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方法在警觉性任务中的交叉复合作用

启发式方法在警觉性任务中的交叉复合作用

一、启发式在警觉任务中的交叉复合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贾建林[1](2019)在《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与创新持续性》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呈现显着下降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疲态”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抑制性影响日益明显。而其根本,在于企业未能很好的实现技术创新持续性,换言之企业创新资源获取、整合、吸收与利用不足,限制了其自主创新,进而没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持续性能力。影响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因素既有企业层面的,如企业是否积极拓展研发区域边界,也有企业所在区域外部层面的如社会资源。企业拓展研发区域边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创新过程,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带来异质性、互补性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很可能因研发分支机构布局不合理造成创新低效率,而这又与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密切相关。与此同时,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容易引起创新环境不确定性,而在此情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可以有效弱化环境不确定性、节约决策时间与成本实现“生态理性”,不失为促进企业创新的一种有效办法。进一步,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其持续创新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探索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启发式规则、社会资源与创新持续性的关系,对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社会资源和创新持续性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探讨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关系,分析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情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直接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启发式规则对创新持续性的交互效应,以及企业社会资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基于该理论模型,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44家企业2008-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测度了相关变量,并对理论假设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1)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的区域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持续性,而区域分散性与创新创新持续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2)研发区域边界拓展情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机会创造型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大于机会利用型启发式规则。(3)区域多样性与机会利用型启发式规则的共同使用增强了企业创新持续性,区域分散性与机会创造型启发式规则的共同使用则强化了与创新持续性的倒U型关系。(4)企业总部区域制度水平和高管政治关联等社会资源分别对区域多样性和机会利用型启发式规则、区域分散性和机会创造型启发式规则的交互与创新持续性的关系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基于现有理论展开了进一步的拓展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视角与观点,对当前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作用,本文的贡献主要包括:(1)在开放创新环境下,结合国际商务和经济区域流派观点以及中国企业亟需拓展研发区域边界实现持续创新现实需求,探讨了一体化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区域结构与创新持续性的关系。明确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内涵和区域结构特征,丰富了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实证研究成果。(2)研究视角创新,从认知与行为理论探究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不确定性环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对创新持续性的作用机制,延伸了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与创新研究边界,促使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相关研究由宏观层面向企业微观层面转移,为企业创新持续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3)探明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中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启发式规则、社会资源与创新持续性内在关系,论证了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和启发式规则的交互机制和社会资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打开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对创新持续性影响逻辑的“黑箱”。

马丹丹[2](2018)在《基于认知采样框架的决策偏见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最优决策是理论和逻辑推演的结果。在现实中,或是受到人类有限认知能力的限制,或是受到外部环境结构的约束,最优决策总是难以实现。自西蒙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有限理性”理论以来,大量违背理性决策模型的偏见式信念或行为被发现、识别和命名。决策偏见——个体秉持信念和选择与理性经济人模型所假设的最优信念和最优选择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已经成为管理与决策科学、行为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关注的重要基础问题。对决策偏见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理论深层对数以百计的在现有研究中识别和发现的决策偏见现象进行认知,帮助人们探索现实管理决策情境中规避偏见、提高决策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几十年来,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决策偏见相关研究具体可以归纳为动机、认知和采样三个视角。动机和认知视角将决策偏见归因于认知主体的内部动机和认知有限性对信息处理的偏见性影响,近期发展起来的基于采样视角的决策偏见研究则旨在从判断与决策的信息源头——外部环境结构出发揭示在样本采集中个体认知偏差对决策偏见形成的影响。这些理论视角是本研究开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尤其是采样视角,是本研究构建决策偏见形成的认知采样框架的直接动因和依据。通过对上述研究视角进行系统性地梳理、归纳和总结,本研究提炼出“凸显性”(salience)驱动的个体对于环境信息的有限采样以及对于所采集样本的有限处理是个体决策偏见形成机理的核心内容的基本观点,并基于认知心理学信息处理模式中的初级认知(信息获取)和高级认知活动(信息加工)创新性地构建了分段式分析模型,即决策过程中的环境信息采样阶段和样本集合的效用推理阶段,也即本论文称之为认知采样框架的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上述观点进行了有效阐释,从而极大深入和细化了现有的关于决策偏见成因分析的理论研究。更明确地,“凸显性”是指个体在有限认知、个人偏好等个体因素的影响下对环境刺激的属性特征进行倾向性选择、对比认知的过程。“凸显性”驱动下产生的信息采样和效用推理两阶段的认知噪音的传递与叠加是最终导致个体决策偏见的根本成因。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理论分析①参考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认知处理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分段式的决策偏见形成机理解释框架,即认知采样框架,并对偏见形成机理做了详尽地分析。本文认为,“凸显性”现象作为决策偏见形成的驱动性因素,贯穿信息采样和效用推理两个阶段。对于一个具有认知有限性特点的个体来说,在决策过程的第一阶段——即环境信息采样阶段,“凸显性”表现为一些环境信息在物理感知、心理感知等特征上较之于其他信息更具优势而更容易或者更多地被个体所采集,并进入个体的判断和决策样本集合中;在决策过程的第二阶段——即样本集合的效用推理阶段,“凸显性”表现为样本的一些推理属性较之于其他推理属性被认为更具优势而更多地被个体作为其效用评判或者偏好形成的依据。本文进一步将“凸显性”在本质上认作为是个体认知有限性和环境刺激特征交互的结果,将最终决策偏见形成的根本原因归结于“凸显性”驱动导致的不同决策阶段个体认知结果的噪音及其传递与叠加。本文将个体决策偏见的形成机理归结于上述理论分析思想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见第三章)②运用“凸显性驱动的认知采样框架”对现存的二十几种主要偏见类型进行了解释,并结合语言认知、信息评判与态度形成、多选项消费决策、多选项风险决策等几个典型决策情境,思考了凸显性以及个体的认知采样过程在这些决策情境中的具体体现,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这一层面体现了本研究在理论的具体化方面的创新思考。(见第三章)(2)实证探索为观测分段模式中两个决策阶段中的“凸显性”现象及其对认知噪音乃至决策偏见形成的影响,为从认知采样框架解释个体决策偏见形成机理提供实证证据,我们重点做了如下探索:围绕着“凸显性驱动的认知采样框架”,结合语言认知、信息评判以及序贯风险决策三个典型决策情境,有侧重地选择不同的“凸显性”维度进行实证设计和测度,采用实验室实验方法考察分段式分析模式中“凸显性”对个体认知决策的影响。具体地,①词语召回实验,通过设计本实验,以考察被试在学习一批词语后,能够自由回忆和再认的词语与这些词语的词频属性和词语情感属性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本实验着重考察了分段式分析模式中第一阶段——凸显性驱动下外部信息刺激采样的过程。具体考察了外部信息刺激的两个感知特征属性的凸显性——词语分布特征凸显性和词语情感特征凸显性,得到的有效结论是:外部信息刺激中的高频词比低频词具有更高的凸显性;情感词(包括积极词和消极词)比中性词具有更高的凸显性;消极情感词比积极情感词具有更高的凸显性;凸显性高的词语更易于被个体准确地召回和再认,成为影响决策的关键样本。(见第四章)②信息评判实验通过设计本实验,以考察被试在自由选择阅读话题消息块后,依据他们对消息块的认知理解进行评判和态度构建过程,验证了个体内部图式的先验态度凸显性的存在以及其对个体消息块选择、信息评判和态度形成的偏见性影响。本实验中同时关注了认知采样框架两个阶段中凸显性对个体认知决策噪音的影响:在第一阶段,考察了先验态度的凸显性对于个体在多个消息样本之间选择并采集有限样本的影响;在第二阶段,考察了先验态度的凸显性对于个体对所采集的消息刺激进行有用性和可信性评价以及态度形成的影响。得到的有效结论是:在信息处理和态度形成过程中,先验凸显性发挥着强烈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个体在态度形成过程中更多地采集先验态度信息,而非接受消息传递者的态度信息;在先验态度的作用下,个体不仅将消息传递者态度扭曲性地朝自身态度倾斜,还对感知与自身态度一致的新证据赋予其更高的信息性并在后续评判中对其更多地召回。(见第五章)③序贯决策实验通过设计本实验,以考察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可辅助个体对选项收益/损失的概率水平进行评估的风险信息的可观察性,即风险信息凸显性以及个体记忆能力限制对风险概率评估和选择偏好的偏见性影响。序贯决策实验主要涉及认知采样的第二个核心阶段——效用推理阶段,或者说选项风险概率评估阶段,得到的有效结论是:在序贯学习与决策情境中,环境提供的风险信息凸显性越低,个体的决策偏见越大,具体表现为个体的决策收敛越慢,收敛区间越偏离实际收益概率,并且个体对选项的收益概率估计偏差也越大;风险信息凸显性导致的偏见效应受记忆能力的调节,当外部环境剔除了个体记忆能力限制(提供纵向历史信息)后,个体决策偏见显着减弱,具体表现为决策收敛速度加快,收敛区间更接近实际收益概率,并且个体对选项的收益概率评估偏差显着减小。(见第六章)三个实证研究基于不同决策情境下的不同凸显性维度考察了“凸显性→有偏样本→决策偏见”的偏见生成路径,为决策偏见形成机理的实证测度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思路。相关实证设计可为后续研究思考如何将刺激凸显性在不同决策情境中的维度识别、个体认知采样的阶段和过程、偏见的测度、外部环境与内部图式的交互等向实验以及数据分析层面转换提供有意义的参考。(3)管理应用最后,基于实验以及文献研究结果,论文对金融市场、消费者决策、税收设计和司法裁决领域中存在的凸显性驱动的决策偏见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决策偏见的纠正策略进行了思考,以期为从凸显性和认知采样角度优化现实决策,将个体有限理性有效地转化成对管理决策有利的因素提供参考和指导。该部分也是本研究现实意义的集中体现。(见三个实证研究部分的总结讨论以及第七章)

徐胜[3](2015)在《基于前瞻策略的自动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二十年来,智能规划方法在求解速度和求解范围上取得了飞跃,其主要的推动是基于启发式搜索的规划方法。学界对该类方法中的启发函数进行了大量研究,设计了很多有效的启发函数。启发函数的作用是引导搜索算法在状态空间上经过较少的状态即能发现目标状态。本文研究运用新的搜索方式来降低搜索算法所需经历的状态数量。本文运用的搜索方式包含状态空间的普通扩展和状态空间的“前瞻”式扩展两种策略。在普通扩展策略下,每次扩展使用单个动作;在“前瞻”式扩展策略下,每次扩展使用多个动作构成的“动作串”。动作串称为“宏动作”(Macro Action)。不同于传统的搜索过程,增加了“前瞻”策略的搜索过程不仅能以单步方式向前扩展而且能以相当于两步以上的连续多步方式向前扩展。因此,该搜索过程有望通过更少的状态访问发现目标状态、完成规划求解。本研究的关键是计算宏动作的新方法。不同于学界已有的仅仅利用“松弛规划图”信息构造宏动作的方法,本文提出了结合松弛规划图和‘’Landmark知识”两类信息的新方法。本方法依据“松弛规划解”确定宏动作的候选动作和候选顺序,依据“Landmark知识”调整候选顺序,采用增量构建的方式计算尽可能长的宏动作。本方法的特色在于,松弛规划图反映了在不考虑动作的“删除效果”情况下的动作顺序,Landmark知识反映了在考虑动作的“删除效果”情况下的动作顺序,两类信息的结合有望构造长度更大的宏动作,从而引导搜索算法以更多的等价步数向前搜索。本文在总结启发式搜索方面相关概念与进展的基础上,介绍我们提出的基于“前瞻”策略的贪婪最好优先搜索算法、基于松弛规划图和“Landmark知识”的宏动作构造算法。通过具体算例说明了本文方法在构造宏动作时的优势。算法在国际前沿的智能规划系统LAMA上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形成了规划系统LAMA-Macro。在国际标准测试问题集上的初步测试表明,LAMA-Macro在扩展结点的数目上优于LAMA。

李晶[4](2015)在《均衡认知负荷的人机界面信息编码方法》文中提出复杂信息系统环境中人机界面的信息容量巨大、结构关系错综复杂,容易造成界面信息编码与人类认知机理之间的不平衡。复杂信息系统中的超视距全局态势显示人机界面是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技术领域。而摆脱了硬件表盘限制的设计师,可以通过数字界面为基础的多通道交互方式,为界面设计打开创意的大门。本文以复杂信息系统人机界面需求为导向,以均衡认知负荷为研究目的,通过设计编码手段及实验验证,提出了提高人机交互效率、降低人为失误的设计方法和理论。实现人机界面认知负荷的均衡需要考虑的是:认知负荷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的信息加工能力造成负面的影响,降低操作者的反应速度和正确性,乃至系统任务的效率。针对上述两大方向的考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人机界面认知负荷问题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实验观察、原型开发和实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均衡认知负荷的理论基础、方法和优化策略展开研究。首先,通过研究人机界面信息编码的设计信息编码和大脑信息解码两阶段过程,找到大脑信息解码与认知负荷的关系;综合人机界面中认知负荷的来源、分类、资源消耗和层次结构,构建认知负荷与设计元素的关联;以工作记忆为突破口,最终提出均衡认知负荷的结构及关系框架,为论文后述的方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根据均衡认知负荷的结构及关系框架模型,从工作记忆容量、客体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能力三部分内容出发,寻找均衡认知负荷的信息编码规律。一万面,基于复杂信息系统的任务特征及视觉认知特点,实验获取不同时间压力的水平等级;结果应用于认知容量实验,获得不同时间压力下的颜色、形状编码阈值,建立不同时间压力下的信息编码原则。另一方面,针对觉察和分辨负荷,对于颜色和形状编码,利用时间相关性原理、注意捕获理论和辨别任务实验,建立视觉感知层次性的客体信息编码原则;针对理解、获取和预测负荷,对于布局和可视化结构编码,利用时空接近性原理、空间构型原则和背景线索效应的视觉搜索眼动实验,建立视觉感知次序性的空间信息编码原则。最后,综合系统设计、以活动为中心的设计、感知层次和感知次序编码理论方法,构建人机界面的信息编码层次结构、均衡认知负荷的编码原则和方法;从提高认知能力和绩效方面考虑,应用颜色感知分层原则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原型开发:根据提出的信息编码结构、流程、原则和方法,进行专题界面的设计和认知负荷评估实验,通过眼动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信息编码方法和框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论文从降低认知负荷过载所带来的事故风险和减少认知负荷过低所导致的人因失误两个方面,提出了均衡认知负荷水平的设计元素的选取和编码的定量和定性的原则,为复杂信息系统人机交互领域解决认知负荷问题提供了信息编码方法和实验方法,为认知负荷失衡的人机界面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从设计角度为提升我国复杂信息系统多维数字化人机交互环境下的人员认知能力和决策判断的可靠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胡莹[5](2014)在《服务设计概念衍生阶段的反思型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题源于七年来的设计教学和设计项目实践,针对两个基本研究问题:第一,服务设计概念衍生阶段设计师基本的设计活动规律。第二,服务设计概念衍生的思维模式、设计策略与驱动类型等。属于设计行为学(praxiology)-研究设计实践和设计过程的研究范畴。对概念衍生阶段的设计师思维认知和创新活动的“解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针对论文研究问题及设计领域具有“未明确定义问题”的基本属性和设计活动中“设计问题与解决方案协同进化”的特征,采用现象学建构主义中舍恩的反思型实践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服务设计与商业模式》课程、《摩托罗拉创新服务联合设计工作坊》、《诺基亚联合课程项目及相关工作坊》、《诺基亚移动教育服务设计工作坊》等实践案例,采用文献研究、口语分析、词语分析法、认知地图、心智图、扎根理论中的开放编码、分析性归纳和自由列表等方法展开研究。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首先以“反思型实践”理论为学术背景,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概念、范围、范式方法论的选择和关键问题。综述了设计活动、设计思维、设计师式认知、新手和专家等研究文献、选题背景及意义。接着通过对舍恩反思型实践的框架进行介绍,并结合设计活动的文献研究成果,在多斯特(Kees Dorst)框定(frame)设计问题为单元核心的编码系统、芬克等设计活动编码的基础上,采用口语分析法对以小组构思为基本单元的概念衍生活动进行了编码分析。输出了服务设计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区分类型。然后通过对实验中每组概念衍生的线性过程,经由“发散-收敛”的设计活动基本特征,利用认知地图、心智图等方法提炼出七种概念衍生思维模式,并依循扎根理论中开放编码的原则对设计活动进行多层截面解析,抽取出概念衍生的设计策略及驱动类型。随后归纳了反思型实践中从新手到专家不同级别的设计师在分析和处理设计问题、设计启发式、设计策略、设计知识等方面的异同。并通过词语分析法中正向和并发关系计量分析,获取了设计师在小组合作中的小组同质化特征以及各级别对象在概念衍生中互动机制上的区别。最后对五个层级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特征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小组构思的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包括:第一,通过对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分别从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类、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思维模式、设计策略、驱动类型和互动机制等方面归纳了五个层级的服务设计概念衍生活动特征。系统提炼了三类不同的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类及互动机制;将服务设计概念衍生阶段的思维模式归纳为培养皿型、裂变型、漏斗型等七种;并提出了以寻求需求为重心的设计、以服务内容为重心的设计等四种设计策略;溯源了两种服务设计概念衍生阶段的驱动类型。第二,在概念衍生活动实验组织和口语分析系统编码原则上的创新和探索反思。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有效规避了口语分析法中常见的因思维内隐或专家经验化而捕捉失效的弊端。对部分实验编码系统实行开放编码原则,对保持编码系统和结果类型的自然生成提供了基础条件。这种开放性、不穷尽的原则对于设计活动实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第三,系统分析了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中设计师行为和认知层面的特征,提出了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中活动类、思维模式、设计策略、驱动类型和互动机制这些特征要素,并最终提出了基于小组构思的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研究方法。分别从服务设计师概念衍生活动行为层面和具体概念的线性衍生过程层面来解析反思型设计活动的特征本质。

王磊[6](2014)在《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心理机制研究 ——社会表征结构对风险感知和应对的影响》文中认为人类活动日益丰富,其面临和处理的风险渐趋多样化、复杂化,风险逐渐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理解风险的专家评估和公众感知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整合风险领域相互竞争的观点,Kasperson等人提出了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SARF)。前期讨论阶段认为SARF的优势是包含风险的社会文化意义,具有整合能力,不足在于对放大过程的过度简化和“放大”概念的模糊性。在发展阶段,相关研究趋向“微观”,解释趋向“宏观”;丰富了风险“放大”隐喻的内涵;形成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尽管SARF逐渐得到完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框架的理论整合能力强大,但解释力不足;不可避免的带有风险感知研究的一些缺陷,如忽视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情境;没有给出风险放大的机制。出于更真实的研究风险的需求,社会表征理论(SRT)进入了风险的研究领域。社会表征理论以常识理解新事物为出发点,立足于个体和社会层面的交汇点,关注群体成员互动达成共识的同时允许个体差异的存在,认为表征会在人际互动和时间推移过程中发生变化。社会表征理论可以成为风险研究的新的指导理论,而且SR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弥补SARF的上述不足,提升SARF的解释力,因此,本研究将SRT与SARF结合起来,研究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心理机制。研究的切入点为情感,依据有三:一,SARF的基本理论并未明确提到情感在风险的放大中的作用;二,研究情感成分在社会表征的形成和运行中的作用有助于提升社会表征对思想意识的理解;三,风险研究实践的逐步推进要求更有力的解释因素的引进和考察。现有的风险研究已经检验了情感在风险的感知和行为决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相应理论——“情感启发式”和“风险作为情感假设”。两者都认为情感能够在没有认知加工的条件下对危险作出即时反应,并且引导风险的认知评估和相关行为。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发展,主要体现为指出情感和认知有时会相互作用导致行为,情感对行为决策具有长时影响。现有的研究大都致力于证明情感反应的速度快于认知评估以及情感的中介作用,忽视了情感在风险感知和应对过程中是如何因情境的不同而发生作用的。在综述前人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三个理论设想贯穿于整个研究:首先,赋予风险“放大”新的含义,即感知上的增强和行为上的滞后。第二,以社会表征为理论基础,探索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心理机制。第三,重新定义风险研究中的“情感”和“认知”,使其更加符合风险研究的社会性和相对宏观性。本研究旨在诠释风险的社会放大的新的含义——感知上的增强和行为上的滞后,以社会表征理论为基础探索这种风险“放大”的心理机制,重点是探索情感成分在风险的感知和应对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故设计三项研究试图探索以上问题。研究一结合调查法和访谈法得出,环境风险已经在群体中被放大,而且这种放大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两种倾向:感知上的增强和行为上的缩小。研究二通过探索环境风险的社会表征结构,证明环境风险的相关表征成分如何发挥作用,导致风险的放大。子研究1以情感为切入点,检验情感启动对风险感知和行为倾向的影响。研究采用基本认知图式(BCS),将风险认知和行为分别操作化为社会表征的描述性成分、规范性成分和功能性成分。将研究问题转化为不同情感启动条件下(有/无),直接/间接情感经验对风险的社会表征的不同成分的影响有何差异。结果得出,环境风险的社会表征在本质上是规范性的,功能性成分所起的作用不大,这种成分特点导致了环境风险的感知上的增强和行为上的缩小。情感对环境风险的社会表征的作用仅限于描述性成分,对功能性成分和规范性成分影响不显着,可见情感只影响风险的定义和识别,对风险的评估和应对作用不大。子研究2采用质疑程序(MEC)检验环境风险的社会表征的组织结构,以结构理论论证各成分在表征运行中的作用,进而证明环境风险的社会表征的结构和功能在风险放大中的作用。结果得出,环境风险的社会表征的中心元素为不愉快、恶心这两种情感成分,外围元素则包括恐惧、风险认知、社会文化和价值观、行为信念。核心情感成分不能显着影响认知成分和应对行为,认知成分作为风险表征的外围元素可能对风险应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研究三以“时间压力”的操控来检验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在不同的情境下怎样发挥作用,进而探索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心理机制。结果得出,在时间和认知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核心情感预测了所有的风险应对行为;在无时间压力的情况下,认知成分则显着的三种行为,对责任行为的预测尤为显着。其中个人卷入和自我效能的认知直接导致了责任行为的降低,风险严重性认知对应对行为不产生直接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在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中,核心情感没有显着的影响风险认知,也没有直接导致应对行为的增加或减少。它只是在时间和认知资源有限时,帮助人们快速的识别和反应风险,而环境风险的应对行为的缩小实际上来源于风险表征中的认知成分。研究二和研究三的结果共同证明了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心理机制:面对环境风险,人们会本能的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核心情感,使他们意识到当前的环境事件是一种风险。如果决策时间极其紧迫,这种核心情感会直接驱使人们采取紧急应对行为。如果决策时间充分,人们则就当前风险的客观属性(概率、严重性、新异性)和自我相关性(卷入程度、行为能力、风险和收益)展开评估和交流,逐渐意识到了环境风险的严重性和威胁性,但是出于价值观、利益、行为有效性等方面的交流和考虑,采取应对行为的倾向受到了抑制,导致行为的滞后。研究结果启示风险管理者应帮助公众以其熟悉和适应的方式应对风险,增强公众的责任感和行为效能感,关注社会公平和弱势群体。

朱德胜[7](2014)在《复杂交互环境下个体决策与群体动态均衡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个体所处的决策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信息与心理因素对个体决策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在复杂多变的交互环境下个体偏好、学习速度、情绪等个体属性以及信息交互等外部因素对个体决策与群体动态演化的影响。为了深入地探讨复杂交互环境下个体决策与群体动态,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全文的分析与研究:第一、个体信息交互与策略选择。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心理学对行为主体决策产生的影响。有些学者考虑到记忆因素对囚徒困境中个体合作行为的影响,有些考虑到惯性因素对合作行为的影响,还有学者考虑到博爱心理,公平偏好,嫉妒心理等对囚徒困境中个体合作行为的影响。这些研究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为我们研究囚徒困境上的合作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野。然而,鲜有文章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考虑行为主体之间在认知水平上的异质性对其决策的影响,以及个体在复杂交互决策环境下的信息处理特征与决策特点。为了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合作行为有所了解,运用双过程理论解释在社会困境中参与者对信息的处理加工如何影响他们的心理反馈与行为反应。第二、社会困境信息交互与决策。在何种情况下,个体相比于自私策略会更加倾向于选择合作策略?为什么个体会选择合作策略?哪些行为能够有效的引诱个体的亲社会(socially advantageous behavior)行为?为了回答该问题,文中引入适当性决策逻辑理论。该不仅能够指导人们关注社会困境的关键机制,并且能够识别变异的可预测来源,从而能够有效解释类似情境下的结果迥异。将March (1994)提出的适当性决策逻辑理论调整成一个决策框架,并将其应用到社会困境问题的决策制定中,为理解社会困境决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思路。运用决策心理学中的适当性决策逻辑模型来研究囚徒困境中个体的信息交互机制与策略选择,能够丰富策略选择的研究,为合作行为的涌现提供认知科学层次的解释。第三、组合拍卖中信息交互对投标策略的影响。运用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法研究复杂交互决策环境特征下组合拍卖的异质参与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互对主体投标策略作用的动态机制。将异质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分类为:竞争对手实力、竞争对手竞买积极性、竞争对手估价水平、竞争对手以往投标经验。将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互分类为拍卖竞争激烈水平、拍卖物品市场估值等。研究拍卖市场上信息交互对投标者策略的影响,帮助引导买方投标策略往期望的方向发展。第四、排污权市场中个体学习速度与群体动态均衡。排污权市场上厂商的投标策略不仅会受到其自身历史投标经验、综合实力、学习速度等属性的影响,还会受到来自排污权交易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信息的影响。各个厂商之间的信息并非全连通的,一些厂商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互的同时,另一些厂商之间无法进行信息交互。运用复杂网络刻画描述具有复杂性的系统结构,研究排污权市场上复杂交互的环境对投标策略的影响,并将厂商的学习速度等个体属性因素考虑到投标策略的演化中,来观察群体结构以及个体属性对个体学习机制的影响,揭示系统的演化规律以及系统成员的整体行为。第五、区域电力市场中个体情绪与群体动态均衡。为了研究区域电力市场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发电商竞价策略的演化规律,将复杂网络中的BA网络引入到发电商竞价博弈中,通过BA网络来刻画区域电力市场上发电商之间的信息交互结构。研究BA网络上的发电商竞价策略演化规律,克服了以往研究关于“混合均匀”假设的局限性,以期体现复杂多变的交互环境、发电商之间亲疏远近、信息交互结构等外界因素对发电商竞价策略的影响。与此同时,引入发电商过度自信水平这一情绪变量来研究复杂多变的区域电力市场中不同属性的群体动态均衡情况,从而为发电商竞价策略提供理论参考,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第六、供应链竞合系统中个体偏好与群体动态演化。供应链市场的企业不断地发生博弈,粗略地讲博弈策略包括合作与不合作。当合作能够实现双赢时,企业会选择通过谈判或者订立契约来约束并规范双方的合作行为;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双方选择不合作策略。供应链市场上的企业一直在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矛盾中寻求一种平衡。将系统动力学引入到供应链竞合的演化博弈复制动态系统中,以流率变量作为根,流位变量为尾,通过流位变量和常数参与调控流率变量。建立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对演化博弈系统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考虑到个体偏好对群体动态的影响,引入惯性因子,研究供应链上的企业惯性水平对其策略选择以及更新的影响机理。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运用决策心理学中的双过程理论和适当性决策逻辑理论来研究信息交互对决策的影响。运用双过程模型研究囚徒困境中个体的信息交互机制与策略选择,解释在社会困境中参与者对信息的处理加工如何影响他们的心理反馈与行为反应。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解释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合作行为。与此同时,将March (1994)提出的适当性决策逻辑理论调整成一个决策框架,将其应用到社会困境问题的决策制定中,为理解社会困境决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第二、运用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法研究复杂决策环境特征下信息交互对主体投标策略的作用机制。具体地,分析探讨组合拍卖的异质参与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互对主体投标策略作用的动态机制。通过研究拍卖市场上信息交互对投标者策略的影响,能够帮助机制设计者制定拍卖规则,充分利用和发挥拍卖市场上信息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拍卖交易效率,优化拍卖市场的资源配置。第三、以排污权市场、电力市场为例,运用复杂网络来刻画主体决策时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及主体的信息交互结构。考虑个体异质性、个体偏好以及情绪特征等个体特性对主体策略选择以及群体动态演化的影响,分别以排污权市场、电力市场及供应链竞合系统为例,研究个体学习速度、个体过度自信水平以及个体惯性水平对策略选择的影响路径与对群体动态均衡的演化规律。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本文运用复杂网络中的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来描述、刻画排污权市场和电力市场的网络拓扑结构。虽然现实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具备复杂网络的特性,但不可否认,现实网络与理论上的复杂网络之间区别不可避免。另一方面,本文在分析个体决策与群体动态均衡演化的过程中所有博弈的策略集合均假设为双策略,这样做便于数理推导并得出令人满意的解析解。然而现实中,个体的决策并不仅局限于双策略,更多情况下个体决策有多种策略可供选择。未来的研究方向为通过数据搜集与处理来建立与现实系统高度吻合的网络结构,并考虑到多策略博弈的情况。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窦培华[8](2010)在《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船体制造双层调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技术实力的重要体现,要将我国建成世界造船强国,如何提高造船生产效率就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课题。影响造船生产效率的因素很多,而船体分段制作过程中计划和调度的可行性和及时性差是影响船舶建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广州某船厂为对象进行研究,在其船体分段制作过程中生产调度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为制造部级别的生产调度,也可以称之为分段制作计划;第二层为作业区级的车间调度,即零部件的加工制作。在我国这两个层面的调度是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编制的,由于在编制过程中部门间沟通不畅,因此上层计划也只能对下层的加工制作顺序进行简单地指导,而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到具体零件的加工顺序中,从而降低了计划的指导作用,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制造周期变长,作业控制较难,因此成为提高船舶制造生产水平的重要制约。本文基于现代造船模式,为了解决上述生产计划安排随意和车间调度不及时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双层生产调度模型。实质上它是车间调度系统向上集成生产计划系统,使计划模块与调度模块有机溶合为一体;并且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性遗传算法,以提高此调度模型的效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Rational统一过程(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RUP)作为软件开发方法,使用UML对系统开发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建模,并在造船工程管理配置平台上开发了原型系统。现代造船模式下的双层生产调度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船舶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增强船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飞机、桥梁等大型、重型产品的制造过程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孙跃[9](2009)在《产业集群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对离职意愿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世界经济合作与竞争。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并保持长久发展趋势,及时获得并保持高素质的知识员工是关键。但是,在产业集群背景下,由于知识员工的流动频率在不断加快,为企业知识员工的保持带来诸多的不确定因素,继而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研究产业集群知识员工对禛职风险的认知特点,离职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构建离职风险感知与离职意愿关系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和离职相关理论文献的主要观点辛行研究和归纳,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垺础,经过理论研究,界定了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的概念,提出了职业发展风险感知、绩效实现风险感知与组织支持风险感知三个维度构成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的构想;通过文献研究、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封闭式问卷调查,从离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严重性两方面测量知识员工离职风险的感知程度,验证了离职风险感知三维结构特征,构建了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概念的三维结构特征模型。其次,运用前景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理论,实证研究分析了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以参照点效应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知识员工个体特征在离职风险感知上存在显着差异;以启发式认知偏差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过度自信、控制幻想、相信小数定律对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存在显着影响。从总体趋势上研究了知识员工个体参照点水平对感知离职风险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过度自信、控制幻想、相信小数定律三种认知偏差均对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存在显着负相关效应,过度自信在控制幻想与离职风险感知中存在调节效应。最后,对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构建了离职感知风险对离职意愿的影响关系模型。将产业集群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作为决定其离职意愿的一个重要前因变量,研究了职业发展风险感知、绩效实现风险感知和组织支持风险感知对知识员工的离职意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个体风险偏好在离职风险感知与离职意愿中的调节效应,揭示了离职感知风险各维度对离职意愿的作用过程与作用机理。

耿亮[10](2008)在《大学生情绪智力、认知智力和人格与决策偏差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情绪智力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对情绪智力能力模型与情绪智力混合模型的比较还不多见。对情绪智力和决策偏差的研究在国外已有涉及,国内却未见这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情绪智力能力量表(MSCEIT)和自陈量表(EIS)的比较,分析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和混合模型的差异。同时,利用情绪智力能力量表探求情绪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及其对决策偏差的影响。本研究主要探讨情绪智力、认知智力、人格和个体决策偏差的关系以及情绪智力能力量表和自陈量表的关系。被试来自于上海和山东的5所高校,共639名,调查数据主要使用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情绪智力能力量表比情绪智力自陈量表有更高的结构效度。情绪智力理论与传统的智力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情绪智力与瑞文推理测验高级版存在适度的相关。情绪智力与认知智力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智力类型。情绪智力和认知智力共同从属于更高层次的智力。情绪智力与人格是不同的心理结构,情绪智力指个体加工和处理情绪信息的能力,是精确知觉情绪、利用情绪促进思维、理解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人格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稳定的、独特的个性倾向性。情绪智力在总体上不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但在专业上情绪智力的各维度存在不同的发展趋势。利用情绪促进思维在专业上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理科学生的能力高于文科学生。情绪智力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情绪智力显着高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情绪智力随个体年龄的发展而提高。情绪智力与认知智力对个体的决策偏差都有影响,但本研究支持情绪智力对个体的决策偏差有显着直接效应,而认知智力对决策偏差没有显着直接效应,而是通过情绪智力产生作用。在本文的最后对情绪智力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二、启发式在警觉任务中的交叉复合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启发式在警觉任务中的交叉复合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与创新持续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
        1.3.2 启发式规则
        1.3.3 企业创新持续性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知识
        2.1.1 知识基础观
        2.1.2 社会嵌入理论
        2.1.3 组织学习理论
        2.1.4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2.2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
        2.2.1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的动因
        2.2.2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的进入模式
        2.2.3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的测度
        2.2.4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对创新的影响
        2.2.5 研究述评
    2.3 启发式规则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
        2.3.1 启发式规则的起源、概念模式与适用情境
        2.3.2 启发式规则的分类与评价标准
        2.3.3 启发式规则对创新的影响
        2.3.4 研究述评
    2.4 社会资源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
        2.4.1 社会资源内涵与特征概述
        2.4.2 社会资源的分类
        2.4.3 社会资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2.4.4 研究述评
    2.5 创新持续性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5.1 创新持续性理论基础
        2.5.2 创新持续性的理论解释
        2.5.3 创新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2.5.4 研究述评
    2.6 一个整合的潜在分析框架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探索式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方法
        3.1.1 案例方法概述
        3.1.2 案例分析流程
    3.2 案例研究设计
        3.2.1 确定研究问题
        3.2.2 探索式案例选择
        3.2.3 数据收集方法
        3.2.4 数据分析过程
    3.3 QC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3.3.1 QC公司概况和基本特征
        3.3.2 QC公司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案例描述
        3.3.3 QC公司案例内分析
    3.4 SJ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3.4.1 SJ公司概况和基本特征
        3.4.2 SJ公司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案例描述
        3.4.3 SJ公司案例内分析
    3.5 DQ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3.5.1 DQ公司概况和基本特征
        3.5.2 DQ公司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案例描述
        3.5.3 DQ公司案例内分析
    3.6 案例间分析与提出初始命题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论结构与研究假设
    4.1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4.1.1 区域多样性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4.1.2 区域分散性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4.2 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4.3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启发式规则的交互作用
    4.4 社会资源的调节效应
        4.4.1 区域制度化水平的调节作用
        4.4.2 高管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
    4.5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汇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变量测度
    5.1 数据来源
        5.1.1 样本选择与特征描述
        5.1.2 数据搜集
    5.2 变量定义与测度
        5.2.1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测量
        5.2.2 启发式规则测量
        5.2.3 控制变量和调节变量测量
        5.2.4 企业创新持续性测量
        5.2.5 变量汇总
    5.3 分析方法
        5.3.1 研究模型构建
        5.3.2 实证分析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假设检验与结果讨论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回归结果分析与讨论
        6.2.1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关系检验
        6.2.2 启发式规则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关系检验
        6.2.3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启发式规则交互作用检验
        6.2.4 社会资源的调节效应检验
        6.2.5 稳健性检验
    6.3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管理启示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基于认知采样框架的决策偏见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有限理性
        1.2.2 决策偏见
        1.2.3 认知采样
        1.2.4 凸显性
    1.3 问题的研究价值
        1.3.1 理论价值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2 决策偏见相关研究综述
    2.1 决策偏见推动下的决策理论发展
        2.1.1 理性决策理论
        2.1.2 理性决策理论的系统性背离:启发式和决策偏见研究
        2.1.3 描述性决策理论:前景理论
        2.1.4 决策理论发展评析
    2.2 决策偏见形成的研究视角:动机、认知和采样
        2.2.1 动机视角
        2.2.2 认知视角
        2.2.3 采样视角
        2.2.4 决策偏见形成的研究视角评析
3 凸显性驱动的认知采样框架
    3.1 整体解释框架构建
        3.1.1 决策的信息认知处理过程分析
        3.1.2 认知采样框架的核心要素
        3.1.3 凸显性驱动的决策偏见的形式化模型
    3.2 凸显性导致的刺激采样偏差分析
    3.3 凸显性导致的效用推理偏差分析
    3.4 基于认知采样框架的典型决策偏见效应解读
        3.4.1 与信念、认知相关的偏见
        3.4.2 与偏好相关的偏见
        3.4.3 社会化影响偏见
    3.5 框架实证研究设计
        3.5.1 心理学的实验方法
        3.5.2 实证研究设计
4 实证研究Ⅰ:词语召回情境下分布凸显性及情感凸显性驱动的刺激采样偏见
    4.1 研究背景与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词语刺激
        4.2.2 实验流程与系统
        4.2.3 实验实施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词语再认
        4.3.2 词频、情感效价和再认时间
        4.3.3 词语自由召回
        4.3.4 小结
    4.4 结论与启示
5 实证研究Ⅱ:信息评判情境下先验凸显性驱动的消息采样与态度形成偏见
    5.1 研究背景与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
        5.2.1 实验话题和消息刺激
        5.2.2 测量工具
        5.2.3 实验流程与系统
        5.2.4 实验实施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3.3 先验态度vs.消息蕴含态度对后验评判的影响
        5.3.4 先验态度凸显性与正面/负面消息块的采集行为
        5.3.5 先验态度凸显性与消息块的感知评估(消息感知态度、消息感知信息性和消息感知可信性)
        5.3.6 先验态度凸显性与消息块召回
        5.3.7 先验态度凸显性与决策偏见
        5.3.8 先验知识的弱影响
    5.4 结论与启示
6 实证研究Ⅲ:序贯决策情境下风险信息凸显性驱动的选择与概率估计偏见
    6.1 研究背景与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
        6.2.1 实验情境
        6.2.2 实验流程与系统
        6.2.3 实验实施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3.1 总回报
        6.3.2 风险信息凸显性与采样和决策偏见
        6.3.3 记忆能力、风险信息凸显性与采样和决策偏见
        6.3.4 小样本偏差
        6.3.5 其他现象观测:过度自信、采样策略
        6.3.6 小结
    6.4 结论与启示
7 管理启示:凸显性驱动的决策偏见现象解读及其纠正策略思考
    7.1 凸显性驱动的决策偏见现象解读
        7.1.1 金融投资
        7.1.2 消费者决策
        7.1.3 税收凸显性与税收制度设计
        7.1.4 司法裁决
    7.2 决策偏见的纠正策略
        7.2.1 决策者采样推理能力培养与提升
        7.2.2 良性信息生态环境构建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实验界面设计说明
    A1.词语召回实验(第4章)
    A2.信息评判实验(第5章)
    A3.序贯决策实验(第6章)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展的研究项目及成果

(3)基于前瞻策略的自动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规划语言的发展
    1.3 规划系统的发展
    1.4 自动规划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1.4.1 研究现状
        1.4.2 应用
    1.5 创新点
    1.6 论文概要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2 规划图与图规划
        2.2.1 规划图
        2.2.2 图规划
    2.3 松弛规划图
    2.4 Landmark知识的获取与分析
    2.5 启发式搜索
    2.6 贪婪最好优先搜索算法
第3章 基于前瞻策略的规划系统设计
    3.1 前瞻策略
    3.2 宏动作
    3.3 总体设计思想
    3.4 结构设计
    3.5 基于前瞻策略的GBFS算法
    3.6 宏动作计算方法
第4章 LAMA-Macro规划系统实现及结果分析
    4.1 LAMA-Macro规划系统实现
    4.2 LAMA-Macro规划系统与LAMA规划系统求解对比
    4.3 初步实验结果
    4.4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4)均衡认知负荷的人机界面信息编码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论文撰写安排
    1.5 论文结构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于认知负荷的信息编码机理分析
    2.1 信息编码研究
        2.1.1 信息编码过程
        2.1.2 设计信息编码
        2.1.3 大脑信息解码
    2.2 认知负荷产生原因及原理
        2.2.1 概念的提出
        2.2.2 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
        2.2.3 认知负荷的分类及特性
    2.3 人机界面认知负荷的结构
        2.3.1 注意和记忆与认知负荷的关系
        2.3.2 基于认知阶段资源消耗的认知负荷
        2.3.3 人机界面认知负荷的层次结构
        2.3.4 人机界面认知负荷与设计元素的关系
    2.4 现有控制认知负荷的信息编码手段
        2.4.1 信源编码
        2.4.2 设计层信道编码
        2.4.3 显示层信道编码
        2.4.4 大脑层信道编码
        2.4.5 信宿编码
    2.5 认知负荷的均衡策略
        2.5.1 人机界面认知负荷失衡问题
        2.5.2 认知负荷的均衡基础和原理
        2.5.3 均衡认知负荷的信息编码方法
        2.5.4 均衡认知负荷的信息编码总体架构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时间压力的信息编码研究
    3.1 概述
    3.2 时间压力
        3.2.1 时间压力的影响
        3.2.2 时间压力的水平
    3.3 时间压力的获取
        3.3.1 传统的时间压力获取方法
        3.3.2 生理技术获取方法
        3.3.3 获取时间压力水平的实验研究
    3.4 均衡时间压力的认知容量实验
        3.4.1 视觉认知容量的研究现状
        3.4.2 实验方法
        3.4.3 实验材料
        3.4.4 实验程序
    3.5 实验结果和分析
        3.5.1 视觉认知绩效和反应时分析
        3.5.2 视觉认知容量分析
        3.5.3 编码方式与视觉认知容量/速度之间的关系
        3.5.4 实验结果验证分析
        3.5.5 实验结论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感知分层的信息编码研究
    4.1 概述
    4.2 感知分层方法的理论基础
        4.2.1 时间相关性原理
        4.2.2 注意捕获理论
        4.2.3 辨别任务范式
    4.3 信息编码与视觉感知分层
        4.3.1 颜色编码与视觉感知分层
        4.3.2 形状编码与视觉感知分层
    4.4 颜色编码的层次性感知实验
        4.4.1 实验方法
        4.4.2 实验内容
        4.4.3 实验程序
        4.4.4 实验结果和分析
        4.4.5 验证实验
        4.4.6 实验结论
    4.5 形状编码的注意捕获实验
        4.5.1 实验方法
        4.5.2 实验内容
        4.5.3 实验程序
        4.5.4 实验结果和分析
        4.5.5 实验讨论
        4.5.6 实验结论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感知次序的信息编码研究
    5.1 概述
    5.2 感知次序方法的理论基础
        5.2.1 时空接近性原理
        5.2.2 空间构型原则
        5.2.3 背景线索效应的视觉搜索范式
    5.3 信息编码与视觉感知次序
        5.3.1 布局编码与视觉感知次序
        5.3.2 可视化结构编码与感知次序
    5.4 布局编码的感知实验
        5.4.1 实验方法
        5.4.2 实验目标
        5.4.3 实验内容
        5.4.4 实验数据分析
        5.4.5 实验讨论和结论
    5.5 可视化结构编码的感知实验
        5.5.1 实验方法
        5.5.2 实验目标
        5.5.3 实验内容
        5.5.4 实验数据分析
        5.5.5 实验讨论和结论
    本章小结
第6章 均衡认知负荷的信息编码方法
    6.1 均衡认知负荷的信息编码层次结构
    6.2 均衡认知负荷的信息编码原则
        6.2.1 信息过滤原则
        6.2.2 信息凸显原则
        6.2.3 构建视觉感知的结构化和层次化
        6.2.4 构建视觉感知的次序化和整体化
    6.3 视觉感知分层编码方法
        6.3.1 方法原理
        6.3.2 层次性认知和层次化意义
    6.4 视觉感知次序编码方法
        6.4.1 方法原理
        6.4.2 一致性认知和次序化意义
    6.5 基于感知分层的人机界面颜色辅助设计原型开发
        6.5.1 色彩的感知分层
        6.5.2 系统功能分析
        6.5.3 系统应用分析
        6.5.4 程序技术平台
        6.5.5 原型系统操作步骤
    本章小结
第7章 专题界面设计与眼动实验分析
    7.1 概述
    7.2 专题界面设计
        7.2.1 概念层次特征及任务流程
        7.2.2 信息层的信息架构模式
        7.2.3 信息层到视觉层的映射
        7.2.4 视觉层导航结构设计
        7.2.5 界面设计方案
    7.3 专题界面眼动评估实验
        7.3.1 实验设备及环境
        7.3.2 实验材料及被试
        7.3.3 实验任务
        7.3.4 实验程序
        7.3.5 实验一数据处理和分析
        7.3.6 实验二数据处理和分析
        7.3.7 实验结论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8.1 总结
    8.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附录A 华东四省一市汽车4s店GIS软件监控系统原型设计方案
附录B 实验数据
附录C Aesthete人机界面颜色辅助设计软件说明书
参考文献

(5)服务设计概念衍生阶段的反思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起源与意义
        1.1.2 主要术语解释
    1.2 文献综述
        1.2.1 设计活动与流程的研究
        1.2.2 设计思维模式与策略的研究
        1.2.3 设计新手与专家的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内容组织
第2章 服务设计反思型设计活动研究
    2.1 舍恩的反思型实践理论
        2.1.1 技术理性与反思型实践
        2.1.2 行动中反思中与情境的对话
        2.1.3 设计能力与设计思维
        2.1.4 设计师式认知
        2.1.5 反思型教学实践
    2.2 服务设计活动研究
        2.2.1 关于服务设计
        2.2.2 设计活动与过程研究
        2.2.3 面向服务设计的流程研究
        2.2.4 服务设计活动中的概念衍生
        2.2.5 基于反思型实践的服务设计活动
    2.3 服务设计活动实验分析
        2.3.1 实验设计方法及任务
        2.3.2 实验过程介绍
        2.3.3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本章论点小结
第3章 服务设计概念衍生模式研究
    3.1 概念衍生模式与策略
        3.1.1 设计活动中的发散与收敛
        3.1.2 针对思维模式的口语分析实验
        3.1.3 服务设计概念衍生之思维模式
        3.1.4 服务设计概念衍生之设计策略
    3.2 概念衍生的驱动类别
        3.2.1 在服务概念设计中的知识
        3.2.2 设计经验与情境化表达
        3.2.3 服务设计中的设计专长
        3.2.4 探究驱动类别的实践分析
    本章论点小结
第4章 从新手到专家的服务设计师
    4.1 反思型实践中的设计新手与专家
        4.1.1 在建构设计问题上
        4.1.2 在解决未明确定义设计问题上
        4.1.3 在与情境对话和角色定位上
        4.1.4 在问题空间与解决方案空间的更新上
        4.1.5 在解决方案迭代和评估上
    4.2 从服务设计新手到专家
        4.2.1 从设计新手到专家的几个阶段
        4.2.2 从设计新手到设计专家的进阶
    4.3 服务设计新手与专家的差异
        4.3.1 在设计活动方面
        4.3.2 在分析和处理设计问题方面
        4.3.3 在设计启发式和设计策略方面
        4.3.4 在设计能力方面
        4.3.5 在设计专业知识方面
        4.3.6 在小组互动机制方面
    本章论点小结
第5章 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研究方法
    5.1 五个层级的概念衍生反思型设计活动特征
        5.1.1 初学级的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
        5.1.2 高级初学级的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
        5.1.3 胜任级的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
        5.1.4 熟练级的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
        5.1.5 专家级的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
    5.2 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研究中的讨论
        5.2.1 从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类层面
        5.2.2 从概念衍生反思型思维模式层面
        5.2.3 从概念衍生反思型设计策略层面
        5.2.4 从概念衍生反思型驱动类型层面
        5.2.5 对概念衍生设计能力方面的建议
    5.3 概念衍生反思型活动研究方法
        5.3.1 RED-GICG方法架构
        5.3.2 适用与使用原则说明
    本章论点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相关科研项目
附录C 服务设计课程和相关工作坊资料(部分)
附录D 口语分析实验对象基本信息(部分)
附录E 服务设计概念衍生口语分析实验问卷
附录F 服务设计概念衍生活动数据分析与统计(部分)
附录G 服务设计概念衍生思维模式提取分析(部分)
附录H 服务设计概念衍生实验设计方案(部分)

(6)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心理机制研究 ——社会表征结构对风险感知和应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构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SARF)
        2.1.1 SARF 的提出
        2.1.2 SARF 的基本观点
        2.1.3 SARF 的理论沿革和研究进展
        2.1.4 小结
    2.2 社会表征理论(SRT)
        2.2.1 社会表征的形成和运行
        2.2.2 社会表征的理论
        2.2.3 小结
    2.3 以 SRT 探索 SARF 的心理机制的理论依据
        2.3.1 SRT 对风险研究的适用性
        2.3.2 SRT 与 SARF 的结合
        2.3.3 小结
    2.4 情感—探索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心理机制的切入点
        2.4.1 情感作为切入点的依据
        2.4.2 情感在风险的感知和应对中的作用的相关理论
        2.4.3 小结
第3章 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感知的增强和行为的缩小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材料
        3.2.3 程序
    3.3 研究结果
        3.3.1 环境风险感知
        3.3.2 环境风险应对行为
        3.3.3 环境风险应对的相关知识
    3.4 讨论
        3.4.1 环境风险感知
        3.4.2 环境风险应对行为
    3.5 结论
第4章 环境风险的社会表征结构探索
    4.1 引言
    4.2 子研究 1:情感对环境风险的社会表征各成分的影响
        4.2.1 研究方法
        4.2.2 研究结果
        4.2.3 讨论
        4.2.4 结论
    4.3 子研究 2:环境风险表征的结构和功能在风险放大中的作用
        4.3.1 研究方法
        4.3.2 研究结果
        4.3.3 讨论
        4.3.4 结论
第5章 环境风险的社会表征中的核心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对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
    5.1 引言
        5.1.1 认知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5.1.2 风险表征的“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
        5.1.3 情感在风险决策中的作用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材料
        5.2.3 程序
    5.3 研究结果
        5.3.1 环境风险应对行为的因子分析
        5.3.2 时间压力下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对行为的预测
        5.3.3 无时间压力下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对行为的预测
        5.3.4 有无时间压力条件下情感、认知和行为分数的差异
        5.3.5 风险认知对应对行为的预测
    5.4 讨论
        5.4.1 环境风险应对行为的分类
        5.4.2 环境风险表征的情感和认知成分在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中的作用
        5.4.3 环境风险表征的情感成分在风险的感知和应对中的作用
    5.5 结论
第6章 总讨论
第7章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复杂交互环境下个体决策与群体动态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认知科学理论
    2.2 决策心理学理论
    2.3 复杂网络理论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3 个体信息交互及策略选择
    3.1 问题提出
    3.2 基本模型与相关假设
    3.3 实验设计
    3.4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适当性决策逻辑理论框架下的社会困境信息交互及决策
    4.1 问题提出
    4.2 理性选择理论
    4.3 适当性决策逻辑理论
    4.4 适当性决策逻辑模型与理性选择模型的区别
    4.5 社会困境问题解决思路
    4.6 本章小结
5 组合拍卖信息交互对投标策略的影响
    5.1 问题提出
    5.2 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法
    5.3 组合拍卖基本模型
    5.4 信息交互对拍卖投标策略影响的潜变量交互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排污权市场中个体学习速度与群体动态均衡
    6.1 问题提出
    6.2 排污权市场交易网络的小世界网络特征
    6.3 排污权市场上群体动态博弈模型
    6.4 仿真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区域电力市场中个体情绪与群体动态均衡
    7.1 问题提出
    7.2 电力市场的无标度网络特性
    7.3 区域电力市场上发电商竞价群体博弈模型
    7.4 仿真结果
    7.5 本章小结
8 供应链竞合系统个体偏好与群体动态演化
    8.1 问题提出
    8.2 供应链竞合博弈模型构建
    8.3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演化博弈分析框架
    8.4 供应链竞合博弈的系统动力学演化博弈分析
    8.5 仿真结果
    8.6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船体制造双层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造船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船舶制造车间调度问题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现代造船模式下船体制造车间工艺流程分析
    2.1 现代造船模式
        2.1.1 现代造船模式的内涵
        2.1.2 现代造船模式的特征
        2.1.3 现代造船流程研究
    2.2 船体车间工艺流程分析
        2.2.1 船体分道作业设计
        2.2.2 船体分道作业的流程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层生产调度系统的数学建模
    3.1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研究
        3.1.1 车间调度问题的描述
        3.1.2 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
        3.1.3 车间调度模型研究
        3.1.4 作业车间调度的方法、策略以及动态调度问题
    3.2 双层生产调度问题数学模型
        3.2.1 问题的描述
        3.2.2 数学模型的定义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带熵GA 算法的双层生产调度系统
    4.1 遗传算法及其主要特点
        4.1.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4.1.2 遗传算法的优点和不足
        4.1.3 遗传算法的操作流程
        4.1.4 遗传算法参数选择与操作设计
    4.2 双层生产调度系统GA 算法的概述及关键技术
        4.2.1 遗传基因编码
        4.2.2 染色体解码及其算法
        4.2.3 种群初始化
        4.2.4 适应度函数设计与计算
        4.2.5 遗传操作
    4.3 双层生产调度系统GA 算法实例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船体制造双层调度系统分析与设计
    5.1 船体分段制造业务流程分析
    5.2 双层生产调度系统业务建模
        5.2.1 面向对象业务建模方法
        5.2.2 系统业务模型
        5.2.3 系统静态模型
        5.2.4 系统动态模型
    5.3 双层生产调度系统总体设计
        5.3.1 系统需求分析
        5.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3.3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5.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双层生产调度系统开发与实现
    6.1 系统开发环境
    6.2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6.2.1 Matlab 连接数据库
        6.2.2 PowerBuilder 程序调用Matlab
    6.3 双层生产调度系统运行实现
        6.3.1 系统操作流程
        6.3.2 系统基本设置
        6.3.3 系统双层调度过程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已录用的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9)产业集群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对离职意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概念的界定
    1.4 主要创新点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概述
    2.2 离职的相关概念与研究
    2.3 风险与风险感知的概念
    2.4 研究文献评述
3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技术路线
    3.4 实证研究设计
4 产业集群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结构维度
    4.1 离职风险感知结构维度的理论构想
    4.2 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结构维度
    4.3 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结构维度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影响因素
    5.1 问题的提出
    5.2 知识员工个体差异对离职风险感知的影响
    5.3 知识员工认知偏差对离职风险感知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对离职意愿影响实证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模型
    6.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预调查问卷
附录2 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从事的研究

(10)大学生情绪智力、认知智力和人格与决策偏差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情绪的概念
    1.2 智力的概念
    1.3 情绪智力的概念
    1.4 人格的概念
    1.5 决策偏差的概念
第二章 研究问题
    2.1 问题的提出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假设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被试
    3.2 研究工具
    3.3 数据处理与统计
第四章 结果
    4.1 情绪智力能力量表(MSCEIT)与自陈量表(EIS)的比较分析
    4.2 情绪智力的差异分析
    4.3 情绪智力与其他三个心理结构的相关
    4.4 情绪智力、人格与决策偏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情绪智力能力量表(MSCEIT)与自陈量表(EIS)的探讨
    5.2 情绪智力的差异探讨
    5.3 情绪智力与其他三个心理结构的相关的探讨
    5.4 情绪智力、认知智力对决策偏差的影响的探讨
第六章 总结论
    6.1 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
第七章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启发式在警觉任务中的交叉复合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与创新持续性[D]. 贾建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2]基于认知采样框架的决策偏见形成机理研究[D]. 马丹丹.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3]基于前瞻策略的自动规划方法研究[D]. 徐胜. 武汉工程大学, 2015(08)
  • [4]均衡认知负荷的人机界面信息编码方法[D]. 李晶. 东南大学, 2015(07)
  • [5]服务设计概念衍生阶段的反思型设计[D]. 胡莹. 湖南大学, 2014(12)
  • [6]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心理机制研究 ——社会表征结构对风险感知和应对的影响[D]. 王磊. 吉林大学, 2014(09)
  • [7]复杂交互环境下个体决策与群体动态均衡研究[D]. 朱德胜. 武汉大学, 2014(06)
  • [8]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船体制造双层调度研究[D]. 窦培华. 江苏科技大学, 2010(05)
  • [9]产业集群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对离职意愿影响研究[D]. 孙跃.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
  • [10]大学生情绪智力、认知智力和人格与决策偏差的关系研究[D]. 耿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启发式方法在警觉性任务中的交叉复合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