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的《白话评论》和他的《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

谢海的《白话评论》和他的《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

一、谢海的“白话评论”与他的《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论文文献综述)

刘广利[1](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李诗頔[2](2021)在《汪曾祺作品中的修改和重写现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汪曾祺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当时他写作的小说和散文在风格上主要有两类,一类空灵,一类平实。80年代初,汪曾祺对自己40年代的一些小说和散文进行了修改和重写,这些作品的内容主要是汪曾祺对故乡高邮的人物书写和对昆明西南联大校园生活的回忆。此时,风格平实的作品成为了他的写作主流。汪曾祺有意识地选择和接续了40年代部分作品的主题,反思自己40年代的写作方式,用80年代的情感重新观照普通劳动者和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完成了1980年代创作与1940年代创作的“对接”。本论文以汪曾祺作品中的修改和重写现象为研究对象,“修改”指汪曾祺在80年代有意识地挑选和重新出版40年代的部分小说,在字句语段上做出改动;“重写”主要指汪曾祺针对自己创作的小说和散文,在主题和结构上做出重大改动的作品。本论文中选取的“重写”作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汪曾祺在80年代对40年代作品的同题重写作品,另一类是汪曾祺使用40年代曾经写作过的材料,融入新的感情和思想,在80年代创作出的全新作品。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选取多个文本,分析这些作品修改和重写的过程,从叙述语言、结构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变化考察“延续”“继承”关系在汪曾祺具体创作中的具体表现,以及从中发展出的独特小说形式,试图用整体的动态的视野探讨汪曾祺修改和重写现象的意义。

王津京[3](2021)在《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文中研究说明话剧剧本是一个语篇,它带着编剧与观众交流的愿望。话剧演出是一场约定好的聚会,演出过程是观演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一些观众会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的理解,这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整个语篇或个别语句的理解。一个艺术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将在历史中被几代人做出不同的解读。话剧语言的意义生成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对剧本意义做出大致判断,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演员的表演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与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创作者阐释、演出广告、评论文章、同题材的其他艺术文本,以至于个人的修养、学识、观剧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的再阐释。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方法对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在话剧史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重要作品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选择上,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一章论述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过程。话剧是以写实的样式进入中国的,并且很快就与传统戏剧形成对峙。一种以写实戏剧观、脱离剧情的演讲、信息的分散和剧情的集中等为特点的新型戏剧话语模式在新剧时期已逐渐形成。五四新剧和爱美剧时期,大量作者开始以易卜生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创作,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剧本创作和导演方面促进了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成熟,话剧语言具备了更符合戏剧表达的功能。第二章论述话剧语言成熟期重要作品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第一节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作品在叙事结构、话语冲突、信息的层次及话语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总结。第二节主要以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为例对诗意的话语模式的含蓄、抒情、象征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三节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老舍的《龙须沟》为例对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再现生活的四种基本功能。第四节以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对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组成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新时期话剧语言在话语模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主要论述实验戏剧在语言方面进行的种种实验和成果。第三节主要论述台湾地区影响较大的表演工作坊的主要作品在话语模式上的一些特点。第四章从表演的角度说明语言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一节对话剧腔问题进行简要的历史梳理和辨析,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第二节讨论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三节以不同版本的《雷雨》《茶馆》和《恋爱的犀牛》为例讨论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导演和演员表现产生的意义变化。第五章从接受的角度讨论话剧语言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标准和时代性,以及当下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主要方向。

汪大贺[4](2020)在《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文中认为1977——1993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转型时期,也是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繁盛期。“文革”结束后,政治话语赋予了知识分子“人民”身份,也激发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知识分子力图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人性、人的尊严和价值成为启蒙话语和文学观念的核心内容。从对极左政治的批判和反思开始,知识分子试图寻求独立的介入立场和思想话语。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讨论的发生,体现了知识分子力图挣脱政治依附性,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艰难探索。但历史并没有给知识分子主体话语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逐渐边缘化,理想人性的探寻被商品社会的现实所击碎,文学中的知识分子精神也逐渐跌落。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中心——边缘”的位移,知识分子话语表现为从重建主体的普遍共识到多元分化的过程。以人性、主体性为核心的价值理性追寻逐渐让位于以经济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崇高和理想淹没于日常,生命深处的价值探寻被过度释放的欲望叙事所遮蔽,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泯然于众。本文以1977——1993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和具体文本多重视角出发,探讨现代化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身份属性、文化/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剖析知识分子精神变迁的制度性、结构性力量,并从理论探索和文本表现两个层面,呈现出知识分子主体重建与失落的历史脉络。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身份和话语论,主要对知识分子社会主体身份的形成和主体理论话语建构的历史进行剖析。“文革”结束后对知识分子政策调整,是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形成的根本因素,也是知识分子题材热形成的直接原因。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观念、表现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与政治话语的设定高度呼应。但知识分子也没有完全图解政治,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论争体现了知识分子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努力。知识分子首先突破了“人道主义”的理论禁区,力图把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普遍人性、共同人性和共同美整合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为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人道主义开辟了道路。但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的讨论被迫中止,但知识分子追求主体性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随后发生的文学主体性讨论,是把人道主义问题美学化的一次话语实践。知识分子试图以“美的自由王国”来规避主体话语探索的风险,并以文学主体性来承载人的主体性,以继续实践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从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和群体分化日益凸显。王蒙“躲避崇高”论的抛出,点燃了知识分子积攒已久的情绪,引发了人文精神大讨论。讨论中,知识分子的立场分化极为明显:人文精神提倡者,也是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坚守者,依然倡导终极价值、人的尊严和权力,并试图以反物化的启蒙来维系市场经济下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和主体地位;而反对者则以历史经验主义的乐观和后现代的反宏大叙事立论,批评人文精神提倡者主体梦想的虚妄和“知识——权力”的潜在意识。躲避崇高、消解神圣、逃避理想既是他们反对主体性的话语武器,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理想主义和主体想象分化、破灭的典型体现。这次讨论是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最后一次为主体性展开的讨论,以此为标志,中国知识分子及其文学的中心地位成为时代的背影,淹没在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下编为观念和形象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叙事经历了主体重建和跌落的“三部曲”。在第一个转型期,即“文革”结束至80年代中期,知识分子以神圣受难者形象回归文学现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苦难历史的审美化、神圣化叙述,确证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和启蒙身份的合法性,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完成了主体重建的第一步;随后,知识分子叙事以人性解放和个性张扬为主旨,个人主义、自由意志、爱情伦理、性的书写和生命意识得以复苏和高扬,文学中的人性话语日渐丰富和深入,形成了主体性实践探索的高潮;而在第二个社会转型期,即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群体和思想产生了分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大众文化冲击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想象,在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中,理想主义和昂扬斗志消退,过度释放的欲望展现了人性之恶,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冲突中呈现出精神上无所寄托的漂浮状态。同时,知识分子此前热切渴望的现代化成为社会现实,但经济发展与精神跌落的巨大反差,使知识分子产生了现代化的焦虑。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观念和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体性泯然于众,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和理性精神日渐跌落。

孙景鹏[5](2020)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述”是语言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是专门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问题的一门尚未成形、有待建构的学问。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建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为此,笔者在通读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叙述学、文体学、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围绕“谁在叙述、怎么叙述”的基本问题,从现代散文叙述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努力把文本细读、叙述分析和理论阐释较好地结合起来,着重辨析和概括现代散文叙述的特点和特长,从中总结和建构出初步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散文叙述学首先要解决“谁在叙述”的问题。“叙述主体”主要探讨散文作者、叙述者与叙述主体的复杂关系、组合形态和叙述功能。中国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大致有作者、叙述者以及作者与叙述者合体三种常见的形态,相应形成自叙、分叙、合叙三种叙述模式,叙述主体意识也有理性、感性和潜意识层面诸因素的错综交融。散文叙述学还要着重解决“怎么叙述”的问题,包含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等主要问题。“叙述角度”探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聚焦三个问题,着重辨析散文叙述的观察方式与思维特点;现代散文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内聚焦的叙述为主,也善用其他人称、视角和聚焦方式。“叙述形态”涉及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和叙述节奏,着重解决散文谋篇布局、组合有序的章法问题。“叙述语言”探讨现代汉语与散文变革的相互关系,辨析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话语特色,以及闲话体、对话体、独语体、训导体等主要语体的叙述特点。“叙述方式”则探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具体表达方式的组合交融关系,以及记叙类、抒情类、议论类三类散文的叙述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散文展开具体研究,不仅能发现散文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而且能开拓散文研究的新景观,推进散文研究的细化、深化和学理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净华[6](2020)在《战争语境下坂口安吾小说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坂口安吾(1906-1955)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无赖派”代表作家之一,出生于日本海沿岸的雪国——新泻,就读于东洋大学印度哲学伦理专业。1931年凭借《风博士》《黑谷村》等小说一跃成为文坛新秀,而后出版了《吹雪物语》《珍珠》《白痴》《盛开的樱花林下》等系列文学作品,并撰写出版了以《日本文化之我见》《文学的故乡》《堕落论》等为代表的文学评论,1955年因脑溢血去世。坂口安吾的文学生涯起步于1931年,正是日本所谓“十五年战争”(1931-1945)的肇始之年;其文学生涯的结束,则是在日本战败后的第十年。正是在这样一个战争语境之中,坂口安吾开始了以时代为背景的个性书写,以文学为手段的人生探索。可以说,坂口安吾的文学创作与时代、国家、社会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坂口安吾的文学始终保持着以“叛逆”“颓废”为标志的独特风格。独具个性的“叛逆”风格体现为蔑视权威、反传统道德、反社会秩序、反对一切不符合人性的事物;始终持有的“颓废”情绪则直接而深刻地再现了“战争语境”之中的个人体验与独特思索所构筑起来的精神气质,由此也成就了富有个性的坂口安吾文学。通过细致阅读《坂口安吾全集》,本论文提炼出坂口安吾小说的四大主题,即“故乡丧失”“历史审视”“生命认知”“文化思考”。这四大主题既统一在十五年战争这一特殊时期的“战争语境”之中,还涵盖了绝大多数坂口的文学作品,更贯穿了坂口安吾的整个文学生涯。围绕这四大主题,本论文将“战争”作为坂口小说创作的宏大背景,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主,辅以文化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以及叙事学等方法展开坂口安吾小说的探讨研究。具体而言,第一部分以小说《吹雪物语》为中心,探讨“故乡丧失”主题。“故乡”不仅是这一时期日本文学界共同关注的一大主题,亦是坂口安吾一贯关注的文学主题之一。坂口安吾的不少作品皆涉及到这一主题,亦潜在地构筑了独特的故乡意象。该小说以日本开拓殖民地新航线的中转站、坂口安吾的故乡——新泻为对象,直接揭示了坂口安吾灵魂深处的故乡丧失意识。这一意识既体现在传统与现代双重视野下的新泻印象上,也体现在缺乏归宿感的新泻人孤寂绝望的情绪之中。这一意识不是“日本回归”性的价值判断与现代意识,而是伴随着现代化的冲击、人情世故的变幻、新故乡的发现而呈现出来的、作为日本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体现了日本人自我存在的危机与不安。这一意识横亘在传统与现代、自然与历史、故乡与都市、自我与他者之间,带有了坂口安吾式的独特的颓废意识。第二部分以小说《珍珠》为中心,探讨“历史审视”主题。历史叙事是坂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珍珠港事件作为世界战争史的历史大事件被日本媒体大肆宣扬,文学界甚至出现了“十二月八日文学”,标志着日本文坛陷入到一个疯狂的状态。与之不同,坂口安吾采取多样化的叙事技巧,展现对媒体报道的怀疑与审视,直接反映出“历史审视”主题下独特的时代认识。坂口以其敏锐的思考力、怀疑与解构的历史认识态度、个体的生活者的书写立场尝试摆脱历史叙述与时代语境的禁锢,始终将自我维持在一个“审视者”的主体性地位,将“历史审视”的文学主题、同时也将文学书写的权力真正地还原到个体的自我之中。第三部分以小说《白痴》为中心,探讨“生命认知”主题。首先,本论提示了东京大空袭这一战争背景,揭示出主人公所处的战争语境下的小巷世界就是一个“众愚”的社会,刻画了所谓“白痴”的多样化的存在样态。接下来,借助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阐述主人公伊泽面临伦理困境所做的伦理选择,探究战争是如何一步步将人推向绝境,同时也呼唤人性回归的问题。最后,则是站在白痴女形象的重塑、战争与生命认知、肉体与生命认知等多重视角,阐述坂口安吾的现代性批判与生命认知的关系。所谓“生命认知”,不仅是针对自我生命存在的认知,同时也是针对生命意识究竟是什么的一大认知,更是针对隐藏在这样的生命意识背后的历史、国家、体制等意识形态的深层思考。第四部分以《盛开的樱花林下》为中心,探讨“文化思考”主题。纵观日本历史,“樱花”与神话、宗教、文学、文化、国家、政治串联在一起,成为日本文化的一大符号。就《盛开的樱花林下》这部小说而言,涉及到日本文化象征物的“樱花”,日本文化精神的代表“武士道”,以及日本人的思维观念、行动样态、审美意识,因此可以将该小说视为针对日本文化意识的思考。小说之中,“樱花”意象呈现为“恐怖、不安、虚无与死亡”,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樱花意象,由此推导出坂口安吾围绕文化展开思索的根本意图既不是为了颠覆现实之后回归传统,也不在于重新塑造所谓新的“传统”,而是在于打破日本传统,尤其是战争语境中被大力宣扬的所谓“日本精神”,站在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时期的日本文化危机,突出绝对的主体性意识,寻求真正的个体解放。最后是结论部分。通过考察坂口安吾的代表小说呈现的主题,探究各个小说主题与战争语境、国家社会、文学发展以及个人体验的内在同一性,将坂口安吾小说主题归纳为“故乡丧失”“历史审视”“生命认知”“文化思考”。不言而喻,重点不在于“故乡”“历史”“生命”“文化”,而在于“丧失”“审视”“认知”“思考”所体现的叛逆性思维,即作为否定的丧失,作为怀疑的审视,作为确认的认知,作为批判的思考。换言之,在坂口安吾的独特的小说主题下,一切皆不是从属于战争语境或者战争体制下的“日本精神”的存在,皆不是肯定式的、建构式的架构,而是带有了否定性的、解构性的内涵,是一种叛逆的、颓废式的反面书写。正因为如此,这四大主题呈现了坂口文学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独特风格,也能够更为准确地概括坂口文学的深刻内涵。《吹雪物语》展现的颓废意识,《珍珠》对军神九柱的去英雄化,《白痴》中“白痴”的隐喻与象征,《盛开的樱花林下》中樱花的叛逆意象,均再现了坂口安吾针对所谓“日本性”“日本精神”的颠覆。坂口安吾自始至终坚持的,就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自我的独立性,就是始终把坚持主体性的自我视为人生道路的根本目标、文学创作的终极方向。

黄若然[7](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指出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只,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刘秀珍[8](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王钶媃(Ong Ke Rou)[9](2019)在《隐形的安全线:马来西亚族群交往研究》文中提出马来西亚族群关系是人类学与社会学传统且经典的研究课题,但以传播学的视角进行相关研究,尤其重视媒介化社会下马来人与华人之间族际交往的研究却并不多。严格来说,马来西亚马来人与华人的族群关系是一种共生状态,即冲突又和谐。外界认为的族群团结一致,其实对在马来西亚土生土长的笔者而言是一种客气却不敢逾越的互动关系。这引发了本研究对马来西亚族群关系的一系列思考:何为冲突与和谐并存的族群共生状态?其上层建构与日常互动中的族际交往又有何规律与区别?民间族际互动如何解构族群冲突走向共生关系?本文基于以上考虑,紧密围绕“马来西亚马来人与华人的族际交往如何达到共生关系”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本研究是一项质性研究,笔者用了两年的时间进入田野调查,在学校、职场、网络等多个社区进行、实地观察,同时也选择了 80位不同年龄与性别等特征的马来人与华人,来作为主要的访谈对象,重点关注两族之间的接触、互动、交往与矛盾关系,具体考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族群认知与偏见、交往模式和规律,以及互动关系中和谐与冲突的动因和过程,通过对日常与网络社会的族际交往这一动态过程进行深入观察,挖掘隐藏在其中的内在关系逻辑。本项研究意欲回答两个主要的关键问题,其一是日常互动中族群间的隔阂与客气交往是何以造成与建立的?上层建构的族群关系如何影响日常族际交往?两族间存在一条不容挑战也不可逾越的线又怎样解释?其二是马来人和华人之间很有默契地不去挑战这条线,到底这条线是什么?其深层内容与交往规律为何?为什么存在这样的一条线?日常生活的这条线又如何对应上层建构的族群关系?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本研究将从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是民间叙述中日常语态的族际交往是怎样的关系过程,其上层建构的矛盾冲突如何透过日常族际交往得到消解与重构?接着是媒介化社会语境下代际差异的族际交往有何异同,这变迁的族群关系如何走向阈限性族际边界与族别认同?最后则阐释族群间复杂而动态的共生关系如何形成并影响族群冲突的产生、建构、转换、消解与重构?研究发现,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族群冲突关系,是被上层政治精英作为阶级集团利益共同体所建构的,事实上日常互动中两族的交往模式消解了冲突并达成“互不侵犯”的相处之道。与此同时,上层建构的族群冲突关系是嵌入与脱嵌于日常和网络社会的双重交往,即日常族际交往中是嵌入心理而行为脱嵌,而网络中的族群互动则是行为嵌入而心理脱嵌的。此外,从日常场域转向网络社会的族群交往将因时空压缩和时空延伸而得以消解上层建构的族群偏见,并将其重新编码让新一代马来人与华人的族群关系趋向融合。这促使笔者进一步思考,为何马来人与华人之间更多呈现出是一种“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总是保持着安全距离的共生关系?上层建构的族群冲突容易在日常互动中被解构,但即便物理距离接近,心理距离上仍遥不可及,双方都不愿意跨过界限,就像彼此之间有一道墙,或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线,谁都不会轻易挑战这条线。研究分析认为,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族群隔阂,这条所谓的不可逾越的线,实际上就是一条族群交往中“隐形的安全线”。上层建构的是安全“虚线”,间歇性发生且影响力不足,而日常互动中的族群交往也消解了被建构的冲突关系。“虚线”虚无而虚假,但日常互动中的安全“实线”则实在而真实。实线与虚线相互交叠,显示出族群共生关系,马来人与华人之间体现出一种不愿主动挑战“安全线”的共处状态、相处之道与交往规范。“隐形的安全线”具有根本性、复杂性与流动性。其根本性在于上层建构了“他族寄生于我族”的优越感与认知偏差、我族因沉默的螺旋而产生了外显与内隐的族群尊严,以及媒介尤其媒体因“把关人”的议程和情绪设置,而将族群关系导向冲突或和谐。其二,安全线的复杂性体现在“离心与向心双倾向”相互牵制,及其因程度长短与选择高低而产生的四种交往维度。最后,安全线的流动性是基于族群交往转向网络社会时,其缺场交往的时空属性赋予了阈限身份,即随时切换族群身份与国族认同的可能性。于此同时,马来人与华人在族群认知中出现了传播断层,过去上层建构的族群冲突将因受众的自主选择,而陷入失衡的螺旋,导致新生代一旦接触有别于既定印象的他族认知,则将产生传播休克。这种短暂的文化休克将出现四种反应:惊讶、不接受、努力接触与最终快速适应。研究分析也认为,安全线之所以流动性高,是因符号延异过程中漂浮的能指的任意性,尤其语言成了两族深交与绝交的重要因素。简单来说,安全线的根本性保证了两族之间的安全距离,而其复杂性与流动性导致共生状态得以长久延续。但这条安全线必须是隐形的,因为只有隐形才安全,才能消解上层刻意建构的族群矛盾,同时,隐形的安全线是日常互动中一种仪式化交往的社会规范。“隐形的安全线”虽然是马来西亚族群交往研究中的本土化概念,但却也在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中尝试打破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补充族群边界理论的内涵,重视交往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双重性”,以及高语境化的时空属性。全球化时代下,跨文化传播赋予了文化体之间更多碰撞与交流,而交往中“隐形的安全线”解释了多个文化体之间在日常与网络社会的不同互动,安全线虚实交叠恰恰体现上层与民间的跨文化对话,其复杂性与边界的流动性体现了两种文化的交流与适应过程。

张丹[10](2019)在《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往往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学术界也多以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来概括中国电影在社会景观上呈现的两大类别。然而,纵观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非有鲜明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过渡性区域,即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城镇概念的提出,小城镇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90年代,小城镇因其自身独特的社会表征成为部分初登影坛的第六代导演的主要书写场域。中国电影展现的社会样态也不再仅限于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和弥漫乡土气息的农村,开始有了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先进等多重矛盾因素相互融合、渗透、碰撞、撕扯的过渡性区域。小城镇电影逐渐成为与城市电影、乡村电影并列的重要电影类别。影坛上关于小城镇电影的创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早期小城镇电影侧重观念先行、政治先行的主流叙事,小城镇的空间主体性尚未形成,这与小城镇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早期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使小城镇电影呈现出更多的乡土色彩,城市作为被邪恶入侵的对象遭遇着强烈的批判。战争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小城镇成为众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释放苦闷的避风港。建国后,小城镇与城市、乡村共同建构着集体主义理想和集体反思的主流话语。后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小城镇电影在电影语言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元探索。可见,小城镇电影长期被统一进主流话语,其本身特有的空间寓意和艺术想象也由此被遮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影坛开始集中出现一批以小城镇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作品。它们大多出自于部分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创作,以突出的底层视角、鲜明的纪实风格,以及多样的个体书写展现小城镇的现实风貌和小城镇人的生存状态,由此开启了不同于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主流文化书写的边缘叙事。这些作品赋予了小城镇空间充分的主体性,小城镇空间通过影像语言的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景观特征,有着多元、开放的深层寓意,折射着复杂的社会语境。与此同时,学术界掀起空间转向的理论思潮,其突破文本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为我们审视小城镇电影的空间主体性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我们全面、客观、深入地把握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随后,影坛上有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小城镇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艺术想象,但空间主体性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叙事策略,多元的主题及丰富的个体体验逐渐取代空间的主导地位成为小城镇电影的叙事重点。因此,小城镇在这些作品中往往成为个体怀旧、情感宣泄、社会批判的主要场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小城镇在经济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小城镇电影的影像书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改之前的“残酷”现实叙事和批判姿态,试图建构小城镇社会新的精神矛盾空间。青年导演则在类型创作和艺术探索上不断创新,小城镇电影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样态。可见,空间主体性不再是小城镇电影建立自身合理地位的唯一标准,空间表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空间参与主题叙事和风格建构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强化了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互动想象关系。因此,小城镇电影特有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意义不是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等主流叙事可以替代的,小城镇电影正在以更加独立的姿态参与着中国电影的影像书写和艺术表达。

二、谢海的“白话评论”与他的《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谢海的“白话评论”与他的《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2)汪曾祺作品中的修改和重写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的创作起点
    第一节 《老鲁》与汪曾祺40年代的创作转型
    第二节 《鸡鸭名家》的叙述语言变化
    第三节 两个时期小说的修改过程对照
第二章 主题与结构的变化
    第一节 从《灯下》到两篇《异秉》
    第二节 《职业》《戴车匠》中环境的作用与职业的关系
    第三节 散漫的结构与“笔记体”传统
第三章 80年代的情感总和
    第一节 《受戒》《岁寒三友》中的温暖人情
    第二节 用新的情感重新审视昆明生活
    第三节 80年代的情感与汪曾祺的现实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第一章 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
    第一节 新剧语言中的良性萌芽
        一、写实观的萌芽——王钟声之《张汶祥刺马》
        二、话语功能的转变与演讲的安排——钟声新剧与天知派新剧
        三、新剧的话语秩序与家庭剧——以春柳社作品为例
    第二节 五四新剧语言的发展
        一、叙事框架的建立——社会问题剧的叙事框架
        二、中国早期话剧的示范之作——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
        三、辩论、宣言与抒情——五四新剧中的话语功能
    第三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成就
        一、田汉的《名优之死》
        二、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小结
第二章 话剧语言成熟期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叙事策略与对白写作技巧的成熟
        一、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二、话语冲突与层次感
        三、语言功能的丰富
    第二节 诗意的话语模式——以《雷雨》《北京人》《风雪夜归人》为例
        一、《雷雨》语言的含蓄性
        二、《北京人》语言的抒情性
        三、《风雪夜归人》语言的象征义
    第三节 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以《上海屋檐下》《龙须沟》为例
        一、半公共空间与日常行动
        二、场面布局的基本方法
        三、人物与言语行为
        四、作者对意义的控制方式
    第四节 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以《日出》《茶馆》为例
        一、多重等级链条
        二、冲突性对话
        三、评议性对话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一、“三一律”结构的继承
        二、再现生活与社会杂语的融合发展
        三、探索剧对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发展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话语模式
        一、语言的暴力
        二、伪装的叙事
        三、戏仿与拼贴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
        一、表演工作坊作品的话语模式
        二、相声剧的话语模式
    小结
第四章 表演中的话剧语言
    第一节 话剧腔问题
        一、话剧语言表演理论小史
        二、“话剧腔”“舞台腔”“翻译腔”“朗诵腔”之辨
        三、“话剧腔”的价值
    第二节 表演中的意义变化
        一、潜台词
        二、表演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第三节 同一剧目不同风格的表演
        一、《雷雨》的不同版本
        二、《茶馆》的不同版本
        三、《恋爱的犀牛》的不同版本
第五章 话剧语言的理解与接受
    第一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接受
        一、前文本的影响——《张汶祥刺马》的意义生成
        二、接受标准的形成——《少奶奶的扇子》的接受
        三、从美的接受到现实的接受——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例
    第二节 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方向
        一、现实方向
        二、诗意方向
        三、哲理方向
结语
    一、关于经典作品的争议
    二、现实的困境
    三、语言学对话剧语言创作的启示
附录一 《张文祥刺马》相关资料
附录二 《申报》提及马新贻的文章(1872—1903年)
附录三 访问周野芒
附录四 2019年全国话剧演出统计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4)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写作思路
上编 身份和话语的重建
    第一章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题材热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叙事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政策调整与知识分子的命运转折
        第三节 政策转折期的知识分子题材热
    第二章 独立话语的探寻——从人道主义到文学主体性
        第一节 “人”的话语确立及其论争
        一、禁区的突破
        二、话语的发生和讨论的焦点
        三、权威话语的介入与讨论的转折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及其论争
        一、人道主义的美学化
        二、文学主体性的理论建构及其论争
        三、“偏移”的文论与启蒙的理想
    第三章 躲避崇高——知识分子的分化和边缘化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的分化
        一、知识分子的分化
        二、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
        第二节 话语的分裂——重建共识与去中心化
        一、反物化的启蒙话语
        二、“去中心化”的立场
    小结 从“人的觉醒”到“主体的跌落”
下编 观念与形象的嬗变
    第四章 由“苦难”而“神圣”——知识分子叙事的英雄想象
        第一节 归来的英雄
        第二节 升华的苦难
    第五章 从“人性”到“个性”——知识分子叙事与“人的解放”
        第一节 从“大写的人”到“个体的人”
        第二节 复苏的情与欲
        第三节 生命意识的书写
        一、生命感性的浮现
        二、生命激情的迸发
    第六章 知识分子的主体萎缩与精神困顿
        第一节 消退的理想
        第二节 升腾的欲望
        一、物欲:从困顿到迷失
        二、情欲:爱与性的分离
        第三节 文化的迷茫与现代化的焦虑
结语 时代·文学与知识分子的选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5)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
    第一节 散文作者的重要性
    第二节 散文叙述者的可靠性
    第三节 散文叙述主体的多重性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角度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人称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视角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聚焦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形态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结构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顺序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节奏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言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第二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引语
    第三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体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方式
    第一节 叙述与记叙和描写
    第二节 叙述与抒情
    第三节 叙述与议论和说明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战争语境下坂口安吾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述
        (二)国内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故乡丧失主题:以《吹雪物语》为中心
    第一节 坂口安吾“故乡丧失”意识的形成
        一、动荡与不安:战争阴云笼罩下的日本文坛
        二、“故乡”问题的提起
        三、坂口安吾与《文学的故乡》
    第二节 《吹雪物语》的“故乡丧失”书写
        一、双重视野下的故乡
        二、丧失故乡的“我”和“故乡人”
    第三节 “故乡丧失”的象征意义
        一、故乡丧失与社会病理
        二、故乡丧失与殖民地开发
        三、“失败之作”的自省与文学的“再出发”
        小结
第二章 历史审视主题:以《珍珠》为中心
    第一节 战争记忆中的国民文学之“构建”
        一、“珍珠港事件”的集体记忆:“十二月八日文学”登场
        二、时代之异响:《珍珠》的诞生
    第二节 《珍珠》的历史审视主题书写方式
        一、时空交错叙事
        二、私小说化书写
        三“对话”叙事
        四、隐喻表达
    第三节 历史审视的广角:世界史背景下的历史认识与书写立场
        一、近代的超克与十二月八日
        二、怀疑与解构: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历史认识
        三、作为“个体”生活者的书写立场67
        小结
第三章 生命认知主题:以《白痴》为中心
    第一节 战争困境中的众愚社会
        一、战时体制机构化与小巷无序化的矛盾空间
        二、白痴化的社会
    第二节 生命价值的叩问:伊泽的伦理选择与身份定位
        一、伊泽的生命意识觉醒与多重伦理选择
        二、伊泽对边缘人困境的克服与身份定位
    第三节 坂口安吾的现代性批判与生命认知
        一、白痴女的形象重塑与象征意义
        二、战争与生命认知
        三、“肉体”与生命认知
        小结
第四章 文化思考主题:以《盛开的樱花林下》为中心
    第一节 作为文化符号的樱花
        一、樱花与神话、宗教
        二、樱花与文学、文化
        三、樱花与国家、政治
    第二节 《盛开的樱花林下》的樱花意象
        一、恐怖之樱
        二、不安之樱
        三、虚无与死亡之樱
        四、樱花?樱花林?盛开的樱花林下:不断转换的象征寓意
    第三节 坂口安吾的文化思考
        一、文化危机的历史审视
        二、日本文化之“我”见
        三、战后废墟上的文化重建:否定传统与自我重塑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一、音乐创制类
        二、音乐传承类
        三、音乐表演类
        四、音乐风俗类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一、宝物与妙音
        二、禁忌与沉默
        三、乐人与智者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二、212个型式结构
        三、结构的意义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一、真:以情达意
        二、善:由情生益
        三、美:唯情而已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8)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隐形的安全线:马来西亚族群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意识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设计
第二章 回到历史:一种建构的族群刻板印象
    一、游戏开局:族群关系的历史与变迁
        1. 幕后玩家:族群身份意识与冲突的开端
        2. 在线玩家:同一条宪法有两种社会契约
    二、制定规则:上层建构族群认知偏差
        1. 513族群冲突:50年前后的族群禁忌
        2. 族群政策NEP:既定印象与交往距离
第三章 语言交流:族群互动中的符号延异
    一、深交与绝交:日常交往中的语言
        1. 巴刹语言:跟马来人深交的秘诀
        2. 符号缩写:隔绝华人的族群边界
    二、禁忌与学习:跨出舒适圈的语言
        1. 语义差异:语言误解的交往禁忌
        2. 学习中文:多语优势与跨族情谊
第四章 饮食习惯:文化图腾的自我与他者
    一、认识他者的族群饮食
        1. 海南鸡趴的单向交流
        2. 海南面的演化与想象
    二、自我隐喻的改良饮食
        1. 椰浆饭的重新诠释
        2. 华人糕饼的清真化
第五章 学习教育:交往规范中的敏感底线
    一、华人社群的内卷化:学习中的自强不息或自困围城
        1. 独中即是天井:失异族相处机会
        2. 师长惊弓之鸟:族群间的不信任
    二、马来社群的封闭性:教育中的扶弱政策或扶持拐杖
        1. 马来文国语:不容挑战的族群尊严
        2. 伊斯兰官教:贯彻生活的族群精神
第六章 职场交际:制度化关系中的相处惯性
    一、基于生计的职场族群关系
        1. 能量的资本计算:工作需求的交往
        2. 人数多寡即权力:谁人多谁是老大
    二、利益导向的职场族群关系
        1. 政府构建公司“圆形监狱”
        2. 自我审视的狱卒“把关人”
第七章 政治参与:族群边界安全距离的延续
    一、意见表达:维持族群边界的交往方式
        1. 全国大选的族群政治诉求
        2. 井水不犯河水的相处模式
    二、社会运动:打破族群边界的交往困境
        1. 底层知识鸿沟:语言障碍限制沟通
        2. 民间弱性参与:年轻人难动员参与
第八章 仪式互动:时空阈限下的身份转换
    一、共此时:族群仪式互动中的情感体验
        1. 文化共融:双佳节期间创新青包
        2. 国族认同:球场飞扬的团结符号
    二、过日子:亲密圈身份过渡的相处之道
        1. 宗教适应:难懂的《可兰经》
        2. 婆媳问题:学懂礼仪与饮食
第九章 虚拟交往:互联网时代族群关系的重构
    一、网络社区中的缺场交往
        1. 多语言论坛:志同道合却难以深交
        2. 面子书使用:反哺建构新族群认知
    二、空间流动中的亲密内爆
        1. 媒介化社会中的身份转换
        2. 身体不在场的选择性表露
第十章 隐形的安全线:一个概念的提出及其分析框架
    一、一个本土化概念的提出
        1. 虚实之间:建构的虚线与日常的实线
        2. 似近若远:时空维度下族群双重交往
    二、分析框架与进一步思考
        1. 区别认知与关系的安全线
        2. 分析代际间新旧的安全线
第十一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对象一览表
附录二: 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二、对象与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点
第一章 何去何从:早期小城镇电影的家国叙事(1935—1978)
    第一节 城乡对立下的政治书写与个体彷徨
        一、政治和道德的说教
        二、个体情感的压抑与苦闷
        三、“家”与“国”的共同忧患
    第二节 现实空间的对抗与精神空间的矛盾
        一、传统伦理规制下的“罪恶空间”
        二、游离、辗转的主体空间
        三、个体情感映射下的“废墟空间”
    小结
第二章 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后小城镇电影的集体叙事与风格化初探(1979—1995)
    第一节 主流话语下的历史反思与主体觉醒
        一、审视历史的人性批判
        二、规避政治的异域书写
    第二节 集体空间的遮蔽与地域空间的凸显
        一、主体生存空间的压制与异化
        二、异域空间下的风格化探索
    小结
第三章 驻足凝视:世纪之交小城镇电影的个体叙事(1995—2010)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下的多元创作与主题表达
        一、第六代导演的县城影像
        二、其他导演的主题叙事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主体性的生成
        一、在个体记忆和想象中生成的历史空间
        二、在客观和主观镜头下生成的现实空间
        三、在主客体中生成的异质空间
    小结
第四章 精神超越:近年来小城镇电影的叙事转向(2011—2018)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作调整与艺术突破
        一、叙事性的增强与叙事空间的延伸
        二、类型的丰富与风格的多样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叙事的转向
        一、空间主体性的弱化与空间精神性的延续
        二、青年导演多元的想象空间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谢海的“白话评论”与他的《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2]汪曾祺作品中的修改和重写现象[D]. 李诗頔.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D]. 汪大贺. 吉林大学, 2020(04)
  • [5]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D].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战争语境下坂口安吾小说主题研究[D]. 王净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8]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隐形的安全线:马来西亚族群交往研究[D]. 王钶媃(Ong Ke Rou). 南京大学, 2019(02)
  • [10]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D]. 张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谢海的《白话评论》和他的《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