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结构委员会2000年工作总结及2001年工作安排

建筑钢结构委员会2000年工作总结及2001年工作安排

一、建筑钢结构委员会2000年工作总结及2001年工作安排(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高思慧[2](2020)在《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要求不断提高、钢铁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的多重环境背景下,钢结构建筑作为结构体系天然装配式、钢材消耗量大、原材料可回收的建筑形式,充分满足绿色发展要求,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近几年,在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厂房、公共建筑以及桥梁领域经常能见到钢结构的身影。但是,钢结构住宅的推广进展却极为缓慢。为推动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健康高速发展,2019年初,住建部市场监管司首次提出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工作。为加快补充政策出台速度,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研究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为研究对象,剖析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国内发展问题,挖掘深层影响因素,提出发展对策建议。首先,分析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并总结其发展经验,在相关政策标准和取得成效两个方面,对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其次,对影响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进行系统地识别和分析。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确定影响因素清单,根据清单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研优化问卷,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9个公共因子并将其作为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通过观察发现,关键影响因素间可能蕴含潜在影响关系,因此采用DEMATEL/ISM集成建模方式,得到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解读,分析各个层级间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最后,挖掘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中的深层影响因素,据此提出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建议。本文建立了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并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针对深层影响因素提出政府管控、产业组织、技术体系三方面的建议,为解决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问题提供切入点,有利于推动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吴戈[3](2020)在《高层钢结构住宅施工管理研究 ——以杭州某住宅项目为例》文中指出高层钢结构住宅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钢结构住宅施工管理的研究同样远未深入。但随着推进建筑工业化大力推进,钢结构住宅在建筑领域发展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钢结构住宅的施工管理研究亟需加强。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本人所参与实际案例的调查与分析,首先对钢结构住宅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遇到的重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然后结合钢结构住宅项目实例,在阐述钢结构住宅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管控、BIM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基于施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高层钢结构住宅的特点提出施工管控的方法和措施,为高层钢结构住宅的施工管理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相比,钢结构住宅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总包单位的协调配合作用更为重要,分别起到项目主导作用、技术主导作用和现场主导作用。(2)结合实际钢结构住宅项目的施工管理实践,从施工流程、工期进度、质量安全等多角度梳理分析了存在的重点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阐明了钢结构吊装是施工管理中质量、进度和安全的控制性因素,围护墙板的开裂处理、钢结构防火防腐措施、以及吊装和安装精度的质量控制应予以重点关注。(3)动态成本的测算表明,高层住宅项目中钢结构体系相较传统的钢筋混凝土体系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这种差异主要受制于材料价格波动、技术标准不完善、专业设计施工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等因素。钢结构住宅项目成本控制应从深化设计、构件产能管理、施工方案优化、计算机模拟技术介入等方面着手。(4)BIM技术的应用为相关设计和施工管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克服了传统项目设计及施工管理中各专业联系不紧密,相关信息无法及时共享,易导致设计失误和施工管控措施失效,后期设计、施工过程中出现反复修改变更等缺陷与不足,可以有效的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品质,同时对成本控制优化也有积极作用。

杨子楠[4](2020)在《基于半刚性连接的钢梁整体稳定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钢结构受弯构件在缺少侧向支撑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侧向弯扭屈曲,即整体失稳。梁端的支承条件是影响钢梁整体稳定承载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梁端简支的情况下,这样做的好处是力学模型简单,便于分析推导。我国的《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中对于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也仅提供了等值端弯矩和横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公式,缺少对梁端约束条件的考虑。钢结构中梁柱节点通常是介于铰接与刚接之间的半刚性节点,而节点的半刚性使得梁端的约束条件变得复杂,与传统的简支梁计算模型有较大的区别。鉴于此,本文推导了半刚性连接钢梁的整体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公式,为现行钢结构规范提供一点补充。本文首先分析了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的计算方法,确定钢梁弯扭屈曲总势能方程,将梁端约束考虑为弹簧约束,建立了半刚性连接下钢梁弯扭屈曲的总势能方程。运用能量法求解得到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固支梁的弹性弯扭屈曲临界弯矩,作为半刚性连接钢梁的理论参考。以半刚性端板连接节点为对象分析梁端支承条件,将侧向弯曲约束和平面内转动约束考虑为弹簧约束,推导了半刚性连接下钢梁弹性弯扭屈曲的临界弯矩表达式,并得到了荷载类型和荷载作用高度的临界弯矩系数。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半刚性端板连接的节点刚度,对不同约束条件下的钢梁进行了屈曲分析。对于等值端弯矩作用在剪心的情况,本文推导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吻合。针对横向荷载作用在钢梁上翼缘的情况,讨论分析了计算结果和有限元结果。对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正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修正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半刚性连接钢梁的弹性整体稳定计算公式。针对两种特殊支承情况的等效弯矩系数,采用回归分析提出了简便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实例将本文的计算方法与国外规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推导的考虑梁端约束的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较好。

李响[5](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恢复建设,不仅壮大了沈阳工业经济实力,更为此后大工业发展计划的确立、规划和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章论述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的方针和计划是围绕工业化制定和实施的。基于国内外现实条件和沈阳自身基础,国家在此布置了较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与工业化建设相适应,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城市发展计划与工业建设协调起来。因此沈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城市骨架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历程。沈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范围内形成了4个完整的工业区,完成建设项目近1500项,其中重点项目50多项,形成了以机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为核心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建设的载体,城市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交通、供水、供电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的呈现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沈阳被苏联专家誉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工业城市。”第四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随着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空间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沈阳模式。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出发,扩建成铁西和大东两个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生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新建陵北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配合工业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文教区,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按照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布置调整了行政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市、区、住宅区3层商业中心。城市以市政府为新的城市中心,构建了南北和东西轴线,沿轴线、铁路和陆路交通线向外拓展趋势明显。城市内部结构得到重构,外部形态得以扩展,重塑了沈阳作为东北工业化首位城市的空间形貌。第五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的更新。“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也促进沈阳城市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城市水平相吻合的城市社会基层管理机制——单位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动,科学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丰富,这一过程不仅深刻反映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在今天的生活范式中。第六章阐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业绩成就了沈阳中国重工业第一城和东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工业建设为依托,沈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形貌得到重塑,也奠定此后城市发展格局结构;城市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也造就了辉煌的工业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工业精神。同时,这一时期沈阳城市发展也具有局限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化,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当今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沈阳乃至东北城市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是巨大的更新也是辉煌的起点。在铭记昔日成就的同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汲取,更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深思,寻求解决之道。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沈阳,如何发挥辽宁精神,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历程可获得借鉴和启示。

刘金合,王士元,李丁昌[6](2013)在《焊接专业60年暨陕西省焊接学会50周年纪念》文中提出第一部分焊接专业成立60年1原苏联专家帮助建设焊接专业、培养焊接师资和焊接人才解放初期,我国的工业非常落后,很多工程技术领域在国内是空白。为了加速我国工业的建设步伐,聘请原苏联专家到国内大学任教,帮助建设新专业,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当时哈尔滨工业大学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学习原苏联办学经验的两所重点大学之一,这样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工艺设备专业就应运而生。在焊接师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为加速人才培养,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从50年入学的研究生中挑选了6名研究生进入第一届焊接师资研究班学习,成为第一届焊接师资研究班学员。1952年2月,聘请原苏联莫斯科包曼工业大学焊接专家普罗霍洛夫教授,来华负责焊接师资研究班学员的教学和论文指导工作。这6名学员是(按姓氏笔划顺序):田锡唐,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

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秘书处[7](2013)在《改革创新 求实发展——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及2013年度工作计划》文中提出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作为一个专业技术协会,一直认真贯彻党的各项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系统焊接工程质量为根本任务,以会员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我国焊

张爱兰[8](2009)在《审时度势 逆流而上——2008年度工作总结暨2009年度工作计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我以非常激动的心情,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汇聚到古城西安,一起回顾过去的一年里留下的足迹,以崭新的姿态和心情展望和迎接钢结构行业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大起大落的2008年。这是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极不寻常的一年。

李凤霞[9](2009)在《河南杭萧事业部制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国家建筑技术政策由以往限制使用钢结构转变为积极合理推广应用钢结构,从而推动了建筑钢结构的快速发展。因此各地钢结构企业大量涌现,市场竞争日益严峻,建筑钢结构企业如何根据市场竞争外部环境要求建立一个有效灵活的、较为快捷发达的组织结构,以防止由于协调机制无效而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从而保证保持原有市场份额,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河南杭萧钢结构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了事业部制在钢结构企业中的应用,所做的工作包括:(1)总结了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常见形式——直线式、职能式、矩阵式以及事业部制等特点;分析了河南杭萧钢结构有限公司实施事业部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研究了河南杭萧钢结构有限公司事业部的设置,阐述了组织结构调整后的河南杭萧业务流程;探讨了河南杭萧事业部运作引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3)从目标绩效管理以及运作管理模式应用效果两个方面对河南杭萧事业部运作管理研究进行了应用分析。本文研究成果表明: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增强了河南杭萧钢结构有限公司的灵活经营能力,形成了企业集团集群效应,强化了危机处理能力,增加了后备人才的培养数量。因此河南杭萧事业部制管理模式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效的管理模式。

张爱兰[10](2009)在《审时度势,逆流而上 2008年度工作总结暨2009年度工作计划》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4月11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全体与会代表,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以非常激动的心情,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汇聚到古城西安,一起回顾过去的一年里留下的足迹,以崭新的姿态和心情展望和迎接钢结构行业美好的明天。

二、建筑钢结构委员会2000年工作总结及2001年工作安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钢结构委员会2000年工作总结及2001年工作安排(论文提纲范文)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一、政策先行
        二、资金保证
        三、智力支撑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
        1.3.1 论文内容
        1.3.2 论文结构
2 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国内外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2.1.1 国外发展现状
        2.1.2 国内发展现状
    2.2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宏观层面
        2.2.2 微观层面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3.1 影响因素识别
        3.1.1 基于文献研究的初步识别
        3.1.2 基于专家访谈的清单调整
        3.1.3 影响因素最终清单
    3.2 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3.2.1 分析模型选取与主要步骤
        3.2.2 数据收集与检验
        3.2.3 公因子构造与提取
        3.2.4 公因子命名解释
    3.3 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3.3.1 DEMATEL/ISM集成系统结构建模
        3.3.2 关键因素影响关系确定
        3.3.3 多级阶梯结构模型建立
        3.3.4 多级阶梯结构模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策略
    4.1 政府管控方面
        4.1.1 加强方向引导政策针对性
        4.1.2 拓宽开发激励政策覆盖面
        4.1.3 健全政府监管保障机制
    4.2 产业组织方面
        4.2.1 提升企业管理组织能力
        4.2.2 建立完整成熟的产业链
    4.3 技术体系方面
        4.3.1 提高设计与施工技术
        4.3.2 编制完备的标准规范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高层钢结构住宅施工管理研究 ——以杭州某住宅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钢结构住宅
        1.2.1 钢结构住宅基本概念
        1.2.2 钢结构住宅的分类和形式
    1.3 国内外钢结构住宅的发展状况及分析
        1.3.1 国外钢结构住宅的发展
        1.3.2 国内钢结构住宅的发展
    1.4 高层钢结构施工管理相关研究的现状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钢结构住宅项目施工管理基本理论
    2.1 钢结构住宅施工质量控制基本理论
        2.1.1 质量管控的含义
        2.1.2 质量管控的基本环节
        2.1.3 钢结构住宅施工质量管控的基本要点
    2.2 钢结构住宅施工进度管控基本理论
        2.2.1 进度控制的概念
        2.2.2 进度控制原理
        2.2.3 进度控制PDCA体系
        2.2.4 进度控制基本措施
    2.3 钢结构住宅施工安全控制基本理论
        2.3.1 施工安全管控的含义
        2.3.2 钢结构施工安全管控体系的基本概念
        2.3.3 安全管控的重要环节
    2.4 钢结构住宅项目实施参与方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2.4.1 项目开发建设单位项目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2.4.2 项目设计单位项目管理重点关注问题及对策分析
        2.4.3 项目总包单位项目管理重点关注问题及应对措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结构住宅项目工程实践及成本分析
    3.1 工程概况
        3.1.1 项目总体概况
        3.1.2 项目钢结构工程概况
    3.2 项目实施过程中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3.2.1 钢结构整体建模的设计沟通
        3.2.2 复杂节点的深化及优化设计
        3.2.3 薄板焊接及残余应力消除
        3.2.4 超限构件的运输
        3.2.5 高空焊接质量控制
        3.2.6 钢结构在各类天气条件下施工的技术保证措施
    3.3 项目钢结构工程总体施工部署及组织实施
        3.3.1 总体施工技术路线
        3.3.2 钢结构施工流程
        3.3.3 钢结构吊次及工期计算分析
    3.4 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3.4.1 项目质量控制总体目标
        3.4.2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3.4.3 质量管理措施
        3.4.4 质量管理控制流程
    3.5 项目进度保证措施
        3.5.1 主要节点工期计划及横道图
        3.5.2 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3.6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6.1 钢结构施工安全目标
        3.6.2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3.6.3 安全管理制度
        3.6.4 典型施工频发事故防范措施
        3.6.5 安全应急处置
    3.7 项目施工中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措施
        3.7.1 围护墙体开裂分析及对策
        3.7.2 防火保护措施
        3.7.3 钢结构防腐保护措施
        3.7.4 钢结构构件吊装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3.7.5 钢结构构件安装精度控制措施
        3.7.6 钢结构住宅项目中精装修施工要点
    3.8 项目成本分析
        3.8.1 钢结构住宅成本增量
        3.8.2 项目实际成本测算
        3.8.3 成本差异分析
        3.8.4 项目成本控制经验反思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IM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4.1 BIM技术在钢结构住宅项目中的作用
    4.2 BIM技术在本钢结构住宅项目中的实践应用
        4.2.1 项目中BIM应用的技术要求和原则
        4.2.2 施工中BIM运用的重点领域
        4.2.3 BIM技术在地下室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半刚性连接的钢梁整体稳定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钢梁稳定问题
        1.2.1 钢梁稳定简述
        1.2.2 稳定问题的计算方法
    1.3 钢梁整体稳定研究现状
        1.3.1 考虑梁端约束的研究
        1.3.2 弯扭屈曲总势能的研究
    1.4 规范中的整体稳定计算方法
        1.4.1 国内规范
        1.4.2 国外规范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钢梁整体稳定理论分析
    2.1 概述
    2.2 梁的弯扭屈曲总势能
        2.2.1 弯扭屈曲总势能的传统形式
        2.2.2 采用非线性应变计算方法的总势能
        2.2.3 半刚性连接下钢梁的弯扭屈曲总势能
    2.3 固支钢梁的弹性弯扭屈曲临界荷载
        2.3.1 均匀弯矩作用
        2.3.2 横向均布荷载作用
        2.3.3 横向跨中集中荷载作用
    2.4 半刚性连接钢梁的弹性弯扭屈曲临界荷载
        2.4.1 半刚性连接钢梁的支承条件
        2.4.2 侧向弯曲约束影响系数βl
        2.4.3横向荷载作用的弯矩系数β1
        2.4.4荷载作用高度的弯矩系数β2
        2.4.5 临界弯矩表达式统一形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梁整体稳定的有限元分析
    3.1 有限元软件及分析方法
    3.2 半刚性节点有限元模型
        3.2.1 模型的建立
        3.2.2 模型校核
        3.2.3 节点设计
        3.2.4 节点刚度
    3.3 半刚性连接钢梁有限元分析
        3.3.1 固支钢梁有限元模型校核
        3.3.2 剪心纯弯作用
        3.3.3 横向均布荷载作用
        3.3.4 跨中集中荷载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半刚性连接钢梁的整体稳定计算
    4.1 临界弯矩
    4.2 整体稳定系数
    4.3 等效弯矩系数βb
    4.4 计算公式的统一性讨论
        4.4.1 平面外固支
        4.4.2 平面外简支且约束转动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符号

(5)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二、市政建设恢复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三、文教区的新建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一、单位制的形成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结论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审时度势 逆流而上——2008年度工作总结暨2009年度工作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8年主要工作
    (一) 加快行业内外技术交流、推动共同发展
    (二) 调动专家积极性, 提高行业素质
    (三) 提高工程质量, 创立行业精品
    (四) 搞好双向服务, 完成上级交付工作
二、2009年行业展望及工作重点
    (一) 认清新形势, 面对新问题
        1. 钢结构行业仍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2. 迎接挑战, 不应低估不利因素
        3. 苦练内功, 加强管理
    (二) 委员会2009年工作重点

(9)河南杭萧事业部制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河南杭萧钢构有限公司简介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施工企业组织结构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施工企业组织结构的研究概况
        1.3.2 我国施工企业组织结构的研究概况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构
2 事业部制基本理论
    2.1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常见形式及特点
    2.2 事业部制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2.2.1 事业部制的产生及其特点
        2.2.2 国内外企业事业部制的发展状况
        2.2.3 国内外钢结构企业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应用现状
    2.3 事业部制运作的管理控制问题
        2.3.1 事业部制的组织构成
        2.3.2 总公司与事业部间的集权与分权
        2.3.3 处理好事业部之间的关系问题
3 建筑钢结构行业背景及现状分析
    3.1 建筑钢结构行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3.2 建筑钢结构行业市场情况
        3.2.1 国外建筑钢结构的应用
        3.2.2 我国建筑钢结构市场现状
        3.2.3 我国钢结构市场竞争情况及发展趋势
        3.2.4 河南省钢结构市场竞争情况及发展趋势
    3.3 建筑钢结构企业组织机构现状
    3.4 建筑钢结构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5 小结
4 河南杭萧组织机构现状及改进设计
    4.1 河南杭萧业务特点及组织机构现状
    4.2 河南杭萧原有的业务流程分析
    4.3 河南杭萧钢构事业部的设置
        4.3.1 实行事业部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4.3.2 河南杭萧事业部的设置
    4.4 河南杭萧组织机构职能分解
        4.4.1 河南杭萧的职能部门
        4.4.2 河南杭萧事业部职能
        4.4.3 河南杭萧事业部下各职能部门同公司的关系
    4.5 组织结构调整后的河南杭萧业务流程
        4.5.1 建立本区域跟踪项目的档案
        4.5.2 向审计报价部提供投标或报价设计条件
        4.5.3 合同谈判与草签
        4.5.4 提供工程合同的评审背景资料
        4.5.5 签订合同
        4.5.6 对投标或报价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
        4.5.7 投标保证金管理
        4.5.8 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
    4.6 河南杭萧事业部下运作引出的问题及对策
        4.6.1 事业部总经理的权限设定问题及对策
        4.6.2 事业部总经理的权限
        4.6.3 河南杭萧钢构公司职能机构问题
        4.6.4 事业部的规模问题及对策
    4.7 小结
5 河南杭萧事业部运作管理研究及应用
    5.1 目标绩效管理
        5.1.1 业绩目标的确定
        5.1.2 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
        5.1.3 事业部经济政策
    5.2 事业部制运作管理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5.2.1 增强了灵活营销能力,特别是加强了与潜在业主之间的联系
        5.2.2 加强了工程管理
        5.2.3 强化了危机处理能力
        5.2.4 增加了后备人才培养数量
    5.3 河南杭萧所取得的业绩
    5.4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建筑钢结构委员会2000年工作总结及2001年工作安排(论文参考文献)

  •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2]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D]. 高思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高层钢结构住宅施工管理研究 ——以杭州某住宅项目为例[D]. 吴戈.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基于半刚性连接的钢梁整体稳定承载力研究[D]. 杨子楠.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李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焊接专业60年暨陕西省焊接学会50周年纪念[A]. 刘金合,王士元,李丁昌. 第四届数控机床与自动化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 2013
  • [7]改革创新 求实发展——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及2013年度工作计划[A]. 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秘书处. 工程焊接2013年第1期(总第21期), 2013(总第21期)
  • [8]审时度势 逆流而上——2008年度工作总结暨2009年度工作计划[J]. 张爱兰.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09(06)
  • [9]河南杭萧事业部制设计及应用研究[D]. 李凤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10)
  • [10]审时度势,逆流而上 2008年度工作总结暨2009年度工作计划[A]. 张爱兰. 2009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 2009

标签:;  ;  ;  ;  ;  

建筑钢结构委员会2000年工作总结及2001年工作安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