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投资者投资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浅谈投资者投资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一、谈谈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陈云秀[1](2016)在《浅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核算之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固定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关系企业的运营与发展。现介绍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根据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与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改进对策,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固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德力格尔[2](2007)在《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群体规模逐渐扩大和信息披露标准的相应规范,有着“特殊资产”、“特殊生产模式”的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是否得到改善尚无经验证据。因此本文主要检验了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是否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或者说农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否有信息含量。本文在第一章里通过文献梳理,获取了国内外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研究的理论知识及经验证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准备。第二章阐述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基本特征及其会计信息,包括农业上市公司的定义、行业分布、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以及农业上市公司“特殊资产”、“特殊收益模式”导致的会计信息特点,为全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明确了检验范围。从第三章开始,信息观视角对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水平进行了检验。首先,对农业上市公司非预期盈余信息和证券市场超额回报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农业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公布的狭窄窗口内,市场做出了适当的反映,但信息的反应明显分散。其次,检验了农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若干类盈余信息中哪类信息向市场传递了更有价值的信号。经检验市场对未预期的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等项目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但营业利润的预期方向正好相反,净利润、利润总额的未预期变动没有决策价值。在第四章对现金流量的未预期变动进行检验后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的决策有用性非常有限,基本上没有信息内涵,但与投资收益和主营业务利润进行混合检验后发现,现金流量信息对利润表的信息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从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信息检验来看,报告公布日的市场反映不明显,而信息公布后两周有了市场反映,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明显滞后,这与信息观并不吻合。最后,在第五章里结合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信息,通过设定财务比率充分吸收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后关注市场是否对其做出反映。其核心就是从定量的角度关注农业上市公司投资者是否关注了非盈余信息。经检验农业上市公司非盈余信息的决策价值非常有限,除资产收益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三项指标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外其他指标的变动并未引起市场反映,与预期的假设不符。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的检验都是在信息观的基础上完成的,而第六章从计量观的视角出发,检验了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对股价的估计程度。也就是说,从农业上市公司帐面价值入手,研究从帐面价值是否能合理估计市场有可能不恰当估计的公司价值。通过选取样本公司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经回归确定了选股函数。在报表公布的四月底,通过选股函数计算的选股函数值选取了股票,形成投资组合,持有半年以后计算是否获取了恰当的回报。经检验农业上市公司帐面信息并没有恰当的修正股价,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最后一章对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水平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我国会计准则框架下针对农业的细则缺失导致了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降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得到了两点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第一,加快建设农业会计细则。第二,完善证券市场,尤其是大力培养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并引进卖空机制。

郑群英[3](2005)在《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对中美两国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比较,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在总结差异的基础上,对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完善我国农业企业会计的启示和借鉴。 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第二章中美会计环境概述部分主要对中美会计环境作了简单介绍。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对中美两国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关于中美农业企业存货会计比较研究,主要从存货的定义、确认、初始计量、发出成本确定、期末计量、存货成本结转和披露等方面进行比较;关于中美农业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主要从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初始计量、折旧、后续支出、减值、处置和披露等方面进行比较。第五章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差异的原因分析部分主要从文化因素、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制度、资本市场、税收、会计职业界、通货膨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六章结论与启示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主要对中美两国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差异作了总结,并从中得到了几点完善我国农业企业会计的启示和借鉴。

邢琳华[4](2005)在《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问题也成为近年来会计理论界及实务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会计准则在国际范围的协调成果并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的接受,因此本文以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比较作为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问题深入研究的切入点。 本文在对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制定和发展历程介绍的基础上,主要从两套准则体系、财务概念框架和具体会计准则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引言部分。本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考虑以及论文结构和写作方法,提供全文的整体思路。 第二部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回顾。本部分介绍了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和准则制定有关的一些问题。 第三部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比较。本部分主要就会计准则体系、会计概念框架进行比较。其中会计概念框架(包括内容体系、逻辑架构、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等)的比较是两套会计准则比较的基础。 第四部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比较。本部分首先以表格形式总括地比较了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差异,然后重点地对我国会计核算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的项目,如存货准则、固定资产准则、租赁准则、借款费用准则、无形资产准则、债务重组准则及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五部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协调问题。 首先,在前两部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部分总结了两者的差异:就内容上来说,我国会计准则的涵盖面较小,规定不够详细,可操作性较差,对一些新问题尚未涉及;在体系上,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结构由基本会计

姜立坤[5](2004)在《对我国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规范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发展需要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企业依靠高科技获得超越经营对手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科学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着。过去会计核算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的现象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而进行改变。随着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出台,我国会计核算法规中对于无形资产核算的规定也从简至繁,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人的要求。 虽然如此,详细研究我国会计法规中关于无形资产核算的内容,仍然感到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核算范围狭窄、摊销方法简单等等。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方面的研究,提出对我国会计法规中无形资产核算部分的改进建议。 文章主要对无形资产的计量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会计法规中关于无形资产计量的现状,并针对无形资产核算、商誉的确认与核算等问题展开论述,分析会计核算新方法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进而对我国会计法规提出改进建议。 文章共分五章,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详细分析了我国现行会计法规中关于无形资产计量的规定,包括无形资产初始计量、摊销和期末减值计量,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接受投资取得无形资产及自行开发取得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本文分别就摊销的范围、年限、方法等进行了论述;对无形资产的减值,本文探讨了减值确认与减值转回的会计处理。 第二部分即第四章,针对我国会计法规中关于无形资产处置与报废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即第五章,详细论述了商誉的确认、初始计量和期末减值计量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核算建议。本文认为应将自创商誉确认入帐,并将外购商誉作为企业自创商誉的增加值进行核算;在将商誉确认入帐时,应请专业的评估机构对企业商誉进行评估,并以此确认其入帐价值;取得商誉后,企业不应对其价值进行摊销,而应该采用期末检查其帐面价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 完善我国关于无形资产核算问题的法规,对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我国无形资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具有影响意义。 经济的发展呼唤会计法规的改革,会计法规的合理化可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根据新的经济形势对我国的会计法规进行改进,使之适应于经济发展,同时,适当、合理的会计法规也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对我国会计法规中关于无形资产核算部分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帮助。

黄菊珊[6](2004)在《合并会计研究》文中指出合并会计是以企业购并为服务对象的,企业购并的重要性决定了合并会计研究的重要性。合并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特殊领域,一个世纪以来,众多学者、专家对其不间断的研究反映了该领域问题的复杂、多变和实务界对这一研究的迫切需求。本文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对合并会计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探讨,旨在倾全力为这一领域做出点滴贡献。 本文正文共十一个部分。在导论后,分两篇、十章。第一篇为理论篇,第二篇为实务篇,各下辖五章。 导论中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研究范围、研究思路和结构、研究方法,并具体列示了本研究的十条创新内容。 理论篇运用了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作为合并会计研究的指导。提出,合并会计在企业购并中应始终为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形成,在合并会计所面对的企业行为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都被成倍的放大。合并会计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应具有平等性、自主性、互利性,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并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合并会计制度应是各利益方充分博弈的结果。 理论篇讨论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是如何指导合并会计及合并会计对会计学基本理论有何冲击。(1) 合并会计的目标是为现在和潜在的使用者提供受托经管责任和决策有用信息。合并时会计在完成受托责任方面任务重大,而合并后的合并报表在解释受托责任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由于合并时及合并后企业经济行为的复杂性,导致了完成决策有用目标的艰巨性。(2) 合并会计使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松动。但合并中公允价值的大量使用并不是因为持续经营假设松动。(3) 基本会计原则中的相关性、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充分披露等原则与合并会计关联密切。 理论篇对合并会计报表理论进行了再探讨。提出,在确定合并会计报表目标时应坚持母公司理论;在合并报表的具体设计中以改良的母公司理论为指导,改良的宗旨是:程序简化,方法单一。 理论篇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合并会计基础理论:(1) 合并会计的两大特性:进行决策的重大依据;利润操纵的主要工具。(2) 合并会计的目标。包括合并时、合并后,合并会计为谁?提供何信息?(3) 合并会计原则:相关性、可靠性兼备原则;可靠性第一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单一性原则;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充分披露原则。乞诊合并会计月开究 理论篇中的一章专门介绍了本文进行的相关问题的问卷和实证分析,该章结论被广泛用于本研究之中。 实务篇是以理论篇为指导的,该篇的研究志力于为实践提供一般性指导。 实务篇研究了企业合并中最重要的两个会计问题。提出在我国应禁止使用权益结合法和在我国目前最恰当的方法是对合并商誉进行系统摊销并增加摊销年限。 实务篇讨论了合并会计报表的改进,认为改进的路径是一方面加大披露,另一方面编制简式合并报表。实务篇还讨论了合并会计报表的一些特殊问题研究,提出:对合并报表中的子公司超亏问题应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将超额亏损并入合并利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采用下推会计;对集团内部债券交易产生的合并差价,建议按照国际惯例作为推定赎回损益处理。 实务篇还对与合并会计相关的税务问题进行了探讨。(l)经比较认为,在购并领域中,我国会计规范与税收法规存在明显的差异;合并方式和支付手段不同,将影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合并各方应对其加以考虑;在购并领域中,我国会计政策选择余地很小,会计的灵活性并不比税法大。(2)介绍了资产负债表负债法、其他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等基本概念,并分析了企业合并中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合并会计涉及大量理论和实务问题,内容错综复杂,本文仅对其中部分问题进行了探讨,阐明笔者观点,得出初步结论,不当之处,恳请指正。声关键词:购并合并会计企业合并合并会计报表

周雪艳[7](2003)在《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的变革》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日益完善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将更加科学、规范、实用 ,更加符合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符合国际惯例

王友刚[8](2002)在《固定资产入帐价值的几种确认形式》文中研究表明

刘洪[9](2002)在《中国上市公司业绩操纵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上市公司业绩操纵现象进行了多角度系统性的研究。 首先,本文率先对所研究的概念(如:业绩和操纵)的内涵、外延进行了规范的定义,并与国外相关概念(如:错误、雇员舞弊、管理舞弊、盈余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从而确立了本文独特的考察对象。然后,对国外相关的理论、学派和国内外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尤其对当前在西方比较流行而在中国方兴未艾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其次,从世界各国会计差异的成因出发,对不同的会计模式进行了比较,突出了中国会计制度的特色。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把握原则,并提出程序理性应是中国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鉴别标准。 再次,重点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业绩操纵的原因。分析角度共包括九个方面:财务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会计信息研究技术的局限性、股票市场的虚拟性、操纵成本与收益的博奕分析、信息经济学的解释、不良的公司治理、股权结构的缺陷、董事会的不力、政府的不当管理导致寻租的现象等。 另外,以111个案例详细剖析了近些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操纵手法。涉及:具体的财务账务处理、操纵动机的揭示、操纵陷阱的分析、针对性的会计法规和财务制度的介绍、不同操纵手法对会计报表及信息使用者的影响等。 最后,阐述了信息披露的质量规范机制,并从十二个方面提出对业绩操纵防范的政策建议。同时,对二级市场投资者提出了应对策略。

钟铮[10](2001)在《公司估价理论与基本分析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公司估价一般是指公司权益资本的估价。公司估价理论是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和资本市场(Market Finance)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公司估价既是投资决策的基础,也是推行价值管理的基础,但从理论的发展来看,两者研究侧重的角度各有不同,前者更多的侧重公司本身,是从公司本身出发研究如何进行估价(Valuation),而后者更多地侧重市场,是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研究公司的市场定价(Priclng)。本文的研究属于前者的范畴,即,不考虑公司权益资本的市场交易价格,研究着眼于公司本身的公司估价理论。公司估价理论研究在西方国家已有较长的历史,至今仍在发展之中,公司估价在实务中的应用模型更是五花八门。本文试图对公司估价理论作一个较为系统地梳理,并对公司估价理论的最新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 本文的研究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司估价理论的分析和探讨;第二部分是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的实证研究。 第一章作为本文的小引,分析公司估价在投资决策和价值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章阐述进行公司估价理论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第一,必须厘清公司估价与有效市场假设的关系问题。因为按照有效市场假设,公司股票价格是公司价值的最好估计,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公司估价理论的研究就毫无意义可言了。本文的分析表明,事实并非如此;第二个必须阐明的问题是公司估价与公司内在价值的关系问题。关键是,何为公司内在价值?本文的分析表明只有权益资本的价值才能代表公司的内在价值;第三是会计数据在公司估价中的作用问题。由于公司估价涉及对公司未来活动的预测,而公司未来经营活动的结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公司估价所要求的信息不可能仅仅是会计信息。本文的分析表明,会计数据在公司估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会计数据为公司价值提供了“表达的语言”,在公司估价模型中会计数据是决定公司价值的主要变量,另一方面,会计数据本身具备良好的公司价值计量属性。 第三章和第四章集中对红利折现估计理论、现金流量折现估价理论、期权估价理论、剩余收益估价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之所以将红利折现估价理论从现金流量折现估价理论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讨论,是因为红利折现估价理论研究的历史较长、争议较大,并且红利涉及股票本质、资本结构等一系列与公司价值有关的重大理论问题。红利与公司价值是否相关的争论至今仍无定论,问题的关键 内容摘要在于相关理论的前提和假设。对现金流量折现估价理论的争议相对较少,问题主要在于现金流量的界定和预测。本文所说的期权估价理论准确地说应是期权定价理论在公司估价中的应用。这是一种新的尚不完全成熟的估价方法,它为那些采用传统估价方法进行估价遇到极大困难的公司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估价方法,并且为理解公司价值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第四章剩余收益估价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本文第五章和第二部分第六、七章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这一章中,笔者对相关模型进行了推导,并且在推导过程中详细分析了会计计量与“经济收益”和“经济价值”的关系,阐明了会计计量的“非经济计量”属性对公司估价理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这些分析为本文以后三章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剩余收益估价理论充分肯定了会计数据,特别是己报告的会计数据在公司估价中的作用,对今后的会计研究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五章研究基本分析与公司估价。传统的基本分析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给人的影响只是一大堆数据和比率的罗列。费森和奥尔森的剩余收益估价理论为基本分析研究建立起了一个理论架构,并对基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第二部分,根据第四、五章的分析研究,设计了一个财务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分析指标体系,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基本分析指标对公司价值的影 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分折指标变量对公司的市场收益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1费森一奥尔森模型进行公司价值评估,除权益资本帐面价值和会计盈余之外,必!须考虑基本分析指标变量(“其它信息”)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就学术研究而言,查明“其它信息”的内涵和性质是未来公司价值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还表明,根据基本分析制定的交易策略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这一方面证明了基本分析对于公司估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间接地证明了中国股市的不成熟和低效率。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本文对公司估价理论所作的梳理、评述和分析,为我国公司估价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的基础;第二,对公司估价理论的分析和阐述有助干公司管理者和证券分析人士加深对公司价值的理解和认识;第三,本文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基本分析是进行公司估价和投资分析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第四,本文对公司价值和公司估价的分析阐述,有助干股市投资者树立正确的价

二、谈谈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浅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核算之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二、日常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三)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
    (四)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不统一
    (五)固定资产处置流程不合规
三、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日常核算的对策
    (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核算流程
    (二)配备专门的资产管理部
    (三)保证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
        1. 统一固定资产编码。设定编码数字时,先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一般分为: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办公家具、运输设备等,在编码上要能识别固定资产大类,便于后续的信息化管理。财务部负责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资产管理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账和卡片账。固定资产卡片,包含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型号、存放地点等,对于一些可以移动的电子设备,还要注明使用人。固定资产相关的明细信息,应该在初始购入时登记完整,因为当时的直接经办人员对相关资料的取得比较便捷。后续固定资产的调拨转移要办理严格的审批手续,并进行详细记录。以免那些便于携带的数码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固定资产被个人无偿占有,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资产管理部根据“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人,引导全体员工重视对固定资产的日常保养与维护,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2. 对于公司的土建项目,应及时跟踪项目进度,收集相关资料,对于那些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即使未取得施工单位发票,也应根据工程审价决算单估价入帐,并于次月计提固定产折旧。峻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固定资产借款利息及有关费用应分摊计入相应的固定资产价值。根据工程审价决算单估价入账,工作量较大,需要固定资产核算人员仔细收集相关资料,包含施工合同、工程预算单、工程决算单、公司土建工程的规划图、项目明细清单、施工单位明细,各项目工程涉及的施工单位名称及账面付款情况明细等,对所有直接与工程相关的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机械施工费等直接计入相关在建工程成本,为建造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公证费、监理费、符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等,应分摊计入各在建工程项目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工程支出,要梳理所有相关往来单位,不要因未取得发票或暂时未付款,而出现遗漏,保证固定资产原值的真实、完整、准确。
        3. 对于一些外购的机器设备,不仅要考虑其购买价格,为此设备支出的运杂、保险、安装等费用也应一并计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对于发票不在同一会计期间收到时,可以依据合同先行估价入帐,正式发票收到时,再冲抵入帐的相应估价。
        4. 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盘盈、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要分别按其性质,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5. 每年年末,要抽调熟悉固定资产状况、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成立盘点小组,认真落实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每一位参与盘点人员盘点完毕后要在盘点表上签字确认。对账实不符的情况要仔细查找原因,及时进行处理。对需要修理的要及时进行修理,达到报废年限的,或者虽未达到报废年限,但实际上已损坏无法修复的要按规定办理报废手续,积极处理好闲置固定资产。引入资产评估程序,进行竞价出售、拍卖等公开、透明方式回收资金。真正做到账实、账卡完全相符,使固定资产管理趋于完善。
    (四)企业应当重视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
    (五)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出租、出借环节
    (六)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员培训

(2)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业上市公司及其会计信息
    2.1 农业上市公司的界定及其发展
        2.1.1 农业上市公司的界定
        2.1.2 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
    2.2 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及其特殊性
        2.2.1 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
        2.2.2 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特殊性
    2.3 会计规则的变迁对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影响
    2.4 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
第三章 农业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的市场反映
    3.1 农业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公告日的市场反映
        3.1.1 盈余信息公告日的市场反映研究设计
        3.1.2 盈余信息数据来源
        3.1.3 盈余信息公告日的市场反映检验结果
    3.2 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结构变动的市场反映
        3.2.1 利润结构变动的研究设计
        3.2.2 利润结构变动数据的描述
        3.2.3 利润结构变动的市场反映检验结果
        3.2.4 小结
第四章 农业上市公司现金流量信息的市场反映
    4.1 农业上市公司现金流量信息的市场反映检验
        4.1.1 现金流量信息的市场反映研究设计
        4.1.2 现金流量数据的描述
        4.1.3 现金流量信息的市场反映检验结果
        4.1.4 小结
    4.2 农业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对盈余信息的信息补充功能检验
        4.2.1 现金流量的信息补充功能研究设计
        4.2.2 现金流量的信息补充功能检验结果
        4.2.3 小结
第五章 农业上市公司非盈余信息的市场反映
    5.1 非盈余信息的市场反映研究设计
        5.1.1 非盈余信息的市场反映研究模型
        5.1.2 非盈余信息的变量设定
    5.2 非盈余信息数据的描述
        5.2.1 非盈余数据的来源
        5.2.2 非盈余数据的统计描述
    5.3 非盈余信息的市场反映检验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股价估计
    6.1 股价估计的研究方法设计
    6.2 股价估计的数据来源
    6.3 股价估计结果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启示
        7.2.1 加快制定农业相关会计细则
        7.2.2 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引进卖空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中美会计环境概述
    2.1 中国会计环境概述
    2.2 美国会计环境概述
第三章 中美农业企业存货比较研究
    3.1 中国农业企业存货核算办法
    3.2 美国农业企业存货核算办法
    3.3 中美农业企业存货核算办法差异比较
第四章 中美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比较研究
    4.1 中国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办法
    4.2 美国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办法
    4.3 中美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差异比较
第五章 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差异的原因分析
    5.1 文化因素
    5.2 经济环境
    5.3 政治环境
    5.4 法律制度
    5.5 资本市场
    5.6 税收因素
    5.7 会计职业界
    5.8 通货膨胀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2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回顾
    2.1 国际会计准则发展与变迁
    2.2 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历程回顾
3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比较
    3.1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比较
    3.2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
4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比较
    4.1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具体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4.2 存货准则的比较
    4.3 固定资产准则的比较
    4.4 租赁准则的比较
    4.5 借款费用的比较
    4.6 无形资产准则比较
    4.7 债务重组准则及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比较
5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协调问题
    5.1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总结及原因分析
    5.2 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建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5)对我国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规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一节 接受投资时增加的无形资产
    第二节 自创无形资产
第二章 无形资产的价值转移
    第一节 无形资产摊销的范围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
    第三节 无形资产应予摊销的金额及预计残值
    第四节 无形资产摊销的方法
    第五节 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的调整
    第六节 无形资产摊销所计入的帐户
    第七节 无形资产摊销的披露
第三章 无形资产期末减值的计量
    第一节 减值的确认
    第二节 减值的转回
第四章 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
    第一节 我国现行会计核算规定
    第二节 对现行会计核算规定的改进建议
第五章 商誉
    第一节 商誉概述
    第二节 外购商誉的确认
    第三节 自创商誉的确认
    第四节 自创商誉的初始计量
    第五节 商誉的减值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合并会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合并会计研究范围
    二、合并会计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框架
    六、本文的创新
理论篇
    第一章 合并会计的经济学思考
        一、资源优化配置、并购与合并会计
        二、信息不对称与合并会计
        三、博弈、制度与合并会计
    第二章 会计学理论在合并会计中的应用
        一、会计目标与合并会计
        二、会计假设与合并会计
        三、会计基本原则与合并会计
    第三章 合并会计相关问题的调查和实证分析
        一、合并会计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
        二、合并报表的一般描述性统计和实证分析
    第四章 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再探讨
        一、母公司理论与实体理论
        二、国际间对母公司理论与实体理论的应用
        三、其他理论的观点及评价
        四、对合并报表理论的分析
    第五章 合并会计基础理论的形成——目标、性质、原则
        一、合并会计的目标
        二、合并会计的性质
        三、合并会计的原则
实务篇
    第六章 合并会计方法研究
        一、流行的合并会计方法
        二、合并会计方法在国外使用情况及争论
        三、合并会计方法在国内使用情况及争论
        四、对合并会计方法在分析与选择
    第七章 合并商誉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一、合并商誉的几个基本问题
        二、合并商誉国外的会计处理方法及争论
        三、合并商誉国内的会计处理方法及争论
        四、合并商誉的分析、选择、展望
    第八章 改进合并会计报表研究
        一、改进合并报表的基本问题
        二、合并报表的充分披露
        三、简式合并报表
    第九章 合并会计报表的特殊问题研究
        一、子公司超亏问题
        二、下推会计问题
        三、集团内部债券交易合并问题
    第十章 与合并会计相关的税务问题研究
        一、并购中的会计与税务比较
        二、所得税会计中的合并会计问题
附录一 中、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二 调查单位
附录三 调查问卷
附录四 实证研究样本公司名录
后记

(7)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二、固定资产的计价
    (一) 计价方法
    (二) 入账价值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一) 折旧计提的基数
    (二) 折旧年限和方法
    (三) 折旧计提范围
四、固定资产入账后的支出
五、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
六、固定资产的信息披露

(9)中国上市公司业绩操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选题的来源
    二、 理论及实践意义
    三、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四、 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五、 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 对业绩的概念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理解
        二、 对操纵的理解也可分作三个层次
        三、 与业绩操纵有关的概念
        四、 业绩操纵的目的
        五、 业绩操纵的主体、客体
    第二节 国外有关操纵的理论
        一、 引发舞弊的风险因素理论
        二、 “GONE”论
        三、 舞弊三角理论
        四、 冰山理论
    第三节 国外财务报告分析的相关学派
        一、 实用比率学派
        二、 资本市场学派
        三、 会计盈余操纵研究学派
        四、 财务失败预测学派
    第四节 国外会计研究方法的考察
        一、 美国近期不同会计研究方法的应用分布
        二、 国外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
        三、 实证研究的规范过程
        四、 国外实证研究会计信息的方法
    第五节 国内相关研究
        一、 中国会计研究方法的横向与纵向比较
        二、 近期国内代表性研究
第二章 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和信息质量特征
    第一节 国际上的会计模式与分类
        一、 各国会计差异的成因剖析
        二、 会计模式的国际分类
    第二节 中国会计制度的特色
        一、 从所有制形式看
        二、 从所有权主体与政府的关系看
        三、 从文化背景和产权主体的特征看
        四、 中国会计制度的显着特点是:政府扮演了最重要角色
    第三节 对中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重要原则的把握
        一、 会计信息的用途:政策与决策
        二、 不同用途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要
        三、 法律制度对资本市场与股权结构的影响及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四、 对中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把握
    第四节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鉴别标准
        一、 收益的真实性
        二、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程序理性还是结果理性?
        三、 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业绩操纵的原因
    第一节 财务会计信息的局限性造成“合法会计失真”
        一、 会计基本假设方面
        二、 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
        三、 会计基本原则方面
    第二节 使用精确方法研究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必然造成偏差
        一、 不确定性分为随机性和模糊性
        二、 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
        三、 研究技术的局限性
    第三节 股票市场的虚拟经济特性
        一、 虚拟经济的特性是证券市场欺诈行为发生的客观基础
        二、 证券欺诈行为与虚拟经济系统之间具有藕合性
        三、 操纵行为本身具有弱化制衡机制的特点
    第四节 操纵成本小于操纵收益造成“违法会计失真”
        一、 为什么企业要披露会计信息
        二、 谁应该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三、 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违约与监督的博奕分析
    第五节 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一、 信息与风险
        二、 信息与有效市场理论
        三、 有效市场理论对信息质量的要求
        四、 对称信息条件下,不完全信息将导致系统性风险
        五、 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导致中国股市的“逆向选择”问题
        六、 一级市场逆向选择发生的原因
        七、 二级市场逆向选择发生的原因
    第六节 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
        一、 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四权分割,多头管理
        二、 改革初期的放权让利和企业承包制
        三、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实际投票规则的影响
        四、 公司治理意义
        五、 改善公司治理的目标
        六、 基本原则
        七、 有效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
        八、 中国公司治理现状
    第七节 中国股市的结构性缺陷
    第八节 董事会难以承担受托责任
    第九节 政府的错误定位造成我国股市寻租现象严重
        一、 寻租理论简述
        二、 我国股票市场寻租现状
        二、 股票市场寻租成因分析
        四、 小结
第四章 业绩操纵手法研究
    第一节 损益陷阱
        一、 上市陷阱
        1. 构造虚假会计实体
        2. 虚假的主营业务
        3. 缩股提高发行价
        4. 虚增利润以“前期损益调整”形式冲减
        二、 收入的定义与收入的确认
        5. 高价销售给关系企业,年度财务报告报出后,以质量为由退货
        6. 房产回购协议,卖方承诺回购
        7. 分别签订一份售出合同和一份购回合同,时间有先后
        8. 买方选择权(或卖方选择权)回购
        9. 对售出商品保留继续管理权或控制权
        10. 以母公司承诺书确认收入
        11. 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收入
        12. 提前确认销售收入
        13. 出租物业销售
        14. 发票日期与出库日期
        15. 债务重整
        三、 少计成本与费用
        16. 推迟确认本期费用
        17. 本期销售产品成本少计
        18. 潜亏挂帐
        四、 营业外收入
        19. 非货币性交易
        20. 无形资产的出售
        21. 以房抵债
        五、 其它业务利润
        22. 对其它业务利润的理解
        六、 投资收益
        23. 二级企业资产评估增值增加投资收益
        24. 非现金支付方式下出售股权
        25. 资产重组
        七、 业绩指标
        26. 调减净资产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27. 新股指标陷阱
    第二节 流动资产陷阱
        一、 银行存款
        28. 委托放款风险
        二、 短期投资
        29. 持有期获得的股利
        三、 应收帐款
        30. 应收帐款转入其它应收款
        31. 不当归类,逃避披露
        32. 帐龄分析
        33. 应收帐款性质
        34. 虚增交易
        35. 变相贷款
        36. 以新换旧长期挪用资金
        37. 以产品销售商名义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38. 从应收帐款与销售收入的比例看长期趋势
        四、 坏帐
        39. 坏帐准备的提取按直接转销法
        40. 备抵法中的提取比例的变化
        41. 有意隐瞒坏帐损失
        42. ST、PT企业的坏帐确认
        五、 其它应收款
        43. 代替坏帐
        44. 对外贷款或代付款
        45. 被股东关联企业挪用
        46. 预付货款收高息
        六、 预付货款(其它预付款)
        47. 预付货款给关联企业
        48. 预付货款给项目总承包人
        七、 应收票据
        49. 签而不收长期挂帐
        八、 存货
        50. 先进先出法高估当期企业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51. 后进先出法高估高科技企业利润和库存价值
        52. 不冲减存货跌价准备
        53. 存货结构
        54. 不良存货转入在建工程或计入产品成本
        55. 业绩突变
    第三节 长期资产陷阱
        一、 长期投资陷阱
        56.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57. 成本法核算
        58. 接受捐赠资产
        59. 不体现子公司亏损
        60. 评估子公司
        61. 存货变为长期投资
        62. 委托投资
        二、 无形资产
        63. 接受捐赠划拨
        64. 自行开发费用资本化
        65. 广告费用分摊
        66. 无形资产价值不再存在
        67. 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
        68. 商标权以商品市价差衡量
        69. 商誉是超额平均利润的资本化
        70. 技术开发成果互购
        三、 递延资产
        71. 递延资产中列进亏损或呆帐
        72. 递延资产中列进投资损失
        四、 在建工程
        73. 调节管理费用
        74. 调节财务费用
        75. 自用资产列入存货或在建工程
        五、 固定资产
        76. 改建扩建
        77. 以固定资产抵债权
        78. 长期股权换出固定资产
        79. 固定资产换取原材料
        80. 存货换取固定资产
        81. 低效高代价建成的固定资产
        82. 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与非生产经营性资产的剥离,租赁、回购
        83. 收益现值法评估资产的可销售性
        84. 现行市价法评估资产的不可分割性
        85. 折旧年限
        86. 无形损耗
        87. 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比率
    第四节 其他陷阱
        一、 分红派息
        88. 新上市公司前期利润不向新股东分配
        89. 分红派息方式对个人股东的影响
        90. 暂不分配
        二、 配股
        91. 大股东以其它企业股权注入
        三、 长期借款
        92. 大量存款与长期借款并存
        四、 未列事项
        93. 有关子公司及资产的承包租赁协议未披露
        94. 未决诉讼及赔偿违约协议不详细披露
        95. 特殊福利政策
        96. 贷款担保
        97. 应付利息不入帐
        98. 待处理财产损溢
        五、 合并报表阱
        99. 2%股权调节法
        100. 合并价差
        101. 联营企业所持股份降低
        六、 关联方易
        102. 相互交易
        103. 低价收购
        七、 收购陷阱
        104. 收购企业评估,增加资本公积
        105. 低价接受母公司其它公司股权,增加资本公积
        106. 收购股权还是资产
        107. 收购资金以配股资金还是贷款
        108. 收购对原债权人影响
        109. 收购后重复计算投资收益
        110. 上游企业与卜游企业间的收购
        111. 买壳上市,经营和业绩不连续
第五章 对业绩操纵的防范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规范机制概述
        一、 质量规范标准
        二、 审计鉴证
        三、 事后监管
    第二节 对业绩操纵防范的政策建议
        一、 加重、扩大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保障责任
        二、 提倡公司治理的价值取向应是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三、 有力的股权约束和债权约束
        四、 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五、 完善的民事赔偿机制
        六、 加强董事及经理个人的受托责任
        七、 加强董事会的建设
        1. 加强董事会的有效性
        2. 建立健全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的制约机制
        八、 推进经理市场建设
        九、 推进股权市场深化
        1. 逐步凋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2. 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独立的国有股权行使机构
        3. 提升小股尔对公司治理的参与程度
        4. 健全股东大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5. 培养规范的机构投资者
        6. 解决股权的普遍流通性
        十、 以独立监事领导审计委员会,强化内部会计控制
        十一、 发展法务会计,造就揭发财务报告舞弊的新工体和新技术
        十二、 证券监管部门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强化强制性披露制度
        2. 规范市场行为
        3. 加强市场信用建设
    第三节 投资者对策
后记
参考文献

(10)公司估价理论与基本分析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公司估价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1节 公司估价与投资
        第2节 公司估价与价值管理
    第二章 有关公司估价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1节 有效市场假设与公司估价
        第2节 公司内在价值与公司估价
        第3节 会计数据与公司估价
    第三章 公司估价理论
        第1节 红利折现估价理论
        第2节 现金流量折现估价理论
        第3节 期权估价理论
        第4节 其它估价理论
    第四章 剩余收益估价理论
        第1节 剩余收益理论
        第2节 费森——奥尔森剩余收益估价理论
        第3节 费森—奥尔森估价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第五章 基本分析与公司估价
        第1节 基本分析的理论研究
        第2节 基本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 基本分析的实证研究
    第六章 研究设计
        第1节 研究方法设计与样本选择
        第2节 指标体系的设计
    第七章 实证研究结果、结论与解释
        第1节 第一步—回归分析
        第2节 第二步—基本分析组合投资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谈谈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核算之问题及对策[J]. 陈云秀. 北方经贸, 2016(03)
  • [2]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研究[D]. 德力格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3]中美农业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会计比较研究[D]. 郑群英.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4]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研究[D]. 邢琳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2)
  • [5]对我国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规范的研究[D]. 姜立坤. 上海海事大学, 2004(01)
  • [6]合并会计研究[D]. 黄菊珊. 天津财经学院, 2004(04)
  • [7]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的变革[J]. 周雪艳.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3)
  • [8]固定资产入帐价值的几种确认形式[J]. 王友刚. 中国棉花加工, 2002(04)
  • [9]中国上市公司业绩操纵研究[D]. 刘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 [10]公司估价理论与基本分析的实证研究[D]. 钟铮. 厦门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浅谈投资者投资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