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机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的思考

关于农业机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的思考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机推广工作的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冯娇娇[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彦东[2](2021)在《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文中认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重要的技术支撑,农业机械对于提升农牧业生产率非常重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是近年来众多因素造成我国的农业机械化面临发展瓶颈,农机行业供给侧改革结构性调整是一个方面,而农机购置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农业机械购置投资相对来说是农户最大额的生产性投资,农户自身积累的内源性融资往往难以满足购机资金需求,而不成熟的农村金融市场普遍存在信贷配给情况,信贷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那么农户农机购置是否面临融资约束?不同类型的融资约束是否会影响农户农机购置行为?近年发展起来的融资租赁业务政府将其视为解决满足农村金融市场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金融创新服务,农机融资租赁作为一项有效缓解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金融创新服务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提倡。但是一项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除了基于供给侧的考虑以外更应该基于需求者的视角进行设计,承租者农户作为参与主体是否愿意参与以及倾向于什么样的融资租赁合约方案是值得探讨的。鉴于此,本文选取通过对内蒙古部分盟市的农牧区进行调研获得一手实地调研数据,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对农户的农机购置行为以及农机融资租赁选择偏好进行研究,总结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特征以及农机融资租赁的选择意愿及偏好,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农机融资租赁业务,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陈述如下:(1)尽管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结构性调整期,但是农机购置需求依然旺盛,农户的自有财力无法满足购买大型农机具的资金需求。农村普遍存在“小型农机无需融资,大型农机无处融资”现象。现有融资的金融机构渠道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机融资困难在于贷款额度小、利率高、到账时间长和周期不灵活,农户在购买农机时存在结构性融资约束问题。(2)基于农户农机购置的融资需求的调研数据,应用直接识别法识别在农农户普遍面临融资约束问题。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农户是否受融资约束是影响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规模的重要因素。其中需求型融资约束并不会影响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购置规模,而供给型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购置规模均有显着影响。除了本文重点探讨的融资约束因素以外,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等因素的研究结论基本和以往的研究文献一致。(3)基于承租人视角探讨农户对农机融资租赁的认知及参与意愿,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农机融资租赁的主要因素。农机购置过程中受到融资约束是选择参与农机融资租赁的前提。农户除了基于自身条件的考虑,更关注农机融资租赁业务的费率水平、融资期限、抵押担保、增值服务等方面的属性,其中抵押担保影响最大、其次是融资周期、最后是增值服务。而不同特征的农户对于这些属性的偏好也存在一定异质性,农户对不同属性的支付意愿也不同。所以要想推广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必须从农户的需求出发设计合约,创新模式。(4)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最后提出加大政府支农政策力度,破解农户农机购置需求的融资约束;加强新型金融模式宣传,提高农户农机融资租赁认知水平;加快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增强农机融资租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维护农机融资租赁各参与主体利益;营造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引导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1)从融资约束的视角研究农户农机购置行为。从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特征的角度为农户个人农机投资不足提供新的解释,以期为国家下一步出台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提供理论借鉴;(2)从承租方的微观视角研究农户农机融资租赁的参与意愿,结合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分析基于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目的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这方面的文献做一点有益补充;(3)应用选择实验法分析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属性的选择偏好。应用选择实验法探究农户对于农机融资租赁属性的偏好及其支付意愿,以期为承租方在设计农机融资租赁合同方案或者国家出台鼓励农机融资租赁发展政策建议的时候提供现实参考。

费泽丹[3](2021)在《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关键环节,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信阳市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在振兴乡村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因此,对如何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以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重点对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成效、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信阳市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即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找出了信阳市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还存在发展盲目跟风、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整体实力较弱,农村专业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发展环境亟需进一步优化的问题。其次,选取了同属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定西市、贵州省凯里市、日本大分县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重要启示,即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品牌建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高素质劳动力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政府的支持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对如何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对策,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乡村特色产业质量、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

张珺文[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研究 ——以禄劝县为例》文中认为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长期实施的产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了减贫作用,同时还带动了相对较落后地区产业的不同程度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也在不断推进,对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持续对脱贫地区实施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目标同样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而乡村产业扶持政策的实施和效果还需进一步完善,如何巩固提升脱贫地区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促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真正带动农户实现增收致富,是当前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重点之一,直接关系着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大背景,结合经济发展环境和脱贫攻坚成效,通过对当前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研究,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理论,从对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借鉴国内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先进经验,对促进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提出对策建议。主要观点是:禄劝县作为扶持开发时期的重点县,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实现脱贫目标之后,不断实施和完善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做好与产业振兴政策的有效衔接,有利于促进当地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断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也是降低相对贫困率、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途径。但禄劝县在实施乡村产业扶持政策过程中,仍存在产业项目缺乏可持续性、没有发挥作用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链、政府在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中过度干预、带动农户脱贫效果不明显、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对乡村产业扶持政策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议从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不断完善乡村产业扶持政策、提升执行机构执行力、提高群众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能力、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动力、优化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环境等方式来促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

张晓玥[5](2021)在《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大量“空心村”的出现。培养打造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已成为解决农村“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现实出路,也将是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高素质农民是重要支撑。云南是农业大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份,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战略计划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但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制约了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推进,影响了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政府角色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对比研究法,选取云南省有针对性的8个州市进行实地调研,梳理农民培育工作相关资料,深入分析了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现状及成效,发现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主要存在多头管理欠统筹、结合需求不紧密、保障缺乏难长效、等靠要扶少动力等困境。其原因主要是政府部门职能错位、培育机构履职不力、投入资源存在偏差、缺少对农民的宣传引导。在发现困境、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内其他省份的先进经验,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形成多方协调联动;精准把握实际需求,合理定位培育方向;加大培育总体投入,做好资源长效保障;强化农民主体作用,鼓励乡村人才发展等优化建议期望能对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其他同类地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包彦霞[6](2021)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机管理现状分析及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农机是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机产品数量单一、管理不完善管理等问题凸显。文章结合甘肃地区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和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郭小平,梅思,张文昌[7](2021)在《欠发达地区数字农业发展路径——以黄冈市发展数字农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数字化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并作出实施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更是欠发达地区实施赶超的重要路径。黄冈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还处于落后状态,尤其数字农业的发展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数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研发力量不足,创新能力"掉档";整合力度不够,产业化水平"断档"等问题。探析以黄冈市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数字农业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朱桂丽,洪名勇[8](2021)在《市场参与、非农就业与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基于西藏532户青稞种植户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机械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决定了农业机械化程度。基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视角,利用欠发达地区青稞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市场参与、非农就业与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的关系,探讨农业机械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32.89%青稞种植农户非机械化耕种,欠发达地区农户农业生产中农机采用不足。市场参与、非农就业显着正向影响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且非农就业在市场参与对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的影响中有正向调节作用;提高农户市场参与能力及行为可以直接促进农户农机采用行为,也可以通过非农就业间接促进农户农机采用行为。因此,提出提高市场参与程度,促进农户非农就业,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完善农机服务市场,提升欠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靳艳峰[9](2020)在《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灵寿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供需面临的环境、条件和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由于互联网普及速度放缓,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针对性信息服务供给薄弱,带来供需矛盾扩大的风险。一方面区域信息环境的差异,使得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程度参差不齐,且整体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农民素质不同,信息需求不同,对信息的采纳意愿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何准确判断农民信息需求,实现农村信息服务有效供给,解决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平衡矛盾,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依据信息经济学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视角对农村信息服务的问题进行研判,发现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问题及诱因,同时以河北省灵寿县为例,分别对农村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行动主体视角下农村信息服务供给决策模型,通过农村信息服务的供需均衡模型分析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农村信息服务均衡模式。本文旨在探索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不均衡问题,解决农村信息服务的供需矛盾。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视角出发,梳理并分析农村信息服务供给和需求的一般性和特性,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农村信息服务的供需不均衡问题,分析并找出问题的诱因:即农村信息服务有效供给不足。(2)从客观视角对农村信息服务需求进行深入研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有序Probit农村信息服务需求模型,利用偏相关系数法去除含有高重合度信息因素,借助ROC曲线对模型中因素进行检验,通过实证研究最终得出影响农村信息客观需求的24个因素。通过分析发现上述因素均与农村信息服务供给密切相关,为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提供理论依据。(3)从主观视角对农村信息服务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技术接受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信任机制理论以及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构建农村信息主观需求模型,通过引入调节变量,运用探索因子分析法对研究设计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利用结构方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有关农村信息服务主观需求交互影响因素。从主观感知需求方面为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提供了依据。(4)从行动主体视角,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供给的斯坦伯格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企业、第三方及农民之间的博弈关系,以及各方利益最大化条件下的影响因素。(5)基于农村信息服务供需的均衡分析模型,依据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平衡现状,结合农村信息服务需求主客观影响因素,提出农村信息服务均衡模式。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如下:(1)在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的研判中,考虑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视角,分别分析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特性和供给特性,揭示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的现实问题和诱因;从客观视角考虑农村信息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基于计量经济学离散选择模型构建前置偏相关分析和后置ROC曲线检验的农村信息需求Probit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增加前置分析和后置检验环节,不但排除重复信息的干扰,而且提升显着影响因素的可信度,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2)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是一个复杂行为,需要考虑多因素的交互作用。本文基于技术接受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信任机制理论和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构建农村信息主观需求理论分析框架,旨在分析行为、心理、信任、创新以及农民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公共服务理论下,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时验证农民的年龄和经验特征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其他变量间接影响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本部分的理论贡献在于从多种理论中演化出相关变量,引入农村信息服务主观需求模型,通过假设验证来自不同理论的变量组之间存在复合交互作用,是对现有农村信息技术主观采纳模型的一种完善和创新。(3)在行动主体视角下研究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中各主体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问题。由于当前政府主导模式下市场作用受限,供给效率低下,供需矛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在三方主体协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前提下,基于斯坦伯格博弈理论,提出一种政府主导、第三方追随的农村信息服务的行动主体供给模型。通过引入固定成本契约的协调供应链决策,验证了供给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比例、农民接收便捷敏感度、农民反馈便捷敏感度等因素对供给决策的影响,得出理想状态下农村信息服务供给的最优协同方式,以期解决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效率不高的问题。(4)考虑到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的现实,结合对农村信息服务的主客观需求和供给分析,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供需均衡分析模型,探讨农村信息服务供需失衡的成因及对策。在借鉴现有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基础上,尝试进行农村信息服务供需均衡模式创新,基于农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引入数据挖掘算法的思想,从组织模式、信息内容、传播模式、利益分配和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关联规则且带有反馈机制的农村信息服务均衡模式。从分析结果看,提出的基于FP-tree改进的Apriori算法不但降低了计算的时间复杂度,而且验证了农民信息需求关联规则的精准性,进一步证明提出模式的有效性。

米巧[10](2020)在《农业分工背景下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研究 ——以新疆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分工、农业专业化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生产环节外包为主的农业分工演进及农民外包决策行为的影响机制是下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探析农业生产环节外包供给和需求、农民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决策与福利效果等都是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研究“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聚焦农业分工背景下的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本研究的主要思路为: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决策分析?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分析?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根据棉花生产环节的技术难度差异、资产专用性、棉农家庭禀赋、农户分化等特征,全面分析棉农产生不同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比较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供需现状及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本研究主要运用分工与协作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理论,以农业分工为背景,对新疆南北疆9个县(市)1036户棉农进行深入调研,获取有效数据对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对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进行分析;其次,对棉农生产环节环节外包行为的决策进行分析;第三,对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分析;最后,对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整个研究层层递进对农业分工背景下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在整地播种环节环节中,棉农选择最多的外包渠道为棉农自己购买型,占总样本的36%,其次为社会关系型,占总样本的33%;在水肥管理环节中,棉农选择最多的外包渠道为种植大户型,占总样本的35%;在棉花采收环节中棉农选择最多的外包渠道为棉农社会关系,占总样本的47%,其次是种植大户型,占总样本的30%;以上三个生产环节中,农业企业型渠道是棉农选择最少的外包渠道,究其原因,农业企业型供给渠道是以盈利为目标的服务组织,对棉农而言,虽然农业企业型供给渠道的服务质量更高,但是会增加其成本支出,最终棉农选择农业企业型外包渠道的比重较少。(2)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决策分析:棉农依据家庭资源禀赋,针对棉花不同生产环节对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需求差异,会采取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的生产决策。具体而言,农业兼业程度越高的农户选择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更大,植棉面积越大的农户选择生产环节外包概率相对较低,同时农户各生产环节的外包行为呈现出显着关联性特征。门槛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户选择整地播种播种、水肥管理和棉花采收环节外包的农业兼业的门槛值分别为:83.00%、76.70%、55.80%;对应环节棉农选择外包的植棉面积(亩)的门槛值分别为:99.00、72.00、15.00。进而提出加强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户生产环节外包服务,有助于降低农业兼业导致劳动力流失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并能缓解“小农户”采购农机的投资压力,对优化资源配置具有积极作用。(3)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分析:分析了家庭禀赋、土地流转对棉农各环节采购生产环节外包程度和等待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禀赋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并对各生产环节的影响也表现出差异。棉农通过土地流转实现有限资源的二次匹配,对采购各生产环节外包行为造成显着影响。棉农各生产环节采购外包行为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决策行为,整地播种环节与水肥管理环节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存在负相关。进一步研究证实,家庭禀赋、土地流转对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程度和等待时间的影响呈现出区域差异,尤其在整地播种环节和水肥管理环节最为突出。在棉农家庭禀赋特征中,植棉规模、生产设备、劳动力数以及植棉收入比重、邻居采购是显着影响棉农各环节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重要因素。土地流出显着影响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等待时间,土地流入仅对整地播种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具有显着影响。(4)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从家庭收入、消费支出和劳动舒适度等3个方面分析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对改善小农户福利的影响,并比较了各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从整体上看,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确实能够改善小农户的福利,如提高家庭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以及提升劳动舒适度。(2)农户不同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存在差异,棉花采收环节外包行为对提高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最显着;水肥管理环节外包行为对提高农户消费支出和舒适度均有显着作用。(3)农户家庭资源禀赋对提升外包福利存在差异,导致农户不同生产环节外包的福利效果表现出规模差异和文化差异。同时,受南疆和北疆资源禀赋的影响,农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也呈现出显着的区域差异。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机推广工作的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机推广工作的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机械
        2.1.2 农机购置行为
        2.1.3 融资租赁
        2.1.4 农机融资租赁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理论
        2.2.3 融资租赁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机理分析
        3.1.1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内在动因
        3.1.2 农机融资租赁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
        3.1.3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效应分析
    3.2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机制分析
        3.2.1 融资约束的类型识别
        3.2.2 农户融资约束直接识别法基本步骤
        3.2.3 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测算理论分析
    3.3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理论分析
        3.3.2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影响分析
    3.4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理论分析
        3.4.1 农户融资行为理论分析
        3.4.2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的理论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农业机械化及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4.1.1 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4.1.2 农业机械保有量下降,农机投资后劲不足
        4.1.3 农机行业交易遇冷,在竞争中进行结构性调整
    4.2 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2.1 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
        4.2.2 农机融资租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4.2.3 农业机械融资租赁发展存在的问题
    4.3 本章小结
5 调研样本特征及农户农机购置金融服务供求分析
    5.1 调研情况简介
    5.2 样本特征描述
        5.2.1 受访户主基本特征分析
        5.2.2 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5.2.3 生产经营状况分析
    5.3 农机保有情况及购置需求分析
        5.3.1 农户农机保有状况分析
        5.3.2 农户农机需求情况分析
    5.4 调研样本金融服务供求特征分析
        5.4.1 金融服务需求特征分析
        5.4.2 金融服务供给特征分析
    5.5 农机购置金融服务状况分析
        5.5.1 农机购置融资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5.5.2 农机购置融资金融供给情况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 农户融资约束的识别过程分析
        6.1.1 需求型融资约束
        6.1.2 供给型融资约束
        6.1.3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结果
    6.2 农户融资约束影响因素分析
        6.2.1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6.2.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3 农户融资约束程度测算
        6.3.1 模型构建
        6.3.2 变量选取
        6.3.3 实证结果分析
        6.3.4 融资约束程度估算
    6.4 本章小结
7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的影响研究
    7.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7.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1.2 模型设定
    7.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7.2.1 数据来源
        7.2.2 变量选取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投资意愿影响
        7.3.2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投资规模影响
    7.4 本章小结
8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研究——基于缓解融资约束视角
    8.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8.1.1 理论分析
        8.1.2 模型设定
    8.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8.2.1 数据来源
        8.2.2 变量选取及描述
    8.3 实证结果分析
        8.3.1 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
        8.3.2 农机融资租赁选择偏好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3)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乡村产业振兴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产业
        (二)产业融合
        (三)乡村产业振兴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一)农业、农民地位的思想
        (二)农业合作化理论
        (三)农业现代化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一)毛泽东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二)邓小平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三)江泽民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四)胡锦涛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五)习近平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四、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及作用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意义
        (二)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
        (三)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第三章 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信阳市乡村概况
    二、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成效
        (一)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二)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三)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三、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盲目跟风,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整体实力较弱
        (三)农村专业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偏低
        (四)产业发展环境亟需进一步优化
第四章 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
    一、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一)甘肃省定西市的乡村产业发展
        (二)贵州省凯里市的乡村产业发展
        (三)日本大分县的乡村产业发展
    二、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的启示
        (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
        (二)品牌建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高素质劳动力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政府的支持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五章 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坚持科技兴农,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推行土地流转政策,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二、提高乡村特色产业质量
        (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二)突出产品特色,降低同质化竞争
        (三)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品牌
        (四)壮大企业规模,培育龙头企业
    三、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一)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政府指导
        (二)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提升第三产业服务一二产业的能力
    四、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
        (一)加强政府引导,制定落实相关政策
        (二)加强人才培养,壮大乡村产业人才队伍
        (三)金融合作扶持,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四)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研究 ——以禄劝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和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乡村振兴战略
        二、乡村产业
        三、产业扶持政策
        四、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理论
        二、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第二章 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情况概述
    第一节 禄劝县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第二节 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情况概述
        一、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基本概况
        二、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情况
    第三节 当前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成效
        一、农户收入明显增长
        二、带动县域产业及经济发展
        三、农户发展产业技能有所提高
        四、带动农户就业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禄劝县农业产业兴旺的战略目标
        一、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
        二、实现质量兴农战略目标
        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四、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广泛应用
        五、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
        六、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第三章 制约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可持续性的困境及原因
    第一节 制约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可持续性面临的困境
        一、产业项目缺乏可持续性
        二、没有发挥政策作用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链
        三、政府在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中过度干预
        四、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带动农户增收效果不明显
        五、社会参与度不高
        六、产业扶持项目建设不规范
    第二节 制约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可持续性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的因素
        二、执行机构的因素
        三、目标群体的因素
        四、政策环境的因素
第四章 国内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第一节 国内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甘肃庆城:强化产业发展规划
        二、河南渐川:积极引导农户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中
        三、万溪冲社区建设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条
    第二节 先进经验启示
        一、合理制定乡村产业扶持政策
        二、提高农户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积极性
        三、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链条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可持续性的对策
    第一节 持续完善乡村产业扶持政策
        一、增加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二、对乡村产业扶持政策进行有效评估
        三、建立互动式的规划引领机制
        四、选择优势特色产业项目
    第二节 进一步提高乡村产业扶持政策执行机构执行力
        一、调整政府在产业扶持中的角色定位
        二、提升乡村产业扶持政策执行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进一步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第三节 着力提高农户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能力
        一、增强农户内生发展动力
        二、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
        三、带动农户“嵌入”产业链
    第四节 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动力
        一、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新模式
        二、完善参与主体间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完善产业扶持社会化服务
    第五节 持续优化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环境
        一、拓宽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筹资渠道
        二、搭建完善的农业产业保险保障体系
        三、挖掘金融和电商助农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的相关研究
        (二)从职业农民培育视角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内涵和分类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模式的相关研究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访谈调查法
        (四)问卷调查法
        (五)对比研究法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一)观点创新
        (二)视角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型职业农民
        二、高素质农民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政府角色理论
第三章 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现状及成效
    第一节 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现状
        一、培育类型和对象
        二、培育政策
        三、培育机构
        四、培育措施
    第二节 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二、优化乡村人才结构
        三、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第四章 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困境及原因
    第一节 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困境
        一、多头管理欠统筹
        二、结合需求不紧密
        三、保障缺乏难长效
        四、等靠要扶少动力
    第二节 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部门职能错位
        二、培育机构履职不力
        三、投入资源存在偏差
        四、缺少对农民的宣传引导
第五章 国内其他省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第一节 国内其他省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山东省发挥主体引领作用,形成多元化教育平台
        二、四川省优化培育机制,助推农业经理人队伍良性发展
        三、河南省依托农民田间学校,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第二节 国内其他省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启示
        一、专业机构强力支撑,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二、因地制宜找准目标,重点计划稳步推进
        三、弹性学制送教下乡,农学结合服务产业
第六章 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优化建议
    第一节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形成多方协调联动
        一、构建“1+N+X”县域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
        二、规范认定管理工作,推动全省互通互认
    第二节 精准把握实际需求,合理定位培育方向
        一、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培育内容和手段
        二、建立地方政府、培育机构、培育对象三方沟通交流体系
    第三节 加大培育总体投入,做好资源长效保障
        一、健全相关配套设施,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二、结合实际共享资源,合理调控协同培育
        三、鼓励青年返乡创业,循序渐进壮大队伍
    第四节 强化农民主体作用,鼓励乡村人才发展
        一、降低农民求学成本,激发农民主观能动
        二、宣传培育成功典型,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访谈提纲
致谢

(6)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机管理现状分析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村农机管理现状
    1.1 对农机管理不重视
    1.2 没有专业的农机管理人才
    1.3 农机管理机制不健全
2 加强农村农机管理建议
    2.1 提高对农机管理的重视
    2.2 完善农机管理服务机制
    2.3 加大农机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
3 结语

(7)欠发达地区数字农业发展路径——以黄冈市发展数字农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农业的内涵、意义及发展规律
    (一)数字农业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二)发展数字农业的重要意义
        1. 数字农业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发展数字农业是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3. 发展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4. 数字农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
    (三)数字农业的发展规律及要求
二、当前黄冈数字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不足,发展基础“空档”
        1. 数字农业政策导向不明,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向不明确。
        2. 资金投入不足,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二)研发力量不足,创新能力“掉档”
    (三)融合力度不够,产业化水平“断档”
三、欠发达地区建设和发展数字农业的建议
    (一)创建市级数字农业发展联盟,整合数字农业资源
    (二)创建市级数字农业试验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培育一批科技示范创新团队,突破技术瓶颈
    (四)加快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促进产业数字化融合

(8)市场参与、非农就业与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基于西藏532户青稞种植户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理论分析
    1.2 研究假设
        1)市场参与与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的关系。
        2)非农就业与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的关系。
        3)市场参与、非农就业与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的关系。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2.2 变量设置
        1)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1。
        3)解释变量2。
        4)控制变量。
    2.3 模型设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分析
    3.2 市场参与、非农就业对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的影响
        1)市场交换对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的影响。
        2)信息获取对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的影响。
        3)非农就业对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的影响。
        4)其他因素的影响。
    3.3 市场参与、非农就业与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
    3.4 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9)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灵寿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1.2 信息经济学理论
    2.2 农村信息环境评价相关研究
    2.3 农村信息需求相关研究
        2.3.1 农村信息获取相关研究
        2.3.2 农村信息服务采纳相关研究
    2.4 农村信息服务相关研究
        2.4.1 农村信息服务供给相关研究
        2.4.2 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相关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研判: 需求侧与供给侧
    3.1 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侧分析
        3.1.1 主体对农村信息服务一般性需求
        3.1.2 主体对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特性
    3.2 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侧分析
        3.2.1 农村信息服务一般性供给
        3.2.2 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特性
    3.3 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研判
        3.3.1 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矛盾
        3.3.2 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诱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信息服务需求侧分析: 客观视角
    4.1 农村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4.2 农村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分析模型
        4.2.1 变量设计
        4.2.2 数据处理
        4.2.3 模型构建
    4.3 农村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实证分析
        4.3.1 数据收集
        4.3.2 假设检验
        4.3.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信息服务需求侧分析: 主观视角
    5.1 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5.2 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分析模型
        5.2.1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5.2.2 变量测量与量表设计
        5.2.3 预调查信度效度检验
        5.2.4 模型信度与效度分析
    5.3 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实证分析
        5.3.1 基于技术接受理论的影响分析
        5.3.2 需求主体特征的间接影响分析
        5.3.3 基于几种相关理论的影响分析
        5.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信息服务供给侧分析: 行动主体视角
    6.1 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行动主体分析
        6.1.1 行动主体主导模式分析
        6.1.2 行动主体服务部门调查
    6.2 农村信息服务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6.2.1 服务供给流程
        6.2.2 影响因素分析
    6.3 农村信息服务的行动主体供给模型构建
        6.3.1 供给问题描述
        6.3.2 分散决策模型
        6.3.3 集中决策模型
        6.3.4 供应链协调模型
    6.4 农村信息服务的行动主体供给模型验证及分析
        6.4.1 供给模型检验
        6.4.2 实验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的对策建议: 供需均衡视角
    7.1 农村信息服务供需均衡分析
        7.1.1 供需均衡模型
        7.1.2 供需失衡成因
        7.1.3 解决对策分析
    7.2 现有服务模式借鉴与思考
        7.2.1 现有模式借鉴
        7.2.2 现有模式思考
    7.3 供需均衡的服务模式创新
        7.3.1 均衡模式内涵
        7.3.2 均衡模式构建
        7.3.3 模式实现路径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关于农民信息需求的调查问卷
    附录2 关于农民信息服务采纳意愿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农业分工背景下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研究 ——以新疆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农业分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1.3.2 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研究
        1.3.3 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1.3.4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研究
        1.3.5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福利效果研究
        1.3.6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资料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分工与农业专业化
        2.1.2 外包的的定义及延伸
        2.1.3 农业生产环节的划分
        2.1.4 生产环节外包的供给渠道
    2.2 理论基础
        2.2.1 分工与协作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采用的影响机理分析
        2.3.1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行为采用决策
        2.3.2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渠道的选择偏好
        2.3.3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
        2.3.4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福利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业分工演进与生产环节外包现状分析
    3.1 农业分工、生产外包的历史回顾
        3.1.1 农业分工演进的历史回顾
        3.1.2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的历史回顾
    3.2 棉花产区分布、样本选择及区域现状
        3.2.1 中国棉花种植区域分布、种植面积及产量
        3.2.2 调研样本地区的选择
        3.2.3 调研区域基本状况
    3.3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现状分析
        3.3.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决策
        3.3.2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渠道供给状况
        3.3.3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
        3.3.4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
    3.4 新疆棉花生产环节外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带来的效果认识欠缺
        3.4.2 棉农棉花生产部分环节外包意愿较低且植棉意愿降低
        3.4.3 生产环节外包渠道供需不均衡
        3.4.4 区域差异制约新疆棉花专业化生产水平不足
        3.4.5 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分析
    4.1 引言
    4.2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机制分析及研究框架
        4.2.1 理论分析
        4.2.2 研究框架
    4.3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4.3.1 数据来源
        4.3.2 变量选取
        4.3.3 模型构建
    4.4 影响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实证结果分析
        4.4.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选择偏好的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4.4.2 棉农对不同生产环节外包的渠道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
        4.4.3 影响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选择偏好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行为决策分析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5.2.1 理论分析
        5.2.2 研究框架
    5.3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5.3.1 数据来源
        5.3.2 变量选取
        5.3.3 模型构建
    5.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5.4.1 农业兼业、种植面积与棉农生产服务外包决策
        5.4.2 农业兼业、种植面积的的门槛估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服务行为的差异
    6.1 引言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6.2.1 理论分析
        6.2.2 研究框架
    6.3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6.3.1 数据来源
        6.3.2 变量选取
        6.3.3 模型构建
    6.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6.4.1 棉农采购生产服务等待时间的影响分析
        6.4.2 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服务程度的影响分析
    6.5 进一步讨论
        6.5.1 等待时间的区域差异分析
        6.5.2 采购生产环节外包服务程度的区域差异分析
        6.5.3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
    7.1 引言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7.2.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福利研究
        7.2.2 研究框架
    7.3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7.3.1 数据来源
        7.3.2 变量选取
        7.3.3 模型构建
    7.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7.4.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家庭收入
        7.4.2 棉农生产服务外包的福利:消费支出
        7.4.3 棉农生产服务外包的福利:棉农舒适度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选择偏好存在差异
        8.1.2 农业兼业、植棉面积与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决策行为
        8.1.3 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服务行为差异
        8.1.4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对改善小农福利存在差异
    8.2 政策建议
        8.2.1 完善棉农生产环节外包渠道供给主体
        8.2.2 增加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意愿、促进生产环节外包程度选择
        8.2.3 推进农业专业化分工、建立生产性服务体系
        8.2.4 加强基层人才培育、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8.2.5 协调区域差异、提升产业竞争力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机推广工作的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欠发达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 冯娇娇.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D]. 王彦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D]. 费泽丹.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4]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研究 ——以禄劝县为例[D]. 张珺文.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云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优化研究[D]. 张晓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机管理现状分析及建议[J]. 包彦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04)
  • [7]欠发达地区数字农业发展路径——以黄冈市发展数字农业为例[J]. 郭小平,梅思,张文昌. 决策与信息, 2021(02)
  • [8]市场参与、非农就业与农户农业机械采用行为——基于西藏532户青稞种植户的调查[J]. 朱桂丽,洪名勇.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 [9]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灵寿县为例[D]. 靳艳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10]农业分工背景下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研究 ——以新疆地区为例[D]. 米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关于农业机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