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流域旱涝长期变化的若干特征

辽河流域旱涝长期变化的若干特征

一、辽河流域旱涝长期变化的若干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谢永刚[1](2021)在《互动、协调与契合:松花江、辽河流域规划思想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中的演进与提升》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东北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以及松花江和辽河两大流域防洪、灌溉、城市供水、水电开发、航运、水环境治理等规划思路的调整过程,分析了流域规划思想的转变和适应经济发展战略的互动、协调和演进的路径之间的关系,进而认识到流域规划思想的不断提升,起到促进东北区域经济的全面统筹、协调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全面梳理和认识流域规划思想的形成、转变与提升的内在规律,也将为"十四五"期间松辽流域发展规划提供经验与借鉴,促进东北区域经济振兴战略更加紧密结合和形成良好的互动与契合关系。

任鑫帅,崔建新[2](2020)在《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旱涝序列重建与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中基于历史文献和旱涝等级法,重建了辽金时期(907~1234年)西辽河流域旱涝序列,并利用多种气候统计方法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旱灾次数多于涝灾,气候相对偏旱;经滑动t-检验法判定,重建序列在1126~1135年区间发生由湿变干的突变,累积距平分析也证实了这次气候转型事件,辽金易代可能与此次气候转型事件有关;小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显示旱涝序列有72.89a和2~6a的显着周期,72.89a为第一显着周期;文中重建序列与其他代用指标序列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初亚奇[3](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杨学文[4](2020)在《辽河干流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心中越来越热的词汇,生态环境建设已经跃居到等同于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为代表的各种战略指导和建设措施,逐步形成了相对成熟齐备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及立法结构。辽河是我国的七大江河之一,属于平原型河流,流域范围广阔,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极为敏感和脆弱,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在长时间的人类的不当的开发利用活动当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破坏,辽河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当前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内容及“生态城市”的追求极不相符。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辽河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以满足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立足于辽河沈阳段展开分析,第二章中把整个流域视为开放化、变化的一个有机系统来剖析,分析和梳理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中对辽河流域当前的水系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实例从保护与开发的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了辽河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如何应对保护与开发的问题,第四章中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针对辽河流域旅游资源,提出可行性、保护性开发利用要求及方案,基于生态旅游带的保护与建设促进城镇生态旅游经济的繁荣.此外笔者分别从生态旅游业发展、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的相关评价标准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在今后辽河全域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能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方云祥[5](2020)在《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去的几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快速的经济发展在带来国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积累了各种环境问题。伴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国民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和要求也日渐提升。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已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中国政府已经明确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流域作为一个以水力联系为基础自然形成的地理单元,其区域内各自然环境要素存在着紧密联系,导致很多环境问题往往具有流域性的特征。因此,在解决流域环境问题时,从流域全局以及影响流域生态环境的多要素角度出发进行统筹考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需要从流域的角度出发去解决流域性环境问题,但在相关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机制方面有待完善。本研究从流域的角度开展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流域环境管理对策研究,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选取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作为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研究,通过资料搜集、现场踏勘、样品采集与分析统计,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和国外关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评价方法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三个流域开展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理念对安徽省的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本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安徽省境内有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流域。根据对三大流域内一级流域的自然特征、规模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开展情况,选取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作为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根据典型流域的自然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特征及其服务功能等,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由决策层、系统层、要素层、指标层和变量层组成的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每项指标建立5个等级的评分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体系中各层级指标进行逐层赋权,建立了逐级加权的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2)对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水资源、水质、人口、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在三个流域共126个点位开展水生生物采集,74个点位开展河道水文状况实地调查;在对调查和采集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对三个流域开展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评价得出: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68.8分、63.6分、77.5分,健康级别均属于良好级别;各流域内部上、中、下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本一致;对比陆域和水域生态系统,陆域生态系统要优于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根据单个具体指标和要素评价,发现水生生物相关指标和河道连通性指标评分较低,是影响三个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根据水质指标和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对比,两者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了单纯的化学水质指标在反映水环境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发现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总体特征存在着空间条块分割和部门多头管理的特点,从流域整体角度进行环境管理的特点不明显。综合分析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流域环境管理的经验,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出发,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从管理理念、法规体系、管理目标、管理机构与机制、流域规划、环境问题的诊断识别与预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褚荣浩[6](2019)在《淮河流域地表蒸散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响应》文中认为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日益频繁及气候变化态势的不断加剧,其水循环过程发生了显着变化,并带来了突出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蒸散作为一种重要的气候参数,在地表水平衡和水文循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流域内地表蒸散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响应可以为该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从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分别评估二者对淮河流域地表蒸散的影响。在气候变化方面,本文首先从流域尺度探讨了淮河流域四种蒸散的时空变化趋势,并确定了影响其变化的主导气候因子;之后,从农田尺度分析了寿县冬小麦和水稻农田蒸散特征,探讨并评价了三种典型模型在模拟该区域农田蒸散上的适用性,进而确定了最佳估算模型;土地利用方面,本研究主要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遥感产品数据,分析并探讨了近14年流域蒸散变化特征、土地利用类型转变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蒸散变化特征以及蒸散量与气象因子和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联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参考蒸散(ETref)在上游、中游和沂沭泗河流域均呈显着下降趋势,尤其在年、生长季和夏季;而在下游呈普遍上升趋势,且在春季显着。除生长季和夏季外,ETref在大多数子区域和时间尺度上对相对湿度(RH)最为敏感。基于改进的微分方程方法,除下游地区外,ETref在大多数子区域年和春、秋、冬季下降趋势的主导因素为显着下降的2米风速(u2),且在生长季和夏季转变为显着下降的太阳辐射(Rs)。然而,在下游地区,显着下降的RH是影响ETref变化的最强主导因子,尤其在年、生长季和春季。(2)蒸发皿蒸发量(Epan)在流域年时间尺度上以-8.119 mm·a-2的速率呈显着下降趋势(p<0.001),其中显着下降的站点约占总站点数的90%。Pen Pan模型中空气动力项的值远大于辐射项的值,进而导致Epan趋势的变化。显着下降的u2是控制各时段Epan呈下降趋势的最强主导因子,其次是生长季和夏季显着下降的净辐射(Rn)。然而,第二主导因子在春季、秋季和冬季转变为平均温度(Ta),在下游地区的年、生长季、春季和秋季则转变为RH。上述现象表明,气候变量的显着性与其对Epan趋势的控制之间存在正相关。(3)实际蒸散(ETa)在1990年之前显着上升,随后显着下降。然而,潜在蒸散(ETp)在1990年之前显着下降,之后呈略微下降趋势。1961-1990年,除显着上升的RH外,其他气象变量均呈下降趋势。总体而言,空气动力项主导了ETa和ETp的变化趋势。除生长季和夏季的ETa趋势以及夏季的ETp趋势外(主导因子为Rn),u2均是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子。1991-2014年,Ta和RH分别呈显着的上升和下降趋势,而u2的显着下降趋势明显放缓。辐射项的绝对值要大于空气动力项的绝对值。ETa趋势的主导因子在春季由u2转变为RH,在春季、秋季和年尺度上则为Rn。此外,ETp趋势的主导因子在春季、冬季和年尺度上由u2转变为RH,而在生长季和秋季转变为Rn。Rn在夏季ETa和ETp趋势中均起着关键作用。(4)冬小麦日蒸散量总体呈先缓慢减少后迅速增加的趋势,而水稻日蒸散量总体呈先增加后波动减少的趋势。冬小麦日作物系数总体呈“减-增-减”的变化趋势,而水稻日作物系数变化较小,总体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R-K模型中,两季冬小麦观测数据拟合出的最佳a和b值分别为1.266、0.514和1.360、0.628;而针对水稻田分别为1.166、1.255和1.240、1.104。相较于R-K模型和校准的AA模型,PM-Kc模型模拟的冬小麦和水稻日蒸散量总体效果较好。与R-K模型明显的低估现象相比,AA模型因其拟合出的趋势线斜率均在1左右,总体表现优于R-K模型。然而,就其统计参数而言,AA模型的模拟性能与R-K模型差异较小,AA模型在模拟两季冬小麦和2008年水稻日蒸散量时的模拟性能劣于R-K模型,而在2009年水稻日蒸散量时的模拟性能优于R-K模型。(5)流域近14蒸散(ET)除春季略微增加外,其他季节均呈下降趋势,尤以冬季显着。Hurst指数表明未来ET总体将呈持续性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农田,西南和西北海拔较高地区为林地和草地。其中农田以-176.2 km2·a-1的速率减少(转化为草地和城镇);林地以40.9 km2·a-1的速率增加(由草地转化);草地以35.8 km2·a-1的速率呈“W”型波动减少(转化为农田和林地);城镇以138.3 km2·a-1的速率显着增加(由农田和草地转化);水体以-1.38 km2·a-1的速率减少(转化为湿地);湿地以43.6 km2·a-1的速率显着增加(由草地和农田转化);裸地以9.5 km2·a-1的速率逐渐减少(转化为湿地、草地和城镇)。流域年均蒸散量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各土地利用类型蒸散差异较大,总体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对应大小依次为:林地>草地>农田>湿地>水体>城镇>裸地。水分条件(Pre的减少和RH的下降)可能是流域ET下降的主要控制因素。

孙凤华,李丽光,袁健,戴萍[7](2015)在《气候变化对辽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暖是目前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气候要素与水资源关系极为密切,气候变化对水资源量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水资源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也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已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辽河流域由于工业发达、城市集中、人口密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因此针对辽河流域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非常重要。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气候变化对辽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气候变化对辽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的方法、结果和最新进展;依据辽河流域气候变化事实及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前景展望,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并更好的为辽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综合规划服务。

金大超[8](2014)在《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变化的区域性特征及重大异常事件形成机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使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中国596个站点及MICAPS2.0的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Hadley中心气象局的逐月海温资料,系统研究了我国尤其是1050E以东地区夏季降水的区域性特征,并对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区夏季降水异常及极端事件的影响因子及机理。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的夏季降水及其年(代)际变率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降水量及其变率均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依据夏季降水变化特征,中国大陆可以被划分出21个在统计学意义上降水变化相互独立的区域,这21个区域覆盖了中国除西部以及西南部分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除了长江中下游和河套地区外,其余区域两两相关并不显着,且这21个区域的夏季降水周期及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具有非常强的局地性。且与各区域夏季降水异常相联系的海温异常及大气遥相关型亦各不相同。(2)近50年来,110°E附近由南向北的四个区域(两广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秦岭-黄淮平原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间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存在很大差异。引起各区域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各不相同,且影响各个区域夏季降水异常的大气遥相关型亦存在很大差别,而与各区夏季降水相联系的海温场特征亦存在显着差异。(3)在年际时间尺度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年际变率较大;河套地区夏季降水偏少、年际变率较小。然而,这两个区域的夏季降水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存在显着的反相振荡现象。与这一反相振荡现象相联系的水汽主要源自西太平洋地区。这种反相振荡现象和北大西洋涛动(NAO)存在密切联系,联系的机制可归结为通过NAO激发产生的全球型遥相关(CGT)波列。(4)2013年夏季,东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降水的大值区分别位于东北地区的北部(NNEC)和南部(SNEC)。统计结果表明,东北这两个地区降水多寡受到不同环流型和不同的水汽输送路径影响。2013年夏季,源自热带中太平洋地区和中纬度西风带中的水汽输送使得这两个地区降水偏多,同时,东北全境洪涝灾害的发生与引起NNEC和SNEC两个区域降水异常成因共同作用有关,即EUP型遥相关及海洋性大陆区域的热力异常引起NNEC地区降水偏多;CGT型遥相关、东亚夏季风及赤道东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的海温异常引起了SNEC地区降水偏多。(5)1985年夏季和2011年1至5月(JFMAM),长江中下游地区(MLRYR)发生了两次极端干旱事件。这两次极端干旱事件的影响因子既有相同点亦有不同点。EAP/PJ型遥相关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干旱事件影响显着;中高纬地区源自北大西洋地区的遥相关波列对长江中下游地区JFMAM期间的干旱事件的影响更为显着。这两次极端干旱事件都和海洋性大陆区域(MC)的热力强迫存在联系。

曹丽格[9](2013)在《辽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辽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气候变化给流域未来发展带来极大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流域过去50年和未来40年的气温、降水及径流量变化规律,为辽河流域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提供科学支撑,也为当地制定水资源管理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流域气温、降水及径流量变化特征如下:(1)通过对辽河流域25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气温和降水数据的分析表明,流域年平均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达到0.31℃/10a;1980s以来升温趋势更明显,1990s和2000s期间温度均升高0.5℃;春季、夏季和秋季气温上升幅度在0.2~0.3℃/10a之间,冬季气温上升趋势达到0.45℃/10a。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40mm,呈微弱下降趋势,降水年际变率较大,有大约810年的周期变化;降水年代际变率小,除2000s期间偏少6%以外,其他年代变率在+1%以内;流域东部降水有微弱增加趋势,其他地区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根据辽中水文站径流数据分析显示,辽河干流径流量集中在79月,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有下降趋势,但是趋势不显着;径流量变化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2)通过1961-2000年观测和模式模拟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高精度区域气候模式CCLM对辽河流域的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有着较好的模拟能力。分析模式在SRES-A1B情景下的预估数据显示,2050年前辽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将达到0.61℃/10a,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最为明显,流域南部增温幅度大于北部;年降水呈微弱下降趋势,降水量年际变率增大,波动范围在-60%~60%;空间分布上,年降水量区域变率增加,东部降水呈微弱增加趋势,其他区域呈减少趋势,未来流域的供水条件依旧较差。(3)在预估的降水量和气温数据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s)研究流域未来径流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未来40年径流量年际变率较小,距平百分率变化范围在-5%~10%,径流量的年代际变率增大,水文旱涝灾害将显着增加。利用标准化径流指数(SDI)分析显示,20152016年、20352040年、20472048年流域发生洪涝灾害可能性较大;20172025年、20302035年间发生干旱的可能性较大;未来流域发生连续性的旱涝和旱涝互转的可能性增加。

翁白莎[10](2012)在《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研究 ——以东辽河流域为例》文中提出作为水循环过程的一类极值过程,干旱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深入,呈现出广发频发态势,危及到流域的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干旱事件的发生具有确定性和随机性的双重特性,需在遵循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原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模式进行应对。本文从水资源系统的角度,提出广义干旱的内涵及定量化评价方法;结合自然气候变化、人为气候变化、下垫面条件改变、水利工程调节等对干旱事件的影响特性,构建广义干旱演变的整体驱动模式,并定量识别其驱动机制;结合干旱事件演变的确定性和随机性特征,提出广义干旱风险评价方法与基于3S技术的广义干旱风险区划方法;从节流与开源两方面提出流域广义干旱风险应对措施,并评估措施的实施效果。在上述理论与技术的支撑下,选取干旱事件频发的东辽河流域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识别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的驱动机制可知,流域广义干旱在19601981年主要受自然气候变化、下垫面条件改变和水利工程调节的影响,在19822010年主要受自然气候变化、人为气候变化、下垫面条件改变和水利工程调节的影响。从水资源系统的角度构建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评价指标,指标的计算结果与梨树县和公主岭市典型场次的实际旱情较为一致,且该指标在东辽河流域的模拟效果要优于标准化降水指标、Palmer干旱指标和缺水率指标。采用广义干旱评价指标分析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的时空分布情况可知,19602010年流域各评价单元的广义干旱次数、持续时间、强度有较大的差异;各评价单元的广义干旱次数、持续时间和强度在不同年代间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同年代流域广义干旱次数、持续时间和强度的重心在空间上发生了明显的转移。通过评价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风险且绘制流域广义干旱风险区划图可知,流域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的金满水库、八一水库、椅山水库、安西水库、三良水库的供水范围内,以及下游的南崴子灌区、秦屯灌区、梨树灌区和双山灌区。人为气候变化、下垫面条件变化(主要是土地利用变化)、水利工程的调节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高风险区的面积减少,而低风险区的面积增加。通过从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减少田间土面蒸发和流域外调水三个方面提出了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风险应对方案且评估方案的实施效果可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可使部分评价单元广义干旱风险值降低,同时又提高了另一部分评价单元的广义干旱风险值;减少田间土面蒸发,可使流域大部分评价单元的广义干旱风险值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实行流域外调水后,可以降低流域水利工程供水范围内的评价单元的广义干旱风险值。通过本研究,将进一步发展变化环境下干旱应对理论与技术,并为东辽河流域干旱综合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二、辽河流域旱涝长期变化的若干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河流域旱涝长期变化的若干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互动、协调与契合:松花江、辽河流域规划思想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中的演进与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1 经济地理与水文视域下的东北地区及松辽流域概念界定
2 松花江、辽河流域“三次”规划的历史过程及内容
    2.1 第一次流域性规划
    2.2 第二次流域规划
    2.3 第三次流域规划
3 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引领下的松辽流域规划的思想转变及特点
    3.1 第一次流域规划思想形成及其特点
    3.2 第二次流域规划的思想转变、提高的过程及特点
    3.3 第三次流域规划规划思想的提升、完善及特点
4 松辽流域规划思想与促进东北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的互动、协调与契合
    4.1 为配合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第一次松辽流域规划思想的调整
    4.2 第二次流域规划思想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若干意见”的互动与协调
    4.3 第三次松辽流域规划思想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意图的全面契合
    4.4 围绕新时代东北振兴目标,实施和完善流域规划的内容及理念的创新,促进流域规划思想的再次跃升,助力“十四五”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5 结语

(2)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旱涝序列重建与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整理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旱涝序列重建
    2.2 旱涝特征分析
        2.2.1 突变特征
        2.2.2 阶段特征
        2.2.3 周期特征
    2.3 与其他代用指标反映降雨变化对比
3 讨论
    3.1 气候变化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3.2 气候转型与辽金易代存在的可能联系
4 结论

(3)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2.1.3 研究评述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4 研究评述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3.3.1 理论基础
        3.3.2 理论框架
        3.3.3 技术路线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5.1.1 自然条件现状
        5.1.2 水土资源分析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辽河干流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 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1.4.2 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1.4.3 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研究趋势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的研究
        2.1.1 旅游资源相关研究
        2.1.2 生态旅游相关研究
    2.2 基础理论研究
        2.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生态可持续
        2.2.4 自然保护区
    2.3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研究
        2.3.1 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涵义
        2.3.2 旅游资源的保护研究
        2.3.3 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2.3.4 保护性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
    2.4 河流保护与开发模式的研究
        2.4.1 国外河流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2.4.2 国内河流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2.4.3 研究小结
3 辽河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现状评价
    3.1 辽河保护区基本条件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生态环境条件及治理情况
        3.1.3 城镇居民分布及社会经济条件
        3.1.4 文化资源条件
        3.1.5 综合交通条件
    3.2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统计分析
        3.2.1 旅游资源的基础类型
        3.2.2 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
        3.2.3 旅游资源的统计分析
    3.3 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
        3.3.1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3.3.2 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3.3.3 旅游资源的等级评价
        3.3.4 旅游资源的评价结果
    3.4 生态敏感性研究分析
        3.4.1 主要生态敏感因子
        3.4.2 研究分析结论
    3.5 辽河旅游业的调查研究
        3.5.1 辽河旅游发展热点
        3.5.2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4 建立辽河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基本策略
    4.1 辽河保护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原则
        4.1.1 保护中适当开发利用为前提
        4.1.2 因地制宜地开发旅游资源
        4.1.3 注重旅游资源之间的协调
    4.2 辽河保护区旅游资源保护策略
        4.2.1 构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体系
        4.2.2 确定重点保护的旅游资源单体
        4.2.3 预测旅游资源保护的环境容量
    4.3 辽河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4.3.1 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定位
        4.3.2 复合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4.3.3 控制旅游资源开发强度
        4.3.4 优化旅游资源产业结构
    4.4 辽河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建设实施策略
        4.4.1 确定保护性开发的建设主体
        4.4.2 建立管理结构的框架体系
        4.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4.4 投资政策保障
        4.4.5 政策法规保障
        4.4.6 建设保护性开发旅游示范区
    4.5 本章小结
5 辽河沈阳段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规划
    5.1 完善生态旅游系统规划
        5.1.1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5.1.2 河流生态绿廊控制
        5.1.3 旅游与城乡发展相融合
        5.1.4 挖掘旅游资源文化特色
    5.2 景观资源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5.2.1 空间布局结构
        5.2.2 景观功能分区
    5.3 旅游资源线路及产品规划
        5.3.1 旅游景观线路
        5.3.2 旅游资源产品
    5.4 旅游基础服务设施
        5.4.1 旅游交通系统
        5.4.2 其他配套设施
    5.5 辽河旅游业的营销与管理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
        1.2.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1.2.3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
        1.2.4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相关研究
        1.3.2 安徽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相关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安徽省流域概况及典型流域选取
    2.1 安徽省流域概况
        2.1.1 长江流域
        2.1.2 淮河流域
        2.1.3 新安江流域
    2.2 典型流域概况
        2.2.1 典型流域的选取
        2.2.2 典型流域概况
    2.3 小结
第三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目标、思路与原则
        3.1.1 评价目标
        3.1.2 评价思路
        3.1.3 评价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框架体系构建
        3.2.2 评价指标选取
        3.2.3 指标权重确定
        3.2.4 指标含义及评价标准
    3.3 小结
第四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因子调查分析
    4.1 典型流域边界及评价单元划分
        4.1.1 划分方法
        4.1.2 划分结果
    4.2 陆域生态系统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
        4.2.1 生态格局要素调查
        4.2.2 生态功能要素调查
        4.2.3 生态压力(陆域)要素调查
    4.3 水域系统评价因子采集与分析
        4.3.1 生境结构要素调查
        4.3.2 水生生物要素调查
        4.3.3 生态压力(水域)要素调查
    4.4 小结
第五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1 陆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1.1 生态格局要素评估
        5.1.2 生态功能要素评估
        5.1.3 生态压力(陆域)要素评估
    5.2 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2.1 生境结构要素评估
        5.2.2 水生生物要素评估
        5.2.3 生态压力(水域)要素评估
    5.3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5.3.1 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概述
        5.3.2 指标层健康指数评估汇总
        5.3.3 陆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综合评价
        5.3.4 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综合评价
        5.3.5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估
    5.4 评价结果讨论
        5.4.1 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特征分析
        5.4.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与水质指标的关系
        5.4.3 关于流域健康评价结果不确定性的讨论
    5.5 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启示
        5.5.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的结果分析
        5.5.2 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启示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与建议
    6.1 概述
    6.2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现状分析
        6.2.1 流域环境管理法律体系
        6.2.2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机构
        6.2.3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6.3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6.3.1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机构
        6.3.2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地方性法规
        6.3.3 当前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效果及问题分析
    6.4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1 美国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2 欧洲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3 澳大利亚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4 日本的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5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的启示
    6.5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6.5.1 建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理念
        6.5.2 健全完善流域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
        6.5.3 完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与协调机制
        6.5.4 建立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基础的管理目标
        6.5.5 加强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体系的规划制定
        6.5.6 建立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环境问题诊断识别与预警体系
    6.6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1.1 安徽省典型流域选取和边界划定
        7.1.2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7.1.3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7.1.4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7.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文附表目录
    英文附表目录
    中文附图目录
    英文附图目录
致谢
学位申请者简介

(6)淮河流域地表蒸散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表蒸散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1.2.2 农田生态系统蒸散测定及其模拟
        1.2.3 土地利用对地表蒸散的影响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资料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数据
        2.2.1 气象数据
        2.2.2 高程数据
        2.2.3 水文数据
        2.2.4 涡度相关数据
        2.2.5 遥感数据
    2.3 趋势分析
第三章 淮河流域参考蒸散变化特征及其主导因子
    3.1 研究方法
        3.1.1 Penman?Monteith FAO?56 模型
        3.1.2 敏感系数
        3.1.3 气候因子对ET_(ref)的贡献
    3.2 气候因子变化特征
    3.3 ET_(ref)时空变化特征
    3.4 ET_(ref)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3.5 气候因子对ET_(ref)的定量贡献
    3.6 讨论
        3.6.1 淮河流域ET_(ref)和气候因子的时间变化趋势
        3.6.2 气候因子对ET_(ref)趋势的影响
        3.6.3 不确定性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归因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PenPan模型
        4.1.2 E_(pan)变化的归因分析
    4.2 气象因子的时间变化趋势
    4.3 E_(pan)时空变化特征
    4.4 PenPan模型的验证
    4.5 E_(pan)变化的归因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互补关系理论的淮河流域实际和潜在蒸散变化归因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实际蒸散(ET_a)
        5.1.2 潜在蒸散(ET_p)
        5.1.3 参数α计算
        5.1.4 水量平衡法
        5.1.5 ET_a和ET_p变化的归因分析
    5.2 ET_a和ET_p之间的互补关系
    5.3 AA模型中参数α的校准与验证
    5.4 ET_a和ET_p时空变化特征
    5.5 气候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5.6 气候因子对ET_a和ET_p趋势的归因分析
        5.6.1 时间归因分析
        5.6.2 空间归因分析
    5.7 讨论
        5.7.1 ET_a和ET_p趋势分析
        5.7.2 ET_a和ET_p主导因子的转变
        5.7.3 不确定性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淮河流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蒸散特征及其模拟
    6.1 研究方法
        6.1.1 涡度相关能量平衡评价方法
        6.1.2 农田蒸散计算
        6.1.3 PM-K_c模型
        6.1.4 R-K模型
        6.1.5 模型性能评估方法
    6.2 涡度相关数据能量闭合度分析
    6.3 冬小麦和水稻农田日蒸散量变化特征
    6.4 模型参数校准
        6.4.1 PM-K_c模型中冬小麦和水稻作物系数确定
        6.4.2 R-K模型中经验系数确定
    6.5 模型模拟冬小麦和水稻农田日蒸散量
        6.5.1 PM-K_c模型模拟农田日蒸散量
        6.5.2 R-K模型模拟农田日蒸散量
        6.5.3 AA模型模拟农田日蒸散量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MOD16 的淮河流域地表蒸散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响应
    7.1 研究方法
        7.1.1 变异系数
        7.1.2 Hurst指数
    7.2 MOD16 产品数据的适用性验证
    7.3 2001-2014 年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7.4 蒸散量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7.5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7.6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蒸散量变化特征
    7.7 蒸散量与气象因子及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联机制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气候变化对辽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研究现状
2 主要研究成果
    2. 1 降水和径流历史变化
    2. 2 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 3 径流和降水量未来变化趋势
3 问题与展望

(8)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变化的区域性特征及重大异常事件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问题的提出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夏季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3.2 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
        3.3 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因子
    4 拟解决问题
    5 论文结构框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近50年中国夏季降水变率的区域性特征及与其相联系的遥相关
    1 引言
    2 中国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
    3 中国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型
        3.1 REOF分析与降水年际变率的局地性
        3.2 各区域夏季降水的独立性
        3.3 各区夏季降水的周期
        3.4 各区夏季降水的局地特征
    4 与海温异常(SSTA)及大气遥相关的可能联系
    5 结语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近50年1100E附近区域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型及可能成因
    1 引言
    2 资料
    3 110°E附近区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4 110°E附近区域4个区域夏季降水异常的特征
        4.1 各区夏季降水的相关性
        4.2 各区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
        4.3 各区夏季降水的周期特征
    5 与各区夏季降水相联系的大尺度环流异常
        5.1 水汽输送异常
        5.2 环流场异常
        5.3 Rossby波能量频散
        5.4 海温场异常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与河套地区夏季降水反相振荡现象:与NAO的关系
    1 引言
    2 资料
    3 长江中下游与河套地区夏季降水的南北反相振荡现象
    4 与南北夏季降水反相振荡相联系的环流特征
        4.1 水汽输送
        4.2 与NAO的关系
        4.3 与CGT的关系
        4.4 NAO、CGT和中国夏季降水南北反相振荡的联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2013年东北地区夏季洪涝及其形成机理
    1 引言
    2 资料
    3 2013年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
    4 成因分析
        4.1 水汽输送
        4.2 环流异常
        4.3 海温异常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次极端干旱事件成因分析与比较:1985年夏与2011年冬春
    1 引言
    2 资料
    3 MLRYR地区极端干旱年份的局地环流特征
    4 环流异常特征
    5 热带低纬地区的影响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1 主要结论
    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3 问题与展望
附录:主要诊断与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论文
    参加学术会议
    参与科研项目
    获得奖项

(9)辽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貌与气候特征
        2.1.2 辽河水系组成
    2.2 数据基础
        2.2.1 气象数据
        2.2.2 模式数据
        2.2.3 水文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气温指标
        2.3.2 降水指标
        2.3.3 人工神经网络(ANNs)
        2.3.4 标准化径流指数(SDI)
        2.3.5 分析和检验方法
    2.4 研究框架
第三章 观测到的气候变化
    3.1 气温变化
        3.1.1 年平均气温
        3.1.2 月平均气温
        3.1.3 空间分布
    3.2 降水变化
        3.2.1 年降水量
        3.2.2 月降水量
        3.2.3 空间分布
    3.3 径流量变化
        3.3.1 年径流量
        3.3.2 月径流量
        3.3.3 径流与降水相关关系
第四章 预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4.1 CCLM 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对比
        4.1.1 气温的模拟效果
        4.1.2 降水的模拟效果
        4.1.3 模式在流域模拟能力评估
    4.2 2050 年前流域的气温变化
        4.2.1 年平均气温
        4.2.2 月平均气温
        4.2.3 空间分布特征
    4.3 2050 年前流域的降水变化
        4.3.1 年降水量
        4.3.2 月降水量
        4.3.3 空间分布特征
第五章 2050 年前径流量的变化
    5.1 利用 ANNs 预估径流量
        5.1.1 参数的确定
        5.1.2 训练及验证
        5.1.3 辽中水文站径流量预估
    5.2 基于 SDI 指数的旱涝分析
        5.2.1 SDI 指数与旱涝分析
        5.2.2 1961-2000 年旱涝变化
        5.2.3 2050 年前旱涝预估
    5.3 流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未来展望
        5.3.1 水资源管理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5.3.2 未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5.3.3 流域适应气候变化展望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研究 ——以东辽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1.2.2 干旱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1.2.3 干旱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4 干旱风险区划研究进展
        1.2.5 干旱风险应对研究进展
        1.2.6 存在问题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论文创新点
        1.4.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2 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理论框架及技术体系
    2.1 研究背景
    2.2 广义干旱的内涵
    2.3 广义干旱的驱动机制
    2.4 广义干旱的定量评价
        2.4.1 广义供水量
        2.4.2 广义需水量
        2.4.3 广义干旱评价指标
    2.5 广义干旱的风险评价
    2.6 广义干旱的风险区划
    2.7 广义干旱的综合应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河流水系
        3.1.4 气候水文
        3.1.5 土壤特征
        3.1.6 植被特征
    3.2 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3.3 流域土地利用概况
    3.4 流域水资源概况
        3.4.1 流域水资源量
        3.4.2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3.5 流域历史旱情概况
        3.5.1 流域干旱灾害特征
        3.5.2 流域干旱灾害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驱动机制识别
    4.1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演变规律分析
        4.1.1 大气水汽含量
        4.1.2 降水量
        4.1.3 气温值
        4.1.4 潜在蒸发量
        4.1.5 天然径流量
        4.1.6 土壤含水量
    4.2 流域下垫面条件演变规律分析
        4.2.1 土地利用条件
        4.2.2 水利工程条件
    4.3 流域广义干旱驱动模式识别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模拟平台
    5.1 需求分析与整体开发思路
    5.2 WEP-DL 模型结构
    5.3 WEP-DL 模型要素过程
    5.4 WEP-DL 模型输入数据及格式化处理
        5.4.1 数字高程信息
        5.4.2 土壤信息
        5.4.3 土地利用信息
        5.4.4 气象水文信息
        5.4.5 水利工程信息
        5.4.6 社会经济及供用水信息
    5.5 WEP-DL 模型校验与验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定量化评价
    6.1 流域广义干旱评价指标构建
        6.1.1 指标构建
        6.1.2 指标验证
    6.2 流域广义干旱评价指标模拟效果分析
        6.2.1 对比 DI 指标与 SPI 指标模拟结果
        6.2.2 对比 DI 指标与 PDSI 指标模拟结果
        6.2.3 对比 DI 指标与 RWD 指标模拟结果
    6.3 流域广义干旱评价内容识别
    6.4 流域广义干旱时空分布规律
        6.4.1 流域广义干旱次数分布规律
        6.4.2 流域广义干旱持续时间分布规律
        6.4.3 流域广义干旱强度分布规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与风险区划
    7.1 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方法
        7.1.1 边缘分布函数的确定
        7.1.2 联合分布函数的选取
        7.1.3 重现期分析
        7.1.4 流域广义干旱风险分析
    7.2 不同驱动力作用下的流域广义干旱风险分析
        7.2.1 自然气候变化情景
        7.2.2 人为气候变化情景
        7.2.3 下垫面条件变化情景
        7.2.4 水利工程调节情景
        7.2.5 综合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风险应对
    8.1 应对目标
    8.2 应对策略
    8.3 解决方案
        8.3.1 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
        8.3.2 减少田间土面蒸发
        8.3.3 流域外调水
    8.4 应对措施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表 1 几种主要的气象干旱指数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附表 2 几种主要的农业干旱指数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附表 3 几种主要的水文干旱指数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附表 4 几种主要的社会经济干旱指数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附表 5 几种主要的基于遥感的干旱指数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致谢

四、辽河流域旱涝长期变化的若干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互动、协调与契合:松花江、辽河流域规划思想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中的演进与提升[J]. 谢永刚. 吉林水利, 2021(11)
  • [2]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旱涝序列重建与特征分析[J]. 任鑫帅,崔建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12)
  • [3]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4]辽河干流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D]. 杨学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D]. 方云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淮河流域地表蒸散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响应[D]. 褚荣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7]气候变化对辽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现状分析[J]. 孙凤华,李丽光,袁健,戴萍.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06)
  • [8]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变化的区域性特征及重大异常事件形成机理[D]. 金大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9]辽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量的影响研究[D]. 曹丽格.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3(10)
  • [10]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研究 ——以东辽河流域为例[D]. 翁白莎. 天津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辽河流域旱涝长期变化的若干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