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世纪献爱心——大型公益节目《世纪情缘》的创意

西部大开发,世纪献爱心——大型公益节目《世纪情缘》的创意

一、西部大开发 世纪献爱心——大型义演晚会《世纪爱心》创意(论文文献综述)

黎蕊[1](2020)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介入官办慈善组织募捐研究 ——以H慈善会T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朝着依法治理、制度完善、作用显着、管理规范、健康有序的格局发展。其中,官办慈善组织作为我国慈善事业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福利供给、推动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效。然而官办慈善组织在募捐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不利于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科学的募捐方法,提高慈善组织的募捐能力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H慈善会的走访调查,了解H慈善会的募捐现状及募捐困境。H慈善会在募捐过程中存在专业困境、依赖困境、信任危机、法律困境等问题,为解决这些困境,专业人员对募捐过程的高效管理以及专业募捐技巧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衍生于慈善事业的社会工作,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套专业方法与技巧,其中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技巧主要应用于高效管理社会工作项目,进而实现项目目标。面对慈善组织的募捐困境,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可运用项目化管理技巧对慈善组织募捐项目进行管理,以此实现组织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依据资源依赖理论和嵌入性理论,以H慈善会T募捐项目为具体观察点,运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介入到H慈善会T项目过程中,并对项目的启动、计划、实施、控制、结束与评估过程进行系统、高效的管理。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实践证明,由于专业社工的参与、专业价值观的践行以及专业技巧的运用,T项目的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提升了 H慈善会的募捐能力和社会公信力。同时需要注意,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在介入官办慈善组织募捐中也面临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流程不规范、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过程缺乏自主性等现实困境。为助力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更好地介入官办慈善组织募捐,需要从社会工作、官办慈善组织以及政府三个层面发力:社会工作要提高社工的专业素质,建立完善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制度,并主动寻求与慈善组织的对接与契合;官办慈善组织要转变官办性质,提高组织公信力,并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政府要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完善慈善募捐法律制度。

侯燕[2](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覃玲[3](2017)在《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文中指出公益广告价值观的表述内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发展中社会价值观念内容的一个缩影,价值观内容的变化是时代变迁导致的必然结果,它又给时代变迁造成必然的回应。广告作品是广告事业研究宝贵的资源,《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旨在增强全社会对广告事业的关注与参与,本研究以《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为考察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数理统计、专家访谈方法,结合广告学、社会学、哲学相关理论,系统地总结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类型、特点,分析与讨论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内容与规律。研究包括绪论共五个部分,解决三个主要问题: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变迁遵循怎样的轨迹、作品如何体现表述内容的取向和功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内容和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期(1979——1995)、探索期(1996——2003)、初步发展期(2003——2008)、蓬勃发展期(2008——)。从1986年贵州电视台的公益广告“节约用水”的播出和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播,催生中国公益广告发展的新阶段;1996年以后,主题公益广告活动月的开展,公益广告发展迈向新阶段;2003年始,在政府调控和事件驱动助力下,进入稳定发展期;2008年往后,大国崛起及国家认同诉求进一步加强,公益广告驶入蓬勃发展轨道。从公益广告的演进来看,公益广告系列幅数、文字、图片排版、广告语等方面的变化,开始以符合信息传递规律和遵循广告传播导向的方式。重点分析公益广告作品中不同诉求下主题内容变化,包括主题载体的项目数量和项目分布。公益作品价值观表述在政治传导、社会风尚、行为规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取向既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是重构现代价值观念。公益广告遵循时代变迁的轨道,在时代变迁、价值观演进中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回归与发扬,形成了与主流价值观之间引领与反哺的关系。

杨雪[4](2016)在《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新疆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认识到了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因此有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志愿队伍里。在这个队伍里,大学生们毫无疑问是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他们不仅年轻、富有朝气和活力,而且也积极参与了学校及社会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在弥补我国社保、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建设服务型社会等方面作用突出。同时还在缓解社会矛盾,在心理上消除公众和政府之间的对立,降低矛盾的尖锐程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新疆地处西北边陲,位于多民族、多宗教地区,社会区情特殊复杂。新疆高校的大学生志愿活动起步晚、发展慢,但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一股力量。本文采用理论对比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梳理了我国大学生志愿活的理论依据;同时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成因;最后依托田野调查的结果,结合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可行性对策。全文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此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外加研究本课题的重点、难题、创新之处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内容,为后文的详细论述做了铺垫。第二部分叙述了我国大学生志愿活动相关理论。对主要概念进行了定义并且阐述了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理论渊源、内容和特征。第三部分通过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法,梳理了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自开展以来的基本情况,并且从高校、社会、个人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志愿活的动存在的偏差及其成因。第四部分根据前一部分的研究结果,分别从高校、社会和志愿者自身出发,提出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建议。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虽然起步晚、发展慢,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效的经验,对今后活动组织运行提供了一些可借鉴之处;但是有经验就一定会有教训相伴而生,新疆高校的志愿活动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一套完善志愿活动的对策和建议可以供高校志愿组织借鉴和运用,至于如何有效地规范和引导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有序健康的发展仍然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高虹[5](2015)在《非话题型流行语的理解与翻译 ——语用认知阐释》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目前的中国社会也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语言环境也正处于一种五彩斑斓、变化莫测的阶段。流行语正是这种语言发展变化的最好体现。流行语从语言的角度展现了一个特定时代的某一侧面,它们不但记录了社会现象和时代变迁,也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流行语往往能够成为一个年代的总结,为后人唤起一个年代的记忆。从这一意义上说,对流行语的考察、梳理和研究,对记录历史、记录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过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既往对流行语的研究在多个角度和层面展开,其中既有关于流行语本质属性的研究,如流行原因、产生途径等的研究,也有流行语的跨面研究,如社会心理学视角、新闻学和传播学视角等的研究。然而,在流行语的解读层面上,现有的研究多以流行语的流行原因、流行过程和传播方式为流行语解读的主要依据,尚无研究专门涉及流行语使用中的意义、认知机制和认知特点。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流行语在使用中的意义进行语用解读,探究语用意义解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流行语的英译的实践进行研究,从流行语的个案翻译中得出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步骤,以期对流行语的英译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流行语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新词以及另外一个有相关性的概念:热词,这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别属性,而明确三者的异同对于确定研究对象是首要完成的任务。因此,本研究以流行语和新词、热词的辨析为入手,结合中英文词典和国内外研究对流行语的定义,并从本研究的研究目标为出发,给出本研究中流行语的工作定义,从而把广义的流行语概念进行限定和细化,给出评判的标准,即,本研究关注的研究对象是非话题型流行语(以下简称流行语),进而以此为标准,考察该标准下的各个类型,并以每一类型中的若干为范例进行分析。在确定了有效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之后,本研究根据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自2002年至2013年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国家语委根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自2005年至2013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白皮书),和《咬文嚼字》编辑部自2008年至2013年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以非话题型流行语中的不同类型为基础,以其中的若干个来自不同类型的非话题型流行语为例,并以此为关键词,在门户网站以及平面媒体的电子版中收集相关的语料,通过对语料的分析研究,来得出发现和结论。本研究以词汇语用学研究的理论要点为依据,结合关联理论中最佳关联性来自认知效果和加工代价的有机平衡这一论点,,认为流行语的理解需要通过语用充实过程来建立临时性的词汇信息,以帮助其语用意义的理解。这一临时性词汇信息的建立,要与特定的语境产生最佳关联,以满足说话双方的交际意图和交际期待。本研究结果有以下几点发现:1.流行语的语用意义能够在概念、人际、修辞这三个维度上有更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概念维度和交际维度上。流行语因为其流行的起始、发展、高潮等一系列的过程,语义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泛化,因而具有更加抽象化的概念内涵。这一特性使得流行语的使用可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不同语境中去,并结合实际的语境得到合理的解读。流行语的使用本来就受人们从众求新心理驱使,因此,它们在建立和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和表达的情感效果方面,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流行语语用意义中负载的额外信息会让流行语的使用带来比普通词语更加微妙和难以言说的修辞效果。2.流行语的语用意义的认知过程具有独特性。虽然流行语理解遵循了词汇语用意义认知过程中普遍通用的语用充实方法,它们的解读既要针对明说部分,也要针对暗含部分,这两个部分都需要有语境的信息来辅助,以便能够进行语义内容的充实,与语境产生关联;但是,它们的认知机制显然使得其中的一些方法突显出来,比另一些方法更常用、更有效,包括语义的拓展、隐喻化以及帮助隐喻化理解的认知联想过程。经历了这些语用充实过程的流行语解读会排除歧义、确定指称,进而充实语义。包含流行语的话语也会变得更加顺畅达意、具有更加非凡的认知效果。3.对流行语准确的英译可以先对语境进行确定,然后列出该语境下的可能解读,对照语境,再遴选出可及性程度最高的语用意义,并进行翻译,采用的译法有话语意义直译法、语用意义意译法、话语意义直译加注法等等。本研究把对语境具有强烈依赖性的流行语作为研究的对象,拓展了词汇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凸显了词汇语境化理解的重要性。对流行语独特认知过程的剖析是对语用充实这一概念进行的有益补充。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在实际应用中对翻译实践、乃至词典编撰、词汇教学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由于研究设计的不完美和研究者自身的不足,本研究还是有一些可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如对语境因素的考虑可能不够全面,选取的流行语的研究对象数量较少,没有进行定量分析等。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把语境因素进一步细化,把对认知机制和认知过程的讨论做得更具体,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使流行语的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

李楠[6](2014)在《论新闻策划在实践中对新闻真实性的背离》文中提出在我国,关于新闻策划的学理性探讨从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主要对“新闻能不能策划”、“新闻策划是否合理”、“新闻炒作”、“新闻策划的目的”等进行争论,新闻策划也在争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受到媒介的一致推崇,但不容置疑,伴随着新闻策划的问题也悄然而生。新闻策划是策划者的主观意识作用于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的一种能动的反映。从传播学角度来说,媒介对某些重大新闻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是媒体“把关人”职能凸显的表现,也是媒体选择性的“议程设置”功能作用的结果,而且从本质上反映了媒介受众观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传播学意义。新闻策划的依托是新闻事件,因此,新闻策划必须坚持新闻真实性。然而,在新闻实践中,由于媒体或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策划认识不清,或受到某种利益的驱使,存在许多新闻策划异化的现象。本文从新闻策划的兴起背景、基本内涵出发,通过对“茶水发炎”、“女大学生失踪”等新闻策划案例在实践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对新闻策划异化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策划新闻、新闻炒作、媒企联姻做了深入探讨,归纳出异化原因和影响,总结得到新闻策划异化归根结底是对新闻真实性的背离的本质结论。本文试图通过本项研究,达到让公众更加合理的看待新闻策划报道,也使新闻策划报道更趋理性的目的。

洪金梅[7](2014)在《《人民日报》对三任总理的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常态与非常态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国家领导人在一个国家中占据着领导地位,其一言一行都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举手投足都会引发国内外舆论的关注,由此,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呈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传播体制决定了国内其他媒体在报道国家领导人方面不具优势,《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特殊的政治地位决定了《人民日报》毫无疑问是总理形象呈现的绝佳平台。在大多数人的观念当中,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必然是主流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呈现载体,人们对媒体关于国家领导人的报道有一个宏观层面的概念,但涉及到具体问题的微观层面,却没有进一步的探究,或是忽视了这一层面。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呈现的重要性促使媒体在报道时必须要深思熟虑,采用了何种报道方式、使用什么语言写作都会影响呈现出来的媒介形象。本文基于常态、非常态两个维度,对《人民日报》关于三任总理的形象呈现进行研究,分析、比较、提炼、总结《人民日报》对三任总理报道的理路、方式方法,并对比研究报道中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对样本的深入研究,发现:常态下《人民日报》关于总理形象的呈现方式主要表现在:一、特殊时期重点呈现,二、重要版面占领舆论高地,三、“仪式化”的信息传送三个方面:非常态下《人民日报》关于总理形象的呈现方式主要表现在:一、细节描写提升报道生命力,二、运用图片的视觉冲击力直击人心两个大方面。与此同时,对比研究常态和非常态下《人民日报》关于三任总理的报道,得出:一、常态和非常态维度下呈现的总理形象不同,常态下,更多的是体现总理去个人化的“代言人”形象;非常态下,则表现为回归个体的“另面总理”形象。二、常态和非常态维度下呈现总理的框架不同,从体裁的运用情况、表述的方式、细节的处理上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结合前文对《人民日报》关于总理形象呈现的具体分析以及当下多样化传播渠道的现状,由点及面,试图探讨主流媒体呈现领导人形象问题。从报道理念上:重视领导人的品牌魅力形象呈现;技术运用上:新媒体全方位呈现领导人形象;报道内容上:“三贴近”从情感上拉近距离这三个方面提出笔者的一些拙见。

王敏佳[8](2014)在《高校社区义工建设与问题及发展对策的探索 ——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收入差距、人口老化、失业贫困、心理危机以及人际关系淡薄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凸现,并呈现出日益复杂多样的特征。由此,很多人迫切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实际帮助,急需社区义工的广泛参与。其中,大学生作为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高素质的特殊群体必将成为青年社区义工活动的中坚力量和社会关注的亮点。在高校教育中普及社区义工,不仅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培育全体公民公德心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更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笔者认为,在高校构建大学生社区义工服务的长效机制其意义深远。但是目前高校社区义工建设中仍面临多重问题,例如政府对高校社区义工活动重视不够、社会各界对高校社区义工活动了解不深、高校自身对社区义工建设不力。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高校社区义工服务的发展。为了从根本上形成大学生社区义工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笔者依托于所掌握的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方面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本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社区义工建设展开调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社区义工建设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试图提出完善和优化高校普及和发展社区义工的对策。本文以社区义工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为起点,对当前国内外社区义工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文献调查。随后,立足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大学生社区义工服务参与的现状,对国内外高校社区义工的开展情况进行文献调查和实地研究,梳理出现实意义、先进经验和存在问题;总结出目前我国高校社区义工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针对不足剖析了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最后,从政府、社会及高校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高校社区义工建设的对策建议。

李冈[9](2013)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包头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边疆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对外沟通交流的桥梁和对外防御的重要屏障,其社会稳定与否,不仅影响着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部环境和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产生直接影响。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与周边国家接壤,与其他国家共有漫长的边界,具有边境的开放性、民族宗教的多样性、社会发展的多层性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等特点。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与否,历来都是各朝各代高度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更加重视。1952年2月,正式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9月,民族区域自治被载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行;2001年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十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修改后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加快,各种矛盾不断出现,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以及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也时刻窥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企图寻找干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总体来看,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整体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由于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敌对势力挑唆、历史遗留问题、文化冲突以及利益纠纷等因素,不时引发一些社会稳定问题。同时,随着沿边开放的推进,传统的边界效应进一步弱化,民族一体化、宗教一体化、生产要素跨境流动进程加快,以及由此产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方面的错位,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以及传统的区域管理模式形成了挑战,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效落实和实施带来一些影响。此类现象,从近几年发生的一些恶性突发事件中可见一斑。如何有效消除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只有真正查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才能保持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才能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找到适合边疆民族地区的有效社会维稳方式,同时,结合实际,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包头市地处祖国北部边陲、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包头满都拉口岸开放等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由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和与蒙古国等周边国家对外交往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稳定问题日益凸显,对地区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由于包头市地处边疆民族地区,且经济相对发达,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立足包头开展社会维稳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作为从包头市基层政府成长起来的干部,笔者亲身见证了许多社会稳定问题的出现和相关事件的发生,也参与了对一些事件的应对和处置,积累了大量素材,同时,也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维稳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本文运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相关理论,对多民族国家边疆地区及其维稳,我国历代及国外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维稳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为例,从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稳定现状,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维稳基本情况入手,对影响包头市社会稳定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并从基本对策,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提升危机管理能力和加强社会秩序与创新管理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建议。意在对有效解决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现阶段存在的一系列社会稳定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韩颖[10](2011)在《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其发展演变的深刻历史背景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按照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时期(1979-1988年)、救灾捐赠的改革探索时期(1989-1999年)和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本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第五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相关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一章,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回顾。通过已掌握的材料,对1949-1978年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开展的救灾捐赠活动进行归纳梳理,总结1949-1978年间中国救灾捐赠的特点。第二章,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救灾捐赠还处于初步恢复和摸索阶段,“左”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进行恢复、调整,开始尝试恢复国内救灾捐赠工作,但救灾捐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开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在救灾外援的接收、入境、运输、检验检疫、发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固定做法和规定,但对救灾外援的态度还比较保守、谨慎、出现犹豫反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将灾情、救灾和接受救灾外援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混在一起考虑,还不够开放、理性和务实。第三章,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体制的转轨,救灾捐赠开始真正步入改革探索阶段。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民政部开始初步探索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和救灾对口支援模式,并逐步规范、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扶贫济困捐赠行为的肯定、保护、规范和鼓励,为救灾捐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奠定了救灾捐赠工作法制化的基础。第四章,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主要介绍了2000年后中国救灾捐赠在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以及立法工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经历了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等救灾捐赠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及立法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救灾捐赠在组织、发动、接收、运输、分配、统计、信息公开、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逐步规范、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规范的运行模式,逐步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结束语(第五章),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述评。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取得的重大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考察过程中,本文着重对该课题研究的几个薄弱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在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和救灾捐赠立法等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二、西部大开发 世纪献爱心——大型义演晚会《世纪爱心》创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 世纪献爱心——大型义演晚会《世纪爱心》创意(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介入官办慈善组织募捐研究 ——以H慈善会T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政策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社会工作项目管理的研究
        1.3.2 关于慈善组织募捐的研究
        1.3.3 关于社会工作介入慈善组织的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1.4.1 概念界定
        1.4.2 理论基础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创新
2. H慈善会募捐现状及困境分析
    2.1 H慈善会概况
    2.2 H慈善会募捐现状
        2.2.1 募捐团队
        2.2.2 募捐方法
        2.2.3 募捐效果
    2.3 H慈善会募捐困境分析
        2.3.1 专业困境:缺乏对募捐的有效管理
        2.3.2 依赖困境:依靠政府开展募捐
        2.3.3 信任危机:社会捐赠比例较低
        2.3.4 法律困境:慈善募捐法律不完善
3. 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介入官办慈善组织募捐的实务分析
    3.1 T募捐项目概况
    3.2 社会项目化管理介入官办慈善组织募捐的准备
        3.2.1 官办慈善组织层面
        3.2.2 项目志愿者层面
        3.2.3 社会工作者层面
    3.3 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介入官办慈善组织募捐的过程
        3.3.1 项目启动过程
        3.3.2 项目计划过程
        3.3.3 项目实施过程
        3.3.4 项目控制过程
        3.3.5 项目结束与评估
    3.4 项目总结
        3.4.1 社会工作者的加入,提升募捐队伍的专业性
        3.4.2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践行,发掘慈善志愿者的能力
        3.4.3 社会工作技巧的运用,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4、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介入官办慈善组织募捐的反思与建议
    4.1 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介入官办慈善组织募捐的反思
        4.1.1 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流程不规范
        4.1.2 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过程缺乏自主性
    4.2 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介入官办慈善组织募捐的建议
        4.2.1 社会工作层面
        4.2.2 官办慈善组织层面
        4.2.3 政府层面
5.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公益广告是社会的精神食粮
        (二)公益最大化广告精神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公益广告相关理论研究
        (二)公益广告价值观的功能研究
    三、研究概念及界定
        (一)公益广告的定义
        (二)公益广告的分类
        (三)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二)数理统计法
        (三)专家访谈法
    六、研究模型和研究框架
        (一)研究模型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新时期与《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
    第一节 新时期与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
        一、新时期与中国社会转型
        二、中国广告行业的复苏
        三、公益广告是建设精神文明的推力
    第二节 《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面貌
        一、年鉴的面世:留存历史见证
        二、年鉴的把关:严谨的评选与编纂机制
        三、《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优势
    第三节《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作品概况
        一、初具规模的广告作品
        二、平面类广告占据重要席位
        三、公益广告作品地位显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公益广告作品分析
    第一节 从广告语的句类使用来看作品
        一、广告语句类语效的使用
        二、语用目的与句类语效
        三、语言功能与句类语效
    第二节 从诉求方式来看公益广告
        一、以情感诉求为主的公益广告
        二、付诸理性诉求的公益广告
    第三节 从公益广告的诉求主题来看作品
        一、不同形式下作品诉求主题的差异
        二、诉求主题的类别分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变迁轨迹
    第一节 公益广告的起步期(1979——1995)
        一、从政策宣贯向社会公益转变发展的广告作品
        二、起步阶段公益广告的成长动力
    第二节 公益广告发展的探索期(1996——2002)
        一、“渐入佳境”的作品创意方式
        二、探索期公益广告的成长契机
    第三节 公益广告的初步发展期(2003——2008)
        一、初步发展期广告作品的表现形态
        二、初步发展期公益广告发展的引擎
    第四节 公益广告的蓬勃发展期(2008—今)
        一、“后读图时代”的广告创作美学
        二、蓬勃发展期公益广告发展的助推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与不变:公益广告中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广告创作与价值观表述之取向
        一、广告诉求主题的价值表达
        二、主体身份影响价值观表达
    第二节 传统还是现代:公益广告价值观之审视
        一、中国文化:“内在”与“超越”
        二、现代观念的演绎
    第三节 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阶段变化
        一、我国新时期社会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
        二、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阶段性特征
        三、变化之关系:“与时俱进”和“一脉相承”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新疆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我国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基本理论概述
    (一) 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相关概念
        1.志愿活动
        2.大学生志愿组织
        3.大学生志愿活动
    (二)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主义志愿理论是直接来源
        2.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土壤
    (三)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内容和特征
        1.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内容
        2.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特征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调查及存在偏差的成因分析
    (一)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1.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经验
        2.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存在的偏差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存在偏差的成因分析
        1.高校志愿组织对志愿活动不重视
        2.社会外部保障条件欠缺
        3.志愿者综合素质较低
三、完善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对策分析
    (一) 规范高校志愿活动的管理机制
        1.营造良好的志愿氛围
        2.健全配套的组织机制
        3.合理安排志愿活动
    (二)构建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社会协同机制
        1.加快大学生志愿活动立法
        2.拓宽筹资渠道
        3.发挥社会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
    (三)提升大学生志愿者自身机能
        1.加强学习以提升自身素质
        2.加强实践以提高自身能力
        3.总结经验以升华理想信念
    (四)深化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多边交流机制
        1.允许大学生走进“访惠聚”工作组
        2.搭建与其他志愿组织的交流合作平台
        3.吸引留学生加入志愿活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及参与课题
致谢

(5)非话题型流行语的理解与翻译 ——语用认知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对象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流行语的界定
        2.1.1 词典定义
        2.1.2 文献定义
        2.1.3 流行语和新词、热词的意义辨析
        2.1.4 本研究工作定义
    2.2 流行语的多种研究
        2.2.1 流行语的特征研究
        2.2.2 流行语的流行原因研究
        2.2.3 流行语产生途径研究
        2.2.4 流行语的构成方式和特点研究
        2.2.5 流行语的传播研究
        2.2.6 流行语案例研究
    2.3 流行语的多学科研究
    2.4 流行语的翻译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关联理论概述
        3.1.1 关联的概念
        3.1.2 交际中的关联原则
        3.1.3 话语理解的解码和推理
        3.1.4 明说、暗含和弱暗含
        3.1.5 关联性:加工代价与认知效果
    3.2 关联制约下的语用认知
    3.3 词汇语用学的研究
        3.3.1 词汇语用学概述
        3.3.2 关联指导下词汇意义的语用充实
    3.4 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语料收集
    4.3 语料分析
第五章 流行语的语用意义解读
    5.1 交际中会话含意的推导
    5.2 语用意义
    5.3 语用意义的维度
        5.3.1 语用意义的概念维度
        5.3.2 语用意义的人际维度
        5.3.3 语用意义的修辞维度
    5.4 流行语个案分析:山寨的语用意义
        5.4.1 山寨的词汇意义
        5.4.2 流行语“山寨”的概念维度
        5.4.3 流行语“山寨”的人际维度
        5.4.4 流行语“山寨”的修辞维度
    5.5 流行语语用意义的特点
    5.6 小结
第六章 流行语语用意义解读的认知过程
    6.1 流行语理解的语用认知机制
        6.1.1 对流行语明说部分的理解
        6.1.2 对流行语暗含部分的理解
    6.2 流行语理解中的收窄和拓展过程
    6.3 流行语理解中的隐喻化过程
    6.4 流行语理解中的认知联想
    6.5 小结
第七章 关联理论视角下流行语的英译
    7.1 翻译的语用维度
        7.1.1 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
        7.1.2 语用充实与翻译
    7.2 流行语英译的个案分析
        7.2.1 “潜规则”英译的个案分析
        7.2.2 “裸x”英译的个案分析
    7.3 流行语语用充实对翻译的启示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研究的启示
    8.3 研究的不足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北京语言大学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分类
    附录2: 北京语言大学所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
    附录3: 《咬文嚼字》所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

(6)论新闻策划在实践中对新闻真实性的背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和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对象和目的
    1.2 研究现状和意义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预期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第二章 浅谈新闻策划
    2.1 “策划”源起
    2.2 新闻策划的兴起背景
    2.3 新闻策划理论辨析
        2.3.1 新闻策划的基本内涵
        2.3.2 新闻策划理论认知中的问题
    2.4 新闻策划的特点和原则
        2.4.1 新闻策划的特点
        2.4.2 新闻策划的原则
第三章 新闻策划的传播学意义
    3.1 新闻策划的传播学意义
        3.1.1 “把关人”职能的凸显
        3.1.2 选择性“议程设置”功能体现
        3.1.3 媒体“受众观”的转变
    3.2 新闻策划的传播效果
        3.2.1 新闻策划使新闻价值最大化
        3.2.2 新闻策划使报道组合最优化
        3.2.3 新闻策划使采编人员高质化
        3.2.4 新闻策划使受众群体明朗化
第四章 实践中新闻策划对新闻真实性的背离
    4.1 案例分析
    4.2 新闻策划异化的表现
        4.2.1 策划新闻
        4.2.2 新闻炒作
        4.2.3 媒企联姻
    4.3 新闻策划异化的原因
        4.3.1 新闻法制不健全
        4.3.2 经济利益的推动
        4.3.3 激烈的市场竞争
        4.3.4 媒介权利的膨胀
        4.3.5 采编人员职业素养不高
    4.4 新闻策划异化的影响
        4.4.1 媒体公信力下降
        4.4.2 误导受众
        4.4.3 造成不良社会效果
第五章 对实践中新闻策划背离新闻真实性的反驳
    5.1 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认识、抵制诱惑
        5.1.1 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5.1.2 新闻工作者选题必须以新闻价值为基础
        5.1.3 新闻工作者不可“舍本逐末”
        5.1.4 新闻工作者在策划过程中不可“固执己见”
    5.2 受众不可“偏听偏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人民日报》对三任总理的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常态与非常态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来源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常态下:《人民日报》对总理的呈现
    第一节 概念界定及类目建构
        一、常态与非常态的概念
        二、样本类目的建构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与领导人形象的关系
        一、作为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
        二、领导人形象的重要性
        三、《人民日报》与领导人形象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人民日报》关于总理的报道
        一、数量分布
        二、主题分布
        三、版面分布
        四、图片、体裁分布
        五、篇幅分布
    第四节 《人民日报》关于总理形象的呈现方式
        一、特殊时期重点呈现
        二、重要版面占领舆论高地
        三、“仪式化”的信息传送
第三章 非常态下:《人民日报》对总理的呈现
    第一节 样本的选择及类目建构
        一、样本的选择
        二、类目建构
    第二节 《人民日报》关于总理的报道
        一、版面分布
        二、体裁分布
        三、图片分布
        四、篇幅分布
    第三节 《人民日报》关于总理形象的呈现方式
        一、细节描写提升报道生命力
        二、运用图片的视觉冲击力直击人心
第四章 《人民日报》对总理形象呈现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呈现了什么样的总理形象?
        一、常态下:去个人化的“代言人”形象
        二、非常态下:回归个体的“另面总理”形象
    第二节 总理形象呈现的框架
        一、常态下:政策叙事框架
        二、非常态下:大众叙事框架
第五章 反观与阐释:主流媒体关于领导人形象呈现的探讨
    第一节 报道理念上:重视领导人的品牌魅力形象呈现
    第二节 技术运用上:新媒体全方位呈现领导人形象
    第三节 报道呈现上:“三贴近”从情感上拉近距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高校社区义工建设与问题及发展对策的探索 ——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起点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论文创新及难点
二、社区义工的历史沿革
    (一)社区义工概述
    (二)国内外社区义工的历史演进
    (三)当前国内外社区义工服务比较
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社区义工概述
    (一)越秀社区义工的发展演变
    (二)越秀社区义工服务项目
四、当前我国高校社区义工建设存在的问题-以越秀为例实证分析
    (一)越秀社区义工建设中政府层面的问题
    (二)越秀社区义工建设中社会层面的问题
    (三)越秀社区义工建设中学校层面的问题
五、影响我国高校社区义工普及及长效机制建设的成因分析
    (一)从政府层面分析原因
    (二)从社会层面分析原因
    (三)从学校层面分析原因
六、高校社区义工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对高校社区义工建设的促进
    (二)社会对高校社区义工建设的支持
    (三)学校对高校社区义工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包头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多民族国家的边疆地区及其维稳
    1.1 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与国家稳定的表现
        1.1.1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表现
        1.1.2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机制的构成
    1.2 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分析研究的理论视角
        1.2.1 政治文化方面
        1.2.2 社会结构方面
        1.2.3 政府职能方面
        1.2.4 社会政策的分析
    1.3 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因素
        1.3.1 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1.3.2 政治方面的影响因素
        1.3.3 社会矛盾的影响因素
    1.4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的重要意义
        1.4.1 保持社会稳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
        1.4.2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4.3 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第2章 我国历代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维稳模式
    2.1 我国边疆传统治理模式分析
        2.1.1 历史回顾
        2.1.2 当代发展
    2.2 我国近现代社会维稳模式及其经验教训
        2.2.1 我国近代治安机构向多层次、多职能方向发展
        2.2.2 当代中国治安体制与国家政权建设
    2.3 国家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对民族地区的影响
        2.3.1 影响边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要素
        2.3.2 造成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多发的成因分析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社会稳定现状
    3.1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稳定基本情况
        3.1.1 内蒙古自治区区情
        3.1.2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情况
    3.2 包头市基本情况
        3.2.1 包头市自然状况
        3.2.2 包头市经济发展现状
        3.2.3 包头市社会发展现状
        3.2.4 包头市民族宗教发展现状
    3.3 包头市社会维稳现状
        3.3.1 包头市民族基本情况
        3.3.2 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对于包头市社会稳定的影响
第4章 影响包头市社会稳定问题的原因研究
    4.1 政治方面的影响
        4.1.1 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竣
        4.1.2 社会参与和诉求表达日益增多
        4.1.3 对敌斗争形势仍然错综复杂
    4.2 经济方面的影响
        4.2.1 经济发展不平衡
        4.2.2 企业改制进入攻坚阶段
        4.2.3 城镇建设触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
        4.2.4 经济发展与土地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4.3 民族宗教方面的影响
        4.3.1 宗教对于社会稳定的作用和影响
        4.3.2 宗教活动对维护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4.3.3 非法宗教活动威胁到地区稳定和安全
    4.4 社会方面的影响
        4.4.1 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
        4.4.2 社会矛盾显性化
        4.4.3 社会管理创新不足
    4.5 其他方面的影响
        4.5.1 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4.5.2 干部队伍素质需提高
        4.5.3 国际影响日益增大
第5章 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对策研究
    5.1 先进国家处理民族边疆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对策
        5.1.1 政策体系
        5.1.2 国外社会治理经验对我国当代边疆治理的启示
    5.2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对策
        5.2.1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
        5.2.2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5.2.3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
        5.2.4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民生发展
    5.3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几种模式探索与尝试
        5.3.1 建立公平公正的司法机制
        5.3.2 建立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5.3.3 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5.3.4 建立应对危机管理机制
        5.3.5 建立工作责任追究机制
        5.3.6 建立社会管理创新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回顾
    第一节 1949-1978年的自然灾害状况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二、党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变化
        三、初步提出救灾工作方针
    第二节 1949-1978年的救灾捐赠活动
        一、“一碗米”、“一两米”等一系列节约捐输救灾运动
        二、社会募集救济款物
        三、群众互助互济
    第三节 1949-1978年救灾捐赠评析
        一、以生产自救自助为主,有限开展救灾捐赠
        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灾民以有力支持
        三、强调国内互助,排斥救灾外援
        四、募捐活动具有一定的零散性、偶然性、被动性
        五、救灾捐赠具体政策较笼统,缺乏规范性
    小结
第二章 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救灾工作的调整
        一、重新明确民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二、调整救灾工作方针
        三、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四、开展救灾理论研究
    第二节 国内救灾捐赠的初步恢复
        一、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思路
        二、救灾与扶贫募捐工作的初步实践
    第三节 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调整和反复
        一、首次被动接受救灾外援
        二、缩紧外援口径,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出现反复
        三、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要求
        四、规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口径
    小结
第三章 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
    第一节 1989-1999年救灾捐赠改革探索的背景
        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二、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初步探索
        一、经常性社会捐助的源起
        二、初步探索和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第三节 救灾对口支援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一、对口支援政策溯源
        二、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探索和实践
    第四节 国际救灾援助政策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一、明确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立场
        二、逐步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相关规定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实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制定的背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关于救灾捐赠的规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小结
第四章 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
    第一节 救灾捐赠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二、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三、救灾工作方针的新变化
        四、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第二节 2000年以来救灾捐赠典型案例
        一、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捐赠活动
        二、2008年初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捐赠活动
        三、“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四、2010 年玉树“4·14”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捐赠活动
    第三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形成和创新
        一、加快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
        二、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创新模式——“慈善超市”
        三、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正式形成
    第四节 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调整和发展
        一、适时调整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方案
        二、“5·12”汶川地震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重大发展
    第五节 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一、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救灾捐赠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应急机制的完善
    第六节 救灾捐赠激励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一、表彰奖励
        二、税收激励
    第七节 参与国际救灾援助的新变化
        一、主动、规范、多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
        二、积极开展印度洋海啸等对外救灾援助
        三、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国际救灾减灾交流合作
    第八节 救灾捐赠立法进程加快
        一、出台《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二、修订、颁布《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三、制定一系列指导救灾捐赠的政策规章
    小结
第五章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基本评价
    第一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的成就
        一、救灾捐赠规范化、制度化显着加强
        二、救灾捐赠法制化取得初步成效
        三、救灾捐赠社会化逐步形成
        四、救灾捐赠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五、救灾捐赠内容、渠道不断拓宽
        六、救灾捐赠规模、水平快速增长
        七、救灾捐赠社会效果凸显
    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
        二、政府行政干预功能过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
        三、对救灾捐赠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力度不足
        四、募捐主体与受赠主体存在混淆
        五、救灾捐赠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六、救灾捐赠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到位
    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发展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完善救灾捐赠法律体系,以法制化推动救灾捐赠的科学发展
        二、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继续推进救灾捐赠社会化
        三、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提升公众捐赠热情
        四、明确募捐主体资格,理顺政府角色,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五、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六、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推进捐赠文明
        七、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西部大开发 世纪献爱心——大型义演晚会《世纪爱心》创意(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介入官办慈善组织募捐研究 ——以H慈善会T项目为例[D]. 黎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3]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D]. 覃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4]新疆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新疆大学为例[D]. 杨雪. 新疆大学, 2016(12)
  • [5]非话题型流行语的理解与翻译 ——语用认知阐释[D]. 高虹. 南京大学, 2015(01)
  • [6]论新闻策划在实践中对新闻真实性的背离[D]. 李楠. 西北大学, 2014(07)
  • [7]《人民日报》对三任总理的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常态与非常态的考察[D]. 洪金梅. 安徽大学, 2014(08)
  • [8]高校社区义工建设与问题及发展对策的探索 ——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D]. 王敏佳. 吉林大学, 2014(09)
  • [9]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包头地区为例[D]. 李冈.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10]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 韩颖.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世纪献爱心——大型公益节目《世纪情缘》的创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