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矩阵的三角表示及其应用(英文)

结构矩阵的三角表示及其应用(英文)

一、结构矩阵的三角表示及其应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岳超[1](2020)在《工业机器人加工系统刚度特性分析及铣削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工业机器人凭借其运动空间大、操作灵活等优势,在航天舱体、飞机蒙皮、轮船叶片等大型构件的加工中已经有所应用,不过由于工业机器人存在刚度弱、绝对定位精度低等劣势,易导致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低、表面质量差等问题时有发生。为了保证工业机器人稳定、可靠地实施加工,同时保证加工质量,本文主要开展以下方面研究。首先,采用微元法对机器人铣削过程进行铣削力建模,并通过机器人正交切削实验基于二次回归模型完成铣削力系数辨识。然后将特定切削参数组合条件下计算得到的铣削力系数代入MATLAB编写的铣削力程序进行计算从而验证了铣削力系数辨识模型的正确性。此外,通过在ABAQUS中建立6061铝合金三维铣削仿真模型,得到了铣削力及零件表面粗糙度。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中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说明通过有限元仿真能够对机器人铣削过程进行预测。然后,综合考虑机器人关节刚度以及主轴-刀具系统刚度建立了机器人加工系统的综合刚度场,并以铣削平面内刚度性能为指标绘制了机器人加工系统末端在零件加工表面刚度性能分布云图。通过对比加工实验中的实测变形值和计算变形值,验证了在考虑主轴-刀具系统刚度后建立的综合刚度场更接近实际情况。最后,以机器人铣削厚工件为应用背景,只考虑机器人加工系统的动态特性,将机器人加工系统等效为二维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基于再生颤振原理对机器人铣削过程建立动态铣削力模型,并且引入零阶频域法绘制颤振稳定性叶瓣图。对两把不同的铣刀,在相同的七个冗余角下分别实施刀尖点模态试验,得到对应的模态参数,并分析了刀具悬伸长度对模态参数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机器人末端处于不同冗余角下的颤振稳定性叶瓣图的差异性,并结合模态试验结果,分别讨论了固有频率、阻尼比、模态刚度以及径向切宽对机器人铣削颤振稳定性叶瓣图的影响,从而为今后机器人铣削颤振的抑制提供理论指导。

王瑞东[2](2020)在《基于FANUC 0i Mate MD数控系统第四轴控制机电特性分析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数控转台可以加装到数控机床上作为X、Y、Z平动坐标轴以外的第四轴或第五轴,它不仅可以实现回转进给,还提供精确的数控分度,并且可以联动直线坐标进给以完成复杂的曲面(例如螺旋曲面)加工,对于提高加工中心加工的效率和加工的精度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但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快速进步,机械工业对机床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回转工作台的动态性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要。本文以FANUC 0i Mate MD数控系统的第四轴驱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FANUC 0i Mate MD数控系统第四轴伺服控制的机电特性问题,主要做了以下研究:(1)在概述数控回转工作台进给伺服系统动态性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FANUC 0i Mate MD数控系统第四轴驱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需要达到的性能指标要求,对第四轴进给伺服控制的实验平台VMC850数控加工中心以及第四轴进给伺服控制的机械驱动装置数控回转工作台进行了阐述。(2)首先,基于机械动力学原理,建立数控转台机械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模态分析的方法,得到了转台机械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振型,进一步对转台传动系统的模态灵敏度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转台传动系统中对固有频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并给出了改善固有频率的方法。其次,通过研究将转台机械传动系统简化为二阶系统,分析了阻尼系数对转台的时域响应和频域特性的影响,基于此给出了提高转台机械传动系统特性的方法。(3)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数控转台闭环伺服系统的完整模型,并对伺服系统电流、速度和位置控制回路的PID控制器进行设计整定计算,借助MATLAB/Simulink对系统的各控制环节的时域和频域特性进行分析,得出位置、速度和电流各控制环节的设计参数,达到了数控转台伺服系统在工程上需要的控制水平。(4)基于数控转台伺服系统模型,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运用粒子群算法对系统的PID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使用GISE作为优化准则在Simulink平台上建立系统优化模型,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程序,通过选择不同的初始值和ρ值进行系统参数优化仿真,并将得到的优化结果代入系统进行了分析验证,由此得出,参数ρ取0.003时GISE目标函数对于PID参数优化的结果更为理想,优化后的参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本文通过应用一系列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FANUC 0i Mate MD数控系统第四轴伺服控制的机电特性的影响因素和参数优化问题,为工程应用研究中实现数控机床的第四轴进给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

张浩[3](2019)在《基于正弦校准的压力传感器低频动态特性及其不确定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研究、工程实践活动等领域都越来越多地要求进行压力的动态测量,并且更加深入地探索动态测量中瞬态压力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压力动态测试系统的核心就是压力传感器,它的动态特性和动态测量不确定度决定着整个测试系统的性能和数据的准确性。本文主要是基于正弦压力动态实验校准系统对压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和动态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主要研究了正弦压力动态校准实验平台,该实验系统主要由控制部分、正弦压力发生器和测试系统等组成,其中控制部分包括压力控制系统和正弦信号频率控制系统,测试系统包括参考传感器、被校传感器、信号调理器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然后深层次研究了正弦压力发生器主机产生正弦压力信号的机理。针对PCB公司的113B27系列压电式压力传感器作为被校传感器进行校准实验,通过正弦压力的相同激励得到这个传感器与参考传感器的特性对比,在相同激励压力、不同频率点的情况下,得到被校压力传感器的波形失真度,其值在0.4Hz时为36.43%,在1kHz时为0.73%。得到两支传感器的压力峰峰值之比随频率的变化规律。(2)为了研究压力传感器动态测量不确定度在中低频工作范围内的评定分析,本文结合误差理论和GUM法与灰色理论系统对传感器的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对比研究。其中灰色系统理论对压力传感器的不确定度评定步骤主要包括特征数据序列的累加生成得到灰偏差,建立灰色模型GM(0,2)得到灰色系数c,计算灰色关联度γ得到权重系数,最后应用上述步骤得到的灰色偏度,结合权重系数进行加权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压力传感器动态测量的不确定度曲线模型。(3)通过对正弦压力动态实验系统的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传播规律的研究,对该校准装置的系统几个校准频率点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其结果相对一致,变化较小。运用GUM法和误差理论对被校压力传感器的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与传感器不确定度的灰色评定进行比较,在指定校准频率点处,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值在0.001左右。最后总结了实验规程,并完成了不确定度计算的软件实现。通过对压力传感器不确定度的灰色评定,得到了压力传感器在中低频工作范围内不确定度变化趋势。并且两种方法的评定结果差值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证明灰色理论系统对压力传感器的不确定度评定是有效的、可行的。

贺克锋[4](2018)在《2008年汶川地震震后形变研究》文中认为2000年后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发生的大震,如2001年昆仑山地震、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和2015年尼泊尔地震,均对中国内陆产生了持续性的应力扰动。大地震引起的应力场重新分配会诱发或抑制区域地震活动。因此,对这些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大地震的同震及震后形变机制的精细研究对评估地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汶川地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东边界龙门山断裂的一次罕见的板内逆冲斜滑型特大地震,其同震和持续的震后松弛造成的应力场扰动,可能提升震中周缘断层上地震发生的概率,也为探测断层及岩石圈流变属性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为确定汶川地震震后松弛造成的持续影响,本文反演了汶川地下黏滞结构,并重点分析了汶川震后形变特征,同时还研究了震后余滑的影响。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实现从GPS坐标时间序列提取震间、同震、震后等构造信息以及非地震阶跃和季节性信号的自适应批处理程序Pytsfit(python)。该程序还可以对震间速度场、阶跃及季节性信号予以先验紧约束,提取震后瞬态形变。同时,还集成了图形绘制功能。(2)以网络工程1999-2007年速度场为基础,应用Greenspline算法内插得到汶川地震震区周围陆态网络及四川CORS站的震前速度场,最终获得扣除震间形变的GPS震后时间序列。震后形变信息显示汶川震后7年仍在持续松弛,震后两年松弛速度迅速衰减,之后松弛速度缓慢衰减。川西高原震后形变明显大于四川盆地,川西高原近场形变量达到100mm量级,而四川盆地量级仅10mm左右。虽然两盘震后形变量级差异明显,但两盘震后形变方向总体上与同震方向相近,呈逆冲兼右旋走滑状。(3)采用震后黏弹性松弛模拟程序PSGRN/PSCMP,分别对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不同时间段、不同空间分布的GPS数据进行模拟,约束岩石流变参数。最终,本文得到川西高原低速层黏滞系数为2.51×1018Pa s,而中下地壳的黏滞系数为3.98×1018Pa s。采用四川盆地20082015期间的震后形变,约束得到四川盆地黏弹性层黏滞系数最优值为1.0×1020Pa s,相应弹性层深度为40km。黏弹性松弛模型在近场拟合较差,仅考虑黏弹性松弛单一震后机制不足以解释汶川震后累积形变。此外,不同的同震破裂模型模拟的震后黏弹性松弛形变仅对断层近场GPS测站有一定影响。(4)最优地球结构的地震形变模拟值系统性低于川西高原西南部地区以及鲜水河断裂带沿线的GPS观测值,系统性高于川西高原东北端方向的GPS观测值。本文认为川西高原本身存在地球介质物性的横向差异性,如果将川西高原分成西南部、中部和东北部三部分,川西高原以西壳幔黏滞系数可能低于中部黏滞系数,而东北部黏滞系数可能高于中部黏滞系数。(5)对Wang等(2011)同震破裂断层进行几何拓展,在北川断裂带北段增加北西倾向的滑脱带。以此为基础,采用弹性位错理论反演了20102015年期间的震后余滑分布。考虑到可用于震后余滑约束的GPS观测点稀疏以及同震滑动与震后余滑的空间互补关系,对同震滑动区域进行惩罚约束。论文采用“松约束”(同震滑动大于2m区域约束为0.1m)和“紧约束”(同震滑动大于6m区域约束为0.1m)两种约束方案,分别反演了断层面余滑空间展布。其中,“松约束”相较“紧约束”拟合误差更小,显示汶川同震破裂2m以上区域(破裂凹凸体)亦可能发生震后余滑,这说明WQ模型反演得到的凹凸体区域可能并不存在;(6)震后余滑产生的震后累积形变拟合汶川震后近场形变场较好,却对于中远场的数据拟合较差——远小于实际观测值,进一步说明汶川震后形变是多种震后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且由于震后余滑模拟值也系统性低于龙日坝断裂带以西地区以及鲜水河断裂带沿线的GPS观测值,因此可以进一步确定川西高原西南侧存在明显的地球介质物性差异的可能性。

刘升[5](2018)在《重型车湿式桥生散热机理与热平衡分析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重型车(Heavy Vehicle,HV)湿式桥(Wet Axle,WA)具有很强的抵抗污染能力,使得车辆能适应各种不同行驶环境,内置湿式多片制动器则表现出较好的制动稳定性和可靠性,轮边减速可使车辆结构进一步轻量化,并能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因此具有诸多优点的湿式桥被越来越多的重型车、越野车及军用车辆所采用。但因其三段封闭,结构紧凑,制动器内置,横跨左右车轮等特点导致了湿式桥内热分布问题突出,又因为生产效率要求、作业场地大小、驾驶员驾驶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湿式轮毂内热变化剧烈。重型车湿式桥在工作过程中存在齿轮啮合损耗、轴承损耗、搅油损耗、湿式摩擦偶件带排损耗、制动摩擦损耗等多种能量损耗,其传动生热较大,特别是车辆循环作业工况下,制动摩擦生热量巨大。较低的油温会降低传动效率,较高油温降低传动效率的同时,还会加速油品劣化,降低制动性能以及导致轮毂密封失效等问题的发生。因此,对重型车湿式桥的热分析并保证桥内适合的热分布和变化,对提高车辆的经济性、制动性、可靠性以及作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柳工轮式装载机湿式桥的开发,针对轮式装载机湿式桥的结构特点,研究轮式装载机制动能量以及湿式桥内传动能量损耗,对不同工况下的湿式桥温升及温度分布展开研究,探讨了影响湿式桥内生热与散热的因素,提出了平衡和优化湿式桥内部热分布的方法,为重型车湿式桥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参考。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湿式驱动桥制动能量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针对轮式装载机作业方式、制动状态以及湿式桥结构特性进行剖析,建立制动动力学模型,分析对比两类作业状态下的制动能量分配、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然后分解循环作业阶段,考虑客观作业场地、主观驾驶习惯以及企业工作效率要求,分析车辆整备重量、初始制动车速及行进方向等方面影响,对制动能量变化进行试验研究。(2)湿式桥系统热源键合图理论建模与不同类型能量损耗分析。建立适合重型车的不同能量损耗类型的数学模型。考虑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湿式桥系统能量流耗差异,利用键合图理论建立湿式桥传动系统键合图模型及其系统状态方程,最终确定了重型车辆湿式桥传动系统热源模型。根据系统热源模型对车辆循环作业四个不同阶段进行湿式桥能量损耗类型、分布及变化分析,并对不同能量损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湿式桥热分析及优化奠定基础。(3)湿式轮毂热流固耦合分析。针对湿式轮毂严重的热积聚现象,建立了包括数值模型与物理模型的湿式轮毂热流场分析模型。对湿式轮毂整体、湿式制动器钢片以及摩擦片沟槽冷却润滑油进行了热分析。最后,对湿式轮毂内与摩擦片沟槽内两处冷却润滑油进行流场分析。从生热和散热两个方面找到重型车湿式桥热积聚现象的原因,这为解释重型车辆高效作业下湿式轮毂内冷却油油品劣化加快提供依据,也为湿式轮毂设计优化提供参考。(4)重型车湿式桥散热机理与热平衡优化分析。对湿式桥零部件热分配、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等热传递特性进行研究,考虑零部件间的关系后设定传热零部件为节点,分析并确定不同节点热阻,根据热源和节点热传递关系利用热网格法建立了湿式桥的热分析模型,对重型车湿式桥的温升过程进行求解,研究湿式桥的瞬时热特性及热平衡温度,并进行了湿式桥优化热分析。(5)基于某重型车的湿式桥温升试验研究。根据重型车湿式桥工作特点,设计并搭建基于实车作业的湿式桥温升测控系统,建立基于d SPACE的仿真试验模型,利用Control Desk综合试验软件建立实时测控界面。最后基于重型车湿式桥试验系统运行原理设计整车试验的总体方案。设计的湿式桥温升试验主要包括原车湿式桥温升试验和优化后湿式桥温升试验。将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测试值与分析值分布规律基本接近,说明建立的重型车湿式桥热分析模型比较适合,数值分析方法正确。

李文君[6](2016)在《海岸线价值评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对海岸线价值的认识,源于世界范围内自然资源价值观念的转变。然而,对海岸线价值属性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种类的自然资源。在已知的研究中,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也是认知各异。尤其是海岸线价值评估,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理论方法体系。海岸线被无偿占用、粗放利用、肆意破坏等现象普遍存在。无论是从资源价值理论研究,还是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海岸线价值评估工作都迫在眉睫。本论文以自然资源价值、现代地理测绘等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支撑,以海岸线价值理论探究为基础,以主要用海活动占用海岸线的价值测算为切入点,分析用海活动对海岸线价值的影响机制,尝试构建海岸线价值评估模型,通过数量模型反映各类影响因素和指标与海岸线价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海岸线价值理论综述。针对海岸线价值理论基础薄弱问题,在总结借鉴相关理论时,均以适用于海岸线资源管理为前提。海岸线价值理论研究是以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海岸线资源前期研究成果,从海岸线的空间区位优势、资源组合优势、生态服务优势等方面,深度分析了海岸线本身的物质构成、价值产生的根源、价值构成及资源复合性特质,归纳总结出海岸线所具有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价值特性。外在价值是通过直接利用海岸线来实现的;内在价值是通过海岸线价值外溢,间接影响周边环境来实现的。因此,海岸线价值是通过海岸带上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体现出来的,被量化的主要是海岸线所处的“带”上资源的价值。二、海岸线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筛选。海岸线价值受到海岸线自身条件以及海岸线使用方式两方面的影响。海岸线自身条件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本论文综合分析三类影响因素对海岸线价值的影响,将以上影响因素作为海岸线价值评估的一级指标,分析选取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子,运用专家咨询法,最终筛选出12个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个影响因子的分级指标,共49个;海岸线使用方式不同对海岸线价值造成不同的影响,本论文选取渔业、工业、旅游娱乐三类主要用海活动占用海岸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最终筛选12个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分别确定分级指标,共43个。三、海岸线价值评估指标赋值和评估方法确定。本论文在归纳借鉴自然资源价值评估常用的方法与模型基础上,综合李金昌定价模型和李琦系数模型,明确了海岸线长度、海岸线资源条件、海岸线使用方式等因素与海岸线价值的逻辑关系,构建了基于系数修正法的海岸线价值评估模型,即海岸线价值(价格)=海岸线长度×海岸线基准价格×海岸线价值系数。此模型中各类修正因素的指标权重赋值是关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以海岸线资源保护和海域生态补偿为原则,对这些因素进行赋权重值,运用系数修正法计算海岸线价值系数W。四、海岸线基准价及长度测算。海岸线基准价格的测算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于制度和技术的原因,我国未颁布海岸线基准价格。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为保证海岸线价值评测研究的完整性,本研究尝试分别以渔业用海、工业用海和旅游娱乐用海三种不同类型用海项目的海域使用金与所占海岸线长度之比,作为海岸线基准价格P0(此处仅为数值的替代,忽略其数值本身意义)。本文参照海域宗海图测量的要求,选取1:1000比例尺图,采用实地测量法、曲线计法、里程计法、矢量数据量算法等,提取并计算海岸线长度L。本论文在解决以上理论及技术方法问题的基础上,以广西自治区沿海三市渔业、工业、旅游娱乐三种不同开发利用类型的海岸线为例,运用海岸线价值评估系数修正法,分别测算了这三种类型海岸线的价值(价格)。结果表明,海岸线价值评测方法思路正确,方法合理,价值取向合适,模型构建完整,框架清晰,总体上可以满足海岸线价值区分和管理需要;海岸线基准价与长度是影响海岸线价值大小的最大影响因素,而海岸线基准价与海岸线价值系数最终决定了海岸线价值。海岸线兼具海陆特性,不能抛开海洋和陆地去孤立地看待海岸线。海岸线价值研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鉴于研究的局限性,同时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保护海岸线资源,本论文提出立足海洋资源管理,将海岸线纳入海洋资源的范畴加以研究,符合海岸线形成与演变的规律。由于陆地开发活动过于复杂,且对海岸线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论文暂不涉及陆地开发活动对海岸线的影响。通过研究海洋开发活动对海岸线的影响,寻找一种研究途径,提供一点研究思路,同时也期望更多的学者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海岸线价值评测研究”,还海岸线资源本来应有的价值地位。

盛立锃[7](2015)在《曲线拟合原理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曲线拟合(Curve Fitting)是指选择适当的曲线类型来拟合科学实验或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观测数据,并用拟合的曲线方程(28)cxfy),(来揭示变量y与x之间的内在规律,因此,曲线拟合方法的研究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活动等预测领域以及非线性校正和未知对象建模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三类曲线拟合的多项式模型,分别根据不同类型的曲线拟合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构建三类基函数的神经网络结构。以实验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拟合训练样本;固定输入层至隐含层的权值恒为1;构造多项式矩阵作为神经网络的隐层神经元激励函数;以多项式的模型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隐层训练权值;通过神经网络的拟合输出与拟合样本之间的误差值调整权值。(2)曲线拟合系数算法的研究方法,通过针对不同模型采用不同的算法理论的研究,对比得出适合代数多项式拟合模型的优化算法。该方法以多项式拟合模型构建神经网络拓扑结构,以模型参数作为神经网络权值,将采集到的实验数据作为曲线拟合的参考值,使用最速下降法,共轭梯度法,递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神经网络权值进行优化训练以获得多项式模型最优化参数。特别是使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可以解决曲线拟合中实验数据的噪声问题。因此,确定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训练。(3)曲线拟合的应用研究,通过仿真实验主要讨论其应用在非线性系统的补偿方面和未知系统预测研究并分析实验结果。论文中以热敏电阻负温度传感器的非线性补偿作为仿真实验和大坝的移位预测、全国用电量预测研究实验数据为预测实验进行仿真,证明基于代数多项式的曲线拟合方法不仅拟合误差小、收敛速度快、而且预测的误差比较小。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拟合预测模型相比论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获得了更高精度的拟合结果,而且特别适合短中期的预测,因此,论文研究方法在各类短中期预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艾晓辉[8](2013)在《高斯过程的KL展开及随机Logistic方程最优停时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一些Gaussian过程的Karhunen-Loeve展开(以下简称KL展开)及随机Logistic模型的最优停时。本文第一部分研究了一些Gaussian过程的KL展开问题。KL展开是研究Gaussian过程的重要工具之一,最早由Karhunen和Loeve分别于1946和1955年提出。KL展开理论在研究Gaussian过程的再生核Hilbert空间,小偏差估计(又称小球概率)以及在统计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如果已知Gaussian过程的KL展开,就相当于给出了对应的再生核Hilbert空间的一组正交基,相应的再生核Hilbert空间自然就找到了。Gaussian过程的KL展开方法提供的简洁的特征值能够帮助给出精确的小概率估计。在统计上,许多统计量的计算往往要用到与之相关的Gaussian过程协方差函数的特征值,KL展开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即使有Mercer定理保证了Gaussian过程特征值的存在性,大多数Gaussian过程的KL展开仍然是未知的,因此,本文研究的几类Gaussian过程的KL展开不仅扩大了已知Gaussian过程KL展开的集合,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Detrended Brownian运动,m阶Detrended Brownian运动以及双变量Brownian桥的KL展开等问题,所得结果如下:1.研究了Detrended Brownian运动的KL展开,并推得此Gaussian过程和二阶Brownian桥在分布意义上相等的结论。此外,作为应用,利用得到的Detrended Brownian运动协方差的特征值及Fredholm行列式,给出了DetrendedBrownian运动L2范数意义下精确的Laplace变换以及大,小偏差的精确估计。2.研究了m阶Detrended Brownian运动的KL展开,利用KL展开的结论和随机Fubini定理两种途径,推得此Gaussian过程和广义Brownian桥在分布意义上相等的结论。此外,作为应用部分,利用得到的m阶Detrended Brownian运动协方差的特征值及Fredholm行列式,给出了Detrended Brownian运动L2范数意义下精确的Laplace变换以及大小偏差的精确估计。3.研究了一个非张量的Gaussian过程,即由Brownian单定义的双变量Brownian桥的KL展开问题。利用Dirichlet级数和质数分解讨论了KL展开完备性,并得出结论,即部分的得到了此Gaussian过程的协方差函数的精确的特征值和相应的特征向量。讨论了Slepian过程的KL展开,虽然没有给出其精确的展开形式,但是还是发现了困难所在,对于将来的研究会有很多的帮助。本文的第二部分讨论了随机Logistic模型的最优捕获问题。在生物系统中,生态平衡和保持可持续发展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其中对于生物种群的最优捕获问题一直是一个恒久的研究问题,所以本文从最简单的单种群模型,随机Logistic模型出发研究问题,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所得结果如下:1.把Gilpin-Ayala模型(广义Logistic模型)的最优捕获问题形成为一个最优停时去研究,利用光滑相切技术,得到了精确的最优停止边界和最优停止区域。2.把Levy过程驱动的Logistic模型的最优捕获问题形成为一个最优停时去研究,利用光滑相切技术,得到了精确的最优停止边界和最优停止区域。

耿长江[9](2011)在《利用地基GNSS数据实时监测电离层延迟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离层延迟对单频导航用户影响巨大,而导航系统自身提供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如Klobuchar模型其改正效果有限,难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当前主要的实时精密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是通过建立一个区域或者全球的跟踪站网络,利用实时的观测数据建立电离层模型,从而为区域内单频终端用户提供电离层延迟改正信息。本文主要开展函数基的区域、全球实时电离层延迟模型研究。选择函数基电离层延迟模型的原因在于,相对于基于函数基的电离层延迟模型而言,格网模型的参数个数与电离层格网数目相关,格网数目的增加会给数据播发系统和用户带来一定的数据链路上的负担;另外用户获取格网点电离层延迟后需要内插获取用户位置电离层延迟信息,所以其改正精度同时受格网分辨率和内插精度的影响。对于具体的实现方法,本文采用了附加约束条件的Kalman滤波对球谐函数模型参数和测站卫星硬件延迟偏差进行实时估计。由于球谐函数模型既可用于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又可用于建立全球电离层模型,这样本文的方法就提供了一种实现区域、全球实时电离层延迟模型的途径。另外,针对二维电离层延迟模型建立在电离层单层假设基础之上,忽略了电子密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导致单层高度和投影函数等因素都会对其精度造成影响的问题,本文中实现了基于经验正交函数的实时三维电离层算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方法在欧洲区域可以获得优于二维电离层延迟模型的精度。具体说来,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归纳和分析了利用球谐函数进行二维电离层延迟模型化的方法和估计策略,将数据预处理、投影函数和详细的处理策略统一到IGS及其处理中心CODE的标准下,实现了全球、区域高精度电离层延迟和卫星、测站硬件延迟偏差的精确估计,通过与CODE产品以及Jason-1电离层数据长时间的比较证明,本文的结果己达到CODE电离层产品的精度;2.实现了利用Kalman滤波结合球谐函数实现全球、区域实时电离层延迟建模的方法,同时利用附加约束的Kalman滤波实现了卫星、测站硬件延迟偏差的实时估计。通过全球模拟实时数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与IGS产品以及后处理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此种方法可以提供区域或者全球高精度的实时电离层延迟以及卫星、测站硬件延迟偏差结果;3.在深入研究了电离层层析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经验正交函数的三维层析算法,并结合Kalman滤波实现了时变三维层析算法,通过区域网观测数据进行实验,通过与二维球谐函数电离层延迟模型的比较说明了这种方法在中高地磁纬度地区可以获得优于二维球谐函数模型,而在低地磁纬度地区的表现则有待于进一步改进;4.基于以上理论研究实现了一套实时电离层延迟估计软件系统。讨论了在实时数据处理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利用国内的实时GNSS观测数据,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和单频数据定位证明了本软件提供的格网点电离层延迟改正信息可以实现亚米级单频定位精度。

张云峰[10](2007)在《斜拉桥静力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秦荣教授提出的QR法来分析斜拉桥结构的静力问题,以QR法的具体理论结合斜拉桥结构的实际,创造了斜拉桥结构分析的QR法。QR法的主要一环就是建立结构的计算模型,本文针对斜拉桥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它的边界条件,通过大量试验选取了适合模拟斜拉桥结构变形模式的位移函数,此位移函数由样条基函数和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梁的振型函数组成。本文比较详细的论述了样条基函数的选择方法,并且给出了几种比较常用边界条件下的主梁的样条基函数。本文借鉴有限单元法中处理边界条件的方法,结合QR法的特点采用乘大数的方法来处理斜拉桥结构的边界条件,这使QR法可以避免像里兹法等能量方法复杂的选择满足边界条件的位移函数的过程,使QR法对处理斜拉桥结构的各种边界条件包括辅助墩处的边界条件很方便,而且很有统一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弹性梁的分析的QR法,使大家可以拿QR法和里兹法比较研究,对QR法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并为叙述斜拉桥结构分析的QR法作准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弹性梁和斜拉桥结构的计算机程序,采用此程序对现在大跨度桥梁结构常采用的飘浮体系进行了一些算例分析,通过和有限元软件结果的比较,QR法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及收敛性方面有很好的品质。本文主要创新点:(1)利用QR法建立了斜拉桥静力分析的新计算格式;(2)利用FORTRAN 95编制了计算程序,利用程序计算了一些例题,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程序ANSYS计算结果相差很小;(3)经过成果分析,获得一些有益的结论。

二、结构矩阵的三角表示及其应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构矩阵的三角表示及其应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机器人加工系统刚度特性分析及铣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加工系统刚度建模研究现状
        1.2.2 铣削颤振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铣削力建模与数值模拟
    2.1 铣削力建模
    2.2 平稳切削条件下铣削力系数辨识实验
        2.2.1 铣削力系数辨识模型
        2.2.2 铣削力系数辨识实验及结果
    2.3 6061铝合金三维铣削有限元模拟
        2.3.1 工件和刀具的三维几何模型
        2.3.2 本构方程和材料属性
        2.3.3 材料失效分离准则
        2.3.4 三维铣削有限元模型建立
        2.3.5 仿真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业机器人加工系统综合刚度场建模
    3.1 机器人加工系统运动学建模
    3.2 雅克比矩阵计算
    3.3 综合刚度场建模
        3.3.1 机器人关节刚度建模
        3.3.2 主轴-刀具系统刚度建模
        3.3.3 综合刚度场特性分析
    3.4 机器人铣削变形误差实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器人铣削颤振稳定性分析
    4.1 动态铣削力建模
    4.2 铣削颤振稳定域频域解析法
    4.3 机器人加工系统模态试验
        4.3.1 模态分析理论
        4.3.2 试验设计
        4.3.3 结果分析
        4.3.4 刀具悬长对模态参数影响分析
    4.4 机器人铣削颤振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4.4.1 末端冗余角对稳定域的影响
        4.4.2 模态参数对稳定域的影响
        4.4.3 径向切宽对稳定域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FANUC 0i Mate MD数控系统第四轴控制机电特性分析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1.2.1 数控转台的概况
        1.2.2 数控转台研究现状
        1.2.3 数控转台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1.2.4 数控转台伺服系统动态性能分析的研究状况
        1.2.5 进给伺服系统优化的研究现状
        1.2.6 国内外文献分析综述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FANUC 0i Mate MD数控系统第四轴控制系统
    2.1 FANUC 0i Mate MD数控系统第四轴控制系统简介
    2.2 FANUC 0i Mate MD数控系统第四轴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2.3 FANUC 0i Mate MD数控系统第四轴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
    2.4 FANUC 0i Mate MD数控系统第四轴控制系统的机械驱动装置
        2.4.1 CNCMT-320数控转台的技术参数
        2.4.2 CNCMT-320数控转台的传动方案及其特点
        2.4.3 CNCMT-320数控转台旋转分度工作原理
        2.4.4 CNCMT-320数控转台刹车原理及其结构
        2.4.5 CNCMT-320数控转台的蜗杆蜗轮副消隙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控转台机械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3.1 数控转台机械传动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3.1.1 机械动力学理论简介
        3.1.2 数控转台机械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3.1.3 数控转台机械传动系统机械特性参数计算
    3.2 数控转台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3.2.1 模态分析理论简介
        3.2.2 数控转台机械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振型计算
        3.2.3 数控转台机械传动系统的模态灵敏度分析
    3.3 数控转台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分析
        3.3.1 转台传动系统的时域特性分析
        3.3.2 转台传动系统的频域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控转台进给伺服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
    4.1 三相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建模
        4.1.1 三相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简介
        4.1.2 三相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理论
        4.1.3 三相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4.2 数控转台进给伺服系统的三环PID控制回路设计
        4.2.1 伺服系统电流控制回路的设计整定
        4.2.2 伺服系统速度控制回路的设计整定
        4.2.3 伺服系统位置控制回路的设计整定
    4.3 数控转台进给伺服系统三环整定计算与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控转台进给伺服系统的PID参数优化设计
    5.1 粒子群算法概述
        5.1.1 粒子群算法原理
        5.1.2 粒子群算法的特点
    5.2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系统PID参数设计
        5.2.1 粒子种群的初始化
        5.2.2 粒子个体和群体极值的计算
        5.2.3 粒子速度和位置的更新
        5.2.4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PID参数的实现
    5.3 数控转台进给伺服系统的PID参数优化
        5.3.1 系统最优性能指标的确定
        5.3.2 数控转台进给伺服系统PID参数优化模型的搭建
        5.3.3 参数优化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正弦校准的压力传感器低频动态特性及其不确定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课题所涉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力传感器动态特性的研究
        1.2.2 正弦压力发生器的研究与发展
        1.2.3 压力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
        1.2.4 灰色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压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1 压力传感器动态特性描述
        2.1.1 微分方程
        2.1.2 传递函数
        2.1.3 频率响应函数
    2.2 压力传感器标定方法与其参数
        2.2.1 静态标定
        2.2.2 动态标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正弦校准系统的搭建及其工作原理研究
    3.1 控制系统的分析
        3.1.1 低频实验控制方式
        3.1.2 高频实验控制方式
    3.2 正弦压力发生器主机产生正弦信号的机理
    3.3 测试系统
        3.3.1 测试系统工作原理
        3.3.2 参考系统的建立
        3.3.3 测量数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4.1 基于GUM的评定方法
        4.1.1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4.1.2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4.1.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4 扩展不确定度
    4.2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评定方法
        4.2.1 特征数据序列的生成
        4.2.2 灰色模型GM(0,2)
        4.2.3 灰色关联度
        4.2.4 加权最小二乘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正弦系统及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5.1 系统的不确定度分析
        5.1.1 测量方法
        5.1.2 不确定度来源
        5.1.3 不确定度分析计算
    5.2 基于误差理论对动态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5.3 基于灰色理论对动态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
        5.3.1 特征数据序列
        5.3.2 灰系数c
        5.3.3 灰色关联度
        5.3.4 不确定度模型
    5.4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正弦校准的规程与不确定度的软件实现
    6.1 正弦校准的实验规程
    6.2 不确定度评定的软件实现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4)2008年汶川地震震后形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GPS数据处理与分析
    2.1 数据源
        2.1.1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2.1.2 四川省连续GPS观测网
        2.1.3 研究区GPS资料选取
    2.2 GPS数据处理方法
    2.3 数据分析
        2.3.1 GPS时间序列所含主要信号
        2.3.2 获取背景场信息
        2.3.3 时间序列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震后形变机理及模拟方法
    3.1 弹性位错理论
    3.2 断层模型坐标转换关系
        3.2.1 坐标系转换关系
        3.2.2 断层模型坐标转换
    3.3 震后余滑模型
        3.3.1 断层面几何构置
        3.3.2 运动学反演模型
        3.3.3 拉普拉斯平滑
    3.4 黏弹性松弛模型
        3.4.1 模型解释
        3.4.2 PSGRN/PSCMP模拟程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汶川地震震后形变场分析
    4.1 同震破裂模型
    4.2 震后黏弹性松弛模拟
        4.2.1 岩石圈分层结构
        4.2.2 川西高原黏弹性松弛模拟结果
        4.2.3 四川盆地黏弹性松弛模拟结果
        4.2.4 分析与讨论
    4.3 震后余滑模拟
        4.3.1 断层几何铲状
        4.3.2 形变模拟结果
        4.3.3 分析与讨论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附录A:部分黏弹性松弛模拟结果
附录B:Pytsfit程序
附录C:断层几何构建程序
致谢
参考文献

(5)重型车湿式桥生散热机理与热平衡分析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车辆传动与制动系统热分析现状
        1.2.1 车辆传动与制动系统生热研究现状
        1.2.2 车辆传动与制动系统散热研究现状
        1.2.3 重型车湿式桥热分析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湿式驱动桥制动能量获取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引言
    2.2 重型车作业方式分析与制动状态建模
        2.2.1 重型车作业方式分析
        2.2.2 重型车v型作业制动状态建模
    2.3 重型车全驱制动能量建模与理论分析
        2.3.1 车辆制动动力学建模
        2.3.2 车辆制动车轮运动分析
        2.3.3 车辆制动能量获取与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2.4 重型车全驱制动能量试验设计
    2.5 基于整车试验的制动能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5.1 循环作业不同阶段制动能量对比分析
        2.5.2 不同循环距离与循环时间下制动能量对比分析
        2.5.3 前后桥制动系统管路油压压差对制动能量的影响
        2.5.4 不同初始转速下动力是否中断对制动能量的影响
        2.5.5 不同驾驶员作业下的制动能量对比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湿式驱动桥生热建模与计算结果分析
    3.1 引言
    3.2 湿式驱动桥能量流动与耗散分析
    3.3 湿式驱动桥传动系统热源生热机理分析与建模
        3.3.1 齿轮啮合损耗模型
        3.3.2 轴承损耗模型
        3.3.3 搅油损耗模型
        3.3.4 密封圈损耗模型
        3.3.5 轮毂壁面摩擦损耗模型
        3.3.6 湿式制动器损耗模型
    3.4 湿式驱动桥传动系统能量流动与耗散数学模型
        3.4.1 湿式驱动桥主要总成建模
        3.4.2 湿式驱动桥传动系统生热数学模型
    3.5 基于实车试验的湿式驱动桥传动系统生热分析
        3.5.1 循环作业不同阶段下车速变化对能量损耗的影响
        3.5.2 载荷变化对前后桥能量损耗的影响
        3.5.3 循环时间与循环距离对湿式桥能量损耗的影响
        3.5.4 不同润滑油油温下湿式桥能量损耗变化情况
        3.5.5 不同类型能量损耗权重对比分析
        3.5.6 不同区间能量损耗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湿式减速轮毂及摩擦片槽油热流固耦合分析
    4.1 引言
    4.2 湿式减速轮毂热流固耦合模型
        4.2.1 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型
        4.2.2 湿式减速轮毂物理模型
        4.2.3 热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
    4.3 湿式减速轮毂热流固耦合分析
        4.3.1 湿式减速轮毂整体热分析
        4.3.2 湿式制动器钢片热分析
        4.3.3 摩擦片沟槽油热分析
    4.4 湿式减速轮毂流场分析
        4.4.1 湿式减速轮毂冷却润滑油流场分析
        4.4.2 摩擦片沟槽内冷却润滑油流场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湿式驱动桥散热机理与热平衡优化分析
    5.1 引言
    5.2 湿式驱动桥的散热机理分析
        5.2.1 湿式驱动桥热流分配
        5.2.2 湿式驱动桥导热热阻
        5.2.3 湿式驱动桥对流热阻
        5.2.4 湿式驱动桥辐射热阻
    5.3 湿式驱动桥系统温度场模型
        5.3.1 系统热网格模型
        5.3.2 系统温度场数学模型
    5.4 湿式驱动桥系统温度场计算与结果分析
        5.4.1 温度场计算参数确定
        5.4.2 湿式驱动桥温度场计算与结果分析
    5.5 湿式驱动桥热平衡优化与结果分析
        5.5.1 优化前热平衡计算与结果分析
        5.5.2 优化后热平衡计算与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重型车整车作业的湿式驱动桥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重型车湿式驱动桥试验总体设计
        6.2.1 重型车湿式驱动桥试验要求
        6.2.2 整车试验硬件设计
        6.2.3 整车试验软件设计
        6.2.4 整车试验原理
        6.2.5 整车试验总体方案
    6.3 重型车湿式驱动桥制动能量试验
    6.4 重型车湿式驱动桥温升试验
        6.4.1 原车湿式驱动桥温升试验
        6.4.2 优化湿式驱动桥温升试验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及未来工作展望
        7.2.1 论文创新点
        7.2.2 未来工作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6)海岸线价值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海岸线基础研究综述
        1.2.2 海岸线价值研究综述
        1.2.3 海岸线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数据来源与主要术语内涵
        1.4.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1.4.2 主要术语内涵
    1.5 论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理论概述
        2.1.1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2.1.2 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理论
        2.1.3 典型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2.2 海岸线价值理论
        2.2.1 海岸线价值根源分析
        2.2.2 海岸线价值实现途径分析
        2.2.3 海岸线价值构成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评估体系构建
    3.1 海岸线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3.2 海岸线价值评估体系构成及要素量算
        3.2.1 海岸线长度
        3.2.2 基准价格量算
        3.2.3 海岸线价值系数
    3.3 海岸线价值评测公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因素分析及指标确定
    4.1 海岸线价值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4.1.1 影响因素构成要素分析
        4.1.2 海岸线占用类型分析与选取
    4.2 海岸线价值系数影响因子分析
        4.2.1 海岸线基本价值影响因子分析
        4.2.2 海岸线占用附加价值影响因子分析
    4.3 影响因子筛选及分级指标确定
        4.3.1 影响因子筛选
        4.3.2 影响因子分级指标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评测指标及权重赋值
    5.1 海岸线基本价值影响因子权重及分级指标赋值
        5.1.1 影响因子权重赋值
        5.1.2 影响因子分级指标赋值
    5.2 海岸线占用附加值影响因子权重及分级指标赋值
        5.2.1 影响因子权重赋值
        5.2.2 影响因子分级指标赋值
    5.3 海岸线价值系数计算
        5.3.1 海岸线基本价值系数计算
        5.3.2 海岸线占用附加值系数计算
        5.3.3 海岸线价值系数计算公式详解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岸段海岸线价值评测示范
    6.1 广西区海岸线利用概况
        6.1.1 广西区调研概况
        6.1.2 沿海三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6.1.3 沿海三市海岸线资源基本情况
    6.2 广西区典型海岸线价值评测
        6.2.1 基本价值系数评测
        6.2.2 旅游娱乐岸线价值评测示范
        6.2.3 工业岸线价值评测示范
        6.2.4 渔业岸线价值评测示范
    6.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定级探讨
        7.1.1 海岸线价值评估体系总结
        7.1.2 海岸线定级探讨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7.2.1 研究局限
        7.2.2 研究展望与应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7)曲线拟合原理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发展现状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3 全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曲线拟合模型
    2.1 引言
    2.2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曲线拟合
        2.2.1 神经网络简介
        2.2.2 人工神经元模型
        2.2.3 人工神经元常用基函数与激励函数
        2.2.4 人工神经元几种常用算法
        2.2.5 曲线拟合的神经网络结构选择问题
        2.2.6 神经网络算法的误差分析
        2.2.7 BP神经网络结构的建模
        2.2.8 BP神经网络存在的缺陷及优化方法介绍
    2.3 多项式模型
        2.3.1 多项式简介
        2.3.2 多项式拟合的唯一性
        2.3.3 数据重构
        2.3.4 构造代数多项式拟合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曲线拟合系数的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最速下降法
        3.2.1 最速下降法的基本介绍
        3.2.2 基于多项式基神经网络的最速下降法模型
    3.3 共轭梯度法(CGA)
        3.3.1 共轭梯度法基本介绍
        3.3.2 基于多项式基神经网络的共轭梯度法模型
        3.3.3 算法流程
    3.4 基于多项式基函数递推最小二乘法(RLS)
        3.4.1 递推最小二乘法(RLS)基本介绍
        3.4.2 基于多项式基函数递推最小二乘法的算法模型
        3.4.3 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算法流程
        3.4.4 基于RLS算法的残差修正方法
    3.5 总结
第四章 曲线拟合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的非线性补偿
        4.2.1 非线性补偿原理
        4.2.2 仿真实例分析
    4.3 未知系统预测研究
        4.3.1 未知系统预测原理
        4.3.2 实例仿真及分析
        4.3.3 实例仿真及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5.2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8)高斯过程的KL展开及随机Logistic方程最优停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Gaussian过程的KL展开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课题背景及预备知识
        1.1.3 KL展开的研究现状
    1.2 随机Logistic模型的最优停时问题
        1.2.1 课题背景及预备知识
    1.3 论文创新点概述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Detrended Brownian运动的KL展开
    2.1 Demeanded Gaussian过程的介绍
    2.2 问题来源
    2.3 Detrended Brownian运动KL展开的实现
    2.4 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m阶Detrended Brownian运动的KL展开
    3.1 Zeilberger算法简介
    3.2 m阶Detrended Brownian运动的介绍
    3.3 m阶Detrended Brownian运动KL展开的实现
    3.4 分布等式
    3.5 KL展开的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些关于Gaussian过程KL展开的未解决的问题
    4.1 双变量Brownian桥的KL展开
        4.1.1 问题来源简介
        4.1.2 双变量Brownian桥的KL展开
        4.1.3 特征值
        4.1.4 KL展开的完备性
    4.2 Slepian过程的KL展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随机Logistic模型的最优停时问题
    5.1 引言
    5.2 随机Gilpin-Ayala种群模型的最优停时问题
        5.2.1 最优捕获问题的形成
        5.2.2 最优捕获问题的分析及解决
        5.2.3 Logistic模型的最优停时问题
    5.3 Levy过程驱动的随机Logistic种群模型的最优停时问题
        5.3.1 最优捕获的问题来源
        5.3.2 最优捕获问题的实现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利用地基GNSS数据实时监测电离层延迟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索引
表索引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二维电离层模型
        1.2.2 电离层层析
        1.2.3 电离层同化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基GNSS监测电离层原理
    2.1 电离层变化特性
    2.2 电离层模型分类
        2.2.1 经验模型
        2.2.2 理论模型
    2.3 电离层模型的坐标系统
        2.3.1 地磁日固坐标系
        2.3.2 磁力线坐标系
    2.4 电离层对无线电信号的影响
    2.5 利用GNSS数据获取电离层延迟信息的方法
    2.6 硬件延迟偏差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
        2.6.1 硬件延迟偏差种类
        2.6.2 硬件延迟偏差的处理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用球谐函数建立二维电离层延迟模型的方法
    3.1 单层模型假设
        3.1.1 投影函数
        3.1.2 穿刺点计算
    3.2 二维模型方法分类
        3.2.1 函数基模型方法
        3.2.2 格网模型方法
    3.3 二维电离层模型的构建
    3.4 估计策略
        3.4.1 分段常数
        3.4.2 分段线性
    3.5 区域模型结果
        3.5.1 估计策略对结果的影响
        3.5.2 卫星和测站接收机硬件延迟偏差精度分析
    3.6 全球模型结果
        3.6.1 VTEC与CODE结果的比较
        3.6.2 VTEC与Jason-1数据的比较
        3.6.3 硬件延迟偏差与IGS分析中心的比较
        3.6.4 更长时间的比较
        3.6.5 全球电离层时空分布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合Kalman滤波与球谐函数的实时电离层延迟模型方法
    4.1 实时电离层延迟估计方法
        4.1.1 Kalman滤波形式的选择
        4.1.2 约束条件的使用
    4.2 随机模型
        4.2.1 一阶高斯—马尔科夫过程
        4.2.2 随机游走
    4.3 区域模型结果
        4.3.1 随机模型及其先验信息对模型精度影响
        4.3.2 滤波结果与分段线性结果的比较
        4.3.3 模型的有效覆盖范围
    4.4 全球模型结果
        4.4.1 全球电离层的实时监测
        4.4.2 硬件延迟偏差单天解的结果
    4.5 太阳活动对模型精度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经验正交函数的时变三维层析方法
    5.1 三维层析的方法
        5.1.1 基于格网的层析算法
        5.1.2 基于函数基的层析算法
    5.2 基于经验正交函数的三维层析模型
    5.3 经验正交函数的获取
    5.4 模型系数的求解
    5.5 实验分析
        5.5.1 欧洲区域实验结果
        5.5.2 中国区域实验结果
        5.5.3 影响模型精度的因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时二维电离层延迟模型在"广域实时精密定位与示范系统"中的应用
    6.1 广域实时精密定位系统简介
    6.2 实时电离层延迟信息服务
        6.2.1 数据流程
        6.2.2 覆盖范围和信息格式
    6.3 实时数据处理的关键问题
        6.3.1 数据预处理
        6.3.2 数据丢失造成的模型参数的抖动
    6.4 用户电离层改正算法
        6.4.1 根据用户穿刺点位置选取格网点
        6.4.2 格网电离层延迟的内插方法
    6.5 实测数据验证
    6.6 定位精度测试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进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致谢

(10)斜拉桥静力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斜拉桥概论
    1.1 斜拉桥发展概述
    1.2 斜拉桥发展的原因
    1.3 斜拉桥发展展望
    1.4 斜拉桥的结构体系
    1.5 斜拉索布置形式
    1.6 斜拉桥技术上的几个前沿问题
    1.7 结构力学样条函数方法的发展综述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样条函数
    2.1 样条函数构造方法
    2.2 B样条函数的性质
第三章 位移函数
    3.1 样条基函数
    3.2 梁的振型函数
    3.3 正交多项式
    3.4 样条离散化
第四章 变分原理
    4.1 平面问题坐标系
    4.2 变分原理
第五章 弹性梁分析的QR法
    5.1 QR法概述
    5.2 QR法基本理论
    5.3 利用QR法编写程序步骤
    5.4 QR法程序框图
    5.5 QR法求解弹性梁算例
第六章 斜拉桥结构分析的QR法
    6.1 结构分析方法概述
    6.2 平面问题QR法
    6.3 边界条件处理方法
    6.4 程序说明
    6.5 QR法算例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需要继续改进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四、结构矩阵的三角表示及其应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机器人加工系统刚度特性分析及铣削稳定性研究[D]. 岳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2]基于FANUC 0i Mate MD数控系统第四轴控制机电特性分析及其优化研究[D]. 王瑞东.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3]基于正弦校准的压力传感器低频动态特性及其不确定度的研究[D]. 张浩. 中北大学, 2019(09)
  • [4]2008年汶川地震震后形变研究[D]. 贺克锋.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18(10)
  • [5]重型车湿式桥生散热机理与热平衡分析优化[D]. 刘升. 重庆大学, 2018(04)
  • [6]海岸线价值评测方法研究[D]. 李文君.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7]曲线拟合原理及其应用研究[D]. 盛立锃. 长沙理工大学, 2015(04)
  • [8]高斯过程的KL展开及随机Logistic方程最优停时的研究[D]. 艾晓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1)
  • [9]利用地基GNSS数据实时监测电离层延迟理论与方法研究[D]. 耿长江. 武汉大学, 2011(04)
  • [10]斜拉桥静力分析方法研究[D]. 张云峰. 广西大学, 2007(05)

标签:;  ;  ;  

结构矩阵的三角表示及其应用(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