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籽油微胶囊混凝工艺技术研究

油茶籽油微胶囊混凝工艺技术研究

一、油茶籽油微胶囊凝聚法工艺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祖述冲[1](2020)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针对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林区6个不同产地采集的红松籽开展了红松籽资源评价研究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在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评价方面:其资源形态特征,红松籽的平均籽长、籽宽、籽厚、长宽比、长厚比、籽壳厚是确定红松籽筛分、脱壳的技术参数,平均千粒重干重、平均含水率是确定红松籽运输和储存的技术参数,平均出仁率可评估红松籽原料的优劣和预期产量;其资源化学特征,红松籽仁的平均含油率为63.71%,是目前已知含油量较高的油料之一;红松籽仁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91.94%,皮诺敛酸的平均含量为14.98%;其资源禀赋特征,营造25年结籽的人工红松林,不仅比需80年结籽的天然红松林结籽周期短,而且单产产量高、千粒重重,嫁接苗植苗培育人工红松林6年结实,超过野生红松籽千粒重,皮诺敛酸含量优于野生红松籽;说明人工红松籽的资源禀赋优势可充分满足红松籽油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在红松籽油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方面: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提取率最高,过氧化值最低。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人工红松籽仁出油率升高、皮诺敛酸含量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油渣中的残油率降低。工艺放大实验,出油率为60.80%,是目前出油率最高的红松籽油提取工艺;不同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迷迭香提取物能够有效提高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抗氧化性结果显示,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以及Fe2+还原力,酶解红松籽油均比传统加工红松籽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单因素法优化得到红松籽油包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红松籽油固化率为70.95%,含油率为26.88%,激光粒度仪、FTIR、1H-NMR、DSC、TGA、XRD、SEM检测结果表明:与β-环糊精晶体结构相比包合物呈低结晶态,热稳定性与β-环糊精相似;工艺放大实验,所得红松籽油固化率为69%、含油率为27%;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包合物组与红松籽油相比,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皮诺敛酸脂肪酶浓缩法和尿素包合的最优纯化工艺结果显示,皮诺敛酸的纯度为93.51%,得率为13.56%。3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有:(1)应用资源属性特征理论和方法对人工红松籽和野生红松籽进行资源评价研究,说明人工红松籽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可满足红松籽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应用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并工艺放大实验,人工红松籽仁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出油率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皮诺敛酸含量高,油渣残油率低,证明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是先进的制油工艺;(3)应用β-环糊精法固体包合红松籽油并进行工艺放大实验,固化率和含油率均为最高,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也明显提高;(4)应用脂肪酶浓缩和尿素络合纯化综合法纯化红松籽油中的皮诺敛酸,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皮诺敛酸的纯度和得率均为最高。本论文研究开展的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方面的资源评价为红松籽精深加工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研制出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红松籽油中高纯度皮诺敛酸纯化工艺,为我国红松籽精深加工提供了先进技术。

康彬彬,张金梁,王祥,张玲艳,林河通,陈团伟[2](2020)在《山茶油微胶囊的复合凝聚制备工艺参数及其热氧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茶多酚为固化剂,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山茶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壁材比、pH、壁材浓度、凝聚时间、芯壁比等复合凝聚条件对山茶油微胶囊包埋率和微观形态的影响,确定山茶油微胶囊复合凝聚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微胶囊化前后的山茶油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山茶油微胶囊的最佳复合凝聚制备工艺参数为壁材比1∶1 (W/W)、pH 4.2、壁材浓度1.0%、凝聚时间30 min、芯壁比3∶2 (W/W),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山茶油微胶囊产品呈浅棕色粉末状,平均包埋率达82.36%,休止角39.2°,含水率3.67%。热稳定温度280℃,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热稳定性。同时,加速氧化贮藏试验表明微胶囊化显着提高了山茶油的氧化稳定性。

刘小亚[3](2018)在《海藻油固化工艺技术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藻油是指从海洋藻类中提取的脂质,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ieosapentaenoicae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eosahexaenoicaeid,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EPA和DHA属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二者具有诸多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但EPA和DHA在光、热和氧气存在的环境中极易被氧化,氧化后的海藻油不仅会丧失其生理活性,食用后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通过微胶囊技术保护EPA和DHA等PUFA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优化壁材、乳化剂和抗氧化剂,确定了EPA藻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筛选了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EPA藻油微胶囊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及氧化产物变化的规律,期望为EPA藻油固化工艺技术和藻油微胶囊储藏稳定性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固化EPA藻油的关键因素,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制备EPA藻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壁材种类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型号为HI-CAP100)和麦芽糊精(Dextrose equivalent 20,DE20),二者比例为4:1;以单甘脂为乳化剂,添加量为固形物的0.2%;载油量为30%;固形物含量为45%;均质压力为35 Mpa,均质3次;进风温度为190℃,出风温度为90℃。此种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效果最好,且藻油氧化较少。2.通过中试扩大化生产,对小试实验优化的结果进行中试验证,比较中试和小试微胶囊化效果和产品性质。中试微胶囊化产品的包埋效果与小试相似,均在98%以上,且休止角小(43.99),流动性好,松密度为0.54,紧密度为0.81,但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较小试微胶囊化产品增加了3.26 mmol/kg。中试及小试产品有以下共同特点:宏观形态呈白色粉末状,无结块和杂质,无明显的藻油腥味。微观形态呈不规则球形,表面有部分凹陷,无裂缝且具有很好的完整性。3.研究了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组合的微胶囊化EPA藻油在37℃储藏90 d和63℃储藏30 d后基本氧化产物的变化情况,包括POV、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TBA)、酸价(Acid value,AV)、茴香胺值和醛酮化合物的测定。添加了不同抗氧化剂组合的微胶囊化藻油在37℃储藏90 d过程中氧化程度均较低,POV值在前21 d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之后缓慢下降;茴香胺值在前28 d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28 d后急剧上升;TBA和酸价均无明显变化;醛酮化合物总量随着储藏时间增加不断增加。添加了抗氧化剂组合为维生素E(Vitamin E,VE)、维生素C(Vitamin C,VC)棕榈酸酯和迷迭香提取物的微胶囊化藻油的抗氧化效果最佳,90 d时其POV、TBA、酸价、茴香胺值和醛酮化合物总量分别为6.52 mmol/kg、5.73 mg/kg、2.73 mg/g、21.10和369.87μg/g;而不添加抗氧化剂的微胶囊化藻油的抗氧化效果最差,90 d时其POV、TBA、酸价、茴香胺值和醛酮化合物总量分别为13.60 mmol/kg、4.72 mg/kg、3.98 mg/g、38.48和927.34μg/g。添加了不同抗氧化剂组合的微胶囊化藻油在63℃下储藏30 d过程中,POV值在前12 d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之后缓慢下降;TBA、酸价和茴香胺值均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添加了VC棕榈酸酯和迷迭香提取物,VE和迷迭香提取物的微胶囊化藻油抗氧化效果均较好,储藏30 d后POV、TBA、酸价、茴香胺值和醛酮化合物总量分别为(2.57 mmol/kg、2.75 mg/kg、3.36 mg/g、19.86和182.11μg/g)和(5.59 mmol/kg、2.75 mg/kg、3.32 mg/g、5.85和191.83μg/g)。而不添加氧化剂的微胶囊化藻油抗氧化效果最差。4.研究了微胶囊化EPA藻油制作和储藏过程中脂肪酸的变化情况。利用喷雾干燥法制作微胶囊化EPA藻油的过程中,喷雾塔进行喷雾干燥之前,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基本无变化,经过喷雾干燥之后,有效成分EPA和DHA稍有降低,分别降低0.49%和0.82%。在37℃储藏90 d过程中,添加了不同抗氧化剂组合的微胶囊化藻油抗氧化效果均较好,PUFA中EPA和DHA含量在储藏60 d后会有少量降低,而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中C16:0和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TFA)中9t18:1在90d储藏过程中会有些许升高,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中9c18:1在90d储藏过程中会有少量降低,但脂肪酸的减少和增加量均不显着。其中添加了抗氧化剂组合VE、VC棕榈酸酯和迷迭香提取物的微胶囊化藻油氧化程度最低,有效成分EPA和DHA分别降低1.91%和1.73%。63℃储藏24 d过程中,添加了不同抗氧化剂组合的微胶囊化藻油样品中SFA、PUFA、MUFA和TFA变化趋势和37℃储藏90 d时相似。不添加抗氧化剂的微胶囊化藻油氧化最严重,EPA和DHA分别降低3.57%和6.75%,添加了抗氧化剂组合VC棕榈酸酯和迷迭香提取物抗氧化效果最佳,EPA和DHA分别仅降低0.69%和2.04%。总之,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利用喷雾干燥法固化EPA藻油包埋效果好,所得微胶囊产品物理性质好,且可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为了防止微胶囊产品在储藏过程中氧化酸败,抗氧化剂组合迷迭香提取物和VC棕榈酸酯在63℃储藏条件下抗氧化效果最佳,VE、VC棕榈酸酯和迷迭香提取物在37℃储藏条件下抗氧化效果最佳。

殷汉玲[4](2018)在《复凝聚法制备角鲨烯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角鲨烯是一种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高度不饱和的直链三萜类化合物,含有六个非共轭双键,性质非常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导致其贮存稳定性差,有效利用率较低。利用高分子聚合物包埋角鲨烯形成微胶囊,可以提高角鲨烯的稳定性,降低其在贮藏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利用率。本研究以明胶(GE)和阿拉伯胶(GA)为壁材、角鲨烯为芯材、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为固化剂,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角鲨烯微胶囊,并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热重分析仪(TG)、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多种表征手段对角鲨烯微胶囊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分析,以及对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释放性和贮藏稳定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考察了壁材组成、芯壁比、壁材浓度、p H、搅拌速度、乳化速度等因素对复凝聚法制备角鲨烯微胶囊的包埋率、载药量以及粒径大小的影响,并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明胶∶阿拉伯胶(w:w)1:1,芯壁比1:1,壁材浓度2%,p H值3.6,搅拌速度500 rpm,乳化速度10 000 rpm。在此工艺条件下包埋率为(68.2±1.5)%。(2)表征分析了角鲨烯微胶囊的结构与性能。OM和SEM结果表明制备的微胶囊呈规则球形单核结构,分散均匀,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致密性,其平均粒径为(102.7±3.8)μm。微胶囊的水分含量为(3.81±1.30)%。FTIR证实了角鲨烯成功被壁材物质包埋。DSC得出微胶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1.8℃,远远高于常温(25℃),表明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好。TG分析表明壁材对芯材物质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角鲨烯微胶囊分解速率大大降低,其热稳定性有效提升。氧化稳定性研究显示微胶囊化可以很好地保护芯材,角鲨烯微胶囊的氧化性稳定性显着提高。(3)研究了角鲨烯微胶囊的释放性及贮藏稳定性。微胶囊在模拟胃、肠液中的释放曲线表明:微胶囊在肠液中的释放量大于在胃液中的释放量,经胃肠液释放量高达83.8%。在0100 min,微胶囊在胃、肠液中释放曲线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100300 min,释放曲线基本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贮藏稳定性研究表明:避光、无氧、低温、低湿度均有利于角鲨烯和角鲨烯微胶囊贮藏;微胶囊化的角鲨烯与普通角鲨烯相比,其保留率显着提高,稳定性增强。避光、无氧、低湿、25℃条件下贮藏60 d,角鲨烯微胶囊中角鲨烯保留率仍达80%以上。

李雪,匡文轩,王军[5](2017)在《以壳聚糖为主要囊材的微胶囊技术及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微胶囊技术以及微胶囊化的意义进行了概述;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阐述了以壳聚糖为主要囊材的微胶囊形成机理,并对影响微胶囊制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述;最后对微胶囊技术在包装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微胶囊颗粒细化、高质量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

王宇晓,耿娜,倪元颖[6](2017)在《不同微胶囊制备工艺在油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非常容易氧化,油脂氧化危害消费者健康,甚至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微胶囊技术可以减缓或防止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综述了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并介绍了国内外油脂微胶囊的不同制备方法,为油脂微胶囊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刘安然[7](2015)在《油茶籽油的微胶囊化及其贮藏性、体外缓释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本实验采用喷雾干燥生产茶油微胶囊,通过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评价筛选出了合适的壁材组合、对茶油微胶囊生产工艺中各影响因素做了单因素试验分析、通过响应面试验对茶油微胶囊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用不同的贮藏方式和包装方式研究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贮藏期间囊芯物质油茶籽油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同时还研究了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下的体外缓释情况,利用动力学拟合方程——零级动力学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Higuchi方程对其缓释情况进行拟合,以此初步研究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过程。具体结果如下:1、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酪朊酸钠、麦芽糊精、大豆膳食纤维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复配组合,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同时以乳化稳定性、微胶囊化效率和产率、微胶囊形态的微观表征颗粒完整率和微胶囊感官品质评价为评定指标,比较不同壁材组合得到的微胶囊产品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以大豆分离蛋白、酪朊酸钠和麦芽糊精为复配壁材的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为乳白色粉末,具有良好冲调性和流动性,微胶囊化效率83.62%和产率63.87%,微胶囊形态的颗粒完整率接近70%,是较好的喷雾干燥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复配壁材之一2、以酪朊酸钠、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作为复合壁材,油茶籽油为芯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综合得分为响应值,选取风机频率、进风温度和进料流量为三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Box-Behnken),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油茶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风机频率46Hz,进风温度178℃,进料流量655ml/h,在此条件下,产品综合得分为76.66。3、当温度在20℃左右及以下,空气对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的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影响较小,在合理可接受范围内,所以短时间保藏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时,无需对其进行真空包装,产品也可保持较好的品质用密封袋放置于避光阴凉处进行贮藏即可;当温度在35℃左右及以上时,需对产品进行真空包装,以隔绝空气,阻止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进一步氧化分解;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人工模拟胃肠液中的释放扩散过程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且微胶囊产品在胃液中具有良好的缓释性及在肠液中具有良好的肠溶性,有利于囊芯物质在人体胃肠道中的消化吸收。

沈佳奇[8](2015)在《油茶籽油提取及微胶囊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茶籽油(Camellia oleifera abel oil)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木本植物油脂,深受我国南部地区人民喜欢。其成品油脂肪酸主要是由油酸、亚油酸、软脂酸及硬脂酸4种组成,其中油酸含量约占75%以上,亚油酸含量约10%。油茶籽油含有较高的酚类、黄酮类以及角鲨烯等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常被加在其他高档油脂中以延长其保质期,同时也可防治自由基相关的疾病,由于其脂肪酸组成及各组分含量与橄榄油相似,有着“东方橄榄油”之美誉。在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对油茶籽油提取及微胶囊化技术进行研究,将推进油茶籽油转变为功能性食品的步伐,有助于增强我国油茶籽油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油茶籽油提取及微胶囊化工艺、保藏过程中质量变化进行研究,综合探讨了几种提取工艺的优缺点,并评价了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保藏过程中的优越性,得到以下创新性结论:(1)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液压法榨取油茶籽油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含壳率7%、蒸胚时间5min、压榨时间23min、压榨温度65℃,在此条件下油茶籽油的提取率为84.61%;通过响应面分析实验对超临界CO2萃取油茶籽油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7.6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流量350L,物料质量300.05g,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94.89%。(2)原料相同的前提下,提取方式对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所得油脂理化品质优劣依次为:超临界萃取法>液压法>螺旋压榨法。乙酸、壬醛、辛醛是影响油茶籽油风味的主体物质。螺旋压榨法中吡嗪类物质含量较高,是导致其风味较其他两种提取方式更为浓郁的主要原因。(3)通过响应面分析实验对油茶籽油乳化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HLB值12.54、乳化剂含量1.95%、壁材比1:7、芯壁比1:1.5、固形物含量25%、乳化时间9.09min,在此条件下乳化稳定性为93%;通过响应面实验对喷雾干燥法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74.97℃、风机频率45 Hz、喷雾压力108.42MPa、蠕动泵速4r/s,在此条件下得到微胶囊的包埋率为72.91%。(4)经保藏稳定性实验得知,喷雾干燥所得油茶籽油微胶囊分散性较强、壁材利用率高但壁较薄,经保藏出现部分破碎现象,保藏稳定性最佳,对过氧化值及酸值增长抑制作用较强,脂肪酸组成变化较小,但对角鲨烯、维生素E等活性成分保持较差。冷冻干燥所得油茶籽油微胶囊分散性较差、壁材利用率低但壁较厚,经保藏出现较少破碎现象,保藏稳定性次之,但对活性成分保藏较好。

韩路路[9](2013)在《油茶籽中角鲨烯的分析、微胶囊化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角鲨烯是一种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三萜化合物,但是较差的贮存稳定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随着鲨鱼肝油等传统角鲨烯资源枯竭,寻找新的角鲨烯资源和提高角鲨烯的贮藏稳定性显得越发重要。本文选择植物源的油茶作为新的角鲨烯资源,分析了油茶中角鲨烯的含量,分别采用超声雾化-冷冻干燥法和溶剂挥发法研究了角鲨烯的微胶囊化,并研究角鲨烯微胶囊的基本性能。首先探索研究了植物源角鲨烯的提取与分离,分析了广西田林县、广西环江县、广西东兰县、广西那坡县以及湖南株洲五个地方的油茶籽油、油茶籽壳提取物和茶油不皂化物中角鲨烯的含量。湖南株洲的油茶籽出油率最高,达到44.36%,广西田林县产的油茶籽中角鲨烯的含量最高,达到茶油质量的0.52‰,不皂化物中角鲨烯含量达到3.46%。超声雾化-冷冻干燥法制备角鲨烯微胶囊的研究中,以明胶、阿拉伯胶、蔗糖酯和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制备角鲨烯微胶囊。在制备过程中将超声技术应用到乳液的制备和雾化的过程中,超声乳化的适宜条件为:超声频率28kHz,超声处理时间20min时;微胶囊壁材的最佳配比为明胶3.0%、阿拉伯胶4.0%、麦芽糊精8.0%和蔗糖酯0.8%,此时芯材利用率达到99%以上。将冷冻干燥技术应用到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的过程中,提高了芯材的利用率,克服了普通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不适用于温度敏感物质的问题。溶剂挥发法制备角鲨烯微胶囊的研究中,以乙基纤维素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角鲨烯微胶囊。微胶囊化的适宜条件为: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表面活性剂占水相比例为0.5%,芯材与壁材比例为1:1,挥发溶剂为乙酸乙酯。此时微胶囊载药量为32.76%±0.30%,包埋率为60.31%±0.55%,平均粒径D[3.2]为19.1m;多分散指数为0.64;微胶囊呈规则的球形,表面光滑,分散程度良好,热稳定性良好。本研究为植物源角鲨烯的资源利用、油茶籽油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为生物活性物质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指导。

葛昕[10](2013)在《微胶囊化茶油的制备技术及工艺优化》文中提出本实验采用喷雾干燥生产茶油微胶囊,通过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评价筛选出了合适的壁材组合、对茶油微胶囊生产工艺中各影响因素做了单因素实验分析、通过正交实验对茶油微胶囊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茶油与亚麻籽油的复配开发了一种复合微胶囊,并对微胶囊在微胶囊化前后的变化以及理化性质、表观形态做出了评价。具体结果如下:实验选取了较适宜进行茶油微胶囊化生产的壁材组合,即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的壁材组合。结果表明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作为壁材生产的茶油微胶囊产品经初步实验的持油率为31.76%,微胶囊化效率和产率分别为86.70%和69.88%,并具有良好的冲调性和氧化稳定性,且有一定含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制备的茶油微胶囊产品有特殊香气。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多因素正交实验分析,得到茶油微胶囊化最佳工艺参数为:壁材比: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1:1,芯壁比为0.6:1,乳化剂添加量为4%,配比为蔗糖脂肪酸酯:硬脂酸甘油酯=4:1,固形物含量为20%,乳化温度为80℃,乳化时间为20min,均质压力为40Mpa,次数为4次,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70℃,风速为4.9m3/min,经过优化后的工艺生产的茶油微胶囊,含油率为36.14%,微胶囊化产率为96.37%,微胶囊化效率为87.30%。实验表明,茶油与亚麻籽油原料比在2:1时,复合油脂芯材表现出复合预期的脂肪酸含量,显着的补充了茶油中亚麻酸含量不高的问题,使其达到16.97%,并且提高了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生产出的茶油亚麻籽油复合微胶囊产品的含油率为36.20%,微胶囊化产率为96.51%,微胶囊化效率为87.86%。研究表明,茶油及茶油、亚麻油复合油脂微胶囊化后的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仅在1%以下,但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在微胶囊化后都出现了下降。而角鲨烯的含量则出现上升。微胶囊化过程会使油脂的抗氧化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微胶囊化油脂相对未经包埋的油脂有较长的货架期。微胶囊的可吸收的营养成分约占到总体质量的80%,微胶囊为乳白色粉末,粒径、表观结构也表现良好,具有良好的溶液性和流动性。具有作为营养品开发的价值。

二、油茶籽油微胶囊凝聚法工艺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茶籽油微胶囊凝聚法工艺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松籽资源评价与红松籽精深加工对我国红松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
        1.1.1 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加工利用正在向由以原料粗加工为主向以原料精深加工为主的的战略方向转变
        1.1.2 红松籽精深加工将有利促进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 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
        1.2.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1.2.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1.2.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1.3 红松籽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中的一个新油种
        1.3.1 食用植物油概述
        1.3.2 红松籽油概述
    1.4 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工艺研究
    1.5 红松籽油包合物工艺研究
        1.5.1 喷雾干燥法
        1.5.2 物理吸附法
        1.5.3 复合凝聚法
        1.5.4 乳液聚合法
        1.5.5 分子包埋法
    1.6 皮诺敛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1.6.1 低温结晶法
        1.6.2 分子蒸馏法
        1.6.3 精馏分离法
        1.6.4 吸附分离法
        1.6.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1.6.6 脂肪酶浓缩法
        1.6.7 尿素络合法
    1.7 课题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1.7.1 解决的问题
        1.7.2 研究意义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
2 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的资源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红松籽的采集
        2.3.2 红松籽资源形态特征测定
        2.3.3 红松籽资源化学特征测定
        2.3.4 红松籽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2.4 结果和分析
        2.4.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2.4.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2.4.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与理化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红松籽的预处理
        3.3.2 红松籽仁含油量计算
        3.3.3 红松籽油提取率计算
        3.3.4 红松籽粕残油率计算
        3.3.5 不同工艺对红松籽油提取率影响
        3.3.6 固体酶制剂的筛选
        3.3.7 红松籽油提工艺单因素优化
        3.3.8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
        3.3.9 红松籽油脂肪酸成分检测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红松籽仁的含油量
        3.4.2 不同红松籽油提取工艺的出油率、提取率及籽粕残油率
        3.4.3 提取酶的选择结果
        3.4.4 松籽油的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单因素优化
        3.4.5 松籽油提取最优工艺验证
        3.4.6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脂肪酸成分分析)
        3.4.7 红松籽油的脂肪酸成分检测
    3.5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技术方案
        3.5.1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3.5.2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3.6 本章小结
4 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过氧化值及丙二醛检测方法
        4.3.2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
        4.3.3 红松籽油贮藏实验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结果
        4.4.2 温度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4.4.3 光照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4.4.4 空气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红松籽油的体外抗氧化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清除DPPH自由基
        5.3.2 清除ABTS自由基
        5.3.3 Fe~(2+)还原能力
        5.3.4 清除羟(~-OH)自由基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5.4.2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5.4.3 Fe~(2+)还原力分析
        5.4.4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5.5 本章小结
6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
    6.1 引言
    6.2 材料和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制备及检测方法
        6.3.2 单因素优化实验方法
        6.3.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
        6.3.4 红松籽油包合物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
        6.4.2 红松籽油包合物最优工艺验证
        6.4.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结果
        6.4.4 生物利用度检测结果
    6.5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技术方案
        6.5.1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6.5.2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6.6 本章小结
7 红松籽油中皮诺敛酸(PLA)纯化制备工艺与结果验证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仪器
    7.3 实验方法
        7.3.1 红松籽油游脂肪酸的制备
        7.3.2 PLA脂肪酶浓缩法制备
        7.3.3 PLA含量测定
        7.3.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制备
        7.3.5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
        7.3.6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7.4.1 PLA标准曲线
        7.4.2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7.4.3 PLA脂肪酶浓缩法结果验证
        7.4.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7.4.5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结果验证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山茶油微胶囊的复合凝聚制备工艺参数及其热氧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材料与试剂
        1.1.2 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山茶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1.2.2 壁材比的确定
        1.2.3复合凝聚工艺单因素试验
        1.2.4 复合凝聚工艺正交试验
        1.2.5 山茶油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1.2.6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
        1.2.7 微胶囊显微形态观察
        1.2.8 含水率测定
        1.2.1 0 热重分析
        1.2.1 1 氧化稳定性分析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凝聚最佳壁材比的确定
    2.2 凝聚p H对微胶囊包埋率及其形态的影响
    2.3 凝聚时间对微胶囊包埋率及其形态的影响
    2.4 不同芯壁比对微胶囊包埋率及其形态的影响
    2.5 壁材浓度对微胶囊包埋率及其形态的影响
    2.6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2.7 流动性分析
    2.8 热重分析
    2.9 氧化稳定性分析
3 讨论

(3)海藻油固化工艺技术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海藻油概述
        1.2.1 海藻油成分及性质
        1.2.2 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 DHA生理功能
        1.2.3 油脂的氧化及危害
        1.2.4 油脂的氧化评价及预防
    1.3 微胶囊概述
        1.3.1 微胶囊简介
        1.3.2 微胶囊化的作用
        1.3.3 微胶囊制备方法
        1.3.4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1.4 海藻油微胶囊的研究
    1.5 课题研究价值、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价值及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EPA藻油固化工艺技术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
        2.2.2 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EPA藻油固化工艺技术路线
    2.4 实验设计
        2.4.1 微胶囊产品的制备
        2.4.2 EPA藻油微胶囊配方的选择
        2.4.3 EPA藻油微胶囊喷雾干燥工艺确定
    2.5 实验方法
        2.5.1 乳液稳定性评估
        2.5.2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
        2.5.3 微胶囊物理性质评价
    2.6 结果与分析
        2.6.1 EPA藻油微胶囊配方的选择
        2.6.2 EPA藻油微胶囊喷雾干燥工艺确定
    2.7 讨论
        2.7.1 壁材种类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
        2.7.2 乳化剂对乳液性质的影响
        2.7.3 微胶囊制备工艺对微胶囊性质的影响
    2.8 小结
第3章 EPA藻油微胶囊工艺的中试研究及产品性能测定
    3.1 中试地点
    3.2 中试材料
    3.3 实验设备
    3.4 中试方法
        3.4.1 中试工艺流程
        3.4.2 中试与小试配方
        3.4.3 中试与小试实验参数对比
        3.4.4 中试与小试的实验现象的对比
        3.4.5 微胶囊包埋效果的测定
        3.4.6 小试与中试微胶囊物理指标和氧化指标的测定
    3.5 结果与分析
        3.5.1 小试与中试产品包埋率及性质分析
        3.5.2 小试与中试产品外观比较
        3.5.3 小试与中试微胶囊化前后脂肪酸组成变化
    3.6 讨论
    3.7 小结
第4章 EPA藻油微胶囊储藏过程中氧化产物变化规律
    4.1 引言
    4.2 材料与试剂
        4.2.1 材料
        4.2.2 试剂
        4.2.3 实验仪器
    4.3 实验设计
        4.3.1 不同抗氧化剂组合微胶囊化藻油及储藏稳定性实验
        4.3.2 氧化产物指标设计
    4.4 实验方法
        4.4.1 EPA藻油微胶囊制备
        4.4.2 总油提取
        4.4.3 POV值测定
        4.4.4 酸价
        4.4.5 TBA值
        4.4.6 茴香胺值
        4.4.7 醛酮化合物的测定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添加了不同抗氧剂组合的微胶囊化藻油37℃储存90d氧化产物变化规律
        4.5.2 添加不同抗氧剂组合微胶囊化藻油63℃储存30d氧化产物变化规律
    4.6 讨论
    4.7 小结
第5章 微胶囊制作及储藏过程中EPA藻油脂肪酸变化
    5.1 引言
    5.2 材料与试剂
        5.2.1 材料
        5.2.2 试剂
        5.2.3 实验仪器
    5.3 实验设计
        5.3.1 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组合微胶囊的储藏稳定性实验
    5.4 实验方法
        5.4.1 EPA藻油微胶囊制备
        5.4.2 总油提取
        5.4.3 脂肪酸组成测定
    5.5 结果分析
        5.5.1 微胶囊制作过程中EPA藻油脂肪酸变化
        5.5.2 微胶囊储藏过程中EPA藻油脂肪酸变化
    5.6 讨论
        5.6.1 微胶囊制作过程中EPA藻油脂肪酸变化
        5.6.2 37和63℃储藏过程中微胶囊化藻油脂肪酸变化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EPA藻油固化工艺技术的研究
        6.1.2 EPA藻油微胶囊工艺的中试研究及产品性能测定
        6.1.3 EPA藻油微胶囊储藏过程中氧化产物变化规律
        6.1.4 微胶囊制作及储藏过程中EPA藻油脂肪酸变化
    6.2 进一步工作方向
创新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复凝聚法制备角鲨烯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角鲨烯简介
    1.2 微胶囊技术简介
        1.2.1 微胶囊的定义
        1.2.2 微胶囊的结构与组成
        1.2.3 微胶囊的作用
        1.2.4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1.3 复凝聚法
        1.3.1 复凝聚法的基本原理
        1.3.2 明胶-阿拉伯胶复凝聚法
        1.3.3 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研究现状
    1.4 微胶囊化交联剂
        1.4.1 常见交联剂种类
        1.4.2 谷氨酰胺转氨酶性质及交联机理
        1.4.3 谷氨酰胺转氨酶的优点
        1.4.4 谷氨酰胺转氨酶在食品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角鲨烯微胶囊的制备研究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角鲨烯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2.2.2 单因素实验
        2.2.3 正交试验
        2.2.4 微胶囊粒径大小的测定
        2.2.5 微胶囊包埋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壁材组成对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2.3.2 pH值对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2.3.3 芯壁比对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2.3.4 壁材浓度对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2.3.5 搅拌速度对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2.3.6 乳化速度对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2.3.7 正交试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角鲨烯微胶囊的物化性质研究
    3.1 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微胶囊水分含量的测定
        3.2.2 微胶囊形态与结构的观察
        3.2.3 微胶囊的粒径分布
        3.2.4 红外图谱分析(FTIR)
        3.2.5 热重分析(TG)
        3.2.6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3.2.7 氧化稳定性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胶囊的水分含量
        3.3.2 微胶囊的包埋率与载药量
        3.3.3 微胶囊的形态与结构
        3.3.4 微胶囊的粒径分布
        3.3.5 FTIR分析
        3.3.6 TG分析
        3.3.7 DSC分析
        3.3.8 氧化稳定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与贮藏稳定性研究
    4.1 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微胶囊的释放性研究
        4.2.2 微胶囊的稳定性研究
    4.3 分析与讨论
        4.3.1 微胶囊在胃液中的释放性研究
        4.3.2 微胶囊在肠液中的释放性研究
        4.3.3 微胶囊经胃肠液释放性研究
        4.3.4 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以壳聚糖为主要囊材的微胶囊技术及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微胶囊技术概述
    1.1 芯材及囊材
    1.2 微胶囊化的意义
2 微胶囊制备方法
    2.1 物理制备方法
    2.2 物理化学制备方法
    2.3 化学制备方法
3 以壳聚糖为主要囊材的微胶囊化
    3.1 壳聚糖微胶囊形成机理
    3.2 制备壳聚糖微胶囊的影响因素
4 微胶囊技术在包装领域的发展前景

(6)不同微胶囊制备工艺在油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脂脂肪酸成分
2 油脂微胶囊技术
    2.1 喷雾干燥微胶囊制备工艺
    2.2 真空冷冻干燥微胶囊制备工艺
    2.3凝聚法微胶囊制备工艺
    2.4 包合法微胶囊制备工艺
    2.5 锐孔—凝固浴法微胶囊制备工艺
    2.6 层层自组装微胶囊制备工艺
    2.7 其他微胶囊制备工艺
3 结论与展望

(7)油茶籽油的微胶囊化及其贮藏性、体外缓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油茶籽油概述
        1.1.1 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1.1.2 油茶籽油中的其他功能成分
        1.1.3 油茶籽油的保健功能
        (1)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2) 抗氧化作用
        (3) 调节免疫功能及促进细胞再生
        (4) 清热化湿
        (5) 其他功能
        1.1.4 油茶籽油的综合开发利用
    1.2 微胶囊技术
        1.2.1 微胶囊技术的发展
        1.2.2 微观表征技术
        1.2.3 油脂的微胶囊化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壁材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设备
        (1) 材料
        (2) 主要药品与试剂
        (3) 主要仪器设备
        2.1.2 方法
        (1) 油茶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
        (2) 油茶籽油微胶囊评质量评价
        (3)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壁材料组合对油茶籽油微胶囊化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2.2.2 不同壁材料组合对油茶籽油微胶囊化效率和产率的影响
        2.2.3 不同壁材组合对油茶籽油微胶囊形态的影响
        2.2.4 不同壁材组合油茶籽油微胶囊的感官品质评价(见表2-2)
    2.3 小结
第三章 喷雾干燥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工艺条件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设备
        (1) 材料
        (2) 主要药品与试剂
        (3) 主要仪器设备
        3.1.2 方法
        (1) 油茶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
        (2) 油茶籽油微胶囊评质量评价
        (3) 单因素试验
        (4) 响应面分析试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喷雾干燥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
        (1) 风机频率对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的影响
        (2) 进风温度对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的影响
        (3) 进料流量对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的影响
        3.2.2 喷雾干燥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工艺条件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
        (1)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着性分析
        (2) 响应曲面优化分析
        (3) 响应面模型的验证试验
        3.2.3 微胶囊制品的扫描电镜观察
    3.3 小结
第四章 油茶籽油微胶囊的贮藏性及缓释动力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设备
        (1) 材料
        (2) 主要药品与试剂
        (3) 主要仪器设备
        4.1.2 方法
        (1) 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过氧化值分析
        (2) 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脂肪酸组成分析
        (3) 油茶籽油吸光度的标准曲线绘制
        (4) 油茶籽油微胶囊芯材体外释放性能的测定
        (5) 油茶籽油微胶囊释放曲线的方程拟合
        (6)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油茶籽油微胶囊抗氧化贮藏试验结果分析
        (1) 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包装的油茶籽油微胶囊过氧化值的影响
        (2) 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包装的油茶籽油微胶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2.2 油茶籽油微胶囊模拟胃肠道体外释放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1) 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胃液体外释动力学模型拟合
        (2) 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肠液体外释动力学模型拟合
    4.3 讨论
        4.3.1 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包装的油茶籽油微胶囊过氧化值的影响
        4.3.2 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包装的油茶籽油微胶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3.3 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胃液体外释动力学模型拟合
        4.3.4 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肠液体外释动力学模型拟合
    4.4 小结
第五章 本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与展望
        5.2.1 本文创新点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油茶籽油提取及微胶囊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油茶籽油的简介
        1.1.2 微胶囊的简介
    1.2 油茶籽油的功效
        1.2.1 降血脂
        1.2.2 抗癌作用
        1.2.3 抑菌消炎功效
    1.3 微胶囊的功能
        1.3.1 改变芯材形态
        1.3.2 保护芯材
        1.3.3 缓释作用
    1.4 研究现状
        1.4.1 油脂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1.4.2 微胶囊工艺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本课题研究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油茶籽油加工工艺研究
    2.1 液压法榨取油茶籽油工艺研究
        2.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3 验证实验
    2.2 超临界CO2萃取油茶籽油工艺研究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3 模型验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提取工艺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理化指标对比分析
        3.2.2 风味成分分析
        3.2.3 脂肪酸组成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油茶籽油微胶囊化工艺研究
    4.1 油茶籽油乳化工艺
        4.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3 模型验证
    4.2 微胶囊工艺研究
        4.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3 模型验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胶囊保藏过程中质量变化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1.3 实验方法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保藏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
        5.2.2 保藏过程中酸值变化
        5.2.3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变化
        5.2.4 微胶囊微观结构变化
        5.2.5 保藏后脂肪酸及活性成分对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油茶籽中角鲨烯的分析、微胶囊化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油茶研究现状
        1.2.2 角鲨烯资源综述
        1.2.3 微胶囊的壁材研究概况
        1.2.4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
        1.2.5 微胶囊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
        1.2.6 微胶囊的性能指标与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2.7 超声雾化与超声乳化技术概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超声雾化-冷冻干燥法制备角鲨烯微胶囊
        1.4.2 溶剂挥发法制备角鲨烯微胶囊
    1.5 论文整体安排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油茶籽中角鲨烯的提取与分析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和仪器
        2.2.2 分析方法
    2.3 实验步骤
        2.3.1 油茶果中角鲨烯的超声辅助提取
        2.3.2 茶油的皂化处理
        2.3.3 研究路线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茶油的液相色谱分析
        2.4.2 茶油不皂化物的液相色谱分析
        2.4.3 油茶壳提取物的液相色谱分析
        2.4.4 不同产地的油茶中角鲨烯含量的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声雾化-冷冻干燥法制备角鲨烯微胶囊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超声波乳化法制备角鲨烯乳液
        3.2.4 角鲨烯微胶囊的制备
        3.2.5 复合壁材的最佳配比的确定
    3.3 微胶囊的分析与检测方法
        3.3.1 乳液的表征
        3.3.2 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及成粒性能的表征
        3.3.3 微胶囊稳定性的表征
        3.3.4 芯材利用率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壁材最佳配比的正交试验
        3.4.2 超声波乳化条件的研究
        3.4.3 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和粒度分布
        3.4.4 微胶囊的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溶剂挥发法制备角鲨烯微胶囊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4.2.4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4.2.5 微胶囊的性能表征方法与仪器
    4.3 微胶囊性能分析
        4.3.1 金相显微镜分析
        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分析
        4.3.3 微胶囊包埋率和载药量
        4.3.4 微胶囊的粒度分析
        4.3.5 微胶囊的热分析
        4.3.6 微胶囊的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角鲨烯的基本谱图及产品照片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中文摘要

(10)微胶囊化茶油的制备技术及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茶油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茶油粉末制备工艺流程
        2.2.2 测定指标和微胶囊质量评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壁材组合对茶油微胶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2.3.2 不同壁材组合对茶油微胶囊化效率和产率的影响
        2.3.3 不同壁材组合对茶油微胶囊的形态影响
        2.3.4 不同壁材组合对茶油微胶囊的粒态分布影响
        2.3.5 不同壁材组合茶油微胶囊的质量评价
        2.3.6 不同壁材组合茶油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茶油微胶囊工艺的优化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茶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
        3.2.2 检测方法
        3.2.3 实验设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乳化剂配比及添加量的确定
        3.3.2 茶油微胶囊乳化工艺单因素实验
        3.3.3 茶油微胶囊原料配比正交实验
        3.3.4 茶油微胶囊乳化条件的正交实验
        3.3.5 茶油微胶囊乳喷雾干燥条件的正交实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复合茶油微胶囊的生产
    4.1 材料与设备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3 茶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
        4.2.4 检测方法
        4.2.5 实验设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复合油脂脂肪酸的组成
        4.3.2 不同复合油脂的氧化诱导时间
        4.3.3 复配茶油乳化剂配比的确定
        4.3.4 复合茶油微胶囊的生产
    4.4 小结
第五章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的产品性能评价
    5.1 材料与设备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检测方法
        5.2.2 实验设计
    5.3 实验结果
        5.3.1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化前后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5.3.2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化前后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5.3.3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化前后氧化稳定性的变化
        5.3.4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的营养成分
        5.3.5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的粒径分布
        5.3.6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的微观形态
        5.3.7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的感官性质、溶解性、流动性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四、油茶籽油微胶囊凝聚法工艺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D]. 祖述冲.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2]山茶油微胶囊的复合凝聚制备工艺参数及其热氧稳定性研究[J]. 康彬彬,张金梁,王祥,张玲艳,林河通,陈团伟.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9)
  • [3]海藻油固化工艺技术及其稳定性研究[D]. 刘小亚. 南昌大学, 2018(02)
  • [4]复凝聚法制备角鲨烯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D]. 殷汉玲.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5]以壳聚糖为主要囊材的微胶囊技术及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研究[J]. 李雪,匡文轩,王军. 包装学报, 2017(04)
  • [6]不同微胶囊制备工艺在油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王宇晓,耿娜,倪元颖. 粮油食品科技, 2017(03)
  • [7]油茶籽油的微胶囊化及其贮藏性、体外缓释动力学研究[D]. 刘安然.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8]油茶籽油提取及微胶囊化研究[D]. 沈佳奇. 贵州大学, 2015(01)
  • [9]油茶籽中角鲨烯的分析、微胶囊化及性能研究[D]. 韩路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4)
  • [10]微胶囊化茶油的制备技术及工艺优化[D]. 葛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标签:;  ;  ;  ;  ;  

油茶籽油微胶囊混凝工艺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