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二合一”选举后

台湾“二合一”选举后

一、台湾“二合一”选举之后(论文文献综述)

邹振东,黄浩宇[1](2021)在《2020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网络舆论观察——基于大数据的量化研究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的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获得连任。在选举主要候选人的网络声量表现和相关议题方面,韩国瑜网络声量最大、相关议题最多,蔡英文社交媒体粉丝数最多,但粉丝数比网络声量更应是选举网络舆论战的争夺主战场;在岛内外重要事件方面,出现舆论事件"韩国瑜化"现象,同时蔡英文恶意炒作香港修例风波成为选举的最关键变量;在岛内重大政策方面,蔡英文在各大重要政策中的网络曝光量基本均高于韩国瑜。此次选举出现的三种传播模式"悲情传播""仇恨传播"和"恐惧传播"是解开此次台湾选举种种疑惑的关键钥匙。

温天鹏[2](2021)在《台湾青年群体政治认知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与现实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台湾青年群体在台湾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观察当前台湾青年群体的政治认知发现,其既有青年人从众心理、简单化思维、政治需求取向的普遍性特征,又有政治偏见突出、政治喜好周期短、政党忠诚度低的独特性特征。在长期"去中国化"历史教育的影响下,台湾青年群体对大陆产生了巨大疏离感,台湾当局施行的政治经济政策对青年群体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并引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盛行以及价值观上的"世代对立",这些因素构成了影响台湾青年群体政治认知的复合机制。同时,台湾地区各政治行为主体也通过形象包装与议题塑造对青年群体的政治认知进行现实建构,以实现改变政治认同、赢得政治选举的目标。

陈先才,胡雪儿[3](2021)在《2020年台湾“大选”后民进党派系政治发展》文中认为派系作为民进党政治运作的重要特色,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民进党内部的权力结构安排,对民进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二合一"选举之后,民进党内派系政治出现新的动向,"新潮流系"仍是实力最强的派系,"英系"也俨然成军。党内大致形成"新系+苏系+绿色友谊连线"与"英系+正国会+涌言会"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的局面,派系间的权力平衡暂时得以维系。随着2022年"九合一"选举和2024年"大选"的逐渐临近,派系间的分化组合将又趋激烈,各派系的博弈日渐加剧。在民进党全面执政的情势下,民进党派系政治发展无疑将会对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李豪[4](2021)在《台湾地区政党选举研究 ——以2016-2020选举周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王鸿铭[5](2021)在《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选民“分裂投票”现象研究撤回》文中研究表明"分裂投票"是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的重要政治现象,对台湾地区政党政治体系的变迁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收集、观察并测量2008年至2020年四次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选民"分裂投票"的具体规模,探讨引发选民采取"分裂投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党政治版图、地方派系政治、蓝绿支持者特质是影响台湾地区选民"分裂投票"的三大主要因素,预计未来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版图有向"一大一中几小"转变的趋势,至于"分裂投票"规模是继续扩大还是渐趋缩小,尚待观察。.

林丽芳[6](2021)在《蔡英文执政以来大陆涉台学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文中指出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借助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分析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大陆涉台学术研究的热点以及未来趋势。研究发现: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大陆涉台学术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以"民进党""蔡英文""和平统一""两岸融合""台湾经济""政党政治""美国"等为核心的主题研究;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论述、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与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台湾政党政治、"公民投票"与遏制"台独"、美台关系新动向与台海新态势等主题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完成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和必然结果,学界应承担相应责任义务与历史使命,积极进行相关学术研究,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胡雪儿,矫正[7](2021)在《台湾地区泛绿阵营政党竞合关系分析——以第五届至第十届“立法委员”选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地区泛绿阵营政党间的关系历来受到关注,特别是在选举期间,绿营政党之间是否合作对于选举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以台湾地区第五届至第十届"立法委员"选举为例,可以发现绿营政党间的合作关系形成并非必然,背后规律深入值得探究。研究发现,台湾地区绿营政党之间的关系实质属于一种动态演化的竞合关系,选举之中是否可以达成合作取决于选举环境、合作特征以及关系质量三大因素。

刘洋[8](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张文生,周澍阳[9](2020)在《台湾民众党的崛起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台湾民众党在2020年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中拿下5席,一跃成为台湾政坛第三大党。台湾民众党的迅速崛起,既反映出台湾民众对岛内政党政治的失望,也与柯文哲本身形象和国民党内部不团结密切相关。台湾民众党对内的主要政治主张体现在严格遵守财政纪律、健全再生能源、实现"居住正义"、推动教育改革等方面,谋求走一条改造台湾社会的中间道路。其统"独"立场上秉持"模糊化"处理的骑墙观点,政党组织形态上采取"柔性政党"的新形态,从政党员的构成上缺乏政治明星的加盟。从短期来看,台湾民众党的发展仍处于上升态势,但从长期来看,该党仍面临被民进党和国民党联合绞杀的严峻挑战,2024年台湾"二合一"选举是其发展的关键节点。.

孔小惠[10](2020)在《2020年“二合一”败选后国民党改革前景分析》文中指出由于在2020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惨败,国民党内部改革声浪再起,主要集中在两岸路线、组织改革和"世代交替"等议题,其中"九二共识"更成为争论焦点。然而,此次国民党改革存在方向性错误的危险,既面临难以摆脱的自身困境,还需要应对外部压力,其前景并不乐观。.

二、台湾“二合一”选举之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二合一”选举之后(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网络舆论观察——基于大数据的量化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1.网络舆论场:
    2.口碑:
    3.口碑数:
    4.网络社群:
    5.专栏:
    6.论坛:
    7.独立媒体:
    8.内容网站:
    9.粉丝专页:
    10.有效粉丝页:
    11.口碑数据计算方式:
    12.热门关键词计算方式:
二、选举主要候选人网络声量和议题分析
    (一)主要候选人网络声量表现及其趋势分析
        1.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总体网络声量高居榜首,并一路领先
        2.候选人的网络声量主要来自Facebook, 蔡英文拥有最多Facebook粉丝(图2)
        3.分析
    (二)主要候选人相关热门议题及其类型分析
三、岛内外重要事件对选情的影响分析
    (一)岛内重要事件对选情的影响
        1.台湾“九合一”选举是台湾“二合一”选举最重要的背景因素与前置条件
        2.十大事件总体声量聚焦韩国瑜,出现舆论事件“韩国瑜化”现象
        3.候选人的负面事件形成舆论风波,却皆未酿成舆论风暴,对候选人有冲击,却未伤筋动骨
    (二)岛外重要事件对选情的影响
        1.蔡英文恶意炒作香港修例风波是选举的最关键变量
        2.中美贸易摩擦促使蔡英文加速靠拢美国政府,攫取更多连任资本
        3.“大陆居民赴台自由行禁令”等岛外事件对台湾选举影响较小
四、台湾岛内重要政策对选情的影响分析
    (一)“生育与育儿津贴提高”与“同性婚姻合法登记”是讨论最为热烈的两大岛内政策
    (二)“秋冬旅游补助”与“青年租屋补助”两个岛内政策声量相对较低且多受舆论批评
    (三)蔡英文在各大重要政策中的网络曝光量基本均高于韩国瑜
五、2020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网络舆论场总结与讨论
    (一)“悲情传播”
    (二)“仇恨传播”
    (三)“恐惧传播”
        第一,选后的台湾社会会更加关注并聚焦到诉求性舆论议题,认同性舆论议题会减少。
        第二,蔡英文当局会不时操作两岸关系与中美关系议题,以“切香肠”方式,不断触碰大陆底线,以转移岛内执政无能焦点。
        第三,国民党在台湾的民意基本盘仍在,但退无可退,国民党面临选择,要么往去中国化的方向发展,要么不惧民进党“抹红与抹黑”。

(2)台湾青年群体政治认知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与现实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青年群体政治认知的基本特征
    (一)台湾青年群体政治认知的普遍性特征
        1.与大多数青年群体类似,台湾青年群体的政治认知也表现为极强的从众心理。
        2.在面对政治选择时,单一维度的简单化思维常常占据台湾青年群体政治认知的主导地位。
        3.在政治选举中,台湾青年选民的政治认知一般倾向支持符合其政治需求的政党以及候选人。
    (二)台湾青年群体政治认知的独特性特征
        1.台湾青年群体政治认知中的偏见格外突出。
        2.台湾青年群体对政治人物好恶鲜明,政治喜好变化周期短。
        3.台湾青年群体对政党的忠诚度不高。
二、台湾青年群体政治认知的形成机制
    (一)“去中国化”的历史教育
    (二)现实的政治经济政策
    (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四)世代之间的价值观差异
三、台湾青年群体政治认知的现实建构
    (一)政治主体的形象包装
        1.利用“迷因”吸引青年选民。
        2.打造贴近青年的亲民形象。
        3.塑造政治对手的负面形象。
    (二)政治主体的议题塑造
        1.民进党充分利用民粹主义手段牢牢掌握议题主导权。
        2.现实结构性因素加速改变了台湾青年群体的政治认知。
四、结语

(3)2020年台湾“大选”后民进党派系政治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民进党派系最新发展状况
二、当前民进党派系政治的主要特点
    (一)派系分化组合加剧
    (二)党内反“新潮流系”氛围仍浓
    (三)媒体介入派系运作力度加大
    (四)“英系”正式成形
    (五)各大派系纷纷进行世代交替
三、民进党派系政治未来发展趋向
    (一)“英系”有可能成为各派系防范的重要目标
    (二)2022年和2024年两场选举可能引发派系恶斗
    (三)民进党派系恶斗的外溢效应日益明显
    (四)民进党派系政治客观上有助于舒缓其执政压力
四、结 语

(5)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选民“分裂投票”现象研究撤回(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选举中选民“分裂投票”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意义
二、台湾地区选举中选民“分裂投票”行为的测量:基于四次“二合一”选举的考察
三、影响台湾地区选民“分裂投票”行为的主要因素
    (一)蓝绿阵营基本盘的变化
    (二)地方派系政治力量的助推
    (三)蓝绿阵营支持者的特质
四、选民“分裂投票”对于台湾地区政党政治体系的影响

(6)蔡英文执政以来大陆涉台学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二、蔡英文执政以来大陆涉台学术研究的热点
    (一)高频关键词统计
    (二)研究热点分析
        1.以“民进党”“蔡英文”为核心的主题研究。
        2.以“和平统一”为核心的主题研究。
        3.以“融合发展”为核心的主题研究。
        4.以“台湾经济”为核心的主题研究。
        5.以“政党政治”为核心的“台湾政治”研究。
        6.以“美国”为核心的主题研究。
三、大陆涉台学术研究的未来趋势
    (一)突现词分析
    (二)研究趋势分析
        1.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论述研究。
        2.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与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
        3.台湾政党政治。
        4.“公民投票”与遏制“台独”。
        5.美台关系新动向与台海新态势。
四、结语

(7)台湾地区泛绿阵营政党竞合关系分析——以第五届至第十届“立法委员”选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三、一个新的理论解释框架
四、基于第五届至第十届“立委”选举的案例分析
    (一)民进党与“台联党”的竞合关系分析
    (二)民进党与“时代力量”竞合关系分析
五、小结

(8)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个案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解读
        一、新时代
        二、高新区
        三、管理体制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二、政府职能理论
        三、治理理论
    第三节 逻辑建构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第二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第三节 比照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研究启示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一、功能优化
        二、职能转变
        三、权力重构
        四、机构改革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转型目标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第二节 转型策略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第三节 转型保障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台湾民众党的崛起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民众党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一)台湾民众党的崛起反映出台湾民众对目前岛内政党政治的失望
    (二)台湾民众党的崛起与柯文哲本身的形象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三)台湾民众党的崛起与国民党内部不团结相关
二、台湾民众党的主要政治主张
    (一)台湾民众党主张严格遵守财政纪律,反对透支财政“撒钱固票”
    (二)台湾民众党主张健全再生能源政策,维护永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三)台湾民众党主张实现“居住正义”,解决民众居住难题
    (四)台湾民众党主张推动教育改革,借鉴“台北经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三、台湾民众党的基本特征
    (一)在统“独”立场上,台湾民众党秉持“模糊化”处理的骑墙观点
    (二)在政党组织形态上,台湾民众党采取“柔性政党”的新形态
    (三)在从政党员的构成上,台湾民众党缺乏政治明星的加盟
四、台湾民众党的发展趋势
    (一)从短期来看,台湾民众党的发展仍处于上升态势
    (二)从长期来看,台湾民众党面临被民进党和国民党联合绞杀的严峻挑战
    (三)2024年台湾“二合一”选举是台湾民众党发展的关键节点
五、结语

四、台湾“二合一”选举之后(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网络舆论观察——基于大数据的量化研究视角[J]. 邹振东,黄浩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台湾青年群体政治认知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与现实建构[J]. 温天鹏. 闽台关系研究, 2021(03)
  • [3]2020年台湾“大选”后民进党派系政治发展[J]. 陈先才,胡雪儿. 台湾研究集刊, 2021(04)
  • [4]台湾地区政党选举研究 ——以2016-2020选举周期为例[D]. 李豪. 外交学院, 2021
  • [5]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选民“分裂投票”现象研究撤回[J]. 王鸿铭. 现代台湾研究, 2021(03)
  • [6]蔡英文执政以来大陆涉台学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J]. 林丽芳. 闽台关系研究, 2021(01)
  • [7]台湾地区泛绿阵营政党竞合关系分析——以第五届至第十届“立法委员”选举为例[J]. 胡雪儿,矫正. 台湾研究, 2021(01)
  • [8]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9]台湾民众党的崛起及发展趋势研究[J]. 张文生,周澍阳. 现代台湾研究, 2020(05)
  • [10]2020年“二合一”败选后国民党改革前景分析[J]. 孔小惠. 现代台湾研究, 2020(04)

标签:;  ;  ;  ;  ;  

台湾“二合一”选举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