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沙棘示范区建设效果及作用

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沙棘示范区建设效果及作用

一、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沙棘示范区建设的成效与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丁新辉[1](2020)在《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思路和评价过程4个方面分析了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初步形成了生态技术的评价理论。首次提出应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技术维度三个维度评价生态技术。综合比较多种评价方法,根据研究区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获取情况,选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与熵权法和粗糙集法,对我国生态治理技术使用效果进行了分区域分问题评价,梳理了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京津风沙源区、南方石漠化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生态治理技术,对不同区域常见的生态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为未来生态治理工程选择生态治理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北方土石山区板栗林土壤侵蚀治理技术包括水平沟、水平阶、木枋、地埂、苔藓覆盖、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由于板栗生产方式和栗农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该区普遍使用的水保措施有水平沟、地埂、木枋。经实际调查,木枋措施的减流拦沙效果并不理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防治措施下板栗林土壤侵蚀特征因子受降雨因素的影响不同,在水平沟和地埂的作用下,板栗林下水土流失受最大30 min降雨强度影响较大,而无措施情况下则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小流域尺度上,主要采用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以恢复板栗林生产力;而在坡面尺度上,采用水平沟和地埂等工程措施,配合生草覆盖和苔藓覆盖等生物措施,从而实现小流域间和坡面内水土保持措施的协同作用。(2)建国70多年来,我国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防治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植物治沙、机械沙障固沙、封沙育草、机械沙障与栽植灌木相结合等。目前在评价沙障固沙技术实施效果时采用的指标不够科学和全面,本研究基于文献频次法和层次分析法共筛选出14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指标,构建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技术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应用性综合评价,从而对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进行全面评价。采用分层模糊积分模型对6种沙障固沙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最终筛选出麦草沙障、秸秆沙障、粘土沙障、砾石沙障、塑料沙障和沙袋沙障6种经济性、技术性能和环境效益较优的技术模式,为沙障固沙工程建设提供参考。(3)针对南方岩溶区石漠化问题,主要的治理措施有封育、经济林、优良牧草、石改梯、植物篱埂、整地、饲料青贮、引流截水和能源开发。本研究选择对植物防护工程、坡改梯工程和封育3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采用TOPSIS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采用熵权法确定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的权重。TOPSIS法评价结果为植物防护工程模式最佳,坡改梯工程模式次之,封育模式最末,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结合鱼鳞坑、水平阶等工程措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为岩溶区石漠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有效的防护。(4)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按治理范围可分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和区域综合治理技术,按治理对象可分为坡面治理技术、沟道工程技术、矿山修复技术和水库绿化技术。本研究以6种生态治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2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别从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的因子,共有12个2级指标;然后对梯田、坝地、造林、种草、经济林、封育6种生态治理技术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各指标间的不可分辨关系实现属性约简,获得由4个1级指标、7个2级指标组成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由属性重要性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再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加权求和得到6种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即经济林(11.67)>坝地(11.17)>梯田(11.0)>种草(9.67)>造林(9.17)>封育(8.67)。

杨建辉[2](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姜鹏[3](2015)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广泛呈现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经营水平低,规模小。其特征是"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严重打破了生态平衡,造成了农业的恶性循环,如种植业广种薄收,重用轻养;林业过量采伐,重采轻造;森林过度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和空气的污染等等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作为一种成套的技术体系,该模式在黄土高原地区上的广泛实施与运用,可以推动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促进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进步,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紧密结合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的实际,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经济逐步成为社会各界的关心热点。要探求我国生态经济的正确路径,解决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应答可能出现的挑战,就要解释生态系统恢复的内涵。本文梳理了国内外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理论和建设实践,总结了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中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发展经验,综合国内外不同观点,对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具有不同的概念进行筛选与归纳,根据当地自然、历史、社会和经济情况,确定了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内容和目标,总结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概念。(2)近年来由生态系统退化的诱发各种生态灾难,已使国家蒙受了重大损失,生态破坏还加剧贫困,影响社会安定。针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对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以下该模式具有的特点:①试验实践注重于理论研究,即注重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试验与试范研究;②着重人工重建研究,尤其是恢复有效的植物群落模式实验,忽视对自然恢复过程的研究;③大量研究滥砍滥伐的森林与超载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后的生物途径恢复;④注重恢复重建的快速性和短期性;⑤看重恢复过程当中的植物多样性和小气候变化研究,忽视对动物、土壤生物(微生物)的研究;⑥对恢复重建的生态效益及评价多,特别是人工林重建效益,缺乏对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生态功能和结构的综合评估;⑦对恢复重建的生态学过程的研究正逐渐得到重视。(3)参考并综合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基础分类方式,本文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提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并以陕北地区及固原市为基础,根据陕黄土高原地区的投资主体功能特点,战略规划,组织结构体系,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和模式。本文认为可以将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模式分为9种类型:①梁峁顶部耕还林(草)以及自然封育模式;②坡面恢复集成组装模式;③农业节水模式;④侵蚀沟恢复模式;⑤集水农业模式;⑥“四位一体”模式;⑦庭院经济模式;⑧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⑨经济果林业模式。(4)本文在认真分析各种影响生态系统恢复模式技术推广因素的情况下,依据一定的技术推广原理,选择合适的推广路径,运用良好的推广措施,将无疑会加快生态系统恢复模式技术推广的进程。为此,本文认为要恢复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系统,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加强科技扶贫力度,进一步强化可持续发展;二要充分运用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三要准确把握运行机制创新,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四要认真贯彻技术推广相关法律,发挥支撑作用;五要建立健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推广环境。

高吉喜,杨兆平[4](2015)在《生态功能恢复:中国生态恢复的目标与方向》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遏制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趋势,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恢复工程,这些工程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过去的生态工程基本以生态问题为导向,对生态功能的重视不够,导致局部生态恢复与区域协调发展结合不紧密,生态工程的实施未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的生态恢复应从以生态问题为导向转向以生态功能为导向,将生态功能作为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为了提升生态恢复效益,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应整合分散于各部门的生态恢复工程,建立生态恢复工程的科学决策机制,构建以生态功能恢复为目标的生态工程实施评价体系。

夏静芳[5](2012)在《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晋陕蒙砒砂岩区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被称作是“地球环境的癌症”。沙棘(Hippophae)属于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是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先锋树种之一。该文结合国家生态建设重点项目“晋陕蒙砒砂岩沙棘生态工程”,在内蒙古准旗项目区,进行了沙棘林人工林的(以下简称“沙棘林”)水土保持功能分析;同时,基于沙棘单一植物种类的植被配置模式,构建更加合理的乔灌草合理配置的准旗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还可获得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以期为砒砂岩区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该文的试验采用了“标准地法”等方法,对实验区域沙棘林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多年观测和研究,采用GPS作为重要更新手段对调查样地进行定点,运用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计算机统计分析软件SPSS辅助等方法,分别进行沙棘在不同林龄(2-8a)和不同立地类型(沟坡、梁峁顶、沟底)的水土保持功能对比,取沙棘林木的林下草本、枯落物层、地表土壤层的生态特征作为对比参照,进行了沙棘林的林下草本层生物多样性分析,涵养水源功能分析、改良土壤功能分析以及保水减沙功能分析。还进行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同时,根据对样地调查的成果,根据地貌、土壤侵蚀特性和分布特点,将准旗划分为四个类型区域,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水土植被配置模式。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沙棘林下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及Gleason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高—低—高的趋势,均匀度则相反,都遵循植物群落演替规律,体现了沙棘在砒砂岩区的适生性;丰富度、Gleason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按梁峁顶>沟坡>沟底顺序排列,而优势度指数则相反,按沟底>沟坡>梁峁顶顺序排列。这一结果既说明了土层厚度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也说明立地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这为如何优化配置沙棘人工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2.对比4年生的沙棘林在不同坡位的截留量,总体呈梁峁顶,阳沟坡,阴沟坡,沟谷底递增趋势。在不同林冠层上的截留量,沙棘层明显高于下木及草本层,同时,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植被的截留量随林龄增加呈递增趋势。其中4年生的草本层截留量为沙棘层的40%,7年生的草本层截留量为沙棘层的60%。这说明随着时间的延续,沙棘和其下木草本之间取得了更好的互补性,其生态作用也都发挥得更有效。沙棘林在不同土壤类型的截留量,呈现由黄土—砒砂岩—冲积土递增的趋势。3.当立地条件相同时,枯落物持水率和持水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同一林龄的沙棘林,不同的立地条件下,2002年种植的沙棘,在沟底种植,枯落物干重蓄积量是7.25t,持水量是12.62t;在阳坡上,枯落物的干重蓄积量是1.43t,持水量是3.25t;在阴坡上,枯落物的干重蓄积量是4.5t,持水量是5.2t。枯落物为沟底>阴坡>阳坡。土壤渗透率为砒砂岩>砂壤>冲积土,呈递增趋势。4.3年生及以上的沙棘,每年根可向周围扩展1-2cm,根蘖苗可达20株以上,平均每年水平扩展速度为0.5-2.5m。沙棘根系对土壤抗冲性有极明显的增强作用,其增强土壤抗冲能力的大小与≤1mm须根的密度密切相关。当8-12年生沙棘林的有效根密度为60个/100cm2以上时,对于坡度≤20°条件下的任何暴雨强度的径流冲刷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在准格尔旗西南部砒砂岩沟壑区、东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北部库布齐沙漠区及黄河南岸平原区的四个区域,分别提出不同以沙棘为主、为辅和相关的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配置,在选取沙棘为主要树种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乔、灌、草种类,与油松、杨树等乔木,柠条、山杏等灌木,苜蓿、草木樨等牧草构成复合水土保持植被建设的系统,建立了14种砒砂岩地区水土保持植物治理模式,为今后在晋陕蒙甘地区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依据。

土小宁,李蓉,梁月,王丹,吴德,牛新年[6](2011)在《准格尔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就与做法》文中研究指明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蒙晋陕三省交界带,总面积7692km2。水土流失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92.5%,被国内外专家喻为"地球癌症"的严重裸露砒砂岩区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15.8%,每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1.88万t,平均每年向黄河输送泥沙达1亿t以上,约占黄河上中游地区年入黄河泥沙总量的十六分之一。曾经的

高照良,李永红,徐佳,王珍珍,赵晶,郭文,宋慧斌,张兴昌,彭珂珊[7](2009)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进展及其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也有水力、风力、重力产生的变化。同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成为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大障碍。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生存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无论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角度考虑,还是从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8年以后,如何解决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经济发展问题及黄河减沙的角度来看,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该区的生态建设已势在必行。根据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生态恢复学和土壤侵蚀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的重要性,探讨了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王东晓[8](2008)在《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示范区的效应评价及思考》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为治理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1998年以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先后在甘肃天水、西峰、陕西绥德启动了3个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示范区建设。示范区以沟道淤地坝建设、坡面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经过5-6年的规模治理,建成了措施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综合治理程度均达到了70%以上。黄河水土保持藉河、韭园沟、齐家川三个示范区分别在综合治理开发、沟道坝系建设、径流高效利用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流域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坝系趋于相对稳定,林草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打造了具有黄土高原地域特色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在水土保持优良植物繁育与推广、雨水集流及节水灌溉示范与推广和技术培训等三方面产生了示范推广效应,启动了农民的发展意识,示范区内人均收入增加,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加快了项目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水土保持经费属于财政预算体系一部分,是政府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公共财政的审批配置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关注能否申请到上级的财力支持,上级政府关注的则是项目的合规性和结果,而项目区的效益和农民的真正需要有可能被忽略掉,致使有些项目的实施与实际脱节,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如何巩固已取得的治理成果及实现永续利用也存在一些困难,尚没有从根本上启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潜能。本论文从三个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示范区现状、示范效应、项目运行的理论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结合现行机制运行中的缺陷和局限性对水土保持工程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创新治理开发工作模式为依托,以明晰农地产权、建立经济诱导机制为手段,以实施生态转移支付、提高中央投资比例,依靠自然封育和适当的人工栽培结合、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对公共投资项目绩效的审计、完善水利水保项目的外部评价与监督为措施。重视防治水土流失的主体—人和社会的行为,推行公众参与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将综合防治同解决温饱、增加收入、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而寻求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鄂竟平[9](2007)在《扎实推进淤地坝建设 加快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文中指出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经验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坡改梯和淤地坝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坚持预防为主、依法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坚持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建设水土保持大示范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治虽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水土流失量大面广、侵蚀严重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搞好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应突出搞好淤地坝建设,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工程前期工作,确保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二是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与协调,加快淤地坝建设步伐;三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四是加强淤地坝建后管护,确保工程发挥效益。

鄂竟平[10](2007)在《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淤地坝建设 加快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文中提出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上午,袁纯清主任委员做了全面的报告,七省区委员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同志分别做了发言,讲得都很好,我完全赞成。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

二、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沙棘示范区建设的成效与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沙棘示范区建设的成效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农业技术综合评价
        1.2.2 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1.2.3 生物技术综合评价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生态技术评价理论分析
    2.1 生态技术评价依据
        2.1.1 评价目的
        2.1.2 被评价对象
        2.1.3 评价者
        2.1.4 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
        2.1.5 权重系数
        2.1.6 综合评价模型
        2.1.7 评价结果
    2.2 生态技术评价原则
    2.3 生态技术评价思路
        2.3.1 事前评价
        2.3.2 事中评价
        2.3.3 事后评价
    2.4 生态技术评价过程
        2.4.1 确定研究范围
        2.4.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归一化
        2.4.3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2.4.4 构建最终指标体系
第3章 北方土石山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3.1 燕山山区板栗林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1 研究方法
        3.1.2 数据分析
        3.1.3 结果与分析
    3.2 燕山山区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板栗林土壤侵蚀防治生态技术
    3.3 不同生态技术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3.3.1 小区布设
        3.3.2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3.3.3 典型相关分析
        3.3.4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4.1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
        4.1.1 治沙沙障比选
        4.1.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4.2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2.2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体系
    4.3 基于分层模糊积分法的沙障固沙技术综合评价
        4.3.1 评价对象
        4.3.2 指标值及隶属度的计算
        4.3.3 综合评价值计算
    4.4 小结
第5章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5.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研究进展
        5.1.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
        5.1.2 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5.2 基于TOPSIS法的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研究方法
        5.2.3 指标体系建立
    5.3 西畴县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综合评价
    5.4 小结
第6章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6.1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6.2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研究方法
        6.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
        6.3.1 数据来源
        6.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的研究动态
        1.3.2 国内的研究动态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现状
    2.1 黄土高原地区的基本现状
    2.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特点
    2.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
        2.3.1 自然因素
        2.3.2 人为因素
    2.4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阶段
第三章 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思路
    3.1 生态修复、恢复生态学的相关概念
    3.2 生态系统恢复的涵义及外延
    3.3 生态系统恢复的标准和内容
        3.3.1 标准
        3.3.2 内容
    3.4 基本思路
    3.5 基本原则
    3.6 基本目标
    3.7 生态系统恢复模式运行的内在机制
        3.7.1 生态系统恢复模式运行中的动力机制
        3.7.2 生态系统恢复模式运行中的协调机制
        3.7.3 生态系统恢复模式运转中的自修复机制
    3.8 生态系统恢复模式优先行动项目
        3.8.1 确定自然封育地段,加快人工复合草地建设,促进生态系统恢复
        3.8.2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庭院经济模式
        3.8.3 建立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不断扩大科技示范效益,发挥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3.9 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借鉴
    4.1 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发展
    4.2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
        4.2.1 梁峁顶部耕还林(草)以及自然封育模式
        4.2.2 坡面恢复集成组装模式
        4.2.3 农业节水模式
        4.2.4 侵蚀沟恢复模式
        4.2.5 集水农业模式
        4.2.6“四位一体”模式
        4.2.7 庭院经济模式
        4.2.8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4.2.9 经济果林业模式
    4.3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选择
第五章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措施
    5.1 加强科技扶贫力度,强化可持续发展
    5.2 运用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5.3 准确把握运行机制创新,完善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
    5.4 贯彻相关法律,发挥支撑作用
    5.5 建立健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推广环境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生态功能恢复:中国生态恢复的目标与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生态恢复工程现状
2 我国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
    2. 1 以生态问题为导向,未能对区域生态功能恢复给予足够的关注
    2. 2 总体规划与决策机制缺乏,导致生态恢复效益低下
    2. 3 在生态功能恢复定位上,未能理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3以区域生态功能为目标开展生态恢复实践
    3. 1 根据生态功能区划,确定生态功能恢复的目标
    3. 2 以生态适宜性为前提,进行生态恢复规划
    3. 3 局地恢复与区域调控相结合,提升区域整体生态功能
4 促进我国生态功能恢复的对策
    4. 1 建立生态恢复工程的科学决策机制
    4. 2 以生态功能为导向规划和整合我国生态恢复工程
    4. 3 构建动态的生态功能恢复评价体系

(5)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准格尔旗的生态环境建设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进展
        1.2.1 水土流失与植被建设
        1.2.2 林草植物措施研究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土壤侵蚀类型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及分布
        2.2.3 经济情况
    2.3 土地利用概况
        2.3.1 土地利用现状
        2.3.2 土地利用系统特征
        2.3.3 土地结构调整
    2.4 小结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
        3.1.2 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
        3.1.3 社会效益监测与评价
    3.2 研究方法
4 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配置的理论与经验
    4.1 原理
        4.1.1 生态学原理
        4.1.2 物质循环平衡原理
        4.1.3 三大效益互相协调原理
    4.2 原则
        4.2.1 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主原则
        4.2.2 造林种草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原则
        4.2.3 植被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原则
        4.2.4 整体优化原则
        4.2.5 生态关系协调原则
        4.2.6 典型示范、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原则
        4.2.7 最小风险与最大效益原则
        4.2.8 可持续发展原则
    4.3 目标
    4.4 经验与主要问题
        4.4.1 经验
        4.4.2 主要问题
5 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分析
    5.1 生物多样性分析
        5.1.1 草本群落特征值计算
        5.1.2 不同林龄间林下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对比
        5.1.3 不同立地类型间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对比
        5.1.4 灌草层的单位而积生物量对比
    5.2 涵养水源功能分析
        5.2.1 林冠层截留性能
        5.2.2 枯落物溶水性能
        5.2.3 表土层渗吸性能
    5.3 改良土壤功能分析
        5.3.1 沙棘根系固土作用
        5.3.2 有利于土壤剖面的形成
        5.3.3 改良土壤化学性质
        5.3.4 改良土壤物理性质
    5.4 保水减沙功能分析
        5.4.1 保水减沙监测数据分析
        5.4.2 保水减沙效益
    5.5 经济效益分析
        5.5.1 经济效益分析依据
        5.5.2 经济效益分析
    5.6 社会效益分析
        5.6.1 社会效益分析
        5.6.2 社会效益评价
6 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1 东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
        6.1.1 黄土区梁峁坡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1.2 黄土区沟谷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1.3 黄土区阳坡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1.4 黄土区阴坡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2 西南部砒砂岩沟壑区
        6.2.1 砒砂岩区盖土缓坡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2.2 砒砂岩区陡急沟坡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2.3 砒砂岩区沟道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3 北部库布齐风沙区
        6.3.1 半固定沙丘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3.2 盖沙土沙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4 黄河南岸平原区
    6.5 共有立地条件类型
        6.5.1 川台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5.2 河涧地生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5.3 河谷漫坡盐渍化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5.4 盐碱河滩地水土保持植被配置模式
    6.6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准格尔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就与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准格尔旗概况
2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就
    2.1 依托国家重点项目,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1.1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1.2 水土保持坝系工程
        2.1.3 沙棘减沙工程
        2.1.4 封山禁牧、退耕还林
    2.2 政府投入巨资,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
        2.2.1 城镇区周边生态建设
        2.2.2 旅游景区景点生态建设
        2.2.3 绿色生态通道建设
        2.2.4 移民区生态建设
        2.2.5 矿区生态建设
3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主要做法和经验
    3.1 领导重视, 为生态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3.1.1 成立领导机构, 一把手亲自抓
        3.1.2 明确任务, 责任到人
        3.1.3 监督管理规范化, 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3.2 科学规划, 为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3 加大投入, 为生态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3.3.1 建立资金融入机制, 营造资金投入良好氛围
        3.3.2 明确生态建设目标, 落实部门资金投入数量
    3.4 健全制度, 为生态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3.5 创新管理, 为生态建设提供高效服务
        3.5.1 政府主导、企业拉动和群众参与相结合
        3.5.2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与局部开发相结合
        3.5.3 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相结合
        3.5.4 合理配置、加强管理与验收兑现相结合

(8)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示范区的效应评价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实践的外在要求
        1.1.2 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示范区项目现状分析
    2.1 三个示范区概况
        2.1.1 藉河示范区
        2.1.2 韭园沟示范区
        2.1.3 齐家川示范区
    2.2 组织与管理
    2.3 存在的问题
        2.3.1 资金问题
        2.3.2 决策和管理问题
        2.3.3 产权和管护问题
        2.3.4 效益和参与问题
第三章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示范区效应评价
    3.1 示范区生态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3.1.1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资源的利用率显着提高
        3.1.2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3.1.3 规模治理,促进了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3.1.4 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1.5 综合效益显着,促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3.2 科研技术的示范推广效应
        3.2.1 水土保持优良植物繁育与推广
        3.2.2 雨水集流及节水灌溉示范与推广
        3.2.3 技术培训开展情况
    3.3 项目总体评价
第四章 示范区项目运行的理论分析
    4.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态自然修复分析
    4.2 适地适树、合理布局原则
    4.3 坝系相对稳定分析
    4.4 径流高效利用分析
    4.5 示范区建设营造了“增长极”,产生了规模效应
第五章 促进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5.1 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创新治理开发工作模式
    5.2 明晰农地产权,建立经济诱导机制
    5.3 实施生态转移支付,提高中央投资比例
    5.4 自然封育和适当的人工栽培结合,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
    5.5 开展水土保持项目的绩效审计,完善外部评价与监督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沙棘示范区建设的成效与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丁新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研究[D]. 姜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2)
  • [4]生态功能恢复:中国生态恢复的目标与方向[J]. 高吉喜,杨兆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01)
  • [5]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地区为例[D]. 夏静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6]准格尔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就与做法[J]. 土小宁,李蓉,梁月,王丹,吴德,牛新年.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1(03)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进展及其对策[J]. 高照良,李永红,徐佳,王珍珍,赵晶,郭文,宋慧斌,张兴昌,彭珂珊. 科技和产业, 2009(10)
  • [8]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示范区的效应评价及思考[D]. 王东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9]扎实推进淤地坝建设 加快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防治步伐[J]. 鄂竟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07(11)
  • [10]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淤地坝建设 加快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防治步伐[N]. 鄂竟平. 黄河报, 2007

标签:;  ;  ;  ;  ;  

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沙棘示范区建设效果及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