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摸清危废排放“户”

成都摸清危废排放“户”

一、成都摸清危险废物排放“家底”(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华清君[2](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吴娜[3](2019)在《浅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建议》文中研究说明结合我国环境安全形势,全面分析了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美国、俄罗斯世界领先环境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和成功经验,在明确我国环境风险应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环境应急管理完善建议:(1)摸清环境风险家底,转变环境风险被动管理模式;(2)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体系;(3)切实提高环境风险应急支撑能力。以期相关成果能为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向俊霖[4](2019)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评价与时空演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绿色发展已逐渐成为各界共识,但如何真正克服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惯性,有效缓解现阶段凸显的各种“环发”矛盾迫在眉睫。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的“压舱石”,明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此背景下,探讨其绿色发展水平、区际差异及时空演变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全面研读我国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与国务院颁布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中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筛选,基于PSR模型,构建出具有较强长江经济带特征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指标客观赋权重,通过Origin与GeoDa软件对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绿色发展时空发展水平与演变趋势进行测度,并采用ArcGIS栅格图像进行空间表达和对比,最后结合“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准则层,提出了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建议,并对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绿色发展水平方面,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十年间呈波动上升趋势,绿色发展水平总体良好。2015年前,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波动显着;2015年后,绿色发展指数增长速度加快,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趋于协调统一;(2)区际差异方面,长江经济带区域差异较大,但在逐渐缩小。长江下游地区总体绿色发展指数高于流域其他区域,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安徽省与长江中游绿色发展指数次之;长江上游绿色发展指数最低;(3)时空演变方面,长三角地区的空间相关性强于区域内其他地区,其中上海与江苏空间关联度最强;基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的变异系数曲线表现出长期稳定且整体下滑的趋势,区域差异虽然仍然存在,但也在发展中不断缩小。

黄祖鑫[5](2017)在《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耕地污染现状非常紧急,具有存量大、污染重、难治理等特点,长此以往,将严重危害我国的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权益实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专门针对耕地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进而导致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我国耕地污染难以应对的深层次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不尽快制定耕地污染防治法,同时藉由耕地污染防治法的制定,完善当前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那么,耕地污染继续肆虐,造成我国生态破坏、社会动荡、国家危急的情况也是可以预见的。因此,我国应加快耕地污染防治法的立法进程,完善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研究当前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现状和不足,查究、探索典型国家的制度实践,得出相关制度改进思路,全面提升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保障我国的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权益实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论述了耕地污染防治的基本理论,阐述了耕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归纳了耕地污染的定义,对耕地污染的特点、危害进行了论述,梳理了耕地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基础。其次,根据我国耕地污染的现实情况,分析耕地污染的深层次根源,梳理我国当前就耕地污染防治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耕地污染防治相关法律制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了制度存在的不足。再次,在掌握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带着探究我国制度不足的疑问,对日本、美国、德国的耕地污染防治立法和相关法律制度实践进行了查究和探讨,结合我国当前耕地污染防治立法和相关配套法律制度急需完善的现实处境,经过归纳、分析后,得出这些国家的经验和实践对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完善可供借鉴之处。最后,综合前述研究后,根据我国的现实,对从耕地污染防治立法、耕地污染调查修复评估、受污耕地治理修复、资金保障、责任制度和公众参与方面对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求为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保障提供改进思路,为耕地污染防治工作的持续进展不断提供法治动力。

李德胜[6](2017)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指出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土地生态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开展城镇化背景下土地生态安全相关研究势在必行。当前我国正处于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生态安全理论和方法,成为亟需研究的重要主题。武汉市是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也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武汉市正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系统地研究该区域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对于武汉市及武汉城市圈土地生态安全的维护、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以DSR模型为研究的基本框架,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对引起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变化的驱动力展开研究,最后提出提升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实现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调控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理论基础分析。对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基本内涵及对本研究的指导进行分析。(2)武汉市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分析。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耕地面积剧烈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急剧扩大;后备资源不足。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是伴随着信息熵和均衡度上升的过程,这一变化符合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规律,表明区域土地利用行为对土地利用系统的影响随着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而逐渐加大。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空间差异表明武汉市各区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处于不同阶段,土地利用方向侧重点和利用程度各异,导致各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各不相同。主城区具有与其他各区明显不一致的信息熵特征,主要原因在于该区是武汉市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核心区域,其土地利用侧重点明确,用地类型以建设用地为主,优势度较高,其他用地类型占本区域的比例较低,土地利用系统处于一个低水平的有序状态;其他各区由于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差异,呈现出不一样的信息熵特征。(3)武汉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运用ESV计算模型,对武汉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核算。2002-2012年间,武汉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总体上经历了由升到降的波折性变化过程,总价值有所增长。从各用地类型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来看,水域的服务价值始终最高,林地服务价值的增长对耕地等面积减少带来的区域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起到减缓作用,保障了武汉市总价值在研究期间还有所增长;水域的变化态势与区域土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变化基本一致,经历了由升到降的变化过程。从单项功能的服务价值来看,武汉市水文调节功能的服务价值处于领先位置,食物生产和废物处理服务价值在总量上呈减少态势,其他各项功能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武汉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江夏区和黄陂区属高值区,新洲区、蔡甸区和主城区属中值区,东西湖区和汉南区属低值区。(4)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是一个完整的综合判定过程,包括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确定、指标理想值判定、建立评价模型、安全水平分级和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2-2012年,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逐渐提高。总体而言,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上升幅度有限,区域土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土地生态系统仍承受较大的压力。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为由Ⅱ级危险等级提升至Ⅲ级临界安全等级,表明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形势有所缓和,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所优化,但仍面临着较大的土地生态风险。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2002-2008年,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危险阶段,2009-2012年,属于区域土地生态安全临界安全阶段。由于各子系统之间在安全水平提升幅度上的差异,造成了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协调性逐渐减弱的局面。(5)区域土地生态安全驱动力分析。2002-2012年武汉市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协调发展度呈现由低到高的递进式演变规律,协调类型从研究初期的低度协调逐渐演变为高度协调,表明武汉市城镇化水平与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趋于同步上升态势,城镇化系统与土地生态安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不断增大。相互作用趋于合理。从时间维度来看,土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在因子类别、排序及障碍度方面都处于动态变化中。从2002年到2012年,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经历了从地均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密度、人均GDP等经济类因素向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量、单位耕地面积化肥负荷等资源、环境类因素的转变,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提升的瓶颈限制,基本上与武汉城市发展历程和土地生态安全现状相吻。从目标层障碍度来看,经济安全障碍度呈大幅下降趋势,社会安全障碍度呈波动下降趋势,资源安全、环境安全障碍度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资源、环境状况的逐渐恶化,环境安全、资源安全成为影响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障碍。运用EKC模型,进行驱动因子与土地生态安全指数曲线回归模拟。结果显示,大部分因子与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存在显着相关性,说明城镇化进程是引起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建立驱动因子与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的最佳拟合模型,回归参数和拟合曲线显示,各驱动因子与土地生态安全指数拟合关系不符合EKC的规律。主要原因在于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受到自然、经济、社会等多因素的复合影响,土地生态安全指数是一个在多指标加权叠加之后的综合评判结果与驱动因子的选取和区域差异也有很大关系。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并非阻碍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必然因素,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的建设发展反而可能是弱化生态风险、实现土地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功能优化的重要途径。(6)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分别基于障碍因子诊断、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调控对策。针对障碍因子,分别从“三废”防治、耕地资源保护、土地集约利用、水资源管理等层面提出针对性调控对策;从“三线”划定倒逼机制和三方协作协同机制两个方面提出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建议。

丁雨莲[7](2015)在《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皖南宏村与合肥大圩案例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以C0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被认为是致使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人类经济活动排放出大量CO2,人类的旅游活动对此负有责任。以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在中国发展迅速,“到乡村去旅游”已是现代大众旅游的主题之一,乡村旅游地成为人们外出旅行的重要空间。围绕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乡村旅游地诸多碳源排放C02,而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到的是,乡村自然环境与乡村农业景观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碳汇资源,发挥着生态服务功能,碳源碳汇双重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有待探究。论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碳中和视角,探讨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及碳补偿机制,并以皖南宏村和合肥大圩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寻找传统村落型与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实现途径。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阐释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明晰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交待研究的具体方法,厘清研究的技术路线,总体上解释清楚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本章首先对碳源与碳排放、碳汇与碳吸收、低碳与碳中和、碳收支与净碳排放、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地等关键概念进行辨析;总结梳理旅游业碳排放估算、旅游业碳减排、碳中和目的地及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最后逐一阐述支撑本文的生态文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与碳足迹理论,为研究寻求理论依据。既把握了乡村旅游地低碳碳中和的研究趋势,也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第三章,碳中和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系统解构。本章中,引入系统理论,分析认为乡村旅游地系统是一个多元综合系统,构成要素众多,自然与社会要素共存,进而从碳源碳汇视角重新解构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乡村旅游地碳源分为自然与人为两个部分,自然碳源由植被、土壤呼吸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生物过程,人为碳源由旅游活动开展而引发,也即成为本文中碳排放的估算对象。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系统要素与陆地生态系统要素具有较大的耦合关系,根据陆地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类型,整理出乡村旅游地的碳汇资源,主要包括乡村农业生态系统、乡村林地生态系统、乡村湿地生态系统与乡村草地生态系统。明晰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为净碳排放估算奠立基础。第四章,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与方法。碳排放与碳吸收是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的两端。本章中,首先建立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并辨析与明确时空两维的系统边界,厘清乡村旅游地旅游碳源、农业碳源与社区碳源的估算清单。全面梳理已有的社会经济领域碳排放估算方法与陆地生活系统碳汇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集成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与碳吸收估算方法,选取出相关估算系数。理论上,建立了完善的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体系,实践中,为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提供有效抓手。第五章,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与补偿机制研究。本章中整理国内外不同层面(国家、城市、场馆及活动)碳中和实践经验,以期对探求乡村旅游地碳补偿提供有益的启示。根据前文分析,提出乡村旅游地“自然-社会”二元碳循环过程,采用净碳排放指标,构建出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概念模型,为评估乡村旅游地实现碳中和提供简明思路。乡村旅游地碳补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靠政府、企业、社区及游客的共同努力,而各自承担的角色又应是不同的。最后从规划、管理、市场和技术等方面探索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实现机制。第六章,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本章中,基于前文构建的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理论体系及估算方法,以皖南古村落宏村为例,结合案例地实际,选取宏村风景区碳排放估算的优良指标体系,根据宏村土地利用现状,析出其中具有碳吸收功能的碳汇土地利用类型,估算出宏村风景区2012年净碳排放。净碳排放的估算旨在为寻找碳补偿路径提供依据,分析发现:旅行交通是广义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碳排放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此外食宿及社区居民能耗、固体废弃物处置是其另外的碳排放主要组分,由此析出宏村风景区减排的主要空间,并提出相应的减碳路径;在增汇方面,通过碳汇结构的分析,提出针对宏村风景区的护汇与增汇的路径。最后,根据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的特征,提出供其借鉴的碳补偿措施。第七章,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本章中,以合肥大圩农业园区为例,通过选取出园区碳排放估算的优良指标体系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估算出园区2012年净碳排放。深入研究发现,旅行交通依然是最重要组分,其次是固体废弃物处置,再次才是食宿休闲能耗,与传统村落型有差异。在碳汇方面,园区碳汇土地资源分布相对均衡,土地碳吸收结构构成多样,因此,应着力于通过人为管理手段去提高碳汇水平。最后,根据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的特征,提出供其借鉴的碳补偿措施。第八章,结论与讨论。本章总结了研究获得的结论,提炼出论文的创新点,并阐释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的创新之处:(1)从碳源碳汇的角度重新解构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形成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指标体系,明确乡村旅游地系统中的碳汇价值,并建立了适合两种类型(传统村落型、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的优良指标体系,为实际估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创新。(2)在碳源碳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兼顾“源”“汇”两端的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集成估算方法;运用净碳排放指标,构建的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是评估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平衡的重要且简明的指标,也为其它类型旅游目的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体系研究与碳中和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启迪。(3)从源汇两端寻找乡村旅游地碳补偿途径,其中从“增汇”的视角,提出通过乡村四旁绿化、农田林网规划、乡村立体绿化等营造乡村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以及通过合理耕作、科学灌溉等人为管理措施区增进乡村旅游吸引物碳汇效应,为乡村旅游地碳中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张露[8](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于红[9](2014)在《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工业化的进程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基础上的,这一过程产生的污染和大量废弃物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污染程度和速度超出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的补偿和修复能力。改革开放30年,惯性赶超战略引领下的高位增长中,我们付出了昂贵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对资源的的巨大需求和过度开采消耗浪费,导致我国资源基础的退化和枯竭,造成重要资源稀缺度加大,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与资源匮乏局面形成长列反差的是,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大量废弃污染物破坏生态环境,直接损害民众的生存与健康。如果政府不果断采取正确决策,势必会加剧资源与环境的风险,丧失发展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就难以实现。由于长期采取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环境风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严峻问题。虽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要求“制定和推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那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和税收政策》,包括考虑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经济核算体系”,但因“唯GDP至上”的惯性经济发展模式占据主流地位,如今,日益脆弱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资源环境风险仍不断加剧。由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到的“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到十八大报告的深度揭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昭示: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刻不容缓,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生态文明被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标志着中国正式跨入了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是衡量资源产业有序良性运转与否的重要标志,是最终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给子孙后代留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前提条件。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的最为深刻、全面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任何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地把生态文明发展作为立法最重要的理念。自然资源政府监管制度体系、地质灾害应急制度与新能源战略,无不体现着各个国家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发展的执政理念,经历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化转型的制度变迁。迄今为止绝大部分战争都是为了争夺资源,国家利益争夺最尖锐地表现在对世界资源的控制,因此,资源是各国战略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世界各国发展极不均衡,但发展进步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伴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全球资源发展目标协同一致,就是在保障资源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问题必须从改革创新政策和制度设计入手,本文所研究的财政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本文的“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的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的。论文的研究路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风险——资源环境现状分析——资源环境问风险题的根源与成因——借鉴国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问题的经验做法和财政政策——提出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与建议”的思路展开。本文首先对资源、环境、财政政策等与论题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论述,对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风险理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梳理与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问题进行了论述,为整个论文铺垫了理论基础。而后,本文对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从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方面的问题和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量化分析了我国资源环境付出的代价和面临的风险。同时,阐释了我国资源环境风险产生的根源与成因。在研究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定性分析基础上,构建我国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并利用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行分析,选取稀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案例,为探索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问题,提供了具体的量化分析依据。世界欧美等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资源环境风险的问题,他们探索和实施了大量的治理措施和创新政策制度举措,比如依靠技术创新和政府主导的财政政策等方式,较好地化解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为开拓研究视野,本文选定了世界上较有代表性的国家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问题的经验做法和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梳理国外政府资源环境治理政策制度、矿山生态环境保证金制度、国外政府应急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分析,以使研究成果更多地具有参考价值。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措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基于讨论中国资源环境现状问题,从需求、利用、配置、管理方面分析根源与成因,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强调财政改革要考虑生态文明假设的要求,也就是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在健全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宏观思路设计、财政政策与制度性创新方面提出来具体举措与建议。

王文川[10](2013)在《四川省危险废物管理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环境问题呈井喷式爆发,西方发达国家过去100年间出现的问题,中国短短30年间集中出现。如何做到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并存,利用环境保护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换代,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避免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危险废物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频发,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期,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四川省工业规模较大,门类基本齐全。发电量、天然气、钢、水泥、平板玻璃、化肥、农药、丝、原盐、啤酒、彩电等产品产量均名列西部地区第1位。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建筑、建材、食品、医药、皮革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四川省工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污染物和危险废物也呈现迅速增长的强劲势头。本文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考察,咨询专家等多种调查方法,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四川省危险废物产生量、产生种类、分布区域、处置去向、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对策措施进行了深入论证分析,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简要介绍了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及其鉴别程序和标准,通过国内外危险废物管理现状的比较,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明了发展方向。本文简单介绍了危险废物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鉴别以及基本管理制度,详细介绍了四川省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结果,分析了四川省危险废物来源、产生种类、产生数量、分布状况以及处置现状,详细介绍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危险废物转移制度在四川省的实施情况,全面说明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危险废物应急管理以及社会产生源危险废物在四川省的管理状况,结合四川省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理处置情况,着重介绍了四川省危险废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为四川省危险废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成都摸清危险废物排放“家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摸清危险废物排放“家底”(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2)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一) 国家治理
        (二) 国家财经治理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结语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出版学术专着
    成果获奖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
致谢

(3)浅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发展历程
2 美国和俄罗斯环境应急管理经验
3 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4 环境应急管理完善建议

(4)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评价与时空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
    1.3 研究路线与方法
        1.3.1 研究路线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绿色发展研究综述
    2.2 国内外典型流域开发模式概述
    2.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2 长江经济带社会与经济发展现状
    3.3 长江经济带资源与环境现状
    3.4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与绿色投入现状
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4.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典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2 相关数据搜集及分析处理
    4.3 指标体系赋值与实证测算
    4.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实证结果
5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时空演变分析
    5.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空间水平差异分析
        5.1.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空间差异的变化过程
        5.1.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空间变化趋势
    5.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动态演变分析
6 建议与研究展望
    6.1 提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6.1.1 摈弃传统“压力”,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6.1.2 编制长江经济带专项一张图,实时“状态”监测
        6.1.3 以生态环境优先,“响应”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6.1.4 完善体制机制,全面建设长江保护的制度体系
        6.1.5 协调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牢固“一盘棋”思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缺陷
    1.4 研究设计与探索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线
        1.4.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2 耕地污染防治的基础理论
    2.1 耕地污染概述
        2.1.1 耕地污染的相关概念
        2.1.2 耕地污染的特征
        2.1.3 耕地污染的危害
    2.2 耕地污染防治理论基础
        2.2.1 法学理论
        2.2.2 经济学理论
3 我国耕地污染防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耕地污染的现状
    3.2 我国耕地污染的原因
        3.2.1 工业生产对耕地的污染
        3.2.2 城乡生活垃圾对耕地的污染
        3.2.3 农业生产行为对耕地的污染
    3.3 我国耕地污染防治立法及不足
        3.3.1 我国耕地污染防治立法梳理
        3.3.2 我国耕地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
    3.4 我国耕地污染防治相关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4.1 耕地污染防治相关法律制度现状
        3.4.2 耕地污染防治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4 典型国家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考察与启示
    4.1 典型国家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考察
        4.1.1 日本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4.1.2 美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4.1.3 德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4.2 典型国家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4.2.1 完善的耕地污染防治立法体系
        4.2.2 全面的耕地污染调查、评估制度
        4.2.3 严格的耕地污染责任制度
        4.2.4 良好的耕地污染防治资金保障制度
5 完善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建议
    5.1 完善我国耕地污染防治立法
        5.1.1 制定耕地污染防治法
        5.1.2 耕地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目的
        5.1.3 耕地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则
    5.2 优化我国耕地污染调查、监测、评估制度
        5.2.1 建立我国耕地污染长效调查机制和动态监测机制
        5.2.2 构建我国耕地污染治理全过程评估制度
        5.2.3 完善我国耕地环境相关标准体系
    5.3 健全我国耕地污染治理修复制度
        5.3.1 制定耕地污染治理修复计划
        5.3.2 贯彻全面的风险管控机制
        5.3.3 采取合理的耕地污染治理修复技术
    5.4 创新我国耕地污染防治资金制度
        5.4.1 耕地污染预防资金制度
        5.4.2 耕地污染治理修复资金制度
    5.5 构建我国耕地污染责任制度
        5.5.1 明确我国耕地污染责任主体
        5.5.2 确立耕地污染责任归责原则
        5.5.3 制定我国耕地污染区别责任
    5.6 健全我国耕地污染防治公众参与制度
        5.6.1 吸纳公众参与立法相关决策
        5.6.2 创新我国耕地污染信息公开
        5.6.3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5.6.4 强化农村社区参与治理的主体地位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研究生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参与课题
致谢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
        2.1.2 土地生态安全相关概念
    2.2 基本理论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系统理论
        2.2.4 生态承载力理论
    2.3 研究框架
        2.3.1 DSR框架模型基本原理
        2.3.2 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经济社会概况
        3.1.3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现状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四章 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状态研究
    4.1 武汉市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分析
        4.1.1 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4.1.2 武汉市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信息熵
    4.2 武汉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4.2.1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4.2.2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4.2.3 武汉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结果及分析
    4.3 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4.3.2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指标说明
        4.3.3 指标权重的计算
        4.3.4 指标理想值的确定
        4.3.5 评价模型的建立
        4.3.6 确定安全水平分级标准和标准差
    4.4 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4.1 土地生态安全总体水平变化分析
        4.4.2 各子系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变化分析
第五章 城镇化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的驱动力分析
    5.1 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互动机理
        5.1.1 城镇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
        5.1.2 土地生态安全对城镇化的约束
    5.2 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协调性分析
        5.2.1 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5.2.2 武汉市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协调性分析
    5.3 基于障碍度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5.3.1 障碍度模型
        5.3.2 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诊断
    5.4 基于EKC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驱动力分析
        5.4.1 EKC模型概述
        5.4.2 土地生态安全EKC模型的建立
        5.4.3 模型拟合结果
第六章 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调控对策
    6.1 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改善措施
        6.1.1 加大“三废”排放的防治力度
        6.1.2 加强耕地的有效保护
        6.1.3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6.1.4 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管理
    6.2 武汉市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协调发展建议
        6.2.1 严格划定“三线”,建立土地生态安全倒逼机制
        6.2.2 加强三方协作,创新土地生态安全协同机制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皖南宏村与合肥大圩案例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要求旅游业作出积极的响应
        1.1.2 乡村旅游地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空间
        1.1.3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建设迎来新机遇与挑战
        1.1.4 乡村旅游地低碳/碳中和机制系统研究不足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难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碳源与碳排放
        2.1.2 碳汇与碳吸收
        2.1.3 低碳与碳中和
        2.1.4 碳收支与净碳排放
        2.1.5 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地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旅游业碳排放估算研究
        2.2.2 旅游业碳减排相关研究
        2.2.3 碳中和目的地相关研究
        2.2.4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研究
        2.2.5 研究评述与启示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低碳经济理论
        2.3.2 碳足迹理论
第3章 碳中和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系统解构
    3.1 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的相关研究
    3.2 乡村旅游地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
        3.2.1 系统理论与旅游系统
        3.2.2 乡村旅游地系统结构
        3.2.3 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
    3.3 碳中和视角下的系统解构分析
        3.3.1 旅游业碳源组分的廓清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构成
        3.3.2 乡村旅游地吸引物要素与碳源体系的特殊性关联
        3.3.3 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耦合
    3.4 乡村旅游地自然碳源与人为碳源
    3.5 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体系与特征
        3.5.1 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的构成
        3.5.2 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的转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与方法
    4.1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
        4.1.1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的系统边界
        4.1.2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的清单选择
    4.2 社会经济领域碳排放估算相关方法
        4.2.1 排放系数法
        4.2.2 实地监测法
        4.2.3 物料衡算法
        4.2.4 因素分解法
        4.2.5 总结与比较
    4.3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方法的构建
        4.3.1 旅游碳基能源消耗碳排放估算方法
        4.3.2 农业生产能源消耗碳排放估算方法
        4.3.3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碳排放估算方法
        4.3.4 固体垃圾焚烧处理碳排放估算方法
    4.4 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估算的相关方法
        4.4.1 样地清查法
        4.4.2 通量观测法
        4.4.3 模型模拟法
        4.4.4 RS和GIS方法
        4.4.5 总结与比较
    4.5 乡村旅游地碳吸收估算方法的构建
        4.5.1 乡村植被光合碳吸收
        4.5.2 农作物生育期碳吸收
        4.5.3 乡村水域湿地碳吸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及补偿机制研究
    5.1 碳中和概念的出现与实践经验
        5.1.1 碳中和概念缘起
        5.1.2 碳中和实践经验
        5.1.3 总结与启示
    5.2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概念模型
    5.3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主体分析
        5.3.1 政府:服务功能
        5.3.2 企业:产品创新
        5.3.3 社区:参与转变
        5.3.4 游客:消费响应
    5.4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机制探索
        5.4.1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规划机制
        5.4.2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管理机制
        5.4.3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市场机制
        5.4.4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技术支撑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6.1 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的概况介绍
    6.2 宏村旅游碳排放指标体系的选择
    6.3 宏村旅游净碳排放估算数据获取
    6.4 宏村旅游碳排放数据整理与估算
        6.4.1 旅行交通碳排放估算
        6.4.2 景区住宿碳排放估算
        6.4.3 景区饮食碳排放估算
        6.4.4 购物娱乐碳排放估算
        6.4.5 运营管理碳排放估算
        6.4.6 居民用能碳排放估算
        6.4.7 垃圾处置碳排放估算
    6.5 宏村碳汇资源梳理与碳吸收估算
        6.5.1 宏村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
        6.5.2 宏村碳汇资源碳吸收估算
    6.6 宏村古村落旅游业净碳排放计算
    6.7 宏村古村落减碳空间与路径分析
        6.7.1 宏村古村落内部碳排放结构特征
        6.7.2 宏村古村落内部碳排放减碳路径
        6.7.3 旅行交通碳减排情景及路径分析
    6.8 宏村古村落碳汇结构与增汇分析
        6.8.1 宏村古村落碳汇结构分祈
        6.8.2 宏村古村落护汇增汇分析
    6.9 传统村落型乡材旅游地的碳补偿
        6.9.1 因地制宜,合理采用低碳清洁能源
        6.9.2 合理规划,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
        6.9.3 宣传引导,源头减量化固体废弃物
        6.9.4 社区教育,推动村民低碳生活方式
        6.9.5 市场机制,购买碳汇林中和碳排放
    6.10 本章小结
第7章 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7.1 合肥大圩农业生态园区概况介绍
    7.2 合肥大圩碳排放估算的指标体系
    7.3 合肥大圩净碳排放估算数据获取
    7.4 合肥大圩碳排放数据整理与估算
        7.4.1 旅行交通碳排放估算
        7.4.2 食宿休闲碳排放估算
        7.4.3 经营管理碳排放估算
        7.4.4 垃圾处理碳排放估算
        7.4.5 农业生产碳排放估算
        7.4.6 土地利用碳排放估算
    7.5 合肥大圩碳汇资源与碳吸收估算
    7.6 合肥大圩旅游业的净碳排放计算
    7.7 合肥大圩碳减排空间与路径分析
        7.7.1 大圩农业园区碳排放结构分析
        7.7.2 大圩旅行交通碳排放结构分析
        7.7.3 大圩农业园区碳减排路径分析
    7.8 合肥大圩碳吸收结构与增汇分析
        7.8.1 大圩农业园区碳汇结构分析
        7.8.2 大圩农业园区增汇途径分析
    7.9 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的碳补偿
        7.9.1 依托区域自然条件,培育碳汇旅游吸引物
        7.9.2 构建绿色公交网络,提倡低碳的出行方式
        7.9.3 科学生产管理方式,减少农业生产碳排放
        7.9.4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7.9.5 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升碳汇资源的品质
    7.10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5.1 搭配偏误分析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9)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1.1 日趋严重的全球资源环境压力和风险
        1.1.1.2 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和风险
        1.1.1.3 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
        1.1.1.4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可发挥重要作用
        1.1.2 选题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关于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方法说明
    1.3 研究创新
    1.4 论文逻辑结构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4.2 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资源与环境的定义与特征
        2.1.2 资源与生态环境
        2.1.3 生态文明
        2.1.4 绿色财政
        2.1.5 财政政策
    2.2 相关理论
        2.2.1 发展经济学
        2.2.2 制度经济学
        2.2.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2.4 环境伦理学
        2.2.5 多中心理论
        2.2.6 贝克社会风险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2.3.1 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2.1 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
        2.3.2.2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研究
        2.3.2.3 资源管制体制研究
        2.3.2.4 资源产权制度研究
        2.3.2.5 资源综合节约利用与有偿使用研究
        2.3.2.6 资源综合评价研究
        2.3.2.7 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研究
        2.3.2.8 资源价值核算与管理研究
        2.3.2.9 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发展研究
        2.3.3 国外研究现状
        2.3.3.1 资源环境经济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
        2.3.3.2 近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发展
        2.3.3.3 现代资源环境发展的研究进展情况
        2.3.3.4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的研究综述
        2.3.4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税政策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资源环境的现状分析
    3.1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3.1.1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
        3.1.2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3.1.3 土地环境现状对统筹城乡新发展的影响
        3.1.4 土地无法满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3.1.5 土壤污染与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3.1.5.1 土壤污染严重现状
        3.1.5.2 水土流失现状严峻
    3.2 水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3.2.1 水资源现状
        3.2.2 中国水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3.3 矿产资源与能源环境现状分析
        3.3.1 矿产资源环境现状
        3.3.2 能源供应基本情况
        3.3.3 矿产资源和能源环境影响分析
        3.3.3.1 水土流失现状严峻
        3.3.3.2 矿产资源能源环境经济发展现状影响分析
        3.3.3.3 矿产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资源环境付出代价与风险
    4.1 资源环境风险严重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
        4.1.1 粗放式发展加剧经济运行风险
        4.1.2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亟需调整升级
        4.1.3 资源配置低效率与不合理使用导致产能过剩
        4.1.4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4.2 水资源问题的经济代价和社会风险加剧
        4.2.1 水资源稀缺和水污染付出巨大经济代价
        4.2.2 水资源稀缺和水污染加剧社会风险
    4.3 土壤污染代价风险
        4.3.1 耕地土壤污染加剧风险
        4.3.2 城市土壤污染加剧风险
        4.3.3 资源开发损毁土地代价风险分析与预测
        4.3.3.1 煤炭生产损毁土地代价和风险预测分析
        4.3.3.2 金属生产损毁土地代价和风险预测分析
    4.4 资源开发利用与枯竭问题加剧风险
        4.4.1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的代价与风险
        4.4.1.1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
        4.4.1.2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的代价和风险
        4.4.2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的代价与风险
        4.4.2.1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
        4.4.2.2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的代价和风险
        4.4.3 资源开采破坏土地代价统计数据
        4.4.4 资源开采引发地质灾害损失代价统计数据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资源环境风险产生的根源与成因
    5.1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判断
        5.1.1 资源供给事关国家安全
        5.1.2 我国在全球格局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5.1.3 我国经济发展已严重受制于资源环境风险困境
        5.1.4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减排压力和环境约束矛盾凸显
        5.1.5 政府配置资源要兼顾代际公平
    5.2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与成因分析
        5.2.1 需求原因
        5.2.1.1 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主要特点
        5.2.1.2 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加大
        5.2.1.3 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大
        5.2.1.4 我国对矿产资源能源的需求加大
        5.2.1.5 我国对重要资源的需求
        5.2.2 利用原因
        5.2.2.1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5.2.2.2 资源分布不均衡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5.2.2.3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5.2.2.4 尾矿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5.3 配置原因
        5.3.1 资源产权配置不合理
        5.3.2 资源价格扭曲导致我国资源过度使用与浪费
        5.3.2.1 我国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5.3.2.2 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5.3.3 科技支撑乏力
    5.4 体制与制度原因
        5.4.1 管理体制机制未理顺
        5.4.2 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备
        5.4.3 制度和政策不健全
        5.4.4 财税政策与制度亟需优化创新
        5.4.4.1 缺乏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系统性的财税制度
        5.4.4.2 现行财税政策制度难以发挥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作用
        5.4.4.3 改革现行财税体制发挥资源环境风险调控功能的因素分析
        5.4.4.4 资源环境风险加重财政支出负担,亟需优化政策完善制度
        5.4.5 民众环保意识淡薄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与典型案例
    6.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6.1.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2 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6.1.3 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综合评价方法
    6.2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6.2.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6.2.2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与模型
        6.2.3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
        6.2.4 资源开采与环境影响模型
    6.3 典型案例分析—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
        6.3.1 我国稀土资源分布
        6.3.2 稀土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
        6.3.2.1 南方各省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6.3.2.2 北方重稀土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
        6.3.3 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6.4 本章小结
7 国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政策借鉴
    7.1 美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7.1.1 美国资源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
        7.1.2 美国实施全球资源战略的财政政策
        7.1.3 美国资源防范化解资源环境财政政策剖析
        7.1.3.1 美国的矿产能源政策
        7.1.3.2 美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7.2 欧盟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分析
        7.2.1 欧盟的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的历史沿革
        7.2.2 欧盟的资源环境政策
        7.2.3 欧盟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7.2.3.1 德国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政策案例
        7.2.3.2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政策制度
        7.2.3.3 德国资源开采保证金财政对策
    7.3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财政政策分析
        7.3.1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政策的沿革
        7.3.2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
        7.3.3 防范化解韩国资源环境风险其他配套政策
        7.3.4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财政政策措施剖析
    7.4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7.4.1 防范化解日本资源环境风险政策的沿革
        7.4.2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
        7.4.3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其他配套政策
        7.4.4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措施剖析
        7.4.4.1 日本支持新能源替代等财政政策
        7.4.4.2 日本地质灾害预警应急对策
    7.5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7.5.1 各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比较
        7.5.2 各国能源财政政策比较
        7.5.3 各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7.6 本章小结
8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建议
    8.1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的依据
        8.1.1 十八大报告与基本精神
        8.1.2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提高财政重要性促进社会公平
    8.2 破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资源约束困境的对策
        8.2.1 防范化解破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宏观政策体系设计思路
        8.2.1.1 推动顶层设计,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
        8.2.1.2 创新财政调控体制制度安排,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8.2.1.3 完善财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手段的激励作用
        8.2.2 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
        8.2.2.1 财政支持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8.2.2.2 加大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励,财政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8.2.2.3 调整资源消费结构,财政支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8.2.2.4 财政助推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创新带动资源高效利用
        8.2.2.5 统筹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8.2.2.6 财政支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能源发展
        8.2.2.7 推进城镇化建设,注重资源节约,完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
        8.2.2.8 财政以加强污染治理为着力点,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
        8.2.3 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约束环境风险的财政制度创新举措
        8.2.3.1 进一步完善资源开发市场的政府规制
        8.2.3.2 财政支持加快完善资源进出口机制和国家储备制度体系
        8.2.3.3 加快完善有关资源环境的法制体系的配套措施
        8.2.3.4 深化我国资源产业产权改革举措的说明
        8.2.3.5 财政政策驱动环境管理制度创新
        8.2.3.6 价值取向:用社会环境伦理创新化解中国资源环境风险制度创新
        8.2.3.7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完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研究建议
        9.2.1 财政政策
        9.2.2 税收政策
        9.2.3 金融政策
        9.2.4 其他政策
    9.3 本文研究的主要局限性
    9.4 未来研究展望
    9.5 小结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四川省危险废物管理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危险废物概述
        1.2.1 国内外对危险废物的定义
        1.2.2 危险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
    1.3 国内外危险废物管理及处置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现状
        1.4.1 国外处理现状
        1.4.2 国内处理现状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第2章 危险废物的分类、鉴别及基本管理制度
    2.1 危险废物的分类和来源
    2.2 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标准
    2.3 危险废物基本管理制度
        2.3.1 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2.3.2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
        2.3.3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2.3.4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制度
        2.3.5 危险废物行政代处置制度
第3章 四川省危险废物基本现状
    3.1 危险废物申报登记与摸底调查情况
        3.1.1 申报登记及摸底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3.1.2 申报登记及摸底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3.1.3 申报登记及摸底调查的方法和内容
        3.1.4 质量保障
    3.2 申报登记结果分析
        3.2.1 危险废物产生量分析
        3.2.2 危险废物产生种类分析
        3.2.3 危险废物主要产生源分析
        3.2.4 危险废物分布状况分析
    3.3 危险废物处置状况分析
        3.3.1 主要危险废物处置方式
        3.3.2 危险废物持证经营企业能力分析
第4章 四川省主要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实施状况
    4.1 四川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流程及管理状况
        4.1.1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申领条件
        4.1.2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申报材料
        4.1.3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程序及时限
        4.1.4 目前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情况
    4.2 四川省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流程及管理状况
        4.2.1 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申请条件
        4.2.2 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申报材料
        4.2.3 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办理程序
        4.2.4 目前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管理情况
    4.3 四川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情况
    4.4 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情况
    4.5 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情况
        4.5.1 废矿物油处置情况
        4.5.2 废铅酸蓄电池处置情况
第5章 四川省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监管能力不足
    5.2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进度滞后
    5.3 管理不够规范
        5.3.1 危险废物申报登记成为薄弱环节
        5.3.2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执行不到位
        5.3.3 企业对加强危险废物管理认识不够
    5.4 电子废弃物管理亟待加强
    5.5 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仍需加强
第6章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
    6.1 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监管机构
    6.2 完善地方配套法规、标准及制度建设
        6.2.1 尽快出台《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6.2.2 各地市应尽快制定危险废物委托处置收费细则
        6.2.3 适时修订《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6.2.4 制定《四川省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
        6.2.5 建立并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6.2.6 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6.3 加快推进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进度
    6.4 大力推广水泥窑共处置危险废物
    6.5 建立并完善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
    6.6 加强宣传教育及培训
        6.6.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6.6.2 积极开展培训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成都摸清危险废物排放“家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3]浅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建议[J]. 吴娜. 广东化工, 2019(11)
  • [4]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评价与时空演变分析[D]. 向俊霖.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5]我国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 黄祖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3)
  •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李德胜.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7]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皖南宏村与合肥大圩案例实证[D]. 丁雨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1)
  • [8]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 [9]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D]. 于红.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10]四川省危险废物管理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 王文川. 西南交通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成都摸清危废排放“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