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衰退与再现——从“当年夏村”到“现在”

女性的衰退与再现——从“当年夏村”到“现在”

一、女性的隐遁与重现——从《我在霞村的时候》到《现在》(论文文献综述)

高露露[1](2021)在《延安时期丁玲散文中的西北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霍虹[2](2021)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是中国文学史上通常所定义的现代文学时期,本论文把这一时间段内批评主体对当时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的共时性批评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论文先是全面梳理并整体观照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然后从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入手,进一步探究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模式和方法,分析其价值与局限,以期在推进完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本土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介绍研究缘起,然后爬梳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的概况,发现还比较欠缺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意义等。第二章,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进行文学史的梳理,勾勒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创作与批评的整体脉络。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时期,中国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兴起,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随之诞生,并表现出发生期的特征,即批评主要集中于冰心等个别女作家、批评视角较单一、批评主要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繁荣发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也随之发展,表现为批评主体更加职业化、现代批评意识更加成熟、批评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更强、批评视角更加开阔、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成果大量涌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时期,女作家及批评家被战争分割在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大政治区域内,文学创作和批评都表现出各自区域的特征,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批评与第二个十年相比略显单薄,而沦陷区的批评大多避开了战争和政治现实,更关注作品本身。第三章,考察了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形成了核心相对稳定的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批评主体以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进行的女作家作品批评,虽然立场不同、风格各异,但无不洋溢着改造现实的激情,以真诚的声音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落潮,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身份逐渐发生分化,主要分为革命者批评主体身份、左翼批评主体身份、自由主义批评主体身份,并在批评中表现出各自的身份意识;第三个十年受战争影响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内,国统区批评主体生活颠沛流离、解放区批评主体接受知识分子身份改造、沦陷区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被压抑,五四时期所形成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在总体上趋于弱化;而三十年间,始终不变的是性别主体身份,男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具有隐含的性别文化身份的权威地位,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在面对同为女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时则或是表现出深刻的共情或是表现出剧烈的排斥,暗含着女性性别身份的焦虑。第四章,进一步研究批评主体在以不同的身份经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进行积极主动的批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批评理念。第一个十年,批评主体以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充满挑战的勇气与改造的激情,对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实现“人”的外在和内在的全面自由本质表现出十分的热情,大量引进国外各种文艺理论,其中的现实主义批评理念和浪漫主义批评理念被有不同身份意识倾向的批评主体所青睐,而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理念却处于缺失的地位;第二个十年,随着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五四时期基本达成共识的新文学观念发生瓦解,革命者和左翼批评主体秉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念,自由主义批评主体是以自由主义文艺批评理念为指导。新文学阵营被持有不同文学理念的知识分子们分裂成若干派系,各派系在对女作家作品争相阐释的过程中得以更深入地探求女作家作品的性别特征,女性作家及女性批评主体成长后也注意到自身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使得女性文学批评理论进入酝酿期;第三个十年,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不同区域内不同身份特征的批评主体形成各自的文学批评理念,国统区主要是“宣传抗战”批评观、解放区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影响下的批评理念、沦陷区出现了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第五章,研究在不同文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所形成的语境论和体验性两大批评模式。语境论批评模式关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与“种族”“环境”“时代”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体验性批评模式关注批评者面对现代女作家作品时内心的体验。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理念中,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反映与推动价值的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强调文学表现内心、追求自由审美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体验性批评模式;倾向于宏大批评话语的男性批评主体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倾向于私人化批评话语的女性批评主体则更偏爱于体验性批评模式。在具体批评过程中,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运用了“知人论世”、感悟式“诗化”和“比较分析”等批评方法。第六章,论述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深刻影响了现代女作家们的创作方向,并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女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进程;批评中张扬了具有身份特征的“主体性”,始终保持一种主体“在场”的批评状态,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实践性、体验性等多方面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特征,这些特征作为批评的“中国经验”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批评中产生了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可作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建构的根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些男性批评主体的男权主义思想以及其在批评中对女性性别体验的隔阂,阻碍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及批评理论的生长。

高雅[3](2021)在《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观念,除了绪论和结语,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题为“贾平凹女性观念的基本形态”。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价值观和审美观相互渗透、影响,首先可从其性别观念入手探究其女性其价值观。他在中国传统“阴阳”哲学思想影响下认为男女的结合也是实现“阴阳合一”的途径,但从其小说文本中仍可见其“以阴辅阳”、使女性居于从属之位的观念。在涉及婚恋观的小说中,人物关系模式呈现出“妻妾成群”的样貌,众多女性围绕在男性主人公周围;在同一女性人物身上,有时也兼备了妻性和妾性、纯情和纵欲的特点,这都是作家男权中心主义思想的反映。在《废都》之后,“性”成为贾平凹文学世界中的重要符码,一些关于“性”的描写呈现出耽溺和畸变的问题,“性”在其小说中承担了重要的功能性作用,为“性”赋予各种隐喻义致使女性身体想象的超载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困境之一。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审美观念,也可大体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首先,作家创造了众多女性意象,它们充满古典和民间意蕴,有唯美而脆弱的特点,这既使作家成功塑造出许多鲜活美丽的女性形象,也因对女性阴柔特质的强调,加剧了女性形象的符号化特征。其次,贾平凹将从李渔等中国传统文人中继承的对“态”的追求充分彰显在其小说创作中,对“态”的欣赏将女性完全置于男性欲望的凝视视野中,以“态”为美的背后是男性对女性审美的窄化、对女性顺从地位的期待、将女性身体景观化的审美观。更显豁的是,贾平凹大量小说中的男性人物都表现出对女性美脚的过度迷恋,这源于男性窥伺式的审美心理,暴露出一种腐朽的审美趣味。第二章题为“贾平凹女性观念的形成与矛盾”。第一节分析贾平凹的成长经验与社会文化心理。他因农裔身份、先天矮小、突入城市、长期患病等原因,形成了自卑、自怜、自恋混合的人格特质,这可能会潜在地影响他的女性观念。另外,他在创作中自觉地接受中国传统文人思想和陕西民间资源的浸染,也使他的女性观念带有与他人殊异的特点。具有一定知识分子“病态”人格的贾平凹,同时也是一个关怀现实,背负沉重精神负担的作家。他对社会“病”和“废”的认知可能对其女性观念有所影响。上述三个层面的原因,共同形成了贾平凹小说创作中女性观念的潜在矛盾。在他的小说中,女性崇拜和女性禁忌同在,女性既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也是使人恐惧、致人陷落的尤物。他的小说创作高扬欲望的旗帜,但渴望生殖的人往往会走向生育无力,“子”的角色在文本中呈现出结构性的缺席,这使得女性的欲望更加空洞化。第三章题为“贾平凹女性观念的困境与文化意涵”。在贾平凹的女性观念下,女性人物呈现出内在人格的分裂,暴露了女性主体成长的艰难。同时,小说中当代女性精神严重缺失,很多女性形象都在话语和行动层面自觉地接受男权秩序的规训。贾平凹女性观念的困境背后,有深刻的文化意涵。他怀抱这样陈腐而矛盾的女性观念来书写女性,是想通过女性追怀一种逝去的历史和文化。在这种历史和文化之中,男性与女性的文化话语权并不对等,女性被排斥在文化圈层之外,沦落为文化祭品。贾平凹试图通过女性的身体隐喻、男女关系的隐喻、两性情感的隐喻等方法,消解其思想中的文化重荷,同时,这种女性观念也使其创作中的文化批判呈现弱化和错位等缺憾,—定程度上阻碍他抵达更高的文学境界。

李想[4](2020)在《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是中朝韩三国人民的共有记忆,长久的艰苦奋战、受尽压迫的痛苦、社会的动荡不安都让抗战的历史刻骨铭心。而在浴血奋战过程中,整个民族奋起反抗的面貌、无数英雄烈士不畏牺牲的抗战故事,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成为了最振奋民族心和爱国心的宝贵精神财富。于是记录呈现这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文学主题应运而生,抗日叙事成为了中朝韩共有的、且重要的文学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战争中的残忍、迷惘、恐惧、伤痛也伴随这段民族成长的记忆一同浮现。抗日叙事的面貌也随之愈加丰富和饱满。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丰富完善整个东亚抗日叙事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对深化抗日叙事的历史精神,加强在抗日战争认识问题上的互补互识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的总体情况,在不断发展中交叉形成了相同的抗日叙事主题,其不仅呈现出具体的书写特征,也反映了深刻的时代性和政治社会性。中朝共有的全民抗日和领袖抗日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是两国抗日叙事中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时代性的部分,中朝韩所共有的英雄抗日、抗日伤痛、理念指向主题有着不同的书写特征,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变化。而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中韩历史复原主题不断涌现,丰富了抗日叙事的面貌,更鲜明地反映了抗日叙事主题与时代的深刻联系。围绕以上主题,并结合具体文本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叙事学后经典派侧重的对文本与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为主要视域开展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开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两个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把握层面以探讨共性和特性为主,并以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在微观分析上,运用主题学、文学治疗学、文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比较具体作品的异同之处。中国和朝鲜在领袖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语境下,形成了全民抗日与领袖抗日两大重要主题,又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各侧重一方的特点,并分别通过构筑“全民”与“领袖”的形象凸显这两大相对的主题。这种具有鲜明比照性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而在这种语境下,形成了中朝抗日叙事主题相较于韩国的另一大特征鲜明的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最具代表性的是母亲与儿童的革命成长。这一主题的书写具有典型的范式化特征,最大化地凸显了中朝抗日文学的特色和抗日战争的意义,却也模糊了成长本位主题的概念和内涵。同时,这种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了中朝韩对英雄抗日主题的不同书写特征。中国所强调的以人民利益为上的集体英雄主义在后期的发展中并不否定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韩国凸显民族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不与集体英雄主义相对立;而朝鲜的集体英雄主义以对领袖的忠诚为最高标准。在这种英雄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抗日英雄叙事在本质上都书写了“义”之意,与朝鲜抗日英雄叙事中突出“忠”的泛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朝鲜的抗日英雄都成为了“忠臣”式英雄。于是,朝鲜的抗日叙事主题基本上围绕了“领袖-忠臣”这一范式展开,形成了具有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结构。中朝韩之间鲜明的意识形态差异直接导致了抗日叙事中理念指向主题的不同呈现,在复杂的抗战背景下,在作者个人经历与创作视角以及创作语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理念指向性和理念的差异性,并直接影响了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随着抗日叙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政治语境的改变,抗日伤痛与历史复原成为了新世纪抗日叙事的主流主题。以“慰安妇”及历史惨案为题材的抗日叙事的不断出现,与外交政治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韩在面对抗日伤痛问题上的新视角和新姿态,完全不用于以往围绕阶级伤痛和反战叙事的书写。而历史复原主题作品的不断出现,展现了国家政治话语的包容度和开放度,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和发展性的历史意识,在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不断丰富抗日叙事的内涵。通过比较和梳理可以看出,朝鲜抗日叙事以“领袖-忠臣”的形态凸显出独具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特征,其主题也集中于呈现领袖形象和“忠臣”式英雄的一片丹心,具有体系化、划一式,集中展现,形式庞大的特征,在主题的深入性和丰富性上有所缺失。韩国的抗日叙事整体上呈现出凸显民族主体性和历史叙事性,也带有明显的市场化、大众化文化性特征。中国的抗日叙事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从以阶级为纲的抗日叙事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叙事、南京大屠杀叙事、“慰安妇”叙事等,显现出视角的多元化发展和主题的多样性变化。抗日叙事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始终反映了其不可忽略的时代性,必须在深刻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予以考察。本论文只是从宏观比较视域上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进行比较研究的一次尝试,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并希望可以为抗日叙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中一定存在着欠缺深度等不足,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王宝丹[5](2019)在《空间叙事理论视域中的延安时期女性创作》文中指出延安时期的女性创作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而且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对延安女性创作的研究非常重视,对于女作家个案研究也日趋成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不仅应对有代表性的女作家的研究应当重视,对女作家群的研究也应走向深入;不仅对在文学史上已有一定影响的作品应当进行研究,还应对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副刊、《文艺战线》、《大众文艺》、《文艺月报》等报刊以及大众读物上的女性创作进行更加深入地发掘和系统性地梳理。即在延安女性书写研究模式和方向日趋定型的情况下,我们应当选取新的研究角度,将延安的女性书写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而二十世纪末兴起的空间转向则为延安的女性书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将延安时期的女性创作放置到空间叙事理论视域下,主要是在探寻延安空间内涵的基础之上,从空间的角度挖掘小说叙事形态所呈现的特点,分析空间在这些女性作家笔下如何参与到小说叙事和主题表达,并对我们的某些阅读直觉做出一些合理的解释。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在对选题缘由做简要的概述之后着重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阐明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二部分: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女性创作的文学空间内涵的探讨从社会历史空间推进到文学空间表征层面。具体是从延安空间的重组和建构两个方面去发掘延安女性创作的社会历史空间的内涵;在主体作用下建构起来的文学空间表征,则是从统一的话语秩序和女作家选择的表达话语两个方面去凸显其象征意义。第二章将本文选取的文本按照其空间叙事形态的特征划分为三种空间形式——中国套盒结构、圆圈式结构和橘瓣式结构,探讨空间如何介入到小说的叙事。第三章探讨小说在建构空间叙事时所采取的一些技巧。作家主要借助梦境和幻想构筑了心理空间,又借助语言的隐喻性与可逆性构筑起语言空间。这些内在的文本空间与外在的社会空间、实践空间相结合共同构成了文学空间,而这些空间的建构不仅促进了文本的空间叙事,也加深了主题表达。第三部分:结语立足于延安女性创作的空间叙事对全文做了总结,指出了空间叙事学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也有可能将女性创作和女性创作批评推入新的阶段。

彭江虹[6](2018)在《丁玲研究在美国》文中指出中国现代女作家丁玲的文学叙事和命运均可谓“跌宕起伏”,反差巨大,争议颇多,堪称传奇。丁玲的文学、命运与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互为镜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读丁玲就是解读现代中国。在全球性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丁玲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作家和研究对象。美国相关学者对丁玲有着持续的研究兴趣,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丁玲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总结、反思美国的丁玲研究因此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二战后美国社会状况、中美关系、美国文学理论以及美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构成了丁玲研究在美国发生的文化历史语境。正是在这特定的语境中,丁玲与美国相关人士进行了接触与交流,美国学者对丁玲及其创作进行了译介和研究。丁玲在美国的传播与研究历史长达90余年,其研究者产生了代际变迁,不同代际中的研究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知识论、方法论,因此美国的丁玲知识和话语也产生了明显的历史变迁。美国的丁玲研究有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丁玲的女性情爱书写。最早的研究者夏志清表现出热嘲冷讽的批评态度,后来的研究者如夏济安、布乔治、梅仪慈、白露、刘禾、刘剑梅都盛赞丁玲的女性情爱书写,认为丁玲的女性情爱书写在20世纪中国具有强烈的先锋意义,充分体现了现代中国女性的主体性建构。这些学者将丁玲的女性情爱与中国现代革命进行了关联,指出丁玲的女性人物在恋爱中成功突围与超越,从恋爱走向革命,凸显了中国现代女性强烈的家国情怀、历史责任意识和巨大的革命潜力、创造力。第二个主题是丁玲与中国现代革命。这些研究者们普遍对丁玲的文学革命转向持批判态度,认为地缘政治严重损伤了作家和文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颜海平是一个例外,她对这种主流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丁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写作具有延续性和同一性。同时所有的研究者都察觉了丁玲以及其笔下的革命女性与现代中国革命之间存在着一种异常错综复杂关系。第三个主题是丁玲文学叙事政治性与艺术性的问题,美国研究者一直没有停止相关争论。夏志清认为1931年后丁玲开始的“无产阶级小说创作”沦为共产党的革命和政治宣传,其作品的文学艺术性因此受到严重伤害。布乔治和梅仪慈持相似观点。在白露、颜海平的丁玲解读中,政治性和艺术性(文学性)这种传统文学分析范畴消失了,她们都异常强烈地推崇丁玲命运与文学作品中的性别政治和革命性。从知识论而言,美国丁玲研究的成果必然是洞见与偏见并存,真理与谬论同在。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审视美国丁玲研究非常有必要有意义。我们应该借鉴美国丁玲研究的诸多洞见和智慧,同时也应该警惕美国学界生产的丁玲知识和话语中或隐或现的优越感和某种程度上的文化、学术霸权,揭示其偏见以及其产生的意识形态根源。美国丁玲研究在当下历史文化语境中仍表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即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中国存在显而易见的偏见。面对丁玲这样一个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女作家,丁玲的美国研究者在阐释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种种误解和偏见。美国的丁玲研究最终还是表现了研究者对美国社会文化的深层次认同。

林逸宁[7](2017)在《丁玲小说叙事视角策略研究 ——从1928年到1949年》文中研究指明丁玲小说的叙事视角策略是有意为之的,是为了实现创作目标所运用的方案,或者根据创作形势发展而制定的创作方针和方法。小说中“自我视角”与“客观视角”的交叠呈现,并不仅是简单重复,而是作者自我否定与更新的需要。政治思潮的规训与个人“革命家”与“作家”双重身份,共同构成了丁玲叙事视角策略变化的原因。结合叙事学的视角理论,以丁玲1928年至1949年的小说文本为基础,分析其不同时期的小说中,所呈现出的选择、组织和加工故事题材的多样性视角,从而探究丁玲叙事视角策略的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透过丁玲小说的叙事视角策略,一方面分析在文学创作、时代思潮与叙事视角策略三者关系中,丁玲小说的叙事视角策略重要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将丁玲的转变个案置于现代文学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在延安文学的场域中,探究政治因素影响下作家文学创作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蔡燕雁[8](2014)在《丁玲与马烽同题材创作管窥——以《我在霞村的时候》和《金宝娘》为例》文中指出丁玲和马烽是同一时代、同为解放区的作家,他们在同一时期创作的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和《金宝娘》中的主人公的遭遇极为相似,但结局大相径庭。论文试从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叙事视角三个方面比对两位作家对相同命题做出的异质解读。

李美皆[9](2013)在《“晚年丁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晚年的丁玲经常被认为是没有多大研究价值的。其实不然。一条河流丰水期值得研究,枯水期同样值得研究。河流为什么干涸?这本身就具备研究价值。事实上,关于丁玲晚年,有太多需要正视、包容、廓清和去伪存真的东西,去掉覆盖在丁玲身上的表象和似是而非的印象,把丁玲放置到左右着她的个体和社会政治的无奈处境之中,才能看见真实的整体的丁玲。“晚年丁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本文是在晚年“被视为文学界僵化保守的‘左’的代表人物”的丁玲这一特定内涵上来使用这一概念的,简而言之,即“老来‘左’”的形象内涵。丁玲晚年的“左”,一定程度上是为历史问题平反所累的结果,是解决历史问题不得不借重的“工具”。当然,真实的丁玲并非完全不“左”,她的“左”也并非完全出自矫情,有一些是与自身政治利益、信仰、人生道路、既得利益相关的真实表达。本文首先要厘清丁玲“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其次要发现丁玲“历史问题”与“晚年形象”如何相遇。在此基础上,对导致“晚年丁玲”形象被定格为“左”的主要事件和现象、传闻逐一进行分析,如,丁玲与《讲话》、丁玲教育青年、“晚年丁玲”与马恩着作、丁玲晚年的出访和受访、丁玲关于“创作自由”的言论、《杜晚香》的写作对于“晚年丁玲”的复杂意义、“清污”中的丁玲,共七个方面。通过这些分析,发现支配丁玲如此言动的真实缘由及其背后的无奈,说明“晚年丁玲”的“左”与其历史问题密切相关,揭示这种种因素与外在的社会形势、官方需要、文坛的世情人心等相结合,如何“打造”了这样一个“晚年丁玲”。晚年周扬是影响“晚年丁玲”形象的主要人物。造成“左”的“晚年丁玲”形象的是一股合力,是各种因素的相加,除了历史问题以及与周扬的恩怨外,丁玲自身的老年和性情特点、一生的道路选择趋向所决定的晚年必然心态,也是打造“晚年丁玲”形象的重要因素。丁玲一生都在改造自己,直到晚年。从被动改造到自我改造,丁玲已经被改造彻底异化,她从改造中获得安全感,改造成为她的信念。领袖情结与改造情结相结合,牢牢地支配着丁玲,包括丁玲的马列情结,都是为领袖情结所强化。丁玲所处的复杂的文坛矛盾,远因是制度,中因是政治权力,近因是宗派关系。过多地着眼于个人恩怨而忽略制度性反思,是把根本问题遮蔽了。丁玲复出后的余悸,不仅是对周扬的余悸,更是对权力和权力机制的余悸。丁玲晚年之所以与社会思潮脱节,是因为她不反思。丁玲的不反思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没有余裕反思。因为历史问题尚未解决,她必须做“顺民”。其次,没有愿望反思。因为她的命运与主流是一致的,她的反思可能面临自我否定的危险。再次,没有能力反思。在政治与文学之间,丁玲总是处于一种二元的分裂状态:两种声音,两个面孔,两种价值观,两种文学观。丁玲的双重文化选择,决定了对她的历史评价也是双重的,很难统一。用翔实的资料来说话,对已有的观点尽量在对比中进行廓清,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观点,这是本文秉持的主要研究方法。本文是关于丁玲晚年研究的第一个长篇文本,是第一次将丁玲晚年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来进行研究,也是迄今对丁玲晚年的最完整的研究。

李静[10](2013)在《启蒙、革命与女性——以20世纪女性作家乡土小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五四到新时期,女性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对性别身份的确认,是在宏大的民族国家的历史叙事中展开的,它从一开始就带有政治、党派、阶级的烙印,因此一边是启蒙现代性给女性带来的人性和欲望释放的可能,另一边是各种主流话语笼罩下的被忽略了的性别牺牲甚至是无法掩盖的性别压迫。这种境遇来自于政治话语的功能性压抑,也来自女性自身精神"现代性"的困惑和艰难。

二、女性的隐遁与重现——从《我在霞村的时候》到《现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性的隐遁与重现——从《我在霞村的时候》到《现在》(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本文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与问题求索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发生与发展
    2.1 发生期(1917—1927 年)——从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
        2.1.1 第一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1.2 以冰心批评为主的稚嫩果实
    2.2 发展期(1928—1937 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全面爆发
        2.2.1 第二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2.2 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硕果累累
    2.3 延续期(1937—1949 年)——从抗战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2.3.1 第三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3.2 三大政治区域内批评的不同成果
第3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
    3.1 “传统”与“现代”之间: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
        3.1.1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形成
        3.1.2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
        3.1.3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弱化
    3.2 “隐含的权威”与“身份的焦虑”:批评主体的“性别”身份
        3.2.1 男性批评主体的“催生”
        3.2.2 男性批评主体的“建构”
        3.2.3 女性批评主体的“焦虑”
第4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
    4.1 第一个十年:理论的“喧哗”与“缺失”
        4.1.1 现实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问题小说”的聚焦
        4.1.2 浪漫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自我”及“表现”的提倡
        4.1.3 性别理论的缺失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初探
    4.2 第二个十年:理论的“多元化”与“酝酿”
        4.2.1 马克思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阶级性”的强调
        4.2.2 自由主义批评观与对作品“人性”及“审美”的关注
        4.2.3 性别理论的酝酿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深入
    4.3 第三个十年:理论的“政治化”与“萌芽”
        4.3.1 国统区“宣传抗战”批评观与对作品“抗战主题”的倡导
        4.3.2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对女作家“政治立场”的要求
        4.3.3 沦陷区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
第5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5.1 两大类批评模式
        5.1.1 语境论批评模式
        5.1.2 体验性批评模式
    5.2 常用的批评方法
        5.2.1 “知人论世”批评法
        5.2.2 感悟式“诗化”批评法
        5.2.3 “比较分析”批评法
第6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
    6.1 “主体精神”的介入与“在场”的批评
    6.2 “实践性”与“体验性”批评的当代启示
    6.3 “理论基点”的价值与“本土理论”的建构
    6.4 “男权”的幽灵与“性别体验”的局限
结语
附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文章、着述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贾平凹小说创作中女性观念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 女性价值观
        一、性别观: “以阴辅阳”
        二、男权想象: 妻性与妾性共生
        三、女性身体的超载: “性”畸变
    第二节 女性审美观
        一、女性意象: 女性形象符号化
        二、“态”: 女性身体景观化
        三、恋足癖: 窥伺与赏玩的审美姿态
第二章 贾平凹小说创作中女性观念的形成与矛盾
    第一节 成长经验与社会文化心理
        一、自卑自怜自恋的混合人格
        二、民间传统与古典资源
        三、“病”与“废”的社会认识
    第二节 女性观念的矛盾呈现
        一、女性崇拜与女性禁忌
        二、生殖崇拜与生育无力
第三章 贾平凹小说创作中女性观念的困境与文化意涵
    第一节 女性观念的困境
        一、女性主体的内在分裂
        二、当代女性精神的缺失
    第二节 女性观念与文化批判
        一、女性与文化历史想象
        二、文化话语权的失衡
        三、批判的弱化与错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4)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朝韩抗日叙事国别文学研究情况
        二、中朝韩抗日叙事比较研究情况
    第三节 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述
        一、当代抗日叙事的范畴
        二、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观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
    第一节 全民抗战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构建
        一、中国全民抗战群像的构筑
        二、朝鲜领袖抗日形象的塑造
    第二节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成因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的续写
        二、从“全民”到“领袖”的抗日叙事转向
        三、后世的书写走向
    小结
第三章 抗日革命成长叙事
    第一节 中朝抗日革命成长叙事特征
        一、革命成长叙事的模式化
        二、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第二节 革命成长叙事的个例分析
        一、《苦菜花》与《血海》中的母亲革命成长叙事
        二、《小兵张嘎》与《她当时九岁》中的儿童革命成长叙事
        三、母亲革命成长与儿童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小结
第四章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
    第一节 中朝韩抗日英雄理念
        一、中国的人民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二、朝鲜的忠诚化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三、韩国的民族主义英雄理念
    第二节 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与朝鲜“忠臣”抗日叙事样态
        一、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义”的书写
        二、朝鲜的抗日“忠臣”叙事:“忠”的泛化
    第三节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个例比较
        一、狼牙山五壮士与游击队五兄弟
        二、英雄李舜臣与忠臣李舜臣
        三、爱恨情仇安重根与抗日英雄安重根
    小结
第五章 理念指向叙事
    第一节 理念指向叙事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含义
        二、理念多重选择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北间岛》、《苦难的年代》与《豆满江》中的理念指向叙事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呈现
        二、不同理念指向下的不同矛盾叙事
        三、理念指向下的历史叙事
        四、历史与现实视角交融下的理念指向
    第三节 《驽马万里》与《长征》中的理念叙事
        一、出逃动机中的理念选择
        二、建设新国家的梦想与期望和失望的交织
    小结
第六章 抗日伤痛叙事
    第一节 阶级创伤叙事与反战叙事
    第二节 历史惨案伤痛叙事
        一、象征化的创伤:“南京大屠杀”与“柳宽顺”
        二、突出女性立场的创伤叙事
    第三节 “慰安妇”伤痛叙事
        一、“慰安妇”问题在中韩的提出
        二、中韩“慰安妇”伤痛叙事特点
        三、《三十二》、《二十二》与《鬼乡》中的伤痛与治疗叙事
    小结
第七章 历史复原叙事
    第一节 国家话语下的主流历史复原叙事
        一、党派对立中的抗日斗争历史
        二、国家政治语境的改变
        三、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历史复原与韩国义烈团历史复原叙事
    第二节 边缘化历史复原叙事
        一、金学铁笔下的朝鲜义勇军历史
        二、金衍洙书写的“民生团”事件
        三、文人个体视域下历史复原叙事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与《异梦》的历史复原叙事
        一、全景展示历史:人物多元、背景宏大与空间多变
        二、民族魂的书写
        三、强化集体身份认同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中朝韩抗日诗歌比较研究

(5)空间叙事理论视域中的延安时期女性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 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
        (二) 空间叙事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1章 延安女性创作的空间内涵
    1.1 社会历史空间
        1.1.1 延安空间的重组
        1.1.2 延安空间的建构
    1.2 文学空间表征
        1.2.1 话语秩序的统一
        1.2.2 话语表达的选择
第2章 延安女性创作的空间叙事形态
    2.1 中国套盒式结构
        2.1.1 多重故事
        2.1.2 主题并置叙事
    2.2 圆圈式结构
        2.2.1 时间的轮回
        2.2.2 叙事的反复
    2.3 橘瓣式结构
        2.3.1 场景的并置:并置空间
        2.3.2 主题的重复:聚拢空间
第3章 延安女性创作的叙事空间建构
    3.1 人物的心理空间建构
        3.1.1 梦境
        3.1.2 幻想
    3.2 语言的空间建构
        3.2.1 语言的隐喻
        3.2.2 语言的可逆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丁玲研究在美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0.1.1 重新评价丁玲的需要
        0.1.2 系统解读美国学界丁玲研究的需要
        0.1.3 具有比较文学学科意义
        0.1.4 有助于开掘中国大陆丁玲研究的深度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0.2.1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丁玲研究
        0.2.2 海外丁玲研究之研究
        0.2.3 美国学界丁玲研究之研究。
        0.2.4 中美丁玲研究之比较研究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3.1 研究方法
        0.3.2 创新之处
    0.4 论文的构成
第1章 丁玲在美国的传播与研究历史
    1.1 丁玲在美国传播与研究的社会语境
        1.1.1 二战后美国社会概况
        1.1.2 二战以后中美关系的变迁
        1.1.3 二战后美国文学理论及研究范式的变迁
        1.1.4 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科化历史
    1.2 丁玲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概况
        1.2.1 丁玲与美国人士的接触与交流
        1.2.2 丁玲作品在美国的译介
        1.2.3 丁玲在美国的学术研究概况
    1.3 丁玲研究者的代际变迁
        1.3.1 第一代研究者:二元对立中的丁玲解读
        1.3.2 第二代研究者:尊重理解中的丁玲研究
        1.3.3 第三代研究者:多维视野中的丁玲阐释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美国学界丁玲女性情爱书写探讨
    2.1 丁玲对新女性的大胆情爱书写
        2.1.1 情爱书写的热情与大胆
        2.1.2 情爱书写中的生活与虚构
        2.1.3 情爱书写中的性爱与革命
        2.1.4 情爱书写中的叛逆与独立
        2.1.5 情爱书写中女性欲望的意义
        2.1.6 情爱书写中的优生学价值
    2.2 丁玲新女性情爱书写中的救赎与超越
        2.2.1 新女性的尴尬处境
        2.2.2 新女性的反省与搏斗
        2.2.3 新女性的救赎与超越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学界丁玲的女性与革命研究
    3.1 丁玲文学的转向论和统一论
        3.1.1 丁玲文学创作的两次转向论
        3.1.2 丁玲文学创作的前后统一论
    3.2 革命女性与中国革命的复杂关系
        3.2.1 丁玲曲折的革命历程
        3.2.2 丁玲面临的巨大风险
        3.2.3 难以言说的革命女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学界丁玲作品政治性与文学性的纷争
    4.1 传统政治与艺术角力中的丁玲解读
        4.1.1 丁玲作品是“宣传的滥调”
        4.1.2 丁玲是批评现存社会秩序的作家
        4.1.3 丁玲是具有社会使命感的作家
    4.2 当代文化批评视野中的丁玲研究
        4.2.1 丁玲的性别政治“现代女人如何做女人”
        4.2.2 丁玲的文学创作是社会(革命)实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学界丁玲研究的价值审视
    5.1 美国丁玲研究的洞见与成就
        5.1.1 开阔了丁玲研究视域
        5.1.2 阐释了丁玲主体性建构历程
        5.1.3 构建了多维的丁玲形象
    5.2 美国丁玲研究中的汉学主义表现
        5.2.1 对中国现代革命的偏见
        5.2.2 对丁玲文学革命转向的偏见
        5.2.3 丁玲研究者的理论来源与研究标准
        5.2.4 丁玲研究者的身份认同
    5.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丁玲小说叙事视角策略研究 ——从1928年到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丁玲小说叙事视角策略的演变轨迹
    第一节 自我视角的叙事策略
    第二节 客观视角的叙事策略
    第三节 两种叙事视角策略的综合
第二章 丁玲小说叙事视角策略演变原因探究
    第一节 外部政治思潮的规训
    第二节 “革命者”与“作家”身份的冲突
    第三节 乡村伦理资源与群体力量
第三章 丁玲小说叙事视角策略演变得失与启示
    第一节 叙事视角策略演变的成就
    第二节 叙事视角策略演变的缺失
    第三节 叙事视角策略变化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丁玲与马烽同题材创作管窥——以《我在霞村的时候》和《金宝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9)“晚年丁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苦难的历程与“晚年丁玲”
    第一节 丁玲晚年前的苦难历程
    第二节 悲凉而焦虑的晚年开端
    第三节 开始被扭曲的晚年人格
第二章 历史问题的审查及其对丁玲的影响
    第一节 丁玲晚年之前历史问题的四次审查
        一、1940 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一次审查
        二、1943 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二次审查
        三、1955-1957 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三次审查
        四、1975 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四次审查
    第二节 丁玲晚年历史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历史问题主宰下的“晚年丁玲”
第三章 政治维度下的“晚年丁玲”
    第一节 “晚年丁玲”与马恩着作
    第二节 被历史选择的角色:“清污”中的丁玲
    第三节 “政治正确”:丁玲晚年谨言慎行的出访
    第四节 教诲与隔膜:“晚年丁玲”与青年作家
第四章 文学话题与写作实践中的“晚年丁玲”
    第一节 丁玲对《讲话》的实践与维护
    第二节 丁玲关于“创作自由”的言论
    第三节 《杜晚香》的写作对于“晚年丁玲”的复杂意义
第五章 “晚年周扬”与“晚年丁玲”
    第一节 周扬晚年在丁玲历史问题上的性别观念局限
    第二节 周扬与丁玲之间的道歉、忏悔与检讨问题
    第三节 丁玲为自己的晚年形象应负的责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0)启蒙、革命与女性——以20世纪女性作家乡土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四、女性的隐遁与重现——从《我在霞村的时候》到《现在》(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时期丁玲散文中的西北书写研究[D]. 高露露.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D]. 霍虹. 辽宁大学, 2021(02)
  • [3]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观念研究[D]. 高雅. 山东大学, 2021(02)
  • [4]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D]. 李想. 延边大学, 2020(05)
  • [5]空间叙事理论视域中的延安时期女性创作[D]. 王宝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6]丁玲研究在美国[D]. 彭江虹. 湘潭大学, 2018(12)
  • [7]丁玲小说叙事视角策略研究 ——从1928年到1949年[D]. 林逸宁.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8]丁玲与马烽同题材创作管窥——以《我在霞村的时候》和《金宝娘》为例[J]. 蔡燕雁.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0)
  • [9]“晚年丁玲”研究[D]. 李美皆. 苏州大学, 2013(09)
  • [10]启蒙、革命与女性——以20世纪女性作家乡土小说为例[J]. 李静. 山东社会科学, 2013(01)

标签:;  ;  ;  ;  ;  

女性的衰退与再现——从“当年夏村”到“现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