.3.2 Delphi与Matlab混合编程
        5.3.3 Delphi与MySQL通信连接
        5.3.4 Delphi调用EPANET包含的动态链接库
        5.3.5 数据库设计
    5.4 软件主界面及功能开发
    5.5 优化设计示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

(5)建设项目中视频监控软件开发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与风险概念相关的文献综述
        2.1.1 风险
        2.1.2 项目风险
        2.1.3 软件开发风险
    2.2 与风险指标相关的文献综述
        2.2.1 项目风险相关指标
        2.2.2 软件开发风险相关指标
    2.3 与风险评价体系相关的文献综述
    2.4 借鉴与启示
第3章 视频监控软件开发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视频监控软件开发现状
        3.1.1 项目招投标阶段
        3.1.2 项目实施阶段
        3.1.3 项目运维阶段
    3.2 视频监控软件开发风险分析
        3.2.1 项目投标阶段风险分析
        3.2.2 项目实施阶段风险分析
        3.2.3 项目收尾阶段风险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视频监控软件开发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 视频监控软件开发风险评价指标设定原则的确定
    4.2 视频监控软件开发风险评价指标的设定
        4.2.1 基于文献调查法的评价指标的获取
        4.2.2 评价指标第一轮筛选
        4.2.3 评价指标第二轮筛选及结果处理
        4.2.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3 视频监控软件开发风险评价指标内涵解析及赋分准则
        4.3.1 需求风险
        4.3.2 技术风险
        4.3.3 进度风险
        4.3.4 成本风险
    4.4 小结
第5章 视频监控软件开发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5.1 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
        5.1.1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5.1.2 AHP法的方法和步骤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认
        5.2.1 权重计算过程
        5.2.2 权重统计整理汇总
        5.2.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5.3 小结
第6章 案例分析
    6.1 案例背景
    6.2 背景分析
    6.3 指标评价赋值
        6.3.1 客观指标赋值
        6.3.2 主观指标赋值
    6.4 方案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视频监控软件开发风险选型评价指标权重咨询表
附录Ⅱ 视频监控软件开发风险选型评价指标权重咨询表
附录Ⅲ 视频监控软件开发方案评分咨询表
作者简历

(6)拉萨市决策气象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气象决策服务发展及相关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论文的组织安排
第二章 决策气象服务系统相关技术分析
    2.1 采用三层C/S 架构开发的优点
    2.2 VISUAL BASIC开发工具
    2.3 相关数据库介绍
        2.3.1 数据库访问技术
    2.4 VB 访问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2.5 VB 访问数据库的注意事项
    2.6 SQL 语言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决策气象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现状分析
    3.2 系统数据分析
    3.3 气象信息业务流程分析
    3.4 系统构建原则
        3.4.1 用德菲尔法评估拉萨地区气象服务效用
        3.4.2 构建拉萨市决策气象服务的原则
    3.5 系统特点
        3.5.1 协同化、一体化的气象业务流程
        3.5.2 开放的环境促成业务的沟通性
        3.5.3 流程化管理变成现实
    3.6 系统设计指导思想及主要任务
        3.6.1 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
        3.6.2 系统设计的任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模块设计及数据库设计
    4.1 系统基本模块分析
        4.1.1 天气预报业务模块
        4.1.2 气象灾害预警模块
        4.1.3 短期气候预测模块
        4.1.4 农业气象预测模块
        4.1.5 城市环境气象指数预报模块
    4.2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4.2.1 数据库需求
        4.2.2 系统数据库核心表的结构
        4.2.3 数据源的监测和更新
        4.2.4 数据库连接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
    5.1 天气预报子系统
        5.1.1 地面信息图
        5.1.2 高空信息图
        5.1.3 数值预报
        5.1.4 预报产品制作
    5.2 短期气候预测
    5.3 气象预报信息传送
    5.4 灾害天气预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GIS技术的气象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气象数据处理方法及现状
        1.2.1 气象数据采集
        1.2.2 气象数据处理
        1.2.3 气象数据共享
        1.2.4 气象数据的可视化
    1.3 气象数据的特点
    1.4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1.4.1 地理信息系统
        1.4.2 GIS 在气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论文的组织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分析
    2.1 系统总体目标
        2.1.1 气象数据采集存储需求
        2.1.2 气象数据共享需求
        2.1.3 性能需求
    2.2 系统数据源分析
    2.3 系统数据共享分析
    2.4 技术路线
        2.4.1 ArcGIS 及ArcGIS Engine
        2.4.2 元数据技术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架构
        3.1.1 总体结构
        3.1.2 气象数据采集架构
        3.1.3 气象数据存储及后台处理架构
        3.1.4 气象数据共享架构
    3.2 系统功能设计
        3.2.1 气象数据采集
        3.2.2 气象数据存储及后台处理
        3.2.3 气象数据共享
        3.2.3.1 数据检索
        3.2.3.2 地图导航
        3.2.3.3 分类导航
        3.2.3.4 实时产品
        3.2.3.5 共享管理
    3.3 数据库设计
        3.3.1 元数据结构设计
        3.3.1.1 基于元数据的数据接口
        3.3.1.2 元数据设计
        3.3.2 气象数据存储结构设计
    3.4 系统运行环境
        3.4.1 设备要求
        3.4.2 系统运行支撑软件
        3.4.3 系统开发环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实现
    4.1 气象数据采集实现
    4.2 气象数据存储实现
        4.2.1 数据源及数据集定义
        4.2.1.1 数据源定义
        4.2.1.2 数据集定义
        4.2.2 存储及查询数据的实现
    4.3 气象数据后台处理的实现
        4.3.1 实现流程
        4.3.2 等值线分析的实现
    4.4 气象信息共享发布实现
        4.4.1 选择对象缓冲区导航检索数据
        4.4.2 实时气象数据及预报信息可视化
        4.4.3 气象数据检索
        4.4.4 地图导航检索
        4.4.5 气象站选择
        4.4.6 空间分析结果检索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本论文研究总结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9210工程数据库综合应用业务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气象软件发展的见证、记录与思考[J]. 沈文海. 中国信息化, 2022(02)
  • [2]基于web技术的泵站管理信息系统[D]. 袁浩. 扬州大学, 2020(04)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循环冷却水系统建模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 郭宇明. 东北大学, 2019(01)
  • [5]建设项目中视频监控软件开发风险评价研究[D]. 吴凯. 浙江大学, 2018(01)
  • [6]拉萨市决策气象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 马淑俊.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7]基于GIS技术的气象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增武. 电子科技大学, 2008(11)
  • [8]气象代码的应用现状及向表格驱动代码过渡的影响分析[J]. 赵芳. 应用气象学报, 2007(05)
  • [9]江西省气象局9210工程建设总结[J]. 江西省气象局重点工程办公室. 江西气象科技, 2002(S1)
  • [10]SYBASE数据库系统及二次开发[J]. 文海龙. 江西气象科技, 2002(S1)

标签:;  ;  ;  ;  ;  

9210工程数据库集成应用业务软件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