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拦沙坝优化设计模型

基于GIS技术的拦沙坝优化设计模型

一、Optimized design model for sediment-trapped dam by GIS techniques(论文文献综述)

呼媛[1](2021)在《延河流域水沙时空分布特征及水土保持措施减沙贡献率研究》文中提出黄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及其对黄河水沙的影响一直都是热点研究问题。近几十年来,随着水土保持措施在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大量实施,该地区水沙变化显着,流域水沙特性发生了重大变化。定量研究延河流域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贡献,探究措施之间是否存在协同减沙效益,对流域未来水土保持措施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地处黄河中游河龙区间的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长序列气象水文资料、水土保持措施统计资料,应用水土保持学、水文学、生态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水文分析法、统计分析法、GAMLSS模型以及分位数归因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气候和人类活动对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定量计算了淤地坝、梯田、林草措施各自的减沙量以及措施之间的协同减沙效益,讨论了不同方法成果间的差异。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了延河流域1956~2015年年降水量和1952~2018年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趋势性和突变点。结果表明:年降水量无显着变化趋势,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呈现显着减小趋势。年径流量的突变年份为1996年(p<0.05),年输沙量一级突变年份为1996年(p<0.05),二级突变年份为2005年(p<0.05)。(2)计算了延河流域各个水文站控制区不同时段的多年平均径流模数和输沙模数。1980~2015年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3.25万m3/(km2·a),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5598t/(km2·a),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流域的产流产沙能力最强。在不同的研究年代,甘谷驿站以上延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模数均整体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而多年平均输沙模数的空间分布由2010年以前的“上游高,中游低”转变为了 2010~2015年的“支流低,干流高”。(3)以1982~1996年为基准期采用双累积曲线法量化了降水与人类活动对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影响是延河流域水沙减少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减水量占基准期实测径流减少量的66.27%,人类活动减沙量占基准期实测输沙减少量的66.61%~100.76%。(4)构建了淤地坝拦沙量反推模型,并计算了 1954~2011年延河流域大中型淤地坝逐年拦沙量,采用己有的梯田、林草减沙模型计算了梯田、林草措施的减沙量,并进一步分析了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协同减沙量。计算结果表明:1997~2005年和2006~2011年延河流域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沙量分别为646万t、566万t,林草措施多年平均减沙量分别为2295万t、3807万t,梯田多年平均减沙量分别为130万t和272万t,即林草措施减沙量>淤地坝拦沙量>梯田减沙量。1982~1996年、1997~2005年和2006~2011年延河流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多年平均协同减沙量分别为789万t、504万t、997万t。由于各类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数量和建设时间差异的原因,延河流域三个研究时段三大水土保持措施的多年平均协同减沙量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5)选取了代表气候变化影响因素的年降水量和年潜在蒸散发量,代表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淤地坝坝控面积、梯田面积和植被覆盖度,基于GAMLSS模型法进行了延河流域年输沙量变化的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5年和2006~2011年,年降水量对延河年输沙量的贡献率由7%降低至1%;年潜在蒸散发量基本对流域年输沙量变化无影响或通过减少年径流量来间接的影响年输沙量;淤地坝对流域年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由21%减小到11%;梯田对流域年输沙量减沙的贡献率由16%增加到18%;植被对流域年输沙量减沙的贡献率由37%增加到46%;水土保持措施协同效应对流域年输沙量减沙的贡献率由19%增加到25%。(6)对比了不同研究方法的计算结果,双累积曲线法、水保法和GAMLSS模型法的计算结果大体相同,不同方法计算结果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参数的选择不同造成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影响延河流域年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且其对延河流域年输沙量减少的贡献越来越大;在三大水土保持措施中,林草措施对流域年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最大。

罗超英[2](2021)在《邢台市鹊山湖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榕[3](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问题是阻碍喀斯特地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限制因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实现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是稳固石漠化治理成效的关键,对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效的同时稳固农村脱贫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人地系统协调发展、贫困恶性循环、乡村地域系统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针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量化、协同治理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要。在代表南方喀斯特整体环境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对240个贫困村通过统计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问卷调查,以村域为研究单元,从“区域-村-户”多尺度视角,综合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耦合度模型、A-F法、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围绕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与贫困特征,揭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机理与形成机制,集成创新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体系并进行应用示范,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分析村域石漠化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发现,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坡度和人均耕地面积是喀斯特地区村域石漠化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村域石漠化规模的驱动因子及作用过程因所在喀斯特地貌类型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喀斯特高原槽谷区的村平均石漠化发生率为13.49%,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为23.22%,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为38.38%。研究区整体的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坡度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21、0.14和0.12。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平均坡度的交互q值最大,为0.4。喀斯特高原槽谷区的村域地表起伏度、平均坡度、森林覆盖率和村人均纯收入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32、0.15、0.14和0.14,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喀斯特高原山地区的村域河网密度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15和0.12,河网密度因子与石漠化规模呈负相关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因子与石漠化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的村域平均坡度、水土流失率、平均海拔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31、0.3、0.28和0.23。村域坡度和海拔因子与村域石漠化规模均呈现显着正相关,村域水土流失率和人均耕地面积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喀斯特地区村域贫困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村域行政村所属县域GDP、平均海拔、耕地比例和通广播电视率,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区的驱动因子不同。喀斯特高原槽谷区2015年村平均贫困发生率为27.97%,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为16.10%,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为29.24%。到2018年,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为2.08,高原山地区为4.69,高原峡谷区为9.52。从2015年村域贫困发生率影响因素看,研究区整体的行政村所属县域GDP、平均海拔、耕地比例和村通广播电视率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28、0.25、0.19和0.18,村人均纯收入与所属县域GDP的交互q值最大,为0.37。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主要受村人均纯收入、园地比例、距省道距离和耕地比例等因子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6、0.18、0.12和0.1。喀斯特高原山地主要受村域平均坡度、耕地比例、村域内危房户占比和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9、0.15、0.11和0.11。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主要受村域内公共服务点数量、村集体经济收入、饮水安全困难户占比、到县政府驻地距离等因子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3、0.1、0.1和0.1。综上,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农村贫困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高原槽谷区主要受经济与资源条件限制,高原峡谷区主要受公共服务设施的限制。(3)喀斯特地区贫困村的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的相关性,随贫困程度的增加,石漠化规模越来越大。大部分村域的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呈现较高水平耦合等级和高度耦合协调类型。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关系表现为低水平耦合、磨合阶段和高水平耦合三种类型,大部分村落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等级为高水平耦合,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与喀斯特高原山地区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协调性相似,与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协调等级差异较大,驱动因素也不同。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度受坡度和降雨量等自然环境影响,且坡度、降雨量越大,耦合度越低。分地貌区看,经济发展维度对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和峡谷区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度影响不显着,但在高原槽谷区,仅受经济维度的显着影响,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且自然环境为负相关,资源禀赋中除村域人均耕地面积外,均为正相关。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受村域海拔和坡度的负向影响,受耕地比例和人均耕地面积的正向影响。村域是解决区域石漠化与贫困问题的有效战场和有力对象,开展村域尺度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研究成果,能够更加有效的指导区域实践。(4)基于石漠化环境与贫困的耦合机理,研发了石漠化环境相对贫困识别技术、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和中-强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并对取得成果进行示范验证。构建的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指标体系实现了相对贫困家庭和区域相对贫困程度的精准有效识别,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模式推广技术和诊断技术,能有有效促进治理模式在县域尺度的推广示范,以“成效评价—贫困诊断—诉求分析—路径谋划”为主线构建的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模式诊断的技术,能够较好的实现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成效评价、问题诊断、病因分析与路径谋划。未来应以建设生态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延伸的产业化工程为目标,构建石漠化地区农户参与式生态产业经营模式,进而实现石漠化地区的乡村振兴。

朱霞[4](2021)在《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显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密度增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对防灾减灾需求也日益提高。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研究及危险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前提和基础,大连市共有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点74处,地质灾害险情等级较高,威胁人口共计36611人,威胁资产75423万元,开展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评价与减灾研究,对大连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大连市地质灾害相关参考资料,针对大连市745处地质灾害点,借助Arcgis对大连市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对比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组合赋权法三种方法,验证对比得出更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且针对大连市地质灾害特点和危险性分区初步提出减灾研究方法,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分析地质灾害分布特点及发育特征。展示大连市主要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格局,对大连市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种主要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选取特征鲜明案例进行分析,对大连市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进行总结。(2)确定评价因子构建评价体系。搜集整理关于大连市地质灾害的相关资料,通过遥感解译获取研究区高程、坡度、坡向及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及管理功能对大连市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岩石地层、气候气象、植被分布等情况进行剖析,依据评价因子选取原则,确定致灾因子为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地层岩性、主要断裂带距离、多年年均降水量、距河流距离和距道路距离八大指标,主要分为基础因子和诱发因子两大类,构建评价体系。(3)危险性分区评价及检验。通过对灾害点与选取因子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和组合赋权法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利用ROC曲线,验证三种方法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评价的精确度,对比得出组合赋权法是三种方法中最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4)提出减灾方法。基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依据相关减灾原则,针对大连市地质灾害提出避灾、工程、建立监测体系和地质环境保护等减灾方法,初步提出减灾方案设计,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分区防治对策。

尹诗云[5](2021)在《南方某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修复水环境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赣南寻乌某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因水土流失和氮化物、伴生重金属不断释放,导致其对周边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对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巨大。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地政府利用生态补偿经费,自2018年起,分三期对该废弃矿山实施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区土壤修复工程,废弃矿山周边生态逐渐得到恢复,水体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对东江源水体流域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评价其生态修复效果,本文拟采用改进的水质指数法(WQI)、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全面评价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区域各种污染因子时空变化。并且运用灰色模型GM(1,1)对该废弃矿山修复工作的水质做出预测,为后续稀土废弃矿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有效科学依据和管理建议。(1)详细介绍了该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现状及其处理技术工艺,在水体流域和土壤修复工程中设置了18个水质采样点,选取氨氮、COD、重金属等9个关键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2)根据相关指标测定数据显示,该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的三个治理标段的COD浓度、氨氮污染从时空变化来看,通过各个断面COD浓度、氨氮浓度以及重金属浓度发现,氨氮是主要污染源,一标段柯树塘起始断面、二标段两个入水口断面以及三标段废水入口断面污染严重,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从各个标段的起始断面到出水口断面污染逐渐减轻,从断面整体COD浓度和氨氮浓度的时空变化情况看,该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的废水的COD不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氨氮浓度也超过Ⅲ类标准。(3)从废弃离子型矿山各断面的三个治理标段的COD浓度和氨氮的空间变化来看,各治理标段治理效果明显,三个治理标段中一标段柯树塘湿地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最高,治理三标段COD和氨氮去除率最低,各治理标段在丰水期时治理效果最好。治理标段中湿地对重金属都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而治理一标段中的重金属Pb浓度变化波动大,表明柯树塘中的植物对重金属Pb的吸附能力较差,治理二标段对Pb和Al的吸附能力最好。三个治理标段中,治理一标段COD和氨氮去除效果好,但重金属的吸附效果不好,治理三标段的整体效果不好,可能原因:一、治理三标段位于该稀土矿区的中心位置,治理面积大;二、治理三标段的水土流失严重,COD和氨氮污染严重;三、治理三标段通过先植物吸附在流入沉淀池的方式治理,由于沉淀池的地势低于植物种植区域,因此废水在植物种植区域时长短,降低了植物的吸附效果。(3)通过稀土矿区的小溪水体断面污染变化情况发现,该矿区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这和柯树塘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区中小溪水呈现绿色相符合。柯树塘稀土矿区、上甲稀土矿区和石排稀土矿区总磷浓度达到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柯树塘废弃稀土矿区废水是酸性废水;上甲废弃稀土矿山在2017年和2018年整体废水p H值均符合地表水水质标准;石排废弃矿区的p H变化大,2017年4月属于碱性废水而2018年是酸性废水。(4)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可知,影响该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的主要污染源是氨氮、COD、Mn,其次Pb也是污染因子。通过改进的WQI指数评价法分析可知,该稀土矿区断面异样情况明显,即单因素超过国标规定值过多。通过灰色相关度分析法分析可知,该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废水是Ⅳ类水,整体水质较差,有待进一步管理。2020年10月柯树塘进水口断面和柯树塘中间断面的废水是Ⅴ类水,水质污染严重。2020年12月中坑寨污水处理厂排水口断面的水是Ⅲ类水。通过灰色模型预测了2021年7月水质,通过水质指数进行评价是Ⅲ类水。

梁晨[6](2021)在《壶关太行山八泉峡景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八泉峡景区位于山西省壶关县太行山国家地质公园中段,为国家5A级景区,发育有中天门、北天门、百丈天梯、高峡平湖、幽谷听泉等旅游景点,其中大部分发育在峡谷内,是一个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建设有索道、观光电梯、游船码头、空中巴士等旅游设施,形成集观光、科考、度假的一体的黄金旅游圣地。八泉峡景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节理发育、地质灾害密度高等造成八泉峡景区工程地质条件差,容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威胁游客的生命和财产。针对景区地质灾害的调查分析和研究预警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增强防治地质灾害意识。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制定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建议,从而减少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本文依托“山西省典型旅游资源地质环境调查评价”项目,选取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核心景区八泉峡景区为研究区,以“壶关太行山八泉峡景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选题,通过收集整理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在对八泉峡地质灾害大比例尺详查和数据统计基础上,总结出八泉峡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发育特征,运用Arcgis平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研究,从而计算出八泉峡景区的风险区划图,从而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建议和制定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措施。本文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下:(1)八泉峡的地质灾害共有121处,分为崩塌、滑坡、泥石流三种类型,分别占比88.3%、10.7%、1%。其中崩塌地质灾害107处,分为倾倒式、滑移式、坠落式,分别占比52.4%、15.8%、31.8%;滑坡地质灾害13处,分为自然滑坡和人类工程滑坡,占比23.1%和76.9%;泥石流1处,为沟谷型泥石流。(2)基于Rockfall Analyst对于研究区桥上乡派出所崩塌、天空之城崩塌、游船码头崩塌三处典型崩塌地质灾害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落石速度、飞行高度、能量运动特征。(3)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从地质灾害历史、控制因素、诱发因素三方面共选取了七个影响较大的自然和人为地质灾害评价因子,通过突变级数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结合GIS得到了八泉峡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细分为高、中、低、极低危险区,分别占比6%、19%、31%、44%。(4)根据八泉峡景区的社会环境,选取了人口易损性、物质易损性、经济易损性三个方面共六个易损性因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易损性因子的权重,结合GIS得到了八泉峡地质灾害易损性分区图。划分为高、中、低、极低易损区,面积占比5%、9%、28%、58%。(5)通过对危险性和易损性的研究,利用Arcgis进行风险分析得到高、中、低、极低风险区,面积占比7%、20%、27%、46%。(6)针对风险分区结果提出防治建议,建议崩塌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有喷浆防护、锚杆、锚索加固、主动防护网、人工清除等措施;滑坡工程治理措施采用抗滑挡墙进行支挡。泥石流工程治理措施有在泥石流流经沟道上采取拦沙坝等拦挡措施;在泥石流出口处修建停淤场;在泥石流重要保护区段采取加高加固河道、减小河道宽度等措施使泥石流安全快速通过。通过对壶关八泉峡景区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填补了太行山区域的风险评价为八泉峡景区的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与八泉峡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时迪迪[7](2020)在《北沙河上游流域治理综合风险分区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定量解析流域非点源污染、点源污染、水土流失和山地灾害等多种生态环境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行综合风险等级区划分,是科学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北沙河上游流域为例,基于GIS技术和python语言,利用潜在非点源污染指数模型(PNPI)、点源污染估算模型、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敏感性系数法等,定量解析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点源污染、水土流失和山地灾害等多种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构建流域多风险综合模拟框架,采用均方差决策法计算以上风险因子权重,确定流域综合风险,划分流域综合风险等级并解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北沙河上游流域潜在非点源污染负荷呈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其中,极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区人口密集的村镇和河网水系附近,极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人口稀疏的山区。东南部平原区的北流村、王家园平原、西马坊和北小营小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物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区,应划为重点治理区域。(2)北沙河上游流域点源污染风险分布呈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特征,且高风险区域集中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的北小营小流域和规模化养殖场地区。(3)经计算,滑坡、泥石流、崩塌权重分别为0.32、0.33、0.35。山地灾害风险极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峰山和王家园小流域,该区域地势陡峭,有黑峪口-良乡西断层从此穿过,且该地白云岩的分布区间较多,其为沉积碳酸盐岩,硬度大,性脆,易导致灾害风险;低风险区与极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不具有灾害发生条件的平原区小流域。(4)水土流失风险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点。水土流失极低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平原区以及西北山区水系附近,面积为57.8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0.56%;极高风险区面积最小,为4.2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1%,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山区河网附近。(5)由均方差决策法确定的非点源污染风险、点源污染风险、山地灾害风险和水土流失风险权重分别为29.85%、17.78%、34.37%和18.00%,说明山地灾害风险对北沙河上游流域综合风险相对贡献率最高,非点源污染风险次之。总体而言,研究区西北山区、东南平原区水系河网附近风险高,山区北部和东南平原区低。(6)不同类型小流域各风险因子权重不同。山区小流域各风险因子权重山地灾害风险>非点源污染风险>水土流失风险>点源污染风险,权重由大到小分别为0.38、0.30、0.23、0.09。山区-平原小流域各风险因子权重点源风险>非点源污染风险>山地灾害风险>水土流失风险,权重由大到小为0.40、0.27、0.22、0.11。平原小流域各风险因子权重点源风险>非点源污染风险>山地灾害风险>水土流失风险,权重由大到小为0.47、0.28、0.18、0.07。(7)在流域综合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和级别风险区提出不同的风险管理和流域综合治理建议。

白天[8](2020)在《乐西高速S1标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拟建乐(山)西(昌)高速公路S1标段起于马边县永红乡,止于雷波县大谷堆村,路线全长40km。公路沿线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公路的施工及运行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本文在对沿线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调查基础上,对公路沿线不同类型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机制分析,结合典型地质灾害分析,掌握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地质灾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进行危险性评价,通过Arc GIS平台,得到研究区危险性分区图,并且采用ROC曲线进行检验,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评价了研究区的危险性情况。最后根据公路线路布设,对沿线地质灾害的防治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乐西高速公路线路的规划、设计及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公路区域性地质灾害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收集研究区相关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分析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并根据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将研究区岩土体类型划分为4个岩类,分别为坚硬岩类、半坚硬岩类、软岩类、松散岩类。(2)研究区斜坡类型分为岩质斜坡和土质斜坡两类,根据岩层走向与公路走向角度相交关系,将研究区斜坡分为顺向坡、逆向坡、横向坡、斜向坡。分析了各类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状况,掌握了研究区斜坡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斜坡主要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型和滑移-弯曲型。土质斜坡以滑坡、泥石流堆积体为主,崩塌堆积体次之,冲洪积斜坡较少,其主要的破坏模式为界面滑动和圆弧滑动。在分析了斜坡类型和破坏模式的基础上,得到了研究区斜坡工程地质分段,并对不同斜坡提出了稳定性初步评价。(3)公路沿线调查地质灾害共34个,其中滑坡12个,崩塌8个,泥石流14条,对不同灾害类型及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并选取典型灾害点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基本影响因素,结合研究区斜坡的破坏模式,选取坡度、高程、工程岩组、坡体结构、水系距离、降雨量6个评价因子,得到每个评级因子的栅格图。建立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量化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子权重。(4)将研究区按19m×19m的大小进行正方形网格划分,共划分为463286个栅格单元,利用Arc GIS软件绘制出各评价因子栅格图,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危险等级划分,对不同的评价因子采用隶属度函数,并在Arc GIS中计算出每个评价因子的低、中、高隶属度图,最后运用Arc GIS加权叠加得出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并用ROC曲线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根据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沿线灾害发育特点、斜坡工程地质分段等,将公路线路分为八个不同的区段,并对每个区段进行危险性综合评价,最后结合工程布置以及沿线灾害特点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杨阳[9](2020)在《陕北榆林地区汇流参数m的地区综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陕北榆林地区的水文气象站点数量较少,水文站网密度小,水文资料不充足;加上近年来在陕北地区大量水利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的兴建,严重影响了流域的气候变化和下垫面条件,产汇流规律发生了一些变化,导致流量数据序列的一致性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还原较为困难,加重了资料匮乏的情况,增加了设计洪水计算的难度。作为推理公式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一汇流参数m,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除了流域自然地理因素之外,m还会受到洪峰流量以及汇流历时的影响。由于对其物理机制认识不够明确,造成了推理公式法在无资料地区进行应用时出现一些困难,计算的结果往往误差较大,有时还会出现无解的情况,因此本文对汇流参数m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进一步阐明了其物理意义,确定其单站综合规律以及地区综合规律,进而来提高使用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的准确度。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模拟降雨径流试验现象的认识,明确坡面汇流的流动机理,结合水力学中的流速公式以及水文中的流速经验公式,对汇流参数进行推导,进一步明确了m值的物理机制,推导出了 m值的确定公式。(2)由于洪峰流量序列一致性被破坏,根据“溯源重构法”的思路,对m值公式进行处理,扣除产流面积的影响,使洪峰序列恢复平稳,进一步确定了适合于榆林地区的m值公式。(3)本次研究选择榆林市范围内的九个典型水文站点,对场次雨洪资料分析计算,点绘洪峰流量与汇流参数m的关系曲线并进行拟合,确定了汇流参数的单站综合规律以及地区综合规律。(4)选择2017年“7.26”洪水的曹坪、青阳岔、李家河三个水文站的实测洪水对地区综合规律进行检验,计算结果表明,改进汇流参数m值后,使用推理公式法计算的洪峰流量更加接近实测洪峰流量,同时解决了传统推理公式法在计算时出现的无解的情况。该方法更加契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计算方便快捷,可以为榆林地区无资料小流域进行设计洪水计算提供参考。

赵岩[10](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文中研究说明泥石流是山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对于不同发生频率的泥石流沟,中高频泥石流沟由于受重视程度较高,防灾措施相对完善,但潜在的低频泥石流沟容易被忽视,特别是随着山区人口增加,这些沟沟口较平坦的地方成为居民的理想居住环境,然而一旦遭遇罕见暴雨激发泥石流,常造成严重的灾害。这类泥石流沟因其隐蔽性而常被忽视,相关研究薄弱,特别是在山区勘察困难的条件下,如何快速有效的对其识别显得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数据建库和模型构建等方法,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对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进行识别和预测,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认为地貌条件是泥石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主控因子”,物质条件为“相对动态的控制因子”,激发条件为“相对随机的激发因子”。并基于地貌参数对泥石流沟发育阶段进行了定量划分。(2)基于空间深度学习模型构建了泥石流堆积扇遥感影像自动识别模型,在训练区模型的召回率为93.8%,在检测区模型的召回率为90.9%,并新发现泥石流沟20个。表明泥石流堆积扇识别模型总体识别效果较好,尤其是对坡面泥石流的识别,是现有方法的重要补充。(3)基于机器学习回归模型构建了泥石流发生频率的预测模型,并发现对泥石流发生频率影响最大的因子是10分钟平均降水量,次之的是植被覆盖指数。总体上,在研究区对泥石流发生频率影响最大的是激发条件,物质条件次之。模型预测的研究区泥石流发生频率分布图可为泥石流减灾做科学指导。(4)基于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构建了低频泥石流沟识别模型,可对研究区低频泥石流沟进行快速识别。研究发现综合物质条件是低频泥石流沟的主要影响因子,低频泥石流沟主要发育在岩性较弱,滑坡较少,以及植被覆盖较高的地方。模型预测的研究区低频泥石流沟分布可为泥石流隐患点勘察和预防提供支持。综上,通过建立的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方法和模型,深入了解了低频泥石流沟的发育条件,是对潜在低频泥石流灾害预防的有效对策。可以对研究区内潜在的低频泥石流沟进行快速有效的识别,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可为泥石流隐患点勘察和预防、危险性评价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等提供新的技术和理论支撑。

二、Optimized design model for sediment-trapped dam by GIS techniqu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ptimized design model for sediment-trapped dam by GIS techniques(论文提纲范文)

(1)延河流域水沙时空分布特征及水土保持措施减沙贡献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流域水沙变化研究
        1.2.2 流域水沙变化归因分析研究
        1.2.3 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流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Mann-Kendall秩次相关趋势检验法
        2.3.2 Pettitt突变检验法
        2.3.3 水文分析法
        2.3.4 三大水土保持措施拦沙量计算
        2.3.5 GAMLSS模型
3 延河流域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的时空分异特征
    3.1 时间变化特征
        3.1.1 年际变化特征
        3.1.2 变化趋势及突变年份
        3.1.3 年际变化的阶段性
    3.2 水沙分布的时空特征
        3.2.1 不同分区的水沙时间变化特征
        3.2.2 不同分区水沙变化的阶段性
        3.2.3 流域产流产沙格局时空变化
    3.3 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对年降水量变化的响应
    3.4 本章小结
4 延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水沙变化的影响
    4.1 延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计算及未来趋势预测
        4.1.1 大中型淤地坝建坝历程
        4.1.2 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方法
        4.1.3 淤地坝拦沙量计算结果
        4.1.4 淤地坝未来拦沙预测
        4.1.5 大中型淤地坝拦沙量反推结果合理性分析
    4.2 延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植被减沙量计算
        4.2.1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4.2.2 已有植被减沙量计算方法
        4.2.3 植被减沙量计算结果
    4.3 延河流域梯田时空分布特征及梯田减沙量计算
        4.3.1 梯田时空分布特征
        4.3.2 已有梯田减沙量计算方法
        4.3.3 梯田减沙量计算结果
    4.4 三大措施减沙协同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GAMLSS模型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减沙贡献率分析
    5.1 延河流域水沙对三大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
    5.2 延河流域年输沙量与多因素关系拟合
        5.2.1 研究方法
        5.2.2 流域输沙量影响因素的选取与处理
        5.2.3 流域年输沙量与单一因素的关系分析
        5.2.4 流域年输沙量与多因素关系的分析
    5.3 延河流域年输沙量变化归因分析
        5.3.1 研究方法
        5.3.2 归因分析计算结果
    5.4 不同研究方法减沙贡献率结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生态与贫困
    (二)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
    (三)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和贫困特征
    (一)贫困村石漠化环境特征
        1 村域石漠化的地理格局
        2 石漠化影响因子分析
        3 不同地貌类型区石漠化影响因子比较
    (二)石漠化环境的乡村贫困特征
        1 乡村贫困的地理格局
        2 喀斯特贫困乡村影响因子分析
        3 不同地貌类型区贫困乡村影响因子比较
四 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
    (一)石漠化与贫困的地理相关性
        1 石漠化与贫困相关性
        2 石漠化与贫困空间组合
    (二)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实证
        1 石漠化与贫困耦合结果
        2 空间自相关与聚集效应
        3 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分析
五 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现有技术措施
        1 石漠化环境贫困识别技术
        2 石漠化环境精准扶贫技术
        3 石漠化环境精准扶贫成效评估技术
    (二)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措施研发
        1 相对贫困家庭识别技术
        2 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3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4 中-强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三)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应用示范与验证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石漠化与贫困现状评价及措施布局
        4 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措施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措施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4)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地质灾害研究综述
        1.2.2 国内地质灾害研究综述
        1.2.3 减灾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本文研究特色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概况
    2.2 地质环境条件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及地震
    2.3 自然地理环境
        2.3.1 地形地貌
        2.3.2 气象水文
        2.3.3 植被状况
    2.4 人类工程活动
3 主要地质灾害特征
    3.1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
        3.1.1 空间分布
        3.1.2 时间分布
    3.2 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3.2.1 崩塌发育特征
        3.2.2 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3.2.3 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3.2.4 地面塌陷灾害发育特征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1 危险性评价数据来源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评价单元的选取
        4.1.3 层次分析法(AHP)
        4.1.4 信息量法
        4.1.5 组合赋权法
    4.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
        4.2.2 评价因子分析
        4.2.3 危险性评价指标的量化
    4.3 评价方法对比验证
        4.3.1 层次分析法危险性评价
        4.3.2 信息量法危险性评价
        4.3.3 组合赋权法危险性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4.3.4 多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 地质灾害减灾
    5.1 地质灾害减灾原则
    5.2 大连市地质灾害分区对策
    5.3 大连市地质灾害减灾机制建设
        5.3.1 建立应急机制
        5.3.2 建设应急管理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南方某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修复水环境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2.2 国内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概述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特征
    2.3 气候特点
    2.4 水系分布
    2.5 土壤与植被
    2.6 自然资源
    2.7 废弃矿山治理工程
        2.7.1 主要生态问题
        2.7.2 综合治理工程
第三章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污染状况分析
    3.1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断面COD及氨氮污染分析
        3.1.1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断面COD及氨氮污染整体分析
        3.1.2 废弃离子型矿山各断面COD及氨氮污染变化分析
    3.2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各断面重金属污染分析
        3.2.1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重金属Mn浓度变化
        3.2.2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重金属Pb浓度变化
        3.2.3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重金属Al浓度变化
        3.2.4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重金属Mg浓度变化
        3.2.5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重金属Co浓度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稀土矿区河流污染状况及其治理效果
    4.1 氨氮的来源及危害
    4.2 稀土矿区氨氮污染状况分析
    4.3 稀土矿区总磷污染状况分析
    4.4 稀土矿区p H变化状况分析
    4.5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修复前后水质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水质评价及预测模型
    5.1 评价标准
    5.2 主成分因子分析
        5.2.1 主成分因子分析的原理及步骤
        5.2.2 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评价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水质
    5.3 水质评价指数
        5.3.1 WQI水质指数评价法
        5.3.2 WQI水质指数法评价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水质
    5.4 矿山治理湿地系统与评价
        5.4.1 区域植被恢复与改善
        5.4.2 植物筛选
        5.4.3 人工湿地净化原理
        5.4.4 灰色关联法评价湿地系统
    5.5 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区域水质预测
        5.5.1 灰色系统理论机理
        5.5.2 灰色模型GM(1,1)建模基本步骤
        5.5.3 预测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壶关太行山八泉峡景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危险性研究现状
        1.2.2 易损性研究现状
        1.2.3 风险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八泉峡地质环境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水文地质特征
    2.6 地质构造
    2.7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8 人类工程活动
        2.8.1 城镇及乡村建设
        2.8.2 道路工程建设
        2.8.3 水库及水利设施
        2.8.4 旅游开发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八泉峡地质灾害调查及地质灾害特征
    3.1 野外调查方法
    3.2 八泉峡地质灾害类型
    3.3 八泉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3.1 崩塌
        3.3.2 滑坡
        3.3.3 泥石流
    3.4 八泉峡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4.1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3.4.2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八泉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概述
    4.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的选取
        4.2.1 灾害点密度
        4.2.2 地层岩性
        4.2.3 坡度
        4.2.4 坡高
        4.2.5 距断层距离
        4.2.6 降雨
        4.2.7 人类工程活动
    4.3 危险性评价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4.4 研究区危险性评价结果
    4.5 典型地质灾害模拟
        4.5.1 Rockfall Analyst软件简介
        4.5.2 典型崩塌地质灾害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八泉峡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5.1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概述
    5.2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因子的选取
        5.2.1 人口易损性
        5.2.2 物质易损性
        5.2.3 经济易损性
    5.3 危险性评价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5.4 易损性评价结果
    5.5 小结
第六章 八泉峡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6.1 基于ARC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6.2 八泉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
    6.3 防治建议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北沙河上游流域治理综合风险分区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进展
        1.2.2 点源污染模拟研究进展
        1.2.3 山地灾害模拟研究进展
        1.2.4 水土流失模拟研究进展
        1.2.5 流域水生态综合风险研究进展
        1.2.6 流域水生态分区研究进展
        1.2.7 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域、数据准备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1.2 气候水文和土壤类型
        2.1.3 社会经济状况和山地灾害
    2.2 数据准备
    2.3 研究方法
        2.3.1 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估
        2.3.2 点源污染风险评估
        2.3.3 山地灾害风险评估
        2.3.4 水土流失风险评估
        2.3.5 均方差决策法
    2.4 技术流程图
3 北沙河上游流域水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3.1 点源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3.1.1 生活垃圾污染负荷解析
        3.1.2 规模化养殖污染负荷解析
        3.1.3 点源污染风险解析
    3.2 非点源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3.2.1 土地利用指标空间分布
        3.2.2 径流指标空间分布
        3.2.3 距离指标空间分布
        3.2.4 潜在非点源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北沙河上游流域山地灾害与水土流失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4.1 山地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4.1.1 崩塌风险空间分布
        4.1.2 滑坡风险空间分布
        4.1.3 泥石流风险空间分布
        4.1.4 山地灾害总风险空间分布
    4.2 水土流失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4.2.1 水土流失强度
        4.2.2 水土流失风险
        4.2.3 水土流失风险与影响因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北沙河上游流域综合风险空间分布分区和管理对策
    5.1 不同类型小流域综合风险分布和分区
        5.1.1 山区小流域
        5.1.2 山区-平原小流域
        5.1.3 平原小流域
    5.2 北沙河上游流域综合风险分布和分区
    5.3 北沙河上游流域综合风险管理对策
        5.3.1 极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管理对策
        5.3.2 中等风险区管理对策
        5.3.3 高风险区和极高风险区管理对策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乐西高速S1标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崩塌灾害研究现状
        1.2.2 滑坡灾害研究现状
        1.2.3 泥石流灾害研究现状
        1.2.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气象水文
    2.2 地质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2.5 水文地质条件
        2.2.6 人类工程活动
    2.3 工程岩组划分
第3章 斜坡结构类型及变形破坏特征
    3.1 斜坡地质结构类型
        3.1.1 层状结构类型斜坡
        3.1.2 土质斜坡
        3.1.3 斜坡结构发育分布状况
    3.2 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3.2.1 斜坡变形主要机制类型
        3.2.2 斜坡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
    3.3 斜坡工程地质分段
第4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4.1.1 灾害类型与基本特征
        4.1.2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4.2 典型灾害分析
        4.2.1 雷马坪滑坡
        4.2.2 银厂沟滑坡
        4.2.3 五彝湾崩塌
        4.2.4 罗彻泥石流
    4.3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4.3.1 地形地貌
        4.3.2 地层岩性
        4.3.3 坡体结构
        4.3.4 水文气象
        4.3.5 人类工程活动
第5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5.1.1 层次分析法
        5.1.2 模糊综合评判法
    5.2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5.2.1 确定评价指标与评价单元
        5.2.2 评价因子的选取及栅格化处理
        5.2.3 计算评价因子权重
    5.3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3.1 计算隶属度函数
        5.3.2 基于Arc GIS的隶属度操作
        5.3.3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3.4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段综合评价
第6章 沿线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6.1 滑坡防治建议
    6.2 崩塌防治建议
    6.3 泥石流防治建议
    6.4 路基段斜坡稳定性控制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陕北榆林地区汇流参数m的地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小流域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计算研究进展
        1.2.2 推理公式法研究进展
        1.2.3 汇流参数m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汇流参数m的物理意义
    2.1 推理公式法概述
        2.1.1 基本假定
        2.1.2 基本原理
        2.1.3 参数确定
        2.1.4 求解过程
    2.2 传统汇流参数m的概念
        2.2.1 坡面汇流的一般概念
        2.2.2 汇流参数的常规概念
    2.3 明确m的物理意义
        2.3.1 试验概述
        2.3.2 汇流参数m的意义
        2.3.4 对m地区综合的启示
    2.4 小结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特点
        3.1.3 植被土壤
        3.1.4 河流水系
    3.2 区域水文站概况
    3.3 历史洪水及洪灾
    3.4 淤地坝建设情况
    3.5 小结
4 汇流参数m的地区规律
    4.1 汇流参数m的综合公式
        4.1.1 溯源重构法
        4.1.2 淤地坝对产汇流的影响
        4.1.3 综合公式确定
    4.2 单站m值计算
        4.2.1 资料来源及审查
        4.2.2 净雨计算
        4.2.3 产流历时的确定
        4.2.4 汇流历时的确定
        4.2.5 汇流参数m的确定
    4.3 单站m值综合
        4.3.1 设计值的确定
        4.3.2 综合曲线
    4.4 汇流参数m的地区规律
        4.4.1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区综合
        4.4.2 地区综合规律对比
    4.5 小结
5 地区综合规律检验
    5.1 “7.26”洪水简介
        5.1.1 “7.26”洪水的时空分布
        5.1.2 “7.26”洪水重现期的确定
    5.2 净雨分析计算
        5.2.1 资料的选择
        5.2.2 初损后损法
        5.2.3 净雨过程计算结果
    5.3 传统推理公式法计算洪峰
        5.3.1 汇流参数m值确定
        5.3.2 洪峰流量计算结果
    5.4 改进后m值后计算洪峰
        5.4.1 汇流参数m值的确定
        5.4.2 洪峰流量计算结果
    5.5 对比分析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基于机器学习的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形成条件与学科概述
        1.2.2 泥石流发生频率与活动性
        1.2.3 泥石流识别、分类与人工智能
        1.2.4 研究区泥石流减灾措施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科学问题与论文创新
        1.4.1 科学问题
        1.4.2 论文创新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
    2.2 气象水文
    2.3 植被土壤
    2.4 土地利用
    2.5 泥石流灾害
第三章 白龙江泥石流形成条件与演化
    3.1 白龙江泥石流的现状与形成条件
        3.1.1 地貌条件
        3.1.2 物质条件
        3.1.3 激发条件
        3.1.4 三个条件的不同组合
    3.2 白龙江泥石流的历史演化
    3.3 白龙江石流的演化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泥石流参数体系与数据库构建
    4.1 泥石流参数体系构建
        4.1.1 泥石流灾害数据与处理
        4.1.2 地貌条件相关数据与处理
        4.1.3 物质条件相关数据与处理
        4.1.4 激发条件相关数据与处理
    4.2 泥石流沟参数空间数据库构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空间深度学习的泥石流堆积扇遥感自动识别
    5.1 泥石流堆积扇样本的目视解译
        5.1.1 泥石流堆积扇形状特征
        5.1.2 泥石流堆积扇演化特征
        5.1.3 泥石流堆积扇解译结果
    5.2 泥石流堆积扇训练样本数据生成
    5.3 泥石流堆积扇识别模型训练
    5.4 泥石流堆积扇模型评估与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机器学习回归模型的泥石流发生频率预测
    6.1 参数选取
    6.2 数据处理
    6.3 初始模型
    6.4 参数优化
    6.5 模型评估
    6.6 模型预测
    6.7 参数重要性
    6.8 本章小节
第七章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的低频泥石流沟识别
    7.1 低频泥石流主控因素分析
    7.2 参数选择与数据探索
        7.2.1 参数选择
        7.2.2 数据质量
        7.2.3 数据探索
    7.3 数据准备与处理
        7.3.1 数据清洗
        7.3.2 特征选择
    7.4 训练模型与评估优化
        7.4.1 模型介绍
        7.4.2 评价参数
        7.4.3 情景设计
        7.4.4 模型建立
        7.4.5 模型评估与优化
        7.4.6 最终模型
    7.5 模型预测
    7.6 低频泥石流沟参数特征与模型实用性
        7.6.1 低频泥石流沟的物质条件特征
        7.6.2 低频泥石流沟的地貌条件特征
        7.6.3 最终模型的实用性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1.各类文献、资料记录白龙江流域泥石流事件汇总表
    2.缩写词对照表

四、Optimized design model for sediment-trapped dam by GIS techniques(论文参考文献)

  • [1]延河流域水沙时空分布特征及水土保持措施减沙贡献率研究[D]. 呼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邢台市鹊山湖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研究[D]. 罗超英.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
  • [3]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D]. 赵榕.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D]. 朱霞.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5]南方某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山修复水环境分析与评价研究[D]. 尹诗云.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6]壶关太行山八泉峡景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D]. 梁晨. 长安大学, 2021
  • [7]北沙河上游流域治理综合风险分区及特征研究[D]. 时迪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乐西高速S1标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D]. 白天.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陕北榆林地区汇流参数m的地区综合研究[D]. 杨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基于机器学习的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D]. 赵岩.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基于GIS技术的拦沙坝优化设计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