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阻生智齿拔除致下颌第二恒磨牙松动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致下颌第二恒磨牙松动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

一、下颌阻生智齿拔除致下颌第二恒磨牙松动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乃慈[1](2020)在《关于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程度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正畸治疗开始前是否必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错颌畸形治疗完成后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位置的变化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磨牙阻生程度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正畸治疗开始前评估智齿拔除与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曲面断层片初步分析已完成的41例(41/238)正畸患者81颗下颌阻生智齿阻生程度变化情况。每一颗智齿所在象限(一个单侧下颌牙列)设定为一个独立样本。所有患者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中拔牙病例的支抗大小(弱、中、强)、非拔牙病例的拥挤度(0、I、(40)(40))和颌间牵引(无、(40)(40)类、(40)(40)(40)类)类型对正畸治疗后下颌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度和萌出间隙变化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与智齿拔牙难度指数和牙槽骨位点保存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使用SPSS21.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受病例数较少限制,最终仅对74颗牙齿进行了统计学分析:1.在拔牙矫治病例中,下颌第三磨牙治疗前后倾斜角度的平均变化值为6.80。(强支抗)、0.63。(中支抗)和9.05。(弱支抗),其中弱支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三磨牙治疗前后萌出间隙的变化分别为0.29(强支抗)、0.31(中支抗)和0.27(弱支抗),中支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非拔牙矫治无拥挤病例中,下颌第三磨牙在治疗前后倾斜角度的变化平均值为无牵引组-13.00。、(40)(40)类牵引组9.63。、(40)(40)(40)类牵引组-9.8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倾斜角度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三磨牙治疗前后萌出间隙的变化为无牵引组0.12、(40)(40)类牵引组0.12、(40)(40)(40)类牵引组0.08,(40)(40)类牵引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非拔牙矫治(40)度拥挤病例中,下颌第三磨牙在治疗前后倾斜角度的变化为无牵引组8.25。、(40)(40)类牵引组0.0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萌出间隙的变化为无牵引组0.05、(40)(40)类牵引组0.20,(40)(40)类牵引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正畸治疗后阻生智齿的进一步直立和萌出间隙增大可以有效降低拔牙难度评分并增加和第二磨牙之间的牙槽骨骨量。结论:正畸患者拔牙矫治中采用中度和轻度支抗以及非拔牙矫治中应用(40)(40)类牵引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状态都有明显的改善,可以有效降低拔牙难度并有利于牙槽骨的拔牙位点保存,因此有上述治疗计划的患者可以考虑在治疗结束后择机拔除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

石明婧[2](2018)在《萌出智齿有效利用率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牙冠出龈至到达咬合接触的全过程叫做萌出,而智齿在其整个发育过程中有多种转归,其中包括不能萌出(骨埋伏和低位阻生)、部分萌出(中位和高位阻生)和完全萌出。不能萌出和部分萌出的智齿大多都会导致邻牙龋坏、智齿冠周炎等问题,因此在临床上属于应该拔除的范畴。即便存在一部分可以完全萌出的智齿,看似可以保留,但事实上这一部萌出分智齿在建牙合过程中很难与对牙合牙建立完善的咬合关系,可能出现无接触(锁牙合)、点状接触、不全接触等,使智齿本身的自洁能力下降易于龋坏;即便能够建立正常咬合关系,但因覆牙合覆盖程度的异常而常常成为咬颊、咬舌等潜在创伤因素。因此,萌出智齿中存在相当一部分不具备有效利用价值。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智齿是否应该进行预防性拔除仍存在争议,本研究以萌出智齿的有效利用率为考量标准,对于弋矶山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050岁年龄段人群进行口腔检查,检查其智齿萌出情况(不能萌出、部分萌出、完全萌出)、咬合状态(无接触、点状接触、不全接触)、牙体情况(是否存在牙体牙髓疾患)、与周围软硬组织情况,收集并分析数据,探讨萌出智齿的有效利用率,以期为智齿的预防性拔除提供依据。目的:以萌出智齿的有效利用率为考量标准,对弋矶山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050岁年龄段人群进行口腔检查,检查受检人群智齿萌出情况,探讨萌出智齿的有效利用率。方法:以萌出智齿的有效利用率为考量标准,对于弋矶山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中青年人群进行口腔检查进行口腔检查,以年龄2050岁,身体健康,无颜面畸形,无口腔颌面部手术史,检查对象智齿纳入有效利用的标准为:(1)智齿正常萌出;(2)与对牙合牙有良好的咬合关系;(3)自身无不可治疗的牙体疾病;(4)对邻牙无影响;(5)不属于创伤因子(如叫颊咬舌等)。调查内容涉及智齿萌出情况(不能萌出、部分萌出、完全萌出)、咬合状态(无接触、点状接触、不全接触)、牙体情况(是否存在牙体牙髓疾患)、与周围软硬组织情况,收集并分析数据,探讨萌出智齿的有效利用率,以期为智齿的预防性拔除提供参考。结果:1.本研究共统计的502例患者中,共萌出智齿1509颗,其中可有效利用的有91颗,萌出智齿有效利用率为6.03%;2.本研究共统计的502例患者中,其中男性263人,女性239人。男性萌出智齿705颗,有效利用的有56颗,有效利用率为7.04%,女性萌出智齿714颗,有效利用的有35颗,有效利用率为6.03%;男女的萌出智齿有效利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本研究共统计的502例患者中,其中上颌萌出智齿752颗,有效利用的有44颗,上颌萌出智齿的有效利用率为5.85%;下颌萌出智齿757颗,有效利用的有47颗,下颌萌出智齿的有效利用率为6.21&%,上下颌之间萌出智齿有效利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本次研究的91颗可有效利用的萌出智齿中,仅有26对智齿(52颗牙)具有对牙合关系并能够行使有效功能。其余39颗牙齿虽然单独评价可以有效利用,但对牙合智齿因龋坏、牙髓炎或其他原因而满足拔牙适应症,故事实上也属于无效利用状态,一旦对牙合牙拔除则成为无对牙合牙,长期以往则可能因为其伸长等原因引起自身、邻牙及周围软硬组织损伤,故也应当拔除。因此可得出结论:临床上大多数萌出智齿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应当对智齿进行预防性拔除。结论:1.萌出智齿平均有效利用率为6.44%;2.萌出智齿有效利用率在男女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3.萌出智齿有效利用率在上下颌之间无统计学差异;4.临床上萌出智齿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建议对智齿进行预防性拔除。

裴蕊琼,李霞[3](2015)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伴邻近第二磨牙病变临床治疗》文中指出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常导致邻近第二磨牙发生病变,第二磨牙病变程度的不同决定了阻生的第三磨牙拔除与否。本文旨在对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伴邻近第二磨牙病变的临床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以期为牙体牙髓科医生的临床操作提供指导。

沈宇清,马志贵,张瑛,杨驰[4](2014)在《微创牵引辅助拔除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1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是口腔外科常见手术。中、低位近中阻生的第三磨牙牙根与牙根位置常与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关系密切,由于近中邻牙的阻力,拔除时创伤较大,易造成第二磨牙损伤及神经损伤。本文报告1例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患者,采用微创正畸牵引法,直立患牙,牵引完成后顺利拔除。

卿茂峰,高志,邱丽华[5](2013)在《阻生第三磨牙的新认识》文中指出第三磨牙是发育和萌出最晚的牙齿,也是退化倾向主要体现的牙齿。临床上第三磨牙的阻生最为常见。容易引发冠周炎、龋齿、颞下颌关节疾病等病症。目前通常采用致畸治疗或外科手术拔除。而新的研究表明,可能可以通过第三磨牙阻萌从根本避免第三磨牙带来的麻烦,特别是通过激光局部热效应破坏第三磨牙牙胚区域组织来阻止其产生,已经在实验中得到证实。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以期为临床对第三磨牙拔除治疗以及未来第三磨牙阻萌治疗发展提供参考。

汪喻忠[6](2012)在《《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第28卷分类索引》文中研究表明

汪喻忠[7](2003)在《《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03年第19卷分类索引》文中研究表明

肖水生,马继瑞,贺鸿星[8](2001)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致下颌第二恒磨牙松动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文中提出

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致下颌第二恒磨牙松动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颌阻生智齿拔除致下颌第二恒磨牙松动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程度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下颌第三磨牙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萌出智齿有效利用率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和纳入标准
        1.1 纳入标准和诊断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1.2 有效利用的萌出智齿诊断标准
    2 调查工具与设备
    3 调查方法和步骤
        3.1 制定调查表格和预调查
        3.2 临床资料收集
        3.2.1 患者一般情况
        3.2.2 口腔检查
        3.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3.1 智齿萌出情况记录
        3.3.2 统计项目
        3.3.3 统计方法
        3.3.4 分析数据
    4 调查统计流程图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伴邻近第二磨牙病变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下颌第二磨牙病变早期,应尽早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2下颌第二磨牙病变晚期牙根吸收需拔除时,应尽量保留健康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4)微创牵引辅助拔除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2 结果
3 讨论
    3.1 近中阻生第三磨牙的辅助拔除
    3.2 阻生牙的阻力分析与治疗方案设计
    3.3 病例选择与注意事项

四、下颌阻生智齿拔除致下颌第二恒磨牙松动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程度变化的研究[D]. 王乃慈.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2]萌出智齿有效利用率的调查[D]. 石明婧. 皖南医学院, 2018(12)
  • [3]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伴邻近第二磨牙病变临床治疗[J]. 裴蕊琼,李霞.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5(06)
  • [4]微创牵引辅助拔除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1例报告[J]. 沈宇清,马志贵,张瑛,杨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4(02)
  • [5]阻生第三磨牙的新认识[J]. 卿茂峰,高志,邱丽华. 激光杂志, 2013(06)
  • [6]《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第28卷分类索引[J]. 汪喻忠. 口腔医学研究, 2012(12)
  • [7]《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03年第19卷分类索引[J]. 汪喻忠. 口腔医学研究, 2003(06)
  • [8]下颌阻生智齿拔除致下颌第二恒磨牙松动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J]. 肖水生,马继瑞,贺鸿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1(S1)

标签:;  ;  ;  ;  ;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致下颌第二恒磨牙松动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