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角膜地形图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纪锐锋[1](2021)在《SMILE与Femto-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emto-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functional optical zone,FOZ)的大小及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历对照研究。选取符合入选标准于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38人,其中SMILE组69例(69眼),Femto-LASIK组69例(69眼)由SMILE组1:1匹配得到,均纳入右眼进行分析。两组病例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均进行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球镜、柱镜和等效球镜)检查及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切向曲率图和全角膜高阶像差。将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切向曲率差异图导入Image J软件,测量得到功能区光学区的直径和偏心量。两种手术组间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功能性光学区和相关因素的密切程度。结果:SMILE组术前等效球镜为(-6.88±0.79)D,Femto-LASIK组为(-7.03±0.80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7)。SMILE组预设光学区直径为(6.48±0.15)mm,Femto-LASIK组为(6.45±0.18)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4)。SMILE组和Femto-LASIK组术后3个月的等效球镜分别为(-0.04±0.22)D和(-0.01±0.3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8)。SMILE组平均功能性光学区直径为(4.80±0.41)mm,Femto-LASIK组为(4.41±0.33)mm。SMILE组预设光学区与功能性光学区差值为(1.69±0.42)mm,明显低于Femto-LASIK组的(2.04±0.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全角膜总高阶像差(higher-order aberrations,HOAs)、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SA)、彗差和三叶草RMS值均较术前增加。Femto-LASIK组HOAs及SA的RMS值增加量分别为(0.71±0.39)μm及(0.32±0.16)μm,明显较SMILE组HOAs增加量(0.54±0.27)μm及SA增加量(0.16±0.14)μm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及P<0.001)。SMILE组功能性光学区的大小与术前预设光学区呈显着正相关(P<0.001),与HOAs、SA、彗差RMS值增加量呈显着负相关(P<0.001),Femto-LASIK组功能性光学区的大小与预设光学区呈显着正相关(P=0.001),与HOAs、SA、彗差RMS值增加量呈负相关(P=0.016、P<0.001、P=0.03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术后3月,SMILE组与Femto-LASIK组功能性光学区均较预设光学区缩小,Femto-LASIK组功能性光学区的缩小量显着大于SMILE组,Femto-LASIK组总高阶像差及球差增加量较SMILE组显着。选择SMILE与Femto-LASIK矫正高度近视时,为了获得更大的功能性光学区和更好夜间视觉质量,可以优先考虑SMILE。

孙聪聪[2](2021)在《SMILE手术后的前节参数分析及对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计算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IOL-Master和Pentacam对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a 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的术后角膜屈光力(corneal refractiv e power,K)、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 h,ACD)的变化及前房深度变化与角膜切削深度的关系;采用Pentacam和IOL Master两种仪器测量数据分别代入Holladayl公式和Haigis公式求得有效人工晶体位置(effective lens position,ELP)并进行比较,为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提供准确的前节参数,提高IOL计算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研究,选取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病中心就诊并接受SMILE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35例(69眼)。记录SMILE手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屈光度、眼压、裂隙灯显微镜、Pentacam测量的数据(角膜屈光力、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和IOL-Master测量的数据(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角膜切削深度等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仪器测量的SMILE术前、术后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SMILE术前、术后IOLMaster与Pentacam用于Holla dayl公式和Haigis公式计算的ELP,显着性设置P<0.05;并应用Pearso n相关系数分析探讨SMILE手术前后IOLMaster和Pentacam两种仪器测量的前房深度的变化与切削深度的关系。结果:1.病人基本信息(年龄、角膜切削深度、视力、眼压及屈光度)本研究共收集35例(69眼右眼34,左眼35),其中男19例(37眼),女16例(32眼),年龄18至36岁,平均年龄(21.43±4.72)岁,术中切削角膜深度为67~138μm,平均为(101.49±20.44)μm。术前UCVALogMAR 为 0.88±0.25、术前眼压 16±2.11mmHg、术前球镜-4.20±1.13D、术前柱镜-0.40±0.30D;术后 1 月 UCVALogMAR 为-0.04±0.04、术后1月眼压10.54±2.43mmHg、术后1月球镜-0.13±0.52D、术后1 月柱镜 0.02±0.39D;术后 3 月 UCVALogMAR 为-0.06±0.03、术后 3月眼压10.33±1.65mmHg、术后3月球镜0.10±0.42D、术后3月柱镜-0.10±0.39D。2.SMILE手术前后眼轴长度(AL)的比较IOLMaster测量的SMILE手术前后眼轴长度(AL)及AL*(AL*=AL-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35例(69只眼)近视患者术前AL为25.63±0.58mm、术后1月AL为25.55±0.59mm、术后3月AL为25.54±0.59mm,术前与术后1月A L差值为0.08±0.21mm,术前AL大于术后1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月AL差值为0.09±0.16mm,术前AL大于术后3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AL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L*25.08±0.58mm、术后1月AL*为25.09±0.60mm、术后 3 月 AL*为 25.08±0.60mm,术前与术后 1 月 AL差值为-0.01±0.21mm,术前与术后1月A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月AL差值为-0.01±0.15mm,术前与术后3月A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AL*与术后3月A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SMILE手术前后包括角膜厚度的前房深度(ICACD)的比较3.1 IOLMaster测量的SMILE手术前后前房深度(ICACD)及(ECACD)(ECACD=ICACD-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35例(69只眼)近视患者术前ICACD为3.80±0.24mm、术后1月ICACD 为 3.66±0.24mm、术后 3 月 ICACD 为 3 67±0 23mm,术前与术后1月ICACD差值为0.13±0.07mm,术前ICACD大于术后1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月ICACD差值为0.12±0.09 mm,术前ICACD大于术后3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ICACD与术后3月ICACD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 ECACD 为 3 25+0 24mm、术后 1 月 ECACD 为 3.20±0.25mm、术后3月ECACD为3.20±0.23mm,术前与术后1月ECACD差值为0.06±0.05mm,术前ECACD大于术后1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月ECACD差值为0.06±0.04mm,术前ECACD大于术后3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ECACD与术后3月EC ACD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 Pentacam测量的SMILE手术前后前房深度(ICACD)及(ECACD)的比较35例(69只眼)近视患者术前ICACD为3.75±0.24mm,术后1月ICACD 为 3.59±0.26mm、术后 3 月 ICACD 为 3 60+0 24mm,术前与术后1月ICACD差值为0.16±0.13mm,术前ICACD大于术后1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月ICACD差值为0.15±0.07 mm,术前ICACD大于术后3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ICACD与术后3月ICACD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 ECACD 为 3.20±0.25mm、术后 1 月 ECACD 为 3.13±0.26mm、术后3月ECACD为3.13±0.24mm,术前与术后1月ECACD差值为0.08±0.13mm,术前ECACD大于术后1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月ECACD差值为0.07±0.06mm,术前ECACD大于术后3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ECACD与术后3月EC ACD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 IOLMaster测量的SMILE手术前后前房深度(ICACD)与Pentacam测量的SMILE手术前后前房深度(ICACD)的比较术前 IOLMaster(ICACD)与术前 Pentacam(ICACD)差值为 0.04±0.07 mm,术前 IOLMaster(ICACD)大于术前 Pentacam(ICACD)平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IOLMaster(ICACD)与术后1月Pentacam(ICACD)差值为 0.07±0.13mm,术后 1 月 IOLMaster(ICACD)大于术后1月Pentacam(ICAC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月 IOLMaster(ICACD)与术后 3 月 Pentacam(ICACD)差值为 0.07±0.08mm,术后 3 月 IOL Master(ICACD)大于术后 3 月 Pentacam(ICAC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前房深度的变化与角膜切削厚度的关系35例(69只眼)近视患者Pentacam术前与术后1月(ICACD)差值&角膜切削深度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r=0.15,P>0.05;Pentacam术前与术后3月(ICACD)差值&角膜切削深度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r=0.21,P>0.05;Master术前与术后1月(ICACD)差值&角膜切削深度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r=0.20,P>0.05;Master术前与术后3月(ICACD)差值&角膜切削深度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r=0.14,P>0.05。4.SMILE手术前后角膜计测量的角膜屈光力的比较4.1 IOLMaster测量的SMILE手术前后平均角膜屈光力(Km)的比较35例(69只眼)近视患者术前Km为43.08±1.14D、术后1月Km为38.96±1.25D、术后3月Km为38.98±1.22D,术前与术后1月Km差值的为4.12±1.11D,术前Km大于术后1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月Km差值的为4.11±0.99D,术前Km大于术后3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Km与术后3月Km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 Pentacam测量的SMILE手术前后模拟角膜屈光力SimK的比较35例(69只眼)近视患者术前SimK为42.82±1.16D、术后1月Si mK为38.86±1.27D、术后3月SimK为38.90±1.18D,术前与术后1月SimK差值的为3.96±1.07D,术前SimK大于术后1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月SimK差值的为3.92±0.94D,术前Si mK大于术后3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SimK与术后3月SimK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3 IOLMaster测量的SMILE手术前后平均角膜屈光力(Km)与Pentacam测量的SMILE手术前后模拟角膜屈光力(SimK)的变化术前Km与SimK差值为0.26±0.20D,术前Km大于Sim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Km与SimK差值为0.20±0.1OD,术后1月Km大于术后1月Sim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Km与SimK差值为0.17±0.08D,术后3月Km大于术后3月Si m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4 Pentacam测量的SMILE手术前后全角膜屈光力(TCRP)与模拟角膜屈光力(SimK)的比较35例(69只眼)近视患者术前TCRP为42.22±1.17D,术前SimK为 42.83±1.16D,术前 TCRP 与 SimK 差值为-0.61±0.17D,TCRP 小于 S im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TCRP为37.27±1.36D,术后 1 月 SimK 为 38.86±1.27D;术后 3 月 TCRP 为 37.42±1.25D,术后3 月 SimK 为 38.90±1.18D。术后 1 月 TCRP 与 SimK 差值为-1.60±0.37 D,术后1月TCRP小于术后1月Sim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TCRP与SimK差值为-1.48±0.25D,术后3月TCRP小于术后3月Sim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SMILE手术前后Holladayl公式计算的ELP 比较5.1 IOLMaster应用Holladayl公式计算的SMILE手术前后ELP 比较35例(69只眼)近视患者术前ELP为6.16±0.19mm、术后1月E LP为5.54±0.12mm、术后3月ELP为5.54±0.01mm,术前与术后1月HolladayI(ELP)差值为 0.63±0.18mm,术前与术后 3 月 HolladayI(ELP)差值为0.63±0.16mm,术前ELP大于术后1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ELP大于术后3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HolladayI(ELP)与术后3月HolladayI(EL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2 Pentacam应用Holladayl公式计算的SMILE手术前后ELP 比较35例(69只眼)近视患者术前ELP为6.12±0.19mm、术后1月EL P 为 5.52±0.12mm、术后 3 月 ELP 为 5.52±0.11mm,术前与 Pentacam 术后 1 月 HolladayI(ELP)差值为 0.60±0.17mm,术前与 Pentacam 术后 3 月HolladayI(ELP)差值为0.59±0.17mm,术前ELP大于术后1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ELP大于术后3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月 HolladayI(ELP)与术后 3 月 HolladayI(EL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3 IOLMaster与Pentacam应用Holladayl公式计算的SMILE手术前后E LP 比较术前 IOL Master HolladayI(ELP)与 PentacamHolladayI(ELP)差值为 0.04±0.04mm,IOLMasterHolladayI(ELP)大于 Pentacam HolladayI(EL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OL Master术后1月HolladayI(ELP)与 Pentacam 术后 1 月 HolladayI(ELP)差值为 0.01±0.01mm,IOL Master术后 1 月 HolladayI(ELP)大于 Pentacam 术后 1 月 HolladayI(EL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OL Master术后3月HolladayI(ELP)与Pe ntacam 术后 3 月 HolladayI(ELP)差值为 0.01±0.01mm,IOL Master 术后 3月 HolladayI(ELP)大于 Pentacam 术后 3 月 HolladayI(EL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SMILE手术前后Haigis公式计算的ELP 比较6.1 IOLMaster应用Haigis公式计算的SMILE手术前后ELP 比较35例(69只眼)近视患者术前ELP为5.98±0.12mm、术后1月EL P为5.92±0.12mm、术后3月ELP为5.92±0.11mm,术前与术后1月E LP差值为0.06±0.04mm,术前与术后3月ELP差值为0.06±0.04mm,术前ELP大于术后1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ELP大于术后3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ELP与术后3月EL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2 Pentacam应用Haigis公式计算的SMILE手术前后ELP 比较35例(69只眼)近视患者术前ELP为5.97±0.12mm、术后1月EL P为5.89±0.12mm、术后3月ELP为5.90±0.12mm,术前与术后1月E LP差值为0.07±0.06mm,术前与术后3月ELP差值为0.07±0.03mm,术前ELP大于术后1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ELP大于术后3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ELP与术后3月EL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3 IOLMaster与Pentacam应用Haigis公式计算的SMILE手术前后ELP比较术前 IOL Master Haigis(ELP)与 PentacamHaigis(ELP)差值为 0.02±0.02mm,IOLMasterHaigis(ELP)大于 PentacamHaigis(EL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OL Master 术后 1 月 Haigis(ELP)与 Pentacam 术后 1月 Haigis(ELP)差值为 0.05±0.03mm,IOL Master 术后 1 月 Haigis(ELP)大于Pentacam术后1月Haigis(EL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OL Master 术后 3 月 Haigis(ELP)与 Pentacam 术后 3 月 Haigis(ELP)差值为 0.03±0.03mm,IOL Master 术后 3 月 Haigis(ELP)大于 Pentacam 术后 3月Haigis(EL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SMILE手术前后Holladayl公式与Haigis公式计算的ELP分别比较7.1SMILE手术前后IOLMaster应用Holladayl公式与Haigis公式计算的E LP分别比较SMILE 术前的 HolladayI ELP 与 HaigisELP 比较,HolladayI(ELP)与Haigis(ELP)差值为 0.18±0.22mm,HolladayI(ELP)大于 Haigis(E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HolladayI(ELP)与Haigis(ELP)差值为-0.39±0.16mm,术后 1 月 HolladayI(ELP)小于术后 1 月 Haigis(E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HolladayI(ELP)与Haigis(ELP)差值为-0.39±0.15mm,术后 3 月 HolladayI(ELP)小于术后 3 月 Haigis(E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SMILE手术前后Pentacam应用Holladayl公式与Haigis公式计算的E LP分别比较SMILE 术前的 HolladayI ELP 与 HaigisELP 比较,HolladayI(ELP)与Haigis(ELP)差值为 0.15±0.22mm,HolladayI(ELP)大于 Haigis(E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HolladayI(ELP)与Haigis(ELP)差值为-0.37±0.17mm,术后 1 月 HolladayI(ELP)小于术后 1 月 Haigis(E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HolladayI(ELP)与Haigis(ELP)差值为-0.37±0.16mm,术后 3 月 HolladayI(ELP)小于术后 3 月 Haigis(E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MILE术后眼轴变短及前房变浅,眼轴变短是由角膜切削引起的,但前房变浅与术中角膜切削深度无相关性。2.SMILE术后IOL-Master可以准确测量眼轴;全角膜屈光力(TCRP)更准确,其次是模拟角膜屈光力(Simk),最后是平就角膜屈光力(Km)准确;Pentacam和IOL-Master测量前房深度可以替代。3.SMILE术后前房深度变浅是导致预测的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产生误差的原因。

李兰燕[3](2020)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配戴欧几里德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青少年的随访观察与常规戴框架眼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探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屈光度、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眼轴,角膜内皮细胞,角膜中央厚度,眼压及等参数的影响,以及延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和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对角膜塑形镜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客观正确的评价,进一步补充相关临床数据,为正确科学、健康合理地配戴角膜塑形镜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本次试验的目的,选取在我院眼科就诊的90例患者,时间段为2017年1月份到2017年6月份。根据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试验的方法不同,将90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成配戴角膜塑形镜组与配戴框架眼镜组两组,每组45人,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配戴角膜塑形镜组患者需要每天晚上睡眠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每天晚上保证8-10小时睡眠配戴框架眼镜组患者需要白天常规配戴框架眼镜。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分别收集整理两组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屈光度(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SE)、角膜曲率(anterior corneal curvature,ACC)、眼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中央厚度、及眼压等参数的变化展开综合对比,通过记录收集多项数据信息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裸眼视力呈现出逐渐提高的特征,在1个月内视力提升非常明显,在前3个月的时间内,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在1年之后,裸眼视力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配戴框架眼镜的患者在配戴1个月后裸眼视力基本稳定没有太大变化,在戴镜后在3个月后,视力呈现出下降趋势,在1年之后,裸眼视力下降力度较高,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屈光度比较结果可知,在配戴之前与配戴之后的差异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呈现出降低的趋势。配戴框架眼镜的患者屈光度比较结果可知,配戴之后屈光度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还分析两组患者的角膜水平曲率与垂直曲率,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改组患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呈降低趋势,而配戴框架镜眼镜的患者呈增加趋势,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组与戴镜前相比眼轴增长0.15mm,配戴框架眼镜的患者与戴镜前相比眼轴增长0.36mm,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角膜中央厚度等指标上分析,与戴镜前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青少年近视人群这一高发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己意愿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研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对青少年近视控制的临床学效果。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比框架眼镜能安全、有效地降低患者屈光度,提高裸眼视力,延缓眼轴增长。验配人员在充分掌握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验配程序与验配技术的前提之下,在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中科学合理运用角膜塑形镜,是具有临床意义的,值得推广。图4幅;表17个;参149篇。

李金孝[4](2020)在《SMILE术后有效光学区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不同时间有效光学区的变化,并分析角膜平均曲率、球镜度以及前表面Q值等可能会影响术后有效光学区的大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已接受SMILE手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患者49例(89只眼),术前光学区均为6.6mm。分别与术后3个月、6个月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对有效光学区进行初步测量和研究。采用Wilcoxon检验对比分析术后3、6个月有效光学区的变化。根据术后6个月的有效光学区大小进行分组,分为大光学区组(≥5)mm小光学区组(4~5)mm。为探讨影响有效光学区大小的主要因素,将术后3个月、6个月有效光学区大小与预矫正屈光度、Km值、Q值等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将具有线性相关的参数与有效光学区的大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术前术后参数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检验分析。结果1.术后3个月、6个月有效光学区大小均较预设光学区小(1.52±0.35)mm、(1.51±0.3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0.201,P<0.001;Z=0.228,P<0.001)。术后3个月有效光学区大小(5.08±0.35)mm,术后6个月有效光学区大小(5.09±0.3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51,P=0.395)。2.术后3个月、6个月有效光学区的大小均与等效球镜度及球镜度成正相关(r=0.483,0.532;r=0.467,0.508,均为P<0.001)。与术前角膜前表面Q值成负相关(r=-0.349,-0.309,均为P<0.001)。球镜度及Q值与术后有效光学区大小行线性回归,得出术后3个月有效光学区大小=5.265+0.117*SD-1.292*Q值;术后6个月有效光学区大小=5.308+0.119*SD-1.226*Q值。3.术前大有效光学区组(≥5mm)与小有效光学区组(4~5mm)间的等效球镜度、球镜度及角膜Q值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057,5.429,-2.522,P<0.05)。术后6个月大小有效光学区组间的等效球镜度及球镜度间未观察到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大小有效光学区组间角膜前表面Q值分别为(0.40±0.26)和(0.80±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3个月、6个月患眼的裸眼视力均达到20/25及以上水平,术后3个月共94%(84/89)的患眼UCVA达到20/20及以上,93%(83/89)的患眼UCVA达到20/16及以上;术后6个月共99%(88/89)患者UCVA达到20/20及以上,93%(83/89)的患眼UCVA达到20/16及以上。结论1.SMILE手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2.SMILE手术术后有效光学区较预设光学区减小,术前球镜度可能是影响术后有效光学区大小的主要因素。3.SMILE手术术后有效光学区越大(≥5mm)对术后散光矫正效果较好。

蒋政[5](2020)在《SMILE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矫正近视散光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矫正近视散光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63例(126只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散光度0-2.5 D)的患者,62只眼行SMILE手术,64只眼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手术。记录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的裸眼视力(UDVA)、最佳矫正视力(CDVA)、角膜曲率、等效球镜度、残余散光度、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和客观散射指数(OSI)。使用散光矢量分析法评估散光的矫正效果。以安全性指数、有效性指数作为评价视力恢复程度的指标。结果:术后3月,SMILE组和FS-LASIK组中分别有58眼(93.55%)和61眼(95.31%)的UDVA达到1.0,分别有18眼(29.03%)和14眼(21.88%)的CDVA提高1行。术后3月SMILE组和FS-LASIK组的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术后3月,SMILE组的等效球镜及柱镜度分别为0.02±0.43D、-0.28±0.58D,FS-LASIK组的等效球镜及柱镜度分别为-0.05±0.46D、-0.10±0.45D;其中SMILE组柱镜度在±0.50 D之间的比例为60.00%,在FS-LASIK组中比例为83.33%,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1周到术后3月等效球镜的变化分别为-0.35±0.17D和-0.46±0.44D,SMILE组术后1周到术后3月等效球镜的变化低于FS-LASIK组(P<0.05)。术后3月,散光矢量分析法显示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均以顺规散光为主,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CI均略高于1,SMILE组的IOS、CI、AE高于FS-LASIK组,但是SMILE组和FSLASIK组IOS、CI、AE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月,SMILE组和FS-LASIK组的OSI值分别为0.91±0.58,0.83±0.44;MTF cutoff值分别为37.96±9.46,38.81±9.92,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MILE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手术在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手术矫正近视散光的精确性比SMILE手术更高,但两组术后散光均呈过矫趋势,且SMILE术后散光轴位偏差较FS-LASIK大;3.SMILE术后屈光稳定性比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手术高;4.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优于SMILE手术。

葛瑶[6](2020)在《同一患者双眼制不同厚度角膜瓣FS-LASIK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是当前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术式[1]。飞秒激光可设置的角膜瓣范围比角膜板层刀制瓣更广泛[2],但对于如何依据患者原有屈光状态、角膜结构设置角膜瓣的厚度尚无统一的标准。本研究通过对同一患者双眼设不同厚度角膜瓣行FS-LASIK治疗屈光不正,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和视觉质量,探讨FS-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以及同一患者制不同厚度角膜瓣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造成这些变化可能的原因和作用机制,以期为FS-LASIK手术中制作角膜瓣厚度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8年09月至2019年08月在我院门诊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拟接受FS-LASIK的屈光不正患者27例(54眼),患者平均年龄为21.15±4.588岁;女性5例(18.5%),男性22例(81.5%),术前等效球镜度1.5D~6.0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每位患者双眼分为相差15μm的厚角膜瓣组、薄角膜瓣组,各27眼。采用德国鹰视FS200飞秒激光系统制作角膜瓣,记录术前性别、年龄,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acuity,BVCA)、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等眼部参数,随访记录术后1天、1周、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眼压、等效球镜度,分别比较厚角膜瓣组、薄角膜瓣组手术前后结果的变化情况及两组之间结果的变化情况,对同一组内手术前和手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半年的裸眼视力、眼压、角膜曲率的变化进行比较,对两组手术之间相同时间节点裸眼视力、眼压、角膜曲率的变化进行比较,讨论同一患者制作不同厚度角膜瓣FS-LASIK术中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分析FS-LASIK远期临床疗效稳定性。应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的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等眼部参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薄、厚角膜瓣两组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半年,等效球镜度(0.70±0.37、0.74±0.54、0.56±0.40、0.65±0.55、0.61±0.38、0.57±0.34、0.56±0.34、0.47±0.30、0.57±0.26、0.54±0.34)、眼压(11.11±3.51mmHg、9.674±2.99mmHg,11.285±2.61mmHg、9.674±2.99mmHg,11.29±2.61mmHg、10.19±2.28mmHg,9.59±1.56mmHg、9.52±1.66mmHg)、角膜曲率(39.19±1.88、39.27±1.89、39.24±1.86、39.06±1.65、39.18±1.76、39.13±1.65、39.21±1.61、39.30±1.57、39.19±1.77、39.35±1.66)差异显着。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不同时间下术后等效球镜度、眼压、角膜曲率较术前等效球镜度(3.85±1.20、3.78±1.01)、眼压(14.48±2.50mmHg、14.48±2.10mmHg)、角膜曲率(42.56±1.37、42.56±1.19)均有下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04±0.043、-0.011±0.051、-0.038±0.056、-0.033±0.055、-0.063±0.069、-0.056±0.070、-0.041±0.058、-0.041±0.064、-0.052±0.051、-0.044±0.051)较薄、厚瓣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004±0.192、0.004±0.019)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时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达100%。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组间、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对结果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中,发生一例(95μm,薄瓣组)术后第一天结膜下出血,宣教、给与对症治疗后术后一周随访时出血吸收。结论: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视力恢复效果满意。同一患者双眼制不同厚度角膜瓣FS-LASIK术后临床疗效稳定,薄至90μm的角膜瓣手术安全性也是可以保证的,同一患者不同厚度的角膜瓣对术后早期眼压及等效球镜度有影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薄角膜瓣患者的角膜激光反应可能更明显,且更可能具有生物力学益处。

苏才培[7](2020)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切削中心分布及视觉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WASCA)的切削中心分布以及治疗近视及散光的视觉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行SMILE术的近视患者31例(55只眼),FS-WASCA术25例(45只眼)。使用Orbscan II地形图评价手术切削中心分布,并对比两组术后1月、6月的裸眼视力(UDVA)、最佳矫正视力(CDVA)、屈光度和高阶像差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1)SMILE组切削中心相对于目标中心(角膜顶点)的平均距离为0.218±0.162mm(范围:0.001-0.879mm)。FS-WASCA组切削中心相对于目标中心(角膜顶点)的平均距离0.438±0.208mm(范围:0.021-1.022mm)。SMILE组切削中心偏心平均距离小于FS-WAS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FS-WASCA组的切削中心分布相较于SMILE组更为分散。SMILE组切削中心位置更接近术前kappa角方位(P=0.008)。(3)两组术后1月和6月的裸眼视力(UDVA)(P=0.239,0.738)、最佳矫正视力(CDVA)(P=0.164,P=0.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无丢失超过两行。(5)术后6月,平均等效球镜SMILE组(-0.08±0.39D)和FS-WASCA组(0.09±0.28D)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90%的病例等效球镜度均在±0.50D范围内。(6)术后6月,SMILE组球差引入量小于FS-WAS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高阶像差引入量(P=0.089)和彗差引入量(P=0.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通过对切削中心的分析,我们发现通过主观校准的SMILE比使用眼球跟踪校准的FS-WASCA,在目标切削中心和获得切削中心上有更好的相关性。(2)SMILE和FS-WASCA在矫治近视和散光方面均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3)SMILE组的球差引入值显着低于FS-WASCA组,但在总高阶像差和彗差的引入值方面两者没有显着差异。

曾晓莉[8](2020)在《FS-LASIK与TransPR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对比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 PRK)治疗低中度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术后疗效和视觉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使用FEMTO LDV飞秒激光、Amaris 500E准分子激光机行FS-LASIK和Trans PRK手术治疗的低中度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91例(91眼,每例均纳入患者右眼作为观察眼)。其中FS-LASIK组44例44眼,Trans PRK组47例47眼,分别对患者在术前、术后1月和术后3月进行疗效及视觉质量的评估测量。评估指标包括:1、主观视觉质量: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力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在数据分析时转换为log MAR视力;美国国家眼科学会屈光不正生活质量量表(NEI-RQL-42)。2、客观视觉质量:利用sirius三维角膜地形图及眼前节分析系统采集6mm瞳孔直径下角膜前表面球差、慧差、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SR及Q值;并利用该系统角膜前表面切向曲率差异图测量术后实际光区大小。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客观视觉质量参数采用方差分析,NEI-RQL-42量表得分、术后有效光学区采用t检验,术后有效光学区的变化与可能影响参数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视力和屈光度:术后1月UCVA,FS-LASIK组为-0.0136±0.04,Trans PRK组为0.085±0.05,FS-LASIK组UCVA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术后3月UCVA,FS-LASIK组为-0.0318±0.05,Trans PRK组为-0.0149±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术后1月及术后3月等效球镜(SE)FS-LASIK组分别为0.238±0.43D、0.1505±0.34D,Trans PRK组分别为0.1436±0.44D、0.104±0.297D,SE两组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378、P=0.383)。2.像差:术后1月球差、彗差、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两组分别为:FS-LASIK组0.427±0.12μm、0.41±0.19μm、0.706±0.17μm;Trans PRK组0.315±0.16μm、0.300±0.14μm、0.594±0.17μm。术后3月球差、彗差、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两组分别为:FS-LASIK组0.442±0.11μm、0.436±0.19μm、0.707±0.18μm;Trans PRK组0.362±0.18μm、0.319±0.17μm、0.609±0.26μm。两组术后像差在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月FS-LASIK组球差、彗差和总高阶像差均高于Trans PR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月FS-LASIK组球差和彗差高于Trans PR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高阶像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R、Q值:术后1月、3月SR两组分别为:FS-LASIK组0.144±0.04、0.143±0.04,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0、P=0.002);Trans PRK组0.139±0.04、0.137±0.04,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452、P=0.546);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月、3月Q值两组分别为:FS-LASIK组为0.86±0.42、0.844±0.41。Trans PRK组为0.71±0.454、0.68±0.42,两组Q值术后明显增大,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有效光学区:术后1月、3月有效光学区两组分别为:FS-LASIK组5.32±0.26mm、5.28±0.25mm,较设计光区减小1.18±0.26mm(缩小18.1±4.05%)、1.22±0.25mm(缩小18.73±3.85%),Trans PRK组5.71±0.19mm、5.67±0.18mm,较设计光区减小0.79±0.19mm(缩小12.2±2.93%)、0.83±0.18mm(缩小12.82±2.79%)。两组间1月、3月两时间点对比,Trans PRK组有效光区均更大,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0、P=0.000)。5、美国国家眼科学会屈光不正生活质量量表(NEI-RQL-42):FS-LASIK组术前、术后量表总分分别为:54.50±14.81分,73.45±11.28分,Trans PRK组术前、术后量表总分分别为:63.44±10.04分,74.24±11.29分。两组术后总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对比,术前FS-LASIK组总分低于Trans PR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两组间术后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结论:1、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显着提高患者视力,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Trans PRK术后视力恢复相对缓慢。2、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有效光区均小于设计光区;在相同手术光学区设计的情况下,Trans PRK手术方式比FS-LASIK手术方式术后可获得更大的有效光区。3、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像差均增加,Trans PRK手术方式术后球差和慧差小于FS-LASIK手术;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像差的增加均未对患者术后主观视觉质量产生不良影响。4、两种手术方式术后Q值均增加,但随时间推移均有向原有非球面形态恢复的趋势。

曹开伟[9](2019)在《SMILE与FS-LASIK术中及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过去十几年成年人矫正近视最流行的手术方式。角膜扩张是角膜屈光手术术后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术后角膜扩张也会直接影响到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视觉质量,角膜生物力学已被证实在角膜扩张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角膜屈光手术后因为角膜结构的改变会对角膜生物力学产生影响,研究角膜屈光手术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种板层角膜屈光手术方法为: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ion,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IASIK)。目前这两种手术方式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哪一个更大尚无定论,两种手术方法均涉及到术中进行飞秒激光切割:SMILE制作角膜微透镜,FS-LASIK为制作角膜瓣,术中飞秒激光切割后对生物力学何种影响的研究尚无报道。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cheimpflug technology,Corvis ST)作为一种在体分析角膜生物力学的商业化设备,目前已发展到第二代(Corvis ST Ⅱ),一些新的参数也被引入,其应用亟待进一步挖掘。目的:应用Corvis ST Ⅱ观察SMILE和FS-LASIK术中飞秒激光切割、术后即时和术后随访期间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情况,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观察两种手术方式生物力学校正眼压(bIOP)在术中及术后的变化情况,评价bIOP应用于临床测量眼压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80例近视患者共80只眼接受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或飞秒激光制瓣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其中40眼接受SMILE治疗,40眼接受FS-LASIK治疗。SMILE组在术前、术中飞秒激光切割制作角膜微透镜后、角膜微透镜取出术后即时测量Corvis ST并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FS-LASIK组在术前、术中飞秒激光切割制作角膜瓣后、角膜基质准分子激光消融术后即时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记录Corvis ST Ⅱ测量的反向凹面半径(Inverse concave radius)、2 mm和1 mm范围内的形变幅值比(DA ratio 2 mm和DA ratio 1 mm)和最大凹面半径(highest concavity radius,HC radius)、生物力学校正眼压(bIOP)、中央角膜厚度(CCT)等参数。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SMILE飞秒激光切割制作角膜微透镜后与FS-LASIK飞秒激光切割制作角膜瓣相比,DA ratio 2 mm和DA ratio 1 mm更大(P<0.05),中央角膜厚度(CCT)也更厚(p<0.05),SMILE和FS-LASIK术中角膜厚度的变化受不透明角膜气泡层(Opaque Bubble Layer,OBL)和角膜水肿的影响。在微透镜制作完成或角膜瓣制作完成后,观察指标中只有部分形变参数与术前相比发生了显着变化,但是在微透镜取出和准分子激光消融以后,DA ratio 1mm、DA ratio 2 mm和inverse concave radius显着增加,HC radius显着减少。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在时间效应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分组效应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分组效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三月与术前生物力学校正眼压(bIOP)的差值小于非接触性眼压的差值(p<0.001)。结论:SMILE术中制作角膜微透镜与FS-LASIK术中制作角膜瓣相比,飞秒激光切割在制作微透镜时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更大,飞秒激光切割和角膜组织的减少均会降低角膜的生物力学,但角膜组织的减少对生物力学的影响更大。当消耗相同的CCT时,SMILE和FS-LASIK术后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没有差异。术后bIOP更接近真实眼压值,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康盈[10](2019)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与波前优化FS-LASIK矫正非对称性散光的术后视觉质量对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比分析角膜地形图引导与波前优化的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非对称性近视散光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随机队列研究。纳入湖南省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就诊且自愿接受FS-LASIK手术的非对称性近视散光患者64例(128眼),完全随机分为两组:64例患者均一眼采用角膜地形图引导模式(TG组)而另一只眼采用波前优化模式(WO组)。分别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总高阶像差(RMSH)、球差(C12)、彗差、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及客观散射指数(OSI)。结果:(1)术后3个月,TG组93.33%和WO组90%的患者UCVA达1.0及以上,80%、66.7%的患者达1.2及以上,13%、7%的患者UCVA较术前BCVA提高了2行及以上,97%、74%的患者等效球镜在±0.50之间(X2=4.63,P=0.03)。(2)术后3个月,TG组患者的残余散光度(-0.12±0.32)D低于WO组(-0.34±0.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5,P=0.006)。TG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数1.32±0.14高于WO组1.2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6 P=0.010)。TG组患者的彗差(0.14±0.12)低于WO组(0.22±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7,P=0.008)。TG组患者的MTF cutoff(44.43±8.09)高于WO组(40.13±1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2,P=0.045)。结论:1.角膜地形图引导与波前优化的FS-LASIK治疗非对称性角膜散光患者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2.角膜地形图引导较波前优化FS-LASIK矫正散光的预测性更好,在治疗非对称性角膜散光患者过程中引入的彗差更少,术后视觉质量更优。

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角膜地形图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角膜地形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SMILE与Femto-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术前基线资料对比
    3.2 SMILE组和Femto-LASIK组术后视力及屈光度对比
    3.3 SMILE组和Femto-LASIK组术后功能性光学区和偏心量对比
    3.4 SMILE组和Femto-LASIK组术后角膜高阶像差对比
    3.5 功能性光学区与可能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创新性及局限性
第七章 展望
参考文献
符号表(缩略语)
综述:飞秒角膜屈光手术光学区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SMILE手术后的前节参数分析及对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计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屈光手术后角膜变化及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1.3 检查项目及方法
        1.1.4 研究方法
        1.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1.1.6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1.2.2 两组患者配戴眼镜前各参数比较
        1.2.3 两组患者配戴眼镜前后的各时间点参数比较
        1.2.4 两组患者配镜前与戴镜后1年各参数差值比较
        1.2.5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较
    1.3 讨论
        1.3.1 近视流行概述
        1.3.2 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效果
        1.3.3 不足与展望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青少年近视的形成及控制效果的研究进展
    2.1 近视的流行病学
    2.2 近视的发病原因
        2.2.1 环境因素
        2.2.2 饮食因素
        2.2.3 遗传因素
    2.3 近视的危害
    2.4 近视的矫正方法
        2.4.1 手术治疗
        2.4.2 非手术治疗
    2.5 角膜塑形镜在近视进展控制中的安全有效性
        2.5.1 角膜塑形镜的有效性评估
        2.5.2 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评估
    参考文献
附录 A 角膜塑形镜近视矫正知情同意书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SMILE术后有效光学区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手术方法
    1.4 术后随访观察
    1.5 统计学分析方法
2.结果
    2.1 患者基本资料
    2.2 安全性和有效性
    2.3 可预测性
    2.4 术后不同时间相关参数的比较
    2.5 影响术后有效光学区大小的相关因素
    2.6 不同有效光学区大小组间比较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角膜屈光手术光学区及有效光学区设计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SMILE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矫正近视散光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实验分组
    2.5 术前准备
    2.6 手术方法
    2.7 术后用药及随访
    2.8 散光矢量分析
    2.9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主要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
致谢

(6)同一患者双眼制不同厚度角膜瓣FS-LASIK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与步骤
    2. 统计学分析
    3. 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切削中心分布及视觉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术前检查
    2.3 手术方法
    2.4 切削中心的测量
    2.5 高阶像差测量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切削中心的对比
    3.2 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
    3.3 SMILE组及FS-WASCA组矫正屈光不正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3.4 两组术前和术后高阶像差的比较
4 讨论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屈光回退:原因分析及文献回顾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FS-LASIK与TransPR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附表
准分子激光表层角膜切削术发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SMILE与FS-LASIK术中及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近视(myopia)
    1.2 角膜屈光手术
    1.3 角膜生物力学
    1.4 Corvis ST Ⅱ
第二章 SMILE和FS-LASIK术中及术后对Corvis ST参数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角膜生物力学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角膜地形图引导与波前优化FS-LASIK矫正非对称性散光的术后视觉质量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实验分组
    2.5 术前准备
    2.6 手术方法
    2.7 术后用药及随访
    2.8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词表
主要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
致谢

四、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角膜地形图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SMILE与Femto-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对比研究[D]. 纪锐锋. 汕头大学, 2021(02)
  • [2]SMILE手术后的前节参数分析及对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计算的影响[D]. 孙聪聪.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有效性研究[D]. 李兰燕.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SMILE术后有效光学区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金孝.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SMILE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矫正近视散光疗效的对比研究[D]. 蒋政.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同一患者双眼制不同厚度角膜瓣FS-LASIK临床观察[D]. 葛瑶.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7]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切削中心分布及视觉疗效的对比研究[D]. 苏才培. 浙江大学, 2020(02)
  • [8]FS-LASIK与TransPR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研究[D]. 曾晓莉.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0)
  • [9]SMILE与FS-LASIK术中及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研究[D]. 曹开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10]角膜地形图引导与波前优化FS-LASIK矫正非对称性散光的术后视觉质量对比分析[D]. 康盈.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